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e06ca2d7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bb.png)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目标知识要点 课标要求 1.质量守恒定律(重点)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能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质量守恒的实质 会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 教学过程导入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物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可以生成新物质。
比如,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
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在质上发生了变化,那么量上有什么变化吗?合作探究知识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提出问题 在化学反应里,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有怎样的关系呢? 猜想与假设1.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小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2.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3.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大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探究实验一 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装置实验步骤 在锥形瓶底部铺一层细沙,上面放一块的红磷磷,用带有导管橡胶塞盖紧,在导管上系一气球,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m1;然后,取下锥形瓶,放在铁架台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再将其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m2。
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小气球鼓起,冷却后,小气球变得更瘪 反应前总质量m1反应后总质量m2实验结论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m1= m2,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探究实验二铁钉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在锥形瓶中倒入适量的CuSO4溶液,塞好橡皮塞,几根铁钉(用砂纸打打磨光亮),将其放入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m1;将铁丝伸入CuSO4溶液中,过一会,观察现象?再将其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m2。
实验现象铁钉表面上覆盖一层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反应前总质量m1反应后总质量m2实验结论铁+硫酸铜→铜+硫酸亚铁m1= m2,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结论:大量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知识总结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ae24a3d581b6bd97f19ea38.png)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1】质量守恒定律1、涵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的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适用范围: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与质量守恒定律无关)。
3、守恒实质: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种类、数目、质量都不改变。
4、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变与不变。
①不改变:从宏观来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不变以及元素种类不变。
从微观来看有三不变,即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②改变:从宏观来看物质种类一定改变从微观来看分子种类一定改变③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5、应用:①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推断物质的组成②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③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有关计算④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守恒对象是物质质量6、注意:①质量守恒,不是体积守恒。
②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并不是反应物的任意质量之和,未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知识点2】化学方程式1、涵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写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①客观事实原则: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能随意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
②质量守恒定律: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适当的计量数使反应物、生成物各原子数相同。
3、书写步骤:(1)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2)配平方程式,方法有:①观察法②最小公倍数法③奇数配偶数法④待定系数法⑤假定计量数“1”法⑥原子守恒法(3)注明反应条件,加热用“△”(点燃、高温都不能用“△”符号取代)。
(4)标出生成物状态。
若反应物中无气体,生成物中有气体,在其化学式后面标上“↑”;若反应物无固体,生成物有固体,在其化学式后面标上“↓”。
4、表示的意义:从质的方面: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从量的方面,在宏观角度能表明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在微观角度表明反应物、生成物间粒子数之比。
5、读法:可以从质的角度、量的角度、粒子的角度来读化学方程式。
【知识点3】书写化学方程式常见错误1、错写物质的化学式2、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化学方程式3、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或所配的计量数没有约成最简整数比)4、错标或遗漏气体生成物(↑)或沉淀物(↓)的有关符号5、错写或漏写反应条件。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4d1c2c4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1.png)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质量守恒定律)1、原因: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③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2、小结:在化学反应中:一定不变的是:①各物质的质量总和②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④原子的种类⑤原子的数目⑥原子的质量;一定改变的是:①物质的种类②分子的种类;可能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
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酸、碱、盐)1、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但一定是酸性溶液。
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蓝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但一定是碱性溶液。
