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人教版大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 概括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概括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概括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尝试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题指导] 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 点态度的能力。题干部分已经给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愁” 或“喜”,考生可以选取任意一个角度作答,也可以两者兼而有 之。解答时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写出诗歌主要表达的情感(或悲, 或喜,或悲喜兼有),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
【例】 阅读下面这诗宋词,完成题目。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频艹 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第11页
第二部分 专题八 第5讲 课时2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语文
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 你的理解。
第14页
第二部分 专题八 第5讲 课时2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语文
针对训练
第15页
第二部分 专题八 第5讲 课时2
2.答题要点 (1)观点要明确,体悟要深入。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一定 要由表及里,透过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外在的形式,结合标 题、注释、意象等暗示信息,深入体悟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 观点态度,这是分析评价的前提条件。
第7页
第二部分 专题八 第5讲 课时2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语文
(2)分析要细致,延伸要具体。①要紧扣原诗的内容。对作者 观点态度的评价,必须引用原诗中的相关词句来具体分析,千万 不要脱离原诗泛泛而谈。②要注意点面结合。既要有面上的整体 把握,也要有点上的细致解剖,避免架空分析。③注意把评价观 点态度和分析表达技巧结合起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回答; 既要分析表达了什么,也要分析是怎样表达的。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总温习(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能)第01课考纲解读(含解析)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总温习(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能)第01课考纲解读(含解析)

(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能)第01课考纲解读《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修订版)对古代诗歌的表达技能鉴赏的考查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的鉴赏,偏重于分析突出的表现手法;考查时,可以就其中的一个方面进行,也可以综合在一路进行。

表达技能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情感时所采取的表现手法。

既可以包括各类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利用,也包括艺术构思上的巧妙利用。

对表达技能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利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情感所起到的作用。

第一,常见表达技能(1)表达方式:描述、抒情、叙述、议论四种表达方式。

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2)描述技能:动静、虚实、点面、正面描述和侧面描述、远近高低不同角度、多种感官相、衬托、渲染、细节描述、白描等。

可利用各类修辞。

(3)抒情技能: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情景融合)、托物言志、借事抒情、借古讽今等。

可利用各类修辞。

(4)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拟人、借代、对偶、反复、双关、设问、反问、通感、对比、衬托等。

(5)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欲扬先抑、伏笔铺垫、承先启后、以景结情、卒章显志、结构对比、首尾照顾等。

第二,试题设问方式(1)诗中运用了哪一种表达技能(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2)请赏析这首诗的表达技能(艺术手法、表现手法)。

(3)诗人是如何抒发自己情感的?有何效果?(4)某联在景物描述上有什么特点?(5)请从某手法的角度赏析某联。

第三,大体答题步骤第一步: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能。

第二步: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

第三步:指出运用该手法的作用(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如何的情感,转达了如何的旨趣,产生了如何的效果等。

)第四,解答真题示范(1)注意审题,看清题干要求。

(2)熟记常见的表达技能术语。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古代诗歌鉴赏(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含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古代诗歌鉴赏(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含解析)

古代诗歌鉴赏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古代诗歌中的艺术形象都渗透着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评价,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

在高考中,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主要考查角度是分析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寄寓的感情,并且有时和形象鉴赏、表达技巧结合在一起。

题型一评价思想内容高考卷中,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主要围绕提炼情感主旨和理解诗句意义两个角度命题。

(一)古代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怀1.人生理想与人生道路古代诗人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和“功成身退”。

“儒”和“道”成了诗人的两大思想主流。

“穷”即政治失意,人生不得志,怀才不遇;“达”即建功立业,功成名就。

其中,“独善其身”,可视为身退,就是出世人生;“兼济天下”,可视为功成,就是入世人生。

古人“身退”的前提是“功成”,但有作为的诗人大多不能“功成”,只好走三条路:其一,愤世嫉俗,郁闷伤感(多信奉儒家思想),如屈原、杜甫;其二,黯然退隐,悠然闲适(多信奉道家思想),如陶渊明、孟浩然;其三,愤世嫉俗,不得不退隐,却又心有不甘,饱受出世与入世矛盾的煎熬(多信奉儒家、道家、佛家思想),如李白、苏轼。

