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全册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牛津上海版(五四学制)科学七年级上册:11.3 听觉 课件(共52张PPT)
1、根据听觉的形成过程,谈谈完全 “失聪”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小资料1
失聪
• 传导性耳聋:
• 鼓膜,听小骨损伤或发生障碍
1、急性中耳炎没有及时治疗。
2、巨声或打耳光形成鼓膜内外压力
差引起。
3、潜水过深。
神经性耳聋:
1、听神经受损伤。
2、药物影响等。
如果你是五官科医生……
病人:我的耳朵听声音听不清楚了……
耳蜗内的
听觉感受器
耳蜗
声音放大
鼓室内 听小骨
振动传声
产生兴奋 听神经
大脑
听觉
你、你爸、你爷爷三者相比较你 们的听觉功能有什么差异吗?
听觉通常会随年龄的增大而变得不敏感。 这时也可以用助听器会听的清楚些。
但如果一个人由于听觉器官某一部 分受了损伤,那么即使用助听器也 很难再听到声音了,这就叫失聪。
引起___鼓__的膜振动,这种振动能引起_______ 听小骨
的振动把声音放大后传到内耳,内耳中的____上的听觉感受 器产生兴奋,并由
___耳__蜗_传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听觉,我们就听
到听声神音了经。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三、听觉的形成过程
声波 耳廓 收集声波 外耳道 声波的通道 鼓膜
2
学习重点
人类能够听到_____(有限/无限)范围内的声音频率,而且各 人的听力范围_____(并不相同/相同)。
3
练习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声音是一种波,有振动物体所 产生并在介质中_传__播__的一种波,具有一定的_能__量__。
11.3.4 保护听力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了解声音是一种波,由振动物体所产生 并在介质中传播的一种波,具有一定的能量。一般将由物体振动时所 产生的声音的能量的大小称为声音强度。声音强度的测量单位是“分 贝(dB)”。
牛津上海版(五四学制)科学七年级上册:9.4 电信 课件(共32张PPT)
通过电磁波传播接收到的图像
通过光缆传播接收到的图像
比较上两图可以知道通过_____传输电视节目的信号效果比较好。
•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我们的通信设备日 新月异。
• 比如说电话,从一开始的有限固定电话, 到无线移动电话,到最新的可视电话。过 去,观众只能收看电视台播放的节目,现 在也可以在家中点播节目了。
9.4.2 电磁波
收音机、电视机、移动电话等通信设备都是利用电磁波来发生声 音、图像信号的。
1
电磁波
1.打开收音机,转动旋钮调到没有 电台处,开大音量。
2.将一根导线,一端与电池的负极 相连,另一端与电池的正极断续接触。
3.这时,你听到收音机里发出_____ (音乐/讲话/沙沙/咔嚓、咔嚓)声。
9.4 电信
前言
• 我们日常使用的家用电器中,大多数是用来 加热、制冷或照明,还有一些电器是用来通 信的,如电话机,电视机、收音机。
小结
• 从以上介绍可以知道,利用电流传播信号的通 信设备是___电__话____,__传__真__机__利用电磁波传播信 号的通信设备是____收__音__机__,__电__视__机______,而不少 通信设备采用多种通信手段发送信号。
• 这样的变化还有很多,让我们来看看一些 例子。
• 先进的通信设备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外面 的世界,更方便地和别人沟通、交流,从 而让我们获得更多知识,让我们的生活更 加丰富多彩。
• 但有些设备具有辐射作用,使用时需要格 外注意使用时间,不要过度使用。
• 而在未来,也会有更方便快捷的通信设备 被发明出来,以供人们更好地互相交流。 例如迷你电脑,等等。
4.这是由于电路中的电流发生_____ 时,会产生电磁波,向_____发射。收音 机接收到电磁波后便发出响声。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6科学计数法课件
=104
=8×105 =5.6×107 =7.4×106
2 下列用科学记数法写出的数,本来分别是 什么数?
1×107 =10 000 000
4×103=4 000
8.5×106 =8 500 000 7.04×105=704 000
例:资料表明,被成为“地球之肺”的森林
正以每年约1300万公顷的速度从地球上消失, 每年森林的消失量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应是多少 公顷?
这种计数的方法叫科学记数法.
把较大的数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时,10的指
数n等于原数的整数位数减1。
1.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①1 000 000= 106
②57 000 000= 5.7×107
③123 000 000 000=1.23×1011
2.下列各数是否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
2 400 000 2 400 000 3 100 000
读作:5.67乘10的8次方(幂) 22 600 000 000 = 2.26×10 000 000 000
= 2.26×1010
-6 100 000 000= -6.1×1 000 000 000
=-6.1×109
书写简短,便于读数.
像这样,把一个绝对值大于10的数表示成
±a×10n的情势,其中 1≤ a<10, n为正整数,
1.6 有理数的乘方 —科学记数法
生活中的数据 长江三峡水库容量为39 300 000 000m³
生活中的数据
生活中的数据
生活中的数据
生活中的数据
696 000 300 000 000 15 000 000 000 39 300 000 000 11 669 400 000 000
沪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全套ppt课件
思考与练习 1、用小刀解剖一颗完整的菠菜,观察一下哪些 部位是绿色,哪些部位不是,指出植物可以进 行光合作用的部位。 2、自己动手煮一锅鸡毛菜汤,随着时间的延长, 注意观察叶片的绿色是否会变化。 3、收集你身边的不同颜色、形状的植物叶片, 塑封以后做成美丽的书签。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哪些原料?生成淀粉的同时还 有什么其他产物?
