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与彩色多普勒对不同病例的临床分析和探讨 (9)
TCD与经颅彩色多普勒对大脑动脉狭窄的检测
曾林(210024 南京市,江苏省老年医院特检科)
于建宇(210024 南京市,江苏省老年医院特检科)
朱正明(210024 南京市,江苏省老年医院特检科)
仲肇舒(210024 南京市,江苏省老年医院特检科)
参考文献
1,焦明德主编.实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学.第1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09.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r为TCD组与CDFI组之间的相关系数
表2 28例患者TCD和TCCD检测对MCA狭窄血管支
轻度 7 8 >0.05
中度 19 21 >0.05
重度 10 7 >0.05
TCD与经颅彩色多普勒对大脑动脉狭窄的检测
摘 要 目的:比较TCD与经颅彩色多普勒(TCCD)和能量多普勒(PDI)对28例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的诊断。方法:应用TCD仪检出高流速改变的MCA,再经TCCD及PDI准确测量MCA的血流速度和血管内径(或彩色血流直径)。结果:TCD对MCA狭窄的检出率与TCCD和PDI的检出率明显相关。结论:TCCD和PDI极大提高了颅内血管病变检出的准确性,TCD对脑血管造影的患者起了良好的筛选作用。
Vm(cm/s) 124.20±26.96 ** 131.75±30.17 ** 62.67±11.87 0.92
PI 0.78±0.06 * 0.72±0.02 * 0.67±0.12 0.69
RI 0.55±0.09 0.51±0.02 0.56±11.87 0.64
S/D 2.16±0.56 2.23±0.63 2.02±0.4 0.72
(Department of Special Examination,Jiangsu Province Geriatric Hospital,Nanjing 210024 China)
CT和彩超的区别,各自优势有什么
CT和彩超的区别,各自优势有什么CT(计算机断层扫描)和彩超(彩色超声诊断)是医学影像学中常见的两种影像检查方法,它们在实际应用中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
CT是一种通过使用X射线辐射来获得人体内部断层图像的影像检查方法。
它利用高速旋转的X射线扫描器和计算机技术,能够非常快速地生成人体各部位的断层图像。
CT扫描结果能够提供高分辨率、三维形态模型,能够观察到细微的结构变化,并且具有较高的骨骼结构和软组织对比度。
CT的主要优势包括:1. 解剖结构清晰:CT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影像,能够清晰地显示骨骼结构和软组织,便于医生进行诊断和病变分析。
2. 快速便捷:CT扫描速度快,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断层图像,减少了患者的等待时间。
3. 三维重建:CT可以通过三维重建技术,生成立体图像,全方位观察病变区域,有助于医生进行手术规划和精确定位。
4. 多层次观察:CT扫描可以进行不同层次的观察,从全身到局部,有助于医生发现病灶的位置和范围。
5. 提供功能性信息:CT扫描可以结合其他辅助检查方法,如造影剂注射,得到更多的功能性信息,如血管造影、心脏功能等。
彩超是一种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来观察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的影像检查方法。
彩超通过超声波在人体内部的传播和反射,生成具有彩色编码的断层图像,可以观察到血流动力学和病理变化。
彩超主要应用于肝脏、胰腺、肾脏、乳腺、心脏等器官的检查。
彩超的主要优势包括:1. 无辐射:彩超检查不需要使用射线辐射,完全无创,对人体无损害。
2. 实时观察:彩超可以实时观察到器官的运动和脉搏波形,能够提供动态信息和功能评估。
3. 适用范围广:彩超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患者,包括孕妇和婴儿,能够检查多个器官和疾病。
4. 易于操作:彩超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和条件,可以进行床旁检查。
5. 无痛无创:彩超检查不需要穿刺和注射,不会给患者带来疼痛和不适。
CT和彩超在实际应用中有一些重叠的优势,例如:1. 可视化评估:CT和彩超都可以提供可视化的影像结果,有助于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肾癌彩色超声及螺旋CT临床诊断价值论文
肾癌彩色超声及螺旋CT的临床诊断价值【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和ct两种检查方法,探讨彩色超声及螺旋ct对肾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肾癌49例的超声声像图和彩色血流,与螺旋ct 做对照分析。
结果 49例行彩色超声检查有28例呈低回声,11例中等回声,4例稍高回声,6例混合回声;在同样的49例癌灶中,ct平扫25例呈低密度,14例呈等密度,4例低高密度,6例混杂密度;增强扫描皮质期9例癌灶与肾皮质增强程度相近,5例癌灶皮质期增强程度低于肾皮质;实质期、肾盂期癌灶增强程度下降,肾盂期癌灶境界显示清晰。
结论彩色超声、螺旋ct是目前诊断肾癌的主要手段,彩色超声对肾癌的敏感性高,而增强ct对肾癌的确诊率高,两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肾癌的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彩色超声;螺旋ct;肾癌肾癌是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占原发性肾脏恶性肿瘤的85%左右,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主要临床症状有血尿、腰痛和肿块[1]。
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及ct已成为临床上诊断肾癌常用的检查手段,本文旨在通过对49例肾癌的彩色超声及螺旋ct表现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采用两种检查方法提供参考依据,以提高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搜集我院2002年1月——2013年1月行多层螺旋ct及超声检查,并经手术和病理所证实的49例肾癌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性34例,女性15例。
年龄22-83岁,平均年龄约52.5岁。
49例患者中26 例为临床无症状经体检偶然发现;腰痛11例;血尿6例;腰痛伴血尿6例;行彩色超声检查,均提示肾内占位性病变。
同样的49例患者行螺旋ct检查,均发现病灶。
所有癌灶均经手术病理证实:透明细胞癌34例,颗粒细胞癌9例,混合型肾癌6例。
1.2 仪器与方法超声采用日立eub5500、hdi4000、ge500pro等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凸阵探头,频率3.5-5.0mhz。
超声常规检查肾脏,测量肿瘤大小,观察回声、形态、有无分隔及结节等。
CT和彩超的区别,各自优势有什么
CT和彩超的区别,各自优势有什么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彩色超声波检查(彩超)是现代医学常用的无创性影像检查技术,它们各自都有一些特点和优势。
下面将详细介绍CT和彩超的区别和各自的优势。
1. 原理:CT利用X射线与人体组织的相互作用,通过计算机的处理,生成横断面的图像;而彩超则是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和传播,通过电子技术的处理,生成彩色的二维图像。
2. 显示方式:CT的图像是以黑白灰度的形式呈现,能够直观地显示组织的密度差异;而彩超的图像以彩色显示,能够直观地显示组织的血流情况。
