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经筋..._《黄帝内经》_原文_内容
黄帝内经灵枢(原文)
黄帝内经灵枢(原文)黄帝内经灵枢灵枢·九针十二原篇第一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
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
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荣其逆顺出入之会。
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
异其(篇)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
令各有形。
先立针经。
愿闻其情。
岐伯答曰:臣请推而次之,令有纲纪,始于一,终于九焉。
请言其道!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
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
未赭(别本作睹)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
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
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扣之不发。
知其往来,要与之期。
粗之闇乎,妙哉!工独有之。
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
迎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
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
《大要》曰:“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
言实与虚,若有若无,察后与先。
若存若亡,为虚与实,若得若失。
”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
泻曰,必持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得针,邪气得泄。
按而引针,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
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
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实。
必无留血,急取诛之。
持针之道,坚者为宝。
正指直刺,无针左右。
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者,刺之无殆。
方刺之时,必在悬阳,极与两卫,神属勿去,知病存亡。
血脉者,在俞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
九针之名,各不同形。
一曰镵针,长一寸六分;二曰员针,长一寸六分;三曰鍉针,长三寸半;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六曰员利针,长一寸六分;七曰毫针,长三寸六分;八曰长针,长七寸;九曰大针,长四寸。
镵针者,头大末锐,去泻阳气。
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者,以泻分气。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第十(原文)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第十(原文)雷公问于黄帝曰:“禁脉”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内次五藏,外别六府,愿尽闻其道。
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雷公曰:愿卒闻经脉之始也。
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胀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
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
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
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是动则病齿痛,颈肿。
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冲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冲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趾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间出其端。
《灵枢·经脉》原文译文要点
《灵枢·经脉》原文|译文|要点《灵枢·经脉》出自《黄帝内经》。
是创作于战国时期的一篇散文,作者不详。
本篇是关于归纳总结十二经脉、络脉的循行及所主相关疾病的一篇文章,是经络理论的奠基之作。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灵枢·经脉》原文作者:佚名雷公问于黄帝曰:‘禁脉’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内次五藏,外别六府,愿尽闻其道。
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雷公曰:愿卒闻经脉之始也。
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胀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
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
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
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是动则病齿痛,颈肿。
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鼻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不用。
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趾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间出其端。
灵枢经筋篇
内经.灵枢.经筋篇【题解】本篇主要叙述了经筋的循行、经筋的发病、病证特点、病名和治疗原则。
