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复习梳理归纳(2),推荐文档
初二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初二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初二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通用8篇)上学的时候,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
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初二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二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篇1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全等三角形:两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都一样时,其中一个可以经过平移、旋转、对称等运动(或称变换)使之与另一个重合,这两个三角形称为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及推论有:(1)“边角边”简称“SAS”(2)“角边角”简称“ASA”(3)“边边边”简称“SSS”(4)“角角边”简称“AAS”(5)斜边和直角边相等的两直角三角形(HL)。
4、角平分线推论: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叫的平分线上。
5、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或利用它证明线段或角的相等的基本方法步骤:①、确定已知条件(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②、回顾三角形判定,搞清我们还需要什么,③、正确地书写证明格式顺序和对应关系从已知推导出要证明的问题.在学习三角形的全等时,教师应该从实际生活中的图形出发,引出全等图形进而引出全等三角形。
通过直观的理解和比较发现全等三角形的奥妙之处。
在经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等探索中激发学生的集合思维,启发他们的灵感,使学生体会到集合的真正魅力。
初二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篇2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对称轴: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性质:(1)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
(3)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二篇)
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整数和有理数1. 整数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2. 整数的性质:相等性、大小关系、相反数、绝对值3. 有理数的性质:相等性、大小关系、相反数、绝对值4.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号相加、异号相减5.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同号得正、异号得负二、代数式与方程1. 代数式的概念:字母、数字和运算符号的组合2. 代数式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3. 方程的概念:等号两边的代数式4. 方程的解:使方程成立的值5. 一元一次方程:解一次方程的方法6.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问题的转化和解答三、图形的认识1. 图形的分类: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2. 平面图形的名称和性质:点、线、线段、射线、角、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3. 立体图形的名称和性质:球体、圆柱体、圆锥体、棱锥体、棱柱体四、相交线与平行线1. 相交线的性质:相互垂直、补角相等、同位角相等、对顶角相等2. 平行线的判定: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性质3. 平行线的性质:对应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位角相等4. 直线与平面的关系:直线与平面有一个公共点,直线与平面没有公共点五、数的倍数与约数1. 数的倍数的概念: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商是整数2. 数的倍数的性质:公倍数、最小公倍数3. 数的约数的概念:能整除给定数的数4. 数的约数的性质: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六、四则运算与算式1. 公式与算式的概念:有运算符号和等号的式子2. 算式的运算法则:先乘除后加减、先括号后计算3. 利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七、角与直线的关系1. 角的概念:角的三要素、角的分类2. 角的比较与度量:角的大小比较、度量角的单位3. 角的平分线和角的三等分线4. 直线的分类:与角有关的直线、与平行线有关的直线八、方形与平行四边形1. 方形的性质: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2.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边平行、对边相等、对角相等3.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各边的长度、对角线的关系4.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应用九、单位换算与量的计算1. 常用单位的换算: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时间2. 运用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3. 人口密度、文明程度等综合计算十、比例与比例应用1. 比例的概念:比值相等的关系2. 解决比例问题的方法:分离两比值、求未知数3. 按比例象形、小学生由高到低站队、分数排数等应用4. 面积比例、速度比例、比例尺及其应用十一、数轴与大小关系1. 数轴的概念:用线段表示数及其大小2. 数轴上点的坐标:规定数轴上一个点的坐标3. 数轴上的加法和减法:根据坐标的变化进行运算4. 数轴上的倍数:根据坐标的变化进行运算十二、综合与实践1. 基本依据:理论与实际结合2. 实际问题:通过解答实际问题,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通过对初二数学上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可以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如下:
1. 整式的加减
- 同类项的加减
- 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
- 括号的运算法则
- 移项与去括号
2. 一元二次方程
-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 解二次方程的方法(因式分解法、配方法、求根公式)
- 判别式和根的情况
3. 提公因式与分式
- 提公因式的方法
- 分式的概念与基本性质
- 分式的基本运算(加减乘除)
4. 二次根式
- 二次根式的定义与概念
- 二次根式的化简
- 二次根式的运算(加减乘除)
5.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 数据的搜集和整理
- 统计图的绘制与分析
-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
6. 几何图形的认识与性质
- 点、线、面的概念
- 直线、射线、线段的特点
- 同位角、对顶角、同旁内角的性质
7. 平面图形的性质与计算
- 三角形的分类
- 四边形的分类
- 平行四边形与矩形的性质
8. 角与等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性质)
- 角的概念和性质
- 直角、钝角、锐角
- 利用角的性质解决问题
9. 周长和面积
- 二维图形的周长计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 二维图形的面积计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
这些是八年级上册数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精选3篇)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
它是科学的大门和钥匙,学数学是令自己变的理性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数学本身也有自身的乐趣。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篇1)第十五章整式的乘除与分解因式一.知识概念1.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m,n都是正数)2..幂的乘方法则:(m,n都是正数)3.整式的乘法(1)单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2)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是通过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把它转化为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即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3).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中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4.平方差公式:5.完全平方公式:6.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a≠0,m、n 都是正数,且mn).在应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同底数幂相除”而且0不能做除数,所以法则中a≠0.②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等于1,即,如,(-2.50=1),则00无意义.③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p次幂(p是正整数),等于这个数的p的次幂的倒数,即(a≠0,p是正整数),而0-1,0-3都是无意义的;当a0时,a-p的值一定是正的`;当a0时,a-p的值可能是正也可能是负的,如,④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7.整式的除法单项式除法单项式: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8.分解因式: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分解因式的一般方法:1.提公共因式法2.运用公式法3.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的步骤:(1)先看各项有没有公因式,若有,则先提取公因式;(2)再看能否使用公式法;(3)用分组分解法,即通过分组后提取各组公因式或运用公式法来达到分解的目的;(4)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必须是几个整式的乘积,否则不是因式分解;(5)因式分解的结果必须进行到每个因式在有理数范围内不能再分解为止.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篇2)数学整式知识点(一)整式的乘法:①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他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他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初二数学(上)必知知识点归纳
