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课件
合集下载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比较阅读-课件
(3)比较时注意点面结合,既要有总体 概括,又要有具体分析
描写手法: 景物描写的角度: 1.修辞手法:比、拟、夸 2.感官: 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 3.景物色彩角度: 浓艳、淡雅、斑斓、鲜明 4.时空角度:远近高低、由上到下、由内到外、点面结合 5.动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6.虚实:联想、想象、虚实结合,化虚为实 7.渲染、白描(粗笔勾勒) 8.衬托(侧面描写、以动衬静、以乐衬哀)
5.《苦笋》
译文
粗菜淡饭的餐盘中突然眼睛为之一亮,发现并列在
苦笋
餐盘中的还有如从襁褓中脱颖而出的婴儿一般洁白
陆游 〔宋代〕
的玉笋。
大家都知道正直不阿、廉洁自持的品性是由内在素 藜藿盘中忽眼明,骈头脱襁白玉婴。 质决定的,玉笋清淡苦涩的节操是与生俱来的。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看苦笋正如唐太宗看到魏征一样,不觉其苦,反 倒觉得其妩媚可亲,告诫孩子们千万别把这些苦笋
15.来诗的结句与王诗的承句都写到了“春风”,两句诗在处理景与情的关系时有何异 同?
(1)相同点:这两句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2)不同点:①“又将憔悴见春风”是借乐景抒哀情,借新春之景,比如“和购的 春风”来抒发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②“春风送暖入屠苏”则是以乐景写乐 情,通过写新年的第一天,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全家老小喝了屠苏酒,暖洋 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的热闹场景,抒发了作者的自信和愉快之情。手法+分析内容
对表达技巧题的考查,有的明确了表达技巧,有的没有明确表达技巧,但都需
结合作品分析、比较。解答表达技巧比较鉴赏题一般分以下三个步骤:
比较表达技巧: 分清类型,解析诗句,明确效果
进行比较时需要注意: (1)熟悉感情基调术语,会用这些术语
描写手法: 景物描写的角度: 1.修辞手法:比、拟、夸 2.感官: 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 3.景物色彩角度: 浓艳、淡雅、斑斓、鲜明 4.时空角度:远近高低、由上到下、由内到外、点面结合 5.动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6.虚实:联想、想象、虚实结合,化虚为实 7.渲染、白描(粗笔勾勒) 8.衬托(侧面描写、以动衬静、以乐衬哀)
5.《苦笋》
译文
粗菜淡饭的餐盘中突然眼睛为之一亮,发现并列在
苦笋
餐盘中的还有如从襁褓中脱颖而出的婴儿一般洁白
陆游 〔宋代〕
的玉笋。
大家都知道正直不阿、廉洁自持的品性是由内在素 藜藿盘中忽眼明,骈头脱襁白玉婴。 质决定的,玉笋清淡苦涩的节操是与生俱来的。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看苦笋正如唐太宗看到魏征一样,不觉其苦,反 倒觉得其妩媚可亲,告诫孩子们千万别把这些苦笋
15.来诗的结句与王诗的承句都写到了“春风”,两句诗在处理景与情的关系时有何异 同?
