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练习:2.3.3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以及对气候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地理第二章3_3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及对气候的影响课后练案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及对气候的影响[基础过关]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读局部大气运动状况图,回答1~2题。
1.在赤道与30°N之间近地面的风带是( B )A.东南信风带 B.东北信风带C.盛行西风带 D.极地东风带解析:赤道处受热多,气流膨胀上升,形成低气压带,称为赤道低气压带;从图中可以看出,30°N处形成高气压带,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形成东北风,称为东北信风带。
2.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的地区,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 B )A.高温多雨 B.炎热干燥C.低温少雨 D.温和多雨解析: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区,盛行下沉气流,大气在接近地面的过程中,温度升高,大气中的水汽不易凝结,因此不易形成降雨,因纬度低,气温高,因此气候特征表现为炎热干燥。
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图,完成3~4题。
3.关于图示各纬度带气流运动方向与干湿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0°~1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B.10°~20°盛行东北风,干燥C.20°~30°盛行西南风,湿润D.30°~4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解析:图示范围为南半球,0°~10°为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湿润;10°~30°为信风带,南半球为东南信风;30°~40°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4.当气压带、风带位于图示位置时( C )A.我国华北正值春旱严重B.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C.亚洲大陆内部寒冷干燥D.我国东南沿海台风频发解析:图中的赤道低气压带移到了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点位置偏南,为北半球的冬半年,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亚洲大陆内部寒冷干燥。
而我国华北春旱严重和台风频发都是夏半年的现象,不符合题意。
下图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 第三节 第3课时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影响
季节 有显著改变的现 东部 和 南部 的
象, 是大气环流的重要表现形式, 亚洲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与气压带和风带
位置的季节移动的影响而形成。
自主·学习区
[思维活动] 2.为何北半球冬、夏季气压带呈断块状分布明显?
第3课时
答案 北半球陆地面积广,且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差 异导致海陆气温的差异,进而在海洋和陆地形成不同的气
(
)
自我·检测区
2.下列关于图中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温州地区夏季受风带 1 的影响 B.图中气压带是热力因素形成的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第3课时
( )
C.7 月,大陆上的热低压能切断该气压带 D.风带 2 为盛行西风带
解析 根据图中的风向可看出, 该气压带是位于南半球的 副热带高气压带,风带 1 是东南信风带,风带 2 是盛行西 风带。
本 课 时 栏 目开 关
(5)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______和______________。 解析 分析等压线分布图,可知亚欧大陆被高压控制,判断出
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冬季,代表月份是 1 月。冬季,亚欧大陆 降温比海洋快,形成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 切断,仅保留在海洋上。C 地位于亚洲东部,夏季盛行东南风, 冬季盛行西北风。D 地位于亚洲南部,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 盛行西南风,主要是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夏 季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在 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成西南风。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压中心。 3.在我国寒冷干燥的冬季,我们却时常看到电视直播中意大
利足球甲级联赛的球员在泥泞的草地上奔跑,为什么同在 北半球,我们中国冰天雪地,而意大利却阴雨连绵呢? 答案 因为我国与意大利的气候类型不同。意大利为地中
案】2019学年高一地理必修1课时训练:2.3.3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对气候的影响(湘教版含解析)
课时训练11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对气候的影响基础夯实下图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P地的气候特点是( )。
A.温和湿润B.寒冷干燥C.高温多雨D.炎热干燥2.Q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 )。
A.暖湿的中纬西风B.干冷的中纬西风C.干冷的极地东风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关于图示各纬度带气流运动与干湿性质的正确叙述是( )。
A.0°~1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B.10°~20°盛行东北风,干燥C.20°~30°盛行西南风,湿润D.30°~4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4.当气压带、风带位于图示位置时( )。
