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爱农》教学设计
《范爱农》公开课教案ppt图文
范爱农的思想和作品在当时的社会背 景下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推动中国社 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他的作品启发了无数后来的文学家和 读者,激发了他们对人性和社会的思 考。
03
范爱农教案分析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范爱农的相关知 识,包括生平、作品、思想等。
能力目标
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 学习、合作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部分环节时间过长,导致后面的内容较为紧凑,可能会影响学生 对重点内容的消化理解。
部分学生缺乏关注
在课堂互动环节中,部分较为沉默的学生未能得到足够的关注和机 会,需要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引导和鼓励。
部分知识点深度不够
由于课程时间限制,部分知识点只是进行了简单介绍,未能深入展 开,可能影响学生的理解深度。
下一步的改进措施
01
02
03
优化时间安排
对课程进行更加精细的时 间规划,确保每个部分都 能得到充分的讲解和讨论 时间。
增强学生参与度
设计更多互动环节,鼓励 所有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 论,提高整体参与度。
深入讲解知识点
对于重要的知识点,计划 在下一次课程中进行更加 深入的讲解和探讨,帮助 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理解范爱农的思想和人格魅力,培养学生 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内容分析
80%
范爱农生平简介
介绍范爱农的出生背景、成长经 历和主要事迹。
100%
范爱农作品赏析
选取范爱农的代表性作品进行深 入解读,分析其文学特色和思想 内涵。
80%
范爱农思想探究
《范爱农》教学设计完整篇.doc
《范爱农》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理解文章的中心,学习鲁迅先生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手法。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
3、解读文本,深刻理会鲁迅先生通过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的命运,表现对革命的关注和思考。
【教学难点】1、范爱农悲剧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2、范爱农和鲁迅不同的人生命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概括文章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分析作者所选取的中心事件。
2分析范爱农与辛亥革命的联系,揭示爱农之死的社会根源。
一、导入新课文章写于1926年11月18日。
适值北伐战争节节胜利,南方的革命高潮正在蓬勃兴起。
鲁迅先生从北平来到厦门,在厦门大学的小阁楼上,鲁迅写下了这篇怀念亡友范爱农的散文。
第二年3月,鲁迅便来到了当时革命中心的广州。
文章题目为《范爱农》,同学们在通读全文之后,结合文章内容,给本文起一个更准确更具体的题目。
范爱农之死或范爱农之死因。
二、分析文章的第一部分(在东京的客店里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
1、用精练的语句,概括本部分内容,分析其主要事件。
这一部分写东京相识。
所写的主要事件有二:①徐锡麟被杀②同乡会争执。
2、分析①(②暂不分析说明),引文如下:大家接着就预测他将被极刑,家族将被连累。
不久,秋瑾姑娘在绍兴被杀的消息也传来了,徐锡麟是被挖了心,给恩铭的亲兵炒食净尽。
人心很愤怒。
作者在此用了极为细致的笔触,写徐锡麟被杀,揭露封建统治者在政治上的凶狠残暴。
三、分析文章的第二部分(然而这意见后来似乎逐渐淡薄谁知道呢?你问她去。
)。
1、用精练的语句,概括本部分的内容,分析其主要事件。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故乡重逢。
相同的人生境遇,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
在冰释前嫌这一自然段,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集中写了引起误会的两次摇头,可归纳为:①绣花鞋事件②让座风波。
2、请同学们思考,作者不惜笔墨来详写这两件事,有何深意?揭示封建统治在思想上的根深蒂固,即使是革命者范爱农、陈伯平、马宗汉等也难脱其桎梏。
《范爱农》教学设计2.doc
《范爱农》教学设计(2)二、文学常识熟记鲁迅,字,原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
其小说集有,散文集,诗集是。
杂文集有《且介亭杂文》《南腔北调集》《华盖集》等。
初中我们曾学过他的散文有。
《范爱农》是一篇追怀亡友的散文,写于1926年11月18日(范爱农死于1912年7月间),收录在散文集。
三、词语巩固1、读准字音:给加点字注音一怔(zhng)连累(lěi)熟(sh)视愚(y)不可及拮据(jū)绿(l)林记载(zǎi)横(hng)暴大圜(yun)船舷(xin)酩(mǐng)酊(dǐng)咎(ji)在何人倔(ju)强(jing)2、写准字形:在空中写汉字suǒ(琐)事容光hun(焕)发处以j(极)刑qū(屈)服xuān(喧)闹lo(牢)骚冰释前xin(嫌)天翻地f(覆)3、明确词义:大抵:大概;大都。
川资:旅费;路费。
适值:恰好遇到。
揖让:作揖和谦让,是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
世故:处事经验。
(故读轻声时,指处事待人圆滑,不得罪人。
) 时过境迁:随着时间的推移,境况发生变化。
(处境)昭然:很明显的样子。
每况愈下:原指愈下愈甚。
后用来指情况越来越坏。
况,甚。
魑魅:传说中指山林里能害人的妖怪。
(魑魅魍魉,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
)四、课文理解1、找出本文所写的四件事,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时间地点事件清末东京同乡会争执辛亥革命前一年绍兴酒楼叙旧辛亥革命爆发绍兴报馆案风波辛亥革命失败绍兴范爱农之死2、到冬初,我们的景况更拮据,然而还喝酒,讲笑话。
忽然是武昌起义,接着是绍兴光复。
第二天爱农就上城来,带着农夫常用的毡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划线句子。
带着农夫常用的毡帽,那笑容时从来没有见过的这两句从肖像描写的角度刻画范爱农。
带着农夫常用的毡帽刻画出作为革命者的范爱农并不被人理解,反遭轻蔑、排斥、迫害,以至生活窘困,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则表现了当辛亥革命来到时,革命者范爱农还是满怀欣喜,对革命报有希望。
《范爱农》教学设计 (5)
《范爱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体会作品中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选材与组材的特点。
2.启发学生体会作者叙事中语言的特点和感情的深沉。
体会散文“写人写其神”的特点。
教学重点:1.作品中情感线索的变化。
2.本文怎样围绕中心选材教学难点:分析范爱农的人物性格。
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平台;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 学生初读课文(至少三遍),理清文章脉络。
