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扩大内需的策略与财税政策的选择

合集下载

扩大内需的措施

扩大内需的措施

扩大内需的措施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提出扩大内需的重要性,特别是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更进一步凸显了这一问题的紧迫性。

在这种情况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扩大内需,成为中国政府当前的当务之急。

一、加强消费者信心,促进消费加强宣传,鼓励人们消费是目前扩大内需的一个关键举措。

此外,政府还可通过加强税收优惠,降低金融利率以及增加固定资产投资,鼓励企业增加对消费品的生产,以带动消费者投入。

二、促进新型城镇化随着人口流动的增加,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也将有利于扩大内需,从而促进国内经济发展。

政府应鼓励多元化投资,大力发展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土地利用和城市化进程,通过强制引导政策和配套政策,推动生态城市,让城市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模式。

三、增加对外开放增加对外开放,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继续扩大国际贸易,为企业提供优惠政策,提高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同时,将低价进口的货物,卖给市场,扶持国内企业推出品质优良的产品。

四、加强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加快产业创新和迭代升级,培养专业人才,增加科研投入,使中国制造变得更加精细。

促进传统产业向新技术和新业态发展,推进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新能源等领域的创新,增加市场投资和消费者的需求。

五、加强农村经济建设农村经济是我国内需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村电商、物流等方面的建设,可以满足农村消费者的需求。

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更多更优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可带动农村经济增长,从而扩大市场内涵。

总之,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通过各种措施,增强消费者信心,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和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推进,可以迅速提振国内市场的活力和增长潜力,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关于持续扩大内需的政策建议

关于持续扩大内需的政策建议

关于持续扩大内需的政策建议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扩大内需已成为各国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政策手段。

对于中国而言,持续扩大内需不仅是应对国际经济波动的必要举措,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扩大内需的意义1. 对外贸易波动的风险防范。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过度依赖外部市场将使国家经济面临较大的风险。

扩大内需可以降低对外贸易依存度,有效防范外部经济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2. 经济增长的动力转换。

传统的发展模式已难以持续,扩大内需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动力从投资和出口转向消费和创新驱动。

3.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扩大内需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二、政策建议1.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提高居民的消费信心,需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

通过提高居民的保障水平,降低居民对未来风险的担忧,从而释放消费潜力。

2.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持续扩大内需,需要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一方面要加大就业力度,提高就业质量;另一方面要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既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又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同时,要注重基础设施的均衡发展,关注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4. 促进服务业发展。

服务业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领域。

要加快服务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服务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满足居民多样化消费需求。

5. 推进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动力。

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

6. 优化消费环境。

完善消费政策,加强市场监管,维护消费者权益,为居民提供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7. 加强区域协调发展。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助于平衡地区间的发展差距,释放内需潜力。

要完善区域政策,优化区域发展格局,促进区域间优势互补、良性互动。

三、结语持续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扩大内需的措施

扩大内需的措施

扩大内需的措施
扩大内需的措施是指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国民消费,提高居民收入,从而增加国内市场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增加收入,促进内需。

政府可以调整基本工资标准,改善人民生活,增加消费能力。

同时,要加强就业政策的实施,拓宽就业渠道,通过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来促进就业,提高就业率。

二是增加投资,促进内需。

政府可以实施投资补贴政策,促进企业参与投资。

同时,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改善就业环境,增加投资活力,扩大投资规模。

三是放宽货币政策,促进内需。

政府可以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降低利率、减少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减轻企业融资成本,鼓励企业参与投资,提高投资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四是改善消费环境,促进内需。

政府可以采取措施,改善消费环境,增强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如,免除低收入家庭的部分消费税,调整消费税率,降低企业的分销成本等。

五是完善供给体系,促进内需。

政府可以加快供给体系改革,提高供给质量,改善技术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力。

同时,要加大扶持力度,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鼓励科技创新,为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六是加强社会保障,促进内需。

政府可以加强社会保障,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居民的风险感,提高消费者的消费热情,提升居民收入,从而增加内需。

总之,政府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加收入、投资、消费,促进供给体系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消费能力,提高内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扩大内需实施方案的82条措施

扩大内需实施方案的82条措施

扩大内需实施方案的82条措施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放缓,外部需求不稳定,加上全球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加大,因此,扩大内需成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

为了推动扩大内需,我国制定了82条措施,下面将对其中一些重要的措施进行分析和讨论。

首先,我国将进一步降低个人所得税,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

当前,我国居民储蓄率较高,消费能力较弱。

通过降低个人所得税,可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消费能力,从而推动内需增长。

其次,我国将加大对中低收入群体的支持。

中低收入群体是我国内需增长的潜力所在,加大对他们的支持可以促进消费增长。

具体措施包括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大对失业人员的就业援助等。

第三,我国将加大对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支持。

这些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消费能力不足。

通过加大对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支持,可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推动内需增长。

第四,我国将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

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通过提供优惠融资条件、减少行政审批等措施,可以提高民营企业的发展能力,促进内需增长。

