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原料质量监控制度
原料贮藏质量控制管理制度(5篇)
原料贮藏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原料贮藏环节的质量控制,保证原料贮藏的安全与稳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原料的贮藏过程。
第三条本制度所述的原料,是指用于生产的各类原材料、辅料和半成品。
第四条本制度的贯彻目标是确保原料贮藏的安全、稳定和高质量。
第五条具体的原料贮藏质量控制细则、规范和流程将由质量管理部门制定和修订。
第六条所有原料贮藏过程中的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进行操作,并接受相关培训和考核。
第七条本制度的执行由质量管理部门进行监督。
第二章原料贮藏环境控制第八条原料贮藏场所必须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并定期进行杀菌消毒。
第九条原料贮藏仓库的建设和管理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标准。
第十条原料贮藏仓库应具备适当的温湿度控制设施,保证原料的质量不受环境的影响。
第十一条不同类型的原料应该分别存放,并做好标识,以免混淆和交叉污染。
第十二条原料贮藏仓库应配备合适的货架和容器,以保护原料免受损坏和污染。
第十三条已过期或者损坏的原料必须及时清理和处理,不能使用。
第十四条原料贮藏仓库的温湿度记录和检测必须做到及时、准确,并保存相关记录。
第三章原料贮藏检验控制第十五条原料进入贮藏仓库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和抽样,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第十六条原料质量检验工作由专职人员负责,必须参照相关的检验标准进行操作。
第十七条原料抽样必须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并确保抽样过程的代表性。
第十八条抽样后的原料样品必须妥善保存,并做好标识,以免混淆和误用。
第十九条原料贮藏过程中必须定期抽检,确保原料的质量稳定和持续符合质量要求。
第二十条原料质量检验结果必须进行及时和准确的记录,包括检测日期、结果和评估意见等。
第二十一条原料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必须立即报告质量管理部门,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第四章原料贮藏管理第二十二条原料贮藏管理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掌握原料贮藏的操作和管理规范。
第二十三条原料贮藏管理员必须制定原料贮藏的操作规程,并随时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质量监督管理制度1、产品质量责任制1.1为确保产品质量,建立三级质量保证体系。
1.2从原料进厂到生产每一个工序环节,最后到产品出厂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做到层层把关,严格检查,保证不合格的原料、材料,不入库、不投料、不使用,不合格的中间体、半成品不流入下一工序,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
1.3确定各部门、各车间、各工序的质量指标,考核内容,逐级分解,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人,纳入岗位责任制中,考核实行否决权。
1.4严格执行检验制度,取样、抽样和报告制度,对发生质量问题及时进行质量分析,查清质量事故的原因分清责任。
1.5原辅材料、包装材料、中间体、半成品、成品的质量标准,由技术部负责提出,经公司领导批准执行。
1.6质检部门负责对原材料、包装材料、中间体、半成品、成品按质量标准进行检查、监督,并作出检查报告,对不合格品有权利制止使用,制止流入下一工序,制止出厂,并对检查报告负责,对出厂产品负责,对因失职造成的后果承担责任。
1.7采购员、库管,入厂的原材料、包装材料、成品按质量标准需求采购、入库,并对采购和入库的原材料、包装材料、成品负责,做好请验、复查、供应和保管工作,保证做到不合格品不入库,不合格品不发货。
1.8生产使用部门对领用的原材料、包装材料、中间体、半成品,在使用前进行核对、检查,对不合格品有权拒绝使用并及时报告。
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工艺操作,对本工序的产品质量负责。
1.9质检部负责做好质量统计、报告工作,做好各部门、车间质量指标和工作的考核,有权提出奖罚意见,实行质量否决权。
1.10严格执行检验制度,取样、抽样和报告制度,对发生质量问题及时进行质量分析,查清质量事故的原因。
1.11售后服务部对发出的产品做好用户访问和来访处理工作,及时和质检部沟通用户反馈信息。
1.12各部门按其分工的职责,以工作质量保证产品质量,对其因失造成的质量问题,承担责任,并纳入经济考核,实行质量否决权。
2、全面质量管理教育制度2.1加强全公司各类人员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者方能上岗。
产品原料检查规章制度范本
产品原料检查规章制度范本一、总则为了确保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提高生产效率,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生产过程中涉及原料检查的部门。
三、原料采购1. 原料采购应遵循公司规定的采购程序,严格按照合同要求和规格要求进行采购。
2. 采购部门应对原料供应商进行定期审核,确保供应商符合公司的要求和标准。
3. 采购部门应保留采购记录,包括采购数量、价格、供应商信息等。
四、原料检查1. 原料检查应由专门的检查人员进行,确保原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2. 原料检查包括外观检查、化学成分检查、微生物检查等内容。
3. 原料检查结果应及时记录并进行归档,以备跟踪和追溯。
五、原料存储1. 原料应按照要求进行分类存放,避免混杂及受潮等情况发生。
2. 原料存储区域应保持清洁整洁,定期清理仓库,确保原料的安全和卫生。
