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产业园区规划布局与发展前景分析-上书房信息咨询

合集下载

中国产业园区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产业园区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产业园区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园区在推动经济增长、培育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未来,中国产业园区的发展方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集聚创新资源,推动产业升级二、打造智慧型园区,提升产业竞争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的产业园区将致力于打造智慧型园区,通过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园区内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

通过提供智能化的服务和管理,提高园区的运营效率和企业的创新能力。

同时,园区将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电力供应、交通网络、通信设施等,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形成完整产业生态系统未来的产业园区将注重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形成从上游原材料供应到下游产品销售的完整产业生态系统。

园区将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合作,打破垄断和壁垒,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合作创新。

通过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提高整个产业链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四、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未来的产业园区将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建设中注重生态环保,避免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同时,园区将鼓励企业进行绿色生产和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节约利用和二氧化碳的减排。

通过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和环境认证体系建设,推动园区的绿色化、低碳化和可持续发展。

五、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未来的产业园区将加强与国际园区和国际企业的合作,吸引国际资本和技术,提升园区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举办国际性的展览和交流活动,加强与国际企业的合作和交流,促进园区企业的跨国合作和技术引进。

同时,园区将推动区域间的合作,建立跨区域的产业联盟和合作机制,形成更大的经济规模和竞争优势。

总之,未来中国产业园区的发展方向是创新驱动、智慧型、产业链协同、环境友好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通过着力打造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促进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加强国际合作,中国产业园区将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产业园区运营模式及发展趋势分析

产业园区运营模式及发展趋势分析

产业园区运营模式及发展趋势分析产业园区是指以为促进某一产业发展为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担负着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

产业园区能够有效地创造聚集力,通过共享资源、克服外部负效应,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从而有效地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

一、产业园定位产业园区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园区凭借着自身的发展需求和特色与城市整体发展布局紧密联系。

由于地区发展的区别和差异,认清园区发展方向和趋势是做好园区长远发展规划必不可少的一环。

产业定位的要充分考虑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区域分工协作等因素,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也是产业定位考虑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产业园区有不同的优势,产业园区要发挥比较优势,做好产业定位,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二、园区运营模式通过政府部门对园区的不同定位,园区会产生五种不同的运营模式,其中包括政府运营模式、投资运营模式、服务运营模式、土地盈利模式、产业运营模式。

1. 政府运营模式政府运营模式是指政府投资开发产业园区,园区通过对入驻企业提供税务代理、行政实物代理,并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同时政府部门也会给予园区一定的招商代理费用和税费优惠。

政府运营模式无法保证大型园区的长期运营,因此该模式适用于一些模式小、管理简单的产业园区。

2. 投资运营模式投资运营模式是指通过政府投资建设的产业园区,并通过房租、固定资产等作为合作资产,孵化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在企业获得成长后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或上市,实现租车增值并回收投资的模式。

投资运用模式对于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中短期较难得到回报。

3. 服务运营模式服务运营模式是指园区为入驻企业提供人才招聘、人才派遣、信息提供等软服务,强化园区与企业间的合作。

为园区内企业提供更佳的生存发展环境。

4. 土地盈利模式土地盈利模式指的是产业园区在进行初步开发后,通过控制大面积的土地,短期内提升土地价值,进行地产开发或转让。

2018-2023年中国产业地产行业市场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2018-2023年中国产业地产行业市场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2018-2023年中国产业地产行业市场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喵咪产业服务(微信公众号)1.2.1产业地产建设与GDP增长的相关性在当代中国,产业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从总体上说,产业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处于先导性、基础性、支柱产业的地位。

产业地产业的上述地位,决定了它在国民经济中,特别是在推动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居住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大的积极作用。

从一般意义上说,产业地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辨证关系。

从国民经济总体的角度考察,产业地产业是整个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但又不仅仅是局部与整体的简单关系,而是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的相关性。

一方面,国民经济的总体状况是产业地产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宏观基础,制约或带动产业地产业的发展程度;另一方面,产业地产业又是国民经济的新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其发展规模和速度也会制约或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和产业的协调。

