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题A卷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及详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75f4b4fbd64783e08122b66.png)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第Ⅰ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实验室中检验所用的试剂是()①盐酸②NaOH溶液③澄清的石灰水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2.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 MnO2→Mn2+B. u → u l2C. Ag+→Ag2OD. Sn2+→Sn4+3.在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Na+、K+、、B.、A13+、、C. K+、Fe2+、、D.、Na+、、4.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必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B.氧化反应的本质是得电子C.原子得到电子后,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升高D.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5.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A. Na+K+OH-Cl-B. Na+Cu2+SC. Mg2+Na+S Cl-D. Ba2+K+6.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 Na+、Mg2+、、I﹣B. H+、、Fe2+、Br﹣C.、K+、、Cl﹣D. Na+、S2﹣、Cu2+、7.如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 X为含氧酸、Y为酸、Z为化合物B. X为氧化物、Y为化合物、Z为纯净物C. X为强碱、Y为碱、Z为化合物D. X为非金属氧化物、Y为酸性氧化物、Z为氧化物8.在下列物质的分类中,前者包括后者的是()A.氧化物、酸性氧化物B.含氧酸、酸C.碱性氧化物、碱D.酸式盐、盐9.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CaCO3+2H+===H2O+CO2↑+ a2+B.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 Ca(OH)2+2H+===Ca2++2H2OC. 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OH﹣+===CO2↑+ 2OD.氢氧化镁与盐酸的反应OH﹣+H+===H2O10.要使溶液中存在K+、Na+、H+、、、Cl﹣六种离子,则蒸馏水中至少溶解几种物质()A.两种B.三种C.四种D.五种11.O2F2可以发生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是氧化产物B. 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若生成4.48 L HF,则转移0.8 mol电子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12.下列有关分散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较大,不能透过滤纸B.液态分散系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类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D.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得到的分散系属于胶体13.在下列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的是()A. 2Na+2H2O===2NaOH+H2↑B. Cl2+H2O===HCl+HClOC. 2F2+2H2O===4HF+O2D. 2H2O2H2↑+ 2↑14.某国外化学教材中有一张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插图:由图可知,在该反应中是()A.还原剂B.氧化剂C.氧化产物D.还原产物15.下列化学反应中,既属于四大基本类型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NH4Cl+NaOH NH3↑+H2O+NaClB. 3CO+Fe2O32Fe+3CO2C. Cl2+2KBr===Br2+2KClD. NH3+CO2+H2O===NH4HCO316.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铜铸塑像上出现铜绿[Cu2(OH)2CO3]B.充有氢气的气球遇明火爆炸C.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D.铁质菜刀生锈17.下列物质中不能电离出酸根离子的是()A. Ca(OH)2B. KMnO4C. KClO3D. NaHSO418.歌手那英在歌曲中唱的“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其中“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氨气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氨气是电解质B. 1 mol·L-1的硫酸钠溶液与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导电性不同C.氢氧化铁胶体能导电,故氢氧化铁胶体是电解质D.在相同条件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导电性强20.下列物质种类中,前者包含后者的是()A.混合物、溶液B.电解质、化合物C.浊液、胶体D.单质、化合物第Ⅱ卷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10.0分,共40分)21.下列表中每组均有4个选项,请挑选出1个选项,它跟另3个选项属于不同的“分类”,请将挑选出的选项及挑选依据填入下表。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节同步测试(A、B)卷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全章节同步测试(A、B)卷](https://img.taocdn.com/s3/m/607bcbcbc281e53a5902ff04.png)
新课标高一化学同步测试(A)第二节离子反应一、选择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物质中,能够导电的电解质是()A.Cu丝B.熔融的MgCl2C.NaCl溶液D.蔗糖2.下列物质中,不能电离出酸根离子的是( )A.Na2S B.Ba(OH)2C.KMnO4D.KCl 3.NaHSO4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H+、Na+、和SO42-。
下列对于NaHSO4的分类中不正确的是()A.NaHSO4是盐B.NaHSO4是酸式盐C.NaHSO4是钠盐D.NaHSO4是酸4.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HClO B.Cl2C.NaHCO3D.CO2 5.今有一种固体化合物X,X本身不导电,但熔化状态或溶于水中能够电离,下列关于该化合物X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是一定为电解质B.X可能为非电解质C.X只能是盐类D.X可以是任何化合物6.能用H++OH-=H2O表示的是 ...................................................................................................................... ()A.NaOH溶液和CO2的反应B.Ba(OH)2溶液和稀H2SO4的反应C.NaOH溶液和盐酸反应D.氨水和稀H2SO4的反应二、选择题(有1-2个答案,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卷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cee8db3f0975f46526d3e154.png)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关于物质分类方法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单一分类法是选定某一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B.交叉分类法是用多种不同的单一分类法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C.树状分类法是采用树状形式对同类物质进行再分类的方法D.对于同一组物质,选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其分类结果相同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氯化铁溶液与铜反应:Fe3++Cu===Fe2++Cu2+B.氢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OH﹣+H+===H2OC.钠与水的反应:Na+2H2O===Na++2OH﹣+H2↑D.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OH﹣+2H 2O===+3H2↑3.如表是某矿物质饮用水的部分标签说明,则该饮用水中还可能较大量存在()A. OH-B. Ag+C. Na+D. Ca2+4.某离子反应中共有H2O、ClO-、NH4+、H+、N2、Cl-六种微粒。