全文以经筋为主线介绍了经络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并对经络辨证和辨病的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故篇名"经筋"。
【原文】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踝,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胭;其别者,结于踹[1]外,上膪中内廉,与膪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网,下结于顺蚴;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脶;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2]上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于顺。
其病小指支,跟肿痛,膪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
治在燔针[3]劫刺[4],以知嘲为数,[5]以痛为输[6],名日仲春痹。
【提要】本段主要叙述了足太阳经经筋的循行、所主疾病以及治疗方法。
【注释】[1]踹小腿肚。
[2]顿音求,眼眶下的高骨,即颧骨。
[3]燔针即火针,指烧红的针。
[4]劫刺是一种针刺的手法,即快速地进针和出针的刺法。
[5]知通"至",指达到治疗的效果,即病愈。
[6]以痛为输在痛处取穴,即取天应穴、阿是穴。
【白话解】足太阳经的经筋,起始于足小指爪甲的外侧,向上结聚于足外踝,再斜向上结聚于膝关节处,然后向下沿着足的外踝,在足跟部结聚,沿着足跟向上行,在胭部结聚;该经筋的别支,从外踝向上行,结聚于小腿肚的外侧,向上到达胭窝中部的内侧,与从足跟上行的一支并行向上,结聚于臀部,再沿着脊柱两侧上行至颈项部;由颈部分出的一支,别出这一条经筋,进入舌,并在舌体结聚;另一条由颈部分出的经筋直行向上结聚于枕骨,向上到达头顶,又沿着颜面下行,结聚于鼻;下行经筋中分出一支,像网络一样行于眼的上睑部分,再向下结聚于颧骨;还有一条分支由挟脊上行的经筋别出,从腋窝后侧的外廉,上行结聚于肩髑部;另一条从腋窝的后外廉进入腋下,向上行至缺盆处,再向上在耳后的完骨处结聚;另一支从缺盆分出,斜向上进入颧骨部分,与从颜面部下行的结于颧骨的支筋相合。
《黄帝内经》灵枢篇原文和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灵枢篇第一·九针十二原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
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
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荣其逆顺出入之会。
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
异其(篇)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
令各有形。
先立针经。
愿闻其情。
岐伯答曰:臣请推而次之,令有纲纪,始于一,终于九焉。
请言其道!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
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
未赭(别本作睹)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
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
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扣之不发。
知其往来,要与之期。
粗之闇乎,妙哉!工独有之。
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
迎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
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
《大要》曰:“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
言实与虚,若有若无,察后与先。
若存若亡,为虚与实,若得若失。
”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
泻曰,必持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得针,邪气得泄。
按而引针,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
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
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实。
必无留血,急取诛之。
持针之道,坚者为宝。
正指直刺,无针左右。
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者,刺之无殆。
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神属勿去,知病存亡。
血脉者,在俞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
九针之名,各不同形。
一曰镵针,长一寸六分;二曰员针,长一寸六分;三曰鍉针,长三寸半;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六曰员利针,长一寸六分;七曰毫针,长三寸六分;八曰长针,长七寸;九曰大针,长四寸。
镵针者,头大末锐,去泻阳气。
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者,以泻分气。
黄帝内经:灵枢第10章 经脉
经脉原文和白话文翻译:【原文】雷公问于黄帝曰:‘禁脉’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内次五藏,外别六府,愿尽闻其道。
【翻译】雷公向黄帝问道:《禁服篇》曾说,针刺的道理,首先是经脉,揣度其运行的终始,了解其长短,以及内部与五脏的联系,外部和六腑的分别,希望详尽地听听其中的道理。
【原文】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翻译】黄帝说:人的最初生成,先形成于精,由精发育而生成脑髓,以骨骼为支干,以脉管藏血气而养全身,以筋连串骨骼使之坚强,以肉为墙壁保护内脏,当皮肤坚韧时,毛发就附着生长。
五谷入于胃,化生出各种营养,脉道借之通行全身,血气运行不息。
【原文】雷公曰:愿卒闻经脉之始也。
【翻译】雷公说:我想彻底地听听经脉最初生成的情况。
【原文】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翻译】黄帝说:根据经脉的变化,可以决断死生,处理百病,调整虚实,这是不可不通晓的。
