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现代职教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烟台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烟政发〔2015〕26号
烟台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正文:----------------------------------------------------------------------------------------------------------------------------------------------------烟台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烟政发〔2015〕2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东部新区办公室,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14〕19号文件进一步完善现代职业教育政策体系的意见》(鲁政发〔2015〕17号)等文件精神,加快构建我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提升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人才培养质量,坚持职业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推进我市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目标任务。
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烟台现代产业体系相匹配、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烟台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全市职业教育结构规模更加合理,总体保持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一半以上;职业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展显著;职业院校办学水平普遍提高,发展环境更加优化;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更加完善。
浅议现代职教理念是高职课程改革的精髓
挥 学生 的积极性 和创造性 , 学生 参与 资讯 、 让 决策 、 计划 、 实施 、 查 、 检 评
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 向选择 、 合理流动 的就业 机制的形成 , 人才 通过市 场得到合 理配置 , 既使 人才主体选择度 增大 , 做到各 尽所能 , 又能让 用人 单位能够量才录用 , 到各尽其 才。 做 ( ) 二 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课程 构建新 理念 传统的职业教育课程在形式上 主要 表现为学科体 系 ,对这种形 式的 课程的学习主要是教师讲 授学 科理论 , 学生 听授 , 另外加一些验证 性的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现代职 业教育及课程新理念
职业教育必须 以就业为导 向 , 创新工学结合人 才培 养模式 , 以岗位职
业能力为核心 , 打造校企合作 平台。职业教 育既要 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 又
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 的需 要 , 这意味着 , 职业教 育决不是一种等 同于一般 职业培训 的教育活动 。实施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 , 就是 以人为本 、 全面发 展的职业教育。高职教育的教育理念要从技术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 ; 培养 目标从学术 型人才 向应 用型转变 ;课程体系要从学科 型教学体 系向职业
本状况及其发展趋势 , 又要 紧盯人才市场和 职业 市场的变化 , 职业 教育 的 课程改革 目标中要依据 区域社会发展 和市场经 济的要求 , 建“ 构 进得 来 , 出得去”的专业设置是课程体 系改革的重要环节 。从 市场经营 的观念来 看, 职业学校 为用人 单位所 提供的“ 品” 专业 及其课程 , 产 是 学校 的“ 产品”
现代中职教育教学理念
现代中职教育教学理念
现代中职教育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旨
在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就业竞争力。
现代中职教
育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
全面发展。
首先,现代中职教育教学理念强调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育模
式强调教师传授知识,而现代中职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团队合作及自主学习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其次,现代中职教育教学理念注重素质教育。
重视培养学生的综
合素质,包括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精神等。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性格养成和人格素质的塑造,促使学生发展成全面发展的人才。
再者,现代中职教育教学理念注重实践教育。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
最终标准,因此现代中职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实
习实训环节。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此外,现代中职教育教学理念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
教育不仅仅
是传授理论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使其具备适
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
包括但不限于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
新能力等方面的素养。
综上所述,现代中职教育教学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
践技能和创新精神,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通过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素质教育、实践教育和职业素养培养等方式,使得中职教育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实践,为学生的未来发
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改革计划
三教改革计划“三教”是教师、教材、教法的统称,故高职院校的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合称为“三教”改革。
在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的背景下,重点关注并研究解决高职教育在教师、教材、教法中存在的问题,抓住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牛鼻子”,对进一步深化内涵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三教”改革的内涵有:新理念、新技术下的综合改革1、高职院校“三教”改革是在新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树立科学的教学观,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推动形成实施“三教”改革的基本共识,激发更多的师生积极参与“三教”改革之中。
2、高职院校“三教”改革是涉及教与学各环节的综合改革。
教师、教材、教法分别对应解决“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三个核心问题。
抓住了教与学的基本规律,有非常强的针对性。
