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学习
政府工作报告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学习每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中国政府都会发布一份政府工作报告,概述上一年的工作成果,并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
政府工作报告是政府向全体人民公布工作成绩和展望未来的重要报告,也是人民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
学习政府工作报告,不仅可以了解政府的工作方向和政策取向,还有助于认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升公民素质和国家认同感。
一、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性政府工作报告是政府向全国人民汇报政府工作的一份重要文件,反映了政府对当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认识和思考,也是政府向全体人民公布工作成绩和展望未来的重要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详细介绍了全国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情况、各领域工作进展情况、主要任务安排、重点工作、政策措施和预期目标等,为全国各类人民提供了有关国家各方面工作的基本信息。
学习政府工作报告,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政府的工作思路、政策导向和发展目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和服务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从政府工作报告中获取有益信息1、了解经济发展情况。
政府工作报告详细介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主要的发展方向、重点工作和预期目标。
通过阅读政府工作报告,我们可以了解当前国家经济形势,掌握国家的产业发展方向和政策取向,为个人和企业的发展做出战略规划和布局。
2、了解社会建设情况。
政府工作报告也涵盖了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社会建设领域的问题。
阅读政府工作报告,可以了解国家对这些领域的规划和建设情况,了解民生保障政策的实施情况,也可以为自己和家庭的发展提供参考。
3、了解生态环境保护情况。
政府工作报告也关注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学习政府工作报告,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家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措施,理解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为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政府工作报告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政府工作报告,不仅可以获取有益信息,更能够提高公民素质和国家认同感。
1、提高公民素质。
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可以提高公民对国家和政治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完善自己的公民意识和行为,提高公民素质。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新质生产力
2024年4月 科学中国人35解读《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新质生产力低空经济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通用航空产业为主导,涉及低空飞行、航空旅游、支线客运、通航服务、科研教育等众多行业的经济概念,是辐射带动效应强、产业链较长的综合经济形态。
在拉动有效投资、创造消费需求、提升创新能级方面具有广阔空间。
商业航天商业航天是具有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新技术领域之一,具有高技术、高风险、高效益和长周期的特点。
商业卫星是商业航天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这些卫星可应用于通信、遥感、导航等多个领域。
我国商业航天市场潜力巨大,将成为万亿元级的新兴产业。
氢能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被称为“绿色石油”,对于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其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它的应用场景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氢能示范应用在交通领域有序推进,如氢能大巴、氢能火车、氢能船舶等交通运输新业态发展,也在工业、建筑、储能等领域积极拓展。
生物制造生物制造是以工业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先进生产方式,融合了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等多种技术。
具有原料可再生、过程清洁高效等特征。
胰岛素、玻尿酸、胶原蛋白、燃料乙醇等产品,都是利用生物制造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
生物制造前景广阔,能为解决能源、气候与环境问题,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量子技术量子技术是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科学技术领域。
量子技术发展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战略价值,是一项对传统技术体系产生冲击、进行重构的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将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
在通信、计算、传感等领域具有巨大潜力。
如量子计算可以令运算能力实现指数级增长,量子通信可以在理论上做到通信的绝对保密,量子精密测量可以将探测精度从微米级提升至“原子级”。
生命科学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揭示生命活动规律和生命本质的科学,是促进未来发展的有效力量。
诸如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都是当前生命科学的前沿应用。
生命科学基础前沿研究持续活跃,生物技术革命浪潮加速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为应对生命健康、气候变化、资源能源安全等挑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政府工作报告分析与政策解读
政府工作报告分析与政策解读随着新一届政府的成立,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了各界关注的焦点。
这份报告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并展望了未来一年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方向。
本文将从各个方面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分析,并对其中的政策进行解读。
一、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去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
然而,也面临着经济增速放缓、结构性问题突出等挑战。
为应对这些问题,政府将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是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鼓励创新创业、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其次是深化市场化改革,加强市场监管,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另外,政府还将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
