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集约利用

合集下载

土地资源集约利用

土地资源集约利用

城 市 土 地 集 约 利 用 目 标
经济效益 投入产出效率高 资源效益 物尽其用,用尽其利 社会效益 资源利用公平公正 生态效益 生态破坏小且污染少
土地投入产出分析
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水平评价
目的意义 1、量度区域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2、进行土地资源粗放利用的原因分析 3、有助于制定实施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 或措施
生态 系统
生态 环境 社会 环境 社会 系统
土地资源经济 社会利用系统
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利用主体及主要手段和目标
政 策 制 定 制 度 建 设 法 规 完 善 经 济 发 展
自然生态 基础 气候 水文 土壤 生物
经济社会 基础
土 地
宏观 中央 调控 政府
社 会 进 步
资 源 安 全
生 态 安 全
5 8-10 高度集约
思考题 1、土地集约利用涵义 2、土地集约利用指标评价程序 3、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评价体系 4、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影响因素
55
土地利用集约度:生产过程中,单位 面积土地上投放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
第一节 土地集约利用概述
• 一、土地粗放利用的概念
• 粗放经营:以一定数量的生产和劳动,投在较多的土地上,
进行粗耕简作的经营方式。
• 特征:(1)土地的数量和土壤的自然肥力重要;
(2)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较少,科学技术应用少; (3)单产低,通过扩大耕地面积提高产品产量。
• 二、土地集约利用的涵义
1)土地投入的提高; 2)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优化;
3)土地产出率的提高;
4)土地使用强度的提高; 5)土地利用率的提高。

土地集约利用

土地集约利用

• ③社会生产力水平。农业技术进步,需要增加 投资,提高集约度。工业技术进步,以增加农 业对自然界的控制、适应和改造能力,并在肥 料、病虫害防治、饲料等方面提供新产品,不 但大量节约劳力,还将大量增产。又如从保护 地栽培到设施园艺,置农业生产环境于人工控 制之下,不但充分利用土地的培养力,还与工 业一样,充分利用土地的支持力和空间,达到 高度的集约和较高的产量。农业生物技术的发 展,由于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重 复利用,其经济效益更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⑧土地利用与经营者的个人条件。资金充 足、经验丰富的经营者会搞集约化生产, 提高土地经营集约度;经营管理者对集约 经营的态度也严重影响着土地经营集约度。
反映集约经营程度或水平的指标有
• :①单项指标。包括单位面积耕地或农业用地 摊得的农具和机器的台数(或机械马力数)、 电费(或耗电量)、肥料费(或施用量)、种 子费(或种子量)、农药费(或农药量)、牲 畜头数和人工费(或劳动量)等。 • ②综合指标。包括单位面积耕地或农用地摊得 的占用资金额、固定资产额、生产成本费、生 产资料费等。反映集约经营经济效果的指标有: 单位面积耕地或农用地上所获得的产量、产值、 增加值和纯收入,以及单位投资所获得的产量、 产值、增加值或纯收入等。
小组成员
• • • • 史梦辰201020912162 李雅丽201020912222 马晓溪201020912262 李 娜201020912212 201020912212
•谢谢
思路
• 土地不集约 集约 集约度 条件 指标 • 不集约状况 案例 目标
土地不集约状况
• • • • • 土地利用散乱,用地结构混杂 土地利用重在平面扩张,忽视立体利用 土地规划缺乏科学性,布局不合理 土地利用重新去建设,轻老区改造 地产开发市场不规范,土地资源损失严重

