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五乱..._《黄帝内经》_原文_内容
《黄帝内经·灵枢》五乱篇第三十四学术思想探源
f e s t a t i o n a n d a c u p u n c t u r e t h e r a p y o f t h e d i s a r r a n g e m e n t o f Q I i n t h e h e a t r , l u n g , i n t e s t i n e a n d s t o m a c h , f o u r l i m b s , h e a d . I t t a k e s a n
g s h a 41 0 2 0 8,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T h e Y e l l o w E mp e r o r  ̄I n t e r n a l C l a s s i c i s c o n s t i t u t e d b y b o t h P 1 a i n Q u e s t i o n s a n d Mi r a c u l o u s P i v o t , a n d i t i s c l a s s i c a l
Cl a s s i c . Mi r a c u l o us Pi v o t
Y A N G J i n g - j i n g 。 , L I U M i ,L I T i e — l a n g ¨ ,C H A N G X i a o . r o n g h, H E Y a . m i n , X I E We n - j u a n
i mp o t r a n t p l a n i n l a t e r g e n e r a t i o n s , t h e a t r i c l e d i s c u s s f r o m t h e t h r e e a s p e c t: 1 .t o d e c l a r e r e v e r s e a n d d u e s y n d r o me s , t o d e t a i l e d w r i t e i f v e k i n d s o f d i s o r d e r e d;2 .a c u p u n c t u r e t h e r a p y a c u p u n c t u r e t h e r a p y t o i f v e k i n d s o f d i s o r d e r e d, t o e l e c t t h e y i n g p o i n t a n d
气血文献
气血病证有气虚而痛者,遇劳则痛甚,其脉大。
有血虚而痛者,善惊惕,其脉芤。
《证治准绳·杂病·头痛》体倦头痛或眩晕……日晡头痛或眩晕,阴血虚也……梦泄遗精,头晕头痛,或痰喘气促,肾虚不能纳气也。
《证治准绳·疡医·头痛眩晕》凡阴血虚而阳热盛,则痛微;若阳气虚而阴寒盛,则痛剧。
《医学真传·头痛》头痛一症,皆由清阳不升,火风乘虚上入所致。
……阳虚浊邪阻塞,气血瘀痹而为头痛.者,用虫蚁搜逐血络,宣通阳气为主。
《鱼孚医论选·书临证指南头痛门后》风头眩者,由血气虚,风邪入脑,而引目系故也。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血气与脉并于上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
逢身之虚,则为风邪所伤,入脑则脑转而目系急,目系急故成眩也。
《诸病源候论·风头眩候》《内经》但曰:上气不足,头为之倾,目为之眩。
曰:上虚则眩。
曰:督脉虚则头重高摇之。
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而眩目……多在年老精衰休弱病后,成劳倦日久,心思过度之候而然。
宜以补虚为上,而兼治其标可也。
但眩运虽属上虚,然不能无涉于下。
盖上虚者,阳中之阳虚也,宜补其气。
下虚者,阴中之阳虚也,宜补其精。
……盖忽运而忽转者,以气血之来败也,卒倒而久不转者,以根木之已亏也。
此际急用气血两补之剂方可。
《鱼孚医论选·论眩运》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成注:结代之脉,动而中止,能自还者,名曰结,不能自还者,名曰代。
由血气虚衰,不能相续也。
心中悸动,知真气内虚也,与炙甘草汤益虚补血气而复脉。
《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气虚者,由阳气内虚,心下空虚,火气内动而为悸也。
血虚者亦然。
《证治准绳·杂病·悸》非风麻木不仁等证,因其血气不至,所以不知痛痒。
盖气虚则麻,血虚则木,麻木不已,则偏枯痿废渐至日增《景岳全书·非风·非风诸证治法》风半身不随者,脾胃气弱,血气偏虚,为风邪所乘故也。
黄帝内经(原文完整版)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起源于轩辕黄帝,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一般认为集结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
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
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素问·上古天真论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
