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考前三个月高考生物考前抢分必做 考前回扣保温练 保温措施1 3-5 含答案
2019版考前三个月高考生物考前抢分必做 考前回扣保温练 保温措施2 案例3 含答案
案例3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第29题
(12分)某基因的反义基因可抑制该基因的表达,为研究番茄中的X基因和Y基因对其果实成熟的影响,某研究小组以番茄的非转基因植株(A组,即对照组)、反义X基因的转基因植株(B组)和反义Y基因的转基因植株(C组)为材料进行实验,在番茄植株长出果实后的不同天数(d),分别检测各组果实的乙烯释放量(果实中乙烯含量越高,乙烯的释放量就越大),结果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B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X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在C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Y基因表达的蛋白质。
可推测,A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
,
B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
(2)三组果实中,成熟最早的是组,其原因是。
组。
如果在35天时采摘A组与B组果实,在常温下储存时间较长的应是。
【2019最新】高三生物 考前三个月 保温措施1 考点九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2019最新】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保温措施1 考点九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2.最简单的反射弧由3个神经细胞组成( ×)3.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肌肉收缩,该过程属于反射( ×)4.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内为负电位,膜外为正电位( √)5.突触间隙不是一个空隙,内有组织液( √)6.神经中枢存在突触,效应器处不存在突触( ×)7.动作电位形成的原因是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大量的钠离子内流( √)8.线粒体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神经元内( ×)9.在突触小体内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 ×)10.神经递质以胞吐方式通过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 √)11.感受器是感受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 ×)12.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13.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下一个神经元膜内电位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 14.跳水运动员在很短时间内做出复杂的动作,只是通过神经调节来完成的( ×) 15.某人能阅读文字但不能书写,可能是由于言语区的W区受损造成的( √)16.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细胞是垂体细胞( √)17.肝细胞膜上有胰岛素的受体,没有胰高血糖素的受体( ×)18.垂体细胞与下丘脑细胞分泌的激素不同,但细胞核基因相同( √)19.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没有反馈调节( √)20.激素被特异性运输到靶细胞或靶器官,因此激素只能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 ×) 21.反射的完成必须有大脑皮层的参与( ×)22.在反射活动进行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23.在一个反射活动的完成过程中,总是先发生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后发生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4.神经递质分泌的结构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 √)25.大脑皮层中的言语区是人类所特有的( √)26.大脑皮层H区损伤后听不见别人说话( ×)27.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后持续发挥作用( ×)28.激素对细胞的代谢起催化作用( ×)29.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 ×)30.生命活动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但以体液调节为主( ×)31.肌糖原不会分解成为血糖,所以参与调节血糖稳定的糖原只有肝糖原( ×)32.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合成并分泌的( ×)33.当人长时间不饮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导致尿量减少( ×)34.在水盐平衡调节中,下丘脑既是渗透压感受器,还是效应器( √)35.高温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既有神经调节,又有激素调节( ×)36.炎热环境中比寒冷环境中散热更快、更多( ×)37.温度感受器只分布在皮肤上( ×)38.某人因发烧在24 h内体温维持在39.5 ℃,在此24 h内,此人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
【K12教育学习资料】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题型集训 专项4 考前回扣保温练 保温措施1 核
3-5、6 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保护基础知识填一填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两方面。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为自养生物,消费者和分解者为异养生物。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2.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大基本功能。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全过程。
(1)能量的源头——阳光;(2)起点——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3)总能量——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总量;(4)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5)流动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6)能量转化: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最终散失);(7)特点: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8)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10%~20%。
4.物质循环指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反复,具全球性。
5.生物圈在物质上是自给自足的,但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必须从系统外获得。
6.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等。
