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化学-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章末复习题 精品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复习测试卷含答案解析(6)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复习测试卷含答案解析(6)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复习测试卷含答案解析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结合这段文字及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荷塘上方的薄雾是水蒸气B.月光通过薄雾时产生了丁达尔效应C.薄雾中的微粒直径大约是2.5 pmD.“大漠孤烟直”中“孤烟”的组成成分和这种薄雾的组成成分相同【答案】B【详解】A.荷塘上方的薄雾是空气中的小液滴,不是水蒸气,薄雾属于胶体,故A错误;B.胶体粒子的直径为1~100nm,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月光通过薄雾时产生了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C.薄雾属于胶体,胶体粒子的直径为1~100nm,故C错误;D.“大漠孤烟直”中的“孤烟”指的是固体小颗粒,与这种薄雾的组成成分不同,故D错误;故选B。

52.“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粒子,如将“材料粒子”分散到水中,对所得混合物叙述正确的是()A.能全部透过滤纸B.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C.一定是胶状的D.可以看见材料粒子【答案】A【分析】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粒子分散到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根据胶体的性质分析。

胶体不一定是胶状的;胶体粒子直径较小,看不见胶体粒子。

【详解】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粒子分散到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故A正确;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故B 错误;胶体不一定是胶状的,故C错误;胶体粒子直径较小,肉眼看不见胶体粒子,故D错误。

【点睛】根据题目中的信息,“纳米材料”的直径是几纳米至几十纳米,刚好位于胶体粒子的直径范围(1nm~100nm),溶于水后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具有胶体的性质。

53.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过滤操作,能将混合物中的溶液和胶体分离B.胶体区别于溶液和浊液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C.用激光笔分别照射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时,观察到的现象不同D .向沸水中滴入几滴FeCl 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可得到Fe(OH)3胶体【答案】A【详解】A .溶液和胶体都能透过滤纸,则通过过滤操作,不能将混合物中的溶液和胶体分离,A 叙述错误;B .胶粒的直径在1~100nm 之间,溶液的小于1nm ,浊液的大于100nm ,则胶体区别于溶液和浊液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 之间,B 叙述正确;C .胶体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无此现象,则用激光笔分别照射CuSO 4溶液和Fe(OH)3胶体时,观察到的现象不同,C 叙述正确;D .制备Fe(OH)3胶体的方法为向沸水中滴入几滴FeCl 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D 叙述正确;答案为A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检测2(word,答案解析).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检测2(word,答案解析).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章末综合检测(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2012·黄冈高一检测)高一学生小强的化学笔记中有如下内容:①物质按照组成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②单质又可分为金属和非金属③化合物主要包括:酸、碱、盐和氧化物④按照分散剂粒子直径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⑤只要在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就是电解质⑥按照树状分类法可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⑦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化合价升降你认为他的笔记中有几处错误()A.三处B.四处C.五处D.六处【答案】 B【点拨】物质按元素组成分为单质(仅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和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①正确;单质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②正确;化合物主要包括酸、碱、盐和氧化物,③正确;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④错误;电解质是自身能发生电离的化合物。

如SO 2、NH 3等水溶液虽然能导电,但不是自身发生电离,不属于电解质,⑤错误;氧化还原反应与离子反应是交叉关系,⑥错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⑦错误。

2.(2013·试题调研)分类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A .根据是否含氧元素,将物质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B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C .根据水溶液是否能够导电,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D .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答案】 B3.(2013·试题调研)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区域3的是( )A .4Fe(OH)2+O 2+2H 2O===4Fe(OH)3B .2NaHCO 3=====△Na 2CO 3+H 2O +CO 2↑C .4NH 3+5O 2=====催化剂△4NO +6H 2O D .Zn +H 2SO 4===ZnSO 4+H 2↑【答案】 C4.下列图示中说法正确的是()【答案】 A【点拨】物质易失电子则还原性强,与失电子的多少无关。

新教材高中化学章末质量检测卷一物质及其变化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化学章末质量检测卷一物质及其变化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章末质量检测卷(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e-16 S-32 N-14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硝酸钾是一种无氯氮钾复合肥,宜在种植水果、蔬菜、花卉时使用。

关于KN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从其阳离子看,属于钾盐B.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C.它属于电解质D.从其阴离子看,属于硝酸盐2.澳大利亚科学家Andrei V.Rode发现一种纯碳新材料“碳纳米泡沫”,其中每个泡沫约含有4 000个碳原子,直径约为6~9 nm,在低于-183 ℃时,该泡沫具有永久磁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碳纳米泡沫”是一种新型的含碳化合物B.“碳纳米泡沫”和金刚石的性质完全相同C.把“碳纳米泡沫”分散到适当的溶剂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混合物D.把“碳纳米泡沫”分散到适当的溶剂中,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3.下列物质的分类组合正确的是( )①海水、空气,胆矾、盐酸均为混合物②H2CO3、CH3COOH、H2SO4、H2S均为酸③NaOH、Cu2(OH)2CO3、NH3·H2O均为碱④干冰、SO2、H2O均为酸性氧化物⑤金刚石、石墨、C60互为同素异形体A.②⑤B.①③④C.①②③⑤ D.④⑤4.高一学生小强的化学笔记中有如下内容:你认为他的笔记中有几处错误( )①按照树状分类法可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②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属于化学变化③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化合价升降⑤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只能做氧化剂 ⑥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 A .三处 B .四处 C .五处 D .六处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将硫酸钡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所以硫酸钡是非电解质 ②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氨水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 ③固态HCl 不导电,熔融态的HCl 可以导电 ④NaHSO 4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有氢离子,所以是酸⑤电解质溶于水中一定能导电,非电解质溶于水中一定不导电 A .①④B .①④⑤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④⑤6.下列变化需要加入适当的氧化剂才能完成的是( ) A .Fe →Fe 2+B .CuO →Cu 2+C .H 2SO 4→SO 2D .HNO 3→NO7.已知在热的碱性溶液中,NaClO 发生如下反应:3NaClO===2NaCl +NaClO 3,在相同条件下NaClO 2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其最终产物是( )A .NaCl 、NaClO 3B .ClO 2、NaClO 3C .NaCl 、NaClOD .NaClO 3、NaClO 48.Cr 2O 2-7 毒性较强,常用NaHSO 3处理工业废水中的Cr 2O 2-7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HSO -3+5H ++Cr 2O 2-7 ===2Cr 3++3SO 2-4 +4H 2O,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Cr 2O 2-7 在反应中被还原 B .Cr 3+是氧化反应的产物C .HSO -3 发生还原反应D .生成1个Cr 3+时转移6个电子 9.下列电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 .NaHCO 3===Na ++HCO -3B .NaHSO 4===Na ++H ++SO 2-4C .H 2SO 4===2H ++SO 2-4D .KClO 3===K ++Cl -+3O 2-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性质与CO 2类似):SO 2+OH -===HSO -3 B .碳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混合:2HCO -3 +Ba 2++2OH -===BaCO 3↓+CO 2-3 +2H 2O C .用CH 3COOH 除去水垢中的CaCO 3:CaCO 3+2CH 3COOH===Ca 2++2CH 3COO -+CO 2↑+H 2O D .氢氧化镁和稀盐酸的反应: OH -+H +===H 2O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复习题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复习题