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灵枢·五变》原文译文要点
《灵枢·五变》原文|译文|要点《灵枢·五变》出自《黄帝内经·灵枢篇》。
本篇指与五脏相应的色、时、音、味、日等五种变化。
论述五种不同的病变,故而得名。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其内容吧。
《灵枢·五变》原文作者:佚名黄帝问于少俞曰:余闻百疾之始期也,必生于风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或复还,或留止,或为风肿汗出,或为消瘅,或为寒热,或为留痹,或为积聚。
奇邪淫溢,不可胜数,愿闻其故。
夫同时得病,或病此,或病彼,意者天之为人生风乎,何其异也?少俞曰:夫天之生风者,非以私百姓也,其行公平正直,犯者得之,避者得无殆,非求人而人自犯之。
黄帝日:一时遇风,同时得病,其病各异,愿闻其故。
少俞曰:善乎哉问!请论以比匠人。
匠人磨斧斤,砺刀削斫材木。
木之阴阳,尚有坚脆,坚者不入,脆者皮弛,至其交节,而缺斤斧焉。
夫一木之中,坚脆不同,坚者则刚,脆者易伤,况其材木之不同,皮之厚薄,汁之多少,而各异耶。
夫木之蚤花先生叶者,遇春霜烈风,则花落而叶萎;久曝大旱,则脆木薄皮者,枝条汁少而叶萎;久阴淫雨,则薄皮多汁者,皮渍而漉;卒风暴起,则刚脆之木枝折扤伤,秋霜疾风则刚,脆之木根摇而叶落。
凡此五者,各有所伤,况于人乎!黄帝曰:以人应木,奈何?少俞答曰:木之所伤也,皆伤其枝。
枝之刚脆而坚,未成伤也。
人之有常病也,亦因其骨节皮肤腠理之不坚固者,邪之所舍也,故常为病也。
黄帝曰:人之善病风厥漉汗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
黄帝曰:何以候之不坚也?少俞答曰:腘肉不坚,而无分理。
理者粗理,粗理而皮不致者,腠理疏。
此言其浑然者。
黄帝曰:人之善病消瘅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
黄帝曰:何以知五脏之柔弱也?少俞答曰:夫柔弱者,必有刚强,刚强多怒,柔者易伤也。
黄帝曰:何以候柔弱之与刚强?少俞答曰:此人薄皮肤,而目坚固以深者,长冲直肠,其心刚,刚则多怒,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臗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
中风文献
中风文献中风病长期以来由于在病因学上有着不同的理论,从而导致在治疗上的不一致。
《内经》对本病虽有记述,但较分散而不系统,名称又不统一,以致后世理解不一,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去论述,治疗方法也各异,有主张以祛风为法,有推崇活血为主,又有力主清热泻火或化痰等等,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理论和分治方法,所以冉雪峰先生在《辨证中风问题之解决》一书中提出:“中风病在中医学理上,实为一大疑问,只缘名义乖错,遂令事实混淆,举凡昏瞀卒仆,斜不遂等证,统谓之中风。
”现在我们试图通过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医家对脑的论述和中风病理论的不同认识看中医学理论和治疗发展的一些变化。
1 中医有关脑的认识中医现存的第一部理论经典《黄帝内经》对脑的解剖,脑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脑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等问题都进行了论述,虽然没有直接提到与中风病的关系,但其理论内容也常涉及中风病的一些病理及临床表现。
解剖方面《内经》已观察到脑位于人体之首,寄居于头颅骨内,由髓汇聚而成。
《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盖,下在风府。
”指出了脑上抵颅盖,下至风府穴,这一部位实际上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风府穴以下脊骨内之髓,称脊髓,脊髓经顶后髓孔上通于脑,合称脑脊髓,明代李蓇在《医学入门》中更明确指出:“脑者髓之海,诸髓皆属于脑,故上至脑,下至尾骶,皆精髓升降之道路也。
”此外《内经》还观察到神经系统“椎体交叉”的客观事实,如《灵枢·经筋》云:“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上交。
”清代医家王清任发《内经》之旨,更加明确指出:“人左半身经络上头面从右行,右半身经络上头面从左行,有左右交叉之义。
”生理功能方面1.2.1 有统领诸神之用《内经》首先提出了脑总统诸神,其所谓“头者精明之府”,意指脑为精髓和神明汇聚,总统神、魂、魄、意、志诸神。
1.2.2 主十二官脑为元神之府,主司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上连于脑,下络五脏六腑。
《内经》云:“心主十二官。
《黄帝内经·灵枢·五味》原文阅读及翻译
《黄帝内经·灵枢·五味》原文阅读及翻译灵枢·五味黄帝曰:愿闻谷气有五味,其入五脏,分别奈何?伯高曰: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
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
谷气津液已行,营卫大通,乃化糟粕,以次传下。