7.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以及生物种间关系的调节都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两方面: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9.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10.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资源利用加快,环境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
11.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分为潜在价值、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
12.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手段。
易错易混判一判1.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 ×)2.消费者通过自身的细胞代谢,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细菌都是分解者,但分解者并不都是细菌( ×)4.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5.研究能量流动,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全部流向人类( ×) 6.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生物的数量( ×)7.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是CO2( ×)8.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会小于10%,也不会大于20%( ×)9.动物同化的能量等于摄入的能量,粪便量是本营养级同化量的一部分( ×)10.大气中CO2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只有光合作用( ×)1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范围只是在生物之间,且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12.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其不存在于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 ×)13.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 ×) 14.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 ×)15.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 ×)16.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17.参与循环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 ×)18.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能量( √)。
2019年高考生物三轮复习教材回扣必杀技专题05免疫
免疫调节一、免疫调节知识要点知识点背诵内容能力要求特别提醒免疫器官①组成: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②功能: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记住免疫器官的功能/特别是胸腺和红骨髓的功能红骨髓是免疫细胞产生场所/胸腺是T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各级淋巴管也是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种类:(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功能/来源比较免疫细胞的功能和来源/效应T、浆细胞产生需要抗原刺激胸腺中胸腺素促进T细胞发育/骨髓是B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T、B细胞产生不需抗原刺激免疫系统组成免疫活性物质种类(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来源(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作用(提高免疫细胞的功能)/参与过程(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记住种类、来源、作用及其参与的过程/区别溶菌酶和溶酶体免疫活性物质并不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唾液腺、泪腺也能产生溶菌酶/免疫系统是免疫调节的结构基础/免疫调节从系统、细胞、分子三个层次进行第一道防线组成:皮肤、黏膜/作用:对所有病原体起阻挡、消灭作用理解第一道防线的组成及其作用/理解其对所有病原体起作用皮肤黏膜的附属结构中含有的溶菌酶杀死病原体属于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理解第二道防线的组成及作用/理解其对所有病原体起作用吞噬细胞在第三道防线中的作用/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中都有溶菌酶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第三道防线组成: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作用:抵抗外来病原体和抑制肿瘤等/方式: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理解第三道防线的组成、作用及其方式/区别三道防线及其特点/比较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形成、特点、组成)防卫主要是对外来病原体/唾液泪液中的溶菌酶是第一道防线,而体液中的溶菌酶是第二道防线/前两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监控清除对象(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意义记住监控和清除的对象/理解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监控和清除主要是对体内的抗原/自身物质和结构也能转化为抗原抗原概念(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本质(主要是蛋白质)/与病原体理解抗原概念,明确抗原不全是蛋白质/区分抗原与病原体有的抗原是多糖/钢钉不是抗原/抗原是病原体上的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模型:建立体液免疫模型理解体液免疫过程,认识体液免疫的实质模型变换/抗体是体液免疫的“作战”方式过程:描述大致过程了解大致过程可分为感应、反应和效应免疫细胞的作用:吞噬细胞/T/B/记忆/浆细胞理解浆细胞产生需要抗原的刺激联系有丝分裂/细胞分化/抗体产生有关的细胞器B 细胞接受抗原的方式理解破坏胸腺的影响少量抗原直接刺激B 细胞二次免疫的特点/曲线理解计划免疫的意义记忆细胞不能产生抗体作用对象/作用方式/抗体作用理解体液免疫发生在体液中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在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乳汁)明确右图中序号的含义/物理模型(左图)与概念模型(右图)的转化体液免疫①看产生抗体的浓度: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产生的抗体量多。
考前三个月(江苏专版)高考生物考前抢分必做 考前回扣保温练 保温措施1 3-3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基础知识填一填1.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2.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3.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三部分。
