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基础知识总结:第九章 立体几何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知识要点知识点总结及解题思路方法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知识要点知识点总结及解题思路方法一、知识提纲(一)空间的直线与平面⒈平面的基本性质⑴三个公理及公理三的三个推论和它们的用途.⑵斜二测画法.⒉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直线、平行直线、异面直线.⑴公理四(平行线的传递性).等角定理.⑵异面直线的判定:判定定理、反证法.⑶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定义(求法)、范围.⒊直线和平面平行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⒋直线和平面垂直⑴直线和平面垂直:定义、判定定理.⑵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5.平面和平面平行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6.平面和平面垂直互相垂直的平面及其判定定理、性质定理.(二)直线与平面的平行和垂直的证明思路(见附图)(三)夹角与距离7.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与二面角⑴平面的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三面角余弦公式、最小角定理、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⑵二面角:①定义、范围、二面角的平面角、直二面角.②互相垂直的平面及其判定定理、性质定理.8.距离⑴点到平面的距离.⑵直线到与它平行平面的距离.⑶两个平行平面的距离:两个平行平面的公垂线、公垂线段.⑷异面直线的距离: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及其性质、公垂线段.(四)简单多面体与球9.棱柱与棱锥⑴多面体.⑵棱柱与它的性质:棱柱、直棱柱、正棱柱、棱柱的性质.⑶平行六面体与长方体:平行六面体、直平行六面体、长方体、正四棱柱、正方体;平行六面体的性质、长方体的性质.⑷棱锥与它的性质:棱锥、正棱锥、棱锥的性质、正棱锥的性质.⑸直棱柱和正棱锥的直观图的画法.10.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⑴简单多面体的欧拉公式.⑵正多面体.11.球⑴球和它的性质:球体、球面、球的大圆、小圆、球面距离. ⑵球的体积公式和表面积公式.二、常用结论、方法和公式1.从一点O 出发的三条射线OA 、OB 、OC ,若∠AOB=∠AOC ,则点A 在平面∠BOC 上的射影在∠BOC 的平分线上;2. 已知:直二面角M -AB -N 中,AE ⊂ M ,BF ⊂ N,∠EAB=1θ,∠ABF=2θ,异面直线AE 与BF 所成的角为θ,则;c o s c o s c o s 21θθθ=3.立平斜公式:如图,AB 和平面所成的角是1θ,AC 在平面内,BC 和AB 的射影BA 1成2θ,设∠ABC=3θ,则cos 1θcos 2θ=cos 3θ;4.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法:(1)平移法:在异面直线中的一条直线中选择一特殊点,作另一条的平行线;(2)补形法:把空间图形补成熟悉的或完整的几何体,如正方体、平行六面体、长方体等,其目的在于容易发现两条异面直线间的关系;5.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斜线和平面所成的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它的三条边分别是平面的垂线段、斜线段及斜线段在平面上的射影。
高考立体几何的知识点总结
高考立体几何的知识点总结立体几何作为高考数学中的一个重要考点,是让很多学生头痛的内容之一。
但只要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立体几何也能够拿到不错的分数。
本文将总结高考立体几何的知识点,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几何体的基本定义。
几何体是由平面图形旋转、平移、折叠等操作得到的立体图形。
常见的几何体有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等。
这些几何体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性质,下面我们依次进行介绍。
一、立方体立方体是一种六面相等、相互平行的多面体,其所有面都是正方形。
立方体的特点是:所有的棱和面都相等,体对角线的长度等于边长的根号2,对称线的交点为几何体的中心。
二、长方体长方体是一种六面相等、相互平行的多面体,其相邻面都是矩形。
长方体的特点是:对称线的交点为几何体的中心,底面的面积与高的乘积等于体积,侧面的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以高。
三、圆柱体圆柱体是一种两个底面相同且平行的多面体,其侧面是一个弯曲的矩形。
圆柱体的特点是: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以高,体积等于底面面积乘以高。
四、圆锥体圆锥体是一种一个底面和一个顶点的多面体,其侧面是一个弯曲的三角形。
圆锥体的特点是: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以高的一半,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的一半。
五、球球是一种所有点到球心的距离相等的立体图形。
球的特点是:表面积等于4πr²,体积等于4/3πr³。
其中,r是球的半径。
在解决立体几何题目时,我们需要运用到许多的定理和性质,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些常用的定理。
首先,平行线截立体当一个平面与两个或多个平面平行时,它截断的各部分与截断的立体对应的部分全等。
其次,等角面截立体当两个平面相交的两个直角相等时,它截断的各部分与截断的立体对应的部分全等。
再次,等比线段截圆柱以圆柱母线上一点为一定点,引过它的直线交柱面于两点,这两点的连线与圆柱底面上所对的两点的连线等长。
最后,底面面积比与体积比如果两个立体的底面面积比相等,那么这两个立体的体积比也相等。
高考数学中的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点详解
高考数学中的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点详解在高考数学中,立体几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占据了不少的分值。
因此,我们需要对立体几何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掌握一些基本的概念和方法。
本文就想通过对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点的详解,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领域。
第一部分: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立体几何,是研究空间图形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数学学科。
它是数学中几何学的重要分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其中,基本概念包括点、线、面、体等。
一、点点是立体几何中最基本的概念,它是没有大小和形状的。
在空间中,点用坐标来表示。
常用的坐标系包括直角坐标系、柱面坐标系、球面坐标系等。
二、线线是由两个点之间的连续运动形成的实体,它也没有大小和形状。
线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
直线是由相邻两个点之间的连续运动形成的实体,它的长度是无限的。
曲线是由不相邻的两个点之间的连续运动形成的实体,它的长度是有限的。
三、面面是由三条或者更多的线围成的平面,它有大小和形状。
我们能够看到的物体表面就是由一个个的面组成的。
面可以分为平面和曲面两种。
平面是由三条交于一点的直线围成的,它的形状可以是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曲面则是由曲线相交而成的,如球面、圆柱面、圆锥面等。
四、体体是由若干个平面或曲面围成的实体,它的大小和形状是有限的。
通常我们所说的“物体”就是指体。
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单铰体,即无论如何旋转都只有一个面对着我们,如长方体、正方体等;另一类是双铰体,即无论如何旋转都有两个面对着我们,如圆柱体、圆锥体等。
第二部分:立体几何中的重要公式和定理除了基本概念外,立体几何中还有很多重要的公式和定理,这些公式和定理是处理数学题目时不可或缺的。
一、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是处理立体几何问题时,最基本的公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公式:①长方体表面积:$S=2(ab+bc+ac)$,体积:$V=abc$。
②正方体表面积:$S=6a^2$,体积:$V=a^3$。
高考数学基础知识总结第九章立体几何
高中数学:第九章立体几何9(A).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考试内容:平面及其基本性质.平面图形直观图的画法.平行直线.对应边分别平行的角.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异面直线的距离.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点到平面的距离.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平行平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平面间的距离.二面角及其平面角.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多面体.正多面体.棱柱.棱锥.球.考试要求:(1)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会用斜二测的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能够画出空间两条直线、直线和平面的各种位置关系的图形,能够根据图形想像它们的位置关系.(2)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距离的概念,对于异面直线的距离,只要求会计算已给出公垂线时的距离.(3)掌握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的距离的概念掌握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4)掌握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的概念,掌握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5)会用反证法证明简单的问题.(6)了解多面体、凸多面体的概念,了解正多面体的概念.(7)了解棱柱的概念,掌握棱柱的性质,会画直棱柱的直观图.(8)了解棱锥的概念,掌握正棱锥的性质,会画正棱锥的直观图.(9)了解球的概念,掌握球的性质,掌握球的表面积、体积公式.9(B).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考试内容:平面及其基本性质.平面图形直观图的画法.平行直线.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空间向量及其加法、减法与数乘.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直线的方向向量.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异面直线的距离.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平面的法向量.点到平面的距离.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向量在平面内的射影.平行平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平面间的距离.二面角及其平面角.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多面体.正多面体.棱柱.棱锥.球.考试要求:(1)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
