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例3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三单元加法运算定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三单元加法运算定律

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导学内容:P30/例3(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导学目标:1、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导学重点: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导学难点: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一、预习学案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关于加法的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二、导学案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

第四天城市A→B第五天城市B→C第六天城市C→D第七天城市D→EA→B 115千米B→C 132千米C→D 118千米D→E 85千米根据上面的条件,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性地将问题板书。

请你们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黑板上的问题。

汇报自己的答案,并说明理由。

重点引导学生对最后一个问题(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进行汇报。

学生可能对括号问题有异议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加法中为了更清楚地体现运算顺序,所以要加小括号。

既用到了加法交换律,也用到了加法结合律。

这道题我们运用了加法中的什么运算定律?通常在简便计算中,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同时使用的。

三、课堂检测P30/做一做四、课堂小结学生汇报学习的内容,以及自己的收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外拓展P32/5—7板书设计: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115+132+118+85=115+85+132+118 ←加法交换律=(115+85)+(132+118)←加法结合律=200+250=450(千米)。

加法的运算律教案6篇

加法的运算律教案6篇

加法的运算律教案6篇加法的运算律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环节问题情境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应用设计意图目标达成导入新课一、目标导学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两个运算定律,你能说出是哪两个吗?你能举出例子说说吗?2、导入新课(师板书课题)3、出示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根据自学提纲自学课本20页例3。

)(一)自学提纲1、例3中都给出了哪些已知条件?求的问题是什么?2、你能列出算式吗?3、你能很快算出此题的答案吗?你是怎样计算的?与同桌交流。

4、在此题中,你运用了加法的哪些运算定律?(二)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并告诉学生在看不懂的地方要做上标记)。

(三)自学检测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425+14+18675+168+25环节三、合作探究1、小组互探(把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不会问题在小组内交流探究)。

2、师生互探(师生共同探究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不会问题及经小组讨论后还未能解决的问题)3、在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四、达标训练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46+()=75+()()+38=()+5924+19=()+()a+57=()+()要求学生说出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数。

2下面各式那些符合加法交换律。

140+250=260+13020+70+30=70+30+20260+450=460+250a+400=400+a3、p20做一做1、2加法的运算律教案篇2【教案准备】1、幼儿每人一套1—9的数字卡、十、一、=、有关动物的头饰。

2、教师准备磁铁教具。

【教案过程】一、引发幼儿的兴趣。

1、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些玩具9个,让幼儿数一数。

加法运算定律导学案

加法运算定律导学案

加法运算定律学习目标:1、知道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讨论,并完成1-4题。

1、李叔叔今天上午骑了40千米,下午骑了56千米。

他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请你用两种不同的方式列式计算。

方法一:方法二:答:他今天一共骑了千米。

2、由以上算式可以看出:+ ○+你还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3、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

4、你能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吗?如:甲数+乙数=甲数+乙数5、巩固练习:(1)根据加法交换律填空:29 +17 = + 29 a + 23 = + a(2)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验算。

118 +348= 38 + 67 =二、探究新知1、李叔叔第一天骑了88千米,第二天骑了104千米,第三天骑了96千米,这三天李叔叔一共骑了多少千米?2、比较下面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69 + 176)+ 28 ○69 + (176+ 28 )155 + (145 + 207)○(155 + 145 )+ 2073、三个数相加,先把()相加;或者先把()相加,()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4、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5、仔细观察,在○里填上合适的符号。

(45 +88)+12 45 +(88+12)75 + (48+25(75 + 25 )+ 48(369+172)+28 369+(172+28)(248+291)+309 248+(291+309)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三、巩固练习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425+14+186 75+168+25 67+25+33+75135+39+65+11 5+137+45+63+502、计算:1+2+3+4+5+……97+98+99+100=。

加法的运算律教案

加法的运算律教案

加法的运算律教案【教案:加法的运算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律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本课重点讲解交换律)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加法的交换律的认识和运用。

