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经济与社会必背知识点
经济与社会必背知识点经济学和社会学是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未来规划的重要基础学科,也是考试国家或地区政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考核项目。
熟悉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是许多考试的基础,因此,在这里,我们将介绍经济学与社会学的必备知识点。
首先,在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供求关系”,它表示由供应量和需求量推动价格变化,形成一种向着最优水平发展的过程,可以用来说明很多经济问题,比如通货膨胀、资源分配和政府政策对市场的影响。
其次,另一个重要的经济概念是市场结构。
它包括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它们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缺点,并可以用来解释经济系统中的不同现象。
在社会学中,尤其重要的概念是“社会功能”。
社会功能是指社会机构、家庭、组织等对社会运行的贡献。
它主要有三个层次,分别是社会维持功能、社会发展功能和社会隐藏功能。
社会维持功能是指社会结构和经济系统的稳定;社会发展功能是指社会的持续发展;而社会隐藏功能是指社会能够克服阻碍和困难的能力。
另外,社会学中还有一个重要概念叫做“社会化过程”,它描述的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社会变化过程,古往今来,它被认为是社会成员在从传统到现代化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核心过程。
最后,社会学中还有一个重要概念叫做“文化多元”,它可以从不同角度解释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发展差异。
例如,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可能有不同的传统和习俗,但有相同的宗教信仰。
它们同样重视礼仪和社会风俗,但可能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
以上就是关于经济学与社会学的必背知识点,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可以更好地了解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政策和发展目标。
同时,这些知识点也将为考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从而获得更好的成绩。
认识世界的经济学
认识世界的经济学
经济学是一门关注资源分配和决策制定的社会科学。
它研究个人、组
织和政府如何分配资源以实现最大的利益和效益。
经济学还探究如何解决
资源不足的问题,以及如何制定对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的决策。
世界经济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但直到17世纪资本主义
的出现,经济学才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20世纪,经济学的范围
进一步扩大,涉及到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环境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等领域。
当前,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采用市场经济体制,自由市场决策被认
为是最有效的方式来优化资源分配和促进经济发展。
然而,决策经济学家
和政策制定者也越来越认识到市场的局限性,以及政策干预对这些市场的
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世界的经济学,有必要探究不同的经济领域以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
例如,宏观经济学分析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包括经
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就业率等。
微观经济学则更加关注个人和企业的决策,如何在给定资源下最大化效益。
国际经济学探究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和金
融流动,发展经济学则关注贫穷和不平等问题,而环境经济学考虑经济与
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和协调。
总之,认识世界的经济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和商业活动的背
后原理,以及我们如何为实现社会和个人的利益做出最佳决策。
电大世界政治经济学复习整理(单选、多选、名词解释)
单项选择题1,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是在(C 70年代)2,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是(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3,20世纪90年代初的世界政治格局转换的最鲜明特点是(C在和平条件下苏联一极的崩溃)4,战后导致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是(D.雅尔塔体制)5,冷战结束以来,大国之间经常建立“伙伴关系”,这关系是(D既非对立又非结盟的关系)6,两极格局终结,世界进入格局转换的新时期,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D.世界主要国家实力的消长和力量对比的改变)7,导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的主要原因是(B.1955年5月5日联邦德国正式加入北约)8,“和平演变”战略的提出者是(A.杜勒斯)9,西方大国中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是(B.法国)10,1969年联邦德国政府提出的“新东方政策”的主要内容是(A.改善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11,世界经济格局的核心内容是指(A.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世界经济的权力分配状况)12,确立了美元在战后国际金融领域的中心地位的是(B.“布雷顿森林协定”)13,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内部,各国投票权力大小均实行(C.按资金份额多少决定的原则)14,战后新殖民主义政策的突出表现是(C.“第四点计划”)15,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出现于(C.尼克松政府时期)16,以西方国家为主体的跨国公司的经营目标是(A.最大限度地追求国际高额垄断利润)17,以建立没有贸易壁垒的世界市场为宗旨的是(D.世界贸易组织)18,亚太经合组织的性质是(D.地区经济论坛)19,以美元为支柱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最终崩溃于(D1973年美国第二次宣布美元贬值)20,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是(B.有一定矛盾,但从长远看是相互促进、并行不悖的)21.(A国家利益)是指满足国家生存与发展所需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条件22.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为了满足对外扩张和输出大量商品的需要,在国际贸易领域美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1947年美国推动23国签署了(C关税及贸易总协定)23.(A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领域24.20世纪90年代,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美国率先打出(D新经济)的旗帜25.提出对苏联实行全面冷战和遏制政策的是:(B杜鲁门主义)26.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待第三世界的立场与政策最为开明积极的西方国家是:(C西欧)27.提出超越遏制的是以下哪一位总统:(B布什)28.标志着美苏军备竞赛出现质的升级的是(D星球大战计划)29.(B 2001年)年9月11日,美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9.11"事件30.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的对外关系政策是(C政治大国战略)31.二战后日美签订了(D《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日本获得真正的独立。
