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及答案
实验结论
像铜丝、铁丝 、铝丝这样的材料容易导电,称之为导体。像木条、塑料棒、橡皮筋这样的材料不易导电,称之为绝缘体。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四年级(下)
时间
记录人
实验名称
制作小台灯
指导教师
实验器材
( 导线 )、(电池)、纸杯、( 开关 )、
(小灯泡)、底座、支架、绝缘胶带等。
实验现象
1、木块上的连线在(匀速)移动时保持(平行)。
2、钢尺上标记的点,在一定的运动轨迹作往复运动。3、叶片上的两个标记点始终围绕风车的轴心作圆周运动,且标记点的相对位置没有改变。
实验结论
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动)、(振动)、(转动)等。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四年级(下)
时间
记录人
实验名称
声音产生的秘密的实验
实验现象
1、矿泉水瓶会被皮球(击倒)。
2、核桃会被小锤(砸破)。
实验结论
运动物体具有(能量)。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四年级(下)
时间
记录人
实验名称
物体运动形状的实验
指导教师
实验器材
小木块、(钢尺 )、(小风车)等。
实验过程
1、在木块的一个面上任意位置标出两个点,并将两个点用直线连起来,再将木块放在平滑的桌面上推动,观察连线现象。2、在钢尺上做好红色标记,一只手将钢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另一只手拨动伸出桌面的部分,观察红色标记的现象。3、在风车两个扇叶上分别做好标记,再用嘴吹动风车,观察风车上两个点的运动轨迹。
2、改变振动物体的长短、粗细可以改变声音的高低。物体长时,振动频率慢,发出的声音低;物体短时,振动频率快,发出的声音高。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学计划(8篇)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学计划(8 篇)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学计划(8篇)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学计划(8篇)
四年级的学生求知欲很强,对科学也很有兴趣,相信他们一定会在教师的带领下喜欢科学这门课程。下面是小 编为你准备的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学计划,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学计划1
二、本册总目标
通过本册学习,使学生:
能根据以有的生活经验并通过观察和实验,对周围事物的变化过程和特点进行观察、记录;能通过多种途径获 取事物变化的信息,利用简单工具(包括自制的)对一些变化进行定量的测量;能利用语言或图表描述、展示各种天 气、生物生长、物质状态等变化,并能通过分析数据或图表,找出变化的规律;能通过亲历各种活动,搜集各种变 化现象的有关资料,并尝试探究、解释变化的原因。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 、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 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四、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 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
(1)实验名称:通过活动体验关节的作用实验目的:体会关节的作用实验器材:回形针,豆子,小口瓶实验步骤:1、绑住食指关节,然后写字,穿回形针“项链”、把豆子放进小口瓶;2、绑住腕关节和指关节,然后系鞋带、拉拉链、写字;3、绑住膝关节,走路、下蹲;4、将你的脚尖踮起,然后迅速落下。
比较一下在身体挺直和膝关节弯曲两种状态下做这个动作,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实验现象:没有被用材料固定前的关节能弯曲,用材料固定后的关节不能弯曲。
结论:如果没有关节,身体就会变得僵硬。
关节有运动、缓冲的作用。
(2)实验名称:做手臂活动模型实验目的:体会肌肉和关节的运动实验器材:绳子、硬纸板、铆钉(细铁丝)实验步骤:1、剪两条硬纸板,其中一条是另一条的两倍宽。
把宽的硬纸板沿长边对折,窄的一端剪圆后夹在对折纸板中间,用铆钉固定。
2、剪下两段一样长的绳子,分别粘在两侧的纸板上。
3、拉动绳子,活动手臂模型。
实验现象:拉动绳子,手臂就会弯曲,手臂打直,绳子就变直了。
结论:纸板相当于骨头,绳子相当于肌肉,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骼运动。
关节能使人做多种运动方式。
(3)实验名称测走路的速度实验目的:在测量中感受速度的快与慢实验器材:秒表、米尺、粉笔实验步骤:1、用米尺测出5米距离。
2、用正常步伐走5米,测量需要时间为()。
比正常步伐快一些走5米,测量需要时间为()。
3、用正常步伐走5秒,能走()米;比正常步伐慢一些走5秒,能走()米。
4、记录、交流。
实验现象结论:在相同距离情况下,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相同时间情况下,所走距离越长,速度越快。
(4)实验名称小车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目的:开展对比实验研究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秒表、小车、尺子、钩码、砝码盒实验步骤:1、在桌面上定好距离,确定起点和终点;2、挂2个钩码,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时间为();挂3个钩码,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时间为();挂4个钩码,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时间为();3、实验反复做几次;计算出平均数并比较;4、记录,交流;5、整理实验材料,保持整洁实验现象结论: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其他因素不变)(5)实验名称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目的: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线越长,摆得越慢;反之摆得越快实验器材:不同长度的线、钩码实验步骤:1、做一个摆,并明白一个来回算一次;2、用摆线30厘米的摆实验,测量15秒可摆动多少次?3、用摆线15厘米的摆实验,测量15秒可摆动多少次?4、记录、比较摆的次数;5、整理实验材料,保持整洁。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全部)
科学实验报告单(6)
科学实验报告单(7)
科学实验报告单(8)
科学实验报告单(9)
科学实验报告单(10)
科学实验报告单(11)
科学实验报告单(14)
科学实验报告单(16)
科学实验报告单(17)
科学实验报告单(18)
科学实验报告单(19)
科学实验报告单(20)
科学实验报告单(21)
实验四:辨别食物的营养成分(10分)
实验材料:花生米、瓜子、馒头、面包、土豆……白纸、碘酒、滴管。
实验步骤:
1、辨别脂肪:(4分)
①去掉花生米的种皮,用它在白纸上挤压、滑动,观察现象。
②去皮的瓜子在白纸上挤压、滑动,观察现象。
③花生米、瓜子在白纸上留下油渍说明含有脂肪。
2、辨别淀粉:(4分)
①掰一小块馒头,在馒头上滴1-2滴碘酒,观察现象。
②将碘酒滴在其他食物上,观察现象。
③淀粉遇碘会变蓝,馒头、土豆等食物变成蓝色,说明这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3、整理实验材料。