(1)相同点:这两句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2)不同点:①“又将憔悴见春风”是借乐景抒哀情,借新春之景,比如“和购的 春风”来抒发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②“春风送暖入屠苏”则是以乐景写乐 情,通过写新年的第一天,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全家老小喝了屠苏酒,暖洋 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的热闹场景,抒发了作者的自信和愉快之情。手法+分析内容
对表达技巧题的考查,有的明确了表达技巧,有的没有明确表达技巧,但都需
结合作品分析、比较。解答表达技巧比较鉴赏题一般分以下三个步骤:
比较表达技巧: 分清类型,解析诗句,明确效果
进行比较时需要注意: (1)熟悉感情基调术语,会用这些术语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课件(共22张PPT)
对某个字的理解:此句意思是处处是春色,人们还要到南山去寻觅。“苦”,形容 执著地追求,表达出了人们这种寻觅春色的执着。
(四省联考)C.“无巡”意为不拣选地方,形象 地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畅饮时的随意状态。
薄暮出城仍有伴, 携壶藉草更无巡。
对某个字的理解:这里的“无巡”当是不停推杯换盏地饮酒,分不清喝了多少巡 (次)。
作者 陆游 李贺 王建 陈与义 杜荀鹤 刘禹锡 陆龟蒙 王安石 陆游 杨巨源 陆游 魏了翁 李白 王勃
主题 爱国 乐观 坚定 美育 品格 劳动教育 友情 批判性阅读 耿介正直 积极乐观 劳动教育 国泰民安 深厚友情 个人价值4
命题价值导向
近五年来,高考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的选材主题基调是
昂扬明媚的,注重对学生的价值引导,非常注意所选诗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 一项是( ) A. 首句用词平易而含蕴丰富,写出了诗人与 友人重逢的感受,也体现出二人友情的深厚。 B. 诗人在称赞友人品行的同时对其处境表示 了担忧与同情,并告诫友人要适时曲意逢迎。 C. 二人河上相会,花朵争艳,鸟声此起彼伏, 生机盎然,烘托出了友人聚会的欢快之情。 D. 全诗情、景、理交融,既写出了对友人的 关切,也富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引人思考。
B.“花舞大唐春”写鲜花迎来的不是小 山村的春天,而是整个大唐的春天,尽显诗 人的胸襟与气魄。
C.“三径”运用典故写居处荒芜而内心 凄凉,与《归去来兮辞并序》“三径就荒” 的用法相近。
D.尾联卒章显志,诗人毫不掩饰地抒发 了自己喜悦的心情,祝愿年年岁岁风物常新。
【答案】C 【解析】“迷三径”有回家的路被萌发的春草遮蔽之意,但全诗洋溢着家
歌作品与教材相关内容的关联,也非常注意和学生生活实际 中的日常场景对接,尽可能营造一种令学生感到熟悉的生活 情境,真正考察学生的解读诗歌的能力。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课件(共45张PPT)
政治:诸侯争霸 的繁荣,成为中国古
,战争不断,社 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
会混乱
展的高峰;
礼治
经济:铁农具、 ②为中国古代文化的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牛耕出现,社会 经济迅速发展
发展奠定了基础; ③对后世有十分重要
而深远的影响
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0
合作探究
以史为鉴:诸子百家的思想中有哪些积极的东西值 得现代社会吸收和利用?
0
原理。
0
合作探究
百家争鸣
文化 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学派 代表
主要思想
社会背景
影响
道家
儒家
墨家
0
பைடு நூலகம்法家
春秋 老子 战国 庄子 春秋 孔子 战国 孟子 战国 荀子
战国 0 墨子
0
战国 韩非子
“无为而治”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主张德政,反对苛政 仁政、民贵君轻
①促进了思想和学术
➢ 时代:春秋后期
➢ 国籍:楚国
➢
著作:《道德经》 0
0
➢ 评0 价:道家学派创始人
0
➢ 主张:①应顺其自然; ②事物都有对立面, 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③政治上“无为而治”。
合作探究 孔子和儒家学说
任务三
【小组探究】观看微课:孔子及其学说,结合教材内容,小组合作整理孔子的个人信 息并掌握其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搜集整理学习孔子有关教育的言论,培养良好的学 习习惯。
儒家的仁政思想—— 以德治国,公平公正
孔子的教育思想—— 全民教育,因材施教等 法家的法治思想—— 以法治国,服务人民
0 墨家的兼爱非攻—— 博爱平等,反对战争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 诗歌鉴赏 优质课件
•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意象)的能力。回答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 可结合诗歌中描写雨后景象的诗句逐一筛选、提炼、概括即可。
答案:尘土涤净 紫烟渐散 雨过日丽 红花沾雨 柳色葱翠
2.(高考真题·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 □ 陈与义
3.(高考真题·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山寺夜起 □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一是色白,二是具有 动态。诗人在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 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动。
