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填空题(原创带答案)1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练习题(附答案)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练习题(附答案)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练习题(附答案)1、我国古人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

古代的“及笄之年”、“弱冠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指称的年龄分别是:()A、15岁、20岁、30岁、40岁B、女子15岁、男子20岁、50岁、60岁C、女子15岁、男子20岁、30岁、40岁D、13岁、20岁、30岁、50岁2、寿联多是祝愿寿者长寿,称颂寿者的品德与功绩。

寿联多为五字或七字,也有达数十字或数百字的。

寿联切事、脱俗、工整而有韵味,选用恰切的词句,注以流畅的气势,使人看了即了解其意义,引起共鸣。

例如:“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还多一度春秋。

”这幅寿联写的老人岁数是:()A、60岁B、70岁C、100岁D、141岁3、“阴阳”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具有基础性性质的学说。

可以理解为:太阳光能照到的地方为阳,照不到的地方为阴。

山北当然照不到,为阴;水的北岸正对着太阳,为阳。

反之亦然。

所以,水南为阴,水北为阳。

例如:“江阴”、“汉阳”、“衡阳”、“华阴”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长江南岸、汉水的南边、衡山的南边、华山的北边B、长江北岸、汉水的北边、衡山的北边、华山的南边C、长江南岸、汉水的北边、衡山的南边、华山的北边D、长江北岸、汉水的北边、衡山的南边、华山的南边4、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浩如烟海,二十四史乃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精华,而“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精华。

“前四史”是指:()A、《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B、《国语》、《左传》、《战国策》、《史记》C、《左传》、《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D、《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5、《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

“四库”是指:()A、仁、义、礼、智B、经、史、子、集C、诗、书、礼、易D、礼、乐、书、数6、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所提出,是儒家的经典著作。

高考传统文化知识100题(填空题,附答案)

高考传统文化知识100题(填空题,附答案)

高考传统文化知识100题“一”型测试题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2.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 )。

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的《》。

4.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是 ( )的《》。

5.“天下第一行书”指( )的《》。

6.“天下第一关”指( )。

“二”型测试题7.“两司马”指汉辞赋家( )和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迁。

8.“二陆”指西晋文学家( )和陆云。

9.书法史上的“二王”指东晋时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和( )父子。

10.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指唐代诗人( )和( )。

11.“二程”指北宋时期哲学家、教育家程颢和( )兄弟。

12.“乐府双璧”指《木兰诗》和《》。

13.“二拍”指明末( )编著的话本集及拟话本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14.“二乔”指( )时乔公的两个女儿大乔和小乔。

“三”型测试题15.“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子( )、曹植。

16.“三苏”指北宋文学家( )与子苏轼、苏辙。

17.“三袁”指明代后期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宗道、( )、袁中道三兄弟。

18.“三玄”指《》、《老子》、《庄子》三书的统称。

19.“春秋三传”简称“三传”,指解释《春秋》的《》、《公羊传》、《穀梁传》。

20.“三吏三别”指唐朝杜甫创作的组诗,包括《新安吏》、《》、《潼关吏》和《新婚别》、《》、《无家别》六篇。

21.“三言”指明末冯梦龙纂辑的话本集及拟话本集《喻世明言》、《》、《醒世恒言》。

22.《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刘备、( )、张飞。

23.“三皇”通常指伏羲、( )、神农。

24.“三教”指儒教、( )、佛教。

25.“三纲”指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26.“三才”指天、地、( )。

27.“三牲”指用于祭祀的牛、羊、( )。

28.“三省”指中书省、( )、尚书省。

29.“连中三元”中的“三元”指封建科举考试( )、会试、殿试的第一名解元、( )、状元。

30.殿试三鼎甲:指状元、榜眼、( )。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填空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填空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填空题及答案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填空1.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话:XXX补天、XXX触山、XXX射日、XXX都保留在一书中。

2.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

3.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4.《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共有篇。