(如Na2CO3溶液是盐溶液,但溶液显碱性)2、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7时溶液呈中性,pH <7时呈酸性,pH>7时呈碱性。
PH=0时呈酸性,pH<7时pH越小,酸性越强,pH>7时pH越大,碱性越强。
蒸馏水的pH=7(雨水的pH<7显弱酸性),SO3溶于水,溶液pH<7,CO2溶于水,溶液pH<7;pH升高可加碱(可溶性碱)或水,pH降低可加酸或水。
PH=3和pH=4混合溶液pH在3-4之间,测定pH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测定时,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把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溶液的pH。
pH的数值不一定是整数。
3、碱的通性由于碱在水溶液里都能解离出OH-,所以它们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碱溶液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条件:碱必须可溶)紫色的石蕊溶液遇碱变蓝色,无色酚酞溶液遇碱变红色。
例如Fe(OH)3中滴入紫色的石蕊溶液,石蕊不变色。
(2)碱能跟多数非金属氧化物起反应,生成盐和水。
条件:碱必须可溶,例如Cu(OH)2+CO2不反应(3)碱能跟酸起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4)碱能跟某些盐起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条件:反应物均可溶,生成物有沉淀。
人教版 初中化学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 初中化学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9ba869c8856a561252d36fb4.png)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01知识管理1.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参加__化学反应__的各物质的质量__总和__,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__总和__,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质量守恒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而体积和分子个数不一定守恒。
2.质量守恒的原因化学反应实质: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__原子重新组合__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
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__种类__没有改变,__数目__没有增减,原子的__质量__也没有改变。
点拨:质量守恒定律有三个方面的含义:物质的总质量守恒;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应用:(1)解释化学反应中的“不守恒”现象。
如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的镁条质量大,是因为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的镁条多了__氧气__的质量。
(2)判断物质的组成。
如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__碳__元素和__氢__元素,可能含有__氧__元素。
(3)求某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4)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化学式)。
02基础题考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1.某同学为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做了如下三个实验,按要求完成填空。
实验A: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B: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C:稀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1)实验A:反应后,天平__平衡__(填“平衡”或“不平衡”)。
(2)实验B:反应后,天平__平衡__(填“平衡”或“不平衡”)。
(3)实验C:反应后,天平__不平衡__(填“平衡”或“不平衡”)。
(4)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为__实验A、实验B、实验C__。
(5)可以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为__实验A、实验B__,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为__实验C__,不能验证质量守恒的原因是__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造成天平不平衡__。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58b783d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b.png)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一、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定律,它用来描述任何物理系统中物质量的守恒。
它被广泛应用在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等方面。
1、定义
质量守恒定律就是指物理系统中物质量的总量在任何过程中是不变的,质量守恒定律可从下面两个方面来表述:
(1)物质量的总量在物理过程中保持不变。
(2)质量的总量在任何物理加工中也保持不变。
2、原理
质量守恒的定律非常简单,即在一个物理系统中,物质的总量保持不变,不管物质以什么形式、什么态度存在。
也就是说,在任何没有外力作用的物理过程中,物质量的总量不会发生变化。
比如,说明金属板的质量守恒定律,一块金属板经过折弯、压缩、切割等加工,最后处理出的小块金属的总质量与原始金属板的质量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变化,说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性。
3、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在物理学中应用非常广泛,在能量守恒定律中,物质量守恒定律表示系统内物质的总量在任何过程中是不变的,不受任何形式的能量的影响;另外,在动量守恒定律中,物质守恒定律表示系统内物质的总量在任何过程中是不变的,不受任何形式的动量的影
响。
第十三讲:质量守恒定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暑假自学课讲义+习题(解析版)
![第十三讲:质量守恒定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暑假自学课讲义+习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6cee308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e4.png)
第十三讲 质量守恒定律(解析版)一、知识储备知识点 质量守恒定律1. 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2)“参加化学反应”是指反应掉的那一部分物质的质量,不是各反应物质量的简单相加,即所给的反应物不一定都参加了化学反应,可能存在过量的情况;(3)质量守恒定律揭示“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物理量(如体积)守恒;(4)记住“质量总和”。
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现象时,不能丢掉任何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尤其是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否则,就会出现“表面不守恒”的现象。
3.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前提:①必须发生化学反应;②当反应中有气体的参与和生成时,必须把反应置于封闭体系内。
4. 化学反应中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裂,原子重组为生成物的分子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曾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因此物质的质量守恒。
5. 化学反应前后的“变”与“不变”:①6个“不变”:宏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元素的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②2个“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③2个可能“改变”:宏观: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微观:分子的总数可能改变。