世界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世界经济学概论
一、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各国货币政策不一二、全球贸易失衡加大,保护主义蔓延三、发达国家财政赤字依然庞大四、通货膨胀压力显现结合主要大国兴衰成败的历史说明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第一章第一节二-第三四段+最后一段第二讲世界经济运行的体制基础资源配置方式计划经济计划(Commandconomy),或计划,又称指令型经济,是一种,而这种体系下,国家在、分配以及产品各方面,都是由政府或财团事先进行。
由于几乎所有计划体制都依赖政府的,因此计划经济也被称为“指令性经济”。
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 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和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所引导。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都是资源的配置方式。
在里并没有一个中央协调的来指引其运作,但是在上,市场将会透过和服务的产生复杂的相互,进而达成的效果混合经济混合经济体系是指混合了传统经济体系、计划经济体系以及市场经济体系的经济体系以解决三个基本的经济问题: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
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价值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规律的理论。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同一的客观规律。
经济学是一门科学,是有机整体,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
经济学核心思想是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可分为两大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起源希腊色诺芬、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早期经济学,经过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等经济学家的发展,经济学衍生出了演化证券学、行为经济学等交叉边缘学科。
理论体系和应用不断完善和发展。
经济学理论:从亚当?斯密到凯恩斯亚当斯密1个人主义:经济体制之建构,应以保障个人之生存及发展为原则。
因为每个人若能充分发展自我,则社会整体也将获得进步。
2财产私有制:就是主张私人有权拥有及支配自己的财富。
因为如此才能使个人充分发展,同时促进文明的发展。
世界经济学专题知识讲座
➢ 不实施外汇管制或外汇管制较松旳国家 ➢ 健全、完善、发达旳国际金融市场
第二节 长久资本流动 和短期资本流动
长久资本流动
短期资本流动
长久资本流动
❖ 到期期限在一年以上旳资本,或未要求到期 期限旳资本。
❖ 长久资本流动方式
➢ 直接投资 ➢ 证券投资(间接投资) ➢ 国际贷款
❖ 利息和费用承担要低 ❖ 资金旳实际使用期限要长
➢ 宽限期,即用款期
❖ 外汇风险要小
➢ 选择使用软货币比较有利
借债要掌握一定旳程度
❖ 外债清偿比率
外债清偿比率 本年度还本付息额(即外债偿还额+利息)
(偿债率)
本年度商品劳务出口创汇额
接着以合资经营为主,目前以独资经营为主; ➢ 从外资投向行业旳构造来看,主要投向第二、
三产业; ➢ 从外商投资地域来看,主要流入沿海开放地域
利用外资方式
❖ 出口信贷 ❖ 银行贷款 ❖ 发行债券 ❖ 补偿贸易 ❖ 合作经营企业和合资经营企业 ❖ 政府贷款 ❖ 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 租赁信贷
补偿贸易
❖ 国际资本流动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旳经济联络、 经济依存和经济合作关系,使国际分工在世界 范围内充分展开,从而使世界经济取得进一步 发展。
对资本输入国旳影响
❖ 有利方面
➢ 处理资金不足、增大投资能力 ➢ 建立新工业、增长新产品 ➢ 引进先进旳管理、技术知识和培训力量 ➢ 开辟新旳就业领域,增长就业机会
(WB)贷款 ❖ 国际开发协会(IDA)贷款 ❖ 国际金融企业(IFC)贷款
出口信贷
❖ 涵义
➢ 出口国银行对本国出口商和外国进口商(或银行) 提供利率低旳贷款。
❖ 特点
国际金融学100个知识点
1、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国际收支是建立在交易的基础上2、在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是经常账户3、经常账户中,最重要的项目是贸易收支4、投资收益属于经常账户5、对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分析,方法有很多。
对某国若干连续时期的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分析的方法是动态分析法。
6、周期性不平衡是由经济周期更替造成的。
7、收入性不平衡是由国民收入的增减造成的。
8、用财政货币政策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常常与国内经济的发展发生冲突。
9、财政政策能起到迅速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
10、对于暂时性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我们应用外汇缓冲政策使其恢复平衡。
11、我国的国际收支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贸易收支。
12、目前,世界各国的国际储备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外汇储备。
13、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储备货币是美元14、仅限于会员国政府之间和IMF 与会员国之间使用的储备资产是特殊提款权。
15、普通提款权是指国际储备中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16、以两国货币的铸币平价为汇率确定基础的是金币本位制17、目前,国际汇率制度的格局是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并存。
18、最早建立的国际金融组织是国际清算银行。
19、我国是在1980年恢复IMF 和世行的合法席位20、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借方登记资产的增加和负债的减少。
21、我国在《外汇管理暂行条例》中所指的外汇是外国货币、外币有价证券、外币支付凭证、特殊提款权。
22、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复式簿记原理编制的,每笔交易都有借方和贷方账户,借方总额与贷方总额一定相等。
23、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官方储备项目是一国官方储备的变动额。
24、国际收支出现顺差会引起本国外汇储备增加,国内通货膨胀25、亚历山大的吸收分析理论认为吸收包括私人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26、一国国际储备的增减,主要依靠黄金储备、外汇储备的增减。
