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因子对黄淮麦区小麦穗发育的影响

合集下载

贵南县气候条件对麦类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贵南县气候条件对麦类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锻农牧业气象青海气象@贵南县气候条件对麦类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聂永喜1(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气象局,贵南813199)摘要:利用贵南县气象站2007—2019年青稞、春小麦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记录和同期的气象资料,对麦类作物生长发育期间温度、降水、日照等气象要素进行分析,结合麦类作物关键农事活动及贵南地区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对影响麦类作物产量的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结构因素建立预报模型。

根据气候条件分析,贵南县属于种植青稞作物的优势产地;春小麦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较低,高白度不高。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和乡村振兴规划的推进,贵南的青稞产业有发展壮大的趋势。

虽然近几年春小麦产量有增加趋势,但播种面积逐年减少。

关键词:贵南地区;麦类作物;产量结构;气象灾害0引言贵南县属高原大陆性气候,气温低,日照长,雨热同季。

年平均无霜期为105d,适宜种植生长周期短的农作物,青稞和春小麦是贵南地区主要麦类作物。

依据农业气候资源条件划分,青稞种植区主要在茫曲、塔秀、森多、过马营等乡镇,茫拉和沙沟乡适合春小麦种植。

近几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青稞种植面积稳定增长,和青稞相关的青稞酒产业、食品加工业兴起,贵南县不仅是互助青稞酒原料生产基地,贵南县当地也成立了穆桂滩青稞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几家企业,另外快速发展的养殖业也需要用青稞加工的牲畜饲料,像贵南草业公司等大小企业也大面积种植青稞,因此,推广优质高产品种已成为当地农牧业发展的需求。

春小麦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加工面粉的主要原料,春小麦的品质和产量直接关系到农业经济的发展。

小麦的蛋白质和淀粉是品质评价的基本指标叫但贵南种植的春小麦生长周期短,蛋白质、淀粉含量不高,由此加工的面粉口感差,不能满足作为主食的需要叫因此,分析研究贵南地区热量、水分、光照气象因素对麦类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对贵南地区农业生产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产量提供科学依据,增加农牧民收入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气象因素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气象因素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一、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的气象条件
二、小麦的生长过程
三、小麦生长各阶段所需要的气象条件
四、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气象灾害
五、结论
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研究表 明,气象条件中水分、温度、光(日照)条件对小麦 的影响最大。小麦只有在光、温、水都适宜的条件下, 籽粒才能充分灌浆,千粒重达到最大,产量最高。
年份 灾害 发育期 灾害日期 0-50cm土壤相对湿 度(%) 适宜土 壤相对 湿度 (%) 产量 (kg/hm2)
2003
2005
干旱
干旱
三叶-拔节
乳熟-成熟 过后
5.28~6.26
7.22~8.16
43、49、57、70、 77
46、52、52、59、 67
拔节期 65~80
375
2535
2008
3、光(日照)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1)分粟一拔节 日照时间短,则延长穗分化时间,有利于形成大穗,反之日照时 间长,幼穗分化速度加快,时间缩短形成的小穗数和小花数较少。
(2)灌浆成熟期 此时段需要充足的日照,如果多雨寡照,光合作用供应不足影响 粒重的提高,造成小麦瘪粒数增加,百粒重减小。
1、干旱
干旱是指长期无降水或降水显著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
从而使作物体内水分亏缺,正常生长受到抑制。农业中确定旱涝的重要
指标是看土壤相对湿度,土壤相对湿度<40%为重旱,40%土壤相对湿度 <60%为轻到中度干旱,60% 土壤相对湿度<90%为适宜,土壤相对湿度 90%为过大。
表1 土壤相对湿度的测量
(2)分集一拔节 分粟期最适宜土壤相对湿度是60%一75%。如果降水少,土壤水分不 足,分粟显著下降或不分粟。拔节期是小麦作物的需水关键期,需要充 足的水分。如果缺少水分则会造成穗长变小,结实粒数降低,增加不孕 小花率,影响小麦产量。 (3)抽穗开花期 此阶段是小麦作物需水临界期,需要充足的水分。降水少出现干旱 则直接影响小麦幼穗分化,湿度过大或开花期连日阴雨,则花粉粒吸水 膨胀、破裂而影响受精。 现强降雨、大风则 容易倒伏,影响后期生长,造成籽粒数下降,影响正常收割。如在收割 前遭遇连阴雨天气,则造成小麦穗发芽,会严重影响单产。

气候条件对小麦生长发育影响的分析

气候条件对小麦生长发育影响的分析

气候条件对小麦生长发育影响的分析2009~2010年度小麦生长期间气候条件特殊,最明显的特点是冬季降温早,持续时间长,春季温度回升晚,气温比常年一直偏低,导致小麦各生育时期相对应后移,对小麦生长发育造成了较大影响。

从2009年10月下旬开始,到2010年6月上旬积温比常年少106.4℃,比2007~2008年度和2008~2009年度分别少297.6℃和218.5℃。

在小麦生长期间各生育阶段平均日均温均低于常年,致使小麦的成熟期推迟5~10天,但最终获得了丰产。

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

为了探讨在该气候条件下小麦的生长发育特点,我们选用了在河南种植面积较大、具有代表性的品种周麦18号、偃展4110、豫麦49-198系、矮抗58以及种植多年的郑引一号等5个品种,对其幼穗发育进程实行系统观察,并结合所测定的籽粒灌浆数据及其相对应的气候资料实行分段分析,为在不同年份选用相对应的技术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一、小麦的生育进程(一)幼穗发育进程小麦幼穗发育进程是小麦生育状况的主要标志。

从2009-~2010年度幼穗发育进程来看,从开始到结束一直晚于其他年份。

表1为郑引一号品种在不同年份的幼穗发育进程,1987~1988年度和1998~1999年度分别代表自1975年以来发育较慢和发育进程较快的两个不同年份。

从表1能够看出,发育慢的1987~1988年度在11月11日观察,该品种幼穗分化5.3个苞叶原基;发育快的1998-~1999年度11月10日观察,已分化8.7年苞叶原基;而据2009年11月13日调查,该品种幼穗分化才5个苞叶原基,较发育慢的1987~1988年度还少0.3个苞叶原基。