“身退”后,不再关注天下,而是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品性,在“未功成”和“退隐”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2.喜怒哀乐的缘由(二)古代诗歌情感常见类型1.忧国伤时具体内容举例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杜牧《过华清宫》杜甫《春望》、文天祥《过零丁反映国家离乱、山河沦丧洋》同情人民的疾苦白居易《卖炭翁》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杜甫《登楼》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杜甫《兵车行》2.建功报国具体内容举例建功立业的渴望陆游《书愤》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报国无门的悲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屈原《涉江》3.思乡怀人具体内容举例羁旅愁思温庭筠《商山早行》思亲念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边关思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4.生活杂感具体内容举例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王维《山居秋暝》昔盛今衰的感慨刘禹锡《乌衣巷》借古讽今的情怀李商隐《贾生》青春易逝的伤感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仕途失意的苦闷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告慰平生的喜悦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品格气节的自白于谦《石灰吟》谈禅说理的感慨苏轼《题西林壁》5.别离愁绪具体内容举例依依不舍的留恋柳永《雨霖铃》情深意长的勉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坦陈心志的告白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6.贬谪失意具体内容举例遭贬后郁闷、惆怅、失意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遭贬后仍不忘为国效力、关注黎民,但又无用武屈原《离骚》之地的矛盾心理寄情山水、以求解脱的心态苏轼《定风波》整体情感题高考要求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感情,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课件概括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课件概括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解析:C 项,“雨里”亦作“雾里”,时值深秋,胡人多放火 烧山,一处处山头上的野火在寒冷的天气里静静地燃烧着;有时秋 雨绵绵,雨点打在山上,溅起湿湿的烟雾,笼罩着山头。描绘了“野 火烧山”和“雨湿孤峰”两幅画面,意象或浓或淡,或辽阔生动或 静谧苍茫,而且富于季节和地域特征。两句中“寒”与“火”、 “湿”与“烟”相反相成,互相烘托,趣在其中。故“雾”和“雨” 具有相同的表达效果。
题型一 概括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审考点·定思路
归纳考点 心中有数
(一)山水田园诗
【即时小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①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②。 【注】 ①雉雊(gòu):野鸡鸣叫。②《式微》是《诗经》中的一
B.颔联写出了三峡一带特有的风景:山势高峻,房屋依山而建, 耸入云霄,似乎把日月都遮蔽了。而当地的少数民族都居住在云雾缭绕 的山中。
C.颈联追究诗人“支离”“漂泊”的起因,在咏怀之中兼含咏史 之意,既是怀念古人,又是借古人庾信来咏怀。
D.尾联引入了庾信的典故,是说庾信一生中最“萧瑟”的事是命 途多舛,没能少年成名,到年老了才赢得诗名。
(三)羁旅思乡诗
【即时小练】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题目。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1)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是唐代诗人宋之问被贬到泷洲后,次年春 秘密逃还洛阳探望友人所作的诗。作者借用途中遇到的景物抒发复杂的 感情。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2021届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17页)

2021届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17页)

(教学提 纲)202 1届高 考语文 诗歌鉴 赏专题 复习诗 歌思想 内容和 作者观 点态度 的评价 (获奖 课件17 页)( 免费下 载)
(教学提 纲)202 1届高 考语文 诗歌鉴 赏专题 复习诗 歌思想 内容和 作者观 点态度 的评价 (获奖 课件17 页)( 免费下 载)
学案一
学案二
学案三
学案一
学案二
学案三
学案四
学案五
-16-
解题指津 概括分析情感内容题的两大思维方式
方式一:抓诗题,确定题材,感知情感趋向 如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一诗的题材就是送别友人诗,
其情感大体方向就明确了。
(教学提 纲)202 1届高 考语文 诗歌鉴 赏专题 复习诗 歌思想 内容和 作者观 点态度 的评价 (获奖 课件17 页)( 免费下 载)
答题步骤示意图
学案四
学案五
-10-
(教学提 纲)202 1届高 考语文 诗歌鉴 赏专题 复习诗 歌思想 内容和 作者观 点态度 的评价 (获奖 课件17 页)( 免费下 载)
参考答案:情感①:表达了作者生活的凄凉、辛酸和伤痛。
关闭
描述对象①:上片从作者自己的角度,写“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表达了内心无处诉说
-4-
学案一
学案二
学案三
学案四
学案五
【典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春日京中有怀① 杜审言
今年游寓独游秦②,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③,明年春色倍还人。 注:①作者曾跟随武则天在东都洛阳居住,并结识了许多文臣武将, 成为知己和好友,第二年春天,他又伴驾回到西都长安。②游秦:此 处指游长安。③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7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课时作业(含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7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课时作业(含解析)