一、选择题1.氮化硅(Si 3N 4)可用作高级耐火材料、新型陶瓷材料、LED 基质材料等。

已知:Si 对电子对的吸引力比H 的小,利用硅烷(SiH 4)制备氮化硅的反应为3SiH 4+4NH 3=Si 3N 4+12H 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硅烷中Si 的化合价为-4价 B .NH 3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C .H 2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D .转移1.2mol 电子时,生成0.6 mol H 2答案:C 【详解】A .硅对电子对的吸引力比H 的小,故硅烷中H 显-1价,Si 的化合价为+4价;故A 错误;B . NH 3中H 显+1价,在反应中被还原为氢气,在该反应中作氧化剂;故B 错误;C . SiH 4中H 显-1价,NH 3中H 显+1价,H 2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故C 正确;D .按照方程式转移12mol 电子时,生成12 mol H 2,所以转移1.2mol 电子时,生成1.2 mol H 2,故D 错误; 故答案为:C 。

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三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 3+3OH -=Fe(OH)3↓+3Cl -B .向Ca(HCO 3)2溶液中滴加盐酸:2H ++Ca(HCO 3)2=Ca 2++2H 2O+2CO 2↑C .向Na 2CO 3溶液中加入过量CH 3COOH 溶液:2-3CO +2CH 3COOH=2CH 3COOH+CO 2↑+H 2OD .向Ba(OH)2溶液中加少量NaHSO 3溶液:2-3HSO +Ba 2++2OH -=BaSO 3↓+2-3SO +2H 2O 答案:C 【详解】A .FeCl 3是可溶性强电解质,在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 3++3OH -=Fe(OH)3↓,A 错误;B .Ca(HCO 3)2是可溶性物质,应该写成离子形式,离子方程式应该为:H ++-3HCO =H 2O+CO 2↑,B 错误;C .反应符合事实,遵循物质拆分原则,C 正确;D .反应要以不足量的NaHSO 3溶液为标准,假设其物质的量是1 mol ,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该为:-3HSO +Ba 2++OH -=BaSO 3↓+H 2O ,D 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复习测试卷含答案解析(29)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复习测试卷含答案解析(29)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复习测试卷含答案解析(1)在小烧杯中加入20mL__________,加热到沸腾后,向其中滴入几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即制得Fe(OH)3胶体。

(2)取另一小烧杯也加入20mL蒸馏水后,向烧杯中加入1mLFeCl3溶液,振荡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上述操作(1)中制取的物质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两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_____(填“甲”或“乙” )烧杯中的液体会产生_________效应。

这个实验可以用区别溶液和胶体。

【答案】蒸馏水乙丁达尔【分析】(1)将饱和三氯化铁溶液滴人沸蒸馏水中来制取氢氧化铁胶体;(2)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详解】(1)胶体的制备过程中必须用蒸馏水,其它水中含有的盐,能使胶体聚沉;(2)只有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可以用来区别溶液和胶体。

82.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并填空。

3Cu+8HNO3=3Cu(NO3)2+2NO+4H2O,______。

被还原的物质为______,还原剂为______。

【答案】HNO3Cu【分析】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中,N元素的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2价,Cu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2价,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分析解答。

【详解】(1) 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中,N元素的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2价,Cu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2价,转移电子数为6mol,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用双线桥法表示为;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氮元素,被还原,因此被还原的物质是硝酸;化合价升高的是铜元素,被氧化,Cu为还原剂,故答案为:;HNO3;Cu。

83.在酸性条件下,KBrO3能将KI氧化成I2或KIO3,KBrO3本身被还原成Br-或Br2,KIO3能将KI氧化成I2或将Br-氧化成Br2(KIO3本身均被还原为I2)。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复习测试卷含答案解析(39)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复习测试卷含答案解析(39)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复习测试卷含答案解析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含有K2SO4、Na2CO3、NH4Cl、BaCl2、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①取少量固体粉末加到足量水中,得到无色溶液;②取①中溶液少量继续往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③继续向②中的溶液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④取①中溶液少量,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气体,试纸变蓝。

