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药师-药理学-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4页)

合集下载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

红霉素主要对G+菌及G-球菌中的脑膜炎双球菌、 淋球菌、百日咳杆菌、流感杆菌、白喉杆菌、肺 炎军团菌、梅毒螺旋体、肺炎支原体、沙眼衣原 体有效。 作用机制:与敏感菌的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 制转肽作用及信使mRNA的位移,从而抑制菌体 蛋白质的合成。 用途: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的严重感染和对青霉素过敏患者;肺炎军团菌引 起的肺炎;白喉带菌者、百日咳带菌者的预防及 急慢性感染的治疗;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 如婴儿衣原体肺炎、新生儿衣原体眼炎等,作为 多西环素的替换药。
第三十六章 大环内酯类、林克霉素类及其他 抗 生素
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主要有红霉素、甲红霉素、罗红霉素、阿齐霉 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等。 一、红霉素类 红霉素 erythromycin 它们的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但抗菌强度较弱 。红霉素不耐酸,口服制剂有三种:1.肠衣片, 在十二指肠溶出吸收。2.无味红霉素系红霉素丙 酸酯的十二烷基硫酸盐,对酸稳定,口服吸收较 其他制剂好,无味,可供儿童患者服用。3.琥乙 红霉素(红霉素琥珀酸乙酯)等酯化红霉素碱在 体内释出酯和游离碱两部分。吸收后在体内分布 广,由肝代谢,胆汁排泄,少量由尿排泄。
易产生耐药性,但停药数月后可恢复敏感性。本 类药物间有交叉耐药性。 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无味红霉素可致肝损害 ;静脉用药可致静脉炎。 二、林克霉素类 有林克霉素和克林霉素。后者抗菌作用更强,口 服吸收好且毒性小,临床常用。此类抗生素对厌 氧菌有良好的抑菌作用急、慢性 骨、关节炎;厌氧菌感染;耐青霉素及对青霉素 过敏患者的G+ 感染。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 ,林克霉素可引起伪膜性肠炎。
三、万古霉素 干扰细胞壁粘肽合成,对G+菌有强大的杀菌作 用。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金葡菌引起的严重感染; 治疗林克霉素引起的伪膜性肠炎。静脉滴注偶可 发生恶心、寒颤、发热、斑丘疹等。

药理学讲稿之第三十七章 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

药理学讲稿之第三十七章 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

第三十七章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对抗G+菌感染的抗生素,包括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和万古霉素等。

一、大环内酯抗生素大环内酯抗生素是指具有一个12-16个碳骨架大内酯环附着一个或者多个脱氧糖结构的抗生素,包括14元环红霉素、甲红霉素、罗红霉素;15元环阿齐霉素和16元环的麦迪霉素、螺旋霉素、白霉素、交沙霉素、吉他霉素等。

这些药物在药动学、抗菌作用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征:1、不耐酸,口服会被胃酸破坏,酯化衍生物可增加吸收;在碱性环境中作用强;——肠溶片。

2、体内分布广,均可达血药浓度,但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主要经胆汁排泄,进行肝肠循环,体内时间长;3、抗菌谱窄,>PG,G+、G-球菌、厌氧菌、胎儿弯曲菌、军团菌、衣原体和支原体等;——耐青霉素感染或青霉素过敏者。

4、作用机理: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5、细菌对本类药物易产生耐药性,药物之间存在着部分或完全交叉耐药性,红耐药,螺旋耐药,但停药一段时间后会消失;以红霉素作用应用广。

红霉素:1952年由美国Eli Lilly公司开发的第一个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从链丝菌的培养液里提取得到的。

特点:1、味苦,不耐酸——口服胃酸破坏,抗菌活性低——肠溶片——在肠道崩解吸收——在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较高+SB——尿路感染+SB碱化尿液。