六、原料使用1. 使用部门应按照产品配方和生产工艺要求,准确按照配方添加原料。
2. 使用部门应对原料使用情况进行记录,确保原料使用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 使用部门应定期检查原料库存,及时补充原料,确保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七、原料追溯1. 原料追溯包括原料的采购、检查、存储和使用情况的全程记录和跟踪。
2. 原料追溯应遵循公司规定的追溯程序,确保原料来源清晰可查。
3. 原料追溯结果应随时提供给有关部门及客户进行查阅。
八、责任制定1. 对原料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质量缺陷,责任部门应及时采取纠正和整改措施。
2. 对于严重违反原料检查规章制度的行为,公司将给予相应的处罚,以确保规章制度的实施。
九、监督检查1. 公司监督检查部门应对原料检查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2. 监督检查部门应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并提出改进和完善建议。
3. 监督检查部门应定期向公司领导汇报原料检查情况和执行效果。
十、附则1. 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2. 如果对本规章制度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及时向公司领导或监督检查部门反映。
原料控制管理制度
原料控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原料控制管理,规范原料采购、入库、使用和出库等各项管理活动,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保证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原料控制管理活动。
第三条本制度内容包括采购管理、入库管理、使用管理和出库管理等内容。
第四条本制度由本企业负责人负责解释和执行。
第五条本制度的修改由本企业负责人负责批准。
第六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第二章采购管理第七条采购部门应根据生产计划和生产需要,制定原料采购计划,并向有资质的供应商发出采购合同。
第八条采购合同中应包括供货商名称、合同编号、货物规格、数量、单价、交货地点、交货时间等基本信息。
第九条采购部门对供应商的选择应经过严格审查,确保供应商具备生产许可证和质量认证证书,并有稳定供货能力。
第十条采购部门应及时向供货商发出订货通知,要求供货商按照合同要求进行生产和交货。
第十一条采购部门收到货物后,应及时对货物进行质量检验和数量核对,确保货物符合合同要求。
第十二条采购部门对不合格货物应及时向供货商提出异议,并要求供货商进行处理。
第十三条采购部门应建立原料供应商档案,对供货商进行定期评估,确保供货商的质量稳定和信誉良好。
第十四条采购部门应及时向仓库管理部门发出入库通知,确保货物及时入库。
第三章入库管理第十五条仓库管理部门应按照入库通知要求及时对货物进行入库操作。
第十六条入库操作人员应对货物进行数量、质量、包装等方面的检查,确保货物完好无损,并按照规定的存放位置进行储存。
第十七条入库操作人员应对不合格货物进行标记,并及时向采购部门和质量监控部门进行汇报,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第十八条入库操作人员应填写入库记录,并签字确认入库操作完成。
第十九条仓库管理部门应对存储的原料进行定期检查和清点,确保原料的储存稳定和安全。
第二十条在执行入库操作时,应严格按照原料保质期和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管理。
第四章使用管理第二十一条生产部门在领用原料前,应填写领料单,并在领用后及时进行使用登记。
原料管理制度及流程
原料管理制度及流程一、引言原料是制造企业生产商品的基础材料,原料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
建立科学的原料管理制度及流程,是制造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障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
二、原料管理制度1.原料采购(1)明确原料采购责任部门及人员,建立供应商档案,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考核评估,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2)制定原料采购计划,根据生产计划确定原料需求量,并进行原料采购计划的编制。
(3)严格执行采购程序,如询价、比价、招标等程序,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进行采购。
(4)签订合同,并明确合同条款,保障企业权益。
2.原料接收(1)建立原料接收标准和程序,对接收的原料进行检验,确保原料符合要求。
(2)建立原料入库登记制度,对每批原料进行登记,包括原料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
(3)对不合格原料进行处理,如退货、索赔等。
3.原料存储(1)建立原料存储标准,对原料进行分类、标识,严格遵守原料存储要求,如防潮、防尘、防火等。
(2)确保原料存储环境干燥、通风,定期清理、检查原料库存。
(3)建立原料库存管理制度,定期盘点原料库存,确保库存准确性。
4.原料调配(1)原料调配应根据生产计划和配方要求进行,确保原料配比准确。
(2)对原料进行称量、混合等操作,确保原料比例正确。
(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原料调配过程中不发生误操作。
5.原料使用(1)制定原料使用标准、流程,对原料进行使用前的检查和确认。
(2)严格遵守配方要求,避免操作人员随意更改原料使用比例。
(3)定期对原料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分析,及时调整原料使用方案。
6.原料跟踪(1)建立原料跟踪制度,企业应当能够追溯到原料的来源、采购记录等信息。
(2)对每批原料进行标识和记录,建立原料信息数据库,确保原料来源可追溯。