3. 检查部位:CT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的检查,如头部、胸部、腹部、盆腔、四肢等;而彩超适用于一些特定的部位,如腹部、胸部、心脏、颈部、肝脏和乳腺等。
4. 使用便捷性:CT检查需要患者进入机器内进行扫描,通常需要患者脱掉衣物并定位好身体位置;而彩超是通过探头直接触碰和滑动在患者的皮肤上进行检查,可以根据需要改变探头方向和角度。
5. 辐射剂量:由于CT使用X射线,会产生辐射,因此CT扫描对患者的辐射剂量相对较大;而彩超是使用超声波,没有辐射,对患者没有副作用。
6. 对于特殊人群的适用性:CT对于患有妊娠、孕妇、小儿等特殊人群的适用性较差,因为辐射对胎儿和儿童的影响较大;而彩超对这些特殊人群较为安全。
1. CT的优势CT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高清晰度:CT图像的分辨率较高,能够更清晰地显示细小的组织结构和病变,有助于医生准确进行诊断。
(2)多平面重建:CT可以通过对多个切片图像的处理,生成更多的观察角度,使医生对病变进行全面、多角度地观察和分析。
(3)广泛应用:由于CT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的检查,因此CT在临床上应用广泛,能够检查和评估各种疾病,如头部肿瘤、骨折、脑卒中、肾结石等。
(4)快速扫描速度:现代的CT机器扫描速度较快,整个扫描过程只需几秒钟到几分钟,能够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和不便之处。
(5)对金属和骨骼的显示:CT对金属和骨骼结构的显示效果较好,能够清晰地显示骨折、骨质疾病和金属植入物。
CT临床使用效果和效益分析
CT临床使用效果和效益分析CT(Computed Tomography)是一种非常常见并且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的影像诊断技术。
它通过利用X射线的特性,结合先进的计算机算法,能够产生高质量的断层影像,为医生提供详细的解剖结构信息,以及帮助确定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案。
首先,CT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
例如,CT可以用于评估头部和脑部损伤,检测出颅内出血、脑梗死等病变情况。
此外,CT还可以用于检查肺部疾病,如肺结核、肺癌等。
在骨科方面,CT可以提供准确的骨折定位和损伤程度评估。
此外,CT还可以用于检查腹部、盆腔等部位的病变,如胃肠道肿瘤、肾结石等。
因此,CT 作为一种快速、准确的影像检查手段,对于诊断不明的疾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CT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也具有重要意义。
CT可以为医生提供创伤和疾病的详细信息,这有助于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例如,在肿瘤治疗中,CT可以提供肿瘤的大小、位置和浸润范围,以指导手术、放疗和化疗的方案选择。
在介入手术中,CT可以实现精确的导航和引导,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因此,CT在治疗决策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此外,与其他影像技术相比,CT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首先,CT 扫描速度快,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一个扫描,大大缩短了患者的等待时间。
其次,CT可以提供准确的三维图像,更好地展示了疾病的空间位置和范围。
再次,CT可以应用于不同部位的扫描,如头部、胸部、腹部等,具有较高的全身扫描能力。
这使得CT在全身性疾病的评估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CT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
首先,CT使用了X射线辐射,尽管剂量已经大大降低,但高剂量的CT扫描仍然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的辐射风险。
其次,CT扫描对于一些软组织的解析度相对较低,不如磁共振成像(MRI)清晰。
此外,CT扫描在某些情况下对于血管的显示能力相对有限。
综上所述,CT作为一种临床应用广泛的影像诊断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和重要的应用价值。
CT彩色多普勒对肾上腺皮质癌诊断价值比较
CT及彩色多普勒对肾上腺皮质癌诊断价值的比较【摘要】目的比较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上腺皮质癌的定性及定位诊断价值。
方法对36例肾上腺皮质癌患者分别行ct及彩色多普勒检查,ct检查肾上腺区主要观察肿块范围、密度及增强后的强化情况,超声检查主要描述肿物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回声及血流情况,并与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比较二者对肾肿瘤的定位、定性价值。
结果:超声检查36例患者中3例末发现肿物,定位诊断符合率为91.7%(33/36)。
ct检查36例患者中2例未发现肿物,定位诊断符合率为94.4%(54/56)。
36例患者中26例术前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相一致,定性诊断符合率为72.2%(26/36);32例术前ct诊断与病理诊断相一致,定性诊断符合率为88.9%(32/36)。
结论:ct检查对肾上腺肿痛的定位及定性诊断符合率均较高,是肾上腺肿瘤患者术前必备的检查手段;超声检查对肾上腺肿瘤的定位诊断符合率较高,由于不同病理类型的肾上腺肿瘤声像图特异性差,定性诊断符合率较低.【关键词】肾上腺皮质癌;ct检查;超声检查随着超声、ct的广泛应用,肾上腺皮质癌检出率有增高趋势,二者对诊断肾上腺皮质癌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本研究旨在比较ct和彩色多普勒对肾上腺皮质癌的定位和定性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2008年1月至2010年11月于我院36例住院患者,男21例,女15例,年龄17-59岁,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为肾上腺皮质癌。
临床表现:19例有典型的库兴综合症表现,典型的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面部痤疮。
17例为无内分泌功能性,患者以腰痛、腹痛就诊,行b超、ct检查时偶然发现。
1.2 仪器与方法ct检查:使用西门子64排螺旋ct对患者肾上腺区域平扫,层厚、层距均为2mm。
静脉注射造影剂,以相同的层厚、层距作增强扫描,观察肿块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密度及强化情况。
