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提高免疫力的刮痧拔罐八大穴位

合集下载

背部拔火罐的穴位有哪些

背部拔火罐的穴位有哪些

背部拔火罐的穴位有哪些
拔火罐是一门很有讲究的学问,看似很简单的操作方法,只要将火放于罐中,快速贴到背部上,以火燃烧消耗的氧气达到使背部抽紧的效果从而达到驱寒泻火的效果,实则要对人体背部的各个穴位了解甚深,才能准确无误的找到一个穴位使被拔罐人达到保健的效果。

那么背部拔火罐的穴位都有哪些,一起看看。

湿毒与肺、脾、肾、膀胱、三焦、小肠关系密切,所以要找与之相关的穴位。

所以临床拔罐以背部俞穴为主:肺俞、脾俞、三焦俞、肾俞、小肠俞、膀胱俞。

拔罐去湿一般多用背部膀胱经的穴位,主要是背俞穴,如肾俞、脾俞、肺俞、关元俞、大肠俞等,或用腹部督脉穴位如关元、气海等。

中医上讲脾主运化,肾主水,肺主通调水道,拔罐去湿可以多用脾肾经的穴位,如阴陵泉,丰隆,天枢,及大腿后侧穴位等。

还可以选择薏仁红豆水配合拔罐治疗改善脾虚湿盛症状。

其是以罐子为工具,利用燃烧、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淤血
现象,而达到防病治病,强壮身体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湿重的话,膀胱经是要的,大致就是:丰隆,足三里,中脘,大横,水分,阳陵泉等切勿自己拔罐,除非你自己很了解全身经络穴位所在,平时多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看了以上介绍的背部拔火罐的穴位都有哪些,小伙伴们是不是都已经心中明了了呢?在拔火罐的时候对准自己难受的穴位拔罐,那样见效会更快的。

在这里要提醒一下广大的朋友们,拔罐的时候,切记不能开电扇空调等,在汗毛都张开的时候,如果受风了,那就不合适了。

中医拔罐【人体背部穴位图】

中医拔罐【人体背部穴位图】

中医拔罐【人体背部穴位图】【中医疗法主病症和选穴】【健康理念】:好轻松•好健康•好生活中华好轻松拔罐疗法—主病病症与选穴症状穴位感冒、头痛、发烧太阳106、印堂1、内关31、足三里23、翳风44、合谷102、风池92、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外关56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天突4、中府40、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肾俞75慢性胃肠炎中腕10、天枢36、气海29、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大肠俞74慢性胃炎中脘10、气海29、太乙16、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中脘10、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梁丘14、肝俞79、脾俞77、胃俞76、消化不良中脘10、气海29、天枢36、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胃痛、呕吐、胃下垂中脘10、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脾俞77腹泻、腹痛中脘10、天枢36、关元28、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大肠俞74慢性结肠炎(五更泻)中脘10、神阙30、天枢36、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命门57、大肠俞74慢性肝炎膻中5、中脘10、阳陵泉97、大椎89、身柱47、肺俞85、肝俞79、胆俞78、脾俞77、胃俞76高血压肩井45、血压点90、足三里23、三阴交21、风池92、大椎89、身柱47、肝俞79、胆俞78、曲池52、涌泉108低血压天突4、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池92、膈俞81、印堂1、三阴交21、涌泉108冠心病(心绞痛)膻中5、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心俞83、肝俞79、阙阴俞82风湿性心脏病膻中5、郄门33、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关元俞73肺心病膻中5、曲泽35、气海29、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糖尿病中脘10、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肺俞85、胰俞51、肾俞75、命门57、痛泉108神经衰弱(失眼、多梦)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心俞83、肾俞75、谷合102、涌泉108、失眠107中风后遗症曲泽35、内关31、百会94、大椎89、肩髃39、曲池52、外关56、合谷102、膀胱经落枕风池92、肩井45、大椎89、外关56、合谷102颈椎病印堂1、曲泽35、内关31、风池92、肩井45、肩髃39、大椎89、肺俞85、外关56、曲池52、合谷102肩周炎缺盆3、足三里23、风池92、大椎89、天宗84、曲池52、外关56、合谷102、大杼91急性腰扭伤、慢性腰痛、腰肌劳损承山64、昆仑63、肾俞75、腰眼59、腰阳关60、关元俞73、委中66腰椎间盘突出(增生)症承山64、昆仑63、委中66、殷门67、承扶67、关元俞73、腰眼59、肾俞75坐骨神经痛肾俞75、腰眼59、关元俞73、承扶69、殷门67、委中66、承山64、昆仑63、涌泉108类风湿性关节炎曲泽35、内关31、膝关节、督脉、膀胱经、肘关节、外关56、合谷102、承山64膝关节痛梁丘14、膝眼24、阴陵泉18、足三里23、委中66、阳陵泉97、承山64强直性脊椎炎肩井45、大椎89、膀胱、委中66静脉曲张足三里23、三阴交21、涌泉108、承山64股骨头坏死阿是穴、肾俞75、承扶69、殷门67、委中66、承山64痛经、月经不调天枢36、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次髎31、三阴交21、大椎89、肾俞75、关元俞73更年期综合症中脘10、气海29、内关31、关元28、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大椎89、膀胱经、合谷102目赤肿痛眩晕大椎89、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池92、印堂1、三阴交21、能泉108慢性鼻炎印堂1、迎香43、百会94、风池92、大椎89、风门86、肺俞85、曲池52、合谷102扁桃体炎人迎2、天突4、曲泽35、孔最32、太溪19、大椎89、曲池52、肾俞75、合谷102慢性咽炎人迎2、天突4、曲泽35、缺盆3、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合谷102湿疹血海15、神阙30、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肝俞85、曲池52荨麻疹血海15、足三里23、三阴21、大椎89、风门86、肝俞79、曲池52慢性肾炎中脘10、水分38、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肝俞79、脾俞77、肾俞75、命门57--非常感谢您对中华传统医学艾灸针灸·拔罐·刮痧疗法养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中国好轻松医疗科技健康品牌团队好轻松拔罐的原理(一)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人体的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体,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络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运行气知,沟通仙体表里、上下和调节脏腑组织活动的作用。

足三里、身柱、关元、气海、内关、大椎等中医艾灸改善免疫力穴位位置及作用

足三里、身柱、关元、气海、内关、大椎等中医艾灸改善免疫力穴位位置及作用

足三里、身柱、关元、气海、内关、大椎等中医艾灸改善免疫力穴位位置及作用中医学里艾灸治病、防病的历史悠久,尤其对于阳气不足、身体偏弱、怕冷、手脚发凉、免疫力差、容易感冒、精神萎靡、面色晦暗的人,通过艾灸能达到补益气血、条畅经络、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作用。