7.原料质量管理(1)建立原料质量评估制度,对供应商进行质量考核,保证原料质量符合要求。
(2)建立原料质量检验标准,对每批原料进行检验,确保原料质量稳定。
原材料质量管理制度
原材料质量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食堂食品质量和员工的健康安全,特制定本制度,用于规范食堂的原材料质量管理。
二、原材料采购1. 原材料采购必须在经过卫生许可的供应商处购买,禁止采购来路不明或无健康证的食品原材料。
2. 原材料必须具备完整的商品标签,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并且未过期。
3. 食堂负责人要建立原材料供应商档案,记录供应商信息、卫生许可证信息等,并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审核。
4. 原材料进货后要进行验收,检查原材料的外观、气味、质地等,确保无变质、霉变、异味等情况。
5. 对进货的原材料进行留样,标明留样日期、品名、供应商等信息,并妥善保存。
三、原材料存储1. 原材料要按照不同种类进行分类存放,在库房内整齐摆放,并采取先进先出的原则,确保及时使用新进货的原材料。
2. 原材料库房要定期清理和消毒,保持清洁卫生。
严禁将易腐烂的原材料与其他食品混放。
3. 原材料的储存温度要符合要求,冷藏品和冷冻品要存放在指定的冷藏室或冷冻室中,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变质。
4. 对于过期或变质的原材料,要及时予以处理,不能使用于食品制作。
四、原材料处理1. 烹饪食品时,要严格按照菜谱和操作规程进行,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材料不得使用。
2. 对于容易受污染的原材料,如蔬菜、水果等,要进行充分的清洗和消毒处理,确保食品安全。
3. 炊具、刀具等工具要定期清洗、消毒,并妥善保管,防止交叉污染。
4. 原材料加工过程中要注意卫生和防护,操作人员要保持清洁,并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
五、质量检验1. 食堂要建立原材料质量检验记录,对原材料进行检验,记录检验结果和处理情况。
2. 对于有质量问题的原材料,要立即停止使用,并追溯其流向,确保不会对食品质量造成影响。
3. 配料要按照比例准确称量,确保原材料使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 原材料质量检验结果要及时通报相关人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六、附则本制度由食堂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执行,并定期进行审查和更新,以确保原材料质量管理的有效实施。
原料检验管理制度
原料检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原料的质量管控,保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原料检验的生产和经营单位。
第三条原料检验是指对进入企业的原料进行检验和鉴定,确保原料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企业要求,并据此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
第四条制度内容包括原料检验的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工作程序、检验依据等。
第五条原料检验应遵循客观、公正、科学、权威的原则,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第二章原料检验的组织机构第六条企业应建立原料检验部门,配备专业检验人员,并明确检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第七条原料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定期接受培训,保持专业能力。
第八条原料检验部门由部门负责人、技术人员、检验员等组成,各岗位之间应明确分工,协同配合。
第九条原料检验部门负责制定原料检验计划、检验标准、检验方法,确保检验工作的进行。
第十条原料检验部门应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对原料检验记录、结果进行保存和归档,确保可追溯性。
第三章原料检验的职责和权限第十一条原料检验部门负责对进入企业的原料进行检验,核实原料质量和标准符合要求。
第十二条原料检验部门有权拒收不合格原料,并提出整改要求,保障生产质量和产品安全。
第十三条原料检验部门有义务向相关部门等提供检验报告和意见,维护企业利益。
第十四条原料检验人员应履行职责,严格按照检验程序和标准进行检验工作,并保守检验结果。
第四章原料检验的工作程序第十五条厎料检验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接样 - 制样 - 样品检验 - 备案登记 - 制发检验报告。
第十六条接样环节:原料检验员接收原料样品,并填写样品接收登记表,确保原料来源真实可靠。
第十七条制样环节:原料检验员进行样品制备,按照检验要求选取适当的检测方法和标准进行检验。
第十八条样品检验环节:原料检验员对样品进行检验、分析,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第十九条备案登记环节:原料检验员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样品检验报告中,并备案登记。
第二十条制发检验报告环节:原料检验员制作检验报告并发放给相关部门,提出检验意见和建议。
原材料质量管理中的质量监控与报告
原材料质量管理中的质量监控与报告在现代制造业中,原材料质量是产品质量的基础,对于企业的竞争力和声誉至关重要。
因此,原材料质量管理中的质量监控和报告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原材料质量管理中的质量监控与报告的相关内容,以期为企业提升原材料管理水平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一、质量监控1.检验环节在原材料进货时,企业应建立健全的检验制度,对每一批原材料进行必要的检验。
检验项目应包括外观、尺寸、化学成分、材质等,确保原材料符合企业的质量要求。
