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重商主义
早晚期重商主义的区别与联系
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的区别与联系。
历史上重商主义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早期重商主义(15—16世纪中叶)和晚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下半叶—17世纪中叶)。
1、联系:第一,它们的研究对象都是流通领域,研究的方法都是把经济现象和商业实践经验加以描述和总结,研究的目的都是为了如何增加货币财富的积累。
第二,它们都认为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拥有金银或货币的多少是一国富裕程度和实力大小的标志。
第三,都认为财富即金银货币的来源是流通领域;但国内贸易不能增加一国的财富,只有输出商品换回金银货币的对外贸易才能增加一国的财富。
第四,它们都认为对外贸易应遵守多卖少买原则,对外贸易差额必须是顺差,因为只有顺差才能使金银流入本国。
第五,它们都认为工业生产是为商业特别是为对外贸易服务的,商品生产只是对外贸易的条件。
第六,它们都认为国家应积极地干预经济生活,这是发展对外贸易,增加财富增长的重要保证。
2、区别:主要在于如何实现外贸顺差以增加货币财富上有着不同的主张。
首先,早期重商主义特别重视“多卖少买”公式中的“少买”,主张禁止金银货币出口和尽可能地使金银货币进口,在对外贸易中奉行绝对少买以至不买的原则,从而金银货币在国内贮藏起来。
与此不同,晚期重商主义则特别注重“多卖少买”公式中的“多卖”,主张国家允许金银货币出口,以发展出超的对外贸易,从而保证最终有更多的货币流回本国早期重商主义的上述主张被称作货币差额论(Balance of money),晚期重商主义的上述主张被称为贸易差额论(Balance of trade) 。
这是早晚期重商主义的根本区别。
其次,早期重商主义对于商品生产从而对于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并不关心,而晚期重商主义则十分重视在生产和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为了保证出口,主张国家应积极保护和扶植本国的工场手工业鼓励扩大出口商品的生产。
早期重商主义的上述主张被称作重金主义(Bullionism) ,晚期重商主义的上述主张被称为重工主义。
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和局限性
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和局限性
观点:重商主义主要有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认为货币是衡量财富的惟一标准,一个国家的财富必不可少的是金属,认为贸易出口大于进口,获得更多货币,才会更富有,更强大。
推崇贸易保护,采取保护关税政策,使出口大于进口。
局限性:
重商主义错误的把货币与资本等同起来,把贸易顺差等同于收入超过消费的年差额。
一味追求货币积累,把经济繁荣等同于高水平的货币积累
入世对中国对对外贸易有什么影响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开放进入新阶段。
对中国来说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市场化,使中国面向世界,融入世界大经济当中。
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注入新活力。
对世界来说,中国的加入为世界提供了发展的机遇,有利于世界经济繁荣,可持续发展。
中国入世,改变了闭关锁国状态,向开放型,国际型,市场型转变,促进了中国改革开放向全方位,多层次发展,有利于中国充分利用国际广大市场,为中国企
业提供丰富市场,有利于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学习吸收国外先进经验。
新贸易保护特点
新贸易保护具有深层性,全球性,虚伪性,多样性,出现资本保护主义和复杂性。
新贸易保护主要是维护本国产品,比如采取进出口关税等,从而达到维护本国经济目的。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思潮的发展演变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思潮的发展演变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思潮的发展演变贯穿于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引导学生弄清、掌握其发展演变过程,对于学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尤为重要。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思潮的发展大体经历了重商主义、自由放任主义、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四个阶段。
一、重商主义(15世纪末~17世纪中期)重商主义是一种以商业为本位,强调通过商业积累金银货币,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经济发展思想。
1.时间:工场手工业时期。
2.内容:金银是国家财富的象征,国家要获得财富必须大力促进产品出口以换取金银,阻止产品进口防止金银的流失。
3.原因: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重商主义经历了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两个发展阶段:1.早期重商主义早期重商主义思想主要存在于15世纪末~16世纪中期,以货币差额论为中心(即重金主义),强调少买。
早期重商主义者主张采取行政手段,禁止货币输出,反对商品输入,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
2.晚期重商主义晚期重商主义思想主要存在于16世纪下半叶~17世纪中期,其中心思想是贸易差额论,强调多卖,以获得出超地位,增加货币流入量。
二、自由放任主义(17世纪中期~19世纪末)自由放任主义是一种主张对经济完全自由放任,让市场自发调节的经济发展思想。
1.代表人物:亚当·斯密。
2.时间:工业革命~19世纪末。
3.内容:自由贸易、自由竞争、自由经营、反对国家干预。
4.原因: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力量增强,要求摆脱封建束缚。
三、凯恩斯主义(20世纪30年代~70年代,又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干预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是自由放任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
凯恩斯主义是一种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