初二数学(上)必知知识点归纳初二数学(上)必知知识点归纳因式分解1.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注意:因式分解与乘法是相反的两个转化.2.因式分解的方法:常用“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3.公因式的确定:系数的最大公约数?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注意公式:a+b=b+a;a-b=-(b-a);(a-b)2=(b-a)2;(a-b)3=-(b-a)3.4.因式分解的公式:(1)平方差公式:a2-b2=(a+b)(a-b);(2)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a2-2ab+b2=(a-b)2.5.因式分解的注意事项:(1)选择因式分解方法的一般次序是:一提取、二公式、三分组、四十字;(2)使用因式分解公式时要特别注意公式中的字母都具有整体性;(3)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分解到每一个因式都不能分解为止;(4)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每一个因式的首项符号为正;(5)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加以整理;(6)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相同因式写成乘方的形式.6.因式分解的解题技巧:(1)换位整理,加括号或去括号整理;(2)提负号;(3)全变号;(4)换元;(5)配方;(6)把相同的式子看作整体;(7)灵活分组;(8)提取分数系数;(9)展开部分括号或全部括号;(10)拆项或补项.7.完全平方式:能化为(m+n)2的多项式叫完全平方式;对于二次三项式x2+px+q,有“x2+px+q是完全平方式?”.分式1.分式:一般地,用A、B表示两个整式,A÷B就可以表示为的形式,如果B中含有字母,式子叫做分式.2.有理式:整式与分式统称有理式;即.3.对于分式的两个重要判断:(1)若分式的分母为零,则分式无意义,反之有意义;(2)若分式的分子为零,而分母不为零,则分式的值为零;注意:若分式的分子为零,而分母也为零,则分式无意义.4.分式的基本性质与应用:(1)若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2)注意:在分式中,分子、分母、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即(3)繁分式化简时,采用分子分母同乘小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比较简单.5.分式的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注意:分式约分前经常需要先因式分解.6.最简分式: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这个分式叫做最简分式;注意:分式计算的最后结果要求化为最简分式.7.分式的乘除法法则:.8.分式的乘方:.9.负整指数计算法则:(1)公式:a0=1(a≠0),a-n=(a≠0);(2)正整指数的运算法则都可用于负整指数计算;(3)公式:,;(4)公式:(-1)-2=1,(-1)-3=-1.10.分式的通分: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注意:分式的通分前要先确定最简公分母.11.最简公分母的确定:系数的最小公倍数?相同因式的最高次幂. 12.同分母与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法则:.13.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在方程ax+b=0(a≠0)中,x是未知数,a 和b是用字母表示的已知数,对x来说,字母a是x的系数,叫做字母系数,字母b是常数项,我们称它为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注意:在字母方程中,一般用a、b、c等表示已知数,用x、y、z等表示未知数.14.公式变形:把一个公式从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叫做公式变形;注意:公式变形的本质就是解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特别要注意:字母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含字母的代数式时,一般需要先确认这个代数式的值不为0.15.分式方程:分母里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注意:以前学过的,分母里不含未知数的方程是整式方程.16.分式方程的增根:在解分式方程时,为了去分母,方程的两边同乘以了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所以可能产生增根,故分式方程必须验增根;注意:在解方程时,方程的两边一般不要同时除以含未知数的代数式,因为可能丢根.17.分式方程验增根的方法:把分式方程求出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或分式方程的每个分母),若值为零,求出的根是增根,这时原方程无解;若值不为零,求出的根是原方程的解;注意:由此可判断,使分母的值为零的未知数的值可能是原方程的增根.18.分式方程的应用: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与列整式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一样,但需要增加“验增根”的程序.数的开方1.平方根的定义:若x2=a,那么x叫a的平方根,(即a的平方根是x);注意:(1)a叫x的平方数,(2)已知x求a叫乘方,已知a求x叫开方,乘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2.平方根的性质:(1)正数的平方根是一对相反数;(2)0的平方根还是0;(3)负数没有平方根.3.平方根的表示方法:a的平方根表示为和.注意:可以看作是一个数,也可以认为是一个数开二次方的运算.4.算术平方根: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a的算术平方根,表示为.注意:0的算术平方根还是0.5.三个重要非负数:a2≥0,|a|≥0,≥0.注意:非负数之和为0,说明它们都是0.6.两个重要公式:(1);(a≥0)(2).7.立方根的定义:若x3=a,那么x叫a的立方根,(即a的立方根是x).注意:(1)a叫x的立方数;(2)a的立方根表示为;即把a开三次方. 8.立方根的性质:(1)正数的立方根是一个正数;(2)0的立方根还是0;(3)负数的立方根是一个负数.9.立方根的特性:.10.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注意:?和开方开不尽的数是无理数.11.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12.实数的分类:(1)(2).13.数轴的性质: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14.无理数的近似值:实数计算的结果中若含有无理数且题目无近似要求,则结果应该用无理数表示;如果题目有近似要求,则结果应该用无理数的近似值表示.注意:(1)近似计算时,中间过程要多保留一位;(2)要求记忆:.三角形几何A级概念:(要求深刻理解、熟练运用、主要用于几何证明)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定义: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如图)几何表达式举例:(1)∵AD平分∠BAC∴∠BAD=∠CAD(2)∵∠BAD=∠CAD∴AD是角平分线2.三角形的中线定义:在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如图)几何表达式举例:(1)∵AD是三角形的中线∴BD=CD(2)∵BD=CD∴AD是三角形的中线3.三角形的高线定义: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如图)几何表达式举例:(1)∵AD是ΔABC的高∴∠ADB=90°(2)∵∠ADB=90°∴AD是ΔABC的高※4.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如图)几何表达式举例:(1)∵AB+BC>AC∴……………(2)∵AB-BC<AC∴……………5.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如图)几何表达式举例:(1)∵Δ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2)∵AB=AC∴ΔABC是等腰三角形6.等边三角形的定义: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如图)几何表达式举例:(1)∵ΔABC是等边三角形∴AB=BC=AC(2)∵AB=BC=AC∴ΔABC是等边三角形7.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1)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如图)(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如图)(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如图)※(4)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1)∵∠A+∠B+∠C=180°∴…………………(2)∵∠C=90°∴∠A+∠B=90°(3)∵∠ACD=∠A+∠B∴…………………(4)∵∠ACD>∠A∴…………………8.