谢
谢
热传递
热传导
固体物质 不锈钢 铜 铝 塑料 木 竹
触摸感觉
热传导性能
思考与练习
1、冬天,用手摸室外的东西时,会觉得金属比木头冷, 是木头的温度确实要比金属的温度高些,还是另有原因? 请作出解释。
2、小实验:先把一根棉线拉直后放到烛焰上并把它烧断, 再把同样的棉线紧紧地缠绕在一根铁棒上(每匝间有一 定间隔)也放到烛焰上去烧断它。试比较两次烧断棉线 的时间长短,并作出相应的解释。 3、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写一篇《加入所有材料都是热 的良导体(或热的不良导体)》的文章,朗诵给大家听。
这超市的商品分类利用了二歧分类的原则
思考与练习
1、模拟超市,将家中部分物品如:桌子、笔、椅子、 面包、书包、床、电冰箱、沙发、电视机、微波炉、 鸡蛋、课本、笔记本、糖果等进行分类。
2、选择同班4-6名同学,试着根据二歧分类法进行 分类。
植物的分类
自然界中植物有40多种,不同植物之间存在着差异, 只有详细了解它们的特征,才能进行正确分类。
2、爱护生物从我做起。请用一段文字,一首小诗或一 幅画来唤醒人们保护环境,保护濒危动物的意识。可以 把全班评选出来的优秀作品作为一期板报内容,时刻提 醒勉励大家。
3、上网调查上海地区有哪些珍稀动物,在老师或家长 的带领下选择参观上海保护珍稀生物的场所。
最新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课件
第1章 有理数
最新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 整课件
1.1 正数和负数
最新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 整课件
1.2 数 轴
最新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 整课件
1.3 有理数的大小
最新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 整课件
1.4 有理数的加减
最新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 整课件
1.5 有理数的乘除
最新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 整课件
阅读与思考
最新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 完整课件目录
0002页 0086页 0129页 0152页 0154页 0399页 0461页 0695页 0729页 0783页 0865页 0924页 1158页 1201页 1256页 1302页 1330页
第1章 有理数 1.2 数 轴 1.4 有理数的加减 阅读与思考 数学活动 数学史话 复习题 2.1 用字母表示数 数学活动 1 数学活动 2 数学史话 复习题 3.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3.3 消元解方程组 数学活动 小结·评价 第4章 直线与角
最新沪科版七年
牛津上海版(五四学制)科学七年级上册:11.2 视觉 课件(共52张PPT)
比较瞳孔在管线变化前后的变化
结论: 光线强烈时瞳孔变 ,光线较弱时,瞳孔变
猜一猜: 瞳孔与虹 膜的关系
虹膜会随着 的强弱而伸缩改变瞳孔的 ,从而调节进入眼球的光的多少
眼睛各部分的作用及相关应用
名称
作用
角膜 光线经此射入眼球眼睛提供大部分力 cornea 巩膜 和角膜一起维持眼球形状,保护眼内组织
虹膜 位于晶状体的前方,将眼房分为前房和后房不同种族 iris 人的虹膜颜色,纹路都不同。虹膜识别技术
光的反射
当光照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时,发 生反射现象 .
N
B
A
θ1 θ2
O
镜 面
光的反射
实验表明:光的反射遵循如下的规律
1、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 线跟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两侧.
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θ 1= θ2
反射定律
N
B
A
θ1 θ2
反射现象光 路是可逆的
O
平面镜
日常生活中用的镜子,反射面是平面,叫做平面镜.
睫状肌 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二、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晶状体的调节作用
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 变薄,远处来的光线恰好会聚 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 处的物体。
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 变厚,近处来的光线恰好会 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 清近处的物体。
三、近视眼及其矫正
1、成因:
2、矫正: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 太强,成像于视网膜前。
平面镜是怎样成像的呢?
平面镜 O
S
C
物体上一点
A
A′
B
O′
B′
S′ 平面镜
平面镜
S点发出的所有射向平面镜的光线经反射后, 它们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都相交与S′点,且S′与S点到 镜面的距离相等.