1.时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2.内容: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3.原因:凯恩斯主义是1929~1933年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催生的产物。
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需要政府干预,以化解矛盾,维持资本主义制度。
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的产生背景
(1)15世纪欧洲原始资本积累时期 (2)货币支配全社会的生活 (3)拜金主义
重商主义的主要思想
• 金银是一个国家财 富多少的标志 • 金银是财富的唯一 形态 • 对外贸易是财富的 源泉 • 顺差是积累财富的 唯一途径
早期重商主义与晚期重商主义
早期重商主义 14、15世纪至16世纪中叶 代表人物:威廉.斯福坦 奉行绝对的“少买多卖”原 则 将货币和商品绝对独立起来 拜金主义 鼓励对到货币的运动,千方 百计的积累货币 被称为货币差额论,又称重 金主义或货币主义 晚期重商主义 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中叶 代表人物:托马斯.孟 强调“多卖少买”中的“多 卖” 货币和商品具有统一性 主张货币在运动中增值,使 之成为资本 主张将一国的贸易差额来确 定一国的财富和国力 被称为重工主义或贸易差额 论
若重商主义主导着中国的贸易和汇率政策,这一指标应上 升,或者维持较高水平。 但这一数据从4660%降低到不到50%,本身就否定了重 商主义主导着中国的贸易和汇率政策。 中国的贸易顺差对外汇储备增长贡献率下降,也说明中国 没有追求以盈余为目标
以上图表可以看出: (1)近年来中国的出口一直维持比较平缓的 增长速度,且在很多年份里进口额大于出 口额,出现了贸易逆差。 (2)中国的贸易总量快速增长,导致中国进 出口比率快速下降,外汇储备增长率也快 速下降。 由此可见重商主义并没有主导中国的贸易和 汇率政策。
参考文献
《重商主义经济学》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作者: [瑞典]马格努松 译者: 王根蓓 / 陈雷 《经济学说史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孟熙 第二版(2004年书) 《近代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史》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 作者:朱彤书
出口增长和进口增长相结合
重商主义经济思想
– 贝切尔(Bechers,1635~1682) – 赫涅格(Hornig,1638~1712),著有《奥地利富强论》,提出官房学九
条原则(p.36) – 尤斯蒂(Justi,1720~1771),著有《财政学》(1766),提出国家征税
的6条原则(姚开建,p.43),与后来亚当·斯密的税收四原则已十分接近。
• 安东尼·塞拉
– 17世纪意大利重商主义的重要代表。著有《略 论无矿藏国使金银丰富的原因》(1613年)。 此书对有关国际收入的无形项目(如运输、保 险、海外投资等),反对金银出口,以及国际 贸易平衡等问题的意见,是17世纪后期新重商 主义思想的先驱。
德国官房学派
• 官房:原为王家储藏收入和金银的场所,后引伸为王家财产。 • 官房学派原指保持、增加和理王家收入的学问,后概念扩大为与人
们的财产和收入有关的一切学问。 • 官房学派实际上是德国的重商主义,但其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许多
问题已超出了重商主义的范围。它一方面更多地承继了古代的思想, 尤其是古罗马民法的思想,另一方面它的影响又深入及于近代的德国 经济学。 (详见书pp.34-38) • 官房学派的主要代表有:
– 塞肯道夫(Seckendorff,1626-1692),“官房学之父”,著有《德意志 王国论》。
– 法国早期重商主义代表。著有《献给国王和王 后的政治经济学》(1615年)。该书首次使用 “政治经济学”这一术语。他用该词意在说明, 该书论述的不是“家庭管理”的经济学,而是 有关整个国家的经济问题。
• 他在书中流露出一些晚期重商主义的观点,如认为 是一国富足的不是金银,而是生活必需品。
• 托马斯·孟( Thomas Mun ,1571—1641)
– 英国早期重商主义代表。代表作为《对我同胞 某些控诉的评述》( 1581年出版, 署名为w.s , 具有莎士比亚文笔,曾长期被误认为莎氏所写, 实为出版者威廉·斯塔福德)。该书主张“多 卖少买或不买”,反对铸造不足值货币,以防 货币流出国,提倡关税保护等。
新老重商主义
古典重商主义和现代重商主义的异同一、古典重商主义和现代重商主义古典重商主义产生于16世纪欧洲,盛行于16世纪至19世纪中期欧美地区。
古典重商主义在对外贸易上强调少买,严禁货币输出国外,力求用行政手段控制货币运动,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因而又被称为货币差额论。
古典重商主义是一种松散的理论和政策体系,由于各国历史条件不同,其学说和政策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但就总体而言,所有重商主义都主张以国家为中心,强调国家富强优先。
古典重商主义的基本内容是:财富就是货币,货币即财富;财富的直接源泉是流通领域;一个国家财富必不可少的是金银等贵金属,如果它没有贵金属,就必须通过贸易来取得,对外贸易必须保持顺差。
具体来说,古典重商主义这一学派的理论要点包括以下几点:①认为国际贸易是国家财富的最重要的形成来源。
②认为要在国际贸易中获利,必须以本国制造品出口到外国以换取黄金、白银(金属)。
③国际贸易的原则是多卖,少买,从而使贵金属(外汇)多在国内积累,谋取贸易顺差。
④为了要取得国际贸易的顺差,必须出口本国出产的制造品,进口外国的原料,利用制造品与原料的价格剪刀差获利。
⑤必须将本国国内市场的主要份额保留给本国产业。
这不仅是为了保护自身的工业生产能力,培植新兴产业(“幼稚工业”),也是为了给本国人民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
现代重商主义本来就是麦金农、克鲁格曼等人总结美国70年代以来的外贸保护主义政策发展起来的,因其所描述的政策很象15世纪的古典重商主义而得名。
二、古典重商主义和现代重商主义的区别(1)、古典重商主义和现代重商主义它们之间有诸多不同:首先,现代重商主义沿袭了凯恩斯通论中的分析方法,认为贸易顺差和投资、消费等一样也会产生乘数效应。
因此,政府为了实现内部利益极大,刻意制造顺差。
这和重商主义单纯的积累黄金的目的是不同的。
再者,现代重商主义的保护措施繁多且具有攻击性,甚至发展成一系列排他性的贸易保护集团。
具体讲,美国人在贸易保护中最喜欢玩的是反倾销诉讼,比如对待中国的纺织产品,此外还有所谓的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就是以环保之名行保护之实)。
新重商主义定义及特征
新重商主义目前定义比较模糊,有的学者认为支持宏观调控贸易顺差的现代经济学主义都是重商主义,丹尼尔麦金农等经济学家认为美国70年代的贸易保护主义是新重商主义,也有学者认为新重商主义和凯恩斯主义并没有太大差别,新重商主义至今没有人构建出一个完整的框架,外贸理论基础基本继承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框架,但是它是一个为了解决凯恩斯主义遗留的滞涨问题的应对经济主义。
目前新重商主义建立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凯恩斯主义无法解决的滞涨问题。