(2分)。
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水的状态变化。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水的状态变化,了解水的凝固和蒸发过程。
实验材料,水、冰块、热水壶、玻璃杯、温度计、铝箔纸。
实验步骤:1. 将一些冰块放入玻璃杯中,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2. 将热水倒入另一个玻璃杯中,同样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3. 用铝箔纸将一个玻璃杯完全包裹起来,观察一段时间后,记录玻璃杯外的变化。
4. 观察冰块逐渐融化的过程,记录融化所需的时间。
5. 观察热水中水蒸发的情况,记录水蒸发所需的时间。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了水的状态变化。
当冰块放入玻璃杯中时,温度计显示水温开始下降,冰块逐渐融化成水。
我们记录下了融化所需的时间,并发现在铝箔纸包裹的玻璃杯外并没有水珠出现,说明水没有蒸发出来。
而另一个玻璃杯中的热水在一段时间后,我们观察到了水蒸发的现象,记录下了水蒸发所需的时间。
实验分析: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到了水的凝固和蒸发过程。
在冰块融化的过程中,水从固态变为液态;而在热水蒸发的过程中,水从液态变为气态。
我们也明白了在不同温度下,水的状态会发生变化,冷水会融化成水,热水会蒸发成水蒸气。
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水的状态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会了如何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更加认真地对待科学实验,积极参与实验,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实验小结:本次实验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水的状态变化是如此神奇和有趣。
在实验中,我们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能继续保持好奇心,勇于探索,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水的状态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会了如何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更加认真地对待科学实验,积极参与实验,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能继续保持好奇心,勇于探索,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人教版四年级科学实验演示实验1 水的蒸发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水蒸发过程中伴随热量变化。
实验材料:温水、相同的温度计两支、烧杯实验过程:1.选两只相同的温度计,分别记下当时所显示的温度。
2.将其中的一支温度计在烧杯中的温水中蘸一下取出,仔细观察两只温度计的变化。
3.整理材料。
实验现象:浸湿的温度计所显示的温度会下降。
没浸湿的温度计的示数没有发生变化。
实验结论:蒸发吸热。
使用温度计注意: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玻璃泡浸入水中,不要碰容器的底和壁。
3、读书时,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2雨的形成实验目的:模拟雨的形成〔认识水的循环〕。
实验材料:烧杯2个、玻璃片2、温水、试管夹实验过程:1、向同样大小的两个烧杯中倒入同样多的温水。
2、将其中一个玻璃片在酒精灯上加热。
〔注意均匀受热〕3、同时盖上大小相同冷热不同的玻璃片,观察两片玻璃下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冷的玻璃片下有水珠生成,并有水滴落下。
实验结论:雨可能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0°C以上〕凝结成小水滴,并不断地从空中落下来形成的。
考前须知:酒精灯的使用应用外焰加热,用灯帽熄灭酒精灯,使用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
酒精灯的使用步骤演示:①左手扶灯身,右手摘下灯帽,口朝下扣放在桌上。
②划着火柴,从侧面接近灯捻点燃酒精灯。
③甩灭火柴,将熄灭的火柴梗投入污物桶。
④讲解火焰的分层,指出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要使用外焰。
⑤熄灭酒精灯时,左手扶灯身,右手取灯帽,快而轻地盖上,待火焰熄灭后,提起灯帽,再盖一次。
〔2〕注意:①使用前检查灯捻,除掉烧焦局部,剪齐灯捻。
②灯身内酒精,最多不要超过灯身的2/3,不能少于1/4。
③取灯盖或熄灭酒精灯时,一定扶好灯身,以免将酒精灯弄倒。
④绝对禁止用一盏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灯身内的酒精燃烧而发生爆炸。
⑤万一灯内酒精洒出,使桌面或其它物体着火,不要慌张,要迅速用湿抹布盖灭。
还可以按如下操作:实验目的:模拟雨的形成〔认识水的循环〕实验材料: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烧杯、小金属盘、水、冰、试管夹、没尖的钉子等。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记录单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记录单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记录单序言在四年级下学期,我们学习了许多有趣的科学知识,其中实验是我们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实验中,我们不仅可以观察到现象,还能理解背后的原理,更加深入的了解科学知识,因此,我在此记录下了我们在这个学期所做的科学实验。
实验一:折射材料:笔、纸、水方法:将笔直插到一杯水中,观察到笔看起来弯曲了。
结果:我们发现物体在不同介质中传递时,因为不同介质的折射率不同,会导致物体放映出来的形状不同,因此笔在水中看起来弯曲了。
实验二:空气氧气的存在材料:蜡烛、无烟杯、纸片方法:将蜡烛点燃,并且盖住烛芯的无烟杯上,观察蜡烛火熄灭过程中出现的纸片。
结果:我们发现在蜡烛火熄灭的过程中,纸片上会出现黑色的烟灰,这就说明了空气中存在氧气,是支持燃烧的一个重要元素。
实验三:电流材料:灯泡、电池、铜线方法:将电池的两端分别连接上两段铜线,并且将灯泡也和铜线连接在一起,开启电路。
结果:我们发现灯泡亮了起来,这说明了电路中通电时可以通过铜线,绕到灯泡中,使灯泡亮起来,这就是电路所运作的原理。
实验四:水的沸腾材料:烧杯、水、热板、温度计方法:将水加入烧杯中,将烧杯放置在热板上并加热,观察到水开始沸腾的温度。
结果:我们发现水开始沸腾的温度是100摄氏度,这是水在大气压下的沸点温度。
同时,我们也学到了水的沸腾是因为水分子被加热后产生的蒸汽向上冲击,使水开始沸腾。
实验五:气体的扩散材料:两个手帕、漂白水方法:将两个手帕分别加入漂白水中,一个手帕挂在房间内,另一个手帕挂在窗户外,观察漂白水的扩散情况。
结果:我们发现这两个手帕都干了,漂白水的气味也扩散到了整个房间。
这说明了气体的分子是非常微小的,可以快速扩散到空气中,填充整个空间。
结论通过这些实验,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了许多科学知识和实验原理。
同时也了解到了实验和探索的魅力,让我们更加热爱科学。
小学四年级的科学实验