进入越冬期,2009年12月26日时其幼穗发育达二棱中期,1987~1988年度的12月28日也达二棱中期,但1998~1999年度12月27日调查已达二棱后期;返青之后,2010年2月25日调查幼穗发育达二棱末期,1987-1988年度的2月28日达小花分化期,而发育较快的1998~1999年度在2月22日调查已到雌雄蕊分化期,比2009~2010年度早2个发育时期(表1)。

气象因素对我县小麦生产的影响分析

气象因素对我县小麦生产的影响分析

气象因素对我县小麦生产的影响分析作者:张艳红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第07期2017年,我县的小麦生产尽管经历了“一早一晚一场霜”的特殊气候条件,但由于技术人员的及时指导,采取了有效的技术措施应对气候的变化,大灾之年小麦再夺丰收,为确保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全县小麦播种面积44.5万亩,主要品种有:郑麦366、泛麦8号、矮抗58等。

据农技专家测产,2017年我县小麦平均单产为445公斤,总产19.8万吨。

高标准粮田示范方小麦亩产502公斤,较全县平均单产增加57公斤,增产增效显著。

我们的做法概括起来就是:品种优选巧布局,注重质量打根基;示范带动推新技,科学管理依天气;专项扶持民受益,农技课堂到田地;病虫草害重治理,适时收获胜全局。

1. 气象因素对小麦生产的影响综合2017年小麦生育期间的气象因素,弊多利少,即对小麦生长发育不利的因素多,有利的因素少。

从降水量分析,2017年小麦全生育期降水量为140.6毫米,接近常年同期值149.4毫米,属降水正常年份,但降水分布极不均匀,麦播前降水比较充分,秋作物收获后墒情充足,利于小麦足墒播种,小麦播后基本上达到一播全苗。

11月份降水41.8毫米,12月和1月份几乎无降水,对小麦年前、年后盘根生长造成严重影响,使小麦次生根扎得浅,且数量偏少。

2月份降水18.2毫米,属异常偏多,对小麦返青和幼穗分化十分有利。

4月份降水22.7毫米,对小麦孕穗抽穗十分有利,保证了正常生长对水分的需求,尤其对旱地小麦生长发育十分有利。

5月份降水19.3毫米,属异常偏少,对丘陵旱地小麦千粒重形成有一定影响,但同时减轻了东部中高水肥地的病害发生程度。

从积温来看,2017年小麦全生育期有效积温2273.7℃,接近常年值2125℃,10月份至12月份积温463.6℃,较常年801.4℃相比异常偏低,对小麦分蘖、次生根生长和越冬十分不利。

2月份的温度属正常,但由于越冬期天气较冷,小麦返青期推迟约10天,2月22日小麦进入返青期。

气象对小麦生长期的影响及对策

气象对小麦生长期的影响及对策

河南农业2019年第4期(上)NONG YE ZONG HENG农业纵横大于弊。

近10年,柘城县对小麦生产影响较大的灾害主要有干旱、冻害和夏秋内涝。

(一)干旱柘城县最为典型的是2014年的冬春季节连续干旱,其中严重干旱面积0.14万hm 2。

2015年全县干旱面积0.058万hm 2;2017年全县小麦受旱面积达0.104万hm 2,其中严重干旱面积0.035万hm 2。

由于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抗旱浇麦工作高度重视,柘城县有良好的水利灌溉条件,干旱年份小麦实现了增产。

(二)冻害据统计,自2005年以来,柘年、年2012年4月年、寒”发生,造成全县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增强,农业灾害多发生,农民群众对小麦栽培技术的简化,给今后小麦的生产带来新的课题。

我们必须立足于防灾减灾,走一条农机农艺相结合、相配套及栽培技术简化高效的栽培技术新途径。

(一)选择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柘城县适宜种植半冬性小麦,主要品种有众麦1号、矮抗58、周麦22、周麦27等。

(二)大力推广小麦规范化技术把提高耕地质量与播种质量作为小麦防灾减灾夺取丰产丰收的保障和基础。

1.科学秸秆还田。

还田质量要做到茎秆全部粉碎深埋,最好采取深耕,耕层深度在25 cm 以上。

旋耕必须耙实,切实提高整地质量。

2.必须坚持足墒下种。

根据“宁可稍晚播几天,也要保证足墒播种”的原则及时浇灌增底水。

3.坚持适期播种。

当前小麦生长管理的主攻目标仍然是争取足够的成穗数,适期播种可以充分利用冬前光温资源培育壮苗,奠定小麦高产的基础。

4.合理密植。

当前小麦主导品种的主茎穗和分蘖穗在穗粒数和粒质量上差别明显,应根据播种期、整地质量、品种特性合理确定小麦播种量,确保足够的基本苗,促进成产三要素的协调发展。

(三)推进农艺农机相结合在促进小麦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的过程中,要认真解决当前耕作中存在的旋耕不实和秸秆还田后的播种质量差等问题,研究推广适合夏秋双高产并适宜机械化种植管理的新模式,提高秋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

气象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气象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气象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摘要:众所周知,气候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状况,,这是因为农作物的生长中完全是或基本上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农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了气象因素的影响。

基于此,本文就气象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展开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气象;农作物;生长;影响引言某市位于中纬度偏南的晋西黄土高原上,该地区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无霜期大约在120~170d,年平均气温在9℃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00h 左右,年平均降水量在450~550mm之间,降水集中,雨热同期,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但身居内陆和黄土高原的影响,使得该区的气候变化明显,各项气候因素差异大,温度、湿度、光照、热量、降水等季节和年度变化大,使得该区农业生产受到很大的影响,各项气象灾害的频发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导致农业减产。

因此,研究气象对该区农业的影响,就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该区气候变化的特点和各项气候因素的差异性特征,就有助于该区合理安排农业生产,促进农作物更好生长,更好的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