第五,我国将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通过扶持科技创新企业,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可以提高我国产业水平,推动内需增长。

第六,我国将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

新兴产业具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等特点,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

通过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可以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推动内需增长。

第七,我国将金融体制,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当前,我国金融体制存在着对大企业倾斜、对实体经济支持不足等问题,通过金融体制,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可以增加实体经济的投资需求,推动内需增长。

第八,我国将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

基础设施是经济运行的重要支撑,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可以提高投资需求,推动内需增长。

总之,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国将扩大内需,提高消费能力,推动经济增长。

扩大内需的具体措施

扩大内需的具体措施

扩大内需的具体措施
1.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提高职工收入: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社保金缴费比例、提高失业救助金等方式,增加职工收入,激发消费需求。

2.实行差别化消费税政策:针对不同的商品和服务,制定不同的消费税政策,鼓励消费品的消费。

3.扩大固定资产投资:通过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多方力量,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环保治理等的投资力度,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内需扩大。

4.鼓励绿色消费:推动环保产业发展,提高环保意识,引导消费者从购买环保产品、实行低碳生活等方面发挥作用。

5.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通过加大财政支出,增加公共品供给,如垃圾分类、公共交通等,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内需扩大。

6.推行消费信贷政策:有利于拓展个人消费需求,提高人们消费的能力和意愿。

7.提高消费者信心和参与度:促进经济增长,为内需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维护消费者权益,提高消费者信心和参与度。

2023年扩内需、促发展的政策措施

2023年扩内需、促发展的政策措施

2023年扩内需、促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当前世界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一直在不断制定新的政策措施,以应对国内外的挑战和机遇。

2023年,我们可以期待一系列针对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将会在多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我国政府将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建设力度。

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内需扩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政府将加大对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领域的投资力度,同时加强城乡建设,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提高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

这些举措将有力地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刺激了城乡消费需求。

政府将继续推进消费升级和新型城镇化。

消费升级和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

在消费方面,政府将推动消费品升级和多样化,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和质量,鼓励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在城镇化方面,政府将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城市与乡村的一体化发展,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加均衡的发展机会,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再次,政府将继续扩大对小微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力度。

小微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政府将通过减税降费、加大财政支持等一系列政策来支持小微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多发展机会,释放他们的创新活力和市场潜力,推动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和产业升级。

政府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扩大对外开放的层次和范围。

改革开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政府将继续深化改革,打破体制机制障碍,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对外开放力度,鼓励外商投资,促进国内外市场对接和资源共享,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在总结上面提到的政策措施时,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在2023年将继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消费升级、新型城镇化、小微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同时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这些政策措施将有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为我国经济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从个人角度来看,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意味着政府正致力于优化经济结构、激发内需潜力、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机会。

扩大内需和消费的财政政策选择

扩大内需和消费的财政政策选择
对 策研 究
扩大内需和消费的财政政策选择
■ 王 向 红
扩 大 内 需 一 直是 我 国政 府 实 现 经
速 增 长是 宏观 经济 政 策 中的核 心 问题 . 也是 财政政 策 的首 要任 务
要 的动 力 而 市 场 需 求 。首 先 是 消 费
济平稳增长 的重要手段 。尽管如 此 ,
面 的产 生 .很 大原 因是 来 自于 体 制 障
碍 .包 括 收 入 分 配 的 不合 理 、城 乡二
多地 区 经 济 增长 主 要 是 依 托 开发 资源
型 、耗 能 型和 污 染 型 产 业 ,这 些产 业 技 术 含 量 低 、进 入 门 槛 低 。容 易 造成 盲 目发 展 和 投 资膨 胀 。经 济 增 长 过度
协 调 .消 费 和 投 资 比
因 素都 有支 持 财政 政 策 的实 施 .通 过
财政收支 等手段建 立 “ 费主导 型” 消
经 济增 长 模 式 应 是财 政 政 策 的今 后 一 段 时期 内的 目标 。
财 政 政 策在 扩 大 内 需 和 消 费 中的
目标 定 位 和 作 用
为 优 化 公 共 支 出 结 构 的 配 套 措 施 . 同
大消 费 .将 经 济 增 长 模 式 由 “ 资 主 投
导 ” 型 转 变 为 “ 费 主 导 ” 型 .充 分 消
发 挥 消 费 需 求 在 经 济 增长 中 的 主 导 作
用 .把 扩 大 消 费 作 为 促 进 经 济 持 续 、 较 快增 长 的 着 力点 。

例 严 重 失 衡 .会 影 响
到 经 济 增长 的质 量 。 所 以 .消 费 和 投 资 均

扩大内需的知识点

扩大内需的知识点

扩大内需的知识点扩大内需是指通过各种手段,促进国内消费,增加国内市场需求,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扩大内需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一、政策引导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货币等政策手段,引导消费者增加消费。

