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1)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及初步理解了周长含义,并且掌握了一定的计算能力,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
一起看看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欢迎查阅!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电教手段,指导学生直观的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小组合作讨论获得知识,并将成果展示出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语言表达、合作交流能力。
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含义。
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建立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长方形周长算理的理解。
一、创景激趣,引出问题师:同学们,我们学校的花坛美丽可爱,吸引了好多同学的视线,有的同学禁不住要进入花坛欣赏花草,那样会损害这美丽的景色,为此,我们学校打算给他围上护栏,护栏每米8元,需要多少钱呢如何来算呢要是一个正方形花坛,你会算吗(出示课件图画:长方形花坛实物图)(学生齐答)结果:需要先算出它的周长然后再乘以8,就是所花的钱数。
情境激趣,引出问题。
自主探究,归纳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拓展应用小结巩固师:那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如何来算呢好,今天我们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二、自主探究(一)忆一忆(回顾旧知)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过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什么是图形的周长,看屏幕,谁知道他们的边有什么特征什么是周长(课件出示不同色彩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学生举手回答)结论: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边相等。
围成一个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周长。
(教师板书: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边相等)(二)试一试(探究新知)1、师:同学们能用不同的方法算出屏幕上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的周长吗(出示课件: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小组合作探究)探究结果:有三种方法。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1.2 年.月.日教案(1)
《年月日》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中第三课时《年月日》。
[教学背景及教材分析]:学生们在一二年级时已经掌握了有关时、分、秒等较小的时间单位,年、月、日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时间单位学习的继续和延伸,由于这几个单位都是比较抽象的时间单位,所以教材在编排上非常注重选择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进行教学。
教材给学生呈现了四幅主题图,展现了一些十分有意义的日子: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日、北京申奥成功的日子、香港回归等,利用这些素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揭示出时间单位。
[教法与学法]:在经历自主探究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
在体验小组合作解决研究主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学情分析]:年、月、日这几个时间单位对于学生来讲是比较抽象的,在理解这些较大时间单位是有一定困难的。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他们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最接近的时间单位,如时、分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才能逐步理解离他们生活较远的较大的时间单位,如年、月等。
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
[教学设计思想]: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学生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为基本理念,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整个设计力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
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进行自主探究,通过学生的汇报、展示、交流,教师的及时引导学生验证、推理、提升,在师生互动的动态生成中共同推进课堂,教师起了一个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
课堂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地完成形式多样的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潜能。
三年级下册数学冀教版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冀教版教案你知道怎么写三年级下册数学冀教版教案吗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含义,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会用分数表示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一起看看三年级下册数学冀教版教案!欢迎查阅!三年级下册数学冀教版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含义,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会用分数表示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进一步体会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判断简单游戏规则是否公平,能设计简单的公平游戏规则。