一、气象环境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一)温度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当前,温室效应加剧,气温升高,高温热害将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研究得出,在农作物的生育期,气温每升高1℃,睡到的生育期日数就会缩短1周左右,冬小麦的生育期日数就会缩短2周左右,从而就会导致植物光合作用不足,物质和能量积累不够。

气温升高,导致农作物的生育期缩短,生长量大幅度减少,有可能抵消全年生长期的延迟作用,但这仅仅是一个有利方面,更多不利方面还在凸显:气温的升高影响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物质的积累;气温的升高,蒸发量的加大,抑制了农作物对CO2的吸收,影响了光合作用的进度和强度;气温升高,使得农作物受到高温的威胁,抑制了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同时,高温还有可能导致土壤中的有益因子和肥料成分的分解和流失,使得农作物的营养不足,呼吸消耗作用增加。

气候因子异常对小麦穗部和灌浆的影响

气候因子异常对小麦穗部和灌浆的影响

正 常 的小穗 都 是 紧贴 穗 轴 向上 生 长 , 而
些小穗受冻后 向两侧或向下生长 , 这些小穗没有雌雄
花, 最后 没有 籽 粒 。 3 . 3 个 别 麦穗没 有籽 粒 抽穗后 小穗 颖壳 色 略浅并 向外
张 口, 这 些小 穗没 有雌 花 和雄花 , 全 穗没 有籽 粒 。 3 . 4 穗粒 数 减 少 2 0 1 4 年 因4 ~ 5 月 份气 候 对 小 麦抽 穗 、
中 图分 类 号 ¥ 5 1 2 . 1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编 号 1 0 0 7 — 7 7 3 1 ( 2 0 1 5 ) l 2 — 4 7 — 0 2
小麦生长发育是在 自然条件下进行 的 , 淮北地区的 自然条件可基本上满足小麦生育的需要。气候 因子季节 性 的变化与小麦的生育阶段的需要基本同步。如气候条 件能适合小麦生育的需要 , 小麦生长发育就 良好 。如气
候 因子 变 化 与小 麦 阶段 发 育 需要 不 吻 合 , 则会 影 响 小麦 的生育 过 程 , 重 则会 造成 一 定程 度 的灾害 , 影 响产量 。如
上, 中度倒伏的 占1 5 %~ 2 0 %。5 月1 5 E t 濉溪县杨柳降雨
5 3 . 4 m m, 四铺 2 9 . 9 m m, 伴有 6 级 大风 , 小 麦 倒 伏 田块 达
阶段 , 不一定与小麦该生育阶段要 求相吻合 , 就会对小麦的生育造成影响。若在小麦生育前期 出现这种现 象, 可以通过 小麦 自身调节能力和相应的管理措施进行补救 , 而后期 出现气候异常对 小麦生育造成的影响 ,
则 是 无 法 弥补 的 。
关键词 : 淮北地区; 小麦 ; 穗部 冻害; 倒伏 ; 灌浆 ; 锈病

气候变化异常表现:

区域(临汾)水分相关气象因子变化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区域(临汾)水分相关气象因子变化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黄淮海北片(山西省)小麦应对气候旱化的栽培技术途径及机制”(2017YFD0300203-2);山西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基于旱地小麦绿色种植及水土资源承载力的轮作休耕模式研究”(201703D211002-4-4);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项目“不同区域旱作小麦绿色种植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YCX2018411)。

第一作者简介:亢秀丽,女,1971年出生,山西临汾人,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旱作节水农业研究。

通信地址:041000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幽并街33号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E-mail :kxiuli03@ 。

通讯作者:马爱平,女,1966年出生,山西汾西人,研究员,学士,主要从事旱作节水农业研究。

通信地址:041000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幽并街33号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E-mail :mapinglflf @ 。

收稿日期:2018-03-30,修回日期:2018-06-06。

区域(临汾)水分相关气象因子变化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亢秀丽,靖华,马爱平,王裕智,崔欢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山西临汾041000)摘要:为有效提供气候变化未来情景相适应的栽培途径,对1987—2017年区域(临汾)与水分相关的降水量、气温、10cm 地温、蒸发量、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数7个气象因子开展了动态变化、因子间相关性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

结果表明:各年小麦生育期气象因子动态变化特征为降水量、平均气温和平均10cm 地温呈递增趋势,而蒸发量、日照时数、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则呈递减趋势;小麦生产年度各季节蒸发量为夏>春>秋>冬,各月份蒸发量为6>7>5>8>4>3>9>10>2>11>1>12。

各年小麦生育期气象因子间相关性为平均气温与蒸发量呈负相关,平均风速、日照时数与蒸发量呈正相关,相关气象因子间的变异系数为降水量>蒸发量>平均风速>平均相对湿度>平均地温>日照时数>平均气温;小麦生产年度各季节、月份平均气温与蒸发量呈正相关。

气象因子对黄淮麦区小麦穗发育的影响

气象因子对黄淮麦区小麦穗发育的影响

 ̄ / 麦 幼 穗 分 化 时 期量 化 为 8个 时 期 , 个 时 期 分 为 BJ , 每 初 、 、 3个阶 段 , 个 阶段 根 据情 况 分为 3个 小阶 段 ,~ 中 末 每 1
8表 示 8个 不 同时 期 . 数 部 分 分 别 表 示 9个 不 同 的 小 阶 小 段 , 单 棱 期 ( ) 二 棱 期 ( .- .) 护 颖 原 基 分 化 期 (.- 即 1、 20 29 、 3O 39 、 .) 小花 分化 期 (.~ .)雌 雄蕊 分 化 期 (.- .)药 隔 形 40 49 、 5 59 、 0 成 期 (.- .)雌 雄 蕊 形成 期 ( 60 69 、 形成 柱 头 时期 )71 79 、 (.- .) 四 分体 时期 (.- .) 在 3月 下 旬小 麦 幼 穗 发 育 进 入对 低温 81 89 。 的敏感 期 。 以每年 3月 2 故 4日的小麦发 育 时期为 研究对 象 。
22 气 象 因 子 对 不 同 熟 期 小 麦 发 育 时期 的 影 响 .
取 5日平 均 滑 动气 温 低 于 OC开始 到 5日平 均滑 动 气 q 温 高 于 OC日期 为越 冬 期 , 播 种 到 5日滑 动 气温 低 于 OC q 从 q 日期 为冬 前 , 5日滑 动气 温 高于 0 到 3月 1日为返青 。 从 ℃
麦 穗 部分 化 时期 , 次 取 5株 , 株取 主 茎和 第 一分 蘖观 察 每 每
1O .0
O.O O ຫໍສະໝຸດ 2 0  ̄ 0 2 2 0 - 0 3
2 0 " 0 4
2 0  ̄ 0 5
2 0 - 0 6
发 育 时期 , 7 每 d调 查 1 , 次 调查 次 数 不 少 于 5次 。 育时 期 发 数 据 为每次 调查 的平 均值 。 2 0- 0 7年连续 试验 5年 。 从 022 0