艾灸能从整体上改善人体功能,不仅能防治邪毒侵袭,还能抢救危重症患者。

下面介绍中医艾灸改善免疫力的八大要穴。

第一要穴:足三里足三里可以健脾胃,不仅能让人强壮,还能延年益寿、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穴位主要管辖消化系统,同时对循环系统、泌尿生殖系统也有诸多益处。

温灸足三里,能强健脾胃,激活免疫力,加强新陈代谢,排除人体内浊气。

用艾条温灸双侧足三里30分钟,使局部皮肤微见潮红,每天灸1次,连续灸3天,灸完后喝点姜枣茶。

具体位置:坐位屈膝,先确定犊鼻的位置,自犊鼻直下4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犊鼻就是外膝眼。

第二要穴:身柱身柱归属督脉,位于后背部两个肩胛骨的中间,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处。

其在两肺之间,跟肺气、肺的联络非常密切。

督脉为“阳脉之海”,刺激该穴可宣肺清热、宁神镇咳、补气壮阳、益智健脑。

艾灸时,自然正坐,略向前低头,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身柱,在距离皮肤3-4厘米处进行艾灸,以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灸10-15分钟为宜,至皮肤红晕为度。

频率为隔日一灸,1周后可改为每周灸1—2次。

第三要穴:关元关元能让人体元气快速恢复,从而更好地抵御外邪。

关元治疗的疾病非常广泛,它是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任脉之会,又是小肠募穴。

它既能补肾,又能健脾,还可调肝,且对小肠的活动有益。

关元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地,是人生之要关,真气之所存,元阴元阳交关之所。

具体位置:在脐下3寸、腹部正中线上。

第四要穴:气海气海和关元在位置和功能上有相似之处,该穴主治各种气病,如气喘、脐下冷气上冲等,它对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略胜于其他穴位。

灸气海时需要注意一点,阳盛体质者必须配合灸足三里以泻火,常须调护脾胃;如果没有发泡,不宜服用热药,发泡则不宜服用凉药。

增强免疫力--八虚拍击法

增强免疫力--八虚拍击法

增强免疫力——用八虚拍击法八虚("八"是指人体的八个关节,即两肘、两腋,两髀、两腘),是五脏藏邪的所在之处,五脏有病又可以通过拍打某个部分起到缓解和治疗的作用。

拍打八虚就是通过经筋来调整人的气血,融养生保健治病于一体。

通过拍打将体内代谢产物“痧”这种毒废物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化过程排出体外,达到保健养身的目的,同时这种过程又增强了人体的“自我免疫”。

一、拍两肘窝——拍散心肺邪气病气肘窝部位,刚好是心经、心包经、肺经三条阴经通过的地方,如果这三条经的气血一旦运行受阻,无形中就会伤害到心脏与肺,引发这两个脏器的疾病。

古人认为心肺之邪留于两肘。

肘窝部分实际上还藏着两个穴位,一个是肺经的尺泽穴,一个是心包经的曲泽穴。

尺泽穴有清宣肺气、泻火降逆的作用,对口腔异味、感冒、扁桃体发炎、咽喉肿痛、便秘、腹胀、口干,以及咳嗽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曲泽穴有降逆、镇惊、泄热、宁心的作用,对中暑、平时有心慌气短的症状,以及心肌炎、急性胃肠炎、身热、心烦、呕吐等也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通过拍打肘窝,这两个穴位同时也就疏通了,还不用费心去找穴位,一举两得。

1、心肺疾病,常常能在其肘窝部位摸到一个压痛点,轻轻一点患者就能痛得叫起来,而正常人则没有这种情况。

有痛点就证明此处有淤阻,也印证了邪气滞留于此的观点。

处理这种情况,最便捷的方法就是拍打它,使淤邪散开,则正气自复,邪气自然无从所留。

早晨起床后,在肘窝处轻轻捏一捏拍一拍,找找是否有硬结或者痛点,如果有比较强烈的反应,就说明身体需要及时调理了,那就要有意识地增加一些拍打的次数,将痛点或者硬结拍散开。

有的人也可能摸到痛点,但是到医院里面却检查不出疾病,查不到问题,并不表明身体没有问题。

很多所谓的"亚健康"患者,用仪器诊断指标基本都合格,如果不及时处理,大部分都会发展成疾病。

2、拍肘窝可治皮肤骚痒:肺主皮毛,拍打肘窝排解湿毒,就能止痒。

由于湿热长痘痘,或皮肤到了冬天很容易痒痒的人,可以试试这个方法,敲打敲打,就知道到底是不是湿毒所致,夏天来了,南方的气候尤其容易湿热,拍打肘窝也是预防的好办法哦。

人体八大穴位,排毒八大方法!简单好用,值得收藏!

人体八大穴位,排毒八大方法!简单好用,值得收藏!

人体八大穴位,排毒八大方法!简单好用,值得收藏!女性和男性相比,身体远远不如他们,其实我们身体有“排污口”,我们找到它们,并且把湿毒排出去,人就会少生病,不生病了。

但是它们不是很好找的哦,都“窝”在关节的部位。

奇穴1.腋下(极泉穴)俗称“胳肢窝”,是颈部与上肢血管和神经通路,动脉、静脉、臂丛、腋淋巴结群组织的集合处。

作用:宽胸理气,通经活络。

主治疾病:心痛、胸闷、四肢不收、肩周炎、腋下瘰疬(颈淋巴结核)、腋臭、悲愁不乐、咽干、烦渴、干呕、目黄、臂肩不举、肘臂挛痛、冠心病、心绞痛、心包炎、脑血管病后遗症、肋间神经痛、癔病、乳汁分泌不足。

弹拨本穴可预防冠心病,肺心病。

方法:我们用自己的右手掌拍打左腋,再用左手掌拍打右腋,每次进行30至50次,反复这个动作5遍。

奇穴2.肘窝肘窝的浅部有肱二头肌腱膜.深部充满疏松结缔组织,并有血管、神经干通过。

出现咽喉肿痛、痰黄气喘、咳嗽咳血、心烦心热、口腔溃疡、失眠多梦等问题,可以在肘窝位置连续拍打5~10分钟。

有可能会出现青、红、紫、黑等各种颜色的毒素反应物。

我们每一到两周进行一次,能够保证排污口的通畅,这样能够排出心肺毒素。

奇穴3.膝窝又称腘窝,位于膝关节后方,腘窝内充满脂肪,有重要的血管、神经通过。

这里有一个重要穴位叫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去湿通道,而委中穴便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这里不通畅,湿气排不出去,可能会导致关节炎,所以平时可拍打此处5~10分钟至淤斑痧点显出,每一至两周拍打一次。

