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7年高考高三语文预热文言文梳理 第01周 历史的回响(星期三) Word版含解析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文档 (2)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全国卷II)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
2017升级版高考古代文言文阅读考点
2017升级版高考文言文阅读考点:带着诀窍穿越与古人进行心灵沟通2017.2.18更新一、考题背景(为何考)老祖宗留下的智慧结晶,只有继承,才能创新“语文”其实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就是两条腿走路,但“语”(话语、言语)不管怎么变,“文”(文言)却历久不变。
今天,我们只要把握好文言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学会了文言文,读古圣先贤的经典作品,就跟他们先前同你讲话一样,并且从中获取宝贵的知识和见识,提高我们的现代汉语水平。
二、考点内容(怎样考)读懂题干,明白考点,做到心中有“点”,以不变应万变2017年以前的高考全国Ⅰ卷、Ⅱ卷和Ⅲ卷下的文言文阅读被安排在第二大题第一板块,题号曾经为4-7,总共19分;2017年高考全国卷将安排在10-13小题,分值则保持不变。
和过去一样,2017年高考全国卷前面三道是选择题,每小题赋分3分,小计9分;后面一道是文言翻译的文字题,其又由两个小题组成,每小题赋分5分,小计10分。
近五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阅读文本材料全部是人物传记,全都选自正史二十四史,特别是有关宋代(《宋史》)、唐代(《新唐书》)和明代(《明史》)时期的史料。
2017年高考要将《明史》作为备考重点,因为《明史》当中有不少语言较晦涩(有时人名、地名、官名和部落名等也较古怪),与之前和现在语言相比有一种生造词语的嫌疑,读起来很不舒服。
当然,其解释的办法照旧,仍是‚拆解法‛或‚相当法‛。
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阅读题所选文本材料一般500多字,而且命题人有意识将原文多个自然段合并为一个大段形式来考查,且不屑于给文本材料作必要的注解。
究其原因,估计一方面是命题者非常注重考查学生的推断能力;另一方面是选文的有些段落文字删减太多,甚至还有些改动,没办法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呈现。
二十四史当中,除了重点关注《明史》,我们还可以适当做做二十四史当中涉及少数名族政权历史的文言阅读,如《金史》《北齐书》等;传记题材当中,除了重点关注一个中心人物的传记,还需关注家族式人物(即多个中心人物)的传记。
2017高考语文第一周第01组 含答案
一、语言基础与运用1。
【答案】D【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
【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病句。
语病题通常的做法是压缩看主干有没有残缺、搭配不当等毛病,再看压缩掉的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是否存在修饰不当的毛病,最后看句子中有没有典型的语病特征.比如表并列的词或标点,“是否”“能否”“好坏”等表两面的词,“是”“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
B项“以围绕……为重点”句式杂糅。
C项“这场专项整治行动是为……"“形成最终方案”中途易辙。
D项“它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是"“奇葩”主宾搭配不当。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
【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1)①处“以致”与句首“由于”构成因果关系,②处前后的情况形成反差,填表转折关系的“而”比较合适.(2)从“拒绝精神的攀沿”到“拒绝起码的思想含量”,语意程度加深,③处填表递进关系的“甚至”合适,④处与句首“如果"构成假设关系,填“那么”合适。
(3)⑤处根据“而且表现了……"可知,选填的是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排除A.B.⑥处根据语意可知“形成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融合的特色"是结果,填“从而”合适。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
【答案】①语文的魅力在哪里②语文是富有生命力的一个场③阶段是人生最关键的读书期/阶段应尽可能地多读书。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第一处结合后面内容,此处应该是讲“语文的魅力”,结合后面“语文是什么”,此处可以可填入“语文的魅力在哪里”;第二处根据后面关于“场”的论述,此处可以填入“语文是富有生命力的一个场";第三处结合后面强调读书的,尤其是时期,此处可以填入“阶段是人生最关键的读书期"。
