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范文(精选16篇)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范文(精选16篇)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范文篇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的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一、教材特点:教材。
用单元编排、主题统。
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
五上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本册教育内容由四个单元构成。
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
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教育性。
品德与社会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
在本册教材中,主要进行以下方面内容的教育:以多种形式促进这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的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
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
、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
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
的教学线索。
3、参与性。
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的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
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
例如第四单元《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基础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画,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照片,通过这些插图,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历史直观性。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1一,学情分析:本班本学期共有同学64人,其中男生:31人,女生33人。
同学思维活跃,集体观念强,活动积极性非常高,有爱心,敢于表示自我,个性好强,但不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不善于反省自身,爱模仿电视明星,常在不经意的情况下出现错误。
二,指导思想: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思想和具体目标,全面完整地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规范的要求。
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
依据儿童特定发展阶段的认识方式和特征,采用与相适应的,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同学主动参与多种学习活动创设具体途径,使他们从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掌握学习战略。
《品德与社会》教科书采用的是"主题构建"方式。
采取的是讲故事的形式,通过讲故事完成《课程规范》中的教学内容要求。
三,教材的主要特征:1、围绕儿童生活,符合儿童情趣。
2、注重已有经验,贴近实际生活。
3、强调体验参与,引导学习活动4、体现综合主题,规格合理适度。
5、单元组织教材,突出同学主体四,教学目标:引导同学体会生命中的"爱"——家人的爱,社会的爱,认识人类社会对生命的尊重,体会自身生命的可贵,学会积极的心态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引导同学在体验,观察中体会规则的重要性,知道各种规则既制约着我们的行动,又保证了我们的权益。
了解国家所蒙受的羞耻,激发青少年的忧患意识,激励他们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为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目标而不懈努力。
通过生动的事例,协助同学懂得科学技术是"双刃剑",树立科学的道德观,培养同学的人文精神。
让同学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极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意识到开放的世界充溢机遇和挑战。
五,教学措施:必需注重与同学和社会的联系1、教材的编写不可能是针对所有学校同学,以所有同学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的。
《品德与社会》课程规范中强调"必需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强调让儿童"从自身的世界动身,用自身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身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身的方式研究社会"。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docx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春天万物复苏,我们也进入新的学期了,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帮助孩子们初步形成道德判断力,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特制定了如下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五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标准,以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为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获得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能力;在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须具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担任五年级( 1)( 2)( 3)班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每班 60 人以上。
经过半年的引导,感觉孩子们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学习习惯也有好转,学习自觉性提高了,特别是已经比较深入地接触了一个又一个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加深了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了较好的行为习惯, 70%的同学形成了一定的是非观,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但还有 30%左右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比较差,本学期教师加强对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进行引导,形成了正确的是非观。
三、本册教材分析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
本册教育内容由四个单元构成。
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
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教育性。
品德与社会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
在本册教材中,主要进行以下方面内容的教育:以多种形式促进这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023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2023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身边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及班级环境等。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守规矩、团结互助、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
3. 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5.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加强对家庭、亲情、友情等的认识与珍惜。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第一单元:我的社会环境教学内容:介绍社会环境的概念,学习社会环境对我们的影响和作用。
教学活动:1. 观察社区环境,了解社会环境。
2. 分析社会环境的优点和不足,讨论如何改善社会环境。
3. 虚拟社会环境,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满意的社会环境。
第二单元:我的家庭环境教学内容:了解家庭环境的概念,学习家庭环境对我们的影响和作用。
教学活动:1. 学生进行家庭环境调查,了解每个家庭的特点。
2. 分析家庭环境对个人的影响,讨论如何改善家庭环境。
3. 学生互相介绍自己家庭的特点和传统文化。
第三单元:我的班级环境教学内容:了解班级环境的概念,学习班级环境对我们的影响和作用。
教学活动:1. 观察班级环境,了解班级规则和班级风气。
2. 分析班级环境的优点和不足,讨论如何改善班级环境。
3. 学生互相了解自己在班级中的角色和责任。
第四单元:我的交通安全教学内容: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活动:1. 学习交通规则,了解交通信号的含义。
2. 观察身边的交通情况,讨论交通安全问题。
3. 进行模拟交通情景,教育学生如何正确过马路等。