3、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可能性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具有随机性,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复习可能性的含义以及可能性的大小1、出示下列四个图形四个袋子里分别装有4个球:1号袋有4个黑球;2号袋有4个白球;3号袋有3个黑球和1个白球;4号袋有1个1个黑球和3个白球2、提问:从上面的某个口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从哪个口袋中摸出的一定是黑球从哪个口袋中摸出的一定是白球从哪个口袋中摸出的一有可能是黑球,也有可能是白球3、师小结: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这些都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4、用分数来表示图3、4的口袋中摸到黑球和白球的可能性大小。
5、完成后进行交流。
二、完成练习与实践的1-3题。
1、完成第1题,要让学生连线后,说说连线时的思考过程。
2、第2题在学生独立判断的基础上,再说说思考的方法。
3、第3题,要抓住怎样理解明天的降水概率是80%这句话的再让学生按要求进行判断。
三、复习游戏规则的公平性1、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判断游戏是否公平,为什么2、启发学生思考,要使游戏规则公平,你认为口袋里可以怎样放球,为什么3、小结:不管怎样放球,只要使参加游戏的小朋友摸到指定的球的可能性大小相等,这样的游戏规则就是公平的。
四、指导完成练习与实践的4-5题。
1、让学生交流对题目的理解。
2、让学生各自判断第(1)题中的三种方法是否公平,再交流思考的过程。
最新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全册教案全集(53页)
最新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全集年、月、日第1课时 24时计时法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生活情景,使学生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使学生在探索、认识24时计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会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24时计时法,会运用24时计时法表示某一时刻。
教学难点:学会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相互交换。
教学过程:生活导入:介绍普通计时法(出示钟表)。
师:现在钟面上是几时?你可能再干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上午 8:00下午 8:00师:原来一天中有两个8时,一个是上午8时,一个是下午8时,这种计时方法是普通计时法。
出示电视节目预报表:说说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a:17时30分《动画城》开始播放。
b:17时30分就是下午5时30分。
c:晚上7时《新闻联播》开始播放。
d:00:30《半边天》开始。
……师:这些节目预报表中用的还是普通计时法吗?这里用的是一种新的计时法——24时计时法(板书)。
介绍24时计时法钟面上只显示12时,所以同一时间在一天内显示上午和下午2次,常引起误会,因此邮局、交通、机场等部门计时时,都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合作探究24时计时法:观察钟面:12时(夜里)说明:晚上的12时是旧的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也可以说成是0时。
24时计时法就是从0时计时了。
观察第二个钟面:转动到中午12时说说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发言小结,一天没有结束。
继续转动到12时说说你又发现了什么?在小组中和同学交流一下。
得出:时针在钟面上转2圈,就是一天,一昼夜有24小时。
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师小结:用24时计时法时,从夜里12时到中午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从中午的12时到夜里的12时,时针所指时数要加上第一圈走过的12小时。
如:下午2:30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为14:30或14时30分。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备课教案一、课标对本单元的要求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初步认识小数的过程,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能读写小数。
2、结合具体情境比较小数大小并发展数感。
二、单元分析本单元是充分利用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感悟小数的含义.为了适应儿童的年龄特点,本单元的小数教学结合元、角、分或常用的长度、质量单位出现,便于学生联系实际,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进行小数大小比较和加减法。
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两部分。
三、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小数。
2、认识小数的学习过程。
3、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难点:1、小数部分位数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2、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认识小数》整体感受课及尝试研究课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数知识的首次课,因此安排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场景入手,创设各种活动,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读、写小数,并能够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结合起来。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下经历通过商品价格认识小数的过程过程与方法:学会认识小数。
2. 能正确地读、写简单的小数。
能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类比、迁移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体会合作交流的学习经历。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难点: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炫我两分钟:讲小数的故事:在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很大的数学王国,在这个国度中,四处都是数字、数学符号,其中小数点也生活在这里。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年月日 冀教版 (1)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年月日冀教版 (1)教学目标
1.理解1元4次方程的概念;
2.熟练掌握已知某个根求另一个根的方法;
3.能够应用1元4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1元4次方程的概念;
2.已知某一根求另一根的方法;
3.实际问题应用。
教学难点
已知某一根求另一根的方法。
教学准备
笔记本电脑、PPT、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导入
