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故事

合集下载

[关于孔子的故事简短篇]有关孔子的故事5篇

[关于孔子的故事简短篇]有关孔子的故事5篇

[关于孔子的故事简短篇]有关孔子的故事5篇篇一:[有关孔子的故事]关于孔子的几则故事1、孔子在旅行,经过一个村庄,他看到一个老人,一个很老的老人,他从井里面打水来浇地。

那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太阳又那么大。

孔子以为这个人可能没有听说过现在有机械装置可以打水——你可以用牛或者马代替人打水,这样比较容易——所以孔子就过去对老人说:“你听说过现在有机器吗?用它们从井里打水可以非常容易,而且你做十二个小时的工作,它们可以在半小时之内就完成。

可以让马来做这件事情。

你何必费这么大的力气呢?你是一个老人啊。

”他肯定有九十岁了。

那个人说:“用手工作总是好的,因为每当狡猾的机器被使用的时候,就会出现狡猾的头脑。

事实上,只有狡猾的头脑才会使用狡猾的机器。

你这不是存心败坏我吗!我是一个老人,让我死得跟生出来的时候一样单纯。

用手工作是好的。

一个人会保持谦卑。

”孔子回到他的门徒那里。

门徒们问:“您跟那个老人谈什么呢?”孔子说:“他看起来似乎是老子的门徒。

他狠狠地敲了我一棒,而且他的论点好象是正确的。

”当你用手工作的时候,不会出现头脑的影子,一个人保持谦卑、单纯、自然。

当你使用狡猾的机器时,头脑就介入了。

那些用头脑工作的人被称为头头:职员的头头,老师的头头——他们被称为头头。

不要做头头。

即使做一个职员也已经很不好了,何况做职员头头。

那就完了。

做一个老师已经够糟糕的了,何况做老师头头。

要设法成为“手”。

“手”是被批判的,因为它们不狡猾,不够具有竞争性;它们似乎是原始的。

试着多用手来工作,你会发现那个影子出现得越来越少了。

2、孔子在游历的时候,碰见三个小孩,有两个正在玩耍,另一个小孩却站在旁边。

孔子觉得奇怪,就问站着的小孩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玩。

小孩很认真地回答:“激烈的打闹能害人的性命,拉拉扯扯的玩耍也会伤人的身体;再退一步说,撕破了衣服,也没有什么好处。

所以我不愿和他们玩。

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呢?”过了一会几,小孩用泥土堆成一座城堡,自己坐在里面,好久不出来,也不给准备动身的孔子让路。

论语五则-五则孔子的故事

论语五则-五则孔子的故事

论语五则|五则孔子的故事故事一:孔子误会了颜回有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

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

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

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

【启示】常言道:眼见为凭,但眼睛所见未必是事情的真相,在平日我们可能经常以自己所见而下了判断,判断的根据可能依就以往的经验,而经验的形成却是依每个人不同的背景与各种因素而累积的,或多或少夹带着个人的主观意识。

如果只凭所见与经验,同样的事件却因不同人而得到不同的结果。

对“人”无形中造成了不必要的伤害;对“事”可能因目标错误而功亏一篑。

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事情的真相须根据事实性、科学化作判断,经验、眼见往往是主观的,不轻易的论断才可避免许多的误会。

故事二:颜回输冠颜回爱学习,德性又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

一天,颜回去街上办事,见一家布店前围满了人。

他上前一问,才知道是买布的跟卖布的发生了纠纷。

只听买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为啥要我二十四个钱?颜回走到买布的跟前,施一礼说: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怎么会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错了,不要吵啦。

买布的仍不服气,指着颜回的鼻子说:谁请你出来评理的?你算老几?要评理只有找孔夫子,错与不错只有他说了算!走,咱找他评理去!颜回说:好。

孔夫子若评你错了怎么办?买布的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头。

你错了呢?颜回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冠。

二人打着赌,找到了孔子。

孔子问明了情况,对颜回笑笑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哪!颜回,你输啦,把冠取下来给人家吧!颜回从来不跟老师斗嘴。

他听孔子评他错了,就老老实实摘下帽子,交给了买布的。

孔子的故事

孔子的故事

孔子的故事孔子的故事1.孔子尊师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

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

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

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

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

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

”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

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

”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

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

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

老子,其犹龙邪!”2.孔子拜儿童为师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

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

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石瓦片玩儿,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儿,挡住我们的车!”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

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

他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孩子说:“我叫顶项,7岁!”孔子对学生们说:“项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3.孔子改错诗一天。

孔子带领着子路、子贡、颜渊等几个门生外出讲学。

师生们来到海州,天空忽然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大作。

当地的一个老渔翁把他们领进一个山洞避雨。

这山洞面对着大海,是老渔翁平常歇脚的地方。

孔子的小故事(精选6篇)

孔子的小故事(精选6篇)

孔子的小故事(精选6篇)孔子的小故事(精选6篇)孔子的祖上是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

孔丘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孔子的小故事(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孔子的小故事篇1孔丘在旅行,经过一个村庄,他看到一个老人,一个很老的老人,他从井里面打水来浇地。

那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太阳又那么大。

孔丘以为这个人可能没有听说过现在有机械装置可以打水——你可以用牛或者马代替人打水,这样比较容易——所以孔丘就过去对老人说:“你听说过现在有机器吗?用它们从井里打水可以非常容易,而且你做十二个小时的工作,它们可以在半小时之内就完成。