二、就业与社会保障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就业的重要性,提出了“就业优先”政策,鼓励创业就业、加强职业培训、促进灵活就业等。
报告还指出,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障水平,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三、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和目标。
报告指出,要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环境监管,加强重点区域治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此外,政府还将鼓励绿色发展,推动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补偿等。
四、民生改善与社会事业发展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民生改善的重要性,提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报告提出,要加大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入,改善人民的基本生活条件。
另外,政府还将继续推进脱贫攻坚,促进农村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发展。
五、全面深化改革与依法治国建设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提出了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方针。
报告指出,要深化简政放权,促进市场化改革,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等。
此外,政府还将加强法治建设,推进依法行政,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的政策意图,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政府的发展思路和措施。
“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的战略谋划——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精神
“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的战略谋划——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精神刘应杰今年我国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交汇点,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在这个重要时间节点,全国“两会”召开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描绘出我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全面谋划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目标任务,重点部署了今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举措,这些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必将对我国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我国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又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并在全球蔓延,对各国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严重冲击,造成世界经济大衰退。
这一年,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重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基础。
一是有力有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
2020年全球疫情大流行成为一个重大标志性事件,以任何人不曾想象的速度和规模,带来了一场全球大灾难。
中国全国上下齐心协力,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全面控制住了疫情,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这场“世纪大考”充分显示出我国的制度优势、国家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奇迹。
二是经济率先快速恢复增长。
2020年世界经济下降3.4%,美国经济下降3.5%,欧元区经济下降6.8%,英国经济下降8.9%,日本经济下降4.8%,印度经济下降7.4%,G20经济下降3.2%,只有中国经济增长2.3%,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
按全年平均汇率计算,我国经济总量达到14.7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超过1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
中国经济表现出巨大韧性、潜能和抗风险能力。
三是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经过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现象,实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人人无饥寒的梦想。
促经济复元气—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促经济复元气—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尊敬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们,各位政协委员,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首先回顾2022年的经济形势去年,我们党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
GDP同比增长了6.2%。
我们坚决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和全球经济下行压力,稳住了经济基本盘,在固本培元的基础上,着力扭转疫情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的损失。
居民收入增长了5.3%。
物价总水平上涨2.5%。
城镇新增就业1300万人以上。
前11个月财政收入同比增长5%,民生保障有力,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3岁。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去年我国经济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极为严峻。
外部环境变化快速、复杂,国内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发展动力转换的任务依然艰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
我们必须十分警惕和谨慎,时刻保持发展的定力,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
接着,我们进入2023年今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第一年,我们将按照较高质量、更有效益的要求,继续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民生保障,切实巩固“六稳”、实现“六保”,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
一、稳定经济增长我们将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为重点,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扩大内需,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经济适度规模集聚发展,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着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二、加强民生福祉我们将继续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提高住房保障水平、优化教育医疗资源配置等工作力度,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切实提高中低收入者和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加快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增进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重获得感。