气候变化对中国小麦生产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中国小麦生产的影响

四、案例:气候变化对河南省小麦产量影响
从图1 可以看出,气候变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较 小,而70年代中后期,一直到21世纪,气候变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则比较 明显。1980年到1984年,小麦气候产量变化达到130.4% ,是这54年来波动 最大的一个时期。54年间,气候产量的最大值出现在1984年,427.2kg/hm2 为 ,最小值出现在1977年,为-247.6kg/hm2。
1、从图2可以看出,自1952年以来,河南省小麦生育期内日照时数拟合方程的 斜率为负值,即日照时数呈逐渐减小趋势。日照时数最多的年份为1963年,达 到 8762.3h;最少的年份为2004年,为5485.7h。 2、从产量与日照时数响应关系(图3)中可以看出,小麦产量与日照时数的响 应关系年代间变化与其相关关系基本吻合,其响应关系也非常明显,较好表明 了小麦生育期内日照时数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三、气候变化对中国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1、CO2浓度变化对冬小麦的影响 2、温度变化对冬小麦的影响 3、光照变化对冬小麦的影响 4、降水变化对冬小麦的影响 5、极端气候对冬小麦的影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CO2浓度变化对冬小麦生产的影响
CO2浓度升高一方面导致气候变暖,引起降水及其他生态环 境因子的变化,进而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产;另一方面, CO2浓度升高还对农作物本身产生直接的影响。 CO2 浓度升高影响小麦生长发育特性生理生化过程。大气 CO2浓度升高促进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潜在提高小 麦产量。研究发现, CO2浓度升高,能促进小麦根茎叶生长, 分蘖数、干物质积累和株高有增加的趋势。 研究发现,小麦产量随着 CO2浓度的升高而升高 。浓度过 高会导致小麦产量下降 。从CO2 浓度单一角度来分析,随 着未来全球CO2浓度的升高,小麦产量将有所增长,但若 CO2浓度升至过高时,小麦产量则会下降。

气候异常对濉溪县2016-2017年小麦生产的影响

气候异常对濉溪县2016-2017年小麦生产的影响

作者简介:周景春(1972—),男,安徽濉溪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气象服务与农业气象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17-06-30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15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K)1276.4 万/hm2,比前 3 年平均减少 25.6%。
图 2 濉溪县 2016 年 10 月至 2017 年 5 月降水
2.3 拔节后光温条件优越 2016 年 10 月中旬至 2017 年 5 月,日照时数 1313.7h,比历年平均少 58h,总体上正常。 2016 年 10 月中旬至 2017 年 1 月上旬 305.4h,比历年平均 少 185.0h,异常偏少(图 3)。3 月至 4 月中旬,日照时数 349.7h,比历年平均多 27.9h;平均气温 12.0℃,比历年平 均高 1.0℃,此时正值小麦拔节—抽穗期,对分蘖成穗和穗 分化有利。同时,3 月雨日仅 4d,比历年平均少 2.1d,抑制 纹枯病发生。黄淮南片生产试验濉溪点 7 个参试种平均: 分蘖成穗率 51.6%,比前 3 年平均高 14.5 个百分点。对照 周麦 18 穗数 655.5 万/hm2,比前 3 年平均多 7.2%;分蘖成 穗率 51.3%,高 10.3 个百分点;穗粒数 34.8 粒,多 3.0 粒 (9.3%)。2017 年 4 月下旬至 5 月,日照时数 370.4h,比历 年平均多 65.8h;平均气温 21.7℃,比历年平均高 1.6℃;平 均空气湿度 61.9%,比历年平均少 4.0 个百分点;雨日 4d, 比历年平均少 6d。抑制赤霉病、白粉病发生。小麦抽穗 后光照充足,对籽粒灌浆有利[3]。
同);2016 年 11 月中旬、12 月上中旬和 2017 年 1 月上旬、2 月中旬、4 月中旬、5 月中下旬异常偏高。平均日最高气温 15.8℃,比历年平均高 1.1℃;平均日最低气温 6.0℃,比历 年平均高 1.6℃(图 1)。5 月 17—22 日、25—31 日最高气 温高于 29.5℃,其中 5 月 26-30 日相对湿度≤50%,伴随轻 度干热风。受气温异常偏高和轻度干热风的影响,小麦 灌浆期缩短,千粒重降低。黄淮南片生产试验濉溪点 7 个 参试种平均:生育期 222.6d,比前 3 年平均减少 3.3d;抽穗 期 4 月 20 日,与前 3 年平均一致;抽穗—成熟期 45.4d,比 前 3 年平均缩短 3.6d。对照周麦 18 生育期 226d,减少 3d; 抽穗—成熟期 44d,缩短 3d;千粒重 42.4g,降低 5.8g。

西平县2018-2019年度气象因子对小麦生产影响分析

西平县2018-2019年度气象因子对小麦生产影响分析

2019.09产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露天生产,而露天生产的情况往往与自然天气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假如在生产的过程中发生了相应的冰雹天气,那么很有可能会对农作物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所以为了能够科学化的避免这样的问题发生,那么也就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全面化的应对这样的问题。

农业生产过程中关于冰雹天气的应对方式,相对重要的措施主要是从信息的及时传播上着手,也就是能够在冰雹天气到来之前,就及时的告知农业工作人员,从而使得农业工作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预防处理,全面有效的防止出现冰雹天气所带来的危害。

