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八年级历史第三次测评试卷分析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报告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报告引言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的人类社会发展和演变过程。
历史试卷是评估学生对历史知识和理解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对一份八年级历史试卷进行分析,旨在了解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试卷的难易程度。
方法我们选取了一份八年级历史试卷,共计30道题目,题型涵盖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我们针对试卷中的每道题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给出了学生们普遍的表现和问题。
分析1.选择题选择题是历史试卷中常见的题型,它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在这份试卷中,选择题占总分的60%。
我们发现学生们对于简单的选择题表现较好,但在一些较难的题目上,他们的正确率普遍较低。
这表明学生对于难度较大的历史知识还需要加强学习和理解。
2.填空题填空题是测试学生记忆和理解能力的有效方式,它要求学生填写正确的历史事件、人物或年代等信息。
在试卷中,填空题占总分的20%。
我们发现学生在填空题中的表现相对较好,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填写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相关信息。
然而,一些学生对于年代的记忆还存在困难,需要加强记忆和巩固相关知识。
3.简答题简答题是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和问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的重要方式。
在试卷中,简答题占总分的20%。
我们发现学生在回答简答题时表现比较一致,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回答问题并进行合理的分析。
然而,一些学生在行文和语言表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提高写作能力。
结论通过对八年级历史试卷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学生在选择题方面表现较为一致,但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有待提高。
2.在填空题方面,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较强,但对于年代的记忆还需加强。
3.学生在简答题方面表现良好,但需要提高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建议:1.增加历史知识的难度和深度,以挑战学生的学习能力。
2.鼓励学生加强对年代的记忆,并指导他们掌握相关记忆方法和技巧。
3.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分析和表达历史事件和问题。
八年级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分析
八年级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分析
一、选择题
总分60分,每题3分,分值较大,以得分也易失分。
出错较多的题有11、3、7、14、15、8、18、16题,主要因为知识点识记混乱,概念不清。
二、非选择题
1、“三民主义”很多人把“民族主义”写成“民主主义”。
2、经典废话太多。
如“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共同的历史作用”答为“都是改革”、“都为国家做了贡献”、“都是精英做的事”等,抓不住要害,不能领悟出题者的意图。
3、口语化严重。
如“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答为“国民党是蠢蛋”、“共产党聪明”;“重庆谈判的理由”答为“一起来看咋管”、“杀共军”、“自己人打自己人是可耻的”等。
4、概念混淆。
“插上一刀的意义”答为“揭开了全国反侵略战争”、“挺进大别山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渡江作战为三大战役奠定了基础”等答案,明显看出学生知识点混乱,历史事实不清。
5、审题不清。
分不清“依据材料回答问题”、“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综合上述材料回答问题”等问法的不同侧重点。
6、书写存在很严重的问题。
书写较规范的两个班仅有田萌萌、丁千祥、李豪杰、张琪、梁汝天、何文静、朱玉玉、宋庆超、张骏驰、梁唯一李题、陈艳香、谢文荣;田厚春、郭友妮、潘金杰、朱梦婷、陈守义、罗颖慧、王恒王道莎、朱敏、田悦莹、朱茵、李宏彧、田志远、田朵等同学。
裴洁云
2015 12 22。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八年级历史试题题型与题量都保持不变,难度较大,模仿中考试题出题模式。
试题以" 立德树人 " 为出发点,既立足学科基础知识,又关注了学科素养,是一套历史味浓郁,特色鲜明的考卷。
一、试题特点1、立足重点主干知识,侧重能力考查。
试题立足重点主干知识,无论客观题还是主观题,均可体现 " 无题不材料,无材料不命题 " 的特点,在考查学生掌握历史史实的基础上,更加侧重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与分析、归纳与总结、理解与概括以及历史解释的能力。
如:选择题第5题,要求学生通过分析材料确定考察的事件,再根据事件得出正确选项。
选择题第12题,要求学生通过图片确定事件发生的时间,再通过计算得出正确选项。
选择题第 21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及图片指出解放军战略反攻的事件。
2、多角度多层次入手设计,试题新颖活泼。
通过表格、图片、文字材料等多种形式设计试题,图文并茂,角度新颖,贴近学生实际,利于学生理解。
如:第28题的材料一通过表格展示清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材料二通过图片指出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变化。
3、关注时政及周年热点,体现核心素养。
试题密切联系时政及周年热点,从热点中考查学生对国内外重大时事、国家建设和发展、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社会问题的理解。
如:第 27 题,纪念辛亥革命为话题,把时政热点问题和历史知识很好的结合起来,体现了历史学科的社会价值。