难点:结合律与交换律的差异及其运用。

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白板、彩色笔、磁性数字、小组卡片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1.教师通过提问和例题导入主题,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教师: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给了他5个苹果,那现在小明有几个苹果了呢?学生:8个苹果。

教师:小红5个苹果先给了小明,再加上小明原本的3个苹果,你们是怎么算出答案的呢?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记录结论。

学生:我们将小红给的苹果数5写在左边,小明原有的苹果数3写在右边,然后我们将两边的苹果数相加,就得到了8个苹果。

Step 2 引入交换律1.教师出示示意图,解释交换律的概念。

教师:根据小红给苹果的例子,我们可以将小红给的苹果写在左边,小明原本的苹果写在右边,相加后得到结果,再将左右交换一下位置,结果还是一样。

这就是交换律。

2.学生跟读交换律的定义。

学生:加法的交换律:a+b=b+a。

3.教师出示计算题,引导学生进行交换运算。

教师:请看这个计算题:5+7,我们可以按交换律的原理,将5放到7的后面,即7+5,所以5+7=7+5=124.学生跟读答案,并在本人的笔记本上进行记录。

Step 3 引入结合律1.教师出示示意图,解释结合律的概念。

教师:当我们进行加法运算时,我们可以先计算任意两个数的和,然后再与第三个数进行加法运算。

比如:5+7=12,再加上3,就是12+3=15、我们也可以先计算5和(7+3)的和,即5+(7+3)=5+10=15、无论是哪种计算方法,结果都是相同的。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结合律导学案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结合律导学案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结合律导学案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结合律导学案第【1】篇〗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内容:教材简析:加法结合律这部分内容是在加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继加法交换律之后的加法第二个运算定律,学好加法结合律,对于加法的简便运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程度很有帮助。

由于加法结合律是在连加法运算顺序发生变化结果不变基础上,归纳概括出来的,同加法交换律相比比较抽象,因此我在设计时,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例观察尝试探究得出加法结合律的具体内容。

这样从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不仅能够分散教学难点,而且能突出教学重点,解决了教学关键,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加法结合律的意义,并会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

过程与方法:经历加法结合律的推导过程,体验观察、归纳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从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的意义及其应用。

难点:加法结合律的推导教法与学法教师:引导、质疑、学生:观察、思考、猜想、验证。

教学过程:一、复习在()里填上适当的数20+34=()+() 64+()=36+() 79+()=45+()A+700=( ) +( )先指名回答,并说说你的理由。

然后集体回顾什么是加法交换律?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230+270=300+300 48+d=d+48 60+80+40=60+40+80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知道了两个加数的位置交换后,他们的和不变。

那么加法还有没有其他规律性的知识呢?这些知识又有什么用途呢?二、讲授新课1、计算37+26+63和26+(37+63)2、比较上面两式的异同再观察并计算59+38+732和59+(38+732)讨论:刚才两组例子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回答。

质疑:这样的猜想对吗?验证我们要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可以通过计算其他式题来证明42+45+55和45+(45+55)125+48+52和(48+52)+125学生独立计算并汇报计算结果上面两题符合我们刚才的猜想,可能是偶然哦!请同学们自己来找一找符合猜想的式题。

彭阳县实验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运算定律第2课时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教案新人教版5

彭阳县实验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运算定律第2课时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教案新人教版5

第2课时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教材第20页例3及相关练习1.进一步巩固认识加法的运算定律,能运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让学生体验运用简便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重点:熟练运用加法运算定律。

难点: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解决问题。

多媒体课件1.说一说加法运算定律,并用字母表示。

(1)学生自由发言,师评价。

(2)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2.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填空。

65+47=47+( )35+89+65=89+( +)156+49+151=156+( +)102+433+198=( +)+4333.引入课题。

师:我们已经学习掌握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在计算加法时,运用这些定律,有时可以使计算更加简便。

这节课我们就来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学例3(1)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3中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和路线图。

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A→B B→C C→D D→EA――→118千米D――→85千米E132千米C――→115千米B――→(2)提问:按照计划,李叔叔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引导学生观察,读懂题意。