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发言材料
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发言材料尊敬的领导、各位代表:大家好!我今天发言的主题是关于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是每年全国人大会议上政府工作的一份重要文件,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提出了未来一年的目标和任务。
作为代表,我们应该对政府工作报告有深入的了解和积极的讨论。
首先,政府工作报告是政府履行职责的表明。
报告中包含了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和政策方向,这是政府向全国人民交出的一份工作成绩单。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是为了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我们作为代表,应该认真研读报告,了解政府的工作进展和政策走向,以便于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代表人民的利益发出声音。
其次,政府工作报告是民主政治的一种体现。
政府工作报告是政府对人民和代表的汇报,也是为了听取更多的意见和建议。
我们作为代表,应该利用好这个机会,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政府工作报告涵盖了多个领域和层面的问题,代表们可以从自己所关注的领域切入,对政府的工作进行评议,提出建设性意见。
只有通过广泛的讨论和交流,才能促进政府工作的更好实施。
最后,政府工作报告是责任担当的体现。
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的目标任务和改革措施,这是政府对自己的责任担当。
同时,政府工作报告也对代表及社会各界提出了要求,提醒我们各尽所能,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奋斗。
我们作为代表,应该将自己的工作与政府工作报告相结合,争取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总而言之,政府工作报告不仅是政府的一份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更是代表们行使职权、发挥作用的重要文件。
通过认真研读报告、积极参与讨论,我们可以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促进政府工作的更好实施。
希望各位代表能够充分利用这次机会,就政府工作报告展开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共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谢谢大家!尊敬的领导、各位代表:接上文,我继续谈一谈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讨论和相关内容。
政府工作报告以其全面、系统地总结和展望,成为了全国人民对政府工作的宏观了解,也为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明确了方向和任务,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起草组负责人黄守宏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起草组负责人黄守宏解读政府工作报告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吹风会,《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并答热点问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有三方面特点第一,《报告》上接天线、下接地气。
所谓上接天线,是《报告》把准政治定位,全面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
所谓“下接地气”,就是《报告》把准社会脉搏,充分反映了民心民意、回应了各方面,特别是基层、群众、企业的关切,各项政策和举措符合实际、贴近群众、贴近企业。
社会各界对《政府工作报告》起草高度关注,通过各种方式提出了大量建议。
其中,很多的新闻媒体、网络平台、微博、论坛等也都整理了网民的意见。
比如,中国政府网今年联合29家网络媒体平台开展了“@国务院我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建议”的建言献策活动。
截至昨天,累计收到中国政府网网民建言超过160万条,比去年增长82%。
中国政府网从中精选出1150条有代表性的建言转给起草组,他们做了初步梳理,转给我们的这些意见建议每次都是厚厚的一大本,里面的内容很翔实,有理由、有建议,甚至有网民还提出了政策建议的可行性分析、出台时机等,想得非常周全。
在留言的网民中,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最大的82岁、最小的留言网民12岁。
有网民对政府工作报告广泛听取意见予以了肯定,有网民说“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政府工作报告更接地气、更有底气、更有生趣”。
第二,《报告》上下贯通、融为一体。
《报告》把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社会各方的诉求、意见建议结合起来、统一起来,转化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具体的任务书、施工图和政策清单。
大家知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的是总基调、大盘子、大政策,企业和群众提出的是具体愿望和诉求,这些都需要细化实化为可操作、可落地的具体政策和工作举措。
《报告》经过几上几下反复研究论证,形成了一个个具体的工作任务、一项项具体的政策举措,这样就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企业、群众的愿望诉求有机统一起来。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2024年房地产四大要点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2024年房地产四大要点3月5日上午9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不动产金融研究中心梳理了报告中有关房地产的相关部署,从住房供给、住房需求、风险化解、城市更新四个方面带来专家解读。
1.住房供给: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保障房与商品房齐发力报告原文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和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中心解读从住房供给角度,本次报告强调一个“新”字。
自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新模式”问题,在新型城镇化及房地产供求关系变化的带动下,中心认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将逐渐在制度新模式、企业新模式、房地产金融发展新模式三个方面发力。
(1)制度新模式,重点围绕住房及相关制度形成有机循环的健康系统。
关于住房制度,要处理好保障、支持与市场的关系。
应充分结合市场真实需求,加大保障性住房(含配租和配售)的供应,完善市场化商品住房的基础性制度,厘清保障房与商品房的边界及职能。
关于相关制度,要逐步完善土地供应、金融财税、行业规制等各项制度。
(2)企业新模式,助力企业由粗放的重开发模式转型为精细化的重运营服务模式,对接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报告首次在“改善性住房需求”前增加“多样化”的表述。
居民需求的“多样化”要求企业融通纵横一体化的专业服务,重视空间+服务、绿色+低碳、智慧+适老等居住服务业态打造,发展数字化、智慧化的地产科技,注重ESG驱动,打造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的住房产品。
(3)房地产金融发展新模式,助力产业发展形成“投融建管退”闭环。
例如保租房及公租房作为底层资产,可探索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ABS、私募REITs、公募REITs的多层次、全链条投资模式,解决保障房建设运营中普遍面临的资金问题。