3、高职院校“三教”改革是由新技术支撑的教学改革。
随着“互联网+职业教育”迅猛发展,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教材和改进教法成为新常态,具体表现为适应新技术的需求,通过创造性的转化,将其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
这种新技术在实验、实训、实习等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的应用尤为重要,这些都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
二、“三教”改革的基本特征:规范、综合及联动1、规范性。
教学是一项具有严格规范性的活动。
“职教20条”指出,制度标准不够健全等问题,到了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的时候。
到2022年,要建成覆盖大部分行业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
没有标准就没有质量,“三教”改革与教学标准体系的形成是同步的,既要遵循“边改边建,边建边用,边用边改”的原则,以保持教学规范性与创新性之间的张力与平衡。
2、综合性。
教育包含三大要素即主体、客体与内容,这与教师、教材、教法是一一对应的,正是这三者构成了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桥梁,是“三教”改革的工具、载体、方法。
“三教”改革融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为一体,是一项综合改革。
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十三)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创新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主体作用。推动校企共 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服务和产品开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等,切实增强职业院 校技术技能积累能力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以产业或专业(群)为纽带,推动专业人才培 养与岗位需求衔接,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相融合。积极推动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现代学徒制 试点。注重培养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技术技能人才。
(八)优化服务产业发展的专业布局。要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及时发布专业设置预警信息。各地要 统筹管理本地区专业设置,围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宏观调控,努力形成与区域产业分布形态相适应的专业 布局。要紧密对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围绕各类经济带、产业带和产业集 群,建设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专业群。要建立区域间协同发展机制,形成东、中、西部专业发展良 性互动格局。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民族特色专业。
(二十二)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要加强区域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构建全国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 化网络。各地、各职业院校要组织开发一批优质的专业教学资源库、网络课程、模拟仿真实训软件和生产实际教 学案例等。广泛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组织和支持教师和教研人员开展 对教育教学信息化的研究。继续办好信息化教学大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要积极推动信息技术 环境中教师角色、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
(二)基本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 教育教学全过程,**学生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 黎 大 志 . 代 教 育 技 术 【] 1 】 现 M. 南京 , 南京 大学
出版 社 ,0 2 20.
用其表现静态 的文字 、 图像 , 甚至是课本内容 的 照搬 , 与其 如此 , 不 如 使 用传 统 的投 影 、 还 幻 灯 , 更经 济 实用 。 十分 重视 师资 的培 这样 要 训 ,教 育 技术 手 段 的现 代化 要求 教 师 自身具 备现 代 化 的素 质 ,教 师 作为 教 学过 程 的主 导 者, 不但要 能 熟练 使 用现 代 化的 教学 设 备 , 而 且 要具 备 较 高 的现 代化 教学 没计水 平 ,具有 编制 高 水 平 的 C I 件 和 网上课 件 的能 力 。 A课 把 以多媒 体为核 心 的教 育技 术 在学 校 巾进行 框 , 有 实物 , 生 看不 到 内 部结 构 , 没 学 又不 能 普 及和 应 用 是 当今 教 学 改 革 的必 经 之 路 , 也 把桥、 把路 拆开 看看 。 如何修 桥 、 讲 建路 时 , 困 是 提 高教 学质 量 的重要 保 证 。 难更大。 施工 现场是 很好 的课 堂 , 不能 总 是 但 3 注重 现 代教 育 技 术 与 传统 教 学 相结 . 2 把 学 生带 到施 工现 场 , 校 园里铺 路 , 桥更 合 在 架
台。
参 考文献
使用的教学媒体越来越多,因此要依据专业 和学科 特 点 ,把现代 教育 技术 应 用 于职业 教 育中,对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进行 优 化组 合 , 所长 , 成多 种媒 体相 互 配合 各展 组 的媒 体组 合教 学 系统 , 化专 业 教学 结 构 , 优 提 高教 学 质量和 效率 。在 传统 学科 教 学和 现 代 教育技 术 的整 合上 , 们也作 了诸 多的 尝试 。 我 如 我 校主 专业 市政 工程 技术 、桥 梁 工程 技术 等 , 师在 教学 过程 中普 遍 反应 不好 讲 , 教 讲桥 梁结 构 、路 基 路面 结构 时 只能讲 一些 条 条框
职业教育理念
职教理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高级科学技术专家,而且迫切需要千百万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城乡劳动者。
没有这样一支劳动技术大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设备就不能成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
但是,职业技术教育恰恰是当前我国整个教育事业最薄弱的环节。
一定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变这种状况,力争职业技术教育有一个大的发展。
由此可见,在现阶段,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对此有措施如下:一、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明确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职业教育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
实施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和农民脱贫致富,提高进城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帮助他们在城镇稳定就业。
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
实施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的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在企业中建立工学结合的职工教育和培训体系,面向在职职工开展普遍的、持续的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加快培养高级工和技师,建设学习型企业。
