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经济推动城市分工合作的路径研究——大城市企业生产基地向中小城市迁移的模式
我国城市总部经济发展条件研究
我国城市总部经济发展条件研究【摘要】我国城市总部经济是指在某一城市集中设立企业总部的经济活动。
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城市总部经济的发展条件,并对其影响因素、现状及挑战进行分析。
通过对我国城市总部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旨在提出促进城市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通过对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可以为我国城市总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本文旨在为我国城市总部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支持,推动我国城市总部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总部经济,城市,发展条件,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发展趋势,影响因素,现状分析,挑战,对策建议,结论,未来研究方向,政策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总部经济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部经济集聚了大量的企业总部、事务所和研发中心,是城市高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城市总部经济的发展潜力巨大,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深入研究我国城市总部经济发展的条件,探讨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目前,国内关于我国城市总部经济发展的研究仍较为薄弱,缺乏系统性和深度,大多数研究侧重于单个城市的案例分析,缺乏全局性的视野。
有必要对我国城市总部经济发展条件进行系统性研究,为我国城市总部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城市总部经济发展的条件,全面分析影响因素,总结现状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推动我国城市总部经济的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城市繁荣。
1.2 研究意义城市总部经济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和人才吸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深入研究我国城市总部经济发展条件对于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城市总部经济发展条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总部经济对城市经济的贡献和影响,为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要参考。
通过分析城市总部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可以为城市制定更加科学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依据。
发展总部经济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在“第七届中国总部经济高层论坛”上的讲话
分 配差距 扩大 等 。总体 而言 ,我 国发展
已经进 入关键 期 ,既要化解 积 累下 来 的
一
心城 市和 中小城市 之间 以企 业为 载体 、
以共赢发展 为动力 的合作机 制 ,为缩小 中心城市 与 中小 城市 的发 展差距 、促进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西部 大开发是 党 中央 、国务院在 新 世 纪之 初做 出的一项重 大决策 ,在我 国 区域发展总体 战略 中居 于优先地位 。西部
成都市是西部重要 的中心城市 ,在不断加 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 中 ,提 出了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辐射带动
研究 、积极探 讨 心城 市成为 面 向全球 的总 部高地 ;引
导 区域 性 中心 城市成 为辐射 带动周边 区
快转 变经 济发展方 式这 条主线 ,认真应 对 国 内外 经济领 域 出现 的种种 挑战 ,努
更 大限度 地释放城 市资 源的利用 效率 , 有 效 降低 创 新 成 本 ,增 强 整 体 创新 能
力 ,实 现产业结 构 的有 效调 整。同 时 , 发展总 部经济 ,又能够 很好地 发展现代 服务业 ,促进 城市产业 结构优 化升级 。
发 展方 式 转 变 、推 动 西 部 大开 发 战 略 实施
要 素优化配 置 的把 握度不 断增强 ,总部 经济 对城市 与 区域 经济 的发展 ,对 城市
功 能的提 升 ,越来 越显示 出它作 为新 的 生产力 的推动作用。
三 、 要 积 极 发 挥 中心 城 市 的 “ 头 领
的一点认识 ,供大家参考。希望…席今天 论坛的各位嘉宾 、各位代表 畅所欲言 ,积 极为我国总部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我预祝 这次大会 ,在参会的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共
总部经济建设
论总部经济与创新型城市建设赵弘企业总部在企业创新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总部聚集能够使企业充分利用科技创新资源,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率,进而对提升整个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具有重要作用。
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不断加深的形势下,探讨总部经济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关系,明确以总部经济思路推进创新型建设的具体思路与对策,有助于城市不断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城市在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综合竞争力,以增强城市抵御金融危机等各种风险的能力。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加快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自2008年9月起,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进入高潮,其发展先从次贷危机演变为信用危机,而后发展为金融危机并对全球实体经济产生影响。
这场金融危机波及广、影响大,对我国经济造成的直接冲击虽没有美国那么严重,但其影响却不容忽视。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在实体经济领域,对城市外贸出口、吸引外资及房地产、旅游业发展等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从金融危机对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看,有些城市受到的冲击比较小,而有些城市经济发展则受到的影响相当大。
究其原因,全球金融危机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大小,除与城市的经济外向度水平有很大关系外,更重要的是与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有很大关系。