小学四年级的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实践操作,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培养他们的观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几个适合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科学实验。
实验一:浮力实验实验目的:了解物体的浮力和沉力。
实验步骤:1. 准备一盆水,放入一些小玩具或金属块。
2. 观察小玩具或金属块在水中的状态。
它们会浮起来还是沉下去?3. 尝试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观察对浮力的影响。
4. 记录观察结果,并思考浮力和沉力的原理。
实验二:植物的生长实验实验目的:探究植物的生长条件。
实验材料:土壤、花盆、小植物种子。
实验步骤:1. 在花盆中放入适量的土壤,让其湿润。
2. 播种小植物种子,覆盖一层薄土。
3. 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每天浇水。
4. 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每天的观察结果。
5. 思考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如阳光、水分和养分。
实验三:水的沸腾实验实验目的:观察水的沸腾过程。
实验材料:烧杯、火源、水。
实验步骤:1. 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
2. 将烧杯放在火源上加热。
3. 观察水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水开始冒泡并沸腾的时候。
4. 记录水的沸腾温度和观察到的现象。
5. 思考水沸腾的原因和液体在受热时的特性。
通过以上三个实验,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提升实验操作的能力和观察记录的能力。
这些实验既能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又能帮助他们理解科学原理。
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安全性和实验环境的整洁。
实验前,可以让学生自行提出假设并写下预测结果,通过实验后的对比分析,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科学实验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和实验探索能力。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亲身感受科学的乐趣,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因此,小学四年级的科学实验应该得到重视,为学生打下科学学习的坚实基础。
总结:科学实验在小学四年级的科学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水的循环。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水的循环过程。
实验材料,玻璃杯、水、保鲜膜、橡皮筋、小太阳灯。
实验步骤:
1. 将玻璃杯中注入适量的水,然后用保鲜膜盖住杯口,并用橡皮筋固定。
2. 将小太阳灯放在玻璃杯上方,让它照射一段时间。
3. 观察玻璃杯内部和保鲜膜上的变化。
实验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保鲜膜上出现了水滴,而玻璃杯内部也有水汽凝结在杯壁上。
这说明水在受热后变成了水蒸气,然后在遇冷处凝结成水滴,这就是水的循环过程。
实验分析: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水的循环过程。
当水受热后,变成水蒸气上升到空气中,遇冷后凝结成水滴,最终形成云层。
当云层中的水滴足够大时,就会下雨,水回到地面,再次进入水循环过程。
实验心得: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不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水的循环过程,也明白了水对于我们生活和自然界的重要性。
希望我们能珍惜水资源,保护环境,让水的循环过程永远持续下去。
结语:
水的循环是一个非常神奇的过程,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实验报告单
以下是四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实验报告单的参考样本:
实验报告单
1. 实验名称:观察蚂蚁
实验材料:放大镜、蚂蚁、玻璃瓶、纸巾、笔
实验步骤:
1. 找一只蚂蚁,放在玻璃瓶里,观察它的身体结构。
2. 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细节,如触角、脚、口等。
3. 用纸巾记录下观察到的蚂蚁的特征。
4. 用笔记录下观察到的蚂蚁的行为,如走路姿态、觅食方式等。
实验结论:
蚂蚁是一种社会性昆虫,它们的身体结构适应了觅食和生存需要,具有独特的特征和行为。
通过观察蚂蚁,可以了解到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生命现象。
2. 实验名称:测量温度
实验材料:温度计、笔、纸巾
实验步骤:
1. 找一只温度计,将其放入冰箱冷冻室中。
2. 等待一定时间后,将温度计取出,记录下显示的温度。
3. 用纸巾擦拭温度计表面,观察温度变化。
4. 将温度计放入沸水中,重复以上步骤。
实验结论: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通过测量温度可以了解到物体的热力学性质和变化规律。
在实验中,通过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可以学习到温度的测量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
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报告范例大全
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报告范例
大全
实验一:植物的呼吸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绿萝植物的吸氧和排气现象,了解植物的呼吸过程。
实验材料:
绿萝植物、透明塑料袋、橡皮筋、透明、水
实验步骤:
1. 将绿萝植物放入透明中;
2. 用透明塑料袋将封口,并用橡皮筋固定;
3. 等待几个小时,观察透明内的变化;
4. 记录植物放入前后的外观变化。
实验结果:
1. 实验开始时,绿萝植物外观正常;
2. 经过几个小时,透明内出现水汽,绿萝植物外观发生了变化。
结论:
由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吸收了周围的氧气,并排出了二氧化碳,导致透明内水汽的出现和绿萝植物外观的变化。
实验二:水的三态变化
实验目的:
观察水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三态变化。
实验材料:
水、冰块、电热水壶
实验步骤:
1. 将水倒入电热水壶中,并调至不同的温度;
2. 将冰块放入一个中;
3. 将温度逐渐提高,观察水和冰的变化;
4. 记录水的变化过程和外观特点。
实验结果:
1. 在低温下,水变成冰块,形状呈固态;
2. 在适中的温度下,水呈液态,流动性强;
3. 在高温下,水变成水蒸气,呈气态。
结论:
水在不同温度下存在三态变化,从低温到高温分别为固态、液态和气态。
...
(继续编写其他实验报告范例)。
【小学科学】新部编版四年级科学上、下册必背科学实验完整版