【原文】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翻译】肺手太阴经脉,从中焦腹部起始,下绕大肠,返回循着胃的上口贲门,上贯膈膜,入属于肺,再由喉管横走,至于腋下,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和手厥阴之前,下达肘中,顺着前臂内侧上骨的下缘,入寸口,循着鱼际,出拇指尖端。
它的支脉,从手腕后,直出食指尖端内侧,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原文】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胀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
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
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
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灵枢·本藏·《黄帝内经》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灵枢·本藏·《黄帝内经》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灵枢·本藏《黄帝内经》黄帝问于岐伯曰: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
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
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
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
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
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
寒温和则六府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肢节得安矣。
此人之常平也。
五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
六府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
〔注释〕奉:养也。
周:周全、维护之意。
营:营运。
阴阳:指三阴三阳经脉。
温:温养。
分肉:肌肉有分理,故又称分肉。
肥:肥沃,引申为滋润。
腠理:泛指皮肤、肌肉、脏腑的纹理。
司:掌管。
开合:指腠理汗孔的开合功能。
志意:指人体的自控调节功能,属于神气。
御:统管、驾驭。
魂魄:精神意识的一部分,中医认为“肝藏魂”,“肺藏魄”。
营:营运。
复:往复。
阴阳:指内外。
解利:通利。
专直:专心致志。
化谷:消化谷物。
常平:即正常人。
(王庆其)〔鉴赏〕本篇节选自《灵枢》。
经文阐述了血气精神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此四者是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它们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
经脉是血气运行之道,通过经脉将血气敷布到全身,从而达到濡润筋骨、滑利关节的作用。
卫气行于阳,具有温煦肌肉、充善皮肤、滋润腠理、主司开合的作用,所以卫气可以抵御外邪的侵入。
志意在此概括了神气的作用。
神气不仅可调节、控制精神魂魄的活动,还能调节机体对外界寒热变化的适应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节蕴含了《内经》作者对健康的深刻理解。
原文中“人之常平”,即指健康无病之人。
健康的标准是什么?本篇提出了一个“和”字,即“血和”、“卫气和”、“志意和”、“寒温和”。
其中“血和”、“卫气和”,可概括为血气运行和畅;“志意和”,可以理解为精神活动正常;“寒温和”,意指人能适应外界寒温环境。
《黄帝内经--经筋》
《黄帝内经--经筋》
《经筋》是《黄帝内经》的一篇,阐述了人体的经络系统是如何运作的,以及经络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深入了解了人体经络的作用和重要性。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五行学说为基础,讲述了人体的经络系统。
经络是人体重要的运行系统之一,其功能不仅仅是输送血液、气体等物质,更重要的是通过它传递的信息来协调人体的各个器官之间的功能,并保证人体的正常运转。
因此,经络系统的顺畅与否与身体的健康密切相关。
此外,《经筋》还强调了经络的调理方法,例如针灸、按摩、气功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人体恢复经络的正常运作,起到健康调理的作用。
这些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缓解许多疾病症状,比如疼痛、疲劳、失眠等。
通过阅读《经筋》,我深入认识到人体经络的重要性。
这种理论在现代医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针灸、推拿等中医理疗技术,都是基于经络理论的应用。
此外,现代研究也证明,通过一些运动、按摩等方法,可以帮助调理经络系统,缓解身体的各种疾病。
总之,《经筋》的阐述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健康视角,使我更深入地了解了人体经络系统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调理、保养经络来维持身体的健康。
黄帝内经:灵枢第13章 经筋
经筋原文和白话文翻译:【原文】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趾,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侧,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网,下结于頄;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于頄。
其病小趾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春痹也。
【翻译】足太阳膀胱经的筋,起于足小趾,上行结聚于足外踝,再斜行向上结聚于膝部。
它在足跗下行的那支,沿足外踝的外侧,结聚于踵部,上沿足跟,结聚于腘窝部。
它别行的另一支,结聚于腿肚外侧,上行入于膝腘窝的内侧,与前在腘中的筋并行,上行结于臀部,再上行挟脊骨两旁而上至于项。
由此分出的支筋,别行入内而结聚于舌根。
它直行的那支,上结于枕骨,上行头顶,下至眉上,结聚于鼻的两旁。
从鼻分出的支筋,绕目上睫而下行,结聚于颧骨部。
它的又一支筋,从腋后外缘,上行结聚于肩髃穴处。
