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教师考试大纲(非应届生)
深圳教师招考新大纲
<<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我国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教育目的: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原则2.继承和吸收优秀文化成果的原则3.教育公益性原则4.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5.受教育机会平等原则6.帮助特殊地区和保护弱势群体的原则7.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原则8.鼓励教育科学研究原则9.推广普通话原则10.奖励突出贡献原则受教育者的权力和义务1.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权2.获得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的权力3.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出诉讼的权力4.获得公正评价和证书的权力5.依法享有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力1.准受法律,法规的义务2.养成良好品德的义务3.努力学习的义务4.遵守其他制度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的权力包括1. 教育教学权 2.科学研究权 3.知道评价权 4.获取报酬权 5.民主管理权 6.进修培训权教师的义务包括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的义务2.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义务3.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义务4.关心爱护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义务.5.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义务.6.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力,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义务教育的特点: 1.义务性 2.权利性 3.均衡性 4.公共性 5.免费性<<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都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未成年人的权利包括: 1.生存权 2.发展权 3.受保护权 4.参与权 5.受教育权未成年人保护的原则:1.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原则.2.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3.教育与保护相结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立法宗旨: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工作方针:1.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2.把育人为本坐位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3.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4把促进贡品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5.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战略目标: 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1.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2.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3.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4.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 5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发展任务(义务教育)1.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2.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3.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保障措施: 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2.保障经费的投入. 3.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4.推进依法治教.5.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6.加强组织领导<<深圳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知道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工作方针:1.坚持改革创新. 2.促进教育公平. 3.提成教育质量.4.过大教育开放.5.服务城市发展总体目标:到2020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高水平人力资源强市和学习型城市.标志:1.教育均衡化 2.教育优质化 3.教育多元化 4.教育国际化 5.教育全民化 6.教育信息化发展任务(义务教育): 1.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 2.促进义务教育规范发展3.深化课程改革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2.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3.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4.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5.增强教育科研创新服务能力.6.大力推进依法治教.7.切实保障学校安全.8.强化教育督导<<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是1. 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2.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3.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4.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5.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6. 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不歇的动力.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 1.育人为本 2.实践取向 3.终身学习小学教师课程目标:1. 具有正确的学生观和相应的行为2. 具有正确的教师观和相应的行为3. 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和相应的行为1.具有理解学生的知识和能力2.具有教育学生的知识与能力3.具有发展自我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观摩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2.具有参与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3.具有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教育信念与责任 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教师素质:是从事教师职业的从业者自身所必须具备的与教师职业有关的基本品质好的总和教师素质结构: 1.教师的生理素质 2.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 3.教师的心理素质1.教师的生理素质主要由人的先天遗传因素决定,良好的生理素质一般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能量和身体适应能力.表现为,体力充沛,精神饱满,肢体灵活,反应敏捷,听觉敏锐,口齿清晰等2.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主要由后天环境所决定.主要表现为文明程度,科学素养和道德修养等方面.3.教师的心理素质是由先天生理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决定的.是教师素质结构的核心层次,起中介和核心作用.一般分为一般心理素质和职业心理素质1.教师的一般心理素质分为1). 认知品质:是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直接影响个体认知活动的机制和水平的人格特征因素,是教师心理素质结构的最基本的成分.(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优良的思维品质,善于分配注意力)2). 个性品质:是指人在对客观事物的对待活动中的个性心理特征(自我意识,情感特征,意志特征,动力特征3). 适应能力: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改变自身或环境,使自身与环境和谐协调的能力,它是心理素质结构中最具衍生功能的因素(自我定向适应性:生活适应,生理适应,职业适应,学习适应.社会定向适应性:社会环境适应,人际环境适应,应激情景适应,职业角色适应)2.教师的职业心理素质分为1).职业意识:是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动力和调节成分,指个体形成与保持同教师职业活动有关的自我概念与自我意识(职业需要,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气质等成分)2).职业知识和技能(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的技能结构)3).教育能力(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发展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特征: 1.稳定性2.基础性3.综合性4.发展性教师的自我意识:是个体在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个体在对自身生理,心理及社会关系的认知,体验基础上,不断调节自身行为,力求达到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过程教师的自我意识的作用:一方面,教师作为普通人,其自我意识水平的提高能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如提高教师的个人修养,人际交往能力等.教师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其自我意识水平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和重要条件.教师的自我意识的特点:1.内容具有广泛性和教育性2.作用具有双重重要性3.水平的提高具有主体自觉性和社会期待性教师的自我意识的内容:1.教学目的明确,并始终围绕课堂目的开展教学活动.2.