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短期支教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分析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了支教活动中,他们利用假期或者课余时间走进了贫困地区的学校,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进行教育支持。
大学生短期支教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因此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以确保支教活动的顺利开展并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带来真正的帮助。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缺乏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
许多大学生在支教之前并没有接受过相关的教育培训,他们对于教学教育知识的了解较少,也缺乏实际的教学经验。
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大学生在支教时很难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无法给孩子们带来真正的教育帮助。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之二是缺乏了解当地学生和教育状况。
由于短期支教的时间较短,大学生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当地学生和教育状况,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情况、心理特点等。
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在支教时无法很好地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也无法很好地了解学生的需要和困难。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之三是不能形成长期的帮助和支持。
由于支教时间较短,大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给学生带来足够的帮助和支持。
一些孩子们可能需要长期的学习和生活帮助,而短期支教往往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是不能给学生带来长期的帮助和支持。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解决,确保支教活动的顺利开展并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带来真正的帮助。
学校和相关机构可以加强对大学生支教的培训和指导,提供相关的教育知识和教学技能培训,让大学生在支教之前能够具备一定的教学和支教知识和技能。
这样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支教水平,确保他们能够给学生带来真正的教育帮助。
学校和相关机构可以推动建立长期支持机制。
在支教活动结束后,学校和相关机构可以与当地教育部门、学校和社会资源合作,推动建立长期的支持机制,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提供长期的学习和生活支持。
这样可以确保支教活动能够给学生带来长期的帮助和支持,让孩子们能够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实习中发现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痛点问题及解决思路
实习中发现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痛点问题及解决思路在我即将结束的一次实习中,我注意到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一些痛点问题。
在未来的2023年,我相信这些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
因此,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并提出一些解决思路。
一、领导层人才缺失的问题在现在的企业中,领导层人才的缺失问题已经非常显著。
这主要表现为:1. 领导层普遍缺乏全面的思考能力:现在的领导层很多时候只会考虑眼前的利益,而不是长远的发展规划。
2. 领导层缺乏变革意识:很多领导层处于舒适区,不愿意接受新的想法和新的理念。
3. 领导层对于员工关怀欠缺:领导层往往缺乏对员工的关注,只关注业绩和成果。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应该有以下的解决思路:1. 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企业需要加强对领导层的培训,建立一套科学的培训体系,有针对性地提升领导层的综合能力。
2. 推行开放性的管理理念:企业需要推行开放性的管理理念,让领导层和员工有更多的交流和沟通,有助于了解员工的情况和想法。
3. 进行员工关怀培训:领导层需要接受员工关怀培训,让他们认识到员工对于企业的价值和重要性,从而更好地为员工服务。
二、对员工的负面影响在现在的企业中,员工的工作负荷和精神压力已经相当大了。
这主要表现为:1. 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很多员工在工作中面临很大的压力,对身心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严重时会导致精神问题。
2. 员工的谈判能力问题:由于工作压力和身心疲惫,员工的谈判能力和沟通能力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很难在与上级和同事的沟通中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要求。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应该有以下的解决思路:1. 加强员工培训:企业需要加强对员工心理健康和谈判能力等方面的培训。
这些培训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员工有效地缓解工作带来的压力,并提高他们的谈判和沟通能力。
2. 建立弹性工作制度:企业需要建立弹性工作制度,让员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来休息和调整。
这可以缓解员工对工作的不适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大学生短期支教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帮助贫困地区的学生提高学习水平,改善他们的学习环境。
这种活动一方面可以促进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大学生短期支教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前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支教期限短导致教学效果难以持续大学生短期支教一般都是暑假或寒假期间进行,时间通常只有几周甚至几天,这种短期支教很难取得长期的教学效果。
贫困地区的学生需要持续的教育支持,而短期支教很难满足这一需求。
对策:延长支教期限,增加支教活动的持续性。
大学生可以选择在寒暑假结束后,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再次前往支教地区进行教学支持,这样可以延长支教时间,增加对学生的帮助和教育效果。
二、师资素质不足导致教学质量低下大学生参与短期支教的教学经验相对较少,师资素质和专业知识也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对策:提前进行教学培训,提高支教志愿者的教学水平。
大学生在参与支教之前,可以参加相关的教学培训和培训课程,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从而提高支教的教学质量。
三、缺乏专业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设施贫困地区的学校往往缺乏专业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设施,如图书馆、实验室等,这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学环境。
对策:筹集教育资源和捐赠教学设施,改善学校的教育条件。