二、典例解析 知识点1 质量守恒定律例1 (2024春•山东东营区期中)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说法正确的是( )A .点燃蜡烛时,蜡烛的质量越来越少,所以这个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B.100g水完全蒸发可以得到100g水蒸气,这个规律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4g木炭在16g氧气中充分燃烧必然生成20g二氧化碳D.24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g氧化镁,实际消耗氧气的质量为16g【答案】D【解析】A、蜡烛燃烧的产物水与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最终总质量越来越小,但该反应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错误;B、100g水完全蒸发可以得到100g水蒸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选项说法错误;C、碳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参加反应的碳、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2:32:44=3:8:11,4g木炭在16g氧气中充分燃烧,氧气有剩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20g,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4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g氧化镁,实际消耗氧气的质量为40g﹣24g=16g,故选项说法正确。
化学三大守恒定律的知识点
![化学三大守恒定律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ed54b46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83.png)
化学三大守恒定律是化学领域的基本原理之一,它们分别是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这三大定律指导着化学反应的进行和物质转化的过程。
下面将一步一步地解释这三大守恒定律的知识点。
一、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也称为质量守恒法则,是指在任何化学反应或物质转化过程中,物质的质量总量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必须等于产物的质量总和。
换句话说,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破坏。
二、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任何化学反应或物质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无论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总和始终保持不变。
这是因为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破坏。
例如,当燃烧反应释放能量时,反应物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但总能量保持不变。
同样地,吸热反应中,反应物吸收热能,但总能量仍然保持不变。
三、电荷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是指在任何化学反应或物质转化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反应物的总电荷必须等于产物的总电荷。
化学反应中,电荷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破坏。
例如,在电化学反应中,正离子和负离子的数量必须平衡,以保持总电荷不变。
同时,在化学反应中,电子的转移也遵循电荷守恒定律。
总结:化学三大守恒定律是化学中的基本原理,它们分别是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指出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总和保持不变;能量守恒定律指出在化学反应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电荷守恒定律指出在化学反应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这些定律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和性质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a47b20e22f60ddccda38a0ee.png)
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化学反应实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分析归纳: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五个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元素的质量不变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宏观)物质种类一定改变两个一定改变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三、质量守恒定律结合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例1.加热a g氯酸钾和b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c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A.c-(a+b) B.a+b-c C.a-c D.a+b+c例2.二硫化碳(CS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S2+2O2==CO2+2X,据此推断X的化学式为()A.S2O6B.SO3 C.SO2D.S例3.某可燃物燃烧后生成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则该可燃物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有元素知识点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例4.在化学反应3X+4Y=2Z中,已知X和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32和102,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例5.在反应A+3B==2C+3D,已知2.3gA和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
则生成的D的质量为______。
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
例6.化学反应:A+2B=C+D,5.6克A跟7.3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克C。
现要制得0.4D,则所需A 的质量为()A.5.6克 B.11.2克 C.14.6克 D.无法计算【基础演练】1.下列各项:①原子的数目②原子的种类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⑤原子的质量⑥分子的数目,其中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⑥ D.①③⑤⑥2.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在于反应前后( )A.物质的种类没有改变B.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C.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D.分子的数目没有改变3.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现象是 ( )A.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 B.铁丝燃烧,其固体质量增加C.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D.高锰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少4.某化合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A.只含碳元素和氢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一定是H2和CO5.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CO2+ H2O淀粉 + O2,由此可推知,淀粉中一定含有的元素为()A.碳元素 B.氢元素C.碳、氢两种元素 D.碳、氢、氧三种元素【巩固提高】6.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成CuO、CO2和H2O三种物质,则碱式碳酸铜的组成是()A.只含有碳、氢、氧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铜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铜元素D.肯定含有碳、氢、氧、铜元素7.浓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4HNO3 ==4R↑+O2↑+2H2O,则R的化学式()A.NO2 B.N2O C.N2D.NO8.根据反应3NO2+H2O=2HNO3+X,推断X的化学式为()A.N2 B.NO C.N2O3 D.N2O59.如图所示,反应前天平平衡,取下此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将其倾斜,使稀盐酸与大理石接触,待充分反应后,气球膨胀,再将装置放回天平左盘,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