27、汇率若用直接标价法表示,那么前一个数字表示银行买入外币时依据的汇率、银行买入外币时向客户付出的本币数28、当前人民币汇率是采用直接标价法、单一汇率29、直接标价法下,远期汇率计算正确的是即期汇率+升水数字、即期汇率-贴水数字30、间接标价法下,远期汇率计算正确的是即期汇率-升水数字、即期汇率+贴水数字3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远期汇率与利率的关系是利率高的货币,其远期汇率会贴水、利率低的货币,其远期汇率会升水32、在合约有效期内,可在任何一天要求银行进行外汇交割的是择期业务、美式期权33、我国利用外资的方式贷款、直接投资、补偿贸易、发行国际债券34、国际货币体系一般包括各国货币比价规定、一国货币能否自由兑换、结算方式、国际储备资产35、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创建欧洲货币单位、建立双重的中心汇率制、建立欧洲货币基金36、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是由国家外汇库存和中国银行外汇结存两部分构成。
《世界经济概论》第一章 导论
政治经济学
世界经济学
a、政治经济学以人类各种不同 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和世界经济
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的生 形成关系后的世界生产关系为主要对
产关系为研究对象;
象;
b、在研究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 对世界经济整体内部关系进行分析。 时不考虑国内和国外的区分,以 一 将种其类本型质的和国规家律为上典升型 为进 一行 般剖 和析 普,理论抽象层次较低、应用性较强 遍的本质和规律。
另外,工业机器人进一步扩展了人类劳动的职能和范围。 劳动资料变革的趋势是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
(2)劳动对象的变革。
由天然材料到各种金属材料,再到橡胶、树脂、塑料和化 学纤维等新型材料。
每一种材料的变革都能带来相关产业的兴起。例如钢铁工 业和化学工业等。
由于量子化学、结构化学和固体物理学的发展,人们对材 料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了微观层次。
七、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1、科学技术 - 第一位的、根本性的 2、资本的扩张性 3、体制创新
什么是科技革命?
科学 - 认识客观世界的理论概括和总结 技术 - 改造客观世界的手段和方法
科学革命
技术革命
科技革命
产业革命
3次伟大的科技革命:
1、第一次科技革命 - 18世纪中叶
背景 - 牛顿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 起点 - 纺织机械的变革 标志 - 蒸气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 2、第二次科技革命 -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科学技术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0世纪50-60年代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部门劳动生 产率的提高,80%以上是靠技术进步取得的。
即指围绕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在社会生产和再 生产过程中,体力劳动和物质资源的投入相对减少,脑力 劳动和科学技术的投入相对增长。
世界经济学第13章国际经济的协调
(三)国际经济条约与协定协调
国际经济条约与协定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 家或地区为了确定彼此之间的经济权利和经 济义务而缔结的书面协议。 国际经济条约和协定具有法律效力,并且具 有时效性,它由各国分别落实,但没有专门 的机构组织协调,当出现新的问题时,由国 家之间进行临时磋商解决。
(四)国际会议协调
(一)国际贸易协调
早期的国际贸易协调
GATT与全球国际贸易协调 WTO框架下的国际贸易协调
1.早期的国际贸易协调
聚敛金银的重商 主义(保护)
亚当· 斯密和大卫· 李嘉图的 自由贸易理论(自由)
李斯特的 《保护幼稚工业轮》(保护) 由美国牵头的大量 双边贸易谈判(自由)
2.GATT与全球国际贸易协调
金本位制的优缺点
优点:在当时的条件下金本位制对汇率的稳定、国际贸易和资本流 动的发展,以及各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金本位 制的条件下,当国际收支不平衡时,国际贸易的各参加国的国 内货币供应量与其国际收支状况直接相连:逆差国货币供应下 降,物价水平下降;顺差国货币供应增加,物价水平上升。而 国内物价水平的变化又将改变顺差国和逆差国商品的国际竞争 力,使得顺差国的出口能力相对削弱,逆差国的出口能力相对 增强,这就逐渐地使国际收支恢复平衡。 缺点: 金本位制下国际间的清算完全依赖于黄金的输出与输入,而黄 金本身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其供给量显然无法跟上国际市场对 其的需求量,这导致了黄金价格的不断调整、上扬,从而引起 世界市场上商品价格的动荡。 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较发达国家能够通过国际贸 易和一些有利的贸易规则不断地积累黄金,这使得黄金的分配 很不均衡。
二、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的协调
金本位制下的国际协调 固定汇率制下的国际协调——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全球协调作用的发挥 浮动汇率制下的国际协调
世界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世界经济学知识点总结概念1、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相互融合日益紧密,逐渐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包括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等三个阶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世界经济运行机制的建立与规范化过程。
1.1经济全球化基本成因(1)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
(2)微观经济行为主体追逐利润的动机是经济全球化过程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3)当代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原因1.2经济全球化特征(1)国际贸易是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动力。
(2)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微观主体。
(3)经济行为跨国界活动成本降低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不断深入与拓展的重要保证。
1.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阶段(1)贸易全球化(2)生产全球化(3)金融全球化1.4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贸易、就业和投资的增长。
2.经济全球化增加了世界各国经济运行风险。
3.经济全球化过程使世界各国贫富差距拉大。
4.国家经济主权逐渐弱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的直接影响。
5.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市场实现真正一体化。
6.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投机因素。
2、跨国公司:具有全球性的经营动机和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在多个国家拥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实体,并将它们置于统一的全球性经营计划之下的国际经济组织。