学生小组自由讨论,尝试列式。

115+132+118+85(3)师:根据我们学习过的运算定律,想一想这道题怎样计算会比较简便呢?先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尝试解答。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115+132+118+85=115+85+132+118 ←加法交换律=(115+85)+(132+118) ←加法结合律=200+250=450师:运用运算定律有什么好处?生:可以使计算简便。

(5)小结:在计算加法时,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1.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第1、2题。

(指定几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教师讲评。

要让学生说出做的理由,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

加法结合律教案(3则)完整版

加法结合律教案(3则)完整版

《加法结合律教案》加法结合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加法结合律,并应用加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2.培养观察、归纳、概括的潜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加法结合律的推导。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20+34= () +()36+() =64+()A+700=+二、新授1.出示准备题:37+26+ 63、 37+( 26+ 63)59+38+ 732 和 59+( 38+ 732)讨论:比较两式题的异同。

刚才的两个例子说明了什么?2.上述两题贴合猜想,可能是偶然。

请同学们自己来找一找贴合猜想的式题。

( 学生自由举例,小组交流结果。

汇报结果,找到许多式题贴合猜想。

3.能证明猜想正确,还有我们身边的一些生活实例。

请同学们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李叔叔骑车旅行第一天骑了88 千米,第二天骑了 104 千米,第三天骑了 96 千米,这三天李叔叔一共骑了多少千米?三、小组展示1.学生先汇报A.口头列式:(88+ 104 )+ 9688+( 104+ 96)B.分别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C.决定,得数会相同吗?(相同)D. 计算结果。

得出(88 + 104)+ 96= 88+( 104 + 96)2.提问:以上几个加法算式中,每个算式等号的左边和右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3.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

(1)谁能用符号(任意选 3 个符号)表示加法结合律?如:(□+△)+○=□+(△+○)(2)如果用字母 a、 b、 c 分别表示 3 个加数,怎样表示加法的结合律呢?三、练习1.下面哪些等式贴合加法结合律?a+( 20+ 9)=( a+ 20)+ 915 +( 7+ b)=( 20+ 2)+ b(10+ 20)+ 30 + 40= 10+( 20+ 30)+ 402. 简便计算。