沪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十章 地球与资源 复习课件(共21张PPT)
几种岩石的性质
微细颗粒 层状结构 敲击后有清脆的声音――――板岩 颗粒粗或中等,结构松散―――――――――――砂岩 颗粒粗或中等,结构紧密,有不同颜色坚硬―――花岗石 颗粒粗或中等,结构紧密,晶莹,有的有条纹――大理岩 微细颗粒 层状结构 敲击后无砰声―――――――页岩
4.简答:说说你知道的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的资源有哪些? (每种至少写4种)(8分) 可再生的: 不可再生的:
3、建造 海上人工岛 等设施使海洋空间得 到更充分的利用。
4、开辟 海洋运输航线和铺设海底电缆 , 使各大洲的联系更为方便。
海水资源
海
海洋生物资源
洋
海洋空间资源
资
海洋矿产资源
源
海洋旅游资源
海洋能源
典型练习
1.金元素和铂元素的性质较不活泼,一般不和其它元素化 合,这两种元素在矿物中[ B ] A.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B.以单质形式存在 C.提炼难度较大 D.蕴藏量较大
2、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 4万千米 )
地壳
地核
地幔 外地核
内地核
上地幔 下地幔
岩石圈
岩石和土壤
岩浆岩:岩浆喷出地壳冷却凝固而成,有明显矿物晶体颗 粒、气孔或柱状结构。玄武岩、侵入岩(岩浆侵入地壳冷 却凝固而成)、花岗岩 沉积岩:地表碎屑物一层层堆积、压实、固化而成。有明 显层状结构特征或化石。石灰岩、砂岩页岩、砾岩 变质岩: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原来岩石的成 分和结构发生变化而形成的新岩石片状的结构。大理岩、 板岩片麻岩
岩石分类
岩浆岩(花岗岩)由热的岩浆冷却形成 沉积岩(砂岩和石灰岩)由自然风化形成 变质岩 (大理石)由岩石发生质的变化后形成。
土壤的成分
固体:矿物质、有机质 液体: 水分 气体: 空气
沪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八章 能与能源 复习课件(共21张PPT)
5.关于核能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的链式反应产生的能量来发电的 B.如果对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释 放出巨大的能量,发生猛烈爆炸 C.氢弹是利用轻核聚变制成的武器 D.原子弹是利用轻核聚变和重核裂变而制成的核武器
答案:D 解析:原子弹是利用重核裂变(链式反应)而制成的核武器。
重难点、易错点分析
某同学将试管套在手指上,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底端。 一段时间内手指不感到烫。请分析其中的原因。 答题要点: 玻璃和空气都是热的不良导体,很难发生传导 在试管的顶端加热,热空气集中在试管的上部,
很难形成对流 有辐射,但火焰小,作用不明显
分析过程: 1.看清题意 2.搜索脑海中已有的知识(板块、主题、知识点) 3.依据相关的知识点解释题目
第八章 能与能源 复习课件
单元知识梳理
板块
主题
知识点
能及其 转化
能量 能的转化 能的转化器
光能 声能 势能 动能 化学能 内能 核能 势能和动能统称为机械能
电能
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
能量转化器可以把能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 式
热传递
1.热总是从高温传至低温的 2.金属是热的良导体,非金属是热的不良导体 热传导;热辐 3.保温措施: 射;对流 隔热体可以阻止热以传导的方式传出 真空可以阻止热以对流和传导的方式传出 光亮的表面可以防止热以辐射的方式传出
6.东北网哈尔滨5月11日电 哈尔滨今年将拔掉140户企事业
单位的燃油小锅炉,并入热网集中供热。这种做法不可以
[A]
A.提高燃料的热值 B.减少大气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C.节约能源
D. 使燃料完全燃烧
沪教版七年级科学第一学期:第十章 地球与资源 课件(共114张PPT)
这些都是用岩石做成的,前者用的是 花岗岩,后者用的是大理岩(汉白玉)。
岩石种类很多,有些是由地球内部的 岩浆侵入到岩石裂缝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 而成,称为岩浆岩,如花岗岩;有些是地 表物质在低洼处沉积再度固结而形成的, 称为沉积岩,如砂岩,石灰岩;有些是原 有岩石又经地下高温高压形成的,称为变 质岩,如大理岩由石灰岩变质而成。
实验结论:
1、反复加热、冷却的岩石__(有/无) 裂缝出现,反复加热、冷却的岩石更__ (难/易)破碎。
2、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_____。
3、在以上的实验中,试管加热时应注意: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体验与活动
仔细阅读下图,思考岩石风化的原因,完成 图下的连线配对。
我国有很多矿产资源品位低,总的特点是贫矿 多、富矿少,不利于开采和冶炼。如铁矿,全国平
均品味只有34%,富矿不到5%。
我国大多数矿物资源集中分布在局部地区, 这有利于大规模集中开发,提高经济效益,但由 于分布不均,增加了交通运输的压力。
体验与活动
阅读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图,说说我国 煤炭资源分布的特点,我国哪个省煤炭资 源最丰富?京杭大运河南下的货物主要是 煤炭,你能说出原因吗?
科学发展到今天,人们能上“九天揽 月”,却仍然“入地无门”。目前世界上最 深的钻孔深度只有12千米。科学家们只能通 过研究地震波、地磁要素和和火山爆发来间 接地揭示地球内部的奥秘。
体验与活动
试用熟鸡蛋的横切面作比喻, 说明地球内部的图层结构。
小贴士
地球是由一个 物质分布不均匀的 同心球层构成,由 外向内包括地壳、 地幔金额地核。
地球的平均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 为6357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0000千米。
沪教版七年级科学第一学期:第九章 人体与健康 课件(共36张PPT)
休息、习惯与健康
怎样睡,才舒服?
1、很多同学都喜欢穿紧身牛 仔裤,请问这对健康有益还是 有害,为什么?