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习的2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询问学生学习到了哪些知识点;
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方程的次数大于1次会怎么样。
新授
1.引导学生观看PPT,并讲解1元4次方程的概念;
2.以实例的形式讲解已知某一根求另一根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跟随操作。
训练
1.分发练习题;
2.让同桌之间两两配对完成,然后互相检查答案;
3.教师巡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点名,让学生发言解答难点。
巩固
1.以一些实际问题为例,让学生应用1元4次方程解决问题;
2.让学生结合课本习题再次进行巩固。
课堂小结
本堂课我们学习了1元4次方程的概念,掌握了已知某一根求另一根的方法,并且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巩固了所学知识。
作业
完成课本上相关习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难度较大,有些学生无法自行解决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步骤,尽量让所有学生都能理解所学知识点。
同时,还需要更加注重实际应用,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三年级冀教版数学下册教案
三年级冀教版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和应用下册数学教材中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2. 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 掌握下册数学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三位数加减法1. 观察并理解三位数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运用进位和借位法解决三位数加减法的问题。
第二章三位数的整数乘法1. 理解三位数的整数乘法运算法则。
2. 运用竖式运算法解决三位数的整数乘法。
第三章三位数的整数除法1. 掌握三位数的整数除法运算法则。
2. 运用竖式运算法解决三位数的整数除法,包括有余数的情况。
第四章双位数乘三位数的整数乘法1. 理解双位数乘三位数的整数乘法运算法则。
2. 运用多位数乘法的运算套路进行计算。
第五章规律和错误找出1. 观察数列,寻找规律。
2. 找出运算中的错误,进行纠正。
第六章两个数的正整数倍数与公约数1. 理解正整数倍数和公约数的概念。
2. 运用正整数倍数和公约数的概念解决问题。
第七章特殊的三角形1. 认识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2. 运用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解题。
第八章计算与应用1. 运用加减法、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1. 情景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和思考。
2. 讲授与演示:通过示范和讲解,向学生介绍新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3. 练习与巩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并及时纠正错误。
4. 拓展与应用:提供一些拓展题目,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5. 总结与归纳: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概括规律和解题方法。
五、教学资源:1.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和教辅资料。
2. 黑板、彩色粉笔、教具等。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练习完成情况等。
2. 学生作业和测验成绩: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
冀教版三年级下数学教案全册表格式
冀教版三年级下数学教案全册表格式教案冀教版三年级下数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共有10个单元,涵盖了整数、小数、分数、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统计和概率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具体内容如下:1. 第一单元:加法和减法(14课时)教学章节:第120页内容: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进位和退位的处理,以及应用题的解答。
2. 第二单元:乘法和除法(58课时)教学章节:第2140页内容: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方法,乘除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应用题的解答。
3. 第三单元:小数(912课时)教学章节:第4160页内容:小数的认识,小数的运算,小数的大小比较,以及应用题的解答。
4. 第四单元:分数(1316课时)教学章节:第6180页内容:分数的认识,分数的运算,分数的大小比较,以及应用题的解答。
5. 第五单元:几何图形(1720课时)教学章节:第81100页内容: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分类,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以及应用题的解答。
6. 第六单元:计量单位(2124课时)教学章节:第101120页内容: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时间等计量单位,以及应用题的解答。
7. 第七单元:统计和概率(2528课时)教学章节:第121140页内容: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方法,概率的计算,以及应用题的解答。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小数、分数、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统计和概率等基本数学知识和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小数、分数、几何图形的运算和应用题的解答。
2. 教学重点:乘法口诀的记忆和运用,小数和分数的运算规则,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分类,以及统计和概率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练习本、计算器等。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几何图形模型、统计数据收集工具等。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
教学目标
-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使学生能够掌握三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能够辨认常见的三位数。
- 培养学生进行数字的排列组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