这次金融危机中,我国一些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贴牌生产企业受到的冲击较大,如东莞、顺德等地区大量中小型从事加工贴牌的生产企业纷纷关闭;而一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国内市场为主的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较强,受到的冲击也较小。
因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变企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制造工厂”的低端地位,摆脱企业发展受控于跨国企业发展的不利局面,是企业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
后金融危机时期,新的世界经济秩序面临重建,我国进入了创新推动发展、谋求更多国际空间的战略机遇期,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被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
总部经济模式下生产基地外迁对于推进区域合作的影响
生产基地外 迁能够为其他 适宜 中心城 市发
展 的 产 业腾 出充足 的发 展 空 间 。虽 然 企业 生 产
基 地 外 迁会 缩 减 中 心城 市 的经 济 总量 .但 从 长
远 发 展 来 看 .由 于 中心 城 市 在 发 展 生 产 制造 方
面 具 有 明 显 的 劣 势 ,其 在 市 场 中 的竞 争 力 逐 渐
重 点 关
产生 因市场 信 息 获取 不及 时或 者信 息 不对 称造 成 决 策滞 后 或决 策 失误 ,使 得 企 业 丧失 良好 的发 展 时 机 。 因
此 ,企 业在 进 行搬 迁 过程 中 ,需 要 进行 组 织创 新 ,即将 生 产 制造环 节 转 移 到 中小 城市 、欠 发达 地 区 ,而 将
企业 总部环 节 仍 留在 中心 城 市 ,这 样 既可 以充 分 发挥 中心 城市 的人 才 、信 息 等 战 略资 源 优 势 ,又 可 以充 分 利用 巾小城 市 、欠 发 达地 区的 土地 、劳动 力等 常 规 资源 优 势 ,实现 不 同区域 优 势 资源 在 企业 内部不 同功 能 链 环 节 的有效 配 置 .从 而提 升企 业 的整体 竞 争力I 。
造 基 地所 在 区域 的带 动 作用 之 前 已经有 所 论 述 ,
笔 者 在此 重点 对 总部 所 在 中心 城 市 的经 济 效益 、
推 进 区域经 济合 作 深化 两个 方 面进 行分 析 。
企 业 将 生 产 制 造 基 地 从 中 心 城 市 外 迁 至 其
他 区域 ,不 仅 是 企业 自身 发展 的 需 要 ,也 是 中 心 城市 实现 经济 持续 发 展 的需要 。
险 、会计 审计 、法律 服务 、信 息技 术 、广 告 、中介 咨 询等 较 为完 整 的生产 性服 务业 体 系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12.05•【文号】国办发〔2017〕95号•【施行日期】2017.12.05•【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为加快发展壮大现代产业体系作出了重大贡献。
但同时,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提升人力资源质量,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综合改革的决策部署,深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改革,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为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有力支撑。
(二)原则和目标。
统筹协调,共同推进。
将产教融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融入经济转型升级各环节,贯穿人才开发全过程,形成政府企业学校行业社会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服务需求,优化结构。
面向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完善教育资源布局,加快人才培养结构调整,创新教育组织形态,促进教育和产业联动发展。
各地总部经济发展政策
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总部经济 发展政策,以吸引和培育优质企业总部,提升城市和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政策目标概述
增强城市吸引力
提升产业层次
通过优化政策环境、提高服务质量、降低 企业成本等方式,吸引更多优质企业总部 落户,增强城市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
政策内容概述
01 02
定义和分类
总部经济是指企业将其决策、研发、营销等高端环节和部分生产制造环 节在中心城市完成,而将生产制造环节等低端环节布局在周边中小城市 或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形态。
政策目标
促进总部经济的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实现中心城市的辐射 带动作用。
03
政策措施
包括优化企业服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加大财税
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经济增长
总部经济政策的实施可以促进区域经济 增长,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增加区域
税收和财政收入。
就业机会
总部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 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区
域就业率。
产业升级
总部经济政策可以引导企业向高端产 业聚集,推动区域产业升级和转型。
城市形象
总部经济政策的实施可以提高城市的 知名度和形象,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企 业落户,促进城市发展。
案例三
• 背景介绍:为进一步促进总部经济的发展,某市决定建设总部经济区。该市制定了详细的规划及实施方案,确 保总部经济区的顺利建设与发展。
• 建设规划:某市总部经济区建设规划包括选址、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该市计划在城市核心区域选 择适宜的地块,并对其进行综合开发,建设完善的配套设施。
• 实施方案:为确保总部经济区的顺利建设与发展,该市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的 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入驻企业提供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支持 ;三是优化营商环境,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四是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推广总 部经济区的优势和政策,吸引优质企业入驻。
区域经济学作业1、2、3、4及答案
作业1一:名词解释1、区域经济: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外部的国际影响、政府行炎、区际互动三方面和区域内部影响经济发展的诸要素。
2、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新区域经济观:知识经济的显现,给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许多新概念、新特点和新观念。