2.1跨国公司的特征1.结构特征营业规模;地理分布;股权结构2.环境特征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法律环境3.经营管理特征战略目标全球化;营运过程的国际化;组织管理的内部一体化;经营方式的多样化;生产要素转移的内部化2.2跨国公司国外投资的参与形式1.股权参与的形式收购企业和股权式投资2.非股权安排形式:不参与股权,不能凭借股权对企业进行控制和管理,而是通过对技术、管理、销售渠道等各种资源技术的控制,并通过签订一系列合同,为东道国提供各种服务,与东道国的公司建立起密切联系并从中获利。
许可证合同;管理合同;产品分成合同2.3跨国公司的经营策略1.产品多样化战略2.产品生命周期策略3.出口带动投资策略4.转移定价策略:跨国公司内部,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之间出售或采购商品、劳务和技术时相互约定的价格。
世界经济学专业课程
世界经济学专业课程摘要:1.世界经济学专业课程概述2.世界经济学专业课程的主要内容3.世界经济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方法与技巧4.世界经济学专业课程的就业前景正文:一、世界经济学专业课程概述世界经济学专业课程是一门涉及全球范围内经济活动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国际视野、熟悉世界经济运行规律、掌握世界经济知识体系和分析方法的能力。
通过学习世界经济学专业课程,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国际经济形势,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经济政策制定提供有力支持。
二、世界经济学专业课程的主要内容1.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和市场)的行为和决策,包括生产、消费、价格等方面。
2.宏观经济学:关注整个经济体系,探讨总量经济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的变动及其影响因素。
3.国际经济学:分析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等方面的问题,涉及汇率、贸易政策、国际经济合作等议题。
4.发展经济学:研究经济发展的历程、规律和影响因素,探讨如何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5.区域经济学:关注特定地区的经济现象和问题,如欧洲经济、亚洲经济等。
三、世界经济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方法与技巧1.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习世界经济学需要关注国际经济形势和政策动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培养跨学科能力:学习世界经济学需要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政治、历史、文化等,提高跨学科综合能力。
3.掌握数据分析方法:学习世界经济学需要掌握一定的数据分析方法,如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学等。
4.提高英语水平:世界经济学的教材和论文多用英语撰写,因此提高英语水平对于学习世界经济学至关重要。
四、世界经济学专业课程的就业前景世界经济学专业课程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他们可以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跨国公司、研究机构等领域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国际经济学知识点【考试版】梳理
答: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 势”的产品。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 理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 4.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生产要素禀赋理论通常又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在各国生产要素存量一定的情况下,一国将生产和出口较 密集地使用本国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较密集地使用其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两 个前提条件是两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不一样,不同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要素配置不一样。 5.国际贸易总利益的大小取决于什么?两国分配利益的多少取决于什么? 答:1.开展国际贸易所带来的总利益取决于两国国内相对价格的差异,差异越大,两国获利范围越大,获利就越 多。 2.在贸易总利益不变时,国际相对均衡价格越接近本国贸易前国内相对价格,则对本国越不利;反之,越接近他 国贸易前国内相对价格则对他国越不利。
小卫 2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边际物质产品和要素实际收入 答:边际物质产品是指生产技术以及其他生产要素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最后追加一单位要素是总产量的增加量; 要素实际收入是指本国居民、公司和个人直接得自当期货物和服务生产的收入 2.边际产品价值和要素名义收入 答:边际产品价值(VMP)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厂商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品的价值。它为 一种投入品的边际产品(也就是额外一单位投入品所导致的额外产出)乘以产品的价格,即 VMP=P×MP,表示在 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增加使用一个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 二.问答题 1.某部门产品价格上升,对两部门共同要素的名义收入有何影响?对两部门特定要素的名义收入和实际收入有 何影响? 答:某部门产品价格上升会使共同要素名义收入上升。价格上升部门共同要素使用量上升,另一部门共同要素使 用量下降。某部门产品价格上升会使两部门共有要素收入上升,价格上升部门特定要素收入上升,另一部门特定 要素收入下降。 2.某部门产品价格下降,对两部门共同要素的名义收入有何影响?对两部门特定要素的名义收入和实际收入有 何影响? 答:某部门产品价格下降会使共同要素名义收入下降。价格下降部门共同要素使用量下降,另一部门共同要素使 用量上升。某部门产品价格下降会使两部门共有要素收入下降,价格下降部门特定要素收入下降,另一部门特定 要素收入上升。 3.国际贸易对出口部门和进口部门的特定要素收入有何影响? 答:出口品价格上升,导致两部门共有要素收入上升,出口部门特定要素收入上升,进口竞争部门特定要素收入 下降; 进口品价格下降,导致两部门共有要素收入下降,进口竞争部门特定要素收入下降,出口部门特定要素收入上升。 4.国际贸易会使共同要素的收入与流向产生何种影响? 答:国际贸易后,出口品价格上升,进口品价格下降,导致出口部门特定要素收入上升,进口竞争部门特定要素 收入下降,两部门共有要素收入变化不确定,但其在两部门间的分配确定,出口部门使用量上升,进口竞争部门 使用量下降。 5.国际贸易使一个丰裕要素和稀缺要素的价格发生怎样的变化? 答:两国要素价格差距缩小并趋向均等 6.国际贸易会使各国同种要素的价格发生怎样的变化? 答:从长期看,国际贸易将使各贸易参加国的生产要素价】整理者:李登卫
认知世界的经济学思维导图