第三章 土地集约利用

第三章 土地集约利用

(二)土地集约利用的形式
根据投入要素及数量,土地集约利用形式有资本集约型、 根据投入要素及数量,土地集约利用形式有资本集约型、劳动集约型和技 术集约型等。 术集约型等。
(三)土地集约利用度
所谓集约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所投资本和劳动的数量。 所谓集约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所投资本和劳动的数量。所投资本和劳 动越多,集约度越高;反之,则越低。 动越多,集约度越高;反之,则越低。
(三)“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思想的发展和完善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西尼尔(N.W.Senior) 1836年给这个规律的内涵添加了 年给这个规律的内涵添加了“ 1、西尼尔(N.W.Senior)在1836年给这个规律的内涵添加了“农业生产技术 保持不变”这一重要条件。 保持不变”这一重要条件。 引入了“若干生产要素投入量保持不变” 2、引入了“若干生产要素投入量保持不变”作为报酬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 提条件。(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J.B.Clark)1900nian) 。(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 提条件。(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J.B.Clark)1900nian) 研究报酬的领域,从农业生产部门回到了农业生产单位。 3、研究报酬的领域,从农业生产部门回到了农业生产单位。 把报酬作为不变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如单位面积产量) 4、把报酬作为不变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如单位面积产量)演变成可变生产要 素的生产率。 素的生产率。 报酬递减规律”从农业领域推广到一般生产领域。统称为“ 5、把“报酬递减规律”从农业领域推广到一般生产领域。统称为“报酬递减 规律” 规律”
最早发现这一规律的是威廉·配弟, 17世纪中叶。 最早发现这一规律的是威廉 配弟,在17世纪中叶。一定面积的土地生产 配弟 世纪中叶 力有一最大限度,超过这一限度后,其产出物不在随投入的增加而增加了。 力有一最大限度,超过这一限度后,其产出物不在随投入的增加而增加了。 18世纪法国重农学派后期代表人物杜尔阁 对此内涵进行表述。 世纪法国重农学派后期代表人物杜尔阁, 18世纪法国重农学派后期代表人物杜尔阁,对此内涵进行表述。但没有明 确为规律。同期英国农场主安德森(1777年 也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 确为规律。同期英国农场主安德森(1777年)也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 同样也没有明确为规律,但首次注意到了科学技术。 同样也没有明确为规律,但首次注意到了科学技术。 首次正式提出“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是英国威斯特(E.WEST), ),在 首次正式提出“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是英国威斯特(E.WEST),在《资 本与土地》 1815年 中说到:内涵是在耕作改进的过程中, 本与土地》(1815年)中说到:内涵是在耕作改进的过程中,原生产物数 量的增加将耗费日益增大的费用,或者换句话说, 量的增加将耗费日益增大的费用,或者换句话说,土地纯产品和它的总产 品的比例是持续递减的。 品的比例是持续递减的。 所以,早期主要是发现,没有形成较成熟的思想。 所以,早期主要是发现,没有形成较成熟的思想。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 制定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法律法规
• 完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政策措施
先进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技术方法
• 推广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技术手段
• 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科学管理水平
强烈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意识
• 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宣传教育
• 提高全社会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意识
04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策略建议
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立法保障
中西部地区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 土地利用效率较低,产业结构亟待优化
•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善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土地资源紧张,供需矛盾加剧
• 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持续增长
• 土地资源供应有限,难以满足需求

土地利用效率不高,浪费现象严重
• 部分地区土地闲置、低效利用现象严重
• 日本的土地改良和土地利用
• 德国的土地整理和土地利用
国内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政策措施
国内政策措施
国外政策措施
•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立法保
• 发达国家的土地节约集约利

用政策
•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政策体
• 发展中国家的土地节约集约

利用政策
国内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实践启示
完善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体系
完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政策体系
• 制定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政策措施
• 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政策引导
制定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法律法规
• 明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法律地位
• 规范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行为
完善土地策
制定土地节约
集约利用的约
束政策
01
02
• 加大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

土地集约利用名词解释

土地集约利用名词解释

土地集约利用名词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有限的土地资源条件下,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土地的生产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一种方式。

在现代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有限性成为了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实施土地集约利用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

土地集约利用的核心理念是在保障农业生产、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具体而言,土地集约利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合理布局,通过集约使用土地,实现城市建设规划的科学化、有序化;二是高效利用,通过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生产和工业发展的协调发展;三是保护环境,通过控制耕地面积减少和推进土地整治,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乱占将导致土地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破坏,制约经济的长远发展。

其次,土地集约利用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可以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同时,土地集约利用也有助于改善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城市化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

最后,土地集约利用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土地集约利用可以减少对耕地资源的占用和破坏,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综上所述,土地集约利用是指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土地的生产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一种方式。

实施土地集约利用对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在接下来的部分,将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定义和重要性进行详细阐述,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包含以下信息:文章的结构是为了清晰地呈现和组织论点和信息。