(完整版)高中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
高中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一 、空间几何体 (一) 空间几何体的类型1 多面体:由若干个平面多边形围成的几何体。
围成多面体的各个多边形叫做多面体的面,相邻两个面的公共边叫做多面体的棱,棱与棱的公共点叫做多面体的顶点。
2 旋转体:把一个平面图形绕它所在的平面内的一条定直线旋转形成了封闭几何体。
其中,这条直线称为旋转体的轴。
(二) 几种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1 、棱柱的结构特征1.1 棱柱的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
1.2 棱柱的分类棱柱四棱柱平行六面体直平行六面体长方体正四棱柱正方体 性质:Ⅰ、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且各侧棱互相平行且相等; Ⅱ、两底面是全等多边形且互相平行; Ⅲ、平行于底面的截面和底面全等;1.3 棱柱的面积和体积公式ch S 直棱柱侧(c 是底周长,h 是高)S 直棱柱表面 = c ·h+ 2S 底 V 棱柱 = S 底 ·h2 、棱锥的结构特征2.1 棱锥的定义(1) 棱锥: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锥。
(2)正棱锥:如果有一个棱锥的底面是正多边形,并且顶点在底面的投影是底棱长都相等底面是正方形底面是矩形侧棱垂直于底面底面是平行四边形底面是四边形图1-1 棱柱面的中心,这样的棱锥叫做正棱锥。
2.2 正棱锥的结构特征Ⅰ、 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相似的正多边形,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的距离与顶点到底面的距离之比;它们面积的比等于截得的棱锥的高与原棱锥的高的平方比;截得的棱锥的体积与原棱锥的体积的比等于截得的棱锥的高与原棱锥的高的立方比;Ⅱ、 正棱锥的各侧棱相等,各侧面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正棱锥侧面积:1'2S ch =正棱椎(c 为底周长,'h 为斜高) 体积:13V Sh =棱椎(S 为底面积,h 为高)正四面体:对于棱长为a 正四面体的问题可将它补成一个边长为a 22的正方体问题。
高考数学中常见的立体几何题解法
高考数学中常见的立体几何题解法立体几何是高考数学中的一个重要考点,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在高考中,立体几何题题目种类繁多,解法也各不相同。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立体几何题解法,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高考数学考试。
一、平行线与平面在立体几何题中,常见的一种情况是给出一条直线与两个平面的关系,考生需要求出直线和平面的距离、直线在平面上的投影等。
解法一:利用平行线与平面的性质,可通过构造垂线的方式解决问题。
具体步骤如下:1. 画出所给直线,并用不同颜色标出与该直线平行的两个平面;2. 在其中一个平面上,任选一点作为垂足;3. 连接该垂足与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得到一条垂线;4. 由于垂线与所给直线平行,因此垂线与另一个平面的交点即为所求点;5. 根据题目要求,计算出所求点到直线的距离或直线在平面上的投影。
解法二:根据几何关系和性质,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特点解决问题。
具体步骤如下:1. 在给出的图形中,观察并找出相似三角形的性质;2.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各个线段之间的比例关系;3. 利用比例关系解方程,求解出所需长度或角度。
二、平面图形的投影在立体几何题中,常见的一种情况是给出一个平面图形在空间中的投影,考生需要还原出该平面图形或者确定其性质。
解法一:根据已知条件以及图形的特点,利用平行四边形、相似三角形等图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具体步骤如下:1. 画出所给平面图形的投影,并标出已知条件;2. 观察并找出平行四边形、相似三角形等图形的性质;3. 根据性质,确定各个线段之间的比例关系;4. 利用比例关系解方程,还原出所求图形或确定其性质。
解法二:利用投影的定义和性质解决问题。
具体步骤如下:1. 根据投影的定义,找到所给平面图形在空间中的位置;2. 根据已知条件及各个线段的投影长度,研究其规律性;3. 利用规律性解方程,求解出所求图形或确定其性质。
三、立体图形的体积与表面积在立体几何题中,求解立体图形的体积与表面积是经常出现的考点。
2023年高考数学总复习:立体几何及答案解析
又∵已知 E 为 PB 的中点,∴OE∥PD.
∵PD⊄平面 AEC,OE⊂平面 AEC,
∴PD∥平面 AEC.
解:(2)∵
⺁,
⺁ ,∴
⺁ ⺁.
又∵PD⊥底面 ABCD,∴ 三棱锥 െ
∵E 是 PB 的中点,∴ 三棱锥 െ
⺁ 三棱锥 െ
⺁ ⺁⺁ ⺁ ⺁
⺁.
⺁ 三棱锥 െ
⺁ ⺁.
2.如图,在四棱锥 P﹣ABCD 中,PA⊥平面 ABC,AD∥BC,∠ABC=90°,AD=2, ⺁ , BC=6. (1)求证:平面 PBD⊥平面 PAC; (2)PA 长为何值时,直线 PC 与平面 PBD 所成角最大?并求此时该角的正弦值.
第1页共3页
【解答】(1)证明:∵PA⊥平面 ABCD,BD⊂平面 ABCD,∴BD⊥PA,
又 ㋨๗
, ㋨๗
,
∴∠ABD=30°,∠BAC=60°,∴∠AEB=90°,即 BD⊥AC(E 为 AC 与 BD 交点).
又 PA∩AC,∴BD⊥平面 PAC
又因为 BD⊂平面 PBD,所以平面 PBD⊥平面 PAC.
则๗ ๗
,即 െ ⺁ ㌳ ⺁ െ⺁ ㌳
,取 x=1,
⺁ 得平面 PBD 的一个法向量为๗ (1, , ),
所以 cos< ,๗>
๗
,
๗
쳌㌳ ⺁
㌳
⺁ ⺁
㌳ ⺁㌳ ⺁
因为 ㌳ ⺁ ㌳ ⺁
㌳⺁ ⺁ ⺁
,当且仅当 t=2 时等号成立,
所以 cos< ,๗>
,记直线 PC 与平面 PBD 所成角为θ,
则 sinθ=|cos< ,๗>|,故 t๗ ,
即 ⺁ 时,直线 PC 与平面 PBD 所成角最大,此时该角的正弦值为 .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
答案:空间几何体结构1.空间结合体:如果我们只考虑物体占用空间部分的形状和大小,而不考虑其它因素,那么由这些物体抽象出来的空间图形,就叫做空间几何体。
2.棱柱的结构特征: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由这些面围成的图形叫做棱柱。
(图如下)底面:棱柱中,两个相互平行的面,叫做棱柱的底面,简称底。
底面是几边形就叫做几棱柱。
侧面:棱柱中除底面的各个面侧棱: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柱的侧棱顶点:侧面与底面的公共顶点叫做棱柱的顶点棱柱的表示:用表示底面的各顶点的字母表示。
如:六棱柱表示为ABCDEF-A’B’C’D’E’F’3.棱锥的结构特征: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并且这些三角形有一个公共定点,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锥。
(图如下)4.圆柱的结构特征: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柱。
圆柱的轴:旋转轴叫做圆柱的轴圆柱的底面:垂直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圆面叫做圆柱的底面圆柱的侧面:平行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圆柱侧面的母线:无论旋转到什么位置,不垂直于轴的边都叫做圆柱侧面的母线。
圆柱用表示它的轴的字母表示,如:圆柱O’O注:棱柱与圆柱统称为柱体5.圆锥的结构特征: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 两余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锥。
轴:作为旋转轴的直角边叫做圆锥的轴底面:另外一条直角边旋转形成的圆面叫做圆锥的底面侧面:直角三角形斜边旋转形成的曲面叫做圆锥的侧面顶点:作为旋转轴的直角边与斜边的交点母线:无论旋转到什么位置,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叫做圆锥的母线。
圆锥可以用它的轴来表示。
如:圆锥SO注:棱锥与圆锥统称为锥体6.棱台和圆台的结构特征(1)棱台的结构特征: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是棱台。
下底面和上底面:原棱锥的底面和截面分别叫做棱台的下底面和上底面。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与例题讲解-题型、方法技巧
一、知识点
<一>常用结论 1.证明直线与直线的平行的思考途径:(1)转化为判定共面二直线无交点;(2)转化为二直线同与第三条直线
平行;(3)转化为线面平行;(4)转化为线面垂直;(5)转化为面面平行. 2.证明直线与平面的平行的思考途径:(1)转化为直线与平面无公共点;(2)转化为线线平行;(3)转化为面
0,
y
0,
x 3z.
令 z 1得 n ( 3,0,1) 为平面 A1AD 的一个法向量.
由(Ⅰ)知 AB1 ⊥平面 A1BD ,
AB1 为平面 A1BD 的法向量.
cos
n
,
AB1
n AB1 n AB1
3 22
S△ A1BD
d
,
d 3S△BCD 2 .
S△ A1BD
2
点 C 到平面 A1BD 的距离为
2. 2
解法二:(Ⅰ)取 BC 中点 O,连结 AO .
△ABC 为正三角形, AO ⊥ BC .
在正三棱柱 ABC A1B1C1 中,平面 ABC ⊥平面 BCC1B1,
AD ⊥ 平面 BCC1B1 .
取 B1C1 中点 O1 ,以 O为原点, OB , OO1 , OA 的方向为 x,y,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B(1,0,0) ,
D(1,1,0) , A1(0,2,3) , A(0,0,3) , B1(1,2,0) ,
AB1 (1,2, 3) , BD (2,1,0) , BA1 (1,2,3) .