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要为就业再就业服务,面向初高中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以及创业能力。
大力发展社区教育、远程教育,通过自学考试和举办夜校、周末学校等多种形式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建立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和衔接的“立交桥”,使职业教育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促进学习型社会建立。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加强和改进人才培养工作的决定人才培养质量是学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提高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建院以来,我院人才培养工作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状态,制订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决定》、《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改革纲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在创新教学模式、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规范教学管理、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不高仍然是学院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为解决目前人才培养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的思想僵化、管理不善、内容陈旧、方法单一、投入不足、模式滞后等问题,促进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不断提高,特作出如下决定。
一、牢固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指导思想,不断深化对职业教育本质特征的认识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教育类型。
这一基本功能决定了高职教育有自己特定的规律和要求。
能否把握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本质特征和运行方式,是加强和改进人才培养工作的决定性因素。
在目前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普通教育观念和职业教育观念之间、习惯性思维方式和新形势下的要求之间、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与现代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之间的矛盾冲突仍然十分尖锐。
一些适应职业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之间的矛盾冲突仍然十分尖锐。
一些适应职业教育要求的新理念往往无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这种固执于经验、传统和惯例的思维方式是目前妨碍教学创新的重要原因。
因此,在深化对职业教育本质特征认识的基础上,转变思想观念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一是要把“以就业为导向”作为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把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作为基本目标,科学、合理地设计整个教学活动。
二是要把能力培养作为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
三是要把过程导向作为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按照职业过程的要求设计调整教学过程,使整个教学活动在一种仿真状态下展开。
树立现代职教理念推进学分制改革
选 课 。 限 选 课 是 指 学 生 在 学 校 提 供 的 选 修 课 范 围 内 , 照 规 定 要 求 选 修 一 定 学 分 , 深 化 、 宽 与 按 以 拓
专 业 有 关 知 识 和 技 能 的 课 程 。任 选课 是 指 根 据 学 生 兴 趣 、个 性 和 实 际 需 要 , 扩 大 学 生 知 识 面 , 培
养 的 基 本 规 格 和 质 量 所 必 须 修 习 的课 程 , 选 修 而 课 是 学 生 可 以 选 择 学 习 的 课 程 , 括 限 选 课 和 任 包
和 规 范 , 许 同 一 区 域 内各 校 互 认 学 分 。 样 可 允 这
以 打 破 专 业 和 学 校 的 封 闭 状 况 ,使 职 业 教 育 变 成
、
现 代 职 教 , 唤学 分 制 管 理 呼
职 业 教 育 不 仅 仅 是 学 校 教 育 ,还 应 该 是 大 众 教 育 、 质 教 育 、 性 教 育 和 创 新 教 育 , 学 习 社 素 个 是 会 化 中 终 身 教 育 的 一 个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学 分 制 的 因 材 施 教 , 调 学 生 综 合 能 力 的 培 养 , 是 体 现 了 强 正 现 代职教 的新 理念 。 x- 学 习 难 度 较 大 的 理 论 和 实 践 课 程 , 采 用 , j 于 不 同 的教 学 要 求 和 评 价 标 准 组 织 教 学 和 考 核 。 限 “ 低 不 限 高 ” — 限 定 对 学 生 的最 低 要 求 , 限 制 学 — 不 生 往 高 发 展 , 这 样 充 分 重 视 教 学 过 程 中 的 个 体 差 异 , 材 施教 , 教学更具 针对 性 和成功 的可能 。 因 使 对 提 前 修 满 学 分 的 学 生 可 以 提 前 毕 业 参 加 工 作 ; 设 有 完 成 毕 业 学 分 、 已修 习 一 定 数 量 学 分 对 但 的 学 生 可 以 申请 免 修 课 程 先 就 业 ,边 工 作 边 补 学 分 , 到 规 定 学 分 后 准 予 毕 业 ; 有 实 际 需 要 的 学 达 对 生 可 以 分 阶 段 完 成 学 业 , 行 弹 性 学 制 , 分 满 足 实 充
质量为本,深化教改,创新模式——重庆科创职业学院3+1人才培育模式
2012.No13高职院校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最重要的是要按照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市场需求,更新现代职教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内涵建设水平,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我院根据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学历+能力,做人更重要”的育人理念,深化“3+1” 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和完善“三•三•三”运行机制。
所谓“3+1”,即学生在学习期间,除学习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要接受素质教育、拓展技能教育。
毕业时,学生可以获得素质合格证、专业合格证、拓展技能合格证和毕业证书。
“三•三•三”运行机制确保了“3+1”人才培养模式得以实施,即建构“三条成长主线”;抓实“三个成才环节”;打造“三张就业名片”。
经近几年的不断实践创新、丰富深化,“3+1”育人模式已成为我院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极大地提升了我院的办学水平。
1 深化“3+1”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建设1.1 注重素质,让每一个方面彰显育人活力学院以“修身、强体、博学、感恩”为校训,内强素质,外树形像,以培养成功人生素养即培养“人本素养”和“职业素养”为素质教育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素质教育课、专题报告、企业实习、情景式主题班会、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校报、电视台、电台、校园网、LED屏等媒体的宣传教育作用,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以建立“科创学生成功人生素养档案” 和德育学分制规范学生行为,培养良好习惯,并作为素质教育证书的核发标准。
