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重庆市璧山县青杠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导语】学习不光要有不怕困难,永不⾔败的精神,还有有勤奋的努⼒,科学家爱迪⽣曾说过:“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那99%的汗⽔都要重要。
”即使我们的成绩不是很好,但只要有⼼想要学习,那么我们就应该笨鸟先飞,所谓"勤能补拙“没有⼈⼀出⽣就是天才,他们都是经过秦风的努⼒,才会成功的,所以我们不能坐等⾃⼰那天突然变成天才,⽽是要点燃⾃⼰的⼒量之⽕,寻找⾃⼰的天才之路,努⼒奋⽃。
以下是⽆忧考为您整理的《⼋年级上册物理期中测试卷附答案》,供⼤家查阅。
【篇⼀】 ⼀、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2015•湖北宜昌中考)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的起伏的连⼭,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B.船C.流⽔D.河岸 2.在学校“运⽤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明根据“通常情况下,⼈站⽴时⾝⾼⼤约是脚长的7倍”这⼀常识,可知留下如图1中鞋印的“犯罪嫌疑⼈”的⾝⾼约为() A.B. C.D. 3.(2015•成都中考)据新华社报道,2014年8⽉20⽇上午,青奥会赛艇⼥⼦双⼈单桨⽐赛的最终“奖牌榜”出炉,四川选⼿罗雅丹与队友潘婕合作,以3分37秒52的成绩获得银牌。
赛程全长2000⽶,如图2所⽰为她们在⽐赛中的情境。
下列四个速度中,⽐她们的平均速度⼤的是() A.B.C.D. 4.⼀辆汽车从甲地驶往⼄地,共⽤了⼀个⼩时的时间,前内的平均速度是,后内的速度是,则该汽车在这内的平均速度是() A.B.C.D. 5.如图3所⽰,两列⽕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强坐在车厢中向另⼀列车厢观望。
突然,他觉得⾃⼰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强感觉⾃⼰乘坐的列车前进了是以站台为参照物 B.⼩强发现⾃⼰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坐在旁边的 ⼩红为参照物 C.⼩强发现⾃⼰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旁边列车的车尾为参照物 D.⼩强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同⽽造成的 6.2013年6⽉20⽇,⼥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个⽬标飞⾏器“天宫⼀号”上为青少年授课。
重庆市 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33.0分)1.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A. 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B. 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C. 大地和水都能传播声音D. 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2.日光灯用久了,两端会出现黑斑,形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A. 灯丝升华后又凝华形成的B. 灯丝汽化后又凝固形成的C. 灯丝熔化后又凝固形成的D. 灯丝熔化后再汽化最后凝华形成的3.下列做法会使蒸发变慢的是()A. 冬天,用电热吹风吹湿了的头发B. 湿衣服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C. 把抹布卷成一团D. 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4.下列事例中,哪个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蒸发()A. 用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B. 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C. 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 用扫帚把洒在地面的水向周围扫开5.下列现象属于吸热过程的是()A. 放进冰箱的水结冰了B. 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走进室内,镜片突然蒙上一层小水珠C. 寒冷的北方下雪了,雪的形成过程D.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6.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 蜡烛的正立像B. 蜡烛的倒立像C. 三角形光斑D. 圆形光斑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越洪亮,在空气中传播的就越快B. 超声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C. 女生发出的声音比男生发出的声音传播的快D. 声波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8.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当人们存放了自己的贵重物品后,要用仪器记录下自己的“手纹”、“眼纹”、“声纹”等.以便今后用这些细节独有的特征才能亲自取走物品,防止被别人领走,这里的“声纹”记录的是人说话的()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三者都有9.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
重庆市青杠初级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解析版)
重庆市青杠初级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光源的是()A.燃烧的蜡烛B.正在播映的电影幕布C.皎洁的月亮D.波光粼粼的水面2.如图1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在浓密树阴下的地面上出现许多光斑是利用了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道理,故A不符合题意;斑马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其实质是光的反射,B符合题意;手影是利用了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道理,故C不符合题意;日全食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D不合题意,故选B。
考点:光的反射3.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面就不发声了,其原因是()A.手将声音吸收了B.手不能传播声音C.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D.声音被手所吸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面的振动停止,就不发声了,故选C。
考点:声音的产生4.教室里多媒体用的白色屏幕,其表面做成粗糙的目的是()A.发生镜面反射B.发生漫反射C.容易吸收光D.容易反射光【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教室里的投影屏幕都是用粗糙白布制成的,是为了让光线射到上面发生漫反射,让各个地方的人都能看到画面上的字,故选B。
考点:漫反射5.有一种新型的“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对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因为每个人的发声音色不同,而声纹锁是依据音色来进行判断的,只能按照设定的音色打开,故选C。
考点:音色6.下列判断物体运动情况的说法中,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A.太阳从东方升起B.月亮躲进云里C.客车里的乘客认为司机是静止的D.飞机里的飞行员看到大地在运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阳从东方升起,是以地面为参照物,太阳逐渐离开地平线,和地面的位置不断增大,故A符合题意;月亮躲进云里,是以云为参照物,不是以地面为参照物,故B不符合题意;乘客以车厢(或乘客)为参照物,司机与车厢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是静止的,故C不符合题意;飞行员以自己(或飞机)为参照物,大地和飞机的位置发生变化,大地是运动的;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大地是静止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重庆八中初三上半期测试物理卷