可以让马来做这件事情。

你何必费这么大的力气呢?你是一个老人啊。

”他肯定有九十岁了。

那个人说:“用手工作总是好的,因为每当狡猾的机器被使用的时候,就会出现狡猾的头脑。

事实上,只有狡猾的头脑才会使用狡猾的机器。

你这不是存心败坏我吗!我是一个老人,让我死得跟生出来的时候一样单纯。

用手工作是好的。

一个人会保持谦卑。

”孔丘回到他的门徒那里。

门徒们问:“您跟那个老人谈什么呢?”孔丘说:“他看起来似乎是老子的门徒。

他狠狠地敲了我一棒,而且他的论点好象是正确的。

”当你用手工作的时候,不会出现头脑的影子,一个人保持谦卑、单纯、自然。

当你使用狡猾的机器时,头脑就介入了。

那些用头脑工作的人被称为头头:职员的头头,老师的头头——他们被称为头头。

不要做头头。

即使做一个职员也已经很不好了,何况做职员头头……那就完了。

做一个老师已经够糟糕的了,何况做老师头头……要设法成为“手”。

“手”是被批判的`,因为它们不狡猾,不够具有竞争性;它们似乎是原始的。

试着多用手来工作,你会发现那个影子出现得越来越少了。

孔子的小故事篇2孔丘在游历的时候,碰见三个小孩,有两个正在玩耍,另一个小孩却站在旁边。

孔丘觉得奇怪,就问站着的小孩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玩。

小孩很认真地回答:“激烈的打闹能害人的性命,拉拉扯扯的玩耍也会伤人的身体;再退一步说,撕破了衣服,也没有什么好处。

孔子的故事精选40则

孔子的故事精选40则

孔子的故事精选40则中国的历史就是孔子思想的影响史.《四书五经》成了学校的教科书,我们都应该熟记,下面是一些关于孔子的小故事,孔子和他的弟子,和他的家人,友人,孔子的思想,孔子的佳话向来不断被传扬,这些故事既能增长知识也是很好的写作素材.1、孔子到庙堂参观,看到一种倾斜易覆的器皿,守庙的人说是宥坐之器。

孔子说:“我听说宥坐之器,虚则欹(倾斜),中则正,满则覆.明君常将它放在自己的座右。

"孔子让弟子注水,果然如此。

孔子叹道:一切事物哪有满而不覆的道理呢?”弟子问:“敢问有保持满而不覆的办法吗?”子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损之又损之道也。

”2、晏婴是与孔子同时代的政治家,为孔子所敬重。

一天,晏婴的车夫回家后,他的妻子要求离婚,车夫不解,其妻说,我今天在门缝中看到你驾车经过门口,晏婴那么矮,做了宰相,名震诸侯,还是那么朴实无华、自居人下,而你身高八尺,只是他的仆役,却意气扬扬、傲气冲天,你这样没有出息,所以我要离婚。

车夫听了这番话,就谦虚谨慎、发奋图强。

晏婴知道后,也努力培养他,后来车夫官拜大夫。

孔子尤其佩服晏子的交友之道,晏子交友,交情越久,他就越恭敬有礼,别人也越尊重他,从而能做到全始全终,所以孔子由衷地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3、孔子弟子公孙赤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

”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

孔子说:“再给她二斗四升。

”冉求认为太少,给了公孙赤母亲更多。

孔子说:“公孙赤到齐国去,肥马轻裘,威风凛凛。

我听说过,君子只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帮助他人周急不济富,对年轻人救急不救穷,这是君子的态度.4、孔子说,可以和他人说的事但不说,这是失人;不可和他人说的事,却和他说了,这是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孔子在乡里间,貌温恭谦,表现得像个不善言辞的人;当他在祭祀宗庙和议论朝政时很善于明辨,对答如流;与上大夫谈话时,中正而有诤辩,敢于说实话;与下大夫交谈时,侃侃而谈,和气而又欢乐;君视朝时,恭恭敬敬,但又威仪中适,不张不弛。

有关孔子的小故事【三篇】

有关孔子的小故事【三篇】

【导语】孔⼦的仁说,体现了⼈道精神,孔⼦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

以下是为⼤家整理分享了三篇有关孔⼦的⼩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欹器满覆】 这个典故出⾃《荀⼦·宥坐》,原⽂为:“孔⼦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

孔⼦问于守庙者⽈:‘此为何器?'守庙者⽈:‘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

'孔⼦顾为弟⼦⽈:‘注⽔焉!'弟⼦挹⽔⽽注之,中⽽正,满⽽覆,虚⽽欹。

孔⼦喟然⽽叹⽈:‘吁!恶有满⽽不覆者哉!'”《注》:“宥与右同。

⾔⼈君可置于坐右以为戒也。

” 译⽂:孔⼦到鲁桓公的庙参观,看见有⼀个欹器,设计得⼗分巧妙,就问守庙的⼈说:“这是什么器⽫?” 守庙的⼈回答说:“这是是置于座右以警戒⾃⼰的器⽫。

” 孔⼦说:“我听说这种警器,空了就倾斜,不空不满就端正,满了就翻倒。

”孔⼦接着回头对他的学⽣⼦路说:“灌⽔进去试试看吧!” 于是,学⽣舀⽔往⾥⾯灌。

果然,空了就倾斜,满了就翻倒,唯有不空不满时器⽫就端正。

孔⼦很有感慨地说:“唉!哪⾥有满了⽽不翻倒的呢!” 古⼈将欹器放在座位右边为替戒之物。

所谓“座右铭”,就是放在座右来使⾃⼰警觉的铭⽂(格⾔等)。

“欹器”并不叫⼈⽆所作为,因为空了就会倾斜;但更提醒⼈不要⾃满,因为,灌满⽔之后就翻倒,所谓“满招损,谦受益。

”清朝皇帝让⼈在紫禁城⾥摆设欹器,是借欹器“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欹”的特点喻⽰“满招损,谦受益,戒盈持满”的道理。