这里还暗含着一条线,孙中山先生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的依据。
二、本次考试结果三、改进建议1、立足课标,熟悉教材,构建知识结构,清楚历史发展的线索和脉络。
2、关注社会热点,以社会热点带动历史知识,以历史知识丰富社会热点。
3、立足教材,深挖教材,多角度、全方位解读,通过有层次的练习深化知识,提高能力。
4、紧抓课堂,落实课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能动性。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一、试题类型分析:本张试卷选择题部分共有24个小题,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共24分,选择题考查知识立意的试题减少了,而考查能力利益的试题增多了,考生只有在牢固掌握教学内容主干知识基础上,活化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答好试题;,二题为相关链接,回答有关问题的题,分值为20分,这道题考查学生在现史实和理解判断能力,难度不大。
三为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共20分。
四大题为识图,共12分。
共有7问,每一问都侧重考查基础知识,难度较小。
二、热点难点分析:本张试卷难易程度的分配较适当,较易的知识点约占60%,较难的知识点约占25%,难度较大的知识点约占15%。
二、三题读材料及图片问题,是相对比较简单的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再现史实能力,其中,三题属于难度较大的部分,需要结合课本内容和自己所掌握的基本历史知识去回答,着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的归纳和表达能力,尤其是第2、3问谈结论、认识类问题较难,学生失分较多。
三、学生成绩及答题情况分析:此试卷满分100分,从学生答题情况看,选择题满分24分,最高分22分,最低分6多分。
非选择题得分率低些,其中二题和四题平时练习时做过,显得较为简单,得分率相对高些,但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审题不清,不知如何表达出来,出现了由于表达不好丢分的现象,三大题学生丢分较多,表现的问题是学生分析能力差,不知应该答什么,得分率相对较低。
总分平均分及格数及格率优秀率优秀率极差数极差率8.1117443.510371 3.71140.7 8.281033.8312.501562.5合计198438.91325.51 2.02651.0四、考后心得体会:纵观本张试卷,再结合学生们的考试成绩可以看出,以前那种只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掌握知识的方法已经过时,现在的教学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又要教会学生学习,并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范文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范文一、试卷基本情况。
1. 试卷结构。
本次人教版八年级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
其中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合计50分;非选择题有4大题,合计50分。
2. 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涵盖了八年级历史教材(人教版)的中国近代史部分,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重要历史事件。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 选择题部分。
第1 5题(关于鸦片战争相关知识)第6 10题(太平天国运动相关)第11 15题(洋务运动相关)在这部分题目中,第11题(洋务运动的时间和代表人物)和第13题(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学生回答较好,正确率分别为85%和78%。
但是,第12题(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第14题(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和第15题(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学生错误较多。
例如,第12题,很多学生错误地认为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发展近代军事工业,而没有理解其维护清朝统治的本质目的,错误率达到35%。
这反映出学生对洋务运动的本质和历史意义的把握存在偏差。
第16 20题(戊戌变法相关)第16题(戊戌变法的背景)和第18题(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学生作答情况尚可,正确率在70%左右。
但是,第17题(戊戌变法的领导阶级)、第19题(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第20题(戊戌变法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学生错误较多。
如第19题,学生对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封建势力的强大理解不深刻,错误率达到45%。
这说明学生对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缺乏深入的认识。
第21 25题(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相关)第21题(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和第23题(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学生回答较好,正确率分别为82%和76%。
但是,第22题(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第24题(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和第25题(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学生存在较多错误。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6篇)
历史试卷分析篇一(一)基本情况今年的期中考试试题,就全卷内容来看,多角度的考察了学生,试题由易到难,重点突出;考试的内容细小,知识点比较碎。
学生考试的成绩还比较理想,对此我做出如下分析:(二)具体情况分析第一题单项选择题,大多数中等生失分比较多,所以要想提高及格率,就必须提高中等生的做单项选择题的能力。