5.《诗经》按照音乐类型分为、、三类。

6.《诗经》中的“风”指各地区的乐调,包括。

7.《诗经》中的“雅”分为、。

8.《诗经》中的“颂”分为、、。

9.是《诗经》农事诗中最优秀的作品。

10.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11.“四书”指、、、。

12“五经”指、、、、。

13.是古代散文已经形成的标志,儒家的主要经典之一,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文集,以记言为主,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

14.是现存的第一部纪年体断代简史。

15.《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史书,记载周、鲁、齐、晋、XXX、楚、吴、越八国之事,是各国史料的汇编。

16.《战国策》由西汉编校收拾整顿成书,反应了战国时期“士”的兴起。

17.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赡完整的纪年史。

18.记载XXX及其门生言行,由XXX门生及其再传门生纂录而成,是一部语录体散文。

19.XXX,名翟,春秋时代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XXX”“节用”。

著有一书,今存53篇。

20.孙子,XXX,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著有《孙子》,又名,古代称为“兵经”,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21.七篇主要记实了XXX的说话,是XXX和其门生配合所著。

22.XXX,XXX,是学派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为《庄子》,其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23.XXX,名况,头脑家、教诲家,学派代表人物。

24.XXX针对XXX“性善论”提出“性恶论”,针对儒家“天命论”提出“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头脑。

著有32篇,代表作有《劝学》、《天论》等。

25.XXX,战国末韩国人,XXX弟子,学派代表人物。

高考语文常考古代文化常识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常考古代文化常识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常考古代文化常识练习及答案1.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上班叫“点卯”,点卯的“卯”是古代计时中的“卯时”,按照地支的顺序,相当于现在的上午7点到9点。

B.农历清明前的四个节气依次为立春、雨水、惊蛰、谷雨;一季又常用孟、仲、季来称呼,如仲春时节,山花烂漫。

C.2020年是农历庚子年,按传统说法是属鼠人的本命年;据此推算,2008年是农历戊子年,也是属鼠人的本命年。

D.古人把从黄昏到第二天拂晓分为五更。

其中“三更”大致相当于地支纪时法的丑时,也就是晚上11点到第二天凌晨1点。

2.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

下列关于传统节日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在阴历七月十五日,以祭鬼为主。

B.七夕节,来自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习俗以女子乞巧为主。

C.上元节,农历正月十五,以吃元宵、赏灯、舞狮和未婚男女交往为习俗。

D.重阳节,亦称“重九节”,主要习俗为登高、赏菊,也有喝雄黄酒、插茱萸等。

3.下列诗句中包含的传统习俗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②缠彩遥分地,繁光远缀犬③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④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A.①赛龙舟②赏月③祭土神④观花灯B.①祭土神②观花灯③赛龙舟④赏月C.①祭土神②赏月③赛龙舟④观花灯D.①赛龙舟②观花灯③祭土神④赏月4.下列诗句所描述的风俗,不属于古代年俗的一项是( )A.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B.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C.当年恶梦惊唐王,秦琼敬德守门旁。

D.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5.在“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一回中,贾政看到贾元春出的灯谜是“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这个谜语的谜底是( )A.年兽B.爆竹C.宫廷净鞭D.算盘6.下列诗句与中国传统节日无关的是( )A.北国三月沐春风,香车纷然乐踏青。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填空题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填空题

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我,我的,从秦始皇 开始专用于皇帝自称)、 ----(小国之君)、 ---(少德之人)、 ------(不善)。
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 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 低的人谦称------;女子自称妾;对别国称自己 的国君为寡君。 犬子、犬女:称自己的儿女;
1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
2驾
3天子
4陛下
(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 (3)对将军的敬称是--------。 (4)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
对使节称----; 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
1殿下 2麾下 3节下 4阁下
(5)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 仁等。
1父母
2父亲
3对方
4平辈、晚辈
5仁公
(6)称年老的人为----------,如“子路从而 后,遇丈人”(《论语》)。
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又称-----,妻母称丈母或------。
1丈、丈人 2妻父 3泰山 4泰水
(7)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如称已死的皇帝为------,称已经 死去的父亲为------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 为--------或------,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 (称对方)、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 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用于称----或----,如贤家(称对方)、贤 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八十道填空题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八十道填空题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八十道填空题1.中国传统节日中,春节是最重要的节日,也叫做______节。