黄帝日:营卫之行奈何?伯高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
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咽喉,故呼则出,吸则入。
天地之精,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黄帝曰:谷之五味,可得闻乎?伯高曰:请尽言之。
五榖:杭米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
五果: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
五畜: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
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
五色:黄色宜甘,青色宜酸,黑色宜咸,赤色宜苦,白色宜辛。
凡此五者,各有所宜。
五宜:所言五色者,脾病者,宜食杭米饭,牛肉枣葵;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粟藿;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
五禁: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
肝色青,宜食甘,杭米饭、牛肉、枣、葵皆甘。
心色赤,宜食酸,犬肉、麻、李、韭皆酸。
脾黄色,宜食咸,大豆、猪肉、粟、藿皆咸。
肺白色,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
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
参考翻译黄帝说:我想听听,谷气有五味,它们进入五脏的情况各是怎样的呢?伯高说:胃是五脏六腑所需营养汇聚于其中的大海,水谷俱都进入胃中,五脏六腑都从它那里接受水谷所化的精微之气。
饮食物中所含的五味,分别趋走于各自喜欢的一脏:酸味先趋走入肝,苦味先趋走入心,甘味先趋走入脾,辛味先趋走入肺,咸味先趋走入肾。
谷气津液已在体内运行,营卫之气也就大为通畅,于是废物化为糟粕,以次传下而排出体外。
《黄帝内经》论针刺补泻
《黄帝内经》论针刺补泻 针刺补泻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黄帝内经 》对针刺补泻问题非常重视,并有较详尽的论述。
1 制定针刺补泻原则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 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
”又曰:“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 时, 以针为之。
” 《灵枢・经脉》 曰: “盛则泻之, 虚则补之, 热则疾之,寒者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补虚泻实是 《黄帝内经》针灸治疗原则。
虚实补泻要妙,以九针针具最为理想,补泻的功效 取得,可以用针刺手法来解决。
《黄帝内经》制定的针刺补泻原则,为后世针灸 医学家所竭力遵循。
2 创立多种补泻手法 2.1 迎随补泻:《灵枢・小针解》:“迎而夺之者,泻也。
追 而济之者,补也。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逆而夺之, 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灵 枢・终始》也说:“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
”指出迎着经气循行的方向而针刺, 是泻法, 顺着经气循行的方向而针刺, 是补法。
2.2 徐疾补泻:《灵枢・九针十二原》:“徐而疾则实,疾而 徐则虚。
”《灵枢・小针解》解释说:“虚而疾则实者,言徐 内而疾出也。
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
”这是以进针、出针过程 的快慢来区分补泻。
慢进针而快出针,为补法;快进针而慢出针,为泻法。
灵枢·五阅五使..._《黄帝内经》_原文_内容
灵枢·五阅五使
【原文】
灵枢·五阅五使
【内容】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有五官五阅,以观五气。
五气者,五脏之使也,五时之副也。
愿闻其五使当安出?
岐伯曰:五官者,五脏之阅也。
黄帝曰:愿闻其所出,令可为常。
岐伯曰: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五色更出,以应五时,各如其常,经气入臓,必当治理。
帝曰:善。
五色独决于明堂乎?
岐伯曰:五官已辨,阙庭必张,乃立明堂,明堂广大,蕃蔽见外,方壁高基,引垂居外,五色乃治,平搏广大,寿中百岁,见此者,刺之必已,如是之人者,血气有余,肌肉坚致,故可苦以针。
黄帝曰:愿闻五官。
岐伯曰:鼻者,肺之官也。
目者,肝之官也。
口唇者,脾之官也。
舌者,心之官也。
耳者,肾之官也。
黄帝曰:以官何候?
岐伯曰:以候五脏。
故肺病者,喘息鼻张。
肝病者,眦青。
脾病者,唇黄。
心病者,舌卷短,颧赤。
肾病者,颧与颜黑。
黄帝曰:五脉安出,五色安见,其常色殆者如何?
岐伯曰:五官不辨,阙庭不张,小其明堂,蕃蔽不见,又埤其墙,墙下无基,垂角去外,如是者,虽平常殆,况加疾哉?
黄帝曰:五色之见于明堂,以观五脏之气,左右高下,各有形乎?