【小学科学】新部编版四年级科学上、下册必背科学实验完整版科学实验是小学科学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和科学思维的惯。
下面是新部编版四年级科学上、下册必背的科学实验完整版。
上册实验一:观察萌发的种子实验目的:通过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
实验材料:种子、湿纸巾、透明塑料盒。
实验步骤:1. 将湿纸巾铺在透明塑料盒的底部。
2. 将种子均匀地摆放在湿纸巾上。
3. 用湿纸巾轻轻地覆盖种子,保持湿度。
4. 每天观察并记录种子的变化。
实验二:观察鱼儿的呼吸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鱼儿的呼吸,了解鱼类的呼吸方式。
实验材料:透明、水、活鱼、凉水和热水。
实验步骤:1. 将透明里加满水。
2. 将活鱼放入中。
3. 用凉水和热水调节中的温度。
4. 观察鱼儿的呼吸频率和水的变化,并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三:比较不同物体的音量实验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音量,了解物体对声音的影响。
实验材料:勺子、玻璃杯、碗、塑料瓶。
实验步骤:1. 用勺子分别敲击玻璃杯、碗和塑料瓶,记录发出的声音。
2. 比较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响亮程度。
3. 思考为什么不同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
下册实验一:测量水的沸点和凝固点实验目的:通过测量水的沸点和凝固点,了解水的物态变化。
实验材料:酒精灯、水、温度计。
实验步骤:1. 将水倒入锅里,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2. 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直到水开始沸腾。
3. 记录水沸腾的温度。
4. 再次加热水,待水完全沸腾后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沸点。
5. 将水放入冰箱冷冻,直到水开始冻结。
6. 记录水凝固的温度。
实验二: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实验材料:苗盆、土、苗种、水和阳光。
实验步骤:1. 将苗种种在苗盆中的土里,轻轻浇水。
2. 将苗盆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
3. 每天浇水并观察苗种的生长情况。
4. 记录苗种的生长高度和叶片的颜色变化。
实验三:探索物体的浮力实验目的:通过探索物体的浮力,了解物体浮在液体中的原因。
小学四年级科学小实验故事(3篇)
小学四年级科学小实验故事(3篇)故事一:吹不破的气球实验目的:通过气球实验,让同学们了解空气的压力和气球材质的特性。
实验材料:气球,吸管,锥子,胶带。
实验步骤:1. 同学们先将气球吹起来,观察气球的形状。
2. 用锥子在气球上刺一个小孔,然后用吸管向气球内部吹气。
3. 观察气球虽然有孔,但依然不会塌陷,反而变得更加坚挺。
实验原理:气球内的空气压力大于外部空气压力,所以气球不会塌陷。
实验心得:同学们通过实验,了解到空气的压力和气球的材质特性,增强了探索科学的兴趣。
故事二:神奇的水实验目的:通过水的实验,让同学们了解水的性质和特点。
实验材料:水,杯子,盐,糖,色素。
实验步骤:1. 同学们先将水倒入杯子中。
2. 向水中加入盐,观察水的变化。
3. 向水中加入糖,观察水的变化。
4. 向水中加入色素,观察水的变化。
实验原理:水是一种极好的溶剂,能溶解许多物质。
实验心得:同学们通过实验,了解到水的性质和特点,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
故事三:纸飞机飞行大赛实验目的:通过纸飞机实验,让同学们了解飞行原理和飞机设计。
实验材料:纸张,剪刀,胶带。
实验步骤:1. 同学们先用剪刀将纸张剪成纸飞机的形状。
2. 用胶带将纸飞机粘贴牢固。
3. 在操场上举行纸飞机飞行大赛,看谁的纸飞机飞得最远、最稳定。
实验原理:纸飞机飞行依靠的是空气动力学原理,机翼形状和角度、重量分布等都会影响飞行效果。
实验心得:同学们通过实验,了解到飞行原理和飞机设计,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以上就是小学四年级的科学小实验故事,希望同学们在实验中体会到科学的乐趣,激发对科学的热爱。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全部)
1、用放大镜观察每一种岩石。
2、用胶头滴管将稀盐酸分别滴在每一块岩石上。
3、采用其他办法识别出所提供的花岗岩、石灰岩、砾岩和砂岩。
观察到的现象:花岗岩上有、、。将稀盐酸滴在石灰岩上出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19
四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观察花岗岩
实验目的:了解花岗岩的组成。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通过自主检测学会科学的检测方法-----;推导——通过检测,,验证——打开盒子验证检测结果的正确性以及同一个结果方法。
科学实验报告单〔10
四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
实验目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用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的电路。
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灯泡、灯座各2个、导线4根。
2、先预测再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中所发生的故障。
3、说出故障原因,并且采用替换法把电路重新接亮。
4、拆分器材
5、整理器材。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7
四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检测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目的:能依据检测一块橡皮的"科学规范"计划去检测更多的物体,能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并提出问题。
观察到的现象:摩擦后的塑料梳子吸上了。
实验结论:梳子摩擦后吸上了轻小物体,说明梳子摩擦后产生了。
科学实验报告单〔2
四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科学实验是孩子们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在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中,有一系列丰富有趣且富有教育意义的实验,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实验一:探究种子的萌发实验材料:绿豆种子、培养皿、纸巾、水实验步骤:1、在培养皿中铺上湿润的纸巾。
2、将适量的绿豆种子均匀地撒在纸巾上。
3、再在种子上覆盖一层湿润的纸巾。
4、每天观察并记录种子的变化。
实验现象:经过几天的观察,会发现种子逐渐吸水膨胀,然后种皮破裂,长出胚根和胚芽。
实验结论: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
这个实验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到植物生命的起始阶段,培养他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好奇。