AB1 2 2 2
小结:本例中(Ⅲ)采用了两种方法求点到平面的距离.解法二采用了平面向量的计算方法,把不易直接求的 B
高中数学第九章知识点总结(精华版)--立体几何
高中数学第九章-立体几何考试内容平面及其基本性质.平面图形直观图的画法.平行直线.对应边分别平行的角.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异面直线的距离.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点到平面的距离.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平行平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平面间的距离.二面角及其平面角.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多面体.正多面体.棱柱.棱锥.球.考试要求(1)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会用斜二测的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能够画出空间两条直线、直线和平面的各种位置关系的图形,能够根据图形想像它们的位置关系.(2)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距离的概念,对于异面直线的距离,只要求会计算已给出公垂线时的距离.(3)掌握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的距离的概念掌握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4)掌握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的概念,掌握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5)会用反证法证明简单的问题.(6)了解多面体、凸多面体的概念,了解正多面体的概念.(7)了解棱柱的概念,掌握棱柱的性质,会画直棱柱的直观图.(8)了解棱锥的概念,掌握正棱锥的性质,会画正棱锥的直观图.(9)了解球的概念,掌握球的性质,掌握球的表面积、体积公式.9(B).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考试内容:平面及其基本性质.平面图形直观图的画法.平行直线.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空间向量及其加法、减法与数乘.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直线的方向向量.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异面直线的距离.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平面的法向量.点到平面的距离.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向量在平面内的射影.平行平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平面间的距离.二面角及其平面角.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多面体.正多面体.棱柱.棱锥.球.考试要求:(1)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
2024年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立体几何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高考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高考中,立体几何的知识点主要包括空间几何、立体图形的面积与体积等方面。
下面是对2024年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的总结,供考生参考。
一、空间几何1. 空间几何中的点、线、面的概念和性质。
点是没有长度、宽度和高度的,只有位置的大小,用字母表示。
线是由一组无限多个点构成的集合,用两个点的字母表示。
面是由无限多条线构成的,这些线共面且没有相交或平行关系。
2. 空间几何中的垂直、平行等概念和性质。
两条线在同一平面内,如果相交角为90°,则称两线垂直。
两条线没有相交关系,称两线平行。
3. 点到直线的距离的计算。
点到直线的距离等于该点在直线上的正交投影点的距离。
二、立体图形的面积与体积1. 立体图形的分类和性质。
立体图形包括球体、圆柱体、圆锥体、棱柱体、棱锥体等。
各种立体图形具有不同的性质,如球体表面上每一点到球心的距离都相等。
2. 立体图形的面积计算。
(1)球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S = 4πr²,其中r为球的半径。
(2)圆柱体的侧面积计算公式:S = 2πrh。
(3)圆柱体的全面积计算公式:S = 2πrh + 2πr²。
(4)圆锥体的侧面积计算公式:S = πrl,其中r为圆锥底面半径,l为斜高。
(5)棱柱体的侧面积计算公式:S = ph,其中p为棱柱底面周长,h为高。
3. 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
(1)球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 = 4/3πr³,其中r为球的半径。
(2)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 = πr²h。
(3)圆锥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 = 1/3πr²h。
(4)棱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 = ph。
(5)棱锥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 = 1/3Bh,其中B为底面积,h为高。
三、立体几何的一般理论1. 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在空间中,点、线、面可以相互相交、平行、垂直等。
高考数学复习之立体几何必考知识点汇总
高考数学复习之立体几何平面的基本性质公理1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公理2 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通过这个点的公共直线.公理3 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根据上面的公理,可得以下推论.推论1 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2 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3 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空间线面的位置关系共面平行—没有公共点(1)直线与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异面(既不平行,又不相交)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2)直线和平面直线不在平面内平行—没有公共点(直线在平面外) 相交—有且只有一公共点(3)平面与平面相交—有一条公共直线(无数个公共点)平行—没有公共点异面直线的判定证明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通常采用反证法.有时也可用定理“平面内一点与平面外一点的连线,与平面内不经过该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线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1)两直线平行的判定①定义:在同一个平面内,且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平行.②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即若a∥α,aβ,α∩β=b,则a∥b.③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即若a∥b,b∥c,则a∥c.④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即若a⊥α,b⊥α,则a∥b⑤两平行平面与同一个平面相交,那么两条交线平行,即若α∥β,α∩γ,β∩γ=b,则a∥b⑥如果一条直线和两个相交平面都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平行,即若α∩β=b,a∥α,a∥β,则a∥b.(2)两直线垂直的判定1.定义:若两直线成90°角,则这两直线互相垂直.2.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也必与另一条垂直.即若b∥c,a ⊥b,则a⊥c3.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即若a ⊥α,b⊂α,a⊥b.4.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的垂线垂直.即若a∥α,b⊥α,则a⊥b.5.三个两两垂直的平面的交线两两垂直,即若α⊥β,β⊥γ,γ⊥α,且α∩β=a,β∩γ=b,γ∩α=c,则a⊥b,b⊥c,c⊥a.(3)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①定义:若一条直线和平面没有公共点,则这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②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即若a⊄α,b⊂α,a∥b,则a∥α.③两个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即若α∥β,l⊂α,则l∥β.④如果一个平面和平面外的一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平面,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即若α⊥β,l⊥β,l⊄α,则l∥α.⑤在一个平面同侧的两个点,如果它们与这个平面的距离相等,那么过这两个点的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即若A∉α,B∉α,A、B在α同侧,且A、B到α等距,则AB∥α.⑥两个平行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其中一个平面平行,也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即若α∥β,a⊄α,a⊄β,a∥α,则α∥β.⑦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则平面外与这条直线垂直的直线与该平面平行,即若a⊥α,bα,b⊥a,则b∥α.⑧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平行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平行于这个平面(或在这个平面内),即若a∥b,a∥α,b∥α(或b⊂α)(4)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①定义:若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垂直,则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②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即若m⊂α,n⊂α,m∩n=B,l⊥m,l⊥n,则l⊥α.③如果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同一平面.即若l∥a,a⊥α,则l⊥α.④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它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即若α∥β,l⊥β,则l⊥α.