其中c(ClO-) 随反应进行逐渐减小。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该反应的还原剂是NH4+B.消耗1 mol氧化剂,转移2 mol电子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3D.反应后溶液酸性明显增强5.下列物质混合后,不会发生离子反应的是()A.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钠溶液B.氯化钙溶液和稀硫酸C.氯化镁溶液和硫酸铜溶液D.澄清的石灰水和稀盐酸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叫作酸B.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作碱C.能电离出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作盐D.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7.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A.固体Cu(OH)2和稀盐酸反应B.澄清石灰水和HNO3溶液反应C. KOH溶液和醋酸溶液反应D. 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8.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氯化镁固体是非电解质B.氯化镁溶液是电解质C.氯化镁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D.氯化镁只有在溶液中才能导电9.黑火药的爆炸反应为2KNO3+3C+S===K2S+N2↑+3CO2↑其中被还原的元素是()A. NB. CC. N和SD. N和C10.分散系存在比较广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烟、雾、碘酒、食盐水等都是分散系,关于这四种分散系的分散质和分散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A.烟微小水滴空气B . 雾 微小尘埃 空气C . 碘酒 碘 酒精D . 食盐水 水 氯化钠11.下列含碳的化合物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的一组是( ) A . CO 2和Na 2CO 3 B . CO 和CO 2 C . CO 和H 2CO 3 D . CH 4和CO 2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过量的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O 2+OH -===CO 32−+H 2O B .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a 2++2OH -+CO 2===CaCO 3↓+H 2OC . 碳酸氢钙溶液和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O 3−+OH -===CO 32−+H 2OD . 碳酸钙和盐酸反应:CO 32−+2H +===CO 2↑+H 2O 13.O 2F 2可以发生反应:H 2S +4O 2F 2―→SF 6+2HF +4O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氧气是氧化产物B . O 2F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 . 若生成4.48 L HF ,则转移0.8 mol 电子D . 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14.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标准是( ) A . 在水溶液中能否导电 B . 在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 C . 在水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 D . 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能否导电 15.下列物质的属类归纳不正确的是( )A .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物B .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C .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称为纯净物D . 含氧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二、实验题(共3小题) 16.Fe 2O 3又称铁红,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2章化学《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卷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2章化学《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f84697c70029bd64783e2cff.png)
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表中评价合理的是()A. AB. BC. CD. D2.实验室里将NaClO3和Na2SO3按物质质量之比为71∶42倒入烧瓶中,同时滴入适量H2SO4,并用水浴加热,产生棕黄色的气体X,反应后测得NaClO3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X为() A. Cl2B. Cl2OC. ClO2D. Cl2O3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稀硝酸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H++OH-===H2OB.铝与稀盐酸反应:Al+2H+===Al3++H2↑C.铁与稀硫酸反应:2Fe+6H+===2Fe2++3H2↑D.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H+=== H2O+CO2↑4.要使溶液中存在K+、Na+、H+、、、Cl﹣六种离子,则蒸馏水中至少溶解几种物质()A.两种B.三种C.四种D.五种5.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Fe(OH)3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是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B.阳光穿透清晨的树林时形成的光柱,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的体现C.鸡蛋清溶液分类上属于悬浊液D.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会出现红褐色Fe(OH)3胶体6.SO2溶于水后,与水反应生成H2SO3,下列对于H2SO3的性质预测正确的是()A.有氧化性,无还原性,无酸性B.有氧化性,有还原性,有酸性C.有还原性,无氧化性,无酸性D.有还原性,无氧化性,有酸性7.金属铜的提炼多从黄铜矿开始,黄铜矿的熔烧过程主要反应之一为2CuFeS2+O2===_____+2FeS+SO2,若CuFeS2中Cu、Fe的化合价都为+2,S的化合价为﹣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横线中的物质是Cu2SB. CuFeS2仅作还原剂C. SO2是还原产物,不是氧化产物D. FeS是氧化产物8.想一想:蒸馏水、CuSO4(固态)、纯CH3COOH这些物质为什么归为一类,下列哪种物质还可以和它们归为一类()A.蜡烛B. HCl(气态)C.水煤气D.牛奶9.区别溶液和胶体最简单的方法是()A.丁达尔效应B.闻气味C.过滤D.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10.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胶体、溶液、浊液的分类依据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B.“卤水点豆腐”、“黄河入海口处的沙洲”都与胶体的聚沉有关C.