A.印度半岛吹西南风B.欧洲西海岸温和少雨C.亚欧大陆内部寒冷干燥3题,图中0°~10°为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湿润;10°~30°为东南信风带,盛行东南风;30°~40°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第4题,图中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出现了南移,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为北半球的冬季,亚欧大陆内部寒冷干燥。
下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60°N纬线的变化图,分析完成第5~6题。
5.影响60°N纬线上气压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差异B.纬度高低C.海陆分布D.距海远近6.此时南亚地区的盛行风是( )。
A.西北风B.西南风D.东南风,此时大西洋上气压较低,亚欧大陆上气压较高,说明是北半球的冬季,南亚地区盛行东北风。
造成海洋与陆地在不同季节气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与不同经度海洋与陆地的分布差异有关。
7.下图为某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填“1月”或“7月”)等压线分布情况。
(2)图中被断裂成块状的高压带的全称叫。
新版【湘教版】地理必修一:2.3《大气环境(2)》同步练习及答案
新版地理精品资料2019.4第三节大气环境第2课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基础自测]图L229为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图L2291.关于图中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地区炎热干燥B.②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区高温多雨C.终年受③风带影响的大陆西岸温和湿润D.受②和④交替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草原气候2.下列气候成因中,与③风带关系最密切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3.下列四幅图所代表的气候类型依次是( )①②③④图L2210A.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读世界局部地区某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图L2211),回答4~5题。
图L22114.与甲地区相比,造成乙地区该种气候类型分布较狭窄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海陆轮廓 D.纬度位置5.该气候类型在丙地分布区域南端的纬度较乙地的低,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海陆分布 B.山脉阻挡 C.海拔高低 D.大气环流[能力提升]6.乙地降水少的原因是( )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B.地处山脉背风一侧C.位于大陆东岸D.受西风带影响7.丙地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8.丁地气候的成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受西风影响C.受信风影响D.风带季节移动图L2212为沿40°纬线某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此时该纬度上海陆气压差值为一年中最大。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学案:2.3大气环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
大气环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移动【预习自测】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一、单圈环流假设:①地球不自转,即不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②太阳光永远直射赤道③地球表面性质均一1.请思考以下内容:(1)赤道近地面空气在垂直方向(上升、下沉),近地面形成气压;极地垂直方向,近地面形成气压。
(注:热力作用形成的热低压和冷高压。
)(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大气在赤道与极地之间水平方向的近地面和高空作运动。
(3)极地和赤道近地面气压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4)综上所述,赤道和极地间形成了“单圈环流”2.在图中左侧面画出极地和赤道之间的热力环流二、三圈环流1.三圈环流的形成假设:②太阳光永远直射赤道③地球表面性质均一①地球自转,即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三圈环流读课本50页图2-32以上的文字部分,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部分:(1)赤道高空向北分流的空气在的影响下,最终的运动方向是在 N附近高空偏转为风。
(2)赤道高空的空气不断北流,在30°N附近高空堆积,导致北纬30°N附近高空的空气在垂直方向上,从而使近地面形成高气压。
(注:动力原因形成的高压。
)(3)30°N附近的近地面空气将向北和向南分流。
向南分流的气流偏转后形成了信风。
通过上述分析,赤道(0°)和30°N之间形成了一个低纬环流。
(4)自30°N附近的近地面北流的空气和自北极地区南流的空气相比较,热力性质如何?在60°N附近(副极地)相遇后它们的运动状况有何不同?因此在60°N附近近地面形成低气压。
(注:动力原因形成的低压。
)(5)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30°N和60°N之间形成风;在90°N和60°N之间形成极地风。
(6)在副极地上升到高空的空气将分别向北(北、南)和向南分流。
通过上述分析,30°N和60°N之间、90°N和60°N之间分别形成了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高中地理考点八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练习湘教版必修1
考点八•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考点解读】全球有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理解它们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可通过三圈环流来说明。
理解三圈环流有两个基础, 一是大气热力环流, 一是风的形成及风向的转变。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近地面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主要关注地球表面的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对于三圈环流中高空的气压和风向不作要求。