经常拍打有行气活血、散淤祛毒、舒筋通络、缓解痉挛的功效。

奇穴4.腰骶窝腰骶窝即人体腰骶部形成的“窝”,肥胖者以及孕妇此“窝”更加明显。

腰骶窝是人体最“忍辱负重”的地方,也最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平时多拍一拍大有裨益。

作用:此法有通调气血、促进循环、疏松筋肉、清热消暑、消除疲劳等功效。

注意事项:操作者拍打的力量应由轻而重,再由重而轻.连续反复几次即可终止。

用虚掌拍打,注意沉肩垂肘,腕部放松,指关节微屈成虚掌,五指并拢。

拔罐拔在这5大穴位,大多数病症都不是难题

拔罐拔在这5大穴位,大多数病症都不是难题

拔罐拔在这5大穴位,大多数病症都不是难题说起拔罐,各位相比都不陌生。

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祛风散寒。

但人体之病,大多繁杂,穴位功效,犹如天书,难免出错。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拔罐穴位以及专治病症。

1、调补精血法取穴:三阴交、气海、肾俞、心俞,三阴交是足太阴脾,足少阴肾,足厥阴肝三条阴经的交会穴。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精血同源”,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二者相互滋生,精血才能充盈。

肝主藏血,可以调节人体流动血量,全身血脉都归心所主,气又为血之帅。

故常拔三阴交可调补肝,脾,肾三经的气血,配以肾俞、心俞、气海可使先天之精旺盛,后天气血充足,从而达到健康长寿之目的。

2、预防胃肠道疾病取穴:足三里、脾俞、胃俞、中脘。

足三里是人体极重要的保健穴位,对于脾胃功能具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脾俞、胃俞为脾、胃二脏的背俞穴,中脘为胃之募穴,在这几个穴位拔罐可以有效的调节脾胃功能,预防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3、预防心血管疾病取穴:内关、心俞、肝俞、肾俞。

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具有宁心安神,宽胸利气的作用。

心包乃心之外围,具有保护心脏,代心受邪的作用。

心俞为心脏之要穴,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二者都和人体心血管系统有着密切联系。

故经常在内关、心俞、肝俞、肾俞上拔罐可以有效的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4、祛除浊气法取穴:涌泉穴、足三里。

涌泉穴位于足心,是足少阴肾经的井穴。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包括先天之精及后天之精,又主生长、发育、生殖,是人体的生命之源,肾气充则生长发育正常,精力旺盛,反之则生长发育迟缓,精力不足。

肾为主水之脏,肾的生理功能异常则水液代谢出现障碍,人体就会出现湿毒侵袭的现象,湿邪重着粘腻,易趋于下,不易排出,常阻塞经络气血,引发其它各种疾病。

涌泉穴经常拔罐可以及时祛除体内的湿毒浊气,疏通肾经,使经络气血通畅,肾脏功能正常,肾气旺盛。

人体背部拔罐穴位图

人体背部拔罐穴位图

人体背部拔罐穴位图人体穴位图 - 1 -- 2 -- 3 -【中医疗法主病症和选穴】感冒、头痛、发烧太阳106、印堂1、内关31、足三里23、翳风44、合谷102、风池92、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外关56 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天突4、中府40、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肾俞75 慢性胃肠炎中腕10、天枢36、气海29、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大肠俞 74 慢性胃炎中脘10、气海29、太乙16、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中脘10、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梁丘14、肝俞79、脾俞77、胃俞76、消化不良中脘10、气海29、天枢36、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 胃痛、呕吐、胃下垂中脘10、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脾俞77 腹泻、腹痛中脘10、天枢36、关元28、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大肠俞74 慢性结肠炎(五更泻)中脘10、神阙30、天枢36、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命门57、大肠俞74 慢在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取穴 - 5 - 印堂:两眉头联线的中点处凹陷处太阳:在眼外眦后约1寸凹陷处迎香:在鼻翼旁0.5寸,鼻凹陷沟中下关:闭口,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

廉泉:前正中线,喉结上方舌根之下凹陷处人迎:结喉旁开1.5寸处天突:前进中线,胸骨上窝正中凹陷处膻中:前进中线,两乳头中间天池:乳头外侧1寸,当四肋间乳根:乳直下第五肋间中庭,旁开4寸处期门:乳头两肋,当第六肋间上脘:前正中线,肚脐孔上5寸处中脘:前正中线,肚脐孔上4寸处天枢:脐旁开2寸处神阙:肚脐孔窝正中关元:前正中线,肚脐孔下3寸处中极:前正中线,肚脐孔下4寸处归来:肚脐孔下4寸,中极穴旁开2寸处曲骨:前正中线,脐下5寸,当耻骨联合上方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心俞: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灵台:第六胸椎棘突下 - 6 -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肝俞: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胆俞: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脾俞: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胃俞: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三焦俞: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命门:第二腰椎棘突下大肠俞: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关元俞:第五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小肠俞:第一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膀胱俞:第二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涌泉:在足底心当屈足卷趾时出现凹陷处神藏:第二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华盖:前正中线,平第一肋间隙。

刮痧拔罐穴位图

刮痧拔罐穴位图

刮痧拔罐穴位图中医拔罐刮痧穴位图1.用拔罐法治疗感冒症状: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痛咳嗽、头痛,全身酸痛、怕冷等。

取穴:大椎1、风门2、肺俞3、曲池4、合谷5、外关6、太阳穴7。

对于发烧者可以取大椎穴用刺络拔罐法。

2.用拔罐法治疗头痛症状:头部胀痛。

取穴:合谷、大椎、太阳穴。

3.用拔罐法治疗支气管炎症状:咳嗽痰多,伴胸骨后疼痛,气急,胸闷等。

取穴:天突8、大椎、中府9、肺俞、丰隆10、尺泽11。

4.用拔罐法治疗胃痉挛症状:突发性剧烈上腹痛,有时伴有恶心呕吐等。

胃痉挛常见于有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有胃神经官能症病史者。

取穴:中脘12、足三里13、天枢14、内关15。

5.用拔罐法治疗失眠症状:入睡困难,多梦,头晕、健忘、疲倦无力等。

取穴:心俞16、肾俞17、脾俞18、内关、三阴交19、安眠20。

6.用拔罐法治疗高血压症状:头痛、头晕、头胀、耳鸣、失眠,心烦易怒,口苦咽干等。

取穴:大椎、肝俞21、心俞、肾俞、曲池、足三里、三阴交。

7.用拔罐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症状:腰臀部、大小腿右侧、小腿右外侧及足背侧发生放射样、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等。