直角三角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如图)几何表达式举例:(1)∵∠C=90°∴ΔABC是直角三角形(2)∵ΔABC是直角三角形∴∠C=90°9.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定义:两条直角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叫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几何表达式举例:(1)∵∠C=90°CA=CB∴Δ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Δ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90°CA=CB10.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如图)(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如图)几何表达式举例:(1)∵ΔABC≌ΔEFG∴AB=EF………(2)∵ΔABC≌ΔEFG∴∠A=∠E………1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ASA”“AAS”“SSS”“HL”.12.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1)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2)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13.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垂直于一条线段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如图)14.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1)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如图)(2)和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如图)15.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推论:(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如图)(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中线、底边上的高”三线合一;(如图)(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都是60°.(如图)16.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推论:(1)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都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边也相等;(即等角对等边)(如图)(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如图)(3)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如图)(4)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如图)17.关于轴对称的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18.勾股定理及逆定理:(1)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2)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有下面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19.RtΔ斜边中线定理及逆定理:(1)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是斜边的一半;(2)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是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几何B级概念:(要求理解、会讲、会用,主要用于填空和选择题)一基本概念: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角形的外角、全等三角形、角平分线的集合定义、原命题、逆命题、逆定理、尺规作图、辅助线、线段垂直平分线的集合定义、轴对称的定义、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勾股数.二常识:1.三角形中,第三边长的判断:另两边之差<第三边<另两边之和. 2.三角形中,有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三条高线,它们都分别交于一点,其中前两个交点都在三角形内,而第三个交点可在三角形内,三角形上,三角形外.注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都是线段. 3.如图,三角形中,有一个重要的面积等式,即:若CD⊥AB,BE⊥CA,则CD?AB=BE?CA.4.三角形能否成立的条件是:最长边<另两边之和.5.直角三角形能否成立的条件是:最长边的平方等于另两边的平方和. 6.分别含30°、45°、60°的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直角三角形.7.如图,双垂图形中,有两个重要的性质,即:(1)AC?CB=CD?AB;(2)∠1=∠B,∠2=∠A.8.三角形中,最多有一个内角是钝角,但最少有两个外角是钝角. 9.全等三角形中,重合的点是对应顶点,对应顶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10.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11.几何习题中,“文字叙述题”需要自己画图,写已知、求证、证明. 12.符合“AAA”“SSA”条件的三角形不能判定全等.13.几何习题经常用四种方法进行分析:(1)分析综合法;(2)方程分析法;(3)代入分析法;(4)图形观察法.14.几何基本作图分为:(1)作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角等于已知角;(3)作已知角的平分线;(4)过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5)作线段的中垂线;(6)过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15.会用尺规完成“SAS”、“ASA”、“AAS”、“SSS”、“HL”、“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作图.16.作图题在分析过程中,首先要画出草图并标出字母,然后确定先画什么,后画什么;注意:每步作图都应该是几何基本作图.17.几何画图的类型:(1)估画图;(2)工具画图;(3)尺规画图. ※18.几何重要图形和辅助线:(1)选取和作辅助线的原则:①构造特殊图形,使可用的定理增加;②一举多得;③聚合题目中的分散条件,转移线段,转移角;④作辅助线必须符合几何基本作图.(2)已知角平分线.(若BD是角平分线)①在BA上截取BE=BC构造全等,转移线段和角;②过D点作DE‖BC交AB于E,构造等腰三角形.(3)已知三角形中线(若AD是BC的中线)①过D点作DE‖AC交AB于E,构造中位线;②延长AD到E,使DE=AD连结CE构造全等,转移线段和角;③∵AD是中线∴SΔABD=SΔADC(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等面积)(4)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①作等腰三角形ABC底边的中线AD(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的高)构造全等三角形;②作等腰三角形ABC一边的平行线DE,构造新的等腰三角形.(5)其它①作等边三角形ABC一边的平行线DE,构造新的等边三角形;②作CE‖AB,转移角;③延长BD与AC交于E,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④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⑤延长BC到D,使CD=BC,连结AD,直角三角形转化为等腰三角形;⑥若a‖b,AC,BC是角平分线,则∠C=90°.。
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有理数1. 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零、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
2. 有理数的运算(1)加法和减法:同号相加减,异号相加减取相反数后加(2)乘法:同号得正,异号得负(3)除法:分子取商的符号,分母取绝对值后再除3. 有理数的比较在数轴上比较大小,可以通过绝对值和符号来确定大小关系4. 有理数的应用有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如温度、扩大、缩小等二、代数1. 代数的基本概念(1)代数式:由运算符号和字母组成的表达式(2)项:代数式中的最小单位(3)系数:含有变量的项的常数因子(4)幂:同一个数的多次相乘2. 一元一次方程如ax+b=0(a≠0),其中a、b为已知数,x为未知数3. 一元一次不等式如ax+b>0(a≠0),其中a、b为已知数,x为未知数4. 代数式的加减法整理同类项后进行加减5. 代数式的乘法分配律、结合律、交换律的运用6. 代数式的因式分解三、平方根和立方根1. 平方数和平方根平方数是某个数的平方,平方根是某个数的算术平方根2. 平方根的求法开平方、开方运算3. 立方数和立方根立方数是某个数的立方,立方根是某个数的算术立方根4. 立方根的求法开立方、立方根的运算5. 有理数的平方与立方有理数的平方是对其绝对值的平方,有理数的立方是对其绝对值的立方四、多边形1. 多边形的基本认识多边形是由同一个平面上的若干条线段组成的闭合图形2. 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n-2)n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3. 正多边形边相等,角相等的多边形4. 不规则多边形五、相似1. 相似的概念对于两个图形,如果它们的形状相似(其中一图放大或缩小),则它们称之为相似的2. 相似三角形对于两个三角形,如果它们的对应角相等,则它们为相似三角形3.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包括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相似三角形的高线比例等六、函数1. 函数的概念对应关系中,一个自变量对应一个因变量的关系2. 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的图像、函数的解析式、函数的映射表示等3. 函数的性质奇函数、偶函数、周期函数、增减性与极值、奇偶性及周期性的判断等4. 函数的应用在实际问题中,函数的运用,如一元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七、同比例1. 比例的概念两个量之间的相等关系2. 比例的性质比例中的乘除、比例式的变形3. 等比例四个数成等比的性质4. 倒数的概念两个数之积为1时,这两个数称为倒数5. 倒比例四个数成倒比的性质八、图形的旋转1. 图形的旋转图形绕定点旋转的变换2. 旋转的性质旋转变换后的图形3. 图形的对称图形相对于一条直线、一个点的对称4. 图形的变换平移、旋转、翻转的组合变换以上就是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八上数学重要知识点(全册)