三圈环流是假设地球表面均匀情况下的理想模式,实际上气压带和风带在近地面的分布是不连续的,并形成一个个气压中心。
在三圈环流的基础上, 还应了解海平面气压和风 的实际情况,以使理论联系实际。
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还随季节作周期性移动,其根本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一般模式图展示的是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的平均状况, 以此状况为参照,气压带和风带大 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这里的夏季和冬季指北半球)。
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为基础,叠加海陆位置和下垫面等因素, 形成了世界上复杂多样的气候。
这是学生需要形成的基本认识。
具体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可以通过举例,而不要求系统讲述气候类型的成因。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比较好的例子是热带雨林气候 (全 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带控制);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 比 较好的例子是热带草原气候(信风带和赤道低压带的交替控制)、地中海气候(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以及西南季风(东南信风夏季北移跨过赤道偏转而成)等。
学生应能熟练阅读并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示意图。
(一)热力环流1 •概念: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2 •形成:冷热不均(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7空气的垂直运动T 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T 大气水平运动T 热力环流。
(如图 6-1 )冷却 图6 — 13•理解热力环流应注意的问题:① 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质量, 因此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② 通常所说的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高低状况。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基础练习【9】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及对气候的影响(含答案)
双基限时练(九)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及对气候的影响一、选择题读“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动力型高压,丁是热力型高压B.乙是干冷气流,丙是暖湿气流C.乙是西南风,丙是东北风D.甲是极地高压,丁是副热带高压2.当“北半球的甲气压带”被切断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巴西高原和中南半岛都进入多雨季节B.长江中下游可能出现梅雨天气C.南北半球大陆上的等温线,都向低纬凸出D.塔里木河出现汛期,恒河出现枯水期1~2.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知,乙气流温暖,丙气流寒冷,据此判断甲、丁分别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和极地高压,由此可以判断出甲、丁气压带性质和丙、乙气流的风向与性质。
第2题,北半球副热带高压被切断时为北半球夏季,长江中下游可能出现梅雨天气。
答案 1.A 2.B下图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1中C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4.图2中箭头能正确表示图1中D风带风向的是( ) A.①B.②C.③D.④3~4.解析第3题,C位于60°S—70°S之间,为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第4题,结合D风带所处的纬度位置知其为南半球西风带,其风向为西北风。
答案 3.C 4.B下图为大气运动示意图,M线代表地球表面。
据图回答5~7题。
5.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则 ( )A.丙处气压比甲处高B.甲处气温比乙处高C.丙处气压比丁处低D.甲处气温比丙处低6.若此图表示大气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 ( ) A.③气流比较湿润B.④气流给我国夏季带来丰沛降水C.甲是副热带高气压带D.乙处高压的形成与②气流有关7.若此图表示亚洲东部夏季季风环流,则 ( )A.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B.乙处天气以晴朗为主C.①气流较③气流湿润D.④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5~7.解析第5题,根据图示可知甲处气流上升,近地面气温应高于乙;同一平面,气流总是从气压高处流向气压低处;同时,垂直方向上气温和气压总是越向上数值越低,因而A、C、D均不正确。
高一地理练习题(湘教版必修1) 2.3《三圈环流和移动》
必修一2.3三圈环流和移动练习题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大气运动简图中的数码表示的内容正确的是A.①极地高气压带B.②副极地低气压带C.③东北信风带 D.④多雨带2.由动力原因而形成的气压带有①赤道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副极地低气压带④极地高气压带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由于受热不均而形成的气压带有①赤道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副极地低气压带④极地高气压带A.①②B.②④C.①④D.①③4.有关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低气压带均盛行下沉气流B.高气压带均是由空气遇冷收缩下沉而形成C.气压带分布是具有高低相间的规律D.高气压带均易成云致雨5.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赤道低气压带是热力原因形成的B.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南侧是信风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是热力原因形成的D.