向1 mol•L﹣1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制取氢氧化铁胶体D.可以用丁达尔现象区别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11.下列说法中正确是()A.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导电B.水的导电能力很差,所以水是非电解质C.酸、碱、盐都属于电解质,其他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D.溶于水所得溶液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12.下列各组微粒,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Ca2+、Cl﹣、、K+B. Cu2+、Cl﹣、、OH﹣C. K+、Cl﹣、、H+D. H+、Cl﹣、、Na+13.在一定条件下,PbO2与Cr3+反应,产物是Cr2和Pb2+,则与1 mol Cr3+反应所需PbO2的物质的量为()A. 3.0 molB. 1.5 molC. 1.0 molD. 0.75 mol14.已知反应:①Cl2+2KI═2KCl+I2②KClO3+6HCl═3Cl2↑+KCl+3H2O③2KIO3+Cl2═I2+2KCl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三个反应都有单质生成,所以都是置换反应B.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KIO3>KClO3>Cl2>I2C.反应②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D.③中1 mol还原剂反应则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15.常温下,下列三个反应均能发生:X2+2W2+===2X-+2W3+;Z2+2X-===2Z-+X2;2W3++2Y -===2W2++Y2。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1 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1 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25d605a3783e0912a3162ac3.png)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NaNO2+NH4Cl===NaCl+N2+2H2O,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NH4Cl中的N元素被还原B.生成1 mol N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6 molC. NaNO2是氧化剂D. N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2.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反应,可以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 HCl+Na2CO3;HCl+NaHCO3B. NaOH+HCl;Ba(OH)2+H2SO4C. BaCl2+H2SO4;Ba(OH)2+Na2SO4D. CaCO3+HCl;Na2CO3+H2SO43.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K+、、、Br﹣B.、、OH﹣、K+C. K+、Ca2+、、D. H+、Cl﹣、Na+、4.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以下反应:①2Fe2++Br2===2Fe3++2Br﹣①2Br﹣+Cl2===Br2+2Cl﹣①2Fe3++2I﹣===2Fe2++I2,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元素在反应①中被还原,在①中被氧化B.反应①中当有1 mol Cl2被氧化时,有2 mol Br﹣被还原C.氧化性强弱顺序为Cl2>I2>Br2>Fe3+D.还原性强弱顺序为I﹣>Fe2+>Br﹣>Cl﹣5.下列物质混合后,不会发生离子反应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铁溶液B.碳酸钠溶液和稀硫酸C.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镁溶液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6.常温下,某反应M+酸―→N+盐,其中M、N的物质类别不可能的是()A.单质、单质B.盐、酸C.碱、氧化物D.氧化物、酸7.在下列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无色透明离子组是()A. K+、Na+、、B. K+、Na+、Cl﹣、C. K+、Na+、Br﹣、Cu2+D. Na+、Ba2+、OH﹣、8.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Ag+Cl-Na+B. H+OH-K+C. K+NO3−Ca2+D. Al3+OH-Cl-9.下列变化一定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A.→CO 2B. HCl→Cl2C. KClO3→KClD.→Mn2+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氨水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B.氯化氢溶于水后能导电,但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C.溶于水后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D.导电性强的物质一定是强电解质11.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非金属氧化物分为不同的类型。
人教版 高中化学 必修一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 高中化学 必修一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测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fbd9a549649b6648d747f6.png)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酸性溶液中:Mg2+、K+、SO、NOB .无色溶液中:Na+、A13+、NO、MnOC. FeCl3溶液中:Na+、NH、SCN-、SOD .与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中:NH、Na+、NO、HCO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铁跟稀硫酸反应:Fe+2H+===Fe2++H2↑B.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C.铁与氯化铜溶液反应:Fe+Cu2+===Fe2++CuD.碳酸钙跟稀盐酸反应:CaCO3+2H+===Ca2++H2O+CO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态HCl不导电,所以HCl是非电解质B. CO2的水溶液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C.铜、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D.蔗糖在水溶液中和熔融时均不导电,所以蔗糖是非电解质4.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一定有电子转移B.氧化还原反应前后一定有氧的得失C.实现Fe3+→Fe2+的变化过程失去电子D.失去电子的反应是还原反应5.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A.向豆浆中加入硫酸钙做豆腐B.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D.观看电影时,从放映机到银幕有明显的光路6.下列物质的分类依据正确的是()7.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豆浆B.食盐水C.碘酒D.蔗糖水8.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氯化铝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3NH3•H2O+Al3+===Al(OH)3↓+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CO2+2OH﹣===+H2OC. FeCl3溶液与Cu粉反应:Cu+Fe3+===Cu2++Fe2+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H++OH﹣===BaSO4↓+H2O9.