其次,应当让农业工作人员,通过各种渠道方式,来研究应对冰雹天气的方法,强化他们对冰雹灾害的了解程度,当农业工作人员足够了解冰雹气象灾害时,之后采取的措施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

所以,应当对农业领域的冰雹天气予以足够的重视。

通过上文的全面分析可知,张家口市的冰雹天气,所能够带来的影响往往是较大的,因此需要采取科学化的气象服务对策展开处理。

文章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了主题的分析,首先分析了冰雹天气带来的影响,以及冰雹天气的具体概念,其次详细分析了科学应对这种灾害天气的有效气象服务对策,相信随着当地人们的不断把握与理解,最终必定可以提升应对冰雹灾害天气的综合实力,进而推动经济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1] 孙燕,吴海英,蒋义芳.江淮地区致灾强对流天气流型配置及层结特征分析[J].灾害学,2019,34(03):97-102.[2] 曾勇,曹水,杨哲.贵州春季一次强冰雹天气过程双线偏振雷达观测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9(12):178-180.[3] 王培涛,王凤娇,张婷婷.山东滨州市冰雹天气分型和预报方法研究[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9,13(03):33-40.据西平县农业部门预产和收获期间千粒重取样、实产调查统计:今年全县106万亩小麦,实现总产60757.71万公斤,平均单产573.19公斤,突破2014年最好水平,单产和总产再创历史新高。

各生长阶段水分与气候对小麦共19页

各生长阶段水分与气候对小麦共19页

灌浆—乳熟
此阶段是冬小麦灌浆充实籽粒的过程。如果 水分适中(一般应超过10毫米),则小麦会充分 灌浆。 (1)如果天气严重干旱和高温,则会造成小麦灌浆 期缩短,千粒重下降,不完善粒增加; (2)如果出现强降雨和大风天气,则容易形成倒伏 现象,影响后期生长和正常收割。 (3)如果出现干热风,则会使小麦灌浆受到影响, 容易早熟,影响籽粒饱满。 (4)如果在收获前或中,遭受大范围降雨天气,则 小麦容易生芽。
(二)越冬交替冻融型
小麦越冬期间因天气反常造成冻融交 替而形成冻害. 多发生于12月下旬至1月底。 正常生长的小麦进入越冬期以后,有较强 的抗寒能力,而一旦气温回升,幼苗缓慢 生成,抗寒力就会降,这时若出现-13~15℃的低温,对小麦会造成较严重的冻害。
(三)早春温度聚变型
小麦返青(2月中旬)至拔节(3月下旬),因 寒流侵袭而形成冻害。由于返青后植株生 长加快, 抗寒力明显下降,加之早春麦田气 候多变,冻害频繁,影响小麦生长。
(2)越冬是小麦储备能量的时期,如果能有几场大 雪,则可有效补充土壤水分。降雪虽伴随着较强 的降温过程,但大部地区有积雪覆盖,对农田起 到了增墒、保温作用,保证了冬小麦安全越冬。
(3)在3月上旬,如果冬麦区天气回暖较快,气温 持续偏高,加之土壤墒情适宜,则可促使冬小麦 增加分蘖数量。
返青—拔节
在2月中下旬,冬小麦开始陆续返青, 4月上 旬陆续进入拔节阶段。由于返青后植株生长加快, 抗寒力明显下降,加之早春麦田气候多变,冻害 频繁,影响小麦生长。
二、各生长阶段气候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冻害 倒伏 干旱 干热风
冻害
冻害是我国小麦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 主要指小麦在越冬期或春季生长期遭受强降 温或低温伤害
(1)初冬温度骤降型 (2)越冬交替冻融型 (3)早春温度聚变型 (4)春末晚霜型

气象灾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气象灾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气象灾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防御对策作者:佟天悦来源:《种子科技》 2018年第9期摘要:小麦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在其生长的过程中常常受到气候灾害的影响。

分析了气象灾害发生的规律,同时阐述了气象灾害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如进行抗旱避灾、兴修水利、覆盖栽培、加强栽培管理等,希望为广大的种植户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小麦产量;影响;防御对策小麦的生长周期为100~250d,在其生长期间会受到一些自然灾害的侵袭,如苗期冻害、拔节期间的晚霜冻害、抽穗和籽粒期间的危害。

这些危害的发生不仅影响小麦正常生长,而且对小麦的产量也造成直接的影响,严重时可导致小麦绝收。

1灾害性天气对小麦产量的影响1.1冻害冻害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重要气象灾害之一,其主要在小麦越冬期或春季生长期因低温而造成伤害。

冻害的发生有多种,冬季的低温冻害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初冬温度骤降型。

在小麦越冬之前或者入冬的初期,因为温度突然降低而造成危害。

此阶段,小麦幼苗的抗冻能力比较差,尤其是苗的质量差,土壤质量不好、孔隙大,如果突然遭遇低温,会直接影响幼苗的存活率。

②越冬交替冻融型。

小麦在越冬期间因为天气的反复而对其造成的伤害,此类型的冻害主要发生在当年的12月下旬或者来年的1月。

小麦在正常生长的情况下进入越冬期之后,抗寒能力比较强,但是温度一旦上升,将导致生长迟缓、抗寒的能力大大下降,一旦温度达到-15~-13℃,将严重伤害到小麦。

③早春温度骤变型。

在2月中旬到3月下旬期间,是小麦返青至拔节期,如果这个时期遭遇寒流侵袭,将造成冻害。

在小麦返青之后生长速度加快,抗寒能力下降。

同时早春时节气候变化无常,大大提升了发生冻害的可能性。

④春末晚霜型。

3月下旬到4月中上旬是小麦拔节到抽穗期,该时期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期,可能出现晚霜低温引起的冻害,使抗寒能力下降。