极地东风的实际风向是东北风6.下列各项的一组风向中,风向基本相同的是A.南半球的信风带与北半球的信风带B.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C.南半球的信风带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D.南半球的中纬西风与北半球的中纬西风7.我国南极中山站的五星红旗常年A.向西北飘扬B.向东北飘扬C.向西南飘扬D.向东南飘扬8.下面的风带示意图中,表示北半球西风带的是A B C D9.关于下图中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是南半球的信风带B.②是北半球的信风带C.③是南半球的西风带D.④是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10.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B.夏季南移,冬季北移C.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D.随地球自转运动而移动二、综合题11.读“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气压带C、E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出图中风带B、D、F的风向,并标注其名称:B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H代表三圈环流中的________环流圈。
高中地理每课一练:2.3.3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对气候的影响(湘教版必修1)
第3课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对气候的影响一、选择题1.下图为三圈环流的组成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处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由动力因素形成B.②处为副极地低气压带,由动力因素形成C.③处气压带的形成一定是动力因素D.在①、③影响下的地区,较为湿润下图中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阴影部分表示气压带,空白部分表示风带,读图完成2~3题。
2.图中字母a所表示的气压带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3.图中字母b所示风带的风向是()4.下列四幅图表示极地东风,画法正确的应是()5.关于气压带与风带位置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冬季向南移动②夏季向北移动③导致气压带、风带移动的根本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移动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会引起季风环流⑤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是形成地中海气候的重要原因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完成6~7题。
6.图中气压带代表()A.赤道低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D.副热带高气压带7.图中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受该气压带影响,北非地区终年高温少雨B.受风带1影响,台湾东部夏季多暴雨C.受风带2影响,新西兰终年温和湿润D.受气压带和风带2的交替控制,罗马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下图是“沿某经线所作的大气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有关该图中大气运动形势的叙述,正确的是()A.P气流为西北风B.E处的降水多为对流雨C.H处因热力作用形成高气压D.E到F自然带更替的主导因素是热量9.在图示时段()A.我国东北地区昼长夜短B.巴西高原热带草原进入旱季C.南极地区科学考察进入最佳时期D.地中海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10.我国南极中山站的五星红旗常年()A.向西北飘扬B.向东北飘扬C.向西南飘扬D.向东南飘扬读“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完成11~12题。
2020高中地理2.3_3气压带和风带及对气候的影响课时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
气压带和风带及对气候的影响时间:45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读局部大气运动状况图,回答1~2题。
1.在赤道与30°N之间近地面的风带是( B )A.东南信风带B.东北信风带C.盛行西风带D.极地东风带解析:赤道处受热多,气流膨胀上升,形成低气压带,称为赤道低气压带;从图中可以看出,30°N处形成高气压带,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形成东北风,称为东北信风带。
2.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的地区,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 B )A.高温多雨B.炎热干燥C.低温少雨D.温和多雨解析: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区,盛行下沉气流,大气在接近地面的过程中,温度升高,大气中的水汽不易凝结,因此不易形成降雨,因纬度低,气温高,因此气候特征表现为炎热干燥。
读下面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3~4题。
3.若③④间的风向为西南风,则图示的环流为( C )A.北半球低纬环流B.南半球中纬环流C.北半球中纬环流D.南半球高纬环流解析:全球六个风带中,只有两个为西风带,其中北半球西风带吹西南风,南半球西风带吹西北风,故选C。
4.若③地为南半球极地高压中心,则③④间的风向为( A )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解析:若③为南半球的极地高压中心,那么风是由③处往北吹,在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会偏向左边,形成东南风,故选A。
读以某极点为中心的地球部分示意图,阴影部分为气压带,箭头为风向。
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甲地所处的气压带名称是( B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解析:根据全球气压带分布结合甲气压带所处的纬度即可判断其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6.图中乙地的盛行风向是( D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解析:乙地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且风向右偏,可判断乙地地处北半球的西风带,其风向为西南风。