教学内容正确,具有科学性与思想性.3.教学方法适当,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发展需要.4.教学语言清晰准确,通俗易懂,富有感情并仰扬顿挫.5.教学安排计划性强,组织严密,有条不紊.6.教学气氛热烈,教师注意调节自身的情绪,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是双方都处于积极的互动状态中.提高教师自我意识水平的途径:1.通过他人观察与自我观察相结合来认识和提高自我2.通过外部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来认识和提高自我3.通过对自身活动结果的反思来认识和提高自我(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探讨,行动研究)什么是教育效能感?教育效能感是指教师在教育领域中对教育的作用特别是自己是否有能力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主观判断和信念.教育效能感的功能(作用)1.决定教师对教学活动的选择及对教学活动的坚持性.2.决定教师对教学困难的态度3.影响新的教学行为的获得和该行为在此后的表现.4.影响教学时的情绪状态.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包括:1.宏观系统水平(指社会的信念和习俗层次)2.外部系统水平(指教师所在的社区环境)3.中间水平(指教师所在学校的主客观条件)4.微观系统水平(指教师所教学生的特征)教师教学效能感形成的四个信息源是:1.教师对成败的体验与认知归因2.替代性和想象性经验(又称间接经验)3.他人的评价,劝说及自我规劝4.情绪我生理状态的信息教师自我意识与教育效能感的关系1.从教育效能感的概念角度来看,教育效能感就是教师对自身是否有能力搞好教学,教育好学生的认识,评价与信念.2.从教育效能感形成的四个信息源来看,自我意识的形成给教育效能感的形成提供了信息3.从影响教师教育效能感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来看,可以说教师的自我意识是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关键4.从自我概念与教育效能感的关系来看,二者的联系十分密切.自我概念属于自我意识的范畴,它通过直接经验和接受重要他人的评价而形成,是一种综合性的自我意象培养教师自我意识的方法有:p1991.交往法.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来认识自我是个体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首要途径2.对比法.通过对比是个体获得自我意识的第二途径3.活动法.通过活动来认识自我4.反思法.通过自我观察与反思来培养教师的自我意识.教师教育效能感的培养1.针对效能来源培养教师的教育效能感(p200)2.具体方法包括:强化法,榜样法,归因训练法,教学策略训练法人际关系的概念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在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它主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的关系的深度,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等心理方面联系的程度人际关系的结构:人际认知,人际情感,人际行为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1.了解和研究学生 2.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 3.有效处理师生冲突教师的威信按内隐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仪表威信,知识威信,人格威信教师威信的形成p211教师威信的形成是一个长期,间距和复杂的过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开始阶段----- 学生对教师认同感的产生2.形成阶段----- 教师的榜样性与学生的向师性3.巩固阶段----- 教师与学生的产期交往和共同活动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主要因素客观因素:包括社会对教师的态度,教育机关,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态度,家长对教师的态度,学生对教师工作的认识与态度等主观因素:良好的道德和心理品质是教师获得威信的基本条件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威信获得的重要条件重视第一印象,珍惜”自然威信”教师的仪表和风度是教师获得威信的必要条件教师威信维护与发展的主要内容1.巩固已获得的威信2.发展不全面的威信为全面的威信,发展低水平的威信为高水平的威信3.防止威信的下降和丧失4.提高威信的教育影响力教师威信的维护与发展的策略p2161.胸怀坦荡,实事求是2.正确认识与合理运用威信(区分威信与威严,区分威信与权利)3.以”艺”强威,以”情”辅威,以”宽”立威(艺指教育艺术,情指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宽指教师要学会待学生以宽容)4.不断进取,言行一致5.根据学生实际,灵活发展威信.6.长期坚持,从多方面完善自我.教师心理问题指的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产生的个体意识到或意识不到的主观困惑状态.可以分成1.教师心理成长为题,教师心理障碍问题,教师心理变态问题教师心理问题的特点包括普遍性,严重性,弥散性.教师心理健康的含义: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完善人格,发挥心理潜能,维护和增强心理各方面的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各种心理疾病,使个人的心理机能发挥到最佳状态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1.认同教师角色,热爱教育工作2.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3.健全的自我意识----能正确的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4.健康的情绪体验与调控5.一直坚强,对困难和挫折表现出将强的心理韧性6.具有教育独创性7.对教育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1.教师心理健康是从事教师职业的需要2.教师心理健康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3.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自身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教师心理健康的条件一.社会环境条件1.教育行政部门应认真履行相关法律法规2.社会对教师及其职业的理解与支持,减轻教师心理压力3.社会逐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教师的良好风气4.促进教师群体职业化,加强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二.职业生活条件1.实行民主管理,给予教师更多参与管理的机会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2.帮助教师搞好教育科研工作,提高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使教师体验更多职业乐趣3.增加教师进修提高和提职晋升的机会,健全激励机制,保护教师的自尊心与自信心4.改善教师的工作及生活条件,为教师排忧解难,提高教师的整体生活质量.三.生理心理条件1.良好的生理遗传素质(生理条件)2.健全的身体素质(生理条件)3.和谐的教育心理环境(心理条件)4.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条件)5.积极地情绪体验(心理条件)6.健全的人格(心理条件)7.坚韧的意志品质(心理条件)8.广泛的活动兴趣(心理条件)教师心理问题的矫正p2321.矫正之本---心理素质培养2.矫正之用---咨询辅导3.矫正之术---心理自助4.矫正之基---专业性发展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一.完善自身人格1.完善自我意识.2. 端正人生价值观3.塑造良好性格4.富有创新精神二.保持平和心态1.接受自我,学会自我调适1).接受不完美的自我2).充分发现自己的潜能,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2. 安贫乐道,正视理想与现实3. 坚持不懈,正确对待成功.4.处变不惊,直面压力与挫折三. 提高整体素质1. 教师整体素质与教师心理健康的关系2. 教师整体素质的自我提高1).增强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和谐2)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思想素质3).培养科学文化素养,完善能力素质4).健全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四. 体验职业乐趣1. 教师要从分认识自己的职业价值,感悟生命之趣2. 教师要沉浸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体验充实的职业生活3. 教师要学会与学生共创教育幸福,享受育人之乐4. 教师要增强自我教育效能感,张扬个性品质.教师认知: 教师认知是一种领域性的认知,它是教师以自己的一般认知能力为基础,为适应教师角色规范的要求,在教育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认知组织和认知功能方面持久一贯的特征教师认知问题主要表现在认知的结构性问题和社会认知两个方面一.教师认知的结构性问题表现为:1.观察力偏低2.想象力欠缺3.思维方面问题4.主义方面问题5.记忆方面问题.二.从社会认知角度看教师的认知问题表现为: 1.人际认知偏差(主要体现) 2.自我认知偏差期待效应首因效应晕轮效应近因效应刻板印象投射效应教师认知问题诊断的方法观察法,谈话法,问卷法,标准测验法,情景测验法,投射法,作文法,实例分析法等常用的方法有: 1.间接评定诊断法(针对教师对学生的认知偏差的一种方法)2.认知测验诊断法(是一种比较客观地诊断认知问题及其特点的方法)3.综合诊断法(是一种针对认知技能,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于一体的综合科学分析方法)---大学时期席翼老师做的认知测试教师认知问题的成因:一.社会因素1.商品经济冲击,职业投入度不高(1.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2.从事第二职业)2.知识经济冲击,学习步法没有跟上3.应试教育冲击,好教师,好学生标准有误二.学校因素1.学校类型2.学校人际关系三. 自身的因素1.生理方面(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影响. 身体健康状况)2.心理方面(职业责任感和角色多重性.归因倾向.自我效能感.人格影响)四. 家庭因素1.父母的教养方式2.父母的婚姻质量3.家庭生活的影响教师任职问题的调适认知干预理论包括: 1.艾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 2.贝克的认知疗法 3.自我管理理论教师认知问题调适的基本方法一.认知家庭作业二.合理的情绪想象三.自我管理作业套餐1.学习知识,更新观念.2.在自我评定中发现认知问题3.从学生的评定反馈中发现认知问题4.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克服认知问题5.具体教学认知问题的调节(教学感知觉训练,教学想象训练,操作思维训练.注意力训练,创造性思维训练.)教师情绪问题:指是由于教师不能合理地应对日常生活中或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负性生活工作事件,未能积极妥善地处理由此引发的不良情绪而出现的一些列身心失调的状态教师情绪问题的类型及表现p2731.