273 + 352+ 64864+36+ 81+ 193.五( 1)班有学生 51 人,四( 1)班有学生 47 人,四( 2)班有学生 41 人,三个班共有学生多少人?(用两种方法解答)板书设计:加法结合律37+26+ 63=37+( 26+ 63)59 +38 + 732=59 +( 38+ 732)(88+ 104 )+ 9688+( 104+ 96)加法结合律: (a+b)+c=a+(b+c)加法结合律教案(二):加法结合律教学目标( 一 )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 二 )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与的异、同点,及其特点.( 三 ) 能正确、灵活地应用加法交换律和进行简便运算.( 四 ) 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潜力.教学重点和难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能正确、灵活地应用加法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这是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透过讨论,计算从而自己发现并总结出的过程是学习的难点.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1.口答.(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 ( 里填上适当的数.46 +(=75 +( + 38=( +5924 +19=( +a+ 67=( + (要求学生说出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数.(2)根据每组第一个算式直接说出第二个算式的结果.632 + 85=717304 + 215=51985 +632=215 + 304=(2.板演:四年级一班有48 人,二班有50 人,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3.在多位数加法竖式计算中,已经学过一种简便算法,如引导学生回忆说明,从个位加起,先把每个数位上能够凑成10 的两个数加起来,再和另一个数相加.( 二)学习新课1.新课引入.教师指出:刚才那种计算方法实际上就是应用.那么什么叫做呢?这就是我们这天要研究的课题. ( 板书课题: )教师指出,如果把刚才板演题再加上一个条件三班有49 人,就是我们这天要研究的例 2.出示例2.四年级一班有48 人,二班有50 人,三班有49 人.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学生读题后,明确已知条件和问题、师生共同画出线段图.让学生用两种方法,独立做在本上.板书: (48 + 50) + 4948+ (50 + 49)=98+ 49=48 + 99=147( 人 )=147( 人 )答:四年级一共有147 人.提问:(1)这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点?启发学生说出:第一种解法是先把一班、二班的人数加起来,再加上三班的人数,也就是先把48 和 50 相加,再加上49;第二种解法是先把二班、三班的人数加起来,再加上一班的人数,也就是先把50 和 49 相加,再和48 相加.(2)这两种解法有什么相同点?启发学生说出两种解法的计算结果相同.(3)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透过比较明确这两个算式是相等的关系,因此能够写成.(48 + 50) + 49=48+ (50 + 49)(4)观察下面两组算式,每组的两个算式有什么样的关系?○里应填什么?(32 + 40) + 19○ 32+ (40 + 19)(75 + 25) + 40○ 75+ (25 + 40)启发学生明确:每组的两个算式是相等的关系,○里应填上=.(5)继续观察这三个等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等号左边算式和等号右边算式各有什么共同点?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归纳:①这三个等式中,每组算式两边都有三个加数,加数不一样.②三个等式中,等号左边算式加的顺序相同,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③三个等式中,等号右边的算式加的顺序也相同,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6) 那么等号左、右两边加的顺序一样吗?它们的和怎样呢?( 不变 )引导学生总结发现的规律.教师明确: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这一规律就叫做.(7) 怎样用比较简单的形式表示呢?如果用字母a, b, c 表示三个加数,那么的字母公式是什么?学生阅读课本第49 页结论.板书: (a +b) + c=a(b + c)3.教学和加法交换律的异同点及它们的特点.教师启发学生讨论:在加法运算中,加法交换律和有什么异同点?从而得出相同点:加法交换律和都是加法的运算定律.其计算结果――和不变.不同点:加法交换律是变换了加数的位置,如a+ b=b+ a;不改变加数的位置,而改变了加数的运算顺序,如a+ b+ c=(a +b) + c=a+ (b + c) .特点:应用加法交换律改变加数的位置后,计算时仍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应用改变运算顺序后,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4.教学的应用.在加法中应用运算定律能够使计算简便.(1)教学例 3:计算 480 + 325+ 75.提问:这道题怎样算比较简便?为什么?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在讨论的基础上明确,因为375 和 25 相加能得整百数(400) ,再算 480 + 400 比较简便,那里应用了.板书:(2)教学例 4.计算 325 + 480+ 75 怎样算简便?应用了什么定律?启发学生想出325 和 75 相加能够得到整百,先用加法交换律交换480 和 75 的位置,再计算325 加 75 ,那里又应用了.板书:(3)比较例 3、例 4 在应用运算定律方面有什么不同?在比较中使学生明确,例 3 只应用了,而例 4 是先用加法交换律把 75 和 480 交换位置,再应用把 325 和 75 相加才能使计算简便.教师概括:在加法中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有时要用到交换律,有时要用到结合律,有时既要用到交换律还要用到结合律.无论如何应用,在计算时为使计算简便应思考,哪些数相加能够得到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要先用加法交换律把这些数移在一齐,再应用把这些数结合起来先算,最后求这几个数的和.练一练完成课本第50 页做一做的题目.说明怎样算简便,用了什么运算定律.提问:过去哪些知识应用了?例如,做口算加法36+ 48,透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把36+ 48 先改写成36+ (40+8) ,然后算 (36 + 40) + 8 这就是应用了.( 三)巩固反馈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369 + 258+ 147=369+ ( □+ 147)(23 + 47) + 56=23+ ( □+□ )654 + (97 + a)=(654 +□ ) +□2.下面哪些等式贴合?a+ (20 + 9)=(a + 20) + 915+ (7 + b)=(20 + 2) +b (10 + 20) + 30 + 40=10+ (20 + 30) + 40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91+89+ 1178+46+ 154168 + 250+ 3285+41+ 15+ 59(四)作业练习十一第8~ 10 题.课堂教学设计说明学生过去对有过一些感性认识,本节课主要是透过学生熟悉的事例,采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后,进行一系列的比较,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抽象概括出.新课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学习例2,透过一系列的启发、讨论,逐步总结出.