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日古典诗歌的意象比较研究
中日古诗中“月”意象对比分析
中日古诗中“月”意象对比分析作者:刘继萍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17期摘要:中日古诗中的“月”意象,主要有两种功能,一是用来传达爱情、亲情、思乡等各种情感,二是单纯写景赏月。
相比而言,中国古诗里更多用“明月”、直接写景赏月之诗较多,且多为明快清澈之感;日本古诗里更多用“残月”、感情之诗多于写景赏月之诗,且多为忧愁伤感之作。
关键词:月意象;情感;写景;明月;残月一、数据选择的原因中日古诗浩如烟海,全部拿来对比不具可能性。
因“中小学古诗词”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而《小仓百人一首》在日本家喻户晓,传诵度最高。
尽管唐诗三百首在中国知名度最高,但是任何一本选用的唐诗数量都远大于《小仓百人一首》的一百首,不具备可比性。
而人教版中小学课本课内必背部分为83首,与《小仓百人一首》100数据较接近,具有可比性。
二、二者“月”意象使用數据“中小学古诗词”课内必背83首中有13首用到了“月”意象,占16%,《小仓百人一首》中一百首诗共有12首诗用到了“月”意象,占12%。
显示中日两国诗人对月亮的钟爱,都喜欢用“月”意象来表情达意,在高兴、伤感之时都有赏月的习惯。
三、“中小学古诗词”当中的“月”意象使用情况“中小学古诗词”当中有如下13首诗用了“月”意象。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3.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6.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7.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无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8.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9.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0.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比较文学论文:一株梅花,两样风景—中日咏梅诗歌之比较
比較文學論文:一株梅花,兩樣風景一中日詠梅詩歌之比較摘要:“詠梅”是中日古典詩歌共同出現的主題。
文章以比較文學的視點出發,從二者體現在內容方面的異同點入手,從“梅香”這個共同主題、以及中國詠梅詩的“個性”與日本詠梅和歌的“交流性”等方面,分析二者在反映意境方面的分歧。
日本文學對中國文學有借鑒與受容,但前者更傾向於以“物哀”、“為藝術而藝術”的純文學;而中國文學則以“詩言志”、強調詩歌的教化功用見長。
關鍵字:詠梅;梅香;萬葉集;個性;交流性;詩言志梅,果樹,薔薇科。
早春開花,色有紅白兩種。
中國是梅花的原產地,梅在中國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史。
在中國,梅花進入人們的審美領域,最初被引為詩歌意象是在魏晉時期,在宋代時達到了詠梅詩的高潮。
日本於奈良時代作為觀賞從中國引進了梅花,從此梅就在日本列島生根開花。
在日本最早的史書《古事記》及《日本書紀》裏均無有關梅花的記載。
“梅”作為一種文學意象被人們關注則最早出現在奈良時代的《萬葉集》,以及與之同時代的漢詩集《懷風藻》中。
古代日本同朝鮮、越南等國家一樣,都同屬於漢文化圈的國家。
因此, 有著許多共同的欣賞習慣和文化習俗。
然而,由於文學觀、自然觀等方面的差異,面對同種事物、同樣景象,表現在中日文人詩學作品中的情感與意境往往又大相徑庭。
就中日兩國的詠梅詩來講,亦存在著許多異同點。
一、關於“梅香”梅花香味清幽,沁人心脾,非它花可比。
因之,不少詩人在其詠梅詩中均是針對梅花的香味而詠的。
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北宋王安石《梅花》)在這首詩中,既寫了梅之色,更寫了梅之香。
詩人緊緊抓住梅花淩寒開放“為有暗香來”這一特點,用以表現一種倔強的風骨精神。
梅花不僅淩寒吐豔,而且還在嚴寒中播送“暗香”,嚴寒既壓不倒其色,亦擋不住其香。
詩言志,歌詠言。
在中國詩歌中,梅花的香是一種人格與風骨的暗喻,一種精神的體現。
中國歷代詩人都頗為注意梅花的香。
如楊炯詠梅雲:“影隨朝日遠,香逐便風來”(《梅花落》);柳宗元詩說:“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早梅》);更有陸遊的名句:“一春花信二十四,縱有此香無此格”(《芳華樓賞梅》)等等,都有著一種深刻的寓意,體現作者忠貞不屈的愛國主義精神與思想。
论唐代中日往来诗歌交流
论唐代中日往来诗歌交流正说明,彼时有日本诗人专门写作汉诗。
唐代伊始,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往来频繁,日本遣唐使制度先后延续了二百多年,也让许多倾心汉学,特别是诗歌的日本学者得到了滋养。
这其中,既有在唐代学习多年之人,亦有反对遣唐使制度的人。
但从他们的诗作中,却能看到同一轮明月之下的人类共情。
李白的恸哭李白送别过很多人,在黄鹤楼、在赤壁、在荆门。
其中既包括同为诗人的孟浩然,也包括一位叫魏万的王屋山人。
送别魏万时,李白写下了《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一诗,其中有一句“身着日本裘”却引出了另一则故事。
诗人写诗,有时候会在诗句之后写几笔注释以作说明,在这句“身着日本裘”之后,李白特意自注说明道:“裘则朝卿所赠,日本布为之。
”这位朝卿想来与李白关系不错,赠送的贵重衣物李白经常穿,走路都能生出风来。