近年高考语文大复习 第2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第1章 文言文阅读 第1节 整体感知 把脉高考 Ⅰ 补
江苏省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1章文言文阅读第1节整体感知把脉高考Ⅰ补-文言文阅读的基础知识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1章文言文阅读第1节整体感知把脉高考Ⅰ补-文言文阅读的基础知识)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1章文言文阅读第1节整体感知把脉高考Ⅰ补-文言文阅读的基础知识的全部内容。
第一章文言文阅读第一节整体感知把脉高考-—研透高考真题,探讨阅读规律年份考点分布选材特点实词虚词筛选信息分析综合翻译简答选材较稳定,以人物传记为主,侧重墓志铭、墓表之类2016√√√√2015√√√√2014√√√√2013√√√√2012√√√√题型较2015年没有变化,继续考查实词、分析综合、翻译和简答题。
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翻译题年年必考,简答题连续三年考查,分析综合题连续两年考查。
命题预测:1.选材可能继续以人物传记为主。
2.题型设置将保持稳定。
Ⅰ。
补——文言文阅读的基础知识一、人物传记1.选文特点高考传记类文本一般包括史传文、各类文人笔记及小说中的人物传记。
多为四五百字的浅易文言文,一些疑难生僻的字句都有恰当的处理,如加注释。
一般记载几个人,有的人物关系简明,有的人物关系复杂。
所选人物不仅有帝王将相,更有普通的清官廉吏、良母孝子、义士隐士、贩夫走卒等。
这些人的品格,不外乎“忠、孝、仁、义、礼、智、信、勇”。
选文以叙事为主,含有一定的议论抒情。
虽然经过了命题人的删减调整,但不管是一篇还是一段,都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 综合 01 文言文阅读 第1讲 综述学案(无答案)(2021年整理)
北京市高考语文三轮冲刺综合01 文言文阅读第1讲综述学案(无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北京市高考语文三轮冲刺综合01 文言文阅读第1讲综述学案(无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北京市高考语文三轮冲刺综合01 文言文阅读第1讲综述学案(无答案)的全部内容。
文言文阅读第1讲综述学习内容:一、本专题讲解的意义:1.明确高考目标: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古代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年轻一代的学生很有掌握它的必要。
“浅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没有绝对的标准。
即使难度相同的古代诗文,对于古代诗文素养不同的人来说,也会有对所谓“浅易"程度的不同认识。
这里的“浅易”应当理解为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大体能够掌握的程度。
2.体会工作意义课文讲读&练习检测很多同学认为高一高二讲课文、做检测就够了,既然高考中涉及的文言文阅读都是课外篇章,那么就应该主要做模拟题.但事实上,从四中高三教学的统筹安排来看,我们在高三第一学期对文言文的备考主要是围绕曾经学过的课内文言文,安排了“每周一练”。
为什么这么安排呢?★对应练习选修二文言文复习(《庄子寓言四则》《五蠹》《察传》《非攻》)1。
下列加红词语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乃中《经首》之会(节奏)②因其固然(因为)③如土委地(卸落,坠下)④旋其面目(转变)⑤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糊涂,不清醒)A。
①④ B。
①⑤ C。
②③ D。
②④2。
下列各句都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①砉然向然②技盖至此乎③善刀而藏之④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⑤请循其本⑥昔者庄周梦为胡蝶⑦此之谓物化A.①②⑦B.②⑤⑥C. ①③④D。
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第一周(含解析)
第一周一、文言文阅读(一)课内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检查,查看(《寡人之于国也》)②王好战,请.以战喻请:请允许我(《寡人之于国也》)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假:借助,利用(《劝学》)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彰:清楚(《劝学》)⑤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过秦论》)⑥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赢:赢氏,指秦朝统治者(《过秦论》)⑦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攻:攻击,攻占(《师说》)⑧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惑:糊涂(《师说》)⑨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暂:忽然,一下子(《琵琶行》)⑩遂命酒,使快.