同时,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也催生了许多不同特点、不同规模和不同地区性质的区域经济组织。
因此,21世纪的区域经济学应有新的区域经济观。
4、国际区域经济:当代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国际一体化。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
作为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形式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欧洲联盟:最早是由法国联办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于1957年3月签订《罗马条约》,并于1958年元旦成立的,最早称为欧洲共同体。
6、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上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相互间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7、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立于1989年,成立之初是由12个亚太国家和地区组成的一个非正式论坛组织,后来发展为一支推动全球自由贸易的重要力量。
二、问答1、从五个层次上阐述新区域经济观?:答:(1)突破了传统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观念;(2)新的区域经济学不仅扩大了它的研究范围和层次,而且丰富和修正了区域经济学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3)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是人类进入21世纪所选择的最佳区域经济模式,它为人类科学技术的发明、发现和创造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提供了极好的区域经济环境,所以人们把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的创立视作人类20世纪末的伟大创举。
推动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考
推动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考摘要:总部经济是发达城市转型与升级的必要路径,也是各个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
文章以总部经济为切入点,在阐述总部经济概念基础上,针对总部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助益相关人员明确总部经济发展战略,探索更有效的发展路径,以切实强化总部经济发展有效性。
关键词: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引言如今,转型与升级已成为各个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总部经济发展时,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关联,具有超强的集聚带头作用,能辐射当地企业和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实现现代社会发展战略。
然而,在总部经济发展时,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针对总部经济发展现状加以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更有利于总部经济发展的策略,以推动总部经济整体竞争力有所跃升,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一、总部经济概述所谓总部经济,就是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为依托,将其总部设在一个地区,从而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重大作用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
对企业来讲,总部是知识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发展优势极为显著,集聚了智力资源及产业资源等,可进一步提高企业品牌价值和核心竞争能力。
对城市来讲,总部企业聚集,不仅仅体现在技术、人才、信息、投资、消费及贸易等方面,同时也将带动房地产、金融、物流、酒店及零售等服务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各行业和各区域全面发展。
二、推动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战略(一)确定未来战略,引领总部经济发展首先,聚焦于重点行业,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如航空制造业、先进制造业等,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区,发展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产业。
扩大高端产业链条,创新企业发展方式,强化总部经济发展的根基,提升总部的经济发展能力。
其次,精心找到重点的发展类型,引进世界500强或中国500强相关企业,在当地设置区域总部或者分公司。
只有吸引更多优秀的企业入驻本地,才能真正实现打造综合性国家总部经济战略区的目标。
同时,建设一批功能型总部,与当地特点相适应的总部。
武汉总部经济现象分析
解读武汉总部经济现象去年底,中国第一部总部经济状况的《中国总部经济蓝皮书》正式对外发布,该书通过对全国三十五个主要城市进行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在前十位的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天津、南京、青岛和武汉。
该书显示,目前中国总部经济发展呈现四大特点:一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中心城市成为中国总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目前,总部经济已经成为北京、上海、广州等许多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二是跨国公司成为推动中国总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市场容量的扩大,法制环境的改善,跨国公司加大了对中国的投资力度和规模,纷纷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和研发总部等。
三是出现了中小城市的企业总部向大城市迁移,大城市的企业生产基地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双向流动趋势。
在这一过程中,民营企业为突破企业发展瓶颈而成为迁移总部的主流,同时也有一大批制造企业将生产基地从市区向郊区县甚至外地迁移,但却把企业总部留在城区。
通过这种双向流动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合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四是区域性“总部-生产基地”模式初步形成。
目前,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三个经济圈成为中国总部经济发展的先导区域。
如长三角地区基本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以苏州等城市为制造基地的区域合作模式。
中国汽车最大合资企业东风汽车总部移师武汉6月21日,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举行庆祝仪式,其一是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总部及商用车技术中心新址落成,其二是纪念东风有限公司成立三周年。