现在临床上口服的红霉素养主要有以下几种制剂:红霉素肠溶片:糖衣片琥乙红霉素:红霉素琥珀酸乙酯(利君沙)——口服后在体液中分解出酯和红霉素碱吸收——干糖浆——小儿抗菌药——肝损害无味红霉素:红霉素的丙酸酯——无苦味——适合儿童服用——对肝功能损害大2、单用易产生抗药性,但不持久——停药数月后可恢复敏感性;3、抗菌谱:与PG相似,略广,(1)对G+的强大的抗菌作用;(2)对G-菌菌的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流感杆菌、军团菌有效,对耐药金葡菌有效4、临床用途:(1)青霉素过敏和耐药;(2)百日咳;(3)军团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所致尿路感染、弯曲菌所致败血症首选;5、机制: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转肽作用及信使RNA移位,作用位点是50s亚基。

药理学40.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药理学40.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1、抗菌谱:较窄,但比青霉素广, G+菌,G-球菌,厌氧球菌 ,支原体、衣原 体、军团菌等有效;对产生‐内酰胺酶的葡 萄球菌和耐药金葡菌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2、抗菌活性:
通常为抑菌药,高浓度时杀菌。
作用机制:
不可逆地结合到细菌核糖体50S亚 基的靶位上,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对哺乳动物核糖体无影响。
克拉霉素 clarithromycin
特点:抗菌活性强于红霉素,对酸稳定, 口服吸收完全且迅速,不受进食影响。分布 在组织中的浓度明显高于血中浓度;不良反 应轻于红霉素。 首过效应明显,生物利用度低。
阿奇霉素 azithromycin
特点:
٠抗菌谱> 红霉素,增加了对G-菌的作用,且强于红霉素;
强。对螺旋体,肺炎支原体,沙眼衣原体,立克次体有效。
临床应用:
1、以上敏感菌所致得感染,白喉带菌者;支原体肺炎; 沙眼衣原体致婴儿肺炎,结肠炎;弯曲杆菌致败血症,肠 炎及军团病。 2、耐青霉素的金葡及青霉素过敏者,作为青霉素替代药。
体内过程

可被胃酸迅速破坏,多采用肠溶片或糖衣片。 分布在胆汁中的浓度是血浆的10倍,能扩散进入前 列腺并聚集在巨噬细胞和肝脏。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及多肽类抗生素
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按化学结构分为: 1.14元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罗红霉素……,
2.15元大环内酯类
3.16元大环内酯类
阿奇霉素
麦迪霉素,交沙霉素,
螺旋霉素,罗他霉素……
根据特点分: 第一代:红霉素; 第二代: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
一、抗菌作用及机制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


静注可发生静脉炎。

药理学-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药理学-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新一代大环内酯类特点

对流感菌、卡他莫拉菌、淋球显增强
耐酸、生物利用度高、血药浓高、t1/2延长
第二节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林可霉素(lincomycin)和克林霉素(clindamycin)
抗菌作用:抗G+菌、厌氧菌,抑菌药
作用机制:与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
质合成。不与红霉素合用。 临床用途:急慢性敏感菌引起的骨、关节感染 需、厌氧菌引起的混合感染 不良反应:胃肠反应、伪膜性肠炎
第三节
万古霉素类
含:万古霉素(cancomycin)
去甲万古霉素(demethylcancomycin)
替考拉宁(teicoplanin) 抗菌作用:抗G+菌、厌氧菌,为杀菌药 作用机制:阻碍细胞壁合成 临床应用:青霉素过敏患者或对青霉素耐药的 金葡菌严重感染 不良反应:毒性较大,严重为听力损害。
第四十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
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麦迪霉素(medecamycin)
红霉素(erythromycin)
吉他霉素(kitasamycin) 交沙霉素(josamycin) 乙酰螺旋霉素 (acetylspiramycin) 阿奇霉素 (azithromycin) 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 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
共同特点
抗菌作用:抗菌谱较广(与青霉素比),为抑菌药
作用机制:与核蛋白体50 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 合成 耐 药 性:同类不完全交叉耐药 与-内酰胺类无交叉耐药 临床应用:呼吸道感染(替代)、软组织感染 不良反应:毒性低
二、常用药物
1. 红霉素(erythromycin) 代表药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之药理学:第三十六节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