⑤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即若α⊥β,a∩β=α,l⊂β,l⊥a,则l⊥α.⑥如果两个相交平面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它们的交线也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即若α⊥γ,β⊥γ,且a∩β=α,则a⊥γ.(5)两平面平行的判定①定义:如果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即无公共点⇔α∥β.②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即若a,b⊂α,a∩b=P,a∥β,b∥β,则α∥β.③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即若α⊥a,β⊥a,则α∥β.④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平面平行.即若α∥β,β∥γ,则α∥γ.⑤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则这两个平面平行,即若a,b⊂α,c,d⊂β,a∩b=P,a∥c,b∥d,则α∥β.(6)两平面垂直的判定①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如果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即二面角α-a-β=90°⇔α⊥β.②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即若l⊥β,l⊂α,则α⊥β.③一个平面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也垂直于另一个.即若α∥β,α⊥γ,则β⊥γ.直线在平面内的判定(1)利用公理1:一直线上不重合的两点在平面内,则这条直线在平面内.(2)若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则经过第一个平面内的一点垂直于第二个平面的直线在第一个平面内,即若α⊥β,A∈α,AB⊥β,则AB⊂α.(3)过一点和一条已知直线垂直的所有直线,都在过此点而垂直于已知直线的平面内,即若A∈a,a⊥b,A∈α,b⊥α,则a⊂α.(4)过平面外一点和该平面平行的直线,都在过此点而与该平面平行的平面内,即若P∉α,P∈β,β∥α,P∈a,a∥α,则a⊂β.(5)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过这个平面内一点与这条直线平行的直线必在这个平面内,即若a∥α,A∈α,A∈b,b∥a,则b⊂α.存在性和唯一性定理(1)过直线外一点与这条直线平行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2)过一点与已知平面垂直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3)过平面外一点与这个平面平行的平面有且只有一个;(4)与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相交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5)过一点与已知直线垂直的平面有且只有一个;(6)过平面的一条斜线且与该平面垂直的平面有且只有一个;(7)过两条异面直线中的一条而与另一条平行的平面有且只有一个;(8)过两条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中的一条而与另一条垂直的平面有且只有一个.射影及有关性质(1)点在平面上的射影自一点向平面引垂线,垂足叫做这点在这个平面上的射影,点的射影还是点.(2)直线在平面上的射影自直线上的两个点向平面引垂线,过两垂足的直线叫做直线在这平面上的射影.和射影面垂直的直线的射影是一个点;不与射影面垂直的直线的射影是一条直线.(3)图形在平面上的射影一个平面图形上所有的点在一个平面上的射影的集合叫做这个平面图形在该平面上的射影.当图形所在平面与射影面垂直时,射影是一条线段;当图形所在平面不与射影面垂直时,射影仍是一个图形.(4)射影的有关性质从平面外一点向这个平面所引的垂线段和斜线段中:(i)射影相等的两条斜线段相等,射影较长的斜线段也较长;(ii)相等的斜线段的射影相等,较长的斜线段的射影也较长;(iii)垂线段比任何一条斜线段都短.空间中的各种角等角定理及其推论定理若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并且方向相同,则这两个角相等.推论若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则这两组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相等.异面直线所成的角(1)定义:a、b是两条异面直线,经过空间任意一点O,分别引直线a′∥a,b′∥b,则a′和b′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做异面直线a和b所成的角.(2)取值范围:0°<θ≤90°.(3)求解方法①根据定义,通过平移,找到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②解含有θ的三角形,求出角θ的大小.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1)定义和平面所成的角有三种:(i)垂线面所成的角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ii)垂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直线垂直于平面,则它们所成的角是直角.(iii)一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则它们所成的角是0°的角.(2)取值范围0°≤θ≤90°(3)求解方法①作出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找到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θ.②解含θ的三角形,求出其大小.二面角及二面角的平面角(1)半平面直线把平面分成两个部分,每一部分都叫做半平面.(2)二面角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即二面角由半平面一棱一半平面组成.若两个平面相交,则以两个平面的交线为棱形成四个二面角.二面角的大小用它的平面角来度量,通常认为二面角的平面角θ的取值范围是0°<θ≤180°(3)二面角的平面角①以二面角棱上任意一点为端点,分别在两个面内作垂直于棱的射线,这两条射线所组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②二面角的平面角具有下列性质:(i)二面角的棱垂直于它的平面角所在的平面,即AB⊥平面PCD.(ii)从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一边上任意一点(异于角的顶点)作另一面的垂线,垂足必在平面角的另一边(或其反向延长线)上.(iii)二面角的平面角所在的平面与二面角的两个面都垂直,即平面PCD⊥α,平面PCD⊥β.③找(或作)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主要方法.(i)定义法(ii)垂面法(4)求二面角大小的常见方法①先找(或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θ,再通过解三角形求得θ的值.②利用面积射影定理S ′=S ·cos α其中S 为二面角一个面内平面图形的面积,S ′是这个平面图形在另一个面上的射影图形的面积,α为二面角的大小.③利用异面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二面角的大小.空间的各种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1)定义 面外一点引一个平面的垂线,这个点和垂足间的距离叫做这个点到这个平面的距离.(2)求点面距离常用的方法:1)直接利用定义求①找到(或作出)表示距离的线段;②抓住线段(所求距离)所在三角形解之.2)利用两平面互相垂直的性质.即如果已知点在已知平面的垂面上,则已知点到两平面交线的距离就是所求的点面距离.3)体积法其步骤是:①在平面内选取适当三点,和已知点构成三棱锥;②求出此三棱锥的体积V 和所取三点构成三角形的面积S ;③由V=31S ·h ,求出h 即为所求.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必作出垂线即可求点面距离.难点在于如何构造合适的三棱锥以便于计算.4)转化法将点到平面的距离转化为(平行)直线与平面的距离来求.直线和平面的距离(1)定义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这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平面的距离,叫做这条直线和平面的距离.(2)求线面距离常用的方法①直接利用定义求证(或连或作)某线段为距离,然后通过解三角形计算之. ②将线面距离转化为点面距离,然后运用解三角形或体积法求解之. ③作辅助垂直平面,把求线面距离转化为求点线距离.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 三视图:正视图:从前往后 侧视图:从左往右 俯视图:从上往下 2 画三视图的原则: 长对齐、高对齐、宽相等3直观图:斜二测画法(角度等于45或者135)4斜二测画法的步骤:(1).平行于坐标轴的线依然平行于坐标轴;(2).平行于y 轴的线长度变半,平行于x 轴的线长度不变;(3).画法要写好。
2024年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____年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____字)一、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1. 立体几何的研究对象:立体物体。
2. 立体物体的特征:具有长度、宽度和高度三个方向的物体。
3. 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点、线、面。
- 点:没有任何维度,没有长度、宽度和高度。
在立体几何中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B、C。
- 线:由一串无限多个点组成,具有长度但没有宽度和高度。
用小写字母表示,如a、b、c。
- 面:由无限多条线组成,具有长度和宽度但没有高度。
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B、C。
- 空间:由无限多个面组成,具有长度、宽度和高度。
用字母S表示。
二、立体几何的基本性质1. 垂直关系:- 垂直平面:两个平面的法线互相垂直。
- 垂直线:两个线互相垂直。
2. 平行关系:- 平行线:在同一个平面上没有交点的两条线。
- 平行平面:在空间中没有交线的两个平面。
3. 点、线、面的关系:- 点在线上:一个点在一条线上。
- 线在平面上:一条线在一个平面上。
- 点在平面上:一个点在一个平面上。
- 线垂直于平面:一条线与一个平面垂直。
4. 空间几何图形的投影:- 平面的投影:一个空间几何图形在一个平面上的投影。
- 线的投影:一条线在一个平面上的投影是线段。
- 点的投影:一个点在一个平面上的投影是一个点。
- 面的投影:一个面在一个平面上的投影是一个面。
三、平行于坐标轴的立体图形1. 长方体的概念和性质:- 长方体的定义:由6个矩形面围成的立体几何图形。
- 长方体的性质:相对的面是平行的,相对的边是相等的。
2. 正方体的概念和性质:- 正方体的定义:所有边长相等的长方体。
- 正方体的性质:正方体的六个面是相等的正方形。
3. 正方柱、正交柱的概念和性质:- 正方柱:底面是正方形的柱体。
- 正交柱:底面和轴垂直的柱体。
- 正方柱和正交柱的性质:底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四、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对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1)棱柱: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别的各面都是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大众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多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表示:用各极点字母,如五棱柱或用对角线的端点字母,如五棱柱几多特性: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