第四章土地集约利用详解

第四章土地集约利用详解
西尼尔(Senior)在1836年添加了“农业生产技术保持不变”这一重要条件。
克拉克(Clark)在1900年引入“若干生产要素投入量保持不变”作为前提。
克拉克和马歇尔(Marshall)引进生产函数,从生产部门转回生产单位。 把报酬作为不变生产要素的生产率,演变成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率。 把“报酬递减规律”从农业领域推广到一般生产领域。
最大利润:边际成本 = 边际收益;最大产量:边际报酬 = 0。
4.4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应用
3.正确选择非农用地的集约度
力争获取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最大经济效益。
人口密度——单位面积土地居住的人口。
投资强度——单位面积土地上投入的资本量。 容 积 率——单位面积土地上的建筑面积。 配套投资——与主业相关并能促进主业发展、提高主业效益的投资。
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土地经济学》
第4章 土地集约利用
授课教师:冯喆
教1楼420室 zhefeng@
什么是集约:
集约增长(Intensive growth) VS 粗放增长(Extensive growth)
集约利用土地,是我国土地利用的最基本原则。
4.1土地集约利用概述
1.土地集约利用的历史必然性
农业生产函数:
Y = f (X1, X2, …, Xn)
= f (Xi) (i = 1, 2, …, n)
Y = Φ (Xi) 平均产量(APP) = Y / X 边际产量(MPP) = ΔY / ΔX 生产弹性(EPP) = MPP / APP = (ΔY / ΔX) · (X / Y )
4.3土地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
课堂讨论:
一、地质大学校园土地集约利用的措施与建议。 二、土地整治工程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关系。

第4章 土地集约利用

第4章 土地集约利用
边际产量(MPP)=ΔY/ΔX,ΔX表示变动生产要素的增加量; ΔY表示在相应情况下总产量的增加量,二者之比表示每增加 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总产量。
(ΔX=Xi+1-Xi,ΔY=Yi+1-Yi,i=1,2,…,n-1)
土地经济学(第七版)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4.3 土地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
土地经济学(第七版)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土地经济学(第七版)
毕宝德 主编
土地经济学(第七版)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第4章 土地集约利用
土地经济学(第七版)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4.1 土地集约利用概述
4.1.1 土地集约利用的历史必然性
所谓土地集约利用,就是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合理增加物资和劳动 投入以,就是指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土地对人类给予的 各种投入的承受能力和产出能力。一般来讲,贫瘠的土地转化力 低,肥沃土地转化力高。
土地经济学(第七版)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4.3 土地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
4.4.3 正确选择非农用土地的集约度
反映城镇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指标之一就是人口密度,即单位土地 面积所居住的人口。
上世纪中叶,一些科学家、数学家和经济学家已从五个方面进 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思想。
土地经济学(第七版)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4.2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4.2.3 对“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认识过程
第一是英国经济学家西尼尔(N.W.Senior,1790—1864)在1836年 给这个规律的内涵添加了“农业生产技术保持不变”这一重要 条件。
报酬 (实物形态) =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名词解释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名词解释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名词解释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标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名词解释概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指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科学规划、有效管理和合理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十条措施

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十条措施

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十条措施近年来,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持续利用性备受关注,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为了更好地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本文将从十个方面对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措施进行全面分析和探讨。

1. 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空间布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利用的基本依据,合理的空间布局能够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土地浪费。

应该科学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各类用地,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2. 完善土地利用法律法规设置。

制定和完善土地利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土地利用管理体系,增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力度,规范土地开发行为,有效防止和惩治土地乱占乱用现象的发生,推动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

3. 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通过技术手段,确保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实现单位面积产出的增加,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

4. 发展集约型耕作方式。

通过推广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实现土地的高产高效利用。

引入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 推行土地储备制度。

建立健全土地储备制度,合理设置土地储备规模和区域,保障城乡建设用地用途转变需求,丰富土地资源储备,保证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空间。

6. 加强土地资源利用效益评价和监测。

建立土地资源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土地资源的监测和评估,依据评价结果,调整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益。

7. 实行土地节约利用的经济激励政策。

通过税收、补贴等经济手段,引导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土地浪费和滥用,推动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8. 推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注重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加强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规划,推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确保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保护。

9. 加强对土地承载力的保护和管理。

合理控制土地开发强度,提高土地的承载能力,防止由于过度开发导致的土地资源的荒芜和退化,保护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土地集约利用

