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十一)-1
第十一章痰饮学说
第十一章痰饮学说痰饮学说是阐述痰饮产生的原因、致病机理及其辨证论治的学说。
痰饮是体内津液结聚的病理性产物,其质稠浊者为痰,其质清稀者为饮。
由于痰和饮的性质相同而又常合而为病,所以常痰饮并称。
痰饮既是病理性产物,又是引起病变的致病因素。
《中医内科学》教材则分为痰证、饮证。
痰证是指脏腑气血失调,水湿津液凝结成痰所产生的各种病症。
分有形、无形两类。
有形之痰咳吐可见,无形之痰从症测知。
饮证是指水液在体内运化输布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
这一学说经过历代医家的实践和总结,在理论上和临床治疗上都不断地得到了充实和提高,其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的众多方面,并逐渐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成为中医理论中有特点的组成部分。
一. 痰饮的产生人体水湿津液代谢生理:《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腕,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1. 痰的发生文献:历代医家论述很多,有代表性的论述如下。
清代医家吴澄在《不居集》中对痰的发生归结到肺、脾、肾三脏。
“盖痰之生也,多由于脾”,“痰之来也,多由于肺”“痰之本也,多在于肾”。
明代李延《医学入门》中说:“痰源于肾,动于脾,客于肺”。
2. 饮的发生文献:《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土太过,雨湿流宋代陈言、明代张景岳认为,饮的发生是由于外受寒湿,内伤水饮,导致肺、脾、肾功能失常,以致水液聚积而成。
3. 痰与饮之区别痰与饮虽然均为外感六淫或饮食失节,内则脾、肺、肾三脏失常,水液结聚而成,但痰与饮有许多明显的区别。
如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痰饮》中说:“痰之与饮,虽曰同类,而实有不同也。
益饮为水液之属,凡呕吐清水及胸腹膨满、吞酸嗳腐、渥渥有声等证,此皆水谷之余,停积不行,是所谓饮也。
若痰,有不同于饮者,饮清澈而痰稠浊,饮惟停积肠胃,而痰则无处不到。
水谷不化而停为饮者,其病全由脾胃;无处不到而化为痰者,凡五脏之伤皆能致之。
2020年秋冬智慧树知道网课《中医内科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1
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2分)始于战国而成书于西汉的一部划时代医学巨著为:A.《肘后方》B.《黄帝内经》C.《伤寒论》D.《金匮要略》2【单选题】(2分)王肯堂编著的医书为:A.明医杂著B.《症因脉治》C.《内科摘要》D.《诸病源候论》E.《证治准绳》3【单选题】(2分)在周代官方卫生机构分科的医生中,相当于现在的内科医生的是:A.食医B.幼医C.疡医D.御医E.疾医4【多选题】(2分)张从正临床擅用以下哪些方法治疗疾病A.利B.攻C.吐D.汗E.下5【判断题】(2分)补阳还五汤出自唐代《千金要方》。
A.错B.对6【判断题】(2分)《圣济总录》是国家颁行的大型方书之一。
A.错B.对7【判断题】(2分)《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
A.错B.对8【判断题】(2分)薛己的《内科摘要》是我国最早用“内科”命名的医书。
A.B.对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2分)下列哪一项是决定治法方药最可靠的依据A.证B.征C.病因D.症2【单选题】(2分)在流感肆虐的季节,体质较差者服用玉屏风散补气固表,预防流感的侵袭,体现了下列哪种治疗原则?A.既病防变B.顺应异法方宜C.未病先防D.明辨标本缓急3【多选题】(2分)调摄护理的内容包括?A.饮食护理B.服药护理C.生活护理D.4【多选题】(2分)三因制宜包括:A.因地制宜B.因人制宜C.因病制宜D.因时制宜5【多选题】(2分)根据因势利导的原则,若食尚在胃。
可选用哪些治法:A.泻法B.C.止吐法D.探吐法6【多选题】(2分)中医内科学的治疗原则包括?A.明辨标本缓急B.审证求机论治C.把握动态变化D.调节整体平衡7【判断题】(2分)证与病机,都是疾病本质的反应,是疾病的主要矛盾。
A.对B.错8【判断题】(2分)疾病在标本俱急的情况下,必须采取标本同治的原则。
A.对B.错9【判断题】(2分)调节整体平衡可从调节寒热入手。
A.对B.错10【判断题】(2分)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
中医内科学第十一版疾病总结
中医内科学第十一版疾病总结
一、心血管系统疾病:
1.高血压:中医认为,高血压是由于肝阳上亢、气滞血瘀、痰湿内蕴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可采取调理肝阳、活血化瘀、祛除痰湿等治疗方法。
2.冠心病:中医认为,冠心病是由于心肝不和、气血不足、痰瘀阻塞等原因引起的,可采取调理心肝、益气活血、化痰通络等治疗方法。
二、呼吸系统疾病:
1.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认为,慢性支气管炎主要是由于外邪、内伤、气滞、痰湿等引起的,可采取祛邪、化痰、健脾等治疗方法。
2.支气管哮喘:中医认为,支气管哮喘主要是由于肺气虚弱、外感风邪等引起的,可采取补肺健脾、祛风化痰等治疗方法。
三、消化系统疾病:
1.消化性溃疡:中医认为,消化性溃疡主要是由于脾胃虚寒、气滞血瘀等引起的,可采取温中健脾、活血化瘀等治疗方法。
2.慢性胃炎:中医认为,慢性胃炎主要是由于脾胃虚弱、痰湿内蕴等引起的,可采取健脾化湿、祛除痰湿等治疗方法。
四、泌尿系统疾病:
1.慢性肾炎:中医认为,慢性肾炎主要是由于肾阳虚弱、湿热内蕴等引起的,可采取温肾阳、祛湿热等治疗方法。
2.膀胱炎:中医认为,膀胱炎主要是由于湿热蕴结、气滞血瘀等引起的,可采取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等治疗方法。
五、内分泌系统疾病:
1.糖尿病:中医认为,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脾胃虚弱、肺肾阴虚等引起的,可采取补脾健胃、滋阴降火等治疗方法。
2.甲亢:中医认为,甲亢主要是由于肝阳上亢、气血不足等引起的,可采取降肝阳、益气补血等治疗方法。
以上是中医内科学第十一版疾病的部分总结,中医内科学疾病众多,治疗方法多样化,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并由中医医生进行个体化的诊断和治疗。
中医内科学整理(必背)
一、感冒寒荆热银署新加,阴葳气参寒热解1风寒束表: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荆防)2风热犯表: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银)3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薷)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参苏)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葳)-------------------------------------------------------- 二、咳嗽寒三热菊燥桑杏,湿陈热清肝火泻,凉燥杏苏肺阴沙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拗+咳)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菊)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杏)内伤咳嗽4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二+三)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清金)6肝火犯肺:清肺平喘,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白+黛)7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沙)--------------------------------------------------------------------三、哮病哮冷射干热定喘,寒包青石风痰亲,肺脾六君肾生地,还有虚哮平喘本发作期1寒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射)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定)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小龙+石)4风痰哮: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三子)5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平固)缓解期6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六)7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脉地+金水)--------------------------------------------------------四、喘证寒喘麻黄里热石,热桑浊陈气郁五,肺虚生脉肾虚匮,正虚喘脱参附汤实喘1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黄+盖)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麻甘)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桑皮)4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二+三)5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五磨)虚喘1.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2.肾虚不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3.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五、肺痈肺痈初起银翘散,痈苇溃梗复清肺1初期:疏风散热,清肺化痰-银翘散(银)2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千+如)3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桔)4恢复期: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沙清)或(桔杏)---------------------------------------------------------------------------------------------------六、肺痨肺痨阴月火合气阴保真阴阳造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2虚火灼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4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七、肺胀痰浊苏子痰热婢,水泛真苓肺肾平1痰浊壅肺证:化痰降气,健脾益肺-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2 痰热郁肺证: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3阳虚水泛证: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4肺肾气虚证: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八、肺痿肺痿虚热门清燥,虚寒甘姜生姜甘,上下麻升瘀都气1.