第二部分透过比较和加法交换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两个运算定律,并掌握它们的特点.第三部分学习应用加法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透过计算让学生懂得加法应用了什么定律,怎样应用的定律.只有真正理解定律的好处,才能做到灵活运用.本节课的练习目的明确.围绕重点使学生在理解两个运算定律的基础上,进行简便运算.板书设计例 2 四年级一班有48 人,二班有50 人,三班有49 人,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48 + 50) + 49=98+ 49=147( 人 )48 +(50 + 49)=48 + 99=147( 人 )答:四年级一共有147 人.(48 + 50) + 49=48+ (50 + 49)(32 + 40) + 1932 + (40 + 19)(75 + 25) + 4075 + (25 + 40)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a +b) + c=a+ (b + c)加法交换律和相同点:计算结果――和不变不同点:应用加法交换律改变加数位置后,仍按从左到右顺序计算.应用改变运算顺序后.要先算( 里面的,再算( 外面的.加法结合律教案(三):加法结合律和简便算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掌握加法结合律.2、能够应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重点对加法结合律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教学难点加法结合律的运用.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什么叫加法交换律?用字母如何表示?2、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43 +67 =()+()35 +()= 65+()()+ 18 =19 +() a+ 100 =()+()3、下面各等式哪些贴合加法交换律?270+ 380= 390+ 26020 + 50+ 80= 20+ 80+ 50a+ 400= 400+ a140+ 60= 60+ 140谈话引入:以上,我们运用了加法的好处及交换律解决了一些问题,那么关于加法还有没有其他的规律性知识?这些知识又有什么用途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加法结合律和简便运算.(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教学例3、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12+ 13)+ 14 ○ 12+( 13+ 14)(320 + 150)+ 230○ 320 +( 150+ 230 )1、教师提问:(1)上面等式两边算式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相同点:都有三个加数,左右两边的三个数相同;不同点:加的顺序不同.( 2)每组两个算式的结果怎样?用什么符号连接?每组算式说明什么?2、归纳加法的结合律.3、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如果用字母a、 b、 c 分别表示 3 个加数,怎样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呢?教师板书:(a+ b)+ c= a+( b+ c)等号左边( a+ b)+ c 表示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等号右边a+( b+ c )表示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用第一个数相加.a、 b、 c 表示的数是什么范围的数?4、练习: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25+ 68 )+ 32 = 25+(□+□)130 +( 70+ 4)=( 130+□)+□(二)教学简便算法.应用加法结合律我们能够改变一些数的运算顺序,但应用加法交换律更主要的一点是能够使一些计算简便.1、例 4 计算 480+ 325+ 75教师提问:同学们想要计算 480+ 325+ 75,怎样计算比较简便?为什么?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学生试算)教师板书:480 + 325+ 75=480 +( 325 + 75)=480 + 400=8802、例 5 计算 325+ 480+ 75教师提问:这道题怎样算比较简便?为什么?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群众订正)325 + 480+ 75=325 + 75+ 480=( 325 + 75)+ 480=400 + 480=880教师提示:哪一步能够省略?325 + 480+ 75=325 + 75+ 480=400 + 480=8803、比较例4、例 5 在应用运算定律方面的不同.例 4 没有调换加数的位置,直接应用了加法结合律进行了简算;例 5 要使 325 与 75 相加,则务必先应用加法交换律将75 交换到 480 的前面,再应用加法结合律简算.4、反馈练习:137 +31 + 63,怎样计算比较简便?用了什么定律?5、想一想,过去哪些计算应用了加法的结合律?(在做口算加法时应用了加法结合律)如: 36+ 4836+48= 36+( 40+ 8)=( 36+ 40)+ 8= 76+ 8= 84教师说明:根据加法结合律不仅仅能够做口算加法,还使一些计算简便.简算时要注意数字特点.三、巩固发展.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填上适当的数.369 + 258+ 147= 369 +(□+ 147 )( 23+ 47 )+ 56 = 23+(□+□)654 +( 97+ a)=( 654+□)+□2、下面哪些等式贴合加法结合律?a+( 20+ 9)=( a+ 20)+ 915 +( 7+ b)=( 20+ 2)+ b10+20+ 30+ 40= 10+( 20+ 30)+ 403、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88+75+ 126+ 2+7+4+879+145+ 2114+9+ 2+11 + 625+97+ 15+ 37+ 39+ 43+ 61+ 8+ 324、选取比较简便的方法填在括号里.(1) 399+154 + 201 =()①399 +( 154 + 201)②( 399+ 201)+ 154(2) 374+268 + 126 + 432=()①( 374 + 126 )+( 268+ 432)②( 374+ 126 )+ 268+ 432四、全课小结.这天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什么叫做加法结合律?与加法交换律有什么不同之处?五、布置作业.光明小学篮球队队员的身高分别是:160 厘米、 164 厘米、 158 厘米、 156 厘米、162厘米.队员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六、板书设计加法结合律和简便算法例 3 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例 4 计算 480+ 325+ 75480 + 325+ 75480 +( 325+ 75)=480 + 400=880例 5 计算 325+ 480+ 75325 + 480+ 75=325 + 75+ 480=( 325 + 75)+ 480=400 + 480=880珍惜眼前的学习机会,当你现在有机会学习各种经验时,一定要倍加珍惜。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深入学习加法运算定律》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深入学习加法运算定律》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深入学习加法运
算定律》教案
目标
本教案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深入加法运算定律,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