重庆八中2015-2016学年度(上)半期考试测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数据中与实际相符的是()A.重庆夏天的室外温度为60℃B.人体的电阻约为10ΩC.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D.正常工作的家用电冰箱的电流约为10A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正电荷的移动才能形成电流B.电源是提供电压和电能的装置C.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电阻也为零D.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子,绝缘体中没有自由电子3.在如图1所示的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小灯泡L1、L2都能发光的是()4.下列有关串联和并联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两个用电器的电流相等,一定是串联B.两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一定是并联C.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电流比任一支路电流都要大D.马路两旁的路灯,晚上同时亮,早上同时灭,它们是串联5.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断开S,通过L1的电流比L2大B.断开S,通过L1和L2的电流相同C.闭合S,L1和L2都会亮D.闭合S,L2会更亮6.在右图所示的电路连接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灯泡L1和L2并联,电流表测L1支路的电流B.灯泡L1和L2并联,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C.灯泡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D.灯泡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L1两端的电压7.如图所示,要求两灯正常发光,“O”处可以连接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表①是电压表,表②③④是电流表B.表①③是电压表,②④是电流表C.表①②是电压表,③④是电流表D.表①③④是电压表,表②是电流表8.如图所示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L1、L2均能发光,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过一会儿,灯都不发光,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均为零,故障是()A.L1断路B.L1短路C.L2断路D.L2短路9.如图所示,接入电路中的电阻R1、R2、R3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分别为I1、I2、I3,且I1>I2>I3,则此部分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A.I1B.I2C.I3D.I1+I2+I310.如图所示,电流表中A1读数为0.18A,电流表A2读数为0.32A,通过灯泡L3的电流为0.15A,则干路上的电流为()A.0.33AB.0.47AC.0.50AD.0.65A11.某同学观察电动自行车后发现:不管捏紧左边还是右边的刹车,车尾的一盏刹车指示灯均会亮起:拨动向左或向右的转向开关时,车尾只有对应一侧的转向指示灯会亮起。
重庆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重庆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2017·绥化)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根据声调可以判断是哪位歌手正在唱歌B . 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 . 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D . 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2. (2分) (2016八下·沙县期末) 摄影师抓拍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所示,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B . 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C . 以乌鸦为参照物,乌鸦是运动的D . 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3. (2分)在站台前有甲、乙两列原来静止的火车,在甲车开动后,乙车的乘客觉得自己向相反方向运动。
这是因为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 . 甲车B . 乙车C . 船D . 树木4. (2分) (2016八上·花都期中) 某同学正确测量出木块的长为18.52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测量数据的估计值是8.52cmB . 测量数据的估计值是0.52cmC . 测量数据的估计值是0.02cmD . 测量数据的估计值是0.5cm5. (2分) (2018八上·黄冈期中)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 20m,则它在前2s 的速度一定是()A . 80m/sB . 10 m/sC . 5 m/sD . 无法判断6. (2分) (2016八上·吉安期中) “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小华同学尝试估测了与自己身体相关的一些物理量,其中合理的是()A . 身高约为160dmB . 100m的短跑成绩约为6sC . 步行的速度约为1m/sD . 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的时间约为1s7. (2分)电话铃响,小明拿起一听就知道是爸爸了.小明判断是爸爸发出的声音的依据是()A . 音调B . 响度C . 音色D . 节奏8. (2分)(2019·宜昌) 2019年5月,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新型深远海综合科学考察船“东方红3号”即将交付使用。
教科版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试卷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30分。
)1 •如图所示,用两把刻度尺A B分别测同一物体的长度,A尺的读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 ,B尺的读数是_______________造成测量值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 “妹妹你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描写了纤夫拉船的情景,哥哥在岸上走,而“妹妹”被“哥哥”拉着走。
以地面为参照物,“妹妹”是___________________ 的,以“哥哥”为参照物,“妹妹”是_________的。
3•在2010年元旦联欢晚会上,潘冬同学在用二胡演奏《二泉映月》时,不断地拉动二胡的弓子,使琴弦_______________ 而发声;同时我们还发现她不断地用手指上下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__ .4•在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一支上天似雄鹰、下海如蛟龙、入地似猛虎的神秘方队首次踢着正步走过天安门,这就是中国最年轻的兵种一一特种兵(如图所示)。
他们最拿手的是穿消音靴上天、入地、下海。
消音靴能够在___________ 处减弱噪声,这样做主要是防止______________(填“音调”或“响度”)过大而暴露目标。
5. 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 40”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北京,最快需要___________ h o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端午节组织龙舟赛•正在激烈比赛的龙舟,相对于岸上站立的观众,龙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填“运动”或“静止”)°7•今年4月16日夜间,北京出现沙尘暴。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试题答案
八年级物理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20分.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的每小题得2分.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B D D A B B B D D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共28分.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的每小题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答案ACD A AC BD BD AB AB三、实验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5分)18.(1)答案如图1所示.(2)答案如图2所示.说明:每小题3分,共6分19.(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2)光路是可逆的.说明:每空2分,共4分20.(1)刻度尺;位置;(2)前;等效替代法;(3)虚;(4)不变.说明:每空2分,共12分21.(1)使用初温度较高的水进行加热(或给烧杯加盖、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等);(2)如图所示;(3)99;吸收;保持不变;(4)甲.说明:第2小题3分,其余每空2分,共13分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1分)22.(1)22路公交车的平均速度111s v t ==4500m 900s=5m/s …………………(2分) (2)74路公交车行驶速度v 2=36km/h =10m/s ………………………………(1分) 74路公交车行驶时间t 2=22s v =2660m 10m /s=266s ………………………………(2分) 节省时间△t =t 1-t 2=900s -266s =634s ………………………………………(1分)23.(1)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为s 1=12vt =12×340m/s ×0.4s =68m ………………………………(2分) (2)由乙图可知,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汽车运动3s 时,通过路程为90m .根据速度公式,可得s v t ==90m 3s=30m/s ,则图象如下图所示.………………(3分)五、科普阅读题(6分)24.(1)声源;列车(或动车);(2)180说明:每空2分,共6分。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7