专题十七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1.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韦应物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李商隐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1)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乘兴而往——怅惘不遇——欣赏叹慕。

(2)城里少有人知;家住深山;与渔樵为伍;居室简陋。

(3)第一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友人住处环境,揭示其诗歌独特风格的成因,并暗寓对友人品性的赞颂。

第二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诗人不遇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突出访人的执着和情怀的深挚(或:通过想象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展示其生活情趣)。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周晋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

尽长无侣。

自对黄鹂语。

絮影香,春在无人处。

移舟去。

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此词主要表达了春色恼人的孤独惆怅之感。

上片抒发了卷帘放愁愁仍在的无奈、缺少诗朋酒侣而自对鸟语的寂寞之情,下片抒发了大好春光无人欣赏的惋惜、吟诗而未成的遗憾、梨花飘落如雨的怅惘之情。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课件:(二十)第3单元古代诗歌阅读第五节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课件:(二十)第3单元古代诗歌阅读第五节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秋 思① 陆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②,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③百尺楼。 【注】①陆游作本诗时年已七十九岁,闲居故乡山阴。 ②火牛:古代火攻战具,牛的双角绑上利刃,尾巴绑上易燃 物点燃令牛冲向敌军。③元龙:陈元龙,即陈登,三国时人, 素有扶世救民的志向。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女主人公是一位出征军人的妻 子,她目睹皇城奢靡的生活,联想到夫君征戍在外,顿生愤 懑不平之情与深切思念。
B.颔联的“心随明月到胡天”与李白诗句“我寄愁 心与明月”手法相似,都将明月当作心灵相通的媒介,都表 达出对远人的担忧与牵挂。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Fra bibliotek合诗句 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新法被废的痛苦与惋惜之情。首句既是写实,
又寄寓了政治上的感慨。新法被废,如梦消散,诗人内心无 比痛苦、惋惜。尾句则直抒愁情。②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 物的哲理感悟。中间两联通过对野草、鸣鸠、旧蹊、新径、 朱门、画楼的描写,阐释自然有新陈代谢、人事有兴废更
C.颈联上句借用典故表现女主人公的绵绵愁思,回文
诗可以反复回旋地阅读,恰若思妇情意百转千回;下句的 “笑”字运用了拟人手法。
D.尾联写女主人公不问夫君问主帅,何时才能燕然记 功,战胜而还,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相关联,赋予了本诗 更为深远的社会意义。
[解析]“皇城奢靡的生活”和“愤懑不平之情”属 曲解。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叙事点题,诗人午后就枕而眠,醒来梦境已悠 然远去,“百年”二字写出梦中所历时间之长。 B.第二句化用萧史、弄玉之典,感慨自己没有神仙道 术可以长留梦境之中,表达了对梦境的留恋。 C.颔联写了野草的花开花落,鸣鸠的相乳相酬,句句 是景语,句句亦是理语,景理结合,颇具深意。 D.“朱户欹斜见画楼”一句,描写朱户画楼兴废迭代 的情状,对比之中抨击了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 [解析]“抨击了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错,这句暗示 世间人事的不断变化和富贵荣利的不足慕。 [答案]D