学习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思想汇报
---------------------------------------------------------------范文最新推荐------------------------------------------------------ 学习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思想汇报尊敬的党组织、党领导:您好!我在上周四参加党组织负责的关于“学习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的活动。
听了资深教授的分析,我对党、政府的理论的创新、工作开展有了一定深层次的了解。
首先五年一次的党代会此次召开,我们的理论有了一定的创新。
与以往的会议相比,此次政府工作报告的针对性变得更强,理论创新也更多。
今年的政府报告主要针对现在席卷世界、为全球政府关注的经济危机。
我们党工作一直以来以“永使人民享幸福,不使人民吃辛苦”为目标,而今年更是提出更为深刻的民生关注“生活得更有尊严”。
当我们的视野更多的关注社会、关注那些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弱势群体”时,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社会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尊严的问题,往往会跟人权问题相联系,每年都有一些国家对中国的人权问题提出异议,而每次中国政府都会对此发表一些相关的申明,这就使我对于国际形式的复杂性有了一些更为细致的解读。
正如教授所说“尊严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尊严可以在经济、政治等方面都有所反应。
因为政府对于经济危机采取措施的得当,现在中国的经济已经“止跌回升”,在过去的2018年中国的GDP总值为33.5万亿,居世界第三位。
中国人在对世界贡献越大,人民越有尊严。
诚如教授所说中国经济的确得到可观的发展,但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1 / 6中存在蛮多的问题,特别是关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关于尊严的问题,在社会主义经济下,我们应该要注重劳资关系。
市场经济,必然会产生“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必然会导致差距的产生。
为了经济的发展,我们不可能排斥市场经济的存在,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竞争因素的存在,才促动中国经济的不断向前,所以我们在不反对竞争的前提下,政府要更好的做好发展与分配的工作,充分合理的调节好资产性收入与劳动收入比例,兼顾公平与效率,努力的促成和谐的劳动关系。
2024_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Government Policy策法规政5中国轮胎资源综合利用CTRA 2024年 第 3 期编者按:《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是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共分三个部分:一、2023年工作回顾;二、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三、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
2024年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批准了报告。
重点内容节选如下。
李强总理在回顾2023年工作时特别强调: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深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抓好水土流失、荒漠化综合防治。
加强生态环保督察。
制定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政策。
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
启动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和园区建设。
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气候治理。
李强总理介绍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包括:一、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
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加快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加强标准引领和质量支撑,打造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制造”品牌。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推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深入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强化固体废物、新污染物、塑料污染治理。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组织打好“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全方位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个亮点(1)
全方位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个亮点(1)近日,中国政府发布了2021年的国务院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是执政党为全社会说明去年工作成绩、总结经验教训、规划发展方向、制定目标任务的重要文件。
本文将从政府工作报告中选出其中的“六大亮点”,分别作出深度解读。
亮点一:积极的财政政策报告明确提出,今年“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这项政策的核心是继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扩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随着新一轮减税降费政策的进一步落实,这将缩小财富差距、增强市场活力,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改善民生。
亮点二:高水平开放工作报告指出,中国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并持续推进高水平开放。
这意味着中国将更进一步开放市场、改善营商环境,进一步吸引国际资本投资,促进技术、文化与经贸交流合作,增强国际竞争力。
当前,中国正在积极推动一系列开放举措,比如扩大金融业、汽车业、航空业等领域对外开放,争取更多的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
亮点三: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高社会保障待遇,确保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
除此之外,还将努力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城市管理水平,保证公共服务的普惠性、便利性。
在关于全面加强民生建设的政策中,尤其重要的是提出提高国家医保基金赤字的解决方案,通过一系列的节约措施,预计可以在2021年底前实现国家医保基金实现收支平衡。
亮点四:绿色发展显然,绿色发展是当前全球各国都在积极推进的事业。
中国政府在新一轮五年计划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方案》中都明确提出了“绿色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而工作报告中进一步阐述,要把绿色发展作为经济转型的基本方向、作为实施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全面推动绿色发展,采取措施控制污染、整治环境等。
亮点五:数字化转型“数字转型”是新时代推进信息化方向的重要发展领域。
报告中提到,中国将优化数字基础设施、构建数字产业生态体系,推动数字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国政府每年向全国人大作出的一份重要报告,也是中国政府对去年工作进行总结,对今年工作进行安排的重要文件。