2015-2016学年重庆市江津八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C.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D.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为1mm2.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B.斑马倒影C.水面“折”枝D.日全食3.音乐会上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B.“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4.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白亮污染是较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都能造成白亮污染.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A.光具有能量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直线传播5.一束光与地面夹60°的角度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A.60° B.30°C.120°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6.如图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象,则选项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象是()A. B.C.D.7.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递能量C.“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D.“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8.如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的过程B.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熔化的过程C.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的过程D.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的过程9.祖国的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的描述属于液化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C.秋天,枝头挂满白霜D.严冬,冰雕逐渐变小10.2010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罕见的世纪大旱.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11.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一组是()(1)春天,冰雪融化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1)(2) B.(2)(4) C.(1)(3) D.(3)(4)12.用一支原来示数是38℃的体温计,未经甩,便去测量一个正常人的体温,如果这人体温为36.5℃,则该体温计的读数为();然后再去测量一个发高烧的患者,他的体温是39.1℃,则这时体温计的读数为()A.36.5℃、39.1℃B.36.5℃、36.5℃C.38℃、39.1℃ D.38℃、38℃二、填空和作图题(本题共10个小题,第24、25小题作图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13.给下列各物体的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1)中学生的身高160______;(2)一课桌的高为0.8______;(3)公路上小汽车的运动速度为110______.14.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______来判断的,小华说话“大嗓门”指他说话声音的______ 大.15.2012年6月18日,“神州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对接(如图为对接示意图),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相同,此时选“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州九号”飞船是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16.夜间学生已入睡,校外的卡拉OK歌厅仍在营业,歌声吵醒了一些同学.甲同学起身关上了窗户.乙同学索性用被子把头蒙住睡,丙同学到歌厅去要求将音量放小.他们减弱噪声采取的途径分别是:甲在______减弱,乙在______处减弱,丙在声源处减弱.17.下列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填物态变化名称)(1)樟脑丸放一段时间后会变小;______(2)北方冬天树枝上形成的“雾凇”;______(3)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______.18.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小明作的是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速度是______m/s;小华作的是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8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19.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一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______的缘故,这时,每一条反射光线都______反射规律.20.如图所示陶瓷茶杯底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就看不见硬币了(如图甲),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看见硬币了(如图乙),造成“又看见了”的原因是光从水里射出时发生了______.21.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的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则甲乙两物体所用时间之比为______.22.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23.如图是某同学测体温时的示数,其示数为______℃.24.在图中作出折射光线.25.用作图的方法在图中画出遥控板对着墙面控制电视机的光路图(A点是红外线发射点,B点是红外线接收点).三、实验与探究题(共3个小题,第26题6分,第27小题6分,第28小题7分,共19分.)26.如图1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______和______测平均速度(填测量工具).(2)该实验原理是______(填计算公式).(3)实验中测得上半段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下半段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2、v3的大小关系是v2______v3.(选填>、<、=)(4)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5)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2所示.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27.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架在一把直尺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立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A在玻璃板内的像重合,蜡烛B好像被点燃了,在此实验中:(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______.