由此处分出的支筋,入于腋下,上行而出于缺盆,再上行结聚于耳后的完骨部。
再有一支筋,从缺盆别出,斜上出于颧骨部。
本经筋所发生的病症有:足小趾及跟踵部疼痛,膝腘部拘挛,脊背反折,项筋发急,肩不能上举,腋部及缺盆部纽结疼痛,肩部不能左右摇动。
治疗时要采用火针,不用迎随手法,以病见效确定针刺次数,以痛处作为腧穴,这种病叫做仲春痹。
【原文】足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上结外踝,上循胫外廉,结于膝外廉;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之上,后者,结于尻;其直者,上乘□季胁,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结于缺盆;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頄;支者,结于目眦为外维。
具病小指次指支转筋,引膝外转筋,膝不可屈伸,腘筋急前引髀,后引尻,即上乘□季胁痛,上引缺盆、膺乳、颈维筋急。
黄帝内经·经筋(2)原文
黄帝内经·经筋(2)原文经筋(2) 【原文】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结于跗上,邪外上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上循千[1],结于膝;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少阳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上颈,上挟口,合于顺,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
太阳为目上网,阳明为目下网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前。
其病足中指支胫转筋,脚跳坚,伏兔转筋,髀前肿,瘸疝,腹筋急,引缺盆及颊,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
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
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以桑钩钩之,即以生桑灰置之坎中,高下以坐等。
以膏熨急颊,且饮美酒,啖美炙肉,不饮酒者,自强也,为之三拊而已。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日季春痹也。
【提要】本段论述足阳明经经筋的循行路线、所主疾病以及治疗方法。
【注释】[1]骨干小腿骨。
【白话解】足阳明经之筋,起于足次趾与中趾之间,结聚于足背上;斜行的一支,从足背的外侧向上至辅骨,结聚于膝外侧,再直行向上结聚于髀枢,又向上沿着胁部络属于脊柱;直行的一支,从足背向上沿胫骨,结聚在膝部;由此分出的支筋,结聚于外辅骨,与足少阳的经筋相合;其直行的支筋,沿辅骨上行,结聚在大腿部,并结聚于阴器,又向上行,散布在腹部,上行至缺盆部结聚,然后上行通过颈部,环绕在口的周围,再汇合于颧部,向下结于鼻,从鼻旁上行与太阳经筋相合。
太阳经的小筋网维于眼的上胞,阳明经的小筋网维于眼的下胞;另一条从颧部发出的支筋,通过颊部结聚于耳前。
足阳明经的经筋发病,可见足中趾、胫部转筋,足部有跳动感并有强直的感觉,伏兔部转筋,髀前肿,癞疝,腹部筋脉拘急。
向上牵引到缺盆及颊部,突然发生口角歪斜,筋脉拘急的一侧眼睑不能闭合,如有热则筋脉弛纵眼不能睁开。
颊筋如果有寒就发生拘急、牵引颊部而致口角歪斜;有热则筋脉弛缓、收缩无力,发生口部歪向一侧。
黄帝内经灵枢译解
黄帝内经灵枢译解黄帝内经灵枢译解《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九针十二原第一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
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荣其逆顺出入之会。
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异其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
令各有形,先立针经。
愿闻其情。
岐伯答曰:臣请推而次之,令有纲纪,始于一,终于九焉。
请言其道!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
粗守形,上守神。
神乎神,客在门。
未赭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
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
空中之机,清静而微。
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
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
不知机道,扣之不发。
知其往来,要与之期。
粗之闇乎,妙哉,工独有之。
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
迎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
大要曰: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
言实与虚,若有若无。
察后与先。
若存若亡。
为虚与实,若得若失。
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
泻曰,必持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得针,邪气得泄。
按而引针,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
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妄之。
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实,必无留血,急取诛之。
持针之道,坚者为宝。
正指直刺,无针左右。
神在秋毫,属意病者。
审视血脉者,刺之无殆。
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
神属勿去,知病存亡。
血脉者在俞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
九针之名,各不同形。
一曰镵针,长一寸六分;二曰员针,长一寸六分;三曰提针,长三寸半;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六曰员利针,长一寸六分;七曰毫针,长三寸六分;八曰长针,长七寸;九曰大针,长四寸。
黄帝内经·经筋(4)原文
黄帝内经·经筋(4)原文经筋(4) 【提要】本段论述手太阴经经筋的循行路线、所主疾病以及治疗方法。
【白话解】手太阴经的经筋,起始于手大指的末端,沿大指上行,结聚在手小鱼际之后,继续上行于寸口部位的外侧,再沿手前臂上行,结聚在肘中,再上行至臂部的内侧,进入腋下,出于缺盆,结聚在肩髑之前,又返回,向上结于缺盆,自腋下行的一支进入胸中,结于胸内,散布于横膈部,与手厥阴经的经筋合于膈部,继而下行抵达季胁部位。