虚热证:滋阴清热,润肺生津—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加减2.虚寒证:温肺益气—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加减3.上热下寒证:寒热平调,清温并用—麻黄升麻汤加减4.肾虚血瘀证:纳气定喘,活血化瘀—七味都气丸合柴胡疏肝散加减--------------------------------------------------------------------------------------九、心悸悸怯定志血归脾,阴天阳桂凌苓桂,瘀桃痰火黄连温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2.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3.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4.水饮凌心: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5.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6.瘀阻心脉: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7.痰火扰心:清热化痰,宁心安神—黄连温胆汤------------------------------------------------------------------------------------------------------------ 十、胸痹胸痹淤血浊瓜夏,寒枳滞柴气生脉,心肾阴天阳参附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府)2气滞心胸: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疏肝散(疏肝)3痰浊闭阻:通阳泄浊,豁痰宣痹-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白半+涤)4寒凝心脉:辛温散寒,宣通心阳-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白桂+逆)5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脉+荣)6心肾阴虚:滋阴清火,养心和络-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天王+炙)7心肾阳虚:温补阳气,振奋心阳-参附汤合右归饮(参附+右)-------------------------------------------------------------------------------------------------------------- 十一、真心痛真心瘀保寒当逆,虚阳脱逆人参汤1.气虚血瘀:益气活血,通脉止痛—保元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2.寒凝心脉:温补心阳,散寒通脉—当归四逆汤加味3.正虚阳脱:回阳救逆,益气固脱—四逆加人参汤加减----------------------------------------------------------------------------------十二、不寐不寐火龙痰热温,心肾不交六交泰,心胆安神心脾归1肝火扰心:疏肝泻火,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龙胆)2痰热扰心:清化痰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黄胆)3心脾两虚: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归脾汤(归脾)4心肾不交: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六+交)5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志+酸)------------------------------------------------------------------------------------------------------------- 十三、头痛头痛寒川热芎芷,湿羌肝天肾补元,痰浊半夏瘀通窍,血虚头痛四物汤外感头痛1风寒头痛:疏散风寒止痛-川芎茶调散(茶)2风热头痛:疏风清热和络-芎芷石膏汤(芎芷)3风湿头痛:祛风胜湿通窍-羌活胜湿汤(活湿)内伤头痛4肝阳头痛:平肝潜阳熄风-天麻钩藤饮(天钩)5血虚头痛:养血滋阴,和络止痛-加味四物汤(加四)6痰浊头痛:健脾燥湿,化痰降逆-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天)7肾虚头痛:养阴补肾,填精生髓-大补元煎(大补)5.瘀血头痛:活血化瘀,通窍止痛-通窍活血汤(痛血)-------------------------------------------------------------------------------------十四、眩晕眩亢麻亏归浊夏,肾精左右瘀通窍1肝阳上亢:平肝潜阳,清火熄风-天麻钩藤饮(天钩)2气血亏虚:补益气血,调养心脾-归脾汤(归脾)3肾精不足:滋养肝肾,益精填髓-左归丸(左){阴虚:补肾滋阴-左归丸。