民生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将从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民生的内容。
首先,教育是民生的基石,也是国家发展的关键。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加强职业教育,培养更多技术技能人才,并要落实教育公平政策,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农村学校的支持。
此举将促进教育机会公平,为每个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机会,有利于社会的持续发展。
其次,就业是民生的保障,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大就业创业支持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规模。
同时,要促进农民工就业增收,保障他们的权益。
这些举措将有助于稳定就业形势,增加居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推动经济发展。
第三,医疗卫生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同时,要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加强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工作。
这些举措将改善人民的医疗服务体验,提高医疗保障水平,让人民享受更好的健康福祉。
最后,社会保障是保障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加快社保体系建设,提高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水平。
同时,要加强对特殊群体的保障,提高困难群体的生活质量。
这些举措将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权益,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综上所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内容体现了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通过加强教育、保障就业、提高医疗卫生水平以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政府致力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总之,《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内容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对人民福祉的关心和努力。
政府将继续加大对民生的投入,通过完善制度、改善环境、增加支持力度等多种方式,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什么是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
未来挑战与机遇
挑战
政府工作报告将面临诸多挑战,如经济下行压力、转型升级难度、民生保障不均 等问题。
机遇
政府工作报告将迎来诸多机遇,如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模式的不断涌现、新型 基础设施建设等,为政府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THANKS
标题
一般由“某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组成,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行设定。
正文
包括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措施建议等部分,其中现状分析包括对前一年工作的总结回顾和对当前形势的分析研判;措施 建议包括对重点任务的详细阐述、对困难和挑战的应对措施以及未来一年的工作目标和计划。
结尾
一般以“以上报告,请审议”结尾,并附上日期和署名。
发布形式及特点
01
政府工作报告通常以书面形式发布,并通过新闻媒体向公众公 开。
02
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通常包括政府工作的总体情况、主要成绩
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和计划。
政府工作报的特点在于其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政策性,以及
03
广泛的影响力和关注度。
04
政府工作报告的作用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指导
政府工作报告的分类
根据报告的时间和内容,政府工作报告可分为年度报告、半年度报告、季度报告 和月度报告等不同类型。
根据报告的范围和层级,政府工作报告可分为国家层面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地方层 面的政府工作报告等不同类型。
02
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
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内容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
包括对当前形势的分析和研判,以 及政府未来一年的工作目标和重点 任务。
社会治理创新
政府工作报告将积极推动社会治 理创新,加强社会参与,促进社 会和谐稳定。
未来改革方向
学习2024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政府工作报告对2023年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尤其是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过去一年我国经济仍然取得了5.2%的增速,成绩来之不易,非常令人鼓舞和振奋。
同时,确定了2024年发展六大目标,十大具体任务。
我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工作的安排部署,立足国际视野,切合中国实际,展示出信心决心,体现出大国担当。
同时,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加明确了接下来工作努力的方向,深知使命重在担当,奋斗创造未来,将以饱满的精神、高昂的斗志,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善作善成,积极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献计出力。
经过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认真研读,下面我谈一下个人的一些收获和感受,与大家分享。
安排部署十大重点任务,既有连续性,又有新要求。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了十项重点工作任务,包括,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基础支撑;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等,充分反映了民心民意、回应了各方面,特别是基层、群众、企业的关切,各项政策和举措符合实际、贴近群众、贴近企业。
这十项重点工作既有对过去工作任务的延续,比如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也有新的安排布置,尤其是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放在十大任务的首位,充分说明今年落实这一任务的重要性。
对于落实好这一任务,我觉得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
一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方面,要加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向行业单项冠军梯次升级,逐步培育行业龙头企业。
“政策重点应放在人才集聚方面,建设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储备库,提高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间的匹配精度。
二是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方面,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要建立创新型产业政策体系,在技术研发阶段,政策部门通过小额资助筛选出真正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