八上数学重要知识点(全册)
本文档旨在总结八年级上学期数学课程的重要知识点,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回顾和复。
1. 整数与计算
- 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 整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规则
- 绝对值的计算方法和性质
- 倒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分数的运算
- 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 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规则
- 分数与整数之间的转化
- 带分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3. 代数式与方程
- 代数式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 代数式的加法、减法、乘法运算规则
- 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方法
-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4. 几何形状与变换
- 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分类标准
- 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点- 多边形的性质和分类标准
- 空间几何体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 平移、旋转、翻折和对称变换的概念和方法5. 数据与统计
- 统计调查和统计图的制作和解读
- 数据的整理、展示和分析
- 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计算以及应用
以上是八年级上学期数学课程的重要知识点概述。
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些内容进行系统的复习,以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祝愿大家取得优异的成绩!。
八上数学总复习各章知识点总结及整理
八上数学总复习各章知识点总结及整理.doc八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各章知识点总结及整理引言随着学期的结束,对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进行全面的复习和整理是十分必要的。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已学知识,还能帮助他们为即将到来的考试做好准备。
以下是对八年级上册数学各章节知识点的详细总结及整理。
第一章:实数1.1 实数的概念理解实数的分类:有理数和无理数。
掌握实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则。
1.2 算术平方根学习如何计算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
理解平方根的性质。
1.3 平方根掌握平方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了解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
第二章:代数基础2.1 代数式理解代数式的定义和基本运算。
学习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2.2 一元一次方程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学习方程的应用问题。
2.3 因式分解学习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
理解因式分解在解方程中的应用。
第三章:几何初步3.1 线段、角学习线段的性质和角的概念。
掌握角度的分类和计算。
3.2 相交线与平行线理解相交线的性质。
学习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
3.3 三角形掌握三角形的基本性质。
学习三角形的分类和内角和定理。
第四章:函数4.1 函数的概念理解函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学习函数的三种表示形式:解析式、列表和图形。
4.2 一次函数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和图象。
学习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和应用问题。
4.3 反比例函数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解析式。
第五章:统计与概率5.1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学习数据收集的方法和数据的整理。
掌握数据的描述性统计指标。
5.2 概率初步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
学习概率的计算方法。
复习策略系统复习:按照章节顺序,系统地复习每个知识点。
重点强化:针对重点和难点进行强化训练。
习题练习: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巩固知识点。
错题回顾:对错题进行总结和回顾,避免重复错误。
模拟测试:定期进行模拟测试,检验复习效果。
结语通过对八年级上册数学各章知识点的总结及整理,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掌握每个章节的核心内容,为期末考试和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资料目录1. 单元一:有理数2. 单元二:平方根与立方根3. 单元三:一元一次方程4. 单元四:图形的平移与旋转5. 单元五:函数的概念与性质6. 单元六:方程与不等式7. 单元七:统计与概率8. 单元八:相交线与平行线9. 单元九:锐角与三角函数10. 单元十:三角恒等变换单元一:有理数- 有理数的定义与相反数-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单元二:平方根与立方根- 平方根的定义与性质- 平方根的计算- 平方根的应用- 立方根的定义与性质- 立方根的计算- 立方根的应用单元三: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与解的概念-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与检验-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单元四: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图形的平移与平移变换- 图形的旋转与旋转变换- 图形的轴对称与轴对称变换- 图形的合同与合同变换单元五: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函数的定义与表示- 函数的自变量与因变量- 函数的图像与对应关系- 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 函数的性质与判断单元六:方程与不等式- 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与应用- 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与根的关系- 一元二次不等式与解的概念-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与应用单元七:统计与概率- 统计图表的应用与分析- 统计调查与样本估计- 概率的基本概念与计算- 概率的应用与分析单元八:相交线与平行线- 平行线的定义、性质与判定- 平行线的性质与应用- 相交线的性质与应用- 平行线与相交线综合应用单元九:锐角与三角函数- 锐角的概念与性质- 三角函数的定义与计算- 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与计算- 锐角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单元十:三角恒等变换- 三角恒等式的等价性与证明- 三角恒等式的应用与计算- 三角恒等式的证明技巧与方法以上为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需要更详细的内容和解释,请参考教材或向老师咨询。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下面是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一、代数部分1. 代数基础数和数的加减运算、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分数的化简、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科学计数法。
2.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思路、绝对值方程、含有分数的方程、含有小数的方程。
3. 几何图形直线、射线、线段的基本概念、角的基本概念、角的度量、同角同旁、平行线与转角定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4. 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不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
5. 平面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坐标的性质、点、线、图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表示方法、二维几何变换的概念。
6. 变量与常量变量的概念、变量之间的关系、代数式、代数式的展开与因式分解、多项式的加减运算、多项式的乘法。
7. 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组成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方法、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模型。
二、几何部分1. 平面图形的认识面、多边形、圆、面积的概念、相似、全等、等角。