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5b5c342f04a1b0717ed5dd87.png)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A. Ba2+、Na+、NO、SOB. Mg2+、Cl-、Al3+、SOC. K+、Cl-、CO、NOD. Ca2+、Na+、Fe3+、NO2.某铁的氧化物(Fe x O)3.48 g溶于足量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通入0.532 5 g Cl2,恰好将Fe2+完全氧化,则x值为()A. 0.67B. 0.75C. 0.80D. 1.003.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Na+Mg2+Cl-OH-B. H+Ca2+CO32−NO3−C. Cu2+K+SO42−NO3−D. Na+HCO3−OH-Ca2+4.小明在实验室中配制稀NaOH溶液,将浓NaOH溶液倒入盛自来水的烧杯中时,发现溶液变浑浊,由此推测自来水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A. Na+B. Ba2+C. Mg2+D. Cl-5.在下列试验物质导电性的实验中,接通电源后灯泡不亮的是()①盐酸①无水酒精①氢氧化钠溶液①氯化钠溶液①蔗糖水A. 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D. ①①6.在8NH3+ 3Cl2===N2+ 6NH4Cl反应中,被氧化的原子与被还原的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8①3B. 1①3C. 3①8D. 3①17.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A.都能透过滤纸B.都是呈红褐色的混合物C.分散质粒子具有相同的直径D.都具有丁达尔效应8.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①有尘埃的空气①稀硫酸①蒸馏水①墨水,能观察到有丁达尔效应的是()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9.下列反应中,划线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的是()A. Cu+2FeCl3===2FeCl2+CuCl2B.CO2+C2COC . Fe2O3+2Al Al2O3+2FeD. CO2+NaOH===NaHCO310.下列关于硫酸铜溶液和泥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都是混合物B.都是分散系C.分散剂相同D.分散质粒子相同11.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标准是()A.在水溶液中能否导电B.在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C.在水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D.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能否导电1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A.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B.反应中有氧原子的得失C.反应中有电子得失或电子偏移D.反应后生成新物质13.在x R2++y H++O2===m R3++n H2O的离子方程式中,对m和R3+的判断正确的是()A.m=4R2+是还原剂B.m=y R3+是氧化产物C.m=2R2+是氧化剂D.m=y R3+是还原产物14.下列各组物质,按电解质、非电解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是() A.硝酸钾、硫酸铜、稀硫酸B.空气、水、稀硫酸C.氯化钠、乙醇、铜D.硝酸、食盐水、烧碱15.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胶体外观不均匀B.胶体不能透过滤纸C.胶粒做不停息地、无秩序地运动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二、实验题(共3小题)16.某同学拟用氯化钙固体、碳酸钠溶液和稀硝酸等试剂,先制得碳酸钙,最终制得纯净的硝酸钙晶体。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检测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f6275addccda38366baf0a.png)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检测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水只作为还原剂的是()A. 3Fe+4H2O(g)Fe3O4+4H2B. 2H2O2H2↑+O2↑C. 2Na2O2+2H2O═4NaOH+O2↑D. 2F2+2H2O═4HF+O22.下列反应进行分类时,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 Zn+H2SO4===ZnSO4+H2↑B. 2KClO32KCl+3O2↑C. S+O2SO2D. CH4+2O2CO2+2H2O3.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 Cu(OH)2+HCl;Cu(OH)2+CH3COOHB. NaHCO3+H2SO4;Na2CO3+HClC. NaHCO3+NaOH;Ca(HCO3)2+NaOHD. BaCl2+H2SO4;Ba(OH)2+Na2SO44.要验证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下列哪组物质进行实验()A. Cu、FeCl2溶液、MgCl2溶液B. Fe、Cu、MgCl2溶液C. Mg、CuO、FeSO4溶液D. Fe、CuSO4溶液、MgCl2溶液5.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泥水B.盐酸C. NaCl 溶液D. Fe (OH)3胶体6.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Cu2++2OH﹣===Cu(OH)2↓CuCO3+2NaOH===Cu(OH)2↓+Na2CO3B.+2H+===CO2↑+H2O BaCO3+2HCl===BaCl2+CO2↑+H2OC. Ca2++===CaCO3↓ Ca(NO3)2+Na2CO3===CaCO3↓+2NaNO3D. H++OH﹣===H2O Ba(OH)2+H2SO4===BaSO4+2H2O7.已知反应:①SeO2+4KI+4HNO3===Se+2I2+4KNO3+2H2O; ②Se+2H2SO4(浓)===2SO2↑+SeO2+2H2O。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三份卷含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三份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51e434c850ad02df80416a.png)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一一、选择题(1—10每小题2分,11—18每小题3分,共44分)1. 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为()A. 纯盐酸水煤气硫酸干冰B. 蒸馏水蔗糖溶液氧化铝二氧化硫C. 胆矾氢硫酸铁碳酸钙D. 重钙普钙氯化铜碳酸钠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凡是离子化合物,在离子方程式中都要以离子形式表示B. 离子互换反应总是向着溶液中反应物离子浓度减少的方向进行C.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水,故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是H++OH-===H2OD. 复分解反应必须具备离子反应发生的三个条件才能进行3.某化学兴趣小组欲研究H2SO4、NaCl、KCl、Na2CO3、FeCl3、NaOH 的性质,对于如何研究,他们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方案①:将它们按照酸、碱、盐分类,然后分别溶于水得到溶液,进行实验;方案②:将它们按照钠盐、钾盐、铁盐和其他化合物分类,然后分别溶于水得到溶液,进行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时,将少量铜粉分别投入上述溶液中,按照方案①的分类,能够完全溶解铜粉的只有酸(稀硫酸)溶液B.设计方案②的同学取某种溶液,在其中加入上述的钾盐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该溶液中可能含有Ag+C.按照方案①的分类,属于碱的有Na2CO3、NaOHD.该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物质性质时只使用了实验法、观察法4. 下列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A. 氧化物:CO2、NO、SO2、H2OB. 碱:NaOH、KOH、Ba(OH)2、Na2CO3C. 铵盐:NH4Cl、NH4NO3、(NH4)2SO4、NH3·H2OD. 碱性氧化物:Na2O、CaO、Mn2O7、Al2O35.我们常用“往伤口上撒盐”来比喻某些人乘人之危的行为,其实从化学的角度来说,“往伤口上撒盐”的做法并无不妥,甚至可以说并不是害人而是救人。