答案:年2.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指______。

答案:造纸术3.传统的中国婚礼中,新娘会穿上红色的______。

答案:婚纱4.中国古代的五行中,代表水的是______。

答案:北5.中国古代的四书五经中,被誉为“中华文化的经典”是______。

答案:《论语》6.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烤鸭是哪个城市的特色菜?答案:北京7.中国传统的书法中,最著名的字体是______。

答案:楷书8.中国传统的音乐中,最为著名的乐器是______。

答案:古琴9.中国传统的医学中,最著名的脉学家是______。

答案:王叔和10.中国传统的武术中,被誉为“中国武术之父”的是______。

答案:宫崎勤11.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中,以线描为主要表现手法的是______。

答案:国画12.中国传统的建筑中,被誉为“万里长城”的是哪个朝代修建的?答案:明朝13.中国传统的服饰中,男子常穿的长衫叫做______。

答案:襦裙14.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烤全羊是哪个地区的特色菜?答案:新疆15.中国传统的节日中,中秋节是在农历的几月几日?答案:八月十五16.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是指______。

答案:指南针17.中国传统的乐器中,以吹奏为主要表现方式的是______。

答案:笛子18.中国传统的音乐中,以“高山流水”为代表的是哪个乐器的演奏?答案:古琴19.中国传统的舞蹈中,以“天鹅湖”著名的是哪个民族的舞蹈?答案:汉族20.中国传统的文学中,被誉为“古代小说之冠”的是______。

答案:《红楼梦》21.中国传统的书法中,以行草字体著称的书法家是______。

答案:张旭22.中国传统的绘画中,以山水画著称的画家是______。

答案:张大千23.中国传统的雕塑中,被誉为“石雕之王”的是哪个城市的作品?答案:大理24.中国传统的医学中,以针灸疗法著称的医生是______。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100试题1附答案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100试题1附答案

语文古代文化常识试题(一)A.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

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

B.持节:古代官名。

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

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C.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

D.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

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道”是宋仁宗赵祯年号。

所谓“年号”,是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B.“礼部”是古代“六部”之一,管理国家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并负责接待四方宾客等事务。

C.“立生祠”是古代一种民俗,即老百姓自发地为活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

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D.“御史”是古代一种官名,其职责多有变化。

自秦朝开始,御史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9.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的是( )A.“迁谪”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官员的调动,有升有降,但“左迁”必是升职。

B.“母艰”,就是“母忧”,指母亲的丧事。

C.“河北”在古代指的是黄河以北,这是一个古今异义词,与现代汉语中的行政区划是不同的。

D.“自号”,旧时给自己取的号,大都是士大夫和文人墨客,因均属通晓翰墨之人,无不别出匠心,各有所爱所好。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B.上林苑:古代帝王打猎的地方。

C.床:古代的坐具。

D.肃宗:皇帝的谥号,肃,恭敬、肃穆之意。

11.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

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精炼120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精炼120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精炼120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古代文化常识精练(1)1、寿联多是祝愿寿者长寿,称颂寿者的品德与功绩。

寿联多为五字或七字,也有达数十字或数百字的。

寿联切事、脱俗、工整而有韵味,选用恰切的词句,注以流畅的气势,使人看了即了解其意义,引起共鸣。

例如:“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还多一度春秋。

”这幅寿联写的老人岁数是:()A、60岁B、70岁C、100岁D、141岁答案:D解析:花甲,即60,花甲重逢就是120;增加三七岁月,就是再加三七二十一,就是141;古稀,即70,古稀双庆就是140;更多一度春秋,加起来就是141。

2、下列描写古代历史名人名家的对联,说法错误的是:()A、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颂李白B、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颂杜甫C、枫叶四弦秋,棖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颂白居易D、云过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

