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晓与内省
职业道德与法律1--8课复习题
1职业道德与法律1-8课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礼仪:礼仪是一种教养,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2。
自尊:即自我尊重,是在接受自己、相信自己的基础上尊重自己的独特存在及尊重自己的一种积极地心态。
3。
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
4.人格魅力:指一个人的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吸引人的力量。
5.道德:是调节个人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界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6。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属于道德范畴。
7。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交往礼仪:交往礼仪是社会成员在相互往来中的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世的准则.8.慎独:是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即使独自一人也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不做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不道德的事情。
慎独就是高度重视自律的作用。
9.内省:就是通过内心省察,使自己的思想和言行符合道德标准的要求。
内省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0.纪律:纪律是为了维护集体利益,保证工作和生活正常有序的进行,要求一定社会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11.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有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12.法律权威:就是法律所具有的尊严、力量和威信。
13。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法律保障。
14.诉讼:俗称“打官司"它是指人民法院对在当事人之间争议的事实,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理争议的活动。
诉讼课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三种。
15。
刑事诉讼一般指国家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活动进行侦查、起诉和审判的司法活动。
内省法
• 采用内省的方式对外语写作的训练可以有 以下类型: • 一是教师进行示范写作。(T说出自己的思 维过程,S可以明确构思) • 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写一篇作文。(互相 比较过程和作文,S可以注意到差异) • 三是指导式写作。(T先用口头自陈的方式 讲布局和主题,后要求S按照T的格式和意 图写作文) • 最后独立式写作阶段。(观察和考核S独立 写作的有效方式)
THANK YOU
!
Introspection
内省法: 又称自我观察法,是指研究者 要求被试通过自我反省,将个 人的心理活动报告出来,然后 根据被试报告的素材分析他的 心里活动。
自我观察 是对自我所感所知、所思所想、 情感、意向等内部经验感受的 观察和分析,并将结果报告出 来。它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 基本的、简单易行的方法。
实施自我观察的规则
开始前
• 要让被试了解自我观察开始的时 间,以便被试做好一定的心理准 备。
开始后
• 被试必须集中注意于内部的心理 活动,避免各种无关刺激的影响。
Research on oneself
Observing oneself, it can be a serious factor in understanding what might be happening to learners and how they might be reacting to the language and language tasks with which they are faced. Of course, one should not commit the ‘egocentric error’.
内省与自我反思人生的成长之路
内省与自我反思人生的成长之路人生的旅程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路,我们在这条路上时而迷茫、时而坚定,时而兴奋,时而困惑。
然而,无论我们处于什么样的境地,内省和自我反思都是我们前进的关键,是我们成长之路上的必然选择。
内省是对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是一种深入自我灵魂的探索。
通过内省,我们能够认识自己的需求、价值观和信念,澄清自己的目标和意义。
内省的过程可以是静观内心,也可以是写日记、读书、冥想等方式。