弹数曲快:快速(《琵琶行》)A. ①②⑤⑦⑧⑨B. ②③④⑤⑧⑨C. ①③④⑤⑥⑨D. ②③⑤⑥⑨⑩【答案】B【解析】【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全都是通假字的一项是①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②鸡豚狗彘之畜.《寡人之于国也》③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④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⑤虽有.槁暴《劝学》⑥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⑦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⑧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过秦论》⑨或师焉,或不.焉《师说》⑩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A. ①③⑤⑥⑦⑧B. ②③④⑤⑦⑩C. ①③⑤⑦⑨⑩D. ②④⑤⑦⑧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②④⑥⑧中无通假字①“涂”通“途”,道路;“莩”通“殍”,饿死的人;③“无”通“毋”,不要;⑤“有”通“又”;⑦“从”通“纵”,合纵;⑨“不”通“否”;⑩“受”通“授”,传授。
故本题选C项。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全都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①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寡人之于国也》②黎民..不饥不寒《寡人之于国也》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④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⑤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过秦论》⑥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⑦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师说》⑧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说》⑨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琵琶行》⑩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琵琶行》A. ①③④⑥⑦⑧⑨⑩B. ①③④⑤⑥⑦⑧⑨C. ①②③④⑥⑦⑧⑩D. ①③④⑤⑥⑦⑧⑩【答案】A【解析】介词和方位名词构成的一个词,向前方。
【步步高】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01周 感动的回想2
感动的回想晨读篇日积月累读一读,积累下列成语白衣苍狗【释义】浮云像白衣,瞬间变得像苍狗。
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例句】世事就像白衣苍狗,变化无常。
百花齐放【释义】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
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例句】美术展览会上展出了许多新作品,百花齐放,各具风格。
百里挑一【释义】形容人才出众。
【例句】美术展览会上展出了许多新作品,百花齐放,各具风格。
百年不遇【释义】形容很少见到过或少有的机会。
【例句】在今年百年不遇的汶川大地震中,中国人用行动证明了我们的国家是多么的团结!班驳陆离【释义】形容色彩纷杂。
【例句】入夜,秋意渐浓,巷口梧桐的落叶跌落在路灯下橘黄的光晕里,雨后的路面一片班驳陆离.古韵寻音钗头凤陆游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译文】红润酥腻的手里,捧着盛上黄縢酒的杯子。
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你却早已像宫墙中的绿柳那般遥不可及。
春风多么可恶,欢情被吹得那样稀薄。
满杯酒像是一杯忧愁的情绪,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
错,错,错!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只是人却白白相思地消瘦。
泪水洗尽脸上的胭脂红,又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
满春的桃花凋落在寂静空旷的池塘楼阁上。
永远相爱的誓言还在,可是锦文书信再也难以交付。
莫,莫,莫!【赏析】此词描写了词人与原配唐氏(一说为唐婉)的爱情悲剧。