其中大多数错的是第15小题,北宋与南宋的关系相似于哪一组?应该是西晋与东晋;还有错的最多的是第6小题,唐初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突出原因?应该是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的意愿。
第二题考查的是连线题,学生答得也很好。
第三题考查的是填空题,是平时的细小知识点,都做过很多遍了,因此学生答得都比较好。
第四题是材料分析题,都是基本知识,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答错,这说明了有些学生对基本常识也没有掌握。
考查了唐代的民族政策以及武则天和唐玄宗的统治措施等重要知识点,这部分是重点,可是还是有少部分学生没有答对;第二个材料分析是识图题,学生答题情况还可以,最后一个材料分析题是探究题,也比较简单,学生答题情况也比较好。
(三)教学反思对于本次考试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将会做出如下改进的措施:1、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提高学生做选择题的能力,多做选择题;2、一定注重学生的背诵情况,重点查背,基础知识一定要记忆;3、加大材料分析题的训练,让学生学会做开放性的题型。
总之,这次考试较差,争取下次考试能有大的进步。
历史试卷分析篇二一、试卷特点及分析:1、立足基础,重视主体本套历史试题遵循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强调对学科基础知识和主干资料的考查,试题灵活且易于入手。
第一题选取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占总分的30%,覆盖面较全难度适中,强调知识的理解及运用;大部分题目透过创设的历史情景,考查学生知识理解和知识迁移潜力。
第二题为简答题,共15分,占总分的30%:第1题设问明确,答案唯一,重视知识的认知和潜力再现;第2题题型新颖,共设置有3个小题,有务必梯度和难度,重视对学生审题潜力的考查。
山西省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阶段三质量评估试题·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A B B C D D D A B C B D C D C二、简答题(共18分)16.(1)①1927年8月1日爆发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2分)②毛泽东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分)“正确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分)③困难:敌人的围追堵截;严酷的自然环境(或爬雪山,过草地);缺衣少食等。
评分说明: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标志: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2分)(2)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或中共一大)。
(2分)⑤八七会议。
(2分)⑥古田会议。
(2分)⑦遵义会议。
(2分)三、材料解析题(共30分)17.(1)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2分)60年代:军事工业;70年代:民用企业。
(2分)(2)公车上书。
(2分)维新变法时期的学堂、学会,成为后来中国革命人才的摇篮;维新变法时期的一些思想文化主张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萌芽。
评分说明: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它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答出任意一点得2分,共4分)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2分)(4)由学器物(技术)到学制度再到学思想;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
评分说明: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18.(1)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分)甲午中日战争纪念馆成为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浴血抗敌、为国捐躯的将士,告诫人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八年级历史教学质量监测试卷分析
八年级历史教学质量监测试卷分析本次八年级历史抽考试题共两页,满分40分,按中招出题模式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分值分别为20分。
选择题10道,非选择题多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共4个小题(主要考虑页面过少,不易出材料题)。
本次历史试卷,本着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考查和对学生个人素质的综合评定为出发点,开放性试题占的比重很大,特别是4道简答题,列举题居多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在于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归纳,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这也是中招考试的主流。
随机抽查的一包试卷,参考人数共30人,最高得分36分,20分以上者16人,人均平均分20.9分,及格率为40%,试卷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有:第一:试卷第1、9、12题是考查历史时间的题,学生失分率高,几乎一半学生知道俄国割占中国领土多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但不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多少世纪多少年代,特别是12题,是个开放性试题,出题的本意是送分的题,因为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大事很多,只要学生能写出三件即可给分,但大多数学生不知道这一历史时段指哪一年到哪一年的范围,导致书写事件不在此范围之内。
而历史名词分期不清,还在于学生不知道“近代”和“现代”、“国内战争”和“外国侵华战争”这些历史概念的模糊。
这说明历史时间的把掌是历史学科的一大障碍。