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例题+练习(含答案)
![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例题+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1ab95b52ea551810a6875f.png)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含义: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考点1 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因为“质量守恒”,所以煤燃烧后产生的煤渣的质量一定和所用煤的质量相等B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大C 、100g 酒精和100g 水混合在一起,质量等于200g ,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 、氢气和氧气形成的混合物的质量等于其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 考点2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A 、①②④⑥ B 、①③⑤ C 、①③④⑥ D 、①③④⑤⑥ 2、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A 、物质的总质量B 、元素种类C 、原子数目D 、分子数目知识点二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考点1 解释一些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变化点燃1、在2Mg+O2===2MgO 的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和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关系是() A 、氧气的质量>氧化镁的质量 B 、氧气的质量<氧化镁的质量 C 、氧气的质量=氧化镁的质量 D 、无法判断2、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
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中所有物质的总质量(m )与时间(t )的变化关系的是()A B C D 考点2推断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或生成物中的组成元素1、实验证明M 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有水生成。
高中化学三大守恒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三大守恒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1ccbbc5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d.png)
高中化学三大守恒知识点总结一、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又称“物质定律”,是一种科学定律,认为任何化学反应和物质的变化都不会改变物质的总质量,即质量在化学反应中是守恒的。
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是: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的质量不变,也就是说,反应的原料质量等于反应的产物质量。
实际上,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从经典力学思想中说明,即质量是物体内构成物质数量的一种度量,质量在动力学和能量守恒定律中表现出一致性。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等物质转化过程中的主导思想,是化学过程中不变的定律,广泛应用于自然界各种物质焓变、热容等物理量的定义和计算,以及化学分析、物质分类和合成等。
能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一般的物理反应中,能量的各种形式在这个反应中是不完全消失的,任何物理系统中产生有热或体积变化的反应,都要经历一定的工作量数量,而能量总量是定值,即物质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而能量总量是不变的。
这种定律表达的本质便是能量守恒原理,即能量在任何物质的转移中都保持不变,也就是说,能量在反应中守恒不变。
能量守恒定律在物质运动中也得到了证明,如发电机制动原理中的功率定律、电动机原理的“功和力的乘积定律”、机械艺术中的变速箱原理“动能传递定律”等都是以能量守恒定律为基础而形成的。
能量守恒定律在物理体系中是不变的,在化学反应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检验化学反应有效性、理解化学反应过程和探究新反应产物物性等重要依据,是引起或使高级化学思维能力发展的基础。
电子守恒定律是指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核电荷总数不变的原理:原子间的分子化学反应、溶解反应、酸碱反应、电解反应,以及所有其他由原子变成分子的化学反应。
这个定律的表述是:在一个元素的任何反应中,原子内的电子数量总是不变的。
也就是说,化学反应的原子提供的总数是不变的,只是原子间发生变化而已。
电子守恒定律是指化学反应中原子核电荷比例的不变性,是氯化钠、钾化钙等物质变化的基础,也是离子价数、元素略号系统产生的结果。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b39613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1.png)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而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是一个基本原则。
质量守恒定律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保持不变。
本文将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说明、应用以及与现实生活相关的例子进行总结,以加深对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1. 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的质量保持不变。
无论反应涉及多少种原料,产生多少种产物,总质量始终保持恒定。
2. 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建立在原子理论的基础上。
根据原子理论,所有物质都由不可再分的微粒组成,即原子。
在化学反应中,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导致了物质的变化,但原子并不凭空消失或增加。
这意味着反应前的原子总量必须等于反应后的原子总量,从而保证反应过程中质量守恒。
3.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可以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确定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总质量。
在实验前后称量反应物和产物,如果总质量相等,则说明实验结果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此外,质量守恒定律还可以帮助确定反应的摩尔比例,以便计算化学方程式的系数。
4. 质量守恒定律与现实生活的相关例子质量守恒定律在日常生活中有着许多实际应用。
例如,当我们烧木材时,木材被氧气燃烧产生热和灰烬。
在燃烧过程中,木材的质量减少,而产生的热和灰烬的质量增加,但总质量保持不变。
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则。
另一个例子是在生活中煮饭。
当我们煮米饭时,水和米粒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熟米饭。
尽管米粒吸收了水并增加了体积,但总质量仍然保持不变。
