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有效衔接工作流程图

合集下载

急救医疗院前院内无缝衔接

急救医疗院前院内无缝衔接

案例一
某大型城市急救中心与多家医院建立联动机制,通 过信息化手段实现院前院内实时信息共享,缩短救 治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
案例二
某乡村地区通过普及急救知识,培训乡村医生,加 强与县级以上医院的合作,实现了乡村急救医疗的 无缝衔接,降低了农村地区的急救死亡率。
效果评估与数据分析
数据统计
根据多地实践案例的数据统计,实施无缝衔接后,救治时间平均缩短了20%,患 者30天生存率提高了10%。
电子病历共享
通过电子病历系统,院前急救人员能够迅速获取患者的既往病史和 用药情况,为院内救治提供重要参考。
远程会诊
在复杂或疑难病例中,通讯技术可实现院前急救人员与院内专家的远 程会诊,共同制定救治方案。
标准化操作流程
统一救治流程
制定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操作规范 ,确保患者在不同救治阶段的顺利转接。
救治时间节点管理
设定明确的救治时间节点,如患者转运时间、初步诊断时间等,以 确保救治过程的高效和及时。
救治质量监控
建立院前院内救治质量监控机制,定期评估各环节的运行情况和救 治效果,持续改进和优化流程。
人员培训与协作
1 2
联合培训
定期组织院前急救人员与院内医疗团队的联合培 训,提高双方在救治技术和协作能力方面的水平 。
THANKS
感谢观看
急救医疗院前院内无缝衔接
汇报人: 2023-11-22
目录
• 急救医疗体系概述 • 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的无缝衔接策略 • 无缝衔接的实践案例与效果评估 • 未来展望与技术创新
01
急救医疗体系概述
Chapter
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的定义与重要性
院前急救:是指在病患发生意外或突发疾病时,由专业医疗人员在到达医院前,在现场或转 运过程中进行的紧急医疗救护。院前急救能够有效稳定病患病情,防止病情恶化,为后续院 内救治赢得宝贵时间。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是医院紧急救援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它们的作用是救治患者,在抢救时间和医疗技术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之间的有效衔接是医院抢救任务的关键部分,下面将介绍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

一、院前急救阶段院前急救阶段是指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对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

院前急救的时间非常关键,需要急救人员能够熟练地应对各种病情,快速地将患者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一般情况下,院前急救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接到呼叫:当急救人员接到呼叫时,需要尽快出发。

2. 到达现场:到达现场后,急救人员需要进行现场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受伤情况。

3. 实施急救措施:急救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相应的急救措施,包括心肺复苏、氧气供应、止血等。

4. 运送患者:急救人员需要尽快将患者送到医院。

二、院内急诊绿色通道阶段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是指医院内部的紧急救援系统,是院前急救和病人入院治疗之间的重要纽带,具有加快患者诊治的时间、提高救治效果的作用。

院内急诊绿色通道的主要特点是快速、高效、全面,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各项诊疗工作。

一般情况下,院内急诊绿色通道可能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接受患者:医院急诊部门的医护人员需要尽快接受急诊患者,并进行病情评估。

2. 注册登记:医护人员需要进行患者的注册登记,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病情严重程度等。

3. 诊断治疗: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史,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

4. 医技检查:医院内部的各种医技检查、检测设备可以为患者提供高效、精准的检查和筛查服务。

三、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衔接的工作流程为了充分发挥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绿色通道的优势,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协调工作流程,使患者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

以下是一个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1. 呼叫中心接到求助电话后,会根据患者的情况立即调度急救车和急诊科医生。

医院急诊科工作流程图

医院急诊科工作流程图

医院急诊科工作流程120接诊或自行来院→急诊护士测T、P、R、BP,观察神志→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医生立即接诊查体→完善检查:①轻中症:输液、治疗、取药、留观,好转离院。