例如,减税降费、提高社保待遇、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力度等,都可以增加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从而促进消费。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的水平,可以促进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加快物流速度,降低物流成本,从而促进消费。

三、扶持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扶持实体经济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从而促进消费。

政府可以通过减税降费、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等方式,扶持实体经济。

四、加强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加强文化建设可以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从而促进消费。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提高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五、加强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加强科技创新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增强产品的竞争力,从而促进消费。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科技创新的水平,推动经济发展。

六、加强教育培训教育培训是提高人民素质的重要手段,加强教育培训可以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从而促进消费。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教育培训的投入,提高教育培训的水平,提高人民素质。

七、加强环保建设环保建设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加强环保建设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增强人民的环保意识,从而促进消费。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环保建设的投入,提高环保建设的水平,保护生态环境。

扩大内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通过各种手段,促进国内消费,增加国内市场需求,推动经济发展。

扩大内需的财政税收政策研究

扩大内需的财政税收政策研究

社 会保 障 的支 出差异 , 人 均受益量 就 消 费承担 了大部 分的流转 税负 。而我 国 使社会财 富分 配向 国家倾斜 , 减少了居 民 育 、 人均教育 和人 均社保 与就业受益 流转税 在税 收总收人 中的 占比超过 5 0 %, 的可支配 收入 , 从而 阻碍 了消费需 求的进 更小 了 ,
关键词 : 消 费需求; 制度 障碍; 财税政策
《 金砖 国家联合统 计手册 2 0 1 2 ) ) 发 布的数 碍 据来看 , 经 济总量 远不 如我们 的巴西 , 在
社会保 障和就业 方面 的财政支 出在 2 0 0 7


财 政 制 度对 扩 大 内需 的 障

1 . 财政收入增长过快
0 %。这 只是总支 出的人均分配量 , 如果 群 体人 数远远大于高收人群体 的情况下 , 民” 。但是 , 以税 收 为主要来 源 的财 政收 4 教 整体 而言 , 中低收入 阶层 的居 民通 过 日常 入也挤 占了很 大部分企业和居 民的收益 , 在此 基础 上 再考 虑 之前 的 医疗卫 生 、

步扩大 。
2 . 财政支 出结构欠合理
分配量 只有 南非 的 2 4 %~ 3 5 %; 人 均社 保 毫不夸 张地说 , 占人 口绝 大多数 的中低 收
与就业受益量 只有巴西 的6 %~ 1 0 %; 医疗 入 阶层 成 为我 国税 收负担 的承担 主体 。 3 %~ 2 1 %, 这 不仅使 广大居 民损失 了交 给生产者 的 从财政 支出结构看 , 长期 以来 我国偏 卫 生人 均受 益量 只有 南非 的 1 5 %一 3 0 %; 如 果再 考虑两 国的通 那部分 收益 , 重基 础设 施建设 投入 , 虽然 拉动 了钢铁 、 巴西 的 1 又在一定程度上 导致 了高收

2020年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2020年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2020年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2020年,为应对新冠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冲击,中国实施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以下是其中的几个主要措施:
减税降费:政府通过降低企业税负和个人所得税税率,减免社保费等方式,促进企业复工复产和个人消费能力的提升。

稳就业政策: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提供就业援助资金、扩大公共就业岗位、支持创业等,稳定就业形势,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支持中小微企业: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出贷款利率优惠政策、大幅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等,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增加政府投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力度,包括交通、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就业。

促进消费:推出消费券、补贴等政策,鼓励居民增加消费,提振市场信心,拉动内需。

扩大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进数字经济发展,鼓励新技术、新业态的创新和发展,带动经济增长。

这些政策措施的目的是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企业投
资和消费等手段,刺激内需,推动经济复苏和发展。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稳定增长。

扩大内需的财税政策选择

扩大内需的财税政策选择
雹机 的 全 面 爆 发 充 分 说 明 , 国 现 行 我 殳展 战 略 难 以持 续 , 须 对 其 进 行 结 必
持 国际收支 的基 本 平衡 。为 合理 发 齐增 长 的 促 进 作 用 , 一 定 时 期 内 可 在 蔸政 策 的 结 构 性 调 整 来 保 持 一 定 的
蔓, 时 进 一 步 加 大 经 济 增 长 结 构 的 同 基度 。
涨 压 力 , 时 对 基 本 农 产 品 生 产 给 适 : 贴 , 定 基 本 农 产 品 的 产 量 和 补 稳
! 入 分 配结 构 , 大 国 内消 费 对 经 收 扩 的 拉 动 作 用 。 (1 进 一 步 调 整 优 化 ) 构 , 加 财 政 对 社 会 保 障 、 共 医疗 增 公 £ 、 房 保 障等 方 面公 共 服务 支 出 , 育 住
度缺陷造成的社会贫富分化现象。