全词记述了词人与唐氏被迫分开后,在禹迹寺南沈园的一次偶然相遇的情景,表达了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抒发了作者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痴情,是一首别开生面、催人泪下的作品。
感悟经典祭妹文(选段)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
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
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户入,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
备战2017年高考高三语文预热文言文梳理第01周历史的回响星期一含解析
历史是什么?它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固定的形态。
然而它涵盖所有流失的岁月。
没有人能够躲避它的剖视。
就像一个人在海洋里游泳无法摆脱海水的拥抱,你跃出海面潜入海底,海水还是要淹没你,哪怕你变成一条飞鱼,展翅在天空滑翔,最后免不了仍会落进海里。
没有人能够超越历史。
那么,历史是什么?一片土地的沧桑变迁可以是一部历史。
一个民族的盛衰兴亡可以是一部历史。
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可以是一部历史。
一个人的生活旅程可以是一部历史。
一场战争可以是一部历史。
一场球赛可以是一部历史。
星期一晨读篇日积月累读一读,积累下列成语图穷匕见【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例句】胡煜清冷静应对,四两拨千斤巧妙化解攻势。
当黑棋在右下顽强抢空时,白棋图穷匕见引爆左上劫争,最终劫杀黑角锁定胜局。
东窗事发【释义】比喻阴谋已败露。
【例句】他们因为在公众场合高调炫富上网曝光后引发热议,结果无法说清巨额财产来源,导致东窗事发,身陷囹圄,一时成为笑话。
项庄舞剑【释义】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例句】日本近年来一直吵嚷着中国的军费“不透明”,日本的军费倒是透明了,可是如此大规模地购买进攻性武器,如此项庄舞剑,又是意欲何为?水落石出【释义】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例句】孔卡能否打破球荒,还没找到在富力踢球时得分感觉的达维会否在申花身上拿到下一个进球?德比过后,一切都将水落石出。
危在旦夕【释义】形容危险就在眼前。
【例句】科幻片里最恐怖的桥段之一莫过于地球文明已危在旦夕,灯光尽灭,可空间站的宇航员们只能眼巴巴望着,无能为力。
古韵寻音荆轲山(其二)清·尹礼豪气无论剑不疏,祗缘生劫一筹迂。
图穷即断秦王首,千载应传好丈夫。
【译文】英雄荆轲的豪迈气概就不用说了,他的剑术也是十分纯熟高明的。
他刺杀秦王失败,只因为要生劫秦王迫使他答应不再发动战争进攻燕国的计划太迂腐天真了。
如果荆轲在地图全部展开的时候就出其不意举起匕首杀死秦王,那么他作为一个成功除暴的大丈夫的美名应该就能够千古流传了。
2017高考全国卷1语文试题
2017高考全国卷1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着。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
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从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
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
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
“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往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星期具有催生作用。
2017高考语文第三周第03组(答案版)含答案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语言基础与运用1.【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先关注6个成语的含义.①吉光片羽:吉光: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名;片羽:一片毛.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
不合文意.②登堂入室:堂、室:古代宫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
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③临渊羡鱼:渊:深潭;羡:希望得到.意思是站在水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结网。
比喻只有愿望而没有措施,对事情毫无好处。
④感同身受:感:感激;身:亲身。
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不合文意.⑤曾几何时:曾:曾经;几何:若干、多少。
才有多少时候。
指没过多久。
不合文意。