超声检查:应用alokaα-10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mhz。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分析血流剪切力与脑卒中的关系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分析血流剪切力与脑卒中的关系徐志鸿;段春霞;曾志亮;吴良美;林哲宏【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评价分析来研究血流剪切力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6例脑卒中合并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使用美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彩色多普勒诊断仪,观察所有患者血流动力情况以及斑块的发生情况.结果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共查出425处斑块,且斑块大多属于混合回声斑块,且双侧斑块的数量明显高于单侧斑块;检测结果显示,发生在卒中侧的血流剪切力数值明显高于未发生在卒中侧的血流剪切力数值,两者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流剪切力与脑卒中的联系紧密,临床中可以使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来获取脑卒中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流动力信息,为该病患的治疗提供有利的参考.【期刊名称】《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年(卷),期】2016(000)008【总页数】3页(P35-37)【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血流剪切力;脑卒中【作者】徐志鸿;段春霞;曾志亮;吴良美;林哲宏【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中医院,福建泉州362000;福建省泉州市中医院,福建泉州362000;福建省泉州市中医院,福建泉州362000;福建省泉州市中医院,福建泉州362000;福建省泉州市中医院,福建泉州362000【正文语种】中文脑卒中是临床中常发的疾病,近几年逐渐呈现上升的趋势,已经受到世界人们的普遍关注[1]。
通常而言,脑卒中病例还同时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这容易导致患者脑部血管出现堵塞。
在该病的临床检测上,目前使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来分析患者的病情、斑块的发生情况与发生位置。
彩色多普勒诊断方法具有安全、简单、检测费用低廉等特点,本次研究中就利用了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分析血流剪切力与脑卒中的关系,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合并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的116例病患为研究对象,患者中有男66例,女50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62.15±5.26)岁,所有患者均满足中国医学会第4次脑血管学术会议所修订的相关脑卒中诊断标准[2],且患者均为急性期脑卒中。
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对新生儿颅内病变的临床应用与头颅CT的对照研究
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对新生儿颅内病变的临床应用与头颅CT的对照研究周大昕,李芳荣,宋凌云,孙世兰,纪 旭(鹤岗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黑龙江鹤岗154100)摘要: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诊断新生儿及小婴儿颅脑疾病的临床诊断和应用价值。
并通过与头颅CT的对照,体现超声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临床拟诊新生儿及小婴儿颅脑疾病的120例患儿,分别应用二维超声经囟门检查患儿二维切面脑组织的结构。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大脑动脉的分布走行及颅底的W illis环的循环。
测量大脑前动脉及左右中动脉收缩期、舒张期流速及阻力指数。
同时,给予每个患儿做头颅CT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 通过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缺血缺氧性脑病、脑发育,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等疾病和头颅CT对照研究,从整体上体现了头颅超声在新生儿颅内病变的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上比头颅CT优越。
结论 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检测,以其具有简便、无射线损害、价廉,及颅脑中央部位病变的高分辨率,可以动态观察,尤其对危重患儿可做床边检查,无需搬动患儿。
基于以上优点,头颅B超较头颅CT更适合基层医院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新生儿颅内病变;头颅CT学科分类代码:32011140 中图分类号:R4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775(2009)01-0021-03Contra st Study on Application2D U ltra sound and Color DopplerCompar ed w ith CT in N eonate Intracrani al LesionZH O U Da-xi n,LI Fang-rong,S ONGLing-yun,et al.(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Women and Children Health and Prevention Hospital of Heg ang City,Hegang154100,China)Abstract:Object ive T o discuss application of the2D ultras ound and color D oppler com pared w ith CT in neonate in2 tracranial lesion.Methods 120cases ne onate or baby w ho were suspicious as cerebral disease w ere per formed w ith2D ultrasound for f onticulus and brain structure at this layer and with color D oppler f or blood flow to detect brain artery dis2 tribution and W illi s circulation.The resistant data and flow at systolic and diastolic stage of anterior and mediun artery w ere detected that com pared with CT.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agnosis of ultrasound of brain w ere better than t he results of pathology changes of hem orrhage,i schemic,AE,undeveloped,white mater softening and their CT scan in clinic and it s guiding.Conclusion 2D ultrasound m ight be simple,n o radiation,cheap with high differentiation in dynamic especially even beside bed.The B ultras ound m ight be widely used in primary hospital.K ey w or ds:2D ultrasound;C olor D oppler;Intracranial lesion of ne onate;CT of Brain 超声技术20世纪70年代已应用于新生儿颅内疾病的诊断。
CT临床使用效果和效益分析