第二:试卷第6、8、10小题是对学生地点的记忆考查,学生出错率也很高,大多数学生知道中国历史上发生的“辽沈战役”是“三大战役”之首,但多数不知道此次战役发生的地点,对中国地理分区茫然不知;学生知道北伐战争消灭了孙传芳,但不了解战争爆发在哪个省份,这说明在历史学习的时候,地图的运用率不高,初中生由于中招不考地理,而导致地理知识缺失,象“江西”和“江苏”、“湖南”和“湖北”的位置不了解,脑海中没有这些地理概念,所以许多历史常识性的知识不会灵活运用,学习知识成为一潭死水,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学生的能力不能有效提高。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一、试题特点及分析1.立足基础,重视主干的思想不变。
本套历史试题遵循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强调对学科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的考查,试题灵活且易于入手。
通过选择题型来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题量占40%,覆盖面较全,难度适中,强调知识理解性及运用;大部分题目通过创设的历史情景,考查学生知识理解和知识迁移能力。
非选择题为材料分析题和问答题,注重了知识与能力的融会贯通,所选材料通俗易懂,设问明确,有一定难度、梯度,重视学生审题能力考查。
材料解析题、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历史的空间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设问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
2 、坚持注重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理念不变,有效体现新课改要求的三维一体目标历史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材料题第二题的历史情感和历史价值观的感悟都是要求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的熏陶和启迪。
3.体现学科性,突出论从史出的学科特点注重考查学生阅读历史材料,从中获取和运用有效信息;强调历史学科用史实说话,论从史出的原则,是今年历史试题的一个突出特点。
如材料题第五题,材料与问题之间关系紧密,考查了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对材料进行整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和论证问题的能力,这对今后的历史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4.体现时代性,突出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观察现实社会的能力,发挥以史为鉴的功能,是历史学科的突出特点。
关注社会热点,紧密结合现实和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学会以历史的思维来分析这类问题。
“史为今用”是近几年历史命题的主线。
凸现了历史学科的与时俱进、历史试题的价值判断,引导学生开拓了视野,更教会学生关心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培养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5.试题设计了开放性问题及参考答案,侧重考查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加大开放性试题的考查力度是当前命题的趋势,开放性试题包含内容开放和答案开放,内容的开放是指历史试题的材料来源不能拘泥于教材,“观点在书中,材料在书外”。
八年级历史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八年级历史考试质量分析报告八年级历史期中抽查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一、试卷的评价。
1、试卷的基本情况:历史考试时间为60分钟,历史学科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材料解析题、问题探究四类题。
2、试卷的基本特点:(1)基础性强。
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
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标高适度。
基于目前初中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试题适中。
(3)题目设计具有简明性。
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简单明了,学生审题时一目了然。
二、学生答题质量分析1、优点(1)对历史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得较好。
学生能根据要求加以复习巩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较熟练。
(2)选择题能正确地运用解题方法。
大部分学生能采用较常用的直选法和排除法来解答选择题。
(3)能根据题意认真解答。
大部分学生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认真分析问题,正确地得出答案。
(4)部分学生的学科能力有所提高。
大部分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较强;部分学生善于运用已知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此次材料解析题的得分率略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具备了理解、分析能力。
2、存在问题(1)基本功不扎实。
书写不公正、不规范。
(2)选择题学生得分普遍较高,但部分同学平时懒于记忆,基础常识不过关,得分较低。
(3)从材料题的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存在审题不清,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息,如;题目当中让举法律方面的成就,很多同学都是在材料中举出所有方面的成就。
对材料的理解不通透,分析能力,做题方法、技巧等综合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4)第18题是考察学生的识图能力,学生窥察不全,常识点写不全。
(5)第19题考察学生几次会议的内容的落实情况,好学生基本没有问题,可得满分,差学生还是有问题。
(6)将改革开放的关键词结合史实阐述之间的关系,好学生写的比较完整,差生基本不得分。
三、改进措施1、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本次历史试卷,注重基础,重视应用,凸显能力。