戴维的居住地与工作地为英国西部沿海的两个不同城市。
2020高中地理2.3_3气压带和风带及对气候的影响课时作业课件湘教版必修1
时间:45 分钟 分数: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 读局部大气运动状况图,回答 1~2 题。
1.在赤道与 30°N 之间近地面的风带是( B )
A.东南信风带 B.东北信风带 C.盛行西风带 D.极地东风带
解析:赤道处受热多,气流膨胀上升,形成低气压带,称为 赤道低气压带;从图中可以看出,30°N 处形成高气压带,称为副 热带高气压带。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 转,形成东北风,称为东北信风带。
赤道低气压 带。(8 分)
(2)E、F 表示风带,E 是 盛行西风 带,F 是
东北信风 带(北半球)。(4 分)
(3)在 D 气压带控制下常形成 热带雨林 气候,此气候
类型特点是 终年高温多雨 。在 C 气压带与 E 风带交替控制下
会在中纬度地区形成
地中海 气候,在 E 风带控制下会形
成 温带海洋性 气候。(8 分)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箭头表示风 向。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1~12 题。
11.图中 M 地的气候类型是( B )
A.地中海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解析:M 地位于我国东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12.图中 M 地气候的成因是( B )
3.若③④间的风向为西南风,则图示的环流为( C )
A.北半球低纬环流 B.南半球中纬环流 C.北半球中纬环流 D.南半球高纬环流
解析:全球六个风带中,只有两个为西风带,其中北半球西 风带吹西南风,南半球西风带吹西北风,故选 C。
4.若③地为南半球极地高压中心,则③④间的风向为( A )
2021学年高中地理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课后练习(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
第3课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读以极地为中心的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①~⑦表示气压带、风带,箭头表示风向),完成第1~3题。
1.图中风带⑥是( )A.北半球西风带B.南半球西风带C.北半球信风带D.南半球信风带2.当①气压带在此半球分布面积最小时,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是( )A.地球公转速度较慢B.昼长上海大于广州C.巴西高原上草类茂盛D.恒河流域正值丰水期3.下列气候类型的形成,与图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无关的是( )A.热带雨林气候B.地中海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1题,根据图中箭头偏转方向可判断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风带⑥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应为西风带。
故选A项。
第2题,当①气压带在此半球分布面积最小时,太阳直射点移动到南回归线,为北半球冬季;地球公转接近近日点附近,故公转速度较快;昼长上海小于广州;巴西高原夏季草类茂盛;此时为北半球冬季,故恒河处于枯水期。
故选C项。
第3题,温带季风气候的形成是因为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与气压带、风带分布无关。
2.C3.D下图为大陆空气柱示意图,图中圆柱为空气柱,箭头表示空气垂直运动方向。
据此完成第4~5题。
4.关于a、b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图表示冬季、高气压B.b图表示冬季、低气压C.a图表示夏季、低气压D.b图表示夏季、高气压5.b图中空气柱切断的气压带是( )A.极地高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C.副极地高气压带D.副热带高气压带4题,a图中大陆上气流下沉,会形成高压,由此判断图示为冬季。
相反,b图表示夏季,大陆形成低气压。
第5题,b图中空气柱表示亚洲低压,它将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
5.D下图为甲、乙、丙三地大气环流年内控制时长分配示意图,据此完成第6~7题。
6.甲地气候类型为( )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地中海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7.下列关于乙、丙两地自然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 )A.乙地河流流量1月大于7月B.丙地地形平坦开阔C.乙地天然植被叶片常绿坚硬D.丙地冬季常有较厚积雪6题,甲地受东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是热带沙漠气候。
2019年秋高一地理必修1练习:2.3.3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以及对气候的影响(湘教版)
第三课时世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以及对气候的影响A卷课内练习时间:15分钟满分:40分一、选择题(共24分)1 •下列气压带或气压中心,由动力原因形成的是()A .赤道低气压带B .副热带高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D .北半球冬季亚洲大陆高压中心答案:B解析: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是由冷热不均造成的,属于热力原因;而亚洲大陆高压中心也是因为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低所形成的,也属热力原因。
下图为“气压分布形势图”。
读图,完成2〜4题。
2 .该气压分布形势,一般出现的时间是()A . 1、2 月B. 5、6 月C. 7、8 月D. 10、11 月3 .在这种气压分布状况下A地盛行()A .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4 .图中的气压分布格局差异,反映了()A .太阳辐射在不同季节的差异B .大气环流的多样性C.海陆差异对大气环流的影响D .局部因素制约大气环流答案:2.A 3.D 4.C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海陆间的大气环流。
由图看出,海洋上出现低压,陆地上出现高压,所以图示为北半球的冬季,时间为1、2月;A地为高压中心的南部,应该吹西北风;图中的气压分布格局反映了海陆差异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5.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等因素影响,近地面形成了风带和无风带(无盛行风地带)。