此外,应建立原材料供应商的评估制度,对优质供应商给予相应奖励,对质量存在问题的供应商及时采取措施纠正。
2.过程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对原材料的过程控制,确保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通过建立流程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并解决生产中的问题,避免次品的产生。
3.数据分析通过对原材料的质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时了解原材料的质量状况。
可以借助信息化系统,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分析,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企业可以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原材料的采购策略,确保原材料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二、质量报告1.报告内容质量报告应包括原材料的进货、检验、存储、使用等各个环节的情况。
报告内容应准确、全面,反映原材料质量管理的实际情况。
同时,报告中还应提供原材料的质量指标、质量问题和处理情况等内容,为质量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报告形式质量报告可以采用书面报告、电子报告等形式,可以定期报告、异常报告等不同类型。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报告形式,确保报告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此外,还可以建立报告的传阅和审批流程,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报告效果质量报告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原材料质量管理水平,提升产品质量。
企业应根据报告结果,及时调整自身管理策略和措施,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原材料质量的持续改进。
综上所述,原材料质量管理中的质量监控与报告是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饲料长期库存原料监控制度和记录
饲料长期库存原料监控制度和记录(四)长期库存原料质量监控制度1.目的为强化对原料质量的监督,确保产品品质和稳定,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适用于库存原料、生产过程所需的库存原料的质量监控。
3.责任原料品管员、库管员负责库存原料的质量检查监控。
具体条款规定4.1.库存原料质量监控内容4.1.1长期库存监控的内容为外观指标、保质截止日期、水分、粗蛋白质、酸价、卫生指标等。
4.1.1.1原料品管员定期对所有库存时间超过30天(5-9月为20天)的原料每周进行外观质量检查。
外观指标主要包括原料的颜色、气味、结块、温度、雨淋、保质期、虫蛀、鼠害、霉变等现象。
4.1.1.2临近保质期的大宗原料每周除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外还需监控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检测项目:蛋白类原料主要检测水分、粗蛋白质及卫生指标;能量原料主要检测卫生指标。
4.1.1.3筒仓内玉米。
每周生产时从车间待粉碎仓顶溜管处取样进行检查,观察项为原料的色泽、气味、温度、虫蛀、霉变等现象。
必要时检测水分。
4.1.1.4氨基酸类原料。
每周随机抽检库存原料进行检查,观察项为:感官质量、是否结块、温度是否异常、保质截止日期、有无破包等现象。
4.1.1.5热敏性类原料。
根据季节变化11月份至次年3月份每3天,4月份至10月份每天高温时检查阴凉库内温度情况,仓库气温超过20°C时,开启空调降温,填写《温度监控记录》。
每周随机抽检库存原料进行检查,观察项为:感官质量、是否结块、温度是否异常、保质截止日期、有无破包等现象。
4.1.1.6鱼粉。
需对库存鱼粉进行重点质量监控。
观察项为:垛位温度是否异常、保质截止日期、结块等。
4.1.1.7其他原料。
观察项为:感官质量、是否结块、温度是否异常、保质截止日期、有无破包等现象。
4.1.1.8油脂:检测酸价、气味,在酸价升高的趋势下,可在油脂中加适量的抗氧化剂,并尽快使用。
4.2异常情况界定原料发生明显的发热、霉变、气味异常、虫蛀、变色、结块等现象时,由品管部门组织技术部门进行评估。
饲料厂长期库存原料质量监控制度
饲料厂长期库存原材料质量监掌控度1. 引言为了保证饲料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质量,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牢靠性,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饲料厂长期库存原材料质量监掌控度订立了长期库存原材料的质量监控方法和要求,以确保饲料生产的原材料质量稳定牢靠。
2. 目的和适用范围2.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长期库存原材料质量监掌控度,降低饲料生产中的质量风险,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牢靠性。
2.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部长期库存原材料的质量监控工作,包括采购、仓储和使用环节。
3. 原材料质量监控流程3.1 采购环节•采购员在选购原材料时需依据质量要求和标准进行选择,并与供应商签订合同。
•采购员在采购原材料时,需向供应商索取原材料质量证明和检验报告,并进行质量验收。
•采购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对供应商进行抽查,以确保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要求。
3.2 仓储环节•库存管理人员应依照规定对原材料进行分类、编码和标识,并建立相应的档案。