岐伯曰:脏腑之在中也,各以次舍,左右上下,各如其度也。
灵枢·决气·阴阳二十五人·五色·五味·五乱·五音五味·五乱·五变·五邪·五阅五使·五癃津液别原文
原文原文灵枢·决气·阴阳二十五人·五色·五味·五乱·五音五味·五乱·五变·五邪·五阅五使·五癃津液别原文灵枢·决气原文 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
岐伯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何谓气? 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何谓津? 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
何谓液? 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
何谓血? 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何谓脉? 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黄帝曰:六气有,有余不足,气之多少,脑髓之虚实,血脉之清浊,何以知之? 岐伯曰:精脱者,耳聋。
气脱者,目不明。
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
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
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
(脉脱者,)其脉空虚。
此其候也。
黄帝曰:六气者,贵贱何如? 岐伯曰:六气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然五谷与胃为大海也。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原文 黄帝曰:余闻阴阳之人何如?伯高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
故五五二十五人之政,而阴阳之人不与焉。
其态又不合于众者五。
”余已知之矣。
愿闻二十五人之形,血气之所生,别而以候,从外知内,何如? 岐伯曰:悉乎哉问也!此先师之秘也,虽伯高犹不能明之也。
黄帝避席遵循而却曰:余闻之,得其人弗教,是谓重失;得而泄之,天将厌之,余愿得而明之,金柜藏之,不敢扬之。
岐伯曰:先立五形,金木水火土,别其五色,异其五形之人,而二十五人具矣。
黄帝曰:愿卒闻之。
岐伯曰:慎之慎之!臣请言之。
木形之人,比于上角,似于苍帝。
其为人苍色,小头,长面,大肩背,直身,小手足。
《黄帝内经》通俗易懂白话版(下卷)
《黄帝内经》通俗易懂白话版(下卷)《黄帝内经》接受了中国古代唯物的气一元论的哲学思想,将人看作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宇宙万物皆是由其原初物质“气”形成的。
在“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的观念指导下,将人与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一、“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老子在《道德经》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认为构成世界的原初物质是形而上者的“道”。
宋钘、尹文将这种原初物质称之为“气”。
《黄帝内经》受这些学说的影响,也认为“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
在天地未形成之先便有了气,充满太虚而运行不止,然后才生成宇宙万物。
这其实是揭示天体演化及生物发生等自然法则。
在宇宙形成之先,就是太虚。
太虚之中充满着本元之气,这些气便是天地万物化生的开始。
由于气的运动,从此便有了星河、七曜,有了阴阳寒暑,有了万物。
阴阳五行的运动,总统着大地的运动变化和万物的发生与发展。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黄帝内经》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是相参相应的,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无时无刻不对人体发生影响。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是说人和宇宙万物一样,是禀受天地之气而生、按照四时的法则而生长。
人生天地之间,必须要依赖天地阴阳二气的运动和滋养才能生存。
人体的内环境必须与自然界这个外环境相协调、相一致,这就要求人对自然要有很强的适应性。
《灵枢·五癃津液别》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