认知世界的经济学第一模块经济学核心原理第一课经济学世界观第二课积极学历史观第三课经济学道德观第四课机会成本案例(1)PUA 第五课沉没成本第六课边际分析第七课存量与增量第八课个体选项优化案例(2)选房与找对象案例第九课群体均衡第十课模型与数据检验 (上)经济模型第十课模型与数据检验 (下)数据检验第十一课归因谬误附加内容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案例3代金劵的价值第十二课需求第十三课供给案例4买车位案例5商业计划书第十四课市场均衡与价格形成案例6预测小经济周期案例7教育孩子·租房·考证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二模块消费者是如何选择的案例8逝者娱乐公司第十五课效用第十六课消费者选择模型案例9房价第十七课影响消费者因素案例10三种促销方案案例11爱情和婚姻的保质期第十八课风险补偿第十九课时间补偿第二十课利率国债央行调控利率LPR 利率案例12预测未来利率案例13负利率静态利率地图动态利率地图第二十一课利率的计算年月日利率复利公式复利的指数增长第二十二课金融资产价格债券价格P2P 股票案例14多高的利率有危险案例15如何实践复利2008年后的银行股有息资产和无息资产第二十三课跨期消费决策第二十四课反理性人假设案例16商品定价的心理学技巧案例17证券分析中的支撑线、压力线第二十五课反“效用的感知”案例18证券分析中的移动平均线第二十六课反“效用最大化”第二十七课反“预算约束”第二十八课弹性第二十九课需求弹性案例19饮料行业分析第三十课收入弹性第三十一课恩格尔系数案例20行业前景预测第三十二课交叉弹性第三十三课消费者剩余与价格歧视第三十四课价格歧视中的定价策略案例21健身房案例22财务公司定价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三模块企业是如何决策的第三十五课企业组织第三十六课成本第三十七课收益第三十八课生产者剩余第三十九课供给弹性案例24阿米巴案例25养殖行业成本受益与未来趋势案例26健身房成本收益定价案例案例27哪些行业能干一辈子第八章第四模块市场是如何运行的案例28计划经济发展史第四十课市场与市场经济第四十一课总剩余粮价托底制度油价与煤价调控出租车及最低工资人体器官买卖第四十二课比较优势第四十三课国际贸易与全球化第四十四课经济循环与经济危机案例29婚姻经济学案例30三层视角粮食危机第四十五课市场范围第九章。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世界经济学习题答案全本加2套样卷)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是世界各国的经济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世界范围的经济整体。
它是在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基础上, 通过商品流通、劳务交换、资本流动、外汇交易、国际经济一体化等多种形式和渠道, 把世界范围内各国的生产、生活和其他经济方面联系在一起的有机整体。
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指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 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
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结果, 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地理大发现: 地理大发现是指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在海外探险发现美洲大陆以及开辟通往东方新航路的过程, 它开辟了环球的商业通道, 扩大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 促进了作为整体的世界经济萌芽。
产业革命:产业革命是指由科学技术的飞跃引起的整个经济领域的重大变革, 它不仅包括物质生产技术的根本变革, 而且也包括生产关系的重大变化。
科技革命是产业革命的前提和准备, 产业革命是科技革命的结果。
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是指科学知识或理论加速转化为技术变革, 进而引起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科学革命是技术革命的基础和出发点, 科学革命引起了技术的进步。
科技革命则包括科学革命, 也包括技术革命, 它是上述两者的高度概括。
二、简答题1. 简述世界经济的内涵。
世界经济是世界各国的经济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世界范围的经济整体。
世界经济既包括国际经济关系, 又包括构成这种经济整体的各国内部的经济关系, 这种经济关系既涉及生产领域, 也涉及商品交换、资金流动、技术转让等各个领域。
世界经济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 是经济概念体系中的一种, 是人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的一种方式。
世界经济还是一个历史范畴, 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发生变革。
作为人类历史的一个特殊阶段, 世界经济镶嵌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背景之中, 而其自身也有形成发展的历史规律性。
世界经济学
世界经济学世界经济是世界各国的经济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世界范围的经济整体。
跨国公司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经济实体所组成,并从事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大型企业。
规范经济学是指那些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提出某些分析和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并以此建立起的经济理论。
实证经济学:是指描述、解释、预测经济行为的经济理论部分,是经济学的一种重要运用方式。
生产国际化是指生产过程本身越出一国范围,在国际范围形成各国生产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格局。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原来在内部从事的服务活动转移给外部企业去执行的一种业务安排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进出口总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之比,又叫对外贸易系数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
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的结果。
无形贸易是指非实物形态的劳务和技术的进出口。
转口贸易又称中转贸易(intermediary trade)或再输出贸易(Re-Export Trade),是指国际贸易中进出口货物的买卖,不是在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直接进行,而是通过第三国(中转国)转手进行的贸易。
横向购并战略。
横向购并是指并购那些同类的生产企业。
规模经济理论是指在一特定时期内,企业产品绝对量增加时,其单位成本下降,即扩大经营规模可以降低平均成本,从而提高利润水平。
产业内贸易,即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1年)既出口又进口同一种产品绝对优势理论,指在两国都能生产两种同样产品的条件下,一国生产其中一种效率较高或成本较低,卖价较便宜的产品,从而形成各国间的商品交换或贸易,今儿形成专业化分工。
参加贸易和分工的国家可以从中得到利益。
转口贸易又称中转贸易(intermediary trade)或再输出贸易(Re-Export Trade),是指国际贸易中进出口货物的买卖,不是在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直接进行,而是通过第三国(中转国)转手进行的贸易。
世界经济-国际经济-3.1绝对成本理论
分工前
英、法两国分别生产生铁和小麦,单位产量(吨) 产品的劳动投入量如下表
生铁
小麦
英国
50
100
法国
100
50
英、法两国分别生产生铁和小麦的福利有如下表
生铁
小麦
英国
1
1
法国
1
1
分工后
英国 法国
英国 法国
分工生产后的产量变化
生铁
小麦
(50+100)/50=3
(50+100)/50=3
交换后的产量所得
亚当·斯密给出分工提高生产率的经典解释是: 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改进; 第二,节省劳动时间; 第三,机器的发明和采用。