凯恩斯主义在经济停滞、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同时存在这里无法解释,新重商主义的意义就是解决该经济问题,使得经济复苏。
新重商主义贸易上进行保护,通过贸易获得的不止局限于贸易顺差,同时新科技技术等的引入也列入贸易活动评估。
国内宏观调控重点放在保证市场完整性应对就业问题,减小对国际市场的依赖。
新重商主义的表现有以下三种特征:
(1)贸易政策上具有防御性:防止本国的垄断技术流失,防止本国的产业结构遭到过度的进口冲击。
引进新科技产品自由化使本国产业进行学习模仿提高产业水平,对弱势产业进行贸易保护防止过度引进造成产业发展受阻。
(2)贸易政策上具有攻击性:通过实施各项隐秘的国际经济政策阻碍竞争国家发展,使本国在贸易活动上占优。
出口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对世界市场抢夺,获得贸易顺差,并间接阻碍他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3)国内市场具有完整性、独立性,贸易依赖性较低。
重商主义与新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与新重商主义摘要:本文通过叙述重商主义的三个时期(早期、中期、晚期)的经济学家的理论和新重商主义的现实表现,批判在当今国际贸易中很多国家依旧采用重商主义和新重商主义的贸易保护理论。
关键字:重商主义新重商主义贸易保护前言:重商主义在几百年前的世界曾经称霸一时,它指导着世界上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倾销产品,掠夺殖民地。
其为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立下了“汗马功劳”。
时隔数百年本以为人们已经将“落后”的重商主义的思想抛于脑后的时候,世界上却又诞生了他的嫡系传人“新重商主义”,或是说重商思想根本没有死亡。
它的力量依然影响着全世界……重商主义产生于中世纪之后、自由主义盛行之前,大致可以追溯到1500——1776年之间。
那时候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慢慢被新兴商业资本主义取代,中世纪逐渐兴起的城市越来约重要。
国内与国际贸易日益繁荣,货币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
大量金矿的发现,航海的发现都使得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商业活动的重要性。
这样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就诞生了这么一种学说,它取代了封建概念,提倡民族主义,赋予商人尊贵和总要性,为经济和军事扩张政策进行辩护,这个学派就是著名的重商主义学派。
“它产生和发展对于欧洲资本原始积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反映了那个时期商业资本的利益和要求,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初的理论的考察。
”【1】重商主义的信条有一下的一些方面:“1、金银是财富的最佳形式。
重商主义者倾向于将一国的财富等同于他拥有的金银块的数量。
2、民族主义。
因为不可能所有国家在同一时间的出口都大于进口,因此一国的出口和积累财富都是以牺牲邻国的利益为代价的。
3、对本国不能产生的原材料免征关税,对本国能够生产的制成品和原材料实行保护、并严格限制原材料出口。
4、殖民地化和殖民地贸易垄断。
5、反对影响商品流通的国内费用、税收和其他限制。
重商主义的理论者认识到,高额的税费会扼杀商业经济,并使一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上扬。
6、强大的中央政府。
什么是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发展的阶段从十五世纪末开始,西欧自然经济日趋衰落和解体,商品货币关系日益发展,城市和农村出现了手工业者和农民的急剧分化,资本主义关系开始萌芽和成长。
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产生和发展需要大量货币资本,因而开始了资本原始积累过程。
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是商业支配产业,流通支配生产,商业资产阶级力量大大超过产业资产阶级力量,因此产生了以流通过程为研究中心的重商主义学说,代表了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一、15世纪末到I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马克思曾指出:“16世纪至17世纪和地理发现一同发生并曾迅速促进商人资本发展的商业上的大革命,在封建生产方式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中,曾经是一个主要的起推动作用的因素。
世界市场的突然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欧洲各国都要支配亚洲产品和美洲富源的竞争热,殖民制度,都对生产的封建束缚的破坏,起过巨大的作用。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扩大了世界市场,促进了商业、航海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为重商主义的产生、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国家和统治阶级的开支不断增加,因此西欧各国迫切需要黄金。
而在当时欧洲人同东方的贸易中,向外输出的黄金远远地超过流入的黄金数量,大批黄金流出欧洲,造成了西欧各国黄金的缺乏。
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的一系列地理新发现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它促进了封建生产方式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
二、商业和商业资本的发展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商业资本就已出现,但当时它还是比较弱小的,受到封建制度的种种限制,因而在整个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所起到的作用并不大。
直到11——14世纪,随着城市手工业的发展,商业资本才逐渐发展起来。
在商业资本发展的过程中,资产阶级与封建制度的矛盾和斗争也逐步激化,同时又有封建王朝与各邦国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资产阶级在经济力量上的壮大,使他们日益要求更为有利的政治权力,要求取消封建制度加给他们的种种限制。
重商主义概念定义
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
它流行于16—17世纪,是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初的理论考察,是在封建社会末期商业资产阶级和封建专制国家狂热追求金银货币的要求在理论和政策上的反映。