2. 在自主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写一篇《范爱农是谁?》的短文,及时批阅,留作第三课时深入分析。
3. 再读文章,结合旁批,提出两到三个问题,提交在网络共享平台上。
二、课堂教学:第一课时㈠.导入:绍兴是个水城,1912年7月10日有个叫“范爱农”的人在绍兴的某片长着菱苇的水中淹死了。
他死后15年,即1927年,鲁迅写作了这篇《范爱农》。
这个喜欢戴毡帽、嗜酒的绍兴人有着怎样的人生,而成为了鲁迅先生不能忘却的记念呢?先请一名学生介绍查到的范爱农资料,其他学生可补充。
教师简单介绍范爱农:(1883—1912),名肇基,字斯年,号蔼农。
浙江绍兴人。
3岁丧父,5岁丧母,与妹妹范云姑由祖母抚养成人。
范爱农在浙江绍兴府学堂求学期间,徐锡麟任该校副校长,兼算学、测绘、体操教习。
在徐锡麟的教诲下,范爱农思想进步,学习勤奋,成绩优异,是绍兴府学堂的高才生,也是徐锡麟的得意门生之一。
㈡.老师点评学生预习结果,梳理文章脉络。
明确:同乡会争执——酒楼叙旧——报馆案风波——范爱农之死范爱农(板书)文章的结构图示,梳理全文的结构思路及主要内容。
时间地点事件清末东京同乡会争执初识时因我的偏激冲动,范爱农的冷峻而冲突——制造悬念,欲扬先抑革命前一年绍兴酒楼叙旧重逢时因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境遇而亲近革命爆发绍兴报馆案风波离别时的凄凉与不舍,别后的牵挂、担忧革命失败绍兴噩耗传来听闻噩耗的悲伤、自责。
㈢.提出探究题目:1.鲁迅对范爱农的态度感情是如何变化的?(把文章当成鲁迅的心路历程来读,所以探讨鲁迅对他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态度,就不但看到作品中的人物,更看到一个发展的、动态的、完整的、真实的鲁迅)双方对彼此的态度前后有何变化?(厌)→(敬)范爱农鲁迅(惜)←(恨)可恶——非常相熟——怀念(自责、牵挂)找出具体语言,品味其中感情语言推敲:不满、奇怪、愤怒、离奇、可恶、除去;淡忘、熟视、相熟……第二课时一、提出探究主题:1. 范爱农是怎样的一个人?⑴对人物的刻画,鲁迅一向是主张“画眼睛、勾灵魂”的。
《范爱农》教案_1
《范爱农》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
2、培养阅读和鉴赏写人记事散文的能力。
3、探讨范爱农的人生悲剧的意义及其成因,触摸范爱农及作者鲁迅的内心世界。
二、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课文选材、组材的特点,刻画人物的本领,学习鲁迅写人叙事的方法。
2、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创作心态,思考范爱农悲剧的社会意义。
三、课时安排:4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课前要求学生诵读课文两遍。
第一遍诵读,画出生字词,并作整理。
第二遍诵读,结合课文旁批,记下自己的疑问。
(二)导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大儒张横渠)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铭文。
范爱农,清末革命团体光复会成员,在浙江绍兴府学堂求学期间,徐锡麟(光复会重要成员)的学生,在徐锡麟的教诲下,范爱农思想进步,学习勤奋,成绩优异,是绍兴府学堂的高才生,也是徐锡麟的得意门生之一。
鲁迅笔下的范爱农是怎样的一位知识分子?(三)课文理解1、回顾关于鲁迅的文学常识,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
鲁迅,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其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诗集是《野草》。
杂文集有《且介亭杂文》《南腔北调集》《华盖集》等。
初中我们曾学过他的散文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
《范爱农》是一篇追怀亡友的散文,写于1926年11月18日(范爱农死于1912年7月间),收录在散文集《朝花夕拾》。
2、请学生诵读课文,并找出本文所写的四件事,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诵读后,学生交流后回答。
时间地点事件清末东京同乡会争执辛亥革命前一年绍兴酒楼叙旧辛亥革命爆发绍兴报馆案风波辛亥革命失败绍兴范爱农之死文中所写四件事,取材辛亥革命社会大背景下。
(四)作业1、巩固词语练习(学案第三题)2、诵读课文一遍,写一篇短文《我眼中的范爱农》,字数不限。
《范爱农》教案_1
《范爱农》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体会作者的感情。
2、培养阅读和鉴赏写人记事散文的能力。
3、探讨范爱农的人生悲剧的意义及其成因,触摸范爱农及作者鲁迅的内心世界。
二、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文选材、组材的特点,刻画人物的本领,学习鲁迅写人叙事的方法。
2、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创作心态,思考范爱农悲剧的社会意义。
三、时安排:4时四、教学过程第一时(一)预习前要求学生诵读文两遍。
第一遍诵读,画出生字词,并作整理。
第二遍诵读,结合文旁批,记下自己的疑问。
(二)导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大儒张横渠)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铭文。
范爱农,清末革命团体光复会成员,在浙江绍兴府学堂求学期间,徐锡麟(光复会重要成员)的学生,在徐锡麟的教诲下,范爱农思想进步,学习勤奋,成绩优异,是绍兴府学堂的高才生,也是徐锡麟的得意门生之一。
鲁迅笔下的范爱农是怎样的一位知识分子?(三)文理解1、回顾关于鲁迅的文学常识,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
鲁迅,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其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诗集是《野草》。
杂文集有《且介亭杂文》《南腔北调集》《华盖集》等。
初中我们曾学过他的散文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
《范爱农》是一篇追怀亡友的散文,写于1926年11月18日(范爱农死于1912年7月间),收录在散文集《朝花夕拾》。
2、请学生诵读文,并找出本文所写的四事,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诵读后,学生交流后回答。
时间地点事清末东京同乡会争执辛亥革命前一年绍兴酒楼叙旧辛亥革命爆发绍兴报馆案风波辛亥革命失败绍兴范爱农之死文中所写四事,取材辛亥革命社会大背景下。
(四)作业1、巩固词语练习(学案第三题)2、诵读文一遍,写一篇短文《我眼中的范爱农》,字数不限。
《范爱农》教案的跨学科应用与探究
《范爱农》教案的跨学科应用与探究。
一、语文和文学角度范爱农作为一篇文学作品,它的基础是语文。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范爱农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写作和口语表达等语文能力。
通过小说中的人物描述、情节描写和作者的语言技巧,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内涵,同时在创作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
同时,将范爱农与其他文学作品相比较,提高学生文学素养,拓宽学生阅读面,发现文学中的艺术魅力和情感张力,提高学生成长及人文关怀。
二、历史和文化角度范爱农也是一部历史小说,它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的生活和社会变革,同时也呈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范爱农来探讨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进程和社会演变,探究历史与文化的互动关系。