自卑----自卑者以消极的眼光看待自己,轻视自己或看不起自己,对自己的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担心失去他人的尊重.2.嫉妒----由于工作上的利益冲突导致有些教师自我中心,耻居人下.看见别人好就生气,把别人获得的成绩看成是对自己的威胁3.焦虑----情绪上,表现为紧张,烦躁不安,压力感等主观的不适感觉.生理上表现为颤抖,心悸,冒汗,头昏,呼吸困难,睡眠有障碍,食欲不振等.认知上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疏解压力的功能减退,社会功能减退或丧失等.4.抑郁----情绪低落,闷闷不乐,思维迟缓,郁郁寡欢,缺乏活力,不愿社交,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对生活缺乏信心,工作无动力,对学生冷漠等5.消沉----生理上有头痛,失眠,厌食,消化不良等,压力自己的情绪,不让它表现出来或发泄出来,精神萎靡,身心疲劳,工作,学习效率低.教师情绪问题的诊断方法:观察法,心理测量,谈话法,临床检查等.一般是多种方法综合使用.诊断工具: 1.症状自评量表2.康奈尔医学指数3.张氏抑郁自评表4.焦虑自评表教师情绪问题的成因:一.社会因素1.教育改革冲击2.社会高期望与多角色负荷3.教师的社会地位,待遇偏低二.学校因素1.学校管理和激励机制的不完善2.工作负荷大3.人际关系紧张三.家庭因素1.家庭成员的关系(与子女,配偶,父母,亲戚的关系)2.家庭事件的影响(家庭状况的不满意.子女教育抚养问题)四.自身因素1.先天因素2.已有情绪体验3.身体健康状况4.挫折耐受力教师情绪问题调适的基本方法一.觉察自己的情绪二.探索引发情绪问题的原因三.掌握情绪调适的方法(1.身心松弛法 2.宣泄 3.转移注意力 4.要学会与不合理情绪辩驳,积极主动地对自己发问)教师人格:是指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符合教师职业角色规范的,稳定的,独特的个体心理特点的总和人格缺陷是指身心遭受损害后导致的人格上的一种持久的缺损状态,是介于正常人格与人格障碍之间的一种人格状态,是人格发展的不良倾向.教师常见人格缺陷的类型有: 1.自卑 2.焦虑 3.抑郁 4.孤僻人格障碍:人格缺陷发展到经常的,严重的程度就是人格障碍.是一种人格发展的内在不协调,通常定义为,在没有认知过程障碍或没有智力障碍的情况下,个体出现的情绪放映,动机和行为活动的异常人格障碍分类: 1.强迫性人格障碍2.偏执型人格障碍3.攻击型人格障碍4.依赖型人格障碍教师人格问题的成因包括一.社会因素1.社会文化传统2.社会变革的冲击(市场经济的冲击,教育改革的冲击,高科技发展对教师人格的挑战)3.社会期待的影响4.社会人才培养观念的影响二. 学校因素1. 学校行政管理(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自主权. 奖惩激励机制不完善)2. 教师在学校中的社会地位3. 人际关系压力4. 职业压力造成的教师人格问题三. 家庭因素1. 教师的成长经历(父母的教养方式. 家庭的结构和功能. 重大家庭生活事件)2. 教师的家庭状况(婚姻生活状况. 家庭经济状况. 子女的发展状况)四. 自身因素1. 生理因素(遗传因素.身体外貌.身体健康状况)2. 心理因素(认识失调. 价值观. 教学期望.)健全人格:是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表现教师健全人格的特点是:1.良好的心理状态2.成熟的自我意识3.崇高的品德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4.勇于创新的精神5.良好的性格等如何塑造教师健全人格p3041.完善人格认知(明确正确方向.学习优秀遗产.学习人格榜样.把握时代要求)2.熏陶人格情感(深化爱国情感,最求真理. 激发培养爱教乐教. 加强师爱,培养道德)3.培养人格意志(实现教育目的坚定性的培养. 果断处事的培养. 自我控制力的培养)4.锻炼人格行为(树立教师人格榜样,认同教师人格. 培养教师人格评价能力,发挥影响.开展教师人格实践活动)教师常见的人格缺陷的矫治方法一.自卑的矫治(1.改善认知法 2.自我暗示法)二.焦虑的矫治(1.药物治疗法2.生物反馈疗法3.放松疗法)三.抑郁的矫治(1.药物医疗法2.支持疗法3.宣泄疏导法)四.孤僻的矫治(1.社交训练法2.兴趣培养法)教师常见人格障碍的矫治方法一.强迫性人格障碍的矫治(听其自然法. 当头棒喝法)二.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矫治(认知提高法. 自我疗法. 敌意纠正训练法)三.攻击型人格障碍的矫治(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四.依赖型人格障碍的矫治(习惯纠正法. 重建自信法)。
深圳市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全)
深圳市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全)第二部分教育基础理论第一章小学教师的教育素养1、教育目的、素质教育教育目的: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构想或规定,它指向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或标准。
素质教育:则是学校教育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以发展人的多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
2、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3、年龄特征、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的,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各种活动和接触形成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关系体系,有着深刻的内涵和结构。
4、教师角色、教师资格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人员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公民获得教师岗位的法定前提条件。
P571、教育目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的区别和联系区别和联系: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者的宏观指导思想,是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它包括:教育的性质和指导思想;教育工作的方向,主要指特定时期的教育工作方针;教育目的,即培养人的质量和规格要求;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和基本原则。
其中,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和基本内容。
正确的教育目的观有助于制定有效的指导教育实践的教育方针。
培养目标是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教育的具体目标,它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总的规格要求。
教育目的决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同时,教育目的只有具体化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才能实现操作和具体落实。
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的进一步具体化。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最基本的途径。
深圳市编制教师招聘考试大纲
深圳市编制教师招聘《教育学》考试大纲2013-03-26 20:02:13 来源:深圳教育信息网浏览:2095次内容提要:深圳市编制教师招聘《教育学》考试大纲一、绪论掌握“教育学”的概念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熟悉教育学创立的标志和条件;了解教育学创立的简要过程;了解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的发展;了解主要几种教育学派别和教育思想;了解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状况。
二、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掌握教育的定义;掌握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熟悉教育发展的阶段及其每一阶段的特征;掌握现代教育的特征。
三、学校掌握学校的定义;了解学校制度的发展;掌握学校公益性特点;掌握学校文化的概念即构成;熟悉学校的制度文化对学生的发展的影响;掌握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掌握我国中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领会学校组织的管理沟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领会学校绩效是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熟悉国家对中小学的管理和监督的具体内容;掌握学校、家庭、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领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相互配合。
四、学生掌握三种主要的儿童发展观;领会不同的儿童发展观对教育的影响;掌握皮亚杰关于儿童发展观的主要观点;掌握杜威关于儿童发展观的主要观点;领会当代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掌握儿童个体发展的定义;领会儿童个体发展概念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领会儿童个体发展表现出的几个普遍的特点;领会实现教育在儿童发展中起主导作用需要把握的几项要求;领会学生主体性的基本内涵;掌握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的几个基本原则。
五、教师掌握教师概念的含义;掌握教师地位的含义;领会教师专业化应具备的条件;掌握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地位的根本途径;掌握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素质要求;掌握教师资格分类;掌握教师资格条件;掌握教师资格的认定机构和认定程序;领会教师培训的含义;领会教师考核的含义;领会我国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领会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聘任制度;领会教师考核的内容和原则。
六、教育目的掌握教育目的与教育活动的概念;掌握教育目的的主要功能;掌握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领会不同的教育目的论;领会“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领会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掌握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了解建国后教育目的表述的历史回顾;了解我国教育目的的落实。
2023年深圳市直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2023年深圳市直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研究方法的是:
A. 实证研究
B. 文献综述
C. 论证分析
D. 行动研究
2. 欧洲议会是欧洲联盟的什么机构?
A. 执行机构
B. 立法机构
C. 司法机构
D. 管理机构
3. 坐标轴上的正坐标称为第几象限?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4. 以下哪个是电脑的主要输入设备?
A. 显示器
B. 打印机
C. 键盘
D. 鼠标
5. 工会的职责主要是保护哪方面的权益?