手太阴经的经筋发病,可见本经筋所循行结聚的部位掣引、转筋、疼痛,严重的,可发展为息贲病,呼吸急促,气逆喘息,或胁下拘急,吐血。
治疗该病时,应采取火针,速刺急出,针刺次数以病愈为度,痛处为穴。
这种病证叫做仲冬痹。
【原文】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与太阴之筋并行,结于肘内廉,上臂阴,结腋下,下散前后挟胁;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结于臂[1]。
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前及胸痛息贲。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日孟冬痹也。
【提要】本段论述手厥阴经经筋的循行路线、所主疾病以及治疗方法。
【注释】[1]臂根据《甲乙经》、《太素》作贲,指胸膈部。
【白话解】手厥阴心包经的经筋,起始于手中指端,沿指,上行,通过掌后与手太阳经筋并行,结聚于肘的内侧,向上行经过肘的内侧而结聚于腋下,从腋下前后布散,挟两胁分布;它的分支,人于腋下,散布于胸中,结聚于膈部。
手厥阴心包经的经筋发病,可见本经筋所循行、结聚的部位掣引、转筋,以及胸痛或成息贲病,出现呼吸迫促、上逆喘息的病状。
治疗时应采取燔针,用速刺疾出法,针刺次数以病愈为度,以痛处为穴。
这种病就叫孟冬痹。
【原文】手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内侧,结于锐骨,上结肘内廉,上入腋,交太阴,挟乳里,结于胸中,循臂下系于脐。
其病内急心承伏梁,下为肘网。
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筋痛。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其成伏梁唾血脓者,死不治。
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
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原文及译文
皇帝内经灵柩经脉原文及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原文: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
译文:
肺的手太阴经脉,起始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的上口,穿过膈肌,属于肺脏。
从肺系(气管、喉咙)横行出于腋窝下面,沿着上臂内侧下行,行于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前面,下至肘窝中,沿着前臂内侧桡骨边缘下行,进入寸口,经过鱼际,沿着鱼际的边缘,出拇指内侧端(少商穴)。
它的支脉,从手腕后方(列缺穴)直行,走向食指内侧端(商阳穴),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大肠手阳明之脉” 原文: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
译文:
大肠的手阳明经脉,起始于食指末端(商阳穴),沿着食指桡侧向上,通过合谷穴(第一、二掌骨之间),向上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肌腱、拇短伸肌肌腱)之间的凹陷处,沿着前臂外侧前缘,进入肘外侧,再沿上臂外侧前缘,上走肩端,沿肩峰前缘,向上出于颈椎(大椎穴),再向下进入缺盆(锁骨上窝),联络肺脏,通过膈肌,属于大肠。
它的支脉,从缺盆向上,经过颈部,贯穿面颊,进入下齿龈,回过来环绕口唇,交叉于人中,左边的经脉向右,右边的经脉向左,向上挟于鼻孔两侧(迎香穴),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跟我一起读经典之《黄帝内经灵枢经》
跟我一起读经典之《黄帝内经*灵枢经》《黄帝内经·灵枢经》叙【原文】昔黄帝作《内经》十八卷,《灵枢》九卷,《素问》九卷,乃其数焉,世所奉行唯《素问》耳。
越人得其一二而述《难经》,皇甫谧次而为《甲乙》,诸家之说悉自此始。
其间或有得失,未可为后世法。
则谓如《南阳活人书》称:咳逆者,哕也。
谨按《灵枢经》曰:新谷气入于胃,与故寒气相争,故曰哕。
举而并之,则理可断矣。
又如《难经》第六十五篇,是越人标指《灵枢·本输》之大略,世或以为流注。
谨按《灵枢经》曰: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又曰:神气者,正气也。
神气之所游行出入者,流注也,井荥输经合者,本输也,举而并之,则知相去不啻天壤之异。
但恨《灵枢》不传久矣,世莫能究。
夫为医者,在读医书耳,读而不能为医者有矣,未有不读而能为医者也。
不读医书,又非世业,杀人尤毒于梃刃。
是故古人有言曰:为人子而不读医书,犹为不孝也。
仆本庸昧,自髫迄壮,潜心斯道,颇涉其理。
辄不自揣,参对诸书,再行校正家藏旧本《灵枢》九卷,共八十一篇,增修音释,附于卷末,勒为二十四卷[1]。
庶使好生之人,开卷易明,了无差别。
除已具状经所属申明外,准使府指挥依条申转运司选官详定,具书送秘书省国子监。
今崧专访请名医,更乞参详,免误将来,利益无穷,功实有自。
时宋绍兴乙亥仲夏望日。
锦官史崧题。
【注释】[1]二十四卷:按龙伯坚的《黄帝内经概论》:'《灵枢》原为九卷,南宋时代,史崧改编为二十四卷,元代胡氏古林书堂刻书的时候,又合并为十二卷。
'本次《灵枢》选用蓝本,疑为元代胡氏古林书堂合并后的版本,故十二卷。
【白话解】很久以前,黄帝著成《内经》十八卷。
其中含《灵枢》九卷,《素问》九卷,合起来恰好是十八卷。
但历代所流传的却只有《素问》这一部书。
秦越人选取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内容,而著述了《难经》一书。
后来,皇甫谧又集合了几部古书的文字,编写成《甲乙经》。
后世诸家的学说,都由此而萌生。
黄帝内经-灵枢针灸
黄帝内经-灵枢针灸黄帝内经-灵枢针灸1.原文:黄帝问于少师曰:余闻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愿闻其方。
译文:黄帝向少师问道:我听说人体的生长,性格有刚有柔,体质有强有弱,身材有长有短,并有阴阳两方面的区别,希望听一下其中的道理。
2.原文:少师答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审知阴阳,刺之有方。
得病所始,刺之有理。
谨度病端,与时相应。
内合于五脏六腑,外合于筋骨皮肤。
是故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
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
故曰,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俞,病在阳之阳者,刺阳之合,病在阳之阴者,刺阴之经,病在阴之阳者,刺络脉。
故曰,病在阳者,名曰风,病在阴者,名曰痹,阴阳俱病,名曰风痹。
病有形而不痛者,阳之类也;无形而痛者,阴之类也。