初级药师考试辅导之药理学:第三十六节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

药理学第三十六节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一、A11、万古霉素的抗菌作用机制是A、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B、干扰细菌的叶酸代谢C、影响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D、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E、抑制细菌核酸代谢2、红霉素的最常见不良反应是A、肾损害B、心脏毒性C、胃肠道反应D、二重感染E、耳毒性3、下面对红霉素的描述,错误的是A、口服可吸收B、支原体感染首选C、主要经胆汁排泄D、对螺旋体和支原体有抑制作用E、金葡菌对其不易产生耐药性4、阿奇霉素属于A、青霉素类B、大环内酯类C、四环素类D、氨基苷类E、头孢类5、作用原理与叶酸代谢无关的是A、甲氧苄啶B、磺胺嘧啶C、柳胺磺吡啶D、克林霉素E、磺胺甲噁唑6、治疗广谱抗生素所致假膜性肠炎可选用A、氨苄西林B、头孢唑啉C、诺氟沙星D、万古霉素E、磷霉素7、具有肝肠循环且对胆道感染有较好疗效的药物是A、甲氧苄啶B、克林霉素C、红霉素D、青霉素E、万古霉素8、林可霉素的作用靶点是A、细菌核蛋白体30S亚基B、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C、细菌胞膜上特殊蛋白PBPsD、二氢叶酸合成酶E、DNA螺旋酶9、红霉素的作用靶点是A、细菌核蛋白体30S亚基B、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C、细菌胞膜上特殊蛋白PBPsD、二氢叶酸合成酶E、DNA螺旋酶10、大环内酯类对下列哪类细菌无效A、军团菌B、革兰阴性球菌C、革兰阳性菌D、衣原体和支原体E、大肠埃希菌和变形杆菌11、关于万古霉素,描述错误的是A、可用于耐青霉素的金葡菌引起的严重感染B、可引起假膜性肠炎C、作用机制是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D、属于快速杀菌药E、与其他抗生素间无交叉耐药性12、下列不是影响细菌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是A、青霉素类B、头孢菌素类C、万古霉素D、林可霉素E、杆菌肽13、红霉素与下述情况或不良反应有关的是A、肝损害B、假膜性肠炎C、剥脱性肠炎D、肺纤维性变E、肾功能严重损害14、可用于治疗厌氧菌感染的抗菌药是A、克林霉素(氯林可霉素)B、青霉素C、磺胺嘧啶D、红霉素E、头孢唑啉15、患者男性,28岁。

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

第三十七章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对抗G+菌感染的抗生素,包括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和万古霉素等。

一、大环内酯抗生素大环内酯抗生素是指具有一个12-16个碳骨架大内酯环附着一个或者多个脱氧糖结构的抗生素,包括14元环红霉素、甲红霉素、罗红霉素;15元环阿齐霉素和16元环的麦迪霉素、螺旋霉素、白霉素、交沙霉素、吉他霉素等。

这些药物在药动学、抗菌作用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征:1、不耐酸,口服会被胃酸破坏,酯化衍生物可增加吸收;在碱性环境中作用强;——肠溶片。

2、体内分布广,均可达血药浓度,但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主要经胆汁排泄,进行肝肠循环,体内时间长;3、抗菌谱窄,>PG,G+、G-球菌、厌氧菌、胎儿弯曲菌、军团菌、衣原体和支原体等;——耐青霉素感染或青霉素过敏者。

4、作用机理: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5、细菌对本类药物易产生耐药性,药物之间存在着部分或完全交叉耐药性,红耐药,螺旋耐药,但停药一段时间后会消失;以红霉素作用应用广。

红霉素:1952年由美国Eli Lilly公司开发的第一个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从链丝菌的培养液里提取得到的。

特点:1、味苦,不耐酸——口服胃酸破坏,抗菌活性低——肠溶片——在肠道崩解吸收——在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较高+SB——尿路感染+SB碱化尿液。

现在临床上口服的红霉素养主要有以下几种制剂:红霉素肠溶片:糖衣片琥乙红霉素:红霉素琥珀酸乙酯(利君沙)——口服后在体液中分解出酯和红霉素碱吸收——干糖浆——小儿抗菌药——肝损害无味红霉素:红霉素的丙酸酯——无苦味——适合儿童服用——对肝功能损害大2、单用易产生抗药性,但不持久——停药数月后可恢复敏感性;3、抗菌谱:与PG相似,略广,(1)对G+的强大的抗菌作用;(2)对G-菌菌的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流感杆菌、军团菌有效,对耐药金葡菌有效4、临床用途:(1)青霉素过敏和耐药;(2)百日咳;(3)军团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所致尿路感染、弯曲菌所致败血症首选;5、机制: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转肽作用及信使RNA移位,作用位点是50s亚基。