——颂王昭君答案:D解析:“云过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是唐代温庭筠的《苏武庙》说的苏武的事,而颂王昭君的对联是“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3、对联集句对大多非原创,是从已有诗文句子中选句配对,推陈出新。

与“劝君更尽一杯酒”(唐·王维)对仗工整的是:()A、天涯涕泪一身遥。

(唐·杜甫)B、与尔同消万古愁。

(唐·李白)C、八骏日行三万里。

(唐·李商隐)D、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杜牧)答案:B解析:题干“劝君更尽一杯酒”是唐代王维的《渭城曲/ 送元二使安西》诗句,“劝君”与“与尔”有第二人称相对,“更尽”与“同消”有动词相对,“一杯酒”与“万古愁”数量词相对,所以选B项。

A项“天涯涕泪一身遥”是唐代杜甫《野望》中的诗句;B、“与尔同消万古愁”是唐代李白《将进酒》中的诗句;C、“八骏日行三万里”是唐代李商隐《瑶池》的诗句;D、“替人垂泪到天明”是唐代杜牧《赠别》的诗句。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填空题(原创带答案)1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填空题(原创带答案)1
1孟襄阳、 2柳河东、 3王临川、 4康南海、 5袁项城
【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 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 族,故韩愈常以“----------”自称,世人遂 称其为----------。 再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有时自 己戏称“赵郡苏轼”、“苏赵郡”,就因 为苏氏是赵郡的望族。
1豫州刺史 2贾长沙 3陶彭泽 4岑嘉州 5柳柳州 6贾长江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填空题 (原创带答案)
(1)古人的称谓
【直称姓名】 有三种情况: (1) 如“庐陵文天祥自序其 诗”。 (2) 。如“左将军王凝之妻 也”,“陈太丘与友期行”。 (3) 。如“不幸吕师孟构恶 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1自称姓名或名。 2用于介绍或作传。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称字】古人幼时 ,成年(男20岁、女15 岁) ,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 便于 称谓,对 或 称字出于礼貌 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 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 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 为欧阳永叔,苏轼为苏子瞻等。 1命名、 2取字、 3他人、 4平辈、尊辈
1官名、 2王右军、 3王右丞 4、杜工部、 5苏学士
【称绰号】又叫-------或-------,绰号一般根据某 人的外貌、性格、行为等特征而另起的“名 字”。绰号有褒有贬,如李白外号“--------”, 项羽绰号“-----------”等。 【称小名】称呼对方小时候的名号,以示-----或 --------。如称呼曹操为“阿瞒”。
1西汉、 2清朝 3太庙 4祖、 5宗 6隋、 7唐
【称年号】 年号是封建皇帝------的名号,由西 汉-------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以 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 叫做---------。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 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明朝自第一代 皇帝--------开始,包括明、清两代,每一个皇帝 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只用------年号,如明太祖 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周礼》《礼书》合称“三礼”。

B.儒家所称道的礼,可谓包罗万象,其内容涵盖政治制度、宗教仪式和社会风俗习惯等。

C.中国古代礼乐并称,乐其实是礼的一部分,附属于礼,用来补充仪文(礼仪形式)的不足,以助教化。

D.孔子教导学生“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周朝时,礼、乐皆为贵族社会专有。

2.对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书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B.遂通五经,贯六艺: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六艺,就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C.举孝廉不行: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D.天子射上林中:上林,即上林苑,皇帝游猎的场所,在长安西,周围三百里。

西汉司马相如曾作《上林赋》。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谪,官吏降级,相当于贬。

白居易《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当浔阳城。

”B.拜,授予官职,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

《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张衡传》:“公车特征拜为郎中。

”C.除,一般指免去旧职且不授予新职。

如果是“左除”,则是降级授职之意。

D.擢,既由选拔而提升。

超擢则是越级破格提升的意思。

4.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孟德,即曹操,“孟德”是他的字。

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B.号,又称别号、表号。

一般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尊敬。

如陶渊明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

C.在古代,人们常用晦、望、既望、朔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

农历每月第一天叫晦,月中叫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朔。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检测含答案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检测含答案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检测含答案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检测含答案古代文化常识检测(1)1、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望,农历每月十五。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晦,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朔,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B、青衫,多为低阶的官服或卑贱者的衣服。