(2)棱锥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别的各面都是有一个大众极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多体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表示:用各极点字母,如五棱锥几多特性: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即是极点到截面隔断与高的比的平方。
(3)棱台:定义: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态、四棱台、五棱台等表示:用各极点字母,如五棱台几多特性: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②侧面是梯形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极点(4)圆柱: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别的三边旋转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多体几多特性:①底面是全等的圆;②母线与轴平行;③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直;④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
(5)圆锥: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多体几多特性:①底面是一个圆;②母线交于圆锥的极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6)圆台:定义: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几多特性:①上下底面是两个圆;②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极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弓形。
(7)球体: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多体几多特性:①球的截面是圆;②球面上恣意一点到球心的隔断即是半径。
2024年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____字)一、空间几何体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 点、线、面的定义和性质2. 各类多面体的定义和性质,如正多面体、柱面、棱锥等3. 空间角的定义和性质,包括平面角、空间角的比较大小等4. 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包括球体、圆柱体、圆锥体、棱柱体、棱锥体等的计算公式二、立体几何的投影问题1. 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性质和应用2. 空间几何体在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下的变换关系和性质三、立体几何的位置关系和判定方法1. 点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判定,如点在平面上、点在平面外等2. 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判定,如点在线上、点在线段上等3.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判定,如直线在平面上、直线与平面相交等4. 空间几何体的位置关系判定,如两个平面的相交、两个直线的关系等四、等腰三角形与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2.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概念和应用,如求解三角形的边长、角度等五、平面与空间直线的交点、平面与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1. 平面与空间直线的交点的判定和求解方法2. 平面与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如平面与直线相交、平面与直线平行、平面与直线垂直等六、球与平面的交线和球与直线的位置关系1. 球与平面的交线的判定和性质,如球与平面相切、相离等2. 球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和性质,如球与直线相切、相离、相交等七、向量的应用1. 向量的定义和基本性质2. 向量的共线与共面的判定方法3. 向量的投影和数量积的应用,如求解多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八、平面直角坐标系和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应用1.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和使用方法2.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和使用方法3. 平面直角坐标系和空间直角坐标系的转化九、解析几何与立体几何的综合应用1. 点、线、面方程的求解和应用2. 几何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对称变换的解析几何表示方法3. 空间几何体的投影和旋转的解析几何表示方法以上就是2024年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的知识点总结。
专题09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高考数学复习必备之2015-2019年浙江省高考试题分项解析(解析版)
第九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一、选择题1.(2019年浙江卷)设三棱锥V ABC -的底面是正三角形,侧棱长均相等,P 是棱VA 上的点(不含端点),记直线PB 与直线AC 所成角为α,直线PB 与平面ABC 所成角为β,二面角P AC B --的平面角为γ,则( ) A. ,βγαγ<<B. ,βαβγ<<C.,βαγα<<D.,αβγβ<<【答案】B 【解析】方法1:如图G 为AC 中点,V 在底面ABC 的投影为O ,则P 在底面投影D 在线段AO 上,过D 作DE 垂直AE ,易得//PE VG ,过P 作//PF AC 交VG 于F ,过D 作//DH AC ,交BG 于H ,则,,BPF PBD PED α=∠β=∠γ=∠,则cos cos PF EG DH BDPB PB PB PBα===<=β,即αβ>,tan tan PD PDED BDγ=>=β,即y >β,综上所述,答案为B.方法2:由最小角定理βα<,记V AB C --的平面角为γ'(显然γ'=γ) 由最大角定理β<γ'=γ,故选B.法2:(特殊位置)取V ABC -为正四面体,P 为VA 中点,易得cos sin sin α=⇒α=β=γ=B. 2.(2019年浙江卷)祖暅是我国南北朝时代的伟大科学家.他提出的“幂势既同,则积不容易”称为祖暅原理,利用该原理可以得到柱体体积公式V Sh =柱体,其中S 是柱体的底面积,h 是柱体的高,若某柱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柱体的体积是()A. 158B. 162C. 182D. 32【答案】B【解析】由三视图得该棱柱的高为6,底面可以看作是由两个直角梯形组合而成的,其中一个上底为4,下底为6,高为3,另一个的上底为2,下底为6,高为3,则该棱柱的体积为2646336162 22++⎛⎫⨯+⨯⨯=⎪⎝⎭.3.(2018年浙江卷)已知四棱锥S−ABCD的底面是正方形,侧棱长均相等,E是线段AB上的点(不含端点),设SE与BC所成的角为θ1,SE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为θ2,二面角S−AB−C的平面角为θ3,则A.θ1≤θ2≤θ3 B.θ3≤θ2≤θ1 C.θ1≤θ3≤θ2 D.θ2≤θ3≤θ1【答案】D【解析】设O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M为AB中点,过E作BC的平行线EF,交CD于F,过O作ON垂直EF于N,连接SO,SN,OM,则SO垂直于底面ABCD,OM垂直于AB,因此从而因为,所以即,选D.4.(2018年浙江卷)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单位:cm3)是A .2B .4C .6D .8 【答案】C 【解析】根据三视图可得几何体为一个直四棱柱,高为2,底面为直角梯形,上下底分别为1,2,梯形的高为2,因此几何体的体积为选C.5.(2018年浙江卷)已知直线,和平面,,则“”是“”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D 【解析】 直线,平面,且,若,当时,,当时不能得出结论,故充分性不成立;若,过作一个平面,若时,则有,否则不成立,故必要性也不成立.由上证知“”是“”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故选D .6.(2017年浙江卷)如图,已知正四面体D –ABC (所有棱长均相等的三棱锥),P ,Q ,R 分别为AB ,BC ,CA 上的点,AP=PB ,2BQ CRQC RA==,分别记二面角D –PR –Q ,D –PQ –R ,D –QR –P 的平面角为α,β,γ,则A .γ<α<βB .α<γ<βC .α<β<γD .β<γ<α【答案】B【解析】设O 为三角形ABC 中心,则O 到PQ 距离最小,O 到PR 距离最大,O 到RQ 距离居中,而高相等,因此αγβ<<,所以选B .7.(2017年浙江卷)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单位:)是A .B .C .D .【答案】A【解析】由三视图可知几何体为半个圆锥和一个三棱锥的组合体,∴=,故选A.8.(2016年浙江文)已知互相垂直的平面αβ, 交于直线l.若直线m ,n 满足m∥α,n⊥β,则 A .m∥l B.m∥n C.n⊥l D.m⊥n 【答案】C 【解析】 由题意知,l l αββ=∴⊂,,n n l β⊥∴⊥.故选C.9.(2016年浙江理)已知互相垂直的平面αβ,交于直线l.若直线m ,n 满足,m n αβ∥⊥, 则 A .m ∥l B .m ∥n C .n ⊥l D .m ⊥n 【答案】C 【解析】 由题意知,l l αββ=∴⊂,,n n l β⊥∴⊥.故选C .10.(2015年浙江文)如图,斜线段与平面所成的角为,为斜足,平面上的动点满足,则点的轨迹是A .直线B .抛物线C .椭圆D .双曲线的一支 【答案】C【解析】由题可知,当点运动时,在空间中,满足条件的绕旋转形成一个圆锥,用一个与圆锥高成角的平面截圆锥,所得图形为椭圆.故选C.11.(2015年浙江文)设,是两个不同的平面,,是两条不同的直线,且,( )A .若,则B .若,则C .若,则D .若,则【答案】A【解析】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平面的一条垂线,则两面垂直,可得,可得12.(2015年浙江文)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 cm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A .8 3cmB .12 3cm C .323 3cm D .4033cm 【答案】C【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棱长为2的正方体与一个底面边长为2,高为2的正四棱锥的组合体,故其体积为32313222233V cm =+⨯⨯=.故选C. 13.(2015年浙江理)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四棱柱与同底的四棱锥的组合体,所以其体积为,故应选C.14.