取穴:肾俞、环跳22、承扶23、殷门24、委中25、承山26、悬钟27、风市28。

8.用拔罐法治疗关节炎症状:关节疼痛、肿胀酸麻、屈伸不利等。

上肢取穴:大椎、肩髎29(音辽)、曲池、外关、合谷。

下肢取穴:环跳、阳陵泉30、足三里、风市。

脊柱取穴:身柱31、大椎、腰阳关32。

9.用拔罐法治疗颈椎病症状:颈部僵硬或疼痛,疼痛可放射至前臂。

手指或指尖麻木,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

取穴:大椎、肩中俞33、天宗34、曲池、合谷。

10.用拔罐法治疗肩周炎症状:肩部疼痛、夜间尤甚及肩部有压痛,活动受限等。

取穴:肩髎、天宗、阿是穴(即痛点处)。

附注:1 大椎: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头痛等病症。

2 风门:位于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胸背痛等病症。

十大人体穴位图及特效保健按摩法

十大人体穴位图及特效保健按摩法

十大人体穴位图及特效保健按摩法人体穴位是人体上一些特殊的部位,经络在这些部位上汇聚,具有控制身体功能的作用。

按摩这些穴位能够有效的缓解身体疲劳,增强免疫力,调节生理功能等,被广大人们所喜爱。

以下是十大人体穴位以及保健按摩法。

一、太阳穴太阳穴位于眉毛外侧的凹陷处,是一处十分敏感的部位。

按摩太阳穴可以缓解头痛、失眠等症状。

按摩方法:将食指和中指放在太阳穴处,轻轻旋转按摩20次。

二、风池穴风池穴位于颈后,两侧颈椎第一根棘突下缘的凹陷处,是头颈部保健的重要穴位。

按摩风池穴可以缓解颈椎疼痛、头晕、头痛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食指捏住风池两侧的凹陷处,轻轻按摩。

三、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脚心中央,是人体最重要的穴位之一。

按摩涌泉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缓解疲劳。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涌泉穴5分钟。

四、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正中间,第一、第二掌骨之间。

按摩合谷穴可以缓解头痛、失眠、口渴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合谷穴2-3分钟。

五、天宗穴天宗穴位于脚背部,第一、第二跖骨骨间凹陷处。

按摩天宗穴可以缓解腰酸背痛、关节炎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摩天宗穴3-5分钟。

六、肩井穴肩井穴位于肩胛骨下缘,往前约3个手指宽的凹陷处。

按摩肩井穴可以缓解肩颈疼痛、头痛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肩井穴2-3分钟。

七、神阙穴神阙穴位于肚脐正中间。

按摩神阙穴可以缓解腹部胀气、腹泻、便秘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神阙穴2-3分钟。

八、三阴交穴三阴交穴位于腿内侧,胫骨下缘前1/3与后2/3的交界处。

按摩三阴交穴可以缓解月经不调、失眠、前列腺炎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摩三阴交穴3-5分钟。

九、液门穴液门穴位于脊骨最下端凹陷处。

按摩液门穴可以缓解腰酸背痛、肾虚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液门穴5-10分钟。

十、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膝盖外侧缘下3个指宽处。

按摩足三里穴可以缓解消化不良、便秘、失眠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足三里穴5分钟。

拔罐穴位图详解

拔罐穴位图详解

附注:1.大椎: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头痛等病症。

2.风门:位于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胸背痛等病症。

3.肺俞: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咳嗽、气喘、吐血、潮热、盗汗、鼻塞等病症。

4.曲池:当肘关节成直角时,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即为曲池穴。

主治咽喉肿痛、热病、齿痛、目赤痛等病症。

5.合谷: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病症。

6.外关:位于腕背横纹上位于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

主治热病、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病症。

7.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处凹陷中。

主治头痛、目疾等病症。

8.天突:位于胸骨上窝正中。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等病症。

9.中府:位于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

主治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肩背痛等病症。

10.丰隆:位于外踝高点上与外膝眼连线中点处。

主治头痛、眩晕、痰多咳嗽、呕吐、便秘等病症。

11.尺泽: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部胀满、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泻等病症。

12.中脘:位于脐上4寸。

主治胃痛、呕吐、吞酸、腹胀、泄泻、黄疸等病症。

13.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主治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等病症。

14.天枢:位于脐旁2寸处。

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痢疾等病症。

15.内关:位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ráo)骨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心痛、心悸、胸闷、胃痛、呕吐、热病、偏瘫、失眠、眩晕、偏头痛等病症。

16.心俞: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主治心痛、惊悸、咳嗽、失眠、健忘、盗汗等病症。

17.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主治耳鸣、耳聋、腰痛、遗尿、遗精、阳痿等病症。

18.脾俞:位于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人体重要穴位图及其作用

人体重要穴位图及其作用

适用标准文案殊效穴位 :1.合谷:对感染性炎症人,拥有较高的防治成效,增强机体的防守能,关于白细胞拥有双向调整作用,能使血液中血小板显然增添,可使血清中的球蛋白含量上涨,对甲状腺机能拥有调整作用,对血液循环功能有调整作用,轻手法惹起血管缩短,重手法惹起血管扩充,能降低高血压病人血中胆固朜的含量。

2.手三里:针刺对胃的蠕动,张力,排空及小肠的运动机能,拥有显然增强作用。

3.曲池:治皮肤的要穴,艾灸该穴可使血糖上涨,能使血小板明显增添,拥有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关于感染炎症的病人,拥有较高的防治效率。

4.迎香: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效率达 70~90%。

5.颊车:对甲亢病人有治疗效应。

6.人迎:有明显的降压成效,特别对缩短压最明显。

-7.足三里:①对胃的蠕动,张力,排空,大小肠以阑尾的运动机能均有显然作用,对胃酸和胃蛋白有双向调整作用,②增强胆囊运动和排空能力,使胆汁流量增加增快,③拥有调整血压作用,④对病人血糖有影响,⑤能使血液中细胞总数增添,艾灸足三里,大椎,脾俞可使白细胞快速上涨,针刺能使痛阈显然高升,能促使神经重生,促使损害神经的恢复。

8.丰隆:针刺丰隆穴可惹起血管缩短反响,配曲池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有显效,并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9.解溪:能促使神经重生,促使受损害神经功能的恢复。

10.公孙:针刺公孙穴对胃的里蠕动,张力,排空,大小肠以及阑尾的运动机能,均有显然的增强作用,对胃酸的分泌有克制作用,消化道溃疡,幽门痉挛,胃内容物滞留有优秀作用。

11.三阴交:为消化,生殖,泌尿系统,妇科疾患之常用要穴,三阴交配合谷,秩边,针刺后立刻增强子宫缩短,且连续时间延伸,对妇科疾病手术的镇痛作用十分明显,关于膀胱张力拥有调理作用,治疗阵发性房心动过速,心房抖动以及室性早博都有必定的疗效。