•库存管理人员应订立合理的储存方法和条件,确保原材料的质量不受损害。
•库存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库存盘点,确保原材料库存数量和质量的精准性。
3.3 使用环节•生产部门应依照生产计划和工艺要求,适时调取库存中的原材料。
•生产部门在使用原材料前,应对其进行检验,确保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
•如发觉原材料不符合质量要求,应适时通知采购部门和供应商,并记录相关信息。
4. 原材料质量监控方法4.1 采样和检验•采购员在采购原材料时应按规定进行抽样。
•采购部门应将采样样品送往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
•检验部门应依据相关标准和方法进行检验,并编制检验报告。
4.2 质量掌控指标•饲料厂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掌控指标体系。
•质量掌控指标应包括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等,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
4.3 数据分析和报告•对原材料质量监控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发觉质量问题进行跟踪和整改。
•定期编制质量监控报告,汇总原材料质量情况和问题,上报给相关部门和领导。
食品原料采购中的食品原材料质量监控方法
食品原料采购中的食品原材料质量监控方法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食品原料的质量则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基础。
食品原料采购中的食品原材料质量监控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食品原料质量监控方法,包括供应商审核、采样检测和合同管理。
1. 供应商审核供应商审核是食品原料质量监控的第一步。
合理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对于确保食品原料的质量至关重要。
在供应商审核中,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注重供应商的资质和认证情况。
合格的供应商应该具备相关的食品质量管理认证,如ISO9001和HACCP认证等。
- 了解供应商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条件。
供应商的生产工艺应符合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标准,并且有良好的生产环境与设施。
- 考察供应商的管理制度和人员素质。
供应商应具备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
- 考查供应商的产品质量记录和投诉处理情况。
通过查阅供应商的产品质量记录和了解其投诉处理情况,可以评估供应商的整体质量水平。
2. 采样检测采样检测是食品原料质量监控的核心环节之一。
通过对采购的食品原料进行抽样检测,可以确保其符合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
以下是常用的采样检测方法:- 随机抽样。
在食品原料到货时,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进行检测,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 抽取多个样品。
对大批量到货的食品原料,可分别从不同批次、不同供应商等方面抽取多个样品进行检测,以覆盖不同来源的风险。
- 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
根据采购的食品原料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如重金属检测、微生物检测、农药残留检测等。
- 委托可靠的检验机构进行检测。
选择具有资质认证、信誉良好的检验机构进行食品原料的采样检测,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3. 合同管理合同管理是食品原料质量监控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合同的规定,可以明确双方的权责,确保供应商按照要求提供优质的食品原材料。
以下是一些合同管理的要点:- 明确食品原料的质量要求。
在合同中明确规定食品原料的质量指标、标准和检测方法,确保供应商按照要求提供符合标准的食品原材料。
原料质量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公司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保障消费者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原料采购、验收、储存、使用等环节的质量管理。
第三条原料质量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合规: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原料来源合法,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二)质量第一:将质量放在首位,严格控制原料质量,确保产品安全、健康、美味。
(三)预防为主:加强源头控制,预防原料质量问题发生。
(四)持续改进:不断完善原料质量管理措施,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第二章原料采购管理第四条原料采购应遵循以下程序:(一)采购计划:根据生产计划、库存情况、市场行情等因素,制定原料采购计划。
(二)供应商选择:选择具有合法经营资格、良好信誉、稳定供货能力的供应商。
(三)采购合同: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原料质量标准、数量、价格、交货期限等条款。
(四)采购审批:采购计划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五条供应商资质要求:(一)具有合法营业执照,经营范围符合公司要求。