不同的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内省方式,以触摸到内心深处的声音。
在内省的基础上,自我反思是更进一步的思维活动。
通过自我反思,我们能够审视自己在过去的行为和决策中的得失,评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自我反思不仅仅是回顾过去,更重要的是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未来的行动提供指导。
那么,内省和自我反思如何帮助我们在人生的成长之路上取得进步呢?首先,在内省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
通过反思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我们能够理解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并逐渐建立起与自己内在的深度联系。
这种自我认知的增强使得我们能够更有自信地面对挑战和困难,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
其次,内省和自我反思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
通过客观地审视自己的优点,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和满足感。
而对于自己的不足,我们可以通过反思找到原因,并采取积极的改善措施。
这种不断的自我反思和成长使得我们逐渐变得更加优秀和完善。
此外,内省和自我反思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
通过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探索,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情感,体验到共情的力量。
这种理解和共情使得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能够更好地与他人进行协作和交流,从而实现共同的目标。
最后,内省和自我反思是不断进步和成长的关键。
通过对自己过去的行为进行反思,我们能够总结经验教训,避免重复犯错,使得自己变得越来越成熟和智慧。
同时,内省和自我反思还能够激发我们更高的追求,让我们持续地思考和探索,不断突破自己的局限,实现自我超越。
认知语言学主要内容
认知语言学主要内容1内省法语言内省是指语言使用者对认知中凸现的语言的某些方面进行有意识的注意。
认知语言学在开创之初,为了构建该学派的理论框架,主要都采用的是内省法的思辨性研究,即研究者通过观察、内省、分析、推理手段等对语言现象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内省研究方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柏拉图是纯粹的心智主义者。
他认为人类先天具有认知世界的能力,可用内省法进行逻辑推理,采用演绎法认识世界,并获得关于世界的知识。
但是,内省法研究语言存在一些天然的缺陷。
首先,主要参照既有的研究文献或语料进行研究,虽然该方法在逻辑上具有演绎的性质,但主观性太强;其次,不同实验主体用内省法得出的实验结果仅适用于解释特定的实验,缺乏普遍的解释力;最后,人类的某些认知功能无法被感觉经验所感知,等等。
2语料库法语料库法是用来记录自然发生的言语的一种方法。
它主要是对书写文本中的片段进行记录。
因此,语料库法的优势在于它可以给研究人员提供大量的文本信息。
从本质上看,语料库是研究者对于某一语言现象内省的验证。
它能利用计算机存储量大和检索迅速的优势。
近年来,该方法在认知隐喻理论、构式理论及词义理论等方面获得了广泛应用,为认知语言学的众多理论假设提供了实际的语料支撑,从使用频率上对语言现象的集中趋势进行验证。
语料库法的优点还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语料库法可以通过频率充分反映某一个语言现象的特征,从而阐明该语言现象在人类心智过程中的无意识性。
这种无意识性往往很难通过有意识的内省法阐明出。
其次,可从语料分析上观察某一语言现象的历时演变过程。
另外,语料的频率统计数据还可以协助研究人员辨认出词语的共现特征。
而在这一点上其他研究方法,尤其就是内省法很难努力做到。
语料库法还能帮助研究人员发现那些与某一语词(表述)意义相近的表述。
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有关某情境的表达式集合,如同义词词典。
而内省法很难完成这样的任务,说明人的认知能力不具备这样的信息提取能力。
语料库法最小的弊端是它受到研究者个人主观推论影响。
员工应知晓的内容范文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员工应知晓的内容
各科室:
根据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要求,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现将员工应知晓的内容单独整理出来,请全院职工按照条款的要求对所在岗位涉及的法律法规、操作常规及流程、预案及流程、制度、职责等内容进行学习并熟记,职能科室主任、科主任、护士长应带头学习并熟记,以便应对专家的提问。
各科室主任(含职能科室)平时要对所涉及的内容对每个人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填表进入相应条款的资料袋(熟悉级别至少应达到80%以上,了解级别控制在20%,不熟悉级别为0。