这份在送别他人时候的“三心二意”某种程度上显示李白与此人关系颇好,好到当李白听闻“朝卿”罹难海上之后,便声泪俱下地写了一首《哭晁卿衡》(朝通晁,晁卿即朝衡),诗曰: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好友朝衡即将回国,哪知明月却没能将他送回故乡,反而船沉碧海,一时间,苍凉的心绪充满了李白的内心。
一位老留学生要回乡了朝衡就是阿部仲麻吕,在大唐的五十年,几乎就是他的一生。
公元630年,日本派出第一批遣唐使。
从此,由日本而来的学生、僧侣在大唐学习知识、佛法,与当时唐朝的文人、名僧多有交往。
日本留学生若是学有所成,还可以参加唐朝的科举考试,以此入仕。
开元初年(713),阿部仲麻吕作为副使来唐。
之后进入国子监学习。
开元十四年,阿部仲麻吕参加唐科举考试,进士及第。
《旧唐书》载:“其偏使朝臣仲满,慕中国之风,因留不去,改姓名为朝衡,仕历左补阙、仪王友。
衡留京师五十年,好书籍,放归乡,逗留不去。
”《新唐书》中记载得更为详细一些,将他在唐朝的五十年分为两段,先是“慕华不肯去,易姓名曰朝衡,历左补阙,仪王友,多所该识,久乃还”。
中日七夕诗歌比较研究
中日七夕诗歌比较研究七夕节,又称“牛郎织女节”,是东亚地区广受欢迎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表达情感、祈求幸福,各种庆祝活动和民间习俗也成为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比研究中日两国的七夕诗歌,探讨两国在七夕文化方面的异同之处。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日本的七夕诗歌与中国相比,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文化特色。
日本七夕诗歌多以短歌、现代诗和俳句等形式出现,强调自然美与情感表达,而中国的七夕诗歌则多以古体诗、词等形式流传,注重对神话传说与现实生活的描绘。
以日本的现代诗为例,我们发现诗人在描写七夕节时,常常将自然与人物融合在一起,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节日的氛围和人们的情感。
如一首名为《七夕》的现代诗中,诗人写道:“夜晚的天空,亮晶晶的星星/是心中的秘密,是爱的期盼/悄悄地许个愿,让它飞向远方/在这七夕的夜晚,我们望向同一个方向。
”这首诗将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交织在一起,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而中国的七夕诗歌则更注重对传统神话传说的描绘以及现实生活的反映。
以古体诗《七夕》为例,诗人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描绘了女子在七夕夜晚扑萤火虫、祈求幸福的场景,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俗和人们的心态。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中日七夕诗歌在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日本七夕诗歌注重自然与情感的融合,体现了日本文化中对自然美和内心世界的;而中国七夕诗歌则更传统神话和现实生活的描绘,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
我们还发现两国的七夕诗歌都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幸福的追求,这体现了七夕节这一传统节日在不同文化中的普遍价值。
综上所述,中日七夕诗歌比较研究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两个国家在七夕文化方面的异同之处,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七夕节这一传统节日在不同文化中的魅力。
我们建议在今后的文化交流中,应更加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和特点,以促进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中日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狐意象研究
对 狐作 为文学 意 象 的使 用 也逐 渐 成 为 日本 古 典文 学 的一 部 分 。在 接 受 学 习狐文 化 的过 程 中 , 日 本 也 对 其 进 行 了大 量 的创 新 ,经 过长 期 的 演 化 成 为 了古 典文 学 作 品 中的一 种 文
作 为一 种文 化象 征 ,不 仅 对文 学 作 品 本身 的 内容 起着 重要 的影 响 ,同 时 也是 研究 中 日两 国文 化 异 同 的重 要 资料 。本 文首 先 对狐 这 一 动物 的 特 性与 其 意象结 合 在一 起 分 析 ,然 后 对 中 日古典 文学 作 品 中狐 意象 的 相 关问题进行 了分析。 狐意象分析
的性 格特 征 和一 些 生物 特性 都 是 在 自然界 的优 胜劣 汰 竞争 中逐 渐 演 化 形成的 。 ( 二) 狐 意象的特性
想寓 意 。下 面本 文 将 结合 实 例对 其 中的一 些狐意象进 行分析 。 ( 一 ) 中 国古典 文 学 中 的狐 意
象 狐意 象 的使 用 在 中 国有 着源 远 流 长 的历史 ,它不 仅 存在 于人们 口
丘 ” 以狐狸 死 亡 时 的地 点选 择 揭示 了人类 对故 土 家 园 的眷 恋 ,对 落 叶 归根 的 思想 认 同 。 “ 狐朋 狗 友 ” 以 狐狸 和 狗 为 比喻 ,代 指那 些 只会 嬉