(二)具备良好的商业信誉,无不良记录。
(三)拥有完善的原料质量管理体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四)具备稳定的原料供应能力,能够满足公司生产需求。
第三章原料验收管理第六条原料验收应遵循以下程序:(一)验收准备: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熟悉原料质量标准。
(二)验收标准: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公司内部标准及合同约定,制定验收标准。
(三)验收过程:严格按照验收标准进行感官检查、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等。
(四)验收记录:详细记录验收结果,包括原料名称、规格、数量、检验结果等。
第七条验收不合格原料处理:(一)判定不合格:根据验收结果,判定原料是否合格。
(二)原因分析:分析不合格原因,查找问题根源。
(三)责任追究:根据责任归属,追究相关责任。
(四)改进措施:制定改进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原料药生产过程质量监督操作规程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质量保证处分管质量员、驻车间质量员以及车间工段、班组质量员生产过程质量监督的频次、监督内容和相关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质量保证处分管质量员、驻车间质量员以及车间工段、班组质量员对各品种生产过程质量的监督工作。
2引用标准ICH Q7a 2001年8月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2008年12月新版GMP(2010年修订) 2011年3月3 职责3.1 分管车间质量员负责分管生产单位质量监督工作的抽查、药品生产过程的监督性抽查及生产过程的确认工作。
3.2 驻车间质量员负责对每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形成监督记录;负责批生产记录的汇总审核。
3.3 工段质量员负责本工段产品的全过程质量监督检查及质量记录的复查,并形成监督记录。
3.4 中控质量员负责原辅包材、中间体、成品质量的检测把关,形成相关记录。
3.5 班组质量员负责本班组生产过程的质量监督检查。
4 管理程序4.1 监督检查的内容见所附记录4.2监督频次4.2.1 分管质量员按照《XX车间生产过程质量监督记录》中相关监督内容每周至少抽查一次,并形成生产过程质量监督记录。
4.2.2 驻车间质量员按照《XX车间生产过程质量监督记录》中相关监督内容和工艺规程中规定的标准,对每个工序按批做好监督检查,每批至少一次。
4.2.3 工段质量员每日至少检查二次生产过程质量情况、工艺卫生执行情况,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及时纠正,并填写《XX车间工段生产过程质量监督记录》。
4.3 批生产记录的确认收集齐全,当日交驻车间质量员处。
4.3.2 整批生产结束后,驻车间质量员3个工作日内对批生产记录进行审核,合格后装订交分管质量员确认。
批记录审核内容至少包括:应填写内容和页数是否齐全;数据是否符合生产指令和工艺质量控制要求;中间体检验报告是否齐全;记录更改是否符合更改要求;物料平衡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进行异常情况分析;书写是否工整、清晰,操作人、复核人是否签字。
长期库存原料质量监控制度
长期库存原料质量监控制度
1.目的:为保证长期库存原料质量储存期间的质量,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一致性,制定本制度。
2.人员职责:采购部门的仓库管理人员负责质量监控。
3.长期库存原料界定:存储超出原料保质区间三分之二时长的原料,或者未规定保质期但超过三年的原料,确定为长期库存原料。
仓库管理人员根据具体品种的原料种类、库存时间、保质期、气候变化等因素建立长期库存原料质量监控制度,填写并保存监控记录。
4.监控:对长期库存原料,仓库管理人员每月检查一次。
检查内容包括:外观、颜色、气味、手感等感官指标是否正常,是否有变色、结块、发粘、异味、霉变、受潮等异常情况,必要时送质检中心检验。
具体品种的检查检验项目应根据其质量标准中易变指标确定。
5.卫生指标超标或物理性质发生严重变化的,确认为异常情况。
发现异常情况,仓储管理员应立即报告质量管理部门,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根据情况作出销毁、退货、降级使用等处理措施,并填写长期库存原料质量监控记录。
见附表1。
6.记录要求:应使用能长久保持字迹的书写工具,字体工整,清晰易辩,不可涂改;如需更改可用单短线或双短线划去错误部分,在旁边书写正确内容,并签字。
长期库存原料质量监控记录。
原材料的监控制度
原材料的监控制度背景原材料的质量对于企业产品质量的影响十分重要。
为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企业的要求,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监控制度。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介绍原材料监控制度的组成和实施步骤,以确保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原材料质量问题,并提供高质量的产品给客户。
组成1. 制度目标:明确原材料监控的目标,包括保证原材料质量和降低质量风险。
2. 质量标准:制定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检测指标,确保原材料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3. 供应商评估: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对原材料供应商进行质量评估和选择,确保供应商能够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材料。
4. 采购流程:规定原材料的采购流程,包括采购计划、采购合同签订、货物验收等环节,确保原材料的合规性和质量。
5. 样品管理:建立样品管理制度,定期检测原材料质量,并保留样品作为证据。