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哀痛的情感。

C、望帝,战国时蜀国君主的称号,传说他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

后用“望帝”代指杜鹃鸟,也用以指悲哀凄惨的啼哭。

D、干支纪年法,是我国历法上自古以来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

“干支”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总称。

2、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

B、“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一一部曲行伍,泛指部队。

C、“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

D、“伯”在古代是爵位称呼,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

3、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古代官职变动中,“出”是由京城到地方做官,“入” 是由地方进京城做官。

B、“季秋”是指秋天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九月,古代一个季度的三个月分别用“孟、仲、季”来表示。

C、“改元” 一般是指新皇帝即位后改变纪年的年号,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

D、“再拜”是指再次拜谢,这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用于表达敬意。

4、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擢”指迁官,即升职。

与“擢”相同的还有“察”与“举”等词。

B、“昆弟”指兄和弟,比喻亲密友好。

C、“甫冠”指刚刚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

D、“追赠”指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追授给死者一种官职或称号。

5、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黜陟”中的“黜”指降职或罢免,“陟”指晋升、进用,该词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

B、“射礼”,古代重武习射,常举行射礼。

射礼有大射、宾射、燕射、乡射四种。

C、“箕踞”,古代礼节的一种,两股着地伸直两腿,形似畚箕。

古代文化常识(含答案)

古代文化常识(含答案)

文言文专项复习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检测题(一)1、称杜甫为杜工部,称左光斗为左忠毅公,称陆游为陆放翁,分别是以_ _、_ _、_ _ 来称呼人。

A.郡望、爵名、号B.郡望、爵名、谥号C.官职、爵名、号D.官职、谥号、号2.我国古代文人学士的作品集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

下列作品集《柳河东集》、《聊斋志异》、《范文正公集》、《李太白全集》、《稼轩长短句》、《王右丞集》、《白氏长庆集》命名方式为:A.地名、年号、谥号、字、号、官职、书房名B.地名、书房名、谥号、号、字、官职、年号C.书房名、地名、官职、号、字、谥号、年号D.地名、书房名、谥号、字、号、官职、年号3.下列各句的叙述,有错的一项是()A.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伉俪”喻夫妇。

对老师称“子”“夫子”“师”“先生”。

B.臣民称皇帝为“陛下”,皇帝对臣下表示宠爱时称臣下为“卿”“爱卿”。

C.古人在称谓前加个“先”字,表示已经死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如已死的皇帝为先帝,已死的父亲为先考,已死的母亲为先妣,已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

D.“卑己尊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人在称别人的父亲时,敬词有令堂、令尊等;称自己的父亲时,谦词有家慈、家君、家尊等。

4.下列称谓中,全属谦称的一项是()A.孤足下不才 B.愚仆小子C.妾寡人臣 D.孤不谷竖子5.下列关于称谓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陛下是对帝王的称呼,古代不敢直称帝王,而称宫殿台阶下,表示敬畏。

B.臣早期是古人表示谦卑的自称,百姓也可以自称“臣”,后用作臣下对君主的自称。

C.卿早期是古代对人的敬称,适用范围较广,后来多用作君主对臣下的称呼。

D.朕是古人的自称,本来没有贵贱之分,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诸侯王或皇帝的自称。

6.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有取字、号的习惯。

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

人们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而称其字、号。

B古人有一些表示特定关系的称呼。

古代文学常识填空题.doc

古代文学常识填空题.doc

1.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

名—,字,鲁国阪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思想核心为“仁”。

现存《》,记录了孔子的言行,为其弟了及再传弟了编集。

《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史书。

《》是我国第一部的编年体史书,与《春秋》里的《春秋.传》和《春秋.传》合成为春秋三传。

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为《》。

2.老子:春秋时思想家、学派创始人。

一说老子即老聃,姓李名—,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

主张清静无为。

《》是道家典籍,有81章。

3.墨了:春秋时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鲁国人。

主张"” o《墨了》是墨家的典籍,为墨了及其弟了所写。

4.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

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

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被尊为“”,乂与孔子并称" ” o主张实行"”、"”,与弟子著书7篇261章,即《孟子》。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的杰出散文著作。