A. 雇主的权益
B. 政府的权益
C. 劳动者的权益
D. 境内外企业的权益
二、简答题
1. 请简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的发展历程。
2. 什么是大数据?请举例说明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3. 解释什么是云计算,并阐述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4. 手机APP的开发流程一般包括哪几个环节?请简要介绍每个环节的作用。
5. 请解释什么是版权,以及版权保护的重要性。
三、论述题
请根据你对教师招聘的了解,论述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性。
四、编程题
假设有一个包含整数的列表,编写一个程序,找出列表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计算它们的和。
提示:可以使用循环和条件语句解决该问题。
深圳市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考笔试大纲
深圳市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考笔试大纲初中教师第一部分教育政策法规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五、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七、深圳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一2020年)第二部分教育基础理论一、初中教师的教育素养(一)教育目的观(二)初中教育的性质和作用(三)教师的角色和素质修养(四)初中的师生关系二、初中德育的实施(一)初中生思想品德的特点(二)初中德育的基本原则(三)初中德育的实施途径(四)初中德育方法的运用(五)德育网络的建设三、初中班主任工作(一)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二)班主任的角色和职责(三)初中班主任的工作的基本内容(四)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四、初中课外校外教育活动与少先队、共青团工作(一)初中的课外校外活动(二)中学课外校外教育工作(三)初中少先队和共青团组织五、初中生的认知发展(一)感知1 .初中生感知、发展的特点2 .感知活动规律在初中生教学中的运用(二)记忆1 .初中生记忆发展的特点2 .遗忘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3 .初中生记忆力的培养(三)想象1 .初中生想象发展的特点2 .初中生想象力的培养(四)思维1 .初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2 .初中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3 .初中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五)注意1 .初中生注发展的特点2 .注意规律在初中教学中的运用3 .初中生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六)认知差异性1 .智力及其分布特点2 .智力在学业成就中的作用3 .初中生能力的不同发展及表现4 .教学中的因材施教问题六、初中生的情意发展(一)情绪情感发展1 .初中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2 .初中生常见的情绪情感问题3 .情绪情感辅导及常用的情绪调节方法(二)意志发展1 .意志的品质2 .初中生行为控制方面的常见问题3 .初中生良好意志的训练与培养七、初中生的人格发展(一)自我意识1 .自我意识的构成、发展特点及功能2 .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中容易出现的偏差3 .初中生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二)学习动机1 .学习动机的主要类型2 .学习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和影响3 .初中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三)品德心理1 .品德的结构2 .初中生品德发展的特点3 .初中生常见的品德心理问题4 .初中生常用品德心理辅导与教育方法(四)人际关系1 .初中生人际关系发展的特点2 .初中生常见的人际心理问题3 .初中生常用人际心理辅导与教育方法(五)人格差异性1 .气质的类型及其表现2 .气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意义3 .初中生异常人格的预防(六)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1 .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2 .初中生常见的一般心理问题3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八、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一)遗传和生物因素1 .遗传与生物因素对身心发展的影响2 .教师应如何对待初中生的遗传差异(二)家庭因素1 .家庭教养方式对初中生心理发展的影响2 .父母素质对子女成长的影响3 .教师应如何对待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三)学校因素1 .同学对初中生心理发展的影响2 .班级集体对初中生心理发展的影响3 .教师期望效应对初中生心理发展的影响4 .教师人格特征对初中生心理发展的影响5 .教师极端行为对初中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四)社会因素1 .社会因素对初中生心理发展的影响2 .帮助学生识别与对待不同的社会影响第三部分教师职业素养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爱国守法(二)爱岗敬业(三)关爱学生(四)教书育人(五)为人师表(六)终身学习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一)基本理念(二)中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与课程设置(三)在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框架建议三、教师的心理素质(一)教师的心理素质1 .教师的素质结构2 .教师的一般心理素质3 .教师的职业心理素质(二)教师的自我意识1 .教师自我意识及其特点2 .教师教育效能感及其作用3 .教师自我意识与教育效能感的培养(三)教师的人际关系1 .教师人际关系及其形成2 .教师威信及其形成3 .教师威信的维护与发展(四)教师的心理健康1 .教师的心理问题及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2 .教师心理问题的矫正3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五)教师的认知1 .教师认知问题的类型2 .教师认知问题的成因3 .教师认知问题的调适(六)教师的情绪1 .教师情绪问题的类型2 .教师情绪问题的成因3 .教师情绪问题的调适(七)教师的人格1 .教师人格问题的类型2 .教师人格问题的成因3 .教师人格问题的调适(八)教师的行为1 .教师行为问题的类型2 .教师行为问题的成因3 .教师行为问题的调适第四部分教学实施要求一、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一)基本理念1 .师德为先2 .学生为本3 .能力为重4 .终身学习(二)基本内容1 .专业理念与师德2 .专业知识3 .专业能力二、教学设计技能1 .教学目标编制技能2 .教学设计编制技能三、课堂教学技能1 .导入技能2 .讲授技能3 .提问技能4 .板书技能5 .课堂小结技能6 .教学管理技能四、教学评价技能1 .课堂教学评价2 .学生评价技能3 .教学反思技能。
2023深圳应届教师笔试大纲
2023深圳应届教师笔试大纲一、考试时间及地点1. 考试时间: 2023年5月15日上午8:00-11:002. 考试地点:深圳市中心教育考试中心(具体位置区域详见准考证)二、考试科目及内容1. 《教育学原理》(1)教育学基本概念(2)教育价值观(3)教育过程与方法(4)教育技术及其应用2. 《教育心理学》(1)儿童发展心理学(2)学生学习心理学(3)教学心理学(4)教育心理健康3. 《课程与教学论》(1)课程理论(2)教学策略(3)教学设计(4)课程评价4. 《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1)教育技术基本知识(2)教育信息化(3)多媒体教学设计(4)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三、考试方式1. 选择题共200道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200分。
考生选择合适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2. 主观题共5道主观题,每题20分,共计100分。
考生需在规定的答题纸上作答,要求清晰、层次分明。
四、考试注意事项1. 考生需提前30分钟到达考场,携带准考证、唯一识别信息等有效证件入场。
2. 考试结束后,考生需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交回监考老师,不得擅自带出。
3. 考试中不得携带手机、通讯工具等与考试内容无关的物品,否则视为考试作弊行为。
4. 禁止在考试过程中交头接耳、抄袭等作弊行为,一经发现将取消考试资格。
五、考试成绩发布1. 考试成绩将在考试后2个工作日内发布,考生可登录深圳市教育考试中心全球信息湾查询。
2. 有关成绩的异议,考生可在成绩发布后的7个工作日内向教育考试中心提出,并提供相关证据进行申诉。
六、复试安排1. 笔试成绩排名前200名的考生可进入复试阶段,具体复试时间、地点将在成绩发布后通知。
2. 复试内容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反思等环节,考生需根据具体要求准备相关材料和教案。
3. 复试成绩综合考虑笔试成绩、面试表现及教学能力等因素,最终确定录取名单。
七、备考建议1. 考生需重点复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理论等相关知识,做好笔记整理,掌握重点难点内容。
深圳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考(教育类招考提纲 初中)
教育教学基础(初中教师)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我国的教育方针(第五条)2.我国教育的公益性原则(第八条)3.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第十七条)4.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第十八条)5.国家教育考试制度(第二十条)6.国家学业证书制度(第二十一条)7.国家学位制度(第二十二条)8.对举办学校的规定(第二十五条)9.受教育者的权利(第四十二条)10.受教育者的义务(第四十三条)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教师职业的界定(第三条)2.教师的基本权利(第七条)3.教师的法律义务(第八条)4.教师资格制度(第十条)5.初中教师的学历要求(第十一条)6.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方法(第十三条)7.教师资格的剥夺与丧失(第十四条)8.教师聘任制度(第十七条)9.教师考核制度(第二十二条)10.教师考核的原则与方法(第二十三条)11.教师工薪制度(第二十五条)12.教师奖励制度(第三十三条)13.处分或解聘教师的法定事由(第三十七条)14.教师申诉制度(第三十九条)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义务教育制度的性质(第二条)2.实施义务教育的方针(第三条)3.免试和就近入学原则(第十二条)4.禁止招用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和少年(第十四条)5.学校的设置和规划(第十五条)6.学校的建设要求(第十六条)7.学校的均衡发展原则(第二十二条)8.学校不得违规收费和谋利(第二十五条)9.学生违规的处理方式(第二十七条)10.禁止体罚与侮辱学生(第二十九条)11.教师资格和职务制度(第三十条)12.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第三十一条)13.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求(第三十四条)14.学校和教师的法律责任(第五十五条)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未成年人享有的法律权利(第三条)2.保护未成年人应遵循的原则(第五条)3.保护未成年学生对学校的要求(第十八条)4.未成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等教育(第十九条)5.禁止体罚未成年人等行为(第二十一条)6.学校的安全保障制度(第二十二条)7.应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第二十三条)8.未成年人伤害事故的处理要求(第二十四条)9.对营业服务性场所的禁止性规定(第三十六条)10.优先救护未成年人原则(第四十条)11.