……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
”这显然是水液代谢方面对外环境的适应。
人的脉象表现为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同样是由于人体气血对春夏秋冬不同气候变化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以此达到与外环境的协调统一。
如果人们违背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养生之道,就有可能产生病变。
就是一日之内、日夜之间,人体也会随天阳之气的盛衰而相应变化。
如果违反了客观规律,也会受到损害。
《灵枢经》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灵枢经》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灵枢经》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又名《黄帝内经灵枢经》、《灵枢》,古又称之为《针经》、《九卷》等。
《黄帝内经》在线阅读
《黄帝内经》在线阅读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现存最早中医理论著作,传统医学四⼤经典著作之⼀(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对后世中医学理论的奠定有深远的影响。
此书相传是黄帝与岐伯、雷公、伯⾼、俞跗、少师、⿁臾区、少俞等多位⼤⾂讨论医学的记述,在四库全书中为⼦部医家类。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
《素问》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
《灵枢》是《素问》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内容与之⼤体相同。
除了论述脏腑功能、病因、病机之外,还重点阐述了经络腧⽳,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
《黄帝内经·素问》1. 上古天真论 【译⽂】2. 四⽓调神⼤论 【译⽂】3. ⽣⽓通天论 【译⽂】4. ⾦匮真⾔论 【译⽂】5. 阴阳应象⼤论 【译⽂】6. 阴阳离合论 【译⽂】7. 阴阳别论 【译⽂】8. 灵兰秘典论 【译⽂】9. 六节藏象论 【译⽂】10. 五藏⽣成 【译⽂】11. 五藏别论 【译⽂】12. 异法⽅宜论 【译⽂】13. 移精变⽓论 【译⽂】16. 诊要经终论 【译⽂】17. 脉要精微论 【译⽂】18. 平⼈⽓象论 【译⽂】19. ⽟机真藏论 【译⽂】20. 三部九候论 【译⽂】21. 经脉别论 【译⽂】22. 藏⽓法时论 【译⽂】23. 宣明五⽓ 【译⽂】24. 宝命全形论 【译⽂】25. ⼋正神明论 【译⽂】26. 离合真邪论 【译⽂】27. 通评虚实论 【译⽂】28. 太阴阳明论 【译⽂】29. 阳明脉解 【译⽂】30. 热论 【译⽂】31. 刺热 【译⽂】32. 评热病论 【译⽂】33. 逆调论 【译⽂】34. 疟论 【译⽂】35. 刺疟 【译⽂】36. ⽓厥论 【译⽂】37. 咳论 【译⽂】38. 举痛论 【译⽂】39. 腹中论 【译⽂】40. 刺腰痛 【译⽂】41. 刺腰痛 【译⽂】42. 风论 【译⽂】43. 痹论 【译⽂】44. 痿论 【译⽂】45. 厥论 【译⽂】46. 病能论 【译⽂】49. 脉解 【译⽂】50. 刺要论 【译⽂】51. 刺齐论 【译⽂】52. 刺禁论 【译⽂】53. 刺志论 【译⽂】54. 针解 【译⽂】55. 长刺节论 【译⽂】56. ⽪部论 【译⽂】57. 经络论 【译⽂】58. ⽓⽳论 【译⽂】59. ⽓府论 【译⽂】60. ⾻空论 【译⽂】61. ⽔热⽳论 【译⽂】62. 调经论 【译⽂】63. 缪刺论 【译⽂】64. 四时刺逆从论 【译⽂】65. 标本病传论 【译⽂】66. 天元纪⼤论 【译⽂】67. 五运⾏⼤论 【译⽂】68. 六微旨⼤论 【译⽂】69. ⽓交变⼤论 【译⽂】70. 五常政⼤论 【译⽂】71. 六元正纪⼤论 【译⽂】72. 刺法论 【译⽂】73. 本病论 【译⽂】74. ⾄真要⼤论 【译⽂】75. 著⾄教论 【译⽂】76. ⽰从容论 【译⽂】77. 疏五过论 【译⽂】78. 徵四失论 【译⽂】79. 阴阳类论 【译⽂】《黄帝内经·灵枢》1. 九针⼗⼆原 【译⽂】2. 本输 【译⽂】3. 针解 【译⽂】4. 邪⽓藏府病形 【译⽂】5. 根结 【译⽂】6. 寿天刚柔 【译⽂】7. 官针 【译⽂】8. 本神 【译⽂】9. 终始 【译⽂】10. 经脉 【译⽂】11. 经别 【译⽂】12. 经⽔ 【译⽂】13. 经筋 【译⽂】14. ⾻度 【译⽂】15. 五⼗营 【译⽂】16. 营⽓ 【译⽂】17. 脉度 【译⽂】18. 营卫⽣会 【译⽂】19. 