免疫细胞主要指吞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免疫活性物质主要有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等。
5.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6.体液免疫过程中,浆(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7.细胞免疫过程中,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进而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8.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效应B)细胞,且一个浆(效应B)细胞只能分泌一种抗体。
9.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
10.记忆细胞寿命长,能“记住”入侵的抗原;二次免疫反应快,产生抗体多。
11.胞内寄生生物,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生物的传播感染;当寄生生物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清除。
12.免疫功能异常会出现: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或免疫缺陷病。
易错易混判一判1.细胞外液只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部分(×)2.血浆中含有水、无机盐、血红蛋白、代谢废物、气体、激素及各类营养物质(×)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和含量完全相同(×)4.内环境稳定的人,其生命活动就一定正常(×)5.细胞只要通过内环境,就可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6.T细胞、B细胞、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形成均需抗原的刺激(×)7.浆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8.浆细胞的寿命比记忆细胞短但所含的内质网相对发达(√)9.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能迅速产生抗体(×)10.效应T细胞能将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并消灭抗原(×)11.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12.泪液中的溶菌酶清除细菌属于体液免疫(×)13.过敏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14.癌细胞的清除说明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15.进入人体的弹片能作为抗原(×)16.抗原的最终消灭离不开吞噬细胞(√)17.一个浆细胞内的基因数目与其产生的抗体数量是相同的(×) 18.骨髓遭到破坏,一切特异性免疫全部丧失(√)19.切除胸腺,细胞免疫全部丧失,保留少部分体液免疫(√) 20.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需要抑制机体的免疫系统(√) 21.艾滋病致死的直接原因是HIV破坏了免疫系统(×)。
2019-2020学年度高三生物 考前三个月 保温措施1 考点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2019-2020学年度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保温措施1 考点一细胞的分子组成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临近高考了,同学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怎样?如何把底分保留?下面是依据考纲,把同学们需要理解的重要概念、原理、规律以及事实设计成正误判断的词条或语句,请同学们思维辨析,夯实双基。
考点一细胞的分子组成1.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H、O、N这四种元素的含量最多( √) 2.糖类的组成元素主要有C、H、O( ×)3.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4.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 5.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有20种,有些氨基酸是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 √)6.含有两个肽键的化合物称做二肽( ×)7.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目相同的蛋白质是同一种蛋白质( ×)8.蛋白质的盐析和高温变性结果是一样的,都是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引起的( ×)9.高温、过酸、过碱等都会使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受到破坏,从而造成蛋白质分子失活( ×)10.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1.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12.水不仅是细胞代谢所需的原料,也是细胞代谢的产物,如有氧呼吸、光合作用、蛋白质和DNA的合成等过程中都有水的生成( √)13.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细胞中通常同时含有DNA与RNA,并且其遗传物质都是DNA( √)14.蛋白质、多糖、核酸和脂质都是多聚体( ×)15.糖类的作用是在细胞内作为能源物质( ×)16.蔗糖和乳糖水解都会得到两种不同的单糖( √)17.脂质与糖类都只含有C、H、O三种元素( ×)18.核苷酸、DNA、RNA和蛋白质可以作为鉴定不同生物是否为同一物种的辅助手段( ×)19.脂肪和生长激素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 ×)20.胰岛素、抗体都能在一定条件下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
考前三个月(江苏专版)高考生物考前抢分必做 考前回扣保温练 保温措施1 选修3
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基础知识填一填1.DNA 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 连接酶和载体。
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主要从原核生物中提取,具有专一性,使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3.载体的种类有质粒、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等。
4.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5.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 技术和人工合成法获取。
6.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7.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
8.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技术,常用的受体细胞是受精卵。
9.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10.面对转基因技术的利弊,正确的做法是趋利避害,而不能因噎废食。