无形而痛者,其阳完而阴伤之也。
急治其阴,无攻其阳。
有形而不痛者,其阴完而阳伤之也。
急治其阳,无攻其阴。
阴阳俱动,乍有形,乍无形,加以烦心,命曰阴胜其阳。
此谓不表不里,其形不久。
译文:少师回答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必须辨别阴阳的情况,才能准确掌握针刺之法。
了解疾病起始的情况,才能在针刺时作出适当的手法。
同时要认真地揣度发病的经过与四时季节变化的相应关系。
人体的阴阳,里面合于五脏六腑,外面合于筋骨皮肤,所以人体里面有阴阳,外面也有阴阳。
在里面的,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面的,筋骨为阴,皮肤为阳。
因此,疾病在阴中之阴的,应当针刺阴经的荥腧;病变在阳中之阳的,应当针刺阳经的合穴,病变在阳中之阴的,应当针刺阴经的经穴;病变在阴中之阳的,应当针刺阳经的络穴。
所以说病在阳经的叫做风,病在阴经的叫做痹,阴阳两经都有病的叫做风痹。
病有形态变化而不感觉痛的,属于阳经一类的疾病;病无形变化而感觉疼痛的,属于阴经一类的疾病。
没有形态变化而感觉疼痛的,这是阳经无病,只是阴经有病,要赶快在阴经方面取穴治疗,而不要攻其阳经。
有形态变化而不觉疼痛的,是阴经无病,而只是阳经有病,要赶快在阳经方面取穴治疗,而不要攻其阴经。
灵枢经第十三篇经筋之七手太阳经筋
灵枢经第十三篇经筋之七手太阳经筋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内侧,结于锐骨,上结肘内廉,上入腋,交太阴,挟乳里,结于胸中,循臂下系于脐。
其病内急心承伏梁,下为肘网。
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筋痛。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其成伏梁唾血脓者,死不治。
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
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
焠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纵不收,无用燔针,名曰季冬痹也。
第十二,古哲讲,手太阳经脉区域里的经筋系统,起于小指内侧,会聚于腕部锐骨,向上会聚于肘内沿,向上进入腋窝,与太阴经筋交会,挟行乳中,会聚于胸中,顺膈部下系于脐部。
手太阳经筋发生病变的时候,表现为胸内发生拘急,有积块坚挺埋伏于心下即胃上口,称为伏梁病。
上肢的经筋出现问题时,肘部就会牵引拘急,屈伸不便。
手阳阳经筋出现病变时,表现为本经筋所循行部位或者集结部位,就会出现牵引、疼痛、痉孪,对这一类症状治疗时,应该使用火针快进快出,施针的次数是直到病好为止,施针的穴位是病人感到疼痛的部位。
如果出现伏梁病,并伴有咳吐脓血,是脏气已经衰绝,病情恶化的死症。
只要是经筋的病,遇寒经筋就会收缩集中,发生曲折拘孪,遇热的时候经筋就会出现松驰而不收,甚至阴萎不举。
如果背部的筋拘急的话,脊背就会向后反张,如果腹部的筋拘急的话,身体就会向前俯出而无法伸直。
这些经筋病都应该用粹剌,也就是用烧针的剌法。
这是用来针剌因寒而引起的经筋病变的,如果是因热而引起的经筋病变,就不宜使用火针了。
手太阳经筋因寒而起的经筋病,叫季冬痹。
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僻,眦急不能卒视,治皆如右方也。
古哲讲,足阳明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的筋拘急时,就会发出口归歪邪,眼角拘急时,就不能正常观物,对于这种病,就可以采取以上所说的火针针剌疗法和其它方法。
总之,经筋这一篇,讲了经脉区域里的经筋系统发病及其治法。
经筋与经脉不同,是经脉区域里的筋腱系统,发生病变多是因寒而起的拘急牵引痉孪之类有形收缩的病变,针剌治疗时,不是直接取经穴,而是取病变部位的敏感疼痛点,不是用平常的毫针,而是用火针。
浅析《灵枢·经筋》篇
浅析《灵枢·经筋》篇摘要:经筋理论是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灵枢·经筋》系统地论述了经筋的循行、病候以及治法,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挥与完善,将其流传沿袭并沿用至今。
本文以《灵枢·经筋》内容为主,浅述了十二经筋的溯源、分布循行及病候,并结合近代以来对经筋理论的认识,对经筋实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灵枢;十二经筋;经筋理论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其行于体表,不入内脏,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的作用。
经筋理论作为中医理论的一部分,是中医学经络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1]。
《灵枢·经筋第十三》[2]一篇系统地阐述了十二经筋的走行,经筋病候以及治法,对经络辨证和辨病的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以“经筋”为本篇之名说明其在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性。
1.十二经筋溯源目前发现最早“筋”的记载见于《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如“阳病折骨绝箱而无阴病,不死”、“臂泰(太)阴(脉),循筋上兼(廉)”、“臂少阴(脉):循筋下兼(廉)”,但关于经筋的叙述首见于《灵枢·经筋》章节,阐述了十二经筋的走行,经筋病候以及治法。
如:“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趾,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侧,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病小趾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春痹也。
”2.十二经筋循行分布及其特点与十二正经的“手三阳从手走头,手三阴从胸走手,足三阳从头走足,足三阴从足走腹胸”的偱行走向不同,十二经筋均起于四肢末端,止于头面胸腹部。
且与十二正经的分布相比,经筋分布范围更加广泛,如“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趾,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侧,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腨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网,下结于頄;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髃;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于頄。