留观期间病情加重者则住院、手术、ICU;②危重:立即进入抢救室进行抢救→心肺复苏、吸氧、开放静脉通道、心电监护→住院、手术、ICU。

急诊服务时限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10分钟;超声检查自开出检查单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大型设备检查自开出检查单到出具结果时间≤2小时;血、尿、大便常规检验、心电图、影像常规检查自开出检查单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生化、免疫、血凝等检验项目自开出检查单到出具结果时间≤6小时,细菌学检查自开出检查单到出具结果时间≤4天。

急诊与临床医技科室药房等配合流程一、急诊有患者需要会诊时立即电话通知各临床科室,临床科室接到电话后立即派出会诊医师前去会诊,时间小于10分钟.二、急诊有危急症患者抢救需要临床科室协助的,立即电话通知各临床科室,临床科室接到电话后立即派医师前往共同抢救。

三、急诊有危急症患者需要住院者,提前联系临床科室,准备病房和做好接受患者的准备,有担架员及急诊医务人员共同护送患者到病房,并与临床医生做好交接。

四、急诊有危急症患者需要检查者,各医技科室做到随叫随到,先检查后收费。

发现危急值时及时通知急诊首诊医师,并做好记录,快速做出检查报告。

五、急诊有危急症患者需要抢救者,药房要做到,随用随取,先用药后收费,并做好记录.急诊病人病情分级一、分级依据急诊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决定病人就诊及处臵的优先次序.急诊病人占用急诊医疗资源多少:急诊病人病情分级不仅仅是给病人排序,而是要分流病人,要考虑到安臵病人需要哪些急诊医疗资源,使病人在合适的时间去合适的区域获得恰当的诊疗。

二、分级原则根据病人病情评估结果进行分级,共分为四级:注:“需要急诊医疗资源数量”是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补充依据,如临床判断病人为“非急症病人”,但病人病情复杂,需要占用2个或2个以上急诊医疗资源,则病人病情分级定为3级。

院前急救及院内急救

院前急救及院内急救
提高生存质量
通过及时的院前急救,能够为患者 争取到最佳的救治时机,提高患者 的生存质量。
院前急救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院前急救起源于古代的战场救治,随 着医学和科技的进步,逐渐发展成为 现代的紧急医疗救助体系。
发展趋势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 康需求的提高,院前急救将朝着更加 专业化、规范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
重症监护与后续治疗
重症监护
01
对于危重患者,应将其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密切监测和治疗。
后续治疗
02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制定后续治疗方案,如康复治疗
、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心理支持
03
对于因疾病或治疗产生心理问题的患者,应及时给予心理支持
和辅导。
05
院前与院内急救的衔接
信息传递与交接
1 2 3
资源共享与协调
建立急救资源共享平台
通过建立急救资源共享平台,实现院前与院内急救资源的共享和 协调使用。
统一调度指挥
建立统一的急救调度指挥中心,对院前和院内急救资源进行统一调 度和指挥,提高急救效率。
加强跨部门协作
加强院前与院内急救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确保急救资源的合理配 置和高效利用。
救治流程的优化与改进
减轻病痛
快速缓解患者症状,减轻 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
促进康复
为患者后续治疗和康复奠 定基础,提高治愈率。
院内急救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院内急救起源于古代,随 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 对急救认识的提高,逐渐 发展成熟。
发展趋势
向更加专业化、规范化、 信息化方向发展,提高救 治成功率。
技术创新
不断涌现的急救技术和设 备创新,为院内急救提供 了更多可能性。