世界无风带的分布范围是()A .南北纬30。
附近B .南北纬40。
附近C.南北纬60。
附近D .南北纬80。
附近答案:A解析:南北纬30°附近是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属于无风带。
40°〜60°为中纬西风带,80°附近为极地东风带。
下图为气压带移动示意图。
读图回答6〜7题。
專% r压帝MM r压带6 •下列关于图甲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状况的说法,准确的是()A • 0 ° 10 °N盛行下沉气流B • 10 °N〜20 °盛行东南风C. 20 °N° 30 °盛行西北风D . 30 °N〜40 °盛行西南风答案:D解析:从图甲中能够看出,20°N〜30°N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说明气压带、风带南移, 所以30° N〜40° N盛行西南风。
2020-2021学年地理湘教版必修1:第2章+第3节 第3课时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对气候的影响
D.②是盛行西风
提示:(1)√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期性的移动。气压带、风
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作周期性运动。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夏季太阳直射点北
移,所以位置偏北。冬季太阳直射点南移,所以位置偏南。
(2)× 北半球夏季,亚洲大陆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势力强盛的热低压, 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
人地协调观——郑和下西洋:六百年前“能掐会算”季风活动 600 多年前,明朝航海家郑和历经 28 年,7 次远航,出访 30 多个亚非国家和 地区,目前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和美洲,堪称史无前例的航海之旅。研究表 明,在没有“发动机”的时代,郑和船队的航行动力主要来自季风活动。他七下 西洋所经过的地区都是全球显著的季风区,风向的季节变化不仅驱动了帆船,还 带动了海流变化,为航行提供动力。可以说,季风创造了最古老的海上商路。正 如英国的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里所写的那样:15 世纪上半叶,在地球的 东方,从波涛万顷的中国海面,直到非洲东岸的辽阔海域,呈现出一幅中国人在 海上称雄的图景。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材料一 公元 208 年农历 11 月,曹操率 83 万大军攻打东吴,刘备和孙权的 联盟准备以区区数万之众与曹军在赤壁决战。周瑜与诸葛亮定下火攻之计,准备 大破曹军。施苦肉、献连环、借雕翎、杀蔡瑁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材料二 等压线分布图。
-6-
问题 1 (区域认知)材料一中为什么会出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说法? 提示:赤壁位于长江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应盛行西北季风。 问题 2 (综合思维)受 A 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 C、D 两处的风向如何?我国天 气的主要特征是怎样的? 提示:C 处盛行西北季风,D 处盛行东北季风。我国天气寒冷干燥。 [归纳总结] 1.大气活动中心与季风环流 (1)大气活动中心 ①成因: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大陆增温和冷却的速度快于海洋,引起 海陆气压中心的变化。 a.冬季大陆降温较快,气温比海洋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中心;海洋气温 相对较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中心。如下图(以北半球为例):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2.3全球气压带的分布和影响基础练习二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影响基础训练题(二)班级:姓名:得分:整洁:读图,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回答1~2题。
1.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则( )A.该环流是高纬环流B.该环流是低纬环流C.甲、乙之间近地面为中纬西风带D.甲、乙之间近地面为低纬信风带2.若该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甲地纬度较乙地高且昼夜季节变化特别大,则下图四个风向箭头中正确表示甲、乙之间风带的是()3.下图中,正确反映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4.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读下图(图中圆柱为空气柱、箭头代表空气运动方向),回答5~7题。
5.下列关于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以北半球为例) ( )A.a图表示冬季、高气压B.b图表示冬季、低气压C.a图表示夏季、低气压D.b图表示夏季、高气压6.a、b图中被气压柱切断的气压带分别是( ) A.极地高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D.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7.当a图中气压中心势力强盛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东亚盛行东南季风B.北极黄河站极昼C.我国东部少雨D.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8.下图是“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的气候炎热干燥B.②地气压带夏季南移C.③地常年盛行西南风D.④地是副极地高气压带下图是“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
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气压带( ) A.7月份被陆地高压切断 B.1月份被陆地高压切断C.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D.由热力因素形成读“90°E附近海平面气压图(单位:hPa)”,回答11~12题。