学校侵权的法律责任(第六十三条)12.侵犯未成年人隐私的法律责任(第六十九条)五、初中生的认知发展(一)感知1.初中生感知活动发展的特点2.感知觉活动规律在初中生教学中的运用(二)记忆1.初中生记忆发展的特点2.遗忘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3.初中生记忆力的培养(三)想象1.初中生想象发展的特点2.初中生想象力的培养(四)思维1.初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2.初中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3.初中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五)注意1.初中生注意力发展的特点2.注意规律在初中教学中的运用3.初中生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六)认知差异性1.智力及其分布特点2.智力在学业成就中的作用3.初中生能力的不同发展及表现4.教学中的因材施教问题六、初中生的情意发展(一)情绪情感发展1.初中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2.初中生常见的情绪情感问题3.情绪情感辅导及常用的情绪调节方法(二)意志1.意志的品质2.初中生行为控制方面的常见问题3.初中生良好意志的训练与培养七、初中生的人格发展(一)自我意识1.自我意识的构成、发展特点及功能2.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中容易出现的偏差3.初中生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二)学习动机1.学习动机的主要类型2.学习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和影响3.初中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三)品德心理1.品德的构成要素2.初中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点3.初中生常见品德心理问题4.初中生常用品德心理辅导与教育方法(四)人际关系1.初中生人际关系发展的特点2.初中生常见的人际心理问题3.如何帮助初中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五)人格差异性1.气质的类型及其表现2.气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意义3.初中生异常人格的预防(六)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1.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2.初中生常见的一般心理问题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八、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一)遗传和生物因素1.遗传与生物因素的影响2.教师应如何对待初中生的遗传差异(二)家庭因素1.家庭教养方式对初中生心理发展的影响2.父母素质对子女成长的影响3.教师应如何对待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三)学校因素1.同学和班级集体对初中生心理发展的影响2.教师威信建立的主要因素3.教师期望效应对初中生心理发展的影响4.教师人格特征对初中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四)社会因素1.社会因素对初中生的影响2.帮助学生识别与对待不同的社会影响教育教学技能(初中教师)一、初中教师的教育素养1.教育目的观2.初中教育的性质和作用3.教师的角色和素质修养4.初中的师生关系二、初中德育的实施1.初中生思想品德的特点2.初中德育的基本原则3.初中德育的实施途径4.初中德育方法的运用5.德育网络的建设三、初中班主任工作1.班主任工作的意义2.班主任的角色3.初中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和内容4.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四、初中课外校外教育活动与少先队、共青团工作1.初中的课外校外活动2.中学课外校外教育工作3.初中少先队和共青团组织五、教学设计技能1.教学目标编制技能2.教案编制技能六、课堂教学技能1.导入技能2.讲授技能3.提问技能4.板书技能5.课堂小结技能6.教学管理技能七、教学评价技能1.课堂教学评价2.学生评价技能3.教学反思技能。
深圳教室编制考试复习资料
深圳教室编制考试复习资料深圳教室编制考试复习资料深圳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经济特区,教育事业一直备受关注。
作为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深圳在教育管理方面也有着一套独特的制度。
其中,教室编制考试是深圳教育系统中的一项重要考试。
本文将从教室编制考试的背景、内容和复习资料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教室编制考试背景教室编制考试是深圳市教育局组织的一项重要考试,旨在选拔优秀的教师和管理人员,确保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深圳市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通过教室编制考试,可以更好地评估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为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二、教室编制考试内容教室编制考试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其中,教育学是教师必备的基础学科,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原理、教育方法等内容。
心理学则是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心理和行为规律,从而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教育法律法规是教师必须熟知的法律知识,包括教育法、劳动法等方面的内容。
教育管理则是培养教师管理能力的重要内容,包括学校管理、教育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三、教室编制考试复习资料复习资料对于考试的准备至关重要。
对于深圳教室编制考试,有一些常用的复习资料可以供考生参考。
首先是教育学方面的资料,可以选择教育学教材、教育学理论著作等进行复习。
同时,还可以参考一些教育学的经典案例,通过分析和讨论,加深对教育学知识的理解。
其次是心理学方面的资料,可以选择心理学教材、心理学研究报告等进行复习。
同时,还可以参考一些心理学的实际案例,通过分析和讨论,加深对心理学知识的理解。
教育法律法规方面的资料可以选择教育法律法规教材、相关法律法规的解读等进行复习。
教育管理方面的资料可以选择教育管理教材、学校管理案例等进行复习。
此外,考生还可以参加一些教室编制考试的培训班或者参加一些模拟考试,通过与其他考生的交流和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同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管理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等进行阅读和学习。
考试大纲
深圳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考管理和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人员考试大纲(一)一般类主要测查考生从事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的能力素质。
考试内容为公共基础知识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其中公共基础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法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政管理、公文写作、深圳市情和时事常识等七方面内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包括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四个部分。
1.《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王敏主编,中国人事出版社)2.《公共基础知识》(王敏主编,中国人事出版社)《行政执法知识学习指导》(王敏主编,中国人事出版社)《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大纲一、考试说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全部为客观性试题,由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公共基础知识五部分组成。
二、作答要求务必携带的文具有:签字笔或钢笔(最好为黑色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
考生必须用2B铅笔在机读答题卡上作答,作答在试卷上的一律无效。
三、考试结构(一)数量关系数量关系一般有两种类型的题目。
第一种题型:数字推理。
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最合适、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例题:1, 2, 4, 7,(), 16A.9 B.10 C.11 D.12解答:这一数列的排列规律是相邻两项之差构成一个等差数列1,2,3,4,5,故空缺项应为11。
正确答案为C。
第二种题型:数学运算。
主要考察解决四则运算问题的能力。
在这种题型中,每道试题中呈现一道算术式子,或者是表述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考生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
例题:若每隔一米远栽一棵树,问在123米的道路上共栽多少棵树?A.121 B.122 C.123 D.124解答:要考虑到起点和终点两处都要栽树,共124棵树,所以答案为D。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着重考察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综合分析能力。
深圳市公布招考职员考试综合知识及职业能力测试考试大纲
深圳市公布招考职员考试《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及结构《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分为一样类、教育类、医疗类、护理类。
全数为客观性试题,题量为140道,考试时限120分钟,总分值100分。
(一)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一样类)要紧测查考生从事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必需具有的大体的能力素养。
考试内容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和行政职业能力偏向考试两大部份,其中公共基础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今世中国的进展、法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政治理、公函写作、深圳市情和时事常识等七方面内容,行政职业能力偏向考试包括数量关系、言语明白得与表达、判定推理和资料分析等四个部份。
(二)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教育类)分高中、初中、小学三个类别,要紧测查考生从事教育工作必需具有的大体的能力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
考试内容包括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偏向考试和教育类专业知识(教育类专业知识占70%,内容包括教育教育基础和教育教学技术两部份,大纲参见附件一),其中公共基础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今世中国的进展、法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政治理、公函写作、深圳市情和时事常识等七方面内容,行政职业能力偏向考试包括数量关系、言语明白得与表达、判定推理和资料分析等。
(三)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医疗类)要紧测查考生从事医疗工作必需具有的大体的能力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