人教版高中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题(卷(完整资料).doc
![人教版高中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题(卷(完整资料).doc](https://img.taocdn.com/s3/m/fd730587c1c708a1284a4460.png)
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题(A 卷)广州市高一化学中心组提供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9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3小题,共39分。
) 1.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 . CO 2B . 石墨C . K 2SO 4D . NaOH 溶液 2. 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制得溶液的是 A . 食盐 B . 饱和FeCl 3溶液 C . 蔗糖 D . 碘3. 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 .铜铸塑像上出现铜绿[Cu 2(OH)2CO 3]B .铁制菜刀生锈C .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D .铝锅表面生成致密的薄膜4. NaHSO 4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Na +、H +和SO 42-。
下列对于NaHSO 4的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A .NaHSO 4是盐 B .NaHSO 4是酸式盐 C .NaHSO 4是钠盐 D .NaHSO 4是酸 5.下列反应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氯化钠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B .氢气还原氧化铜C .铁片置于硫酸铜溶液中D .一氧化碳的燃烧 6. 加入适量的硫酸溶液,可使溶液中下列离子数量显著减少的是A . Cl -B . Ba 2+C . NO 3-D . Na +7. 下列化学方程式不能..用离子方程式Ba 2++SO 42-=BaSO 4↓表示的是 A . Ba(NO 3)2+H 2SO 4=BaSO 4↓+2HNO 3 B . BaCl 2+Na 2SO 4=BaSO 4↓+2NaCl C . BaCl 2+H 2SO 4=BaSO 4↓+2HCl D . BaCO 3+H 2SO 4=BaSO 4↓+H 2O+CO 2↑8. 下列物质混合后,不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A . Na 2CO 3溶液与稀盐酸 B . CuSO 4溶液与BaCl 2溶液 C . H 2SO 4溶液与NaCl 溶液 D . 稀HNO 3与Ba(OH)2溶液 9. 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 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 CO 32-+2H +=H 2O+CO 2↑B . 稀硫酸中加入铁粉 2Fe+6H +=2Fe 3++3H 2↑C . 碳酸钙中加入盐酸 CO 32-+2H +=H 2O+CO 2↑D . 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 H ++OH -=H 2O 10. 下列分离、提纯、鉴别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 . 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和FeCl 3溶液B . 用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 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淀粉胶体C . 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BaSO 4的BaCO 3D . 用加热、蒸发的方法可以除去粗盐中的CaCl 2、MgCl 2等杂质 11. 用下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12.下列溶液的溶质都是电解质,这些溶液中的Cl -浓度与50mL1mol/LMgCl 2溶液中的Cl -浓度相等的是A .150mL1mol/LNaCl 溶液B .75mL0.5mol/LCaCl 2溶液C .150mL2mol/LKCl 溶液D .75mL1mol/LAlCl 3溶液13. 用FeCl 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上铜箔的反应是:2Fe 3++Cu === 2Fe 2++ Cu 2+。
高中人教版本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检测题
![高中人教版本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检测题](https://img.taocdn.com/s3/m/e69e617452d380eb63946d5f.png)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检测题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在常温下,发生下列几种反应:①16H++10Z-+2X O4−===2X2++5Z2+8H2O;①2A2++B2===2A3++2B-;①2B-+Z2===B2+2Z-。
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溶液中可发生Z2+2A2+===2A3++2Z-B. Z2在①、①反应中为还原剂C.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X O4−>Z2>B2>A3+D. X2+是X O4−的还原产物2.用高铁酸钠(Na2FeO4)对河湖水消毒是城市饮水处理的新技术。
已知反应Fe2O3+3Na2O2===2Na2FeO4+Na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 Na2FeO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 3 mol Na2O2发生反应,有12 mol电子转移D.在Na2FeO4中Fe为+4价,具有强氧化性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四氯化碳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 ①时可制得纳米级金刚石粉末,发生的反应是4Na+CCl4C+4NaCl,这一成果被誉为“稻草变黄金”。
对此反应的理解中有错误的是()A.反应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B.金刚石属于非金属单质C.四氯化碳和氯化钠都属于盐D.该反应为置换反应4.对四种无色溶液进行离子检验,实验结果如下,其中明显错误的是()A. K+、Na+、Cl-、NOB. K+、NO、OH-、HCOC. Na+、OH-、Cl-、NOD. MnO、K+、S2-、Na+5.下列有关电解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后能导电,所以氢氧化钠是电解质B.二氧化碳水溶液能够导电,所以二氧化碳是电解质C.铁、铜能导电,所以铁、铜为电解质D.氯化铁溶液能够导电,所以氯化铁溶液是电解质6.下列物质的分类依据正确的是()A. AB. BC. CD. D7.下列对于NaHSO4的分类中不正确的是()A. NaHSO4是盐B. NaHSO4是酸式盐C. NaHSO4是钠盐D. NaHSO4是酸8.在物质分类中,前者包括后者的是()A.氧化物、化合物B.盐、电解质C.溶液、胶体D.分散系、溶液9.运动会上发令枪所用“火药”的主要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撞击时发生的化学反应5KClO3+6P===3P2O5+5KCl,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 KClO3是氧化剂B. P2O5是氧化产物C. 1 mol KClO3参加反应有6 mol e﹣转移D.每有6 mol P被还原,生成5 mol KCl10.欲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混有的K+和Cl-,可选用的方法是()A.过滤B.蒸馏C.电泳D.渗析11.下列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A.土壤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有保肥作用B.由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C.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D.臭氧可用于水的消毒净化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干冰和冰都属于氧化物B.小苏打和苏打都属于盐C.碳酸钙和碳酸都属于酸D.水银和银都属于单质13.如下图所示,离子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之间可用集合关系表示,正确的是()A.答案AB.答案BC.答案CD.答案D14.下列物质在相应条件下能发生电离而导电的是()A.液态氯化氢B.熔融氯化钠C.固体氢氧化钾D.高温熔化后的单质铁15.用半透膜把分子或离子从胶体溶液中分离出来的方法叫()A.电泳B.过滤C.凝聚D.渗析二、实验题(共3小题)16.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制氯气的反应为MnO2+4HCl(浓)MnCl2+2H2O+Cl2↑。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8b3b3216fc700abb68fce7.png)