不合格者要补查,直至合格为止。
或者按相应条款的比例要求填写表格)。
儒家重要的修身方法:内省
儒家重要的修身方法:内省我读《论语》(109)公冶长篇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学而篇曾子曰:“吾一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里仁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卫灵公篇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儒家重要的修身方法:内省内省是儒家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
省,《说文》:“视也”,《尔雅》曰:“察也”。
所谓内省,就是自我反省。
内省有两大好处:一是发现问题,完善自我。
通过对自己的思想、言行进行自我检查,发现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从而不断地完善自己。
二是正视自己,坦荡做人。
孔子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这句话的意思相当于“不做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
通过内省,检查自己的言行,行为端正做人做事问心无愧,“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尽心上》),也就没有什么可忧愁可害怕的。
内省是从自觉自发行为,不是靠外在的力量强制。
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把自己培养成为的道德的仁人,只有靠自己,而不能别人。
他又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遇到问题首先要从自身找问题产生的原因,而不是像小人那样不去反思自己,却是找一些客观原因,想方设法撇清自己,推卸责任。
孟子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治;礼人不答,反其敬。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孟子·离娄上》)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就应该反来检查自己,首先要反省自己做得是否到位,不要一味地埋怨别人。
从正反两方面内省。
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荀子说:“见善,修然必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葘然必以自恶也。
”(《荀子·修身篇》)两人人的意思差不多,都是说要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内省,看见贤能的人,便应该想着向他学习看齐;看到良好的行为,照着去做。
内省智能
内省智能是指有自知之明并据此做出适当行为的能力。
这项智能包括对自己有相当的瞭解,意识到自己的内在情绪、意向、动机、脾气和欲求以及自律自知和自尊的能力。
内省智能强的人通常能够维持写日记或睡前反省的习惯:常试图从各种的回馈管道中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喜欢独处;经常静思以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
哲学家、作家、心理学家、心理咨询人员、神职人员等职业对内省智能有很高的要求。
内省智能高的儿童通常以深入自我的方式来思考,对他们而言理想的学习环境必须提供他们秘密的处所、独处的时间及自我选择等。
6-7岁幼儿自我认知智能发展6岁孩子已获得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语言、姿势、绘画、数字及其他有关的符号,利用这些符号工具,不仅能顺利地与周围人交往,还能从中了解自己。
游戏是这个年龄的儿童主导性活动,通过游戏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体验不同角色在不同场合的感情,既学会了解别人又可学会如何使自己适应别人。
同时6岁孩子已能有意识地把自己和其他孩子相比较,并常常地公开批评他人。
他们开始模仿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有的心理学家称为求同现象。
有经验的家长能巧妙地利用这一点,通过树立榜样,而不是通过直接批评来纠正孩子的一些毛病。
孩子自我认知智能的发展受其学业能力、交往能力、教师、同伴和父母的态度等很多方面的影响。
而家长在这几方面对孩子的引导、帮助则是培养孩子自我认知智能的关键。
一些6岁孩子要准备进入小学,要做好心理适应的准备。
家长要适时地鼓励孩子,为孩子创造条件让孩子在实际经历中体会到成功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另外,家长要以成长的眼光看孩子。
孩子的成长速度是惊人的,每一分钟都有进步,每个家庭都渴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最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在无意中却往往限制了他们的发展。
他们总是会以“你还太小,等大一点才行”之类的话来搪塞孩子。
家长过多地干涉孩子的决定,只会滋长孩子的不自信,造成对自己的怀疑和对父母的依赖的心理。