考试内容包括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偏向考试和医疗类专业知识三大部份(医疗类专业知识占70%,大纲参见附件二),其中公共基础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今世中国的进展、法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政治理、公函写作、深圳市情和时事常识等七方面内容,行政职业能力偏向考试包括数量关系、言语明白得与表达、判定推理和资料分析等。
(四)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护理类)要紧测查考生从事护理工作必需具有的大体的能力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
考试内容包括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偏向考试和护理类专业知识三大部份(护理类专业知识占70%,大纲参见附件三),其中公共基础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今世中国的进展、法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政治理、公函写作、深圳市情和时事常识等七方面内容,行政职业能力偏向考试包括数量关系、言语明白得与表达、判定推理和资料分析等四个部份。
深圳市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全)
第二部分教育基础理论第一章小学教师的教育素养1、教育目的、素质教育教育目的: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构想或规定,它指向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或标准。
素质教育:则是学校教育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以发展人的多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2、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3、年龄特征、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的,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各种活动和接触形成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关系体系,有着深刻的内涵和结构。
4、教师角色、教师资格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人员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公民获得教师岗位的法定前提条件。
P571、教育目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的区别和联系区别和联系: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者的宏观指导思想,是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它包括:教育的性质和指导思想;教育工作的方向,主要指特定时期的教育工作方针;教育目的,即培养人的质量和规格要求;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和基本原则。
其中,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和基本内容。
正确的教育目的观有助于制定有效的指导教育实践的教育方针。
培养目标是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教育的具体目标,它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总的规格要求。
教育目的决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同时,教育目的只有具体化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才能实现操作和具体落实。
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的进一步具体化。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最基本的途径。
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类型,教学目标,必须反映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接受教育目的的规约;同时,教育目的则以教学目标为中介而从观念设想转化为行动追求。
深圳市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全)
第二部分教育基础理论第一章小学教师的教育素养1、教育目的、素质教育教育目的: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构想或规定,它指向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或标准。
素质教育:则是学校教育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以发展人的多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2、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3、年龄特征、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的,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各种活动和接触形成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关系体系,有着深刻的内涵和结构.4、教师角色、教师资格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人员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公民获得教师岗位的法定前提条件。
P571、教育目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的区别和联系区别和联系: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者的宏观指导思想,是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它包括:教育的性质和指导思想;教育工作的方向,主要指特定时期的教育工作方针;教育目的,即培养人的质量和规格要求;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和基本原则.其中,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和基本内容。
正确的教育目的观有助于制定有效的指导教育实践的教育方针。
培养目标是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教育的具体目标,它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总的规格要求。
教育目的决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同时,教育目的只有具体化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才能实现操作和具体落实.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的进一步具体化.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最基本的途径。
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类型,教学目标,必须反映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接受教育目的的规约;同时,教育目的则以教学目标为中介而从观念设想转化为行动追求。
深圳市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全)
第二部分教育基础理论第一章小学教师的教育素养1、教育目的、素质教育教育目的: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构想或规定,它指向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或标准.素质教育:则是学校教育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以发展人的多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2、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3、年龄特征、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的,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各种活动和接触形成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关系体系,有着深刻的内涵和结构。
4、教师角色、教师资格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人员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公民获得教师岗位的法定前提条件。
P571、教育目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的区别和联系区别和联系: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者的宏观指导思想,是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它包括:教育的性质和指导思想;教育工作的方向,主要指特定时期的教育工作方针;教育目的,即培养人的质量和规格要求;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和基本原则.其中,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和基本内容。
正确的教育目的观有助于制定有效的指导教育实践的教育方针。
培养目标是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教育的具体目标,它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总的规格要求。
教育目的决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同时,教育目的只有具体化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才能实现操作和具体落实。
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的进一步具体化。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最基本的途径。
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类型,教学目标,必须反映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接受教育目的的规约;同时,教育目的则以教学目标为中介而从观念设想转化为行动追求。
深圳市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全)
第二部分教育基础理论第一章小学教师的教育素养1、教育目的、素质教育教育目的: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构想或规定,它指向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或标准.素质教育:则是学校教育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以发展人的多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
2、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3、年龄特征、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的,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各种活动和接触形成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关系体系,有着深刻的内涵和结构.4、教师角色、教师资格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人员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公民获得教师岗位的法定前提条件.P571、教育目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的区别和联系区别和联系: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者的宏观指导思想,是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它包括:教育的性质和指导思想;教育工作的方向,主要指特定时期的教育工作方针;教育目的,即培养人的质量和规格要求;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和基本原则。
