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窃读记》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窃读记》教学设计 王玲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窃读记》教学设计  王玲

《窃读记》教学设计新疆兵团第二师三建中学王玲教学目标:1.学习概括文意,把握基本内容,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分享作者对读书的痴爱、渴望并受到的生活的感悟。

4.推荐冰心的《忆读书》、冯亦代《书癖》、柯灵的《书的抒情》,巩固阅读能力。

教学时数:一课时课型:自读课预习作业:1.学用本单元教读课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助读系统开篇的“预习”的方式,设计两则学习本文的预习提示。

2.自学生字,正确读写并积累文中词语。

新课学习一、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学用默读,一气呵成读完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清思路本文记叙了“我”窃读的经历,有一次窃读被(结果如何),我感到,我由此对他人对社会产生了一种(情感),还有一次窃读我得到,我感到了,我的情感因而发生了转变,由变为。

二、品读文句,揣摩心理你品出了窃读时怎样的滋味?教师对“用词的准确生动”进行导学,学用这样的析读方法旁批一二个地方,品析窃读时作者怎样的滋味。

三、品味涵泳,体会感情在你不太理解的地方设计一两个问题。

比如:1.你怎样理解“记住,你是吃饭长大的,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2.……五个手指大大地分开来,压住了那本书的整个:3.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小结:窃喜的滋味如饥似渴的滋味担心害怕的滋味察言观色的滋味饥肠辘辘的滋味如醉如痴的滋味恋恋不舍滋味得意松快的滋味慢慢长大的滋味“我”渴望读书,而又无力购买,因此只好“窃读”。

但所谓“窃”,也无非是只读不买。

“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与快乐,却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哄赶,这种书内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与惧怕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正是窃读的滋味。

四、深入品析理解感悟记住:“你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怎样理解“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窃读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窃读记
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尝试作为一个引导者而非讲师,鼓励学生们自主思考和表达。这样的方式似乎很受学生欢迎,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气氛热烈。然而,我也观察到有些学生较为内向,不太愿意主动发言。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未来的课堂中更多地关注这些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实践活动中的写作练习是一个亮点,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将所学的描写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看到他们在短时间内就能有所产出,我感到非常欣慰。不过,我也发现部分学生仍然在词汇选择和句子构建上存在困难。这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除了教授写作技巧,还应该加强词汇和语法方面的训练。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窃读的心理体验和阅读的意义”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作者的心理描写和写作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窃读的心情。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窃读相关的实际问题,如窃读的道德争议、个人阅读经历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学生尝试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写一段表达自己阅读心情的文字。
-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如何将所学的词汇和写作技巧应用到自己的表达中,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举例:在分析作者心理描写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贪婪”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渴望,以及“隐忍”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意义。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创作练习,让学生尝试运用文中的描写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以突破写作技巧的难点。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窃读记》教学设计教案(默读法、悬念写法指导)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窃读记》教学设计教案(默读法、悬念写法指导)

窃读记(公开课)林海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情感的方法。

2、初步领会起伏有致的悬念式的小说基本写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默读、勾画和讨论等方法,体味窃读的滋味。

〖重点难点〗1、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情感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2、体会起伏有致的悬念写法。

〖教学方法〗问答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基本过程〗一、导入新课:话说一个人到电影院看电影,电影开始,灯熄灭了,无意间脚下好像踩到什么东西,鼓鼓的,“应该是个钱包”,看前后左右都在看电影,于是就假装探下身去系鞋带,伸手一摸。

哇,果然是个钱包,还挺厚的,不少钱。

于是,当机立断离开电影院,猫起身,对不起,对不起,让我过一下,我急事……,跑出电影院大厅,一路狂奔对面的小巷子,看没人追来,激动地把钱包掏出来,一看……其实,只要跟“窃”相关的故事都很精彩,都很吸引人。

《窃听风云》《窃书贼》……我们今天也来感受窃读的滋味。

二:默读课文:知内容(幻灯二)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说说文中哪一次窃读经历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其结果如何?2、默读的要求:默读是一种最基本、最常用、最有效的阅读方式()。

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一气读完全文。

P37)请大家坐好,集中注意力。

我们来自测我们的默读速度。

本文一共有1665个字,现在开始:(幻灯三默读要求)4分钟默读(幻灯4)《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第四学段(7~9年级),要求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好,我看看同学们有速度了,默读质量如何?谁来回答这问题?明确答案:(幻灯5:给学生抄答案的时间)第一次:我因“窃读”而被赶出了书店。