此举标志着这个中国迄今最大规模的汽车合资企业正式从东风汽车的发祥地十堰,移师华中中心城市武汉。
东风有限公司总经理中村克己说,东风有限公司总部和商用车研发中心移师武汉,是合资企业成立之初的决定。
经过3年努力,东风有限完成了企业文化融合和改造,走向武汉、走向更高起点。
他认为,搬迁武汉意义有四。
阻力挡不住诱惑东风系列归流总部经济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领,2003年9月,长期蜗居湖北山区十堰的特大型国有企业东风公司经过11年的酝酿,毅然走出深山,“迁都”武汉。
发展总部经济的难点与对策
上高县发展总部经济现状分析及对策宜春市尚杰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李慧敏总部经济指某区域凭借特有的资源等优势,吸引企业落户或将总部布局在该区域,实现区域资源与企业价值链最优空间耦合,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总部经济模式通过总部和生产销售环节的空间分离;通过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
最大限度地释放城市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产业拓展;在最短时间内促进区域经济迅速扩张,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上高正面临着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挑战。
总部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为上高提高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发展模式,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模式。
本文通过理清我县发展总部经济环境,政策框架和服务体系,结合我公司2014年2个月的时间跟县里合作搞总部经济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谈谈我县2015年发展总部经济的对策建议。
力促我县总部经济做大做强。
县政府于2013年11月8日19次政府会议原则同意了《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基地建设的实施细则》,对鼓励外地企业落户上高明确了几条优惠政策。
但发展总部经济需要的不仅仅是政策框架,更需要政府服务体系的配合。
基础条件、商务设施、专业服务、开放程度的完善;职能部门服务指标的落实执行。
况且文件的社会开放意识不强,决策大气不足。
优惠政策相对于其他城市,已无竞争优势可言。
发展总部经济的难点,(一)对发展总部经济的认识不足。
总部经济表面上看仅仅是一个企业在当地的税收效应,但其对当地的GDP总量贡献效应;产业乘数效应;社会资本效应和内在功能却远远超出其本身存在。
有些人对总部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内在规律研究不深、了解不透、不敢涉足。
认为发展总部经济是大中型城市的“专利”,对总部经济在促进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合作、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资源合理配置等方面作用的认识还不到位。
对发展总部经济存在诸多顾虑。
如此,必然会给我县发展总部经济带来消极影响。
(二)政策单一,缺乏系统性。
我县现已出台的总部经济扶持政策只是一个总的政策,涉及的相关职能部门并没有对应的办事便捷措施。
总部经济对地方发展的推动作用
总部经济对地方发展的推动作用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总部经济越来越成为城市和地区发展的重要动力。
总部经济是指有重要的管理和决策权的企业集中在一个地方,为经济地区提供了雇佣、投资、税收和其他资源。
总部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也能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好的就业和生活条件。
总部经济对于地方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创造就业机会总部经济是高端人才和人力资源的聚集地,一般来说,总部经济所涉及的领域和行业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
总部企业选择落户一个地区,一方面是看中了当地的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也是需要人才的支持和配合。
随着总部经济的发展,当地的人才需求量也将逐渐增加。
这些人才的到来不仅可以提高地方的科技水平,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同时也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好的就业和生活条件。
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总部经济作为企业的高端管理和决策机构,其所搭建的经济体系和产业链一般相对完整,涉及到多个领域和行业。
这些企业通常会配套建设一些办公楼、商业中心、住宅等基础设施,这也将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带来一定的改善。
同时,总部经济的到来也将带来当地税收的增加,为地方政府提供了货币支持,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提升。
三、促进区域联动和协调发展随着总部经济的集聚,地方企业和产业链也将有所迁移和配套调整。
这也将带来区域之间经济的联动和协调发展。
这种区域合作不仅能够激发出当地的经济潜力,促进地方企业的升级换代和发展,还可以增加区域内的互动和合作,推进整个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总之,总部经济可以为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不仅是单纯的经济促进,同时也涉及到地方社会和政治的发展。
湖州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从一个偏远的小城市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实力蓬勃、环境优美、人文素质高的现代化城市的背后,就有总部经济的显著作用。
总部经济与总部基地研究
总部经济与总部基地研究总部经济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体系中,总部或总部基地在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种形式。
总部经济的发展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政府政策、地理条件等有关。
总部经济还可以促进城市的发展和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总部基地研究是对总部经济的研究,旨在了解并分析总部基地的运营模式、经济特征、发展潜力等方面的情况,并提出相关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
首先,总部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城市的发展。
一个城市成为总部基地后,会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总部经济的发展会吸引大量的高端人才和资源,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创新和发展。
此外,总部基地的设立还可以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城市功能的提升。
其次,总部经济的发展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一方面,总部经济的发展会为居民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和收入水平。