对技术研发取得初步成功的项目,继续提供大额资助,以加快推进成功项目的技术成熟。
专家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创新和知识产权相关部署
专家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创新和知识产权相关部署目标任务接地气,政策措施鼓干劲。
2022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求真务实、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2022年工作部署有哪些与创新和知识产权相关的内容?报告摘要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
促进创业投资发展,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科技中介服务专业化水平。
专家解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孙国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有效支持的重要手段。
众所周知,实体经济的发展对于金融服务的依赖度非常高,科创板企业更是如此。
如何促进创业投资,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之一。
国家知识产权局在2009年推出了两批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单位,形成了北京、上海、武汉三种融资模式。
2019年8月,银保监会联合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版权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通知》,为深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提供政策支撑。
此外,我国保险业通过知识产权保险业务的尝试,也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打开了另一道门。
各级地方政府还应当结合当地科技经济发展的实际,积极探索多种质押手段,进一步完善投融资评估机制,为我国实体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报告摘要进一步清理规范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机构等收费。
要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协同治理和联合惩戒机制,坚决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
专家解读武汉大学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所所长宁立志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是非常重要的社会中间层力量,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社会中介作用。
知识产权行业协会和相关中介机构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较强的专业性,拥有知识产权行业发展的充足信息,更了解也更贴近行业竞争实际和知识产权工作的真实状态,相关决策和意见也更权威,在知识产权权利维护、知识产权事业进步、知识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法治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高劳动报酬 在初 次分配 中的 比重 , 加 快形成合理 的收入分配格局 。城镇居
民 人 均可 支 配 收 入 和农 村 居 高 扶 贫标 准 , 少 贫 困人 口。 减 加快 完 善 社 会
过上更好生 活新期待 ,以科学发展 为
果 ,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 会和谐稳定 ,为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打
下 具 有 决 定 性 意 义 的 基础 。 推 动 经 济 发 展再 上新 台 阶 。今 后
保障制度 , 进一步提 高保 障水平。 乡 城 基本养老 、基本医疗保 障制度实现全 覆盖 ,提 高并稳定城乡三项 基本 医疗
一
为全 体劳动者创 造公平 的就业 机会 ,
五年城镇新增就业 4 0 5 0万人 。 坚持和 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 并存 的分配制度 ,努力实现居 民收入 增长 和经济发展同步 、劳动报酬增长
“ 十二五” 时期主要目标 、 任务
“ 十二五 ”时期的主要 目标 和任 务: 高举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伟大旗帜 , 以邓小 平理论 和“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 为指导 , 深入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 , 适 应国内外形 势新变化 ,顺应各族人民
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 线, 深化改革 开放 , 保障 和改 善 民生 ,
巩 同 和 扩 大应 对 国 际金 融 危 机 冲 击 成
破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 出占国内
生 产总值 比重达到 2 %, . 促进科技成 2 果 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适应 现代化 建设需要 , 加强人才培养 , 努力造就规 模宏 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大力加强 文化建设 ,推动文化改革 发展实现新 跨 越 ,满足人 民群众不断增长 的精神 文化需求 。 大力发展体育事业 。 进一步 深 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健全基本 医 疗卫生制度 ,加快实现人人享有基本 医疗卫生服务 的 目标 。创新社会管理 体制机制 , 加强社 会管理法律 、 制 、 体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随着新年的到来,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报告,它是中国政府对全年工作做出的总结和展望。
政府工作报告代表着中国政府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和使命,也代表着中国政府在全球事务中的角色和影响力。
我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对于每个中国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涉及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在报告中,政府会对经济、教育、社会福利等各个方面的政策进行说明和解读。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倾听政府工作报告,并且理解其中的内容以及对我们个人的影响。
首先,我想说的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经济发展的内容。
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经济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报告中,政府强调了加强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支持,鼓励创新和创业,并致力于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
这些措施将为企业创造更有利的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
其次,关于教育方面的内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教育的第一要务是立德树人”,并指出要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水平。
政府还强调了对乡村教育的关注,并提出了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模式、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等具体措施。
这些提出来的教育方针,将有望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更广泛的学习机会。