第二次:我得到店员的关心帮助,读完了一本好书。

2、这两次是详写,那么其他几次的形式不一的窃读方法是?明确:略写. 比如:察言观色的窃读、混入人群的窃读、大雨掩护的窃读、饥肠辘辘的窃读、长久站立的窃读。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窃读记教学案例》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窃读记教学案例》

《窃读记》教学案例丹凤县思源实验学校张丹利教材依据:《窃读记》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篇文章。

本单元所选课文,主要是写学习生活的,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时代少年儿童的学习状况和成长经历,感受到永恒的童真、童趣、友谊、和爱。

学习时要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体会课文所表达的丰富多彩的情感。

《窃读记》主要写了作者当年“窃读”时那种既快乐又惧怕的处境和心境,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发人深省。

设计思想: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老师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初一学生刚刚告别小学处于初中的起始阶段,应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其阅读能力。

单元导读也明确指出“学习时要默读课文”,因此本课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采用各种形式的阅读,在读中学,读中品,读中悟,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而初一学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所以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揣摩小海音窃读时那种忐忑不安和收获满满的复杂心情,体会她对读书的痴迷和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励志努力读书的远大志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远大的人生志向。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品味窃读,感受渴望,(2)品味窃读,感知人物。

(3)品味窃读,把握情感。

2.过程与方法:(1)通过默读,感受作者在艰苦的条件下对读书的渴望。

(2)通过跳读,抓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的句子,学习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3)通过精读,比较作者两次“窃读”的不同经历,理解结尾“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对生活的感恩。

教学重点:(1)通过默读,感受作者在艰苦的条件下对读书的渴望。

(2)通过精读,比较两次“窃读”的不同经历,理解结尾“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教学难点:通过跳读,抓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的句子,及比较两次窃读的经历,学习表现人物(细节描写和对比)的写作方法。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窃读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窃读记

《窃读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窃读的乐趣。

2.学会通过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情感。

2.学习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题目。

2.学生分享自己读书的感受,激发学生对窃读的兴趣。

二、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生字词。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心理描写,感受作者的情感。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四、课堂小结2.学生反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二、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成果。

三、写作训练1.教师出示写作题目:“我的窃读经历”。

2.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写作练习。

四、课堂小结2.学生反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二、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成果。

三、拓展阅读1.教师推荐相关课外阅读篇目,如《小仓仓》、《童年》等。

2.学生自主阅读,分享阅读感受。

四、课堂小结2.学生反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二、课堂讨论三、写作训练1.教师出示写作题目:“我的读书故事”。

2.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写作练习。

四、课堂小结2.学生反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窃读记》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我”窃读的经历,增强梳理文章的能力。

2.通过朗读、合作,体会作者窃读的复杂滋味。

3.激励学生珍爱读书,奋发向上,感悟人间真情。

教学重点:通过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揣摩作者的情感变化,感悟人间自有真情。

教学难点: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窃读的复杂滋味。

教学方法:讨论法、提问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名言导入)(1分钟)
同学们,除了课本以外,你们还读过什么书吗?生活优越的我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来读,女作家林海音小时候痴迷读书,却没钱买书,只能悄悄到书店窃读,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她的《窃读记》,感受读书带给她的成长滋味。

二、整体感知,了解“窃读”
(一)走进作者(1分钟)
教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窃读”的女作家——林海音(多媒体呈现林海音简介)林海音的作品有散文集,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广播剧,其中最著名的是她的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原籍台湾苗栗县。

曾任记者、编辑,后从事文艺创作。

代表作有散文集《两地》《芸窗夜读》《英子的心》;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烛心》;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广播剧《薇薇的周记》等。

(二)预习检测:字音字形(2分钟)
教师:之前有让同学们预习课文,那么我们来检测一下预习成果,(多媒体呈现需要注音的词语)请一位同学为加横线的字注音,其余同学注意看他的注音对不对。

抵达尴尬狼狈贪婪
众目睽睽煞有介事饥肠辘辘踉踉跄跄
(三)整体感知文章(10分钟)
教师:通过预习,我们可以知道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学生可以很容易的回答出:以“窃读”为线索)文章围绕“窃读”记叙了哪些往事?(请同学回答)——叙述小时候在紧邻“三阳春”的那家书店“窃读”受辱的经历;交代“窃读”的起因及经验;叙述在另一家书店“窃读”过程中受店员帮助而读完一本好书。

教师:由课文可知小小年纪的作者不仅一次窃读,在多次的窃读中作者慢慢的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窃读”技巧和方法,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中相关段落。