实验二:研究固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材料:铜球、铁环、酒精灯、冷水实验步骤:1、常温下,将铜球刚好能通过铁环。
2、用酒精灯加热铜球一段时间。
3、尝试将加热后的铜球通过铁环,观察能否通过。
4、把加热后的铜球放入冷水中冷却,再尝试通过铁环。
实验现象:加热后的铜球无法通过铁环,冷却后又能通过。
实验结论: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能深刻理解物体受热体积膨胀、遇冷体积收缩的特性,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实验三:观察物体的导电性实验材料:电池盒、电池、导线、灯泡、不同材料的物体(如塑料棒、金属棒、木棒、橡皮等)实验步骤:1、组装好电路,使灯泡发光。
2、分别将不同材料的物体接入电路中,观察灯泡是否发光。
实验现象:金属棒接入电路时灯泡发光,而塑料棒、木棒、橡皮等接入时灯泡不发光。
实验结论: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
这个实验帮助孩子们区分导体和绝缘体,了解生活中常见材料的导电性能,增强他们的安全用电意识。
实验四:模拟月球上环形山的形成实验材料:托盘、细沙、大小不同的石子、球实验步骤:1、在托盘里铺上一层细沙。
2、用大小不同的石子或球从不同高度丢向细沙。
3、观察细沙表面形成的坑洼。
实验现象:细沙表面出现大小、深浅不同的坑洼。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操作步骤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操作步骤实验1(教材实验)(第1课)实验名称:液体热胀冷缩实验实验材料:玻璃小药瓶、插有细管的瓶塞、红(蓝)墨水、酱油或醋、热水、冷水、烧杯实验过程:1.把小药瓶中加满红墨水.盖上瓶塞放入热水中.发现液面上升.2.再把小药瓶放入冷水中.发现液面下降.3.用酱油或醋再重复以上实验.实验结论: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注意事项:防止被热水烫伤实验2(拓展制作)(第1课)制作名称:自制温度计制作材料:教参16页自制温度计【制作材料】找一个盛过青霉素的小瓶.准备一支用完了的透明针管中性笔芯(含笔尖密封的塑料帽)和一杯茶水.【制作方法】1.把针管笔尖从橡皮瓶盖下部穿向上部(可用铁圆规脚先打一个小孔.但要确保笔芯与瓶盖密合).套上密封塑料帽.2.把茶水倒一些到小瓶内盛满.滴一滴红墨水或蓝墨水将水染色.3.盖上插有笔芯的橡皮瓶盖.并盖紧.以保证密封性.注意不要弄湿桌面.自制温度计就这样做成了.4.然后.将小瓶先放入预制温度的热水里.后放入预制温度的冷水里.观察到的水柱变化范围.划上相应刻度.根据两次温度差值均分标记范围的刻度.这样一个简单测量温度的温度计就制作成功了.实验3(教材实验)(第2课)实验名称:气体热胀冷缩实验【实验材料】锥形瓶、大烧杯、小气球、开水、冷水【实验操作】1.把小气球的口套在锥形瓶口并用细线扎紧.2.把锥形瓶放入烧杯后.向烧杯内倒开水.观察气球有什么变化.3.把锥形瓶从烧杯中取出.放入装冷水的烧杯.观察气球有什么变化.【实验现象】原来垂下的气球慢慢胀大竖立起来.把锥形瓶从烧杯中取出后.放入装冷水的烧杯.气球又迅速变小.【实验结论】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注意事项]1.气球准备用过的.2.锥形瓶与气球的连接处不能漏气.为使现象明显.可预先向瓶内吹一些气.3.锥形瓶可用开口较小、容量较大的其他薄壁玻璃瓶代替.【补充方法】方法一:变脸奶盒:密封的瘪了的奶盒放入热水胀起来.放入冷水又瘪了.方法二:硬币跳舞:把一枚硬币放在塑料瓶口.把瓶子放在热水中.方法三:会移动的红水:烧瓶上插带胶塞的玻璃弯管.水平方向的管中放入一滴红水.手握烧瓶看现象.放入冷水又会怎样?方法四:小喷泉实验:烧瓶内放少量水.插入带玻璃管的胶塞.烧瓶放入热水.形成喷泉.【生活现象】瘪了的乒乓球用热水烫复原.打不开盖的瓶子.用热水烫一下.易开启.实验4(教材实验)(第2课)实验名称:固体热胀冷缩实验基本方法:【实验材料】铁架台、固体体胀演示器(金属球、套圈)、酒精灯、盛有冷水的杯子.【实验操作】1.尝试让金属球穿过套圈.2.把金属球挂在铁架台上.调整好高度.3.用酒精灯(外焰)给金属球加热3—5分钟.4.(迅速)再次尝试让金属球穿过套圈.观察是否能穿过.5.把加热后的金属球放入冷水中.然后穿过套圈.看是否穿过.【实验现象】金属球加热后就无法穿过套圈了.受冷后则又能穿过.【实验结论】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注意事项] 对金属球加热的时间.师在课前要多做几次.做到心中有数.【补充方法】方法一:铜垫圈或硬币过关卡:木板上钉两枚小铁钉.距离正好通过垫圈.垫圈烧热后能否通过.放入冷水后再试.方法二:木板上钉两个小钉.钉距约20厘米.细铜丝绷紧在两钉上.酒精灯来回加热铜丝.观察铜丝的变化.熄灭酒精灯.又有什么变化?注意实验时不要烧到木条.铜丝要绷紧.方法三:【实验材料】注射器、热水、冷水【实验操作】1.将注射器活塞拔下、放入再拔下2.将活塞放入热水中.过一会儿插入注射器观察3.将活塞放入冷水中.过一会儿插入注射器观察【实验现象】活塞在热水中浸过后.不能插入注射器.放入冷水浸过后又能插入.补充:3课认识岩石采集、观察岩石【实验目的】采集并研究各种各样的岩石【实验材料】各种各样的岩石、盐酸、滴管、锤子、小刀、盐酸.【观察、实验步骤】1.请你到旷野、山区或海岸寻找岩石.尽可能多采集些不同种类的岩石.2.用水冲洗并检查每块岩石.摸摸每块岩石.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观察它的棱角.是圆的还是尖的?用刀片、铜钥匙、手指甲刻划每块岩石.测试其硬度大小.每块岩石的颜色又是怎样的?3.观察岩石的内部.用手掰开或者是用锤子敲开每块岩石.看看岩石的内部有什么东西?岩石内部和外部的颜色是相同的吗?有小沙粒掉下来吗?4.在每块岩石上滴一滴盐酸(注意安全).冒泡吗?放大镜的使用放大镜是简单的放大仪器.它的主要部分是一个两面凸的透镜.一般的放大镜能够将物体放大5~10倍.也有能放大20~30倍的.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一般5倍以下的放大镜使用时.可将放大镜放在被观察的物体上.上下移动直至看清楚为止.10倍以上的放大镜如果也用同样的方法.往往使观察对象变形.因此.应将放大镜放在眼前.再用另一只手移动观察对象直至看清楚为止.实验5(教材实验)(第6课)实验名称:气温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实验材料】酒精灯、火柴、镊子、小块岩石、烧杯、冷水【实验操作】1.用镊子夹住一小块岩石在酒精灯上烧一会.然后立即把它放入冷水中.观察有什么变化.2.反复做几次.观察这块岩石有什么变化.【实验现象】岩石的表面出现裂缝.而且裂缝越来越大.甚至一块块往下掉碎石屑.【实验结论】气温变化会对岩石有破坏作用.【注意事项】最好用有点风化的页岩.否则加热时间长.效果不好.链接:当岩石受热时.体积膨胀.由于岩石从表面到内部受热程度不一样.因此整块岩石各部分的膨胀程度也就不同;当岩石受冷时.体积收缩.同样.由于从岩石表面到岩石内冷的程度不一样.整块岩石各部分收缩程度也就不同.时间长了.岩石各部分总是涨缩不均.内部结构就会受到破坏.产生裂缝.甚至脱落下碎石屑.实验6(教材实验)(第7课)实验名称:土壤成分分析实验【实验材料】烧杯、玻璃棒、铁架台、酒精灯、滴管、铁盘、玻璃片、一小块土壤、玻璃板【实验操作】1.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观察有什么现象.2.用玻璃棒搅拌烧杯里的水.然后静置.观察有什么现象.3.用滴管取上层清液锝在玻璃片上.将有水滴的玻璃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什么现象.4.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活烧.观察有什么现象.闻一闻.有什么气味.5.把土壤放在烧杯里.盖上玻璃.用酒精灯加热.观察有什么现象?(或者用透明塑料袋装上土密封.然后放在阳光下照射.观察有什么现象?)【实验现象及结论】1.