他们认为:只有金银才是一国真正的财富;对外贸易是财富的真正源泉;利润只是在流通过程中产生;对外贸易的原则应是“少买多卖”;国家还应干预经济生活,发展对外贸易,奖励和监督工业生产。
早期重商主义只着眼于货币,又称“货币差额论”,代表作是《对我国同胞某些控诉的评述》;晚期重商主义着眼于对外贸易,亦称“贸易差额论”,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托马斯·曼和法国的柯尔培尔。
重商主义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促进了货币资本的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到17世纪中叶已变成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其体系逐步瓦解。
-- 国际关系辞典十六至十七世纪欧洲盛行的经济理论。
认为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主要取决于金银储备的多少。
故强调严格限制进口而应不择手段地进行对外贸易。
-- 大学历史词典产生于17世纪欧洲殖民时期的一套经济理论。
认为世界财富有一个固定的量,一个国家只有出口多于进口才能富裕起来。
直至19世纪,欧洲国家对殖民地的商业政策都以这种理论作指导,强调工业制成品的大量倾销,严重制约了殖民地民族工业的发展。
征服新法兰西后,英国也在北美殖民地推行重商主义。
但随着《谷物条例》和《航海条例》的废除,英国在北美的重商主义体制便寿终正寝。
-- 加拿大百科全书—17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经济理论。
它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初的理论考察,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在突破封建主义经济体系和进行原始积累的时期对商业资本和流通领域等经济问题的研究。
该学派从商业资本的观点出发来考察经济生活,赞美商人并维护商人的利益,把对外贸易视为国家富强的工具。
当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政权的支持,特别是在对外贸易上需要借助国家政权来保护本国经济,因此该学派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
重商主义概念定义
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
它流行于16—17世纪,是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初的理论考察,是在封建社会末期商业资产阶级和封建专制国家狂热追求金银货币的要求在理论和政策上的反映。
他们认为:只有金银才是一国真正的财富;对外贸易是财富的真正源泉;利润只是在流通过程中产生;对外贸易的原则应是“少买多卖”;国家还应干预经济生活,发展对外贸易,奖励和监督工业生产。
早期重商主义只着眼于货币,又称“货币差额论”,代表作是《对我国同胞某些控诉的评述》;晚期重商主义着眼于对外贸易,亦称“贸易差额论”,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托马斯·曼和法国的柯尔培尔。
重商主义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促进了货币资本的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到17世纪中叶已变成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其体系逐步瓦解。
-- 国际关系辞典十六至十七世纪欧洲盛行的经济理论。
认为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主要取决于金银储备的多少。
故强调严格限制进口而应不择手段地进行对外贸易。
-- 大学历史词典产生于17世纪欧洲殖民时期的一套经济理论。
认为世界财富有一个固定的量,一个国家只有出口多于进口才能富裕起来。
直至19世纪,欧洲国家对殖民地的商业政策都以这种理论作指导,强调工业制成品的大量倾销,严重制约了殖民地民族工业的发展。
征服新法兰西后,英国也在北美殖民地推行重商主义。
但随着《谷物条例》和《航海条例》的废除,英国在北美的重商主义体制便寿终正寝。
-- 加拿大百科全书—17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经济理论。
它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初的理论考察,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在突破封建主义经济体系和进行原始积累的时期对商业资本和流通领域等经济问题的研究。
该学派从商业资本的观点出发来考察经济生活,赞美商人并维护商人的利益,把对外贸易视为国家富强的工具。
当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政权的支持,特别是在对外贸易上需要借助国家政权来保护本国经济,因此该学派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
新老重商主义的异同
新老重商主义的异同论古典重商主义与现代重商主义的异同摘要:现代重商主义作为在现代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存在方式,既具有自身的特点,也存在与古典重商主义的众多联系。
而本文主要介绍了古典重商主义和现代重商主义之间的发展联系,并比较研究了两者在产生原因、贸易保护目的和形式、限制性和规模大小等方面的异同点。
关键词:现代重商主义古典重商主义贸易保护一、重商主义的发展:16世纪和17世纪是构成重商主义的核心而经典的两百年。
在16世纪中叶前,早期重商主义者视金银为财富。
贵金属的缺乏和信用制度的尚未建立导致他们主张对进口进行干预,实行高关税政策,以防止金银和硬币的流失。
16世纪下半叶,晚期重商主义者在实际的贸易活动中发现一些重要而有利的贸易在没有硬币和金银的情况下就无法进行,因此必须允许金银的自由出口。
1663年英国政府决定废除对出口金银的惩罚便是这种思想的一个具体体现。
另外,为了保持对外贸易逆差,他们主张鼓励出口本国生产的制成品,进口外国廉价的原材料,利用价格剪刀差获利。
古典重商主义既是封建社会晚期国家用来促进资本积累的经济政策,又是反映商业资本利益和论证国际重商政策的经济学说。
新重商主义首先被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麦金农、克鲁格曼等用来描述美国20世纪70年代对外经济政策中的贸易保护和经济民族主义。
而与此同时,二战后某些东亚国家和地区建立的“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以及它们所实行的“出口导向”政策,也带有某些重商主义色彩,因此又被称为“新重商主义”。
因其对外政策同16世纪的重商主义有着很大程度上的相似性而得名。
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是国际贸易是国家财富的最重要来源形式,要在国际贸易中获利,国家应利用立法和行政手段,鼓励出口限制进口,谋取贸易顺差。
可以说,现代重商主义是古典重商主义在新时期世界经济社会环境中的不断变化发展的产物。
现代重商主义在贸易保护的内容上既对晚期重商主义有所继承,又有自身新的特点。
(一)古典重商主义的产生背景:古典重商主义产生于中世纪之后、自由主义盛行之前,大致可以追溯到1500——1776年之间。
