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一二单元复习提要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各章节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人类社会的起源- 人类的起源和定居- 生产方式的变革与文明的发展- 史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人口与环境的关系第二章:古代文明与原始宗教- 早期文明与文化的发源地- 文明的特征与古代文明的发展- 原始宗教的产生和发展- 古代文明中的科技与艺术第三章:古代中国- 中国古代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 中华文明的发展和特点-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第四章:古代埃及- 埃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 古埃及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古埃及的农业和手工业- 古埃及的宗教和第五章:古代印度- 印度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 古印度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古印度的农业和手工业- 古印度的宗教和文化第六章:古代希腊- 希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 古希腊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古希腊的城邦制度和文化- 古希腊的科技和艺术第七章:古代罗马- 罗马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 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古罗马的城市和公共设施- 古罗马的法律和技术第八章:南北朝与隋唐- 南北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隋唐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科技与对外交往第九章:宋代与元代- 宋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元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文化与科技的发展- 对外交往与世界之交第十章:明代与清初- 明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清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和平年代与封建时代的矛盾第十一章:古代欧洲- 欧洲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 古代欧洲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文化与科技的发展- 欧洲中世纪和宗教改革第十二章:古代亚非- 亚非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 亚非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文化与科技的发展- 古代亚非的贸易和交流第十三章:中世纪欧洲- 中世纪欧洲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城市兴起与封建制度的矛盾- 文化与科技的发展- 宗教改革与宗教战争第十四章:近代东方- 近代东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 近代东方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文化与科技的发展- 近代东方的开放与现代化。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北师大版)
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公元前,公元后。
1世纪=100年。
1年代=10年。
前20年为初,后10年为末。
第一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云南元谋,长江流域。
日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迹最多的国家。
★ 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北京周口店,黄河流域。
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
已经能直立行走,上肢发展较快以及脑的进化,说明: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已经使用天然火。
群居生活(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
使用打制石器。
★ 山顶洞人,距今约1.8万年,北京周口店,黄河流域。
和现代人已经没有多大区别。
已经能够人工取火。
氏族生活。
使用磨制石器,有了装饰品。
(说明已经懂得爱美)★ 骨针的使用,说明山顶洞人已经会缝制衣服了,并且已经熟练掌握了磨制技术和钻孔技术。
★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使用打制石器,属于旧石器时代。
★ 火使用的意义:用火烧烤食物、照明、御寒、驱赶野兽。
火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第二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半坡聚落,距今约6000多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
半地穴式房屋。
种植粟(我国是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
饲养猪狗、渔猎。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钻孔石斧)、使用弓箭。
陶器是主要用具(鱼纹彩陶盆)。
称为彩陶。
★河姆渡聚落,距今约7000年,浙江余姚,长江流域。
干栏式房屋。
种植水稻。
饲养猪狗、水牛。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骨耜。
陶器是主要用具(刻画猪纹黑陶钵)半坡居民与河姆渡居民房屋不同的原因:因为两地自然环境不同,半坡居民地处北方,干旱少雨;河姆渡居民地处南方,潮湿多雨。
★材料阅读——人类走出洞穴盖房定居有什么重要意义:使人类已过上定居生活,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改善了生存环境,扩大了活动空间,提高了生活质量。
★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大汶口居民使用磨制石器,出于新石器时代。
第三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为什么中国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炎帝、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册)
说明: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中考复习提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1.距今约有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
(1965,云南元谋发现两颗牙齿化石及石器)2.距今约有70万年至约 20万年的北京人,仍保留猿的特点,已经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打制石器,又称旧石器,会制造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已经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靠采集、渔猎为生),是原始社会的组织形式。
(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1987年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
)3. 距今约有1.8万年的山顶洞人,和现代人没多大区别,麿制石器,又称新石器,会人工取火。
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1、氏族公社驻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都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体现了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人类已经定居,靠农业为生,出现制陶业)。