- 研究三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 记忆常见的三位数。
- 进行数字的排列组合。
教学内容和安排
1. 第一课:三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 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研究三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 进行口头朗读和书写练。
2. 第二课:辨认常见的三位数
-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类,辨认常见的三位数。
- 进行图示辨认和配对练。
3. 第三课:数字的排列组合
- 学生通过分析和组合,了解数字的排列组合。
- 进行数字游戏和填空练。
教学方法
- 演示法: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模仿的方式进行教学。
- 游戏法:开展一些趣味性的数字游戏,加强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评价
- 教师观察学生的研究情况和参与度。
- 学生完成课堂练和作业的情况。
- 学生的口头回答和书写表现。
教学资源
-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
- 课堂黑板、彩色粉笔。
- 课件展示和数字游戏所需的物品。
教学延伸
- 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数字的识
别和组合。
- 鼓励学生参与数字游戏和竞赛,加深对三位数的理解和掌握。
《认识小数》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冀教版(1)
《认识小数》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冀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六章第一节《认识小数》,内容包括小数的读写方法、小数的意义及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理解小数的意义,并能进行简单的小数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小数的意义及其运用。
2. 教学重点:小数的读写方法及简单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小数点卡片、尺子。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超市购物小票,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小数。
2. 例题讲解(1)教师讲解小数的读写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读写小数。
(2)通过实例讲解小数的意义,使学生理解小数的表示方法。
3. 随堂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点评学生答案,指出错误原因,讲解正确方法。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小组讨论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2)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六、板书设计1. 小数的读写方法2. 小数的意义3. 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答案:(1)3.25读作“三点二五”,8.6读作“八点六”,4.7读作“四点七”。
(2)5.3 + 2.7 = 8,8.4 3.2 = 5.2。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小数的读写方法和意义。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收集生活中含有小数的物品,进一步感受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尝试进行小数的比较大小,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年级下册数学冀教版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冀教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冀教版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下册数学冀教版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下册数学冀教版教案1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2-53页例3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自学,引导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初步了解24时计时法在邮电、交通、广播等部门的应用;会有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理解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时卡片。
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5分)1、康夫一家和小婧一家寒假到中国北京旅游。
前一晚通了电话:康夫一家买了第二天8时的.飞机票,约小婧一家在飞机场等。
可是第二天一早小婧一家在机场等了很久康夫一家没到,你们猜猜是怎么回事?(康夫买的是晚上8时的飞机票)2、一天中还有不同的8时吗?生活中怎么来区分两个不同8时而不造成误会呢?3、我们平时用的12时计时法,还有别的表示方法吗?二、自主学习(10分)1、学生自主学习教材52页2、组内交流:下午5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几时?3、尝试训练:(教科书53页做一做)连一连晚上睡觉吃午饭放学啦15:30 12:00 21:004、学生汇报。
5、教师强调总结:在一日(天)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
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6、学生自主学习教材53页例3我们是下午2时40分从北京出发的,列车17时45分正点到达石家庄站。
坐火车从北京到石家庄要用多长时间?7、小组交流:可以有几种计算方法?8、学生汇报。
9、尝试训练:春蕾画展每天的开放时间是8:00---17:00。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年、月、日第1课时 24时计时法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生活情景,使学生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使学生在探索、认识24时计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会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24时计时法,会运用24时计时法表示某一时刻。
教学难点:学会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相互交换。
教学过程:生活导入:介绍普通计时法(出示钟表)。
师:现在钟面上是几时?你可能再干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上午 8:001下午 8:00师:原来一天中有两个8时,一个是上午8时,一个是下午8时,这种计时方法是普通计时法。