根据以上事实判断:(1)肯定存在的是_______。

(2)肯定不存在的是_______。

(3)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是_______。

请简述证明该物质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法、现象、结论)_______。

(4)写出上述实验④中产生刺激性气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答案】Na2CO3、NH4Cl BaCl2、CuSO4K2SO4用洁净铂丝蘸取少量①中溶液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紫色,说明有K2SO4,否则没有NH+4+OH-ΔNH3↑+H2O【详解】(1)①取少量固体粉末加到足量水中,得到无色溶液,说明不含有CuSO4,由于Na2CO3、BaCl2会发生反应形成沉淀,所以二者不能大量共存;根据实验②可知固体中有Na2 CO3 ,则原固体中不含有BaCl2溶液;④取①中溶液少量,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气体,试纸变蓝。

则产生的气体是NH3,原物质中含有NH4Cl;根据以上事实判断:(1)肯定存在的是Na2CO3、NH4Cl;(2)肯定不存在的是BaCl2、CuSO4;(3)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是K2SO4;证明该物质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是用洁净铂丝蘸取少量①中溶液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紫色,说明有K2SO4,否则不含有K2SO4。

也可以用检验SO42-的方法检验,方法是取①中溶液加盐酸酸化,(无沉淀生成),再继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样品中有K2SO4,否则没有K2SO4。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复习测试卷含答案解析(98)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复习测试卷含答案解析(98)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复习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下列有关物质、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不产生新元素,产生新元素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B.向煮沸的1mol·L-1NaOH溶液中滴加FeC1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C.导电性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所以物质导电时不可能发生化学变化D.液氯、乙醇、NH3均属于非电解质【答案】A【详解】A.原子为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化学变化中遵循元素守恒,则化学变化不产生新元素,产生新元素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故A正确;B.Fe(OH)3胶体的制备是将FeCl3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备的,向煮沸的1mol/L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沉淀,故B错误;C.导电时可能为自由电子或自由离子的定向移动,如电解时导电发生化学变化,故C错误;D.液氯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A。

72.在四份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缓慢滴加下列溶液,其导电能力先减弱至最弱,然后又逐渐增强的是A.NaOH溶液 B.Ba(OH)2溶液C.BaCl2溶液D.氨水【答案】B【详解】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及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目有关,在稀硫酸中分别缓慢加入NaOH溶液、BaCl2溶液、氨水,溶液中分别有强电解Na2SO4、HCl、(NH4)2SO4生成溶液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离子,其导电能力变化不大。

由于Na2SO4与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水,故在滴加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先减弱到最弱,继续加入Ba(OH)2溶液后,溶液中存在Ba2+和OH-,溶液的导电能力又逐渐增强;故选B。

73.下列有关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的电解质溶液,含离子越多,导电能力越强B.不同的电解质溶液,离子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C.相同条件下,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弱D.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越多,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答案】D【详解】A、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所带电荷数有关,离子浓度越大、所带电荷数越多,导电能力越强,故A错误;B、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所带电荷数有关,离子浓度越大,导电能力不一定越强,需要看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B错误;C、导电能力的强弱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故C错误;D、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故D正确。

高中 化学 必修 第一册 章末综合测评卷(一) 物质及其变化

高中 化学 必修 第一册 章末综合测评卷(一) 物质及其变化

章末综合测评卷(一)物质及其变化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

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一种矿泉水标签上印有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单位为mg·L-1)为Ca—48.00、K—39.00、Mg—3.10、Zn—0.08、F—0.02等,则对此矿泉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矿泉水不导电B.该矿泉水能导电C.该矿泉水是电解质D.该矿泉水是非电解质B[由题中信息知,该矿泉水不是纯净物,故该矿泉水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D错误;该矿泉水中存在钙离子、钾离子、镁离子等,因此可以导电,A错误。

]2.入春以来,我国不少地方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

雾中小水滴直径范围是()A.小于1 nmB.1~100 nmC.大于100 nmD.无法确定B[雾是胶体,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

]3.分类法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列分类图正确的是()C[氧化物中C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A错误;纯净物中的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单质也属于纯净物,但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错误;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而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C正确;化学反应不仅仅包括四种基本反应类型,D错误。

]4.如图表示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则下表中满足如图关系的是()选项X Y ZB [A 项,酸包括无机酸,错误;C 项,离子反应与电解质没有从属关系,错误;D 项,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CO ,错误。

]5.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二氧化硅、一氧化碳均为酸性氧化物B.雾、稀豆浆、氯化钠溶液均为胶体C.分子中含三个氢原子的酸不一定是三元酸D.烧碱、醋酸、稀硫酸均属于电解质C [一氧化碳不是酸性氧化物,A 错误。

氯化钠溶液不是胶体,B 错误。

分子中含三个氢原子的酸不一定是三元酸,C 正确。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复习测试卷含答案解析(101)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复习测试卷含答案解析(101)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复习测试卷含答案解析111.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详解】A.氯化钠和碳酸钠都能溶于水,现象相同不能鉴别,A错误;B.Na2CO3不和氢氧化钠的反应、Na2CO3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可以鉴别,B正确;C.氧化钙、碳酸钙均能和盐酸反应,因此稀盐酸不适宜除去CaO 中的CaCO3,C错误;D.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被吸收、一氧化碳不吸收。

因此,NaOH溶液不适宜除去CO2中的CO,D错误;答案选B。

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CaCO3、Ca(HCO3)2、Cu2(OH)2CO3都属于碳酸盐B.盐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C.蓝矾(CuSO4·5H2O)和干冰属于化合物,铁矿石属于混合物D.通过化学反应,可由Ba(OH)2一步转化生成NaOH【答案】B【详解】A.CaCO3是碳酸的正盐、Ca(HCO3)2是碳酸的酸式盐、Cu2(OH)2CO3是碳酸的碱式盐,三者都属于碳酸盐,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纯碱属于盐类,故B错误,符合题意;C.蓝矾是含结晶水的化合物,干冰是固态CO2,二者都属于化合物,铁矿石含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Ba(OH)2+Na2CO3═BaCO3↓+2NaOH,对溶液过滤可得NaOH 溶液,能够一步制取,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3.下列液体中,属于分散系,但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①淀粉溶液②乙醇③硅酸胶体④火碱溶液⑤Fe(OH)3胶体⑥肥皂水A.②④B.①③C.⑤⑥D.④【分析】只有胶体才有丁达尔效应,而常见的胶体有鸡蛋清溶液、淀粉溶液、血液、牛奶、豆浆、肥皂水、河水、大气、土壤等,据此分析。