这也是质量守恒定律在烹饪过程中的体现。
5. 结论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一个重要的基本原则。
它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保持不变。
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在学习和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加深了我们对化学反应的理解,而且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8add3f6cf46527d3240ce04e.png)
复习目标
1.质量守恒定律内容 2.质量守恒定律概念理解(注意事项) 3.质量守恒定律原因 4.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5.相关知识点应用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概念: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Δm反应物减少= Δm生成物增加
注意事项:“质量守恒定律”与“质量不变”是两个不同的 概念,“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减少 的质量等于生成物增加的质量
【反思拓展】 工业制生石灰的过程中同时得到副产品二氧化碳。下列用途是利用二氧化 碳化学性质的是 。 A.气体肥料 B.制干冰 C.制纯碱 D. 制碳酸饮料
5.“洁厕灵”的有效成分是稀盐酸,若与“漂白水”混用,易 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单质。化学方程式为NaClO + 2HCl ==== NaCl + X↑ + H2O,则X的化学式为 。
6.工业上用甲、乙制备化学肥料丙,同时生成丁。 根据下图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
A.甲的化学式为NH3 B.乙和丁属于氧化物 C.丙中氮元素质量分数约为23.3% D.反应中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2:1
(4)质量守恒定律是指“质量”守恒,不能推广 到其他物理量,如体积。
3.质量守恒定律原因
化学反应的实质: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 成新分子的过程。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微观上: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 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质量也没有改变。 宏观上:元素种类不变,每种元素的质量不变。
5.相关知识点应用
对质量守恒定律方面的命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质量守恒定律概念理解细节问题上进行命题。
中考化学知识点精讲 质量守恒定律
![中考化学知识点精讲 质量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f20cbf75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a8.png)
元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1)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适用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注意事项:①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指的是质量守恒,其它方面如体积等不一定守恒。
②“参加反应的各物质”,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包括在内(如催化剂、过量的物质)。
③“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应当包括生成的各种物质,如沉淀、气体等。
2.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科学探究】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并生成新物质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比较,存在什么关系呢?【猜想】猜想一: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猜想二:反应物的质量总和比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大猜想三: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小实验探究一、白磷燃烧(1)注意观察①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变化及现象②质量的变化(2)实验过程①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粒火柴头大小的白磷;②在锥形瓶口的橡皮塞上安装一根玻璃管并使玻璃管能与白磷接触;③将锥形瓶和玻璃管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④取下锥形瓶;⑤将橡皮塞上的玻璃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白磷引燃;⑥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3)实验记录实验探究二、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1)注意观察①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变化及现象②质量的变化(2)实验过程①在100mL烧杯中加入30mL稀硫酸铜溶液,将2根铁钉用砂纸打磨干净;②将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和铁钉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质量M1;③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里,观察现象;④待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改变时,记录所称质量M2,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
(3)实验记录实验探究三、盐酸与碳酸钠粉末的反应 (1)实验过程①把盛有盐酸的小试管小心地放入装有碳酸钠粉末的小烧杯中,将小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 ②取下小烧杯并将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盐酸与小烧杯中的碳酸钠粉末反应; ③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九年级物理定律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定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5dc7ca1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0b.png)
九年级物理定律知识点总结1. 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封闭系统内的质量总是不变的。
这意味着在任何物体或系统内部,质量都不会被创造或消灭,只会进行转化。
这一定律在化学反应、核反应等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能量的总量始终保持不变。
它也可以表述为能量既不会创造也不会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这一定律在机械能、化学能、热能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3. 力的平衡定律力的平衡定律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力的合力等于零。
当一个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时,它要么静止不动,要么以匀速直线运动。
这一定律在静力学和动力学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4.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它表明一个物体如果是静止的,则会保持静止状态;一个物体如果是匀速直线运动,则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这一定律是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中的第一个,对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5.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表明一个物体上施加的力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这一定律可以表述为F=ma,其中F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这一定律可以解释为力是引起物体运动和形状变化的原因。