2、河姆渡聚落遗址位于今天的浙江省余姚河姆渡村,距今大约7000年,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是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
河姆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他们居住的房屋是干栏式的。
3、半坡聚落遗址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半坡村,距今大约_6000_年,主要粮食作物是_粟__,是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
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陶器(彩陶)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
他们居住的房屋大多是半地穴式的。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5.山东大汶口聚落位于现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距今大约4-5千年,以农耕为主,出现了私有财产,产生了贫富分化。
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1.炎帝(神农氏),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
(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2.黄帝(轩辕氏),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是距今约4000多年前的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2
第3课华夏之祖2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3
第6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3
第7课春秋战国的纷争4
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4
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5
第10课百家争鸣5
第11课先民的智慧与创造6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6
第14课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7
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8
第16课秦汉开拓疆域和丝绸之路8
第17课先进的科学技术10
第18课昌盛的文化10
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11
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11
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12
第23、24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13
重点材料解析题13。
七年级北师版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北师版历史上册复习提纲1.历史是讲究证据的学科,历史研究的是人类历史上创造的所有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2.人类大约形成于三四百万年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化石叫做露西,露西被发现于东非。
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发现于云南元谋的元谋人,大量的考古发现有力的论证了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3.在文字产生之前的历史,我们要去研究主要要依靠考古发掘,而研究古人类的主要依据就是化石和石器。
化石是远古时期动植物的遗骸在地球运动和矿物质的作用下石化形成的特殊物质。
4.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在我国境内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原始人类活动的遗迹,我国原始人类分布的主要特点有: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多靠近大河。
这样的分布特点主要是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更有利于为原始人类的生活提供保障。
5.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发现最早的人类,他们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县一代。
在元谋人遗址中,发现了两颗牙齿化石、少量的粗糙的石器以及一些烧骨和炭屑。
这说明元谋人已经懂得使用火和制造最简单的工具打制石器即旧石器。
会不会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
因此,在元谋人的遗址中发现的粗糙石器和牙齿化石都是很重要的考古发现。
6.20世纪20年代,周口店北京人被发现并命名,这是20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北京人遗址中出土了5个完整的头盖骨、40多个直立人个体化石、近10万件的动物化石和石器,堆积层达40多米。
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被发现的材料最齐全、内涵最丰富的直立人化石遗址,北京人正处于晚期猿人向早期智人进化的过渡时期,为我们研究人类的进化和当时的生活状态提供了大量的材料,因此我们本课也特意将它列为远古人类的代表。
7.北京人被发现在北京西南的周口店,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到20万年前,他们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很高、嘴部突出,身高约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较长,学会了会直立行走,但是依然保留了许多猿的体貌特征。
北师版七年级历史复习提要
北师版七年级历史复习提要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 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一、元谋人时间:距今约知最万年。
发现地点:省元谋县。
属于流域。
意义:中国目前已古老的人类。
二、北京人时间:距今约70 万-万年。
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一带。
属于河流域。
情况:还保留着的一些体质特征。
制造和使用制石器。
使用火。
过群居生活。
在从猿转变人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三、山顶洞人:时间:距今约万年。
发现地点:周口店一带。
情况:面貌同现代人已没有多大区别。
懂得钻孔技术,使用骨针。
会人工取。
第2 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河姆渡聚落时间:距今约年。
位置:省余姚河姆村。
属于流域。
情况:普遍使用制石器。
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制造和使用黑陶。
定居,居住式房屋。
意义:反映了古代农耕文明。
)二、半坡聚落时间:距今约年。
位置:省西安半坡村。
属于流域。
情况:普遍使用制石器。
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制造和使用陶。
定居,居住式房屋。
意义:反映了古代农耕文明。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时间:距今约千年前。
情况:聚落成员之间产生了贫富分化。
第3 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一、炎帝与黄帝1、在古史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的首领。
2、炎帝的贡献: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
他号称氏,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3、黄帝和与其有关的贡献: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他的妻子养蚕抽丝技术。
4、炎帝、黄帝与华夏族(汉族的前身)的形成(1)炎黄联合打败以为首的部落。