2、请说说冬天戴帽子的好处。
思考与练习 1、为什么饭前饭后不宜吃冷饮?你有这种坏习惯 吗?
2、查阅资料,谈谈对“电子游戏综合征”的危害。
9.3 影响健康的因素
吸烟、酗酒、滥用药物、吸食毒品等都影响健康,甚 至危及生命或危害社会的重要因素,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 它们的危害性。
牙齿是人体极其重要的器官。各种食物只有经过牙齿充分咀嚼 后,营养物质才能更容易被消化。
张开嘴,观察我们的牙齿。
蛀牙产生的过程
人体内水分的平衡与调节
水是维持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物质,水平衡是维持人 体生命活动的重要保证。
请说出1-8分别代表什么?
9.2 运动、休息与健康
科学的体育锻炼、良好的休息方式和行为习惯是保证 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运动增强肺功能
呼吸过程中肺部的变化。
思考与练习
1、用手抵压在胸部两侧,尽力吸气和呼气;两 前臂胸前交叉,手掌按在前胸部,尽力吸气和 呼气,仔细体验胸廓的变化情况。
2、记录高抬腿30次和60次后的呼吸频率,从 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运动增强心脏功能
体育运动能使心脏得到锻炼,明显提高心脏的机能。 心脏和血管组成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心脏是一个肌肉质的 动力器官,它能有节奏地收缩和舒张,使血液在全身的血 管中不断流动,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送到身体各部分,同 时把生命活动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运送到肺、肾等处, 排出体外。
1、药都有保质期,服用过期药品对身体有什么伤害? 2、保健品可以当药品用吗?说说你看过的保健品。
远离毒品,珍惜生命
请谈谈远离毒品的意义。
华东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走近科学——奇妙的科学 (共15张PPT)
第
一
讲
第一讲
奇妙的科学
一、科学课是培养科学素养的课程 二、科学素养是指:
发现问题的能力 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能力 思考能力 实践能力
三、科学是神秘的、有趣的、可探索的
实验:漏底的瓶子能接水吗?
1、底部有洞的瓶子能接水吗?
2、不能用手堵住瓶底的洞,且瓶子必须
竖直向上,底部有洞的瓶子能接水吗?
3、不能用手堵,瓶盖和底部都有洞的瓶
子能接水吗?
发现: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压力(压强)。
实验:倒置水杯水会洒出来吗?
实验:漏斗与乒乓球
1、请问借助漏斗用什么方法可以
让乒乓球离开桌面?
2、把球倒扣在漏斗下,从漏斗管
口吹气,球会怎样运动?
3、把球放在漏斗嘴里,从漏斗管
口向的地方压力(压强)小。
你 知 道 哪 几 位 ?
这 些 科 学 家 ,
伽利略
牛顿
爱因斯坦
霍金
作业:
1、你所知道的跟大气压有关的生活
现象有哪些? 2、生活中哪些现象利用了“空气流速 大的地方压强小”?
作业解答:
1、你所知道的跟大气压有关的生活现象有哪些?
(1)用吸管吸饮料 (2)吸钢笔水 (3)注射器将药液吸入针筒中 (4)马德堡半球实验 (5)瓶口吞鸡蛋 (6)茶壶都有一个小孔 (7)拔火罐 … …
作业解答:
2、生活中哪些现象利用了“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1)要远离疾驰而过的列车 (2)一阵风从半开的门前吹过, 门会关闭 (3)飞机助跑后起飞 (4)吹动硬币上方空气,可使硬 币“蹦起来” … …
实验:吹风机与乒乓球
实验:雷电是如何形成的
实验:人体带电会怎样?
一
讲
第一讲
奇妙的科学
一、科学课是培养科学素养的课程 二、科学素养是指:
发现问题的能力 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能力 思考能力 实践能力
三、科学是神秘的、有趣的、可探索的
实验:漏底的瓶子能接水吗?
1、底部有洞的瓶子能接水吗?
2、不能用手堵住瓶底的洞,且瓶子必须
竖直向上,底部有洞的瓶子能接水吗?
3、不能用手堵,瓶盖和底部都有洞的瓶
子能接水吗?
发现: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压力(压强)。
实验:倒置水杯水会洒出来吗?
实验:漏斗与乒乓球
1、请问借助漏斗用什么方法可以
让乒乓球离开桌面?
2、把球倒扣在漏斗下,从漏斗管
口吹气,球会怎样运动?
3、把球放在漏斗嘴里,从漏斗管
口向的地方压力(压强)小。
你 知 道 哪 几 位 ?
这 些 科 学 家 ,
伽利略
牛顿
爱因斯坦
霍金
作业:
1、你所知道的跟大气压有关的生活
现象有哪些? 2、生活中哪些现象利用了“空气流速 大的地方压强小”?
作业解答:
1、你所知道的跟大气压有关的生活现象有哪些?