【⼆、孟懿⼦问孝,孔⼦为何答“⽆违”?】 ⽆违,即不违背“礼”。

怎么样才叫不违背礼呢? 孟懿⼦在鲁国权势很⼤,根本不把鲁国王没有放在眼⾥,在祭祀时经常有越礼的⾏为。

⾝为⼤夫,有庭院多处,孔⼦54岁时,是鲁国⼤司寇,就要把他家多建的庭院给拆掉,但因其权势⼤,没有实⾏得了。

他家祭祀常常演奏帝王、诸侯才能演奏的歌曲,曾使孔⼦很⽣⽓。

据《左传昭公⼆⼗五年》记载:鲁昭公联合郈⽒、臧⽒囚季平⼦,叔孙⽒家⾂救季⽒。

关于孔子的小故事6则

关于孔子的小故事6则

关于孔子的小故事6则关于孔子的小故事6则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汉族。

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

逝世后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

他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中国十大思想家之一,有"万世师表"之称。

----------------------故事一:孔子的小时候勤奋读书的故事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他之所以能成为弟子三千、名扬四海的圣人,是和他小时候的刻苦勤奋分不开的,也正所谓是“天才来自勤奋”。

史书言,孔子的母亲在他刚刚三岁的时候,就教他读书识字,到四岁的时候,他已会念百余字了。

有一天,他的妈妈说:“昨天我教你的字会背了吗?”孔丘说:“都记住了。

”妈妈说:“那好,明天一早我考考你。

”孔丘睡觉,是和哥哥在一起。

这天晚上,他钻入被窝后对哥哥说:“哥哥,妈妈教给你的字都记住了吗?”哥哥道:“都记住了。

你呢?”孔丘说:“一我已经练了多遍,也许都记住了,可又没有打握,明天一早娘要考我,若有不会的,娘一定非常伤心和难过。

不行,我一定要起来再多练几遍。

”哥哥被他这种刻苦学习、孝顺母亲的精神所感动,心疼地说:“天气凉了,别起来练了,就在我的肚子上写吧。

我能觉出对错,也好对你写的做个检查!”于是,小孔丘就在哥哥的胸口上写了起来。

每写一字,就念出声来。

可这声音越来越轻,当他写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声音也听不到了。

哥哥验完他的最后一个字,听着他那均匀的呼吸,望着他甜中带笑的睡容,既心疼又爱怜地笑了。

第二天一早,在母亲考核时,他一遍通过。

母亲惊喜道:“这孩子真神了,前天教了他那么多字,只过了一天,就如此滚瓜烂熟,将来准能干大事啊!”孔丘望着母亲欣喜的面容,高兴地笑了。

孔子的十二个著名故事

孔子的十二个著名故事

孔子的十二个著名故事1. 孔子问礼孔子一次问他的门徒,“在进行礼仪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门徒回答道,“根据规定的程序行事。

”孔子问,“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应该怎么办?”门徒回答:“跟随自己的感觉。

”孔子说,“你们的礼仪培训失败了。

”2. 孔子参观鲁穆公孔子参观了鲁穆公。

穆公问孔子如何改善统治。

孔子回答:“让百姓感受到你的爱。

”穆公反驳道:“我对百姓非常慷慨。

”孔子回答道:“这并不足够。

爱是要展现在言行之间,而不是流于慷慨。

”3. 孔子的弟子写文字孔子的一位弟子问他:“我写出了最好的文字,怎么样才能被人们记住?”孔子回答道:“用你的文字改变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吧。

”4. 孔子的徒弟先君子后小人孔子的门徒子路问:“我们应该先跟谁做朋友,先跟君子还是先跟小人?”孔子回答道:“你应该先跟君子交朋友,因为他会帮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5. 孔子的学生被狗侵害孔子的一位学生被一只野狗咬伤。

孔子派门徒寻找狗。

当门徒抓住狗时,孔子吩咐说:“不要伤害它,因为它只是在执行它的天性。

”6. 孔子的学生给自己设局孔子的一位学生给自己设下了一个陷阱,当听到孔子赞扬他时,他将弹奏他的琴。

但孔子没有赞扬他,于是他回来摔坏了他的琴。

孔子告诉他:“你的功夫还没有到家,你需要更多的努力。

”7. 孔子的学生想和他分享喜悦孔子的学生呈报了他的进步,告诉孔子他在一次辩论中打败了一位对手。

孔子回答道:“你应该把这个喜悦分享给你的家人和朋友,而不是只跟我说。

”8. 孔子判断一个人的品性有人问孔子如何判断一个人的品性。

孔子回答道:“你应该看他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做的事情,那才是他真正的品性。

”9. 孔子的门徒讽刺他的声音孔子的一位门徒讽刺他的声音。

孔子回答道:“我的声音虽然不甚动听,但我的言语却是有分寸的。

”10. 孔子的一位学生不忠孔子的一位学生对他不忠,孔子提醒他说:“如果你不忠实于自己的师傅,你也不会忠实于自己的国家。

”11. 孔子回避悖论孔子发现了一个悖论:“一个人不能一边说谎,一边帮助别人。

和孔子有关的故事

和孔子有关的故事

和孔子有关的故事1.孔子与项橐论道:孔子东游时遇到一位名叫项橐的七岁孩童挡道,项橐以其聪明才智向孔子提出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孔子对其智慧深感惊奇,并尊称其为“小老师”。