第五单元:珍惜亲情友情教学内容: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加强对家庭、亲情、友情等的认识与珍惜。
教学活动:1. 分享亲情友情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和友情的重要性。
2. 绘画、写作、歌曲创作等活动,表达对亲情友情的感激和珍惜之情。
3. 参观福利院、老年公寓等地,了解社会亲情友情的存在和需要。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和感受。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学期教案教学进度计划的课后延伸活动设计
本次教案教学进度计划涉及到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学期内容的教学安排和相应的课后延伸活动设计。
本文将详细介绍教学进度计划和课后延伸活动设计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教学进度计划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学期教案教学进度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积极向上,具有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教学内容:本学期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国家的组成和行政区划(2) 国家的主权、领土和边界(3) 中国的文明古迹和历史文化名城(4) 亲情、友情、爱国情(5) 感恩父母、尊重长辈(6) 社会公共设施与服务(7) 社会公德和礼仪(8) 安全知识与自我保护能力(9) 生态文明与环保3. 教学重点:重点内容包括国家的组成和行政区划、中国的文明古迹和历史文化名城、生态文明与环保等方面的知识点。
4.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主要在于如何将抽象的知识点和教育理念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并运用这些知识点。
5. 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包括讲解、游戏、互动问答等多种形式,目的是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6. 教学工具:教学工具主要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并通过实地考察、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7. 教学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表现和学习成绩,采取分层评价方式,包括定期小测验、作业评分和课程设计评估等形式,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课后延伸活动设计为了更好地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情感体验,本教学计划还包括以下课后延伸活动设计:1. 探究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的组成和行政区划,可以组织学生去探究一下自己居住的城市和乡村等地区的组成和行政区划,了解所处的区域是什么级别的行政区域。
2. 亲情教育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设计一些亲情教育活动,例如制作感恩卡片、写家庭建言献策等形式,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亲情的重要性并加强亲子关系。
2024年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4篇)
2024年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品德与社会下册(五年级)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素养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2. 社会管理与公民责任3. 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4. 社会对人的影响与自我保护5. 社会实践与团队合作6. 道德与法律三、教学重点:1. 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听课和讲评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2. 组织讨论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 实地考察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使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步骤:第一课:中国传统文化1. 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和特点。
2.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内容:古代诗词、传统节日、传统服饰等。
3. 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现代意义。
第二课:社会管理与公民责任1. 学习社会管理的概念和目的。
2. 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 分析社会管理与公民责任的关系。
第三课: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1. 讨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学习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了解资源利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第四课:社会对人的影响与自我保护1. 分析社会对人的影响。
2. 学习社会风气对人的影响和自我保护的方法。
3. 进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五课:社会实践与团队合作1. 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社区、志愿者活动等。
2. 学习团队合作的方法和意义。
3. 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第六课:道德与法律1. 学习道德和法律的概念,以及其区别和联系。
2. 了解道德和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 进行道德和法律的讨论和案例分析。
六、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讨论和小组活动,检测学生对各个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024年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教学计划12篇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教学计划12篇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1.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2.依据__区工作布置,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二、任务与目标1.端正思想,加强认识,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的质量。
2.各位教师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现行的教材为依据,完成各年级的教学任务及教学内容。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来规范学生。
能联系周围,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4.配合学校教导处及其他教研工作,搞好本教研组的工作。
5.加强教师的业务素质及能力的提高培训。
做好本学期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三、具体工作要求(一)练队伍1.抓好骨干力量抓好骨干力量,创造研究氛围。
在继续组织课题研究小组的基础上,让更多的教师在课题研讨中、在现场教学展示中,既能充分体现自我的存在价值,又能在认真研究的过程中,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带头人。
通过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由点带线,由线及面,从而带动全校的思品教研氛围。
2.形成教研氛围(1)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向课外延伸活动,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
(2)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园网建设,主动提供思品、社会、品德与社会信息,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进行网上学习、交流等。
(3)重视听课学习,打破了学科的界限,不能像传统的思想品德课一样把新课程作为学科课程来上,教师要学习美术课上的色彩形象、数学课上的统计方法、常识课上的试验对照法、英语课上的任务驱动模式等等,使品德教学更具有生命力。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精选8篇)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篇1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主要由四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为《凑向我们共同成的和弦》、第二单元为《我在民族大家庭里》、第三单元为《不屈不饶的的中国人》、第四单元为《日益富强的中国人》。
小学思品课是一门教学性、情感性很强的课程。
激性、明理、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三要素,而热情则是重要因素。