社会保 障制度 , 征社会保 障税 , 开
低收 入 阶 层 的 社 会 歧 视 , 根 本 上 解 从
尤 更 l , 大 程 度 地 释 放 居 民 积 蓄 的 消 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经 济增 长 结 构 , 整 出 口导 向 型发 调
! 挥 出 口对 经 济 增 长 的 促 进 作 用 。 发
低 个 人 税 收 负 担 , 高 居 民 实 际 消 费 提
人 改 革 房 产 税 , 大 力 气 遏 制社 会 速 下 大 中低 收 入 阶 层 的 消 费 需 求 。 要 扩
晚范 围 , 行 城 乡 统 一 的 房 产 税 或 者 实 ; 完善 计税 依 据 , 高税 率水 平 , 要 提 加 力度 ; 加 速 完 善 房 产 税 税 收 优 惠 制 要

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一、加快消费主体和消费市场建设
加快发展消费市场,是拉动内需经济的重要措施。

根据市场规律,只
有当消费主体增多、消费需求提升,才能改善市场供需结构,促进经济活
力和投资气氛,最终扩大内需。

政府可以实施减税、财政补贴等政策,以
提高消费者收入,以增强市场消费需求;同时,还应加快消费品供给结构
优化,妥善处理农村和城市消费差距,扩大中低收入群体消费需求,拉动
更多消费主体参与市场活动,形成更大的市场需求。

二、完善内需调控政策
推动内需经济发展,必须完善内需调控政策,实现拉动消费的目标。

政府可以实施财政支出增加、税收减轻等政策,以促进购买力的增加,提
高消费主体和消费需求;同时,还应加强风险管控,坚持低碳、绿色发展,综合调整和维护消费环境,完善消费服务产品。

另外,还要完善市场价格
形成机制,加强市场调控,避免出现价格改造现象,可以通过开发新产品、推广新技术等方式增加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进而提高消费水平。

三、加快内需结构调整
激发内需经济热情,必须加快内需结构调整。

扩大内需的财政政策

扩大内需的财政政策

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基本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方面,具体而言,财政政策手段有:税收、财政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货币政策即是通过一系列手段来调节货币供应量,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利率及汇率政策等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在扩大内需方面各有优势,运用得当可以互为补充。
一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收入分配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现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居民收入所占比重小,不利于消费需求的扩大,应积极推进以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为重点、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为目标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强个人所得税对高低收入的调节作用,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形成“两头小、中间大”橄榄形的收入分配结构。此外,我国的储蓄率水平很高,这是消费的基础,但政府储蓄、企业储蓄相对于居民储蓄增加快、比重大,这又不利于扩大内需。可以考虑用好用足这部分政府储蓄、企业储蓄,政府储蓄方面,可考虑加大对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以及基本社会保障等社会性服务的投入力度,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使之有钱敢花。企业储蓄方面,可在推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实现国有企业利润上缴和分红之后提取一定比例用于改善国民福利体系,以此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最终实际可支配收入。
当前扩大内需的政策选择
扩大内需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居民消费的直接拉动,另一方面是投资的间接驱动。居民消费的直接拉动,标本兼治,但见效较慢,具有一定的时滞性;投资的间接驱动,现实性强,立竿见影,但易造成投资冲动,且挤占民间投资空间。那么,如何合理的协调两方面关系,最大限度的扬长避短,便成了国家宏观经济调控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要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大力改善和优化农村消费环境。当前,亟待解决的农村公共产品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医疗和养老保障制度、农村市场服务体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促进农村地区整体有效需求的形成,农村医疗和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将改变农村居民消费预期,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农村市场服务体系的建成将健全农村消费市场网络,改善农村消费的软环境。此外还要健全农业补贴制度,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完善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挂钩的农资补贴动态调整机制。

关于扩大内需的对策及建议

关于扩大内需的对策及建议

关于扩大内需的对策及建议一、题目:加强消费依赖,推动内需扩大的发展内容:分析当前的国内经济形势,提出加强消费依赖,推动内需扩大的对策和建议。

二、题目:重视文化产业发展与内需的关系内容:分析文化产业对内需扩大的作用,提出加强文化产业发展,推动内需扩大的对策和建议。

三、题目:科技创新,推动内需扩大的升级转变内容:分析科技创新对内需扩大的影响,推出升级转变的对策和建议,以提高内需结构和质量。

四、题目: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内需扩大的均衡性内容:分析城乡协调发展对内需扩大的重要性,提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内需扩大的对策和建议。

五、题目: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内需扩大提供保证内容:分析社会保障体系对内需扩大的影响,提出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内需扩大提供保证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消费依赖,推动内需扩大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内需市场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然而,当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内需市场需进一步扩大,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因此,要加强消费依赖,推动内需扩大的发展,可按照以下思路:首先,要进一步推进财税改革,为扩大内需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

要逐步加大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力度,促进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推进消费税改革,降低必要生活品消费的税负。

其次,要促进消费结构的升级,提高消费质量。

要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推广节能环保产品,推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打造优质消费环境,提高消费者购买体验和满意度。