新版贸易保护理论
第14页
• 依据生产力理论,李斯特鲜明地反对英国古典学派 自由贸易学说,主张德国和一些经济落后国家实施 保护贸易政策,认为这是抵抗外国竞争、促进国内 生产力成长必要伎俩。
• 李斯特认可,在保护贸易政策实施之初,会使得国 内生产率方面有所降低、物价上涨,消费者利益受 到损害,但这是发展本国工业一个条件。为了生产 力发展,暂时在消费上作出牺牲是必要、值得。
第36页
第七章 贸易保护理论
第四节 战略性贸易保护理论
新版贸易保护理论
第37页
战略贸易保护理论产生背景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达国家经济增加速度普遍 放慢。
一个新理论认为在一定条件下一国能够经过采取 那些帮助其国内产业构筑竞争优势政策而取得利 益。
新版贸易保护理论
第38页
战略性贸易政策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一国为了增强国家竞 争力,对一些含有战略意义产业采取勉励 产品出口或限制产品进口,以到达改进国 家竞争优势目标贸易政策。
新版贸易保护理论
第4页
晚期重商主义
代表人物英国托马斯.孟.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财富 》。
新版贸易保护理论
第5页
主要观点
指出“对外贸易是我们增加财富通常伎俩,在这点 上,我们必须恪守一个标准,即每年卖给外国人东 西要比我们消费他们多”,该理论被称为“贸易差 额论”。
晚期重商主义强调在国际贸易发展中实现商品贸易 顺差,勉励发展对外贸易,增加出口,扩大贸易顺 差。
新版贸易保护理论
第10页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保护关税论
1791年12月在他《关于制造业汇报》中明确表示了他 思想观点。
认为,为使美国经济自立,应该保护美国幼稚工业,其 主要方式是提升进口关税。
汉密尔顿保护关税论是围绕制造业展开分析,强调制造 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主要作用,而处于起步阶段美国制 造业难以与欧洲国家相抗衡,假如实施自由贸易,会断 送美国工业,进而威胁美国经济和政治独立,为此,必 须采取关税办法对美国制造业加以保护,使其生存、发 展和壮大。
中国的新重商主义
一、中国“新重商主义”的结构 特征
• 特定产业扶持 • 出口导向特征 • 被克鲁格曼称为“结构式”新重商主义。而在某些新兴市 场国家,新重商主义甚至成为其经济政策之圭臬
1981-2010年中国进出口额数据(亿美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年份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出口 出口额 220.1 223.2 222.3 261.4 273.5 309.4 394.4 475.2 525.4 620.9 719.1 849.4 917.4 1210.1 1487.8 1510.5 1827.9 1837.1 1949.3 2492.0 2661.0 3256.0 4382.3 5933.6 7620.0 9690.8 12180.2 14285.5 12016.6 15779.3 增幅 1.41% -0.40% 17.59% 4.63% 13.13% 27.47% 20.49% 10.56% 18.18% 15.82% 18.12% 8.01% 31.91% 22.95% 1.53% 21.01% 0.50% 6.11% 27.84% 6.78% 22.36% 34.59% 35.40% 28.42% 27.18% 25.69% 17.28% -15.88% 31.31% 进出口 进口额 220.2 192.9 213.9 274.1 422.5 429.0 432.2 552.7 591.4 533.5 637.9 805.9 1039.6 1156.2 1320.8 1388.3 1423.7 1402.4 1657.0 2250.9 2435.5 2951.7 4127.6 5613.8 6601.2 7916.1 9558.2 11330.9 10055.6 13948.3 增幅 -12.40% 10.89% 28.14% 54.14% 1.54% 0.75% 27.88% 7.00% -9.79% 19.57% 26.34% 29.00% 11.22% 14.24% 5.11% 2.55% -1.50% 18.15% 35.84% 8.20% 21.19% 39.84% 36.01% 17.59% 19.92% 20.74% 18.55% -11.26% 38.71% 进出口额 440.3 416.1 436.2 535.5 696.0 738.4 826.6 1027.9 1116.8 1154.4 1357.0 1655.3 1957.0 2366.3 2808.6 2898.8 3251.6 3239.5 3606.3 4742.9 5096.5 6207.7 8509.9 11547.4 14221.2 17606.9 21738.4 25616.4 22072.2 29727.6 增幅 -5.50% 4.83% 22.76% 29.97% 6.09% 11.94% 24.35% 8.65% 3.37% 17.55% 21.98% 18.23% 20.91% 18.69% 3.21% 12.17% -0.37% 11.32% 31.52% 7.46% 21.80% 37.09% 35.69% 23.15% 23.81% 23.47% 17.84% -13.84% 34.68% 贸易顺差 -0.1 30.3 8.4 -12.7 -149.0 -119.6 -37.8 -77.5 -66.0 87.4 81.2 43.5 -122.2 53.9 167.0 122.2 404.2 434.7 292.3 241.1 225.5 304.3 254.7 319.8 1018.8 1774.7 2622.0 2954.6 1961.0 1831.0
重商主义——精选推荐
重商主义重商主义(Mercantilism)简介15-18世纪中在欧洲流行,后为古典经济学取代。
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
重商主义者认为,要得到这种财富,最好是由政府管制农业、商业和制造业;发展对外贸易垄断;通过高关税率及其它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并利用殖民地为母国的制造业提供原料和市场。
该名称最初是由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一书中提出来的。
但一七七六年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中抨击了重商主义,他提倡自由贸易和开明的经济政策。
但是,直到十九世纪中叶英国才废弃以重商主义哲学为基础的经济政策。
重商主义产生的时期及背景历史上对国际贸易的研究和理论在最早的时候几乎都是出自重商学派的著作。
重商主义是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
产生和发展于欧洲资本原始累积时期,反映这个时期商业资本的利益和要求。
它对资本主义的瓦解生产方式进行了最初的理论考察。
15世纪末,西欧社会进入封建社会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和成长;地理大发现扩大了世界市场,给商业、航海业、工业以极大刺激;商业资本发挥着突出的作用,促进各国国内市场的统一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与商业资本加强的同时,西欧一些国家建立起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运用国家力量支持商业资本的发展。