《黄帝内经·灵枢篇》·原文+译文(卷七)
《黄帝内经·灵枢篇》·原文+译文(卷七)动输、第六十二【原文】黄帝曰: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何也?歧伯曰:是明胃脉也。
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肺气从太阴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来,故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不已,故动而不止。
黄帝曰:气之过于寸口也,上十焉息,下八焉伏,何道从还?不知其极。
歧伯曰:气之离脏也,卒然如弓弩之发,如水之下岸,上于鱼以反衰,其余气衰散以逆上,故其行微。
黄帝曰:足之阳明,何因而动?歧伯曰:胃气上注于肺,其悍气上冲头者,循咽,上走空窍,循眼系,入络脑,出顑,下客主人,循牙车,合阳明,并下人迎,此胃气别走于阳明者也。
故阴阳上下,其动也若一。
故阳病而阳脉小者,为逆;阴病而阴脉大者,为逆。
故阴阳俱静俱动,若引绳相倾者病。
黄帝曰:足少阴何因而动?歧伯曰:冲脉者,十二经之海也,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邪入腘中,循胫骨内廉,并少阴之经,下入内踝之后。
入足下,其别者,邪入踝,出属附上,入大指之间,注诸络,以温足胫,此脉之常动者也。
黄帝曰:营卫之行也,上下相贯,如环之无端,今有其卒然遇邪气,及逄大寒,手足懈惰,其脉阴阳之道,相输之会,行相失也,气何由还?歧伯曰: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四街者,气之径路也。
故络绝则径通,四末解则气从合,相输如环。
黄帝曰:善。
此所谓如环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此之谓也。
【译文】黄帝问:十二经脉中,唯独手太阴、足少阴、足阳明三经有动脉搏动不止,是为什么?岐伯说:足阳明是胃脉,而胃是五脏六腑所需营养汇聚于其中的大海。
其水谷精微所化的清气由胃向上流注于肺,这气从手太阴开始,运行全身,其运行是随呼吸而上下往来的。
所以,人一呼脉就搏动两次,一吸,脉也搏动两次,呼吸不止,脉也就跳动不止。
黄帝说:手太阴脉气过于寸口,上入肺而息止,下至手的大指端伏藏。
它从什么道路返还本脉?我不知其究竟。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第十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第十感医疗之乱局,叹中医之没落,惜人命之枉丧!本公众号将长期致力于中医经典及传统中医理念的传播与普及工作,唯愿通过您的关注和分享,以达抛砖引玉、正本清源之目的。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第十篇名与要点经脉篇,通过黄帝和雷公的对话,详细地介绍了人体十二正经的循行走向,以及因经脉受阻而导致的病症和处理方法。
是所有中医师,尤其是针刺师必读的文章,换言之为中医师之《圣经》。
因篇中重点是论述十二经脉,篇首即着重指出经脉在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故以《经脉》名篇。
一、强调经脉在诊断和治疗上的重要作用。
二、详细叙述了十二经脉的起止点、循行部位、发病证候和治疗原则。
三、列举五阴经气绝的特征和预后。
四、简要说明了经脉和络脉的区别。
五、介绍了从络脉颜色变化以及诊断疾病的方法。
六、叙述了十五络脉的名称、循行、病候与治疗。
原文与译文(原文)雷公问于黄帝曰:禁脉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内次五藏,外别六府,愿尽闻其道。
(译文)雷公问黄帝说,在《禁服》篇中,您曾说过,要掌握针刺治病的原理,首先就应该熟悉经脉系统,了解经脉循行的部位和起止所在,知道经脉之长、短、大、小的标准,明了经脉在内依次与五脏相属,在外分别与六腑相通的关系。
对于这些道理,我愿意听您更详细、更全面地讲解一下。
(原文)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译文)黄帝说,人在开始孕育的时候,首先是源自于父母的阴阳之气会合而形成精,精形成之后再生成脑髓,此后人体才会逐渐成形以骨骼作为支柱,以脉道作为营藏气血的处所,以筋的刚劲来约束和强固骨骼,以肌肉作为保护内在脏腑和筋骨血脉的墙壁;等到皮肤坚韧之后,毛发就会生长出来,如此,人的形体就长成了。
人出生以后,五谷入胃,化生精微而营养全身,就会使全身的脉道得以贯通,从此血气才能在脉道中运行不息,濡养全身,而使生命维持不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灵枢·经筋
【原文】
灵枢·经筋
【内容】
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趾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侧,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
其别者,结于腨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
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
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
其支者,为目上网(《医部全录》:当作纲,下同),下结于頄。
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髃。
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
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于頄。
其病小趾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名曰仲春痹也。
足少阳之筋,起于小趾次趾,上结外踝,上循胫外廉,结于膝外廉。
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之上,后者结于尻。
其直者,上乘䏚季胁,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结于缺盆。
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頄。
支者,结于目眦为外维。
其病小指次指支转筋,引膝外转筋,膝不可屈伸,腘筋急,前引髀,后引尻,即上乘䏚季胁痛,上引缺盆、膺乳,颈维筋急。
从左之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蹻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名曰孟春痹也。
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趾,结于跗上,邪外上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
其直者,上循骭,结于膝。