教学内容
1. 加法的定义和性质
2. 加法运算的交换律、结合律和零元素
3. 复加法运算的基本技巧
教学步骤
步骤一:引入
1. 利用问题情境引入加法的概念,如:小明买了2个苹果,小红买了3个苹果,他们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
2.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引出加法运算的概念。

步骤二:讲解加法的定义和性质
1. 通过示例和图示,讲解加法的定义和性质,如:加法是将两
个或多个数合并在一起的运算,它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存在零元
素等性质。

2. 与学生进行互动,让他们举例说明加法运算的交换律、结合
律和零元素。

步骤三:练加法运算
1. 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加法运算题目,让他们独立完成。

2. 检查学生的答案,让他们互相交流并讨论解题方法。

步骤四:巩固和拓展
1. 给学生提供一些较复杂的加法运算题目,让他们运用所学的
加法定律解答。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解题过程,加强他们对加法运算定律的
理解。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生应该对加法运算的定义、性质和基本技巧
有所掌握,并能够运用加法定律解答简单到较复杂的加法运算题目。

扩展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生活中的加法运算实践,如购物计算、时间计算等,加深他们对加法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3-1加法运算定律(二)——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3-1加法运算定律(二)——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本课时是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内容。

教材仍旧以实际问题情境呈现,设计的4个加数,其中两个数可以凑成整百数,另两个数可以凑成整十数,旨在将所学的两条加法运算定律,综合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中,使计算更加简便。

本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四则运算和加法运算定律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对加法运算定律已有了初步认识,这节课着重让学生将学习的加法运算定律综合应用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数据特点、合理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运算定律的应用价值。

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灵活熟练地运用加法运算定律。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两条加法运算定律。

(播放两条音频)加法交换律改变的是加数的位置,而加法结合律改变的是运算顺序,运用加法结合律最重要的标志就是使用了小括号。

练习: 1.说一说下面的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1)A+67=67+A(2)(35 + 172 ) + 28 = 35 + ( 172 + 28 )(3)234 + 35 + 66 + 165 = ( 234 + 66 )+( 35 + 165 )不管是两个数相加,还是三个数、四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或者把算式中任意两个加数先相加,都不改变计算结果。