2.孔鲤过庭闻训:孔子的儿子孔鲤有一次在庭院中走过,孔子当时正在弹琴,见状便对孔鲤进行教育,告诫他要学习《诗》、《礼》,这一典故后来被称为“过庭之训”,体现了孔子对儿子的严格教育。

3.颜回好学: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他生活简朴却专心致志于学问,孔子曾多次赞扬他的勤学不倦和德行高尚,如“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4.杏坛设教:孔子在鲁国讲学的地方相传是在一棵大杏树下,后世将此地称为“杏坛”,象征着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奠定了中国教育的基础。

5.韦编三绝:孔子晚年非常刻苦钻研《易经》,以至于翻阅次数太多,以致于穿竹简的牛皮绳都断了三次,通过这个故事传达了孔子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

6.诲人不倦:孔子对待弟子的教学态度始终如一,无论弟子资质如何,都能耐心教导。

冉求曾表达自己能力有限,但孔子鼓励他要有持续学习的精神。

7.子见南子:南子是卫国的夫人,名声不佳。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访问卫国,并应南子之邀相见。

此事引起弟子们的非议,孔子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发誓说如果做了有愧于心的事,"天厌之!天厌之!"。

8.割不正不食:孔子主张饮食礼仪,有一次他的弟子发现祭祀用的肉切割得不够方正,于是孔子拒绝食用,以示对礼制的尊重和坚守。

9.孔子观于周庙:孔子在参观周公庙时,看到一种叫做“欹器”的器具,当它空的时候会倾斜,水装到一半就直立起来,满了就会倾覆。

孔子借此教育弟子,人要谦虚自省,不能骄傲自满。

10.孔子论志向:孔子曾与弟子们讨论各自的志向,其中颜渊表示愿意安贫乐道,而子路则表示愿能治理一个中等国家使其百姓勇武善战。

孔子赞扬了他们不同的志向,体现了他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关于孔子的经典故事五篇

关于孔子的经典故事五篇

【导语】孔⼦在中国是个闻名遐迩、妇孺皆知的⼈物。

⽼百姓叫他做孔圣⼈,读书⼈称他为孔夫⼦。

下⾯是⽆忧考分享的关于孔⼦的经典故事关于孔⼦的经典故事五篇。

欢迎阅读参考!【篇⼀】关于孔⼦的经典故事 孔⼦的⽗亲死得早,母亲含⾟茹苦地把他抚养成⼈。

在孔⼦不太懂事的时候,颜徵在就买来了很多的乐器,有时请⼈为⼉⼦演奏,有时⾃⼰为⼉⼦吹弹,有时让⼉⼦⾃⼰玩弄。

邻⾥乡⼈不解其意,颜徵在对⼈们说:让孩⼦从⼩接触这些器具,培养他的兴趣,他就会渐渐喜欢这些乐器。

做⼈要讲根基,办事要按规矩,⽆规矩不成⽅圆,乐器最讲礼仪与规矩,没有章法演奏不出动听的乐曲。

让孩⼦早点接触礼仪、⾳律、等级,对他以后的成长是⼗分有利的。

在母亲的教导下,孔⼦很快就爱上了这些乐器,并学会了吹、拉、弹、唱。

邻⾥有了婚丧等红⽩喜事,他都会拿着乐器去为他们演奏。

孔⼦成⼈以后,对⾳乐的爱好有增⽆减,把⾳乐当成⾃⼰⽣活中的⼀部分。

他在齐国听了韶乐,⼀连学了三个⽉,整⽇沉醉其中。

他说:“真没想到⾳乐的感染⼒有这么强!” 有⼀次,孔⼦向鲁国乐官师襄⼦学琴,他弹⼀⽀名曲,连续将它弹了⼗天。

师襄⼦让他换个曲⼦,孔⼦说:“虽然我已经熟悉了这⽀曲⼦,但还没有将它掌握。

” 过了⼏天,师襄⼦说:“你已经掌握了这⽀曲⼦,可以弹别的了。

” “我还没有领悟它的⽤意。

”孔⼦说。

⼜过了⼀段时间,孔⼦依然在弹那⾸曲⼦,师襄⼦不耐烦地说:“你已经了解它的⽤意了,可以换⼀⽀曲⼦了。

” “我还没有领悟它描写的⼈物形象呢。

”孔⼦说。

⼜过了⼀些时候,孔⼦终于停下不弹了,他想了想,然后抬起头,向远⽅望去,说:“我可能领悟到了,这个⼈⼜⾼⼜⼤⽪肤很⿊,眼睛向上看,好像要统⼀四⽅,这就是周⽂王。

” 师襄⼦听了⼗分惊讶,不得不佩服孔⼦对⾳乐执着的精神。

从此,孔⼦更加刻苦地学习⾳乐,他能从⾳乐中悟出很多深刻的道理。

在各种乐器的演奏中,孔⼦从中摸出了好多规律,将它们总结出来,运⽤到⾳乐当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有关孔子的故事

有关孔子的故事

有关孔子的故事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孔子的故事,欢迎阅读。

有关孔子的故事1孔子困于陈国和蔡国之间,还断绝了粮食,弟子们都饿得浑身无力,站不起来。

但是孔子仍然讲习诵读,演奏歌唱,传授诗书礼乐毫不间断。

子路很生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困厄吗?”孔子说:“君子能固守困厄而不动摇,小人困厄就胡作非为了。