土地集约利用

中国土地旳受 容力和转化力 较高
受容力和转化力:在一定 技术经济条件下,土地对 人类予以旳多种投入旳承 受能力和 产出能力
合理拟定农业土地利用旳集约度
以社会对农产品旳需求程度、农业 技术发展水平和投入能力为根据 以土地本身旳肥力、土地位置和 交通条件为根据 结合详细旳经营目旳
四川几种作物旳光能利用率(%)
要想取得土地利用旳高效益,就要有 大量旳投入 假如某项固定资产投入已到达最佳点, 就不应再增长这种投入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应按照酬劳递减规 律旳思想,求得全部投入旳最佳量
正确掌握农业土地利用旳集约度
集约度: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所投资本和劳动 旳 数量。所投越多,集约度越高;反之越低。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中国低产区 中国高产区
0.28 3.24 0.29 3.29
0.26 1.93 0.18 1.76
盆周西南部区 0.84 2.95 川西南山地域 0.69 2.53
0.48 3.18 0.41 2.99
0.31 2.19 0.29 1.48
农业用地集约利用旳途径
1、增长复种指数,提升整年光能利用率 2、增长单产,提升作物光能利用率 3、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升土壤潜在生
产量上升呈对数曲线;产量上升呈 S 形 2. 酬劳变化阶段旳数学分析
酬劳变化阶段旳数学分析
农业生产旳函数关系:Y = f ( X1, X2, X3,’’’ Xn ) 研究一种生产要素与总产量旳关系旳函数体现式:
Y = Ф ( Xi ) 平均产量 ( APP ) = Y / X
边际产量 ( MPP ) = ᅀY / ᅀX
第三章 土地集约利用
一、土地集约利用概述 二、“土地酬劳递减规律”思
想旳形成和演进 三、土地酬劳旳实质及其形态 四、酬劳变化旳阶段分析 五、土地酬劳递减规律旳应用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主要制度范文(三篇)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主要制度范文(三篇)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主要制度范文一、引言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而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使得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为了更好地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制度政策。

本文将从制度建设的角度出发,分析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主要制度,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意见。

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意义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目的在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节约土地资源的使用量和提高土地利用率,可以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效益:1. 保护生态环境。

节约利用土地可以减少土地的破坏和破坏行为,避免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生物多样性。

2. 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通过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可以提高土地的产出和效益,增加农民和企业的收入,促进农民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通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可以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使其更符合产业发展的需要,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

三、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主要制度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实施需要建立一系列的制度,包括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经济手段等等。

以下是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主要制度。

1. 土地利用总量控制制度土地利用总量控制制度是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基础性制度。

通过对土地利用总量进行控制和管理,可以防止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保护土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土地利用总量控制制度应包括土地利用总量的确定、分区规划和指标管理等内容。

2. 土地利用权制度土地利用权制度是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核心制度。

土地利用权制度是指国家对土地实行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制度安排。

通过将土地使用权划分为国有、集体和个人三种形式,并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可以促使土地的合理利用和集约利用。

3. 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土地利用规划制度是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规划制度。

土地利用规划制度是指国家、地方根据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并在规划中明确土地的用途、功能和要求。

土地集约利用详解

土地集约利用详解

EPP= ·
dy dx
x )表示报酬的变化强弱及变化方向。 y
APP
ᅀ Y · ᅀX
x (或 y
y
H G F TPP D E APP
I
O
A
B
C
x
MPP
土地投入产出阶段分析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应用
1. 正确地认识投入 2. 正确掌握农业土地利用的集约度
3. 农业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 4. 非农用土地的集约利用
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
农业生产的函数关系:Y = f ( X1, X2, X3,’’’ Xn )
研究一种生产要素与总产量的关系的函数表达式:
Y = Ф ( Xi )