以新课标为准绳、本学科的重点内容为核心,设计巧妙,立意高远,与时俱进。
以基础立意转向基础与能力并举,稳中求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握了教学的改革方向,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导向鲜明,是一份融综合性、开放性和时代性于一体的好试题。
一、试题及答题情况分析:1、试题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
考查的知识点全面、覆盖面宽,立意高远。
2、选择题共计50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选择题得分率较高,学生在平时的历史学习中比较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这对于开展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和实施新的课改方案提供了良好的传统。
3、非选择题共计50分。
本卷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等。
学生答题较好。
考查的是教材基础知识,有利于了解学生基础知识的把握能力。
答题较好。
有个别学生没有掌握好。
二、改进措施:为提高教学成绩,下学年努力做到:1、加强审题训练,尤其是做过的题有必要反复联系,利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关键是找好关键词,对基础知识掌握到位。
对题干和选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对于认真审题答对习题的同学给予表扬。
每个同学要善于发现自己审题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总结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改正。
2、加强材料题的思路分析,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进行前伸后延。
进行有跨度、有联系、有对应的综合复习,采用形象视图、逆向思维等方式,查漏补缺,重点内容仍然作为重点复习。
课上现场让学生答题,每节课至少做一道大题。
老师巡视,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解决,共性的问题统一强调,这样学生就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做到有针对性的弥补和改善。
对做过的同类的习题进行整理总结。
在总结中升华提高。
教师在教的方面:第一、教师首先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
思维是王牌,思路决定出路。
不同的教学思想会带来不同的课堂面貌和不同的教学效率、教学效果。
第二、要吃透教材,吃透学生。
这个很关键,这是教学基本功,是教学硬件,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方面。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及反思[优秀范文5篇]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及反思[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及反思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及反思八年级历史下册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八年级上册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试卷总分100分,以基础知识为重点,所学的内容都已覆盖到,难度适中,本试卷时间为60分钟,满分为100分。
本次考试学生成绩不理想,主要从自身寻找原因。
今后改进的方向:1、加强课堂管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更新教学观念,进一步转变观念,尽快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尤其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
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教学,没有基础知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也不能忽视对学困生的辅导。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要依据《课标》进行教学《课标》是历史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和准绳,《课标》对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提出了具体的学习目标,学生学什么以及学到何种程度,都一一作了具体的规定和说明,所以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认真研读课标。
并根据自已班的学生实际有针对性教学,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课堂效益,提高课堂效率,课内多讨论,分析问题时,宁求精、求细、求到位,不可一味求全,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学会综合分析多层次、多方位历史知识的联系。
以本为本,理清历史发展基本线索,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学历史的能力,2、加强对学生历史记忆能力的培养,课前通过提问听写等方式考查学生,狠抓基础知识落实。
基本知识点的落实包括人物、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影响等是历史最基本的知识点,必须牢固掌握,反复记忆是最重要的方法。
教师在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还必须落实每一堂课后的作业练习,落实好练习册的习题,反复落实基本知识点,注重巩固。
一定要破除学生中认为开卷考试只是抄抄书,而闭卷考试就是死记硬背的错误观念,教学中应该强化理解记忆。
否则,在单位时间内难以考出的好成绩。
3.加强学生主动学习意识。
养成学生自学的意识。
养成勤与思考的习惯。
山西省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阶段三质量评估试题·历史·试题+答案
A.% 鸦片战争
B.% 五四运动
C.% 北伐战争
D.% 七七事变
10.% 如果以“转”字串起红军长征的历史,图中“战略转移”指的是
战略转移
重大转折
转危为安
1934 年
1935 年
1936 年
A.% 井冈山会师
B.% 秋收起义
C.% 长征开始
D.% 长征结束