1.2 校企结合,让每一个专业对接市场领跑实践在专业教育方面,我们长期坚持以生产一线实际需求、行业专家意见和相关职业标准序化重构设置专业课程,积极推进各项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形成“能力主线、岗位主导、实践主轴、素质发展”的课程体系。
投入巨资,在校内质量为本,深化教改,创新模式——重庆科创职业学院“3+1”人才培育模式初探万 兵(重庆庆科创职业学院)外分别建立了产权属学校所有的电子装配厂、机械制造厂、汽车修配厂、建筑公司、汽车驾驶培训中心、酒店等实体实训基地;与香港科创集团以及全国20多家企业联姻,共同开发、生产、制造产品。
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方案
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方案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加速和就业形势的不断变化,对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呼声也越来越高。
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旨在提高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本文将就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展开讨论。
一、深化教育教学理念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在职业学校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
为此,我们应该深化教育教学理念改革,实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改革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我们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
二、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
要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必须加强教师培训,引导教师不断学习和进修。
同时,学校应该建立起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应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真正接触到社会实际需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拓宽课程设置职业学校应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体差异,拓宽课程设置,设置多样化的选修课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
多样化的课程设置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五、加强实习实训机会实习实训是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该积极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训机会。
通过实习实训,学生可以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六、构建评价体系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评价体系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
除了传统的考试评价外,还应引入多种评价方式,如实践能力评价、创新能力评价等,综合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七、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结合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要与产业结合紧密,在产业升级和转型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前了解企业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更真实的实习实训机会,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2024职业学校教务处工作计划范本(3篇)
2024职业学校教务处工作计划范本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教育理念,坚持“巩固、发展、提高、创新”的工作方针,依据学校工作计划,认真有序地开展教学工作,加强教学管理,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加强实训课程,真正做到服务于学生,使我们的学生真正适应市场的需求。
二、本学期工作重点(一)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改进教育方法,着力提高学生文化素质,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树立正确的职教思想和观念。
大力推行1:1教学,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实践动手为中心,向____分钟要质量,构建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
(二)、加强教研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教研活动是教导处工作的重中之重,它的好坏直接影响这学校的教学质量。
本学期紧紧围绕“一条主线”、做好“三个服务”、突出“三个重点”作为基本工作方针。
三个服务是以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为载体,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以针对性较强的教育科研为引领,为促进学校教育改革服务;以扎实有效的教学管理与指导为抓手,为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服务。
进一步优化教学常规管理。
教导处协同教研组开展各种教研活动,随堂听课,互相听课。
每位教师在一学期中听课次数不得少与十次,教导主任听课次数不得少与十五。
(三)继续完善各项教学制度上学期学校制定出各项制度,在本学期中,这些制度将被细化,学校制定出学籍管理制度、学校管理制度及安全保障措施、收费标准及管理制度、学生档案管理制度、寝室管理制度、学生奖励及违纪处理规定、食堂管理制度。
制定出课时考评制度,教师奖惩制度。
实行科学管理,以制度制约人,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四)加强教师的专业技能、强化技能考核专业课是我校生存之本,学生们都希望在我校学习期间专业技能得到加强和提高,这就要求我们老师首先专业理论知识丰富,专业技能过硬,校领导积极支持新教师在业于时间勤于向老教师学习,凡是平时没有课的教师,必须跟着老教师后面强化实训。
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2023)
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202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1.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以提升职业学校关键能力为基础,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以推动职普融通为关键,以科教融汇为新方向,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有序有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2.改革方向。
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以人为本、能力为重、质量为要、守正创新,建立健全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梯度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推动职普协调发展、相互融通,让不同禀赋和需要的学生能够多次选择、多样化成才;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结构和区域布局。