(1)用吸管吸饮料 (2)吸钢笔水 (3)注射器将药液吸入针筒中 (4)马德堡半球实验 (5)瓶口吞鸡蛋 (6)茶壶都有一个小孔 (7)拔火罐 … …
作业解答:
2、生活中哪些现象利用了“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1)要远离疾驰而过的列车 (2)一阵风从半开的门前吹过, 门会关闭 (3)飞机助跑后起飞 (4)吹动硬币上方空气,可使硬 币“蹦起来” … …
实验:吹风机与乒乓球
实验:雷电是如何形成的
实验:人体带电会怎样?
沪教版科学七年级第一学期第八章能与能源课件
能与能源
能的转化
溜溜球
1、溜溜球最初是什么状态?具有什么能? 因为它___被__举_高___________, 所以具有___势_______能。
2、放开后,溜溜球有什么变化?具有什么能?
因为它____向__下_滚__动_________, 所以具有_____动_____能 。
3、下落过程中溜溜球的两种能各有 什么变化?
观察、思考
酒精储存什么能? 化学能
酒精灯点燃后,有什么现 象?说明具有什么能?
光能+内能
说说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化学能→光能+内能
其他形式的能是 怎样转化的呢?
试一试 书上P6
1、搓动双手
动能→内能+声能
2、摇动自己的铅笔盒或笔袋
动能→声能
试一试 书上P7、9
4、用酒精灯在旋转片下加热
化学能→光能+内能→动能
7、连接电路 ,使蜂鸣器发声 ,再使小灯发光
化学能→电能→声能 +光能+内能
边玩边学
让玩具“动”起来 探究它的能量发生了怎样的转化 记录 能的转化过程中有时候有多种形式的能同时存在
发条的工作原理
卷紧片状钢条,利用其弹力逐渐松开时产生 动力。
势能→动能
溜溜球
在玩溜溜球的时候,还有哪些能种形式。 能的转化过程中有多种形式的 能同时存在。
能的转化
溜溜球
1、溜溜球最初是什么状态?具有什么能? 因为它___被__举_高___________, 所以具有___势_______能。
2、放开后,溜溜球有什么变化?具有什么能?
因为它____向__下_滚__动_________, 所以具有_____动_____能 。
3、下落过程中溜溜球的两种能各有 什么变化?
观察、思考
酒精储存什么能? 化学能
酒精灯点燃后,有什么现 象?说明具有什么能?
光能+内能
说说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化学能→光能+内能
其他形式的能是 怎样转化的呢?
试一试 书上P6
1、搓动双手
动能→内能+声能
2、摇动自己的铅笔盒或笔袋
动能→声能
试一试 书上P7、9
4、用酒精灯在旋转片下加热
化学能→光能+内能→动能
7、连接电路 ,使蜂鸣器发声 ,再使小灯发光
化学能→电能→声能 +光能+内能
边玩边学
让玩具“动”起来 探究它的能量发生了怎样的转化 记录 能的转化过程中有时候有多种形式的能同时存在
发条的工作原理
卷紧片状钢条,利用其弹力逐渐松开时产生 动力。
势能→动能
溜溜球
在玩溜溜球的时候,还有哪些能种形式。 能的转化过程中有多种形式的 能同时存在。
沪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全册优质课件【精品】
谢谢
生物及其多样性
生物与环境
大自然中的生物种类繁多、千姿百态,他们生活在各 种各样的环境中。
右图中,哪些是植 物?哪些是动物?各种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各不相同, 为了识别和研究各种生物,科学家运用科学的方法将生物 进行多级分类,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需要运动科学的方法对 物品进行分类。
观察结果: 1、在目镜中看到的“F”字呈现出_____。
2、把载玻片向前方移动,目镜中“F”字向____移动; 把载玻片向右方移动,目镜中“F”字向____移动。
3、把载玻片向左后方移动,目镜中“F”字向____移动。
4、显微镜成像特点是:__________。
动物与阳光
动物不能像植物那样进行光合作用,但同样与阳光关 系密切。
思考与练习
1、找一找,你家里每天要用到哪些形式的能。 2、算一算,你家里上个月购买食物的费用和因消耗 电、水、燃气和燃料所支付的费用各是多少。
能的转化
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由一种形式转化成其他形式。
能在转化时若失去控制,会酿成灾害,火灾便是最常
见的实例。为此,我们不仅要注意安全使用能,还要采取 有效的预防措施。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哪些原料?生成淀粉的同时还 有什么其他产物?
光照
( )+( )
( )+( )
绿色植物
正是由于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了二 氧化碳,释放了氧气,才维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 氧化碳浓度的平衡。
思考与练习
1733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列做了如下的实验:
1、在装置(2)中,小鼠为什么能活?
这超市的商品分类利用了二歧分类的原则
思考与练习
1、模拟超市,将家中部分物品如:桌子、笔、椅子、 面包、书包、床、电冰箱、沙发、电视机、微波炉、 鸡蛋、课本、笔记本、糖果等进行分类。
沪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九章 人体与健康 复习课件(共26张PPT)
肺活量是衡量人体肺功能的指标
运动增强肺功能!