11.% 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后来发动西安事变的历史人物是
八年级历史 第 3 页 (共 6 页)
材料一
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
轮船招商局
京师同文馆
赴美留学幼童
材料二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
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
式军队等。
— ——摘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经历了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
貌就焕然一新了。
⑤会议名称:
转折点。
⑥会议名称:
④会议名称:
⑦会议名称: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小题,第 17 题 16 分,第 18 题 14 分,共 30 分) 17. 探寻一条在世界上体面生存下去的道路,是推动近代中国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中国近
代历史上,先进的中国人不断进行救国道路的探索。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 答问题。
———节选自歌曲《松花江上》 材料三
卢沟桥事变
淞沪会战
(1)观察材料一图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设立甲午中日战争纪念馆有什么作用? (4 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如何在东北地区领导抗战活动。 结合所
山西省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阶段三质量评估试题·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 A D C B D B B C B A A B D C二、简答题(共16分)16.(1)天京陷落。
(2分)“国民政府”。
(2分)(2)①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分)②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分)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分)④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分)(3)火烧圆明园(或第二次鸦片战争)。
(2分)黄埔军校成立(或国共合作)。
(2分)三、材料解析题(共30分)17.(1)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2分)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答出任意一点得2分,共4分)(2)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指挥。
(2分)敌军的围追堵截。
(2分)严酷的自然环境。
(2分)(3)发动西安事变。
(2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从此,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分)18.(1)三民主义(或“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2分)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2分)(2)由宣传新文学、思想启蒙为主,转变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政治革命为主。
(2分)五四运动的洗礼;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提供了新的救国方案。
(答出任意一点得2分)(3)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2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2分)主要依据: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在农村敌人统治力量相对薄弱;农民阶级是革命的天然同盟军;符合中国国情;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3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中期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南鹰学校陈文章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说句实话,这是让我心痛的成绩,在平时的授课和复习过程中,感觉不是这样的。
下面我就这次考试进行一下分析。
一、试题情况试卷考察的内容、题量、比分、试卷结构情况。
参加考试学生人数18,平均成绩仅仅41.6,最高分62,这是我意想不到的,二、存在的问题从上述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50分以下的学生人数还有很多,存在的问题也很多,我总结了以下几点:1、学生对知识概念的理解不到位。
如选择题第一题中“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只知表面现象,不知内在的实质。
2、没有认真审题或审题不清。
如选择题第三题对墨子所说的话,不能很好的抓住关键词,审题不到位,所以出错很多。
3、知识迁移能力较差。
如32题不能把材料和书上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4、读图能力欠缺。
如12题水利工程。
5、对材料的理解、分析、归纳能力较差。
二、在授课过程中,要细致一些,我发现以前的授课有些粗糙,尤其是小字部分,没有引起相当的注意,而且这次出题覆盖面很广,涉及了课本的方方面面,稍有疏忽你就漏进去。
而且,在以后授课上要除去枝蔓,留主干,要精讲。
三、问题存在的原因导致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我主要总结了以下几点:(一)学生方面:1.史实不清,是致命的弱点。
2.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
或不重视,或认为历史很好学,不过背背而已,就是落下也能很快赶得上。
3.解题技巧的欠缺。
表现在如何从四个选项中找出最佳项,提高正确率;如何审好题,做到紧密结合题目要求作答;如何合理安排卷面,尽量多得分等等。
4.看书不细。
未能听进老师的忠言相告,一相情愿地以为这儿不考,那儿不考,存在侥幸心理,结果遭受沉重一击。
5.不会读书。
学生习惯了把一节教材从头念到尾,而较少注意抓住历史发展的脉搏,体味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领略历史的博大与精深。