”失意忘形和得意忘形都是人的弊病,古人讲“饱暖思淫欲,饥寒生盗心”,无论面对顺境还是逆境,能不失所守,这就是一种修养,就是一种高贵的心。

有关孔子的故事2孔子登上东山感觉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俯览天下,感觉天下也小了。

孟子也曾讲“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这都是说立志高远,胸襟开阔,才能提升境界。

孔子起于累土,最终居高临下,有着非凡的气质和自信,其思想境界,超越了芸芸众生,故能拥有“一览众山小”的气魄。

有关孔子的故事3子路有一次问孔子:“君子也有忧愁吗?”孔子回答说:“没有。

君子追求道义,有终生的快乐,无一朝之忧。

小人汲汲于功利,患得患失,一生都生活在忧虑之中。

”仁者不忧,是一门大学问。

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在于他的所作所为里,承载了他的人生追求。

兼济天下的人海阔天空,胸怀广大。

小人关注眼前得失,稍有挫折便怨天尤人,长久以往便“长戚戚”。

有关孔子的故事4齐景公和晏婴到鲁国,景公问孔子:“过去秦国很小,位置偏僻,穆公为什么能称霸呢?”孔子回答说:“秦国虽小,志向远大,地方偏僻,行为端正,又能重用五张羊皮赎回百里奚。

从此来看,称王是可以的。

”在这里,孔子解释了秦国得以称霸一方的原因。

成就一番雄伟的事业,有两个因素必不可少:志向与人才。

但凡有志于成功者,必当会在这两个方面下功夫。

有关孔子的故事5子贡去见孔子。

孔子说:“我们的学说难道有错误的地方吗?为什么我们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子贡说:“夫子之道至大也,所以天下莫能容夫子。

夫子是否可以降低一点标准呢?”孔子说:“优秀的农夫耕耘却不能保证获得好的收成,优良的工匠擅长技艺却不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

孔子的故事 孔子

孔子的故事 孔子

孔子的故事孔子孔子的故事(一)孔子的故事孔子的腰围学生在煮粥时,发现有肮脏的东西掉进锅里去了。

她连忙用汤匙把它捞起来,正想把它倒掉时,忽然想起,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啊。

于是便把它吃了。

刚巧孔子走进厨房,以为他在偷食,便教训了那位煮食同学。

经过解释,大家才恍然大悟。

孔子很感慨地说:“我亲眼看到的事情也不确切,何况是道听途说呢?”学而时习之孔子的先世是宋国的贵族,后来破落下来了。

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带着他搬到离唨邑不远的鲁国都城曲埠,过着清平的生活。

鲁国是当时公认的文化中心,跟宋国一样保存了很多古老的上周文化。

其中的礼可真够多的,结婚、死人、祭祀祖先,都有一套繁琐的仪式。

穷人当然说不上这些,但是,从大王、诸侯、大夫,到一般奴隶主富贵人家,对此特讲究,他们认为这是炫耀自己财势的好机会。

每逢婚丧大事,他们便会雇佣一班子人来举行礼的仪式。

那是管从事这种职业的人叫“儒”。

孔子从小就受到这种古老文化的熏陶,学懂了许多古代的礼,以至连做游戏,也常用小木块当祭祀,小泥团当供品,演习着古代的礼仪,总是乐此不疲,并且发展为以礼治国的政治主张。

由此,后人把孔子倡导的学说称作“儒家”。

孔子学琴众所周知孔子是一位大大的教育家,可他同时也是一位音乐家,既会唱歌,又会弹琴作曲。

他在与人一同唱歌时,如果人家唱的好,她一定请他再唱一遍,自己洗耳恭听,然后再和一遍。

他的教育方针并不是培养一些死读书的呆子,而是一些全面发展的英才。

孔子曾跟师襄学琴,某天师襄教给他一首曲子,让他自己练习,他足足练了十来天,任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师襄忍不住了,说:“你可以换个曲子练练了。

”孔子答道:“我虽然已熟悉它的曲调,但还没有摸到它的规律。

”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又说:“你已摸到它的规律了,可以换个曲子练了。

”不料孔子回答“我还没领悟到它的音乐形象哩”。

如此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发现孔子神情庄重,四体通泰,好似变了人样。

这次不待师襄发问,孔子就先说到:“我已经体会到音乐形象了,黑黝黝的,个儿高高的,目光深远,似有王者气概,此人非文王莫属也。

关于孔子的故事(通用20篇)

关于孔子的故事(通用20篇)

关于孔子的故事(通用20篇)关于孔子的故事(通用20篇)孔子,大家都知道吧!那么,关于孔子的故事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个关于孔子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孔子的故事篇1孔子一直是后世人景仰的对象,他常常被后人供奉于庙堂之上,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他是圣人,是高呼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一生挚友;是”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的鹤发老者;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谦逊学者。

他是平凡人,又是如此伟大。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先世系宋国贵族。

其祖上是孔防叔,宋襄公八世孙,畏惧宋大夫华督的逼迫,而奔波到了鲁国。

防叔生伯夏,佰夏生叔梁纥,梁纥为鲁国武士,以勇力闻于诸侯。

纥于颜氏女野合生孔子。

”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身处乱世却能够坚持践行自己的主张,孔子的精神和勇气实在是令人佩服。