家长应当明白:有些事情,孩子已完全有能力驾驭了。
即使放手让孩子去做的某些事情失败了,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知晓层次名词解释
知晓层次名词解释
知晓层次是一种认知层次的分类,它包括四个层次:知道、了解、理解和掌握。
每个层次代表了对某种概念或主题的不同程度的认知和掌握程度。
1.知道
知道是对某个主题或概念有一定的认知,但是只是表面了解。
比如,我们知道地球是一个行星,但是我们并不了解地球的结构和归属于太阳系中的位置。
知道层次的认知很浅,只是获取了一些知识的片段和表面信息。
2.了解
了解层次的认知要比知道更深入,它表现为对某个概念或主题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
在了解层次,我们知道问题的各种情况和特点,但是我们并没有深入地思考问题本质。
例如,我们了解纳税人应该如何交税,但是我们并不了解税收的政策背景和税收的作用。
3.理解
理解层次的认知要比了解更深入。
这个层次的认知更加了解事物的本
质和内涵,能够深入思考一些概念或主题背后的原因、规律和动机。
例如,我们理解了纳税的作用,不仅知道我们应该怎么交税,还能够理解各项税收政策的动机和作用。
4.掌握
掌握层次的认知是最高层次的认知,它代表了对概念或主题的深入掌握和运用。
在掌握层次,我们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同时也能够发明原创性的解决方案。
例如,我们掌握了一门语言,能够流利地口语和书写,同时能够进行原创性的语言创作。
总的来说,知晓层次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认知过程,由浅入深,从表面到本质,从简单到复杂,从认知到掌握,这种层次的分类为我们的学习和思维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职业道德第五课 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
第五课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教学过程首先,提出案例,创设学生思考和感悟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案例1:小王和小李是一个村长大的好朋友,毕业于同一所中职学校,又在同一家公司上班,做同样的工作,但他们对职业道德的认识与训练不同。
小王在学校时就严格按照职业道德的要求去做,工作后,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身体力行岗位职业道德规范,工作扎扎实实,业务日益纯熟,业绩连年创优,很快就成为业务骨干,3年后被提升为车间副主任。
小李在学校时就对职业道德行为训练很排斥,认为规矩太多,扼杀了自己的个性,约束了自己的自由。
参加工作后又总是马马虎虎,大大咧咧,经常出一些小差错,有一次还差点酿成事故,同事们对他意见很大,公司领导多次批评无效,只好将他辞退。
【引思明理】在案例的基础上,提出思考和讨论的问题:①小王和小李在公司的表现不同,结果也很不一样,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②在校时,小王和小李所接受的道德教育是基本相同的,为什么二人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境界却有如此大的不同?③从小王和小李的经历,谈谈职业道德养成对中职学生的成长有何作用。
学生讨论。
案例分析提示:对此案例,可以采取“倒推法”,即从二人的不同结果往前推,一步一步推出职业道德重在养成的结论。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职业道德重在养成。
板书:一在职业道德修养中提升职业境界1.职业道德重在养成进一步探究:职业道德养成的意义何在?职业道德养成有助于提高职业人的全面素质,对于谋职就业与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职业观念、职业作风和职业行为习惯,有助于职业人以更好的心态、更大的热情投入工作,做出更多的贡献,从而实现人生价值。
利用教材提供的互动栏目:有人说:等到了工作岗位上,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就会自然而然形成,不用刻意培养训练。
也有人说:我们还没有工作,现在进行职业道德养成训练为时尚早。
再进一步发动学生探讨,通过讨论,形成一个共识:良好职业道德不会自己形成,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的养成训练,而且需要从现在开始。
觉察和内省有着天壤之别
觉察和内省有着天壤之别我们先来检视一下我们所指的内省是什么意思。
我们所指的“内省”,就是向内看自己,检视自己。
为什么我们要检视自己?为了提升,为了转变,为了改善。
你内省是为了成为什么人,否则你是不会沉溺于内省的。
如果没有改善、转变、成为什么的欲望,你是不会去审视你自己的。
显然那就是内省的原因所在。
我生气了,为了摆脱愤怒或者缓和、转变愤怒,我就内省,审视我自己。
内省的时候,即意欲改善或转变自我的反应的时候,一定带着一个最终的目的。
如果那个目的没有达到,你就会低落、沮丧。
因此内省必然伴随着沮丧。
不知道你内省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当你为了改变自己而向内看时,总是涌动着一股沮丧的暗流。
总是会有一股你不得不与之对抗的情绪之波,为了克服那股情绪等,你不得不再次审视你自己。
内省不是一个释放的过程,因为它是把现实的状态转变成某个非现实的样子的过程。