另一方面,总部基地的建设还会带动相关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消费选择和优质的服务。
总部基地的建设和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总部基地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尤其是需要建设高端的办公楼、配套设施和公共设施。
其次,总部基地的建设还面临着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等问题。
为了吸引更多的总部基地落户,地方政府需要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投资条件。
此外,还需要做好总部基地与城市其他产业和企业的协同发展,避免总部经济对城市其他产业的挤压。
为了促进总部基地的发展,政府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首先,政府可以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和土地政策,吸引更多的总部基地来此落户。
其次,政府还可以配备必要的基础设施,并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服务。
另外,政府还可以鼓励总部基地与地方企业和高校合作,提高地方产业的创新和竞争力。
最后,政府还可以加强对总部基地发展的监管和管理,保证总部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总部经济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经济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影响。
总部基地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政策引导,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国家总部经济课题组
国家总部经济课题组1. 背景介绍国家总部经济课题组是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由多个部门和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
该课题组的任务是深入研究国家总部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以提供科学、全面的政策建议,推动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型。
国家总部经济是指在一个国家内,政治、经济、文化等决策和运营的中枢机构所聚集的地区,是国家的经济和决策中心。
中国以北京为国家总部经济的中心,汇聚了大量的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文化教育机构等。
2. 成立目的成立国家总部经济课题组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和解决国家总部经济发展中的重大课题和瓶颈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总部经济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职责和使命。
因此,深入研究国家总部经济体内外部环境、发展模式和政策法规等问题,对于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的成立目标包括:- 深入研究国家总部经济的发展形势和趋势;- 分析国家总部经济现状及其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 研究国家总部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路径; - 提出促进国家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3. 研究内容国家总部经济课题组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国家总部经济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首先,课题组将对国家总部经济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包括总部经济的定义、范围、内涵和外延等。
其次,课题组将分析国家总部经济的特点,包括集聚效应、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等。
3.2 国家总部经济的发展形势和趋势课题组将对国家总部经济的发展形势和趋势进行系统的研究。
通过对国内外总部经济的发展经验和趋势进行对比,推测未来国家总部经济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3.3 国家总部经济的影响因素和机制课题组将探索国家总部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机制。
这包括政府政策支持、资源要素集聚、人才引进、创新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对国家总部经济的影响。
3.4 国家总部经济的发展路径和政策建议基于对以上研究内容的综合分析,课题组将提出国家总部经济的发展路径和政策建议。
这些建议将为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促进国家总部经济的战略转型和提升。
我国城市间分工合作探析
我国城市间分工合作探析内容提要充分利用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以下简称为rhq)集聚产生的两种链式效应促进我国城市间分工合作是完成我国“十二五”规划的有效途径之一。
两种效应分别基于企业空间价值链和产业空间价值链,前者是rhq和生产基地之间的链式效应,后者是核心区与产业基地之间的链式效应。
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聚链式效应城市间分工合作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如何圆满完成这项战略任务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基于此,本文从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以下简称为rhq)集聚产生的链式效应角度对我国城市间分工合作进行了研究,以期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政策性参考。
一、rhq集聚的两种链式效应rhq集聚之后会产生两种类型的链式效应:包括企业空间价值链形成的链式效应和产业空间价值链形成的链式效应。
企业空间价值链形成的链式效应是由企业价值链形成的,包括rhq和生产基地。
其中rhq是跨国公司内部的融资中心、结算中心、研发中心、营运中心、公关中心等;生产基地主要承担生产任务。
企业发展的关键是一体化其内部资源以及不同规模城市之间的各种资源。
最好的解决方式是实现rhq和生产基地的分离。
在这种方式下,rhq会选址在大都市,生产基地则落户于该大都市周边的欠发达地区,这就实现了企业不同部门的合理空间布局。
最终形成以rhq为核心,以企业价值链为纽带,辐射周边与相关区域生产基地的企业空间价值链,即rhq与生产基地之间的价值链体系,进而形成rhq和生产基地之间的链式效应,通过该链式效应来促进城市之间的分工合作。
产业空间价值链形成的链式效应是由产业价值链形成的,即rhq 聚集形成了相关产业的高端决策、综合管理、生产环节、原材料供应及物流环节的空间分离。
区域经济学(第二版)课件:总部经济
总部经济
14
四
三、北京发展总部经济的基本条件 1.首都的特有功能优势 2.科技、教育、人才优势 3.知识型服务业优势 4.总部存量资源优势 5.较为完善的城市设施和人居环境优势
关键术语 总部经济 概念与内涵 经济学解释 经济效应
思考题 1.比较全面准确地阐述总部经济的基本概念。 2.怎样理解总部经济的经济效应?并分析它的特征。 3.如何用经济学理论解释总部经济现象?