(2)炎黄在“阪泉之野”大战后,炎黄二部落走向联合,占据中原地区并不断繁衍,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
5、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形象。
二、尧舜“禅让”1、禅让:用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
2、禅让情况:尧传位给,又传位给禹。
禹是“禅让”制度下产生的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
三、大禹治水禹吸取其父鲧的教训,采用 堵水和疏通 相结合的方法,把汹涌的洪水引入大 海。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北师大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北师大版历史是中考的一个科目,我们要学好历史,首先要找对方法,特别是要做好复习提纲,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北师大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北师大版夏商西周的更替一、我国历第一个国家“家天下”的夏朝1、建立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2、建立者:禹3、都城:阳城4、政权机构:城堡、宫殿、军队、刑法、监狱夏朝成为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原因:1、夏朝按地区划分国民(九州);部落按血缘划分人群;2、建立了压迫人民的国家机构:军队、刑法、监狱;3、“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开始“家天下”“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应该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其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私有制的出现和对立阶级的产生夏灭亡的原因:夏桀暴虐成性、荒x度、大兴土木、剥削百姓二、商朝的建立1、公元前1600年,商汤建立商朝,定都亳2、盘庚迁都:殷公元前1300年3、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政治上:是当时世界上的国家之一。
经济上: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广泛使用青铜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青铜文明。
文化上:甲骨文已经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成熟的文字。
三、西周的建立1、建立时间:公元前1046年2、建立者:周武王3、都城:镐京(今西安)4、西周的政治、经济政治:分封制农业:农作物品种增多,已有人工灌溉手工业:分工较细(百工);原始瓷器制作比较普遍建筑业:建筑物上开始使用“瓦”四、西周的灭亡及东周建立1、西周灭亡时间: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2、东周开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洛阳)五、夏、商、西周三代的灭亡有何相似之处?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1)荒x度,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被人民所抛弃。
(2)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政策应该符合人民心愿;用人做到唯才是举,广纳谏言。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分封制的作用作用《春秋》《战国策》西汉刘向编写内容周王的分封:“授民授疆土”诸侯的义务:服从周王,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
历史北师大版七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纲要第 1 课祖国境内的太古居民 1第 2 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2 第 3 课华夏之祖 2第 4 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3第 6 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3 第 7 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4第 8 课铁器牛耕引起的社会改革 4第 9 课甲骨文与青铜器 5 第 10 课百花怒放 5 第 11 课先民的智慧与创建 6 第 13课秦帝国的兴亡 6第14课秦始皇增强中央集权的举措 7第 15 课汉武帝推动大一统格局 8 第 16 课秦汉开辟领土和丝绸之路 8第 17 课先进的科学技术 10第 18 课鼎盛的文化 10第 20 课三国鼎峙场面的形成 11第 21 课南方经济的发展12第 22 课北方的民族汇聚 12第 23、 24 课承前启后的魏晋南北朝文化13要点资料解读题 14第 1 课 祖国境内的太古居民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 元谋人2、我国历史最早能够上溯到170 万年前3、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差别。
4、劳动 在从猿到人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距今时间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江)北 京 人 ( 黄距今约七十至二十万年河)山 顶 洞 人 ( 黄距今约一万八千年河)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图:代表文化 距今时间 体质形态 工具制造 用火 观点社会组织 北京人距今约 70 保存猿的 打制粗拙 使用天然 原始人群代表文化 元谋人(长北京西南周口店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窟发现地址云南省元谋县1/18山顶洞人距今约与现代人掌握磨光人工取火懂得爱美氏族万年基真同样钻孔技术死后埋葬5、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使用打制石器,属于旧石器时代。
6、山顶洞人用骨针连缀兽皮,把兽牙、石珠钻孔连成串,佩带在身上。
7、火使用的意义:用火烧烤食品、照明、御寒、驱逐野兽。
火的使用提升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使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第 2 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两个代表:原始人距今时发现地址生产活动生产工具住宅器具类间距今约河姆渡七千年原始居民距今约半坡原六千年始居民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浙江省余种植水骨制耒耜,干栏式房姚市河姆稻,饲养已使用磨制屋渡村猪狗水牛石器陕西西安栽种粟和广泛使用磨半地穴式——邻近的半蔬菜,饲制石器房子彩陶坡村养猪狗;渔猎1、我国最早栽种粟的是半坡居民2、我国最早栽种水稻的是河姆渡居民5、半坡原始居民用石刀收割庄稼,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上册中国古代国家朝代发展线索: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朝→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并立)→两晋(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1、元谋人(七上P2)(距今约170万年、云南元谋)——我国已知最早的人类。
2、北京人(七上P3)(距今约70万—20万年、北京周口店)主要特征:⑴直立行走(上肢与现代人接近,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⑵制造和使用石制工具——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⑶使用天然火;⑷过群居生活。
◆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的生存和进化有什么作用?答:火的使用,可以用来烧烤食物、照明、御寒,还可以用来驱逐野兽;火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进化。
▲图片掌握:P3“北京人头部复原图”▲图片掌握:七上P8“半地穴式房屋图”、P9“鱼纹彩陶盆”;补充:“干栏式房屋图”。