平均产量 ( APP ) = Y / X
边际产量 ( MPP ) = ᅀY / ᅀX
研究报酬变化规律,主要是研究边际产量

生产弹性 (EPP)= MPP =
土地报酬的实质及其形态
实 质 形 态
对一定面积 土地投入中某 项变动要素的 生产率.
实物形态 价值形态 价格形态
产出的实物量 报 酬 = ————————————— (实物形态) 某单项变动生产要素的实物量
产出物的价值(或产值) 报 酬 = ————————————— (价值形态) 某单项变动生产要素的价值量 产出物的价格(或货币额) 报 酬 = ————————————————— (价格形态) 某单项变动生产要素的价格(或货币额)
杜尔阁对“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的内涵进行了详细表述
撒在一块天然肥沃的土地上的种子,增 加劳动投入后,产品产量增加的比例会大于投 资增加的比例,直到这一比例达到它所能达到 的最大限度为止。超过这一点再增加投资,产

土地集约利用

土地集约利用
第三章 土地集约利用
一、土地集约利用概述 二、“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思
想的形成和演进 三、土地报酬的实质及其形态 四、报酬变化的阶段分析 五、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应用
土地集约利用还有一定的地域性。在同一 时期,不同地域的土地集约利用有不同的 表现形式:总的来讲,南方土地的建筑密 度大于北方,原因是南方的住宅对光照要 求不强;北方则相反,为了使每个居住单 元要都尽可能地获得更多的阳光,建筑物 的间距必然要大于南方。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思想的中期演 变
马尔萨斯最早提出“土地肥力递减规律”
主要观点: “ 按耕作进展 的比例而增加的 年产量,和以前 的平均增加额比 较起来,必然是 逐渐地并 不变 地减少下去的”
与杜尔阁的区别: 1、从宏观角度分析问题 2、分析的是人类整个社
会生产过程 3、分析对象是不同年代、
土地、作物的不同投入所带 来的产量的平均变化
几点启示
4、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应属于与生产关系无关的 生产力范畴,它为人们找出资源的最佳组合及最佳 投入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5、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了,并不能说土地肥力就提 高了。土地单产的提高,也并不完全是由于土地肥 力的提高。从近代和现代的农业生产情况来看,土 地单产的提高,重要的一条是由于生物技术革命培 育出了光合能力强、耐瘠能力高的新品种。况且, 这些也不在“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研究之列。当 然,也就不能用这些科技成果来批驳“土地报酬递 减规律”了。
土地报酬的实质及其形态




对一定面 积土地投入 中某项变动 要素的生产 率
实物形态; 价值形态; 价格形态
产出的实物量 报 酬 = —————————————
(实物形态) 某单项变动生产要素的实物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入了“若干生产要素投入量保持不变”作为报酬递减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 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J.B.Clark)在其1900年出版的《财富的分配》一书中把生产中的要素 分为不变类和可变类,而可变类只是一种(这样便于分析问题)。

3、研究报酬的领域从农业生产部门回到了农业生产单位。
最先从农业生产单位来研究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是配第和杜尔阁,后来的斯密、马尔萨斯都 是从部门生产的角度来研究报酬或肥力递减规律的。 到 19 世 纪 末 , 坎 南 ( E.Cannan ) 挖 掘 出 杜 尔 阁 的 报 酬 递 减 规 律 思 想 。 克 拉 克 和 马 歇 尔 (A.Marshall)引进生产函数后,才又把生产单位视作研究报酬变化的基点。
在一定的生产过程中,如果把劳动力作为变动要素,一般来讲, 其报酬是递增的,从人类生产历史来看,如果工业部门的生产率 比农业部门的生产率增长得快,则农业中变动生产要素的报酬是 增加的;
反之,则是下降的。至于价值形态的报酬,我们在抽象地分析问 题时,可以采用,但在实际生活中,无法采用此法,只有通过价 格形态的报酬来分析。
第八讲 土地集约利用
第一节 土地集约利用概述 第二节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第三节 实现土地集约经营的途径 第四节 土地集约利用的方式及案例
第一节 土地集约利用概述
一、概念
所谓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合理增加物质和劳动 投入,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
土地集约利用带有一定的时代特点
三、“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思想 的发展和完善
1、技术不变
西尼尔(N.W.Senior)在1836年给这个规律的内涵添加了“农业生产技术保持不变”这一重要 西尼尔(N.W.Senior)在1836年给这个规律的内涵添加了“农业生产技术保持不变”这一重 条件。 要条件。