出示电视节目预报表:说说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a:17时30分《动画城》开始播放。
b:17时30分就是下午5时30分。
c:晚上7时《新闻联播》开始播放。
d:00:30《半边天》开始。
……师:这些节目预报表中用的还是普通计时法吗?这里用的是一种新的计时法——24时计时法(板书)。
介绍24时计时法钟面上只显示12时,所以同一时间在一天内显示上午和下午2次,常引起误会,因此邮局、交通、机场等部门计时时,都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合作探究24时计时法:观察钟面:12时(夜里)说明:晚上的12时是旧的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也可以说成是0时。
24时计时法就是从0时计时了。
观察第二个钟面:转动到中午12时说说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发言小结,一天没有结束。
继续转动到12时说说你又发现了什么?在小组中和同学交流一下。
得出:时针在钟面上转2圈,就是一天,一昼夜有24小时。
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2师小结:用24时计时法时,从夜里12时到中午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从中午的12时到夜里的12时,时针所指时数要加上第一圈走过的12小时。
如:下午2:30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为14:30或14时30分。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24时计时法教案 (1)
《24时计时法》教案教学目标:1.在读电视节目预报表的活动中,经历了解24时计时法的过程。
2.了解24时计时法,知道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关系,会进行两种计时法之间的转换。
3.感受24时计时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生活能力。
课前准备:教材中的电视节目预报表放大在一张纸上,中央电视台1台当天12点以后的电视节目预报表放大在一张纸上。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的年龄思维方式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时间单位是比较抽象的计量单位。
小学低年级学生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最接近的时间单位,如我们每天在钟面上都能看到的时、分等。
学生在每天日常生活中,看节目预告、作息时间表等,已经接触到了24时记时法的时间表示方法,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使学生能够很快进入到新课程的学习中。
在练习的设计中,也紧密地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而且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习数学很重要。
教学重点使学生会用24时计时的方法表示时刻.教学难点正确区分时间与时刻,并能计算一日内经过的时间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生谈话,通过学生喜欢的电视节目播出时刻的话题引出电视节目预报表。
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你知道它在什么时刻播出吗?学生可能说出:●我喜欢看中央14台的《动画大放映》,播出时刻是下午4:30。
●我喜欢看《新闻联播》,播出时刻是晚上7:00。
●新闻联播的时间也叫19点。
师:我们从哪儿可以知道电视播出的时间呢?学生可能会说:●看电视节目预报就能知道电视播出的时间。
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电视节目预报。
我们一起来看中央电视台电视节目预报表。
课件展示电视节目预报表。
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电视节目预报表,看一看从电视节目预报表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认真去读电视节目预报表。
二、24时计时法1.交流从电视节目预报表中了解到的信息,初步了解24时计时法。
冀教版三年级下数学教案全册表格式
冀教版三年级下数学教案全册表格式教案冀教版三年级下数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两位数和两位数的加减法教材章节:第14页详细内容: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方法。
2. 第二单元:认识分数教材章节:第58页详细内容: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掌握分数的简单运算。
3. 第三单元:长度单位教材章节:第912页详细内容:学习长度单位,能够进行长度测量和转换。
4. 第四单元:几何图形教材章节:第1316页详细内容:认识各种几何图形,学会计算周长和面积。
5. 第五单元:整数的乘法教材章节:第1720页详细内容:掌握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6. 第六单元:统计与概率教材章节:第2124页详细内容:学习统计方法,能够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 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概念,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掌握分数的简单运算。
3. 学生能够认识各种长度单位,学会进行长度测量和转换。
4. 学生能够认识各种几何图形,学会计算周长和面积。
5. 学生能够掌握乘法口诀,提高乘法计算能力。
6. 学生能够运用统计方法,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分数的概念理解和运算方法。
3. 长度的测量和转换。
4. 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计算。
5. 乘法口诀的记忆和应用。
6. 统计方法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等。
2. 学具:练习本、笔、尺子、圆规、量角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
2. 例题讲解:通过示例,讲解两位数加减法、分数的比较、长度测量、几何图形的计算、乘法口诀等方法。
3. 随堂练习:针对所学内容,进行即时练习,巩固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练习。
【推荐】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师: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不仅能够解决问题,还能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了
四、练一练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
生:喜欢。
师:每个电视台呢都有自己的一个节目单,我们来看一看中央七台的节目单吧。
师:这个跟我们刚才接触到的不太一样,它只有开始的时间,没有结束的时间,我们怎么计算它的经过时间呢?
学生讨论回答。
请同学们试着算一算吧!
学生试做,先讨论两个月是多少天?
1)12×31=372(千克)12×30=360(千克)372+360=(千克)
2)31+30=61(天) 12×61=732(千克)