6.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表明当一个物体施加力在另一个物体上时,另一个物体也会以相等大小的力施加在第一个物体上,方向相反。
这一定律也被称为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它解释了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7.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1687年提出的一个定律,它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这一定律表明了地球和其他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成为了太阳系和宇宙中的许多天体运动的基础。
8. 力的合成与分解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定律是指当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这些力可以合成一个合力,也可以分解为多个分力。
这一定律在解决物体受力情况时有很重要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一个物体所受的合力。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87b8999bec3a87c24028c4d1.png)
专题十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一: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定律实质:构成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数目、种类、质量都没有改变,只是组合发生了变化。
因此反应中组成各物质的元素种类、质量也不发生任何变化。
定律推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和反应生成的各物质质量关系一定,即质量呈一定比例关系。
知识点二: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及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①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②配平化学方程式;③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如加热、高温、点燃、催化剂等。
化学方程式的应用主要有:(1)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2)求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及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离子数目比;(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4)判断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或其他反应类型等。
知识点三: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洞察考向]1、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中考的热点,要求从化学反应的实质去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掌握化学反应过程中,宏观上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质量、元素种类不变,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
微观上,原子的数目、原子的种类、原子的质量不变,构成物质的粒子一定改变。
围绕理解这一考点,中考在这部分的命题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某些现象或批驳某些观点,揭批“伪科学“的荒谬言论;(2)运用元素质量守恒、粒子个数守恒去解答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等;(3)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为内容的探究题;(4)以研究质量守恒定律为内容的跨学科试题,如气体压力、浮力、天平平衡等;(5)化学反应过程中,各物质质量的计算。
2、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因此是历年中考的重要内容。
其命题趋势为:(1)化学方程式正误的判断;(2)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反应的基本类型;(3)提供生产、生活、科技等客观事实和信息,写出化学方程式;(4)运用化学方程式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及物质的组成元素。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一](https://img.taocdn.com/s3/m/33af610133d4b14e852468fe.png)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一切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1)不能用物理变化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如2g水加热变成2g水,不能用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2)注意“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3)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4)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计算在内。
知识点二:质量守恒的原因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化学变化反应前后:知识点三:化学方程式一、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二、意义:化学方程式“C + O2CO2”表达的意义有哪些?1、表示反应物是;2、表示生成物是;3、表示反应条件是;4、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相对分子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5、各物质的粒子数量比= 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6、气体反应物与气体生产物的体积比= 化学计量数之比。
读法:1.宏观: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微观:每1 个碳原子和1 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1 个二氧化碳分子3.质量:每12 份质量的碳和32 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各种符号的读法“+”读作“和”或“跟”,“===”读作“反应生产”。
例:2H2+O2 2H2O 表示哪些意义,怎么读?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①确定某物质组成元素种类:例:A+O2→CO2+H2O,则A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元素②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例:A+6O2=6CO2+6H2O,则A的化学式为。
③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例:物质A分解成56 g B和44 g C,则反应了的A的质量为 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一切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
(1)不能用物理变化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如2g水加热变成2g水,不能用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
(2)注意“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
(3)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
(4)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计算在内。
知识点二:质量守恒的原因
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化学变化反应前后:
知识点三:化学方程式一、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二、意
义:化学方程式“C + O2CO2”表达的意义有哪些?