我们还可以从小说中的家庭观念、社会伦理和人情世故等来论述中国的传统文化。
这种文化和历史的跨学科应用让学生看到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加强了对文学、历史和文化的综合理解,具有较强的综合素养。
三、社会学和心理学角度范爱农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它同样具有重要的社会学和心理学价值。
小说中范爱农家庭所遭受的问题和生活所呈现的挑战,对孩子的生活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可以运用社会学知识解析中国当代社会的现实情况,以及社会动态变化对个体成长成熟的影响。
同时,也可以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范爱农内心的成长过程,讨论和研究心理问题对个体成长的影响。
四、艺术与审美角度范爱农还涉及到艺术与审美问题,这是一种人类生活的精神层面,同时也是一种社会价值的体现。
我们可以通过品读小说,探讨小说中人物塑造、情感表达艺术语言等问题,畅游经典文学的艺术魅力。
通过此类角度的探究,可以让学生提高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
我们可以让学生欣赏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通过欣赏、比较以及解析,提高学生对人文艺术的认知能力和审美体质。
使用《范爱农》教案进行跨学科应用与探究,是一种全方位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将生活和学问结合起来,通过多个学科来探究同一个主题,提高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和跨学科交叉能力。
范爱农》公开课教案
《范爱农》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范爱农》的内容,把握主人公范爱农的形象特点。
分析作者鲁迅的写作手法和文学风格。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主题和情感表达。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范爱农这个人物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背景介绍:介绍鲁迅的时代背景和他的文学地位。
简要介绍《范爱农》的发表时间和背景。
2.2 课文梗概:概述《范爱农》的故事情节,介绍主要人物和事件。
2.3 课文内容分析: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安排和人物描写,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了解课文背景和故事情节。
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人物形象。
3.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3.3 案例分析法:选取课文中的典型片段,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
引导学生从具体案例中提炼出一般性结论。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激发学生对鲁迅和《范爱农》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4.2 课文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4.3 写作手法分析:分析鲁迅的写作手法和文学风格,引导学生领悟文学的魅力。
4.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4.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等。
5.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5.3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范爱农》文本6.2 辅助材料:鲁迅其他作品选读,关于范爱农的历史背景资料6.3 多媒体教学:使用PPT、视频等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第七章:教学安排7.1 课时:本节课计划进行2课时,每课时45分钟7.2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介绍鲁迅及《范爱农》背景,阅读理解课文内容第二课时:分析课文写作手法,小组讨论,总结与反思7.3 教学进度:第一课时:完成课文阅读和初步理解第二课时:完成写作手法分析、小组讨论和总结第八章:教学策略8.1 引导学生主动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8.2 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思考能力8.3 注重学生反馈: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第九章:教学延伸9.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9.2 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鲁迅其他作品,加深对鲁迅文学风格的认识9.3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展览或进行社会调查,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第十章:教学反思10.1 教学效果评估: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评估教学效果10.2 教学方法调整: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10.3 教学成长:不断学习、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内容较为详细,但仍有一些环节需要重点关注并进行补充说明:六、教学资源:在准备教学资源时,应确保教材的准确性和可获取性,对于辅助材料的选择,需要充分考虑其与课文内容的关联性,以及是否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破解难点,深度剖析《范爱农》教案
破解难点,深度剖析《范爱农》教案。
一、教学内容探究《范爱农教案》涉及到的课程内容主要是语文课,通过对一篇文言文的深度阅读和理解,引导学生挖掘文学内涵并运用所学知识简述书中道理。
教案中的教学思路类似于历史教学中的材料分析、辩证表达等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所想表达信息为本。
这种教学方式在掌握书面语言。
纯文本学习时较为适用,但面对多样化的语言应用场景时可能有所欠缺。
其他学科如数学、物理、地理等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解决问题,教育内容往往有许多案例和实际问题可供分析。
能否让学生通过课堂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是我们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二、任务设置分析教案设计了11个任务,将学生引导到不同的知识点和思维角度上,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情境中逐步掌握文本。
而具体到表现形式上,教案中提供的任务方式似乎比较局限,除了课内发表与分组交流等方式,没有更多创新的任务形式展现。
这表现出了教案在任务形式上的一定乏味,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从而影响到学习效果。