大学生可以积极组织募捐活动,筹集教育资源和教学设施,帮助学校改善教学条件,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四、文化差异导致教学难以顺利进行贫困地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可能与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会导致大学生在支教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如语言沟通、生活方式等。
对策:尊重当地文化,加强文化交流。
大学生在参与支教之前,可以通过学习当地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增加对当地文化的了解和尊重,加强与当地学生和教师的沟通和交流,从而顺利开展教学工作。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存在的问题1.短期性大学生短期支教的特点之一就是时间短,通常在寒暑假期间进行。
这就导致了支教内容的局限性,很难形成长期的教育影响。
而且,一些支教队伍的组织者为了赶时间和完成任务,往往会选择一些快速而粗糙的教学手段,导致了支教成效的降低。
2.专业性不足大学生作为支教者,由于缺乏专业的教学知识和教育经验,往往在面对复杂多样的学生问题时无法有效应对。
一些学生可能具有学习障碍、情绪问题等,这就需要支教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处理。
而大多数大学生在这方面是缺乏准备的。
3.文化差异贫困地区的学生和大学生在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这就需要支教者对当地的文化进行了解,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由于大学生对贫困地区的认识通常是有限的,难以做出有效的文化融合,从而影响了支教的实际效果。
4.缺乏长期跟进短期支教后,大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通常就会中断,缺乏长期的跟进和帮助。
这就使得支教效果很难持续,甚至有时支教后的学生反而会感到失落和放弃,使得支教成为了一种形式化的活动。
二、对策1.延长支教时间和周期针对短期支教时间过短的问题,可以尝试通过延长支教时间来增加支教的深度和广度。
可以将支教时间延长到一个学期或者一年,这样可以让支教者更好地融入当地,深入了解学生和学校的情况,从而实现更加有效的支教。
2.提高教学质量和专业能力针对支教者专业性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提供教学培训和指导来加强大学生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知识。
可以在支教前组织教学培训班,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和教育者为支教者进行培训,提升其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3.加强文化交流和互动为了解决文化差异问题,可以通过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开展主题讨论等方式来帮助支教者更好地了解当地文化和生活习惯,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也可以邀请当地的老师和学生参与支教活动,促进文化交流和互动,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4.建立长期帮扶机制为了解决长期跟进问题,可以建立长期帮扶机制,通过建立帮扶团队、志愿者组织等方式来维持支教后的联系和帮助。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中国教育的不断发展,短期支教成为了越来越多大学生群体的选择。
然而,由于参与者素质参差不齐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差距,短期支教工作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谈一下这些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短暂的支教时间无法带来实质性的影响由于短期支教的特点,很多大学生只能在一个寒暑假期间参加支教活动,时间较短,无法给学生带来实质性的影响。
2.知识储备不足许多大学生参加支教时无法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因此无法给学生提供完整的教育资源。
3.重交流带来的后遗症在支教过程中,大学生与当地教育工作者及学生间重度交流,但较少涉及到长期的教育计划制定及实施,这会导致交流的知识往往局限于当前,无法带来持续的改变。
4.为报志愿而参加有一部分大学生精神比较浮躁,对社会责任感不够,仅仅是为了筹集学分,增加筑源灵感等考量才参与短期支教活动,因此工作质量差,难以为当地的孩子提供真正的帮助。
二、对策1.延长支教时间为了更好的影响当地的学生,可以增加支教时间,让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学生交流,建立他们对教育的兴趣。
同时,长期支教项目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课程资源,提高教育质量。
2.加强专业培训在参与支教之前,需要针对当地的教育情况和学生需求开展专业培训,让大学生了解当地的教育方针,有充分了解学习母语的机会。
此外还需进行多方面的教学技巧及行为培训,保障大学生的支教质量。
3.定期培训交流对于长期支教项目的大学生,需要及时开展培训及交流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4.建立完善的志愿制度对于志愿者,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志愿者能够真正地为工作所热爱,提高志愿服务水平。
同时,也需要为志愿者提供一定的福利待遇,保障志愿者的人身安全、健康及生活质量。
5.充分关注支教中的后续工作要注意支教后的工作,如果在短时间内供够相应的工作及其他的社会服务,可能会让当地学生失去继续追求教育进步的动力和信心。
因此,需要积极开展后续服务工作,为学生的教育带来更长期的正面影响。
大学生短期支教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分析
大学生短期支教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分析作者:陈芳来源:《广告大观·媒介》2019年第03期摘要:在精准教育得到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群体为有效服务社会,提升乡村教育水平,增强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纷纷开展相应的短期支教活动,然而由于我国高校支教体系的不完备,尤其在人力资源管理层面的不足,导致大学生支教活动效果不明显,严重影响正常的支教机制。
本文结合大学生短期支教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析相应的人力资源建设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短期支教;人力资源管理现阶段,为有效拓展乡村教育,推进精准教育政策的落实,我国高校纷纷响应教育部门的“扶持乡村教学”的号召,自主组织学生进入偏远地区,开展支教活动,提升乡村基础教育水平,凸显高校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时代作用。
然而在学生支教过程中,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如缺乏教学经验与社会阅历,组织团体在评估、培训、选拔及招募等环节中难以发挥作用,促使高校学生与乡村教育无法通过支教活动获得预期效果,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较为突出。
一、大学生短期支教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一)招募制度有效招募制度对志愿者团体或支教社团开展短期支教活动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支教活动开展初期,支教社团应将招聘制度作为支教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结合大学生团体与乡村学生的任教与学习现状,从制度上,规避后续可能存在的支教问题。
然而现阶段,我国大部分支教社团都缺少相应的招聘制度体系,对大学生的选拔没有严格的测评过程,完全采用宽口径录用理念,致使大学生支教队伍出现良莠不齐的问题,部分学生能力与素质堪忧,无法充分认识到支教的教育实质,没有做好适应乡村环境的心理准备,无法胜任乡村支教工作。
(二)培训制度支教社团的培训制度是传授大学生完成教学工作所应具有的基本技能、知识以及思想的过程。