2021版新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8-6概括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2021版新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8-6概括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解析:D 项,“结句是诗人途中的所见所感”错,尾联是诗人 的想象,是虚写。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方面的复杂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①放逐之悲:诗人被贬至遥远的南方,难免有悲情。②乡 愁之苦:途中思念故园,内心无限悲伤。③伤春之痛:暮春将去, 时光易逝。
(四)咏史怀古诗
【即时小练】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咏怀古迹五道(其一)① 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②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注】 ①此诗是诗人由夔州出三峡,到江陵游庾信故居所作。诗
(三)羁旅思乡诗
【即时小练】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题目。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1)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是唐代诗人宋之问被贬到泷洲后,次年春 秘密逃还洛阳探望友人所作的诗。作者借用途中遇到的景物抒发复杂的 感情。
B.颔联写出了三峡一带特有的风景:山势高峻,房屋依山而建, 耸入云霄,似乎把日月都遮蔽了。而当地的少数民族都居住在云雾缭绕 的山中。
C.颈联追究诗人“支离”“漂泊”的起因,在咏怀之中兼含咏史 之意,既是怀念古人,又是借古人庾信来咏怀。
D.尾联引入了庾信的典故,是说庾信一生中最“萧瑟”的事是命 途多舛,没能少年成名,到年老了才赢得诗名。
题型一 概括古Βιβλιοθήκη 诗歌的思想内容审考点·定思路
归纳考点 心中有数
(一)山水田园诗
【即时小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①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②。 【注】 ①雉雊(gòu):野鸡鸣叫。②《式微》是《诗经》中的一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3单元 古代诗歌阅读 第五节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课件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3单元 古代诗歌阅读 第五节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课件
(2)间接考查。往往在对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考 查中连带考查。
12/9/2021
12/9/2021
第五节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2/9/2021
诗歌的思想内由此所表现出来的作者 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
从高考卷考查情况来看,这一考点主要有以下两种考 查方式:
(1)直接考查。题干中多出现“(思想)感情”“情怀 (心情)”“志趣(志向)”“人生感悟”等字样,或就全篇 发问,或小切口深探究,试题多从诗词中的某一个字、某一 个意象、某一句诗、某一联诗等切入,要求考生分析概括 其中的情感。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第03课解题锦囊(含解析)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第03课解题锦囊(含解析)

第03课解题锦囊【解题锦囊】一、考点打破〔一〕设问方式梳理:(1)诗歌表达诗人什么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2)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趣〔心境,心情,人生理想,人生态度〕?(3)诗歌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4)诗人的情感有哪些变化?(5)请概括诗人情感。

(6)探究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根本答题步骤第一步:概括诗歌情感。

〔产生原因+感情基调〕第二步:结合诗句详细分析。

〔题目中有“哪些〞“概括〞等字样,答题时把情感内容一一概括出来即可,可不必做特别详细的讲解。

〕〔三〕方法总结及运用示范把握诗歌的感情和主旨七关注:一关注:诗歌题材。

每种诗歌题材都有自己特有的情感,把握了诗歌题材的情感分类,有助于快速而准确地对诗歌情感做出判断。

二关注:诗歌标题。

标题或提示诗歌题材类型,或直接间接透露作者思想情感。

三关注:诗歌作者。

联络时代及作者的人生际遇,知人论世,对把握诗歌的主题大有必要。

四关注:抒情词句。

抓住抒情词句可直接抒发诗歌的感情基调或思想感情。

五关注:意象意境。

有些常见的意象,往往能蕴含固定的含义。

通过分析意象、意境,可以准确感知诗歌情感。

六关注:注释小序。

借助注释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把握诗歌写作的背景、原因和内容。

七关注:诗中典故。

读透典故,能读出诗人的隐含在典故中的思想感情。

二、真题再现【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试题。

〔2021年高考全国新课标Ι卷节选〕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

苹洲烟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蒙的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贺知章恳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真题呈现】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考点定位】此题考察考生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才能。

2021-2022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7.5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课时作

2021-2022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7.5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课时作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7.5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课时作业题组一专题对应训练1.[观点态度]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溪桥晚兴郑协①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遗民;②芊芊:草木茂盛。

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解析:首先明确观点,然后运用诗歌的内容解释,注意抓住注释和诗歌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语。

此题注意抓住关键词语“寂寞”“晚照”“杜鹃”和注释中的“南宋遗民”分析情感。

答案:不同意。

本诗从表面上看表现了诗人悠闲、恬淡、无所事事,闲立观赏一川晚照的情景,其实作者内心是无比的凄凉、孤独和惆怅,亭基寂寞,野渡无人,落日晚照,杜鹃啼血,再加上诗人特殊的身份——南宋遗民,因而故国之思、亡国之痛自不待言。

2.[思想感情]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瑞鹧鸪辛弃疾期思①溪上日千回,樟木桥边酒数杯。

人影不随流水去,醉颜重带少年来。

疏蝉响涩林逾静,冷蝶飞轻菊半开。

不是长卿终慢世②,只缘多病又非才。

【注】①期思:地名,在今江西省上饶市。

罢官后的辛弃疾长期闲居并终老于此;②长卿终慢世:汉代辞赋大家司马相如字长卿。

慢世:傲世,以傲慢的态度对待世事。

下阕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是怎样表达的?请简要分析。

答:答案:下阕后两句表达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无奈与愤懑之情。

是借用典故来表达的。

作者用反话说以文章名世的司马相如远离世事,是因其多病又非有才之人,实则是借以委婉地表达自己空有报国之能,却不被任用的无奈和愤懑不平之情。

3.[思想感情]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瘦马图[宋]龚开①一从云雾降天关,空尽先朝十二闲②。