构建央地互动、区域联动,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协同的发展机制,鼓励支持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重点行业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上先行先试、率先突破、示范引领,形成制度供给充分、条件保障有力、产教深度融合的良好生态。
二、战略任务3.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
围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等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国家主导推动、地方创新实施,选择有迫切需要、条件基础和改革探索意愿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部省协同推进机制,在职业学校关键能力建设、产教融合、职普融通、投入机制、制度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改革突破,制定支持职业教育的金融、财政、土地、信用、就业和收入分配等激励政策的具体举措,形成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和生态,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新范式。
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方案
徽商职业学院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方案为贯彻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皖政〔2014〕81号)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深化我院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此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立足学院的办学特色与办学定位,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推进教育教学研究,健全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助推安徽“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工作目标。
今年是我院“十二五”收官之年,又是“十三五”谋划之年,学院将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遵循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教育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的观念,着眼于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化专业结构,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对接,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对接;坚持系统培养、多样成才,加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研究,优化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长提供制度保障;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着眼于服务于产业转型升级,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共同培育人才;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教学做并行,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把我院的教育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工作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建立组织成立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小组”),全面组织实施徽商职业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教务处,主要负责具体组织管理和日常事务。
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龙源期刊网 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作者:来源:《广东教育·职教版》2019年第03期近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方案》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位置。
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优化学校、专业布局,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方案》提出,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
经过5-10年左右时间,职业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方案》提出了进一步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是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
健全国家职业教育制度框架,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是构建职业教育国家标准。
完善教育教学相关标准,狠抓教学、教材、教师,培育和传承好工匠精神;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
三是促进产教融合。
总结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经验,坚持工学结合;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
四是建设多元办学格局。
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做优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高等职业院校对口支持县级职教中心工作的通知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高等职业院校对口支持县级职教中心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3.10.23•【字号】鄂教职成[2013]15号•【施行日期】2013.10.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中等教育正文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高等职业院校对口支持县级职教中心工作的通知(鄂教职成〔2013〕15号)各市、州、神农架林区教育局,江汉油田教育实业集团,有关高等职业院校:县级职教中心是县域经济发展人才供给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平台,更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阵地。