药理学——大环内酯类、 林可霉素及其他抗生素

药理学——大环内酯类、 林可霉素及其他抗生素

药理学——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及其他抗生素一、大环内酯类(一)分类按化学结构:14元环大环内酯类天然:红霉素半合成: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地红霉素15元环大环内酯类半合成:阿奇霉素16元环大环内酯类天然:麦迪霉素、螺旋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半合成:罗他霉素、交沙霉素按发展阶段分:第一代:红霉素、地红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乙酰螺旋霉素主要用于:治疗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患者及耐青霉素金葡菌引起的严重感染。

第二代:罗他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米欧卡霉素增强抗菌活性及抗菌后效应,减少不良反应、延长t1/2、对酸稳定。

第三代:泰利霉素对大环内脂-林克霉素-链霉素耐药菌株有效。

(二)大环内酯类的共同特点【抗菌作用机制】作用于细菌50S核糖体亚单位——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体内过程】天然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吸收:碱性抗生素,不耐酸,口服多用肠溶片或酯化产物;分布: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和体液中,血中药物浓度低;肝脏代谢,胆汁排泄,胆汁中浓度高,可有肝肠循环。

半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胃酸稳定,口服生物利用度高;血浆t1/2长;经胆汁和肾脏排泄。

如:依托红霉素;琥乙红霉素(三)常用代表药1.红霉素【抗菌谱】~与青霉素相比相似而略广,为抑菌药——相似——G+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G+杆菌白喉棒状杆菌、炭疽芽孢杆菌G-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螺旋体苍白密螺旋体、钩端螺旋体——略广——四体、军团菌、弯曲菌、弓形虫【临床应用】白衣空军百支曲青败红战是首选(1)主要用于治疗耐青霉素或对青霉素过敏者的金葡菌感染。

(2)在下列治疗中红霉素列为首选:军团病、白喉带菌者、百日咳、支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所致婴儿肺炎及结肠炎、空肠弯曲杆菌所致败血症或肠炎。

(3)可用于妊娠期、婴儿、新生儿,是妊娠期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衣原体感染的一线药。

【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最常见,口服或静脉给药均可引起(2)肝损害:酯化物(依托红霉素、琥乙红霉素)发生率高(40%)肝功能不良、胆道梗阻禁用!!(3)耳毒性(肾功能不良者发生多)心脏毒性(静滴速度过快,特殊致死反应)静脉注射给乳糖酸红霉素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

第三十七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

第三十七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
5、乳糖酸红霉素:主要用做静脉滴注(缓滴)给 药,不可用盐溶液稀释,否则可析出结晶。
2021/4/6
2
【抗菌作用和用途】
(1)对革兰阳性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如金葡菌(包括、 链球菌等抗菌作用强。 (2)对革兰阴性菌如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流感 杆菌、百日咳菌、军团菌等高度敏感 (3)对螺旋体、肺炎支原体及螺杆菌、立克次体属、衣 原体属也有抗菌作用。 (4)对各种厌氧菌亦具有相当的抗菌作用
4.毒性较大,主要为耳毒性及肾毒性。
2021/4/6
7
多粘菌素B和杆菌肽
1、多粘菌素B和杆菌肽 由于体内给药可致严重的肾 毒性而现已少用,主要供局部用药。 2、多粘菌素B主要是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显著活性,尤 其是对绿脓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 3、多粘菌素B作用于细菌细胞膜,属慢效杀菌药 4、杆菌肽 对细菌细胞壁和细胞膜均有作用,也属慢 效杀菌药
2021/4/6
8
感谢您的阅读收藏,谢谢!
2021/4/6
9
2021/4/6
1
红霉素
红霉素是14元环白色碱性晶体抗生素,在受胃酸的破坏,而制成各种制剂:
1、红霉素肠溶片 2、硬酯酸红霉素 3、琥乙红霉素 4、依托红霉素(无味红霉素)
以上四中制剂耐酸可口服,口服后在体内释出
红霉素,不良反应与红霉素相似,但易引起肝损害
用于治疗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感染和对青霉素过敏 者,还可用于上述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感染,也能用于 厌氧菌引起的口腔感染及支原体、衣原体等所致的呼 吸、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
2021/4/6
3
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除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外,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 素均与红霉素相似
克拉霉素的特点:

药理学: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

药理学: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

药理学: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类具有12~16碳内酯环共同化学结构的抗菌药。

目前使用的有红霉素、麦迪霉素、麦白霉素、乙基螺旋霉素、交沙霉素及吉他霉素等。

本类药的共同特点为:①抗菌谱窄,比青霉素略广,主要作用于需氧革兰阳性菌和阴性球菌、厌氧菌,以及军团菌、胎儿弯曲菌、衣原体和支原体等;②细菌对本类各药间有不完全交叉耐药性;③在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较强,治疗尿路感染时常需碱化尿液;④口服后不耐酸,酯化衍生物可增加口服吸收;⑤血药浓度低,组织中浓度相对较高,痰、皮下组织及胆汁中明显超过血药浓度;⑥不易透过血脑屏障;⑦主要经胆汁排泄,进行肝肠循环;⑧毒性低微。

口服后的主要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静脉注射易引起血栓性静脉炎。

红霉素(erythromycin)从链丝菌(S. erythreus)分离而得。

【抗菌作用】红霉素对革兰阳性细菌有强大抗菌作用,革兰阴性菌如脑膜炎球菌、淋球菌、流感杆菌、百日咳杆菌、布氏杆菌等及军团菌(Legionella)对红霉素也都高度敏感。

红霉素对某些螺旋体、肺炎支原体及螺杆菌也有抑制作用。

金葡菌对红霉素可产生耐药性,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之间有部分交叉耐药性。

红霉素的抗菌机制是它能与细菌核蛋白体的50S亚基结合,抑制转肽作用及(或)信使核糖核酸(mRNA)移位,而抑制蛋白质合成。

【体内过程】红霉素不耐酸,口服用糖衣片。

无味红霉素是其丙酸酯的十二烷酸盐,能耐酸、无味,适于儿童患者服用。

红霉素口服吸收快,2小时血药浓度达到高峰,可维持6~12小时,t1/2约2小时。

乙琥红霉素为酯化红霉素在体内释出红霉素。

红霉素吸收后可迅速分布于组织、各种腺体并易透过胎盘和滑膜囊腔等。

药物在体内大部分经肝破坏,胆汁中浓度高,约为血浆浓度的10倍,仅少量药物(12%)由尿排泄。

【临床应用】红霉素主要用于治疗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感染和青霉素过敏患者。

它效力不及青霉素,且易产生耐药性,但停药数月后,又可恢复其敏感性。

药理学第7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药理学第7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不 同
抗菌机理
( -) 与50S亚基结合 (-) 转肽作用 蛋白 抑制肽酰基转移酶 mRNA位移 合成
临床应用
1.耐青霉素的轻、中度金葡菌感染,青霉素过敏患者
2.军团菌、弯曲杆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白喉带
菌者——首选
3.也可用于其他革兰阳性菌所致感染以及放线菌病、
梅毒等的治疗
不良反应
1. 直接刺激反应:
口服——胃肠道反应 主要不良反应 静滴——血栓性静脉炎 2. 肝损害:红霉素酯化物 表现:转氨酶升高、肝肿大及胆汁郁积性黄疸等 处理:停药数日可恢复正常
第二代大环内酯类
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 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 罗他霉素(rokitamycin)
第 7章
大环内酯类及其他抗菌药物
Macrolides, lincomycins and polypeptide antibiotics
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是一类具有14~16元大环内酯基本化学结构的抗生素
第一代大环内酯类:红霉素 (14元环) 乙酰螺旋霉素 麦迪霉素 16元环 吉他霉素 交沙霉素 第二代大环内酯类:克拉霉素 (14元环) 罗红霉素 阿奇霉素 (15元环) 罗他霉素 (16元环)
4. 红霉素首选用于军团菌、弯曲杆菌、支原体、
衣原体感染、白喉带菌者
5. 红霉素Leabharlann 要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6. 第二代大环内酯类对胃酸稳定,生物利用度提 高,半衰期延长、抗菌谱更广,抗菌活性增强,有 良好的PAE、不良反应较少。
7.林可霉素类主要作用于 G+菌,对 G-杆菌无效
8.林可霉素类的抗菌机理:与红霉素相同 9.林可霉素类主要特点:骨组织浓度高 10.林可霉素类首选用于:金葡菌性骨髓炎 11.林可霉素类主要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2
