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册第7章力与运动第3节力的平衡导学案新版沪科版265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七章《力和运动》复习教案(知识点)
教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七章《力和运动》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七章《力和运动》的相关内容。
具体包括:1. 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2. 摩擦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3. 重力的概念和计算4. 浮力的概念和计算5. 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6.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二、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掌握力和运动的基本概念,理解其内在联系。
2. 能够运用力和运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摩擦力、浮力的计算和牛顿定律的应用。
2. 重点:力的概念、重力的计算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2. 学具:笔记本、笔、练习册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滑板车、跳绳等,引发学生对力和运动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复习力的概念、作用效果、摩擦力、重力、浮力、牛顿定律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等知识点。
3. 例题讲解:选取几个典型例题,如摩擦力计算、重力计算、浮力计算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为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牛顿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力的概念、作用效果摩擦力的概念、影响因素重力的概念、计算浮力的概念、计算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
2. 摩擦力的概念是什么?请列举影响摩擦力的因素。
3. 重力的概念是什么?请写出计算重力的公式。
4. 浮力的概念是什么?请写出计算浮力的公式。
5. 请解释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的含义。
6. 请解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复习力和运动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对力的概念、作用效果、摩擦力、重力、浮力、牛顿定律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七章第三节力的平衡教案
教案: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七章第三节力的平衡一、教学内容1. 力的平衡的概念:介绍什么是力的平衡,以及力的平衡的条件。
2. 力的平衡的判定:讲解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3. 力的平衡的应用:探讨力的平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杠杆、滑轮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力的平衡的概念,掌握力的平衡的条件。
2. 学会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3. 了解力的平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教学重点:力的平衡的概念、力的平衡的条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图片,如杠杆、滑轮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体是如何实现力的平衡的。
2. 理论知识讲解:教师通过PPT或黑板,讲解力的平衡的概念、力的平衡的条件,以及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3.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为学生讲解如何运用力的平衡的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教师布置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力的平衡概念:条件:判断方法: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简述力的平衡的概念及其条件。
2. 请举例说明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3. 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力的平衡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理解。
答案:1. 力的平衡的概念:条件的答案:2.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处于力的平衡状态的答案:3. 力的平衡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如研究力的平衡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力的平衡的判定力的平衡的判定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在实际生活和教学中,学生往往对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处于力的平衡状态感到困惑。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七章第三节力的平教案(新版)沪科版
第三节力的平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对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认识平衡力的概念。
2.认识到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也能够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过程与方法
1.在探究实验中处理实验数据,并从对数据的分析处理中认识二力平衡的条件,知道状态变化的原因。
2.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平衡问题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通过学习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团队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难点:
建立二力平衡条件的过程;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分析】
为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在教学中采用情境引入、引导探究、指导讨论、演示突破的方法为学生搭建支架,学生主要以观察现象、亲历实验探究、组间协作、讨论归纳等方式来获取新知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滑轮、钩码、细绳、木板。
学生准备:学案。
【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7章 力与运动 第3节 力的平衡导学案 (新版)沪科版
第三节力的平衡【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及二力平衡的条件。
2.知道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3.能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并能分析哪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学习重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
【学习难点】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画上记号。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方法指导:1.本实验要求桌面尽可能光滑。
2.本实验研究方法采用控制变量法。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二力平衡的条件自主阅读教材P135~137的内容,完成第1~2题。
1.什么是平衡力?举例说明。
答:物体在两个力(或几个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或几个力)互称为平衡力。
2.各小组分工合作,完成教材P136的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什么关系?①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和记录数据表格。