1.出示主题图:2.引导学生仔细读题,获取数学信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3.分析题意,并列出算式:115+132+118+854.问题:怎样计算呢?5.汇报计算过程(1(播放音频)小军是按四则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

(2(播放音频)小丽在计算时,先观察加数的特点,运用上节课学习的加法运算定律,把相加得到整十、整百的数先相加,使计算更简便。

6.对比分析:观察比较两种不同的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7.重点分析小丽的算法,总结规律:在计算加法算式时,运用加法运算定律,把相加刚好得到整十、整百的数先相加,。

四年级下册数学学案加法运算定律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学案加法运算定律人教版

加法运算定律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组号:_________第二课时预习要求1.认真预习书本P20例3,学会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2.能够结合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合理的算法,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旧知回顾】1.下列算式分别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35+145=145+35,运用了。

A+75+65=A+(75+65),运用了。

★+◆+▼=◆+(★+▼),运用了。

2.简便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分别运用了哪些定律65+49+51 108+47+92 146+29+271+854【合作探究】1.探一探(1)预习课本P20例3,试着完成例题中的问题。

(2)修路队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164米,第二天修了234米,第三天修了166米,还剩下236米没修,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列综合算式,再用简便方法计算)(B档)★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后,思考:你是怎样计算的?根据哪些运算定律?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小结:为了计算简便,这道题既运用了()又运用了()。

在简便计算中,()和()有时可以同时使用,把能凑成()、()、()的两个加数结合起来相加,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3)通过预习,你还有什么疑问或学习建议吗?2.试一试(1)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A档)245+180+20+155 67+25+33+75(2)(B档)你能很快算出全校共多少人参加公益活动吗?(列综合式,并用简便方法计算)3.小结如何灵活使用运算定律使得计算更加简便?【精练反馈】1.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A档)13+46+54+87 5+137+45+63+502.晓明要搬家了,爸爸妈妈去商场购买了以下电器,一共花了多少钱?(B档)【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疑问吗?【拓展延伸】果农大叔把十筐香蕉送到水果超市,这10筐香蕉连筐的质量(单位:千克)依次是58、53、42、47、49、62、51、63、48、47。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导学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导学案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导学案单元教学总述单元内容导引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与分配律,以及这五条运算定律在整数四则运算中的简单运用。

运算定律是运算体系中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是运算的基本性质,可作为推理的依据。

本单元所学习的五条运算定律,不仅适用于整数的加法和乘法,也适用于有理数的加法和乘法。

随着数的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在实数甚至复数的加法和乘法中,它们仍然成立。

因此,这五条运算定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被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加法、乘法运算的理解,帮助学生将原来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合理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同时,这五条运算定律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还会继续不断地发挥它们的基础作用。

单元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与分配律,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2.能运用加法和乘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3.理解并掌握减法和除法的运算性质,并能运用这些运算性质灵活地进行简便运算。

4.能利用简便运算灵活地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关注方法的灵活性,注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重难剖析重点:1.探究并理解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1.乘法分配律的逆用。

2.灵活运用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单元结构导图课时教学设计1.加法运算定律课时1 加法交换律(20分钟)(2)组织学生观察比较这两道算式,比较两种算法。

(3)引导学生思考:这两道算式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2.验证、总结加法交换律。

(1)引导学生思考:这一组算式交换了两个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没有变,是不是任意两个数相加,都有这样的规律呢?(2)引导学生举例验证,教师巡视,并展示学生的举例情况。

(3)总结:不管两个加数是多少,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运算定律实践》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运算定律实践》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运算定律实
践》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加法运算定律的具体应用方法。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惯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介绍。

2. 加法运算定律的实际应用练。

三、教学重点
1. 理解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

2. 掌握加法运算定律的具体应用方法。

四、教学准备
1. 课本《数学四年级下册》。

2. 教学投影仪及相关教学资源。

3. 学生练册和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简短的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加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概念讲解
介绍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和意义,包括交换律、结合律和零元
素的概念。