而通过科学合理的岗位培训机制,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岗位技能与教学意识,满足大学生从事支教工作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为学生成为高素质的乡村支教人员奠定基础。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大学生短期支教是一种有意义的社会活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大部分大学生缺乏专业知识和教育经验,导致支教效果不佳。
支教活动缺乏长期性和持续性,缺乏对学生的长期帮助。
文化冲突和沟通困难也是一个影响支教的重要因素。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前期培训和准备工作,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水平和教育经验。
建立长期支教计划和持续跟进机制,确保支教活动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加强跨文化交流和理解,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当地文化环境。
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提高大学生短期支教的质量和效果,为当地受助学生带来更好的教育支持。
大学生短期支教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只有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支教工作,才能为更多学生提供更有意义的支教服务。
展望未来,希望大学生短期支教能够更加规范和专业化,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大学生、短期支教、问题、对策、前期培训、长期支教计划、跨文化交流、文化冲突、沟通困难、专业知识、教育经验、持续性、展望未来。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大学生短期支教是指大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参与到偏远地区的支教活动中,为当地学生提供教育帮助。
随着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和支教活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参与短期支教活动,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为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大部分大学生缺乏专业知识和教育经验,导致支教效果不佳;支教活动普遍缺乏长期性和持续性,很难对当地学生产生持续的帮助;文化差异和沟通困难也成为支教活动中的一大障碍。
有必要对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进行深入思考和调整,以提高支教效果和促进当地教育的发展。
中的内容到此结束。
1.2 问题意义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引言部分:问题意义短期支教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存在一定的弊端和不足。
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教育经验,导致支教效果有限,甚至可能对受助学校和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如何提高支教活动的专业性和有效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支教活动往往缺乏长期性和持续性。
大学生短期支教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分析
基金项目:2014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课题名称: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重庆高校教师职业韧性研究。
基金号:14SKI05作者简介:高福霞(1981-),女,重庆市人,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讲师,管理学硕士,主要从事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研究、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王晓春(1992-),女,湖北省人,四川外国语大学本科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陈丽娟(1992-),女,江苏省人,四川外国语大学本科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万小煌(1992-),女,重庆市人,四川外国语大学本科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近年来,为进一步发展农村教育,很多高等院校响应教育部提出的“大学生扶持农村教育”的号召,积极组织在校大学生深入广大农村地区实施支教活动,扶持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
短期支教活动具有能够帮助大学生在课外发挥其自身知识优势,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协调发展,因此近年来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投身到支教活动中。
但短期支教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也遭到诸多诟病,短期支教的志愿者大多来自高校学生,缺乏实际教学经验,缺少社会阅历,支教组织团体在招募、选拔、培训、评估等一系列过程中并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使得大学生短期支教在实际行动中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同时短期支教组织中由于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使得短期支教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快速发展的短期支教活动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引起媒体的关注和学者的思考。
一、短期支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1.缺乏严格有效的志愿者招募制度。
志愿者招聘是各支教社团获取所需合格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有效招聘是一个双赢过程,无论对于支教社团还是志愿者都有积极意义,因而建立有效的志愿者招募制度尤为重要。
然而目前各支教社团却缺乏志愿者招募制度,对志愿者的选拔没有一个严格的筛选测评过程,基本上都是宽口径录用,志愿者队伍也是良莠不齐,部分大学生自身素质和能力欠佳,没有仔细了解短期支教的本质,也没有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根本不能胜任短期支教工作。
大学生支教的问题、对策和保障研究(精选5篇)
大学生支教的问题、对策和保障研究(精选5篇)第一篇:大学生支教的问题、对策和保障研究大学生支教的问题、对策和保障研究【摘要】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在个人发展的同时,更强调对国家和社会的奉献。
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扶贫支教”活动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措施,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这一活动的深入开展,充分开发了大学生人力资源,促进了广大大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同时,对贫困地区的青少年健康成长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合肥学院为例,针对该校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扶贫支教”活动提出几点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者;扶贫支教作为参与社会实践的一种有益形式,义务支教近年来受到大学生的热烈追捧。
然后,任何事物的过度膨胀都伴随着各种问题的产生,也会带来程度不一的不良影响。