4. (高考真题·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水调歌头 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 □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 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 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②“余既”三句出自《离 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1)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2)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
答案: 本诗描写了一位哀伤、惆怅的贫女形象。她风采优雅、品德高尚、勤劳能干,针线 刺绣精巧,但生于蓬门陋户,伤叹无媒人可托,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诗人借她表达了因怀 才不遇、寄人篱下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意象)的能力。回答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 可结合诗歌中描写雨后景象的诗句逐一筛选、提炼、概括即可。
答案:尘土涤净 紫烟渐散 雨过日丽 红花沾雨 柳色葱翠
2.(高考真题·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 □ 陈与义
3.(高考真题·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山寺夜起 □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一是色白,二是具有 动态。诗人在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 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动。
4. (高考真题·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水调歌头 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 □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 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 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②“余既”三句出自《离 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1)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2)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
答案: 本诗描写了一位哀伤、惆怅的贫女形象。她风采优雅、品德高尚、勤劳能干,针线 刺绣精巧,但生于蓬门陋户,伤叹无媒人可托,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诗人借她表达了因怀 才不遇、寄人篱下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课件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 军 行》 5、厌恶战事,批评边将无能,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陇西行四首》
应该注意的是,边塞诗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复杂的,往 往是几种感情交织在一起。
比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包含了几方面的内容: 边塞壮丽的风光,边塞环境的艰苦恶劣,和朋友离别的不舍 之情,对家乡的思念。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读懂一首诗,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
古 读标题:诗歌题材
读作者 代 读注释
思想情感
诗
诗歌形象:人物、景物(意境)、事物 志向哲理
歌
读诗文 关键字(诗眼)词句 语言风格
表达技巧(艺术手法) 典故
8
7
6
5
4
3
2
1
干
即
送
羁托咏
边
山
谒
事
别
旅物史
塞
水
言
抒
怀
思言怀
军
田
志
怀
人
乡志古
旅
园
诗
诗
诗
诗诗诗
诗
诗
诗 歌 题
材
1
山水诗主要以山水作为 描写和抒发感情的对象。描 写自然风光为主。
田园诗多以田园风光为题 材。主要是描写农村生活、农 夫和农耕。
田园诗的典型物象 景物、人物、农具、植物、动物
1、景物:郭外、原野、农田、墟落、炊烟、白云、清泉、郊外 、草屋、柴门、荆扉、 2、人:邻人、野老、农夫、樵夫、渔夫、林叟、山客、牧童 3、农具:耒、耜、锄头、犁 4、植物(食品):五谷(黍)、栗、桑、麻、菊、 5、动物:鸡、犬、牛、羊、蚕、蛙
抒情方 ①借景抒情,融情入景;②乐景写哀情(反衬)。 式
应该注意的是,边塞诗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复杂的,往 往是几种感情交织在一起。
比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包含了几方面的内容: 边塞壮丽的风光,边塞环境的艰苦恶劣,和朋友离别的不舍 之情,对家乡的思念。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读懂一首诗,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
古 读标题:诗歌题材
读作者 代 读注释
思想情感
诗
诗歌形象:人物、景物(意境)、事物 志向哲理
歌
读诗文 关键字(诗眼)词句 语言风格
表达技巧(艺术手法) 典故
8
7
6
5
4
3
2
1
干
即
送
羁托咏
边
山
谒
事
别
旅物史
塞
水
言
抒
怀
思言怀
军
田
志
怀
人
乡志古
旅
园
诗
诗
诗
诗诗诗
诗
诗
诗 歌 题
材
1
山水诗主要以山水作为 描写和抒发感情的对象。描 写自然风光为主。
田园诗多以田园风光为题 材。主要是描写农村生活、农 夫和农耕。
田园诗的典型物象 景物、人物、农具、植物、动物
1、景物:郭外、原野、农田、墟落、炊烟、白云、清泉、郊外 、草屋、柴门、荆扉、 2、人:邻人、野老、农夫、樵夫、渔夫、林叟、山客、牧童 3、农具:耒、耜、锄头、犁 4、植物(食品):五谷(黍)、栗、桑、麻、菊、 5、动物:鸡、犬、牛、羊、蚕、蛙
抒情方 ①借景抒情,融情入景;②乐景写哀情(反衬)。 式