12.阴陵泉:下痢里急后重,推之针之,桴鼓相应,所苦顿解。

13. 少海:可缓解结肠痉挛,对痉挛性结肠炎的治疗有良效。

14.神门:治心脏病,精神病之要穴,可使心率减慢,对神经垂体高血压的动物,刺后可使血压降低。

拔罐和刮痧的区别与不同的功效和作用

拔罐和刮痧的区别与不同的功效和作用

拔罐和刮痧的区别与不同的功效和作用拔罐与刮痧是中医传统疗法中常用的疗法手段,都可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疲劳、改善健康等功效。

然而,拔罐和刮痧在操作方式、疗效和适用范围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拔罐与刮痧的区别和功效。

一、拔罐的操作方式和功效拔罐是将特制的吸杯贴在患者的皮肤上,通过吸引罐内的空气或火源(如火罐)产生负压,形成局部的真空环境,使患者的皮肤被吸入罐内,以达到保持气血畅通、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的目的。

拔罐的操作方式相对简单,通常分为干法和水法两种。

1. 干法拔罐干法拔罐是在患者的皮肤表面涂抹中药或植物油等物质,然后放置吸杯,产生真空环境。

干法拔罐可以产生较强的负压作用,促进体内淋巴液和血液的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消除体内湿气、瘀血和毒素等有害物质,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此外,干法拔罐还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舒缓疼痛、消除疲劳等作用。

2. 水法拔罐水法拔罐是将吸杯置于患者的皮肤上,然后通过慢慢放松手指,让空气进入吸杯内,形成负压环境。

随着负压的增加,皮肤被吸入吸杯,形成真空区域。

水法拔罐可以起到类似干法拔罐的功效,但是负压较小,作用比较温和。

拔罐主要适用于风寒感冒、痛风、关节炎、冷性腹泻、肾虚、湿寒等疾病,对于慢性病、亚健康人群以及一些病后康复辅助治疗也有一定效果。

二、刮痧的操作方式和功效刮痧是将医生或疗者用特制的刮痧板或其他刮痧工具,直接刮擦患者的皮肤,以达到刺激和调理身体的目的。

出于卫生和安全考虑,通常在刮痧前会先在患者的皮肤上涂抹一些药膏或者植物油。

刮痧的操作比较简单,不需要较复杂的工具和环境,适用于自我保健和家庭疗法,也可以作为家庭中一种日常保健方式。

刮痧主要通过刺激大量的皮肤神经末梢,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促进体内热量消散,达到清热解毒、舒筋活络、排寒祛湿等功效。

刮痧常用于咳嗽、发热、感冒、肠胃不适、头疼、关节炎、腰酸背痛、痛风等疾病的治疗和健康的改善。

刮痧还可以通过调理经络、促进气血流通、减轻疼痛和舒缓精神压力,起到提高免疫力、抗衰老和美容的功效。

霜降节气中的养生穴位与按摩技巧

霜降节气中的养生穴位与按摩技巧

霜降节气中的养生穴位与按摩技巧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按摩与穴位的理论被广泛运用于养生保健的实践中。

霜降节气作为冬季的第十九个节气,标志着气温的进一步下降,身体的抵抗力也相应减弱。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用于霜降节气的养生穴位与按摩技巧,帮助大家增强免疫力,提升身体的健康水平。

一、养生穴位1. 肺俞穴(BL13):位于背部肩胛骨中线下方,与第4胸椎棘突平行的凹陷处。

按摩此穴位能够调节肺脏功能,预防感冒和呼吸道疾病。

2. 太渊穴(LU5):位于手臂内侧,肱骨外上脊下1寸处。

按摩此穴位可舒缓咳嗽、咳痰等症状,增强肺部功能。

3. 风池穴(GB20):位于颈椎两侧,头后斜下方的凹陷处。

按摩此穴位可以缓解头痛、肩颈疼痛等不适,改善血液循环。

4. 天突穴(CV22):位于胸骨剑突正中央凹陷处。

按摩此穴位有助于舒缓心脏压力,调节心脏功能。

5. 涌泉穴(KI1):位于脚底中央凹陷处。

按摩此穴位可以提升肾功能,增强体力和免疫力。

二、按摩技巧1. 温热双手,将手掌心放在所选穴位上,轻轻按压并打圈。

每个穴位按摩约3-5分钟。

2. 可以运用适量的精油进行按摩,例如橙花、丁香等具有温暖的香气的精油。

将精油滴在手心,然后搓热双手进行按摩。

3. 按摩手法可以根据穴位的具体需求进行调整,包括揉、推、按等手法。

4. 可以结合深呼吸进行按摩,吸气时用力,呼气时放松,增强放松效果。

5. 在按摩完毕后,可以用温热的湿毛巾覆盖在按摩部位,以增强按摩效果。

通过按摩养生穴位,可以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运行,从而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整体健康水平。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按摩力度要适中,不宜过度用力,以避免造成身体不适。

总之,在霜降节气中进行养生穴位按摩,有助于提升身体的免疫力,改善气血循环,调节内脏功能,从而达到保持身体健康的目的。

希望大家通过合理的养生方法,度过一个健康舒适的冬季。

全身上百个穴位,无非这8穴!此8穴调理身体一切疾病(永久收藏)

全身上百个穴位,无非这8穴!此8穴调理身体一切疾病(永久收藏)

全身上百个穴位,无非这8穴!此8穴调理身体一切疾病(永久收藏)【经络穴位】文章由橘杏缘学院专业审稿老师审核(↑点击上方播放按钮收听全文↑)大家早上好啊相信稍微熟悉中医的朋友都知道,人体的经络系统包括大家熟知的12正经之外,还有奇经八脉。

但是说到奇经八脉的具体作用,可能90%的朋友都说不出来了。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奇经八脉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

十二经脉之气犹如江河之水,而奇经八脉则犹如湖泊水库,当十二经脉及脏腑气血旺盛时,需要存储起来,生命力才能持久,人才会长寿。

奇经八脉是哪八脉呢?——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别道奇行”,故称“奇经”。

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强调“医不知此,罔探病机;仙不知此,难安炉鼎”,可见他对“奇经八脉”的重视。

自古至今,奇经八脉都是医家秘不外传的养生大法。

奇经8穴,通调全身疾患!有朋友友会问,奇经八脉上这么多脉络,我怎么用它们呢?我们可以找奇经八脉和12经脉之气相通的8个穴位--八脉交会穴:公孙、内关、临泣、外关、申脉、后溪、列缺、照海,他们每个穴位都有其妙用,一治就治一大片,汇聚在一起,几乎可通调全身疾患。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锐眦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1、内关穴:宁心安神、补益气血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是心包经的络穴,通三焦经,同时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与阴维脉相通。