显然,当我们内省时,当我们沉溺于那个特别的行为时,实际上发生的状况就是那样的。
在那个行为中,始终存在着一个积累的过程,那个“我”为了改变而检查某个东西,因此始终存在着二元对立,因而也是一个充满挫折的过程。
永远不会有释放,而且,因为感受到挫折,情绪就不免低落。
觉察则完全不同。
觉察是不作谴责地观察。
觉察带来领悟,因为觉察当中没有谴责或认同,而只有默默地观察。
如果我想了解什么,我就必须观察,必须不批评,不谴责,不从中追求快乐或避开不快乐。
必须只有对事实的默默观察。
没有目的,只有应事而观。
如果存在谴责、认同或辩护,那种观察及其带来的领悟就会戛然而止。
内省是自我提升,因此内省是自我中心的。
觉察并非自我提升。
相反,它是自我的终结,“我”的终结,也终结了它全部特有的个性、记忆、需要和追求。
在内省当中存在认同和谴责。
在觉察当中不存在谴责或认同;因此也不存在自我提升。
这两者有着天壤之别。
想要提升自己的人永远无法觉察,因为提升意味着谴责和达成目标。
然而,在觉察当中,你观察但不作谴责,不否定也不接纳。
内省名词解释
内省名词解释内省是指对自己的思想、感受、态度和人格等进行反思和自我审视的一种心理活动和过程。
内省的目的是通过观察和思考内心的感受和行为,深入了解自己的内在世界,进而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内省是一种主动的心理活动,需要个体认识到自己内心的存在,并有意识地观察和分析自己的感受和思维过程。
通过内省,个体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价值观和信念、动机和愿望,进而更好地认识并面对自己的问题和困难。
内省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是观察阶段,个体需要通过反思和自我观察,注意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以及它们对自己的行为的影响。
在这个阶段,个体可以通过写日记、自我记录或与他人交流等方式,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其次是分析和解释阶段,个体需要对自己的内心体验进行分析和解释。
这个阶段要求个体思考自己的感受和思想的原因和意义,探索背后的动机和信念。
个体可以尝试回答一些问题,比如为什么自己会有这样的感受或想法,它们的来源是什么,自己对它们有何评价和期望等。
最后是行动阶段,个体根据对自己的内省和分析,制定并实施相应的行动计划。
这个阶段要求个体根据自己的发现和意识到的问题,设立可行的目标和行动步骤,逐步改善和发展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内省并不仅仅是思考或反思,更重要的是将发现和学到的东西付诸实践。
内省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内省,个体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别人,增强自我认知和自我了解,提升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和挑战。
此外,内省还有助于个体建立积极的心理模式和健康的心理状态,促进个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总之,内省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活动和个人发展的过程,通过观察、分析和行动,个体可以深入了解自己的内在世界,促进自我成长和发展,并提升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内省也是一种意识净化
内省也是一种意识净化购了荣格的传记《建造灵魂的庙宇》一书,半天读完了大半。
我过去读过荣格的书。
打开博客,看到某君留言,建议读荣格的自传《回忆·梦幻·思考》,他说荣格能通灵,有“特异功能”。
在传记中也看到了他的一些通灵记载。
荣格更像一位修炼家,天生是个“道者”。
修道的人,应该研究或阅读荣格的著作。
至少,荣格讲的自省与精神病的治疗对修行是有益的。
我写此文,在于我读荣格传记的一点断想。
我经常内省,分析自己的梦,坚持了二十多年,因此克服了自己的许多心理障碍如自卑、心理阴影、人格冲突,像理想人格和自私、杂念、妄念、邪念的冲突所形成的心理矛盾。
荣格的许多观点对修炼是有启发的,何况他对《易经》、《道德经》、《参同契》、《太乙精华宗旨》、《慧命经》都有研究,这是道家伟大经典,这些学说影响了他的心理学体系的构建。
他研究《西藏度亡经》,这是一部探讨灵魂在生与死的交界——中阴状态如何解脱的伟大经典,对荣格产生过重大影响,是修道者应该读的灵性修炼经典。
我不轻易给人教导修炼的方法,一是基于自身修证的浅薄,没有资格指导别人,二是修炼中的危险、偏差、魔障太多,把握不好,误人一生。
之所以这样说,是所见的遭魔障者很多。
魔障90%来自心理的障碍。
修心的问题没有解决好。
修道的人产生幻觉、偏差,出现精神障碍,与心理创伤或心理压抑的愿望或与心灵的阴暗面有关。
内省过失,忏悔罪过,就是面对自己的心灵阴影,可以把压抑在潜意识的东西转移或移位到意识层面而释放,从而使修炼者的意识得到净化,使思维、情感净化,从而变成健康的人,这即是荣格心理学的方法,也是道家“修心、炼己”的内容,古人本来就有“吾日三省吾身”的修为和教导。
荣格看重佛道修炼对意识净化的作用,独具慧眼,我看重心理学对修炼的帮助或指导,源于我的经验。
修道的人伦、道德、戒律是以理性来控制、制约非理性的内心冲动或阴影,从而清除修道者的心理阴暗、精神垃圾,理顺人性内在的矛盾,释放压抑已久的负面能量,清除魔障,净化心灵。
克里希那穆提最有深度的思想追问:内省和觉察有什么不同?