院前急救ppt课件完整版

院前急救ppt课件完整版

04 院前急救技能操 作演示
心肺复苏术(CPR)操作演示
01
02
03
04
05
评估现场环境安全 判断患者意识和呼 呼救并启动应急反 胸外按压

应系统
开放气道与人工呼 吸
确保急救现场环境安全,避 免对施救者和患者造成二次 伤害。
轻拍患者肩膀,大声呼唤患 者,观察患者胸廓起伏,判 断患者有无意识和呼吸。
呼吸衰竭
03
立即给予吸氧、呼吸兴奋剂等药物治疗,同时积极寻找病因并
进行针对性治疗。
其他常见疾病救治方法
中暑
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给予物理降温、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等急 救措施。
触电
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物体挑开电线,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等急 救措施。
溺水
将患者从水中救出后,立即清除口鼻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同 时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如判断患者无意识和呼吸, 应立即呼救并启动应急反应 系统。
将患者仰卧于平坦硬地面上, 每按压30次后,开放患者气 施救者位于患者一侧,双手 道,给予2次人工呼吸。 重叠,掌根置于患者两乳头 连线中点,利用上身重力垂 直下压,按压深度5-6cm, 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技巧演示
后续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院的治疗方案,进 行相应的检查、诊断和治疗,确保患 者得到全面、系统的治疗。
病情交接
急救人员与院内医护人员详细交接患 者的病情、初步处理情况和需要注意 的事项。
03 常见院前急救病 种及处理措施
创伤类疾病救治方法
01
02
03
04
止血
对于外伤出血,应立即采取止 血措施,如加压包扎、止血带
现场评估

院前急救(含120)与院内急诊有效衔接工作制度

院前急救(含120)与院内急诊有效衔接工作制度

院前急救(含120)与院内急诊有效衔接工作制度1.目的:为保障我院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之间的有效衔接。

2.使用范围:适用于急诊科3.定义:无4.内容:4.1 院前急救:4.1.1 救护车出诊快捷(小于5分钟),院前急救规范施行一系列必要、合理的救治处理措施。

4.1.2 急危重患者从急救现场到转运途中的监护、急救、处理,急救人员向家属进行必要的告知谈话。

4.1.3 转运过程中应事先将病情告知急诊科值班医护人员,院前院内紧密联系与交接、协同抢救。

4.2 院前院内在急救功能上的密切配合,形成紧密的链式连接4.2.1 保证院前院内信息互通:急救患者病情通报; 120中心-救护车-医院的“三方通话”。

4.2.2 患者转送与安置:危重患者病情及时向急诊科通报,尽快转运回医院,在转运过程中告知医院要求会诊的医生、仪器设备、药物的准备。

接诊护士、护工、有关医生等在救护车到达时立即接诊。

救护车返回院内,做到抢救室的抢救设备已开启,需要会诊的相关医师到位,医院各相关部门做好必要准备。

基层医疗机构向我院转运急危重症患者时,应提前与急诊科联系后转运患者;急诊科在初步了解患者病情、相关专业床位情况确定允许接收后,立即通知进行患者转运工作。

急诊科在接收此类患者时应与转运者进行当面交接,如目前病情与转运患者途中的车内监护、急救、处理措施等情况,同时做好登记。

4.2.3 院内通道的通畅保证:包括急诊科的急救绿色通道、必要的备用特别通道、电梯等设备通畅,以便在救护车到达时立即用于患者的院内转送。

流程为:救护车-急诊科-抢救室-(ICU/导管室/手术室)-留观室/住院病房。

4.3 患者的院前院内交接急救患者交接:指急危重症患者经院前急救送达医院后,院前急救医生将患者病情病史等与医院接收人员交接。

按院前与院内不同情况和要求分为如下两方面:4.3.1 院内工作要求:接到急救信息/得知急救车到达-准备推床并接诊、进行相应的院内抢救准备。

4.3.2 院前工作要求:确定生命体征,按院前急救规范进行必要处理,做好到院内交接准备——到达急诊科——正确、迅速地将患者转至院内病床上——与院内医护人员进行患者和病情交接。