三、课堂教学环节评价1.认识难点与出题难点教案在没有严格的学习难度分级的情况下,就希望学生通过习惯性的复制拼凑完成任务。
这不仅从学生自身的思维深度上对其进行忽视,而且还因为操作人力与精神的付出不匹配而导致学习效果的下降。
这种方法所生成的答案常常会与教师提供的参考答案有差异,因为任务设计上追求的快速成才与完整确凿的语言表达之间存在差距。
2.体验反思与教学效果评价教案的评估效果有待进一步反思。
虽然教案任务的完成能力和思维得到了不错的提高,但这份教案在知识点阐述方面存在一些模糊之处,这就导致学生在一些问题上的回答会把握不够准确。
同时,教案所采用的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可以让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知识更好地掌握,但基于该任务的环境难度较高,学生在完成过程中也存在较大的压力。
建议教案的编写者整合现有教育资源,为学生在取得知识的同时降低难度提供一些更加有趣的教育方法。
四、教案创新可能路径1.发扬个性与注重创新学生自主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基本方向,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该考虑学生的个性。
范爱农》公开课教案
《范爱农》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范爱农》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课文中使用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
(3)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范爱农的深厚情感,理解作者对爱国、敬业、乐群的价值观的倡导。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范爱农》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课文中使用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对作者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鲁迅及其作品《范爱农》。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生通过课后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僻词语的理解。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使用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
四、课堂练习1. 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2. 学生进行课文仿写,尝试运用课文中使用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
五、课后作业2. 深入分析课文中使用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课堂练习评价:通过检查学生的朗读和仿写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价:阅读学生的读后感,评估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应,教学内容是否适宜,教学方法是否有效,以及是否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后续教学的效果。
范爱农》公开课教案
《范爱农》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课文《范爱农》的主要内容,了解范爱农的人物形象及其与鲁迅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范爱农的怀念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提高学生对友情、人生的思考。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范爱农》的主要内容,把握范爱农的人物形象。
2. 学会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及其对范爱农的怀念之情。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表现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对范爱农的怀念之情。
2.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 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范爱农》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了解范爱农的人物形象。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所表现的时代背景,探讨作者对范爱农的怀念之情。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惑。
5. 案例分析: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6. 情感升华: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作者对范爱农的怀念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8.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友情、人生的价值。
六、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2. 通过课后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程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推荐学生阅读鲁迅的其他作品,加深对鲁迅及其作品的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有关范爱农的展览或文献资料,加深对范爱农的了解。
范爱农教案学案
范爱农教案学案关键信息项:1、教学目标2、教学重难点3、教学方法4、教学过程5、学习目标6、学习重难点7、学习方法8、学习过程9、评估方式10、反馈机制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范爱农》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要情节。
掌握文中重点字词、语句的含义和用法。
分析范爱农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11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文中的人物和事件进行深入思考。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范爱农的复杂情感,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题。
激发学生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思考。
12 教学重难点121 教学重点分析范爱农的人物形象,理解其性格特点的形成原因。
解读文中的关键语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掌握文章的叙事结构和写作技巧。
122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作者对范爱农的情感变化及其深层原因。