【精选】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第11套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1、热入血分可见A.发热,微恶风寒,口干,舌边尖红,脉浮数,头痛,咳嗽B.灼热,躁扰不安,吐血,衄血,斑疹紫黑密布,舌质深绛,脉细促C.面色淡黄,头胀身重,胸闷不饥,身热不扬,小便不利,舌红苔黄腻,脉濡数D.身热夜甚,心烦不寐,口干不甚渴饮,斑疹隐隐,时有谵语,舌红绛,脉细数E.发热不恶寒,口渴口苦,心烦不宁,咳嗽,尿黄赤,脉洪大【答案】B2、以下属痹证中肝肾两虚证的临床表现是A.疼痛呈游走性B.关节肿大,僵硬变形C.局部灼热红肿D.日久不愈,肌肉瘦削E.骨蒸潮热,面色潮红【答案】B D E3、喘证水凌心肺发生的主要病机是A.肾阳衰弱B.痰湿壅盛C.脾阳虚衰D.肺气郁闭E.心阳不足【答案】A4、下列各项,不属胸痹标实的主要病机为A.血瘀B.痰浊C.寒凝D.水湿E.气滞【答案】D5、疟疾的病变部位在A.太阳B.少阳C.厥阴D.太阴E.阳明【答案】B6、下列各项中,不符合紫斑临床特征的是A.好发于四肢B.紫斑小如针尖,大者融合成片C.压之褪色D.不高出皮肤E.患者以女性居多【答案】C7、阳水辨证属风水相搏者,其最佳选方是A.麻黄汤B.五苓散C.五皮饮D.越婢加术汤E.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答案】D8、积证与鼓胀的鉴别要点是A.腹中有无水液停聚B.有无腹痛C.有无结块可扪及D.有无腹部胀大E.有无嗳气.腹胀【答案】A9、首次提出“癫痫”或“痫”病名的是A.《黄帝内经》B.《诸病源候论》C.《备急千金要方》D.《济生方》E.《丹溪心法》【答案】B10、以下不属于疟疾的辨证要点的是A.病情轻重B.寒热的偏胜C.正气的盛衰D.病程的长短E.预后的良好【答案】E11、虚烦不寐,胆怯心悸,易惊,气短自汗,倦怠乏力,舌淡,脉弦细。
当选用A.黄连阿胶汤B.天王补心丹C.滋水清肝饮D.六味地黄丸E.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答案】E12、小便点滴不爽,排出无力,畏寒怕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证属A.肝郁气滞B.肾阳衰惫C.脾气不升D.膀胱湿热E.脾阳虚衰【答案】B13、“黄家所得,从湿得之”,此说首见于哪一本书A.《景岳全书》B.《卫生宝鉴》C.《金匮要略》D.《诸病源候论》E.《圣济总录》【答案】C14、与胃痛密切相关的两脏腑为A.脾肾B.肺肾C.肝脾D.肝胆E.肝肾【答案】C15、下列各项,对于鉴别肺痨与虚劳最有意义的是A.病情轻重B.有无传染性C.有无五脏虚损D.病程长短及预后E.有无发热【答案】B16、感冒的主要病机是A.肺失宣肃B.卫表不和C.营卫不和D.肺气不固E.风寒束表【答案】B17、心衰的病因A.久病耗伤B.感受外邪C.七情所伤D.劳倦内伤E.跌打损伤【答案】A B C D18、下列哪项贯穿肺痿发展的始终A.痰浊内阻B.肺虚有寒C.瘀血内阻D.气机阻滞E.肺津不足【答案】E19、阴虚火旺之心悸当用A.天王补心丹B.朱砂安神丸C.养心丹D.天麻钩藤饮E.六味地黄丸【答案】A B20、下列关于药物作用中升降浮沉的描述,正确的是A.辛:升浮B.甘:沉降C.苦:升浮D.花叶:沉降E.种子:升浮【答案】A21、君相火旺之遗精,调护的重点是A.少食醇酒辛辣B.避免过劳C.排除杂念D.节制房事E.适当体力劳动【答案】C22、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引起劳淋的病因A.诸淋日久B.过服寒凉C.久病体虚D.劳伤过度E.情志失调【答案】B23、以下属于肥胖病因病机的是A.年老体弱B.饮食不节C.劳逸失调D.先天禀赋E.情志所伤【答案】A B C D E24、下面哪些是胃痞肝郁气滞证的临床特征A.脘腹痞满不舒B.胸胁胀满C.呕恶嗳气D.嗳腐吞酸E.矢气频作【答案】A B C25、张某,男,48岁。
中医内科学总结
1最早把咳嗽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的著作:《景岳全书》。
2咳嗽初起忌用:棵子,五味子。
3外感咳嗽的资料原则是:祛邪利肺。
4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出自《内经》。
5最早把咳嗽分为外感和内伤的是:张景岳。
6外感咳嗽及内伤咳嗽的鉴别:病程的长短。
起病的缓急。
疾病的新久。
属实属虚。
71哮病大发作期的病理性质:邪实。
2哮病发作时的病理环节在于:痰阻气闭。
3哮病最主要的发病诱因是:气候突变。
4哮病之病名最早见于《丹溪心法》。
8明以后首先提出‘哮’及‘喘’为两个不同病症的医著始于:《医学正传》。
9‘最早阐明哮喘病机为痰:朱丹溪。
10哮病发作时以斜实为主,辨证应当分清:寒热。
111最早提出喘证虚实分类法的:《景岳全书》。
2实喘的表现:呼吸深长。
气粗声高。
痰鸣咳嗽。
脉数有力。
3虚喘的治疗尤当重视:治肾。
4实喘的治疗原则:祛邪利气。
5喘脱的病机为:肺气欲竭,心肾阳衰。
6喘证持续不已的病位在:心。
71我国现存第一部治疗肺痨专著:《十药神书》。
4肺痨的病理属性主要为:阴虚。
5肺痨日久可以影响其他脏腑,其中关系最密切的是:脾肾。
6肺痨及虚劳的鉴别要点:有无传染性。
71肺阴亏损证:滋阴润肺-月华丸2虚火灼肺证:滋阴降火-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痰中带血,心烦失眠)3气阴耗伤证:益气养阴-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声低气怯,自汗盗汗,偶有痰中带血,午后低热)4阴阳虚损证: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载于:《素问.痹论》。
3《金匮要略》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炙甘草汤。
41痫病首见于:《内经》。
2最先提出痫病的发病‘及先天因素有关的是:《内经》。
3痫病的发病中最重要的是:痰邪。
4痫病七情失调中主要责之于:惊恐。
5痫病的病机关键是:元神失控。
6痫病及五脏均有关联,主要责之于:心肝。
71胃的病变脏腑在胃,关系最密切:‘肝’、‘脾’。
2阴虚胃痛的主要病机是:胃失濡养。
3胃痛病名在唐宋以前中医文献易混淆的疾病:心痛。
4外邪犯胃的胃痛最为常见的病邪:寒邪。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案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案一、前言1.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中医理论分析、诊断和治疗内科疾病。