第三,要引导和支持互联网消费的发展,提高消费市场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进一步推广“互联网+”消费模式,发挥社交媒体和电子商务的作用,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关注和信任度。

第四,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将更多资金投入内需市场,支持对内需市场的投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信心。

二、重视文化产业发展与内需的关系文化产业是一个向消费转化最快的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可带动内需的增长。

关于扩大内需的对策及建议

关于扩大内需的对策及建议

关于扩大内需的对策及建议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外部环境复杂多变,这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扩大内需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有必要制定合理的对策和建议来进一步扩大内需。

扩大内需,首先要加大政府投资力度。

政府是宏观调控的主要力量,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投资,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政府应制定出台一揽子的投资计划,增加财政支出,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投资,尤其是对农村、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投入。

此外,还可以通过减税降费的方式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增加投资,进一步激发内需。

其次,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只有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了,消费才能得到提升。

为此,要加大工资分配的力度,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水平。

同时,还要收入分配制度,加强收入分配的横向和纵向公平,减少收入差距,使更多的居民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此外,还能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购买能力,推动农村消费升级。

再次,要加大对消费领域的支持。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因此要加大对消费领域的支持力度。

首先,要加大对消费品制造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提高制造业的质量、品牌和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竞争力,进一步推动消费升级。

此外,还要注重培育和发展新兴消费领域,如电子商务、健康养生、旅游等。

这些领域具有较大潜力,可以带动更多的内需,助力经济增长。

此外,要改善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提供多样化的消费产品和服务,促进消费活动,提高消费者体验。

同时,还要改善营商环境,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的消费者维权机制,保证消费者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这样就能够增强消费者对市场的信任,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推动消费的增长。

最后,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

目前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差距较大,这不利于扩大内需。

因此,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还要促进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人才流动,推动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融合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经济发展新常态对财税政策的需求探究

经济发展新常态对财税政策的需求探究

经济发展新常态对财税政策的需求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等诸多问题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热点,财税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面临着新形势下的挑战和机遇。

财税政策在新常态下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因此对于财税政策的需求探究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传统经济增长动力减弱,经济增速逐渐趋缓,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压力不断增大。

在这种情况下,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和税收政策调整成为必然选择。

财税政策在新常态下需要更加灵活和适应性强,以更好地支持经济发展和促进产业升级。

研究财税政策在新常态下的需求情况,探究财税政策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匹配性,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展望,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问题提出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财税政策如何适应新形势、满足新需求,成为了当前经济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传统财税政策已经难以完全适应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需求,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调整。

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构建适合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需求的财税政策体系,成为了当前财税政策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针对财税政策在新常态下的变化和对财政支出结构调整、税收政策调整的需求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完善我国财税政策体系、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1.3 研究意义经济发展新常态对财税政策的需求探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到来,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经济形势,因此需要探讨新的财税政策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财税政策在新常态下的变化会对经济结构、产业升级、企业发展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因此研究其需求是十分必要的。

经济发展新常态对财税政策的需求探究还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引导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研究经济发展新常态对财税政策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扩大内需措施

扩大内需措施

扩大内需措施导语随着经济的发展,扩大内需成为了推动民族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之一。

本文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探讨了扩大内需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措施。

一、背景内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用于购买消费品和服务的总量。

扩大内需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扩大内需可以提高GDP,促进产业升级和就业。

其次,增加消费需求可以推动投资增长和实体经济发展。

因此,各国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扩大内需。

二、政府支持措施政府是推动内需的重要力量。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来促使内需的增长。

1.财政政策:政府可以通过减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来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能力。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调整政府采购政策来促进市场需求。

2.货币政策:政府可以通过降低利率和提供廉价资金等方式来刺激居民的消费意愿。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货币投放来增加市场流动性,推动内需增长。

三、促进居民消费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是扩大内需的关键。

以下是几种可行的措施:1.增加收入: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工资水平、加强社会保障等方式来增加居民的收入,从而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

2.优化消费环境:政府可以改善消费环境,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进一步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更完善的售后服务也是促进居民消费的重要手段。

3.降低消费门槛:政府可以通过降低商品价格,提供更多的优惠券和促销活动来降低居民的消费门槛。

此外,鼓励居民使用分期付款、信用卡等工具也能够促进消费。

4.鼓励消费升级:政府可以通过推广科技产品、绿色环保产品等来鼓励居民消费升级。

此外,提供更多的文化娱乐设施和服务也可以吸引居民增加消费。

四、促进投资增长除了居民消费外,投资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来源。

以下是几种可行的措施:1.减少投资门槛:政府可以通过减少投资限制和审批程序,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

此外,推动金融体系改革和创业环境优化也能够促进投资增长。

2.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政府可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提供贷款、税收优惠等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增加投资。

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都在努力应对经济增长面临的挑战。

其中,扩大内需被普遍认为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措施之一。

在当前国际形势不稳定的背景下,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政策措施来扩大内需,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讨论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并探讨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扩大内需的背景内需是指国内市场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在全球经济中,内需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保持和扩大内需有助于稳定经济,刺激就业增长,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然而,由于经济周期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内需可能存在短期波动和不稳定的情况。