四时⽓ 【译⽂】20. 五邪 【译⽂】21. 寒热病 【译⽂】22. 病狂 【译⽂】23. 热病 【译⽂】24. 厥病 【译⽂】25. 病本 【译⽂】26. 杂病 【译⽂】27. 周痹 【译⽂】28. ⼝问 【译⽂】29. 师传 【译⽂】30. 决⽓ 【译⽂】33. 海论 【译⽂】34. 五乱 【译⽂】35. 胀论 【译⽂】36. 五癃津液别 【译⽂】37. 五阅五使 【译⽂】38. 逆顺肥瘦 【译⽂】39. ⾎结论 【译⽂】40. 阴阳清浊 【译⽂】41. 阴阳系⽇⽉ 【译⽂】42. 病传 【译⽂】43. 淫邪发梦 【译⽂】44. 顺⽓⼀⽇分为四时 【译⽂】45. 外揣 【译⽂】46. 五变 【译⽂】47. 本藏 【译⽂】48. 禁服 【译⽂】49. 五⾊ 【译⽂】50. 论勇 【译⽂】51. 背俞 【译⽂】52. 卫⽓ 【译⽂】53. 论痛 【译⽂】54. 天年 【译⽂】55. 逆顺 【译⽂】56. 五味 【译⽂】57. ⽔胀 【译⽂】58. 贼风 【译⽂】59. 卫⽓失常 【译⽂】60. ⽟版 【译⽂】61. 五禁 【译⽂】62. 动输 【译⽂】63. 五味论 【译⽂】64. 阴阳⼆⼗五⼈ 【译⽂】66. 百病始⽣ 【译⽂】67. ⾏针 【译⽂】68. 上隔 【译⽂】69. 忧患⽆⾔ 【译⽂】70. 寒热 【译⽂】71. 邪客 【译⽂】72. 通天 【译⽂】73. 官能 【译⽂】74. 论疾诊尺 【译⽂】75. 刺书真邪 【译⽂】76. 卫⽓⾏ 【译⽂】77. 九宫⼋风 【译⽂】78. 九针论 【译⽂】79. 岁露论 【译⽂】80. ⼤惑论 【译⽂】81. 痈疽 【译⽂】 《黄帝内经》是⼀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道家理论上建⽴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学”、“运⽓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然、⽣物、⼼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另据现代学者考证,认为今本中的黄⽼道家痕迹是隋唐时期的道⼠王冰窜⼊)。
《黄帝内经》全文简介
《黄帝内经》全文简介《黄帝内经》全文简介《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帝内经》全文简介,欢迎阅读与收藏。
《黄帝内经》,成书约在秦汉时期,即公元前2世纪左右。
中医学是世界医学宝库中的瑰宝,越来越引起西方医学界的重视和兴趣。
中医从人的整体着眼,辨证施治,常常能够治愈被西医宣判为不治之症的疾病。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理论着作。
它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宏大基础。
《黄帝内经》,成书约在秦汉时期,即公元前2世纪左右。
它并非出自某人之手,而是医家共同编写的成果。
全书共十八卷,一百六十二篇,包括《素问》和《针经》各九卷。
唐以后,《针经》改称《灵枢》,其内容是以黄帝和岐伯相互问答的形式记载的。
现存本共二十四卷,八十一篇。
《内经》汇集了我国古代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阐述了人体的内脏部位和血脉循行情况,提出了病理学说,介绍了三百一十种病症和汤液、针灸、接摩等治疗方法,为我国医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内经》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最主要的理论是阴阳说和藏府经络说。
阴阳是中医基本理论和思想方法。
《内经》提出“和于阴阳,调于四时”,“提挈天地,把握阴阳”的中医生理和病理、临床和治疗的总纲。
它强调整体和局部的辩证关系,强调预防为主,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
《内经》提倡早期治疗,“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指出“治病必求于本”的思想。
这些医疗原则在今天仍在施行着。
“藏府经络说”是关于人体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理论。
藏府包括:(1)五藏,肝、心、脾、肺、肾;(2)六府,胆、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
经络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二经筋。
《内经》认为“心主身之血脉”,气血“总流于肺”,血依赖气而运行,气血病变互有影响。
《内经》对人体的体循环和肺循环作了较为正确的论述。
黄帝内经—灵枢经
!!!!!!!!!!!!!!!!!!!!!!!!!!!!!!!!!!!!!!!!!!!!!!!!!!!!!!!!!!"