探讨文章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时代背景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13 教学方法131 讲授法讲解文章的背景知识、文学常识和重点字词。
分析文章的结构、主题和写作特点。
13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范爱农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引导学生探讨文中的疑难问题和争议点。
133 阅读指导法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文章,抓住关键信息。
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习惯。
14 教学过程141 导入通过介绍作者鲁迅及其作品,引出《范爱农》。
提出一些与范爱农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142 初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教师检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掌握情况。
143 精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范爱农的人物形象,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进行描写分析。
组织学生讨论文中的关键情节,探究其对人物形象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
144 深入探究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对范爱农的情感变化,分析其原因。
探讨文章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时代背景,以及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145 总结归纳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和主题。
范爱农》公开课教案
《范爱农》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范爱农》的基本内容,掌握生字词。
(2)分析范爱农的人物形象,了解其性格特点。
(3)领会作者通过对范爱农的描写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朗读、角色扮演等方法,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2)启发学生思考人性、人生与社会问题,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范爱农》的阅读与理解。
(2)范爱农人物形象的把握。
(3)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
2. 教学难点:(1)对范爱农复杂性格的理解。
(2)作者间接抒情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鲁迅及其作品《范爱农》。
(2)提问:请大家谈谈对范爱农的了解,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生字词和难句。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范爱农的人物形象,总结其性格特点。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朗读感悟:(1)挑选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朗读课文相关片段。
(2)引导学生感受作者通过对范爱农的描写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范爱农的性格特点及其背后的社会意义。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范爱农与作者之间的关系,谈谈自己的看法。
3. 选取一个你认为有意思的片段,进行详细解读,写下你的感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朗读感悟等方式,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课堂讨论中,学生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对范爱农的人物形象有了较为全面的把握。
但在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方面,部分学生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理解的指导,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情感的感悟能力。
范爱农教案学案
范爱农教案学案关键信息项1、教案学案的使用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教学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教学重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教学难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教学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教学时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评估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引言本协议旨在规范“范爱农”教案学案的设计、使用和管理,以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教学效果的达成。
111 背景“范爱农”是一篇具有重要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的作品,通过对其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文学鉴赏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12 适用范围本教案学案适用于具体学段和学科的教学活动。
21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作者的生平背景和文学风格,掌握“范爱农”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1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分析、小组讨论和写作练习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所表达的人性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31 教学重点311 范爱农的人物形象分析包括其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深入理解其性格特点和命运遭遇。
312 作品的主题思想探讨挖掘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人性问题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
313 文学手法的鉴赏如对比、象征、讽刺等手法在作品中的运用及其效果。
411 对作品中隐晦表达和深层含义的理解某些细节和情节可能需要深入解读,以揭示其背后的象征意义和隐喻。
412 引导学生将作品与现实社会相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文学作品反思现实、关注社会问题的能力。