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的衔接ppt精选课件

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的衔接ppt精选课件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慰,缓 解其紧张和恐惧情绪。
03
院内抢救概述
院内抢救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院内抢救是指在医疗机构内,对突发危重病情或意外伤害的患者进行紧急救治 的过程。
重要性
院内抢救是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预后。及时 、有效的院内抢救能够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03
案例三
1
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血压和血糖等初步治疗。
院内抢救措施
2
3
快速评估病情,确定治疗方案。
案例三
01
给予溶栓、介入或外科手术等治疗手段。
02
加强护理和康复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03
衔接关键点
案例三
保持急救通道畅通,迅速将患者 转运至医院。
提前通知医院,做好接诊准备。
在抢救过程中,应优先处理威胁患者生命的 致命伤,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院内抢救的常用技术与方法
01
心肺复苏术(CPR)
对于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应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包括胸 外按压、人工呼吸等。
02
气管插管术
对于呼吸道梗阻或呼吸衰竭的 患者,应及时进行气管插管术 ,保持呼吸道通畅。
03
电除颤与心脏起搏
对于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可 采用电除颤或心脏起搏技术, 恢复心脏正常节律。
04
急救药物应用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及时给予 急救药物如肾上腺素、多巴胺 等,以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
04
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的衔接
信息传递与沟通
1化调度系统,实现快速、准确派车,同时将患者基本
气道管理技术
止血包扎术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 有效衔接制度及工作流程一.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统组成了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并承担三个部门功能:①院前急救;②医院急诊科急救;③院内ICU(重症监护病房)的救护。

从发挥总体的急救功能方面来看,三方面紧密配合,构成了EMSS的一个急救链,作为整个急救链的任何一个环节在急救工作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院前急救院前急救是医疗卫生行业的重要窗口,是社会安全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急救急诊医学的首要和重要环节,其技术与服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急诊服务的最终效果。

院前急救的服务过程包括:1.目击者或患者行为(包括自救.互救.按急救电话指导要求行动等)。

2.呼救受理与调度.咨询指导.联络指挥(包括记录患者必要信息.按原则和程序分流调度.必要的技术指导与精神支持.必要的联络/上传下达/协调指挥等)。

3.现场急救(指在患者发病/呼救场所,按医疗原则.急救规范施行一系列必要的尽力救治措施)。

4.搬运途中救护(指从急救现场到急救车途中的搬运过程中的监护.急救.处理)。

5.急救车转运患者途中的车内监护.急救.处理。

6.院前院内紧密联系与交接.协同抢救。

7.其他(指完成单次急救任务后的一系列工作)。

三.院前院内紧密联系,急救一体化院前院内在急救功能上的密切配合,形成紧密的链式连接与互助互补,表现在如下多方面:①通信调度:危重病人病情及时向医院急诊科预报,医院各相关部门做好必要准备;②病人转送与安置:病人送达医院急诊科时的快捷.准确.正确转运与安置必要位置,并实行进一步救治等医疗护理操作;③病情交接:院前急救医生将患者的必要病史信息与医院接收人员交接;④器材.设备交接。

1.通信.调度院前院内信息互通;急救病人病情通报;2.病人转送与安置医院的接诊护士.护工.有关医生等在救护车到达时立即接诊等工作。

院内转送工具保证:指接收医院的接诊护士.护工将担架(车).推床.轮椅等转送工具在救护车到达时立即用于病人的院内转送。

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共23页

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共23页
的业务培训 • 5 参与公众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的宣传及相关研究。
6
2020/5/8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themegallery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院前急救
• 院前急救(Per-hospital emergency medical) • (三)工作特点: • 1社会性 (暴露在公众面前) • 2时间性 (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不一) • 3独立性 (对出诊的医护的技术水平要求高) • 4艰苦性(要求要有奉献精神) • 5风险性 • 6随机性
点和创伤现场伤病患者的现场急救和向医疗机构转送过程中的途中 监护急救。 • 它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院内急诊科急救的基 础和前提。 • 院前急救医疗处理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率与致残率
4
2020/5/8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themegallery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院前急救
危险状态的病人,均属急诊急救的范围,应与紧急处理。
11
2020/5/8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themegallery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院内急诊科急救
• (二)急诊急救的范围 • 医院急诊急救的具体范围 • 1急性发热性疾病,体温一般在38℃(腋下),具有明显的全身症状,有一定
的痛苦,虽然体温不到38℃也应于处理。
1
2020/5/8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themegallery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themegallery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EMSS
• EMSS包括完善的指挥系统,现代化的院前急救配置,高水平的院 内急诊医疗服务,专业化的急危重症监护病房。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themegallery