5.庄了:战国时期思想家。

名周,继承老了之“道德自然”观。

《庄了》是道家著作, 也称《经》。

6.荀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名—。

他是韩非和李斯之师,《荀子》为儒家著作,现存32篇。

7.韩非:战国末年的哲学家和政治家。

著有《孤愤》、《一五蠢》、《说难》等,《》是法家代表作,后人集韩非之作及评韩之文而成,55篇。

韩非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8.《列了》:相传为战国郑人所作。

原存木了几经遗失,现存本了由东晋张湛辑注,《愚公移山》出于此本。

9.《吕氏春秋》:一名《吕览》,先秦杂家代表作,战国末年秦相集门客编写。

10.诸子散文:先秦时期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或他们的著作。

先秦诸子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十家,其中最重要的是—家、—家、—家和—家,其代表著作分别为《论语》、《孟了》、《荀了》、《老子》、《庄了》、《韩非了》、《墨了》。

在各学派中,首先兴起的是由孔了创立的儒家,继起的是墨家,然后是其他各家。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填空题(原创带答案)1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填空题(原创带答案)1
领袁世凯被称为 ----------(河南项城人)。
• 1孟襄阳、 • 2柳河东、 • 3王临川、 • 4康南海、 • 5袁项城
© 2008 DUST Manufacture © 2008 尘灰 制造
【称郡XCH望高考复】习之现韩代文阅愈读 虽系河内河阳(今 河南孟县尘灰)人教学课,件 但因昌黎(今辽宁义 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 “----------”自称,世人遂称其为----
XCH 高考复习之现代文阅读
尘灰 教学课件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填空题 (原创带答案)
(1)古人的称谓
© 2008 DUST Manufacture © 2008 尘灰 制造
【直称姓名】 有三种情况: XCH 高考复习之现代文阅读
(1)
尘灰 教学课件
如“庐陵文天
祥自序其诗”。
(2)
。如“左将军
王凝之妻也”,“陈太丘与友期
壮飞楼)。
• 1斋号、 • 2室号
© 2008 DUST Manufacture © 2008 尘灰 制造
【称籍贯XCH】高考如复习唐之现代代文阅诗读 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 人称--------;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 柳宗元是河尘东灰 (教今学山课件西永济)人,故而人称---------;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 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 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北洋军阀首
便于
尘灰称教谓学课,件对

称字出于礼貌
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
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
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
为欧阳永叔,苏轼为苏子瞻等。

高考语文常见古文化常识模拟题及答案(一)

高考语文常见古文化常识模拟题及答案(一)

高考语文常有古文化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古代文化知识理解与识记检测(一)1.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有关内容的讲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 古代男子18 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

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

B“. 进士及第” 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C.郊祭犹郊祀。

古代于郊野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家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衹、人鬼。

D.先人对死的称呼等级威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医生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侯蒙属医生,故死为“卒” 。

2.以下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讲解,不正确一项的是()(3分)A.“迁谪”谓官吏因罪贬职并流放,此中“迁”指官员的调换,有升有降,但“左迁”必是升职。

B.“母艰”,就是“母忧”,指母亲的丧事。

C.“河北”在古代指的是黄河以北,这是一个古今异义词,与现代汉语中的行政区划是不一样的。

D.“自号”,旧时给自己取的号,多半是士医生和文人墨客,因均属精通翰墨之人,无不别出匠心各有所好。

3.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有关内容的讲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A.“贞观”是唐代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称。

B“.陛下”本来指站在宫廷台阶下的侍从,此后成为与帝王当面应付时对帝王的敬称。

C“. 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换常用词语。

详细表示升官之意,则常用“右迁” 一词。

D“.乞骸骨” 指古代官员自请离职,意为恳求使骸骨归葬故土,近似的词语还有“致仕”。

4.以下对文中词语的有关内容的讲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迁”在古代称调换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