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蔗糖水 B.食盐水 C.豆浆 D.小苏打水2.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有一种元素被氧化肯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②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③在K、Fe2+、S2-、Na+中只有1种粒子不具有还原性④由X变为X2+的反应是氧化反应⑤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作还原剂⑥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⑦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A.③④⑤ B.④⑤⑦ C.①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⑦3.在实验中手不慎被玻璃划破,可用氯化铁溶液应急止血,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氯化铁溶液有杀菌消毒作用B.氯化铁溶液能使血液聚集沉降C.氯化铁溶液能产生氢氧化铁沉淀堵住伤口D.氯化铁能使血液发生化学反应4.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③根据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④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厲⑤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A.②③ B.②⑤ C.①②④ D.②③④⑤5.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H+、CO32-、Cl- B.H+、Fe2+、Cl-、NO3-C.Na+、Al3+、OH-、Cl- D.NH4+、H+、OH-、NO3-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硫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SO42-+Ba2+=BaSO4↓B.大理石与稀硝酸反应:CO32-+2H+=CO2↑+H2OC.氯化铁溶液与碘化钾溶液反应:Fe3++2I-=Fe2++I2D.氯化镁容液与氨水反应:Mg2++2OH-=Mg(OH)2↓7.稀土金属铈(Ce)在空气中易氧化变暗,受热时燃烧,遇水很快反应,已知:①铈常见的化合价为+3和+4;②氧化性:Ce4+>Fe3+。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404c7e42a5e9856a561260dd.png)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A . 化合反应B . 分解反应C . 置换反应D . 复分解反应2.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哪种分散系( ) A . 乳浊液 B . 溶液C . 胶体D . 悬浊液3.根据S 2O 82−+2e -―→2SO 42−、Mn 2++4H 2O―→MnO 4−+8H ++5e -,推测氧化 1.5 mol Mn 2+需S 2O 82−的物质的量为( ) A . 1.5 mol B . 3.75 molC . 3.25 molD . 3.125 mol4.下列关于反应KClO 3+6HCl===KCl+3Cl 2↑+2H 2O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KClO 3是氧化剂B . H 2O 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C . HCl 是还原剂D . KCl 既是还原产物也是氧化产物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碳酸氢钠与硫酸氢钠反应:HCO 3−+HSO 4−===SO 42−+H 2O +CO 2↑B . 氯化钡溶液中滴入硫酸钠溶液:Ba 2++SO 42−===BaSO 4↓ C . 氢氧化铁溶于盐酸:OH -+H +===H 2OD . 碳酸氢钙溶液与盐酸反应:Ca(HCO 3)2+2H +=== Ca 2++ 2H 2O + 2CO 2↑ 6.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 A . 分散质粒子能做无规则运动 B . 光线透过时能观察到光亮的通路C . 静置后既不分层,也无沉淀产生D . 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0-7~10-9m 之间7.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仅甲在自然界主要以游离态存在;丙盐的水溶液不能用丁制的容器盛放;丁与乙盐的水溶液不反应。
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可能是( ) A . 甲乙丙丁 B . 丁乙丙甲C . 丙乙丁甲D . 乙丁丙甲8.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NH 4NO 3―→HNO 3+N 2↑+H 2O(未配平),该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个数之比为( ) A . 5∶3 B . 5∶4C . 1∶1D . 3∶59.镁粉加入到很稀的硝酸中发生反应:4Mg+10HNO 3===4Mg (NO 3)2+NH 4NO 3+3H 2O 在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和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比为( ) A . 4∶10 B . 1∶9C . 1∶5D . 1∶710.离子方程式 Ba 2++SO 42−===BaSO 4↓可以表示( ) ∶可溶性钡盐溶液与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之间的反应 ∶氢氧化钡溶液与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之间的反应 ∶稀硫酸与可溶性钡盐溶液之间的反应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之间的反应 A . ∶∶ B . ∶∶∶C . ∶∶D . ∶∶∶11.加入Al 能产生H 2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K +、Na +、Br ﹣、B . Na +、Ba 2+、ClO ﹣、Cl ﹣C . Ca 2+、Cl ﹣、、K +D .、K +、OH ﹣、12.黑火药是由硫黄粉、硝酸钾和木炭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时的反应是:S+2KNO 3+3C===K 2S+N 2↑+3CO 2↑,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 A . C B . C 和SC . KNO 3D . S 和KNO 3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氨气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氨气是电解质B . 1 mol·L -1的硫酸钠溶液与1 mol·L -1的氢氧化钠溶液导电性不同C . 氢氧化铁胶体能导电,故氢氧化铁胶体是电解质D . 在相同条件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导电性强14.对于反应3Cl 2+6NaOH(热)===5NaCl +NaClO 3+3H 2O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Cl 2是氧化剂,NaOH 是还原剂B . 被氧化的氯原子和被还原的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C . Cl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 . 