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会发现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里有空气.2.搅拌静置后.会发现土壤分层沉降.下层是粗粒的沙.上层是很细的黏土.这说明土壤中含有颗粒较大的沙和很细的黏土.3.烧干水后.发现玻璃片上就会有一些“脏”的痕迹.这说明土壤中含有能溶解于水的物质.如无机盐.4.把土壤放进铁盘里用火烧.发现冒烟.有气味.烧过以后土壤颜色变浅了.说明土壤里含有能燃烧的物质―――腐殖质.5.把土壤放在烧杯里.盖上玻璃.用酒精灯加热.可以看到杯壁和玻璃板上有凝结的小水珠.链接:土壤的组成.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物质组成的.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微生物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空隙中的空气.实验7(教材实验)(第8课)实验名称:土壤性质实验实验材料:砂质土、壤土、黏质土.去底塑料瓶、纱布、玻璃杯、支架实验步骤:教参93页土壤性质实验【实验目的】探究三种土壤的特点.【实验材料】砂质土、壤土、黏质土.去底塑料瓶、纱布、玻璃杯、支架.【实验步骤】1.把三个同样大小的去底塑料瓶用纱布扎好口.倒放在支架上.并分别加入同样多的砂质土、壤土、黏质土. 2.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实验现象】砂质土渗水最快.粘质土渗水最慢.壤土渗水适中.停止滴水后.盛砂质土的瓶子内剩下的水最少.盛黏质土的瓶子内剩下的水最多.盛壤土的瓶子内剩下的水适中.【实验结论】砂质土:渗水快.保水性能差.壤土:渗水中.保水性能中.黏质土:渗水慢.保水性能好.实验8(教材实验)(第9课)实验名称:土壤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实验材料:教参98页【实验目的】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实验材料】砂质土、壤土、黏质土.花盆、豆苗.【实验步骤】1.在三个同样大小的花盆.分别加入同样多的砂质土、壤土、黏质土.2.同时栽入三棵生长情况相同的豆苗.同时浇同样多的水.3.一周后.观察豆苗的生长情况.【实验现象】壤土中的豆苗生长得最好.砂质土中的居中.黏质土中的最差.【实验结论】土壤不同.植物的生长情况也不同.豆苗适于生长在壤土中.实验9(教材实验)(第10课)实验名称:水土流失实验教参105页【实验目的】探究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实验材料】两块木板.上面铺着同样厚的土.一块没有植物.一块长有青草;喷壶;量筒;烧杯.【实验步骤】1.两块木板.上面铺着同样厚的土.一块没有植物.一块长有青草.把两块木板倾斜相同的角度.2.同时用喷壶浇同样多的水.用烧杯把流下的水收集起来.3.观察现象.【实验现象】有草覆盖的木板上流下来的水比较少.而且比较清;无草覆盖的木板上流下来的水比较多.而且比较浑浊.【实验结论】水、土、植物是互相依存的.植物可以保护土不被水冲走.同时也使水不致流失.有了土和水植物才能生存.没有植物的保护.土容易被水冲走.同时也使水流失;没有了土和水.植物也不能生存.实验10(教材实验)(第11课)实验名称:光的传播实验教参115、116、117页光的传播实验方法一:【活动目的】研究光的传播路线.【活动材料】三张硬卡纸、蜡烛、小刀.【活动过程】1.用小刀在三张硬卡纸上分别刻出一个小孔.2.点燃蜡烛.放在桌子的一端.3.将三张硬卡纸放在人的眼睛与蜡烛之间.想办法固定住.4.调整硬卡纸.想办法看到蜡烛的火苗.【实验现象】只有当人的眼睛与硬卡纸的三个小孔、蜡烛在一条直线上时.才能看到蜡烛的火苗.【实验说明】光沿直线传播.方法二:【活动目的】研究光的传播路线.【活动材料】纸、电灯(蜡烛或者是某一观察点.如黑板上的字).【活动过程】用纸卷一个直径比眼睛稍大的圆筒.闭上一只眼.用另一只眼先通过这个筒(此时筒是直的)看灯(也可看蜡烛.或者看某一观察点.如黑板上的字).然后再将直筒的前端弯折后观察.【实验现象】通过直纸筒可以看到.而通过弯纸筒则看不到.【实验说明】光沿直线传播.方法三:【活动目的】研究光的传播路线.【活动材料】水槽、水、激光灯、牛奶.【活动过程及发现】在水槽中加上水.用激光灯从水槽的一侧通过水照向另一侧.发现激光灯在水中留下了一束笔直的光束.如果看不清楚.可以向水中加入一些牛奶.再用激光灯照.这时.在水槽中会看到一条很清晰的笔直的光束.【实验说明】光沿直线传播.方法四:把几枚大头针插在纸板上.使后一枚针总是遮住前几枚.然后用直尺测一测.会看到插孔在同一直线上.说明光沿直线传播.实验五:用一只眼看某一物体.把一支笔或一手指放到这只眼前.使眼、笔(或手指)和物体在一条直线上就看不见物体了.说明光沿直线传播.实验11(教材实验)(第12课)实验名称:凹面镜里的颠倒世界教参128页【实验材料】凹面镜.大卡纸.桌子.【实验步骤】1.在窗户边的桌子上放一面凹面镜.让镜面对着窗户.2.把卡纸放在凹面镜的斜对面(可以选取几本书或支架使卡纸立起来).调整凹面镜与卡纸的位置.我们将在卡纸上看到窗户清晰倒立的影像.这是为什么呢?【实验分析】光线落在凹面镜上发生反射.由于凹面镜不能像平面镜那样呈现水平面.因此所有的反射光线组成的影像与入射光线的景象刚好相反.落在卡纸上就形成颠倒的影像实验12(趣味制作)(第12课)名称:自制万花筒教参128、129页【制作材料】三面大小一样的方形镜子.万能胶.硬纸片.剪刀.三角形的透明塑料袋.彩色小纸屑.透明描图纸.【制作步骤】1.用万能胶把三面镜子组成上下中空的三棱柱.镜面朝里.2.用剪刀在硬纸片的中央剪一个小孔.然后将硬纸片贴在三棱柱一端封上.3.将透明塑料袋剪成三角形.大小与三棱镜底部三角形面积一致.将准备好的彩色小纸屑放到透明塑料上.蒙上一片透明描图纸.封好封口.4.将装有彩纸的透明塑料安装在三棱柱的另一个端口.注意让描图纸一面朝外.为了防止漏光.可以找一张不透明的硬纸卷成圆筒.把镜子和装有彩色纸屑的透明塑料的侧面包住.这样一个万花筒就算大功告成了.对着光线.透过小孔.慢慢转动万花筒.镜片不断反射出图案.观看里面非常漂亮的图案.摇一摇.再看.又是另外一幅漂亮的图案.真是妙不可言.【实验分析】根据镜子的成像原理.把万花筒的底部朝向明亮处的时候.光线就会从半透明的描图纸透过去.照在彩色的的碎纸片上.透明塑料中的彩色纸屑被三角形的镜子反射形成影像.三面镜子互相反射.能第二次成像.这些图案规则对称.每一次转动万花筒.彩纸在透明塑料中的排列就不一样.所以在镜子中反复形成的图案也不一样.美不胜收.实验13(教材实验)(第13课)实验名称:光的折射实验教参137、138页【实验材料】透明的玻璃杯.白色的薄纸.剪刀.尺子.彩笔.手电筒.水.【实验步骤】1.把纸剪成“长等于杯的周长、宽等于杯高”的长方形;将纸右半涂黑.在涂黑部分竖着刻一条直缝.把纸贴在杯的外壁.2.让手电筒光的光通过直缝射入杯内.从缝的对面观察.光射在杯壁的什么位置?在杯壁的白纸上做个记号. 3.在杯内倒入水.不改变光射入的方向.观察光射在杯壁的位置是否有变化?【实验分析】倒入水后.光点的位置会偏移.原因是倒入水后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注意手电筒的光线不要垂直射入.否则不会发生偏折.硬币升高准备一只空杯.投入一枚硬币.移动杯子.使你的眼睛刚刚看不到硬币.保持杯子和你的头的位置不变.慢慢向杯中倒水.你居然可以看到硬币了.这和把一根筷子插入水中.筷子看上去变得向上弯折是同样的道理.都是由于光线从一种物质(水)进入另一种物质(空气)时发生了折射.折射光射入眼里.在我们视觉上感觉是杯底的位置升高了一点.你就看到硬币了.房间里的蜃景沙漠旅行者.有时能看到远方的奇景:有湖泊、宫殿和寺院.清澈的湖水倒映着浓密的树影.可是旅行者无论怎么加快步伐.这美好的境地总是可望不可及.原来这是蜃景.是大气造成的一种光学现象.让我们做个实验说明它的成因.在一间不通风的房间里.把一块长1.5米、宽20厘米的平滑薄铁片平放在铁制的小柱子上.铁片上撒上薄薄的一层细沙.犹如沙漠.用深色的纸剪成树和骆驼.贴在毛玻璃上.把玻璃板放在铁片的一端并和铁片垂直.使“树”和“骆驼”露出沙面.在玻璃板的后下方.用一只手电筒向上照射.看上去.好像树木和骆驼后面衬托着明亮的天空一样.然后.在铁片下面加热.如在下面放两个电炉.加热时要注意铁片各处温度均匀.特别是靠近毛玻璃的位置.加热一段时间后.用手靠近沙面.感觉到很热时.贴铁片往毛玻璃方向观察.