院前急救流程图

院前急救流程图

院前急救流程(一)现场急救时间就是生命,一定要改变所谓现场急救是迅速把病人送到医院去进行治疗的旧观念。

实践证明,一些原有希望救活的病人失去抢救机会,其关键是忽视现场急救的重要性,采用先“送”后“救”,而不是坚持先“救”后“送”的重要原则。

例如外伤大出血病人必须先进行止血处理后再运送,可减少失血性休克发生的可能性及其休克程度;又如对骨折病人必须先进行初步固定并正确地搬运和护送,才能减轻病人痛苦,并预防骨折加重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又如对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必须进行心肺复才能使病人有得救的希望。

因此,对院前急救的新概念应扩展到对急诊病人(尤其是危重病人),要求能在其发病和呼救时,及时将医疗措施送到他的身边,立即开始有效处理,然后安全护送到就近合适的医院作进一步诊断和处理。

院前现场急救包括在家庭、工厂、农村、街道以及交通事故现场等所有出事地点对病人的初步救护,这是我国当前医疗救护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其关键问题是要大力进行急救知识普及训练以及提高广大群众初步急救技能,提高自救互救的能力和效果;对医务人员也同样有普及急救知识的问题,专业分科越来越细,过于专门化带来的问题是对急诊伤病人缺乏有效的急救技能,一位心科医师可能对外伤止血、骨折固定的急救技能缺乏足够的掌握,外科医师可能不懂得常见科急诊的初步急救,因此要求医务人员都能掌握全面的急救知识,才能满足各类急救病人的需要。

尤其是急救五项技术:进行有效的通气、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

这些现场急救技术的特点是:基本上徒手进行,很少依赖器械设备;操作简单易行,容易掌握;效果强调确实可靠,要求程序和操作方法的准确性;不但医务人员,而且一般群众都能掌握;对医务人员来说,现场急救的要求提高,即通常强调的ABCD复程序:抢救A(airway)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要果断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方法;抢救B(breathing)是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抢救C (cardiac massage)是扣击胸部和胸外心脏挤压法,必要时行开胸心脏按摩;抢救D(drug)是心或静脉注射药物。

“120”院前急救工作程序

“120”院前急救工作程序

医院“120”院前急救工作程序1 目的:使病员迅速、安全到达医院。

2 适用范围:突发疾患,需要院前或院内急救的病员。

3 职责3.1 120调度员:(1)负责“120”接警电话的接听、记录。

(2)记录出诊目的地的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病员的病情。

(3)需要时电话咨询、指导现场急救。

(4)立即通知“120”出诊医师、司机出车。

(5)负责救护车回院后一切费用的收取。

3.2 “120”出诊医师:(1)负责出诊救护车医疗物品的准备,保证值班车内配备:心电监护仪、内科急救箱、外科急救箱。

(2)接到出诊通知后,立即随车出诊尽快到达目的地。

(3)需要时电话咨询、指导现场急救。

(4)到达现场后检查病员,对病员病情做出评估。

(5)根据病员病情做出决定,如病情平稳,马上转送。

如病情不稳定,则给予相应处理后或一边处理一边转送。

(6)根据病情送回本院急诊科或就近医院,如病人及家属坚决要求送往其指定医院,可酌情同意,但需要家属签字。

(7)随时和急诊科保持联系。

(8)送达医院后向急诊医师汇报病情及治疗过程。

3.3 救护车值班人员:(1)任何时间至少有1名司机和一部完好救护车。

(2)负责救护车担架、供氧系统的保养,保证其正常使用。

(3)接到出诊通知后,带齐必备物品,2分钟内随出诊人员出发。

(4)熟悉周围道路状况,以最短时间,安全、平稳到达目的地。

(5)需要时搬运病人,帮助医生救治。

(6)随时和急诊科保持联系。

5.7.4 流程图(见下页)医院“120”院前急救工作流程图“120”院前急救工作制度1.“120”院前急救24小时全天候应诊,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2.接班后立即对救护车内医疗设备、器械、急救药品进行检查、保养,保证急救器材、药品能正常使用。