运动与心脏功能
• 心脏和血管组成人体的心血管(循环)系统。
• 心脏是一个肌肉质的动力器官,它能有节奏的 收缩和舒张,使血液在全身的血管中不断流动, 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送到身体各部分,同时把 生命活动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运送到肺、 肾等处,排出体外。
心脏的主要结构
呼吸道:
咽 前后略扁的通道,是空气和食物的共 同通道
喉和气管
支气管 管壁覆盖着有纤毛的黏膜,能分泌 黏液,粘住灰尘和细菌
肺: 肺泡 -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特点:数目多、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 层上皮细胞构成,布满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有利于 气体交换和使肺具有良好的弹性。
呼吸频率:人体每分钟呼吸的次数。
4.体外膜肺氧合装置俗称人工肺(如图),用于肺功能丧失患者的急救。
使用时,先用一根导管将血液从人体静脉引出,通过该装置后,血液经另
一根导管回到人体的动脉或静脉内。人工肺中的氧合器作用是[ D ]
A.可直接为人体提供能量 B.为病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C.过滤流经血液的含氮废物
D.使流经的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矿物质
Mineral
维生素
Vitamin
水
Water
各个消化道器官的功能
器官名称
功能
口腔 舌能搅拌食物,牙能咀嚼、磨碎食物
消咽
能将空气和食物分道而行
食道 把吞咽下来的食物向下推进入胃
化胃
蠕动的胃能把食物变成糊状,
小肠 进一步消化食物,并吸收其中的大部分营养
道 大肠 从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中吸收水分
肛门 把食物残渣——粪便排出体外
运动、休 息与健康
运动增强肺功能!
运动与心脏功能
• 心脏和血管组成人体的心血管(循环)系统。
• 心脏是一个肌肉质的动力器官,它能有节奏的 收缩和舒张,使血液在全身的血管中不断流动, 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送到身体各部分,同时把 生命活动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运送到肺、 肾等处,排出体外。
心脏的主要结构
呼吸道:
咽 前后略扁的通道,是空气和食物的共 同通道
喉和气管
支气管 管壁覆盖着有纤毛的黏膜,能分泌 黏液,粘住灰尘和细菌
肺: 肺泡 -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特点:数目多、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 层上皮细胞构成,布满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有利于 气体交换和使肺具有良好的弹性。
呼吸频率:人体每分钟呼吸的次数。
4.体外膜肺氧合装置俗称人工肺(如图),用于肺功能丧失患者的急救。
使用时,先用一根导管将血液从人体静脉引出,通过该装置后,血液经另
一根导管回到人体的动脉或静脉内。人工肺中的氧合器作用是[ D ]
A.可直接为人体提供能量 B.为病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C.过滤流经血液的含氮废物
D.使流经的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矿物质
Mineral
维生素
Vitamin
水
Water
各个消化道器官的功能
器官名称
功能
口腔 舌能搅拌食物,牙能咀嚼、磨碎食物
消咽
能将空气和食物分道而行
食道 把吞咽下来的食物向下推进入胃
化胃
蠕动的胃能把食物变成糊状,
小肠 进一步消化食物,并吸收其中的大部分营养
道 大肠 从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中吸收水分
肛门 把食物残渣——粪便排出体外
运动、休 息与健康
牛津上海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听觉课件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世界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振动 → 产生声音
振动 → 产生声音
敲击 → 振动 → 产生声音
振动 → 产生声音
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
第一个发现了 声音是由物体 的振动产生的
帕斯卡
思考: 声音的轻响与什么因素有关?
振动越强,声音越响。
声音的播
在真空中不能传
播声音, 声音的传播 需要介质.(传播声 音的物质)
作业:制作一个土电话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 播的速度
不同的 空气 水 海水 铁 铜
介质
传播速度 340 1500 1531 5200 3750
(m/s)
小结:
物体的振动产生了声音,振动越强声 音越响。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 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的世界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振动 → 产生声音
振动 → 产生声音
敲击 → 振动 → 产生声音
振动 → 产生声音
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
第一个发现了 声音是由物体 的振动产生的
帕斯卡
思考: 声音的轻响与什么因素有关?
振动越强,声音越响。
声音的播
在真空中不能传
播声音, 声音的传播 需要介质.(传播声 音的物质)
作业:制作一个土电话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 播的速度
不同的 空气 水 海水 铁 铜
介质
传播速度 340 1500 1531 5200 3750
(m/s)
小结:
物体的振动产生了声音,振动越强声 音越响。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 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七年级科学上册 走进科学课件 (新版)华东师大版
1纳米=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00000001米=10-9米
长度的测量
3 如何使用刻度尺:
先观察
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有磨损 最大长度(量程)是多少 最小刻度(分度值)是多少
长度的测量
后测量:
刻度尺上有刻度的一边应紧靠被测物体放正 尺 的位置
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应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 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测量值应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欢迎你
走进科学
奇妙的大自然
奇妙的大自然
重点内容
一.什么是科学探究?
长度测量
二.科学技能
温度测量 时间测量
质量测量
三.重要的科学概念: 物质、 能量、信息
什么是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观察
收集和处理事实、数据
提出问题
结论不支持假说 结论支持假说
实验、调查,收集证据, 形成结论
作出假设
议一议
1. 不 要 超 过 称 量 . 每 台 天 平 能 够 称 的 最 大 质 量 叫 做 天 平 的 称量.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用镊子往 盘里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 2. 保 持 天 平 干 燥 、 清 洁 . 不 要 把 潮 湿 的 物 体 和 化 学 药 品 直 接放在天平盘里.不要用手直接拿砝码,不要把砝码弄湿弄 脏,以免锈蚀.