【详解】分散系是将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故为混合物,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只有胶体才有丁达尔效应。

高中化学一第二章物质及其变化(知识梳理+章末综合复习试题)教师版含答案

高中化学一第二章物质及其变化(知识梳理+章末综合复习试题)教师版含答案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知识梳理复习知识要点:1、物质的分类及胶体的性质2、电解质及离子反应3、氧化还原反应 复习目标:通过知识点内容梳理及例题练习,回忆并巩固本章所有知识点内容及其应用。

弄清胶体的性质;掌握电解质的概念和离子反应的概念,知道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能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辨别出氧化还原反应,并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知识点一:物质的分类 1. 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树状分类法、交叉分类法等. 用树状分类法将物质分为:混合物:溶液、浊液、胶体金属单质:Na 、Fe 、Cu 等 物质 单质非金属单质:Cl 2、H 2、、O 2、O 3、C 60等 纯净物 酸:HCl 、H 2CO 3等无机化合物 碱:NaOH 、Ba (OH )2、NH 3·H 2O 等化合物 盐:Na 2CO 3、NaHSO 4、Cu 2(OH )2CO 3氧化物:CO 、CO 2、CuO 等有机化合物:CH 3COOH 、CH 4、C 2H 6、CH 3CH 2OH 等例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B 。

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电解质、非电解质 C.Mg 、Al 、Cu 可以分别用置换法、直接加热法和电解法冶炼得到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D.天然气、沼气和水煤气分别属于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例题2]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B )A。

Cu(OH)2难溶于水,属于非电解质B.SO2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C.NH4Cl组成中不含金属离子,不属于盐D。

HCl气体溶于水电离成H+和Cl-,属于离子化合物2。

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

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3.胶体的概念和性质①概念—-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作“胶体”。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复习测试卷含答案解析(150)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复习测试卷含答案解析(150)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复习测试卷含答案解析通常将__________称作标准状况,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_____________,若标准状况下CO 和CO 2混合气体的密度为1.607g/L ,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其中CO 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若将0.1mol 该混合气体通入含0.1molCa (OH )2的澄清石灰水中,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0℃101kPa 22.4L/mol 36 38.89% CO 2+Ca 2++2OH -=CaCO 3↓+H 2O【详解】试题分析:通常将0℃称作标准状况,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 ;若标准状况下CO 和CO 2混合气体的密度为1.607g/L ,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607×22.4=36;则284436x y x y +=+,解答x :y =1:1,所以CO 的质量分数为2872×100%=38.89%;0.1mol该混合气体中CO 2是0.05mol ,通入含0.1molCa (OH )2的澄清石灰水中,氢氧化钙过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 2+Ca 2++2OH - = CaCO 3↓+H 2O 。

考点:考查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92.A 、B 、C 、D 、E 五瓶透明溶液,分别是HCl 、BaCl 2、NaHSO 4、Na 2CO 3和AgNO 3中的一种。

已知:①A 与B 反应有气体生成 ②B 与C 反应有沉淀生成 ③C 与D 反应有沉淀生成 ④D 与E 反应有沉淀生成⑤A与E反应有气体生成⑥在②和③的反应中生成的沉淀是同一种物质请填空:⑴在⑴和⑴的反应中,生成的沉淀物质的化学式(分子式)是__________。

⑴A是________,B是_______,C是_______,D是_______,E是________。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复习测试卷含答案解析(8)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复习测试卷含答案解析(8)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复习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强氧化性漂白剂,广泛用于纺织、印染和食品工业。

它在碱性环境中稳定存在。

某同学查阅资料后设计生产NaClO2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部分产品未标出)。

(1)Ⅰ中发生反应的还原剂是___(填名称),Ⅱ中发生反应的氧化剂是___(填化学式)。

(2)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3)ClO2是一种高效水处理剂,可用NaClO2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备:5NaClO2+4HCl=5NaCl+4ClO2↑+2H2O。

①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微粒数之比是___。

②研究表明:在上述过程中会发生副反应NaClO2+4HCl=NaCl+2ClO2↑+2H2O,若反应开始时盐酸浓度越大,则气体产物中C的含量越大。

请推测其原因是___。

【答案】亚硫酸钠ClO22ClO2+H2O2+2OH-=2ClO2+O2+2H2O 1:4 ClO2的氧化性(或Cl-的还原性)随溶液的酸性和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分析】根据流程可知,氯酸钠与硫酸、亚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二氧化氯;二氧化氯与双氧水、NaOH反应生成亚氯酸钠和氧气。

【详解】(1)由氯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判断氧化剂、还原剂,反应I中,亚硫酸钠中的S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反应II中,二氧化氯中的Cl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2)Ⅱ中2ClO被还原,则H2O2被氧化,故气体a应为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ClO2+H2O2+2OH-=2ClO2 +O2+2H2O。

(3)①NaCl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其中1个NaClO2作氧化剂,转化为1个NaCl,4个NaClO2作还原剂,转化为4个ClO2,故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微粒数之比为1:4。