CT临床使用效果和效益分析CT临床使用效果和效益分析一、引言在医疗领域,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一种常用的影像诊断技术,能够提供高分辨率和三维图像,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CT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和效益进行分析。
二、CT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1、临床疾病诊断效果分析通过CT扫描,医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观察疾病的情况,帮助准确定位病变部位、分析病变形态特征,提供敏感和准确的诊断结果。
此外,CT技术也常用于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分期以及术前术后评估等方面。
2、临床疾病治疗效果分析CT技术不仅可以用于诊断,也可应用于疾病治疗过程的监测和评估。
术前CT扫描可帮助医生规划手术方案,提供手术模拟;而术后CT扫描能够评估手术效果,有助于医生做出治疗调整和判断。
3、临床研究效果分析CT技术在临床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CT扫描的成像数据,可以进行临床统计分析、疾病发展动态观察、预测和评估治疗效果等研究工作。
三、CT的临床应用效益分析1、提高临床工作效率CT扫描相较于传统影像技术,能够提供更加详细、准确的影像数据,从而帮助医生做出更快速、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提高整体的临床工作效率。
2、减少病患的不适和痛苦CT扫描过程相对快速且无创伤,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不适感和痛苦,对于儿童和老年患者尤为重要。
3、降低医疗成本通过CT扫描能够更早、更准确地诊断疾病,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和检查,降低了医疗成本。
此外,CT扫描技术的快速成像和准确评估能够减少误诊的可能性,避免因此造成的医疗纠纷和赔偿费用。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CT扫描影像示例、临床研究数据图表等。
附件1:CT扫描影像示例附件2:临床研究数据图表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CT: 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一种使用X射线进行断层成像的医学检查技术。
2、诊断:通过临床检查和医学影像等手段,确定疾病的种类和性质。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CT检查联合诊断腮腺肿瘤的临床价值
为 临床 医师 确定病 原 菌并 给予针 对性 的治 疗方法 提供 可 靠依据 ,且 本文 中直接药敏 试验方 法总耗 时约1 0 h ,较常规检 验方法 用时大幅减
变 ,因此为临床 治疗疾病带 来一定 困难 。 目前常用 的细菌鉴定 方法为 镜检 、血清学 凝集试 验 、直接 药敏试 验等 。研 究表 明…,通过对 人体 血液样 本中所含 细菌进行 药敏试验 ,确 定血液 中检 验细菌对抗 菌药物 的敏感度 ,从 而可准确 、快 速鉴定血 液 中致病菌类 型 ,为 医师诊 断与
C T 检 查等影像学 检查手 段 ,病理学 检查仍是 确定诊断 的金标准 】 。在 我们 的研 究 当中 ,我们 回顾分析 以往 我们收治确诊 的腮腺肿瘤 患者的 影像学检 查资料 ( 彩 色多普 勒 、C T 检查 ) ,通过 比较 影像 学诊断结论
与病理学 诊断符合度 ,来评估彩色多普勒 超声与C T 检查联 合应用在腮
C T 检查 系 统 :P h i l i p s 6 4 排 螺旋 C T ,由飞利 浦 ( 中国 )公 司生 产 。最 短扫描时 间 ( 3 6 0 度 ):0 . 4 2 s ,最薄扫描层厚 :0 . 6 2 5 mm。常 规C T 平扫检查后继续行 增强扫描 ,造 影剂碘 海醇经高压注射器注入 , 速度为2 . 8 mL , m i n ,延迟时 间3 0 s ,延迟期2 mi n 。
1 . 3统计 学处理
腺肿瘤诊 断中的价值 ,现将 统计 结果报道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中国热 带 医学 , 2 0 1 2 , 7 ( 2 ) : 2 6 2 — 2 6 4 . 【 2 ] 黎 海 东, 谢 文锐 . 细 菌 鉴 定在 临 床血 液 检验 中的 应 用研 究 [ J ] . 中 国卫 生检 验杂 志 , 2 0 1 1 , 1 7 ( 5 ) : 9 5 5 - 9 5 7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分析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分析【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
首先介绍了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重要性,随后解释了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原理和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情况。
通过分析现有研究,讨论了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性和临床应用前景。
结论指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扮演重要角色,未来应加强相关研究,提高诊断准确性。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以指导临床治疗决策,有望在未来进一步拓展应用范围。
【关键词】关键词: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诊断准确性、临床应用前景、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世界范围内造成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
腋窝淋巴结是乳腺组织的主要引流区域,当乳腺癌细胞转移到腋窝淋巴结时,意味着乳腺癌已经进展到晚期阶段。
本文旨在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和作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更快速的诊断工具,帮助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和作用。
具体来说,我们的研究目的包括:评估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准确性和敏感性,以探讨其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潜力;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实际应用情况,分析其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的帮助;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前景和发展方向,为未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指导。
通过研究目的的明确,我们将更好地了解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A的对比研究
度 , 记 录数 据 以备 分 析 。 均
2 S a d n o ic e ia ma i g Ree rh I siue,J n n 2 0 2 ,P. C ia . h n o gPrv n eM d c lI g n sa c n tt t ia 50 1 R. h n
[ sr c] Obetv Toe po et eda n si v lea di gn h rce it sb t e h oo p lrutao o — Ab tat j cie ’x lr h ig o t au n ma igc aa trsi ewe nt ec lrDo pe lr s n g_ c c