找到 狐 与人之 间 的思 想 结合 点 ,有 助 于我 们 更好 的 理解 狐 意象 的 使用 和含义 。 ( 一) 狐狸 的特性 狐 狸作 为 一种 动 物 ,不 但 聪 明 机警 , 同时 也 狡 诈 多 疑 。 在 中 国 , 狐狸 具有 较 高 的实用 价 值 。尤 其是 鲜 亮 柔 和的 狐狸 皮 毛 , 自古 以来都 是人 们御 寒 的好 工具 ,也是 达 官 贵 族追 求 的服 饰时 尚。可 以说 ,狐狸
中日“雨”的意象对比——以《唐诗三百首》与《古今和歌集》为例
文学评论·古典文学中日“雨”的意象对比——以《唐诗三百首》与《古今和歌集》为例胡琪琪 湖南师范大学李谊 湖南师范大学摘 要:“雨”是中日文学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尤其在诗歌领域。
其抒情意象,折射出诗人们的丰富多变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
本文通过搜集《唐诗三百首》和《古今和歌集》中含“雨”的诗句,在分类数据统计的基础上进行文本对比分析,来探讨中日“雨”意象特征以厘清东亚汉字文化圈各自特有的文人气质。
关键词:唐诗三百首;古今和歌集;雨;意象对比作者简介:胡琪琪(1994-),女,汉,湖南省邵阳市人,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方向:日本文学文化;李谊,女,汉,湖南省长沙市人,湖南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日本文学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5-090-03前言: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巅峰,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唐诗在我国文学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我国各个时代的文学艺术具有很大的影响。
《唐诗三百首》是众多唐诗选本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最经典的选本之一。
和歌是日本的一种诗歌形式,由古代中国的乐府诗经过不断日本化发展而来。
《古今和歌集》是日本第一部的编撰和歌集,其文之流畅与优美奠定了其在日本古典文学史上的地位。
中日诗歌意象的比较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研究成果颇丰。
但主要是从月、水、风等意向进行对比研究,将“雨”这一意象进行对比的研究并不多。
因此,本文以“雨”为考察对象,通过对《唐诗三百首》和《古今和歌集》的对比来考察中日“雨”的意象的异同。
1、《唐诗三百首》和《古今和歌集》中“雨”意象的分类雨从一种不带有任何主观情感的自然物象上升到特定的抒情意象,融入到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当中,诗人的心境不同,“雨”所带有的意象也是不一样的。
1.1《唐诗三百首》中含“雨”的诗句清朝蘅塘退士孙洙编著的《唐诗三百首》共选入唐代诗人77位,计310首诗,仅占全唐诗的1/160。
简论中日诗歌的差异性
文 艺评 论
简论 中日诗歌的差异性
黄丽 ( 江西省南昌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3 00 ) 300
文 章 中, 小泉八 云把 日本 诗 歌 比作寺 钟 的一击 ,其 妙处 在 于缕缕 的幽 玄的余 韵在 听者 心 中永 续 的波动 。野 口米 次 郎在 《 日本 诗歌 的精神 》 中又将 俳句 比作 一 口挂 着 的钟 ,本是 寂寂 无声 的 ,得 有 人 去 叩它一 下 ,这才 发 出幽 玄的 响声 来 ,所 以诗 的一半 要全 凭读 者 的理会 。 来看两 首 同样著名 的诗—— 空 山不 见人 ,但 闻人 语 响。返 景入 深 林 ,复照 青苔 上 。 ( 王 语 言在 文 化 中 的重 要 性 不 容 低 估 。 语 言是 人 类 最 基 本 的大 鹿柴 》 ) 众媒 介 ,是其 他一 切媒 介 赖 以传情 达意 的 大众 媒介 。早在 唐代 维 《 古池 々蛙 达 水 0音 ( 松尾 芭蕉 ) 的 中 日文 化交 流中 ,诗人 们运 用诗 歌 语言 进入 人 际间 的传播 与交 可以说这首五言绝句和 日本俳句 的意境很接近,但 比较起 流 。诗 歌 以语 言文 字为 载体 ,能 非常 细腻 地表 情达 意 。相对 于其 他 的文 学 体裁 ,诗歌 更 能 以最 简洁 的 手段 抵达对 象 的核心 。从文 来 , 中国诗 歌显 得过 于完整 。在 中国 ,仅仅 几个 字绝对 算 不上 一 学 史 的角度 来看 ,那 些没 有磨 灭 的古典 诗歌 能够 集 中也更 深刻 地 首诗 ,它 意境 虽好 ,但 太短 促 ,无法 将 诗意 深深 印入人 的头 脑 , 反 映一 个 民族 。也正 是两 国问 的文 化交 流传 播 ,中 日诗歌 多有 相 所 以只能 作 为一首 诗 的一部 分 ,就像 一幅 全 景 山水画 里 的一角 小 景,作 为点缀 , 同时起 发展 的作用 。 似之 处 ,在 日本诗 歌中常 常能呈现 出 中国诗歌 的渗透痕 迹 。
简论中日诗歌的差异性
简论中日诗歌的差异性:
中日诗歌不同的对称观中国人认为只有对称的才是完整的,完美的。
因此中国的对联、律诗、绝句都是讲究工整的对仗。
在日本却不太看重对称美,日本人不喜欢偶数喜欢奇数。
日本的俳句、短歌及长歌,格式都是不对称的,俳句由五七五3个句子、17个音节组成,短歌由五七五七七5个句子、31个音节组成,长歌也是类似的格式,只是规模更大些,既不押韵,也不对仗。
这与中国的诗歌,不管四言、五言,还是七言,都遵守严格的对偶韵律,形成一个对比。
对日本诗歌和中国诗词的对比
对日本诗歌和中国诗词的对比09015434 焦天齐从九歌到湘夫人,从诗经楚辞到盛唐长安,在中国灿烂而瑰丽的诗词文化中涌现着各种各样的诗词歌赋,到现在,我们仍能从生活中找到诗的影子在每个人的身边萦绕,经久回响,念念不忘。