②反应NaClO2+4HCl=NaCl+2ClO2↑+2H2O中,NaClO2作氧化剂,HCl部分作还原剂,反应开始时,盐酸浓度越大,气体产物中Cl2的含量越大,可能的原因是溶液酸性增强,导致ClO2的氧化性增强,Cl-的还原性增强。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复习测试卷含答案解析(198)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复习测试卷含答案解析(198)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复习测试卷含答案解析25℃、101kPa 下:℃2Na(s)+1/2O2(g)=Na2O(s) ℃H=-414kJ·mol-1℃2Na(s)+ O2(g)=Na2O2(s) ℃H=-511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和℃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B.℃和℃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C.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 的速率逐渐加快D.25℃、101kPa 下:Na2O2(s)+2 Na(s)= 2Na2O(s)℃H =-317kJ/mol【答案】D【详解】A、氧化钠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过氧化钠的电子式为:,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故错误;B、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即消耗的Na的物质的量相等,转移电子物质的量相等,故错误;C、温度升高,钠和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故错误;D、①×2-②得2Na(s)+Na2O2(s)=2Na2O(s) △H=(-414×2+511)kJ·mol-1=-317kJ·mol-1,故正确。

答案选D。

72.已知℃N 2+3H 2催化剂高温高压2NH 3;℃3Cl 2+8NH 3=N 2+6NH 4Cl ,判断下列物质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A .NH 4Cl>NH 3>H 2B .H 2>NH 3>NH 4ClC .NH 3>NH 4Cl>H 2D .H 2>NH 4Cl>NH 3 【答案】B【详解】在反应△中还原性为:H 2(还原剂)>NH 3(还原产物),在反应△中还原性:NH 3(还原剂)>NH 4Cl (还原产物),即还原性:H 2>NH 3>NH 4Cl ,故选B 。

73.科学家首次用CO 2高效合成乙酸,其反应路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HI 、LiOH 、CH 3I 、CH 3Rh*I 、CH 3COORh*I 为反应的中间产物B .第4步反应的氧化剂是CH 3COORh*IC .反应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始终不变D .催化循环的总反应为CH 3OH+CO 2+H 2*Li Rh 、CH 3COOH+H 2O【答案】C【详解】A .根据步骤反应知,HI 、LiOH 、CH 3I 、CH 3Rh*I 、CH 3COORh*I 都是先生成后反应掉的物质,则都是反应的中间产物,故A 正确;B .第4步反应为:CH 3COORh*I+H 2= CH 3COOH+Rh*+HI ,氧化剂是CH 3COORh*I ,故B 正确;C .碳元素在CH 3OH 中显-2价,在CH 3COOH 中显0价,碳元素的化合价根成键原子的非金属性有关,故C 错误;D .根据图示,CH 3OH 、CO 2、H 2反应生成CH 3COOH 和H 2O ,化学方程式为:CH 3OH+CO 2+H 2*Li Rh 、CH 3COOH+H 2O ,故D 正确;故选:C 。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章末评价训练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章末评价训练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研究的对象都是化合物B.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C.电解质一定能导电D.不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非电解质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六水氯化钙属于混合物B.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食盐水属于浊液D.氯化铵不属于盐类3.某100 mL溶液中含H2SO4 0.50 mol,加入下列物质,溶液导电性增强的是() A.1.00 mol NaOHB.100 mL水C.0.50 mol酒精D.0.50 mol Na2SO44.下列对于反应2KClO3+I2===2KIO3+Cl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氧化性:I2>KClO3C.还原性:KClO3>I2D.还原剂为KIO3,氧化剂为I2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FeCl3溶液、Fe(OH)3胶体与Fe(OH)3沉淀的本质区别是有没有丁达尔效应B.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大小将混合物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C.将几滴汽油加入装有10 mL水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形成胶体D.胶体、分散系、混合物概念间的从属关系可用下图表示6.下列有关胶体的性质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澄清透明,胶体浑浊不透明B.加热和搅拌不可能引起胶体聚沉C.将一束强光通过淀粉溶液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大气中PM2.5(直径≤2.5×10-6 m的可吸入颗粒),一定属于胶体7.用4×10-3mol的KZO4恰好将60 mL 0.1 mol·L-1的Na2SO3溶液氧化为Na2SO4,则元素Z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A.+6 B.+4 C.+3 D.+28.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含有大量 Ba2+的溶液中:Cl-、K+、SO2-4、CO2-3B.含有大量H+的溶液中:Mg2+、Na+、HCO-3、SO2-4C.含有大量OH-的溶液中:Mg2+、NO-3、SO2-4、CO2-3D.含有大量Na+的溶液中:H+、K+、SO2-4、NO-39.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高中化学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题

高中化学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题

单元过关试题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分 100 分)一、(本共20 小,每小 2 分,共 40 分。