即使是义务支教这种美好的社会实践活动也不例外。
为了了解大学生义务支教潜藏的问题,我们对其现状进行了调查。
经我系长期以来在滨湖、临湖等基地的获得的支教体验、一系列的问卷走访调查和最后的综合分析使我们对大学生义务支教有了一个详细的了解。
大学生义务支教看似是一个很好的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大学生自己给那些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地区的孩子提供较好的教育帮助,另一方面让让大学生自身得到了锻炼。
很多社团正是看到了这点,于是争相组织义务支教活动。
据调查,社会上有光明行,灯塔计划,阳光助学联盟等50多个全国义务支教团体,这还不包括海外支教团体。
地区支教团体更多,特别在各大高校,南京高校就大概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手拉小手”、南京师范大学的健康中国协会、南京审计学院的印象西部等10几个义务支教社团。
这些组织每年都会组织义务支教,由此可见义务支教是多么的炙手可热。
然后在这种盛况背后却存在许多问题,从而给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以期给大学生支教团队一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支教活动。
同时,我们也希望,我们的调查能给大学生朋友,乃至整个社会一些思考,思考一下什么样的支教方式才是最有效的,怎样才能不断提高支教水平等问题。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支教活动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一环。
通过支教,大学生可以走出校园,走进偏远的农村和贫困地区,为当地孩子们提供教育帮助。
大学生短期支教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围绕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缺乏系统性由于大学生短期支教时间有限,往往只能进行一两周的支教活动,这导致支教活动缺乏系统性。
一两周的时间很难真正深入了解当地教育现状和孩子们的学习状况,更难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2. 语言和文化隔阂很多大学生支教团队在进行支教活动时,会遇到语言和文化隔阂的问题。
当地学生往往使用方言交流,而大学生可能并不懂得当地的方言;由于当地文化差异,大学生可能与当地学生产生交流困难。
3. 教学水平不够大学生的教学水平相对较低,往往难以满足当地学生的需求。
由于支教活动的短期性质,大学生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提供符合当地实际需求的教育帮助。
4. 缺乏长期跟踪由于大学生短期支教的特点,支教团队往往在活动结束后就离开了当地,很少有长期跟踪和帮助。
这导致当地学生缺乏持续的教育帮助,支教活动的效果难以维持。
二、对策建议1. 加强前期调研为了提高支教活动的系统性,大学生在进行支教活动前应加强前期调研,深入了解当地的教育现状和学生的实际需求。
只有了解了当地的实际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支教活动,提高支教活动的效果。
2. 加强语言和文化交流为了克服语言和文化隔阂,大学生在进行支教活动前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当地的方言,尽量提前做好准备。
在支教活动中,可以通过手势、图片等多种方式与当地学生进行交流,提高交流的效率。
3. 提高教学水平大学生在进行支教活动前可以进行教学培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可以邀请当地的教育专家进行指导,从而更好地满足当地学生的需求。
三、实施步骤2. 开展语言和文化培训为了提高语言和文化交流的效果,可以在支教活动前进行语言和文化培训,提高大学生的语言和交流能力。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探究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探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在我国日渐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了支教活动中。
虽然这一活动意义重大,但在实际开展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本文将就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进行探究。
一、问题所在1. 不同文化背景带来的沟通困难大学生常常是在自己的学校或者附近地区参加支教活动,在参与支教活动的地方,他们要面对与自己文化背景迥异的学生。
这就给双方的沟通带来了不小的困难,让支教活动本身变得非常艰难。
2. 缺乏教学经验大学生在进行支教的时候,通常是以自愿为主,他们可能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学培训,很可能不懂得如何进行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这就影响了支教活动的效果。
3. 忽视当地实际教育需求大学生在进行支教活动时,可能会把自己的教学理念强加给学生,而忽视了当地实际的教育需求,这就导致了支教活动的效果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4. 缺乏长期跟进由于支教活动的时间有限,大学生在支教结束后,往往不能对所支教学生进行跟进,这就影响了支教活动的持续效果。
二、解决思路1. 提前了解当地文化背景在参与支教活动前,大学生应该提前了解当地文化背景,包括当地的风俗习惯、教育理念等,这样有利于加深和当地学生的沟通,提高支教效果。
2. 接受系统的教学培训大学生在进行支教活动前,可以参加一些教学培训课程,学习教学理论知识、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这有利于提高支教活动的效果。
在进行支教活动时,大学生应该重视当地的教育需求,尊重当地的教育文化,因地制宜地开展支教活动,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支教效果。
三、结语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促进当地教育的进步,也可以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实际推行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文化沟通困难、缺乏教学经验、忽视当地教育需求、缺乏长期跟进等。
大学生在进行支教活动时,应该重视这些问题,并提前做好准备,通过提前了解当地文化背景、接受系统的教学培训、重视当地教育需求、加强跟进等措施,来提高支教活动的有效性,从而更好地为当地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短期支教逐渐成为了大学生暑期活动中的一种热门选择。
通过参与支教,大学生们可以关注教育事业,积累社会经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然而,随着支教项目的不断发展,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改进。
本文从支教项目的基本情况、支教者和被支教地的需求、支教者的能力与素质等几个方面,分析短期支教的问题及对策。
一、支教项目的基本情况短期支教项目一般有一到两周的时间,往往是由“大学生”组织或其它机构代劳。
不同的项目需要参加者交纳不同的费用,具体费用从几百到一两千元不等。
支教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农村地区的学校提供一些资源,同时也能增加大学生们对于农村生活的了解和体验。
问题分析:由于支教时间短暂,往往难以达到扎根式、长久性的服务效果,更多的停留在短暂的关爱和热闹的教学活动中。
同时,一些机构的资质检查也不够严格,导致一些安全问题。
对策建议:将支教项目的时间延长,让大学生能够留在当地更长时间,向当地居民更多了解当地情况,发现当地教育问题并采取行动,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在选择机构时,应该仔细查看机构的背景和资质证书,确保项目安全,避免遭遇危险。
二、支教者和被支教地的需求大学生们参加支教,往往也是出于自己的需求和志向。
同时,被支教地方也有着急于得到更多支援的需求。
问题分析:大学生们常常以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为转移,而被支教地的需求则往往被忽视,作为“受益人”的教育者出于虚假的安慰过后却无法得到实质的帮助。
而被支教地方也未必急于得到短期炒故事的帮助,他们不需要表演或被爱心假惺惺的围观,而是真正的支持和鼓励。