从古诗词到现代诗,我们有曾经的小桥流水如“绿蚁新醅酒,红泥小暖炉”的温和而淡雅,有“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哀婉幽怨,有“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洒脱与不羁,我们不缺乏这样的小小情意;同时,我们也有着大气磅礴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孤辽壮阔,有着怒而冲冠”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豪气。
有人说,中国人诗心已死,君且看用黑色的眼睛去追寻光明的顾城,用自己的一生去圆自己“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孩子,君且看曾经轰动你我生活中的“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尽倾江海中,赠饮天下人“这豪气,这浪漫,何来诗心已死之语?读惯了顾城与北岛,在生活中接触语文还有着各种各样的方式,有一言说生活即是语文,而语文则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每天活在这个”大语文时代“中,无时无刻不熏陶着浸染着我们,慢慢的我们发现,在其他国家的文学作品中也有着同样的辉煌与灿烂,如莎翁14行诗,如松尾芭蕉的俳句。
从和我国诗词最为相近的和歌俳句开始,再一次感受美。
有一种说法,说俳句的形成得益于中国近体诗中的绝句。
日本中古的时候出现了和歌,和歌的格式是五句三十一音。
后因多人合咏和歌,出现了长短连歌。
而俳句起源于连歌,为连歌的发句,为三句十七音。
连歌的胁句,为二句十四音。
加起来正好是三十一音。
而中国古人有一说法,把绝句看成是律诗的一半,即所谓“绝者,截也”。
古代日本诗人大半都能汉诗,所以,俳句的形成,很可能是日本人从绝句和律诗的关系上得到了启发。
正冈子规曾说:“俳句、和歌、汉诗形式虽异,志趣却相同、其中俳句与汉诗相似之处尤多,盖因俳句得力于汉诗之故。
”俳句的意境与汉诗更多有相通之处。
俳句的妙处,是在攫住大自然的微光绮景,与诗人的玄思梦幻对应起来,造成一种幽情单绪,一种独在的禅味,从刹那间而定格永久。
中日古体诗歌之“乡情”对比赏析-最新文档
中日古体诗歌之“乡情”对比赏析-最新文档中日古体诗歌之“乡情”对比赏析欣赏古体诗歌这种浓缩的纯美语言艺术,就是一次与诗人灵魂进行交流的过程,其中传达出来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正是一堂最生动的跨文化交际课程,且趣味横生。
在我国对中日古体诗歌进行对比研究八十年代以来才为人们所重视,由日本著名芭蕉研究家关森胜夫和我国著名唐宋诗词研究专家陆坚教授合著的《日本俳句与中国诗歌关于松尾芭蕉文学比较研究》(1997年),可以说开辟了中日古体诗歌研究的新境界;此后有不少学术成果对中日诗歌中美学的相近相通之处和艺术风格的不同之处作了深刻的阐述;本文选择了另一视角,拟对中日古体诗歌中的“乡情”这一主题进行对比赏析。
中日两国诗人尽管有着不同的国别、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和处于不同的时代,但对故乡的感情却是相通的,所以和歌与汉诗中有许多优美的诗歌来赞美乡情,许多意境极为相似。
诗人们常常运用相同载体,比如都运用了明月、高山、花草、乡音等载体来吟诵乡情,然而由于文化差异,其表现大为不同。
通过中日古体诗歌的对比赏析,可以充分感受跨文化背景下诗歌的不同魅力,体会到不经意间表现出的中日两国文化的差异性及其各具其美之处。
一、中日古体诗歌的不同之美1.日本诗歌的含蓄委婉及中国诗歌的热情奔放先来看同样是以“明月”为载体吟诵乡情的诗歌。
首先是阿倍仲麻吕非常感人的一首和歌。
天の原ふりさけみれば春日なる三笠の山に出でし月かも(长空极目处,万里一婵娟。
故国春日野,月出三笠山。
刘德润译)这是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吕(698--770)的望乡之诗,阿部仲麻吕18岁作为遣唐使来到中国,中文名晁衡,为中日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与李白、王维等诗人交往甚密。
此诗为其在准备回国之时的宴会上望月而作。
阿倍仲麻吕在中国生活了三十几年后,即将起程回国之际,看见一轮明月,感慨万千,勾起无限的思乡之情。
也许诗人恍惚间觉得这明月是来迎接自己这异国的游子吧:因为这同一轮明月,出发之前在三笠山见过,在来中国之前海上漂泊的日子见过,在中国三十几载的岁月无数次仰望它,想起过故乡的明月,而今即将起程回国,再去看看出发之前的三笠山,那轮明月可还是一样的明亮啊?阿倍仲麻吕三十多年后终于得到机会可以回国,其思念该是多么浓烈!但作者的表达却非常含蓄而委婉,本应是急切盼望早日回到故乡、见到故乡的月亮,却用了间接的表达方式。
中日古代游览山水诗的比较研究以“敕撰三集”为中心
中日古代游览山水诗的概述
中日古代游览山水诗的概述
游览山水诗是一种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的诗歌,其特点是将自然与人文 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中国和日本,游览山水诗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日古代游览山水诗的概述
中国游览山水诗的发展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诗人开始以自然景 色为题材,抒发个人情感。唐朝时期,游览山水诗达到了巅峰,诗人如李白、杜 甫、白居易等都创作了大量的游览山水诗篇。同时,日本游览山水诗也始于平安 时代,受中国唐朝文化的影响,日本诗人开始模仿中国唐朝的游览山水诗。
四、影响
四、影响