51 教学方法511 讲授法讲解作品的背景知识、文学常识和重点难点。
实效教学方案,掌握《范爱农》教案
实效教学方案,掌握《范爱农》教案教案在学校教育中,教学方案的重要性无法忽视。
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试评价,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实效的教学方案,以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最大的收益。
本文将介绍一种实效教学方案,以帮助学生掌握《范爱农》教案。
一、教学目标本教学方案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的力度,使学生充分理解、掌握《范爱农》教案。
同时,帮助学生积极发掘教学材料的内涵,并培养审美情趣、人文素养,从而提高文学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学内容《范爱农》教案是一篇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艺术风格的优秀课文,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篇目。
本教学方案的教学内容包括教学策略、学习要点以及作业示例。
2.教学方法(1)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文章的情感和思想内涵,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2)采用课堂讲解和课外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详细解读篇章,分析文章结构、情节、人物形象等,指导学生掌握文章的核心要点和重点问题。
在课外辅导中,教师将作业复习第二遍,提高学生作业水平,促进学生更好地消化和掌握文章。
三、教学评价评价系统是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检测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以及教师所授课程的效果。
本教学方案中,评价系统设计为课堂测试、课外作业和总评。
1.堂测试通过课堂测试,检测学生是否理解了文章的核心意义,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解析、阐述及其他扩展。
2.课外作业在考察科目中,课外作业是重要的一环。
本教学方案中,将作业分为第一遍和第二遍复习两个部分,以提高作业自主性和独立性,增强学生的掌握能力。
3.总评教学方案的最后评估结果是总评。
教师根据课堂测试、课外作业和总评的结果,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表现,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实施方案1.教学时间:本教学方案时间段为一周。
2.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应该是舒适、安静,有助于学生专注于课堂的学习氛围。
《范爱农》实体课堂教学设
《范爱农》实体课堂教学设第一篇:《范爱农》实体课堂教学设《范爱农》实体课堂教学设计与流程教学依据“十一”七天,同学们对《范爱农》做了充分的网上讨论。
从最开始对范爱农缺乏正确的认识,逐渐对范爱农和作者的写作目的有了初步认识,同学们对基本认同这样的观点:范爱农是对封建社会不满的一个革命者,他经历了辛亥革命的希望,又复回到失望,对封建社会不满,最终自杀。
鲁迅写他是因为鲁迅与他有相似之处,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一些同学还认识到了这是鲁迅先生对辛亥革命的反思。
说明他们对文本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在网络讨论中,同学们互相质疑,互相启发,出现了不少真知灼见。
但他们对范爱农的形象还缺少深入理性的认识,只是停留在他是个对社会的不满的人,对他的自杀,以至整个内心世界的痛苦、绝望、反抗还没有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对鲁迅与范爱农的共鸣与相通之处还没有更深刻的认识,也就他们还没有真正走进范爱农与鲁迅的内心世界。
因此,这堂实体课堂课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学生初步走入范爱农与鲁迅的内心世界。
教学设计实体课堂主要讨论三个问题:1.范爱农为什么不主张发电报?2.如何看待范爱农的自杀?3.鲁迅写范爱农时的内心感受是什么样的?教学流程1.导入。
总结十一网络讨论的结果。
前一段时间,大家在网络上对《范爱农》做了初步讨论,讨论焦点主要集中在:范爱农为什么反对发电报范爱农是不是自杀的,如果是,为什么要自杀如何评价范爱农鲁迅为什么要写范爱农为什么要写报馆案同学们也初步有了如下认识:范爱农是一个对封建社会不满,内心痛苦,遭受排挤,最终被黑暗社会吞噬的人,鲁迅先生写他是因为与他有相通共鸣之处。
经过上一次课同学的讨论,大家认识到了范爱农不主张发电报的根本原因在于他当时已是悲愤至极,无话可说,发电报已经无法表达自己的痛恨之情了。
而鲁迅先生写这些事情,既是为写出真实的范爱农,也是为了反思自己对年轻时的一些做法。
今天我们继续探讨:如何评价范爱农的自杀。
先让同学们来说。
《范爱农》教案三篇
《范爱农》教案三篇范爱农,追叙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受,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绝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怜悯和悼念。
文章一开头,就用平凡又朴实的语言,记叙了他曾经在茶馆熟悉范爱农的事。
先抒发自己对他的憎恶,为后文写对他的.亲切友善作铺垫。
先生对死难者的同学们的一种怜悯,一种责任感。
文中谈到,开头时,两人并非朋友,甚至几次争辩过。
但回国后,两人再次相遇,就由“敌”转友了。
从今以后,他们几乎成了挚友。
接着,又是一次偶然的时机,使他们成了同事。
但“天下无不散之宴席”,与范爱农因工作的缘由分别了。
最终,范爱农生活越来越拮据。
一天晚上,在醉酒之后,范爱农失足溺死于河中。
范爱农,一位觉醒的学问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的内心是苦痛、悲凉的。
《范爱农》教案二篇读了《朝花夕拾》的《范爱农》,我特别感动,但也有生气。
《朝花夕拾》主要讲:自己儿时的几件事。
有为那几个人感动,有为那得意的小动物打抱不平;还很怜悯它们;还有为那名医的治病态度和为人,感到生气。
整本书,都是从记忆中抄下来的。
我为长妈妈感到特别的感动,虽然她有点缺点,但是她大方;我还向藤野先生表示鄙视之情和深深的感动。
还从范爱农身上感到正义,范爱农觉醒了,明白中国现在做是错的,惋惜了;我从鲁迅身上感觉到他爱惜动物、怜悯小动物的好优点;我为书里那些名医的态度而感到生气。
虽然他们的医术高超,却并不对病人负全责,这丝毫不是好医生的表现。
这里面,最令我感动的是藤野先生,他没有任何私心,不怕这个国家的学生,最终写成一篇文章,上交给国家,促使万一这个国家的这个科目比自己国家强,他对她的全部学生负责任,真好!想想我自己,在教我表妹念字的时候,那些难的文章,有意不教她念,现在看来,我错了。
我以后,会对我同意的事情负责任!《范爱农》教案三篇读了这篇文章,我深有感受。
鲁迅在安徽巡抚思铭被刺杀后的同乡会中,发觉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对鲁迅的意见大抵是反对。
范爱农完美版
范爱农完美版《范爱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了解本文通过几个片段叙述人物一生的方法,了解人物的特点及情感。
过程与方法:利用课文旁批引发思考,根据注释了解背景,通过阅读《在酒楼上》和《孤独者》深入了解人物。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探讨范爱农的人生悲剧的意义及其成因,触摸范爱农及作者鲁迅的内心世界。