H AN i g g n 。ZHANG a — o g jn — a g Xin d n
1 .Pr v nc u h ng Pe pl SH o pial,Shan ng u he 2 3 o i e W c e o e’ s t do W c ng 53 00, P. . i R Ch na
医学影像学杂志 21 年第 2 02 2卷 第 9 期 JMe ma igVo. 2No 92 1 dI gn 12 . 0 2
锁 骨 下 动脉 窃血 综 合征 的彩 色 多普 勒超 声 与 C TA 的对 比研究
韩 景 刚 张先 东 ,
(_ 1 山东 省 武 城 县 人 民 医 院超 声 科 山东 德 卅 2 3 0 ;. l 5 3 0 2 山东 省 医学 影 像 学 研 究 所 山 东 济南 2 0 2 ) 5 0 1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联合检查在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定位及定性的诊断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联合检查在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定位及定性的诊断价值柏峰; 宋波; 张宇; 凌盈盈【期刊名称】《《中国CT和MRI杂志》》【年(卷),期】2019(017)003【总页数】4页(P98-101)【关键词】肾上腺占位性病变; 彩色多普勒超声; CT; 联合诊断; 定性诊断【作者】柏峰; 宋波; 张宇; 凌盈盈【作者单位】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河南信阳 464000; 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医学影像科河南信阳 46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6肾上腺体积较小,位置较为隐蔽,部分肾上腺良性肿瘤及肿瘤体积较小的患者无明显症状,使得既往诊断肾上腺占位性病变较为困难[1]。
而随着体检的普及,和医疗诊断水平的发展,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明显升高[2]。
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均为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超声具有价格低廉、实时动态观察等优点[3];CT也具有组织分辨率高等特点,可清晰显示病灶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4]。
2种检查方法各有其优势。
另外,肾上腺占位病变种类繁多,据其占位部位可分为肾上腺皮质肿瘤及肾上腺髓质肿瘤,也有学者指出,超声与CT对其定位诊断效果均较好[5]。
然而,肾上腺占位病变的定性诊断亦非常重要,不同病理类型的声像图及影像图虽然不同,但部分病理类型的影像学图片缺乏特异性,造成超声及CT单一定性诊断误诊率较高[6]。
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112例肾上腺占位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以探讨超声及CT 联合检查的定位、定性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112例肾上腺占位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术前行超声、CT检查者;年龄为18~65岁者;临床资料完整者。
排除标准: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手术禁忌者。
112例肾上腺占位性病变患者中男性63例,女性49例;年龄36~57岁,平均(46.87±9.11)岁;出现头晕、心悸54例,多尿、全身乏力14例,无明显症状25例;伴外伤史11例,恶性肿瘤史5例,高血压史56例。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检测肾移植并发症的应用探讨
17.1%,寰枢椎弓骨折合并齿状突骨折较少见,本组38例病例中仅见1例。
另38例病例中可见脊髓损伤出血1例。
上述病例中,2D的轴位图像和经过3D重建的图像的诊断结果没有明显改变,但对观察骨折形态,特别是继发脱位、椎管狭窄等明显优于2D的轴位图像。
3 讨论3.1 螺旋CT3D重建在寰枢椎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3D简化了诊断医师的思维综合过程,传统的CT图像为二维图像,提供二维平面信息,在临床上需要空间思维综合过程建立起想象中的三维立体图像。
3D图像清晰逼真、立体感好及任意角度旋转的特性,不仅可更好地解释2D显示的骨折类型,更能显示复杂的骨折线,能使临床医生直观地了解病变在三维立体空间的实际大小、形态、位置及其周围的软组织的立体解剖关系,通过三维空间的距离、角度测量为手术提供准确的解剖依据,减少了手术的盲目性,对制定手术方案及评价手术效果和愈合方面有重要价值。
螺旋CT连续容积扫描对检查部位的扫描一次进床完成,大大缩短了检查时间,感兴趣区范围内无扫描信息丢失。
3D重建可任意选择层面厚度,易于显示隐匿性骨折。
无需搬动患者,防止继发不可逆性神经损害。
重建后图像几乎达到仿生学效果,所以三维图像能直观地了解、判断寰枢椎有无滑脱移位及其严重程度等,是对2D的重要和有益的补充。
3D 是在2D图像的基础上进行重建获得的,并不增加患者的费用和辐射剂量,能够提供额外的、非常有价值的空间信息,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所以有条件者应常规进行3D重建。
3.2 螺旋CT3D重建的限制 寰枢椎骨折三维骨折成像虽然明显优于2D,但也有不足之处,3D CT空间分辨率差,重建阈值也对图像质量影响较大,处理不当易造成假象。
3D增加了后处理的时间,对计算机的储量要求也很高,而且对寰枢椎骨折中并发脊髓及神经损伤有其局限性,明显差于MR I图像。
总而言之,虽然2D仍是检查寰枢椎骨折的可靠的方法,但3D能提供非常有价值的立体空间关系信息。
因此,两者结合应用为寰枢椎骨折诊断的最佳方法。
彩色多普勒对孤立性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前期的诊断价值
【 摘要 】 目 总结分析新生儿出 的 T 的: 血 C 特点, 以提高诊断正确性。方法 : 分析8 例资料齐全的新生儿颅 内出血的C 表现, 4 T 出血类型和临床意 义.结果: 网膜 下腔 出血7刨。 蛛 2 其中单纯蛛 网膜 下腔出血4 例. 5 与缺氧缺血性脑病并存者2 例: 7 脑内出血8 脑室内出血2 l 例: 莎: 『 硬膜下血肿2 结论: 冽, 新 生 儿颅 内出血 适 时的C 检 查大 多具 有典 型 表现 , T 但蛛 网膜下 腔 出血有 时可有 假 阴性 , 应 与纵 裂, 寞相鉴 别 并 直 【 关键词 】 新生儿; 内出血 ; 颅 体层摄影术 ; 线计算机 X 【 中图分类号 】 4 53 R 4. 【 文献 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6 2 2 2( m 2 0 - 6 7 0 17— 5 32 ) 80 1- 1
管破裂而发生S AH, 也可导致软脑膜血管破裂或脉络膜出血而产生S H。 A 窒息缺氧还易使尾状核头部附近的终末静脉破裂延至室管膜下破入脑室。 室管膜下组织疏松 , 毛细血管丰富 , 对氧及毒性药物敏感 。 易发生坏死出血
而进 入脑 室 。 本文 中有 7例有 窒 息 吏。 4
新生儿颅内出血(C 常见于窒息和产伤 , I H) 适时的C 检查有助于临 T 床治疗和估计预后。 本文收集我院20—1-20—1I 08 2 09 1 可有完整资料的新生 儿颅内出血8例, 4 分析探讨其发病机理 , 出血类型和临床意义。
2 结 果
在新生儿颅内出血中, 脑内出血, 脑室内出血和硬膜下血肿的c 诊断 1 比l容易。 交 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 诊断准确性虽可达9 】 T 5 , 但仍应注意以
下几点 : 发病早期 即应 c 检 查 , ① 1 因为s AH在发病4 天后可 因密度下 降 ~5 而出现假 阴性 ,周后C _可 不显示 t l TE ②有脑积 水存在时纵 裂池和直 窦线条