目 录 ・ 1 ・
目录
黄帝灵枢经叙…………………………………………………001 卷一 九针十二原第一………………………………………………002 本输第二………………………………………………………005 小针解第三……………………………………………………008 邪气藏府病形第四……………………………………………010 卷二 根结第五………………………………………………………015 寿天刚柔第六…………………………………………………017 官针第七………………………………………………………019 本神第八………………………………………………………021 终始第九………………………………………………………022 经脉第十………………………………………………………026 经别第十一……………………………………………………033 经水第十二……………………………………………………034 卷三 经筋第十三……………………………………………………037 骨度第十四……………………………………………………040 五十营第十五…………………………………………………041 营气第十六……………………………………………………042
中国古典文化大成・古典著作卷 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 编
出* 版: 学苑音像出版社 印* 刷: 北京密云红光印刷厂 开* 本: ’(# ((),,-’ ((* , $ ,印* 张: ,### 字* 数: "# , ### 千字 版* 次: "##, 年 ) 月第 , 版 印* 数: , & (, ### 书* 号: "%&’ % & ’’#(# & $"$ & ) 定* 价: "#’#! ## 元 ( 全 ,#) 册)
黄帝内经灵枢全文原著
经筋第十三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趾,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侧,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_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网,下结于頄;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于頄。
其病小趾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春痹也。
足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上结外踝,上循胫外廉,结于膝外廉;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之上,后者,结于尻;其直者,上乘沙季胁,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结于缺盆;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頄;支者,结于目眦为外维。
其病小指次指支转筋,引膝外转筋,膝不可屈伸,腘筋急,前引髀,后引尻,即上乘_季胁痛,上引缺盆、膺乳、颈维筋急。
从左之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蹻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春痹也。
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结于跗上,邪外上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上循_,结于膝;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少阳;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上颈,上挟口,合于頄,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
太阳为目上网,阳明为目下网;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前。
其病足中指支胫转筋,脚跳坚,伏兔转筋,髀前踵,_疝,腹筋急,引缺盆及颊,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
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以桑钩钩之,即以生桑炭置之坎中,高下以坐等。
以膏熨急颊,且饮美酒,敢美炙肉,不饮酒者,自强也,为之三拊而已。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季春痹也。
灵枢·五味论..._《黄帝内经》_原文_内容
灵枢·五味论
【原文】
灵枢·五味论
【内容】
黄帝问于少俞曰: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
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
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愿闻其故。
少俞答曰:酸入于胃,其气涩以收,上之两焦,弗能出入也,不出即留于胃中,胃中和温,则下注膀胱,膀胱之胞薄以懦,得酸则缩绻,约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癃。
阴者,积筋之所终也,故酸入而走筋矣。
黄帝曰: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何也?
少俞曰:咸入于胃,其气上走中焦,注于脉,则血气走之,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胃中汁注之,注之则胃中竭,竭则咽路焦,故舌本干而善渴。
血脉者,中焦之道也,故咸入而走血矣。
黄帝曰: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何也?
少俞曰:辛入于胃,其气走于上焦,上焦者,受气而营诸阳者也,姜韭之气熏之,营卫之气不时受之,久留心下,故洞心。
辛与气俱行,故辛入而与汗俱出。
黄帝曰: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何也?
少俞曰:苦入于胃,五谷之气皆不能胜苦,苦入下脘,三焦之道皆闭而不通,故变呕。
齿者,骨之所终也,故苦入而走骨,故入而复出,知其走骨也。
黄帝曰:甘走肉,多食之。
令人悗心,何也?
少俞曰:甘入于胃,其气弱小,不能上至于上焦,而与谷留于胃中者。
令人柔润者也,胃柔则缓,缓则虫动,虫动则令人悗心。
其气外通于肉,故甘走肉。
《黄帝内经--五乱》
《黄帝内经--五乱》
《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其内容丰富,涉及医学、哲学等多个领域。
其中,《黄帝内经--素问》中的五乱一篇,让我深有所感。
五乱所指的是人类在生活中遇到的五种扰乱:天灾、地变、精神失常、饮食失调和房室不整。
这五种情况都会对人身心造成影响,甚至会危及生命。
通过对五乱的深入研究和治疗,可帮助人们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这些危险情况。
在读五乱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人类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
当天灾和地变发生时,我们无法阻止,只能尽可能地减少对自己的影响。
而精神问题、饮食失调和房室不整等情况,则是我们需要通过自我调节和改变生活方式来有效预防和治疗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保持心理健康,适当饮食、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从而更好地应对五乱。