2.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病例讨论、实验教学等方法,结合中医经典著作和现代研究成果,引导学生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知识和临床技能。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中医内科学概述1.1 中医内科学的定义和发展简史1.2 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特点和学术价值1.3 中医内科学的诊断方法2. 第二章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2.1 病因病机2.2 辨证论治2.3 预防与调护3. 第三章中医内科学的基本技能3.1 望诊3.2 闻诊3.3 问诊3.4 切诊4. 第四章常见内科疾病4.1 感冒4.2 咳嗽4.3 哮喘4.4 胸痹4.5 胃痛5. 第五章中医内科学临床实习5.1 实习要求和方法5.2 实习病例选择与分析三、教学安排1. 授课时间:共计32学时,每学时45分钟。
2. 授课方式: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作业、实验报告等,占总评的30%。
2. 期末考试:包括笔试和临床操作,占总评的7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中医内科学》教材及相关参考书籍。
2. 教学课件:PowerPoint课件。
3. 教学视频:相关内科疾病的诊疗视频。
4. 教学病例:临床实际病例。
5. 实验设备:望、闻、问、切诊断工具,以及其他相关实验设备。
六、教学进度计划1. 第一周:中医内科学概述2. 第二周: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病因病机、辨证论治)3. 第三周: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预防与调护)4. 第四周:中医内科学的基本技能(望诊、闻诊、问诊、切诊)5. 第五周:常见内科疾病(感冒、咳嗽)6. 第六周:常见内科疾病(哮喘、胸痹)7. 第七周:常见内科疾病(胃痛)8. 第八周:中医内科学临床实习七、教学总结本课程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教学工作提供改进方向。
中医内科学习题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配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这是《中医内科学习题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配套用书)》的读书笔记模板,可 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作者介绍
同名作者介绍
这是《中医内科学习题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配套用书)》的读书笔记模板,暂 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本书系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一 版,新世纪第五版)配套习题集。本次编写综合了教学与临床,注重理论运用于实践,帮助学生梳理、回顾教材 知识点的同时,以临床问题为向导,希冀学生在思考做题的过程中能够领悟到培养临床思维的重要性。同时适当 增加中医经典、古文古义以及名家医案的考察,目的也是在于提高学生对中医经典的重视,注重在学习、掌握经 典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和感悟临床。真实实现学生能够把中医经典知识和前期所学中医基础知识,转化为能够有 效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因此,《中医内科学》教材为“体”,《中医内科学习题集》为“用”,体用 结合,相得益彰。
目录分析
《中医内科学习题集》 编委会
编写说明
常见题型及答题思路 总论
第一章导言
第二章中医内科疾病 辨证论治思路与原则
第三章中医内科疾病 辨证论治概要
第四章肺系病证
1
第五章心系病 证
2
第六章脑系病 证
3
第七章脾胃系 病证
4
第八章肝胆系 病证
5
第九章肾系病 证
第十章气血津 液病证
第十一章肢体 经络病证
第四章肺系病证
概述 第一节感冒 第二节咳嗽 第三节哮病 第四节喘证 第五节肺痈 第六节肺痨 第七节肺胀 第八节肺痿
第五章心系病证
中医师-中医内科学-胃 痛
第十一单元胃痛、第十二单元呕吐第十一单元胃痛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病因病机1.胃痛的常见病因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脾胃素虚。
2.胃痛与肝、脾的关系肝与胃是木土乘克的关系。
若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气横逆,势必克脾犯胃,致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而为痛。
脾与胃同居中焦,一脏一腑,互为表里,共主升降,故脾病多涉于胃,胃病亦可及于脾。
3.胃痛的基本病机及转化基本病机是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胃痛的病变部位在胃,但与肝、脾的关系极为密切。
病理因素主要有气滞、寒凝、热郁、湿阻、血瘀。
病理变化比较复杂,胃痛日久不愈,脾胃受损,可由实证转为虚证。
诊断和类证鉴别1.胃痛的诊断要点(1)上腹近心窝处胃脘部发生疼痛为特征,其疼痛有胀痛、刺痛、隐痛、剧痛等不同的性质。
(2)常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吞酸等上消化道症状。
(3)以中青年居多,多有反复发作病史。
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如天气变化、恼怒、劳累、暴饮暴食、饥饿、进食生冷干硬辛辣醇酒,或服用有损脾胃的药物等。
2.胃痛与真心痛的鉴别真心痛是心经病变所引起的心痛证,多见于老年人,为当胸而痛,其多绞痛、闷痛,动辄加重,痛引肩背,常伴心悸气短、汗出肢冷,病情危急。