每小只有一个正确)1.以下离方程式,写正确的选项是⋯⋯⋯⋯⋯⋯⋯⋯⋯⋯⋯⋯⋯⋯⋯⋯⋯. ()A. Al243=2Al3+42-B.AlCl3= Al3+Cl3-(SO)+ 3SOD. M g ( N O 3 ) 2= Mg +2 +2NO 3- D.KMnO 4=K + +Mn 7+ +4O2-2.以下法正确的选项是⋯⋯⋯⋯⋯⋯⋯⋯⋯⋯⋯⋯⋯⋯⋯⋯⋯⋯⋯⋯⋯⋯⋯⋯()A. 易溶于水的物必定是解B.液化能C. 液化能D.熔融的液是解3.以下反中,元素被氧化的是⋯⋯⋯⋯⋯⋯⋯⋯⋯⋯⋯⋯⋯⋯⋯⋯⋯. ()A.FeS +2HCl = FeCl 2 + H 2S↑ B. Fe +H 2SO4 = FeSO4 +H 2↑C. FeO + 2HCl =FeCl 2 +H 2OD. Fe 2O3 +3CO = 2Fe +3CO 24.以下离子反方程式,写正确的选项是⋯⋯⋯⋯⋯⋯⋯⋯⋯⋯⋯⋯⋯⋯⋯⋯. ()A.向碳酸溶液中加酸CO32- + 2H + = H 2O +CO 2↑C. 向酸中投入碳酸CO32- + 2H+ = H 2O +CO 2↑D. 氧化溶液中加入硫酸H+ + OH - =H2O5.以下对于分别系的法,正确是⋯⋯⋯⋯⋯⋯⋯⋯⋯⋯⋯⋯⋯⋯⋯⋯⋯⋯()A.稀硫酸不是分别系B.一种分别系里只有分别和分别两种物C.分别必定是液体D. 按分别和分别的状(气、液、固),有9 种合方式的6.以下各,可用交错分法行分的是⋯⋯⋯⋯⋯⋯⋯⋯⋯⋯⋯⋯⋯(..)A.Na CO3、 Na SO 、 K CO 、 K SO4B.石灰石、化、碱、化224232C. 干冰、一氧化碳、石墨、金石D. 气、酸、苛性碱、小打7.以下基本反型中,必定是氧化原反的是⋯⋯⋯⋯⋯⋯⋯⋯⋯⋯⋯. ()A. 化合反B.分解反C.置反D.复分解反8.以下各分别系,需用丁达效划分的是⋯⋯⋯⋯⋯⋯⋯⋯⋯⋯⋯⋯⋯. ()A. 溶液和液B. 胶体与胶体C. 溶液与胶体D. 溶液与溶液9.在水溶液中能大批共存,且加入量稀硫酸溶液,有气体生成的是⋯⋯⋯ ()A. Na+、Ag+、 CO32-、 Cl -B. K+、Ba2+、42-、Cl-SOC. Na +、K+、CO32-、Cl -D. Na +、K+、Cl -、 SO42—10.波多液不可以用制容器盛放,是因能与中的硫酸反,在反中,做了⋯⋯⋯⋯⋯⋯⋯⋯⋯⋯⋯⋯⋯⋯⋯⋯⋯⋯⋯⋯⋯⋯⋯⋯⋯⋯.()A. 氧化B.原C.被原D.既不是氧化也不是原11.一化学趣小在家中行化学,依据 1 接好路灯泡不亮,依据接好路灯泡亮,由此得出的正确的选项是⋯⋯⋯⋯⋯⋯⋯⋯⋯ .. ()2A.NaCl 是非解B.NaCl 溶液是解。

高一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期末复习题

高一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期末复习题

高一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期末复习题化学在与物理学、生物学、天文学、天文学等学科的相互浸透中,失掉了迅速的开展,也推进了其他学科和技术的开展。

查字典化学网为大家引荐了高一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期末温习题,请大家细心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选择题(此题包括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1.物质分类是化学研讨的重要方法之一。

化学任务者经常依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停止分类研讨。

近年来发现,在金星大气层中存在三氧化二碳。

以下物质与它属于同类的是() A.H2、O3 B.H2SO4、H2CO3C.SO2、NOD.Na2SO3、KClO3解析:三氧化二碳是由氧元素和碳元素构成的,从组成元素上剖析,是氧化物。

答案: C2.以下各组物质,前者属于电解质,后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NaCl晶体、BaSO4B.铜、二氧化硫C.液态醋酸、酒精D.熔融的KNO3、硫酸溶液解析: A组都是电解质,B组铜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组硫酸溶液属于混合物。

答案: C3.迷信家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报道,他们用DNA制造出了一种臂长只要7纳米的纳米级镊子,以便可以夹起分子或原子并对它们随意组合。

以下分解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大小与纳米粒子具有相反数量级的是()A.溶液B.胶体C.悬浊液D.乳浊液解析:纳米级是指10-9~10-7m的范围,而这正是胶体粒子的大小范围。

答案: B4.周杰伦在歌曲«青花瓷»中唱到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其中的铜绿即是铜锈,它的化学成分是Cu2(OH)2CO3(碱式碳酸铜)。

铜在湿润的空气中生锈的化学反响为:2Cu+O2+CO2+H2O===Cu2(OH)2CO3。

以下有关该反响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该反响不是氧化恢复反响B.该反响中氧元素和碳元素化合价发作变化,所以是氧化恢复反响C.该反响中铜得电子,O2失电子,所以是氧化恢复反响D.该反响是氧化恢复反响,变价的只要两种元素解析:该反响是氧化恢复反响,铜元素失掉电子,被氧化,氧元素失掉电子,被恢复。

高考化学总复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专项检测卷-附带答案

高考化学总复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专项检测卷-附带答案

高考化学总复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专项检测卷-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选择题(共26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耐高温酸性氧化物的是( )A. CO2B. SiO2C. MgOD. Na2O2.下列化学用语表述错误的是( )A. HClO的电子式:B. 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818OC. NH3分子的VSEPR模型:D. 基态N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3.化学用语可以表达化学过程。

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达错误的是( )A. 用电子式表示K2S的形成:B.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Al(OH)3溶于烧碱溶液:Al(OH)3+OH− [Al(OH)4]−C. 用电子云轮廓图表示H—H的s−sσ键形成的示意图:D.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尿素与甲醛制备线型脲醛树脂:4. 化学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下列叙述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石胆能化铁为铜”B. 利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备纯碱C. 科学家成功将CO2转化为淀粉或葡萄糖D. 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中子数为16的磷原子:1516PB. CaCl2的电子式:C. 基态碳原子的轨道表示式:D. K+的结构示意图:6.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HClO的空间填充模型:B. 乙酰胺的结构简式:C. 基态Fe2+的电子排布式:[Ar]3d54s1D. H2O分子的形成过程:7.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H2S分子的球棍模型:B. AlCl3的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C. KI的电子式:D. CH3CH(CH2CH3)2的名称:3−甲基戊烷8. 下列物质对应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A. 氯仿:CHCl3B. 硬脂酸:C15H31COOHC. 芒硝:Na2SO4⋅10H2OD. 铝土矿的主要成分:Al2O39.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 SO2、SiO2、NO2均为酸性氧化物B. 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C. 漂白粉、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D. Na2O2、Al2O3、Fe3O4均为碱性氧化物10.下列文物修复和保护的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复原变形金属B.补配玉器缺损C.青铜器除锈见新D.剥离丝绸残片11.化学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部编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带答案知识点题库