(2)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______关系.(3)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______关系.(4)蜡烛B的作用是应用______ 的方法找到蜡烛A的像.(5)若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像(填“虚”或“实”).28.小明家住沿海地区,冬天路上已经积了厚厚的冰,但往往海水并没有结冰.小明就猜想:水中加了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烧杯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的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所示.(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固态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盐水凝固用了时间______min,15min时呈______态.(2)凝固点为______℃,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______了(选填“高”或“低”).四、论述与计算题(29题5分,19题6分,20题8分,共19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步骤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的不能分.)29.一列队伍长50m,跑步速度是2.5m/s,队伍全部通过一长100m的涵洞,需要的时间是多少?30.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示如图所示.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1)15km指______;40指______.(2)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0min,则汽车的速度为多少km/h?31.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时,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行驶100s.求:(1)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2015-2016学年重庆市江津八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C.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D.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为1mm【考点】长度的估测;温度.【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人步行的速度一般在1.1m/s左右,不会达到5m/s;故A错误;B、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在20℃左右,达不到37℃;故B错误;C、全新的2B铅笔长接近20cm,故18cm符合实际;故C正确;D、一张试卷的厚度远远小于1mm;故D错误;故选C.2.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B.斑马倒影C.水面“折”枝D.日全食【考点】光的反射.【分析】①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包括: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等;②光遇到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平面镜成像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③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当光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传播方向也会发生改变,例如:海市蜃楼现象.【解答】解: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属于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B、斑马在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原理.故B正确.C、从水中枝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枝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C错误;D、日全食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日全食是由于太阳、地球、月亮在同一直线上,月亮在中间挡住了全部的太阳光便为日全食,故D错误.故选B.3.音乐会上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B.“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解答】解:男低音独唱时,他的音调低,但以他的声音为主,故他的响度大;女高音轻声伴唱,她的音调高,但是在伴唱,故响度小.故选D.4.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白亮污染是较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都能造成白亮污染.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A.光具有能量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直线传播【考点】光的反射.【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平行光射到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反射面时,反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会造成光污染.【解答】解: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表面光滑,这些作为反射面的时候,都属于镜面反射,太阳光射到上面,入射光线被反射,从同一方向射出,光线很强,照到物体上会给人们的生活工作等造成很大的不便,称为白亮污染.故选B.5.一束光与地面夹60°的角度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A.60° B.30°C.120°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分析】根据太阳光沿着与水平面成60°角即可求出入射角的度数,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求出反射角,最后得出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度数.【解答】解:因为太阳光沿着与水平面成60°角,所以入射角的度数为:90°﹣60°=30°,又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等于30°,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30°+30°=60°.故选A.6.如图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象,则选项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象是()A. B.C.D.【考点】匀速直线运动.【分析】根据图甲所示物体的s﹣t图象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然后逐一分析各v﹣t图象,看哪个图象与s﹣t图象反应的运动规律相同.【解答】解:由s﹣t图象知: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物体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它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由图示各v﹣t 图象知: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物体速度保持不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A、图象中时间不变而速度变化,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图象错误;B、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物体速度保持不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与s﹣t图象符合;C、图象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与s﹣t图象不符;D、图象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与s﹣t图象不符;故选B.7.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递能量C.“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D.“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声音的传播条件;超声波与次声波;声与能量.