10.气压最高值出现的纬度和气压值最低处的气压带名称分别是( ) A.50°N、副极地低气压带 B.90°N、赤道低气压带C.30°S、副极地低气压带 D.60°S、赤道低气压带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时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以及对气候的影响A卷课内练习时间:15分钟满分:40分一、选择题(共24分)1.下列气压带或气压中心,由动力原因形成的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D.北半球冬季亚洲大陆高压中心答案:B解析: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是由冷热不均造成的,属于热力原因;而亚洲大陆高压中心也是由于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低所形成的,也属热力原因。
下图为“气压分布形势图”。
读图,完成2~4题。
2.该气压分布形势,一般出现的时间是()A.1、2月B.5、6月C.7、8月D.10、11月3.在这种气压分布状况下A地盛行()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4.图中的气压分布格局差异,反映了()A.太阳辐射在不同季节的差异B.大气环流的多样性C.海陆差异对大气环流的影响D.局部因素制约大气环流答案:2.A 3.D 4.C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海陆间的大气环流。
由图看出,海洋上出现低压,陆地上出现高压,因此图示为北半球的冬季,时间为1、2月;A地为高压中心的南部,应该吹西北风;图中的气压分布格局反映了海陆差异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5.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等因素影响,近地面形成了风带和无风带(无盛行风地带)。
全球无风带的分布范围是()A.南北纬30°附近B.南北纬40°附近C.南北纬60°附近D.南北纬80°附近答案:A解析:南北纬30°附近是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属于无风带。
40°~60°为中纬西风带,80°附近为极地东风带。
下图为气压带移动示意图。
读图回答6~7题。
6.下列关于图甲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A.0°~10°N盛行下沉气流B.10°N~20°N盛行东南风C.20°N~30°N盛行西北风D.30°N~40°N盛行西南风答案:D解析:从图甲中可以看出,20°N~30°N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说明气压带、风带南移,所以30°N~40°N盛行西南风。
7.图乙反映北半球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答案:B解析:图乙30°N~40°N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故图乙反映北半球的季节为夏季。
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完成8~9题。
8.图中气压带代表()A.赤道低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D.副热带高气压带9.图中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A.受该气压带影响,北非地区终年高温少雨B.受风带1影响,台湾东部夏季多暴雨C.受风带2影响,新西兰终年温和湿润D.受气压带和风带2的交替控制,罗马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答案:8.D9.C解析:由图中近地面风带1风向为东南风、风带2风向为西北风判断,图中气压带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
新西兰受风带2(西风带)影响,终年温和湿润。
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中阴影为地面季风的地理分布区。
据此完成10~12题。
10.1月,图中A地盛行()A.东南季风B.西南季风C.东北季风D.西北季风答案:D解析:图中A、B、C三个季风区分别是东亚、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
三地的季风成因和性质不同。
东亚1月吹西北风。
11.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B.冬季风成因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答案:D解析:南亚夏季风是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造成的,性质湿热,其强弱进退影响降水的多少;冬季风由海陆热力差异形成,性质温和干燥;夏季风势力强于冬季风。
12.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A.A地高温多雨B.B地寒冷干燥C.C地形成高压中心D.正值1月份左右答案:D解析:澳大利亚北部1月份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吹西北风;7月份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吹东南风。
二、综合题(共16分)1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8分)(1)在上图左侧添画箭头以正确表示三圈环流。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名称: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
(3)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添画箭头表示各风带风向,并标注风带名称。
(4)极锋是________风带和________风带气流交汇而成的。
(5)此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_(季节)。
此时,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________气压切断,只保留在________上;而南半球气压带基本上呈________状分布。
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地球自转方向与现在相反,北半球低纬环流近地面的风向将变为________。
答案:(1)如下图:(2)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3)见上图(4)西极地东(5)冬季亚洲高海洋带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6)西北风解析:此图考查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据图中纬度位臵可判断气压带的位臵,进而可绘出风向。