6. 不合格品处理:明确不合格原材料的处理程序,包括退货、追溯、整改等措施,确保不合格品不流入生产环节。
7. 监测与纠正:建立原材料的监测和纠正机制,包括定期抽检、异常处理和改进措施,确保原材料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实施步骤1. 制定原材料监控制度的目标和细则。
2. 在企业内部宣传和培训相关人员,确保大家理解并遵守该制度。
3. 与供应商进行沟通,明确对原材料的要求和质量标准,签订合同。
4. 建立原材料的档案,并定期进行质量检测和样品保留。
5. 对采购流程进行监控,确保流程的规范和质量的控制。
6. 不合格品的处理需要按照制度中的规定进行。
7. 定期对原材料进行质量监测和改进。
结论建立原材料的监控制度对于企业提供高质量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明确目标和采取相应步骤,企业可以有效地控制原材料的质量,降低质量风险,并提升客户满意度。
原料控制制度
原料控制制度一、原料采购管理1. 供应商选择:- 幼儿园应选择正规渠道和具备合法资质的供应商进行原料采购,如具有食品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等有效证件的供应商。
- 优先与定点供货方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签订食品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食品安全责任和义务。
2. 采购验收:- 原料到货后,必须进行严格的收货验收,检查原料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包装是否完好无损,以及是否有异味、腐烂、霉变等问题。
- 验收过程中,应仔细核对供货方的相关证件和产品的合格证明,确保原料符合健康标准。
二、原料储存管理1. 环境控制:- 原料储存环境应防潮、防尘、防虫,并保持通风、干燥。
库房内温度应适宜,避免温度过高或受潮导致原料变质。
- 储存区域应定期清洁打扫,保持卫生整洁。
2. 分类存放:- 原料应按照分类、分层、分区的原则进行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特别是生熟原料要分开存放,避免生熟相互污染。
- 库存物资应标明品名、规格、进货批次、数量、日期等信息,并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发放和使用。
3.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原料的质量和数量,及时处理过期或变质的原料。
对于库存量不足的原料,应提前报告后勤部门并由采购人员进行采购。
三、原料使用管理1. 使用前检查:- 在使用原料前,必须检查其品质和保质期,如有问题禁止使用。
- 使用原料时应按照食谱和食品加工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确保食品安全。
2. 操作规范:- 加工人员在加工前应洗净手部,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并避免留长指甲、涂指甲油等行为。
- 盛放或加工制作不同类型食品原料的刀、砧板、盆、桶等工用具和容器应分开使用,并有明显区分标识。
3. 记录管理:- 做好原料使用记录,包括原料名称、批号、生产日期、使用日期等信息,以便追溯和管理。
四、监督管理1. 设立监控岗位:- 幼儿园应设立食品安全监控岗位,对原料采购、收货、储存、使用等环节进行监督和检查。
2. 培训与教育:- 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024年原料库管理制度(二篇)
2024年原料库管理制度为了规范本公司原料的入出库管理制度,加强材料物资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特制定仓库管理员的工作岗位职责。
一、岗位职责1.仓管员必须遵纪守法,尽心尽责,热爱本职工作,有良好的心态、有高度的责任感。
2.负责公司的原材料的统计、入库、记账、整理、发放等管理工作。
3.原料仓库随时保持清洁整齐、干燥、防火、防高温、防潮、防鼠、防尘、防虫、通风良好。
每天上班时和下班前必须对仓库各巡检一次,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主管领导处理。
4.材料物资必须分类存放,标识清楚,摆放整齐,便于管理和搬运。
5.无业务需要,仓库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进入库区人员,禁止吸烟,禁止打闹,禁止大声喧哗。
6.为了保证生产原料供应,仓管员每天必须查看物资的库存数量,库存数量不足的及时申报采购计划单,经总经理批准后交物料部采购。
7.购进材料物资,仓管员必须向供应商索要生产许可证复印件及检验报告,同时经物资质检员检验合格的方可入库。
若无上述材料,没有经质检员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拒绝收料。
8.经质检合格的材料物资入库时,仓管员必须核对入库材料的名称、数量、规格。
核对无误并由主管确认单价后,开具“材料物资验收入库单”,入库单一式三联,第一联:存根联,仓库入账用;第二联:收货联,交送货供应商确认收货,供应商开具发票时连同结算联附后,到财务核对确认无误,方可付款;第三联:统计联,及时交财务登记台账。
9.仓管员不得多开虚开材料物资验收入库单,不得以次充好验收入库。
如若发现,以材料物资验收入库单金额2倍以上罚款。
10.对已变质或过期的材料不准出库,由仓管员列出清单,提出报废申请,经检验员检验后确实不可用的,由主管领导批准,及时作报废处理。
11.材料领用,由生产部门主管填写“材料请领单”一式三联注明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用途,并签字认可后,交由领料人员领取材料,领料人签字确认,发货时认真核对数量,杜绝多发、少发、错发、漏发。
材料物资出库时一般遵循先进先出原则。
进厂原料监控管理制度
进厂原料监控管理制度进厂原料监控管理制度为了加强进厂原料管理,防止在过磅环节出现漏洞、过完重磅后放水,提高取样代表性、检测准确性等,特制定本管理办法:一、过磅1.重车上磅后,过磅员必须做到三确认:一是确认称重车辆的轮胎是否全部在磅上,防止部分压在磅外,不完全上磅,以减少毛重或皮重;二是确认前后过磅车辆是否完全下磅,防止前面的车辆一部分不下磅,或者后面车辆前轮一部分刚刚压磅边,以增加毛重或皮重数量,即两个车辆同时上磅。