妙用内关穴,调一切内症内关穴的作用很多,主要是功效为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宣肺平喘、缓急止痛、降逆止呕、调补阴阳气血等。

内关穴联络着上、中、下三焦,故可用于调理上焦的心悸、胸痛胸闷;中焦的胃痛、呕吐;下焦的月经病、泌尿系统疾病等。

简单取穴:内关穴很好找。

将右手3个手指头并拢,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的中间点就是内关穴了。

刮痧拔罐十穴位

刮痧拔罐十穴位

刮痧拔罐十穴位1、足三里功能:一是扶正培元,强脾健胃;二是促进新陈代谢,强壮肌体;三是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免疫能力。

经常对足三里进行刮痧或叩拔,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的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尤其对消化系统的疾病、功效更为明显。

主治: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痉挛、消化不良、肝炎;神经衰弱、癫痫、失眠、头痛、贫血、偏瘫、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遗尿症;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月经过多;伤风感冒;膝关节炎、下肢关节炎等疾病。

2、关元穴功能:一是培根固元。

二是培肾壮阳,补肾壮阳,调经固冲,清热利湿,此穴有培肾固本,调气回阳,主生殖,主元气之功效。

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

三是补虚固本。

此穴能增强生殖系统功能,提高免疫能力,防止衰老,主治诸虚百损,壮一身之气。

主治: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宫颈糜烂、子宫脱垂、盆腔炎、不孕症、遗尿、尿闭、尿失禁、膀胱炎、肾炎、尿道炎、阴湿疹;痢疾、疝气、脱肛、高血压、糖尿病;健忘、神经衰弱;虚脱、身体虚弱。

3、中脘穴功能:一是能调脾胃;二是能降逆化滞。

此穴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纳谷化湿,降逆止呕之功效。

主治:胃痉挛、胃溃疡、胃下垂、胃胀满、消化不良、呕吐、口臭、肠炎、十二指肠溃疡、痢疾、阑尾炎、便秘、肝炎、胆囊炎、黄疸、高血压、心绞痛、中暑、癫痫、癔病、神经衰弱、失眠、咳嗽、哮喘、吐血、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最主要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更是治疗各种胃病的重要穴位之一。

4、内关穴功能:一是能理气活血;二是能安神定志主治:心绞痛、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缓、心律不齐;休克、昏迷、晕厥、晕车、失眠、癔病、癫痫、精神病;胃病、胃痉挛、呕吐、呃逆;膈肌痉挛、妊娠恶阻、低血压、无脉症等。

对各种心脏病、各种精神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疗效较好。

5、合谷穴功能:一是能清热解表;二是能疏筋散风,通降肠胃。

其中最主要的功用是清热镇痛。

背部穴位分布和作用

背部穴位分布和作用

背部穴位分布和作用背部穴位在中医理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包括督脉穴位、膀胱经穴位、华佗夹脊穴、膏肓俞、魄户穴和神堂穴等。

了解这些穴位的分布和作用,有助于提高按摩、针灸等理疗手段的疗效,促进身体健康。

督脉穴位督脉是人体重要的一条经络,起于胞宫,沿着脊柱向上走行,最终到达脑部。

督脉上有很多重要的穴位,如百会、神庭、风府、大椎等,这些穴位具有调节脏腑功能、补虚扶正的作用。

在按摩、艾灸等理疗方式中,常利用督脉穴位来调和气血,温煦脏腑。

膀胱经穴位膀胱经是人体最长的一条经络,从头到脚贯穿身体,其上分布着诸多穴位。

在背部,膀胱经主要沿着脊柱两侧走行,其上的穴位如肺俞、肝俞、脾俞、肾俞等,具有调节相应脏腑功能的作用。

同时,膀胱经还主司人体之阳气,按摩、艾灸膀胱经穴位可调和阴阳平衡。

华佗夹脊穴华佗夹脊穴是位于脊柱两侧的一组穴位,具有调理脏腑、平衡气血的作用。

华佗夹脊穴对于改善各种脊柱病变、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内科杂症有显著效果。

在背部,华佗夹脊穴位于膀胱经和督脉之间,对于缓解背部疼痛、改善循环不畅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膏肓俞膏肓俞是位于背部的一组穴位,具有调理免疫系统、治疗多种疾病的作用。

膏肓俞对于改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疾病症状有良好效果,同时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

在临床理疗中,膏肓俞常常用于治疗久病体虚、气喘吁吁、神经衰弱等症状。

魄户穴魄户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是调理肺脏的重要穴位。

魄户穴具有宣肺平喘、滋阴养肺的功能,对于改善咳嗽、气喘、支气管炎等症状具有显著效果。

同时,魄户穴还能增强人体对氧气的吸入能力,提高肺功能。

在临床理疗中,魄户穴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气喘等疾病。

神堂穴神堂穴位于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是调理脾胃的重要穴位。

神堂穴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积的功能,对于治疗胃痛、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具有良好效果。