因此,各国政府需要采取政策措施来促进内需的增长。

政策措施1.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的财政收支和调控手段来促进内需的增长。

常用的财政政策措施包括减税、增加政府支出、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等。

减税可以有效地释放个人和企业的消费潜力,促进内需的增长。

增加政府支出可以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项目投资,刺激经济的增长,同时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就业机会。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可以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激发消费需求。

2.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调控经济运行,促进内需的增长。

降低利率可以鼓励个人和企业进行消费和投资,促进内需的增长。

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贷款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可以有效地调节流动性和信贷环境,推动内需的增长。

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通过改善供给环境、增强供给结构的弹性和效率,促进内需的增长。

通过深化改革、减少行政审批、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等措施,可以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和经营活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内需的增长。

4. 扩大就业就业是支撑内需增长的重要基础。

政府可以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提高就业水平,增加居民收入,刺激消费需求。

某些国家还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缩短工作时间等措施,进一步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促进内需的增长。

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对经济增长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各国政府扩大内需的政策及措施

各国政府扩大内需的政策及措施

各国政府扩大内需的政策及措施内需不振往往是导致经济增速放慢甚至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各国政府采取扩大公共投资、减税、降息等措施。

现将情况综述如下,以供参考。

一、德国政府扩大内需的主要政策措施在80年代至9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以来,德国政府在扩大内需方面所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1、注重运用财政政策,充分发挥税收、国债和政府支出等财政政策工具在抑制经济衰退、促进社会有效需求增加的导向作用。

(1)在税收政策方面,德国政府及专家一致认为,高额的直接税不利于促进投资和创造400万失业大军急需的工作岗位。

为此,德国政府于1992年着手进行以所得税改革为重点的税制改革,其中心内容是降低所得税税率和调整税收规模与结构。

具体方案及措施是,个人最低所得税税率由以往的%降至15%,而个人最高所得税税率由53%降至39%;免征所得税的界限由过去的年收入万马克提高到万马克;企业所得税最高税率由过去的47%降至35%.与此同时,适当开征一些新税种,如矿物油税,每公升汽油征收6芬尼,取暖油、天燃气和电等费税也相应上升。

(2)在公债政策方面,德国在1967年制定的《促进经济稳定和增长法》中,严格禁止政府在经济过热时期发行公债,但它不反对政府在经济衰退时期发行公债。

(3)在财政支出政策方面,90年代以来,德国政府在增加政府采购和扩大公共工程支出方面均有较大的举措。

2、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有效发挥微观经济机制在刺激经济增长、增加社会供给的基础作用。

(1)减轻企业负担,并积极扶持和帮助中小企业。

德国政府于1997年元月取消了财产税。

财产税的取消意味着减轻企业50多亿马克的负担。

德国政府下一步的计划是取消营业资本税。

与此同时,德国政府还积极鼓励并大力扶植中小企业发展。

德国政府通过各种方式对中小企业实行优惠政策,如制定并实施促进中小企业的创新计划,其资金来源于欧洲复兴计划,目的是为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和为服务行业与市场营销工作提供资助。

经济危机下拉动内需的财税政策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经济危机下拉动内需的财税政策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1. %。20 年 , 69 4 0 7 房地产开发投资 占固定资产投资
的 比重达 到 2 .4 1 %。其 中 ,0 7年完 成 的住宅 投 资 6 20
在 这种 可 以以货 币 衡量 的指标 对 比 中发 现 , 城镇 居
民人 均 可 支 配 收 入 增 长 速 度 (46 % ) 快 于 农 民 1 .1 要

支撑高投资率的根本动力在于高储蓄率。亚太
地 区包 括我 国具有 高储 蓄的传 统 。从 浙 江 省来 看 , 居 民对 储 蓄也 有较 强 的倾 向 。统 计 数据 显 示 ,98 17 年 , 江省金 融机 构人 民币存 款余额 为 3.9亿元 , 浙 57 占 G P比为 2.7 20 D 88%;07年 , 浙江省 金融机 构人 民
他各项福利补贴 , 城镇居 民实际收入将大大高于农
民收入 。 是行 业收 入差距 较 大 。 90年 , 镇单 位 二 19 城 职工 平 均 工资 最 高 的是 电 力 、 气 及 水 的生 产 和 供 煤
应业 2 8 2 2元 ,最低 的是 住 宿 和餐 饮 业批 发 和零 售 贸易 、餐 饮 业 2 4 0 7元 ,最高 和最 低 之 比为 11 :; .11
达成进 一 步扩 大 内需的共 识 。本文 通过 分析 发现 , 目前 浙江 省经 济增 长存 在过 多依 赖 投
资、 消费率过低及外贸出口面临严峻形势的问题。我们建议 , 财税政策要从提高居 民收入 水平、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入手 来提 高消费水平; 在投资
方面, 主要 以改善政 府投 资结构 为着 力J , 高资金 的使 用效率 , 占提 ’ 推动经 济又好 又快发展 。
三 动 力分 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实体经济的迅速下滑,整个经济的基本面依然稳定。