今日有谁怜瘦骨?夕阳沙岸影如山。

【注】①龚开,宋末元初人,曾居广陵幕府,宋亡后深隐不仕,靠卖画为生。

此诗是诗人为自己的画作《瘦马图》所作的题画诗;②闲,马厩。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古代文言文阅读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五)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相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古代文言文阅读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五)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相
(1)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
(2)从修辞手法看,主要是比喻(比况)、象征、拟人和对比。
(3)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
标志
①从对象上来看,咏物诗的对象一内韵、精神进行吟咏。
②从题目上来看,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形式。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常见古代诗歌的七种类型
一、送别怀人诗——多情自古伤离别,一种分别多样情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内涵
古人常常因事不得不与家人、情人或亲朋好友离别,送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吟诗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内容
送别诗涉及的范围极广,有君臣官场赠别,有市井朋友相别,有亲人情人送别。
内容
借怀古叹今叹个人命运的坎坷。
(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2)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
(3)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
(4)衬托,诗人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
标志
标题中有“咏史”“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古迹”“古人名”等。
山水田园诗是以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题材的诗歌。
内容
山水田园诗的基本内容是自然山川与田园风物。
(1)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写景的表现手法有:①白描与工笔;②观察角度高、低、俯、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③光、影、色彩的渲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④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⑤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
(3)常用的抒情方法:①借景抒情,融情入景。②乐景写哀情(反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概括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评价作者的
观点态度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题。

野人送朱樱
杜甫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数回细写①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忆昨赐沾门下省②,退朝擎出大明宫。

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③。

注:①写:这里指将樱桃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

②赐沾:沾赐,受到赏赐之意。

门下省,杜甫当年任左拾遗,属门下省。

③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

——第一组——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本诗以西蜀村民送朱樱为由,表达了诗人寄寓蜀地时较为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

全诗用语总体平易,寓意耐人寻味。

B.“西蜀樱桃也自红”的意思是西蜀的樱桃也自然地垂下鲜红的果实,其中的“也”字暗示出诗人所经历的时空变化。

C.“万颗匀圆讶许同”一句中,“万”字写出了樱桃的数量之多;“讶许同”是说这么多樱桃大小如此相同,让人惊叹。

D.此诗以“朱樱”为描写对象,采用以昔衬今的手法,前四句描写西蜀樱桃,体物精微,摹写工细。

后四句写由野人送朱樱而引起对当年皇帝赐樱的美好回忆,衬托了诗人在西蜀异乡收到“野人”相赠樱桃时的感激之情。

解析:D项“以昔衬今”错。

2.结合全诗内容,分析“此日尝新任转蓬”一句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

答:①既有尝樱的喜悦,又有由此产生的对村民的感激之情。

②“尝新”(村民赠樱桃一事),“此日”暗含对往昔生活的追念、对长安朝廷的思念,有抚今追昔之感。

③“任”字表明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可奈何之情(若理解成洒脱之情也可)。

——第二组——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野人相赠满筠笼”,野人,指村农;筠笼,指竹篮。

村农以“满”篮鲜果“相赠”,足见诗人与邻里相处和洽。

B.颔联上句写诗人担心樱桃碰破皮,表现了西蜀樱桃娇嫩易破的弱点,平添一丝哀愁;下句写樱桃形体“匀圆”,隐含对果农种植技艺与劳动的赞美。

C.全诗可分三层:前两联写“今日”,颈联忆“昨日”,尾联回到“今日”;引起颈联诗人回忆的,是“野人送朱樱”这一小小事件。

D.这首诗以“朱樱”为描写对象,采用今昔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供职门下省时的生活细节的深情忆念,拓宽了生活层面,增添了感情厚度。

解析:B项“弱点”的说法不妥,诗人此时的心情是喜悦的,并非“平添一丝哀愁”。

4.后人评价本诗“小题大做,托兴深远”,请简要概括诗人表达了哪些情感。

答:①对樱桃的喜爱、怜惜,对村民的赞美、感激;②对供职门下省时承赐樱桃的深情忆念,对王朝怀有的忠爱之情;③对昔盛今衰的感慨;④对自己身世飘零的无奈。

诗意速通:
西蜀的樱桃原来也是这般鲜红啊,乡野之人送我满满一竹笼。


得很透啊,几番细心地移放却还是把它弄破了,令人惊讶的是上万颗樱桃竟然圆得如此匀称而相同。

回想当年在门下省供职时,曾经蒙受皇帝恩赐的樱桃,退朝时双手把它擎出大明宫。

唉!金盘玉箸早已相隔遥远,今日尝新之时,我已漂泊天涯如同转蓬。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5~8题。