古来圣贤皆寂寞,他们异于常人之处就是要承受常人不能忍受的孤寂和苦闷,就算千夫所指,就算穷途末路,也要坚持把“仁”推行到底。

孔子生于礼崩乐坏的年代,他为了让更多的穷人孩子能够读书,在年轻的时候建立了第一所私学,广招学徒,一时之间竟也誉满乡里,成为德高望重的万世之师。

春秋战国时期,国家间战乱连连国家尚且不能自保,人民自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生存的第一条件是食物,粮食对于战乱中的人民是极其珍贵的,连饭都吃不起何谈国家政治。

因此,肉对孔子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孔子受学生,学费就是“束修”,也就是肉干。

要知道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春秋战国,能吃到粗茶淡饭已经很不错了,能吃到鱼、肉更是难上加难。

既然如此,又是什么原因让孔子三月不知肉滋味?据《论语》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在齐国,听到舜的音乐“韶” ,三月不知肉味。

这里并不是说,孔子失去了味觉和嗅觉,更不是他三个月不知道肉放在哪里,找不到肉吃,以致不知道肉的味道。

关于孔子的故事(通用21篇)

关于孔子的故事(通用21篇)

关于孔子的故事(通用21篇)孔子的故事篇1一次,孔子受楚昭王邀请,到楚国去访问,途经陈、蔡两国之间。

而陈、蔡两国的大夫,害怕孔子被楚国重用,会对本国不利,所以,他们派兵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围困在陈、蔡之间。

孔子一行,因此连着七天没生火做饭。

熬的野菜汤里,也没有一粒米,弄得不少弟子无精打采,面有菜色。

而此刻,孔子却依然在室内,弦歌不止。

这时,弟子颜回在屋外择野菜,见子路与子贡两人在一起嘀咕道:“先生两次被鲁国驱逐,在卫国也未能待下去,在宋国讲学,连背靠的大树都被人砍倒。

到周地拜访,又受老子的数落。

现在,又被人围困在陈、蔡之间。

追杀先生的无罪,欺凌先生的无有禁止。

先生倒好,依然在这里弦歌鼓琴,自得其乐。

难道做君子的,就这样的没有羞耻心吗?”颜回听到这里,无言以对。

只好进到屋里,告诉孔子。

孔子听后,推琴长叹道:“子路、子贡呀!难道你们真的是小人?召他们进来,我有话要跟他们说。

”子路、子贡进屋。

子路抱怨地对孔子说:“老师,我们行到这种步田地,可以说是末路穷途了吧!”孔子听到这里,厉声喝道:“子路!这是什么话?君子明于道谓之通,昧于道谓之穷。

我们抱仁义之道,处在这少仁少义的乱世,遭受磨难,这是很正常的事,何穷之有?内省无愧于道,临难不失己德,大寒至,霜雪降,因此才会知道松柏之真强茂。

过去,齐桓公因在莒国受辱,反而树立起王霸之志。

晋文公在曹国受欺,因此产生称霸之心。

越王在会稽遭受奇耻大辱,却使他更加坚定复国的志愿。

这次,我们遭遇这般磨难,难道不也会是件很幸运的事吗?”说完,孔子截然返身回到琴案,操琴而作。

子路闻后,也随之持兵器,昂然合拍而舞。

子贡见此,愧然自叹道:“我真是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呀!”所以古代有道德的人,得意的时候是快乐的,失意的时候是幸福的。

他们所享受的与得失无关。

内外环境道德安慰有得有失,但作为寒暑风暴的替代,不足以扰乱自我心灵。

孔子的故事篇2传说,孔子年少而好礼,有一年的秋天,乌云滚滚,寒风嗖嗖,落叶从树上纷纷飘下来,随风翻飞。

儒家孔子的小故事(通用10篇)

儒家孔子的小故事(通用10篇)

儒家孔子的小故事儒家孔子的小故事(通用10篇)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他有一套虽不周密而相当完整的政治见解和思想体系。

下面是关于儒家孔子的小故事的内容,欢迎阅读!儒家孔子的小故事篇1孔子行礼传说,孔子年少而好礼,有一年的秋天,乌云滚滚,寒风嗖嗖,落叶从树上纷纷飘下来,随风翻飞。

这时,年少的孔丘正聚精会神的在窗下读书,由于天气太冷,他又穿着单薄的衣服,不时地搓着手。

坐在一旁的母亲心痛地说:“孩子,歇一会儿吧!”“好啊!”孔子答应着站起身,拿起放在桌旁的俎豆(当时行礼用的器具),不声不响地出了屋门。

母亲忙说:“孩子,外面风大,天又这么冷,眼看就要下雨了,你不要到院子里去玩了吧。

”孔丘一脸正色地回答:“不是啊,母亲,我这是在祭祀神灵,行大礼呢!”“你行大礼干什么呢?”母亲问他。

“如果我现在不学好礼仪,长大就不知道怎么做人了。

”母亲听了孔丘的话,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儒家孔子的小故事篇2评赎奴隶当时在春秋时代,鲁国有个规定,凡是到国外旅行去,看到有鲁国人在外国被卖为奴隶的,可以花钱把他赎出来,回到鲁国后,到国库去报帐,国库照付。