所以,下一步政策的重点应该从强调短期的GDP增长目标转移到对结构调整的关注上,如刺激消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

二、中国的国情与政府应对危机政策的落脚点在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国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与美国不同。

从表层看,美国的问题出在以过分膨胀的信用来支撑其过度的消费;我国的问题则是生产能力过剩,内部需求不足,特别是民间消费不足。

从深层的经济发展模式上看,美国依靠内需中的民间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但政府对消费信用的过度膨胀缺乏有效监管,导致了危机的产生;而我国的经济增长一直倚重于投资和出口,增速虽高但失衡严重。

在美国,危机主要表现在金融层面,然后波及实体经济;在我国,危机则更具有传统的特点,更多表现为实体经济受到影响。

传统经济危机的主要特征是有效需求大幅度萎缩,造成企业开工不足或者破产,引发大量失业,最终导致经济急剧衰退和社会矛盾激化。

因此,两国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一样,美国需要规范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改善消费模式;我国则需要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结构等。

在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国所处的经济环境和条件,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也不同。

当时政府采取了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来阻止经济下滑,连续7年累计发行91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用于公路、进一步扩大内需的策略与财税政策的选择*内容提要:在中国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出台数月后,如何进一步扩大内需、应对深度下滑的国际金融危机,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从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应兼顾短期与长期效应入手,阐述了基于我国国情的“让利于民”的消费刺激政策应是下一步财税政策的着力点的观点,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扩大内需 促进消费 财税政策◆ 张海星一、继续实施经济刺激政策应把握的出发点:扩大内需的政策既要考虑短期应急效果,更应着眼于长期结构调整面临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需要迅速作出调整:一方面,在短期内需要刺激经济增长,以减轻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对我国的冲击,遏制经济滑坡;另一方面,还应考虑到,短期拉动经济增长决不能以忽视长期可持续发展为代价。

多年以来,我国经济一直倚重于投资和出口的拉动,缺乏内生性消费动力,经济在内部失衡(储蓄率和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和外部失衡(国际收支的盈余过大,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剧)的格局中发展。

虽然增长速度很快,但结构失衡的问题也日益严重。

这种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是靠高额资源投入,特别是高投资来支撑的。

投资拉动模式之所以能够维系长期的高增长,得益于我国在对外开放中采用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用外需弥补了内需的不足。

2003~2007年我国外贸依存度都在60%以上,2007年出口额占GDP的40%。

①这种失衡的发展模式对中国经济造成的损害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已经暴露出来,特别是2003年以后,资源瓶颈和环境瓶颈已经完全收紧,出口拉动造成的种种问题日益显现。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显得更加复杂和难于处理。

如果经济刺激计划进一步造成中国经济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那么从结构改革的角度而言,这样的刺激计划就远称不上成功。

由于前期4万亿元救市计划的及时出台,遏制了*此文为作者主持的中国投资学会重点研究课题(2008169)“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财政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①池玉波《财政政策扩大内需更加有效》,《中国经济周刊》2008年45期。

电网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每年拉动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① 效果显著。

其实,凯恩斯主义的核心并非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而是乘数效应。

也就是说,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通过乘数效应拉动经济增长。

1998~2001年,政府投资乘数是比较高的。

原因在于,那时以互联网为核心的高科技经济迅猛发展,导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消费需求激增,为我国的过剩产能提供了巨大的出口市场。

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大大降低整个出口链条的成本,所以政府投资乘数效应明显。

但现在的情况有所不同,在国外消费萎缩、外需快速下滑的情况下,如果简单照搬以前的政策是不切实际的。

所以,拉动经济增长,还得从推动国内消费上想办法。

但是,在过去十多年里,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一个明显趋势是,政府收入增速过快,而居民收入所占比重却在下降。

从1998~2007年,政府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从17.5%上升到24.2%,居民收入所占比重从68.1%下降至57%。

② 如果以GDP增速来衡量,我国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低于经济增长。

以2008年为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低于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低于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但近几年政府收入却保持了20%以上的增速。

政府收入快速增长意味着一个国家的实力迅速强大,但因居民收入增长相对不足,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中投资率过高、消费不足等诸多问题也由此显现。

收入分配体制的失衡,使得原本应该由普通百姓消费的资金,最终变成了政府的投资。

据统计,1996~2006年,我国的投资率从38.8%上升到42.5%,而最终消费率却从59.2%下降到49.9%,远远低于发达国家(80%)和发展中国家(74%)的平均水平。

③所以,为了有效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并以此为契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财税政策应向拉动消费需求倾斜。

通过减税让利、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放松市场管制等措施,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激发经济体的活力与创造能力,这应成为继4万亿元投资之后经济政策的重心所在。