2、引入“若干生产要素投入量保持不变”
一、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不变、其它要素不变 的前提下,对相同面积的土地不断追加某种要素的投 入所带来的报酬的增量(边际报酬)迟早会出现下降。
二、报酬的实质及其形态
在土地经济学中,研究“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时,把 “报酬”定义为“一定面积土地投入中某项变动要素 的生产率”,这样便于对问题进行研究。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只需研究物质形态(即使用价值) 的报酬就可以了,但在商品经济条件下,除了要研究 物质形态的报酬外,还需要研究价值形态和价格形态 的报酬。
价格形态的报酬即在一定的生产过程中,因生产要素 和产出物的单价都是一定的,故价格形态的报酬也遵 循“报酬递减规律”。
从人类生产历史来看,粮食越来越紧张,故其价格上涨; 而生产资料的价格会因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下降,所以,价 格形态的报酬也是递增的。
三、“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思想 的发展和完善
招商选资 “招商选资”即设置入驻门槛,建立综 合评估体系,在综合考量产业导向、投资密度、资源 消耗、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基础上择优选商。
由“招商引资”变“招商选资”,根据园区的产业规划与现有 企业集群效应,欢迎或帮助产业层次较高企业入驻与发展。 随着土地产出强度标准要求的逐步提升,未来只有效益较好产能 较高的企业才能适应日渐提高的土地成本与规划要求。在招商阶 段就有选择的确定较好外资进驻,是保障土地集约利用的源头性 措施。
移花接木 “移花接木”即在园区内建立公共办公、 仓库平台,资源共享,原各自拥有的办公、仓库移进 平台,腾出空间办企业。
目前老开发区内厂房多为自建工厂,每家企业有自己的仓库与行 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空间,而且比例均比较大。 假如开发区建立公共的办公与仓储平台,省去了企业日常的维护 成本,也能满足企业的自身需求。一方面企业因为腾出的土地得 到一部分补偿或者优惠,另一方面园区因此节省出了不少的土地。
土地出让环节土地集约控制
提高出让价 企业基于比较利益会务求以最小投入来换取最 大产出,也就是说如果土地取得成本低,企业便会设法多占用 土地,借以替代成本相对高的其他要素。其结果必然导致土地 的粗放利用。反之如果土地取得成本较高,企业便会选择少占 用土地,而代之以成本相对低的其他要素,这样客观上就会促 使土地的集约利用。 因此,面对日益趋紧的土地资源约束,充分发挥市场在土地资 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用价格来平衡市场供求,以价格来增 强企业珍惜土地集约利用的意识,将是一个合乎市场的方法。 在土地出让环节,改变以往那种地价一低再低的局面,合理提 高土地出让价格,是促使土地实现集约利用的有效手段。
在工业化初期,人类将注意力放在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上,很少 考虑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城镇土地利用方面一味地追求土地 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 在后工业化时代,土地利用的目标不再是经济效益至上,建筑密 度和容积率也不再是人们追求的惟一目标。
土地集约利用还有一定的地域性
总的来讲,南方土地的建筑密度大于北方
人类对“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认识和实践发源于农业领域。 早在18世纪70年代,法国重农学派代表人物杜尔阁首先提出了 “报酬递减规律”的思想。 19世纪以前,西方经济学者对“报酬递减规律”的研究还主要 局限在农业范围内,再加上当时的实验手段和认识手段有限, 对“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认识是比较片面的。19世纪初叶以 后,其他领域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全面认识这一规律提供 了实验、数学、经济学方面的条件。及至上世纪中叶,一些科 学家、数学家和经济学家已从五个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思想。
第四节 土地集约利用的方式及案例
腾笼换鸟 “腾笼换鸟”即对存量土地低效或淘汰企 业用地采取经济行政措施予以腾退,迁移进新的好项 目。
历史原因使得许多产能较低的企业占用大量便宜的土地,造成土 地利用率低下。将现有效益较差、产能较低的企业迁出或者置换 到较边缘的区域,中心位置、优良地段安排给综合实力强、产业 导向符合园区规划的潜力公司,是提高用地效益的最直接有效措 施。 “腾笼换鸟”方法在实施中可以通过“开发区倒贴资金送走企 业”、“动迁回购”、“拍卖回购”、“协议回购”、“违约回 购”、“到期回购”等多种办法,部分开发区如上海闵行经济开 发区在这方面已经有了比较成功的尝试。
二、报酬的实质及其形态
报酬(实物形态) =
产出的实物量
某单项变动生产要素的实物量
报酬(价值形态) =
产出物的价值(或产值) 某单项变动生产要素的价值量
报酬(价格形态) =
产出物的价格(或货币额) 某单项变动生产要素的价格(或货币额)
实物形态的报酬含义是:一定数量的实物产品,是由变动 生产要素和不变生产要素共同决定的。
提高工业用地控制指标
根据国土资源部下发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6.1款,影 响土地集约程度的各个因素,包括反映土地闲置率的土地开发程度、 反映土地使用合理性的用地结构状况、反映土地产能的工业用地投入 产出效益等。其中,容积率、建筑密度、投入强度等建设用地控制指 标,决定着具体建设项目用地总面积,对土地利用的效率有着根本性 的影响。如果在土地出让环节对这些指标进行更加严格的控制,将会 大幅度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例如,可以适当提升容积率标准,目前工业用地的容积率与非工业 用地有很大的差距,即使考虑工业建筑自身要求因素,工业用地容积 率指标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实际中可 能表现为某类行业的投资强度),也可以进行更高标准的要求,今年 年初国土资源部做出的食品制造业在一类地区投资强度从不低于1680 万元/公顷调高到不低于1932万元/公顷标准就是一个很好的措施。
承认土地报酬的递增性 不否认土地报酬的递减性
明确临界限的动态性
五、正确认识土地肥力
土地肥力,土地生产某种产品的潜在能力。指的是土地的经济 肥力。土地经济肥力是由土地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构成的综合 体。
土壤耕种前的化学结构是自然肥力,它是形成经济肥力的基础。自然肥 力能被利用到什么程度,除了与农业化学和农业机械的发展水平有关外, 还与种植什么作物,即用途有关。因为,不同作物对土壤养分的需求 (即吸收能力)也不相同。 人工肥力就是指投入土地的劳动、科学技术和资本(包括农业机械、耕 种方法、化肥、农家肥等)。 因此,耕种后的土地肥力已不单是自然肥力或人工肥力,而是自然肥力 和人工肥力相交融而形成的经济肥力。人工肥力要“同化”在土壤的自 然肥力中,与自然土壤“合二为一”形成土地的经济肥力。