对策建议:大学生们应该强化服务意识,了解被支教地的真实需求,满足其实际需求,切勿以爱心为名而滥做捐赠,捐赠具有实际意义的东西。
毕竟,真正的关注应该建立在能够解决问题的基础上。
同时,被支教地方和基层干部也可以积极寻求志愿者的帮助,围绕当地实际需求策划项目,并强化大学生的引导作用,从而搭建起更多的沟通设计平台。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支教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支教可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目前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着一些问题。
大部分大学生缺乏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无法有效地开展支教活动。
大多数支教团队缺乏系统的培训和指导,导致在实际支教中遇到困难无法及时解决。
很多支教项目缺乏长期支持和跟进,导致支教结束后学生们的关注和帮助无法持续下去。
许多大学生缺乏适应当地文化和实际情况的能力,无法与当地学生建立真正的联系。
最终,一些不负责任的支教活动也会给当地社区和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有必要加强前期培训,建立长期支持机制,提倡专业志愿服务精神,以提高大学生短期支教的效果和意义。
1.2 存在问题在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和反思。
很多大学生缺乏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他们常常无法有效地教授学生课程内容,导致支教效果不佳。
由于缺乏培训和指导,大部分支教学生对于如何进行支教活动缺乏清晰的认识,容易走向盲目和浅薄。
缺乏长期支持和跟进也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很多大学生在支教结束后便不再关注当地学生的学习情况,导致支教的持续性不足。
大部分支教学生也缺乏适应当地文化和实际情况的能力,无法有效融入当地社区,给学生带来的是负面影响,而非帮助和正面影响。
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并提出有效的对策,从而提高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2000字内容到此结束】。
2. 正文2.1 缺乏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缺乏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
很多大学生在支教活动中并没有接受过相关的教育和培训,导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有效地传授知识和技能给学生。
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支教活动的效果,也可能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缺乏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大学生在支教中往往无法把握教学内容的难易度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导致教学进度不合理,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探究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探究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短期支教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利用寒暑假等课余时间,前往贫困地区开展支教活动,为当地孩子们带去知识和关爱。
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支教过程中的教学质量保障、文化冲突以及支教活动的可持续性等问题。
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问题一:教学质量保障不足在大学生短期支教中,教学质量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
由于大部分支教活动仅限于短期,难免会出现时间不足、学习内容单一以及师生互动不足等情况。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支教的效果,也会对当地孩子们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解决思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大学生支教团队可以在支教前进行充分的教学计划,并且在支教过程中定期评估和调整教学内容。
可以邀请专业教育人士或教育机构进行指导,提供支教老师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教学水平。
也可以引入现代科技手段,比如多媒体教学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问题二:文化冲突在支教活动中,由于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大学生支教团队可能会遇到一些文化冲突问题。
比如当地的教学方法与大学生的教学理念不符,或者是当地学生和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存在障碍等。
解决思路:为了减少文化冲突,大学生支教团队可以在支教前对当地的文化背景和教学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做好准备工作。
也可以加强对当地学生和家长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支教团队也可以积极融入当地社区,加强与当地人的交流,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减少文化冲突。
问题三:支教活动的可持续性大学生短期支教通常只持续一两个月,难以在短期内带来显著的改变。
一旦支教团队离开后,当地学校和学生可能会陷入教育资源匮乏的困境。
这种不可持续性的支教活动,难以真正帮助当地孩子们改善教育水平。
解决思路:为了提高支教活动的可持续性,大学生支教团队可以在支教结束后继续关注当地学校的教育情况,建立长期的帮扶计划。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大学生短期支教是指大学生们利用暑期或寒假等假期时间,到城乡基层学校、孤儿院或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一些专业技能培训、文化交流和心理关怀等服务。
在支教活动中,大学生们既可以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又可以促进交流,同时也可以给贫困地区孩子们带来一些正能量。
大学生短期支教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对特殊群体的不了解、志愿者自身素质不完善等。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对特殊群体的不了解在支教过程中,大学生志愿者可能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比如与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孤儿或残障儿童进行交流和教学。
由于志愿者们通常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他们不了解这些特殊群体的特殊需求和心理状态,容易造成不当的行为和言辞,从而伤害到他们。
对策一:开展相关培训针对大学生志愿者的特殊情况,可提前开展专门的支教培训。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心理学知识、特殊群体的特殊需求、跨文化交流能力等方面,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增强他们的应对能力和服务意识。
问题二:志愿者自身素质不完善在大学生中,有一部分人缺乏责任感、同理心和耐心,他们在支教过程中可能缺乏耐心,不能真正关心和帮助到他人,导致支教效果不佳。
对策二:选拔合格的志愿者在选拔志愿者时,可以严格审核报名者的品行和素质,选拔出品行端正、有责任感和同理心的优秀学生担任志愿者。
可以通过面试、填写志愿者申请表、参加心理测试等方式来选拔志愿者。
在支教前,还可以通过培训等方式帮助其提升素质,增强责任感和同理心,提高对特殊群体的关爱意识。
问题三:缺乏长期的跟踪服务大学生的支教时间一般较短,可能只有几周或一个月,这样的短期支教很难取得明显的成效,更难形成长期的影响。