随着商业资本的发展和国家支持商业资本的政策的实施,产生了从理论上阐述这些经济政策的要求,逐渐形成了重商主义的理论。
重商主义是西欧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时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具体地说,在15—18世纪初受到普遍推崇的一种经济哲学。
重商主义又分为早期的重商主义和晚期的重商主义两种。
重商主义抛弃了西欧封建社会经院哲学的教义和伦理规范,开始用世俗的眼光,依据商业资本家的经验去观察和说明社会经济现象。
它以商业资本的运动作为考察对象,从流通领域研究了货币——商品——货币的运动(资本产生的过程)。
对中国与美国新重商主义的相关理解
资本控制。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中国对国际资
本流动采取了区别对待、分类管理、有宽有严、 有紧有松的政策,严格进行短期外债管理,限制 证券组合投资,限制短期资本进出入。近两年为 缓解外汇储备高增长压力,我国加大了企业”走出 去”的支持力度,并开始放松一些与居民相关的资 本流出。 固定汇率及强制结售汇制度。为配合固定汇率制 度的施行,国家实行了居民对商业银行、商业银 行对中央银行的两极强制结售汇制度,严格限制 私人部门用汇,将外汇控制在国家手中,从而有 助于稳定货币。
三,新重商主义的基本内容
财富就是货币,货币即财富
财富的直接源泉是流通领域
一个国家财富必不可少的是
金银等贵金属,如果它没有贵 金属,就必须通过贸易来取得, 对外贸易必须保持顺差。
四,新重商主义的主张
大多采用新重商主义国家都对贸易进行保护。 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 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 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 张和政策。在限制进口方面,主要是采取关 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种措施。前者通过征 收高额进口关税阻止外国商品的大量进口; 后者包括采取进口许可证制,进口配额制等措 施限制外国商品进口。对于出口,国家通过 减免税和提供补贴等措施鼓励扩大出口。
四大支柱的政策背景及特点表现
出口导向,由于中国国内潜在市场较大但内需相对较小, 低成本劳动力丰富但资源与技术短缺,加上政策的倾斜, 形成了进口以资源,中间品和资本品为主,出口以中低档 消费品,加工贸易制成品为主的贸易模式,出口大于进口, 从而维持了较高的贸易顺差。 通过税收、金融等准财政激励刺激出口,通过产业、关 税或非关税壁垒限制进口。我国长期以来通过出口退税、 对外贸企业实行亏损补贴、出口信贷补贴等金融政策鼓 励出口;1994年,人民币超贬,使得本来价格就低的出 口商品更具有成本竞争力(汇率补贴);从80年代早期到 90年代,我国不断地降低平均关税水平,此后到加入 WTO才不断地降低非关税标准,而进口的关税和配额 限制直到2005年后才逐渐得以解除。
新重商主义
新重商主义新重商主义提起“重商主义”,大家一定不会陌生。
它是出现于15世纪初,流行于16-17世纪的财经理论。
但今天我要为大家讲述的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克鲁格曼、萨金特等人总结美国70年代对外经济政策中的贸易保护和经济民族主义的时候发明的:“新重商主义”。
顾名思义,它肯定和15世纪的“重商主义”相似而得名,但又有发展。
(经济民族主义是一种在发展阶段上各个国家取得政治独立后必然产生的结果,即一个民族在完成自己取得独立的历史任务后,必须进一步发展自己的经济才能使自己真正地站起来。
类似于重商主义,指通过政府政策的形式对进口商品建立贸易壁垒,并施加各种各样的保护主义政策以保护其国内产业。
)咱们的王老师曾经给咱们讲过“重商主义”表现的四个方面,谁能回答一下?1,货币(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2,财富最重要的来源是对外贸易3,国家要加强对经济的干预4,鼓励增加人口从这个四个表现中,我们应该可以看到重商主义中所包含的强大的贸易保护倾向。
那对比着这四个表现,我们来看一下“新重商主义”前面我已经说到,新重商主义是美国在对外经济政策中的贸易保护和经济民族主义的时候发明的,同时“二战后某些东亚国家和地区建立的"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以及它们所实行的"出口导向"政策,也带有某些重商主义色彩,因此又被称为"新重商主义。
可以看出由于贸易保护和经济民族主义的对外经济政策同十五世纪的重商主义有着极大的相似性。
所以在概括时继续沿用了“重商主义”的提法。
至于学界为什么将20世纪的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贯以“新”经济学界说法是:尽管“重商主义”同“新重商主义”有着极相似的外贸政策,但是这两者的立论基础是不同的。
同时“新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政策措施,也被称为超保护贸易政策,具有以下几同“重商主义”不同的特点:1、保护的对象扩大(重商主义重点保护的是金银,而新是贸易)2、保护的目的改变(“重”是为了金银的积累,增加财富,而“新”是为了能够尽可能的制造贸易顺差。
中国是新重商主义
中国是新重商主义现在的主流经济学是批判重商主义的,奉行凯恩斯主义的新古典综合派归根结底是继承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的,重商主义一直以来都被看作是一种过时的、错误的、幼稚的早期经济理论;但是分析现在的事实,我觉得很多经济思想都源于重商主义,它是一种思潮,一种实践,一种政策,它对我们应该比自由主义有更大的价值。
那么,什么是重商主义呢?先让我们来看一段奥地利重商主义者冯·霍尼克(1638-1712年)在其著作中所说的:“一个国家使用的所有商品,应该在国内加工制成,因为支付给制造业的款项一般都超过原料价值2倍、3倍、10倍、20倍甚至100倍。
这个国家的居民应竭尽全力靠其国内产品过活,把他们的奢侈品仅仅局限于这些产品,并尽可能在不用外国产品的情况下生活。
应日日夜夜地寻找机会把国家的剩余货物以制成品形式推销给这些外国人,以换取黄金和白银;为了这个目的,不妨说必须到地球上的天涯海角去追求消费,而且以一切可能的方式予以发展。
除非出于重要的考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进口国内有充分供应且质量良好的商品;在这个问题上,不应对外国人表示同情或怜悯。
因为在友谊关系到我自己的软弱和毁灭时,一切友谊都完了。
即使国内商品质量较差,甚至价格高些,这一点也是适用的。
因为,买一件东西付出二美元而留在国内,比只付一美元而流到国外要好些。
”重商主义的理论要点:大体来说,重商主义这一学派的理论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认为国际贸易是国家财富的最重要的形成来源。
(2)认为要在国际贸易中获利,必须以本国制造品出口到外国以换取黄金、白银(贵金属)。
(3)国际贸易的原则是多卖,少买,从而使贵金属(外汇)多在国内积累,谋取贸易顺差。
(4)为了要取得国际贸易的顺差,必须出口本国出产的制造品,进口外国的原料,利用制造品与原料的价格剪刀差获利。