⑥上下其手: 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
所以选A。
2. 【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
A本着……为宗旨杂糅,改为本着……的宗旨或以……为宗旨。
B语意重复,去掉到。
C缺主语,使得去掉。
3. 【答案】A4。
【答案】①炎帝族最早活动的地方在姜水(或:姜水生息了古老的姜炎族)②姜水在哪里③宝鸡是第一代炎帝的始生地(或:宝鸡是是姜炎文化的发祥地)(答对一句1分,两句2分,三句满分)【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注意后文“姜水”,第②空注意后面的“在姜氏城南"第③空注意后文“炎帝遗迹和炎帝文化”。
5。
【答案】①漫画内容:小木屋前,修竹俊秀,屋前开阔平坦,三两好友,环几而坐,饮酒品茗,独留一面相邀梅花。
②寓意:人生途中,良友相伴,感受友情之时,也要保有自我的孤傲与清高。
(意合即可)【解析】试题分析:注意描绘画面的内容,然后分析“独留一面”的梅花的象征意义是“自我的孤傲与清高”。
6。
【答案】(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3)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二、阅读题【答案】7. CD8. “转蓬飞不息”用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结客少年像“转蓬”一样四处飘零(1分),“冰河结未流”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现结客少年的运气像冰河一样还没化解开,时运不济(1分).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对结客少年空有一身本事未能建功立业的不平和感叹(2分),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感伤情怀(2分)。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历史的回声导学案
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历史的回声导学案复习篇目:《落日》《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顾亭怀古》复习重点:1、夯实基础知识 2、新闻的压缩与概括专题介绍:历史是一面镜子。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生过无数令人感奋、发人醒悟的事件,也留下许多经验教训。
人们在记录历史、追踪历史时,往往会浮现出许多联想,引发出许多感慨,其中有英雄的喟叹,有智者的思索,也有文人骚客的歌吟。
这是历史的回声,他从遥远的过去传来,又将裹挟着今天的声音想着未来绵延而去。
一、夯实基础知识。
1、注音粗糙.()跳跃.()嘈.杂()瘦削.()粗犷.()肆虐.()荒谬.()船舷.()勋绶.()撰.()写翘.首()翘.尾巴()祈.祷()酹.( )江月湔.()雪拾.级而上()拾.金不昧()直栏横槛.()2、写汉字玉qì ( )雕阑专心zhì ( )志安xiáng( ) xiáng( )实péng ( )松一chóu( )莫展 zhé( )伏海zhé( )xuàn( )丽目光jiǒngjiǒng( ) 莫míng( )其妙臭名zhāo( )著羽扇guān( ) 巾天网huī huī( )huī( )谐幽默寻常巷mò( ) yǐ( )老卖老 lián( )带责任郑重其shì( ) 各行其shì( ) 天理昭zhāng( )3、选词填空。
(1)在我对这个艺术神殿的短暂的游览中,我一点儿也不能评论展开在我面前的那个伟大的艺术世界,我将只能得到一个(浮浅肤浅)的印象。
(2)我听见临近甲板上一个不到20岁满脸孩子气的水手, (郑重其事煞有介事)地对他的同伴说:“今天这一幕,我将来可以讲给孙子孙女听。
”(3)身影移动时,只见中国代表身穿深灰黄军服;英国代表……;澳洲代表的军帽上还围有红边……真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积月累读一读,积累下列成语秋毫不犯【释义】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例句】我对连环画《战上海》情有独钟,不仅因为它画技一流,出自连环画名家罗盘之手,更因为其展现了我军在攻占上海之后秋毫无犯,宁肯和衣睡马路也不愿惊扰市民的感人场景。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释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例句】尽管日内的欧洲和德国数据也相对尚可,但是在更为强势的美国数据面前逊色不少。
周五欧元命运恐怕也将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命运。
作壁上观【释义】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
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
【例句】五局的困难在于,很多高级领导人都对现存的问题作壁上观。
自然地方当局的领导们也就看他们的眼色行事,可以不负责任了。