11.基因身份证是把个人的致病基因和易感基因检测出来,记录在磁卡上,做成个人基因身份证。
12.生物武器的种类包括致病菌、病毒、生化毒剂,以及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
1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过程是: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胚状体或丛芽→试管苗。
14.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中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诱导细胞融合的方法有离心、振动、电激等物理方法和用聚乙二醇诱导等化学方法。
15.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有: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核移植、动物细胞融合等。
16.动物细胞培养过程:取动物组织块→分散组织细胞(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配制细胞悬液→原代培养→传代培养。
17.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是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
2019版考前三个月(江苏专版)高考生物考前抢分必做 热点题型模板练 题型3 Word版含答案
题型3表格分析类解题模板练[解题模板概述]表格题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表格的形式把生物学现象、事实、规律、原理及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呈现出来,常见表格类型有两种:数据表格和材料(过程)表格,前者以数据记录为主体,而后者以材料(处理过程)的记录为主体。
解答表格题的思维模板如下:为了探究植物体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人员在不同的温度和不同的氧含量下,测定了一定大小的新鲜菠菜叶的二氧化碳释放量(表中为相对值),其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分析回答:(1)为了能使实验数据真实地反映呼吸强度的变化,应特别注意的实验环境条件是,原因是。
(2)研究人员在对数据分析时,发现在温度、氧含量分别为的条件下所测数据最可能是错误的。
(3)图中数据反映出当氧含量从20%上升到40%时,植物的呼吸强度一般。
其原因是。
(4)就图中数据分析,蔬菜长期贮藏的最佳环境控制条件是。
此条件下植物细胞内二氧化碳的产生场所是。
(5)分析表中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植物呼吸作用强度的变化规律是。
思维导表答案(1)遮光,使叶片处于黑暗状态防止叶片进行光合作用而干扰呼吸强度的测定(2)10 ℃、1.0%(3)保持相对稳定受酶的数量限制(或受线粒体数量限制)(4)温度为3 ℃、氧含量为3.0%细胞质基质、线粒体(5)在一定温度和氧含量范围内,随着温度和氧含量的增高,呼吸作用强度增大解析(1)实验中为了防止菠菜叶片光合作用的干扰,应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2)在所列数据中,温度为10 ℃、氧含量为1.0%时的数据可能是错误的。
因为在氧气浓度从0.1%→1.0%的变化中,其他温度条件下CO2释放量是减少的,只有在10 ℃时是增大的。
也可以从氧气含量为0.1%、3.0%、10.0%、20.0%、40.0%所对应的温度从3 ℃→20 ℃,CO2释放量都是逐渐增大的,只有1.0%与10 ℃对应的CO2释放量除外。
(3)氧含量从20.0%→40.0%时,CO2释放量基本不变,外因是充足的,影响因素只能从内因分析,如酶的数量、线粒体的数量等。
2019版考前三个月(江苏专版)高考生物考前抢分必做 考前回扣保温练 保温措施1 1-1 Word版含答案
保温措施1 核心知识过关练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基础知识填一填1.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共有的元素是C 、H 、O ,除此之外,蛋白质中还含有N 等元素,核酸中还含有N 、P 元素。
磷脂分子的组成元素有C 、H 、O 、N 、P ;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有C 、H 、O 、N 、Mg 。
2.在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不同氨基酸理化性质差异的原因在于R 基不同。
3.DNA 和RNA 在分子组成上的差异表现为DNA 中含有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而RNA 中含有核糖和尿嘧啶。
4.DNA 多样性的原因主要是碱基(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空间结构和数目不同;而不同蛋白质肽链组成不同的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
5.乳糖和糖原只分布于动物(动物、植物)细胞;蔗糖、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只分布于植物(动物、植物)细胞。
6.脂质主要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其中,固醇又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等。
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7.脂肪的含氢量高于糖类,因此氧化分解时耗O 2多,释放的能量也多。
8.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生物新陈代谢越旺盛,但其抗逆性相对较低。
种子晒干过程损失的主要是自由水,干种子高温烘烤出的水珠的来源主要是结合水,结合水破坏后的种子不能萌发。
9.相关实验中的颜色反应 (1)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2)还原糖+斐林试剂――→加热砖红色;(3)脂肪+苏丹Ⅲ(Ⅳ)染液→橘黄(红)色;易错易混判一判1.葡萄糖和麦芽糖可被水解,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2.脂肪酸和磷脂含有的元素相同(×)3.脂肪和生长激素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4.同质量的糖类与脂肪氧化分解,脂肪消耗的氧多,产生的水多,释放的能量也多(√) 5.高温、过酸、过碱等都会使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受到破坏,从而造成蛋白质分子失活(×)6.肽键的结构式为CO—NH,其数目在所有多肽中都是氨基酸数-1(×)7.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是同一种蛋白质(×)8.tRNA、mRNA、rRNA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9.组成DNA与ATP的元素种类不同(×)10.T2噬菌体的遗传信息贮存在RNA中(×)11.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12.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越大,生物新陈代谢越旺盛,但其抗逆性相对较小(×)。
2019版考前三个月(江苏专版)高考生物考前抢分必做 考前回扣保温练 保温措施1 1-5 Word版含答案
1
2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基础知识填一填
1.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内含有形成完整新个体所需的全套基因。
3.衰老的细胞体积减小,细胞膜通透性改变,酶活性下降,水分减少,色素积累。
4.癌变的机理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了突变。
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5.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糖蛋白减少、易于分散和转移等特征。