【分析】(1)声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其中音色指声音的品质,根据音色可以辨别物体;(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3)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4)声音在遇到障碍物时可以发生反射.【解答】解:A、“闻其声,知其人”是因为不同人发声的音色不同,据此可以辨别不同人的声音,故A正确;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这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B正确;C、“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故C正确;D、“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由于声音在山谷间来回反射形成的,而不是次声波的传播,故D错误.故选D.8.如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的过程B.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熔化的过程C.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的过程D.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的过程【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在于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晶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熔点,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完成熔化过程,晶体全部熔化之后,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非晶体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解答】解:A、图甲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物质的温度在逐渐升高,说明吸热,所以是熔化图象.A错误.B、图乙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物质的温度在逐渐升高,说明吸热,所以是非晶体熔化图象,B正确;C、图丙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物质的温度在逐渐降低,说明放热,所以是凝固图象.有一段图象温度不变,说明这种物质是晶体,C错误;D、图丁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物质的温度在逐渐降低,说明放热,所以是非晶体凝固图象,D错误;故选B.9.祖国的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的描述属于液化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C.秋天,枝头挂满白霜D.严冬,冰雕逐渐变小【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A、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故B正确;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C错误;D、冰雕变小,是冰发生了升华现象,变成了水蒸气;故D错误;故选B.10.2010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罕见的世纪大旱.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分析】根据题意要寻找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从而减慢了水分蒸发的原因,就要从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这三个方面去考虑,那么减慢水分的蒸发可采取的措施是降低液体的温度、减小液体的表面积、减慢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本题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减小了液体的表面积从而减慢了水分的蒸发.【解答】解: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可以减慢水分的蒸发.故A正确.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可以加快水分的蒸发.故B错误.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从而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C错误.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提高了液体的温度,从而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D错误.故选A.11.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一组是()(1)春天,冰雪融化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1)(2) B.(2)(4) C.(1)(3) D.(3)(4)【考点】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分析】物体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要吸热;物体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物体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要吸热;物体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要放热.【解答】解:(1)冰雪融化汇成溪流是熔化,熔化要吸热;(2)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饮料罐液化形成的,液化要放热;(3)雾的消失,是汽化现象,汽化要吸热;(4)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凝华要放热.故选B.12.用一支原来示数是38℃的体温计,未经甩,便去测量一个正常人的体温,如果这人体温为36.5℃,则该体温计的读数为();然后再去测量一个发高烧的患者,他的体温是39.1℃,则这时体温计的读数为()A.36.5℃、39.1℃B.36.5℃、36.5℃C.38℃、39.1℃ D.38℃、38℃【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分析】体温计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结构就是在它靠近液泡的上方有一个小的缩口,它的作用是使上方的水银无法自行回到液泡中,从而使体温计的示数不经过甩动不会下降.因此,示数为38℃的体温计,如果不甩,它的示数只能上升,不会下降.【解答】解:用示数是38℃的体温计测量体温36.5℃的人体温时,由于缩口的作用,示数不会下降,所以仍保持38℃;用示数是38℃的体温计测量体温39.1℃的病人时,水银会从液泡内膨胀上升,使示数增加到39.1℃.故选C.二、填空和作图题(本题共10个小题,第24、25小题作图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13.给下列各物体的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1)中学生的身高160 cm ;(2)一课桌的高为0.8 m ;(3)公路上小汽车的运动速度为110 km/h .【考点】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解答】解:(1)中学生的身高160cm.(2)一张课桌的高为0.8m.(3)人步行的速度为110km/h.故答案为:(1)cm;(2)m;(3)km/h.14.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小华说话“大嗓门”指他说话声音的响度大.【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声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指声音的品质,根据音色可以辨别物体.【解答】解: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小华说话“大嗓门”指他说话声音的响度大.故答案为:音色;响度.15.2012年6月18日,“神州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对接(如图为对接示意图),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相同,此时选“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州九号”飞船是静止的(选填“运动”或“静止”).【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在“天宫一号”与“神州九号”对接过程中,“天宫一号”相对于“神州九号”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州九号”飞船是静止的.故答案为:静止.16.夜间学生已入睡,校外的卡拉OK歌厅仍在营业,歌声吵醒了一些同学.甲同学起身关上了窗户.乙同学索性用被子把头蒙住睡,丙同学到歌厅去要求将音量放小.