这时就会发现沙面下方出现树木和骆驼的倒影.好像树木和骆驼在湖水中出现的倒影一样.自然界和实验中出现的蜃景原理都是一样的.观察者观察远方的一棵树.这时贴近地面的空气由于太阳的强烈照射.温度升得很高.空气密度也大.这样由远方树木上下各点所投射的光线.因为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就会发生折射.当光线接近地表面时.就发生了全反射.于是树木上下各点所投射的光线就沿反射的路径到达观察者眼中.在观察者看来.树木就好像搬到了旁边.这就是“蜃景”.同样道理.当物体投射的光线经过下密上疏的空气层时.也会产生折射和全反射的现象.这也是一种蜃景.这种蜃景一般出现在逆温较强的地面.如冷海面和极地冰雪覆盖的区域.实验14(教材实验)(第14课)实验名称:自制彩虹教参146、147页自制彩虹【实验材料】黑色卡片.剪刀.镜子.橡皮泥.白色卡片.手电筒.碗.【实验步骤】1.在黑色卡片上方剪一条水平的隙缝.折起卡片的底部.使卡片能立起来.2.在碗里倒入半碗水.将镜子倾斜45度放在碗里.使之一半在水下.一半在水上.用橡皮泥固定住.3.把黑色卡片立起来.细缝正对着镜子.并将白色卡片放在它前面.4.让手电筒的光透过细缝照在镜子上.调整光柱、碗和白色卡片的相对位置.直到能在白色卡片上看到彩虹.【实验分析】镜子与水构成的三角形形成了一个棱镜.当光线通过棱镜时.每种颜色的光会以不同的速度传播.也会弯曲成不同的角度.白光被切分为一个光谱.所以就能够看到反射在白色卡片上的彩虹了.实验15(教材实验)(第15课)实验名称:天空为什么这么蓝教参154、155页【实验材料】玻璃杯,牛奶.滴管.玻璃棒.手电筒.黑纸.【实验步骤】1.在玻璃杯里注入大半杯水.用滴管滴一滴牛奶.并用玻璃棒将加入牛奶的水搅匀.2.在黑纸上挖一个孔.拿一只手电筒.用黑纸遮住手电筒的玻璃.使手电筒的光从小孔中射出.3.将黑纸和手电筒紧贴在玻璃杯的侧面.打开开关.从杯子的另一个侧面看.也就是从光线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会发现乳白色的溶液变成一片浅蓝色.【实验分析】空气中有许多微粒无规则地散射着太阳光.加了牛奶的水中也有许多微粒在散射着手电筒的光.而且频率越高的光线.被散射得越厉害.红光的频率较低.蓝光的频率较高.因此.杯中的液体会变成浅蓝色.天空是蓝色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实验16(教材实验)(第20课)实验名称:模拟苹果落地的实验教参208页[实验目的]通过模拟苹果落地现象的实验.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力.重力.[实验材料]细线、小木块、皮球、毽子、橡皮、钩码、火柴等.[实验步骤]1.一细线拴住一钩码吊在铁架台上.用火柴把细线烧断.钩码会落回地面.2.用手托住一木块.松手.看到木块会落到地面上.3.用手拍皮球.球弹起很高.但总会落回地面.[实验结果]这些物体都会落回地面.说明这些物体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认识失重现象[活动目标]通过搜集资料.认识什么是失重现象.并且知道生活中哪些常见的现象是失重.[活动材料]学生搜集有关失重的资料、及失重现象的表现.[活动过程]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搜集到的资料.2.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绳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叫做失重.3.坐电梯情景如从低层至高层.则经历超重—匀速—失重的过程.电梯分别做向上加速—匀速—向上减速运动.4.坐电梯.会觉得人往下掉.这是失重现象.5.玩过山车、玩蹦极的时候.一般有失重.6.太空飞船中.飞行员失重.实验17(教材实验)(第21课)实验名称:正确使用测力计教参216页[实验目的]学会正确使用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实验材料]测力计、钩码、各种被测物体.[实验步骤]1.使用测力计之前要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处.2.用右手握住测力计的提环.让测力计竖直垂下.然后在挂钩处挂上重物(钩码).把重物提起.注意不能让指针或挂钩的上卡住测力计的底板.以免影响测量结果.读数时.重物必须悬空.让视线与指针相平.3.每个测力计都标有允许测量的最大数值.测力时不可超过这个最大数值.否则会损坏测力计.4.不用刻度已被损坏的弹簧测力计.5.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实验17(趣味制作)(第21课)名称:自制测力计教参216页用橡皮筋自制测力计[实验目的]学会用橡皮筋自制测力计.进一步认识测力计的构造[实验材料]橡皮筋、木块、一小段铁丝、铁钉、钩码[实验步骤]1.橡皮筋代替弹簧,找一块小木板,一小段铁丝做挂钩和指针.2.铁钉固定在木块的一端.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的一端的铁钉上.3.把一小段铁丝做挂钩.再取一段铁丝做指针.一个简易的测力计就做成了.4.在木块上用笔划出刻度.自然状态时为0刻度的位置.然后用测力计测已知钩码的重力.标出刻度.5.利用做成的简易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摘要:一、引言二、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课程概述三、课程目标和内容四、实验教学方法五、学生实验操作与实践六、实验成果与评价七、结论与建议正文:一、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教育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
科学实验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本文将围绕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展开讨论。
二、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课程概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课程依据我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进行编写,旨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课程内容紧密结合生活实际,注重实验操作性和探究性。
三、课程目标和内容课程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课程内容涵盖了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等多个领域,共有20 多个实验项目。
四、实验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记录和分析,主动探究科学知识。
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五、学生实验操作与实践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实验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实验后,学生需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六、实验成果与评价实验成果不仅体现在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还体现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
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实验报告、实验操作过程等进行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验成果。