四面楚歌【释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例句】伊拉克4月份石油装船创纪录新高、且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产出达到两年半新高的同时,中东和北美的石油产出仍然规模庞大,原油市场的后续发展依旧四面楚歌。
破釜沉舟【释义】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例句】比起3299元的手机,2999元这一定价,更是“破釜沉舟”,在与iPhone6 Plus 的对决中,更能掌握主动权,闲庭阔步,游刃有余。
古韵寻音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赏析】第一首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
第二首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
第三首是从节操(气节)角度来评价的,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感悟经典项羽本纪(选段)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
战少利,陈馀复请兵。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涉间不降楚,自烧杀。
当是时,楚兵冠诸侯。
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
及楚击秦,诸将皆坐壁上观。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译文】项羽诛杀了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扬诸侯。
他首先派遣当阳君(即英布)、蒲将军率领二万人渡过漳河,援救巨鹿。
战争只有一些小的胜利,陈余又来请求增援。
项羽就率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锅碗全部砸破,把军营全部烧毁,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此向士卒表示一定要决死战斗,毫无退还之心。
部队抵达前线,就包围了王离,与秦军遭遇,交战多次,阻断了秦军所筑甬道,大败秦军,杀了苏角,俘虏了王离。
涉间拒不降楚,自焚而死。
这时,楚军强大居诸侯之首,前来援救钜鹿的诸侯各军筑有十几座营垒,没有一个敢发兵出战。
到楚军攻击秦军时,他们都只在营垒中观望。
楚军战士无不以一当十,士兵们杀声震天,诸侯军人人战栗胆寒。
项羽在打败秦军以后,召见诸侯将领,当他们进入军门时,一个个都跪着用膝盖向前走,没有谁敢抬头仰视。
自此,项羽真正成了诸侯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隶属于他。
文苑漫步真男人项羽项羽是一个真男人,“真”表现在他可爱,冲动任性和男人应有的魄力。
我夜读《项羽本纪》,有几句话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何人见之?”说这种话是需要有点天真的。
换做刘邦,一定说,故乡乃吾梦回之地,吾有今日全因心系父老乡亲。
差很多了。
我觉得项羽不是那种有权欲的男人。
他不会把权利与政治上的成就感联系在一起,因为他认为这并不重要,看他幼时的生活学习态度就可以知道了:“项梁乃教其兵法战策,项籍开始兴趣很高,略知其意,又不肯深入学习。
”他完全是按照自己的兴趣来过日子的,喜欢就要不喜欢就甩掉。
我倒是很赞同这样的性情,多有血性。
当然,说项羽没有野心是太无稽了。
但他的野心是原始的,属于男人的征服欲和控制欲的。
因为无关政治、忽略人际,所以才没有沾染到猥琐的气味,保持了阳刚的视觉,这为项羽增添了很多随性的魅力,也比刘邦更具侵略性。
他的原始的气魄融合了一种笃定,显得充满了力度的美。
就是,要就要衣锦还乡光宗耀祖,让所有人看看我的得意,否则要这些做什么来着?给自己看给自己用?项羽是不会在乎吃些什么穿些什么的,要的不外乎是万众景仰的大男人的成就感罢了。
欲望,总好象有污秽之意,但直接的欲望就显得单纯干净多了。
索性不掩饰,倒也添了率直的天真样子。
“楚、汉长期持久战,青年壮丁苦于军旅斗战,老弱百姓疲于推粮运草。
史曰:屯戍、力役三十倍于古时!两国谈判,项羽曰:天下匈匈数岁者,都是因为我们两个人,我愿与汉王单挑独斗一决胜负,勿苦天下人民父子。
”哈哈,刘邦大概私下里也忍不住讪笑了。
我觉得司马迁是很欣赏项羽的,否则也不会把他列于本纪,也不会记叙项羽的这段孩子气的话了。
有些人天生是纯真的,因了这种纯真,就算碰到再严酷的事情、做了再荒谬的举动、说了再无聊的话,都是可以原谅和激赏的。
毕竟要保留这样的纯真不是容易的一件事。
司马迁写到这句话的时候,一定觉得项羽有着和刘邦截然相反的真性情,落笔也注满了疼惜。
司马迁著书一向客观,但这里真的让我感到有真情流露的。
“我愿与汉王单挑独斗一决胜负,勿苦天下人民父子。
”这句话一加进去,前面的“项羽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大火三月方灭”就似乎可以原谅了,项羽整个的形象有了根本的颠覆和塑造。
之前,《史记》的描述没有任何另人误会的感情色彩,我看到的是一个有劲没处使,做事没轻重,身边跟着范增,除了力气比阿斗大其他差不多的年轻的项羽。
之后,他似乎开始成熟,开始让人明白有时候他的决定也不无道理,开始从自己逼仄的个人快乐里走出来。
虽然有点战战兢兢,有点损了原本大丈夫不羁的气概,但懂事多了。
有点不再是胡闹了的味道,正正经经的,有了男人参与政治之初强势的气魄,而且又不失天真。
连男人都会觉得他可爱的吧。
但是,就算是旷世的男人也会有垓下之围。