斯密关于分工的论述
亚当·斯密还认为,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分 工提高了人力资本,促进了技术创新,是产生酬 递增的根源。
总之,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的基本逻辑是, 分工带来的专业化导致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产生 酬递增,而进一步的分工依靠于市场范围的扩大。
《国富论》的首次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 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一)绝对成本理论的产生
亚当·斯密(A·Smith,17261790)是英国产业革命前夕工 场手工业时期的经济学家。
1776《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 的研究》(简称《国富论》)。
(二)绝对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2.分工产生于交换
绝对成本理论证明简单、直观
(五)绝对成本理论简评
2.斯密理论的局限性 机会成本不变的假设前提与现实不符 绝对成本理论只是说明了国际贸易实践中
的一种特殊情形,并不具有普遍的意义。
当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成本优 势,而另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成本上都 处于劣势时的贸易是否能够进行的问题。
世界经济史知识点汇总总结
一、古代经济古代经济是世界经济史的起点,它涵盖了古代文明的经济发展历程。
古代文明的经济活动以农业为主,而城市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中心。
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城市是世界上第一个发达的城市,希腊的雅典和罗马的罗马城在古代文明中享有盛誉。
此外,古代中国和印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它们的城市经济也是相当发达的。
在古代的农业经济中,还要说到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和美索不达米亚河流域,它们是古代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区,而且它们的农业经济也做出了重大的发展贡献。
因此,古代经济在世界经济史上是一个重要的篇章。
二、封建社会经济封建社会是世界经济史中的另一个重要时期,封建社会的经济是以农业为主,而城镇也是封建社会的另一个重要的经济中心。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都比较发达,而且它又将农业和手工业结合起来,更完整地形成了一个经济实体。
在欧洲的封建社会中,农业经济和城市经济也是十分发达的,而且它们也影响着整个世界。
因此,封建社会的经济在世界经济史上也是一个重要的阶段。
三、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是世界经济史中的又一个重要时期。
资本主义经济是以工业为主的,而且它又将工业经济和金融经济结合起来,更完整地形成了一个经济实体。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业经济和金融经济的发展也是十分迅速的,而且它们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
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是以私有经济和市场经济为主的,而且它还促进了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因此,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在世界经济史上是一个重要的篇章。
四、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是世界经济史中的另一个重要时期。
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经济和计划经济为主的,而且它又将公有经济和计划经济结合起来,更完整地形成了一个经济实体。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公有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发展也是十分迅速的,而且它们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是以国有制和国家控制为主的,而且它还促进了社会公平和公正的发展。
经济学原理归纳总结
经济学原理第一章1.经济学十大原理(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5)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2.关于个人做出决策的基本结论是,人们面临不同目标之间的权衡取舍,任何一种行为的成本可以用所放弃的机会来衡量,理性人通过比较边际成本与边际利益做出决策,而人们根据他们所面临的激励改变自己的行为。
3.关于人们之间相互交易的基本结论是,贸易可以是互利的,市场通常是协调人们之间贸易的一种好方法,如果存在某种市场失灵,或者如果市场结果不平等,政府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4.关于整体经济的基本结论是,生产率是生活水平的最终根源,货币增长是通货膨胀的最终根源,而且,社会面临着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第二章5.经济学家们努力以科学家的客观态度来研究他们的学科。
像所有科学家一样,他们做出了适当的假设并建立了简化的模型,以便解释我们周围的世界。
两个简单的经济模型是循环流向图和生产可能性边界。
6.经济学可分为两个分领域: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家研究家庭和企业做出的决策以及家庭和企业之间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
宏观经济学家研究影响整体经济的力量和趋势。
7.实证表述是关于世界是什么的论断。
规范表述是关于世界应该是什么的论断。
当经济学家做出规范表述时,他们的行为更像政策顾问而不是科学家。
8.那些向决策者提出建议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互相矛盾的建议,这既是因为科学判断的差别,也是因为价值观的差别。
在另一些时候,经济学家提供的建议是一致的,但决策者可能选择不理会这些建议。
第三章9.每个人都消费本国和世界各国许多其他人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
相互依存和贸易之所以合意,是因为它可以使每个人享用更多数量和品种的物品与劳务。
经济学专业详解:世界经济专业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第 1 页 共 1 页 经济学专业详解:世界经济专业专业概览:世界经济既包括国际经济关系,又包括构成这种经济整体的各国内部的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既涉及生产领域,也涉及商品交换、资金流动、技术转让等各个领域。
专业排名重点优势学科单位:吉林大学 南开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武汉大学 复旦大学优势学科单位:中山大学 湖北大学 四川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就业前景1)国际经济与中国现状结合从较长的时期看, 21 世纪初期的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仍在继续。
一方面世界性产能过剩,另一方面通过跨国公司的全球性扩张和并购浪潮,发达国家进一步成为高新技术的策源地和研发基地,发展中国家成为跨国公司的“制作车间”和产品扩散地。
通过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和基础创新,科学技术将继续取得巨大突破和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商业化仍在不断开拓世界新兴市场并引发巨大的市场需求,从而使 21 世纪初期的世界经济经过目前的衰退、调整将进入新一轮增 长周期。