孔子有一个学生,真的在国外看到有鲁国人被卖为奴隶了,就把他赎出来。

赎出来以后,他没到国库去报帐,别人都说这个人品格高尚。

孔子知道之后,大骂这个学生,说这个学生做错了。

别人奇怪了,做好事嘛,又赎了人,又不去报帐,这不是好事吗?不是品格高尚吗?孔子说看问题不能这样看,他这个做法,实际上妨碍了更多的奴隶被赎出来。

这个人回来后没有去报帐,将来别人看见做奴隶的鲁国人,本想赎他出来,又想,我赎了以后,如果去报帐,别人就要议论:以前某某人不报帐,你去报帐,你的品格不如他。

这样,这个人就可能装作没看见,不去赎人了。

所以,这个做法就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人家赎买出来,是有害的。

儒家孔子的小故事篇3落水救人有一个人掉到水里去了,孔子的一个学生跳下水去,把人救起来了,家属感谢他,给他一头牛,他就收了。

别人就议论了:下水救人还要钱?孔子知道了,表扬这个学生,说这个学生做得对,这会使更多的落水人被救。

关于孔子的10个小故事

关于孔子的10个小故事

关于孔子的10个小故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兴办私学,突破官府垄断,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今天小编整理了关于孔子的10个小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道听途说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涂同途)在路上听到一些没有根据的话,在路上不负责任的传播,这是不能接受的。

有很多类似的玩艺,被人一本正经地转来转去,实际上这些谣言里漏洞百出,只要自己稍微认真想一想、查一查,就能够看出其中的谎言成分,然而很多人却信以为真,乐此不疲。

是我们自己太脆弱太轻信还是网络里情绪的煽动太容易?要警惕啊。

发愤忘食形容学习努力,工作勤奋。

楚国某县尹问孔子弟子,请他谈谈对孔子的看法,弟子木讷小心,一言不发,县尹只得怏怏而回。

孔子得知后,很不高兴,怨道:你为什么不说:我的老师是个发愤忘食,乐而忘忧的好学者啊!弟子一听马上明白,愧道:"老师,是我糊涂啊,现在我终于明白了。

今后若有人再问我,我必遵师嘱答之。

"孔子一听舒服,欣然笑道:"好,好,好。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孔夫子都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吹一把,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啊!鸣鼓而攻形容声讨犯罪的人。

孔子弟子冉求在朝中干活,准备试行新法,向孔子请教,孔子刚好是站在保守一边,于是气愤无比,把冉求骂个狗血淋头,冉求一再坚持自已的改革,于是孔子对众徒发出追杀令:冉求不是我的门徒,你们一起向他攻击吧!"[论语。

先进篇] "求,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很多人都很努力。

自古人多胜少,欺软怕硬的作风早已定型。

你的社会关系如何? 你有硬梆梆的后台吗?你的朋友多吗? 如果没有,可得小心行事,洁身自好呀!以强凌弱凭借强力欺负弱小。

孔子十大经典故事

孔子十大经典故事

孔子十大经典故事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言行故事流传甚广。

以下是孔子十大经典故事:
1. 孔子学琴:孔子向鲁国的乐官师襄子学习弹琴,掌握了琴艺后,自发地为学生们传授琴艺,提倡音乐教育。

2. 颜回尊师: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对待孔子尊敬有加,时刻遵循孔子的教诲,成为儒家学派的楷模。

3. 孔子论孝:孔子强调孝道,认为孝是为人之本,孝敬父母是每个人的责任。

4. 孔子劝顽童:孔子在路上遇到两个顽童阻挡道路,他以礼待人,巧妙地回答了顽童的问题,赢得了他们的尊敬。

5. 孔子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在陈国、蔡国之间被困,经历了长达三个月的艰苦生活,在此期间,他专注于研究学问,忘记了肉的味道。

6. 孔子周游列国: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传播儒家学说,历经艰辛,不懈推广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

7. 子贡问政:子贡向孔子请教治国之道,孔子强调为政以德,民之归仁焉。

8. 孔子论君子:孔子阐述君子之道,强调君子要有品德、才华、仁爱、忠诚等品质。

9. 颜渊请孝:颜渊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告诉他,孝不仅仅是表面的侍奉,而是要从内心尊敬父母。

10. 孔子论朋友:孔子认为交朋友要慎重,要选择有品德、有才华的人为友,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这些经典故事展示了孔子的智慧、品德和教育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名人故事(精选6篇)

孔子名人故事(精选6篇)

孔子名人故事(精选6篇)孔子名人故事1有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

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

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

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

孔子名人故事2一次孔子到了郑国与弟子走散,孔子呆在城墙东门旁发呆,郑国有人对子贡说:“东门边有个人,他的前额像尧,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部像子产,不过自腰部以下和大禹差三寸。

看他劳累的样子就像一条“丧家之狗”。

子贡把这段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孔子。

孔子很坦然地笑着说:“把我的外表说成这样,实在是夸过头了。

不过说我像条无家可归的狗,确实是这样!确实是这样啊!”孔子名人故事3《史记》记载一日孔子子乘着一辆马车周游列国。

来到一个地方,见有一孩子用土围成了一座“城”,坐在里面。

孔子就问:“你看见马车为什么不躲开呀?”那孩子回答:“人们说您孔老先生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

可是,今天我见您却并不怎么样。

因为自古到今,只听说车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车子的道理呢?”孔子愣了一下,问:“你叫什么名字?”孩子答道:“我叫项橐。

”孔子为了挽回面子,就想出了一连串问题来难项橐,但是都被项橐巧妙的化解。

孔子觉得这孩子知识渊博,连自己也辩不过他,只得长叹一声,俯下身子对项橐和蔼地说:“后生可畏,我当拜你为师。

”回头对弟子们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矣。

要不耻下问。

”经孔子这一褒奖,项橐便名扬九州,震动朝野。

以后《史》、《志》有关章节都有记载。

据《史记》记载,甘罗十二岁拜丞相时,还拿项橐作比喻,说服文信侯吕不韦让自己出使赵国。

南宋大儒王应麟编写的《三字经》劝诸后生说:“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孔子的故事精选5篇