生产组织功能
赵弘: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 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通过极化效应和 扩散效应,企业总部集群布局,生产加工基地通过各种形 式安排在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 值链分工的经济活动的总称。
2024年11月14日星期
总部经济
9
四
林文俏:总部经济是指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
三、总部经济的理论背景
1.新古典经济学把企业视为一个“黑箱” 2.钱德勒揭示了企业在内部的运行中存在一只“看得见的手”
3.科斯和威廉姆森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回答了 为何有“看
不见的手”
4.威廉姆森论证了决定企业对市场替代的条件和因素
5.现代信息经济学和代理理论
2024年11月14日星期
总部经济
6
四
四、总部经济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发展总部经济的中心城市一般都拥有优越的地理区位、
丰富的人力资源、良好的基础设施、较强的经济基础和工 业配套能力以及宜人的生存环境等方面的优势条件。
国内外考察总部经济的指标设置和发展情况:
1.指标设置
包括
2.国外总部经济发展情况
3.国内城市总部经济的发展情况
2024年11月14日星期
我国总部经济发展呈现四大特点
我国总部经济发展呈现四大特点特点一:中心城市成为总部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
我国总部经济发展中一个较突出的特点是,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密集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成为总部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总部经济发展较为成熟。
2008年《财富》世界500强中,我国大陆25家企业入选,其中21家总部设在北京。
同时,这些知识密集的大城市还逐渐形成一些特色总部聚集区,如北京CBD、上海陆家嘴等,已成为总部经济发展的重要聚集区。
特点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成为我国总部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随着在华投资规模的扩大和经营重心的转移,越来越多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地区总部及研发中心、营销中心等职能性总部。
截至2006年底,经国家商务部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有40多家,外资研发中心超过800家。
同时,随着我国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逐步上升,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亚太总部迁到我国,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逐渐成为我国总部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特点三:中小城市企业总部向大城市迁移,大城市企业生产基地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双向流动”趋势日益明显。
一方面,我国一些大城市在规模扩张过程中,将制造基地向郊区县甚至外地迁移,仍把企业总部留在大城市,以利用其知识要素密集的优势。
另一方面,中小城市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大城市存在较大差距,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战略资源不足的瓶颈。
不少企业将总部或研发等高端环节向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迁移,以寻求更好更快的发展。
特点四:区域性“总部—制造基地”合作模式初步形成。
“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是我国经济中最具发展活力的经济圈,也是我国总部经济发展的先导区域。
以长三角为例,“长三角”经济圈总部经济发展较成熟,“总部—制造基地”区域合作模式基本形成。
“总部—制造基地”分离的企业布局模式,使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由传统的产业、产品合作向产业链的功能合作、功能配套拓展,使各城市间的合作更加深入。
总部经济与总部基地总结报告
总部经济与总部基地总结报告一、总部经济,中国经济新形态1.1总部经济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蔡来兴主编的《上海创建新的国际经济中心城市》一书中。
蔡来兴指出:迈向世纪的上海将成为一大批全国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总部及跨国公司总部或地区总部的汇集地,并通过这些企业建立指挥决策系统,发挥投资决策和产业配置、生产组织功能。
随着总部经济在我国国内各大城市的发展,总部经济也越来越引起我国相关学者的关注。
其中较具影响力的当说北京社科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赵弘。
他在《总部经济及其在我国的发展》一文中对总部经济这样定义: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从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藕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
北京市委研究室副主任余钟夫认为:总部经济也可称为首脑经济。
从广义理解,总部经济是指经济与非经济的、官方与非官方的、带有总部性质或总部派出性质的各种机构和组织相对集聚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活动的统称。
从狭义理解,总部经济是一国内外带有总部或总部派出性质的各种经济组织相对集聚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活动的统称。
林文俏在《发展总部经济阔步走向国际》一文中这样描述:“总部经济是指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入驻,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集群布局,生产加工基地则安排在营运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
在总结了赵弘和林文俏的观点之后,高洪深则对总部经济做了进一步的阐述,他认为,总部经济实际上指的是作为经济区域中心的城市,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的投资中心、管理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销售中心、结算中心、物流中心等,形成总部的集群布局,在优化提升本市的产业结构、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