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等文件精神,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工作中的引领作用,我厅决定从2013年开始开展高职院校对口支持县级职教中心工作(以下简称“对口支持工作”)。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总体目标通过办学质量相对较高、办学特色相对明显的高等职业学校对口支持县级职业教育中心,促进县级职教中心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加强专业建设和教学基础能力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职业教育师资与管理干部队伍,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探索系统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从而加快发展县级中等职业教育,提升县级职教中心的整体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更好地为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工作任务(一)创新教育理念。
引领对口学校更新办学理念,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切实提高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二)加强教育教学管理。
运用高职院校管理与建设经验,建立健全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促进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三)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
按照既要满足学生的就业需要,又要为学生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打好基础的要求,科学制定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规格,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帮助学校重点建设1-2个品牌专业。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6.01•【字号】浙政发〔2015〕16号•【施行日期】2015.06.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15〕16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精神,推动我省职业教育事业加快发展,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强化学校、企业及用人单位共同责任,创新育人模式,提高育人质量,增进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和使用的契合度,强化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竞争力,为我省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二)目标任务。
到2020年,形成与我省发展格局和水平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有机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通互补,学校、企业、社会多元办学,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浙江特色和全国领先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理念先进。
全面树立“以人为本、多元选择、全面发展、人人出彩”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努力打造“宽口径、厚基础、强技能、多出路”的成长成才格局,切实满足社会的多样发展需求和学生的多元成长需求。
——体系完善。
中职学校、技师学院、高职院校学生升学比例逐年提高,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逐步扩大,职教学生和社会从业人员有比较充分的继续教育选择,基本形成职教普教融通、职教成教一体,初等、中等、专科、本科职业教育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机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
——布局合理。
统筹布局各类职业教育资源,原则上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成1所综合实力较强、办学特色鲜明的中职学校,每个设区市至少建成1所较高水平的高职院校和若干所骨干中职学校,全省有一批本科高校应用型建设走在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实施河南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实施河南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22.10.09•【字号】教职成〔2022〕326号•【施行日期】2022.10.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实施河南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教职成〔2022〕326号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教育局、财政局,各高等职业学校、省属中等职业学校,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教师函〔2021〕6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能力提升行动的通知》(教师厅函〔2022〕8号)等要求,进一步加强我省职业院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我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决定实施河南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21—2025 年)(以下简称“计划”)。
现就“计划”实施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突出“双师型”教师个体成长和教学团队建设相结合,完善职业院校教师分级分类培养培训体系,着力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有力推动新时代我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总体目标“十四五”期间,紧紧围绕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持续完善国家、省、市、校分级分类的职业院校教师培训体系,严格落实五年一周期全员培训制度,不断优化教师培训内容,积极探索教师精准培训机制,建立健全教师发展支持体系,打造高水平、高层次的职业院校师资队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立现代职教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作者:余小春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中》2014年第11期
【摘要】教育思想理念的转变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前提,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仍然有传统守旧的观念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
职业教育在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仍然存在脱节、断层或重复现象,为此,迫切需要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定位、突出特色、提高水平,促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职业教育从理论走向实践,摆脱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的束缚,学习借鉴国外成熟的职业教育理念,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模式。
【关键词】职业教育理念职业教育职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0049-02
2009年我去河南科技学院,参加为期两个月的国家级骨干教师园林培训学习,能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精英们一起学习和交流,得到名师的专业指导,对我来说,的确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