部编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带答案知识点题库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带答案知识点题库单选题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硫酸钡在水中溶解度很小,所以硫酸钡不是电解质B .NH 3的水溶液能导电,但NH 3是非电解质C .电解质在通电时才能发生电离D .硫酸不能导电,但硫酸溶液能导电,所以硫酸溶液是电解质 2、单质到盐的转化关系可表示为:下述转化关系不正确的是 A .Mg →O 2MgO →HClMgCl 2→Na 2SO 4MgSO 4 B .Na →O 2Na 2O →H 2ONaOH→CH 3COOHCH 3COONaC .C →O 2CO 2→H 2O H 2CO 3→Na 2ONa 2CO 3 D .S →O 2SO 2→H 2OH 2SO 3→Ca (OH )2CaSO 3 3、关于物质分类正确的组成是4、对于离子方程式书写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把易溶于水的物质都改写成离子的形式 B .把易电离的物质都改写成离子的形式C .把难溶性物质、难电离的物质及气体等写成化学式D.没有难溶性、难电离或挥发性物质之一生成时,就一定不能发生离子反应5、下列有关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碱性氧化物大多不能和水化合生成碱B.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C.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D.CO和CO2属于同素异形体6、反应4Na+TiCl4700~800℃Ti+4NaCl可用于制备金属钛(Ti)。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Na是还原剂B.TiCl4被氧化C.NaCl为还原产物D.TiCl4发生氧化反应7、在一密闭容器中,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b可能是催化剂C.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D.反应生成的c和d质量相等8、下列有关湘江流域的治理和生态修复的措施中,没有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定期清淤,疏通河道B.化工企业“三废”处理后,达标排放C.利用微生物降解水域中的有毒有害物质D.河道中的垃圾回收分类后,进行无害化处理多选题9、Cl2与NH3可发生反应:8NH3+3Cl2=N2+6NH4Cl,生成的氯化铵呈白烟状,此反应常用于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对这一反应描述正确的是A.NH4Cl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B.反应中,未被氧化的NH3与被氧化的NH3质量之比为3∶1C.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个数比为3:8D.生成一个N2反应中转移6个电子10、有一包固体粉末,由CaCO3.Na2SO4.KNO3.BaCl2.CuSO4中的三种物质组成,取样品进行如图实验,从实验中可以判断出A.该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有BaCl2B.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KNO3C.它的组成可能是CaCO3.BaCl2.Na2SO4D.它的组成可能是CaCO3.Na2SO4.KNO3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用H++OH-=H2O表示的是A.NaOH溶液和稀醋酸的反应B.Ba(OH)2溶液和稀硫酸的反应C.NaOH溶液和盐酸的反应D.Ba(OH)2和稀硝酸溶液的反应填空题12、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下列物质在相应条件下能否电离,并说明理由:①液态HCl:_______(填“能”或“不能”,下同),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 100分)姓名:班级:得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NH3B.(NH4)2SO4C.Cl2D.NaCl溶液【答案】 B2.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Cu→Cu2+B.Cl-→Cl2C.MnO-4→Mn2+D.NH3→NO【答案】 C【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氧化剂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题中要求选择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过程,选项中的元素化合价应该降低,所以C正确。

3.“纳米材料”是指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催化剂及军事技术中,如果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 )A.不能透过滤纸B.一定是浊液C.一定是溶液D.有丁达尔效应【答案】D【解析】胶体的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所以如果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是胶体,胶体有丁达尔效应,选D。

4.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SO2、CaO、K2O都是碱性氧化物B.BaSO4、NaCl、KNO3溶液都是电解质C.纯碱、烧碱、碱石灰都是碱D.稀豆浆、果冻、淀粉溶液都是胶体【答案】 D【解析】A.CaO、K2O都是碱性氧化物,SO2是酸性氧化物,A错误;B.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是电解质,BaSO4、NaCl、KNO3均是电解质,其溶液都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B错误;C.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烧碱是氢氧化钠是碱,碱石灰是氯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C错误;D.稀豆浆、果冻、淀粉溶液都是胶体,D正确,答案选D。

5.分类法在化学学科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依据合理的是( )①根据氧化物的性质将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等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③根据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④根据物质所含元素种类的多少将物质分为单质和化合物⑤根据分子中所含氢原子的数目将化合物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A.①②B.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答案】 A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时,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B.含有最低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很强的还原性C.阳离子只能得电子被还原,阴离子只能失电子被氧化D.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答案】 B【解析】A.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时,肯定有一种元素被还原,但可能是同一种元素,所以不选A;B.含有最低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很强的还原性,例如氟化氢没有强还原性,选B;C.阳离子可能失去电子,例如亚铁离子,阴离子可能得到电子,例如高锰酸根离子,不选C;D.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越容易,氧化性越强,失去电子越容易还原性越强,与电子多少无关,不选D。

7.在下列各反应中,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是( )A.2F2+2H2O===4HF+O2B.Na2O+H2O===2NaOHC.2Na+2H2O===2NaOH+H2↑D.Cl2+H2O===HCl+HClO【答案】 D【解析】2F2+2H2O===4HF+O2反应中水为还原剂:Na2O+H2O===2NaOH为非氧化还原反应;2Na+2H2O===2NaOH+H2反应中水为氧化剂;Cl2+H2O===HCl+HClO氯气既作氧化剂也作还原剂,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B.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OH-+H+===H2OC.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Zn+Cu2+===Zn2++CuD.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2-4===BaSO4↓【答案】 A【解析】铁与稀盐酸反应:Fe+2H+===Fe2++H2↑,故选A。