(2015年浙江理)如图,已知ABC ∆,D 是AB 的中点,沿直线CD 将ACD ∆折成A CD '∆,所成二面角A CD B '--的平面角为α,则( )A.A DB α'∠≤B.A DB α'∠≥C.A CB α'∠≤D.A CB α'∠≤ 【答案】B. 【解析】设ADC θ∠=,设2AB =,则由题意1AD BD ==,在空间图形中,设A B t '=,在A CB '∆中,2222222112cos 22112A D DB AB t t A DB A D DB '+-+--'∠==='⨯⨯⨯,在空间图形中,过A '作AN DC ⊥,过B 作BM DC ⊥,垂足分别为N ,M ,过N 作//NP MB ,连结A P ',∴NP DC ⊥,则A NP '∠就是二面角A CD B '--的平面角,∴A NP α'∠=,在Rt A ND '∆中,cos cos DN A D A DC θ''=∠=,sin sin A N A D A DC θ'''=∠=, 同理,sin BM PN θ==,cos DM θ=,故2cos BP MN θ==, 显然BP ⊥面A NP ',故BP A P '⊥,在Rt A BP '∆中,2222222(2cos )4cos A P A B BP t t θθ''=-=-=-,在A NP '∆中,222cos cos 2A N NP A P A NP A N NP α''+-'=∠='⨯2222sin sin (4cos )2sin sin t θθθθθ+--=⨯222222222222cos 2cos 1cos cos 2sin 2sin sin sin sin t t A DB θθθθθθθθ+--'==+=∠+, ∵210sin θ>,22cos 0sin θθ≥,∴cos cos A DB α'≥∠(当2πθ=时取等号), ∵α,[0,]A DB π'∠∈,而cos y x =在[0,]π上为递减函数,∴A DB α'≤∠,故选B.二、填空题15.(2016年浙江文)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 ),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______cm 2,体积是______cm 3.【答案】80,40【解析】由三视图知该组合体是一个长方体上面放置了一个小正方体,22262244242280S =⨯+⨯+⨯⨯-⨯=表,3244240V =+⨯⨯=.16.(2016年浙江文)如图,已知平面四边形ABCD ,AB=BC=3,CD=1,,∠ADC=90°.沿直线AC 将ACD 翻折成ACD',直线AC 与BD' 所成角的余弦的最大值是______.【解析】如图,连接BD′,设直线AC 与'BD 所成的角为θ.O 是AC 的中点.由已知得AC =,以OB 为x 轴, OA 为y 轴,过O 与平面ABC 垂直的直线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 ⎪ ⎪⎝⎭, B ⎫⎪⎪⎝⎭, 0,C ⎛⎫⎪ ⎪⎝⎭.作DH AC ⊥于H ,连接D′H翻折过程中, 'D H 始终与AC 垂直, 则2CD CH CA ===则OH = DH ==因此'cos ,sin 636D αα⎛⎫-- ⎪ ⎪⎝⎭(设∠DHD′=α),则'BD αα⎛⎫= ⎪ ⎪⎝⎭,与CA 平行的单位向量为()0,1,0n =,所以cos cos ',BD n θ= ''BD n BD n⋅==,所以cos 1α=-时, cos θ取得最大值,为6.17.(2016年浙江理)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 ),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cm 2,体积是 cm 3.【答案】72 ,32 【解析】几何体为两个相同长方体组合,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4,2,2,所以体积为32(224)32cm ⨯⨯⨯=,由于两个长方体重叠的部分为一个边长为2的正方形,所以表面积为2(222⨯⨯⨯+244)2(22)72⨯⨯-⨯=2cm .18.(2016年浙江理)如图,在ABC 中,AB=BC=2,∠ABC=120°.若平面ABC 外的点P 和线段AC 上的点D ,满足PD=DA ,PB=BA ,则四面体PBCD 的体积的最大值是 .【答案】【解析】中,因为,所以.由余弦定理可得,所以.设,则,.在中,由余弦定理可得.故.在中,,.由余弦定理可得,所以.由此可得,将ABD沿BD翻折后可与PBD重合,无论点D在任何位置,只要点D的位置确定,当平面PBD⊥平面BDC时,四面体PBCD的体积最大(欲求最大值可不考虑不垂直的情况).过作直线的垂线,垂足为.设,则,即,解得.而的面积.当平面PBD⊥平面BDC时:四面体的体积.观察上式,易得,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同时我们可以发现当时,取得最小值,故当时,四面体的体积最大,为19.(2015年浙江理)如图,三棱锥A BCD -中, 3,2AB AC BD CD AD BC ======,点,M N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N CM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是________.【答案】78【解析】如下图,连结DN ,取DN 中点P ,连结PM , PC ,则可知即为异面直线,所成角(或其补角)易得,,,∴,即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为.三、解答题20.(2019年浙江卷)如图,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平面11A AC C ⊥平面ABC ,90ABC ∠=︒,1130,,,BAC A A AC AC E F ∠=︒==分别是11,AC A B 的中点.(1)证明:EF BC ⊥;(2)求直线EF 与平面1A BC 所成角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35. 【解析】(1)如图所示,连结11,A E B E ,等边1AAC △中,AE EC =,则sin 0sin 2B A ,≠∴= 平面ABC ⊥平面11A ACC ,且平面ABC ∩平面11A ACC AC =, 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得:1A E ⊥平面ABC ,故1A E BC ⊥,由三棱柱的性质可知11A B AB ∥,而AB BC ⊥,故11A B BC ⊥,且1111A B A E A =,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BC ⊥平面11A B E ,结合EF ⊆平面11A B E ,故EF BC ⊥.(2)在底面ABC 内作EH ⊥AC ,以点E 为坐标原点,EH ,EC ,1EA 方向分别为x ,y ,z 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E xyz -.设1EH =,则AE EC ==11AA CA ==3BC AB ==,据此可得:()()()130,,,0,0,3,2A B A C ⎛⎫ ⎪ ⎪⎝⎭,由11AB A B =可得点1B的坐标为132B ⎛⎫ ⎪⎝⎭,利用中点坐标公式可得:34F ⎛⎫ ⎪⎝⎭,由于()0,0,0E , 故直线EF的方向向量为:34EF ⎛⎫=⎪⎝⎭ 设平面1A BC 的法向量为(),,m x y z =,则:()()133,,,330222233,,,02222m A B x y z x y z m BC x y z x y ⎧⎛⎫⋅=⋅-=+-=⎪ ⎪ ⎪⎪⎝⎭⎨⎛⎫⎪⋅=⋅-=-+= ⎪⎪ ⎪⎝⎭⎩, 据此可得平面1A BC 的一个法向量为()1,3,1m =,34EF ⎛⎫= ⎪⎝⎭此时4cos ,5EF mEF m EF m ⋅===⨯,设直线EF与平面1A BC所成角为θ,则43 sin cos,,cos55EF mθθ===.21.(2018年浙江卷)如图,已知多面体ABCA 1B1C1,A1A,B1B,C1C均垂直于平面ABC,∠ABC=120°,A1A=4,C1C=1,AB=BC=B1B=2.(Ⅰ)证明:AB1⊥平面A1B1C1;(Ⅱ)求直线AC1与平面ABB1所成的角的正弦值.【答案】(Ⅰ)见解析;(Ⅱ).【解析】方法一:(Ⅰ)由得,所以.故.由,得,由得,由,得,所以,故.因此平面.(Ⅱ)如图,过点作,交直线于点,连结.由平面得平面平面,由得平面,所以是与平面所成的角.学科.网由得,所以,故.因此,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正弦值是.方法二:(Ⅰ)如图,以AC的中点O为原点,分别以射线OB,OC为x,y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由题意知各点坐标如下:因此由得.由得.所以平面.(Ⅱ)设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由(Ⅰ)可知设平面的法向量.由即可取.所以.因此,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正弦值是.22.(2017年浙江卷)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PAD是以AD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C∥AD,CD⊥AD,PC=AD=2DC=2CB,E为PD的中点.(I)证明:CE∥平面PAB;(II)求直线CE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I)见解析;(II).8【解析】(Ⅰ)如图,设PA 中点为F ,连接EF ,FB .因为E ,F 分别为PD ,PA 中点,所以//EF AD 且12EF AD =, 又因为//BC AD , 12BC AD =,所以//EF BC 且EF BC =, 即四边形BCEF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CE BF ,因此//CE 平面PAB .(Ⅱ)分别取BC ,AD 的中点为M ,N .连接PN 交EF 于点Q ,连接MQ .因为E ,F ,N 分别是PD ,PA ,AD 的中点,所以Q 为EF 中点,在平行四边形BCEF 中,MQ//CE .由△PA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PN ⊥AD .由DC ⊥AD ,N 是AD 的中点得BN ⊥AD .所以AD ⊥平面PBN ,由BC //AD 得BC ⊥平面PBN ,那么平面PBC ⊥平面PBN .过点Q 作PB 的垂线,垂足为H ,连接MH .MH 是MQ 在平面PBC 上的射影,所以∠QMH 是直线CE 与平面PBC 所成的角.设CD =1.在△PCD 中,由PC =2,CD =1,得CE ,在△PBN 中,由PN =BN =1,PB QH =14,在Rt△MQH 中,QH=14,MQ ,所以sin∠QMH =8,所以直线CE 与平面PBC 23.(2016年浙江文)如图,在三棱台ABC –DEF 中,平面BCFE⊥平面ABC ,∠ACB=90°,BE=EF=FC=1,BC=2,AC=3.(Ⅰ)求证:BF⊥平面ACFD ;(Ⅱ)求直线BD 与平面ACFD 所成角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详见解析;(2)7. 【解析】(Ⅰ)延长,,AD BE CF 相交于一点K ,如图所示.因为平面BCFE ⊥平面ABC ,且AC BC ⊥,所以 AC ⊥平面BCK ,因此, BF AC ⊥.又因为//EF BC , 1BE EF FC ===, 2BC =,所以 BCK 为等边三角形,且F 为CK 的中点,则BF CK ⊥所以BF ⊥平面ACFD .(Ⅱ)因为BF ⊥平面ACK ,所以BDF ∠是直线BD 与平面ACFD 所成的角.在Rt BFD 中, 32BF DF ==,得cos 7BDF ∠=.所以,直线BD 与平面ACFD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7.24.(2016年浙江理)如图,在三棱台ABC DEF -中,平面BCFE ⊥平面ABC ,=90ACB ∠︒,BE=EF=FC=1,BC=2,AC=3.(Ⅰ)求证:BF⊥平面ACFD ;(Ⅱ)求二面角B -AD -F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答案】(Ⅰ)证明见解析;(Ⅱ) 4.【解析】(Ⅰ)延长AD , BE , CF 相交于一点K ,如图所示.因为平面BCFE ⊥平面ABC ,且AC BC ⊥,所以AC ⊥平面BCK ,因此BF AC ⊥. 又因为//EF BC , 1BE EF FC ===, 2BC =,所以BCK 为等边三角形,且F 为CK 的中点,则F C B ⊥K .所以F B ⊥平面ACFD .