3. 实际应用练
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例如:
问题1: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5个苹果,请问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问题2:一家超市原本有8箱牛奶,后来进货进了4箱,请问超市现在有多少箱牛奶?
4. 讨论与总结
与学生一起讨论实际应用练的解题方法和答案,引导学生总结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规律。

六、课堂作业
布置相关的练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检查作业的正确性。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加法运算定律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概念理解仍有困难,下
一次教学时需要加强概念讲解的方式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加法运算定律。

有理数加法运算律导学案

有理数加法运算律导学案

课题:有理数加法(2)----运算律的运用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的过程,并能利用加法的运算律进行简化计算。

2.能利用有理数加法的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一些具体数的计算,合情推理,归纳出有理数的加法的运算律。

4.鼓励学生利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让学生养成求简意识。

学习重点:探索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并能运用有理数加法运算。

学习难点:用有理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步骤:自学指导1、有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2、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运算定律都有什么?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计算。

1、(-8)+(-9)= (-9 )+(-8)=2、4+(-7)= (-7)+4=3、6+(-2)= (-2)+6 =4、[2+(-3)]+(-8)= (-8)+ [2+(-3)=]5、10+[(-10)+(-5)] = [(-10)+(-5)] + 10=通过以上计算把你的发现用字母表示出来。

在有理数的运算中,加法的运算律还成立吗?再换一些数试一试。

总结:有理数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的位置,和三个数相加,先把或者先把和。

能力提升(1)(-4)+(+17)+(-36)+(+73)(2)(-7.3)+(-6.25)+(-2.7)+7.25(3)若|ⅹ+4|与|y+2|互为相反数,求x+y的值(5)计算1+(-2)+3+(-4)+5+(-6)+7+(-8)+……+99+(-100)的值达标检测1、计算下列各式(1)、 31+(-28)+69+28 (2)、(-13)+11+(-17)+39(3)、()675.06552+-+⎪⎭⎫⎝⎛++-(4)、(+14)+(-4)+(-2)+(+26)+(-3)(5)(-83)+(+26)+(-41)+(+15) (6)(-1.8)+(+0.7)+(-0.9)+1.3+(-0.2)(7)⎪⎭⎫⎝⎛-+⎪⎭⎫⎝⎛++⎪⎭⎫⎝⎛-+616414313212(8)⎪⎭⎫⎝⎛-+⎪⎭⎫⎝⎛+⎪⎭⎫⎝⎛-+-43411213)5.2(小结:通过以上三题可以看出,在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时。

六年级上册数学运算定律和解决问题(81-83)页 3优秀导学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运算定律和解决问题(81-83)页 3优秀导学案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
b)×c=a×(b×c)。(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2、自学81页的例1
三.交流展示
1、完成81页的做一做。
2、1.选用合适的方法来计算下题。46+32+54 0.7+3.9+4.3+6.3 25×49×4 8×(36×125)8×4×12.5×0.25 . 2.7×4.8+2.7×5.2 905×99+905 13×10.2
3.王勇家养了40只鸡,养的鹅比鸡多1/5.王勇家养过观察、分析找
出结果。
3、用已学过的方法解决。




四.当堂检测:1、完成82页的做一做。2、完成83页的3和5题。
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六.预习提示:
1、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2、会求简单的代数式的值。
双河小学数学导学案
课题
运算定律和解决问题(81-83)页
课时
1课时
学习目标
1.探索和理解运算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2.能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的运算。
学习重点、
难点
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学习、教学过程
步骤
导学过程(学生)
温馨提示




一.明确目标
二.合作探究1.回顾和总结学过的整数运算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自主学习】
1、出示:例3,根据条件,自己提出问题。

2、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式,想一想,这个式子能够怎样计算。

【合作学习】
1、小组讨论:例3的式子能够怎样计算?各种计算的结果是不是
一样的?
2、小组讨论:上面的计算方法,哪一种简单些,用了加法的什么运算定律?为什么要先交换位置后使用结合律?
【我的疑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