古代诗歌阅读与鉴赏(课件)
②每首诗的句数不限,可长可短。
近体诗的特点:
①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
②诗歌有严格的音韵格律要求,即绝句二四押韵,律诗二 四六八押韵。律诗四联八句律诗的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按表现手法分类:
浪漫主义 —— 想象、夸张、语言华美,一般表现对理想的 追求或对现实的不满和逃避。 现实主义——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 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其他还有:粗犷豪放、缠绵哀怨、含蓄蕴藉、悲怆幽怨。
例题:
对苏轼《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一词分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D、这首词反映了作者谪居黄州时的孤独与寂寞,表达了他 孤高自赏,不愿与世俗同流的生活态度。
答案:C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 对比、反语、反复等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抒情手段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怀古伤今
表现手法:
1、关于情与景 2、写史 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美景衬哀情 借古抒怀 虚实相生 借古讽今 想象 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 用典 铺垫 象征
诗歌具有以下重要特征:
1、强烈的抒情性:最集中、精炼、概括地反映社 会生活,充满作者浓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 2、和谐的音乐美:节奏鲜明,音调铿锵,讲究 押韵。 3、语言凝练,形象,含蓄。
古体诗 近体诗 隋唐时期出现的比较讲究音韵格律的诗歌。
古体诗的特点: ①作者是唐代以前的诗歌,一般都是古体诗。 ②唐诗中凡题目里有“行、吟、歌、引”等标志性字眼的 均为古体诗。
2024年高三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读懂诗家语精品课件
宾语前置
【语序倒装】
A.主谓倒装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正确的语序是:晴川汉阳树历历,鹦鹉洲芳草萋萋。 分析:“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 象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
天初逢扬州席上见赠》) 译文:沉船的旁边千帆竞发,病树的前头万树茂盛。
名—形
3、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译文: 山光使飞鸟怡然自乐,潭影令人心坦荡空灵。
形—使动
读懂诗家语 ——空白省略
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苏轼 《水调歌头》)
译文: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
|—
——
合乎押韵和对仗的要求
平仄不符合
昼卧 陆游
忽忽见春尽,徂年那更还。
|—
—|
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
—|
|—
转化词类 还原语序 补充省略 整合句意
牛刀小试:
次北固山下
唐代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译文
旅行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 恰好把帆儿高悬。
能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2.领会深层含义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读懂诗歌突破口
02 读懂“诗家语“
“诗家语”:是作者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和诗歌格律的要 求对诗歌的语言所做的变形处理。
古诗词特点:
凝练含蓄 言简意赅
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
【语序倒装】
A.主谓倒装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正确的语序是:晴川汉阳树历历,鹦鹉洲芳草萋萋。 分析:“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 象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
天初逢扬州席上见赠》) 译文:沉船的旁边千帆竞发,病树的前头万树茂盛。
名—形
3、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译文: 山光使飞鸟怡然自乐,潭影令人心坦荡空灵。
形—使动
读懂诗家语 ——空白省略
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苏轼 《水调歌头》)
译文: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
|—
——
合乎押韵和对仗的要求
平仄不符合
昼卧 陆游
忽忽见春尽,徂年那更还。
|—
—|
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
—|
|—
转化词类 还原语序 补充省略 整合句意
牛刀小试:
次北固山下
唐代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译文
旅行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 恰好把帆儿高悬。
能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2.领会深层含义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读懂诗歌突破口
02 读懂“诗家语“
“诗家语”:是作者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和诗歌格律的要 求对诗歌的语言所做的变形处理。
古诗词特点:
凝练含蓄 言简意赅
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语言鉴赏+课件79张
早上五盘岭① 岑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shē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释:①五盘岭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②出五盘:攀越五 盘山道登上山峰。 (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 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4分)
3.具有概括性、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或情趣性
这一般指动词,如大家非常熟悉的王安石《泊船瓜洲》中名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其“绿”字诗思深沉,情思浩荡:既生动形 象地写出了江南春风和煦、百草逐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之景,又 在这盎然生机中展示出作者当时奉诏回京的喜悦,其高度的概括性, 丰富的表现力,的确让人称道,难怪王安石不厌其烦,易“十许字, 始定为绿”。
诗眼
刘铁冷在《作诗百法》中说:“诗之有眼, 犹人之有目也。” 人之目,乃心灵之窗 口;诗之眼,则是洞察诗词旨趣的窗口。
所谓“诗眼”,是指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 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
具体阐释如下:
1.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这类词一般具有浓厚的感情色 彩。
如“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其中的“空”流露 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满腔报国热忱却一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深重 的怅惘与悲愤,准确深刻地点明本诗主旨
【注】①此诗为作者受小人毁谤,被贬 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②量(liàng) 移:唐宋时期公文用语,指官员被贬谪 远方后,遇恩赦迁距京城较近的地区移: 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是反 语,意为被贬到更偏僻的地方。
问:颈联中哪两个字用的生动传神? 请作简要赏析。
• ①释义: “拂”和“侵”。拂,吹拂。侵,侵占。 • ②手法/翻译:都用了拟人化的写法。竹声萧萧
诗歌鉴赏(课件)-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课件(全国通用)
2.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 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6分)
①“翁前子后孙扶掖”句,认为家庭中应存在亲厚和睦, 谐乐融洽的伦理关系。
②“商行贾坐农耕织”句,指出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应各 守本分,各司其职。
每答出一点给3分。“结合内容”1 分,“分析道理”2 分。
送别 李白 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路驶往三峡方向。 B.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 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 D.诗中前后两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将离别的友人,含义并无不同。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注] 魏了翁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
读诗句 疏通句意,存疑最可贵
觅什么?什么人情?为什么苦?
热闹的节日氛围:声音、画面、动作、活动。
2021年上海卷 晁补之《虞美人》 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词中画线部分。
2020年全国1卷 陆龟蒙《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020年新高考1卷 杜甫《赠别郑炼赴襄阳》 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 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020年全国2卷 王安石《读 史》
须知此意无今昔:指必须要明白,此中的深意,从前和现在都是同一个道理。 须知,指必须要知道。此意,此中的深意。无今昔,指不用区分现在和从前。即现 在和从前都是一个道理。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课件:送别诗鉴赏 (共41张PPT)
送别诗中常见意象之: 南浦、劳劳亭
“南浦”即南面的水滨,是著名的水滨送别地。
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屈原《九歌 河伯》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白居易《南浦别》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李白《劳劳亭歌》
“劳劳亭”又名新亭,距建康 (南京)大约十五里左右,是沿 长江顺流而下的必经之地。
送别诗中的常用意象
(1)时间意象:日暮、月夜、清晨、秋 (2)空间意象:长亭、谢亭、灞陵桥、劳劳亭 、南浦、渡口、古道
(3)具体物象:杨柳、柳絮(杨花)、孤帆、 流水、寒蝉、古道、夕阳、船(舟)、西风 、美酒、芳草、笛声、烟波、浮云、鸿雁、 子规
(4)乐曲:《阳关曲》、《骊歌》、《劳歌》
《离歌》、“阳关三叠”
4、送别诗常用的艺术手法之
直抒胸臆(直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衢洲别李秀才 方干
千山红树万山红, 把酒相看日又曛, 一曲离别两行泪, 不知何地再逢君?