错误!,b方案(三、四组))②填写实验表格③向两端小盘里加砝码,先往右盘中加砝码,再向左盘中加砝码,直至小车静止时,观察两盘中的砝码数是否相等。
当小车静止时,保持两盘中砝码个数相等,用手把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
知识链接: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有区别。
二者不同点: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两力的受力物体相同)。
而一对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两力的受力物体不相同)。
二者相同点: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对学群学:知识板块一:要求实验桌面选择光滑的。
提示:画一对平衡力时,注意线段要等长。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什么结论?答: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彼此平衡。
【实验反思】为什么选择光滑的水平桌面?如何改进实验?答:减小摩擦阻力对实验的影响。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七章力与运动7.3力的平衡导学课件新版沪科版
4.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1)测量摩擦力:滑块在水平面匀速运动时,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_等__于__滑动摩擦力大小。 (2)测重力:用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上挂上物体,弹 簧测力计示数_等__于__物重。
知识点一 二力平衡条件 1.提出问题:如果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相互平衡, 则这两个力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呢? 2.猜想与假设:两个力的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 作用在________个物体上,作用在________条直线上。
①将两托盘放在纸板的________(选填“同”或“异”) 侧,使两力的方向相同,观察纸板的运动情况。 ②把纸板扭转一个角度,使两个力不在同一________上, 观察纸板的运动情况。
③探究平衡的两个力在同一物体上:控制两个力在同一 条直线上、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用同一个纸板两边分 别系住一个吊盘,放手后纸板____________(选填“静 止不动”或“运动”),用剪刀从中间剪开,两个纸板 ____________(选填“静止不动”或“运动”)。
【示范题2】(兰州中考)关于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可能会改变 B.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拔河比赛中甲队获胜,但比赛中甲队对乙队的拉力等 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D.跳水运动员蹬跳板时,他对跳板的力和跳板对他的力 是一对平衡力
(3)实验中怎样改变纸板受力的大小? 参考答案:改变两个盘子里的砝码质量。 (4)实验中为什么选择静止的物体作为研究对象? 参考答案: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好控制。 (5)若纸板向一边加速运动或转动,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若纸板向一边加速运动或转动,说明加在纸 板上的力不平衡。
【示范题1】(哈尔滨中考)实验小组要探究二力平衡条 件。实验中每个钩码重力相同,摩擦力忽略不计。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7章 第3节 力的平衡教案2 (新版)沪科版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
学习资料专题
第三节力的平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知道状态变化的原因
3、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4、在探究实验中学生能够自己处理实验数据,并从对数据的分析处理中认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实验数据分析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二、课型课时
新授课;一课时。
三、重点:让学生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难点: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并认识到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四、教学基本思路:
五、教学过程:
(课本图
理解
必须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确要分析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方向如何?
2
总结扩展。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7章第3节力的平衡教学设计2(新版)沪科版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 力的平衡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目标:
⑴让学生认识到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保持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对处于平衡状态下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认识平衡力的概念。
⑶在探究实验中要求学生自己 处理实验数据,并从对数据的分析处理中认识二力平衡的条件,知道物态变化的原因。
本节的重点是让学生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
本节的难点在于实验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并认识到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3、课时安排:
本节内容用1课时。
4、教学准备:
有关的多媒体课件、两端有滑轮的直木板,小车模型(玩 具小车)、挂盘、砝码等。
5、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 明
二力平衡
1、分析静止的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受力情况。
2、平衡力的概念。
二力平衡条件:
探究实验
教师可 演示
⑴小车受到的水平方向上的 二力是平衡力,这两个力具有什么关系?
⑵若条件不完善,可进一步引导。
⑶结论
⑷应用
A:平衡状态的物体,知道一个力就可以求出另一个力的大小。
B:知道二力平衡条件,判断物体运动状态。
4、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⑷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
⑸让学生在讨论与交流中感受在力的平衡状 态下物体的 运动状态。
2、教材分析:
本节包括两部分内容:力的平衡、二力平 衡的条件。教材首先展示的是 一组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的图片,然后在二力平衡中提出力的平衡状态与平衡力的概念。通过一组处于力的平衡状态物体图片的呈现,让学生具体了解成对出现 的平衡力的情况。第二部分“二力平衡的条件”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这样的设置是让学生先通过自然、生活现象认识“力的平衡”,然后用抽象的概念来总结“力的平衡”,接着用“力的平衡”观念来解释自然、生活中一些事例,最 后具体知晓在什么情况下物体才会处于“力的平衡” 条件。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7章 第3节 力的平衡教学设计2 (新版)沪科版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学习资料专题第三节力的平衡1、教学目标:⑴让学生认识到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对处于平衡状态下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认识平衡力的概念。
⑶在探究实验中要求学生自己处理实验数据,并从对数据的分析处理中认识二力平衡的条件,知道物态变化的原因。
⑷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
⑸让学生在讨论与交流中感受在力的平衡状态下物体的运动状态。
2、教材分析:本节包括两部分内容:力的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材首先展示的是一组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图片,然后在二力平衡中提出力的平衡状态与平衡力的概念。