教学重点: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了解课文组材与剪材的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及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了解本文背景及作者的创作心态,了解范爱农的人生悲剧的社会意义。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阶段1、通读全文,梳理字词。
2、搜集与《范爱农》有关的背景资料。
3、通读旁批,提出问题。
二、课堂教学第一课时1、评点学生预习作业,针对问题进行修正。
疏通文字。
2、交流搜集到的与《范爱农》有关的背景资料,介绍《哀范君三章》。
(1)绍兴起义(2)辛亥革命(3)徐锡麟、秋瑾、王金发3、具体研读:作者围绕范爱农一共写了几件事?学生对事件进行概括。
四件事:同乡会争执、酒楼叙旧、报馆案风波、范爱农之死。
4、深入思考:报馆案风波与范爱农并无直接关系,为何要写?(1)展现范爱农的真实生活环境。
(2)为“同乡会争执”中范爱农的冷峻作解释。
5、布置作业:概括范爱农的性格;回忆比较《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与本文传递出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第二课时1、通过一、二、四件事讨论范爱农的性格特点,抓住他的“冷”与“热”。
“冷”:外表冷,冷静理智,对问题认识深刻,态度决绝。
“热”:内心热,对朋友情感深厚,对社会有极大热情。
通过具体语句研读:学生读课文,说理解。
2、深入思考:四个事件分别发生在什么历史时期?历史背景对于我们理解范爱农有什么意义?你认为范爱农之死是自杀还是误伤?事件时期同乡会争执——绍兴起义酒楼叙旧——革命前夕报馆案风波——绍兴光复范爱农之死——革命后第二年当时社会与生活境遇已不容他存在,他的决绝性格也不会与社会妥协。
范爱农——精选推荐
范爱农《范爱农》是一篇追怀亡友的散文,写于1926年11月18日(而范爱农则死于1912年7月间)。
为《朝花夕拾》之十。
它追叙了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不彻底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教学设计>文章感情深挚,布局精巧,语言幽默,思想深邃,艺术表现力独特,触人深思,耐人寻味。
为此确立教学目标如下:1、引导学生从范爱农的不幸遭遇和悲惨结局中认识封建势力复辟的罪恶和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2、启发学生体会作者叙事中感情的深沉和语言的幽默。
3、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并学习运用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和细节刻画人物思想性格的方法。
第一阶段:(1课时)学生独立阅读,熟悉课文,教师适当点拨,学生质疑。
(至少读书三遍)1、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快读)2、仔细读课文。
弄请有关的人和事,理清鲁迅对范爱农的情感变化的过程。
可恶——非常相熟——怀念(自责、牵挂)(此处为何不去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而是来探讨鲁迅对这些人物的情感态度呢?我认为,如果过于注重分析人物形象,当然也不是不可以,但那样就太易把《朝花夕拾》当作文艺作品或者简直就是当作小说来读了,而我认为,我们更应该把它当作鲁迅的心路历程来读,所以,探讨鲁迅对他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态度,就不但看到作品中的人物,更看到一个发展的、动态的、完整的、真实的鲁迅,就不但看到鲁迅的思想,还能看到他的人格。
)3、结合旁批,对照注释精读课文,参照学习平台中“素材库”内相关背景材料,三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分析作者笔下的这个人物形象。
《范爱农》是鲁迅先生作于辛亥革命前后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收录于《朝花夕拾》。
在《范》文之前,鲁迅曾以“黄棘”的笔名于1912年8月21日在绍兴《民兴时报》上发表了《哀范君三章》的悼亡诗篇。
范爱农(1883——1912),名肇基,字斯年,号蔼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爱农》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理解的中心,学习鲁迅先生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手法。
2、概括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
3、解读文本,深刻理会鲁迅先生通过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的命运,表现对革命的关注和思考。
【教学难点】1、范爱农悲剧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2、范爱农和鲁迅不同的人生命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分析作者所选取的中心事件。
2分析范爱农与辛亥革命的联系,揭示爱农之死的社会根源。
一、导入新课写于1926年11月18日。
适值北伐战争节节胜利,南方的革命高潮正在蓬勃兴起。
鲁迅先生从北平来到厦门,在厦门大学的小阁楼上,鲁迅写下了这篇怀念亡友范爱农的散文。
第二年3月,鲁迅便来到了当时革命中心的广州。
题目为《范爱农》,同学们在通读全文之后,结合内容,给本文起一个更准确更具体的题目。
范爱农之死或范爱农之死因。
二、分析的第一部分(在东京的客店里——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
1、用精练的语句,概括本部分内容,分析其主要事件。
这一部分写“东京相识”。
所写的主要事件有二:①徐锡麟被杀②“同乡会”争执。
2、分析①,引文如下:大家接着就预测他将被极刑,家族将被连累。
不久,秋瑾姑娘在绍兴被杀的消息也传来了,徐锡麟是被挖了心,给恩铭的亲兵炒食净尽。
人心很愤怒。
作者在此用了极为细致的笔触,写徐锡麟被杀,揭露封建统治者在政治上的“凶狠残暴”。
三、分析的第二部分(然而这意见后来似乎逐渐淡薄——“谁知道呢?你问她去。
”)。
1、用精练的语句,概括本部分的内容,分析其主要事件。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故乡重逢”。
相同的人生境遇,“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
在冰释前嫌这一自然段,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集中写了引起误会的两次摇头,可归纳为:①绣花鞋事件②让座风波。
2、请同学们思考,作者不惜笔墨来详写这两件事,有何深意?揭示封建统治在思想上的根深蒂固,即使是革命者——范爱农、陈伯平、马宗汉等也难脱其桎梏。
四、分析的第三部分(到冬初——还怕要被禁止的)。
1、用精练的语句,概括本部分内容,分析其主要事件。
这部分的内容为“绍兴共事”。
主要事件是“报馆案风波”。
这部分是作者写作的重点,文字最长,也更为含蓄隐晦。
“报馆案风波”是作者写作本部分的中心事件,但作者只是借此来表现范爱农,并极具幽默讽刺意味地来写辛亥革命的。
而且作者巧妙地安排了两个角度(或两条线索):①写范爱农②写辛亥革命。
2、分析作者对范爱农的刻画。
①到冬初,我们的景况更拮据了,然而还喝酒,讲笑话。
忽然是武昌起义,接着是绍兴光复。
第二天爱农就上城来,戴着农夫常用的毡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我们同去。
”在拮据的生活中,在苦闷的消沉中,忽然惊闻革命,一扫苦闷抑郁的愁怀,带着“从来没有见过的”“笑容”,连酒也不喝了,表现了爱农革命到来时的“兴奋”。
爱农是一个革命者,他对革命热切地向往,革命成功了,他像孩子一样兴奋狂喜。
②我被摆在师范学校校长的饭碗旁边,王都督给了我校款二百元。
爱农做监学,还是那件布袍子,但不大喝酒了,也很少有工夫谈闲天。