(Ⅱ)方法一:过点F 作FQ AK ⊥于Q ,连结BQ .因为F B ⊥平面ACK ,所以BF AK ⊥,则AK ⊥平面BQF ,所以BQ AK ⊥.所以BQF ∠是二面角B AD F --的平面角.在Rt ACK 中, 3AC =, 2CK =,得FQ =在Rt BQF 中, 13FQ = BF =cos 4BQF ∠=.所以二面角B AD F -- 方法二:如图,延长AD , BE , CF 相交于一点K ,则BCK 为等边三角形.取BC 的中点O ,则KO BC ⊥,又平面BCFE ⊥平面ABC ,所以, KO ⊥平面ABC .以点O 为原点,分别以射线OB , OK 的方向为x , z 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由题意得()1,0,0B , ()1,0,0C -,(K , ()1,3,0A --,12E ⎛ ⎝⎭,1F(,0,22-. 因此, ()0,3,0AC =,(AK =, ()2,3,0AB =. 设平面ACK 的法向量为,平面ABK 的法向量为. 由0{ 0AC m AK m ⋅=⋅=,得111130{ 30y x y =++=,取)1m =-; 由0{ 0AB n AK n ⋅=⋅=,得22222230{ 30x y x y +=++=,取. 于是,cos ,m n m n m n ⋅〈〉==⋅. 所以,二面角B AD F --25.(2015年浙江文)如图,在三棱锥中,在底面ABC 的射影为BC 的中点,D 为的中点.(1)证明:; (2)求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的正弦值.【答案】(1)见解析;(2)【解析】(1)设为中点,由题意得平面,所以. 因为,所以.所以平面.由,分别为的中点,得且,从而且, 所以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因为平面,所以平面.(2)作,垂足为,连结. 因为平面,所以. 因为,所以平面. 所以平面. 所以为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平面角.由,得.由平面,得.由,得. 所以 26.(2015年浙江理)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90BAC ∠=,2AB AC ==,14A A =,1A 在底面ABC 的射影为BC 的中点,D 为11B C 的中点.(1)证明:1A D ⊥平面1A B C ;(2)求二面角1A -BD-1B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答案】(1)详见解析;(2)18-. 【解析】(1)设E 为BC 的中点,由题意得1A E ⊥平面ABC ,∴1A E AE ⊥,∵AB AC =, ∴AE BC ⊥,故AE ⊥平面1A BC ,由D ,E 分别11B C ,BC 的中点,得1//DE B B 且 1DE B B =,从而1//DE A A ,∴四边形1A AED 为平行四边形,故1//A D AE ,又∵AE ⊥ 平面11A BC ,∴1A D ⊥平面11A BC ;(2)作1A F BD ⊥,且1A F BD F =,连结1B F ,由AE EB ==1190A EA A EB ∠=∠=,得114A B A A ==,由11A D B D =, 11A B B B =,得11A DB B DB ∆≅∆,由1A F BD ⊥,得1B F BD ⊥,因此11A FB ∠为二面角11A BD B --的平面角,由1A D =14A B =,190DA B ∠=,得BD = 1143A FB F ==,由余弦定理得,111cos 8A FB ∠=-.。
2024年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高考数学中的立体几何,是考查考生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和理解,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2024年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的主要知识点总结:一、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1. 空间直角坐标系:了解三维空间的坐标系,掌握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下求两点之间距离和判定点与多面体关系的方法。
2. 几何体的分类与特征:了解各种几何体的定义、特征和性质,包括点、直线、平面、多面体等,熟悉各种几何体的命名和常见几何体的特征。
二、多面体与球的性质1. 正多面体:熟悉正多面体的定义、性质和相关定理,如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等的性质,掌握计算正多面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方法。
2. 欧拉定理:了解欧拉定理的内容和证明思路,应用欧拉定理求解相应问题。
3. 球的性质:了解球的定义、性质和相关定理,如球面上的点和圆应用球的性质进行计算。
三、立体空间的位置关系1. 空间几何体的位置关系:了解空间几何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包括平行与垂直关系、相交与平面关系、点在立体内部与外部的关系等。
2. 空间向量的应用:熟悉空间向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掌握使用空间向量判断几何体的位置关系的方法。
四、立体几何中的投影1. 投影的概念与性质:了解投影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包括平行投影和斜投影的性质,熟悉使用投影解决几何问题的方法。
2. 截痕法与截面应用:掌握截痕法求解几何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熟练运用截痕法和截面方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
五、向量运算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1. 向量投影的应用:了解向量投影的概念和性质,应用向量投影解决立体几何中的相关问题。
2. 向量混合积和向量积的应用:掌握向量混合积和向量积的定义和性质,应用向量混合积和向量积求解相关问题。
六、空间坐标系中的方向余弦与方向角1. 方向余弦的概念与性质:了解方向余弦的概念和性质,掌握方向余弦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方法。
2. 方向角的概念与计算:了解方向角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熟练求解立体几何中与方向角相关的问题。
高考数学常用结论集锦:立体几何(收藏)
高考数学常用结论集锦:立体几何(收藏)1.共线向量定理 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 、b (b ≠0 ),a ∥b ⇔存在实数λ使a =λb .2.对空间任一点O 和不共线的三点A 、B 、C ,满足OPxOA yOB zOC =++,则四点P 、A 、B 、C 是共面⇔1x y z ++=. 3. 空间两个向量的夹角公式 cos 〈a ,b 〉12a a ++(a =123(,,)a a a ,b =123(,,)b b b ). 4.直线AB 与平面所成角sin ||||AB m arc AB m β⋅=(m 为平面α的法向量). 5.二面角l αβ--的平面角cos||||m n arc m n θ⋅=或cos ||||m n arc m n π⋅-(m ,n 为平面α,β的法向量). 6.设AC 是α内的任一条直线,且BC ⊥AC ,垂足为C ,又设AO 与AB 所成的角为1θ,AB 与AC 所成的角为2θ,AO 与AC 所成的角为θ.则12cos cos cos θθθ=.7.若夹在平面角为ϕ的二面角间的线段与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所成的角是1θ,2θ,与二面角的棱所成的角是θ,则有22221212sin sin sin sin 2sin sin cos ϕθθθθθϕ=+- ; 1212||180()θθϕθθ-≤≤-+(当且仅当90θ=时等号成立). 8.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若A 111(,,)x y z ,B 222(,,)x y z ,则 ,A B d =||AB AB AB =⋅=. 9.点Q 到直线l 距离h =(点P 在直线l 上,直线l 的方向向量a =PA ,向量b =PQ ).76.异面直线间的距离||||CD n d n ⋅=(12,l l 是两异面直线,其公垂向量为n ,C D 、分别是12,l l 上任一点,d 为12,l l 间的距离). 10.点B 到平面α的距离 ||||AB n d n ⋅=(n 为平面α的法向量,AB 是经过面α的一条斜线,A α∈). 11. 2222123l l l l =++222123cos cos cos 1θθθ⇔++= (长度为l 的线段在三条两两互相垂直的直线上的射影长分别为123l l l 、、,夹角分别为123θθθ、、)(立几中长方体对角线长的公式是其特例).12. 面积射影定理 'cos S S θ=(平面多边形及其射影的面积分别是S 、'S ,它们所在平面所成锐二面角的为θ).13.球的半径是R ,则其体积是343VR π=,其表面积是24S R π=. 14.1,,3V Sh V Sh ==锥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 立体几何知识要点一、 平面.1. 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面. (注:两两相交且不过同一点的四条直线必在同一平面内.)2. 两个平面可将平面分成3或4部分.(①两个平面平行,②两个平面相交)3. 过三条互相平行的直线可以确定1或3个平面.(①三条直线在一个平面内平行,②三条直线不在一个平面内平行)4. 三个平面最多可把空间分成 8 部分.(X 、Y 、Z 三个方向)二、 空间直线.1. 空间直线位置分三种:相交、平行、异面. 相交直线—共面有反且有一个公共点;平行直线—共面没有公共点;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一平面内[注]:①两条异面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射影一定是相交的两条直线.(×)(可能两条直线平行,也可能是点和直线等)②直线在平面外,指的位置关系:平行或相交③若直线a 、b 异面,a 平行于平面α,b 与α的关系是相交、平行、在平面α内. ④两条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的射影图形是一条直线或两条平行线或两点.⑤直线在平面内的射影一定是直线.(×)(射影不一定只有直线,也可以是其他图形)⑥在同一平面内的射影长相等,则斜线长相等.(×)(并非是从平面外一点..向这个平面所引的垂线段和斜线段) ⑦b a ,是夹在两平行平面间的线段,若b a =,则b a ,的位置关系为相交或平行或异面.2. 异面直线判定定理:过平面外一点与平面内一点的直线和平面内不经过该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不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3. 平行公理: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4. 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并且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如下图). (二面角的取值范围[)180,0∈θ) (两异面直线所成角(] 90,0∈θ)(斜线与平面成角()90,0∈θ) (直线与平面所成角[] 90,0∈θ)(向量与向量所成角])180,0[ ∈θ推论:如果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组直线所成锐角(或直角)相等.5. 两异面直线的距离:公垂线的长度.空间两条直线垂直的情况:相交(共面)垂直和异面垂直.21,l l 是异面直线,则过21,l l 外一点P ,过点P 且与21,l l 都平行平面有一个或没有,但与21,l l 距离相等的点在同一平面内. (1L 或2L 在这个做出的平面内不能叫1L 与2L 平行的平面)三、 直线与平面平行、直线与平面垂直.1. 空间直线与平面位置分三种:相交、平行、在平面内.2. 