2个月要浪费732千克水。
1.小组交流
请同学们把你计算的方法以及你的想法跟你小组的同学说说。
2.全班交流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方法向全班同学说一说?
二、合作探究,创新发展。
1. 根据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学生点击校园网人机对话)
(1)你跑100米大约用多长时间?
(2)你知道一场篮球比赛用多少分钟吗?
(3)今年《春节联欢晚会》几点开始?什么时候结束?大约演播了几个小时?
(4)从开学到六一儿童节共多少天?(或几个月零几天)
(5)你从上小学到现在经过了几年?
2.观察情境图,了解有关的数学信息,重点让孩子了解“每盒有支”和“一共有12盒”。
师:观察情境图,从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左边有2盒彩笔,右边有10盒彩笔,一共是12盒彩笔。
3.提出“根据题中的信息提出问题”的要求,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师:老师告诉你们,每盒彩笔有24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
学生可能提出下面的问题:
(3)记忆大小月: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观察大月、小月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同桌互相交流,发现记忆大小月的方法。
【最新】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1)
第五课时:混合运算(连乘)教学内容:教科书46-47页教学目标:1.结合小区建房问题,经历自主解决问题、从分步计算到三个数连乘计算的过程。
2.认识连乘算式,会计算简单的三个数连乘的运算式题。
3.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熟练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了解算式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们身边建起了许多漂亮的楼房,同学们注意到了吗?有一个生活小区计划还要新建8栋楼房呢,我们一起看看楼房示意图好吗?学生读文字叙述并观察楼房示意图。
了解事情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1. 有8栋楼房2. 每栋有五个单元3. 每个单元可住12户居民4. 问题:可解决多少户居民的住房问题?自主探索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做完后想一想每一步的运算要解决什么问题。
你能只列一个综合算式就解决问题吗?列式的方法可能有:(1)12×5=60(户)60×8=480(户)(2)8×5=40(户)12×40=480(户)(3)12×5×8=60×8=480(户)(4)5×8×12=40×12=480(户)合作交流1.小组交流把你列式的方法向你小组的同学介绍介绍并说清楚你每一步运算要解决什么问题。
2.全班交流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方法向全班同学说一说?3.讨论连乘算式中每步运算的实际意义.1.小组内交流列式的方法,其他同学补充算法。
小结本组方法。
2. 小组内选派代表发言,其他小组准备作补充。
3. 认识连乘及运算顺序实践与应用1.计算25×2×45 19×3×242.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27×9×8 517-216÷618×(86-27)224+25×283. 47页练一练1、2、4题4.作业:课本47页第3、5题1. 2250 13682. 1944 481 1062 9243. 第1题:交流时重点了解学生列综合算式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时:混合运算(连乘)教学内容:教科书46-47页教学目标:1.结合小区建房问题,经历自主解决问题、从分步计算到三个数连乘计算的过程。
2.认识连乘算式,会计算简单的三个数连乘的运算式题。
3.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熟练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了解算式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们身边建起了许多漂亮的楼房,同学们注意到了吗?有一个生活小区计划还要新建8栋楼房呢,我们一起看看楼房示意图好吗?学生读文字叙述并观察楼房示意图。
了解事情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1. 有8栋楼房2. 每栋有五个单元3. 每个单元可住12户居民4. 问题:可解决多少户居民的住房问题?自主探索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做完后想一想每一步的运算要解决什么问题。
你能只列一个综合算式就解决问题吗?列式的方法可能有:(1)12×5=60(户)60×8=480(户)(2)8×5=40(户)12×40=480(户)(3)12×5×8=60×8=480(户)(4)5×8×12=40×12=480(户)合作交流1.小组交流把你列式的方法向你小组的同学介绍介绍并说清楚你每一步运算要解决什么问题。
2.全班交流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方法向全班同学说一说?3.讨论连乘算式中每步运算的实际意义.1.小组内交流列式的方法,其他同学补充算法。
小结本组方法。
2. 小组内选派代表发言,其他小组准备作补充。
3. 认识连乘及运算顺序实践与应用1.计算25×2×45 19×3×242.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27×9×8 517-216÷618×(86-27)224+25×283. 47页练一练1、2、4题4.作业:课本47页第3、5题1. 2250 13682. 1944 481 1062 9243. 第1题:交流时重点了解学生列综合算式的情况。
第2题:交流时,可以让分步解答的学生尝试列一列综合算式。
第4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板书设计混合运算(连乘)(1)12×5=60(户)60×8=480(户)(2)8×5=40(户)12×40=480(户)(3)12×5×8=60×8=480(户)(4)5×8×12=40×12=480(户)答:可以解决480户居民住房问题。
第六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48-49页教学目标:1. 结合旅游中的实际问题,经历小组合作、综合应用有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2. 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合理地解决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并能对方案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3. 在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合理制定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
教学难点:合理制定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再设计情境创设春天到了,大家可以出去到大自然走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你都去过哪些地方?怎么去的?感觉怎么样旅游前要准备做哪些事情?(租车、吃饭、门票)现在有50人要进行一日游,想请你做一做导游制定几个租车方案?有信心完成吗?出示租车信息学生可能回答:避暑山庄、双塔山、棒槌山等周围的风景名胜自主探索1. 独立了解租车信息,有不明白的可与小组同学商量。