耐药性:
3细胞Βιβλιοθήκη 、膜渗透减少4甲基酶形成物改变了核糖体靶位
5
肠杆菌产生的酯酶使红霉素水解
6
有部分或完全交叉耐药性
7
红霉素
应用:
白喉(急、慢性感染及带菌状态)、百日咳带菌者(作预防用)、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妊娠期泌尿生殖道感染、婴儿衣原体肺炎、新生儿衣原体眼炎)及嗜肺军团菌病的首选药
其他
不良反应
吉他霉素 kitasamycin
作用弱,耐药菌仍有效
其他大环内酯抗生素
林可霉素及克林霉素
口服吸收迅速、完全,分布广泛、经肝代谢 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 抗菌谱与红霉素相似,G-杆菌及肺炎支原体无效 与红霉素、氯霉素有交叉耐药性 用于厌氧菌引起的腹腔、盆腔感染,敏感的革兰阳性细菌引起的呼吸道、关节和软组织、骨组织、胆道等感染及败血症、心内膜炎等 克林霉素是金葡菌骨髓炎的首选治疗药物 胃肠道反应,伪膜性肠炎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与其他抗生素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大环内酯类
药动学
01.
易扩散进细胞,组织中浓度相对较高
04.
吸收不完全,但足够抑菌浓度
02.
经肝破坏,随胆汁分泌排泄
05.
易被胃酸破坏
03.
t1/2约2h
06.
红霉素
CONTENTS
抗菌作用:快速抑菌剂 -
需氧的G+球菌和杆菌有强大抗菌作用
G-阴性菌(淋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球菌、多杀巴氏菌、梅毒螺旋体、百日咳杆菌、空肠弯曲菌及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有抑制作用
大多数需氧G-阴性杆菌 无效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抗生素及其他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抗生素及其他
耐酸、生物利用度高、血药浓度高、t1/2延长 克拉霉素对G+菌、嗜肺军团菌、肺炎衣原体最

第二十二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
大环内酯类—克拉霉素
• 适应症:鼻咽感染:扁桃体炎、咽炎、鼻窦炎。下呼吸道感染: 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和肺炎。皮肤软组织感染 :脓疱病、丹毒、毛囊炎、疖和伤口感染。急性中耳炎、肺炎支 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引起的尿道炎及宫颈炎等。也用于军团菌 感染,或与其他药物联合用于分枝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的 治疗
• 对病毒、酵母菌、真菌无效;
第十一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
抗菌机制:
• 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不可逆地与细菌核蛋白体的50S亚基结合→抑制转肽作用 →阻止肽链延长→抑制蛋白质合成;
• 对哺乳动物的核糖体无影响;
第十二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
第十三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
【耐药机制】
1.产生灭活酶 2.靶位的结构改变 3.药物的渗入减少 4.细菌对药物的主动外排增多 ※虽然细菌对红霉素易产生耐受性,但停药数
克林霉素 【体内过程】
• 口服吸收迅速、完全,生物利用度高→不受进食影响 ;
• 吸收后→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和体液中(骨组织、骨髓中)
;能通过胎盘屏障;不易通过血脑屏障,炎症时脑脊液 中可达有效治疗浓度; • 主要经肝代谢失活,代谢物及原药从胆汁和尿排泄;
第二十六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
【抗菌作用】
1.抗菌谱 窄谱抑菌药
月后→细菌可恢复对其敏感性;
第十四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
第十五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
【不良反应】 1.局部刺激 2.肝损害 3.耳毒性 4.心脏毒性 5.过敏反应 6.胃肠道反应
第十六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