陶渊明的田园诗对中国古代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广 为传诵,而且在后代被广泛仿效。他的诗歌风格和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后代的诗人, 如王维、孟浩然等。而谢灵运的山水诗也对中国古代诗歌产生了影响。他的诗歌 在当时就被广泛传诵,而且在后代也受到了高度评价。他的诗歌风格和思想深刻 地影响了后代的诗人,如王安石、陆游等。
参考内容
引言
引言
中国和日本都是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其诗歌创作也各具特色。送别 诗作为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离别情感的描述,传达出人们之间的深厚情 谊和依依不舍。本次演示将对中日古代送别诗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共性和差异, 以增进对两国文化的了解。
中日古代送别诗的共性
1、惜别情感中日古代送别诗都 表达了对离别的惋惜和遗憾
中日古代游览山水诗的比较 研究以“敕撰三集”为中心
目录
01 中日古代游览山水诗 的概述
02 “敕撰三集”中的中 日古代游览山水诗
03
中日古代游览山水诗 的特点和差异
04 结论
05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本次演示旨在以“敕撰三集”为中心,对中日古代游览山水诗进行比较研究。 首先,对中日古代游览山水诗的发展历程进行概述,其次,对“敕撰三集”中的 中日古代游览山水诗进行详细分析,最后,对中日古代游览山水诗的特点和差异 进行比较和探讨。
中日古典定型诗歌中隐喻的认知对比研究
中日古典定型诗歌中隐喻的认知对比研究本研究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通过对中日古典定型诗——唐诗和《古今和歌集》中短歌的隐喻进行考察,探讨了认知隐喻学理论引入古典诗歌隐喻研究中的意义,分析了古典诗歌的隐喻语言构造、隐喻概念扩张和隐喻产生的基础,阐述了古典诗歌隐喻的认知理解与认知解释的模式。
隐喻是一个古老的问题。
两千多年前的亚里斯多德曾在他的著作中有相当篇幅关于隐喻的定义和思考的论述。
长期以来,隐喻作为修辞学或修辞格手段而倍受关注。
进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特别是八十年代,莱考夫和约翰逊(Lakoff and Johnson 1980)、莱考夫(1987)、莱考夫和特纳(Lakoff andTurner 1989)构筑了隐喻是从根源领域向目标领域概念映射这一定义。
认知理论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饰形式,更重要的是认知事物的一种手段,隐喻的基本作用是从始源域向目标域映射的过程,使得大部分抽象思维通过体验获得感知,在认识新事物、构建新概念、建立推理机制以及形成思维方式等方面,揭示了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
隐喻在唐诗和《古今和歌集》中普遍存在,并一直被认为是唐诗和短歌表现的一大特色。
但在传统的研究中,大多局限在修辞层面。
认知隐喻学理论能否在古典诗歌研究中得以运用,这是本研究的一个尝试。
七世纪初开始到十世纪被称为是唐诗和唐代诗人的世界,唐诗和成书于十世纪初的《古今和歌集》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也存在有共同点。
正因如此,就两者之间共存的隐喻现象,传统的研究成果大多简单地将两者归因于和歌创作过程中对唐诗的模仿和借鉴,并且都认为隐喻所起的作用只不过语言的修饰或装点。
根据认知语言学理论,我们可以认为中日古典诗歌隐喻的相同与区别正反映出人们认知事物方法的同与异,隐喻所反映出的是古人认识事物的方法、思考角度和思维方式等。
对古典诗歌的隐喻研究,也是对一千多年前人们的思维意识、认知模式,表达方式乃至价值观、世界观进行研究与把握的一种途径。
中日古代送别诗比较研究
中日古代送别诗比较研究中国和日本都是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其诗歌创作也各具特色。
送别诗作为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离别情感的描述,传达出人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依依不舍。
本文将对中日古代送别诗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共性和差异,以增进对两国文化的了解。
惜别情感中日古代送别诗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惋惜和遗憾。
诗人们通过对离别时刻的描写,传达出对友情、亲情和爱情的深深眷恋。
意象运用中日古代送别诗都善于运用意象,通过具体的物象来传达情感。
比如,在中国古诗中,常以杨柳、长亭等物象来表达离别之情;在日本和歌中,则常以荒野、旅程等来寓言离别之苦。
表现手法中日古代送别诗在表现手法上略有差异。
中国古诗多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将情感融入自然景物之中;而日本和歌则更注重通过直接描述和对比来表达情感。
主题风格中日古代送别诗在主题风格上也有所不同。
中国古诗通常较为含蓄内敛,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离别的哀愁;而日本和歌则更倾向于表现出对离别的悲壮感和决绝感。
通过对中日古代送别诗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共性和差异。
尽管两国文化存在一定差异,但诗人们在表达离别情感时都展现了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魅力。