2. 空间图形的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圆台、球的概念、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3. 直角三角形的认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中角的关系、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4. 同比例线段的认识比例的概念、比例线段的概念、点的分段式、比例两端点的坐标式。
5. 角度计量角的概念、角度的度量、角的分类。
6. 几何证明几何证明的基本概念、几何证明的方法、建立几何证明。
以上是八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汇总,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及数学竞赛的参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
八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点归纳数学是一门普及性极高的学科,它的知识点丰富而广泛。
针对八年级数学上册,以下是一些重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 代数与函数1. 代数式的运算1.1 同底数幂的乘法与除法1.2 幂的乘法法则与除法法则1.3 乘方的运算规律2. 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2.1 抽象问题的建模与解答2.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解方程法、等式法2.3 实际问题的应用:工程实践、生活实例等3. 二元一次方程与解法3.1 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代入法、消元法3.2 解二元一次方程的几何意义3.3 实际问题的解答与应用:图形问题、线性方程组等二. 几何与形状1. 平面图形的性质与分类1.1 三角形的分类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1.2 四边形的分类与性质:矩形、平行四边形等1.3 多边形的分类与性质:正多边形、对称多边形等2. 平面图形的计算2.1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2.2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海伦公式、高度法等2.3 圆的周长与面积计算:圆周率的性质、弧长与扇形面积等3. 空间图形的认识3.1 空间图形的基本要素:点、线、面、体3.2 空间图形的投影与展开:正视图、俯视图、展开图等3.3 空间图形的表达与分析:尺度、比例等三. 数据与统计1. 统计调查与样本问题1.1 样本容量与抽样方法1.2 数据的搜集与整理:频数、频率表等1.3 数据的分析与应用:中心趋势与离散程度等2. 概率与事件2.1 实验与随机现象2.2 概率的计算与性质:理论概率、条件概率等2.3 事件的组合与应用:排列组合、互斥事件等四. 实际问题的数学分析与解决1. 数学建模与实际应用1.1 实际问题的数学表达:问题转化、函数建模等1.2 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方程求解、函数图像分析等1.3 结果与实际问题的对比与解释以上仅为八年级数学上册的部分重点知识点归纳,通过系统学习与掌握这些知识点,同学们将能够更好地应对课堂考试与实际问题,提高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二数学上学期知识点归纳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
初二数学上学期知识点归纳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初二数学上学期的知识点可以归纳如下:
1. 平方根与立方根:掌握求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方法,包括精确求解和近似求解。
2. 常用平方根与立方根:了解常用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值,如2的平方根、3的平方根等。
3.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包括同号相加、异号相减、乘法运算的性质、除法运算的原则等。
4. 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包括同分母相加减、异分母相加减、乘法运算的性质、除法运算的原则等。
5. 百分数与百分数之间的转化:掌握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之间的相互转化方法。
6. 倍数与约数:了解倍数和约数的概念,掌握求倍数和约数的方法。
7. 整数的乘方与除法:了解整数的乘方和除法的概念,掌握整数的乘方和除法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8. 直线和角的关系:了解直线和角的概念,掌握直线和角的关系,如相交直线上的对应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等。
9. 平行线和角的关系:了解平行线和角的概念,掌握平行线和角的关系,如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等。
10. 三角形的性质:了解各种特殊三角形的性质,如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
11. 平面图形的性质:了解各种平面图形的性质,如正方形、长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等。
12. 相似三角形: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
13. 长方体和正方体: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性质,包括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以上是初二数学上学期的主要知识点,有些知识点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细分和深入学习。
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2篇)
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二元一次方程组1、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①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②共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两个一次方程所组成的一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③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2、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②通过两式子加减,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这种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3、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①鸡兔同笼4、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①增减收支5、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①里程碑上的数6、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次函数①一般地,以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组成的图像与相应的一次函数的图像相同,是一条直线②一般地,从图形的角度看,确定两条直线相交点的坐标,相当于求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相当于确定相应两条直线交点的坐标7、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①先设出函数表达式,再根据所给条件确定表达式中未知的系数,从而得到函数表达式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
8、三元一次方程组①在一个方程组中,各个式子都含有三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三元一次方程②像这样,共含有三个未知数的三个一次方程所组成的一组方程,叫做三元一次方程组③三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这个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二)(1500字)初二数学上册主要内容包括有理数、实数、代数、图形与变换、统计与概率等方面的知识点。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一、有理数1. 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可以表示成两个整数之比的数,包括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0。
2.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可以通过整数的四则运算进行。
加法和乘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减法和除法需要进行倒数操作。
3. 有理数的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可以通过它们的绝对值进行比较,当两个有理数的绝对值相等时,可以比较它们的符号。
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初二数学上册的学习内容是整个初中数学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下是对初二数学上册主要知识点的归纳:一、三角形1、三角形的定义及相关概念三角形是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
三角形的边、角、顶点等概念需要清晰理解。
2、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按边分类: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包括等边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这是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的重要依据。
4、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 180°。
通过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以求解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