其中,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和基本内容。
正确的教育目的观有助于制定有效的指导教育实践的教育方针。
培养目标是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教育的具体目标,它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总的规格要求.教育目的决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同时,教育目的只有具体化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才能实现操作和具体落实。
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的进一步具体化.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最基本的途径。
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类型,教学目标,必须反映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接受教育目的的规约;同时,教育目的则以教学目标为中介而从观念设想转化为行动追求。
深圳教育局教师招聘考试考试大纲
教育教学技能(小学教师)题型设置;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是非判断题。
一、小学教师的教育素养1.我国的教育目的2.小学教育的性质和作用3.教师的角色和素质修养4.小学的师生关系二、小学德育的实施1.小学生思想品德的特点2.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3.小学德育的实施途径4.小学德育方法的运用三、小学班主任工作1.班主任工作的意义2.班主任的角色3.小学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和基本内容4.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四、小学课外校外活动与少先队工作1.小学的课外校外活动2.少先队的性质、基本任务与特点3.少先队教育活动4.少先队辅导员的职责和条件五、教学设计技能1.教学目标编制技能2.教案编制技能六、课堂教学技能1.导入技能2.讲授技能3.提问技能4.板书技能5.课堂小结技能6.教学管理技能七、教学评价技能1.课堂教学评价2.学生评价技能3.教学反思技能教育教学技能(初中教师)题型设置;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是非判断题。
一、初中教师的教育素养1.教育目的观2.初中教育的性质和作用3.教师的角色和素质修养4.初中的师生关系二、初中德育的实施1.初中生思想品德的特点2.初中德育的基本原则3.初中德育的实施途径4.初中德育方法的运用5.德育网络的建设三、初中班主任工作1.班主任工作的意义2.班主任的角色3.初中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和内容4.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四、初中课外校外教育活动与少先队、共青团工作1.初中的课外校外活动2.中学课外校外教育工作3.初中少先队和共青团组织五、教学设计技能1.教学目标编制技能2.教案编制技能六、课堂教学技能1.导入技能2.讲授技能3.提问技能4.板书技能5.课堂小结技能6.教学管理技能七、教学评价技能1.课堂教学评价2.学生评价技能3.教学反思技能教育教学技能(高中教师)题型设置;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是非判断题。
一、高中教师的教育素养1.教育目的论2.高中教育的性质和职能3.教师的角色和素质修养4.高中的师生关系二、高中德育的实施1.高中生思想品德的特点2.高中德育的基本原则3.高中德育的实施途径4.高中德育方法的运用三、高中班主任工作1.班主任工作的意义2.班主任的角色和职责3.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4.高中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四、高中课外校外教育活动和共青团工作1.高中的课外校外活动2.高中的课外校外教育工作3.共青团的性质、组织机构和基本任务4.高中共青团组织的教育功能五、教学设计技能1.教学目标编制技能2.教案编制技能六、课堂教学技能1.导入技能2.讲授技能3.提问技能4.板书技能5.课堂小结技能6.教学管理技能七、教学评价技能1.课堂教学评价2.学生评价技能3.教学反思技能教育教学基础(小学教师)题型设置;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是非判断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教师考试大纲(非应届生)附件三:教育类(分高中与职校、初中、小学三个类别)高中与职校教师第一部分教育政策法规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五、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七、深圳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一2020年)第二部分教育基础理论一、高中教师的教育素养(一)教育目的论(二)高中教育的性质和职能(三)教师的角色和素质修养(四)高中的师生关系二、高中德育的实施(一)高中生思想品德的特点(二)高中德育的基本原则(三)高中德育的实施途径(四)高中德育方法的运用三、高中班主任工作(一)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二)班主任的角色和职责(三)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四)高中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四、高中课外校外教育活动和共青团工作(一)高中的课外校外活动(二)高中的课外校外教育工作(三)共青团的性质、组织机构和基本任务(四)高中共青团组织的教育功能五、高中生的认知发展(一)感知1 .高中生感知发展的特点2 .高中生感知力的培养(二)记忆1 .高中生记忆发展的特点2 .高中生记忆力的培养(三)想象1 .高中生想象发展的特点2 .高中生想象力的培养3 .对高中生理想的引导和教育(四)思维1 .高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2 .高中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3 .高中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五)注意1 .注意的品质2 .高中生注意发展的特点3 .高中生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六)认知差异性1 .智力及其分布特点2 .能力结构的个别差异及教学运用3 .能力发展早晚的个别差异及教学运用4 .智力在学业成就中的作用(七)高中生认知规律在高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1 .直观教学的类型及意义2 .教学的目的性3 .教学的逻辑性、抽象性和严密性4 .创造力的培养六、高中生的情意发展(一)情绪情感发展1 .高中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2 .高中生常见的情绪情感问题3 .高中生情绪情感辅导及常用调节方法(二)意志发展1 .意志的品质2 .高中生意志发展方面的常见问题3 .高中生良好意志的训练与培养七、高中生的人格发展(一)自我意识1 .自我意识的构成、发展特点及功能2 .自我认识与自我认识的途径3 .自我悦纳与自尊自信4 .自我控制与自主自重5 .自我激励与自强自力6 .高中生健全自我意识的教育教学(二)学习动机和人生抱负1 .学习动机的主要成份及其分类2 .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3 .高中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4 .高中生人生抱负的激发和提高(三)人际关系1 .高中生人际关系发展的特点2 .高中生常见的人际心理问题3 .高中生常用人际心理辅导与教育方法(四)品德心理1 .品德的结构2 .高中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点3 .高中生常见的品德心理问题4 .高中生常用品德心理辅导与教育方法(五)人格差异与心理健康教育1 .气质的类型及其在教育上的意义2 .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3 .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4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与途径八、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一)遗传和生物因素1 .遗传和生物因素对身心发展的影响2 .教师应如何对待高中生的遗传差异(二)家庭因素1 .家庭教养方式对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影响2 .家庭变异对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影响3 .教师应如何对待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三)学校因素1 .同学对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影响2 .班级集体对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影响3 .教师期望效应对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影响4 .教师人格特征对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影响5 .教师极端行为对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四)社会因素1 .社会因素对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影响2 .帮助学生识别与对待不同的社会影响第三部分教师职业素养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爱国守法(二)爱岗敬业(三)关爱学生(四)教书育人(五)为人师表(六)终身学习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一)基本理念(二)中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与课程设置(三)在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框架建议三、教师的心理素质(一)教师的心理素质1 .教师的素质结构2 .教师的一般心理素质3 .教师的职业心理素质(二)教师的自我意识1 .教师自我意识及其特点2 .教师教育效能感及其作用3 .教师自我意识与教育效能感的培养(三)教师的人际关系1 .教师人际关系及其形成2 .教师威信及其形成3 .教师威信的维护与发展(四)教师的心理健康1 .教师的心理问题及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2 .教师心理问题的矫正3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五)教师的认知1 .教师认知问题的类型2 .教师认知问题的成因3 .教师认知问题的调适(六)教师的情绪1 .教师情绪问题的类型2 .教师情绪问题的成因3 .教师情绪问题的调适(七)教师的人格1 .教师人格问题的类型2 .教师人格问题的成因3 .教师人格问题的调适(八)教师的行为1 .教师行为问题的类型2 .教师行为问题的成因3 .教师行为问题的调适第四部分教学实施要求一、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一)基本理念1 .师德为先2 .学生为本3 .能力为重4 .终身学习(二)基本内容1 .专业理念与师德2 .专业知识3 .专业能力二、教学设计技能1 .教学目标编制技能2 .教学设计编制技能三、课堂教学技能1 .导入技能2 .讲授技能3 .提问技能4 .板书技能5 .课堂小结技能6 .教学管理技能四、教学评价技能1 .课堂教学评价2 .学生评价技能3 .教学反思技能深圳市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考笔试大纲初中教师第一部分教育政策法规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五、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七、深圳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一2020年)第二部分教育基础理论一、初中教师的教育素养(一)教育目的观(二)初中教育的性质和作用(三)教师的角色和素质修养(四)初中的师生关系二、初中德育的实施(一)初中生思想品德的特点(二)初中德育的基本原则(三)初中德育的实施途径(四)初中德育方法的运用(五)德育网络的建设三、初中班主任工作(一)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二)班主任的角色和职责(三)初中班主任的工作的基本内容(四)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四、初中课外校外教育活动与少先队、共青团工作(一)初中的课外校外活动(二)中学课外校外教育工作(三)初中少先队和共青团组织五、初中生的认知发展(一)感知1 .