通过对这些诗歌的了解和研究,不仅可以欣赏到中日文化的瑰宝,还能进一步加深对两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还可以从更多角度对中日古代送别诗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为两国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李白,唐代伟大的诗人,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被后人誉为“诗仙”。
在他的诗歌中,送别诗是一种特别常见的题材。
这些诗篇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和不舍,还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意象,传达出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
李白送别诗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独特的视角和真挚的情感。
不同于其他诗人,李白的送别诗并不局限于对离别的哀伤和留恋,而是将目光投向了离别背后的生活哲理。
在《送友人》一诗中,他写道:“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古诗中日的意象作文
古诗中日的意象作文
日语里有个词语“雪月花”,是指四季风物中最有代表性的三种美景。
在以前的文章中讨论过“月”意象,本文将讨论“花”意象在中日古诗词中的使用情况。
数据选用在中日两国耳熟能详的中小学必背古诗(2015年人教版)及《小仓百人一首》。
“中小学古诗词”课内必背83首诗共使用“花”意象(枫叶看作花)21首占25%;《小仓百人一首》100首诗使用“花”意象14首、占14%。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诗词“花”意象的使用频率为日本古诗词的近两倍,显示中国诗人更偏爱使用“花”意象(如表1所示)。
“中小学古诗词”中有21首使用了“花”意象,其中泛指最多,用了15次,如下所列举的诗词中的黑体字所示:第1至12首(使用两次)以及第17和21首。
其次菊花3次,第14至16首;荷花2次,第13和14首。
枫叶用了2次,第16和17首;桂花、桃花、梨花、菜花各1次,第18至21首。
泛指的15种花皆指春天,如:花、烟花、江花、乱花、落红、二月花等各种抽象说法,到具体的桃花、梨花、菜花都是春天的景色,春天的“花”意象共使用18次,占69%;其他三个季节“花”意象一共才8次,占31%。
其中作为夏天之景的荷花用了2次、占8%,秋天的菊花、枫叶、桂花共使用6次、占23%。
菊花用了3次、枫叶2次、桂花1次。
冬天的梅花在中小学必背古诗中没有出现。
可以看出中国古诗词中的“花”意象描写春天时用的花种类最多、次数也更多,其次是秋天,夏天较少,冬天没有出现。
唐代中日往来诗研究
唐代中日往来诗研究唐代中日往来诗是唐代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诗歌反映了唐代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唐代中日往来诗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并从历史、文化和文学等多个角度阐述这些诗歌的特点和价值。
一、唐代中日往来诗的研究背景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也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
在这一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广泛的文化交流,其中包括了日本。
而唐代中日往来诗就是这些文化交流的产物之一。
这些诗歌既包括了中国诗人吟咏日本的诗歌,也包括了中国文人写给日本友人的诗歌。
这些诗歌在唐代文学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成为了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二、唐代中日往来诗的研究意义唐代中日往来诗的研究意义在于,它们不仅反映了唐代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也展示了唐代文学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这些诗歌对于深入研究唐代文学和日本文化的相互关系具有很高的价值。
同时,这些诗歌也是中日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对于促进中日两国的友好关系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唐代中日往来诗的研究方法研究唐代中日往来诗的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文学文本的分析和解读、跨文化视角的比较和研究等方面。
其中,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是研究唐代中日往来诗的基础工作,需要仔细鉴别和评估各类文献资料的真伪和价值。
文学文本的分析和解读则需要从诗歌的创作背景、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跨文化视角的比较和研究则可以从更广阔的文化背景出发,比较中日两国文化的异同之处以及相互影响的方式和程度。
四、唐代中日往来诗的特点和价值唐代中日往来诗具有以下特点和价值:1.文化交流的见证。
唐代中日往来诗记录了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互动,表现了两国诗人之间的友谊和互相欣赏,是中日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2.多元文化的体现。