(5)必须将本国国内市场的主要份额保留给本国产业。
不仅是为了保护自身的工业生产能力,培植新兴产业(“幼稚工业”),也是为了给本国人民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
20世纪以来有关重商主义或新重商主义的复
20世纪以来有关重商主义或新重商主义的复20世纪以来有关重商主义或新重商主义的复兴的各种文献中,新重商主义与策略性贸易理论已融合在一起,但重商主义货币理论的价值却并未真正被提及和发现。
实际上,被古典经济学和后来的新古典经济学所抛弃的重商主义关于货币的性质、货币与资本关系的认识、信用货币的内生性和货币非中性的分析,正昭示着重商主义与现代货币理论争论的某种联系。
正是这种联系,在某种意义上指引了从凯恩斯革命以来主流经济学所没有解决的货币分析的基础的方向。
首先,重商主义从商业资本主义的本能出发,首先提出了货币即资本的认识,并阐述了一个货币经济的交换模型。
正是在这一模型的基础上,马克思(1867)使用商品和货币流通公式的变化来说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性质:即在一个竞争的市场经济中,采用重商主义的交换经济模型,商人在贱买贵卖中必须拥有货币(资本)签订契约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货币成为一种履行契约的方式和保证。
因为竞争是与商人可利用的信息和知识联系在一起,或者说与失败或破产联系在一起;完善的法律制度只能保证商人破产后的清算,而不能保证签约者履行契约的能力。
因此,市场经济的博弈规则决定了货币契约的性质,即货币是最简单和直接的信用关系。
商人占有货币或信用关系的能力决定了获取利润的能力。
引入生产后,即是一个马克思使用货币契约的生产模型:资本家使用货币契约,即预付货币资本,雇佣工人和购买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和出售产品获取利润。
这是重商主义交换经济模型的一个延伸。
这里作为信用关系的货币或货币资本依然是决定竞争能力或获取利润的关键。
马克思(1867-1894)关于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形式的发展或资本是一笔预付的货币的观点,是对重商主义的货币即资本的观点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其次,与货币的交换媒介、价值贮藏和计价单位(或价值标准)职能有关的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货币是表示相对价格,还是表示总量(价格总水平),这实际上是“两分法”问题,也是现代货币理论争论的焦点所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级1班——赵阳——利用重商主义的观点,评价我国当前近三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一、新老重商主义(一)重商主义是指中世纪末期西欧、南欧国家从封建制度转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
其基本内容是:财富就是货币,货币即财富;财富的直接源泉是流通领域;一个国家财富必不可少的是金银等贵金属,如果它没有贵金属,就必须通过贸易来取得,对外贸易必须保持顺差。
具体来说,重商主义这一学派的理论要点包括以下几点:①认为国际贸易是国家财富的最重要的形成来源。
②认为要在国际贸易中获利,必须以本国制造品出口到外国以换取黄金、白银(贵金属)。
③国际贸易的原则是多卖,少买,从而使贵金属(外汇)多在国内积累,谋取贸易顺差。
④为了要取得国际贸易的顺差,必须出口本国出产的制造品,进口外国的原料,利用制造品与原料的价格剪刀差获利。
⑤必须将本国国内市场的主要份额保留给本国产业。
这不仅是为了保护自身的工业生产能力,培植新兴产业(“幼稚工业”),也是为了给本国人民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
(二)新重商主义的概念新重商主义本来就是麦金农、克鲁格曼等人总结美国70年代以来的外贸保护主义政策发展起来的,因其所描述的政策很象15世纪的重商主义而得名。
当然,他们之间有诸多不同。
首先,新重商主义沿袭了凯恩斯通论中的分析方法,认为贸易顺差和投资、消费等一样也会产生乘数效应。
因此,政府为了实现内部利益极大,刻意制造顺差。
这和重商主义单纯的积累黄金的目的是不同的。
再者,新重商主义的保护措施繁多且具有攻击性,甚至发展成一系列排他性的贸易保护集团。
具体讲,美国人在贸易保护中最喜欢玩的是反倾销诉讼,比如对待中国的纺织产品;此外还有所谓的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就是以环保之名行保护之实)。
用一句话颇经典的话概括美国新重商主义的特征:有自由贸易的理想,但国家利益的思维模式或许才是最重要的。
(三)新重商主义的代表国家新重商主义的代表国家是中国、韩国的理论依据。
东亚国家为保持经济主权和金融稳定,而采取的低汇率、高储备政策称之为经济和金融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的新重商主义政策。
它既不同于视黄金储备为经济目标,以此扩张军力,开拓贸易疆界的旧重商主义,也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对国内产业采取战略性保护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而是基于金融脆弱性的发展缓冲政策。
这一政策既是对发展中国家“结构式”新重商主义政策的修正,也是在金融全球化条件下,以本国的福利损失为前提,为保持经济主权和金融稳定,而不得不采取的次优选择,是对由发达国家制订的非对称的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运行规则的回应,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和道义上的正义性。
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是经济的增长,更是制度的演进过程,金融脆弱性问题将贯穿整个发展过程,因而也决定了这一政策应在较长时间内实行。
这一政策适应于具有高储蓄传统,长期实行出口导向政策的国家。
二、我国重商主义(一)、中国的重商主义发展战略正中他国下怀,中国必须从重商主义向“借商主义”转变!“重商主义”一词是我借来一用的词语,它主要是指这样一种发展模式或发展现象:勤俭节约,省吃俭用,重储蓄,轻消费,吃苦耐劳,积极肯干,尽量压低自己产品的成本,扩大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量和出口量,赚取更多的外汇。
其实重商主义与马克斯·韦伯所讲的资本主义精神一脉相承,它是当年西方国家在重金属时代的一种发展方式。
这种做法对任何民族来说都是一种美德,但在今天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中过分地使用重商主义发展模式,便会遭到瓦解性的反应,其辛辛苦苦积累的国民财富便可能被外人廉价利用,发展到最后往往是空忙一通,所得无多。
它最大的问题是普通人民难以得到发展。
这意境很象南宋诗人陆游的“遗民泪痕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当今的世界,各国都在拼命利用他国资源。
在这样一场国际大交换的过程中,中国是利用他国得多,还是他国利用中国得多?这是我们选择发展战略的主要考虑。
虽然贸易和交往意味着互惠,但也意味着一方的获利是建立在另一方的损失基础上。