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线线平行,线面平行”) a b b a a ∥,面,∥面⊂⊄⇒ααα[注]:①直线a 与平面α内一条直线平行,则a ∥α. (×)(平面外一条直线)②直线a 与平面α内一条直线相交,则a 与平面α相交. (×)(平面内一条直线)③若直线a 与平面α平行,则α内必存在无数条直线与a 平行. (√)(不是任意一条直线,可利用平行的传递性证之)④两条平行线中一条平行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平行于这个平面. (×)(可能在此平面内)⑤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两个平面可能相交)⑥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可能相交或者异面)⑦直线l 与平面α、β所成角相等,则α∥β.(×)(α、β可能相交)3. 直线和平面平行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线面平行,线线平行”) αααβαβ∥面,面,∥⊂=⇒ b a b4. 直线与平面垂直是指直线与平面任何一条直线垂直,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垂直,过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和一条直线垂直.若PA ⊥α,a ⊥AO ,得a ⊥PO (三垂线定理),得不出α⊥PO . 因为a ⊥PO ,但PO 不垂直OA . 12方向相同12方向不相同P O Aa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亦成立.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线线垂直,线面垂直”) a b a c b c b c O a ⊥,⊥,,,⊥⊂=⇒αα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二:如果平行线中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推论: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注]:①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可能相交,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②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一条直线垂直于平行的一个平面,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③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5. ⑴垂线段和斜线段长定理:从平面外一点..向这个平面所引的垂线段和斜线段中,①射影相等的两条斜线段相等,射影较长的斜线段较长;②相等的斜线段的射影相等,较长的斜线段射影较长;③垂线段比任何一条斜线段短.[注]:垂线在平面的射影为一个点. [一条直线在平面内的射影是一条直线.(×)]⑵射影定理推论:如果一个角所在平面外一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那么这点在平面内的射影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四、 平面平行与平面垂直.1. 空间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相交、平行.2. 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哪么这两个平面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 a a ⊥面,面⊥αββα⊂⇒推论: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注]:一平面间的任一直线平行于另一平面.3. 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平行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交线平行.(“面面平行,线线平行”) 面⊥面,,,⊥⊥αβαβαβ =⊂⇒l l a a a4. 两个平面垂直性质判定一:两个平面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则两个平面垂直.两个平面垂直性质判定二:如果一个平面与一条直线垂直,那么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垂直于这个平面.(“线面垂直,面面垂直”)注:如果两个二面角的平面对应平面互相垂直,则两个二面角没有什么关系.5. 两个平面垂直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推论:如果两个相交平面都垂直于第三平面,则它们交线垂直于第三平面. 证明:如图,找O 作OA 、OB 分别垂直于21,l l ,因为ααββ⊥⊂⊥⊂OB PM OA PM ,,,则OB PM OA PM ⊥⊥,.6.最小角定理:21cos cos cos θθθ=(1θ为最小角,如图) 五、棱锥、棱柱. 1. 棱柱.⑴①直棱柱侧面积:Ch S =(C 为底面周长,h 是高)该公式是利用直棱柱的侧面展开图为矩形得出的. ②斜棱住侧面积:l C S 1=(1C 是斜棱柱直截面周长,l 是斜棱柱的侧棱长)该公式是利用斜棱柱的侧面展开图为平行四边形得出的.⑵{四棱柱}⊃{平行六面体}⊃{直平行六面体}⊃{长方体}⊃{正四棱柱}⊃{正方体}.{直四棱柱}⋂{平行六面体}={直平行六面体}. 四棱柱平行六面体直平行六面体长方体正四棱柱正方体底面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垂直底面底面是矩形底面是正方形侧面与底面边长相等⑶棱柱具有的性质:①棱柱的各个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所有的侧棱都相等;直棱柱的各个侧面都是矩形........;正棱柱的各个侧面都是全.等的矩形..... ②棱柱的两个底面与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对应边互相平行的全等..多边形. ③过棱柱不相邻的两条侧棱的截面都是平行四边形.注:①棱柱有一个侧面和底面的一条边垂直可推测是直棱柱. (×)(直棱柱不能保证底面是钜形可如图)②(直棱柱定义)棱柱有一条侧棱和底面垂直.⑷平行六面体:定理一:平行六面体的对角线交于一点.............,并且在交点处互相平分. [注]:四棱柱的对角线不一定相交于一点.定理二: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长的平方等于一个顶点上三条棱长的平方和.[注]:①有两个侧面是矩形的棱柱是直棱柱.(×)(斜四面体的两个平行的平面可以为矩形)图1θθ1θ2P αβθM A B O②各侧面都是正方形的棱柱一定是正棱柱.(×)(应是各侧面都是正方形的直.棱柱才行) ③对角面都是全等的矩形的直四棱柱一定是长方体.(×)(只能推出对角线相等,推不出底面为矩形) ④棱柱成为直棱柱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棱柱有一条侧棱与底面的两条边垂直. (两条边可能相交,可能不相交,若两条边相交,则应是充要条件)2. 棱锥:棱锥是一个面为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注]:①一个棱锥可以四各面都为直角三角形.②一个棱柱可以分成等体积的三个三棱锥;所以棱柱棱柱3V Sh V ==.⑴①正棱锥定义:底面是正多边形;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的中心.[注]:i. 正四棱锥的各个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不是等边三角形)ii. 正四面体是各棱相等,而正三棱锥是底面为正△侧棱与底棱不一定相等iii. 正棱锥定义的推论:若一个棱锥的各个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即侧棱相等);底面为正多边形. ②正棱锥的侧面积:'Ch 21S =(底面周长为C ,斜高为'h ) ③棱锥的侧面积与底面积的射影公式:αcos 底侧S S =(侧面与底面成的二面角为α) 附: 以知c ⊥l ,b a =⋅αcos ,α为二面角b l a --. 则l a S ⋅=211①,b l S ⋅=212②,b a =⋅αcos ③ ⇒①②③得αcos 底侧S S =.注:S 为任意多边形的面积(可分别多个三角形的方法).⑵棱锥具有的性质:①正棱锥各侧棱相等,各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各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相等(它叫做正棱锥的斜高). ②正棱锥的高、斜高和斜高在底面内的射影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正棱锥的高、侧棱、侧棱在底面内的射影也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⑶特殊棱锥的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位置:①棱锥的侧棱长均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多边形的外心.②棱锥的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均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多边形的外心.③棱锥的各侧面与底面所成角均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多边形内心.④棱锥的顶点到底面各边距离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多边形内心.⑤三棱锥有两组对棱垂直,则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三角形垂心.⑥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三角形的垂心.⑦每个四面体都有外接球,球心0是各条棱的中垂面的交点,此点到各顶点的距离等于球半径;⑧每个四面体都有内切球,球心I 是四面体各个二面角的平分面的交点,到各面的距离等于半径.[注]:i. 各个侧面都是等腰三角形,且底面是正方形的棱锥是正四棱锥.(×)(各个侧面的等腰三角形不知是否全等) ii. 若一个三棱锥,两组对棱互相垂直,则第三组对棱必然垂直. 简证:A B ⊥CD ,AC ⊥BD ⇒ BC ⊥AD. 令b AC c AD a AB ===,, 得c a c b AD BC c AD a b AB AC BC -=⋅⇒=-=-=,,已知()()0,0=-⋅=-⋅c a b b c a 0=-⇒c b c a 则0=⋅AD BC . iii. 空间四边形OABC 且四边长相等,则顺次连结各边的中点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 iv. 若是四边长与对角线分别相等,则顺次连结各边的中点的四边是一定是正方形.简证:取AC 中点'O ,则⊥⇒⊥'⊥'AC AC O B AC o o ,平面=∠⇒⊥⇒'FGH BO AC B O O 90°易知EFGH 为平行四边形⇒EFGH 为长方形.若对角线等,则EFGH FG EF ⇒=为正方形.3. 球:⑴球的截面是一个圆面.①球的表面积公式:24R S π=.附:①圆柱体积:h r V 2π=(r 为半径,h 为高)②圆锥体积:h r V 231π=(r 为半径,h 为高) ③锥形体积:Sh V 31=(S 为底面积,h 为高)4. ①内切球:当四面体为正四面体时,设边长为a ,a h 36=,243a S =底,243a S =侧 得a a a R R a R a a a 46342334/424331433643222=⋅==⇒⋅⋅+⋅=⋅. l a b cB CD Aab c FEH G B C D AO'O r O R注:球内切于四面体:h S R S 313R S 31V 底底侧AC D B ⋅=⋅+⋅⋅⋅=- ②外接球:球外接于正四面体,可如图建立关系式.③正四面体的外接球半径R 与内切球半径r 之比为R :r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