支教结束后,大学生们也缺乏对受助对象的跟踪服务,导致他们的进步和需求无法得到更好的满足。
对策三:建立长期支教机制在支教结束后,可以建立志愿者和受助对象的长期联系机制,开展长期跟踪服务。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探究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探究【摘要】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专业知识、支教时间短暂、缺乏支教经验等。
问题分析主要从支教对象、支教方式、支教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
解决思路则包括加强前期准备、加强支教培训、延长支教时间等。
提高支教效果的方法可通过多角度教学、关注学生需求、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等途径实现。
建立长期支教机制可通过与学校、社区、政府多方合作,开展长期扶贫教育项目。
总结回顾表明大学生短期支教虽然存在问题,但随着解决思路的提出,未来有望取得更好的成效。
展望未来则希望大学生短期支教能够得到更多人重视和支持,最终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结论建议可包括呼吁社会多参与支教活动、政府提供更多支持政策等。
【关键词】大学生、短期支教、问题、解决思路、支教效果、长期支教机制、背景介绍、研究意义、结论建议、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短期支教是指大学生利用寒暑假等短暂假期到偏远地区的学校或社区进行教育支持活动,旨在帮助贫困地区的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条件。
随着社会对教育公平和贫困地区教育问题的关注不断增加,短期支教活动在大学生中也越来越受欢迎。
大学生短期支教不仅有助于提高支教地区教育水平,也可以锻炼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随着支教活动规模和范围的扩大,一些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
比如支教时间短、缺乏系统的支教培训、支教活动缺乏长期规划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支教效果。
对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思路和建议,对于提高支教效果、促进支教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将探讨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探索如何提高支教效果并建立长期支教机制。
至此完毕。
1.2 研究意义在现实意义上,深入探讨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提升支教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为受教育欠发达地区的校园教育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通过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可以有效规范大学生支教行为,避免出现盲目性和功利性,确保支教活动的持续发展。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大学生短期支教是指大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到农村或贫困地区开展教育支教活动。
这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公益活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着缺乏教育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的问题。
很多大学生并非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巧的培训,这使得他们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应对学生们的各种问题和困惑。
大学生需要在参与支教前接受相关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教育专业知识。
大学生短期支教往往是一种“一去不返”的模式,缺乏长期跟踪和指导。
支教活动一般只持续几个星期甚至几天,难以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发展进行长期观察和指导。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建立大学生支教团队和当地学校的合作机制,使得支教活动能够持续地进行下去,并且能够在活动期间和之后加强对学生的跟踪。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着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文化价值观之间的冲突。
大学生往往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家庭,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文化价值观可能与被支教学校和学生家庭存在差异。
为了避免因此引发的问题,可以事先了解当地的教育情况和文化背景,并在支教过程中尊重和融合当地的教育理念和文化价值观。
第四,大学生短期支教往往只关注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
很多支教活动仅限于教授学生一些基础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学生在支教过程中应该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可以进行一些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和创新性的教育任务。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着资源不平衡和贫困地区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支教活动通常只关注某些贫困地区,而其他地区则得不到足够的支持和关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建立更广泛的支教网络和资源共享机制,将更多的资源和关注关注到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中。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机会。
大学生短期支教是一项有价值的公益活动,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解决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短期支教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参与的一项志愿活动。
短期支教不仅可以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提供帮助,同时也可以促进志愿者的个人成长和发展。
然而,短期支教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短期支教缺乏教育专业技能很多大学生在参加短期支教活动前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教育训练,缺乏实际教学经验和教学知识。
这可能导致他们无法有效地传授知识,或者用错误的方法教育孩子们。
这样不仅浪费了孩子们的时间和精力,也可能对他们的学业造成负面影响。
对策一:提供专业化的培训和指导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短期支教组织应该提供专业化的培训和指导。
这些培训和指导应该包括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如何和学生沟通和交流的技巧。
组织还应该选择有经验教育专业人士进行实地指导,并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辅导和指导。
问题二:短期支教缺乏实际效果许多人认为,短期支教无法对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产生长期的教育效果。
由于短期支教的时间非常短暂,很难让孩子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的学习。
短期支教也很难解决孩子们教育、营养、医疗等综合问题。