问题
浇在植物上的水跑哪儿去了?
可能
[1]——水留在土里
[2]——被根吸收了然后被根排泄掉了或者留 在根里
[3]——它沿着植物上升留在植物上或者蒸发 了
还可能……
议一议
实验:
用什么方法来证明植物通过根部吸收了水?
用什么方法来检验水在植物内上升?
牛津上海版(五四学制)科学七年级上册:10.3 平衡与健康 课件(共22张PPT)
缺少了一些多余的水分、盐分和废物
患了肾病其中一个非常明显的症状即为水肿,大部分出现 在眼睑与双下肢,严重时是全身性水肿。最常见的应该是 指凹性水肿,即用手指按下去你会看到出现凹陷。
人体失水超过体 失水超过体重的 失水超过体重12
重的 2%
6%
一15%
感到口渴
身体会出现明显 可引起昏迷,甚
异常
至死亡
人的正常生理需水 量约为2.0---2.5L/天
10.3.2 人体内能量的平衡与调节
一、能量
1.定义
能量是度量物质运动的一种物理量,是 物质运动的量化转换。
物质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对于每一个 具体的物质运动形式存在相应的能量形式: 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动能、 与分子运动对应的是热能;与原子运动对应 的是化学能、与带电粒子运动对应的是电能, 与光子运动对应的是光能等等。
供大于求:碳水 化合物以糖原形 式储存于肝脏和 肌肉;脂肪以甘 油三酯形式储存
于脂肪组织
求大于供:通过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动员体内储备以 糖皮质激素、肾上腺 维持循环中产能 素和生长激素的协调 营养素的水平
作用
血循环中ATP合成 底物水平保持动
态平衡
3.能量消耗
①基础代谢 排除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和精神紧张等因
尿液 约1.35
皮肤 约0.70
排便 约0.15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摄水量和排水量基本达到平衡 人体内水分平衡与调节的主要器官:肾脏
肾门
(肾动脉、肾静脉、输尿管 出入肾脏的门户)
肾的内部结构:
每天大约有1500升血液流过肾脏 形成约1500毫升尿液
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 从肾脏流出的血液发生了什么变化?
患了肾病其中一个非常明显的症状即为水肿,大部分出现 在眼睑与双下肢,严重时是全身性水肿。最常见的应该是 指凹性水肿,即用手指按下去你会看到出现凹陷。
人体失水超过体 失水超过体重的 失水超过体重12
重的 2%
6%
一15%
感到口渴
身体会出现明显 可引起昏迷,甚
异常
至死亡
人的正常生理需水 量约为2.0---2.5L/天
10.3.2 人体内能量的平衡与调节
一、能量
1.定义
能量是度量物质运动的一种物理量,是 物质运动的量化转换。
物质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对于每一个 具体的物质运动形式存在相应的能量形式: 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动能、 与分子运动对应的是热能;与原子运动对应 的是化学能、与带电粒子运动对应的是电能, 与光子运动对应的是光能等等。
供大于求:碳水 化合物以糖原形 式储存于肝脏和 肌肉;脂肪以甘 油三酯形式储存
于脂肪组织
求大于供:通过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动员体内储备以 糖皮质激素、肾上腺 维持循环中产能 素和生长激素的协调 营养素的水平
作用
血循环中ATP合成 底物水平保持动
态平衡
3.能量消耗
①基础代谢 排除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和精神紧张等因
尿液 约1.35
皮肤 约0.70
排便 约0.15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摄水量和排水量基本达到平衡 人体内水分平衡与调节的主要器官:肾脏
肾门
(肾动脉、肾静脉、输尿管 出入肾脏的门户)
肾的内部结构:
每天大约有1500升血液流过肾脏 形成约1500毫升尿液
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 从肾脏流出的血液发生了什么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把载玻片向左后方移动,目镜中“F”字向____移动。
4、显微镜成像特点是:__________。
动物与阳光
动物不能像植物那样进行光合作用,但同样与阳光关 系密切。
动物能根据阳光的强弱和光照时间来调整行为。 此外,动物的生长、生活与阳光还有什么关系呢?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除了用于自身 的生活和生长外,还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给动物和 人类。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
科学
全册优质课件
第七章 太阳与生物 万物生长靠太阳
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都依靠太阳的能量而生活。
光合作用
我们看到大自然中绝大多数植物的叶子是绿色 的,这绝非偶然。 1、取一片银色天竺葵的叶片观察,叶片的大部分 是______色,而叶片边缘的颜色是______色。 2、按照前一活动的方法,检查淀粉(starch) 在其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是:叶片边缘是______ 色,其他部分是______色。 3、从这个实验中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只要器官是叶片,叶片中绿色 微小结构—叶绿体(chloroplast)是进行光合作用的 场所,让我们借助显微镜(microscope)来观察叶绿体。
观察结果: 1、在目镜中看到的“F”字呈现出_____。 2、把载玻片向前方移动,目镜中“F”字向____移动; 把载玻片向右方移动,目镜中“F”字向____移动。
这超市的商品分类利用了二歧分类的原则
思考与练习
1、模拟超市,将家中部分物品如:桌子、笔、椅子、 面包、书包、床、电冰箱、沙发、电视机、微波炉、 鸡蛋、课本、笔记本、糖果等进行分类。
2、选择同班4-6名同学,试着根据二歧分类法进行 分类。
植物的分类
自然界中植物有40多种,不同植物之间存在着差异, 只有详细了解它们的特征,才能进行正确分类。
能在转化时若失去控制,会酿成灾害,火灾便是最常 见的实例。为此,我们不仅要注意安全使用能,还要采取 有效的预防措施。
思考与练习 请说说以下的安全规则。
常用的能的转化器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非生物的能的转化器,如发动机, 家用电器和运输工具等。
请观察有图,回答以下问题: 1、额定输入功率是多少? 2、微波输出功率是多少? 3、微波输出功率是额定输入功率 的多少倍?