并填写《交班本》。

3.救护车内一切医疗设备、器械、药品必须按规定配备,用后及时补充,并放在固定位置,有明显标志,不得任意挪用或外借。

4.救护车要保持清洁,每日用紫外线消毒一次,并有记录。

院前急救及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图

院前急救及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图
4、院内通道的通畅保证:包括急诊科的急救绿色通逋、 入院抢救通道、紧急手术通逋及必要的备用特别通道、电梯 等设备通畅,以便在院前急救组将伤病者转运到达时立即用 于病人的院内转送和抢救。
流程为:院前急救组一一急诊科一一抢救室一一(ICU/CCU/导管室/手术室)——留观室/住院病房。
三、病大的院前院内交接
7、抢救记录应由相关医护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书 写并签名,因抢救来不及书写抢救记录的,应于抢救结束 后于6小时内据实补记完整并妥善保管。
8、值班医护人员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急危重 病人全力抢救,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延误病人的诊疗。
附件2:
急诊患者转接流程
1、院前急救组与急诊科患者转接流程图:
2、基层医疗机构与急诊科患者转接流程图
⑷经急诊科医师评估,患者病情危重需要紧急施行抢救 手术的应协调有关科室尽快实施手术。
⑸多发性损伤或多器官病变的患者,由急诊科主任或在 场的职能部门负责人召集相关专业科室人员并主持会诊,根 据会诊意见,由可能威胁到患者生命最主要的疾病所属专业 科室接收患者,并负责组织抢救。会诊记录由急诊科完成, 符合进入ICU标准的患者应收入匕卜
附件3:
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一)、管理范畴
需要进入急诊绿色通逋的患者是指在短时间内发病,所 患疾病可能在短时间内(<6小时)危及生命的急危重症患 者。这些疾病包括但不限于:
1、急性创伤引起的体表开裂出血、开放性骨折、内脏 破裂出血、颅脑出血、高压性气胸等及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 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预 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
3、医疗机构间信息畅通:基层医疗机构向我院转运急 危重症患者时,应提前与急诊科或调度室联系并通过120院 前急救组转运患者;急诊科与调度室随时保持信息畅通,调 度室在初步了解患者伤病情、相关专业床位情况确定允许接 收后,立即通知院前急救组进行患者转运工作;院前急救组 在接收此类患者时应与转运者进行当面交接,如目前病情与 转运患者途中的车内监护、急救、处理措施等情况,同时做 好登记。

医院一体化急诊救治解决方案(卒中、胸痛、新生儿、危重孕产,创伤五大中心)

医院一体化急诊救治解决方案(卒中、胸痛、新生儿、危重孕产,创伤五大中心)

创伤性灾害
l 自然灾难 l 人为事故 l 社会安全事
核辐射灾害灾害
l 群体性疫病 l 传染病疫情 l 重大食物中毒 l 职业中毒
化学性灾害
l 危险化学品事故 l 化学品中毒
国家政策
“大急救”建设如火如荼开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国卫办医函 [2019]588号文件《互联网+院前医疗急救试点 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20年末,完成 院前医疗急救网络与院内急诊有效衔接,建立 急救中心与区域内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 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儿童及新生 儿救治中心。
交班系统 急诊叫号 急诊电子病历 急诊医生工作站 急诊科室 质控统计
自行来院的患者,先分诊后 挂号、先挂号后分诊流程均 可。(依据就诊卡、身份证 、医保卡等方式登记建档)
实现工具: 全过程时间同步系统 时间自动采集系统
患者进入分诊台,护士给其 进行三区四级分诊、如分诊 本科抢救、留观、诊疗室这 些工作站同步信息,同时相 关人员APP同步提示。
广东省政策
解决方案
总体目标:构建智能一体化协同应急救援体系
急救SaaS云平台
标准化急救电子病历
SaaS
数据分析与挖掘
移动协同救治终端 远程急救与监护
生命体征传输 GPS定位与跟踪
标准接口
患者就医轨迹与跟踪
区域时钟同步
心电AI
胸痛AI
影像AI
知识库 预警分析
辅助决策 质量控制
云120
急救调度
电话管控
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解决方案
区域协同急救与紧急医学救援—与死神赛跑 时间就是生命
• 急救 平时对个体的紧急救治,以保存生命恢复呼 吸、心跳、止血、救治休克,防止病情恶化 、处理伤口、固定骨部,促进复原。分院前 急救和院内急救。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工作流程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工作流程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工作流程为保障我院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之间的“绿色通道”有颜色衔接,根据卫生部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规定:第一条:为了保证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及时、准确、有效地进行,急诊科开设绿色生命安全通道,即“急救绿色通道”:对危急重病人一律实行优先抢救、优先检查和优先住院原则,医疗相关的手续酌情补办。