而胃痛多表现为胀痛、刺痛、隐痛,有反复发作史,一般无放射痛,伴有嗳气、泛酸、嘈杂等脾胃证候。
辨证论治1.胃痛的辨证要点应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
实者多痛剧,固定不移,拒按,脉盛;虚者多痛势徐缓,痛处不定,喜按,脉虚。
胃痛遇寒则痛甚,得温则痛减,为寒证;胃脘灼痛,喜冷恶热,为热证。
一般初病在气,久病在血。
在气者,有气滞、气虚之分。
在血者,疼痛部位固定不移,痛如针刺,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2.胃痛的基本治疗原则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审证求因,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和运用“通”法,如散寒、消食、疏肝、泄热、化瘀、养阴、温阳等,总以开其郁滞、调其升降为目的,这样才能把握住“胃以通为补”的真谛,灵活应用“通”法。
张伯礼《中医内科学》(第10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11章)【圣才出品】
第十一章肢体经络病证一、A1/A2型题1.虚劳腰痛,日久不愈,阴虚内热者,下列方剂最宜选用()。
A.四妙丸B.右归丸C.左归丸D.青娥丸【答案】C【解析】肾阴虚腰痛,代表方为左归丸。
A项,四妙丸用于治疗湿热腰痛。
B项,肾阳虚腰痛,代表方为右归丸。
D项,腰痛无明显阴阳偏盛者,可服用青娥丸。
2.患者,男,65岁,平素爱喝酒,肢麻震颤半年余,头摇不止,手不能持物,头晕目眩,胸脘痞闷,口苦口黏,口吐痰涎,查体见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采用的治法是()。
A.镇肝息风,舒筋止颤B.清热化痰,平肝息风C.填精补髓,育阴息风D.补肾助阳,温煦筋脉【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分析,患者老年男性,脾胃虚弱,又嗜酒成癖,滋生痰热,壅阻经脉而动风,可辨证为颤证之痰热风动证。
因痰热内蕴,热极生风,筋脉失约所致。
治宜清热化痰,平肝息风。
方选导痰汤合羚角钩藤汤。
3.患者游走性关节疼痛,可涉及一个或多个关节,活动不便,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得冷则舒,可有皮下结节或红斑,常伴有发热、恶风、汗出、口渴、烦躁不安等全身症状,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或浮数。
其治法为()。
A.清热通络,祛风除湿B.祛风通络,散寒除湿C.祛风清热,除湿通络D.化痰行瘀,蠲痹通络【答案】A【解析】根据患者症状可辨证该证属痹证之风湿热痹,因风湿热邪壅滞经脉,气血闭阻不通所致。
故治宜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代表方:白虎加桂枝汤。
4.患者腰部疼痛,重着而热,暑湿阴雨天气症状加重,活动后或可减轻,身体困重,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治当选用()。
A.四妙丸B.知柏地黄丸C.肾着汤D.妙香散【答案】A【解析】根据患者症状可辨证为湿热腰痛。
因湿热壅遏,经气不畅所致。
治宜清热利湿,舒筋止痛。
代表方:四妙丸。
B项,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用于肾阴虚腰痛偏于肾阴不足,相火偏亢者。
C项,肾着汤即干姜苓术汤,功效为散寒行湿,温经通络,主治寒湿腰痛。
D 项,妙香散调补心脾,益气摄精,主治遗精之劳伤心脾证。
中医内科学十一版教材
中医内科学十一版教材
中医内科学教材有很多版本,以下是其中的一些版本信息:
1. 《中医内科学(吴勉华)》:这本书是十四五规划本科教材的第十一版,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作者是秦华珍和钟鸣。
2. 《中医内科学(新世纪第五版第5版第11版西学中)》:这本书是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的第十一版,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作者是吴勉华和石岩。
此外,中医内科学教材还有《中医内科学(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中医内科学(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中医内科学(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等版本。
如果想了解更多中医内科学教材的信息,建议到各大书店或网上购书平台进行查询。
中医内科学笔记(中医内科主治医师)
一、感冒1.风寒: 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
2.风热: 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3.暑湿: 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气虚: 益气解表;参苏饮。
5.阴虚: 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1.风寒袭肺: 疏风散寒, 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嗽散。
2.风热犯肺: 疏风清热, 宣肺止咳;桑菊饮。
3.风燥伤肺: 疏风清热, 润燥止咳;桑杏汤。
4.痰湿蕴肺: 燥湿化痰, 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5.痰热郁肺: 清热肃肺, 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6.肝火犯肺:清肺泻肝, 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 黛蛤散。