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都需要能量。那么,每年我 们要消耗多少能量呢?能量年消耗量和国家的经济发达程 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思考与练习
1、找一找,你家里每天要用到哪些形式的能。
2、算一算,你家里上个月购买食物的费用和因消耗 电、水、燃气和燃料所支付的费用各是多少。
能的转化
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由一种形式转化成其他形式。
谢
谢
热传递
热传导
固体物质 不锈钢 铜 铝 塑料 木 竹
触摸感觉
热传导性能
思考与练习
1、冬天,用手摸室外的东西时,会觉得金属比木头冷, 是木头的温度确实要比金属的温度高些,还是另有原因? 请作出解释。
2、小实验:先把一根棉线拉直后放到烛焰上并把它烧断, 再把同样的棉线紧紧地缠绕在一根铁棒上(每匝间有一 定间隔)也放到烛焰上去烧断它。试比较两次烧断棉线 的时间长短,并作出相应的解释。 3、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写一篇《加入所有材料都是热 的良导体(或热的不良导体)》的文章,朗诵给大家听。
能的转化器在工作的同时,常会引起某些环节问题或 会造成某些影响人体健康的问题。
思考与练习
1、自制一个简单的以橡筋作动力的玩具,参加班级的 展览活动。 2、比较家里各种常见的能的转化器的能量转化效率的 高低。 3、调查家里或者学校能引起环境污染、会影响人体健 康的能的转化器有哪些,并提出减少这些污染的合理化 建议。
谢
谢
生物及其多样性
生物与环境
大自然中的生物种类繁多、千姿百态,他们生活在各 种各样的环境中。
右图中,哪些是植 物?哪些是动物?
哪些动物生活在右 图的相应环境中?
大自然中各种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各不相同, 为了识别和研究各种生物,科学家运用科学的方法将生物 进行多级分类,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需要运动科学的方法对 物品进行分类。
光照 ( )+( ) ( )+( )
绿色植物
正是由于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了二 氧化碳,释放了氧气,才维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 氧化碳浓度的平衡。
思考与练习
1733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列做了如下的实验: 1、在装置(2)中,小鼠为什么能活? 2、当其他人重复这个实验时有的成功, 有的却失败,后来,荷兰科学家英格 豪斯证实,只有把密封的玻璃罩放在 阳光下,实验才能成功。你知道这是 什么道理吗?
思考与练习 1.回家后饲养一条蚯蚓,观察它的外形、运动方式、 对光的反应及其他生活习性。 2.夏日炎炎,一只蝉正趴在大树干上,拼命地吸吮 着树汁,发出“知了知了”的叫声,不远处一只螳 螂举着“大刀”,正在步步逼近。树梢上的黄雀正 得意地张望,随时准备发起进攻。这一场景可以用 一句成语概括:________________ 请写出这一成语中所包含的食物链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食物链关系的谚语还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与练习 1、用小刀解剖一颗完整的菠菜,观察一下哪些 部位是绿色,哪些部位不是,指出植物可以进 行光合作用的部位。 2、自己动手煮一锅鸡毛菜汤,随着时间的延长, 注意观察叶片的绿色是否会变化。 3、收集你身边的不同颜色、形状的植物叶片, 塑封以后做成美丽的书签。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哪些原料?生成淀粉的同时还 有什么其他产物?
2、爱护生物从我做起。请用一段文字,一首小诗或一 幅画来唤醒人们保护环境,保护濒危动物的意识。可以 把全班评选出来的优秀作品作为一期板报内容,时刻提 醒勉励大家。
3、上网调查上海地区有哪些珍稀动物,在老师或家长 的带领下选择参观上海保护珍稀生物的场所。
谢பைடு நூலகம்
谢
第八章 能与能源 能及其转化
能量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能量,能量简称为能,那么我们如 何获取能量呢?
脊椎动物种类繁多,根据特征可再分为不同类群。
属于同一种类群的各种生物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思考与练习 形容一下狗狗的特质。
保护濒危动物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三十多亿年来生物进化留下的宝 贵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濒危生物刻 不容缓。
思考与练习 1、为校园不同地点设计保护环境的广告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