所以,交往和贸易并不意味着都有好处。
目前的情形是,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流血流汗,为满足发达国家的消费主义做贡献。
美国的储蓄率都低到零点了,中国人还在节俭过日子,拼命节省下钱,为美国国债服务,拼命出口,为发达国家提供廉价产品。
美国今年的贸易逆差已达到6000亿美元了,美国人利用具有国际货币地位的美元,来换取他国的实物。
中国通过重商主义发展战略,通过大量的贸易顺差,攒下几千亿美元的外汇积蓄,但只要美元贬贬值,这些辛辛苦苦积攒下的国民财富便会缩水或化为乌有。
重商主义的发展战略之所以要谨慎使用,主要是今天的世界已经是一个纸币流行的时代、强国和大国货币流行和主宰的时代,是一个资源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直接投资畅行无阻的WTO 时代,特别是发达国家已经进入金融经济时代,以实物经济为主的发展中国家以实物换来的金融财富很容易在发达国家玩弄的金融游戏中化为乌有。
因此,中国必须改变自己的发展战略,从传统的重商主义向借贷主义转变,这种发展模式是:不怕借不着钱,就怕多攒钱,别被东南亚国家的金融危机所吓倒。
在这一点上,中国恰恰上了金融大鳄国家的当。
所以,我把这种发展模式称做“借力主义”或“借商主义”。
二战后,拉美国家实行的其实就是这种发展模式,但拉美国家搞“借商主义”搞的太厉害,太过分,利用外资过度,结果产生了另一种经济问题:负债经济和透支经济。
拉美和中国完全是两个极端,不过拉美国家学的是美国,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在学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
美国今天是典型的“借商经济”国家。
不过,今天的学习已经轮到中国。
我国国内一些大城市居民不是已经开始借贷消费了吗?(二)、外国对中国重商主义发展战略的反击手法,过分招商引资的后果是使中国沦为新的“经济殖民地”!WTO的影响是使中国经济的国际分工性更加明确,实施重商主义的国家必须借用几种手段,第一个手段便是廉价货币,象中国便是大幅贬值人民币,1994年搞汇率并轨,人民币大幅贬值,远远低于自身的购买力价值。
第二个手段是出口补贴,使出口货物低于成本价。
有了廉价货币和出口补贴,便有了廉价商品,增加了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
对于中国这样不遗余力的换取外汇的做法,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正中下怀,你要钞票,我要实物,一手给钞票,一手给货物。
自1994年以后,美国的贸易逆差节节上升,从1000多亿美元上升到今天的6000多亿美元,中国的外汇储备也在节节上升,也从1000多亿美元上升到近6000亿美元。
在这场交换的背后,是中国输出了相当于1995年一年的GDP,即4万多亿元实物货物,换回了5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纸币财富。
其实在电子金融的今天,美元货币的形式连纸币都不是,只是电脑中的一个电子符号。
这么多中国老百姓省吃俭用,为的就是积攒下这么一笔电子金融财富符号,输出了4万亿实物货物,换回看不见摸不着的货币财富,在当今这种国际货币体系下存在着多大的风险啊!最近这两年,美元正在发生着与80年代早期同样的一场大贬值。
两年间,美元对欧元和瑞士法郎已经贬值35%,对日元贬值25%。
持有美元的中国,对持有欧元和日元的国家,实际上是处在财富贬值的状态。
是谁制造了这场美元大贬值?细究起来,与近十间中国的重商主义经济行为不无关联。
中国的崛起与当年日本的崛起一样,都会对当时的发达强国带来影响。
毫无疑问,目前的世界正在进行一场大调整,中国要认真总结自己发展模式的正反两方面作用。
发达国家对付发展中国家重商主义的做法有三,第一是印钞票,你愿意要顺差我就给你,反正国际货币掌握在我手里,印多印少是我的事,最多是最后导致美元贬值。
第二个办法是跨国投资,你的商品和劳动力不是便宜吗?我就利用我超值货币的购买优势进入你国家投资。
凡是实施重商主义的国家都有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由于廉价货币而引起的廉价资产。
人民币不值钱,不仅导致出口商品廉价,也导致其国内的资产不值钱。
外商以极低的成本投资中国,然后带走绝大部分利润,留给中国的只是微乎其微的劳动力工资。
在这种不遗余力的“招商引资”政策下,中国很快便会变成发达国家的“经济殖民地”,或者潜在着日后沦落成经济殖民地的危险。
目前,中国的重商主义发展战略与国际上WTO贸易制度相结合,已经使国内经济日益显露出国际分工层级化的端倪。
前些时候我在广东考察,发现物流行业的低端产业大都掌握在我国企业手中,而外资进入的大多是高端物流业。
譬如,在低端物流业,广东物质集团控制着码头、堆场和钢材、木材、汽车等大宗生产资料的销售,而在高端物流业,沃尔玛、家乐福等超市遍布全国各地。
从物流业中可以清楚看出外资进入的领域----高端工业领域和服务业领域,而这些领域不仅是知识、技术和资金密集型领域,也是利润较高的领域。
2005年以后,我国的金融、保险等领域也相继放开,这意味着外资在华投资结构进一步形成。
凡是粗老笨重脏累苦的行业,外资不会进入,外资更多进入的是知识和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和行业。
这就是使我国经济在国际分工中进一步分层化:外资企业占据着上游和高端、高利润的产业,中资企业大都集中在下游的低端、低利润的产业,全球形成一个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链。
我们国家目前实行的重商主义发展战略和招商引资政策恰恰帮助外资顺利地完成了这场“经济殖民”的整合。
好处是有更多的技术、知识和就业岗位转移到中国来,使中国经济显得热火朝天,坏处是本国劳动力的技术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难以快速提升。
(三)、热钱纷纷涌入中国,投机资金导致经济过热,房价畸形上涨,房地产业隐含泡沫危机,不调整汇率,就只有通过国内通货膨胀释放资金压力,发达国家对付重商主义的第三个方法是进行金融投机。
近几年里,大批游资进入中国,伺机人民币升值。
光是2004年1-9月份,外国的商业贷款就进来了1400多亿美元。
这样加剧了我国货币资金的过剩,使银行不得不大量放款。
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导致一定程度的经济畸形过热。
特别是部分游资进入房地产,拉抬房价上涨,使房价远远超过普通居民的实际收入,迫使更多的人靠贷款购房。
上海徐家汇区一些商品房每平方米的价格已经上涨到2500--3000美元。
这种价格对于外部的炒房者来说并不算高,但对于国内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来说简直是天文数目。
尽管如此,上海北京等各大城市的房价目前仍在一路高歌向上攀升,经济态势如飞蛾扑火。
随着投机资金搅得房价持续上涨,中国购房居民的负债率日益提高。
当投机性资金刺激得中国房地产达到一定不合理的高度时,泡沫必然破裂,最后的结局是债务链条断裂,国内出现债务危机和金融危机。
在这一点上,中国正在步80年代的日本之后尘。
分析到此,重商主义的利弊得失已经一目了然。
最近,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手段措施,阻止过多的外汇流入,并鼓励外汇流出。
历时20多年的“创汇”战略终于因为外资的汹涌进入而被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