在这个新的周期运转形式下,世界经济将国际金融的前沿理论性问题与现实中国经济发展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
同时,它还将 WT0、中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关系和中国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2)国内形势良好, 就业机会多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对经济学类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这为经济学类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此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私营经济的蓬勃生长,为经济学科毕业生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增加了他们的择业机会。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经济学知识点总结概念1、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相互融合日益紧密,逐渐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包括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等三个阶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世界经济运行机制的建立与规范化过程。
1.1 经济全球化基本成因(1)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
(2)微观经济行为主体追逐利润的动机是经济全球化过程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3)当代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原因1.2 经济全球化特征(1)国际贸易是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动力。
(2)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微观主体。
(3)经济行为跨国界活动成本降低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不断深入与拓展的重要保证。
1.3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阶段(1)贸易全球化(2)生产全球化(3)金融全球化1.4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贸易、就业和投资的增长。
2.经济全球化增加了世界各国经济运行风险。
3.经济全球化过程使世界各国贫富差距拉大。
4.国家经济主权逐渐弱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的直接影响。
5.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市场实现真正一体化。
6.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投机因素。
2、跨国公司:具有全球性的经营动机和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在多个国家拥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实体,并将它们置于统一的全球性经营计划之下的国际经济组织。
2.1 跨国公司的特征1.结构特征营业规模;地理分布;股权结构2.环境特征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法律环境3.经营管理特征战略目标全球化;营运过程的国际化;组织管理的内部一体化;经营方式的多样化;生产要素转移的内部化2.2 跨国公司国外投资的参与形式1.股权参与的形式收购企业和股权式投资2.非股权安排形式:不参与股权,不能凭借股权对企业进行控制和管理,而是通过对技术、管理、销售渠道等各种资源技术的控制,并通过签订一系列合同,为东道国提供各种服务,与东道国的公司建立起密切联系并从中获利。
许可证合同;管理合同;产品分成合同2.3 跨国公司的经营策略1.产品多样化战略2.产品生命周期策略3.出口带动投资策略4.转移定价策略:跨国公司内部,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之间出售或采购商品、劳务和技术时相互约定的价格。
不受市场供求法则制约,而是根据公司的全球战略制定。
目的:减轻税赋;调拨资金;增强子公司竞争力;规避风险。
2.4 各国对跨国公司政策1.发展中东道国的政策侧重于规划和促进外资和技术向特定重点部门流动;重视对外国企业在实际贡献方面的要求,要求增加本地附加值,承担出口义务和转让技术;增加本国技术和管理能力2.发达母国的跨国公司政策鼓励:风险担保;资本援助;税收激励;增强企业竞争力监控:对外流投资审查,尤其是技术;对就业的关心;偷税的管理。
3、牙买加体系:牙买加体系实际上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多元化国际储备和汇率浮动汇率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黄金的国际货币地位趋于消失,美元居于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其地位不断削弱,马克、日元地位上升。
3.1《牙买加协定》的主要内容1、修订 IMF 的基本份额;2、黄金非货币化,废除黄金条款,取消黄金官价,使黄金与货币相分离,让黄金成为单纯的商品;3、浮动汇率合法化;4、干预储备资产,特别提款权成为取代黄金和美元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主要储备资产。
5、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
3.2 对牙买加体系的评价牙买加体系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汇率安排的弹性,却没有建立稳定货币体系的机构,没有制定硬性的规则或自动的制裁方法,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考虑和责任来履行它们的义务。
因此,一些理论家认为,牙买加体系是一种“没有制度的体系”,而实际上它是拷浮动汇率制和多种储备体系来运转的。
4、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 年 7 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市,召开了有 44 个同盟国的 300 多名代表参加的“联合和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简称“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以美国提出的“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
因为此国际货币制度是在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基础上产生的,因而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4.1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建立永久性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给国际协商和合作提供适当的场所,估计国际货币合作;规定以美元为最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实行美元-黄金本位制;IMF 规定了各国货币的波动幅度,即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比价只能在平价上下 1%波动;IMF 向国际收支逆差国提供短期资金融通,以协助其解决国际收支困难;IMF 规定会员国不得限制经常项目的支付,不得采取歧视性的货币措施,在兑换性的基础上实行多边支付。