5、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二、全等三角形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边边边(SSS):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边角边(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角边角(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角角边(AAS):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斜边、直角边(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三、轴对称1、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2、轴对称的性质(1)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3、作轴对称图形可以通过找关键点作出其对称点,然后顺次连接得到轴对称图形。
4、用坐标表示轴对称点(x,y)关于 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点(x,y)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初二上册数学第二章知识点整理大全
初二上册数学第二章知识点整理大全基础数学的知识与运用是个人与团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二上册数学第二章知识点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初二上册数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1、实数的分类一是分类是:正数、负数、0;另一种分类是:有理数、无理数将两种分类进行组合:负有理数,负无理数,0,正有理数,正无理数2、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等;(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8等;(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4)某些三角函数值,如sin60o等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1、相反数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与b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a|≥0)。
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则a≥0;若|a|=-a,则a≤0。
3、倒数数是1和-1。
零没有倒数。
4、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能灵活运用。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二章1、实数的概念及分类①实数的分类②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开方开不尽的数,如√7 ,3 √2等;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π /?+8等;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某些三角函数值,如sin60°等2、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①相反数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是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与b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反之亦成立。
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2篇
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2篇第一篇: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一、代数式与方程式1. 代数式:用字母和数字以及运算符号表示的式子。
常见的代数式有:① 单项式:只包含一个字母的代数式。
② 多项式: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字母的代数式。
③ 恒等式:无论取任何数代入,等式两边总是相等的代数式。
④ 恒等不等式:在一定条件下,代数式始终成立或始终不成立,可以用等号或不等号表示。
2. 方程式:包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常见的方程式有:① 一元一次方程:含有一个未知量的一次方程式。
②一元二次方程:含有一个未知量的二次方程式。
③ 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量的一次方程式。
④ 二元二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量的二次方程式。
3. 代数式和方程式的应用:代数式和方程式在实际问题中,可代表各种量的关系,求解未知量及验证正确性。
二、平面图形1. 直线和角度:直线是一组相互平行或相交的线段所组成的形状。
角度通常用度数表示,一圆周度数为360度。
常见角度:① 直角:90度的角,如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角。
② 锐角:小于90度的角,如直角三角形的锐角。
③ 钝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如直角三角形的钝角。
2. 三角形:三角形是三条边和三个角组成的图形。
① 根据三角形的边长关系分为: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
等腰三角形:两边相等。
普通三角形:三边都不相等。
② 根据三角形的角度关系分为: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角是直角(90度)。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小于90度)。
钝角三角形:其中一个角是钝角(大于90度)。
3. 四边形:四边形是四条边和四个角组成的图形。
常见的四边形:① 矩形:四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② 平行四边形:其中两组对边平行。
③ 梯形:至少有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
4. 圆与弧:圆是一个平面上每个点到圆心距离相等的点集合,圆上的连续一段叫做弧。
三、数与运算1. 整数、分数和小数:整数是正整数、负整数和零之间的数。
分数是由分子和分母组成的数,分母不能为0。
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上册数学主要涵盖了各个方面的知识点,其中包括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数据与统计三个大的板块。
本文将对八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学习。
一、数与代数1. 数的性质- 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和实数的概念- 正数、负数、零的概念- 数的大小比较(大小关系、加法、减法的性质)- 数的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数的乘方和开方2. 代数式与代数方程- 代数式的概念和性质- 代数式的加减法- 代数方程的概念- 解代数方程的方法和步骤3. 整式的加减法与乘法- 整式的概念与性质- 整式的加减法- 整式的乘法(单项式和多项式相乘)- 整式的分配律与因式分解4. 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和解法5. 比例与比例方程- 比例的概念和性质- 比例方程的概念和解法6. 百分数与实际问题- 百分数的概念和意义- 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转化- 百分数的运算- 实际问题的应用二、空间与图形1. 点、线、面的概念- 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点、线、面的分类和判断2. 角的概念与性质- 角的基本概念(角的顶点、边、度数)- 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 角的度量和角的比较- 角的运算(角的加减法)3. 一次图形与尺规作图- 一次图形的概念和性质(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 一次图形的分类和判断- 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点- 一次图形的面积计算- 尺规作图的基本步骤和方法4. 弧、弦、切线与圆- 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弧的概念和度数- 弦、切线与圆的关系和性质- 弧长和扇形面积的计算三、数据与统计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数据的来源和分类- 数据的调查、整理和表示2. 统计量的计算与比较- 平均数和中位数的概念和计算- 众数的概念和计算- 范围的概念和计算- 统计量的比较和分析3. 折线图与柱状图- 折线图和柱状图的概念和制作方法- 折线图和柱状图的分析和应用4. 概率的概念和计算- 事件和样本空间的概念- 概率的计算和性质- 各种概率问题的解法以上是八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同学们在复习和学习中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
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大全归纳2篇