他们减弱噪声采取的途径分别是:甲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乙在人耳处减弱,丙在声源处减弱.【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来解答此题.【解答】解:甲同学起身关上了窗户,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乙同学索性用被子把头蒙住睡,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丙同学到歌厅,要求将音量放小一点,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答案为:传播过程中;人耳.17.下列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填物态变化名称)(1)樟脑丸放一段时间后会变小;升华(2)北方冬天树枝上形成的“雾凇”;凝华(3)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液化.【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1)放在衣柜里的卫生球时间久了,会慢慢变小,由固态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2)雾凇是固态小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快速放热后由气态直接变成的固态,属于凝华现象;(3)“白气”是液态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属于液化现象.故答案为:(1)升华;(2)凝华;(3)液化.18.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小明作的是匀速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速度是 5 m/s;小华作的是变速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8s 内的平均速度是 5 m/s.【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是成正比的,在图象上表现为一条直线;(2)从图象上得出小华和小明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然后利用速度公式分别计算其平均速度.【解答】解:由图象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华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由图象可知,两人跑的全程都为40m,而且他们所用的时间都为8s,所以他们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都为5m/s.故答案为:匀速;5;变速;5.19.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一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的缘故,这时,每一条反射光线都遵守反射规律.【考点】漫反射;光的反射定律.。
重庆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场景与所蕴含物理知识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春季,农民伯伯用地膜覆盖农田育苗——降低液体温度减慢蒸发B.夏季,手拿着一瓶冰冻矿泉水,冰减少,手感到凉——熔化吸热C.秋季,东北街道的树枝上挂着一层霜——霜是非晶体D.冬季,戴着眼镜从室外走进室内,镜片模糊不清——液化吸热2.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与冬天进入温暖的室内眼镜发雾原因相同的是()A.黄河冰凌B.冰雪融化C.草叶露珠D.枝头挂霜3.医生正确测出甲同学的体温为36.5℃,若没甩体温计,又先后测了乙、丙、丁三位同学的体温,结果记录如下:①甲同学36.5℃,②乙同学36.5℃③丙同学37.1℃④丁同学37.1℃。
上述情况中可能不准确的两个体温记录是()A.②和④B.③和④C.①和②D.②和③4.小明同学课外通过网络查询有关食盐的知识,在“秒懂百科”中看到下面一段话:食盐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纯净的氯化钠是无色透明的固体,熔点是801°C,沸点 1442°C,味咸,易溶于水,氯化钠大量存在于海水和天然盐湖中,可通过蒸煮结晶海水,天然的盐湖或盐井水来制取氯化钠。
结合以上内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氯化钠溶于水,这是熔化现象B.氯化钠为晶体C.利用海水煮盐主要是利用了液化现象D.温度为100°C,盐为液态5.唐朝一寺庙所藏的罄常常无故自鸣,和尚不知其因而被惊吓以致患病,后经人指点方知与前殿的钟有关,击此应彼,故钟鸣罄响。
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钟鸣罄响”是一种回声现象B.“罄无故自鸣”说明有些物体不振动也可以产生声音C.“钟鸣罄响”说明钟和罄一起在做相同形式的振动D.“钟鸣罄响”说明钟和罄的音色和音调都不同6.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B.有一种声纹锁。
只要主人说出暗语才能把锁打开,这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C.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D.中高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种措施是防止噪声产生7.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传遍大江南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歌声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B.歌声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C.歌声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D.歌声总是以340m/s的速度向外传播8.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重庆市璧山区八校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联考试卷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联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勇敢坚毅,使疫情防治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以下说法最符合实际的是〔〕A. 一次性医用口罩长约为10dmB. 人正常体温为38℃C. 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10sD. 某病人身高约为167cm2.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在地球上的循环.对以下自然现象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 寒冷的冬天,树枝上雾凇的形成----------升华B. 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起淡淡的白雾---------汽化C. 深秋时节,树叶、瓦片上出现白霜-----------凝固D. 春天,冰雪消融--------熔化3.今年春节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人们众志成城抗疫。
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医用水银温度计的原理为液体的热胀冷缩B. 红外线体温枪测体温,利用了红外线热效应C. 紫外线化学作用强,可以用来杀死病菌D. 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太阳发出的可见光线4.以下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时,光的传播方向有可能不变B. 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本身的大小不一定相等C. 我们看到的太阳光是单色光D. 人们在岸上看到河底的沙石是实像而树木的倒影是虚像5.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局部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
其中正确的选项是〔〕A.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B. “真金不怕火炼〞——金的熔点高于一般炉火火焰温度C. “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D. “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6.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先后四次测得的结果分别为:13.26cm、13.28cm、13.27cm、12.79cm,那么物体的长度为〔〕A. 13.28cmB. 13.27cmC. 13.26cmD. 13.15cm7.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图中所示的做法正确的选项是〔〕A. B. C. D.8.关于测量工具,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选用适宜的测量工具,就可以防止误差B. 测量工具使用不当,可能让测量结果错误C. 只有停表才能用于测量时间D. 体温计的分度值较小,用于测量气温会更精确9.放映电影时,银幕用的是粗糙的白布,这是因为〔〕A. 白布能发生镜面反射,使人从四面八方都能看到银幕上的像B. 白布能发生漫反射,使人从四面八方都能看到银幕上的像C. 白布能使光线发生弯曲,使人从四面八方都能看到银幕上的像D. 白布能发生镜面反射,使人能在某一方向看到银幕上的像10.如下列图,白鹭水平掠过平静的湖面,在水中形成了清晰的倒影。