药理学 第四十一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及多肽类抗生素

药理学 第四十一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及多肽类抗生素
结合部位。 抗菌谱:对G+菌(包括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多数厌氧菌、肺炎支原体,衣原体
有效。 临床应用:一般不首选。用于敏感菌引起的骨髓炎,关节感染,混合感染。 不良反应 : 胃肠反应,假膜性肠炎。
第三节
多肽类抗生素
万古霉素
抗菌机制:胞壁黏肽合成,对胞浆中RNA合成也具抑制作用。 体内过程:口服不吸收。分布广,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不易产生耐药性。 抗菌谱与临床应用:G+菌作用强,用于耐药菌的严重感染。假膜性肠炎。 不良反应:耳毒性、肾毒性、过敏反应、其他。
具14~16碳内酯环共同结构。 14元环,红霉素、竹桃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地红霉素、泰利霉素和喹红霉素等。 15元环,阿奇霉素。 16元环,麦迪霉素、乙酰麦迪霉素、吉他霉素、乙酰吉他霉素、交沙霉素、螺旋霉素、
乙酰螺旋霉素、罗他霉素等。
二、抗菌作用及机制
抗菌谱较窄,第1代主要对大多数G+菌、厌氧球菌和部分G-菌有强大抗菌活性。 对嗜肺军团菌、弯曲菌、支原体、衣原体、弓形虫、非典型分枝杆菌等也具有良好作用。 对MRSA有一定抗菌活性。 第2代增加和提高了对G-菌的抗菌活性。 大环内酯类通常为抑菌作用,高浓度时为杀菌作用。 主要是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不可逆地结合到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的靶位上,14元大环内
八、红霉素抗菌谱与临床应用
抗菌谱:G+菌,G-球菌作用与PG似(较弱)G-杆菌:百日咳、流感、布氏、军团菌、空 肠弯曲杆菌作用强。对螺旋体,肺炎支原体,沙眼衣原体,立克次氏等有效。
临床应用 ➢ 白喉带菌;支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致婴儿肺炎,结肠炎;弯曲杆菌致败血症,肠炎 及军团病的首选药。 ➢ 耐PG的金葡及PG过敏者作为PG替代药。
九、其他大环内酯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理学——第三十六节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考情分析
三十而立四环素
红绿林中五十载
一、大环内酯类
(一)分类
按化学结构:
●14元环大环内酯类
天然:红霉素
半合成: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地红霉素
●15元环大环内酯类
半合成:阿奇霉素
●16元环大环内酯类
天然:麦迪霉素、螺旋霉素、乙酰螺旋霉素
半合成:罗他霉素、交沙霉素
●第一代:红霉素、地红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乙酰螺旋霉素
主要用于:治疗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患者
及耐青霉素金葡菌引起的严重感染。

●第二代:罗他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米欧卡霉素
增强抗菌活性及抗生素后效应,
减少不良反应、延长t1/2、对酸稳定。

●第三代:泰利霉素
对大环内脂-林克霉素-链霉素耐药菌株有效。

(二)大环内酯类的共同特点
【抗菌作用机制】
作用于细菌50S核糖体亚单位——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体内过程】
天然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吸收:碱性抗生素,不耐酸,口服多用肠溶片或酯化产物;
□分布: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和体液中,血中药物浓度低;
□肝脏代谢,胆汁排泄,胆汁中浓度高,可有肝肠循环。

半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对胃酸稳定,口服生物利用度高;
□血浆t1/2长;
□经胆汁和肾脏排泄。

(三)常用代表药
1.红霉素
【抗菌谱】
~与青霉素相比相似而略广,为抑菌药
——相似——
G+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G+杆菌白喉棒状杆菌、炭疽芽孢杆菌
G-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
螺旋体苍白密螺旋体、钩端螺旋体
——略广——
四体、军团菌、弯曲菌、弓形虫
【临床应用】
技巧:白衣空军百支曲
青败红战是首选
(1)主要用于治疗耐青霉素或对青霉素过敏者的金葡菌感染。

(2)在下列治疗中红霉素列为首选:
军团病、白喉带菌者、百日咳、支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所致婴儿肺炎及结肠炎、空肠弯曲杆菌所致败血症或肠炎。