2.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把自身所要抒发
的感情寄寓在景物中。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方法一:辨题目,通过辨别题目,确定诗歌类型。
2、请指出诗中的意象:
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对坐、 古道相送、 芳草离情、 晚风吹拂、 折柳赠别、 笛声幽怨、 夕阳下挥手、 劝君更尽一杯酒,从此山外山天各一方。
3.托物寓情(拟人):借助外界事物抒发
或表达自己的情感。
赠别二首(其二)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炬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高考语文复习中国古代诗歌鉴赏优秀课件PPT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 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 谁知? 【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1)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 分析。 【答】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 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 情。
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
感。
(关系+景物+情感)
05年全国: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
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都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
(4)从关键词、关键句入手 关键词一般指诗眼或词眼,所谓诗词之眼,是指诗歌最精
炼传神的字眼,这些地方往往是诗歌感情之所在。如王昌龄的 《闺怨》:“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一个“悔” 字把这位少妇的“闺怨”浓愁抒发得淋漓尽致。王安石《葛溪 驿》(08年湖南):“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一个“乱”字,贯穿始终,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李白《菩 萨蛮》(04年浙江):“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一个 “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使主题更 加鲜明。
常规真题 09年辽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08年江苏: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类似的题目在高考中俯拾即是。常规命题都是直接要求
回答出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第一题是针对全篇的发问的,
第二题针对部分诗句发问。
变式真题 09年江苏: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 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07年天津:“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这两道命题,虽然没有直接要求回答出诗歌情感,但在回答
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
感。
(关系+景物+情感)
05年全国: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
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都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
(4)从关键词、关键句入手 关键词一般指诗眼或词眼,所谓诗词之眼,是指诗歌最精
炼传神的字眼,这些地方往往是诗歌感情之所在。如王昌龄的 《闺怨》:“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一个“悔” 字把这位少妇的“闺怨”浓愁抒发得淋漓尽致。王安石《葛溪 驿》(08年湖南):“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一个“乱”字,贯穿始终,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李白《菩 萨蛮》(04年浙江):“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一个 “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使主题更 加鲜明。
常规真题 09年辽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08年江苏: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类似的题目在高考中俯拾即是。常规命题都是直接要求
回答出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第一题是针对全篇的发问的,
第二题针对部分诗句发问。
变式真题 09年江苏: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 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07年天津:“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这两道命题,虽然没有直接要求回答出诗歌情感,但在回答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比较阅读鉴赏+课件18张
阅读难度。
比较鉴赏题的特点:1.衔接教材,深化运用
。
2.课外比较,迁移运用。
2022年高考卷别
内容
题目
考
15.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
点
全国乙卷
《白下驿饯唐少府》(王勃) 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 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设
置
新高考II卷
《送别》(李白)
13.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
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与李商隐的《锦瑟》想比,本诗意象“锦瑟”的作用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 分析。(6分)
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6分)
渔夫(渔父或渔翁)是我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个意象。试将本词中的渔夫 与柳宗元《江雪》中的“独钓寒江雪”的渔翁作个比较,说说二者的不同之 处。(6分)
内容
题目
考
15.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
点
全国乙卷
《白下驿饯唐少府》(王勃) 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 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设
置
新高考II卷
《送别》(李白)
13.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
全国甲卷 浙江卷
《画眉鸟》(欧阳修) 《画眉禽》(文同)