他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得可以。
在这部分集中写范爱农的文字不很多,作者以极经济的笔墨,写出了范爱农的变化,表现了革命对他的影响。
这一层是写他积极参加革命工作。
③然而事情很凑巧,季黻写信来催我往南京了。
爱农也很赞成,但颇凄凉,说:——凄凉”是爱农心境的真实写照,反映了他对辛亥革命的失望乃至绝望的心情。
连同他说话语气,我们不难看出他此时此刻的心情。
范爱农是一个革命者,然而他期盼已久革命,最终却是如此的结果,他怎能不绝望。
“哀之大莫过于心死”,他的精神理想破灭了,他还能有生之可能吗?所以说,作者在此已经用深邃的笔触,暗示范爱农之死。
这里我们可以将之归纳为这样一个变化:(爱农)向往革命——参加革命——绝望革命——(殉道革命)。
3、分析作者全景式艺术地表现辛亥革命的过程。
①满眼是白旗。
-----内骨子是依旧的------他进来以后,也就被许多闲汉和新进的革命党所包围,大做王都督。
在衙门里的人物,穿布衣来的,不上十天也大概换上皮袍子了,天气还并不冷。
光复后的绍兴,没有丝毫变化。
“闲汉和新进的革命党”,可以结合下文的原本是“穿布衣来的”,“不上十天也大概换上皮袍子了”来理解,“闲汉”指封建地主阶级,和“新近的革命党”,都指那些投机革命的人。
他们革命的目的动机不纯,就如同阿Q革命一样,目的就在于“发财”和“讨老婆”。
辛亥革命的局限就此窥见一斑。
②我即刻到报馆去问这事的真假。
都是真的。
略说了几句不该收他钱的话,一个名为会计的便不高兴了,质问我道:——“这不分析股本的实质是什么。
这里“股本”的实质是收买。
年轻的革命者看到了王金发他们“不行”,殊不知,此时的王金发政府已经变质变味了。
但青年却错误地将自己和王金发之关系认同为雇工与雇主的关系,将这种对革命的收买,理解为股本,这是本质认识上的错误。
③齐读“报馆案是我到南京后两三个星期了结的”一段,引导学生理解“报馆案风波”的实质。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会理解作者的写作用意。
报馆被捣毁,德清被刺伤。
反动政府在镇压革命,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也落在了“孔教会会长傅力臣”之类的手中。
这是写封建地主阶级窃取革命果实。
鲁迅先生用文学的笔法,意在阐明这样一个命题:辛亥革命不过是一场革命者自取其辱的游戏。
将以上分析做一归纳,不难看出,作者对辛亥革命过程的全景描绘:(封建阶级)投机革命——收买革命——镇压革命——窃取革命果实。
稍微懂得一点辛亥革命历史的人,都会惊叹先生的高潮和卓绝的艺术笔力。
五、归纳第四部分的内容,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部分主要是写“爱农之死”,借以抒发了作者思念哀悼之情。
(主要是让学生通读,感悟)六、总结本课。
1、看几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第一部分:从政治上写封建统治的凶狠残暴;第二部分:从思想上突出封建思想之根深蒂固;第三部分:写辛亥革命失败;第四部分:写范爱农之死。
一二两部分是为第三部分做铺垫的,客观上揭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必然性,也指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艰巨性。
前三个部分又都是为范爱农之死张本,揭示了范爱农之死的社会根源。
这里我们再看两个例子:①(爱农)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
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
但因为有时觉没得做,因为大家讨厌他。
他很困难,但还喝酒,是朋友请他的。
他已经很少和人们来往,常见的只剩下几个后来认识的较为年青的人了,然而他们似乎也不愿意多听他的牢骚,以为不如讲笑话有趣。
在此我们可以将革命前和革命后的范爱农做一个分析。
徐锡麟起义失败后,满清当局通电缉捕爱农,回国后受到了监视。
革命失败后,他的境遇确实没有改变,甚至不如已甚。
造成他这种结局除了因辛亥革命失败给爱农造成心理创伤外,即是封建势力对他的孤立和迫害以及周围人对他的隔膜和不理解。
再看例②中的后一句话,孤独的范爱农,没有朋友,“很少和人们来往”,也就“只剩下几个后来认识的较为年青的人了”,然而最终连青年们也将他抛却了。
课文的旁边有一句批注:“爱农有‘笑话’好讲吗?”独说爱农,自无“笑话“可讲,如果将他与辛亥革命联系起来,那就不仅有了“笑话”,而且是莫大的嘲讽。
我清楚地记得钱理群先生的一句话:“带着极大的屈辱,竭诚奉献了一切,却被为之牺牲的年轻一代,以至整个社会无情地抛弃和放逐。
”(《与鲁迅相遇》285页。
三联书店,XX年8月)这话是在写鲁迅,我以为更适于范爱农。
范爱农死了,死在了辛亥革命之次年。
范爱农是一个革命者,与鲁迅一样是一个精神战士,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死,是他对腐朽社会强烈不屈的抗争,也是他作为一个精神战士对辛亥革命的生命的薄奠。
七、课外拓展1、读鲁迅“哀范爱农”诗三首,体会先生对爱农的真挚感情。
2、阅读有关范爱农的资料,写一篇短文,题目:范爱农小传。
八、板书设计范爱农之死——————————社会根源徐锡麟被杀————————(政治上)—————凶狠残暴绣花鞋事件,让座风波———(思想上)—————根深蒂固(为下文作铺垫)(范爱农)向往—参加—绝望—(殉道)报馆案风波————————————————辛亥革命失败(辛亥革命)投机—收买—镇压—窃取(必然性)(为爱农之死张本)(鲁迅)惊闻噩耗—写诗悼念—挂念妻女绍兴诀别——————————————————范爱农之死(爱农)困顿漂泊—期盼来信—醉酒落水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情感线索的变化。
2、理解把握范爱农性格特点。
3、鲁迅和爱农不同人生结局。
一、复习导入新课:1、复习提问,本文所写到的几个重要事件。
①徐锡麟被杀,“同乡会”争执。
②绣花鞋事件,让座风波。
③“报馆案风波”。
④范爱农之死。
二、分析四个部分的每一件事,看表达了范爱农和鲁迅怎样的感情。
1、写“同乡会”的争执有何作用?有人认为,范爱农思想冷峻,深刻,看清楚了封建统治的惨无人道的本质,所以反对发电报;而鲁迅年轻气盛,思想不够成熟,又过于愤激,所以对范爱农的理解和认识有失偏颇。
请同学们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
鲁迅比范爱农张两岁,且比之早来日本留学三年,鲁迅此时已抱有唤醒民众的思想,他发电报的目的大约基于此。
此处确实可以表现爱农冷峻的一面,可目的也不是比较谁深谁浅,谁成熟谁不成熟。
而是突出表现爱农的悲愤。
时过境迁后,鲁迅再次提及此事,特别是在范爱农死后,主要是自责自己不能理解当时爱农那无比悲愤的心情。
2、请同学们读第二部分末尾的对话,请体会此事二人的心情态度。
“我真不懂你们带这东西做什么?“到“谁知道也是反封建的斗士,对“绣花鞋事件”和“让座风波”,先生都摇头,表示了自己的不满,也正因此才产生了误会和隔阂。
这几句对话中所包含的语气态度,我们亦可窥探出范爱农的态度:不满和无奈。
作者借此来表现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为下文辛亥革命的失败做铺垫。
3、在鲁迅即将离开绍兴时,作者亦用寥寥几笔,勾画了人物的表情神态,语气口吻,靡不毕肖。
这里所表现出的感情,是范爱农对辛亥革命的失望乃至绝望。
前文已分析,恕不赘述。
4、读第四部分,体会二人的情感。
引导学生归纳,分别后的思念牵挂。
小结:鲁迅视爱农为挚友,在短短的几年的交往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就本文所写的四个片段来看,鲁迅先生和爱农所表现出的感情态度是多么惊人的相似啊:满腔的悲愤——不满和无奈——苦闷与绝望——思念和牵挂。
三、鲁迅和范爱农不同的人生命运。
学生讨论,教师提示:日本求学(都没有取得学位),归国后教书;参加革命,理想坚定,都是革命的精神战士;都历经了革命前的向往,革命后的苦闷彷徨;二人都很固执倔强,语言犀利,话语冷峻。
结局不同:爱农在苦闷绝望中借酒消愁,沉沦而死,而鲁迅却在苦闷彷徨中呐喊奋起,走向新生。
这样看来,性格因素正是造成鲁迅和范爱农不同人生命运的历史分野。
四、结合,归纳范爱农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