三是确认司机和乘车人员是否下车,防止司机或乘车人员没有下磅,故意造成货物虚增。
2. 必须等过磅车辆在磅上停稳后方可进行过磅操作,过磅过程中严禁进行仪表清零操作。
3.严禁使用手工置皮。
4.发现物料有淌水现象的,严禁过磅。
5.如果过磅人员不能严格执行管理规定,每次罚款50~200元;过磅员与司机互串通,有弄虚作假行为的.,立即辞退。
二、过完重磅后的监控措施1.由过磅人员和门卫告知驾驶员,过完重磅后严禁有任何形势的放水行为,否则每车物料扣除重要10吨,并罚款2000元。
2.行政办不定期在过磅房到大门口的路上巡查,门卫监控好门内外路段,生产部监控好厂区内路段,发现放水行为,立即汇报,有知情不报者每次罚款50元。
3.门卫监控好大门口内外可视范围内,发现驾驶员放水或者物料中淋水,立即通知过磅房和直管领导。
4.生产部负责监控好厂区内,发现驾驶员放水或者物料中淋水,立即通知过磅房和直管领导。
三、料场管理1. 由专职料场管理员负责料场管理,统一安排堆放。
2. 由专职料场管理员负责取样,除矿渣外,必须做到一车一样。
采用科学的方法取样,必须保证取样的代表性,每车物料的取样点不低于15个,重量不低于两公斤。
如果是三桥以上车辆,还必须用装载机推开取样。
3.认真检查车辆上是否有附着物(如:水、土、铁块等)、是否混有杂质、是否有放水行为。
4.验收、取样完毕,由料场管理员填写验收单给驾驶员,验收单作为结算依据,不得补签、漏签,认真填写好日期、车牌号、物资名称、供方名称。
原料查验管理制度
原料查验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证原料的质量和安全,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原料查验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原料的查验和管理,确保原料的合格性和稳定性。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原料的查验管理,包括但不限于食品原料、化工原料、医药原料等。
三、责任分工1. 企业主管领导企业主管领导应制定原料查验的总体方针和政策,并确保其落实到位。
2. 质量管理部门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原料查验管理制度和相关程序文件,协助制定查验标准和方法,监督原料查验的执行情况。
3. 原料采购部门原料采购部门负责原料的采购工作,应选用合格的供货商,并确保原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4. 生产部门生产部门应按照公司制定的原料查验流程和标准进行查验,并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料进行相关记录和追溯。
四、原料查验流程1. 原料采购原料采购部门应在选用供应商前对其进行认证评估,筛选出合格的供应商。
并确保采购的原料来源合法,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并对供货商的相关文件进行审核备案。
2. 原料验收原料验收应按照相关的验收标准和程序进行,对原料进行外观、气味、包装、标识等方面进行检验,确保原料的基本质量达标。
同时对原料的抽样进行化验分析,确定原料的成分和性质,以确保原料符合要求。
3. 原料登记通过验收后的合格原料,应在企业内部建立原料档案,并进行相应的登记和追溯,以备需要时进行相关溯源和追溯。
4. 原料储存合格的原料应按照相应的储存条件进行储存,同时应有相应的标识和记录,以防止原料的交叉污染和变质。
五、原料查验标准1. 外观检查对原料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颜色、形状、大小、表面是否有异常等。
2. 检测方法对原料的成分和性质进行检测,包括色度、纯度、含量、杂质等。
3. 包装检验对原料的包装是否完整、清晰、标识是否齐全等进行检查。
4. 标识审核对原料的标识是否准确、清晰、符合法律法规等进行审核。
六、原料查验记录1. 原料进货验收记录记录原料的进货数量、验收情况,包括检验的结果、抽样情况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料质量监控制度CG-ZD-24-2013.01
一、目的:
确保所有生产中使用的饲料原料符合质量要求。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饲料原料、单一饲料、饲料添加剂、药物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
三、内容:
1、原料储存前环境条件要求:
(1)库内、仓道保持地面清洁,不应有污染物、遗粮、漏粮等。
(2)保持仓库内地面干燥,不应有外来水带入,雨天需特别注意。
(3)天窗、气窗正常情况下关闭,玻璃完好,不应有鸟雀入库内。
(4)库房墙壁无鼠洞,采用防、捕、打的方法尽量减少鼠害。
2、原料的堆放要求:
(1)库房划成区块,原料分堆分区放置区块间间隔不应小于0.8米,原料堆与墙壁距离也应大于0.3米。
(2)根据原料使用频率,合理规划原料堆放的分布。
(3)外观相似的不同种原料,应相互远离堆放,以防混淆。
(4)两种原料同时进货,使用同一卸料口时,务必清理拖扫干净后,再卸另一种原料,以免混料。
(5)袋装原料必须铺设垫板才能堆放,且以小区域堆放为原则,各堆之间预留适当走道,以便检查原料状况。
3、、出入库管理:
(1)经检验合格的原料才能出入库。
(2)同质量的原料先进先用,同进的原料质量较差的先用。
4、原料质量监控:
仓管人员应经常巡视仓库,每半月填写一次《原料质量监控记录》,随时处理破损及变质问题。
巡视注意以下几点:
(1)每15天检测一次原料料堆温度,原料温度与室内温度之差在5℃以上时,即为异常征兆。
仓管员应及时报品管部研究处理,并改每天检测一次做记录,以掌握变动情形,倘有继续恶化趋势时,应立即呈报品管部经理,采取紧急应变措施。
(2)高温季节,保持日常通风,并注意原料储存期。
(3)阴雨或梅雨季节,检查有无返潮、渗漏水现象。
(4)巡视时感官检查,包括颜色、气味、水分、温度、质地、标签等方面。
(5)需要进行抽样检验的原料:
注:+化验频率高,□化验频率低,判定标准参考饲料原料质量接收标准
5、废料、抛洒物料的处理:
(1)废料发生时,可进行筛选,若能用的应快使用,不能用的应报告品管经理处理。
(2)每日应清扫仓库,对各种料堆散落在地的原料,若品质完好,应收起放于正在使用的原料货位,优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