癌症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至少在一个细胞中发生5~6个基因突变累积,才能赋予癌细胞所有的特征,因此老年人的患癌率较高。
6.致癌病毒可将含有的癌基因以及与致癌有关的核酸序列,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而诱发细胞癌变。
易错易混判一判
1.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一般来说,分化了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 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指的是不同组织细胞中表达的基因不同,或同一细胞在不同发育时期表达的基因不同(√)
3.不是所有的基因都能进行选择性表达,那些维持最基本的生命活动的必要基因在任何细胞、任何时期都要表达(√)
4.实验表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已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5.由未受精的蜜蜂卵细胞发育成雄蜂,证明了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6.老年人头发变白与白化病患者头发变白的根本原因不同(√)
7.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都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考前三个月(江苏专版)高考生物考前抢分必做 考前回扣保温练 保温措施3
保温措施3规范审答秘籍回扣秘籍1:优先使用普遍性知识选择最佳答案选择题中,要特别注意选择最佳答案。
要注意一些极端特例知识的使用并不是最优先的,应该适可而止。
比如:动物细胞内能完成的是。
A.核苷酸合成核酸;B.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有同学看到A选项,就举证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把A排除。
然后又不知道淀粉会不会在动物细胞内存在,就选了B。
其实这种题,先不要忙着用一些极端的特例,而应该优先用普遍性知识来举证。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在未成熟时其实和普通细胞差不多,这种特例应在最后没办法时再考虑。
淀粉是植物特有的,动物细胞内不存在,就算吃到消化道也是细胞外,再吸收时已是葡萄糖了。
正确答案是A。
秘籍2:适当抠字眼不管选择题还是填空题,审题都要注意适当地抠字眼。
当然不能过分,过分就会浪费时间,还可能误解命题人的意思。
常见的重要字眼有:主要、直接、根本(本质或实质)、有?(答案常要列举几个)、或、和、且、一般(通常)、只(仅)、分别(意思是不同个体对不同对象起作用)、决定(直接而关键)、分泌、释放……等。
抠字眼过程中,优先用普遍性知识,暂缓用极端特例知识。
秘籍3:“一轴、二线、三点”去审坐标曲线图生物高考题每年会有大量的解题必读的图表,例如曲线图、柱形图、饼图、数据表、细胞结构图、过程图、概念图、系谱图、遗传图解……等。
坐标曲线图要一看轴二看线三看点,忽视两轴的含义会错得很严重,点有交点、起点、最高最低点、转折点等,生物学含义要切实掌握。
秘籍4:克服思维定势要特别克服思维定势,烂熟于心的知识,如果题目作一些重大改变你没发现,那你必错!所有知识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当范围打破,某些理论可能失效。
比如:(1)突然寒冷,恒温动物个体会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促进代谢加强,耗氧量增加。
但是如果是离体的动物细胞,温度降低,耗氧量必下降。
因为离体的动物细胞不是个体,没有神经—体液调节调节体温的能力。
(2)遗传题中,常出现隔代交叉遗传的现象,一般考虑为伴X染色体遗传,隐性的雌性与显性的雄性杂交。
考前三个月(江苏专版)高考生物考前抢分必做 考前回扣保温练 保温措施1 3-1
3-1 植物的激素调节 基础知识填一填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1)生长素的发现 ①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当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时,在尖端可以产生一种影响传递到下部,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②鲍森·詹森的实验初步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
③拜尔的实验初步证明:尖端产生的影响在胚芽鞘的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④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将其命名为生长素。
(2)生理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2.其他植物激素(1)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主要作用:促进细胞分裂 (2)赤霉素⎩⎪⎨⎪⎧ 合成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主要作用: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3)脱落酸⎩⎪⎨⎪⎧ 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冠、萎蔫的叶片等主要作用: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4)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主要作用:促进果实成熟 3.植物激素的应用(1)用生长素类似物作除草剂。
(2)用乙烯利催熟凤梨。
(3)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芦苇增加纤维长度等。
(4)无子果实的形成,如生长素引起无子番茄的形成。
易错易混判一判1.生长素的合成部位只能是幼嫩的芽、叶、发育的种子,其也只分布在生长旺盛部位( × )2.生长素的运输能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从形态学下端到形态学上端,该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3.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有关(×)4.植物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促进细胞分裂(×)5.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6.果实发育所需的生长素主要来自顶芽(×)7.生长素类似物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浓度越高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效果越好(×) 8.顶端优势现象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9.合成乙烯的部位只有果实(×)10.脱落酸在果实的成熟阶段含量最高,以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11.赤霉素能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成熟(×)12.细胞分裂素合成于植物体任何部位(×)13.植物激素都直接参与细胞内的各类生命活动(×)14.植物激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15.各种植物激素是孤立地起作用的(×)。
2019版考前三个月(江苏专版)高考生物考前抢分必做 考前回扣保温练 保温措施1 2-3 Word版含答案
2-3遗传的基本规律基础知识填一填1.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选材恰当;(2)研究由简到繁;(3)运用统计学方法;(4)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