1.2灌浆期遭遇暴雨的袭击在小麦抽穗前期出现暴雨天气,很容易造成小麦的倒伏。

气象条件和栽培因素对小麦幼苗阶段穗分化的影响及其应用

气象条件和栽培因素对小麦幼苗阶段穗分化的影响及其应用

气象条件和栽培因素对小麦幼苗阶段穗分化的影响及其应用孙本普;李萌;刘锋;李秀云;贾新波【摘要】选用冬性强弱不同品种,多年分期播种,研究小麦幼苗阶段穗分化及其冬前穗分化期、主茎叶龄数与冻害的关系.该研究成果可为黄淮海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参考.%Different winter nature wheat variety were adopt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of ear differentiation in seedling stage,panicle differentiation before winter,main stem and phyllochrons number and freezing harm. The research coul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high-yield cultivation of wheat in Huang-Huai-Hai Region.【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39)014【总页数】9页(P8439-8446,8451)【关键词】气象条件;栽培因素;幼苗阶段穗分化;主茎叶龄数;子蘖叶龄数;应用【作者】孙本普;李萌;刘锋;李秀云;贾新波【作者单位】滨州职业学院,山东滨州,256624;山东省邹平县长山镇农技站,山东长山,256206;山东省滨州市气象局,山东滨州,256612;滨州职业学院,山东滨州,256624;山东省邹平县长山镇农技站,山东长山,2562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2.1对于冬小麦穗分化的研究,国内诸多学者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丰硕成果[1-3],并极大地促进小麦生产的发展。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选用冬性强弱不同品种,多年分期播种,研究小麦幼苗阶段穗分化及其冬前穗分化期、主茎叶龄数与冻害的关系,旨在为不同条件下的小麦创高产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气象因子变化及其对小麦生产的影响

气象因子变化及其对小麦生产的影响

气象因子变化及其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孟自力;陈昆;闫向泉;朱倩;倪雪峰;朱伟【摘要】全球气候变化趋势明显,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综述光照、温度、水分3个主要气象因子变化特征的研究现状,及其对小麦物候期变化、产量和品质的影响.%The trend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isobvious,which affects the growth and yield of wheat to someextent.Research status of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main meteorological factors: light,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and their influence on phenophase change, yield and quality of wheat were reviewed.【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8(046)007【总页数】3页(P27-29)【关键词】光照;温度;水分;小麦【作者】孟自力;陈昆;闫向泉;朱倩;倪雪峰;朱伟【作者单位】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院,河南商丘476000;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院,河南商丘476000;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院,河南商丘476000;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院,河南商丘476000;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院,河南商丘476000;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院,河南商丘47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62.5+3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人类所面对的共同问题。

根据IPCC 第4次评估报告,75项研究中超过29 000个观测资料序列显示,全球平均气温和海洋温度升高、大范围积雪和冰融化、全球平均海面逐渐上升,可见气候系统变暖是明显的。

气象因子对滁州市小麦种植适宜性的影响分析

气象因子对滁州市小麦种植适宜性的影响分析

气象因子对滁州市小麦种植适宜性的影响分析摘要:小麦在生长发育期间与温度、光照、水分等气象因子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

本文通过分析小麦生长发育所需气象条件以及滁州市的气候实际对该地区小麦种植的气候适宜性进行分析,得出滁州市的气象条件非常适宜种植小麦;但是在其生长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不利的气候条件,影响小麦品质与产量。

为了降低各类不利气象条件对小麦生产所带来的影响,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气象服务措施。

关键词:气象条件;小麦;适宜性;影响;气象服务引言滁州隶属于安徽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淮之间的丘陵地带,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整体气候特点为:冬季湿冷少雨,春季冷暖多变,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气爽,非常适宜种植小麦作物。

滁州市属于小麦生产大市,小麦种植规模特别大,逐渐发展成为滁州市特别重要的一种粮食作物,而小麦在生长发育期间与温度、光照、水分等气象因子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小麦的生长发育必然会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这些影响又包括有利影响以及不利影响。

本文主要分析气象因子对滁州市小麦种植的适宜性,探究了有利气候条件和不利气候条件对小麦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气象服务措施,以期进一步提升滁州市小麦的品质与产量,推动滁州市小麦产业的健康发展。

1.滁州市小麦种植对气象条件的需求1.1温度条件温度条件是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不可或缺的气象条件。

小麦各个生长发育阶段均需要适宜的温度条件才可以健康生长发育[1]。

温度过低亦或过高均不利于小麦的生长发展。

通常情况下,小麦从播种至出苗阶段,往往需要的最适宜的温度处于16.0~19.0℃范围内。

在冬小麦分蘖到拔节期,要求最为合适的温度为12.0~16.0℃之间;在小麦抽穗至开花阶段所需最为适宜的温度处于18.0~20.0℃范围内。

在小麦灌浆至成熟阶段,要求最适宜的气温处于20.0~22.0℃范围内,在此阶段温度不能太高,高温会使得小麦的灌浆期缩短,导致千粒重大幅下降,从而影响小麦的品质和产量的提升。

气象灾害对小麦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杨林菲

气象灾害对小麦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杨林菲

气象灾害对小麦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杨林菲发表时间:2017-08-24T11:18:32.8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34期作者:杨林菲[导读] 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影响小麦产量的气象要素不同,因此在每个不同的生长阶段,必须采取有针对性地管理措施,从而及时有效地治理及预防,把灾害降到最低。

本文对小麦生长各个时期气象灾害的影响做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河南省洛阳市气象局河南洛阳 471000摘要:农业气象灾害是影响小麦生产稳产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小麦生育期长,容易遭受各种自热灾害的危害。

小麦生产中最终获得的产量,是不同时期积累的各种积极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影响小麦产量的气象要素不同,因此在每个不同的生长阶段,必须采取有针对性地管理措施,从而及时有效地治理及预防,把灾害降到最低。

本文对小麦生长各个时期气象灾害的影响做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小麦;气象灾害;应对措施农业气象灾害主要指各种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于作物生长的因素,主要是与水、风、温度有关的各种灾害。