1、表示反应物是;
2、表示生成物是;
3、表示反应条件是;
4、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相对分子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
5、各物质的粒子数量比= 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6、气体反应物与气体生产物的体积比= 化学计量数之比。
读法:
1.宏观: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微观:每1 个碳原子和1 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1 个二氧化碳分子
3.质量:每12 份质量的碳和32 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各种符号的读法“+”读作“和”或“跟”,“===”读作“反应生产”。
例:2H2+O2
2H2O 表示哪些意义,怎么读?
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①确定某物质组成元素种类:例:A+O2→CO2+H2O,则A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元素
②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例:A+6O2=6CO2+6H2O,则A的化学式为。
③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例:物质A分解成56 g B和44 g C,则反应了的A的质量为 g。
3、将36 g水通电完全分解时,得到4 g氢气的同时,可以得到__ _g氧气;若已知在电解水过程中,共收集到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为1.8 g,则已发生电解的水的质量为____ _g。
4.把6.1 g干燥纯净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在试管中加热,直至氯酸钾完全分解为止。
冷却后,称得剩
余固体的质量为4.2 g,根据定律,可知制得氧气 g。
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作用。
5、现有一反应A+B=C,有10克A和5克B反应,结束后还剩余3克A,B没有剩余,则生成C的质量为克。
6、化学方程式是指用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1.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2. 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50mL水和50 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
C.在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
D.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后,试管内固体药品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氧气的质量 2.根据蜡烛燃烧后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事实,可以推断石蜡(蜡烛的主要成分)的组成里一定含有()A.碳一种元素 B.氢一种元素
C.碳和氢两种元素 D.碳、氢、氧三种元素
3.将A、B、C各10g的混合物加热后,A全部参加反应,生成4gD,同时增加了8gC,则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是 ( )
A.1:5 B.l:4 C.4:l D.5:l
4.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
A.原子数目
B.元素种类
C.原子种类
D.分子种类
5.一种焰火火药中所含的硝酸铜在燃放时产生绿色火焰,发生如下反应:
2Cu(NO3)2 == 2CuO + O2↑ + 4X↑。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的化学式为NO2
B.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C. Cu(NO3)2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1
D.产物中CuO属于氧化物
6. 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 A. CO2 B. Cl2 C. O2 D. N2
7.将20克甲、5克乙、8克丙三种纯净物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可知:反应后混合物中
含有5克甲、16克丙,还含有一种新物质丁。
则丁物质的质量是( )
A.12g B.9g C. 4g D.17g
8.图1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2
9.某纯净物M微热就能分解生成NH3、H2O和CO2,由此还不能..
得出的结论是( )
A.M不稳定
B.M是化合物
C.M中含有水
D.M由四种元素组成
10.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
A.只含有碳元素
B.只含有碳、氢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11.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①分子种类②原子种类③分子数目④原子数目⑤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②③⑤
12某同学在敞口容器中做了两个实验:一是氧化汞(HgO)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二是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体氧化铝。
他准确称量了反应前后容器及所盛物质的质量,发现反应前后质量都发生了变化。
请填空:
(1)铝粉燃烧生成氧化铝的质量比参加反应铝粉的质量________(选填“大”、“小”或“不变”)。
(2)你认为这两个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______(选填“是”或“否”)(3)请写出氧化汞受热分解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汞 + 氧气右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其中“”和“”表示两种不同
的原子.
(1)该反应中反应物(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
(2)右图中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选填A、B、C、D),你推断的依据是
15.为了研究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右图“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
题:
(1)装置: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
(2)白磷燃烧:白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
(3)燃烧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的原因可能是(只写一条)。
(4)反思:白磷燃烧(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