因此,思想品德课更要摒弃空洞说教,注重情感教学,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的的各个环节,在愉悦的心情状态中学习、掌握、深化道德认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在教学中,我将依据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利用教材中的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课导得巧妙、新颖、有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涨。
学习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我主要通过学习课文、分析归纳,让学生悟出道理,初步形成道德意识,而情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中产生的,知之深,受之初,因而在学生学文明理过程中,形成道德认识前后,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道德情感。
例如精心设计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并借助假设、联想、想象、角色互换,心理移位等心理体验,把学文与明理,知识上的接受与情感上的认同有机结合起来。
学生要将学文明理中形成的道德认识化为具体实践中的道德行为,辩析导行十分重要。
我会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教材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设计一些富有思考性、启发性、导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辩析正误,从中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通过5年的品德学习,学生已能得到很多知识,还能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并学会正确地观察自然、认识自我和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小学生。
现在已进入小学阶段最后一年,学生的思品课学习即将结束。
本学年,我们将结合学生的实际,有效开展各项活动,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思想进步与提高。
三、教学目标1、学会善待自己,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形成开朗的性格,友善地和同学相处,与同学建立真正的友谊,领悟到奏响共同成长的和弦的秘诀在于真诚、善良等等;培养感恩情怀。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计划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品德方面1.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积极向上的品质。
2.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
4.强调学生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社会方面1.让学生了解社会结构和社会角色。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参与意识。
二、教学内容品德方面1.自尊自信、友爱互助、诚实守信、尊师重道等品德教育内容。
2.团队协作、合理竞争、尊重他人等团队合作相关内容。
3.规范作业、整理书包、守时守纪等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
4.帮助他人、爱护环境、参与公益等责任感培养内容。
1.家庭、学校、社区等社会结构和社会角色的认知。
2.劳动意识、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公德等价值观培养。
3.情商培养、人际交往技巧、社会实践活动等社会适应和参与内容。
三、教学策略1.课堂教学结合生活实践,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品德问题,体验团队合作。
2.融入游戏元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社会规则和价值观的教育。
3.经常性的小组讨论、分享会,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表达自己观点。
4.鼓励学生参与社区义工活动、文化体验等实践项目,增强社会参与感。
四、教学安排品德方面• 每周设立“品德日”,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讨论和活动。
• 对学生进行品德评比,设立“品德星级”,激励表现优秀的学生。
• 定期举办“礼仪大赛”、“爱心行动”等活动,让学生全面发展品德素养。
• 安排社会实践周,学生到社区、博物馆等地参观学习。
• 每月举办一次社会角色扮演活动,提升学生的社会意识。
• 开展社会调研项目,让学生了解身边的社会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五、评估方式1.品德方面:定期进行品德测评,包括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2.社会方面:观察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表现,结合作品、报告等形式进行评估。
3.综合评估:将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融入平时考核中,形成综合评价。
六、衔接阶段• 与学校其他年级和学科进行横向对接,加强教学衔接和内容延伸,形成全面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体系。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计划通用5篇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计划通用5篇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计划 1教材分析:本教材第一单元是:民主政治。
主要是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体会民主政治的意义。
了解一些与青少年生活及其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重要的法律,自觉遵守法律规范,学*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二单元是:振兴中华。
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感受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重要事件和重大成就,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懂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
从小立志,为振兴中华而奋发学*。
第三单元是:睦邻友好。
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世界各国之间和睦相处、友好往来的重要性。
熟悉我国邻国的一些基本情况。
第四单元是:走向世界。
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加强国际交流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开放的中国带来的变化,开放的中国需要自主创新。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一定的辨别能力,孩子对这门课比较感兴趣,乐于学*。
但学生的自制力差,对课文中的一些要求能够理解也能跟着做,但持久性不够,需要老师经常提醒、督促。
在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反映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学生虽然掌握的基础知识比较牢固,但有些综合应用、实践性较强的知识知道的少,同学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在过去的教学中只知道在课堂中学,在书本中学,没有让学生真正走向生活、走向社会,感受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这是我们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必须克服。
教学目标:品德与社会课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惯和个人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教学措施: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本年级《品德与社会课》虽然没有教学参考书,但作为任课师在备课及教学中尽可能按照《上海市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全面地把握教学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024年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二篇)
2024年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五年级《思品与社会》的编写是在-____年级家庭、学校、社区等领域的基础上逐渐扩展到祖国与世界的场景中去,以五年级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
教材特点:、人文性:以学会做人为核心,因为促进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本质就是学会做人,为此,教材努力体现“育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
如第一单元的第3课:我心中的那颗“星”教材只是想借学生追星的这一现象唤起学生的希望、理想、产生一种追求,以至于可以为了这个追求、理想去奋斗的信念。
第二单元的第4课:通过教学了解交往的重要性,掌握一些基本的交往技巧,从而让学生在学了本课之后,能与同学与人交往,体验快乐。
、经验性:五年级学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主要是在他们的经验中逐渐形成的,因此、以学生自身的经验为基础,并在他们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他们的经验。
就需要为了学生提供亲身体验的机会,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
有些还让学生融入社会、亲身参与、体验。
通过学生与家庭、学校、社会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丰富自己的经验。