初中生感知、发展的特点2 .感知活动规律在初中生教学中的运用(二)记忆1 .初中生记忆发展的特点2 .遗忘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3 .初中生记忆力的培养(三)想象1 .初中生想象发展的特点2 .初中生想象力的培养(四)思维1 .初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2 .初中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3 .初中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五)注意1 .初中生注发展的特点2 .注意规律在初中教学中的运用3 .初中生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六)认知差异性1 .智力及其分布特点2 .智力在学业成就中的作用3 .初中生能力的不同发展及表现4 .教学中的因材施教问题六、初中生的情意发展(一)情绪情感发展1 .初中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2 .初中生常见的情绪情感问题3 .情绪情感辅导及常用的情绪调节方法(二)意志发展1 .意志的品质2 .初中生行为控制方面的常见问题3 .初中生良好意志的训练与培养七、初中生的人格发展(一)自我意识1 .自我意识的构成、发展特点及功能2 .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中容易出现的偏差3 .初中生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二)学习动机1 .学习动机的主要类型2 .学习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和影响3 .初中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三)品德心理1 .品德的结构2 .初中生品德发展的特点3 .初中生常见的品德心理问题4 .初中生常用品德心理辅导与教育方法(四)人际关系1 .初中生人际关系发展的特点2 .初中生常见的人际心理问题3 .初中生常用人际心理辅导与教育方法(五)人格差异性1 .气质的类型及其表现2 .气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意义3 .初中生异常人格的预防(六)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1 .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2 .初中生常见的一般心理问题3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八、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一)遗传和生物因素1 .遗传与生物因素对身心发展的影响2 .教师应如何对待初中生的遗传差异(二)家庭因素1 .家庭教养方式对初中生心理发展的影响2 .父母素质对子女成长的影响3 .教师应如何对待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三)学校因素1 .同学对初中生心理发展的影响2 .班级集体对初中生心理发展的影响3 .教师期望效应对初中生心理发展的影响4 .教师人格特征对初中生心理发展的影响5 .教师极端行为对初中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四)社会因素1 .社会因素对初中生心理发展的影响2 .帮助学生识别与对待不同的社会影响第三部分教师职业素养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爱国守法(二)爱岗敬业(三)关爱学生(四)教书育人(五)为人师表(六)终身学习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一)基本理念(二)中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与课程设置(三)在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框架建议三、教师的心理素质(一)教师的心理素质1 .教师的素质结构2 .教师的一般心理素质3 .教师的职业心理素质(二)教师的自我意识1 .教师自我意识及其特点2 .教师教育效能感及其作用3 .教师自我意识与教育效能感的培养(三)教师的人际关系1 .教师人际关系及其形成2 .教师威信及其形成3 .教师威信的维护与发展(四)教师的心理健康1 .教师的心理问题及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2 .教师心理问题的矫正3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五)教师的认知1 .教师认知问题的类型2 .教师认知问题的成因3 .教师认知问题的调适(六)教师的情绪1 .教师情绪问题的类型2 .教师情绪问题的成因3 .教师情绪问题的调适(七)教师的人格1 .教师人格问题的类型2 .教师人格问题的成因3 .教师人格问题的调适(八)教师的行为1 .教师行为问题的类型2 .教师行为问题的成因3 .教师行为问题的调适第四部分教学实施要求一、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一)基本理念1 .师德为先2 .学生为本3 .能力为重4 .终身学习(二)基本内容1 .专业理念与师德2 .专业知识3 .专业能力二、教学设计技能1 .教学目标编制技能2 .教学设计编制技能三、课堂教学技能1 .导入技能2 .讲授技能3 .提问技能4 .板书技能5 .课堂小结技能6 .教学管理技能四、教学评价技能1 .课堂教学评价2 .学生评价技能3 .教学反思技能深圳市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考笔试大纲小学教师第一部分教育政策法规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五、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七、深圳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一2020年)第二部分教育基础理论一、小学教师的教育素养(一)我国的教育目的(二)小学教育的性质和作用(三)教师的角色和素质修养(四)小学的师生关系二、小学德育的实施(一)小学生思想品德的特点(二)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三)小学德育的实施途径(四)小学德育方法的运用三、小学班主任工作(一)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二)班主任的角色和职责(三)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四)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四、小学课外校外活动与少先队工作(一)小学的课外校外活动(二)少先队的性质、基本任务与特点(三)少先队教育活动(四)少先队辅导员的职责和条件五、小学生的认知发展(一)感知1 .小学生感知发展的特点2 .小学生感知力的发展与培养(二)记忆1 .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2 .小学生记忆力的培养(三)想象1 .小学生想象发展的特点2 .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四)思维1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2 .小学生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3 .小学生思维品质及其培养(五)言语1 .小学生口头言语的发展与培养2 .小学生书面言语的发展与培养(六)注意1 .注意的类型及小学生注意的特点2 .注意规律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六、小学生的情意发展〔一)情绪情感发展1 .小学生情感发展的基本特点2 .小学生高级情感的发展特点3 .小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二)意志发展1 .意志的品质2 .小学生的意志特点3 .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培养小学生的意志七、小学生的人格发展(一)自我意识1 .自我意识的涵义与基本心理成份2 .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3 .小学生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二)学习动机1 .学习动机的作用与类型2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3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三)人际关系1 .小学生亲子关系发展的特点2 .小学生同伴关系发展的特点3 .小学生师生关系发展的特点(四)品德心理发展1 .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2 .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3 .小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五)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1 .心理健康的涵义2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3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4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途径八、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一)遗传因素1 .遗传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制约2 .教师应如何对待小学生的遗传差异(二)家庭因素1 .家庭客观因素的影响2 .家长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3 .教师应如何对待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三)学校因素1 .教师人格特征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2 .教师期望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3 .校风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4 .同伴交往的影响(四)社会因素1 .社会文化对儿童发展途径的影响2 .文化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第三部分教师职业素养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爱国守法(二)爱岗敬业(三)关爱学生(四)教书育人(五)为人师表(六)终身学习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一)基本理念(二)小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与课程设置(三)在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框架建议三、教师的心理素质(一)教师的心理素质1 .教师的素质结构2 .教师的一般心理素质3 .教师的职业心理素质(二)教师的自我意识1 .教师自我意识及其特点2 .教师教育效能感及其作用3 .教师自我意识与教育效能感的培养(三)教师的人际关系1 .教师人际关系及其形成2 .教师威信及其形成3 .教师威信的维护与发展(四)教师的心理健康1 .教师的心理问题及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2 .教师心理问题的矫正3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五)教师的认知1 .教师认知问题的类型2 .教师认知问题的成因3 .教师认知问题的调适(六)教师的情绪1 .教师情绪问题的类型2 .教师情绪问题的成因3 .教师情绪问题的调适(七)教师的人格1 .教师人格问题的类型2 .教师人格问题的成因3 .教师人格问题的调适(八)教师的行为1 .教师行为问题的类型2 .教师行为问题的成因3 .教师行为问题的调适第四部分教学实施要求一、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一)基本理念1 .师德为先2 .学生为本3 .能力为重4 .终身学习(二)基本内容1 .专业理念与师德2 .专业知识3 .专业能力二、教学设计技能1 .教学目标编制技能2 .教学设计编制技能三、课堂教学技能1 .导入技能2 .讲授技能3 .提问技能4 .板书技能5 .课堂小结技能6 .教学管理技能四、教学评价技能1 .课堂教学评价2 .学生评价技能3 .教学反思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