对策二:改变短期支教的模式为了提高短期支教的效果,可以改变支教的模式。
例如,可以将支教的时间延长到一个学期或更长时间。
这有助于让孩子们更好地吸收知识,认识到知识的实际应用。
此外,支教组织还应该与当地老师和社区组织合作,共同解决孩子们的综合问题。
问题三:短期支教可能对当地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虽然短期支教可以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提供帮助,但过多的志愿者可能会对当地社会和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短期支教可能导致失业率上升,因为志愿者会接替当地的教师和工人的工作。
对策三:与当地社区和政府协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短期支教组织应该与当地社区和政府合作协商。
支教组织应该了解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状况,以便制定合理的支教计划。
支教组织还应该与当地政府和社区建立密切的联系,共同解决当地的教育、营养、医疗等综合问题。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参与到支教活动中。
然而,在
短期支教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时间过短、教学经验不足等。
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并提
出相关对策。
问题1:时间过短
由于短期支教时间短,大学生无法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学生也无法对大学生产生深
刻的影响。
此外,由于时间有限,大学生可能无法在短时间内为学生提供有效而足够的教育。
解决方法:延长支教时间。
大学生可以与学校协商,尽可能延长支教时间。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把自己的教学经验传授给学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带来更多的帮助。
问题2:教学经验不足
许多大学生在参与短期支教之前没有教学经验,缺乏对学生特点的了解,无法很好地
开展教学活动,也容易使学生对他们的教学效果产生怀疑。
解决方法:加强教育培训。
大学生可以先参加一些教育培训项目,在这些培训课程中
了解学生的特点、培养教学技巧。
这样,他们才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并与学生建立
良好的互动。
问题3:缺乏教育资源
由于支教地区的教育资源可能比较匮乏,大学生可能无法为学生们提供足够丰富的教
育资源。
这也是短期支教的一个难点。
解决方法:加强资源整合。
大学生可以找到外部资源支持,如联合本地机构提供教育
资源,或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来帮助他们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体验。
结论
短期支教由于时间短、教学经验不足、缺乏教育资源等问题,还需要不断寻找解决方案。
只有认真对待这些问题,才能够使大学生更好地参与支教活动中。
大学生短期支教问题及分析大全
大学生短期支教问题及分析大全第一篇:大学生短期支教问题及分析大全1大学生并不专业,所以很多问题并不见得能够很好的解决,会有误导。
(在这里下套,如果对方说只是教课本知识,那么就可以反问支教的意义在哪里,课本知识老师都会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认为支教最重要的是教思想,而不是单纯的一个暑期辅导班监督写作业)2.学生们不见得喜欢假期还要被支教(下劳逸结合的套,教育局都反对假期补课这种过度的)。
3.短期并不见得会教多少知识,却可能会让学生们产生对比,从心里抵触原本的老师。
(大学生毕竟从城市过去的)4.打乱原有安排5..很多大学生是抱着丰富阅历或者有其他目的而去支教的,目的并不纯粹,只是当做一个镀金工具,这样又怎么可能教得好呢6.作为一个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被不规范的指引教育么?谁能保证支教大学生的基本教育素养?可以强调教育的严肃性与重要性,然后结合支教大学生具体的情况去说明支教的大学生不完全具备应该需要的素质。
可能造成的误导对别人家的孩子是很深远的。
7短期支教让学生短期内经历适应和分别过程,频发性的假期支教活动会带来学生的心里落差感城里大学生的生活习惯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心理落差,9.短期支教,人员回来后是否能及时补充上空缺。
10.儿童对于频繁更换老师是否产生没有老师愿意在这里教我们的想法。
11.短期支教,所有支教者都来不及连接当地情况走马灯一样的走过场,是否有利于教育。
首先最大的问题在于短期志愿者与孩子时间短,往往刚熟悉环境就要离开,在心理和教学上对当地学生都是比较大的打击,自己还会沉浸在那种离殇之中不能自拔。
其次,短期支教的教学方式往往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加素质类课程”为主线。
相对于该校老师平时的上课,短期支教老师的课堂无疑是“新鲜又好玩”的。
虽然学生在一周到两周的时间里,开拓了眼界,增添了兴趣,但由于短期支教很难注重到学生真实的掌握情况,没有时间进行教学反复和测验,使得这些效果很难维持。
在正常开学后,这些类似有效的教学成果又可能会和本地老师习惯上的教学方法相抵触,产生一些“副作用”,影响成绩和教学效果的巩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短期支教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分析
作者:高福霞王晓春陈丽娟万小煌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第50期
摘要:自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开展以来,高校志愿者在支教活动中辛勤付出,为教育资源均衡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我们也从实践中认识到短期支教活动仍存在着诸多缺陷,尤其是短期支教活动中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缺乏,使得许多原本应该良好发展的支教活动变得流于形式,效果甚差。
本文通过对支教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出基于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短期支教对策,希望能够为短期支教活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短期支教;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013-02
近年来,为进一步发展农村教育,很多高等院校响应教育部提出的“大学生扶持农村教育”的号召,积极组织在校大学生深入广大农村地区实施支教活动,扶持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
短期支教活动具有能够帮助大学生在课外发挥其自身知识优势,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协调发展,因此近年来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投身到支教活动中。
但短期支教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也遭到诸多诟病,短期支教的志愿者大多来自高校学生,缺乏实际教学经验,缺少社会阅历,支教组织团体在招募、选拔、培训、评估等一系列过程中并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使得大学生短期支教在实际行动中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同时短期支教组织中由于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使得短期支教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快速发展的短期支教活动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引起媒体的关注和学者的思考。
一、短期支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缺乏严格有效的志愿者招募制度。
志愿者招聘是各支教社团获取所需合格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有效招聘是一个双赢过程,无论对于支教社团还是志愿者都有积极意义,因而建立有效的志愿者招募制度尤为重要。