克里希那穆提最有深度的思想追问:内省和觉察有什么不同?内省和觉察有什么不同自我为了改变自身、修正自身、转化自身而做出的行动,这就是内省。
在这个过程中,意志会有斥责、辩护和辨识存在。
我贪婪,而这是错误的,于是我必须变得不贪婪。
我气愤,但是我必须变得平和。
内省是一个专横的过程,它不会将我们引向任何地方。
内省之中的连续性变成了一种专横的过程,一种对理解的阻碍。
每一种体验都在根据自我的模式被翻译,也就是永远在检查、分析、诠释,将痛苦的事情放置一旁,引导那些令人愉快的事情。
内省是为了改变“当下实相”的不停斗争的过程。
而觉察是对“当下实相”的完全认知,从而理解“当下实相”。
当出现了斥责,就不会有理解存在。
理解是随着无为的觉察,随着安静的观察而来的,此时“当下实相”就会出现自我呈现。
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贪婪,处于内省之中的他会有怎样的反应呢?不是斥责,就是辨识:如果是痛苦的,那么他就试图去改变它,而如果是愉悦的,他就去追求它。
这种反应是辩护或斥责的一种形式。
他永远都在依照成为来翻译“当下实相”。
在成为还是不成为的斗争中,我们迷惑又疲惫。
内省的行为是残余的;这种行为总是由昨日的残余和回忆而生。
已做到觉察之人的内心中不会有残余的反应。
他就仅仅是觉察而已。
他没有翻译,没有斥责,也没有辨识,因此,他的反应是非残余的,是自发的。
残余的反应和觉察迥然不同:一个永远处在成为的过程,因此一直在斗争并痛苦着,而另一个则是处在对“当下实相”的觉察状态,由此理解并超越了“当下实相”。
自省之人永远不能超越他所审视的客体。
如果你深入觉察之中,你会认识到觉察的创造性特质,以及自省的毁灭性特质。
一个处于自省的人考虑的是改变“当下实相”,因此他永远不会具备创造性,他考虑的是自我的进步,因而永远不会拥有自由。
他只是在自身欲望的围墙里运动,所以永远找不到真实。
真实会避开这样的人,因为他被困于“成为之网”中,正在“变得正直”。
“一个受尊敬的、正直的人”其实是一种诅咒——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罪人”不是一种诅咒。
詹姆士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詹姆士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詹姆士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詹姆士认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内省法在詹姆士看来,内省法乃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他说:“内省的观察是我们首先的和主要的而且经常所需依赖的方法。
内省这个词几乎不用定义──当然,它是说观察我们的心理而报告在那里所发现的。
人人都同意:在那里,我们发现的是意识状态。
”在内省的准确性问题上,他也承认内省观察是“困难的并易误的”。
但同时也指出,内省的困难是一切观察共同存在的困难,并且,通过努力,完全可以使内省法做到准确无误。
对此,他说:“唯一的保障在于我们对于所要知道的现象的更进一步的知识之最后的意见一致。
后来见解改正较早的见解,一直到最后达到一个贯串的系统的谐和为止。
这种渐渐完成的系统是心理学者证明‘他所报告的任何一次特殊心理学、观察是无误’之最好保障。
”他反对那种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学家的内省。
(二)实验法在对待实验法的态度上,詹姆士表现出尖锐的矛盾。
一方面他从理论上证明并高度评价了实验法的作用。
他主张心理学家要用实验法,因为实验法可以提供必要的心理学事实。
并且,心理学研究必须依靠实验法,才能获得真正的进步。
对刚刚兴起的德国实验心理学,詹姆士也给予了比较高的评价。
他说:“心理学正在进入一个不太简单的阶段。
在短短几年里,一种可以称为显微镜式的心理学已经在德国兴起,这种心理学依据实验方法,当然是时刻寻求着内省资料,并用大样本数据和统计方法消除资料的不确定性。
”但另一方面詹姆士对当时实验方法的发展却抱着不满、轻视和消极的态度。
他曾写信给闵斯特伯格表示讨厌实验工作。
(三)比较法詹姆士把比较法正式列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范围之内。
他认为:“比较法可以补充内省法和实验法的不足。