从而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3、综合性:教材将品德、民主与法制、历史与地理,国情教育以及环境教育融为一体,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认识的相互关联和整体发展基础性:现在要求学生掌握的都是基本的、初步的知识和能力,只是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设置:第一单元《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着重引导学生从家庭成员关系和家庭亲情向家庭的内在深处进发,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直面家庭矛盾,学习处理家庭矛盾的方法,学会与父母沟通。
2024年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2篇)
2024年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目标要求,制定以下2024年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德品质。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交能力、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善于与他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品德教育a. 培养学生广泛的爱心和同情心,关心他人。
b.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格,培养坚持做正确事情的意识。
c.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尊重劳动和尊重环境的意识。
d. 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和待人接物的能力。
2. 社会教育a. 认识社会的组织和制度,了解国家的发展和国际关系。
b. 学习社会生活常识和基本规则,培养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c. 了解法律和社会的相关知识,学习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d. 培养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关心社会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关心他人。
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格,培养坚持做正确事情的意识。
3.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尊重劳动和尊重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社区或公益机构,了解社会实际情况。
2. 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等形式,引导学生讨论和解决实际的品德问题。
3. 利用绘画、手工制作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提升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学期**1. 第一单元:爱心与同情-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
- 教学内容:爱护小动物、帮助他人的经验和故事。
- 教学方法:课堂讨论、小组合作。
2. 第二单元:诚实与守信-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品格。
- 教学内容:诚实守信的故事和案例。
- 教学方法:角色扮演、班会活动。
3. 第三单元:尊重他人与劳动-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尊重他人和劳动的意识。
- 教学内容:尊重他人和劳动的经验和故事。
- 教学方法:情景表演、艺术活动。
**第二学期**1. 第四单元:礼仪与待人接物-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和待人接物的能力。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真正的美好
第一课人的美好是什么
教学目标
- 了解人的美好与物质、精神方面的联系
- 了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 培养对物质和精神的认识和追求
教学重难点
- 掌握并理解人的美好是什么
- 理解物质、精神与人的美好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呈现研究目标
2. 引出话题,让学生诉说自己心目中的美好
3. 通过引导和提问,引导学生体悟“真正的美好”是指精神、道德方面的美好
4.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明白物质和精神的关系,理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5. 带领学生研究并理解课文,加深对人的美好的理解
6. 练环节,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言语描述心目中的美好,并与同桌分享、讨论
7. 提出思考题,拓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资源
- 课文:《真正的美好》
- PPT课件
教学反思
本节课引入了学生心目中的美好,通过课堂上的引导和互动,引导学生体悟真正的美好是指精神、道德方面的美好。
具体分析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并通过例子让学生理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
理。
通过学生的练习和分享,让课堂更生动、有趣。
同时,在思考题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拓展。
2023年人教版五年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2023年人教版五年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善良正直的品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 帮助学生理解社会规则和道德准则,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3. 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和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意愿。
4. 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安排:1. 第一单元:健康与环保教育- 主题:健康是幸福的基石- 学习内容:身心健康、饮食与健康、环境保护- 学习活动:健康常识小调查、饮食营养分析、环保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2. 第二单元:文明礼仪教育- 主题:从小事做起,做文明礼仪小使者- 学习内容:道德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网络文明- 学习活动:礼貌用语秀、模拟公共场所礼仪、网络文明宣传- 教学重点: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和社交礼仪3. 第三单元:法治与公民意识教育- 主题:了解法律,做守法公民- 学习内容:法律基础知识、法律与生活、参与社会管理- 学习活动:模拟法庭审判、法律知识竞赛、参观社区警务站- 教学重点:了解法律的重要性,树立法律意识4. 第四单元:传统美德教育- 主题:传承美德,成为有担当的人- 学习内容: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关爱他人- 学习活动:祝福父母行动、感恩师长礼-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5. 第五单元:社会实践活动- 主题:走出教室,走近社会- 学习内容:社区环境、社会实践、社会公益- 学习活动:参观社区服务中心、开展社区义工活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实践能力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 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情景,引导学生正确的行为和言语表达。
2.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 项目制教学法:设计实践项目,让学生动手实践,提升实践能力。
人教版五年下册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五年下册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班级状况分析:本年级共有60名学生,其中大部分学生基本素质较好,遵守纪律,书写认真,研究惯好。
优秀学生占全班的20%左右。
然而,也有一些同学表现不太令人满意,他们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尽快赶上来。
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四个单元:《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追根寻源》、《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和《我们生活的地球村》。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教学性和情感性很强的课程。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情感教学,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惯。
我们将利用教材中的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巧妙、新颖、有趣地引导学生研究,使学生的研究情绪不断涨。
研究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我们将主要通过研究课文、分析归纳等方式,让学生初步形成道德意识。
同时,我们也要在学生学文明理的过程中,形成道德认识前后,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道德情感。
例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假设、联想、想象、角色互换等方式,把学文与明理、知识上的接受与情感上的认同有机结合起来。