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1、炎帝与黄帝(七上P12)——形成华夏族是主体,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1)贡献:炎帝:改造农具,教人农耕,发明医药、陶器,开辟市集。
炎帝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号称神农氏。
黄帝:造宫室、车船、兵器、衣裳,发明文字、历法、音乐;其妻子嫘祖还发明养蚕抽丝技术,号称轩辕氏。
(2)战争:炎帝与黄帝──蚩尤2、尧舜禹“禅让”(七上P15):原始社会时期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3、大禹治水(七上P15)——方法:筑堤堵水,疏通河道学习精神:从其治水方法学习其创新精神,从其三过家门而不入,学习其坚持不懈,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在对待自然环境方面,学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夏商西周的更迭:第6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1、西周的分封制(七上P28)(1)目的:加强对周边的统治(2)原则: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确定权位和财产的继承权的宗法制进行分封。
北师大版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要点
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68-84)
70、 200年,曹操对袁绍的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P102
71、208年,曹操对孙刘联军的赤壁之战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P103—104
72、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
第一章 中华文明的起源(1-12)
1、云南元谋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170万年P2
49、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50、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削弱诸侯国势力。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68—69
51、公元25年,西汉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P69
52、东汉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主持治理黄河。P73
第三章 秦、西汉、东汉(41-67)
42、秦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陆续灭掉六国,完成统一,定都咸阳。《秦朝疆域图》 P60
43、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
44、秦始皇命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
45、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31、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筑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P37
3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P38—39
33、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P41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整理(全部)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整理(全部)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第1课远古人类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距今约年前,发现地点是元谋。
2、北京人:距今约发现的。
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但能直立行走,上肢基本具备了现代人的特点,手发展较快,下肢发展较慢,脑也在缓慢的进化,这些说明,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工具上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3、山顶洞人:距今约年,在发现的。
使用;用骨针_缝制衣服。
4、火的使用的作用:和脑的进化。
5、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是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第2课氏族聚落1、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半坡村,已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住半地穴式房子;半坡居民已经开始种植粟,人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是彩陶,能够饲养猪、狗等家畜。
2、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河姆渡村,已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河姆渡居民已经开始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子,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人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是黑陶。
3、大汶口:距今约四五千年,遗址位于山东大汶口,随着生产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成员之间产生了贫富分化。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最早会挖掘水井的原始居民是河姆渡居民。
第3课传说时代1、在古史传说中,首领。
2、相传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尽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号称神农氏。
他还发明陶器,开辟集市。
3、相传造出宫室、车船3、兵器、衣裳。
他的妻子发明了丝技术。
4、华夏族的形成:(1)炎帝和黄帝曾经联合打败了以(2)炎帝和黄帝为争夺中原地区,又在阪泉之野展开大战,炎帝战败。
(3)炎帝、黄帝部族走向联合,不断繁衍,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5、原始社会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之为。
禅让制度下产生的著名部落联盟首领有尧、舜、禹。
6、被称为。
他采用和相结合的办法,把洪水引入大海。
禹是禅让制度下产生的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
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1、禹把全国划为2、约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则由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知识点二:氏族聚落〔人类进入农耕时代〕的特征知识点三:传说时代黄帝的历史奉献:炎帝〔神农氏〕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传说他教农具,教农耕,尝百草创造医药;创造陶器,开集市。
黄帝:造宫室、车船、兵器、衣裳等,他的妻子缧祖创造养蚕抽丝的技术。
2.传说与史实的区别:远古传说是文字创造前先民们对远古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大记述,有神话的成分,也有一些可靠的根据。
史实是完全真实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
3.为什么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炎帝和黄帝二部走向结合,占据了中原地区不断繁衍形成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4.龙的形象:龙是众多部落图腾的交融体,反映出不同部落之间从战争走向结合,进而构成华夏族主体的历程。
5.禅让制与世袭制:禅让制:〔存在于尧舜禹时期〕通过民主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领袖的方法。