同时,神堂穴还能改善心悸、胸闷等心血管疾病症状。

在临床理疗中,神堂穴常用于治疗胃痛、消化不良、心血管疾病等脾胃相关的病症。

120个特效穴,一穴祛病稳准狠

120个特效穴,一穴祛病稳准狠

120个特效穴,一穴祛病稳准狠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刺激点与反应点。

人体的每一个穴位都相当于一味中药,它们的任何一种神效,都是我们祖先用身体试验过的,只要你学会使用经络,并悟出穴位的深意,你就会终生尽享健康的秘诀。

第一组:1.发热特效穴——曲池穴2. 咽痛特效穴——点刺出血少商穴3. 咳嗽特效穴——列缺穴4. 咯血特效穴——孔最穴5. 晕厥特效穴——人中穴6. 久病呕吐特效穴——长灸涌泉穴7. 呃逆特效穴——耳针“膈”区8. 上腹疼痛特效穴——中脘穴9. 腹胀特效穴——足三里穴10. 腹泻特效穴——温针灸天枢穴11. 便秘特效穴——支沟穴12. 水肿特效穴——水分穴13. 盗汗特效穴——五倍子敷灸神阙穴14. 胆绞痛特效穴——双针针刺胆囊穴15. 偏头痛特效穴——丝竹空透率谷穴16. 高颅压头痛特效穴——点刺放血足窍阴穴17. 头晕特效穴——风池穴18. 小腿抽筋特效穴——承山穴19. 背寒肢冷特效穴——温针灸大椎穴20. 手指麻木特效穴——点刺放血十宣穴21. 膝关节痛特效穴——艾灸内膝眼、外膝眼穴22. 胸胁痛特效穴——丘墟透照海穴23. 面肌抽搐特效穴——长吊针抽搐启动点24. 单纯性肥胖特效穴——神阙八阵穴25. 戒烟特效穴——戒烟穴第二组:1. 中暑特效穴——点刺拔罐大椎穴2. 感冒特效穴——搓针合谷穴3. 支气管哮喘特效穴——天突穴4. 心绞痛特效穴——内关穴5. 早搏特效穴——灵道穴6. 心动过速特效穴——少海穴7. 心动过缓特效穴——通里穴8. 高血压特效穴——太冲穴9. 低血压特效穴——素髎穴10. 失眠特效穴——神门穴11. 胃下垂特效穴——双针针刺建里穴12. 胆囊炎、胆石症特效穴——胆囊穴13. 急性心肌梗死特效穴——艾灸至阳穴14. 慢性胃炎特效穴——中脘穴15. 慢性结肠炎特效穴——隔姜灸神阙穴16. 肾绞痛特效穴——肾俞穴17. 面神经瘫痪特效穴——地仓透颊车穴18. 糖尿病特效穴——降糖穴19. 高脂血症特效穴——丰隆穴20.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效穴——温针灸八髎穴21. 痛风特效穴——刺血拔罐阿是穴22. 失语特效穴——鸡爪刺廉泉穴23. 白细胞减少症特效穴——温针灸悬钟穴24. 椎-基底动脉性脑缺血特效穴——后顶穴25. 哮喘特效穴——定喘穴26.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特效穴——中脘穴27. 肋间神经痛特效穴——阳陵泉穴28. 贫血特效穴——脾俞穴29. 梅核气特效穴——四关穴泌尿、生殖、肛肠疾病1. 尿路结石特效穴——中封穴2. 尿失禁特效穴——温针灸气海穴3. 尿潴留特效穴——温针灸利尿穴4. 脱肛特效穴——艾灸竹杖穴5. 痔疮特效穴——火针点刺龈交穴6. 前列腺增生特效穴——点刺放血至阴穴7. 阳痿特效穴——悬灸阴茎穴8. 缩阳症、缩阴症特效穴——隔姜灸中极穴9. 增强男女性能力特效穴——隔姜灸关元穴妇科疾病1. 痛经特效穴——三阴交穴2. 闭经特效穴——长强穴3. 月经过少特效穴——盒灸八髎穴4. 月经过多特效穴——雀啄灸隐白穴5. 经行水肿特效穴——复溜穴6. 白带过多特效穴——灸带脉穴7. 急性乳腺炎特效穴——点刺放血少泽穴8. 乳腺小叶增生特效穴——围刺乳房肿块9. 妊娠呕吐特效穴——拔罐中脘穴10. 胎位不正特效穴——艾灸至阴穴11. 产后缺乳特效穴——膻中穴12. 不孕症特效穴——敷灸神阙穴13. 习惯性流产特效穴——敷灸关元穴14. 阴道痉挛特效穴——点刺出血次髎穴15. 阴道瘙痒特效穴——蠡沟穴小儿疾病1. 小儿厌食特效穴——承浆穴2. 小儿疳积特效穴——针挑四缝穴3. 小儿夜啼特效穴——点刺放血中冲穴4. 婴幼儿腹泻特效穴——温和灸水分穴5. 小儿脱肛特效穴——指灸百会穴6. 小儿疝气特效穴——大敦穴7. 小儿流涎特效穴——敷贴涌泉穴骨伤科疾病1. 颈椎病特效穴——刺血拔罐大杼穴2. 落枕特效穴——落枕穴3. 肩周炎特效穴——条口穴4. 网球肘特效穴——药注网球肘穴5. 手指痉挛特效穴——大陵穴6. 肾虚腰痛特效穴——复溜穴7. 急性腰扭伤特效穴——后溪穴8. 慢性腰肌劳损特效穴——盒灸腰部华佗夹脊穴9. 坐骨神经痛特效穴——环跳穴10. 尾骶疼痛特效穴——后顶穴11. 踝关节扭伤特效穴——养老穴12. 足跟痛特效穴——下病上取足跟穴13. 肌注硬结特效穴——围刺艾灸阿是穴14. 针刺后遗痛特效穴——对侧相应点皮肤科疾病1. 痤疮特效穴——刺血拔罐大椎穴2. 荨麻疹特效穴——连续拔罐神阙穴3.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特效穴——艾灸血海穴4. 雀斑特效穴——火针点刺斑点中心5. 脂溢性皮炎特效穴——梅花针叩刺皮损区五官科疾病1. 牙痛特效穴——合谷穴2. 急性结膜炎特效穴——点刺出血太阳穴3. 麦粒肿特效穴——点刺放血耳尖穴4. 眼睑下垂特效穴——悬灸三阴交穴5. 眼轮匝肌痉挛特效穴——承泣穴6. 迎风流泪特效穴——睛明穴7. 耳鸣耳聋特效穴——听宫穴8. 化脓性中耳炎特效穴——艾灸翳风穴9. 鼻塞特效穴——迎香穴10. 过敏性鼻炎特效穴——鼻炎穴11. 咽喉肿痛特效穴——点刺出血少商穴12. 声音嘶哑特效穴——照海穴13. 梅核气特效穴——四关穴14. 复发性口腔溃疡特效穴——劳宫穴15.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特效穴——下关穴16. 流行性腮腺炎特效穴——火柴灸角孙穴17. 磨牙症特效穴——内庭穴44条特效穴灸法01、目视昏昏,灸五里((在臂外侧,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3寸处。

你经常做的刮痧,拔罐按摩,都做对了吗?

你经常做的刮痧,拔罐按摩,都做对了吗?