7.肺阴亏耗:滋阴润肺, 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三、哮病发作期1.冷哮: 宣肺散寒, 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小清龙汤。
2.热哮: 清热宣肺, 化痰定喘;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3.寒包热哮: 解表散寒, 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加减。
4.风痰哮证: 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加麻黄杏仁僵蚕厚朴半夏陈皮茯苓。
5.虚哮证:补肺纳肾, 降气化痰。
平喘固本汤加减。
缓解期1.肺脾气虚: 健脾益气, 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减。
2.肺肾两虚: 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
四、喘证实喘1.风寒壅肺证: 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
2.表寒肺热证: 解表清里, 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证:清肺化痰, 宣肺平喘;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证:祛痰降逆, 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痹证: 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加减。
虚喘1.肺气虚耗证: 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
2.肾虚不纳证: 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
3.正虚喘脱证:扶阳固脱, 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 配合蛤蚧粉。
五、肺痨1.肺阴亏损证: 滋阴润肺;月华丸加减。
2.虚火灼肺证: 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证: 益气养阴;保真汤、参苓白术散。
4.阴阳虚损证: 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加减。
中医内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第11套)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1、刘某,男,46岁,工人。
因汗出受风诱发腰痛月余就诊。
自述腰痛重着,转侧不能,热敷后症状可以减轻,阴雨天加重。
伴有畏寒肢冷,双下肢冷凉尤甚,舌苔白腻,脉沉而缓。
该病例为何种类型腰痛A.寒湿腰痛B.湿热腰痛C.肾虚腰痛D.瘀血腰痛E.痛痹【答案】A2、下列除哪项外,均可导致阳痿的是A.消渴B.早泄C.惊恐D.肺痿E.郁证【答案】D3、眩晕的病机概括为A.风B.火C.痰D.瘀E.虚【答案】A C D E4、心悸因惊恐劳累而发,时作时止,不发作时如常人者,当诊为A.怔忡B.悸动C.惊悸D.奔豚E.以上都不是【答案】C5、“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强调了精神治疗极为重要,这句话出自于下列哪本书A.《景岳全书·郁证》B.《临证指南医案·郁》C.《医学正传·郁证》D.《丹溪心法·六郁》E.《灵枢》【答案】B6、阳水水湿浸渍的治法是A.化湿清热,利水消肿B.化湿利水,补脾益气C.运脾化湿,通阳利水D.益气健牌,行气运湿E.温运脾阳,利水化湿【答案】C7、属于痫证的表现的是A.突然昏倒B.昏不知人C.两目上视D.肢休抽搐E.口中怪叫【答案】A B C D E8、低热,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耳聋,口干咽燥,神疲委顿,消瘦无力,舌绛不鲜,干枯而萎,脉虚,病机为A.肾精耗损B.虚风内动C.邪袭肺卫D.太阴湿热E.邪陷心包【答案】A9、下列各项中,属痹证之外邪致病因素的是A.风B.寒C.湿D.瘀E.虚【答案】A B C10、脾胃虚弱之泄泻的主要症状有A.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B.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C.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D.大便时溏时泻,迁廷反复,稍进油腻食物则发E.久泻日久,泄泻多在黎明前后【答案】D11、“黄家所得,从湿得之”,此说首见于哪一本书A.《景岳全书》B.《卫生宝鉴》C.《金匮要略》D.《诸病源候论》E.《圣济总录》【答案】C12、痰与饮的区别,下列正确的是A.痰质地较稠,饮质地较稀B.痰流动性大,饮流动性小C.痰致病广泛,饮致病局限D.痰性有寒热,饮性多偏寒E.饮可凝为痰,痰难化为饮【答案】A C D E13、下列哪项不属于风湿头痛的临床表现A.头痛如裹B.肢体困重C.脉濡D.舌淡苔白腻E.头痛而胀【答案】E14、郁证中的梅核气与噎膈的主要鉴别点是A.患者的年龄与性别B.有无咽喉阻塞感C.有无吞咽困难D.有无咽干.灼热.咽痒E.有无长期吸烟饮酒史【答案】C15、下列哪项是咳嗽的治则A.祛邪B.利肺C.扶正D.补虚E.化痰【答案】A B C D16、噎膈的病理变化为A.痰气交阻B.精血亏虚C.痰瘀互结D.脾肾阳虚E.湿热中阻【答案】A B C D17、以下关于痢疾的表述,错误的是A.是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症的病证B.都具有传染性的疾病C.多发于夏秋季节D.西医学中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属本病范畴E.《黄帝内经》称之为“肠澼”“赤沃”【答案】B18、最早记载泄泻相关论述的是下列哪一部医著A.《黄帝内经》B.《金匮要略》C.《诸病源候论》D.《丹溪心法》E.《医宗必读》【答案】A19、癫狂的病位在A.心B.肝C.脾D.肾【答案】E20、虚劳证,面色菱黄,食少,形寒,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肠鸣腹痛,大便溏薄,舌质淡,脉弱。