(2022全国甲卷)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6分) ① 欧诗将画眉鸟作为寄托情怀的对象,抒发的是诗人归隐山林、挣脱羁绊、向往自 由的感情。 ② 文诗通过“公庭事简人皆散”前后对画眉鸟鸣声的听觉感受,衬托出了诗人高洁 出尘、闲散淡泊的人物形象。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任务群3古诗文阅读专题6古代诗歌阅读整体阅读指导pptx课件
抒情(主)
4.律诗对仗特点 就高考题古代诗歌阅读选诗来看,考查材料多为唐、宋诗中的律 诗。律诗每首八句,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其中颔联、 颈联必须对仗,这为解读诗歌提供了一定帮助。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
正对 衣冠成古丘”,从两个时代的角度抒发人事变迁、怀
古伤今之情
3.章法结构特点
诗词的一般章法结构如图所示,当然,也有很多诗歌采用诸如开宗
明义、直接点题、以景结情等章法结构。
近体 诗
词
绝句
前两句写景(次),后两句抒情(第四句 最重要)
律诗 前四句写景(次),后四句抒情(主)
首句渲染气氛
上阕 (片)
主句写景
尾句过渡
有的诗讲究起、 承、转、合
写景(次)
下阕(片) 承接上阕(片),表达主旨
(1)同学们熟悉的诗人,其生平背景等信息往往与命题点有联系; (2)同学们不熟悉且未加注释的诗人,其生平背景等信息往往与命题 点没有联系。
3.“看”注释 注释是对诗歌写作的说明或提示,它往往隐含着写作的动因、背 景,诗人的生平、风格、思想、 抱负、经历等重要信息。一般情况 下,高考卷中的注释不是可有可无的,往往对解题起着关键的作用。诗 歌注释蕴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 (1)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本诗的思想主旨; (2)介绍作者→暗示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3)介绍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读懂诗句; (4)介绍相关诗句→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5)提供与“此诗作于作者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的注解→与诗人 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等情感有 关。,
对
自己已经年老,仍居他人之下;春已归来,而自己远
反对
仗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歌鉴赏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Click here to add a title
(2)抒情手法: 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乐景写哀情、 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怀 (借古讽今)。 (3)描写方法: ①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②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由虚到实、由实到虚。
首联(律) 起—首句(绝)—写景或写事 作用: 1、点明点题,总领全诗;2、铺垫下文,渲染烘托; 3,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4、奠定基调,渲染氛围 5、抒发情感 颔联 承—(“起”而续)—补充说明,延伸,深化 作用:1、结构上:承上启下,传递逢合;2、为下文做铺垫。
诗歌的结构——起承转合
颈联 转—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 思路转换。前面铺蓄势已足,陡然一转变开生面,让诗歌顿生 波涛。 作用:1、表达方式的转折;(先叙事,后转折)2、虚实结合; 3、写作对象的转折;4、抑扬的转折;5、点面的结合(转一般 在第三句,但也有例句)
表现手法:衬托、渲染、对照、用典、想象、联想、象征、抑扬
结构技能: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卒章显志、首尾呼应、铺垫照应 描写手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白描、点面结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抒情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豪情壮志:建功立业、忧国忧民、忠君报国 愤世嫉俗:壮志难酬、怀才不遇、厌恶官场、鄙弃权贵 悲思愁绪:思乡念亲、羁旅之苦、仕途不顺、壮志难酬、 怀才不遇 欢快喜悦
怎么分析关键词呢?
1.解释字义。结合具体语境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含义,包括表 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2.描画画面。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合理想象和联想,把需 要赏析的字放入原句中结合诗句描述画面,要注意字不离句。 3.分析作用。点出该字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 表达效果,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这一点 是答题的重点环节,一定要答得具体全面,要有全局观,做到 句不离篇。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题步骤】 充分认识古代诗歌选择题的命题特点。 (1)考查全面。作为一道选择题,它主要是从诗句的内容、结构、 意象与意境、作者情感与主旨、艺术手法与效果等方面全面考查, 集理解与分析、鉴赏能力于一题。 (2)设误细微。命题者采用曲解原意、弄错对象、无中生有、 过度解读及随意引申等方式,把错误点放在选项的细微之处,尤其 是多放在一两个词语上。 (3)读懂诗歌。虽说解答该题要全面、细致地阅读诗歌,但有时 是边阅读边判断思考,无论是选择恰当的或不恰当的,错误总集中 在选项的某一两处细节上,绝大多数选项内容是正确的,所以,答 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准确理解诗歌的过程,题目答对了,诗歌也 就基本上读懂了。因此,它是帮助理解诗歌的极好的“拐杖”,更 有助于下一道主观题的解答。 本题B项“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错,“屈穷”并非指生 活贫穷,更偏重精神层面,指“不得志,处境艰难、窘迫”。 【获取答案】 B
第五讲 古代诗歌阅读
一、明确方向
二、掌握规律
(2018·全国Ⅰ卷)阅读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 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 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 ,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 络清晰。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解题步骤】要掌握回答这类题的一般答题步骤:①抓关键词 (譬如能够直接表明情感的信息)。②关注意象。③结合主旨、情 感分析。 完成本题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在此基础 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考虑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感。本 题中需注意“寒风又变为春柳”“烟濛濛”两处,展现了柳条的 朦胧多姿。这个意象的深层含义就是希望,所以可知作者在困境 中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获取答案】 ①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 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②表达了诗人虽 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