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大全归纳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大全归纳精选2篇(一)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大全可以归纳以下几个方面:1. 数与代数- 实数及其表示- 分数、小数、百分数的相互转换- 整数的性质与运算- 同底数幂的运算- 平方根与立方根及其性质- 简单的代数式与方程式2. 几何- 角的概念及性质- 相交直线与平行线- 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及其性质- 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 平面镜像、中心对称- 长方体、正方体等的表面积与体积- 三角形的面积与海伦公式3. 函数与图像- 函数及函数关系的表示-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 正比例关系与反比例关系- 常用的函数类型及其图像4. 数据的统计与概率- 数据的整理、处理与表示-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 概率的概念与计算5. 实际问题的解决-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上列举的只是数学知识点的一部分,根据不同教材和学校的要求,具体还会有一些其他的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大全归纳精选2篇(二)八年级上册生物的知识点(人教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生物学的定义、生物学的几个重要分支学科、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的功能(物质的输入与输出、能量的转化、遗传信息的传递)。
3. 遗传与进化:遗传的基本规律、DNA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的表达、性状的遗传、进化的基本概念和证据、自然选择的原理。
4. 生物多样性和分类: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和重要性、分类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生物分类的层次等。
5. 生物形态与生活习性: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适应环境的特征。
6. 生态环境与生物圈: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等。
7. 植物的营养: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与关系、植物的吸收和传导、植物的运输过程等。
8. 动物的运动:植物的结构与功能、植物的运动过程、动物的运动方式与方法、动物的运动器官和运动调节等。
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优秀3篇)
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优秀3篇)初中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篇一三角形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7、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8、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9、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10、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11、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12、平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用多边形覆盖平面,13、公式与性质:(1)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2)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四边形1、平行四边形定义: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5、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6、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复习梳理归纳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知识要点一、知识网络⎧⎧⎨⎪⎩⎪⎪⎧⎪⎪→⇒⎨⎪⎪⎪⎨⎪⎪⎪⎪⎪⎪⎩⎩⎧⎨⎩对应角相等性质对应边相等边边边 S S S 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应用边角边 S A S 判定角边角 A S A 角角边 A A S 斜边、直角边 H L 作图 角平分线性质与判定定理二、基础知识梳理(一)、基本概念1、“全等”的理解 全等的图形必须满足:(1)形状相同的图形;(2)大小相等的图形;即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全等形。
同样我们把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2)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4、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判定: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平分线上(二)灵活运用定理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定理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且至少要有一组边对应相等,因此在寻找全等的条件时,总是先寻找边相等的可能性。
2、要善于发现和利用隐含的等量元素,如公共角、公共边、对顶角等。
3、要善于灵活选择适当的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1)已知条件中有两角对应相等,可找:①夹边相等(ASA)②任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AAS)(2)已知条件中有两边对应相等,可找①夹角相等(SAS)②第三组边也相等(SSS)(3)已知条件中有一边一角对应相等,可找①任一组角相等(AAS 或ASA)②夹等角的另一组边相等(SAS)初二数学上册第十二章轴对称知识要点一、轴对称图形1. 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2.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关于这条直线4.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性质①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②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③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④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⑤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定义: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也叫中垂线。
2.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3.判定: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三、用坐标表示轴对称小结: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①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②关于y轴对称的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③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④与X轴或Y轴平行的直线的两个点横(纵)坐标的关系;⑤关于与直线X=C或Y=C对称的坐标点(x, 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 (x, -y)_____.点(x, 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x, y)___.2.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这个点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四、(等腰三角形)知识点回顾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①.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等边对等角)②.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三线合一)理解: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线就可以推知另两线。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等角对等边)五、(等边三角形)知识点回顾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0 。
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①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②有一个角是60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初二数学上册第十三章实数知识要点一、实数的分类:正整数整数零有理数负整数 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正分数分数小数1.实数正无理数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2、数轴:规定了、 和 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童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个不可),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数轴上任一点对应的数总大于这个点左边的点对应的数。
3、相反数与倒数;4、绝对值5、近似数与有效数字;6、科学记数法7、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立方根;8、非负数的性质:若几个非负数之和为零 ,则这几个数都等于零。
二、复习1.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0()0(0)0(||a a a a a a20200002233..无理数的表示算术平方根定义如果一个非负数的平方等于,即那么这个非负数就叫做的算术平方根,记为,算术平方根为非负数平方根正数的平方根有个,它们互为相反数的平方根是负数没有平方根定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即,那么这个数就叫做的平方根,记为立方根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的立方根是定义: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即,那么这个数就叫做的立方根,记为x a x a x a a a a x a a a x a x a x a a =≥⎧⎨⎪⎪⎩⎪⎪=±⎧⎨⎪⎪⎩⎪⎪=⎧⎨⎪⎪⎪⎪⎪⎪⎪⎪⎪⎪⎪⎩⎪⎪⎪⎪⎪⎪⎪⎪⎪⎪⎪30.实数及其相关概念概念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分类有理数无理数或正数负数绝对值、相反数、倒数的意义同有理数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实数的运算法则、运算规律与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运算规律相同。