6.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奴隶性强,不肯下工夫,主动去背去记极性差,这是成绩不理想的最主要原因,八年级是中学生两极分化最严重的时期,好学生可以考90分左右,而差生只能考20分左右,差距太大。
试卷分析——八年历史
八年级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本次期末测试由县统一命题,检测过程实行单人独坐、双人监考,整个测试过程严密认真,成绩真实,下面对八年历史的试卷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本次测试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核,面向全体,没有偏题、怪题,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整体成绩不理想,总结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基础知识不扎实,史实不清,有些基础知识混淆,这也是
选择填空失分多的原因。
2、缺乏答题技巧,答题时不灵活,阅读理解能力差。
这一点
在材料解析题上表现明显,有的学生材料题的问题看不
懂,不理解题目内在深意。
3、复习时督促检查的力度不够,特别是对后进生督促不够,
这也是低分比较多的原因。
改进措施:
1、课上精讲多练,当堂消化理解,精心设计练习题。
2、加强审题训练,教给学生方法、解题思路,从多方面、多
角度来分析,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课上增加
课外史料,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3、复习时要针对教学内容及其重点,加强检查力度,多关注
后进生,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
4、强化基础知识训练,适当进行书写。
通过本次考试,我们认识到工作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今后努力改进,提高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原市2013—2014学年八年级历史第三次测评试卷分析
太原市三十八中赵君
一、试题总体分析
每课考查分值分布
本分试卷完全依据新课标要求的考点命题,考查知识点全面。
主要有以下亮点:
1.试卷主题鲜明,主要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治、经济、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取得的理论成就为主线对所学知识进行考察。
2.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比如选择题第1、3、4、10、12、13、14题。
对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一届政协会议的内容、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进行识记层面的考查。
探究题的(1)、(2)、(3)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形成发展过程和南方谈话的意义进行考查。
材料解析题的第3小题考查了四个经济特区的名称及经济特区的作用。
这些都是非常基础而且是要求学生必须识记的知识点。
本分试卷对识记层面的考查占到大概60%。
3. 加大对知识运用方面的考查,体现了灵活性的特点。
比如选择题第5、6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以及三大改造的意义的运用。
再如选择题第8题和材料解析题的第4小题,
考查了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改革开放影响的运用。
再如探究题的第4小题,运用所学知识来说明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材料题的形式考查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过程,降低了难度。
同时,材料与问题紧密结合,考查了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对材料进行整理的能力。
但是探究题的第2小题和第4小题虽然设问角度不一样,但考查的知识点基本相同,有些重复。
二、学生答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选择题出错较多的是第11、14题。
第11题,学生不知道上海浦东开发区的位置,所以选错。
14题由于学生记忆混淆所以选成B 选项。
2.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还不够。
所以材料题失分较多。
比如材料题第1小题,依据材料写出新中国的主要政治制度,由于不理解什么是“政治制度”,也不会从材料中找到关键信息,所以很多同学把材料一和二都抄了一遍。
再比如第3小题,是依据材料三,概述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进程,有的只答出了三个时期所制定的法律,而没有找到“初创时期”“遭到严重破坏”“全新发展阶段”这三个关键词。
3.出错较多的还有材料解析题的第2小题。
学生对理解“生产关系”理解还不够,一提到生产关系的变化,马上想到土地私有制变成了土地公有制,忽略了人民公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土地公有
制。
三、今后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初二由于增加物理学科,学生平时负担较重,学习历史的时间较少,所以对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平时课堂上应该多抽查,对需要记忆的基础知识多默写。
课堂复习要突出基础知识的复习。
学生对教材的重点知识要掌握和巩固,因为考查的范围基本上就是这方面的内容。
今天的考试所反对的是过分强调识记、反对死记硬背;但绝对不是不要识记,熟悉课本并有一定的记忆是必要的,它既符合历史学科的一般学习要求,也是今天考试所要求的,如果课本不熟悉、没有记熟一般知识,对所学知识没有系统的体系,这样根本无从下手答题。
2.中国现代史部分政治性较强,在教学中还应该对某些概念进行深入讲解,比如对“生产关系”这一概念进行补充。
3.在讲课过程中,补充历史史料,提高学生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论从史出。
4.在进行单元教学时,把握每个单元的整体脉络,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明确每个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
5.复习时要对学生进行审题、答题规范、答题技巧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