多普勒彩色超声与CT诊断妇科盆腔肿瘤的准确性对比
多普勒彩色超声与CT诊断妇科盆腔肿瘤的准确性对比目的:探讨和研究多普勒彩色超声与CT诊断妇科盆腔肿瘤的准确性。
方法: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80例妇科盆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均分别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和CT进行诊断,以病理诊断作为最终标准,评价两种检验方法对良恶性肿瘤的判别准确性。
结果:总体诊断率对比来看,多普勒彩色超声的诊断符合率为91.1%,CT的诊断符合率为93.3%,两者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良性、恶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3%、82.6%,CT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7.6%和84.6%,两者同样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多普勒彩色超声用于妇科盆腔肿瘤的诊断准确率与CT相近,但相比CT具有简便、经济的特点,临床适用性更强,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标签:妇科盆腔肿瘤;多普勒彩色超声;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多普勒彩色超声是一种简便易行、无创、重复性好、准确率高的医学检验方法,在临床被广泛应用,尤其对于腹部器官的检查具有较好优势[1]。
近年来妇科肿瘤尤其是盆腔肿瘤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尽早确诊是确定治疗方案,减少患者痛苦的必要条件。
为了进一步了解多普勒彩色超声在妇科盆腔肿瘤诊断上的价值,并分析多普勒彩色超声与CT诊断的差别,笔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取为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80例妇科盆腔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年龄22~67岁,平均(47.1±12.9)岁,患者在手术前均进行多普勒彩色超声与CT检查,术后行病理学检查,排除复发病例。
1.2 检查方法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检验仪器为GELOGIQ7全数字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仪,患者膀胱充盈情况下,取平卧位,3.5MHz探头,根据患者病变特点及局部解剖结构,做纵向、横向、斜向等多角度连续扫查,重点部位加压探查,扫描完成后即刻出具诊断报告,报告中对肿瘤特点进行详细描述。
螺旋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比较
螺旋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比较作者:申玲玉石静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6期【摘要】目的:比较螺旋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门静脉造影术和/或手术证实的CTPV患儿的CT影像和超声影像资料。
结果:CT轴位像结合后处理技术能清晰显示门静脉异常及侧支血管;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检查技术能明确诊断CTPV。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作为CTPV检查的首选方法;增强螺旋CT能准确显示CTPV的部位、范围,客观评估血管条件,为术前最佳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螺旋CT;彩色多普勒超声【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016-02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rnous transfotmation of portal vein, CTPV)是指门静脉主干和(或)它的分支完全或部分阻塞后,其周围形成大量侧枝静脉或栓塞的门静脉再沟通后形成若干细小血管,本质上说是机体为保证肝脏血流量和功能正常的一种自我代偿机制。
[1]本病在成人和儿童均可发生,从原因上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本资料回顾性收集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病例12例,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回顾性收集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在我院影像科检查证实的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病例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13岁,平均年龄6.58岁。
其中11例患儿均在我院进行超声及CT检查,1例患儿在我院行CT检查,在外院行超声检查。
所有患儿均经门静脉造影术和/或手术证实。
1.2 临床表现该12例患儿中: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的5例,腹胀2例,黄疸1例,青紫2例,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下1例,1例因反复牙痛检查发现。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微小癌诊断中的应用
甲状腺微小 癌亦称为隐匿型甲状腺癌 ,2 0 0 4年 WHO在 微小 癌的定义中增加了 “ 甲状腺微小 癌必须 是偶 然发现 、直
1 仪器 与 方 法 . 2
使 用 仪器 为 A oa5 0 ,P ip U 2型 lk 5 0 hl sI 2 i
彩 色 多普勒 超 声诊 断仪 ,探 头频 率分 别 为 7 . 5~1 0MHz 和 径 1c m或更 小 的甲状 腺癌 ”4 MC在各年 龄段 均可发生 , [ T 1 o 5~1 。检查 时患 者取仰 卧位 ,颈部 垫高,头稍后 仰, 2MHz
2 结 果
大 径≤ 1 m 的甲状 腺癌,不 考虑其他 临床 及病理特点 ( c 比如 区域淋 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 、甲状腺外生长 ,是分化较好 、
恶性 程度较低 的恶性肿 瘤,病理类 型多为乳头状 癌和滤泡状
采用 S S 9 P S1. 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 ,以 P O0 为差 异有统计学意 义。 < .5 甲状腺微小癌患者 5 , 0例单发结节, 6例 5 6例多发结节,
F rt a to ’ d rs Nig eHoptl teT a hn si l f uinM e ia iest, ig e 5 10 Chn is- uh r S d es: n d s i , h ec igHopt ja dc l v ri N n d 2 0 , ia a a a oF Un y 3
流 图 (D I观测结 节内部及周边 血流形态及分布情况 。根据 C F)
R g 等 推荐 的方法,将血流丰富程度分为 3型 :I : ao 型 无 血 流 ;Ⅱ型 : 节周 边可探 及较 丰富的血流信号,内部无 或 结 少 许血流信号 ;Ⅲ型 : 节内部血 流丰富而周边少或无 血流 结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A在颈动脉支架植入患者的术前应用研究
50·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06月 第21卷 第06期 总第164期【第一作者】廖佳奇,男,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脑血管疾病。