氧化剂的得电子数与还原剂的失电子数之比为5∶1 15.关于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它们研究的对象都是化合物 B . 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C . 电解质一定能导电D . 不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非电解质 二、实验题(共3小题)16.某小组同学为探究H2O2、H2SO3、Br2氧化性强弱,设计如下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装置的气密性已检验)。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卷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e20c702e7e21af45b307a894.png)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卷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有SO42−B.向某溶液中加入C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存在CO32−C.某无色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D.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2.今有一种固体化合物X,X本身不导电,但熔融状态或溶于水中均能够电离,下列关于X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X一定为电解质B. X可能为非电解质C. X只能是盐类D. X只能是碱类3.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①固体食盐①溴水①CuSO4·5H2O①液溴 ①蔗糖①氯化氢气体①盐酸①液态氯化氢A. ①①①B. 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B.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C.得到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D.要实现Fe2+到Fe3+的转化,必须加入氧化剂5.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高效绿色水处理剂,其工业制备的反应原理为2Fe(OH)3+3KClO+4KOH═2K2FeO4+3KCl+5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中 KClO做还原剂B. KCl是还原产物C. K2FeO4中铁的化合价为+7D.制备K2FeO4时,1 mol Fe(OH)3得到3 mol电子6.下列逻辑关系图中正确的是()A.B.C.D.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氧化铁与醋酸:Fe2O3+6H+===2Fe3++3H2OB.碳酸钠与盐酸:Na2CO3+2H+===2Na++CO2↑+H2OC.铁片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2Fe+3Cu2+===2Fe3++3CuD.向盐酸中加入适量氨水:H++NH3·H2O===NH+H2O8.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C.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时,能确定有Cl-存在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9.分类法在化学的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① 根据一分子酸中所含氢原子的数目,将酸分成一元酸、二元酸等①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① 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① 根据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① 根据其水溶液是否能够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A. 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D.只有①10.臭氧可以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化学方程式为KI+O3+H2O―→KOH+I2+O2(未配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O3在反应中被还原为O2B.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I2C. 1 mol O3在反应中得到2 mol电子D.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①311.下列变化过程不一定有电子转移的是()A. HCl→MgCl2 B. Na→Na+C. CO→CO2 D. Fe3+→Fe2+12.2017年春,全国各地陆续出现“雾霾”天气,“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B.乳浊液C.悬浊液D.胶体13.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B. 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C.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14.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干冰、铁、氯化氢B.生石灰、白磷、纯碱C.烧碱、液态氧、碘酒D.空气、氮气、胆矾(CuSO4•5H2O)15.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①3Cl2+6KOH===5KCl+KClO3+3H2O①2NO2+2NaOH===NaNO3+NaNO2+H2O ①SnCl4+2H2O===SnO2+4HCl①NaOH+HCl===H2O+NaCl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二、填空题(共3小题)16.以下6种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①Cu、①NaHSO4、①SO3、①H2SO4、①CaCO3、①Cu(OH)2;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填序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题(A 卷)
广州市高一化学中心组提供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9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3小题,共39分。
) 1.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 . CO 2
B . 石墨
C . K 2SO 4
D . NaOH 溶液 2. 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
制得溶液的是 A . 食盐 B . 饱和FeCl 3溶液 C . 蔗糖 D . 碘
3. 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 .铜铸塑像上出现铜绿[Cu 2(OH)2CO 3]
B .铁制菜刀生锈
C .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
D .铝锅表面生成致密的薄膜
4. NaHSO 4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Na +
、H +
和SO 42-。
下列对于NaHSO 4的分类中不正确...
的是 A .NaHSO 4是盐 B .NaHSO 4是酸式盐 C .NaHSO 4是钠盐 D .NaHSO 4是酸 5.下列反应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氯化钠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
B .氢气还原氧化铜
C .铁片置于硫酸铜溶液中
D .一氧化碳的燃烧 6. 加入适量的硫酸溶液,可使溶液中下列离子数量显著减少的是
A . Cl -
B . Ba 2
+
C . NO 3-
D . Na +
7. 下列化学方程式不能..
用离子方程式Ba 2++SO 42-=BaSO 4↓表示的是 A . Ba(NO 3)2+H 2SO 4=BaSO 4↓+2HNO 3 B . BaCl 2+Na 2SO 4=BaSO 4↓+2NaCl C . BaCl 2+H 2SO 4=BaSO 4↓+2HCl D . BaCO 3+H 2SO 4=BaSO 4↓+H 2O+CO 2↑
8. 下列物质混合后,不能..