小麦生育期间干旱、倒春寒、降雨诱发小麦赤霉病、干热风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

1 越冬期至起身期麦田干旱1.1 冬春干旱对小麦的危害干旱是土壤缺水导致小麦植株萎蔫甚至死亡的现象。

冬季干旱主要指的是小麦播种出苗后,天气干旱或气温低,主要影响小麦的分蘖数、次生根数和叶龄指数,使越冬最大群体的数量和质量受到很大影响,最终造成小麦苗势弱、抗冻性降低、成穗数降低。

1.2 应对措施一是冬灌或早春灌溉的好处。

在适当时期进行冬灌或早春灌溉,既可以缓和地温的剧烈变化,防止冻害死苗,保证麦苗安全越冬,又为返青保蓄水分,做到冬水春用,同时可以消灭越冬害虫。

总之,冬灌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一般可增产10%~20%;二是掌握时机,及时冬灌或早春灌溉。

冬灌要适时,灌水过早,气温高,蒸发量大,入冬时失墒过多,起不到冬灌应有的作用。

冬灌过晚,温度过低,水不易下渗,地面积水结冰,麦苗易死。

黄淮麦区小麦产量构成因素效用研究

黄淮麦区小麦产量构成因素效用研究

黄淮麦区小麦产量构成因素效用研究杨春玲;关立;侯军红;王阔;宋志均;韩勇;李晓亮【期刊名称】《山东农业科学》【年(卷),期】2007(000)004【摘要】研究表明,近期育出小麦品种的理论产量与实际产量更加接近,之间的换算系数应以0.95为宜;经对新育出的品系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偏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穗数(r=0.3389)>穗粒数(r=-0.3346) >千粒重(r=0.3256); 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数,以穗数与之最大为0.6052,其次是千粒重为0.5198,最小的是穗粒数为0.1988;间接通径系数均为负数,又一次说明了三个产量构成因素的负相关性.根据上述分析及本地区小麦生态条件的特点,提出黄淮麦区小麦高产育种策略应增加有效分蘖数,稳定千粒重,挖掘穗粒数的潜力.【总页数】5页(P19-23)【作者】杨春玲;关立;侯军红;王阔;宋志均;韩勇;李晓亮【作者单位】安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安阳,455000;安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安阳,455000;安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安阳,455000;安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安阳,455000;安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安阳,455000;安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安阳,455000;安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安阳,45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2.1+10.33【相关文献】1.黄淮麦区57个小麦品种对3株小麦纹枯病菌的苗期抗性鉴定 [J], 刘凤英;王刚;孙勇娜2.小麦品种宛麦98的选育及对黄淮麦区小麦育种的思考 [J], 李玉鹏;杨玲;闫书波;李金良;曹枫;郭长明3.黄淮麦区四省联合攻关,摸清小麦生产质量现状——2009年黄淮麦区小麦质量调研座谈会 [J],4.黄淮麦区小麦倒春寒危害机理及防控措施研究进展 [J], 陈翔;林涛;林非非;张妍;苏慧;胡燕美;宋有洪;魏凤珍;李金才5.黄淮麦区部分小麦和国外引进小麦GS2等位基因的检测及其与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 [J], 宋晓朋;王宇娟;武炳瑾;马文洁;张德强;周丽敏;孙道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象因子对黄淮麦区小麦穗发育的影响
摘要通过对不同熟期小麦幼穗发育时期与气象因子统计分析,得出结果表明:不同的气象因子对小麦幼穗发育的贡献不同,总体是负积温对小麦穗部发育贡献最大,积温、日照时数次之,降水贡献最小。

相同的气象因子对不同熟期的小麦穗部发育的影响也不一样。

用得出的回归方程,能对3月下旬(低温敏感期)的小麦穗部发育时期进行一定程度地预测。

关键词气象因子;小麦;发育时期;黄淮麦区
气象因素是影响小麦发育的主要因素,用气象因子预测当年的小麦发育进程,尚未见有报道,笔者与“JICA”和低温冷害与霜冻调控技术研究项目合作,对该方面做了一定的研究,现作如下总结。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设计
试验安排在河南商丘市农科所同一试验地。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早熟品种9个,中熟品种10个,晚熟品种9个;在每种成熟特性中分别选择大穗、中等穗和多穗品种各3个,其中中熟品种中多穗品种为4个。

每年10月10日播种,行长4m,行距24cm,株距6cm,播种方式为人工点播,每个品种种植2行,管理方式为大田常规管理。

进入3月份调查小麦穗部分化时期,每次取5株,每株取主茎和第一分蘖观察发育时期,每7d调查1次,调查次数不少于5次。

发育时期数据为每次调查的平均值。

从2002~2007年连续试验5年。

1.2发育时期计算方法
把小麦幼穗分化时期量化为8个时期,每个时期分为初、中、末3个阶段,每个阶段根据情况分为3个小阶段,1~8表示8个不同时期,小数部分分别表示9个不同的小阶段,即单棱期(1)、二棱期(2.0~2.9)、护颖原基分化期(3.0~3.9)、小花分化期(4.0~4.9)、雌雄蕊分化期(5.0~5.9)、药隔形成期(6.0~6.9)、雌雄蕊形成期(形成柱头时期)(7.1~7.9)、四分体时期(8.1~8.9)。

在3月下旬小麦幼穗发育进入对低温的敏感期,故以每年3月24日的小麦发育时期为研究对象。

1.3小麦生育时期的界定
取5日平均滑动气温低于0℃开始到5日平均滑动气温高于0℃日期为越冬期,从播种到5日滑动气温低于0℃日期为冬前,从5日滑动气温高于0℃到3月1日为返青。

1.4气象数据
由商丘市气象局提供。

1.5数据分析
应用DP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年份小麦穗部发育时期
观察早、中、晚不同熟期小麦3月24日的穗部发育情况,其发育进程每年都不一样(见图1)。