再次,社会福利方面的内容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报告中,政府强调了加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此外,政府还提出了扩大住房租赁市场的规模、实施城市困难群体帮扶、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等措施,以解决人民群众在生活方面的烦恼和问题。
最后,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内容远不止于此,也包括了人民生活、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政策。
对于我们来说,我们需要认真倾听,理解其含义,以便更好地了解政府的工作和为我们个人所带来的影响。
总之,政府工作报告是我们认识政府和了解政府工作的重要途径。
我们应该认真倾听政府工作报告,理解其中所包含的政策措施和对我们个人及国家的影响,并且积极支持政府的改革和工作,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
政府工作报告的感悟和看法
政府工作报告感悟与看法一、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届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总出路和根本遵循。
本届政府报告特别强调要努力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不断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夯实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基础。
要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实现中国梦的终极目标,运用好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增强改革创新的内生动力,加强政治建设,确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要推动建设有温度、有机质、专业化、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体系,坚持对外开放,不断拓展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合作,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更大地发出中国声音和中国力量创造更加有利条件。
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本届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以改善民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继续沿着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发展思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政策制度,深化民生保障改革,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要加快建立市场公平竞争、社会保障、政府治理有机统一的现代社会治理体系,推进形成健全的市场体系,加快建立公平正义、强大有效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系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等多部门的改革,加快发展高素质的技术劳动力,不断完善服务业体系、产业体系和空气、水、土壤环境保护系统,努力形成规范、有效、透明、共治的社会组织制度,以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本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化思想文化革命,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要坚持党的领导,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贯穿始终,理解好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事业发展的内在联系,推动从历史文化的深处汲取智慧、汇聚力量,加强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素质教育,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和谐社会为进路,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篇高增长低通胀时代接近尾声‚转型‛并非新词,面对当前国内经济潜在增速下滑、外围环境阴晴难定的局面,市场开始重新审视转型的‚力度‛与‚角度‛。
受访基金认为,政府工作报告8年来首次调低经济增长预期,显示其推进转型的决心;而通过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基金也对转型的方向与轨迹有大致勾勒。
‚破8‛的背后政府工作报告预期,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8年来首次‚破8‛。
基金表示,相较于量的增长,政府今后将更加致力于经济质的增长;将更加看重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着力于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
宝盈基金研究部总监杨凯认为,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下调至7.5%,反映国内外经济形势的约束。
这一方面适应了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体现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另一方面表明政府主要将精力放在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
‚GDP预期8年来首次‘破8’,表明政府对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认识和决心发生了深刻变化,‛鹏华价值精选基金拟任基金经理王学兵表示:‚未来投资、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将逐步回落,取而代之消费增长将成为国家政策导向的重点。
‛值得注意的是,预期‚破8‛并不意味着政府对于经济下行的放任。
在工银瑞信投研团队看来,增长目标下调预示高层提高经济下行容忍度,但这只是底线,全年政策基调依然是‚稳中有升‛。
‚我们认为8%到7.5%确实是高层对于经济增速下行容忍度的提高,但这绝不代表高层会放任经济下行至这一水平。
‛工银瑞信表示,从政策基调看,2012政府工作报告对于三大目标的稳增长排在第一位,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中求进的基调一致,说明政府今年的态度偏向积极;从现阶段实际情况来看,在物价回落而经济增速下行的去年三季度后期、四季度以及今年一季度,政策逐步放松的趋势是不争的事实。
‚7.5%只是目标增速,实际增速历来都会在目标以上(如2011年目标增速8%,实际9.2%)。
‛浙商基金投资总监陈志龙表示。
通胀或将反复通胀方面,伴随着增长目标下调,通胀目标仍然维持,在基金看来,这既说明政府对通胀可能反复的重视,也是为未来要素价格等改革预留空间。
工银瑞信表示上半年通胀下行主要是去年和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速回落与前期货币政策紧缩的滞后反应,预期6、7月份将进入全年CPI低点,后续随着经济企稳和价格改革的逐步实施,通胀有重新回升的可能。
同样认为今年通胀呈U型走势的还有银华基金。
‚通胀目标和2011年一致,既说明政府对通胀可能反复的重视,也是为未来要素价格等改革预留空间。
‛其预期,两因素将影响下半年通胀回升的力度,一是政策微调的力度和时点的选择,二是大宗商品价格在伊朗问题和国际流动性泛滥等因素干扰下的走势。
‚伴随着增长目标下调,通胀目标仍然维持,反映出国家对通货膨胀仍然担心。
‛杨凯认为,上半年通胀水平将随着经济增速下滑,但目前货币超发约10%,潜在的通胀压力很大,所以下半年的通胀水平并不乐观。
东方基金首席投资顾问力蓬表示,过去两年的高通胀经过政府一系列调控措施的引导和干预已得到遏制,但我们很难回到过去低通胀、高增长的时代了。
以后4%左右的通胀水平可能会成为常态。
‚转‛向何处?‚转型‛并非新鲜口号,然而对于其实质性演绎轨迹市场却莫衷一是,通过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基金也对转型的方向与轨迹有大致勾勒。
‚在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经济转型的突破口应是要素价格体制改革,包括水电气等资源、土地、资金价格等;其次是投资体制改革,在上游、资源性行业以及部分公共领域性中引入民间资本、民营企业,打破国有企业垄断格局,转换经营机制,提高活力和效率。