重庆初二初中物理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重庆初二初中物理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填空题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_,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_______。
2.一名粗心的学生测量时忘记了写单位,请你给他补上:课桌长为0.580__________某同学身高是165.6__________。
3.某同学用分度值为mm的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
五次的记录数据分别为:17.82cm、17.83cm、17.81cm、17.28cm、17.81cm。
现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__。
物体的长度应为__________。
4.“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句歌词中,竹排“游”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青山“走”又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
5.图中的物体的长度应为_______厘米.6.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的一名乘客,欲光估测前方隧道的长度。
在进、出隧道口时,分别看了一下手表,如图甲、乙所示,汽车通过隧道时的平均速度是30km/h。
由此可计算出此隧道长约__________km。
7.“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响是由于铃受金属珠子的撞击________而发声;在山间小路上人们听到远处传来的铃声,是通过________传入人耳的。
8.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中传播;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不同来加以辨别.9.“九寨沟”的镜海有着“鱼在天上飞,鸟在水中游”的美景奇观。
这水中画面的“鱼”是由于_______形成的;“鸟”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
10.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镜离他0.5m,镜中的像离他__________m。
11.黑板发生“反光”时,上面的粉笔字看不清楚,这是因为黑板发生__________发射的缘故.我们能从各个不同的方向看清楚物理课本的原因是光在课本上发生__________反射.小红用小镜子晃小明的眼睛是太阳光发生了__________反射.12.指出下列物理现象的成因:阳光下人有影子____________________;水中映着大桥的倒影__________;插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向上弯折了,这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引起的,清澈的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____________________;在射击瞄准时,有一个要领叫做“三点一线”,是利用了光__________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重庆市璧山县青杠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3分)下列属于光源的是()A.燃烧的蜡烛B.正在播映的电影幕布C.皎洁的月亮D.波光粼粼的水面2.(3分)如图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B.斑马倒影C.手影D.日全食3.(3分)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面就不发声了,其原因是()A.手将声音吸收了 B.手不能传播声音C.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D.声音被手所吸收4.(3分)教室里多媒体用的白色屏幕,其表面做成粗糙的目的是()A.发生镜面反射B.发生漫反射C.容易吸收光D.容易反射光5.(3分)有一种“声纹锁”。
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
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A.响度B.音色C.音调D.声速6.(3分)下列判断物体运动情况的说法中,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A.太阳从东方升起B.月亮躲进云里C.客车里的乘客认为司机是静止的D.飞机里的飞行员看到大地在运动7.(3分)关于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测量过程中错误是不可避免的C.只要正确测量就一定能避免误差D.精确度高的测量工具可避免误差8.(3分)测量物理课本1张纸的厚度,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可采用的方法是用刻度尺()A.直接测量一张纸的厚度B.多次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求平均值C.测量5张纸的总厚度求平均值D.测量100张纸的总厚度求平均值9.(3分)水中游得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每秒可跑40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km.比较它们的速度大小,则()A.猎豹最大B.旗鱼最大C.褐海燕最大D.三者一样大10.(3分)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根据图象信息所做的判断正确的是()A.三个物体运动速度关系是v甲>v乙>v丙B.相同时间它们运动的路程关系是s丙>s甲>s乙C.运动相同路程所用时间关系是t丙>t乙>t甲D.若路程相同,同时出发丙最先到达终点二、填空、(每空2分,共30分)11.(8分)校运会上,四位同学进行百米决赛。
(1)计时裁判是根据(选填“发令枪声”或“看到冒烟”)开始计时。
(2)下表是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计时成绩,跑得最快的是。
(3)裁判员判断是依据相同,比较的大小来判断运动员的运动快慢。
12.(6分)演唱会现场,吉他手悠扬的琴声是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的耳中;演奏中他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振动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减弱噪声。
13.(4分)用“频闪摄影”可记录物体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网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
甲中相邻两位置距离相等,由照片可知,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球的速度越来越大(全部选填“甲”或“乙”)14.(4分)光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速度为m/s;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约需2.6s,则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是km。
15.(2分)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汽车和客车的速度之比为5﹕4,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8﹕7,则小汽车与客车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16.(4分)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
则甲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的速度;经过8s,它们相距m。
17.(2分)一支温度计刻度不准确,在冰水混合物中是4℃,在沸水中是94℃,用它来测一杯水的温度,显示温度为22℃,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三、实验题(每空1分,作图2分,共22分)18.(5分)如图所示,用甲、乙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其测量结果分别为:甲测量的结果是,甲尺的分度值是;乙测量的结果是,乙尺的分度值是,尺测量较准确。
19.(2分)图是研究小孔成像原理图,蜡烛通过小孔在光屏上成的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当蜡烛远离小孔时,它在光屏上形成的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5分)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且可绕ON转动,ON垂直镜面,此时E、F在同一平面上。