通过一组处于力的平衡状态物体图片的呈现,让学生具体了解成对出现的平衡力的情况。
第二部分“二力平衡的条件”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这样的设置是让学生先通过自然、生活现象认识“力的平衡”,然后用抽象的概念来总结“力的平衡”,接着用“力的平衡”观念来解释自然、生活中一些事例,最后具体知晓在什么情况下物体才会处于“力的平衡”条件。
本节的重点是让学生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
本节的难点在于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并认识到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3、课时安排:本节内容用1课时。
4、教学准备:有关的多媒体课件、两端有滑轮的直木板,小车模型(玩具小车)、挂盘、砝码等。
5、教学设计:教师可演示⑴小车受到的水平方向上的二力是6、板书设计:第三节力的平衡1、常见处于静止的物体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2、二力的平衡。
⑴平衡状态⑵平衡力3、二力平衡的条件。
当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
4、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七章 力与运动 第三节 力的平衡》教案_15
《力与运动》复习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惯性的概念,能正确解释惯性现象。
②掌握合力的概念,会判断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③认识平衡力的概念与条件,会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简单平衡问题。
【过程与方法】①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本章的知识脉络,使学生能按照一条清晰的线索熟练掌握本章知识,②通过分析与讨论生活中的平衡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学生通过自主归纳整理知识,获得成功的喜悦;②通过分析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重点与难点重点:牛顿第一定律内容及惯性的理解,难点: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受力问题。
教学方法归纳法、分析法、学生交流与合作。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牛顿第一定律1、探究实验:摩擦力的大小车运动距离(1)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同一高度下滑,为什么?(2)三次实验,小车运动的距离不同,是什么原因?(3)小车运动距离的长短跟它受到的阻力有什么关系?(4)若摩擦阻力为零时,小车将怎样运动?2、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条件:不受外力作用。
(3)研究方法:实验与科学推理相结合。
(4)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仍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3、练习:(1)抛出的乒乓球在上升的过程中,假如它受到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它将()A、先上升,后下落B、匀速上升C、保持静止D、加速下落(2)原来作曲线运动的物体,突然失去所有外力,物体作________运动。
(3)用绳子栓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圆周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将 [ ] A. 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状态 B. 保持绳断时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C. 小球运动速度减小,但保持直线运动状态D. 以上三种都有可能(1)定义: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注: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力的平衡【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及二力平衡的条件。
2.知道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3.能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并能分析哪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学习重点】
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
【学习难点】
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行为提示:
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画上记号。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方法指导:
1.本实验要求桌面尽可能光滑。
2.本实验研究方法采用控制变量法。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知识板块一二力平衡的条件
自主阅读教材P135~137的内容,完成第1~2题。
1.什么是平衡力?举例说明。
答:物体在两个力(或几个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或几个力)互称为平衡力。
2.各小组分工合作,完成教材P136的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什么关系?
①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和记录数据表格。
错误!
,b方案(三、四组))
②填写实验表格
③向两端小盘里加砝码,先往右盘中加砝码,再向左盘中加砝码,直至小车静止时,观察两盘中的砝码数是否相等。
当小车静止时,保持两盘中砝码个数相等,用手把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
知识链接:
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有区别。
二者不同点: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两力的受力物体相同)。
而一对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两力的受力物体不相同)。
二者相同点: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对学群学:
知识板块一:要求实验桌面选择光滑的。
提示:
画一对平衡力时,注意线段要等长。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什么结论?
答: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彼此平衡。
【实验反思】
为什么选择光滑的水平桌面?如何改进实验?
答:减小摩擦阻力对实验的影响。
改进实验的方法:可把小车换用纸片。
知识板块二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自主阅读教材P136~138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实例分析: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汽车。
(1)它是否处于平衡状态,说说你的理由。
答:小汽车处于平衡状态,因为它做匀速直线运动。
(2)你认为它受到哪几对平衡力的作用。
答:它受到两对平衡力作用:重力和支持力;牵引力和阻力。
(3)在图中试着画出它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解:
对学:分享检测题:①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
②对子之间针对独学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群学:研讨:①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
②针对展示的方案内容展开小组交流、讨论、帮助解决组内疑难。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方案一:如图所示的卡通画描绘的是空中跳伞的老鼠吓得大汗淋漓的情景。
假设跳伞的老鼠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它和伞所受的总重力是20 N,则老鼠和伞受到的阻力大小是__20__N,方向是__竖直向上__。
方案二:(1)图(a)中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当绳子被拉紧而静止不动时,若不计绳重,甲队对绳的拉力和乙队对绳的拉力是否是一对平衡力?为什么?
(2)图(b)中作用在汽车方向盘上的两个力F1、F2是否是一对平衡力?为什么?
答:(1)是。
当物体受到两个力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个物体受到的是一对平衡力。
(2)不是。
不在同一直线上。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