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A . Na 2CO 3溶液与稀盐酸 B . CuSO 4溶液与BaCl 2溶液 C . H 2SO 4溶液与NaCl 溶液 D . 稀HNO 3与Ba(OH)2溶液 9. 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 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 CO 32-+2H +=H 2O+CO 2↑
B . 稀硫酸中加入铁粉 2Fe+6H +=2Fe 3++3H 2↑
C . 碳酸钙中加入盐酸 CO 32-+2H +=H 2O+CO 2↑
D . 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 H ++OH -=H 2O 10. 下列分离、提纯、鉴别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 . 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和FeCl 3溶液
B . 用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 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淀粉胶体
C . 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BaSO 4的BaCO 3
D . 用加热、蒸发的方法可以除去粗盐中的CaCl 2、MgCl 2等杂质 11. 用下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
的是
12.下列溶液的溶质都是电解质,这些溶液中的Cl -浓度与50mL1mol/LMgCl 2溶液中的Cl -浓度相等的是
A .150mL1mol/LNaCl 溶液
B .75mL0.5mol/LCaCl 2溶液
C .150mL2mol/LKCl 溶液
D .75mL1mol/LAlCl 3溶液
13. 用FeCl 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上铜箔的反应是:2Fe 3++Cu === 2Fe 2++ Cu 2+。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Cu 是还原剂,被腐蚀
B .Fe 3+是氧化剂
C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D .该反应属于离子反应
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5小题,错选0分,漏选2分,共20分。
)
14.需要加入适当的氧化剂才能实现的反应
A .PCl 3→PCl 5
B .MnO 4--→Mn 2+
C .SO 3→HSO 4-
D .CO 2→H 2CO 3
15. 下列分类标准不正确...
的是 A .化学反应分为:离子反应、非离子反应(标准:是否在水溶液中进行) B .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标准: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C .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标准: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
D .化合物分为:电解质、非电解质(标准:溶于水或熔融状态能否导电)
16.在无色透明的未知溶液中加入BaCl 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未知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A .Ag +
B .SO 42-
C .CO 32-
D .OH - 17. 对于反应C + H 2O
高温
H 2 + CO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C 是还原剂,被氧化
B .CO 是还原剂
C .H 2O 是氧化剂,被还原
D .H 2是还原剂 18.下列反应中氯元素全部被还原的是
A .5Cl 2+I 2+6H 2O =10HCl +2HIO 3
B .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
C .MnO 2+4HCl =MnCl 2+2H 2O +Cl 2↑
D .2NaCl +2H 2O =2NaOH +Cl 2↑+H 2↑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1分)
三、填空题(共41分)
19.(14分)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1)上述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 。
(2)以Na 、K 、H 、O 、S 、N 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中②③⑥后面。
(各空填写一个化学式即可)
(3)写出⑦转化为⑤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①与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写出②与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0.(7分)汽车尾气是城市空气污染来源之一,汽车尾气中含有CO和NO等有害物质。
通过特殊的催化装置,可以使CO与NO相互反应生成无害且稳定的气体N2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其中氧化剂是,还原剂是,电子由原子转移到原子。
21.(10分)糕点等食品包装入一个类似干燥剂的小袋――脱氧剂。
其作用是吸收氧气,使食物因缺氧而不变质、发霉等,从而长期保存食品。
铁脱氧剂就是利用铁易被氧化的性质来吸收氧气,最终产物是Fe2O3∙3H2O。
有关反应如下:
①2Fe+O2+2H2O==2Fe(OH)2②4Fe(OH)2+O2+2H2O==4Fe(OH)3
③2Fe(OH)3==Fe2O3∙3H2O
(1)以上反应中,从是否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看,包括和两种类型;
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角度看包括和两种类型。
(2)反应中作氧化剂的物质有,反应中Fe(OH)2是剂。
22.(10分)用一种试剂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中为杂质),写出所用试剂及离子方程式。
(1)Na2SO4溶液(CuSO4)
除杂试剂:,
离子方程式:。
(2)FeCl2溶液(CuCl2)
除杂试剂:,
离子方程式:。
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题(A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3小题,共39分。
)
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5小题,错选0分,漏选2分,共20分。
)
三、填空题(共41分)
19.(14分)
(1)树状分类法(2分)
(2)H2SO4(或HNO3);NaOH(或KOH);Na2SO4(或K2SO4)
(其他正确也可以,各1分,共3分)
(3)2NaOH+CO2==Na2CO3+H2O (3分)
(4)H++OH-=H2O (3分)
(5)CO32-+2H+=H2O+CO2↑(3分)
20.(7分)
2CO+ 2NO 催化N2 + 2CO2(3分),
NO,CO,C,N(各1分,共4分)
21.(10分)
(1)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各2分,共4分)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各1分,共2分)
(2)氧气(O2);还原(各2分,共4分)
22.(10分)
(1)NaOH溶液(2分),Cu2++2OH- === Cu(OH)2↓(3分)
(2)Fe粉(2分),Fe+ Cu2+ === Fe2++ Cu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