风雨中诵潘邠老①诗
韩②
满城风雨近重阳,独上吴山③看大江。

老眼昏花忘远近,壮心轩豁任行藏④。

从来野色供吟兴,是处秋光合断肠。

今古骚人乃如许,暮潮声卷入苍茫。

注:①潘邠老:北宋诗人潘大临,字邠老,其诗句“满城风雨近重阳”名闻遐迩。

后世多有借此句续诗成篇者。

②韩:南宋诗人,南渡后迁居江西上饶。

曾短期出仕,因当政者力主议和,被斥免后家居二十年。

③吴山:在浙江杭州城内。

④行藏:出处,行止。

语出《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后多指出仕及归隐。

——第一组——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诗人在重阳节前登吴山,正逢风雨,前人的诗意与自己眼前的景象恰相吻合,于是即景生情,落笔成章,虽直引前人成句入诗,但妙合无垠,别成佳作。

B.首联既说明了节令、天气和地点,更通过满城风雨的环境烘托,独上吴山远眺大江的行为展现,突出了抒情主人公孤独黯然、满脸忧郁的形象特征。

C.第三句写自己年届晚境,老眼昏花,既然健忘到记不清行路的地步,索性不再把远近放在心上,既有岁月催人、老之将至的悲慨,又有不戚戚于此的超然。

D.颈联写自然风光每每让人诗兴大发,而眼前这派秋景,却只带给诗人无尽的痛苦和感伤。

这两句一放一收,延续上联的跌宕之势,颇有杜诗顿挫之风。

解析:“孤独黯然、满脸忧郁的形象特征”分析不准确,主人公也有积极顽强的一面,其不顾老迈,冒雨登山的举动便为明证。

6.论者谓此诗尾联有“文已尽而意无穷”之妙,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

答:“今古骚人乃如许”句收束上联的议论,强调自己和古今诗人有共同的感受,“乃如许”三字以虚写实,蕴含万千慨叹。

后一句不解说这“如许”的感受究竟如何,而是化情入景,以景写情。

眼前的苍茫暮色和耳畔的澎湃江潮,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拓展了意境,给读者以无尽的回味。

——第二组——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首联出句引用,写快到重阳佳节之时,诗人于风雨飘摇中独登吴山之巅的形象。

B.颔联委婉抒情,既有年华渐老的感叹,也有无论入仕出仕,都意气轩昂的进取。

C.颈联情景交融,寄断肠悲愁的主观情感于本应吟兴的“野色”之上,形成对比。

D.尾联以景结情,以暮色苍茫中江水翻腾的画面收束全诗,有言尽而意无穷之妙。

解析:B项不是委婉抒情,而是直抒胸臆。

8.诗歌颔联传达出诗人的“壮心”,而诗歌的颈联又写出了诗人的“断肠”,这两种情感是不是矛盾呢?请联系诗歌文本谈谈你对
此的理解。

答:不矛盾。

①壮心:诗人面对野色迷人的吴山之巅和眼前的大江,触景生情,自然壮怀激烈。

②断肠:诗人又因为满城的秋风秋雨,人生的跌宕起伏,青春年华的流逝,独在异乡的孤单,油然而生悲愁。

③作为曾经入仕后又归隐的诗人,壮心不忘,正是断肠的原因。

38岁的诗人却说“老眼昏花”,应为愤激之词;尾联“今古骚人乃如许”,也透露出壮心难酬的伤感;结尾一句更以苍茫之景写归隐后的惆怅不得志之情。

诗意速通:
满城的风声雨声,原来是重阳佳节悄悄地临近;我独自登上了吴山,眺望着浩荡的大江。

老眼昏花,看不清景物,我已经不再计较距离的远近;壮心开朗豁达,再不把出仕与归隐放在心上。

自古以来,郊野的景色令诗人们忘情地吟咏;可眼前萧瑟的秋景,却使人黯然神伤。

古今诗人都是如此,与我相仿,我眼看着晚潮澎湃,一片苍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