你经常做的刮痧,拔罐按摩,都做对了吗?刮痧是将粘着在血管壁的瘀血清除到血管外,然后再经血液重新吸收入血管,经过全身的循环,将刮出的废物从尿液排出。

刮痧会加速血液循环,对心脏是很好的锻炼,作为防病来用,安全有效。

如想补肾,就光在肾俞穴拔罐;补胃呢,就在中脘和足三里拔罐。

拔罐可补可泄。

补呢,就是用罐数量要少,引气集中一处。

通常在外面拔罐时总是满后背都被拔上,那主要是将气血引入膀胱经,起到利尿排毒的作用。

但这对于气血虚弱的人便大为不利了。

拔罐最棒的功能就是它的引血功能。

按摩一定要找准经络,穴位找不准慢慢来,离穴不离经就行。

假如肚子上压着痛,你要看痛点压在什么经上,然后就按摩腿上相对应经络的穴位就行了。

胃经上压痛的就按腿上的足三里,脾经痛就按阴陵泉……敲打和按摩的作用是相似的,能够替代使用(例如敲胆经和胃经)。

拿颈椎病这个极普遍但是很难治愈的疾病来说,用刮痧法真是手到病除。

当然还有很多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早期治疗,假如能巧用刮痧法,将会有多少人躲过心脏搭桥的煎熬呀!至于什么时候刮痧,什么时候拔罐,从哪里刮起,拔多长时间等等很多问题,常常会困扰着大家。

我这里就较为详细地讲解一下。

刮痧最好使的工具是刮痧板,再配上一瓶刮痧油,就全了。

有人觉得刮痧只适合热症、实症,这真是“千古奇冤”。

其实,刮痧补虚去寒的效果更妙。

某人感冒发高烧,这时有人说,刮刮痧,去去火,于是就在后背膀胱经刮痧,痧一出,火就散了,大家认为是泻火了;其实是用体内的积热把后背的风寒赶走了,所以应该说是祛寒了。

说祛火呢也对,但不是你所理解的那种光热无寒的火。

刮痧最善补虚,但补的不是气血两虚的虚,而是因瘀而虚的虚。

举个例子,有个朋友的右手腕不知为什么一点劲儿都没有,甚至拿不起书包,手指还总是发麻。

到医院,医生说可能是颈椎或者是脑神经的问题。

可核磁共振都查了,也查不出个原因。

于是来问我,我说:“手发麻说明气脉是通的,仅仅气至血未至。

”手腕部缺少气血,怎么能有力量呢?但他本人并不是气血很弱的人,所以必有阻塞之处。

中医刮痧拔罐效果好吗

中医刮痧拔罐效果好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中医刮痧拔罐效果好吗
导语:中医养生是很不错的养生方法,利用中医刮痧拔罐能够治疗各种的疾病,其实中医刮痧和中医拔罐两者是可以结合在一起的,那么刮痧拔罐的方法如
中医养生是很不错的养生方法,利用中医刮痧拔罐能够治疗各种的疾病,其实中医刮痧和中医拔罐两者是可以结合在一起的,那么刮痧拔罐的方法如何进行综合使用呢,对于刮痧的方法是很多的,刮痧按摩的治病方法有很多,对于肩周炎,颈椎病等都有疗效的,那么中医刮痧拔罐效果好不好呢?
刮痧火罐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之一,拔罐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古称“角法”。

这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

冬季和春季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季节,所以人体是处于两个不同的环境中,从一个环境到另一个环境要损耗人体的元气才可以。

冬主收藏,在寒凉的冬季里,人们大多运动不足,经络痹阻,且春节期间容易饮食过度,损伤脾胃,使脾胃运化水湿功能受损,再加上春季多雨多湿,外湿引动内湿,故人体易被湿邪入侵,从而出现腹满腹胀、食欲不振,身体、四肢沉重,精神萎靡,或烦躁易怒等中医认为的“湿浊内困”的亚健康症状。

春困刮痧要刮背部穴位,是因为督脉主一身之阳气,膀胱经不但包含了调节人体五脏六腑的诸多穴位,如肺俞、心俞、脾俞、肝俞、肾俞等重要穴位,是人体抵御外邪和重要屏障,而且掌握着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中医有“春夏养阳“的说法,故刮背部穴位既可排毒,又可振奋体内阳气,提高机体免疫力。

刮完痧后,患者常感到背部、肢体有酸痛感,此时可把点燃的艾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提高免疫力的刮痧拔罐八大穴位
来源于中医养生网
一、头部 百会穴(只能刮痧,用刮痧手法的点法、按法、颤法)
注:科学实验证实,百会穴对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艾灸‘百会’能使家兔的血清总补体含量、血清疫球蛋白、血液白细胞总数等指标明显提高。
七、下肢部 足三里(刮痧拔罐均可)
注:科学实验表明,针刺足三里对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影响,有报道用绵蓝细胞致敏的家兔,针刺‘足三里’,可延长血中抗体维持时间。针刺‘足三里’对肉芽囊肿的观察,针刺有抑制病灶通渗性、减少炎性渗透出液作用;还可抑制炎性白细胞的游出。
八、下肢部 三阴交(刮痧拔罐均可)
注:科学实验表明,针刺‘三阴交’可使动物淋巴细胞和淋巴量显著增加,T淋巴细胞针后较针前有显著增加。
二、颈椎 大椎穴(刮痧拔罐均可,手法主要用刮法和留罐)
注:科学实验证实,刺激大椎穴对提高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针刺大椎等穴,可提高补体效价,单针大椎穴可使白细胞增加。艾灸或电针大椎、足三里等穴,可提高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针大白鼠的‘大椎’等穴,肝脏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亦增强,吞噬能力最高可达56.8%。
五、背部 肾俞(刮痧拔罐均可)
注:科学实验表明,针刺肾俞能兴奋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如针刺‘足三里’、‘肾俞’一次,可见家兔巨噬细胞功能有明显增强。
六、上肢部 合谷(刮痧拔罐均可)
注:科学实验表明,针刺合谷对免疫系统有调整作用,以合谷或足三里为主,据对70例患者电针前后所做活状、非活性玫瑰花和淋巴细胞转化三项试验结果表明,针前细胞免疫偏低或一般水平患者多趋提高,三项试验的提高均值为12.7~13.0(P<0.01)。
三、胸部 整个胸部(刮痧拔罐均可,用刮痧板厚边按胸部刮痧方法用刮法之补刮进行并在下面穴位进行闪罐)
刮拭胸部重点是任脉周围,从天突经璇玑、华盖、紫宫、玉堂、膻中到中庭,从上向下刮拭可刺激胸腺,胸腺为锥体形,由不对称的左、右两叶组成。胸腺大部位于上纵隔的腹侧部分,小部向下伸入前纵隔。一部在胸腔,一部在颈部。在胸腔的部分位于胸骨与心包之间。位于颈部的部分,则在胸骨舌骨肌与胸骨甲状肌之后,气管的前方及两侧,其上端有时可高达甲状腺的下缘。
注:胸腺既是淋巴器官,又具有内分泌功能。胸腺培养各种T细胞,它在细胞免疫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另外,胸腺能产生激素样物质,如胸腺素和胸腺生成素等。
四、腹部 中脘(刮痧拔罐均可)
注:科学实验表明,艾灸中脘穴可提高机体免疫防卫功能,如以小白鼠进行实验研究,隔日灸“中脘“1次,共3次,分别测定肝、脾、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结果发现,艾灸组比对照组的吞噬细胞活性均有一定增强。但以肝、腹腔的吞噬细胞活性最为显著(P<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