2.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提出的假说内容:(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3.在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演绎推理的内容有:(1)F1杂合子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隐性类型只产生一种配子。
(2)当F1与隐性类型杂交时,其子代应产生显性和隐性两种类型,且比例相等。
4.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5.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所研究的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6.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7.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2出现的四种表现型中各有一种纯合子,分别占F2的1/16,共占4/16;双显性个体占9/16;双隐性个体占1/16;重组类型占3/8。
易错易混判一判1.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不同表现类型(×)2.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3.运用假说—演绎法验证的实验结果总与预期相符(×)4.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5.体细胞中成对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互不干扰(√)6.自交就是自由交配(×)7.杂合子自交n代后,子代杂合子所占比例为:1-1/2n(×)8.生物体能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9.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10.测交是让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11.在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实验中,先进行等位基因的分离,再实现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1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必须是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 13.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自交,子代的基因型有4种,比例为9∶3∶3∶1(×) 14.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15.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产生基因型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16.有n对等位基因且独立遗传的两个纯合子杂交,F1自交后代F2中有2n种基因型(×) 17.孟德尔遗传规律适用于所有生物(×)18.所有的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19.性染色体相同的个体所代表的生物均为雌性个体(×)20.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都是自由组合的(×)21.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患病男孩,则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22.每条染色体上载有许多基因可以说明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是平行的(×) 23.男性血友病患者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其外祖父( ×)。
【最新】2019年高三生物 考前三个月 保温措施2 重温2 实验与探究能力
【最新】2019年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保温措施2 重温2 实验与探究能力能力要求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解读启示] 这是针对基础实验提出的明确要求,学生们要在操作并记住基础实验的基础上,能够对基础实验中涉及的方法与技能进行迁移和综合应用。
1.(2013·山东,4)生物实验中常用盐酸处理实验材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盐酸解离根尖的同时也为龙胆紫染色创造酸性环境B.盐酸处理染色质能促进DNA与派洛宁(吡罗红)结合C.盐酸浓度过高会破坏过氧化氢酶的空间结构导致其失活D.盐酸处理细胞有利于健那绿(詹纳斯绿B)对线粒体染色答案C解析A项中盐酸解离根尖后必需要经漂洗后才能使用龙胆紫染色剂,因为龙胆紫染色剂为碱性染料,不漂洗会干扰染色;B项中盐酸处理染色质能使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和甲基绿结合;C项中酶的作用条件温和,盐酸浓度过高(过酸)会破坏蛋白质—过氧化氢酶的空间结构,导致其失活;D项中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活细胞中线粒体的染色剂,盐酸会杀死细胞,故不需要盐酸的处理。
2.(2013·江苏,5)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A.使用定性滤纸过滤研磨液B.将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条用于层析C.在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重复划线2~3次D.研磨叶片时,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解色素答案B解析色素易被滤纸吸附,故用纱布过滤,A错误;每次重复画色素滤液细线时,需等干燥后再进行,C错误;由于叶绿体中的色素不溶于水,因此研磨叶片时需用无水乙醇或丙酮,D错误。
3.(2013·重庆,3)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马铃薯块茎捣碎后的提取液可检测出蛋白质B.光学显微镜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C.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D.在95%乙醇中加入无水Na2CO3后可提高色素的溶解度答案C解析马铃薯块茎中也含有蛋白质,A项正确;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用光学显微镜就可以观察到,B项正确;酵母菌细胞无论是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都产生CO2,不能以是否产生CO2作为判断细胞呼吸类型的方式,C项错误;无水Na2CO3可以与95%乙醇中的水分子结合生成。
考前三个月(江苏专版)高考生物考前抢分必做 考前回扣保温练 保温措施1 选修1
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基础知识填一填 1.果酒制作用到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重要反应:C 6H 12O 6――→酶2C 2H 5OH +2CO 2,最适温度为18~25 ℃。
2.果醋制作用到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重要反应:C 2H 5OH +O 2――→酶CH 3COOH +H 2O ,最适温度为30~35℃。
3.制作果酒、果醋的实验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 ↓果酒 果醋4.腐乳制作涉及的主要微生物是毛霉,其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重要反应:蛋白质――→蛋白酶多肽、氨基酸。