中医内科学方剂歌诀汇总
五味子,六君子,生姜、麝香、肉桂) 生脉饮:生脉麦味与人参
(二)缓解期 6.肺脾气虚证——六君子汤 六君子汤 四君子+陈皮、半夏:六君子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朮茯苓甘草比。 益以夏陈名六君,健脾化痰又理气。 除去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祛。 7.肺肾两虚证——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金水六君煎:二陈汤+熟地、当归
二、咳嗽 (一)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证——三拗汤合止嗽散 三拗汤 三拗汤用麻杏草,宣肺平喘效不低。 止嗽散 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 宣肺疏风止咳痰,姜汤调服不必煎。 2.风热犯肺证——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 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3.风燥伤肺证——桑杏汤、杏苏散 桑杏汤(温燥) 桑杏汤中浙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 干咳鼻涸又身热,清宣凉润燥能祛。 杏苏散(凉燥) 杏苏散内夏陈前,枳桔苓草姜枣研; 轻宣温润治凉燥,咳止痰化病自痊。
枳实薤白桂枝汤,厚蒌合治胸痹方; 胸阳不振痰气结,通阳散结下气强。 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桂芍枣,细辛甘草与通草; 血虚肝寒四肢厥,煎服此方乐陶陶。 5.气阴两虚证——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 人参养荣汤 四君四物八珍汤,气血双补是名方; 再加黄芪与肉桂,十全大补效无双; 若益志陈五味子,去芎辛窜养荣良。 6.心肾阴虚证——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 天王补心丹 补心地归二冬仁,远茯砂味桔三参, 阴亏血少生内热,滋阴养血安心神。 炙甘草汤 炙甘草汤参桂姜,麦冬生地麻仁襄, 大枣阿胶加酒服,虚劳肺痿效力强。 7.心肾阳虚证——参附汤合右归饮 参附汤=参、附+姜、枣 右归饮:右归八味减三泻,杜仲甘草枸杞入。 (八味:金匮肾气丸的八味) 八、不寐 1.肝火扰心证——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汤(柴胡引经药) 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开; 木通甘草当归同,肝经湿热力能排。 2.痰热扰心证——黄连温胆汤(心悸篇) 3.心脾两虚证——归脾汤(心悸篇) 归脾汤用参朮芪,归草茯神远志齐; 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4.心肾不交证——六味地黄丸和交泰丸 六味地黄益肝肾,山萸山药泽苓丹。 交泰丸:黄连、肉桂 5.心胆气虚证——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 安神定志丸(心悸篇) 安神定志丸为远志丸减辰砂 远志丸法治怵惕,龙齿辰砂平惊悸; 菖蒲二茯真人参,减砂安神定志易。 酸枣仁汤 酸枣仁汤治失眠,川芎知草茯苓煎; 养血除烦清虚热,安然入睡梦乡甜。 第七节 胸痹 1.心血瘀阻证——血府逐瘀汤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枳赤芍熬; 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痨。 2.气滞心胸证——柴胡疏肝散 四逆散中加芎香,枳实易壳行气良; 方名柴胡疏肝散,气闷胁痛皆可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内科学(十一)-1
(总分:25分,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1型题(总题数:0,score:0分)
二、A.芳香化浊,降逆和胃
B.益气健脾,和胃降逆
C.益气生津,降逆止呕
D.疏肝理气,和胃止呕
E.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总题数:2,score:1分)
1.肝气犯胃呕吐的治法:
【score:0.50】
【A】
【B】
【C】
【D】【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2.脾胃虚弱型呕吐的治法:
【score:0.50】
【A】
【B】【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C】
【D】
【E】
本题思路:
三、A.膀胱
B.三焦
C.肺、脾、肾
D.肺、脾、肾、三焦
E.膀胱、肾
(总题数:4,score:2分)
3.小便的通畅有赖气化作用,起这个作用的主要是:
【score:0.50】
【A】
【B】
【C】
【D】
【E】【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4.癃闭的病位主要在:
【score:0.50】
【A】【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5.《诸病源候论》认为小便不通是热在:
【score:0.50】
【A】
【B】
【C】
【D】
【E】【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6.与癃闭关系密切的是:
【score:0.50】
【A】
【B】
【C】
【D】【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E】
本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