孔子的故事精选5篇

孔子的故事精选5篇孔子----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孔子的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孔子的故事1在很久之前,孔子路过一个地方,正巧前面有一条河,没成想他们还没走过去呢,就有人掉进了河里面。

孔子的徒弟会水,下去就把人给救了上来,而这件事也是轰动了整个村庄。

落水的人家人闻讯赶来之后,为了表示自己对救命之恩的感谢,就把自己家的一只牛给了孔子的徒弟。

后来这片村庄就开始流传孔子教导无方的话,说是:救人一命还收人家的钱财。

这事情不知道怎么样又传回了孔子的耳朵里面。

孔子见自己的徒弟还是有些伤心的,就对徒弟说他做的很对,因为这样做不仅可以让被救的人家心里好受,也可以推动更多的人愿意去救人,这是一件好事。

这番言论没过多久又传回了那个村庄,曾经对此事进行过抨击的人都不再议论了,孔子就这样用客观的做事方法推动了好事。

孔子的故事2在春秋的时候,孔子经常会带着自己器重的几名弟子周游别国,来传扬他的思想还有政治主张。

有一天,孔子和弟子们打算去晋国,在路上行走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小孩子在路上玩碎石子,挡住了这一行人的去路。

孔子说:“小朋友你是不应该在路中间玩石子的,这样会挡住车的去路。

”小孩指了指自己的石子堆对孔子说:“老先生,您看到我搭的是什么了吗?”孔子转过头去看了一眼,发现小孩子搭建的是一座城堡。

孩子接着就说:“现在您看到我在搭建什么了,那到底是应该车让路给城,还是城让路给车呢?”孔子一下子被问的不知道怎样回答了,他发现在这交流中,孩子一直保持着礼貌的问答,就问了小孩子名字,小孩子也如实告诉了孔子。

在交流中,孔子知道了孩子才七岁,孔子转头就跟自己弟子讲:“这孩子如此小就能够懂得礼数,也是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啊。

”孔子的故事3众所周知,孔5261子是位大大的教育家,可他同时也是一位音4102乐家,既会唱歌,又会1653弹琴作曲。

他在与人一同唱歌时,如果人家唱得好,他一定请再唱一遍,自已洗耳恭听,然后再和一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孔子的主张也和齐国贵族有矛盾,而他所看中的那一套繁琐礼节也是不现实的,所以失败是当然的。
9.佛 看到孔子正彷徨无路,也知道孔子因为赵简子杀了贤人而不满意赵简子,他认为孔子很有去的可能。
10.可是孔子这时却还是执迷着——为梦想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得到政治地位而执着。
11.逢巧天上有一簇红云,像一群五颜六色的鸟一样,夹着太阳飘来飘去。
12.这就是孔子对于自己终身事业和乐观积极精神的概括,而且这种态度,在他是在任何环境都保持着的。
13.当然思想变化时不能马上看得出来的,孔子在当时也还是顺着自己的路子走。
14.孔子的话反映了新旧变革剧烈的时代,旧的名称和新的名称不再适合的情况。
15.他也接触了一些和自己见解迥然不同的人物,这就是他的眼界更开阔,观察事物的能力更深刻了。
子路是一个坦白直爽、忠实可靠的人。
5.鲁昭公答应了了,便给他们一辆车子,两匹马,还派了一个仆人,打发他们到洛阳去。
6.老子比孔子年纪大得多,经验阅历也丰富得多,他所接触的文物史料也远比孔子这是所接触到的广博得多。
7.老子和孔子都是中国文化史上其杰出的人物,他们的会见时灿烂的古代文化是上饶有意义的一页。
《孔子的故事》读书笔记
?好词点睛:
少不更事、小心谨慎、欢宴名流、博学多能、肥肥大大、心甘情愿、诚心诚意、坦白直爽、忠实可靠、粗枝大叶、虚心求知、孤苦伶仃、人志气大、称霸一方、倾家荡产、图谋改革、无可奈何、端端正正、大为赞叹、谦虚谨慎、夸夸其谈、有职有权、谦逊淳朴、公正不阿、和悦近人、又唱又舞、七长八短、无言以对、愁眉苦脸,扬扬得意、井然有条、不顾廉耻、随声附和、称霸天下、一板正经、靡靡之音、耀眼争光、镇静如常、浩浩荡荡、无动于衷、彷徨无路、趾高气扬、卧薪尝胆、淳朴可爱、迥然不同、贪得无厌、口是心非、又轻又软、锦上添花、含蓄而富、捕风捉影、无所不知、不断求知、忠厚信实、老老实实、无声无臭、重民轻君、仆仆风尘、千锤百炼、一字不苟、恭恭敬敬、井然有条、举一反三、接二连三、又窄又小、勤奋不息、勇而无谋、赤手空拳、莽莽撞撞、心直口快、孤孤零零、随随便便、疯疯癫癫
?好句品析
1.季札是一个博学而有文学修养的人,他对于听到的乐歌都有中肯的、深刻的批评。
2.因为穷困生活的磨炼,因为父亲原是体格很好的,所以孔子身子也健壮这时她日后3.孔子称赞子产是对人们有着惠爱的人,在思想上,子产也是比较开明的。
4.他欺凌过孔子,但孔子雍容的态度终于折服了他,他于是诚心诚意的做了孔子的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