2. 试着独立制定租车方案学生可能方案:租4辆14座14×4=56(人)350×4=1400(元)租3辆19座19×3=57(人)450×3=1350(元)租2辆27座27×2=54(人)600×2=1200(元)租2个14座和一个27座14×2+27=55(人)350×2+600=1300(元)租2个19座和一个14座19×2+14=52(人)450×2+350=1250(元)租14、19、27各一辆14+19+27=60(人)350+450+600=1400(元)其他:(略)合作交流1.小组交流把你制定的租车方案向你小组的同学介绍介绍,其他同学给出建议,挑选出本组内的最佳方案。
2.全班交流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方法向全班同学说一说?3. 请同学比较这些方案,你认为哪个比较合适,为什么?请同学比较这些方案,你认为哪个比较合适,为什么?1.小组内交流各自制定的方案,其他同学补充方法。
提出建议,小结本组方法。
2. 小组内选派代表发言,其他小组准备作补充。
3. 学生可能答案:生:2个27座,省钱,数量少。
4个14座,车小,灵活。
实践与应用1. 解决问题:乘坐缆车2.解决问题:就餐3.作业:联系实际。
做一个本班的春游计划1. 重点了解和知道:单程;往返;每人等。
制订乘缆车方案,算一算花多少钱。
都乘往返:50X40都乘单程:50X252. 明白中餐、西餐的含义算出每种方案各用多少钱,哪个最少,哪个做多。
都吃中餐(便宜);1250都吃西餐(最多)1500中国人吃中餐外国人西餐1340中国人吃西餐外国人吃中餐1410板书设计解决问题—租车方案租4辆14座:4×4=56(人)350×4=1400(元)租3辆19座:19×3=57(人)450×3=1350(元)租2辆27座:27×2=54(人)600×2=1200(元)租2个14座和一个27座:14×2+27=55(人)350×2+600=1300(元)租2个19座和一个14座:19×2+14=52(人)450×2+350=1250(元)租14、19、27各一辆:14+19+27=60(人)350+450+600=1400(元)最佳方案:2个27座,省钱,数量少。
4个14座,车小,灵活。
第七课时:探索乐园教学内容:教材第50页教学目标:1. 经历自主探索、观察、归纳一些特殊乘法运算的积的规律的过程。
2. 了解一些特殊乘法运算的积的规律。
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3. 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再设计情境创设我们已经跟数字打过几年的交道了,有的同学已经感到厌烦了,其实数字可有趣呢,它还会和我们捉迷藏呢,它有许多规律等着我们去找呢,现在我们就去找找看,好吗?学生认真观察两组题,了解两组数的特征及题目要求:找出一个数乘2、乘5的规律。
自主探索试着找一找吧!看看我们谁能在这次游戏中获胜。
自己写出一组乘2或乘5的算式,验证一下你发现的规律。
学生可能找到如下规律:1. 一个数乘2的积都是双数,乘5的积的个位上的数不是0就是5。
2. 左边乘2的一个乘数一个比一个多一,积一个比一个多2等等。
合作交流1.小组交流把你找到的规律向你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其他同学作补充。
组长作总结。
2.全班交流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小组找到的规律向全班同学说一说? 1.小组内交流各自找到的规律,其他同学补充。
2. 小组内选派代表发言,其他小组准备作补充实践与应用1.探索99分别乘1-9各数所得的积的规律2.探索两位数乘11所得的积的规律。
1.先观察左边的算式找规律,再写出右面算式的积。
2.先计算再找规律,再根据规律写出各题的得数。
板书设计探索乐园请有心人多提宝贵意见,本教案没有写再设计一栏,希望有人给予指教.五《统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展示台,情景图。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一、理解平均数1.周末,妈妈买了许多糖果,分给哥哥6颗,妹妹4颗,你对妈妈的做法有什么看法?你有什么办法让哥哥和妹妹分到的糖果一样多?是多少?2.老师(出示两个笔筒分别装了27枝送给23个女同学,23枝送给23男同学,学生动手分:让女同学和男同学分的一样多。
3.引入“平均数”象哥哥和妹妹分得一样多的5颗就是哥哥和妹妹分到的糖果的平均数。
25枝就是男同学和女同学分的笔的平均数。
4.学生讨论:你们喜欢刚才谁的方法?二、学习计算平均数1.出示情景图:说说老师和同学们在干什么?2.出示统计图:引导学生收集信息。
3.引导学生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利用这个统计图,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方法。
4.提出问题:生活中,大家分头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大家是怎样集中过来的?如果没有这个统计图,只是每个人汇报自己收集了几个?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5.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并派代表交流,并说说13个就是平均数,那是不是说他们每个人都是收集13个呢?理解平均数是个虚的数。
6.小结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巩固训练1.另外一个环保小组也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小军收集15个,小伟收集16个,小朋收集12个,小新收集了13个,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几个?2.根据统计表算一算,三年段平均每班踢几下?班级三(1)三(2)三(3)三(4)踢的次数632 654 668 646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五、布置作业:练习十一1、2、3教学设计说明:1.从生活入手,激发学习的欲望: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一个虚拟的数,对学生来讲挺抽象的,不容易理解。
老师从学生的实际入手,选取一些学生的遇到的一些分东西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求平均数的意义,也形象地理解了平均数的概念。
2.自主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从解决实际问题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形象地理解“移多不少”的方法,并在解决中学习“总合均分”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实现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
六、测量第1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较长距离,并亲身体验步测的过程。
2、会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能根据自己的经验估算一段路程的长度。
3、感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乐趣,提高自身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感知10米的概念。
教学难点:熟练进行估算10米的长度。
教学过程:一、复习:比一比1米多长。
目测教室的长和黑板的长,并估算它们的长度。
二、新授:1、感受10米有多长。
(1)师生一起去操场,用皮尺测量出10米长的一段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