最后,我们要让学生将学文明理中形成的道德认识转化为具体实践中的道德行为,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会善待自己,养成正确的生活惯,形成开朗的性格,友善地与同学相处,建立真正的友谊,领悟到奏响共同成长的和弦的秘诀在于真诚、善良等等;其次,培养感恩情怀,了解祖国的历史及现状,培养爱国情怀;最后,通过了解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让学生领略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与无穷魅力,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亲近与认同感,使中华文化中的精华得以宏扬和传承。
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奋发有为的责任心。
本教材的重难点是“追根寻源,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旨在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走近历史,找到历史文化的足迹,表现出对祖国历史发展和民族兴旺的尊重、关注,并激发学生为祖国未来的繁荣富强而努力研究的决心和行动。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1)精选
一、学情分析本班本学期共有学生10人,其中男生4人,女生6人。
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比拟深入地接触了一个又一个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加深了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根底上养成了较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一定的是非观。
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都得到了较大的开展。
但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当中还有许多不良的成分需要教师做进一步的引导,使他们沿着健康的道路一步一步前进。
二、教材分析该教材根据?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编写,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
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
本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了3—5个主题,各单元体例结构如下:主题文字:引出一个话题或对某个话题进行提升,一般是该主题主要思想和观点。
提示语:一般作为对某个话题的的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或开展相应的活动。
旁白:作为和学生对话、沟通的主持人,有时为前后内容起传承作用,有时为学生提高一种思考方向或揭示某个观点,有时向学生提出问题。
作用相对灵活。
情境对话:一般是经过锤炼的真实生活的再现,帮助学生对自己得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深入地感受自己、感受他人。
照片:真实地呈现社会现实,包括学生的活动场面。
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认知、加深体验、开展活动等。
图标:包括“活动、交流、小资料〞等,引导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调查、体验、讨论、探究、阅读、制作、搜集整理信息等。
学生作品:有时是提供一个可供讨论的案例,有时是表达学习过程、呈现学习成果,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增强其沟通与表达的欲望。
空白框: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体验,记录自己的学习成果,引导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
三、潜能生辅导方案1、上课时对学困生多加注意,有针对性地提问,找到他们学习上的难点,予以解决。
2、根据学生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双方一起努力,提高学生品德意识。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优秀教案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待事情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具有判断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做事又有片面性,还需教师指导二、教材分析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高年段最后一年学习的教材,本册教材在体现《品德与社会》中、高年级教材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学习内容更加深刻,学习视野更加开阔。
(二)教材内容的综合程度更高,注意引导学生综合学习。
(三)强调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线来统领历史和地理内容的学习。
(四)重视史地内容的学习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
(五)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材选择认识社会的几对基本概念,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选择有关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主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在内容方面体现课前、课中、课后,校内外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强调从学生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以及学生的生活疑惑和感受入手拓展学习主题。
穿梭出“体验式”“研讨式”“探究式”的学习特点,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
强调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运用儿童的语言,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充分发挥图画、照片等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和启发性。
三、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能力:能够初步识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
3、知识: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一些基本的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四、教学策略1、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己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老庄小学刘丽霞
一、学生基本情况:
我班共有学生 11 人,男生8 人,女生3 人。
班上的学生能听从教师的教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听从老师教诲。
但部分男生自制力差,以自我为中心,受挫力低,责任心尚未形成,对待学业得过且过。
总之,引导本班同学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及行为习惯迫在眉睫且任重道远。
二、教学分析:
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
本册教育内容由四个单元构成。
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
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教育性。
品德与社会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
在本册教材中,主要进行以下方面内容的教育:以多种形式促进这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二)综合性。
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
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三)参与性。
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教材
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四)直观性。
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
例如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基础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画,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照片,通过这些插图,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历史直观性。
也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内容。
从而达到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四、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加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在教学中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时要注重与其它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教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五、教学成绩应达到的水平:
从上学期期末的成绩来看,本班学生的语文成绩有了一定的进步,本学期力争再上一个台阶,平均分达到镇上的平均分。
六、教学进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