第二条:急救绿色通道抢救范围:所有生命体征不稳定的病人或预见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各类危急重病人。

第三条:急救科在抢救通道设定“急救绿色通道”醒目标志,急诊大厅设有急诊就诊流程图,方便病人、陪人等。

第四条:急诊科设有24小时专职(分诊)人员,包括护士和护工,随时到急诊大厅门前迎接急危重病人入急诊抢救室抢救。

值班护士立即准备好所需抢救设备和备用抢救药品。

第五条:急诊科值班医师和护士必须坚守岗位,在5分钟内投入抢救,急诊科呼叫院内抢救会诊原则上10分钟内到达。

第六条:遇重大抢救必须报告科主任,白天同时报告医务科,夜间报告总值班,必要时由医务科组织医院抢救小组成员进行抢救会诊,也可以由急诊科主任直接请相关专业的抢救组成员会诊抢救。

急诊科主任和护士长随叫随到,组织协调抢救工作。

第七条:经绿色通道抢救的病人处方、各种辅助检查申请单、住院证应粘贴蓝急方形“急”字印章。

各相关科室予以优先处理,经医务科(白天)或总值班(夜间)签字并经收费处登记签章后可行取药、检查、住院,后付款。

第八条:对绿色通道抢救的病人,值班医生必须尊重家属的知情权,及时告之病情及变化,根据病情发给病重或病危通知,并请书面签字。

第九条:为保证抢救及时,遵循生命权高于知情同意权原则,对绿色通道抢救病人的各类有创操作,值班医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可以先操作后补谈话。

第十条:抢救病历应由相关医护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完整并妥善保管。

第十一条:急诊科医护人员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急危重病人全抢救,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延误病人的诊疗。

院前急救与急诊科交接制度

院前急救与急诊科交接制度

患者存在纠纷或投诉的应对
保持冷静,避免情绪激动 倾听患者诉求,了解纠纷原因 积极沟通,寻求双方和解 如无法解决,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其他特殊情况的应对
患者身份识别困难:加强与患者沟 通,核 保持冷静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患者病情危急:优先处理危及生命 的紧急情况
沟通协调:与急诊科医生沟通,了 解患者病情及治疗方案,确保交接 顺畅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急救物品准备:检查急救药品、器 械、设备等是否齐全、完好
记录与报告:对急救过程和患者情 况进行记录,及时向上级汇报
急诊科人员的准备
了解患者病史和 诊断情况
评估患者病情和 危险因素
制定详细的交接 计划和流程
病情的交接
交接前准备:确保 患者病情稳定,准 备好交接记录和相 关资料
交接内容:详细描 述患者病史、诊断、 治疗情况,包括用 药、检查、护理等
交接方式:面对面 或通过电话、网络 等方式进行交接, 确保信息准确传递
交接时间:规定交 接时间,确保交接 过程顺利进行
治疗措施的交接
交接前准备:确 保患者病情稳定, 准备好交接记录 表
准备好必要的交 接文书和资料
设备和物品的准备
急救设备的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能够正常使用 急救药品的准备:确保药品齐全、有效,数量充足 转运工具的准备:准备合适的转运工具,确保患者能够安全转运 交接文件的准备:准备好交接所需的文件,如病历、护理记录等
交接过程中的要求
第三章
患者信息的核对
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基本信息 核对患者的病史、用药史、过敏史等医疗信息 核对患者的诊断结果、治疗方案等信息 核对患者的家属联系方式,以便及时联系家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