唐代中日往来诗反映了唐代文学的多元文化特征,展示了唐代文学对于外来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同时也表现了日本文化对于唐代文化的借鉴和吸收。
中日诗歌中“月”意象的比较研究
相同点在于:都月”表达离别相思之情时,汉诗中,抒情对象既可以是恋人,也可以是亲人、朋友。
在和歌中,抒情对象仅仅局限在恋人之间;在汉诗中,以“借月思乡”为主题的和歌不胜枚举,而在和歌中,以此为主题的和歌仅有一首;在汉诗中,诗人常常将仕途无法实现的志向寄托于“月”,而在和歌中,歌人则仅仅通过“月”来描述对于自然的感受和自我心境的变化;在汉诗中,“月”常常作为诗人咏叹无常的工具而使用,但是,在和歌中,几乎无此表现手法;在“月”意象的形态方面,汉诗中“月”多以“明月”(多指满月)的形式出现,而和歌中“月”多以朦胧的形态出现。在第三章的最后一部分,对中日诗歌中“月”意象的相同点及不同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究。
相同点产生的原因在于,日本文学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文学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日本文人的世界观和感受性和中国文人是相通的,并且,中日两国都是以农耕文化为基础的民族,生活方式的相似所带来的感受性也相似,世界观及自然观也较为接近。而对其不同点产生原因的考察为本论文的重点章节,首先,中国的太极美学意识在汉诗中的“月”意象中得以体现,而和歌中的“月”意象则追求“幽玄”之美,其次,中国文学追求“诗言志”,而日本文学重视“歌咏心”。
中日诗歌中“月”意象的比较研究
“月”作为中国古代诗歌中使用最早、使用频率最高的意象,是历朝历代诗人表达某种特定感情的工具,在进行汉诗中意象研究时,尤其是探究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内涵时,“月”这一意象是难以忽视的。在日本,“月”这一意象也历来为诗人所青睐。
道元禅师在题为《本来的面目》的和歌中曾说到“春有花开夏鸟鸣,秋日明月冬雪冷”据此,川端康成更是将日本的文化特征定义为“雪月花”,由此可见,“月”这一意象在和歌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那么,汉诗与和歌中的“月”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二者的相同与不同?迄今为止,关于汉诗与和歌中“月”意象的研究已有很多,但是站在比较文学这一视点进行的研究却很少,对上述问题进行进一步考查即为本篇论文意义之所在。
中日诗歌意象
中日诗歌意象一、引言中国和日本都是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其诗歌艺术也是各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两国诗歌都表现出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但它们在意象的选择和表达上却存在显著的差异。
本文旨在探讨中日诗歌意象的异趣及其原因。
二、中国诗歌的广博豪放与崇高壮丽中国诗歌中常常出现壮丽、崇高的意象,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
这些意象往往表现出一种宏大、豪放的气势,展现了诗人广阔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
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登高远望的壮丽景象,表现出诗人豁达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三、日本诗歌的纤细内敛与自然和谐相比之下,日本诗歌则更注重细腻、内敛的意象,如“樱花落下,轻轻触碰鼻尖的那一刹那”、“秋风吹过,飘落的枫叶上写着无尽的思念”。
这些意象表现出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的感悟和体验,展现了日本文化中追求和谐、尊重自然的精神。
例如,日本俳句诗人松尾芭蕉的《秋叶》:“枯枝凋叶何时了,秋风扫落一地愁。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落叶的情景,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短暂和自然规律的深刻感悟。
四、原因探究中日诗歌意象的差异源于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两国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存在较大差异。
中国地大物博,自然景观壮丽辽阔;而日本则是一个岛国,自然景观优美而细腻。
这种差异影响了两国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表达方式。
其次,两国的文化传统也存在明显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强调“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而日本文化则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尊重自然、敬畏生命。
这种文化差异也反映在两国诗歌的意象选择和表达上。
最后,两国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也对诗歌意象产生了影响。