第三节 实现土地集约经营的途径
一、农业土地的集约利用
①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全年光能利用率 ②增加单产,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
③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土壤潜在生产力
④多层次利用光能空间,进行立体开发,提高单位面 积的光能利用率
二、非农用土地的集约利用
非农用土地的集约利用就是力争获取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最大经济 效益。 ①应适当控制大城市,适度发展中小城市,城镇适当集中, 建立合理的城市规模结构,充分发挥城市规模效益,节省城 市建设用地; ②在城市内部,首先要搞好城市规划,进行综合利用,以提 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保证城市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和前提。 ③城市土地利用应向立体化发展。要向地上空间发展,在保 持城市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建筑密度和高度。 城市土地利用还应向地下发展,修筑地下铁道、地下隧道、 地下商场、地下车库等。
二、土地利用集约度与集约利用形式
土地利用集约度: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单位面积的土地上 投放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
相对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投入的资本较多时,这种土地集约利 用形式称为资本集约型; 反之,单位土地面积上酬递减规律
六、几点启示
(1) “土地报酬”和“土地肥力”不是同一概念,土地报酬是指土地的产出与土地 投入的对比关系;而土地肥力是指土地生产某种产品的潜在能力。 (2)“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命题并没有准确表达该规律的本质。该规律的本质应是 “变动要素的报酬变化规律”。 (3)“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不是针对人类生产的历史过程而言的,而是就某一个生 产单位、在一定不变要素的条件下,因投入变动要素(如劳动力)的数量不同, 而导致的总产出量和变动要素的边际产量不同。 (4)“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应属于与生产关系无关的生产力范畴,它为人们找出资 源的最佳组合及最佳投入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5)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了,并不能说土地肥力就提高了。土地单产的提高,也并 不完全是由于土地肥力的提高。从近代和现代的农业生产情况来看,土地单产的 提高,重要的一条是由于生物技术革命培育出了光合能力强、耐瘠能力高的新品 种。况且,这些也不在“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研究之列。当然,也就不能用这 些科技成果来批驳“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