E-mail:******************【通讯作者】许金仙,女,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脑血管疾病。
E-mail:******************Application of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51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JUN. 2023, Vol.21, No.06 Total No.164(下转第60页)≤69%)、重度(狭窄比率≥70%,≤99%)和完全闭塞。
超声的颈动脉狭窄程度判定标准参照2003年北美放射年会超声会议标准,以血液动力学参数为参考,将颈动脉狭窄分4级,为Ⅰ级(狭窄比率≤49%)、Ⅱ级(狭窄比率≥50%,≤69%)、Ⅲ级(狭窄比率≥70%,≤99%)和闭塞。
颈动脉斑块性质的彩超判断:钙化斑为伴有后壁声波的强烈反信号,软斑块为低沉的或无回声,混合斑块为斑块内不均匀混合回声。
根据颈动脉斑块的CT值,分为软斑块(CT值≤50Hu)、钙化斑(CT值≥120Hu)和混合型斑块(CT值≥50,≤120Hu)[6]。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0.0软件统计分析检测数据。
计量数据用(χ-±s )表示,用配对T检查。
检查结果的一致性采用Kappa 检验评价。
以P <0.05为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0.75≤K值≤1表示一致性较强,在0.4≤K值≤0.75表示一致性中等,K≤0.4表示一致性较差。
2 结 果2.1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TA检查及颈动脉支架植入前的DSA检查 (见图1)2.2 对49例患者98支血管血管一周内先后行CDUS和CTA检查颈动脉支架植入前行DSA检查,三种检查方法的结果显示,所有颈动脉均有不同程度的狭窄。
128层双源CT与彩超诊断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对比分析
128层双源CT与彩超诊断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对比分析陈文琴;万玉萍;张文生【摘要】目的:对比分析128层炫速双源CT、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临床确诊为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128层炫速双源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临床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手段,二者都能清晰、直观地显示左肾静脉形态、毗邻结构和穿行路线,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间隙变小程度及压迫左肾静脉情况同时能获得准确测量.结论:炫速双源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方面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无创、准确性高、依从性好等明显优势,并有各自不同的典型影像学特征.两种影像学检查在综合评价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方面相互关联、互为补充,联合应用能明显提高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准确率,对该病早期诊断、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期刊名称】《甘肃医药》【年(卷),期】2016(035)002【总页数】3页(P121-123)【关键词】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影像学特征;双源CT;彩色多普勒【作者】陈文琴;万玉萍;张文生【作者单位】730900 甘肃白银,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中心;730900 甘肃白银,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中心;730900 甘肃白银,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中心【正文语种】中文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left renal vein entrapment syndrome),是因左肾静脉先天发育异常或者其他器质性病变,致使其在穿行肠系膜上动脉(SMA)和腹主动脉(AO)间隙过程中受到挤压变扁,血流受阻变缓,造成左肾静脉压力升高,临床上又称其为胡桃夹现象(nut cracker phenomenon)。
以不明原因的血尿或蛋白尿频繁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精索静脉曲张[1]或盆腔静脉瘀血。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临床诊疗手段的极大丰富,128层炫速双源CT、彩色多普勒超声等成为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常用的影像学检查诊断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4排螺旋CT中耳仿真内窥镜和听骨链的三维重建临床应用作者:姚金坤作者单位:临沂市人民医院,山东临沂276003【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仿真内窥镜、听骨链三维重建及镫骨前后脚斜面重建在病变中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33例66耳行颞骨GE Lightspeed 64排螺旋CT容积扫描,正常组35耳,病变组31耳,用GE Advantage工作站行中耳CTVE、听骨链SSD 及镫骨前后脚的斜轴位重建与冠、轴位CT及手术所见进行对照。
结果:24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CTVE显示锤骨柄、砧骨长脚骨质破坏与手术所见的符合率为91.7%(22/24),显示锤骨头骨质破坏的符合率为95.8%(23/24),显示砧骨短脚骨质破坏的符合率为100%(24/24),显示镫骨脚骨质破坏的符合率为87.5%(21/24)。
中耳CTVE、听骨链SSD、镫骨前后脚斜轴位重建显示听小骨骨质破坏与手术符合率与冠、轴位图像的符合率差异无显著性,但符合率(CTVE平均93.3%、SSD平均95%、镫骨前后脚斜轴位重建91.7%)稍高于冠、轴位图像(平均90%)。
结论:64排螺旋CT中耳CTVE、听骨链SSD及镫骨前后脚的斜轴位重建显示听骨链及骨壁的骨质破坏与手术所见符合率较冠、轴位图像稍高,且图像更立体、清晰,耗时不长,可以用于临床常规使用。