5.培养基按物理状态分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按功能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
6.常见的两种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7.三种常用的灭菌方法有:(1)灼烧灭菌,如接种环、接种针;(2)干热灭菌,如玻璃器皿和金属用具等;(3)高压蒸汽灭菌,如培养基等。
8.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过程:土壤取样→样品的稀释→将稀释液涂布到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筛选能生长的微生物菌落。
9.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实验原理 ⎭⎪⎬⎪⎫刚果红纤维素红色复合物错误!错误! 10.酶的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
酶反应速度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表示。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温度、pH 和酶的抑制剂等。
11.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
12.DNA 粗提取的原理是DNA 在不同浓度的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0.14_mol/L 的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最低。
易错易混判一判1.酒精发酵过程中先产生水后产生酒( √ )2.啤酒瓶子放置久了会在啤酒表面形成一层酵母菌繁殖形成的“白膜”( × )3.腐乳制作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根霉( × )4.在任何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都呈灰绿色( × )5.培养乳酸菌时需要添加纤维素(×)6.培养霉菌、细菌时需要将培养基pH调节为碱性(×)7.棉织物不能使用添加纤维素酶的洗衣粉进行洗涤(×)8.CaCl2溶液的作用是使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珠(√)9.利用固定化酶降解水体中的有机磷农药,需提供适宜的营养条件(×) 10.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发酵,糖类的作用只是作为反应底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6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保护
基础知识填一填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两方面。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为自养生物,消费者和分解者为异养生物。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2.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大基本功能。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全过程。
(1)能量的源头——阳光;
(2)起点——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3)总能量——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总量;
(4)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
(5)流动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6)能量转化: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最终散失);
(7)特点: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
(8)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10%~20%。
4.物质循环指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反复,具有全球性。
5.生物圈在物质上是自给自足的,但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必须从系统外获得。
6.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等。
7.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以及生物种间关系的调节都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两方面: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9.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10.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资源利用加快,环境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
11.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分为潜在价值、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
12.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手段。
易错易混判一判
1.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
2.消费者通过自身的细胞代谢,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细菌都是分解者,但分解者并不都是细菌(×)
4.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5.研究能量流动,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全部流向人类(×)
6.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生物的数量(×)
7.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是CO2(×)
8.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会小于10%,也不会大于20%(×)
9.动物同化的能量等于摄入的能量,粪便量是本营养级同化量的一部分(×)
10.大气中CO2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只有光合作用(×)
1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范围只是在生物之间,且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12.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其不存在于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 13.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 14.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
15.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
16.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17.参与循环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
18.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