“公天下〞世袭制:〔从夏朝启开场到封建社会完毕〕指一个家族世代世袭王位〔帝位〕,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是一种“家天下〞的制度。
6.大禹治水的启示:①启示一创新②启示二:坚持不懈不达目的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③启示三:人类与环境应和谐地相处,做到可以持续开展。
应当树立环保意识知识点四:夏商西周1.盘庚迁殷: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商朝稳定下来2.武王伐纣:公元前1046年武王通过牧野之战打败商纣王,商朝灭亡3.分封制:原因:西周疆域广阔,为了加强对周边的稳固。
内容:周王土地和臣民授予诸侯,诸侯服从命令,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室。
作用:①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②亲密了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遥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开展。
缺点:从长远看,又会形成诸侯分裂割据的场面,不利于国家的统一。
知识点五: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1.春秋五霸:齐桓公:首霸春秋:东方大国,富有鱼盐之利;任用管仲改革国家富强;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葵丘会盟是争霸的实现〕/晋文公:城濮之战〔为人诚信、退避三舍〕/楚庄王:问鼎中原〔不鸣那么已、一鸣惊人〕/宋襄公秦穆公2.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西南北到中央合纵:六国南北结合,共同抗秦;连横:秦利用六国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有:秦国的张仪、魏国的公孙衍。
北师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3、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汉朝 时,人们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 东、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天山南北的 今新疆地区,称为西域。) 4、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这是 今新疆地区归属中央的开始。 对外交往: 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东西方经济文 化交流。 评价汉武帝: 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功大于过。他统治时期,在政治上采 纳主父堰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了汉初分封的诸侯王封国势力,在中央设立 司隶校尉;地方上设立刺史,大力加强监察制度;军事上,击匈奴,通西域开拓 西北边疆;思想上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大力 推行儒学教育,从此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对后世中国政治、 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得到了 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第16课 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 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是在公元前138年,目的是联合西域大 月氏夹击匈奴;第二次是在公元前119年。 2、张骞出使西域意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 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3、西汉时开通的横穿欧亚的陆上通道----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 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作用:丝绸之 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4、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情况: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 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 舞蹈、雕塑纷纷东来;西域物产石榴、葡萄、胡麻、胡桃、胡豆、胡 萝卜等传到内地。 第17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 1、西汉时发明造纸术。(麻纸) 造纸术 2、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扩大了原料来源) 、意义: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 的发展 进程。 》成书于东汉时期,总结了周秦到汉朝的数学成就,记载了与生产实践相关的田 亩面积和谷仓容积的计算方法,负数运算、一元 二次方程解法等当时世界上最 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医学:1、东汉 “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一二单元复习提要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一二单元复习提要第1课: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其生活距今约万年,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的。
2、北京人:距今约万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
使用粗糙的石器,使用火,过着的生活。
第2课:1、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年,位于流域。
已使用石器,种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住房子,挖水井,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会制造陶器。
2、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年,位于流域。
已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白菜、芥菜,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住房子;制彩陶;饲养猪、狗等家畜,打猎捕渔。
第3课1.相传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尽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号称。
2.炎帝、黄帝部族走向联合,不断繁衍,形成后来的主体。
因此和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3.原始社会通过推选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之为。
4. 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被称为。
第5课1.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在他死后,由他的儿子继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从此代替了。
2.商部落的首领,领兵打败了,建立了商朝,建都。
后来,商王把都城迁到洛邑,史称。
3.周部落首领率兵在牧野打败了,建立。
4.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攻破镐京,杀死。
前770年,迁都洛邑,史称。
第6课1、西周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实行。
2、问答:a.分封的诸侯对周王有什么义务?b.分封制起到了什么作用?3、西周等级制度:(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贵族(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第7课1.公元前770---前476,是我国历史上的时期,公元前475---前221,是我国历史上的时期。