这种方法预先假定一种常态的内省的心理学在它的主要特色方面已经确立,可是在这些特色的起源,或者是它们彼此之间的依存性成为问题的地方,那就极需要把这种现象通过考察它的一切可能的类型和组合的变异而加以研究。
知晓的同义词
知晓的同义词基本解释◎ 知晓zhīxiǎo(1) [know]∶知悉;洞晓此事无人知晓(2) [understand]∶理解近义词晓得、知道英文翻译1.know; be aware of; understand详细解释知道;晓得。
唐韩愈《与崔群书》:“僕愚陋无所知晓,然圣人之书,无所不读。
” 郭小川《茫茫大海中的小舟》诗:“这个岛呵,离大陆只不过十哩之遥,开天辟地以来,却好像无人知晓。
”造句1、母爱是春夜无人知晓的细雨,母爱是黄昏穿过林间的晚风,母爱是清晨的每缕阳光,陪伴在你不经意的时候。
2、智慧就是明察事物。
所谓智慧就是人们能够用已经知晓和认识的道理明白透彻地分析论究事物,就像眼睛对事物的明察一样。
3、母爱如春夜无人知晓的细雨,如黄昏穿过林间的晚风,如清晨的每缕阳光,陪伴在你不经意的时候。
4、透过夜的帷幕,我聆听雨的声音,渐渐知晓,那是对苍茫大地而草却萧疏的悲痛与同情,自甘毁灭,去奉献甘霖给大地,雨落,升华,在黑夜中,一个伟大的形象朦胧展现,感慨于雨的执着去奉献。
5、我喜欢这种夜的黑,它可以将我掩埋在无人知晓的角落里,独自舔着伤;可以让我更真切地感受到真实的自己,聆听自己的心跳。
6、有人知晓红领巾,有人知晓中国梦,因为他们心中有红领巾,心中有梦。
7、起头的时侯,咱们就知晓,总会有终结。
8、一个人有没有才能,要经过客观实践的检验才能知晓,有的人自恃才高,总以为自己大材小用,受了委屈,这也大可不必。
9、生活在水中的鱼不知道水的存在,生活在幸福中的人难知晓身边的幸福。
只有清醒的人才能意识到平安就是幸福。
10、当一个人在我们身边的时候,我们不会知晓与他分别的时地。
11、知晓一个社会的灵魂,就看这个社会对待小孩的方式,除此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
12、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公众知晓,在于实施。
13、我爱你,不隐藏,愿你知晓。
不知不觉,总是把你想起;无数次,希望把你陪伴;天涯海角,只要与你在一起,那就是幸福的天堂。
反观内省是阳明学的基本方法
反观内省是阳明学的基本方法璞瑅学宫“反观内省”是儒家的传统方法,也是阳明学的基本方法。
阳明学的基本方法是首先树立做人的远大目标为圣人。
以圣人为据,时时处处、事事处处对得起良心。
对得起良心的基本方法即反观内省。
它是修身的方法,也是寻求“精一”的功夫。
人生的目标是做圣人阳明先生被贬贵州龙场,四方诸生聚集于龙冈书院问学。
阳明先生为弟子作《教条示龙场诸生》。
提出立志、勤学、改过和责善四条教则。
他教训弟子立志第一,因为世间没有毋立志而可成之事。
“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成就与其立志多大紧密相关。
诸生到龙冈书院问学是要做圣贤。
但是怎样成为圣贤?人们往往不得要领,即使是阳明先生也曾经走过弯路。
例如,孝宗弘治五年,阳明先生“格竹”成疾的事情就是。
而四方诸生集聚龙冈书院问学,也正是因为阳明先生已然“悟道”。
而所谓悟道,就是毋需外力也能够成为圣贤之道。
所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因为阳明先生自从18岁“始慕圣学”,21岁“为宋儒格物之学”,执着于圣人之道而不得,其困惑一直不解,内心一直纠结,所以来到贵州万山丛中,在几乎没有任何外力相助的情况下,某天夜晚才能够忽然明白人生大道理:不是穷尽外物方能够为圣人,而是自己愿意不愿意做圣人。
陽明先生感叹“居夷三载,见得圣人之学若是其简易广大,始自叹悔错用了30年的气力。
”世人之误亦若当年的阳明先生一样,是气力用错了地方。
所谓格尽天下万物,或者要从万物中寻找圣人之道,无异于缘木求鱼。
人为万物之灵,万物之理人类兼具。
而“自足”之性,人人具有,所以立志为圣人才是关键。
“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
”而世人常杂以人欲,所以其天理常遭遇遮蔽,犹如日光被阴云遮蔽。
其实圣人与世人“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于人伪谓之人心。
”而“立志”,就是发狠立下最大的誓愿,使用最大的毅力,找回和恢复自己原有的天性,即仁爱“至善”之性。
【优质】内省的意义汇总PPT资料
提问的类型(一)
常用分享提问层次
情感坐标 集中焦点 精神提升 高路径迁移 隐喻转移 认知重建
我感觉是怎样的? 刚才碰到的问题是什么?