然而目前各支教社团却缺乏志愿者招募制度,对志愿者的选拔没有一个严格的筛选测评过程,基本上都是宽口径录用,志愿者队伍也是良莠不齐,部分大学生自身素质和能力欠佳,没有仔细了解短期支教的本质,也没有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根本不能胜任短期支教工作。
尤其对大学生社团来说,学校希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志愿活动中受熏陶,因此前期招募工作往往流于形式。
短期支教一般都直接来自于大一、大二的学生群体,他们空余时间较多,热情度较高,但由于他们年轻,缺乏教学技巧和经验,从而使支教的效果并不乐观。
而选拔志愿者的组织者在招募过程中,对于支教者的教学经验、个性品质、心理素质
等考察并不严格,没有建立完善的招募选拔制度。
事实上,多数支教团队自身对于人员招募测评等方面的知识技能也十分匮乏,因此很难有效招募到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团队。
2.缺乏系统有效的志愿者培训制度。
培训是给志愿者传授其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需的正确思维认知、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通过有效培训,可以使志愿者岗位技能大幅提高,并向志愿者传送短期支教的本质和意义等方面的知识,使志愿者真正成为一支高素质的短期支教团队。
然而目前部分大学生支教前只接受了简单的培训,没有经过系统有效的培训。
大学生缺乏对支教当地的认识,对当地的地理环境、文化风俗、学校条件、学生情况等了解甚少。
同时,部分支教大学生专业技能不强,教学方法不当,这些体现出培训工作的缺失。
调查显示,大部分支教团队在支教前期准备往往不足半月,支教地点变更快,有80%的团队每年更换支教地点;支教内容临时决定,65%的团队采用边教边备课形式。
部分支教团队对于支教前的技能培训仅仅限于“学长学姐指点和评价”,而所谓“学长学姐”的经验来源即是该支教团队前几批支教者去山区支教后获得的经验,没有系统、专业的培训和教授,而是粗放式的经验教育。
由此可见,部分支教组织对于志愿者的培训等支教前的准备并不充足,尚需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3.缺乏合理有效的志愿者考核制度。
合理有效的考核制度是维持组织健康良好运转的保证,但目前大多数短期支教团队都缺乏这一点。
据笔者采访得知,目前多数支教团队的制度十分简单,支教组织一般主要负责支教团队人员的组织安排和被支教点的选择,其他方面的管理大多都交给各支教点志愿者负责人来做,基本上没有建立合理有效的考核制度。
支教组织和学校社团只重视前期活动的宣传和组织,活动结束后只是在校内报刊或学校公共场所张贴一些活动照片和报道,缺少对支教活动的实际效果评价,缺少对大学生支教的跟踪评估,无法及时解决支教中存在的问题,也无法对大学生支教进行及时的改善和调整。
由于机制的不健全,对于支教者完成工作的情况并没有实际考核评估,也缺乏相应的激励,使得支教者的工作没有及时得到组织上的认可和鼓励,影响到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
二、基于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短期支教对策分析
短期支教活动中的人员安排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志愿者的质量和有效管理决定着短期支教活动的成败。
因此,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能够为短期支教活动提供有效的保障措施,促使短期支教活动更好地开展。
1.建立有效的支教志愿者胜任素质模型。
对于支教团队来说,招募志愿者是支教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有了高素质的志愿者,才能保证支教活动的有序进行。
胜任素质模型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所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的总和。
研究显示基于胜任素质的招聘能够吸引更多具有优秀素质和能力的招聘者,使招聘过程更加有效,有助于提高组织的绩效水平。
首先支教组织机构选拔志愿者时要对组织发展战略、岗位工作职责、岗位工作标准进行全面分析,确定高绩效志愿者的绩效标准;其次支教组织机构对高绩效志愿者进行分析和比较后,以志愿者所具备的知识与技能、社会角色、自我形象、品质和动机为基础建立初步的胜任素质模型。
最后对建立的志愿者胜任素质模型进行验证,将此模型应用到志愿者招募的过程中,以保证能够招募到合适的人选进行支教工作。
2.建立有效的支教志愿者岗前培训和评估机制。
在短期支教活动中,高质量的岗前培训能够大大提高支教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在对支教者的培训中,有以下三点必须考虑到:①志愿者心理建设。
短期支教所选择的支教点大多位于较为偏远的山区,长期生活在都市的志愿者们对于山区的硬件设施、艰苦的生活环境必须有清晰的认识,以确定自己能否适应当地的艰苦环境,是否适合志愿者这项工作。
②志愿者教学技能培训。
短期支教的志愿者们将要承担的是“教师”这一项工作,因此支教团队需要邀请有经验的教师来为志愿者提供基本的教学知识的培训,让志愿者了解教师这项工作中需要面对的问题、与学生的沟通技巧、教学方法和技巧等等。
③志愿者教学内容培训。
短期支教者能够教授的课本知识内容是非常有限的,他们带给被支教地学生的更多是外面世界的精彩,让他们对未来充满向往。
因此教学过程中的言传身教、个人习惯等都需要对志愿者加以培训,同时还需要对志愿者培训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如何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等内容。
同时,在充分做好岗前培训之后构建有效的培训效果评估机制也尤为重要,培训效果评估是通过一系列的信息、资料、数据对培训的效果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以提高培训质量的过程。
对支教团队来说既可以检查志愿者培训效果的实际情况,又可以为支教活动把关,只有培训考核合格的志愿者才能加入到支教活动中去,这是对被支教学校和学生负责,保证支教活动的有效性。
笔者认为可以从认知、技能、态度和动机几个层面进行评估。
首先了解支教者在培训过程中获得了什么样的知识技能,通过让志愿者写培训心得等方式来进行考量。
第二考察志愿者的技能成果,最常用的方法是进行说课。
让志愿者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其他志愿者和组织成员,口头表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第三在培训过程中观察了解志愿者参加活动的动机、态度和思想状态,以确定志愿者是否真的适合这项工作。
3.建立有效的支教志愿者考核评估制度。
建立有效的支教志愿者考核评估制度,是支教组织机构和学校对志愿者评优表彰工作的基础,既能使志愿者支教考核工作标准一致化,管理统一化;又能充分提高大学生对支教的认同感,调动他们参与积极性,有利于传播支教精神,起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综上所述,短期支教的组织和开展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大学生志愿者是支教活动的主力军,对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虽然短期支教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缺陷,特别是其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但是我们相信随着各种支教活动、支援西部活动在我国的不断发展,短期支教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建设也将不断发展完善,为短期支教活动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张艳.高校志愿者支教活动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1,(4).
[2]王瑞.大学生支教的问题与对策[D].中央民族大学,2009,(5).
[3]孙婧.关于建立大学生支教长效机制的思考[J].成人教育,2011,(6).
[4]楼俊君.大学生暑期支教实践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0,(27).
[5]黄炳超.大学生志愿支教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实践与创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6]刘青广.支教式教育实习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7).
[7]付卫东.高校毕业生农村支教政策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