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少阳。
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上颈,上挟口,合于頄,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
太阳为目上网(当作纲),阳明为目下网(当作纲)。
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前。
其病足中趾支胫转筋,脚跳坚,伏兔转筋,髀前肿,㿉疝,腹筋急,引缺盆及颊,卒口僻急者,目不合。
热则筋纵,目不开。
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
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
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以桑钩钩之,即以生桑炭置之坎中,高下
以坐等。
以膏熨急颊,且饮美酒,噉美炙肉,不饮酒者,自强也,为之三拊而已。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名曰季春痹也。
足太阴之筋,起于大趾之端内侧,上结于内踝;其直者,络(别本作:上结)于膝内辅骨,上循阴股,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
其内者,着于脊。
其病足大趾支内踝痛,转筋痛,膝内辅骨痛,阴股引髀而痛,阴器纽痛,上引脐两胁痛,引膺中脊内痛。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命曰孟(《医部全录》:当作仲)秋痹也。
足少阴之筋,起于小趾之下,并足太阴之筋,邪走内踝之下,结于踵,与太阳之筋合,而上结于内辅之下,并太阴之筋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循脊内,挟膂,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
其病足下转筋,及所过而结者皆痛及转筋。
病在此者,主癎瘈及痉,在外者不能俛,在内者不能仰。
故阳病者腰反折不能俛,阴病者不能仰。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在内者熨引饮药,此筋折纽,纽发数甚者死不治。
名曰仲(《医部全录》:当作孟)秋痹也。
足厥阴之筋,起于大趾之上,上结于内踝之前,上循胫,上结内辅之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
其病足大趾支内踝之前痛,内辅痛,阴股痛,转筋,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治在行水清阴气;其病转筋者,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命曰季秋痹也。
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
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颈出走太阳之前,结于耳后完骨。
其支者,入耳中。
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颔,上属目外眦。
其病小指支肘内锐骨后廉痛,循臂阴入腋下,腋下痛,腋后廉痛,绕肩胛引颈而痛,应耳中鸣痛,引颔、目,瞑良久乃得视。
颈筋急,则为筋瘘、颈肿。
寒热在颈者,治在燔针劫刺之,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其为肿者,复而锐之。
本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颔,结于角,其痛当所过者支转筋。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名曰仲夏痹也。
手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结于肘,上绕臑外廉,上肩,走颈,合手太阳。
其支者,当曲颊入系舌本。
其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乘颔,结于角。
其病当所过者,即支转筋,舌卷。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名曰季夏痹也。
手阳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上结于肘外,上臑,结于髃。
其支者,绕肩胛,挟脊。
直者,从肩髃上颈。
其支者,上颊,结于頄。
直者,上出手太阳之前,上左角,络头,下右颔。
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颈不可左右视。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名曰孟夏痹也。
手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结于鱼后,行寸口外侧,上循臂,结肘中,上臑内廉,入腋下,出缺盆,结肩前髃,上结缺盆,下结胸里,散贯贲,合贲下,抵季胁。
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痛甚成息贲,胁急,吐血。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名曰仲冬痹也。
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与太阴之筋并行,结于肘内廉,上臂阴,结腋下,下散前后挟胁。
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结于贲。
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前及胸痛、息贲。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名曰孟冬痹也。
手太阴之筋,起于小指之内侧,结于锐骨,上结肘内廉,上入腋,交太阴,挟乳里,结于胸中,循贲,下系于脐。
其病内急,心承伏梁,下为肘网(当作纲)。
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筋痛。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其成伏梁唾血脓者,死不治。
名曰季冬痹也。
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
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俛不伸。
焠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纵不收,无用燔针。
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僻,(目)眦急不能卒视,治皆如右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