3类品种在这5年里穗部发育变化规律一致,即都是早熟发育早,中熟次之,晚熟最靠后。

但总的发育时期在2005~2006年提前,平均为药隔形成初期;在2004~2005年发育最慢,仅到小花分化初期。

对于不同年份的小麦发育情况,在2002~2003年和2003~2004年中,中熟品种发育偏早,与早熟品种相差小,而与晚熟品种相差很大。

这些情况在2004~2005年、2005~2006年、2006~2007年3年不是很明显。

从中可以看出,年际间有一定的差别。

2.2气象因子对不同熟期小麦发育时期的影响
对5年的气象数据按小麦不同生育时期整理(见表1)。

2.2.1气象因子和早熟小麦发育时期的回归分析。

用气象数据和早熟小麦的发育时期数据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简化为:
Y=9.738 0+0.054 1 X5+0.001 8 X10-0.016 6 X12
R=0.999 9,F=1 807.655,p=0.017 3
r(y,X5)=0.999 9,t=70.352 41,p=0.000 2
r(y,X10)=0.984 01,t=5.525 08,p=0.031 23
r(y,X12)=-0.999 82,t=52.526 49,p=0.000 36
d=2.510 435 81
R为复相关系数,F是方程的F检测值,p为显著水平,r为偏相关系数,t 为因子的t检测值,d为Durbin-watson统计量,下同。

方程中:X5-越冬负积温;X10-冬前日照时数;X12-返青日照时数。

2.2.2气象因子和中熟小麦发育时期的回归分析。

用气象数据和中熟小麦的发育时期数据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简化为:
Y=10.471 8+0.055 7 X5-0.001 3 X10-0.015 8 X12
R=0.999 98,F=8 386.212 6,p=0.008
r(y,X5)=0.999 98,t=148.586 28,p=0.000 05
r(y,X10)=-0.992 73,t=8.245 12,p=0.014 39
r(y,X12)=-0.999 95,t=102.832 77,p=0.000 09
d=2.510 435 81
方程中:X5-越冬负积温;X10-冬前日照时数;X12-返青日照时数。

2.2.3气象因子和晚熟小麦发育时期的回归分析。

用气象数据和晚熟小麦的发育时期数据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简化为:
Y=6.985 9-0.009 7 X3+0.060 3 X5+0.091 7 X8
R=0.999 8,F=850.034 6,p=0.025 2
r(y,X3)=-0.994 7,t=9.674 27,p=0.010 52
r(y,X5)=0.999 28,t=26.372 43,p=0.001 43
r(y,X8)=0.999 03,t=22.658 48,p=0.001 94
d=1.844 678 88
方程中:X3-返青积温;X5-越冬负积温;X8-越冬降水。

从计算结果可知:得出的不同熟期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结果F值显著水平都
小于0.05;引入的气象因子偏相关系数的显著水平都小于0.05;又Durbin-Watson 统计量d都接近于2,所以得出的以上3个回归方程可以用不同的3个气象因子对小麦穗部发育情况进行预测。

由此得到早熟品种越冬负积温越少,冬前日照时数越多,返青日照时数越少,则当年的小麦发育越提前;中熟品种越冬负积温越少,冬前、返青日照时数越少,则小麦发育越提前;对于晚熟品种是返青积温越大,越冬负积温越大,越冬降水越多,则小麦发育越提前。

2.3气象因子和不同熟期小麦发育时期的关系
分析气象因子和小麦穗部发育的相关性(见表2),越冬积温、返青积温、越冬负积温、返青降水、冬前日照时数、返青日照时数等气象因子与3种熟性的小麦穗部发育都呈正相关;冬前负积温、返青负积温、越冬日照时数等气象因子与3种熟性的小麦穗部发育都呈负相关;冬前积温、冬前降水、越冬降水与3种熟性的小麦穗部发育的相关性不确定。

但所有气象因子和发育时期的相关系数都未达到显著水平,从中也显示出小麦穗部的发育不是由个别气象因子决定的,而是由多个气象因子共同影响决定的。

从表2可以得知:3个负积温气象因子对不同熟期小麦穗部发育的显著排位水平都比较靠前,说明负积温对小麦穗部的发育影响比较大;降水对不同熟期小麦穗部发育的显著水平排位都比较靠后,说明降水对小麦穗部发育影响比较小;积温气象因子除去冬前积温对小麦穗部发育的显著水平比较靠后外,越冬、返青积温比较靠前的,与负积温一样对小麦穗部发育贡献较大;日照时数对小麦穗部发育的贡献总体来看比降水大,但比积温和负积温要小。

3结论与讨论
(1)本试验设计5年小麦的播种时期相同,但后期考察时,小麦的穗部发育时期不同,除去土壤肥力等因素不予考虑,发育时期的不同主要是每年不同的气象因子影响的结果,说明研究气象因子对小麦穗分化的影响有可行性。

此研究目的主要是预测小麦穗部发育情况,为遇到寒流时判断
(下转第201页)
小麦是否会受到霜冻害及冻害程度的轻重,也能为如何减轻霜冻害对小麦造成的损失提供决策指导。

(2)3种熟期的小麦穗部发育和气象因子的回归方程分别引入了越冬负积温、冬前日照时数、返青日照时数,越冬负积温、冬前日照时数、返青日照时数,返青积温、越冬负积温、越冬降水,从中得到早熟、中熟品种小麦穗部发育偏重受前期气象因子的影响,而晚熟品种偏重受中后期气象因子的影响。

(3)对引入方程的气象因子进行通径分析,得出其对小麦穗部发育作用的大小和重要程度,由表3、表4、表5可知,越冬负积温对3种熟期的小麦穗部发育的决定系数都比较大,起到直接作用;另外2个气象因子决定系数都比较小,起到间接作用,由于气象因子之间在时间和大小上有着明显的相互影响,它们主要是通过越冬负积温对小麦穗部发育产生影响的。

(4)此回归方程只对3月24日即小麦对霜冻害的敏感期进行预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能找到小麦穗部发育的时间规律,用预测的发育时期,通过规律再换算出不同时间的小麦发育时期,就能拓展此回归方程的应用尺度。

4参考文献
[1] 冯玉香,何维勋,孙忠富,等.我国冬小麦霜冻害的气候分析[J].作物学报,1999,25(3):335-340.
[2] 胡新,黄绍华.晚霜冻害与小麦品种的关系(1998年霜冻害调查报告之一)[J].中国农业气象,1999,20(3):28-3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