三、刺激消费:财税政策扩大内需的着力点(一)调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结构,提高劳动报酬所占比重国民收入在政府与居民之间进行分配,具有此消彼长的特点。

要激活民间消费需求,政府就应该减少税收,把一部分国家财政收入转为居民收入。

一方面让更多的居民参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另一方面让参与初次分配的居民得到更多的国民收入。

就业是居民参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必经之路。

就业率的提升,意味着更多的居民参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更多的国民收入会从政府那里转到居民手中。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年收入3亿元以下)一直是推动就业增长的主力军,据林毅夫估算,80%左右的就业机会来自于中小企业。

同时,这些中小企业还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贡献者。

2007年中小企业提供了近2.4万亿元的税收,占国家财政总收入5.1万亿元的46%;2008年,中小企业的税收贡献在3万亿元左右,占到国家财政收入6.13万亿元的50%有余。

④ 我国中小企业绝大部分为民营性质,长期以来患有税负重和融资难的“慢性病”,现在遭遇全球金融危机,它们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

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国中小企业歇业、停产或倒闭的大约为7.5%。

⑤目前,2000多万的农民工失业大军正是这些中小民营企业释放出来的,城镇失业人员大部分也出自于这些企业。

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提高就业率的关键,政府应该减轻这些企业的税收负担,把资金留给企业,让他们生存发展,要比政府把税收上来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更能增加就业。

对中小企业减税可以考虑落实到企业的所得税和增值税上。

尽管2008年我国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大部分民营中小企业所得税得以降低,但与大型国有企业承担相同的税负,仍显有失公允,毕竟这些国有企业占有着大量的垄断资源(如能源、准入、信贷等),拥有较强的竞争实力(2007年利润额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已达5%以上⑥),所以应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的所得税负担。

再有,2009年增值税转型的减税规模虽然估计将达到1300亿元,⑦ 但这只是一个数字①金人庆《中国财政政策理论与实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②谢 九《让利于民与经济振兴》,《三联生活周刊》2009年8期。

③池玉波《财政政策扩大内需更加有效》,《中国经济周刊》2008年45期。

④据2009年2月1日财政部网站公布数据计算。

⑤张 涛《中国需要结构性减税》,《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3月17日。

⑥樊 纲《通过体制改革缓解中国经济内外失衡》,《中国金融》2009年2月9日。

⑦王东京《“扩需”五策》,《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3月6日。

推算,若企业不购进设备,就享受不到减税待遇,而降低中小企业增值税率才更具“普度众生”之效。

如果2009年给中小企业减少一半的税收负担,按其2008年的税收贡献,数额大约在1.5万亿元左右,那么这些企业不但减轻了税负,也由此获得了融资,它们会马上调整预算,重新制定经营计划,增加雇佣人数。

(二)减轻个人(家庭)税收负担,扩大中低收入者的所得份额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在公平与效率方面都存在着不尽合理的地方。

经济危机来临,更增加了改进个税制度的紧迫性。

从全球范围看,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政府为了提高人们工作和消费的积极性,纷纷进行个人所得税制改革,大幅度降低了个人所得税税率。

比如,2008年新加坡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是3.5%~20%,马来西亚是1%~29%,越南是5%~35%,加拿大是17%~29%,日本是10%~37%,美国是15%~38.6%。

① 而目前我国对工资、薪金所得实行月免征额2000元、5%~45%的九级累进所得税率。

一方面,免征额偏少,增加了工薪阶层的生活压力;另一方面,累进级次多、累进速度快,中产阶层的税收负担偏重。

建议降低个人所得税负担,但不搞“一刀切”。

对于低收入阶层,他们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明显高于边际储蓄倾向,收入更多是用来解决温饱问题的,不应进入纳税行列,可通过提高个税费用扣除标准或实行负所得税(政府补贴)办法,增加其可支配收入;对中等收入阶层,他们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最高,是消费的主力军,应该通过降低边际税率和减少累进级次的办法,让他们得到更多的可支配收入。

至于高收入阶层由此“搭便车”而获得的利益,可以通过开征奢侈品消费税、遗产税、赠与税等加以调节。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有效改善居民不确定性预期居民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主要集中在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方面。

为应付这些未来的不确定支出,居民会减少当期消费。

所以,无论是补贴农民消费,还是对城镇居民减税让利,这些都只是中短期之举,只能缓解经济低迷时期的消费不足。

长期看,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才是促进消费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础。

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有助于改善民生、保持社会的稳定,对于促进经济增长也同样意义重大。

据中国社科院有关专家的测算,城市家庭每增加一个有保障的人口,家庭消费支出将增加1041元;农村家庭每增加一个有保障的人口,家庭消费支出将增加483元。

此外,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可以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促进服务业发展。

没有后顾之忧的老百姓会增加一些非生活必需品的支出,增加对社会服务的需求,从而带动服务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社会保障体系所包含的养老、医疗、残疾人救助等等,也都蕴藏了很多服务业的发展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