是企业在空间上实现分离的经济产物。
它截取了产业链的高端,以办公、研发、商务作为具体的功能形态,具有明显的内聚功能与扩散功能。
简论“总部基地”办学模式的解构、适用性和对接机制
简论“总部-基地”办学模式的解构、适用性和对接机制论文摘要: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其解构研究为总部经济机理应用于高职教育,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其适用性研究是探讨起于经济发达地区的这一模式推广到全国的必要性特别是可能性;而其对接机制研究是要探寻高职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路径、方式。
论文关键词:总部-基地;办学模式;解构;适用性;对接2011年6月,建国后首次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科研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研究职业教育改革的10个重大问题,而职业教育办学机制研究被列入其中。
正基于此,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探究――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的解构、适用性和对接机制问题研究,就被提了出来。
一、总部经济研究简要回顾和总部经济机理运用于高职教育研究的简要梳理(一)从总部经济笼统研究到总部基地研究和实践:总部经济研究发展的第一阶段总部经济的有关研究最早见于蔡来兴于1995年撰写的《上海:创建新的国际经济中心城市》,但首次提出了“总部经济”概念、出版了总部经济第一部专著《总部经济》的赵弘,通常被认为是该领域研究的权威,其主持发布的《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成为我国主要地区(城市)总部经济发展状况的风向标。
“总部经济”一说虽然是我国学者首次提出,但其理论源头还是西方的理论体系,包括比较优势论、区域经济论、信息经济论、组织结构论等。
国外其实并无冠以“总部经济”的研究,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一是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研究,如基于集群论的战略观点、基于功能及运行机制的演化论假设、基于组织结构完善论的相关成果;二是公司区位问题研究,其中美国公司总部区位问题研究、第四产业概念研究、地区总部生命周期理论、全球500强总部区位问题研究,具有代表性。
北京丰台总部基地董事长许为平于2003年最早提出“总部基地”的概念,由此实现了从总部经济笼统研究到总部基地实践和研究的转变,这可以被认为是总部经济研究发展的第一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6期第28卷【总第226期改革与战略R E FO R M A ’D O N &ST R A l _E G Y总部经济推动城市分工合作的路径研究——大城市企业生产基地向中小城市迁移的模式丁一文1,张静华2北京社科院中回总部经济研究中心.北京l ㈣l ∞:2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宽院.北京l f 川211【摘要】当前.诸多城市都将太力发展总部经济作为加快经弃发展方式转变、摧动城市经卉转型升衄的重要战略文章^L 总部经弃推动我国城市分工合作速一新的理论视角出发.研究“总部经济模式推动太城市和中小城市分工合作的路径.阐述大城市企业生产基地向中十城市迁移模式下总部经济升城市分工的意卫和效应.并“联合利华企业为典型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关键词】总部经井:城市:分工合作;路径;联合利华l 中圈分类号】F 272【文献标识码】A【文童编号】1002—736X (2012)06—0021—03H eadquar t er E conom y t o P r omot e t he U r ban D i vi s i on of L abor --Pr oduct i veB a se I nB i gC i t yl oT r ansf e r t o Sm a l l C i wD i ngY i w e nl 。
Zhang Ji nghua ‘R es ear chC ent e r of C hi na H ea dqi l a r t e r E conom y,B er i ngA c ade m yof Soci alSci ences .B eri n9100120:2Bei j t hg F 蚰gdll ns t i m t e of Econom i cD eve l opm ent ,B eoi ng 100120)A bs t r act :N ow a daysl ot s of cl t i es l akeheadquaaer s ec onom yf or ani m por t an t su at eg yI O f onhc r change ec onom i c de ve l opm ent m odeandpr om ot e economi ct r an s f or m at i on of ci t i e s H eadquar t er s e conom y pr om ot es t he di vi si on andcooperationb ㈣centralci t i es a nd s m a l l∞dm edi a-一d ci t i es1"hi spaper s t ud i es t hep at h and m eani ngof p us hi n gt he di vi s i ona 口d cooper at i onbet w een ce nt r a lci t i es and sm al la ndm et hm si zed ci t i es w i t hh eadquar t emeconom ym odeA t I a s L t he paperB s eU ni l evera sa t ypi c al c35et o pani cul Ⅱl y 卸al yzeK ey w or ds :hea dquane B e conom y ;c l “.di vt s i on and coo pem t t hn ;p at h ;U t hl ev er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集聚效应.并通过”总部一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T .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赵弘.2004)、总部经济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号个层面理解,一是总部集群对城市经济产生积槛影响企业总部在大城市集群发展.通过规模效应、产业带动效应、知识外溢效应和学习技应等.加快大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增强区域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二是总部与制造基地分离实现不同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