4.2 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积极作用:消除对立局面,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国际汇率,前 20 年,资本主义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内在缺陷:体系结构本身存在着国际清偿力短缺与信心的矛盾,即“特里芬难题”:国际清偿能力的需要要求美国增加其逆差,但逆差的增加又使美元的持有者怀疑美元将对黄金贬值,从而引起信用危机。
美国可以利用美元负债来弥补其国际收支逆差,而美元则是基准货币,即使美元汇率偏高或偏低,也不便作出调整。
同时,顺差国也不愿其货币升值,逆差国不愿贬值,故市场失灵;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和稳定汇率都与国内经济目标相矛盾。
4.3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美国地位的下降,收支逆差的巨大,到 1971 年 8 月 15 日,尼克松政府宣布停止兑换黄金。
布雷顿森林体系由建立到垮台的过程,也是美国和它的货币由强盛到衰落,西欧和日本的重建和兴起的过程,这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
5、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超越国家界限的专业化分工,是社会分工的延伸和发展。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国际间的商品交换是国际分工的表现形式。
5.1 国际分工的类型:(1)按深度划分1.自然差异引起的分工;2.发展差异形成的;3.协议形成的产业内分工。
(2)按生产关联性划分1.垂直型;2.水平型;3.混合型(3)按国家性质划分1.发达国家间;2.发展中国家间;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4)按参与程度划分1.混合型;2.单一型5.2 国际分工发展的历史:(1)国际分工的史前阶段(2)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3)国际分工的扩展阶段(4)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6、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建立以出口贸易为中心的经济体系,把经济活动的重心由以本国(地区)市场为主转向以国际市场为主,集中力量扩大出口,由此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6.1 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特点1.战略上由内需带动经济发展,转向外需促动经济发展;2.战略措施上由保护内部市场(关税)转向鼓励面向国际市场(降低关税、减免出口税、给予出口补贴、加速折旧、货币贬值等);3.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侧重点由一般消费品工业转向根据市场变化,扩大工业品出口,参与国际竞争,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6.2 实施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的宏观调控措施(一)发挥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作用,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1.政府拥有一定数量经济实力雄厚的国营企业以控制经济命脉,维持经济的正常发展和稳定局势;2.支付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但不论短期还是中长期,基本上都属于指示性质,不是强制性质;3.政府各种经济杠杆指导市场,推动经济发展,依次预防和克服经济不景气,抑制通货膨胀,改善投资环境,拓展对外关系,平衡收支平衡。
(二)采取灵活诱导措施大力吸引外资,把外资纳入经济建设的轨道1.对外资的股权从限制较严到趋于放宽;2.实行低税率的优惠,这是新兴工业国尤其是亚洲“四小”对外资制定的最具吸引力的措施;3.外资的使用方向与重点产业保持一致。
(三)全力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政府鼓励出口的政策主要有:1.加强对出口工作的领导;2.提供优惠的减免税收和出口信贷;3.灵活运用汇率政策;4.广泛建立和加强出口推销和服务网点。
(四)发挥金融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发展的功能金融政策服务并有利于产业机构的转型和出口的扩张;金融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平衡国内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重视对边远落后地区的开发和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协调国内的经济与国外经济的关系。
因此,金融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如何稳定本国的汇率,严格控制货币的发行量,一直通货膨胀。
7.1 自由贸易政策的演变1.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自由贸易政策英国的主要政策:废除谷物法;废除航海法;取消特权公司;逐渐降低关税税率;与外国签订体现自由贸易精神的条约。
2.20 世纪 30-70 年代初期的贸易自由化主要表现:美国的主导作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出现;国际分工的深入和发展;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7.2 自由贸易的相关理论1.重农学派及休谟的自由贸易理论(休谟 1752 的“物价与金银流动的调整机能”调整机能的过程:国际收支逆差→黄金流出→货币供给减少→价格下跌→竞争性提高→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逆差减少)2.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和后天的有了条件。
)3.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即使参与贸易的双方没有绝对成本的差异,只要有机会成本的不同,贸易仍可以大规模的进行,并使双方福利增加,世界资源配置更优。
)4.约翰(穆勒和马歇尔的相互需求理论(穆勒的相互需求论:交换比例的上下限--互惠贸易的范围;贸易条件的决定和贸易利益的分配。
马歇尔的提供曲线:表示一国想交换的进口商品数量和愿意出口本国商品数量之间的函数关系)5.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主要内容:一国要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而进口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的商品。
意义:不仅承认比较优势是贸易发生的基本原因,更主要的是它找到了比较优势得以形成的源泉,即贸易双方的要素禀赋的差异。
)8、滞涨:指经济陷入了低增长高通胀的局面,扩张的货币政策失去了刺激成长的效果,而仅仅导致通货膨胀。
9、特里芬两难(必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教授发现并提出来的“悖论”。
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美元价值要稳定,它就不能作为国际货币;美元要作为国际货币,它的价值就难以稳定。
也就是说,如果美国要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霸主,让美元成为世界货币,那么就必须保持经常项目下的贸易赤字,让美元流出美国,让其他国家获得足够的美元;另一方面,随着美元的流出,和持续增长的赤字,会影响美元持有国对于美元信心,一旦有任何波动,会出现恐慌性的抛售。
该命题的结论是世界货币体系的稳定不能依赖任何单一国家来保障。
10、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课本 P196)20 世纪 70 年代中后期,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提出比较优势理论,又称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