因为他纯真可爱,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也是柔弱无力的。
这也许是司马迁如此塑造项羽而不可避免,或许也是蓄意的地方。
这样一来,他值得怜惜的不仅是那绝世的男人味道,还因为他的结局。
或许,惟有如此才配旷世的形容吧。
项羽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官船侯之多时了,劝慰项羽: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人民数十万,足以称王称霸。
愿大王上船急渡,乌江虽大,只有臣这一条船,汉军追至,是无船渡江的。
一席话,说得项羽万念俱灰,重整山河待后生的豪情壮志一落千丈。
项羽苦笑: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即便江东父老可怜我,我何面目见他们?纵然他们不言不语,我难道就问心无愧么——项羽宁死不归江东,堪称空前绝后。
这样的结局是震撼人心的,它就象是留下了一个完美的剪影,将项羽活生生地固定了下来,成为我所以为的男人的代表。
男人是不能苟且偷生的,是不应该以生存为借口不择手段的,什么卧薪尝胆韬光养晦,都是不舍得俗世没有勇气说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角色。
男人用来形容他们的只不过是性别罢了。
话已至此,大家觉得项羽乃真男人乎?素材积累1.性格决定命运。
在项羽的战争生涯中,一贯坚信自己勇猛无敌,能征善战的这位西楚霸王却从来不懂珍惜身边的有用人才,他刚愎自用,一意孤行,使得一大批人才弃他而去,西楚霸王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
试想,假如韩信辅助了项羽,假如范增等一大批军事谋士不曾离开而倍受重用,那么,楚汉战争的结局又会如何?2.保持尊严。
四面楚歌,乌江横亘。
只要项羽渡过乌江,就有机会东山再起。
但是项羽看着所剩无几的自己当年从江东带来的将士,他默然了。
假若他即使渡过乌江,但还是不能一统天下,那么只能在某地苟且地活着?与其这样,还不如保持尊严,选择轰轰烈烈的死!而历史也正是这样,他横剑一挥,挥出了几千年的赞叹。
3.面对失败。
项羽是一个英雄,但他又是一个懦夫。
人生不可能总是一路平坦,总会有坎坷荆棘。
如果遭遇一点点失败就自暴自弃,那么他就一定不会成功。
我们要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
面对汹涌的乌江,面对虎视眈眈的汉军,面对大好局面的痛失,项羽选择了最极端的逃避——横剑一挥,自刎于乌江。
如果他选择坚强面对,或许有机会再次率领江东子弟横扫六合。
4.听取别人的意见。
在鸿门宴,范增数次向项羽进言,趁机杀掉刘邦以绝后患,但项羽没有听从;在乌江边上,乌江亭长再次进言:“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这最后的一次忠告,项羽还是5.心灵的选择。
面对乌江,项羽选择了横剑自刎,虽然他的生命消逝,但他的精神却长存于这个世间。
人们为项羽的这种豪情、悲壮的选择扼腕长叹。
但也正是这种选择,才给世人留下更多的思考。
6.得民心者得天下。
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项羽攻破秦城时,只顾烧秦殿、庆功业、赏士卒,却偏偏忘了安抚百姓!以致他在溃围迷路时,竟被一田父欺骗,误入大泽,走向绝境。
项羽英雄一生,却不知民心之贵千金难买。
晚练篇1.(2016届福建厦门一中高三下周考三)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见到落水者在苦苦挣扎时,有人担心做好事反被讹诈,出于而袖手旁观,也有人挺身而出,出手相救。
②公众人物的一言一行容易受到人们的关注,对社会风气舆论有重要影响,作为公众人物,更加应该,以身作则,奉公守法。
③气候变化无国界,面对全球性气候危机,没有任何国家可以独自解决气候问题,同样,也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在这场危机中。
A.洁身自好独善其身明哲保身B.明哲保身洁身自好独善其身C.洁身自好明哲保身独善其身D.明哲保身独善其身洁身自好【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洁身自好:保持自己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好,不关心公众事情。
独善其身: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现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
明哲保身:指洞察事理、聪慧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也指为了个人得失不坚持原则;与世无争。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近义成语辨析的题目,首先明确近义成语的区别,然后分析句意找到所给的句子中的重点词语,看哪个成语和它吻合,此题注意第①句中的“袖手旁观”,第②句中的“以身作则”,第③句中的“在这场危机中”。
2.(2016届湖南长沙一中高三月考(八))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A.据不完全统计,中国17个省一年征收的“社会抚养费”高达165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