(1)为了探究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之间的位置关系,要多次改变图甲中的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的方向。
(2)小明分析右表中的数据,得出: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你认为这个实验结论(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3)若将纸板F向后转动一定的角度,如图乙所示,同学们(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表明。
(4)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21.(8分)小芳同学用带刻度尺的长木板和木块组成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图中显示的是她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她想通过测量各阶段的平均速度从而找出小车的运动规律。
(1)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2)为了测出平均速度,除了刻度尺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3)补充完成实验表格。
(4)根据计算结果可以得出:从斜面顶端向下运动的小车做运动。
22.(2分)请画出图中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45度。
四、计算题(每题6分,共18分)23.(6分)一列火车长300m,匀速通过一座6000m的隧道,用了10min,问此火车完全经过隧道时的速度为多少m/s?24.(6分)表是福州至厦门D6233次列车沿途部分站点的到站、发车时刻表。
请根据该表回答下列问题:(1)列车在13:15时的速度为多大?(2)列车从泉州站出发还要行驶多少时间才到达厦门站?(3)本次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25.(6分)一辆汽车以30m/s的速度向山崖前进,司机鸣笛后继续前进,5s后听到回声,求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崖的距离。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2015-2016学年重庆市璧山县青杠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3分)下列属于光源的是()A.燃烧的蜡烛B.正在播映的电影幕布C.皎洁的月亮D.波光粼粼的水面【解答】解:A、点燃的蜡烛自身能够发光,是光源;B、电影幕布自身不能发光,只能反射其它物体发出的光,不是光源;C、月亮自身不能发光,只能反射太阳的光,因此月亮不是光源;D、水面自身不能发光,只能反射其它物体发出的光,不是光源。
故选:A。
2.(3分)如图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B.斑马倒影C.手影D.日全食【解答】解:A、在浓密树阴下的地面上出现许多光斑是利用了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道理。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斑马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其实质是光的反射,符合题意;C、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当光射到不透明的物体时,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在物体背面就形成了一个阴暗区域,就是影子。
不符合题意;D、日全食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不合题意。
故选:B。
3.(3分)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面就不发声了,其原因是()A.手将声音吸收了 B.手不能传播声音C.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D.声音被手所吸收【解答】解:当敲击鼓时,鼓面会振动发出声音,当用手按住鼓面时,鼓面振动停止,所以声音就消失了;故选:C。
4.(3分)教室里多媒体用的白色屏幕,其表面做成粗糙的目的是()A.发生镜面反射B.发生漫反射C.容易吸收光D.容易反射光【解答】解:教室里的投影屏幕都是用粗糙白布制成的,是为了让光线射到上面发生漫反射,让各个地方的人都能看到画面上的字。
故选:B。
5.(3分)有一种“声纹锁”。
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
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A.响度B.音色C.音调D.声速【解答】解:因为每个人的发声音色不同,而声纹锁是依据音色来进行判断的,只能按照设定的音色打开。
故选:B。
6.(3分)下列判断物体运动情况的说法中,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A.太阳从东方升起B.月亮躲进云里C.客车里的乘客认为司机是静止的D.飞机里的飞行员看到大地在运动【解答】解:A、太阳从东方升起,太阳是被研究的物体,太阳和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
太阳运动,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
符合题意。
B、月亮在云朵里穿行,被研究的物体是月亮,月亮和云朵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云朵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不符合题意。
C、客车里乘客认为司机是静止的,被研究的物体是司机,以乘客为参照物,司机和乘客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司机是静止的。
不符合题意。
D、飞机里的飞行员看到大地在运动,是以飞机为参照物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3分)关于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测量过程中错误是不可避免的C.只要正确测量就一定能避免误差D.精确度高的测量工具可避免误差【解答】解: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故A正确;B、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故B错误;C、误差不是错误。
误差与测量的人、测量工具、测量环境有关,因此,任何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故C错误;D、选用精确度高的测量工具可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D错误。
故选:A。
8.(3分)测量物理课本1张纸的厚度,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可采用的方法是用刻度尺()A.直接测量一张纸的厚度B.多次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求平均值C.测量5张纸的总厚度求平均值D.测量100张纸的总厚度求平均值【解答】解:A、一张纸的厚度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可能用刻度尺直接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此选项办法不可采用。
B、一张纸的厚度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可能用刻度尺直接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所以不能多次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求平均值,故此选项办法不可采用。
C、一张纸厚度太小,5张纸的厚度仍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故此选项办法不可采用。
D、用刻度尺测量100张纸的总厚度,用所得结果除以100,即得一张纸的厚度,此选项所述办法可以采用。
故选:D。
9.(3分)水中游得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每秒可跑40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km.比较它们的速度大小,则()A.猎豹最大B.旗鱼最大C.褐海燕最大D.三者一样大【解答】解:旗鱼的速度;猎豹的速度;褐海燕的速度。
故选:C。
10.(3分)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根据图象信息所做的判断正确的是()A.三个物体运动速度关系是v甲>v乙>v丙B.相同时间它们运动的路程关系是s丙>s甲>s乙C.运动相同路程所用时间关系是t丙>t乙>t甲D.若路程相同,同时出发丙最先到达终点【解答】解:A、由s﹣t图象可知,乙的速度v乙===4m/s,由v﹣t图象可知甲的速度v甲=4m/s,丙的速度v丙=6m/s,所以,三个物体运动速度关系是v甲=v乙<v丙,故A错误;B、根据v=可知,时间相同时路程和速度成正比,所以相同时间它们运动的路程关系是s丙>s甲=s乙,故B错误;C、根据v=可知,路程相同时时间与速度成反比,所以运动相同路程所用时间关系是t丙<t乙=t甲,故C错误;D、因为v甲=v乙<v丙,根据t=可知,若路程相同,同时出发丙用的时间最少,所以丙最先到达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