【关键词】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仿真内窥镜;听小骨;中耳;颞骨;三维重建Clinical Application of 64 detector CT as Middle ear Virtual Endoscipy and Three 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of Ossicular ChainY AO Jin kun(The People's Hospital of Linyi, Linyi, Shandong 276003,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application of 64 detector CT for the virtual endoscopy(VE) ,the reconstruction of ossicular chain and the oblique reconstruction of stapes. Methods 33 patients were examined by GE Lightspeed 64 detector CT. The 66 ears include 31 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 All lesions were confirmed by clinical examination and operation. The data was transferred to a workstation via an internal Dicom network for post processing. CTVE,SSD of ossicular chain and the oblique reconstruction of stapes were processed on 66 ears. CTVE,SSD of ossicular chain and the oblique reconstruction of stapes of normal ears were compared with anatomy and coronal and axial CT film, and that of ill ears were compared with operation and coronal and axial CT film. Results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structures of ill ears on CTVE and its comparison with coronal and axial CT film and operation: In 24 purulent otitis media, CTVE had a coincidence of 91.7% with operation of handle of malleus, 95.8% of head of malleus,95.8% of long limb of incus ,100% of short limb of incus, 87.5% of limbs of stape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rate of coincidence of CTVE and that of coronal and axial CT film, but CTVE、SSD and the oblique reconstruction of stapes had a higher coincidence (average 93.3%、95%、91.7%) than coronal and axial CT film (average 90%). Conclusion CTVE, SSD of ossicular chain and the oblique reconstruction of stapes can wholely show the ossicular chain, and have a high coincidence of the destruction of ossicular chain. The imaging of CTVE, SSD of ossicular chain and reconstruction of stapes of 64 detector CT is clear and tridimensional with a short time, and can be applied in clinical examination.Key words:X ray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ners; Virtual Endoscopy; Ossicles; Middle ear; Temporal bone; Three 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中耳结构位置深而隐匿,结构复杂,难以显示。
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方法是利用耳镜通过外耳道间接观察鼓室内的结构,但观察视野小,范围局限,深部及细微结构观察不清。
Mer [1]1967年首次应用纤维耳内镜检查中耳,但是鼓膜完整者,由于外耳道与耳镜间有鼓膜阻隔,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2]。
耳内镜通过切开的鼓膜观察中耳结构,创伤大,难以被普通患者所接受。
传统X线检查重叠较多,分辨率低。
单一CT的冠、轴位图像虽然可以显示中耳复杂的解剖结构和病变,但无立体图像,难以被临床医师所理解[3]。
随着多层螺旋CT的发展,扫描层厚更薄,同时伴随后处理软件的发展,三维成像技术已开始应用于临床。
64排螺旋CT采集层厚更薄,仅0.625 mm,扫描时间短,真正实现了各向同性的体素采集,且配备了先进的三维重建软件,可以达到最佳的重建效果。
我们利用GE 64排螺旋CT,探讨64排螺旋CT仿真内窥镜、听骨链三维重建及镫骨前后脚斜面重建病变中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33例患者,男18例,女15例;年龄7岁~74岁,平均年龄37.2岁,中位年龄29.5岁)。
33例66耳行颞骨GE Lightspeed64排螺旋CT扫描,正常组35耳,病变组31耳。
病变组包括24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型10耳、肉芽肿型5耳、胆脂瘤型9耳)、2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后复发、2耳中耳癌、1耳外耳道异物肉芽肿、2耳颞骨骨折。
双耳反复流脓伴听力下降2 a~10 a 6例,单耳反复流脓伴听力下降2周~50 a 而对侧耳正常12例,双耳或单耳听力下降6例,眩晕1 a 1例,耳鸣伴听力下降1例,中耳炎乳突根治术后2 a再次出现流脓2例,听力下降伴有肿胀感、疼痛及血性分泌物2例,外耳道肿物1 a 1例,外伤2例,所有病变中耳均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
1.2 检查方法所有病例均行颞骨GE Lightspeed 64排螺旋CT容积扫描检查。
患者仰卧位,平行于听眦线自外耳道下缘至岩骨上缘做轴位CT扫描,层厚0.625 mm,螺距1.0,电压120 kV,电流187 mAs,扫描时间约4.5 s~5.5 s,视野:107 mm,骨算法(FC=64)。
以1 mm层厚常规颞骨冠、轴位重建并摄片,再以软组织算法(FC=03)、0.3 mm间隔进行双耳轴位密集重建;将骨算法及软组织算法重建的轴位数据重建图像传至GE Advantage工作站。
1.3 后处理1.3.1 中耳CTVE成像利用透视容积算法(PVR),于软组织算法重建的轴位图像上利用GE Advantage软件进行CTVE成像,在选定路径上自动浏览;用手动鼠标控制方向,根据所要观察的部位进行调整。
正常组,设定阈值-300 Hu~-500 Hu,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中耳的结构,以将每个结构显示清晰为目标,选定8个观察视野来显示整个中耳的各解剖结构:CTVE观察点置于外耳道,由外耳道向内以120°视野向鼓室腔内方向观察;视野再向内约至鼓膜下缘向内上观察鼓室腔全貌;视野由锥隆起前方向内前观看;CTVE由咽鼓管向后外约60°观看;视野由鼓室内侧壁向后外方向观看;视野由下鼓室向上观看,以较完整地显示整个听骨链;视野由鼓室上隐窝向前下观看;用最宽的视野120°向下后观看。
调整阈值约500 Hu,于轴位图像上由鼓室腔向内观察显示卵圆窗;由内下向外上观看,阈值设为-893 Hu~-193 Hu,调节透明度由渐升高后渐下降再渐升高后再下降的“M型”曲线来显示镫骨前后脚,由上向下内观看显示外骨半规管。
病变组,根据中耳腔内软组织密度,设定阈值22 Hu~738 Hu、视野选择除同正常组外,再根据原始图像信息,选择最能显示病变的观察部位及视野行CTVE成像。
1.3.2 听骨链的SSD成像手动选定原始轴位图像上各听小骨层面,解剖结构相差不大的层面可以跳过,当所有听小骨层面均选定完毕时,点击sculpt键就可自动生成听骨链的SSD图像。
正常组听骨链三维图像选择窗宽/窗位2 000/80 Hu,选用不同的方位摄片。
病变组,在原始图像上选择结构时尽量将听小骨与周围软组织分开,选择窗宽/窗位 2 000/80 Hu~2000/200 Hu,选用不同的方位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