9.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 )A.2NaOH+H2SO4===Na2SO4+2H2OB.Ba(OH)2+2HCl===BaCl2+2H2OC.Cu(OH)2+2HNO3===Cu(NO3)2+2H2OD.KOH+HCl===KCl+H2O【答案】 C【解析】H++OH-===H2O表示的是可溶的强酸、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C中Cu(OH)2是难溶物,在离子方程式中要写成化学式。

10.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Ba2+、Fe3+、OH-、Cl-B.Mg2+、Na+、Cl-、SO2-4C.NH+4、Ba2+、NO-3、OH-D.H+、K+、NO-3、CO2-3【答案】 B11.根据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有关物质的还原性强弱顺序是( )①I2+SO2+2H2O===H2SO4+2HI②FeCl2+Cl2===2FeCl3③FeCl3+2HI===2FeCl2+2HCl+I2A.SO2>I->Fe2+>Cl-B.Cl->Fe2+>SO2>I-C.Fe2+>I->Cl->SO2D.I->Fe2+>Cl->SO2【答案】 A【解析】根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的规律,可知①I 2+SO 2+2H 2O===H 2SO 4+2HI 中还原性;SO 2>I -,②FeCl 2+Cl 2===2FeCl 3中还原性Fe 2+>Cl -,③2FeCl 3+2HI===2FeCl 2+2HCl +I 2中还原性I ->Fe 2+,所以还原性强弱为:SO 2>Fe 2+>Cl-,选A 。

12.下列关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几点认识中正确的是( ) A .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丁达尔现象B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C .能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是酸D .置换反应和分解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B【解析】 A 项,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粒子直径在1 nm ~100 nm 之间,故A 错;NaHSO 4在水溶液中也电离出H +,但NaHSO 4属于盐,故C 错;CaCO 3=====高温CaO +CO 2↑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 错。

13.Na 2O 、NaOH 、Na 2CO 3、NaCl 、Na 2SO 4可按某种标准划分为同一类物质,下列分类标准正确的是( )①钠的化合物 ②能与硝酸反应的物质 ③电解质 ④钠盐 ⑤钠的含氧化合物 A .①④ B .③④ C .②⑤ D .①③【答案】 D【解析】NaCl 和Na 2SO 4不与HNO 3反应,②错误;Na 2CO 3、NaCl 、Na 2SO 4三种物质属于钠盐,Na 2O 属氧化物,NaOH 属于碱,④错误;NaCl 中不含氧元素,⑤错误。

14.在反应8NH 3+3Cl 2===6NH 4Cl +N 2中,被氧化的氨和未被氧化的氨的质量之比为( ) A .1︰3 B .3︰1 C .1︰1 D .3︰8【答案】 A【解析】 对化学反应进行分析可知参加反应的8 mol 氨气中化合价升高的为2 mol ,未变价的为6 mol ,所以被氧化的氨和未被氧化的氨的质量之比为1︰3。

15.CaH 2常作为生氢剂,其中氢元素呈-1价,化学方程式为CaH 2+2H 2O===Ca(OH)2+2H 2↑,则在这个反应中,反应物水是( ) A .氧化剂 B .还原剂C .既是还原剂又是氧化剂D .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答案】 A16.某溶液中只含有K+、Fe3+、NO-3,已知K+、Fe3+的个数分别为3a和a,则溶液中K+与NO-3的个数比为( )A.1︰2 B.1︰4C.3︰4 D.3︰2【答案】 A【解析】溶液中正电荷数为3a×1+a×3=6a,由正负电荷守恒知NO-3的个数为6a。

17.常温下,在水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①16H++10C-+2XO-4===2X2++5C2+8H2O;②2A2++B2===2A3++2B-;③2B-+C2===B2+2C-。

下列说法错误的( )A.反应C2+2A2+===2A3++2Cl-可以进行B.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A2+>B->X2+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C2>B2>A3+D.反应③是置换反应【答案】 B18.亚硝酸盐中毒,又名乌鸦病、紫绀病、肠源性青紫病。

亚硝酸盐可将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由二价变为三价,失去携氧能力,使组织出现缺氧现象。

美蓝是亚硝酸盐中毒的有效解毒剂。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中毒过程中血红蛋白被氧化B.中毒时亚硝酸盐发生氧化反应C.药品美蓝应具有还原性D.解毒时血红蛋白被还原【答案】 B【解析】中毒过程中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由二价变为三价,故血红蛋白被氧化,A项正确;中毒时血红蛋白发生氧化反应,则亚硝酸盐发生还原反应,B项错误;美蓝是亚硝酸盐中毒的有效解毒剂,因此美蓝能使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为正常的血红蛋白,即美蓝应具有还原性,C项正确;解毒时血红蛋白被还原,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46分)19.(7分)现有下列九种物质:①H2②铝③CuO ④CO2⑤H2SO4⑥Ba(OH)2固体⑦氨水⑧稀硝酸⑨熔融Al2(SO4)3(1)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九种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H++OH-===H2O,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2 g ⑨溶于水配成250 mL溶液,SO2-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答案】(1)②⑦⑧⑨③⑤⑥⑨④(2)Ba(OH)2+2HNO3===Ba(NO3)2+2H2O(3)Al2(SO4)3===2Al3++3SO2-4 1.2 mol/L20.(8分)为证实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的反应是离子反应,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如下:如图连接好装置,向烧杯中加入25 mL 1 mol/L的Ba(OH)2溶液和2滴酚酞试剂,再一边不断地滴加1 mol/L的H2SO4溶液,并轻轻振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