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处的官。

B.原文“宣德二年”中的“宣德”是年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
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
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苏轼为苏子瞻等

• 1命名、 • 2取字、 • 3他人、 • 4平辈、尊辈
取定。号,一般只用于 ,以显示某种志 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
。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 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欧阳 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苏轼号东坡
。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
变年号,叫做---------。明朝以前,封建皇帝
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
明朝自第一代皇帝--------开始,包括明、清两
•代1,纪年每一个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只用-----
•-年2武号帝,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
• 3建元 • 4改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5朱元璋
• 6一个
加。追加者亦可视为-------。尊号一般认为产 生于唐代,但实际上早在------统一中国之初 ,--------等人就曾为当时的秦王政上尊号曰“
秦皇”。 • 1尊崇褒美、
• 2谥号、
• 3秦、
• 4李斯
-相称;南北朝诗人谢灵运袭其祖谢玄的爵号 康乐公,故世称---------;唐初名相魏徵曾封 爵郑国公,故世称-------;北宋王安石封爵荆 国公,世称---------;司马光曾封爵--------,世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填空题 (原创带答案)
(1)古人的称谓
(2)
。如“左将军
王凝之妻也”,“陈太丘与友期
行”。
(3)
。如“不幸吕
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
• 1自称姓名或名。 • 2用于介绍或作传。 •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了便于
称谓,对 或 称字出于
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
居士,陆游号放翁,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 1别号、表号、 • 2父亲或尊长、 • 3自己、 • 4自称、
称号叫
。如称陶渊明为
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
,范仲淹为范文正公,林则徐为 ••林12谥文“恶号谥忠、”丑公”。则而是称一奸种臣秦桧。为“缪
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 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再 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 •为1斋饮号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 • 2室号 其斋名为壮飞楼)。
以“----------”自称,世人遂称其 为----------。
再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可 ••他12昌韩有黎昌时韩黎自愈、、己戏称“赵郡苏轼”、 “苏赵郡”,就因为苏氏是赵郡
的望族。
把-------用作人的称谓在古代相当普遍, 如称贾谊为贾太傅;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官 至右军将军,至今人们还称其--------;王维曾 任尚书右丞,世称--------;杜甫曾任左拾遗, 故而被称为杜拾遗,又因任过检校工部员外 郎,故又被称为-------;苏轼曾任端明殿翰林
•长2江贾长县沙主簿,世称--------,他的诗集就叫《长
• 3陶彭泽 • 4岑嘉州
江集》。
• 5柳柳州
• 6贾长江
学士,被称为----------。
• 1官名、 • 2王右军、 • 3王右丞 • 4、杜工部、 • 5苏学士
名字”。绰号有褒有贬,如李白外号“-------”,项羽绰号“-----------”等。
【称小名】称呼对方小时候的名号,以示----或--------。如称呼曹操为“阿瞒”。
• 1外号、 • 2诨名、 • 3诗仙、 • 4西楚霸王 • 5亲密、 • 6侮辱
称司马温公。
• 1莱国公 • 2武侯 • 3谢康乐 • 4魏郑公 • 5王荆公 • 6温国公
任----------,故以官地称之。再如贾谊曾贬为
长沙王太傅,世称--------;陶渊明曾任彭泽县
令,世称--------;岑参曾任嘉州刺史,世称---
----;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柳
• 宗1豫元州曾刺任史 柳州刺史,世称---------;贾岛曾任
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 称----------;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 人称---------;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 川(江西临川人);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 --------;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被称为 ----------(
河南项城人)。
• 1孟襄阳、 • 2柳河东、 • 3王临川、 • 4康南海、 • 5袁项城
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 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
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 在------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 ,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 者方可入庙奉祀。-----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
了庙号。
• 1西汉、 • 2清朝 • 3太庙 • 4祖、 • 5宗 • 6隋、 • 7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