在中国古代,诗人们常年在外游历,接触到了壮丽辽阔的自然景观;而在日本,俳句诗人则更注重对身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悟。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中日诗歌意象的异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日诗歌意象的比较研究
摘要:以中日古典诗歌中梅花、月亮、钟声意象异趣为倒,导出中日诗歌意象的三个主要不同:广博豪放与小巧细腻;以诗言志与余情幽玄。
进而认为造成这种异趣的原因与中日两国历史地理、社会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有关。
日本古典诗歌开辟的小巧、细腻、言情、阴柔的路径,应当蕴有值得深入探讨的启迪。
关键词:中日古典诗歌;意象;比较
所谓意象,是指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中国传统诗词中的意象,主要是从意与象两个方面考虑的,“意”指意思、思想;“象”则是物象、实体。
从地缘角度看,中日两国是隔海相望的邻邦。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中日都是东亚文化圈的组成部分。
所以在诗歌意象追求上,两国诗人是一致的,但是在意蕴方面却各有特色。
中日两国各个时代的不同诗人,都对自然景物情有独钟,吟咏自然的诗篇比比皆是。
本文就拟取中日古典诗歌中“明月”、“落花”、“梅花”等意象来分析,考察两国诗人的意象选择和吟咏志趣,并对日本古典诗歌不可或缺的“物哀”、“幽玄”、“阴柔”等观念的形成及影响加以探讨。
一、广博豪放与小巧细腻
中国地域广大,山川辽阔,赋予了中国是诗歌豪放、博大的气质。
而日本是狭小的岛国,反映到诗歌上,则形成了纤小,抒情,细腻的特征。
中国使臣曾把日本的濑户内海当成河流而望洋兴叹,美国人也认为日本河流好似瀑布。
岛国的寸土寸金,使日本人喜爱少而精的思维,对短小的文学样式情有独钟。
中国诗则不同,从从刘邦的“大风起兮云飞扬。
”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到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无论汉赋、唐诗、宋词,都具有恢弘气质,表现了诗人博大襟怀、和祖国壮美风物。
以明月为例。
中国的月兼有婉约凄美,和豪放广博。
明月有时表达的情爱与哀愁意,比如“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的忧伤“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愁苦。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相思。
有时表达的是伤感生命与岁月的流逝。
如曹孟德的诗篇“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张若虚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但同时,容易被忽视的是,月有时候也表达现壮阔的情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就是一例。
但是在日本诗人手中,月常常表达细腻的愁绪,被称为“哀月”“月非昔日月,春异旧时春,惟有虔诚意,深藏昔日身。
”表达的就是诗人面对情变时的哀伤。
日本的“哀月”历来追求的是朦胧飘渺悠远的意境。
二、以诗言志与余情幽玄
中国诗歌主题十分宽泛,从自然景物到政治生活。
而且强调以诗言志,文以载道。
从诗歌的源头《诗经》论说,便是政治统治的产物。
杜甫善作表达民生疾苦及统治者黑暗的诗篇,有诗圣之称。
而日本的诗歌却以则描写作者个人情感、
心境、自然景物者居多。
诗人较少关注政治元素,喜爱表达个人情怀与志趣。
以梅花为例,中日文学中“咏梅”题材作品充分体现了这种不同。
中国诗歌中梅花常常反映诗人之“志”,梅花时而孤高,如““平生自抱冰为骨,莫待趋炎附热时”,时而坚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中国人把“松”“竹”“梅”并成为“岁寒三友”,在意象审美中有“比德”的倾向。
而日本诗人则不同。
日本诗人认为“为艺术而艺术”方是文学的本质。
这种思想在咏梅中也有体现。
わが園に梅の花散るひさかたの天より雪の流れ来るかも。
”(译文:译:我家池苑里,梅树已飞花,天上飘春雪,纷纷似落霞)。
此诗中,诗人表达的是对花期短暂,落花满园的哀伤,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并没有表达志向。
而且,中国诗人喜欢将梅花与雪搭配,突出梅花高洁傲岸,而在日本“梅” 是作为春天的季语来使用的。
“春されば木末隠れて鶯そ鳴きて去ぬなる生めが下枝に。
”(译文:译:春来隐木梢,莺宿梅枝下,枝下黄莺鸣,鸣声亦尔雅。
)诗人通过梅花,表达的是早春的喜悦生机。
三、结束语
通过比较中日诗歌意象上的不同,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中国诗歌就像气质过人、学识广博的大家闺秀;日本诗歌则像温柔秀气,哀婉可爱的小家碧玉。
这种不同形成原因很复杂,如果简单归纳,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是岛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使然;第二是日本诗歌初期多出于女官之手,女性的性别因素使然;三来是日本人细腻敏感的民族个性使然;最后是日本缺乏文以载道的文化责任感。
中日诗歌拥有截然不同两种不同的诗歌风格、审美情趣,孰高孰下,带给人许多思考,其间无疑是值得深入探讨之处。
参考文献
[1]叶渭渠著.日本文学思潮史[M]北京:经济|1报出版社.1997
[2]王福祥主编.日本汉诗拮英[M]北京:外滔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