七、结论与建议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
实际应 用
弹簧秤
实验名称 实验仪器
实验步骤
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
用橡皮筋自制测力计 橡皮筋、木块、一小段铁丝、铁钉、钩码 1. 用橡皮筋代替弹簧,找一块小木板,一小段铁丝做挂钩和指针。 2. 铁丝固定在木块的一端,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一端的铁钉上。 3. 在木块上用笔画出刻度。 自然状态时标出 0 刻度的位置, 然后用测力计测 已知重力的钩码,标出刻度。一个简易的测力计就做成了。
气球的反冲实验 P174 气球、铁丝、塑料管、细线。 1、选择适当的位置拉上铁丝。 2、将塑料管套在气球出口处,用细线扎紧。 3、用细铁丝做两个挂钩,一端固定在塑料管上,另一端挂 在铁丝上。 4、把气球吹足气,然后松手,观察气球的运动情况。 松手后气球开始滑动,方向与空气喷出的方向相反。 气球依靠气体的反冲力来运动的。 铁丝要尽量拉直;气球不宜吹得太大。 喷气式飞机,火箭。
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
压缩空气的实验 注射器、橡皮
1、将注射器活塞抽出,吸进空气。 2、将注射器出口朝下,用橡皮堵住出口放在桌子上。 3、用力向下压注射器的活塞,观察现象。 4、等压不动时松手观察现象。 5、反复做 3 至 4 次。 用力压活塞,注射器内空气体积变小,当松开手时,活塞又弹回来。 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手压活塞时用力要均匀,不要用力过大。 汽车内胎、充气蹦蹦床。
2、木板倾斜的角度相同。
在荒山上植树、种草,绿化荒山。
实验名称 实验仪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
用橡皮筋自制测力计 橡皮筋、木块、一小段铁丝、铁钉、钩码 1. 用橡皮筋代替弹簧,找一块小木板,一小段铁丝做挂钩和指针。 2. 铁丝固定在木块的一端,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一端的铁钉上。 3. 在木块上用笔画出刻度。 自然状态时标出 0 刻度的位置, 然后用测力计测 已知重力的钩码,标出刻度。一个简易的测力计就做成了。
小学四年级科学课的趣味实验技巧
小学四年级科学课的趣味实验技巧在小学四年级的科学课堂上,实验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有趣的实验,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科学原理,还能够享受探索的乐趣。
以下是一些设计巧妙且富有趣味的实验技巧,这些技巧旨在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领会科学的奇妙。
1. 彩虹雨滴:观察光的折射首先,准备一个透明的玻璃杯、一些水和一张白纸。
在玻璃杯中加入水,调整水位至约三分之一。
然后,将玻璃杯放置在阳光下,白纸则放在玻璃杯的对面。
通过调整玻璃杯的位置和角度,学生会发现白纸上出现了彩虹的颜色。
这是由于光线通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了光谱。
这个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光的折射现象,并感受到科学的神奇。
2. 蛋壳化石:探索沉积与侵蚀用一个煮熟的鸡蛋和一些醋来进行这个实验。
首先,将鸡蛋放入一个透明的杯子中,然后将醋倒入杯子中,完全覆盖鸡蛋。
随着时间的推移,醋中的酸性物质会溶解鸡蛋的外壳,而留下一层柔软的膜包裹在蛋白质上。
这时,学生们可以观察到鸡蛋的变化,了解酸性物质如何侵蚀物质的外壳。
这是一个生动的示例,展示了沉积与侵蚀的概念。
3. 自制火山:认识化学反应用一些小苏打、醋和红色食用色素来制作一个小火山。
首先,将小苏打放入一个小容器中,加入几滴红色食用色素。
接着,将容器放在一个盘子上,然后缓缓倒入醋。
学生们将看到“火山爆发”的效果,红色泡沫涌出,模拟了火山喷发的过程。
这是一个很好的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酸碱反应及其产生气体的原理。
4. 磁铁的魔法:发现磁力通过使用不同形状的磁铁和一些铁屑,学生们可以探究磁铁的磁力分布。
首先,将铁屑撒在一张纸上,然后将磁铁在纸下方移动。
学生们会看到铁屑会沿着磁铁的磁场线排列,从而显示出磁场的形状。
这个实验让学生直接观察到磁场的存在,并帮助他们理解磁力的基本概念。
5. 水的表面张力:神奇的水珠准备一个滴管、水和一些洗洁精。
首先,往一张纸上滴一些水,然后观察水珠的形状。
接着,在水珠上滴加几滴洗洁精,学生们会看到水珠的形状发生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
化冰实验
实验材料:酒精灯灯烧杯冰渣天平温度计铁架台计时器记录表
实验步骤:1.用天平称出30克的冰渣,放入烧杯。
2.烧杯和温度计固定在铁架台上。
3.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每两分钟观测一次,记录冰化成水及水沸腾时温度及质量的变化。
实验记录:
结论: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
如冰、水、水蒸气。
蒸发实验
实验材料:湿布黑板
实验方法:用湿布在干净的黑板上写出一个字。
实验现象:过了一会儿,黑板上的字不见了。
结论: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模拟雨的形成实验
实验材料:量筒装有冰块的透明塑料袋保鲜膜热水小水桶
实验方法:1.向量筒中加入一半的热水,用保鲜膜封住筒口。
2.将装有冰块的塑料袋放在量筒上方。
3.5分钟后,移开冰块,看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现象:5分钟后,移开冰块,可以观察到保鲜膜下方有水滴形成,水滴顺着筒壁流下来。
结论: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降落下来就是雨。
同种液体蒸发快慢实验
实验目的:验证影响蒸发快慢的三要素(表面积,温度,通风)
实验器材:相同的瓶盖两个
固体热胀冷缩性质实验
实验材料:铁球铁圈酒精灯
实验方法:1.把一个刚好能穿过铁圈的铁球放到酒精灯上加热,再把铁球放到铁圈上;
2.把很热的铁球放到冷水中,再把铁球放到铁圈上。
实验现象:热的铁球不能穿过铁圈,冷却后的铁球又能穿过铁圈。
结论:固体有热胀冷缩性质。
气体热胀冷缩性质实验
实验材料:气球冷水热水
实验方法:(1)把一个吹好的气球放在热水中,观察;
(2)把气球再放在冷水中,观察。
实验现象:放在热水中的气球慢慢变大了,放入冷水中的气球慢慢变小了。
结论:气体有热胀冷缩性质。
混合实验
实验材料:四个透明杯,食盐、白糖、铁粉、锯末各一份,玻璃棒(或一次性筷子)一根。
实验方法:将食盐、白糖、铁粉、锯末分别倒入四个盛有等量水的透明杯中,用玻璃棒(或一次性筷子)分别搅拌3次,观察现象。
实验记录:实验和白糖在水中不见了,锯末浮在水面上,铁粉沉在水底。
结论:食盐、白糖易溶于水;铁粉、锯末不易溶于水。
分离实验
蜡烛燃烧实验
实验材料:蜡烛烧杯石灰水
实验方法:1.把一只干燥的玻璃杯罩在火焰上,观察杯壁。
2.把杯子擦干,将石灰水倒进杯子里,晃一晃倒出来,再罩在蜡烛上。
实验现象:干燥的杯壁上有水雾生成,有石灰水的杯子壁上变混浊。
结论: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金属生锈实验
实验目的:知道空气、水和酸是金属生锈的主要原因。
实验材料:食用油、醋、凉开水、冷水、5个无锈铁钉、5个玻璃杯。
实验方法:把5个瓶子分别编上5个号码;把无锈的铁钉分别放在5个瓶中;在2号瓶中注满水;3号瓶中滴几滴醋;
4、5号瓶盖上盖;几天后观察有何现象。
实验记录:2、3瓶中的铁钉锈最多;1号瓶中的铁钉上出现了少量的锈;4、5号瓶中的铁钉没有生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