我也意识到了古代中医对生命健康的重视。
在五乱的治疗中,黄帝内经强调通过调整体内的精气神等元素来治愈疾病,这种治疗思路与现代医学中的综合治疗理念有共通之处,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
总之,读完《黄帝内经--五乱》这篇文章,让我更加理解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更加感受到了中医对于生命健康的重视。
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五乱,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们的身心健康。
中医治未病
中医治未病一、概述中医治未病是中医学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也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
中医“治未病”思想最早见于《黄帝内经》。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这段话从正反两方面强调“冶未病”的重要性,是对治未病的最为经典的论断,明确提出了治未病养生的思想内核——“未病先防”,成为当今预防医学的座右铭。
《难经·七十七难》从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出发,阐述道:“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
”《内经》和《难经》提出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思想,开启了中医预防思想的先河,为中医“治未病”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是通过饮食起居、情志调理、运动疗法及针灸、中草药等多种预防或治疗措施,调养体质,调理身体阴阳气血等平衡,增强人体抗病能力,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
中医治未病是中国医药学奉献给人类的思想体系,闪烁着远见卓识和智慧之光,是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思想起源,也是现代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词义解释治词义:1.治理:~家;~国;自~;~标。
~本。
2.安定或太平:~世;天下大~。
3. 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县~;府~;省~。
4.医治:~病。
5. 消灭(害虫):~蝗;~蚜虫。
6.惩办:~罪;惩~;处~。
7. 研究:~学。
8.姓。
在医疗保健方面,就历代各家所论,“治”之含义涵盖多个方面:1、治疗、医治。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难经》之“经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谓也?”《韩非子·喻老》“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2、治理、管理。
如《素问·太阴阳明论》谓:“脾者,土也,治中央”。
灵枢·五邪..._《黄帝内经》_原文_内容
灵枢·五邪
【原文】
灵枢·五邪
【内容】
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
取之膺中外腧,背三节五脏之傍,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
取之缺盆中以越之。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节时脚(别本无脚字)肿。
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血脉以散恶血;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
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里。
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
阴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痛,时眩。
取之涌泉、昆仑,视有血者,尽取之。
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时眩仆,视有余不足而调之其输(别本作腧)也。
《黄帝内经·灵枢》五乱
《黄帝内经·灵枢》五乱
黄帝曰:经脉十二者,别为五行,分为四时,何失而乱,何得而治?歧伯曰:五行有序,四时有分,相顺则治,相逆则乱。
黄帝曰:何谓相顺?歧伯曰: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四时者,春夏秋冬,其气各异,营卫相随,阴阳已和,清浊不相干,如是则顺之而治。
黄帝曰:何谓逆而乱?歧伯曰: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悗。
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俛首、静伏;乱于肺,则俛仰喘喝,按手以呼;乱于肠胃,则为霍乱;乱于臂、胫,则为四厥;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
黄帝曰:五乱者,刺之有道乎?歧伯曰:有道以来,有道以去,审知其道,是谓身宝。
黄帝曰:善!愿闻其道?歧伯曰:气在于心者,取之手少阴,心主之输;气在于肺者,取之手太阴荥、足少阴输;气在于肠胃者,取之足太阴,阳明不下者取之三里;气在于头者,取之天柱、大杼,不知,取足太阳荥输;气在于臂足,取之先去血脉,后取其阳明、少阳之荣输。
黄帝曰:补写奈何?歧伯曰: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是非有余不足也,乱之气相逆也。
黄帝曰:允乎哉!道;明乎哉!论;请着之玉版,命曰:治乱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灵枢·五乱
【原文】
灵枢·五乱
【内容】
黄帝曰:经脉十二者,别为五行,分为四时,何失而乱?何得而治?
岐伯曰:五行有序,四时有分,相顺则治,相逆则乱。
黄帝曰:何谓相顺?
岐伯曰: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
十二月者,分为四时。
四时者,春秋冬夏,其气各异,营卫相随,阴阳已和,清浊不相干,如是则顺之而治。
黄帝曰:何为逆而乱?
岐伯曰: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悗。
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俛首静伏。
乱于肺,则俛仰喘喝,接手以呼。
乱于肠胃,是为霍乱。
乱于臂胫,则为四厥。
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
黄帝曰:五乱者,刺之有道乎?
岐伯曰:有道以来,有道以去,审知其道,是谓身宝。
黄帝曰:善。
愿闻其道。
岐伯曰:气在于心者,取之手少阴心主之俞。
气在于肺者,取之手太阴荥、足少阴俞。
气在于肠胃者,取之足太阴、阳明;不下者,取之三里。
气在于头者,取之天柱、大杼;不知,取足太阳荥、俞。
气在于臂足,取之先去血脉,后取其阳明、少阳之荥、俞。
黄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徐入徐出,谓之导气。
补泻无形,谓之同精。
是非有余不足也,乱气之相逆也。
黄帝曰:允乎哉道!明乎哉论!请著之玉版,命曰《治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