授课教师渊博的专业知识、高深的专业素养、严谨治学的工作态度,使我在学习中受益非浅。
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实施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的培训,目的是参训教师通过培训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了解课程和教学改革方向,掌握相关专业教学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比较熟练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关键技能,了解现代农业生产状况,技术水平,用人需求信息,熟悉生产岗位操作规范,加深对学校教学和企业实际联系的理解。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全面地了解了本专业的前沿知识,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同时使我开阔了眼界,增长见识。
努力探究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子,是学校真正成为带动当地产业的龙头阵地。
1.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加快课程改革
切实改变以学科为主线的课程模式,加快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本位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体现职业教育特点、适合中职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的课程模式,从而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程改革应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潜能开发和全面发展,坚持职业能力培养,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使教育真正为学生着想、为学生服务。
只有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课程的实用性,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
切实转变教学理念,切实以学生为本,注重教学的实用性,为学生的将来着想,为学生的发展着想。
教师的职业应该不仅仅像蜡烛,更应该像泥土,使每一颗种子都能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而健康成长。
2.努力开发校本教材,创新思路,发挥自主,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
努力开发校本教材,做到有备而上,灵活地运用教材,提高课堂效率。
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并且能够运用自如。
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还要备学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会更多的知识,懂得知识储备的重要性,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必须得成为水的源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们千奇百怪的好奇心。
教师在讲课时,不拘泥于教材顺序,而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变动。
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大量的信息、实现学科渗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信息技术使学生拓宽知识面,充分利用多媒体,搜集生动的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教学难度。
课后要注意自己的知识积累,大量翻阅课外资料,拓宽自己的视野,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等,力求上好每一堂课。
除此之外,课前还要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分析他们在学习新知识时可能会有哪些困难,以便采取相应的教学理念。
教学工作中积极创新,大胆尝试,努力做好自己的教学本职工作。
3.以就业为导向,深化实践教学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职教特色。
一定要转变办学理念,就业是反映办学方向和教学质量的风向标,职业学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在研究市场中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着力点,探索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的多渠道合作方式。
当前的职业教育很大程度上还是嘴上谈职业教育,缺乏实践。
事实上,职业教育是一个高投入教育。
在职业教育中实训设备占有着很大的比重。
然而,国内职业教育普遍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这使得教和学两个环节上,处于"纸上谈兵"的状态,教师嘴上说操作,嘴上说结果,学生耳朵听,手上记,这样的职业培训结果与实际操作的培训有很大差距。
这就需要学校要根据市场来安排课程,并由此来加强实践环节的教育。
一方面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尤其是教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另一方面改善实践场所,增加实训基地。
4.重视就业教育的方式方法
就业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要多创造实践体验和实践活动的机会,包括模拟职业环境实践、专业学习、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
通过开展职业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职业体验。
学生能够切身感受职业工作环境及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真实了解职业的性质及职业活动中的人际关系。
以“知识为基础,能力为本位”是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职业指
导不应该是空洞的说教,而应以能力的形成为主线,组织丰富多彩、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5.职业教育要保持连续性和针对性
我们的“职业教育”不应当仅仅着眼于学历教育,同时也应切实注重数量规模更大、规格种类更多的非学历培训。
这实际上标志着我国现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己经从正规学校教育的一个特定阶段,开始转变为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面向得到广泛的扩容,职业教育的对象大大地增加了。
它不仅为在校学生提供就业技能培训,更为社会上各种不同年龄段的所有人群,为劳动者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
主要是学习专业领域的最新理论知识,前沿技术和关键技能,进行专业技能训练。
目前我们的办学缺少产教结合的条件,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知识与技能的融合,学生的能力在教学中如何培养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去探索,去研究,去实践,更需要政府职能部门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冯晋祥.中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比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朱其训.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论.人民教育出版社[M]2008年11月
[3]职业技术教育[J].2010年第10期
[4]职教论坛[J].201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