2.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五个霸主,史称。
3.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他任用为相,提出口号,并在举行的诸侯盟会中,确立了在中原的霸主地位。
4.晋楚之争中,在泌之战打败晋国,跃升为霸主的是。
5.由晋分裂成、、,加上原有的、、、,并称为。
北师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第二单元提纲与练习
第9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
一、甲骨文 含义: 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出土地点: 殷墟,即今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
意义:1.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作用,标志
着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2.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 汉字与甲骨文有着渊源关系。
第9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
二、青铜器 商朝青铜铸造业的发展:
青铜器是铜、锡、铅的合金。商朝青铜器铸 造业高度发展,青铜工艺精湛。
司母戊鼎:(代表) 鼎腹内铸有“司母戊”三个字。 名字的由来: 特点: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饰华丽,工艺高
超,庄严凝重。
意义:
1.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最大的青铜器; 2反映了商朝工匠的聪明才智和协同合作的精神; 3.折射出当时强盛的国力,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 煌的文明。
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一、春秋时期 孔子 简介:春秋末年鲁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
学派创始人。 思想:1.主要是“仁”和“礼”;2.政治上提倡 “为政以德”,以“德”教化人民,以 “礼”治国。 教育: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主张“因材施 教” 《论语》: 1.孔子的弟子们整理的记录孔子言论的书,是儒家 的经典。
本具备了现代人的特点
生产工具: 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 火的使用:使用天然火 生存方式: 过着群居生活 群居的原因: 北京人生活的地方丛林茂盛,野兽经常出 没,仅凭个人的力量和简陋的工具难以生 存。
• 三、山顶洞人 • 发现地点: • 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中(黄河流 域) • 生存年代: • 距今约1.8万年 • 体制特征: • 面貌和现代人已经没有多大区别 • 生产、生活: • 会人工取火;已经萌生审美意识;懂得磨光和 钻孔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单元知识要点检测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其生活距今约万年,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的。
2、北京人:距今约万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
使用粗糙的石器,使用火,过着的生活。
3、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年,位于流域。
已使用石器,种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住房子,挖水井,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会制造陶器。
4、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年,位于流域。
已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白菜、芥菜,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住房子;制彩陶;饲养猪、狗等家畜,打猎捕渔。
5.相传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尽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号称。
6.炎帝、黄帝部族走向联合,不断繁衍,形成后来的主体。
因此和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7.原始社会通过推选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之为。
8. 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被称为。
9.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在他死后,由他的儿子继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从此代替了。
10.商部落的首领,领兵打败了,建立了商朝,建都。
后来,商王把都城迁到洛邑,史称。
11.周部落首领率兵在牧野打败了,建立。
12.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攻破镐京,杀死。
前770年,迁都洛邑,史称。
13、西周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实行。
14.公元前770---前476,是我国历史上的时期,公元前475---前221,是我国历史上的时期。
15.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五个霸主,史称。
16.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他任用为相,提出口号,并在举行的诸侯盟会中,确立了在中原的霸主地位。
17.晋楚之争中,在泌之战打败晋国,跃升为霸主的是。
18.由晋分裂成、、,加上原有的、、、,并称为。
19.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称为,秦利用六国之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攻破,称为。
20.春秋时期,工具开始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
时期,人们开始使用两牛牵引的犁进行耕作。
21.铁器牛耕的推广使用,使代替集体耕作,促进了新兴阶级
的产生。
22.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是秦国的。
23.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叫做。
2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开始的,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发展而来的。
25.殷墟出土的商朝青铜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已发现最大的青铜器。
26.春秋时期,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他还创立了学派,他的言论主要收集在一书,他的思想主要是和两部分。
27.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中出现了的局面,当时主要的学派有、、、,它们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28.春秋时期,兵家的创始人写了一部军事著作。
29.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是。
30.代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音乐艺术水平的是大型组合乐器神奇的。
31、西周等级制度:(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
贵族(阶级)(阶级)
32、问答:
a.分封的诸侯对周王有什么义务?
b.分封制起到了什么作用?
33、问答: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
34、问答:a.商鞅变法的内容有哪些? b.商鞅变法对秦国产生了什么作用?
35、问答:孔子作为教育家,有哪些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