总部经挤通过将总部布局在大城市,生产制造布局在中小城市.充,}利用大城市丰富的人才信息和技术等战略资源优势和十小城市土地、能源、原材料和一般劳动力等常规赘灞l 丰富且成本较低的优势.实现企业功能链.价值链与不同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大城市通过“总部一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拉展。
总部经济以企业为载体.uR 域资源差异为前提.以利益共孥为基础.发展总部经济的最终日标是实现总部和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共同拉展。
一.总部经济推动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分工合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总部经济是谦化大城『h 与c f l 小城市分T 台怍的一种新的有救模式“总部一制造基地”空间分离的布局模式.能够寞艘原有城市之间主要在产业分下产品配套层面分1‘合作理念和模式的局限.提H 1不同城市之间功能分1:与功能配套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图一I )即:大城市发展设计、研发、营销、管理和决策等总部功能环节.中小城市发展生产制造功能环节.这种基于功能链的垂直分I 与台怍模式,能够实现大城【作者筒介l 丁一文【1982),七.^东日照凡.厦r1戈学经弃学博士.北京社科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职∞.研究向:岱共经济学:张静华(1979一).士.北京迪经济发展研究院职员.研究向区域经济学经济与制度研究r H巾巾小城¨J的优辨互补.产生不同空删资源的再配置收盏#%∞*m:m雌H.M m t№u,rn**.ifii;iji画自《iijii区十L№m。
}¨卜#m十●M m#十m№m☆镕女^围一1总部经济创新中。
城市与中小城市舟工台作模式其次.总部经济优化大城市与中小城市问的资j庳配置。
盘部经济模式下.企业将总部照研发、结算和营销等高端环节.迁到具有良好基础条件和服务环境的大城巾.而把加r 制造环节弗局在具有成本劳动力优势的中小斌巾.不仅能蛮删企业资源配置方式与组织持拘的创新蜓能够优化城市喷源配蹬促进大城市的战略资派和巾小域市的常地贷源两个小问K域的优势资源优化组合,实现I《域贷源的蛀佳配置(嗍2)、同时总部经济增强大城市对巾小城市的辐射带动敦应.大城市通过“总部一制造基地”链精与周边中小城市业口产业链r下游不同功能环节的分1:与台作关系,进一步拶太r大城市的扩散滥H:效应.将丰富的科技.情息等贽源,技术创新成果和先进的管理理忠.通过技术转让信息传播和资书辅m等多种方式不断向埘迎巾小城市的制造基地辐射,?;;:;臻。
,“嚣絮紫””黑骠饕4黼l掣团I+围一2总部经济优化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资碌优化配置最后总部经挤提升城市群的综弁竞争力对于大城市嘶青.总部一般从事决策、管理、研餐和营销等知识型劳动,具有占地面积小.单位面积的增JJⅡ小、税收等指标高.产m贡献大的特点,总部聚集发展挺商r巾心城市经济的槊约盹和规模化程度.有利r挺升城市婚济悔聃和发展效益。
巾小城市则通过发展生产制造基地.^摧增加当地的经挤总I^,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井涵过承摧中心城f f J f均辆舯带动.戢褂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以总部经济模式推动城市分工合作的路径分析总部蛙济是企业内部价值涟基于K域比较优势在不同区域进行宅I研市局的表现形态以总部经济模式推动大城市与-f1小城f H分丁合作的路i耳有很多.其中,大城市企业生产基地向中小城市迁移模式是大城市企业按照总部经济模式实现总音|;制造基地”空间分离的一种重要模式。
近年米.上街、北柬等太城市由于地价高涨、乍产成奉上升等原因而特乍产孽地迁出的企业案例很多.如联台利华将生产基地从上海讧fU台肥.上海大众将桑塔纳生产錾地迁至}I苏仪征,北京爱慕内丧将生产基地迁到是江.等等大城市企业生产基地向中小城市j壬移模式是指大城市企业将生产基地迁移到中小城市和地区.企业总部仍鄱在太城市.变_B匹“总部一制造基地”分离布局。
这种模式形成的原闭主要有“下两点首先.随着大城市的发展,城市的资源要素禀赋发生了很大变化。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上地资{15l}{益稀缺萤动力价格不断提高.城市拄展对环境保护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亘u果企业所在行业进^以买方市场为主的幢熟15日.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降行业利润微薄.谯业将准以虚受高昂的生产成本.市场竞争力遥步下降。
企业为业现特地垃展特不得不考虑搬迁的同胚。
这种现象在城市发墉j=t栓中,J c其是制造型城市发展过程中非常普遍。
其扶.巾小城f f l丰富而低瘫的常规资源以殛政府的优惠政策对企业I产祭地外_i f产生强太的吸引力。
与大城市捐j E,巾小城市和父使逃地K由于经济发展较慢,发展水平较慨,M域』芷J崆卒问充足,可以为企业提供较为僬廉的土地资滁.加之】l j+种}而低I髓的劳动力、丰富的啄材料及萁他物厩资源“膻政府Ⅲ青的税收等优惠政策.对企业具有鞍强的暧引力∞m将牛产麟地搬迁至这些Ⅸ域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成奉.从Im增强j e性市场l瑚竞争力。
往i述两大背景下.企业迫于昕在大城市生产要紊成奉上一带束的眶打.为降低生产成本.就需要采取搬迁的模式米实现J e持墙艟展如果企_E将总部和生产基地全部进行搬迁.则义面临着潇多风险.如中小城市,欠发达地M缺乏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商素质研发技术人员.企业在中小城市可能面临市场信息获取不及时等问题。
囡此.企业在搬迁过程中需要世行组女!创新.即将生产制造环节转移到中小城市、父发站地区.而将总部环节仍留在大城市.遣佯眠俳充分垃挥大耻巾的人才、信息等战略资源优势义能兜分利川中小城一¨的上地、劳动力等常规资源优势、三、以息郾垃济模式推动城市分工合作的效应分析似№将一t产琏地外迁.而将总部留在夫城市小位能够寅戚企业的持续筻展.而且通过”总部一制遗基地“链条为人城fH‘j cp小城市之问开展经济台作,实现共同发展提供丁一条干『教的选径。
企业将生产制造基地从大城市外迁至中小域l f J和地l x.必然会对生产制造基地所在I《域产生直接和问接的妊济般益,包括直接带动当地经济增长、拉动就业以投j|丑址产业父联娥应带动迸域帽笑产业的发腱等,{}时总部所在大埔市的经祷效益企业将生产制造基地从大城市外迁至中小城市和其他区域.不住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城市实现经济可持续艟展的需要首先.生产基地外迁能够为其他适宜大城市发展的产业膊出充足的空问,发展那些符合大城市资源特点f人-4、佯f息、技术等战略资源密集)的高附加值、高技术含j l【的产业.如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