(3)可用于妊娠期、婴儿、新生儿,是妊娠期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衣原体感染的一线药。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最常见,口服或静脉给药均可引起
(2)肝损害:
◆酯化物(依托红霉素、琥乙红霉素)发生率高(40%)
◆肝功能不良、胆道梗阻禁用!!
(3)耳毒性(肾功能不良者发生多)
(4)其它
心脏毒性(静滴速度过快,特殊致死反应)
静脉注射给乳糖酸红霉素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

※大环内酯类要点口诀:
红霉阿奇和麦迪,大环内酯亲兄弟
革兰阳菌革阴球,呼吸感染为首选
★红霉素
大环内酯红霉素,碱性环境增效果;
青红合用不对路,盐析现象须记住,
林红竞争结合点,四红合用增肝毒。

2.罗红霉素
●与红霉素相比,有强有弱!
——对革兰阳性菌和厌氧菌的作用与红霉素相仿
——对流感嗜血杆菌的作用较红霉素弱
——对嗜肺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的作用略强于红霉素
●适用于敏感菌导致的上、下呼吸道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

●也用于支原体、衣原体或不明原因导致的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的治疗。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少数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

3.克拉霉素(甲红霉素)
●抗菌活性为大环内酯类中最强者
●对需氧G+球菌、嗜肺军团菌,肺炎衣原体抗菌活性最强;
●口服易吸收,组织分布广,但首过消除明显(55%);
●在组织中浓度明显高于血浆浓度,尤其是肺和扁桃体;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敏感菌…;
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消化性溃疡。

●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4.阿奇霉素
●半合成抗生素,抗菌谱最广。

●对肺炎支原体的作用是大环内酯类中最强;
●对金葡菌、肺炎球菌、链球菌属抗菌活性较红霉素略差;
●具有明显的抗生素后效应;
●组织穿透力强,t1/2长;
●用于敏感菌所致的……较严重的沙眼衣原体、脲原体引起感染和单纯淋病的治疗。

二、林可霉素类
【抗菌谱】
——抗厌氧菌效果好
对G+菌,G-厌氧菌均有效,对G-需氧菌无效;
人型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对两药敏感。

【抗菌机制】
与核糖体50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注意】
与大环内酯类竞争结合部位,不宜合用。

【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好,广泛分布于组织和体液
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骨组织中浓度高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厌氧菌及金葡菌等革兰阳性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慢性骨髓炎;
●厌氧菌感染引起的口腔、腹腔、盆腔感染
(合用氨基糖苷类效果好);
●外用治疗G+菌引起的化脓性感染。

※林可霉素类要点口诀
林可克林出同门,
抗菌族谱类红霉。

优势针对厌氧菌,
呼吸胆道有感染,
口腔妇科骨髓炎。

三、万古霉素类
【品种】万古霉素
去甲万古霉素
替考拉宁
【抗菌机制】
●牢固地结合到细胞壁前体肽聚糖五肽末端
●阻断构成细菌细胞壁的高分子肽聚糖合成
●抑制细胞壁形成——速效杀菌剂。

【抗菌作用】
●对G+菌——特别是G+球菌杀菌作用强大;
●对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的表皮葡萄球菌(MRSE)——有强大的杀菌作用;
●去甲万古霉素——是抗脆弱拟杆菌作用最强的抗生素。

【临床应用】
●一般不作为一线药应用;
●仅用于严重耐药的G+菌感染,特别是MRSA和MRSE感染和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感染;
●对青霉素联合氨基糖苷类治疗失败的肠球菌、链球菌心内膜炎有效;
●口服治疗难辨性梭菌性伪膜性结肠炎,替考拉宁疗效最好。

【体内过程】
●口服不易吸收、肌肉注射引起疼痛与组织坏死
——多静脉给药
●药物主要分布在各种体液中,可进入骨组织,脑膜炎时可进入脑脊液。

【不良反应】
●耳毒性、肾毒性
——禁止与具有耳、肾毒性的药物合用。

●“红人综合症”
——快速静滴万古霉素时,出现极度皮肤潮红、红斑、荨麻疹、心动过速、低血压等特征性症状。

●过敏反应
●禁止与碱性溶液配伍,禁止与重金属接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