找出这些与众不同的“窃读”方法。

(小组讨论)
①假装问价钱(第9段)
②贴在大人身边(第11段)
③以雨天避雨为借口(第12段)
④饥肠辘辘的时候以花生来充饥(第14段)
⑤到几家书店读完一本书(第10段)
⑥藏在书店一角避免引人注意(第11段)
三、深入探讨,品味“窃读”(18分钟)
教师:小小年纪的作者就要积累那么多“窃读”的方法,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窃读容不容易?(学生回答:不容易)在不易中交织着作者“窃读”的复杂滋味,你们读了课文以后感受到了作者“窃读”的哪些滋味?(学生可能会回答:快乐、惧怕、担忧等)好,刚才听见有同学说了自己感受到的作者“窃读”的滋味,那么请你们回到课文中去,小组合作,认真品读这些“滋味”。

建议品读:……这句话,表现了作者……的读书滋味,因为……
课堂预设:
(小组讨论过后,学生可能会从这些方面回答)
学生1:“但是我又担忧那本书会不会卖光了……”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担忧的读书滋味,因为书店顾客很多,我担忧书卖完了。

学生2:“我踮起脚……”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急切的读书滋味,因为用了几个动词,把作者进书店的着急完全写出来了。

学生3:……
(这是学生小组合作部分,在学生品味时老师注意指点,特别要提出第3自然段
和第13自然段来读,第3自然段先齐读,教师指点过后再读。

第13自然段先齐读,然后教师指点示范读,学生再齐读,单独请学生读,揣摩作者“窃读”的复杂滋味。


第3段讲解:(学生在分析完这个地方后,多媒体呈现这一段)我们一起来把这段话读一读。

这段话我们要抓住几个动词:跨、踮、蹭、钻、挤。

这几个动词写了作者进书店的一系列动作,表现了作者“窃读”的迫不及待。

作者找不到昨天那本书了,于是“从头来,在数一遍”,我们仿佛能看到作者的眼里写满了焦急,甚至可以听到她内心深处的祈祷——那本书千万不要被别人买走呀。

带着急切的情感,我们再来读一遍。

第13段讲解:(学生在分析完这个地方后,多媒体呈现这一段)我们一起来把这段话读一读。

红色字体这句话描写了作者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请同学们看一看作者的神态和心理活动到底是什么?(神态:皱起眉头,心理活动:心里是怎样高兴地喊着:“再大些!再大些!”)作者的神态和内心一不一致?(不一致)一般人物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这里作者的神态和内心不一致,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形成对比,表现了作者的机智与小窃喜。

老师给大家范读一下这段话,你们在听的时候注意感受作者以避雨为借口读书的小窃喜。

(教师范读)现在请你们带着小窃喜再读一读这一段话。

(左面小组读,右面小组读,单独请同学读)
教师:作者在窃读的过程中遇到过困难,那她有没有得到过帮助?(学生回答:有)她得到了谁的帮助?(学生回答:店员)店员是怎样帮助她的?(学生回答:把书多留了一天没有卖)通过这件事,她感受到什么?(学生回答:爱)于是作者发出感慨:“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作者提到了三种长大的方式:吃饭长大,读书长大,爱里长大,你是怎样理解这三种成长的,请说说你的看法。

吃饭长大——指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爱里长大——店员用留书不卖的方式使“我”顺利的读完了一本好书,这不仅是对“我”读书热情的支持,还是对“我”幼小心灵和自尊的保护。

宽容、博爱,在一个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爱的种子。

(赏析完以后再融入感情的齐读)
四、总结(1分钟)
“窃读”中表现了“我”对知识文化的渴求,对读书的痴迷。

“我”从“窃读”中获得了知识,体会到人生的酸甜苦辣,更领悟到人间自有真情在,人“也是在爱里长大的”。

五、拓展延伸(7分钟)
多媒体呈现一组关于人间真爱的图片,教师解说,然后让同学们在舒缓的音乐中分享与自己有关的“爱的故事”。

教师:其实人间从不缺少真情,无论是一次爱的捐赠,还是一次友好的礼让,亦或是一句鼓励的话语,我们都能从中感受到浓浓的爱意。

同学们已经度过十几年岁月,相信也感受过人间真爱,那么,请在音乐中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有关爱的故事。

教师总结:(总结学生分享的故事)在享受爱的同时也要学会传递爱,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因为有爱,生活才会丰富多彩,享受关爱是一种心灵的愉悦,关心别人是一种高尚的品德。

六、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