‛嘉实首席经济学家李燕表示。
杨凯对优化产业结构做三点总结:突出对老行业的合并重组。
例如汽车、钢铁、造船、水泥等,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应;区别对待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对太阳能、风能等产业盲目扩张、重复建设给予引导,对信息技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激发中小企业活力,给予小微企业政策支持和鼓励,减轻成本。
而在华商基金量化投资部总经理梁永强看来,经济转型的核心在于要素价格市场化机制的理顺。
‚目前很多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虽然政府再三限制,但由于商业利益追求,还是不断上马,如果把要素价格尤其是电价等核心要素价格机制市场化的话,成本的逼迫使得这些行业不会有暴利可图,也就不会上马那么多的项目,相应的资源消耗会逐步降下来。
目前来看,劳动力价格逐步在市场化,未来还需要更多的要素去实现这个过程‛。
政策调控篇财政赤字‚明降暗升‛房产调控‚有保有压‛对于两会的政策面解读,基金着重立足于对财政货币政策走向的分析,较为普遍的观点是财政支出更为‚积极‛,而囿于通胀形势的发展,货币政策将延续稳健;在房产调控政策方面,继续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鼓励和支持首套住房需求和普通商品房保障房的建设两条主线泾渭分明。
财政赤字明降暗升政府工作报告表示,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8000亿元,赤字率下降到1.5%左右。
而去年实际赤字为8500亿,占比为1.8%。
基金表示,尽管预算赤字有所下降,但政策实际刺激力度将会提高。
工银瑞信表示认为,即使预算赤字有所下降,但考虑到今年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调入规模在2700亿左右,实际赤字水平可能还是会高于去年。
‚事实上,去年的财政赤字我们测算下来只有不到1%,2012年财政有望真正实现从名义积极到实际积极‛。
在嘉实首席经济学家李燕看来,今年积极财政政策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总量上,今年预算赤字8000亿,比上年减少500亿,看似赤字少了,但另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2700亿,保持了较大的财政支出强度,今年财政支出增长幅度为14.1%,较上年目标提高2.2个百分点;二是结构上,今年结构性减税政策将继续推行,包括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范围扩大、调低能源、资源性商品、先进设备以及关键零部件的进口关税等。
‚今年预算的赤字率比2011年预算的赤字率有所下降,但是相对2011年最终的赤字率,此规划还是有所提高的。
‛大成新锐产业股票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刘安田表示,2012年的财政政策应为小幅扩张,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今年工作的重点。
政府将加大在医疗、教育、水利以及保障房等方面的投入。
货币增速相对谨慎基于对通胀可能出现反复的预期,基金判断年内货币政策将延续稳健。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广义货币(M2)增速目标设定为14%,部分基金鉴于外汇占款增速放缓等因素的影响,对此目标的实现表示相对谨慎。
刘安田认为,居民消费价格4%的控制目标显示,政府对于通胀水平改善并不是特别乐观。
因此,我们预计,2012年的货币政策仍然以小幅微调为主,而不会转向为特别宽松。
对于货币预期增长14%的目标,我们觉得尚待观察,主要原因是目前数据显示,外汇占款增速开始放缓,一定程度上影响此目标的实现。
‚稳健货币政策表现在与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相适应的M2有14%的增长目标以及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方面,预计为适应这一目标,全年新增贷款规模将会达到8万亿,未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还将继续下调,利率是否调整视通胀形势而定,我们目前对此持谨慎态度。
‛李燕表示。
工银瑞信认为货币(M2)增速定在14%是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信号,但达到目标有一定难度。
‚我们认为今年M2的目标设定相对于全年的实际情况是略微偏高的,这里面央行可能考虑了外汇占款、信贷新增和银行对债券投资三个因素,从我们对于这些数据的预测来看,14%的目标要达到有一些难度,但可以看成是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信号‛。
房产调控两条主线在局部领域,基金较为关注房产调控政策的走向。
调控势在必行,但在着力上各有侧重:抑制投资、保证刚需,有保有压两条主线成为基金预期相关政策后续演绎的基本思路。
鹏华价值精选基金拟任基金经理王学兵认为,近几年房地产行业的过快发展也使之成为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中诸多矛盾的焦点,调控势在必行,预期未来房产政策将转入结构性调控阶段,‚有保有压‛将成为政策方向。
‚今年的房地产政策基调是渭泾分明的两条线,一条线是继续抑制投资和投机性需求,一条线是鼓励和支持首套住房需求和普通商品房和保障房的建设。
‛李燕分析认为,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的措施将长期存在,未来限购政策会逐步退出会伴随替代性政策逐步出台,如房产税等;首套房政策会相对宽松,如降低首付成数、降低贷款利率、降低交易环节税收等;对保障房,是调动各方力量不遗余力大力支持;对普通商品房供应,也会加大支持力度,如放宽融资条件和税收优惠等,以保障明年以后的供应。
工银瑞信同样认为,今年房产政策一是将继续严格执行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政策措施,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近期多地试图放松限购政策都被中央叫停,表明其未来对投资投机需求的抑制不会放松‛;二是对首套自住的购房需求进行保护,2011年底以来,住建部、央行等部门先后表态,支持首套自住的购房需求,2012年3月初,媒体报道四大行开会,要求对首套自住的按揭贷款在基准利率以内定价,加快按揭贷款的审批速度。
投资热点篇把脉政策走向‚掘金‛政府工作报告从对经济形势发展脉络的预期,到对政府宏观调控政策走向的判断,最终都要落实到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综合受访基金经理对于政府工作报告所折射投资机遇的观点来看,消费、文化和农业成为其‚掘金‛两会的热点阵地。
消费:旅游业受宠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将扩大内需作为今年工作重点,称将着力扩大消费需求。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及其对于精神文化需求层次的相应提升,在宽泛的消费领域中,旅游成为基金较为一致看好的行业。
‚消费无非是吃喝玩乐,目前中国人的吃喝应该已经到了很高的水平了,再有多大的增量看不太到,但玩和乐方面可能会有非常大的机会,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未来居民更关注的肯定是精神层面的需求了。
‛基于此,华商基金量化投资部总经理梁永强表示,旅游、文化创意等新型消费可能会是未来消费增长的重点。
在东方基金首席投资顾问力蓬看来,旅游行业同样是扩大内需的重要突破口。
他表示,旅游行业耗费资源小,扩内需杠杆效应大,随着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其需求也不断增强,对于刺激内需来说效果明显。
‚扩大消费需求的投资方向主要集中在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相关的消费领域,例如与衣食住行、健康医疗、IT消费、娱乐文化、旅游等行业。
‛鹏华价值精选基金拟任基金经理王学兵同时表示,而对于高端或奢侈品消费则不在此列。
此外,在消费领域的投资思路上,嘉实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李燕看好符合中国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人均收入跨越中等水平这样三条主线的投资机会。
她表示,首先,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逐步完成,中国有望形成数十个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超级城市,带来巨大的对城镇交通(汽车、城铁运输)、信息服务(交通信息、便捷消费信息查询、电子支付)、家政服务和运输物流(包裹快递)等领域的潜在消费和设备投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