我领悟到什么? 如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如果在另一种情境下? 下次重做将会如何? 深 入
HOW
WHAT WHAT HOW
IF NEXT
提问的类型(二)
常用分享提问层次
你如何运用这次体验的结果? 这体验的利弊?/重新做一次你如何处理?
迁移
把成员在某个情境下学得的知识应用 于另一个情境。
迁移的途径
Perkins /Salom on论
低路径 迁移
Gass论 具体迁移
内容 动作既能的简单反射和模仿
高路径 迁移
非具体迁移 隐喻迁移
于原情境中提取其精华
用类比、暗喻的形式把学到 的知识(原则、精华)推论 到另一个相似的、将来的情 境中
步 2骤1..:体验 预活动定分享提纲有优点,速度深度强度被控制, 若然体验活动有变化,应按动态目标变提纲。 我过去和现在的思想有什么变化?
刚才发生什么事?/我的感受是什么? 我赞成还是反对这种看法? 如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你如何运用这次体验的结果? 对个人/团体具有挑战和积极意义
3. 等待成员回应要等待,第一等待时间含5 秒, 对于那件事我们应如何解决?
表述层面 思考层面 感受层面
整合层面 连结层面
第一阶段
今次活动对我最有意义的事情是什么? 为什么有意义/帮助? 这件事的感受如何?
第二阶段
今次小组有什么收获? 什么时间可用于解决类似问题?
迁移层面 这件事在实际中有何用?
提问的类型(三)
布鲁姆认知提问层次
认知层 理解层 应用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天,全世界还有约16万处冰川,而它们正在快速消融。 大量的碳排放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冰川消融只是其中之一。全球气候 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冰盖缩小、冰架断裂。冬季过于干 燥,夏天过于炎热,都会加速冰川融化。18世纪中叶工业 革命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增高了0.75摄氏度。1980年以来, 世界冰川的平均厚度减少了约11.5米。冰川融化导致海平 面升高。如果海平面上升1米,全球就将有1.45亿人的家 园被海水吞没。占地球淡水总量90%以上的南极冰盖、北 极地区的格陵兰冰盖和地球所有的山岳冰川,若完全解体 流入海洋,将导致海平面升高50~70米。
工业文明的进步,生活条件的改善, 人们在努力创造新生活的同时,一个 又一个的环境问题相拥而来。 比如,水污染就是中国面对的一个 主要挑战。造纸业、化学原料及制品 业、电力业和纺织业是水污染废水排 放量最大的四个行业,占到总量的一 半以上。
受伤的地球之折翼的雨林: 每年有13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四分 之一的哺乳动物、八分之一的鸟类和三分之 一的两栖动物面临灭绝。四分之三的渔场已 枯竭、废弃或面临减产的危险。物种死亡的 速度超过其自然繁殖的1000倍。
我们总是很介意自己会受伤,总是竭 尽全力去寻求受伤的原因。
然而,我们忘了,有一天,我们居住 的地球也会受伤。
我们生存的现状: 20%的世界人口消耗了80%的地球资源。每 天有5000人死于饮用水污染,10亿人喝不到安全的 饮用水。接近10亿人面临饥荒。到2050年会有2亿人 沦为难民。 人类,这个地球上最顶级的食肉动物群、所 有食物链的终端,用其二十万年的历史,暴殄地球四 十亿年累积的遗产。昔日加诸自然的种种,正以各种 方式回归人类自身。
对生态危机的关注,迫使人类重新审视自身与 自然之间的关系,继而修正人类自身的生态发展观。 你我作为个体的存在,都拿不出一个关于生态危机的 解决之道,但这唯一的解决之道恰恰存在于68亿人群 之中。 我们唯一能仰赖的,只有人类自身的觉醒、即 刻的行动和不懈的努力。 别忘了,自然的最残忍之处,恰恰是它以最有 意义的方式创造生命,又以最无意义的方式消亡生命。 世界末日并不是什么玛雅预言,而是我们一手书写的 结局。 地球或许是人类失败的试验场,但愿上天还会 给我们第二次机会,还容我们在自然的灵光下漫步, 做一会儿流浪的圣徒。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