风向的绘制应注意的是图示为南半球,向左偏;从图中气压带的位臵可以看出,各气压带位臵偏南,因此为南半球夏季,北半球冬季,此时,北半球亚洲高压切断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半球由于海洋面积广,故气压带呈带状分布;如果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将变为北半球左偏,南半球右偏,则北半球东北信风带将变为西北信风带。
14.读“季风分布图”(如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8分)(1)两图中为1月份的是________图,判定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东亚季风:其成因是________,该地冬季受________高压控制,盛行________季风,受其控制形成________的气候特点;夏季受________低压控制,盛行________季风,受其控制形成________的气候特点。
(3)南亚季风:冬季盛行________季风,夏季盛行________季风,其成因既与________有关,也与______________有关。
答案:(1)A亚欧大陆上分布着高压(2)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亚洲西北低温干燥亚洲东南高温、湿润多雨(3)东北西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B卷课后作业时间:30分钟满分: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下面图甲为地表三圈环流剖面图(局部,图中N为北极点),图乙为某季节某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模式图。
读图回答1~3题。
1.图甲中字母所表示的纬度正确的是()A.A为20°N B.C为30°NC.D为40°S D.E为60°S答案:B解析:图甲中N为北极点,该地区为北半球,故C、D项错误;A处气流上升,故A 为赤道低气压带;C处气流下沉,C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故选B项。
2.关于图甲中字母B所表示的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为东北信风带②为西风带③与图乙中a处风向一致④与图乙中b处风向一致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由上题解析可知,B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赤道低气压带之间的风带,应该为北半球东北信风带。
图乙中根据风向向右偏,可以判定图示半球为北半球,根据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可知,a为东北信风带,b为西风带。
3.受图甲中字母C和D所表示的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在图乙所示季节的气候特征是()A.高温多雨B.炎热干燥C.温和湿润D.低温少雨答案:B解析:由图甲可知,字母C表示的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字母D表示的是西风带,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的地区,应为地中海气候。
从图乙中可以看出,副热带高气压带位臵偏北,故乙图所示季节为北半球夏季,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
读下面4种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月份分配图,回答4~5题。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属于热带气候B.①④属于亚热带气候C.②③属于温带气候D.②④属于寒带气候5.上述4种气候类型,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4.B 5.C解析:图中①属于地中海气候,是亚热带气候。
②是热带雨林气候,③是温带季风气候,④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其中,③④气候类型成因相同,都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季风影响显著造成的。
6.下图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变化图,下列现象发生的时间与下图表示的时间相吻合的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图①北京寒冷干燥——甲图②全球昼夜平分——乙图③罗马温和多雨——丙图④长江中下游平原伏旱天气——甲图⑤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时期——乙图⑥我国黄河枯水期——丙图A.①⑤⑥B.②③④⑥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⑥答案:B解析:由图可以看出,甲图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应为北半球的夏季,乙图太阳直射赤道,应为春、秋分日,丙图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应为北半球冬季,因此①北京寒冷干燥——冬季,②全球昼夜平分——春、秋分,③罗马温和多雨——冬季,④长江中下游平原伏旱天气——夏季,⑤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时期——夏季,⑥我国黄河枯水期——冬季,正确的应为②、③、④、⑥。
读“某地1月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7~8题。
7.甲、乙两个气压系统的形成原因是()A.夏季海洋较冷,形成了冷高压B.冬季海洋较热,形成了暖高压C.因海洋地势较低而形成的高气压D.高空气流堆积,重力下沉形成的高气压答案:D解析:甲、乙两高压系统都是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切断后形成的,从成因上看都是高空气流堆积下沉形成的高气压。
8.P地此时的盛行风没有给沿岸带来大量降水的主要原因是()A.P地沿岸此时的风向主要由大陆吹向海洋,空气干燥B.P地沿海地势低平,没有迎风坡C.P地沿海有寒流经过,对该气流有降温减湿作用D.P地沿岸此时为冬季,空气中所含水汽少答案:C解析:此时虽然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但受沿岸寒流的影响,降水稀少。
下图为某日“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
读图完成9~10题。
9.该日,北半球正处于()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答案:D解析:读图知副热带高气压在30°S以南,故为北半球冬季。
10.①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为()A.下沉,热干B.上升,暖湿C.由高纬流向低纬,冷干D.由低纬流向高纬,暖湿答案:B解析:①带为赤道低气压带。
下图为大陆西岸五个不同地区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时长的示意图。
读图回答11~1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