⎧⎨⎪⎩⎪⎧⎨⎪⎪⎩⎪⎪⎧⎨⎪⎪⎪⎪⎪⎪⎩⎪⎪⎪⎪⎪⎪第十四章一次函数知识要点一.常量、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叫做 变量 ;数值始终不变的量叫做 常量 。
二、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定义: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 与y ,并且对于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函数.三、函数中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求法:(1)用整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2)用分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分母不为0的一切实数。
(3)用寄次根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用偶次根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的一 切实数。
(4)若解析式由上述几种形式综合而成,须先求出各部分的取值范围,然后再求其公共范围,即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5)对于与实际问题有关系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应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四、函数图象的定义:一般的,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在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五、用描点法画函数的图象的一般步骤1、列表(表中给出一些自变量的值及其对应的函数值。
)注意:列表时自变量由小到大,相差一样,有时需对称。
2、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各点。
3、连线:(按照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的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六、函数有三种表示形式:(1)列表法(2)图像法(3)解析式法七、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y=kx(k为常数,且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一般地,形如y=kx+b (k,b为常数,且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当b =0 时,y=kx+b 即为y=kx,所以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八、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图象:正比例函数y= kx (k 是常数,k≠0)) 的图象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 kx 。
(2)性质:当k>0时,直线y= kx经过第三,一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着x的增大y也增大;当k<0时,直线y= kx经过二,四象限,从左向右下降,即随着x的增大y反而减小。
九、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待定系数法:先设出函数解析式,再根据条件确定解析式中未知的系数,从而具体写出这个式子的方法。
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从“数”的角度看x为何值时函数y= ax+b的值为0.2.求ax+b=0(a, b是常数,a≠0)的解,从“形”的角度看,求直线y= ax+b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3.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不等式ax+b>0(a,b是常数,a≠0) .从“数”的角度看,x为何值时函数y= ax+b的值大于0.4.解不等式ax+b>0(a,b是常数,a≠0) .从“形”的角度看,求直线y= ax+b在x 轴上方的部分(射线)所对应的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十、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一 次 函 数概 念如果y=kx+b(k、b是常数,k≠0),那么y叫x的一次函数.当b=0时,一次函数y=kx(k≠0)也叫正比例函数.图 像一条直线性 质k>0时,y随x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k<0时,y随x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直线y=kx+b (k ≠0)的位置与k 、b 符号之间的关系.(1)k>0,b >0图像经过一、二、三象限;(2)k>0,b <0图像经过一、三、四象限;(3)k>0,b =0 图像经过一、三象限;(4)k <0,b >0图像经过一、二、四象限;(5)k <0,b <0图像经过二、三、四象限;(6)k <0,b =0图像经过二、四象限。
一次函数表达式的确定求一次函数y=kx+b (k 、b 是常数,k ≠0)时,需要由两个点来确定;求正比例函数y=kx (k ≠0)时,只需一个点即可.5.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从“数”的角度看,自变量(x )为何值时两个函数的值相等.并求出这个函数值解方程组 从“形”的角度看,确定两直线交点的坐标.⎪⎩⎪⎨⎧=-=+c b a c b a y x y x 222111⎪⎩⎪⎨⎧=-=+c b a c b a y x y x 222111初二数学上册第十五章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知识要点一.回顾知识点1、主要知识回顾:幂的运算性质:a m ·a n =a m +n (m 、n 为正整数)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n m a = a mn (m 、n 为正整数)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n n n b a ab = (n 为正整数)积的乘方等于各因式乘方的积.n m a a ÷= a m -n(a ≠0,m 、n 都是正整数,且m >n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零指数幂的概念:a 0=1 (a ≠0)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指数幂都等于l .负指数幂的概念:a -p =p a 1(a ≠0,p 是正整数)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p (p 是正整数)指数幂,等于这个数的p 指数幂的倒数.也可表示为:p p n m m n ⎪⎭⎫ ⎝⎛=⎪⎭⎫ ⎝⎛-(m ≠0,n ≠0,p 为正整数)单项式的乘法法则:单项式相乘,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乘,作为积的因式;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用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与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单项式的除法法则: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2、乘法公式:①平方差公式:(a +b )(a -b )=a 2-b 2文字语言叙述: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相乘,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②完全平方公式:(a +b )2=a 2+2ab +b 2(a -b )2=a 2-2ab +b 2文字语言叙述: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3、因式分解:因式分解的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乘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掌握其定义应注意以下几点:(1)分解对象是多项式,分解结果必须是积的形式,且积的因式必须是整式,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2)因式分解必须是恒等变形;(3)因式分解必须分解到每个因式都不能分解为止.弄清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内在的关系.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互逆变形,因式分解是把和差化为积的形式,而整式乘法是把积化为和差的形式.二、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常用方法.1、提公因式法(1)掌握提公因式法的概念;(2)提公因式法的关键是找出公因式,公因式的构成一般情况下有三部分:①系数一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②字母——各项含有的相同字母;③指数——相同字母的最低次数;(3)提公因式法的步骤:第一步是找出公因式;第二步是提取公因式并确定另一因式.需注意的是,提取完公因式后,另一个因式的项数与原多项式的项数一致,这一点可用来检验是否漏项.(4)注意点:①提取公因式后各因式应该是最简形式,即分解到“底”;②如果多项式的第一项的系数是负的,一般要提出“-”号,使括号内的第一项的系数是正的.2、公式法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实质是把整式中的乘法公式反过来使用;常用的公式:①平方差公式:a2-b2=(a+b)(a-b)②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a2-2ab+b2=(a-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