如何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是产业地产业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关键,而且也是关系到宏观调控中能否实现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的重大问题。

1.2.2固定资产投资变动轨迹分析2017年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631684亿元,比上年增长7.2%,增速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

其中,国有控股投资232887亿元,增长10.1%;民间投资381510亿元,增长6.0%,比上年加快2.8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0.4%。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0892亿元,增长11.8%;第二产业投资235751亿元,增长3.2%,其中制造业投资193616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投资375040亿元,增长9.5%。

基础设施投资140005亿元,增长19.0%,比上年加快1.6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分别增长17.0%和8.6%,分别加快2.8和4.2个百分点;高耗能制造业投资比上年下降1.8%。

中国产业园区改造升级现状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

中国产业园区改造升级现状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

中国产业园区改造升级现状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 (2018~2023)前言产业园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通过行政或市场化等多种手段,划出一块区域,制定长期和短期发展规划和政策,建设和完善适于工业企业进驻和发展的各种环境,聚集大量企业或产业,使之成为产业集约化程度高、产业特色鲜明、集群优势明显、功能布局完整的现代化产业分工协作区和实施工业化的有效载体,包括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特色工业小区、技术示范区等。

随着全球工业化浪潮的推进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园区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且在我国各地呈现出日益蓬勃发展的态势,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特别是十九届三中全会有关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相关规定,使得如何科学规划并实现产业升级已经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以及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截至2016年底,我国共有国家级产业园区531家,包括219家经济技术开发区、145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167家其他各类国家级产业园区;省级产业园区1200家左右,市级产业园区数不胜数。

产业园区发展趋势:短期区域调整,长期升级转型。

(1)短期来看,产业转移的方向决定了我国中西部地区适合发展加工型园区,东部沿海适合发展研发型园区。

(2)长期来看,由于加工型园区盈利有限、高精尖产业比例不断提升,产业园区的发展趋势是加工型向研发型升级转型。

(3)事实证明,我国园区类上市公司所在园区产业以研发型为主流,且收入来源日渐多元化。

目录第一章产业园区改造升级发展环境分析 (12)第一节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12)一、中国GDP增长情况分析 (12)二、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13)三、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14)四、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5)五、全国居民收入增长分析 (16)六、居民消费价格变化分析 (17)七、对外贸易发展形势分析 (18)第二节产业园区改造升级政策环境分析 (19)一、土地资源相关政策分析 (19)(一)关于土地增值税清算有关问题的通知 (19)(二)国土资源部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力度 (20)二、《具备条件开发区向城市综合功能区转型的指导意见》 (22)三、《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 (23)四、《2017年国家级新区体制机制创新工作要点》 (24)第三节中国工业地产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5)一、中国工业地产行业态势分析 (25)(一)中国工业地产发展历程分析 (25)(二)中国工业园区单位产值分析 (26)(三)中国工业地产发展特点分析 (27)(四)中国工业地产兴起因素分析 (28)二、中国工业地产土地价格分析 (29)(一)中国工业用地价格走势分析 (29)(二)主要地区工业用地价格分析 (29)第二章中国产业园区发展状况分析 (31)第一节产业园区开发模式分析 (31)一、产业新城开发运营模式 (31)二、主体企业引导模式 (31)三、产业地产模式 (32)四、综合运作模式 (32)第二节园区地产运营模式分析 (33)一、土地营运商模式 (33)(一)模式基本情况 (33)(二)模式代表企业 (33)二、产业营运商模式 (33)(一)模式基本情况 (33)(二)模式代表企业 (33)三、主题开发商模式 (34)(一)模式基本情况 (34)(二)模式代表企业 (34)第三节产业园区运营管理分析 (34)一、产业园区收益来源分析 (34)二、产业园区建设关联群体分析 (36)三、产业园区服务平台建设分析 (37)四、中国产业园区竞争现状分析 (38)第四节产业园区发展状况分析 (39)一、产业园区发展历程 (39)二、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40)三、产业园区数量规模 (40)四、产业园区的空置率 (41)第五节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发展分析 (41)一、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数量 (41)二、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情况 (42)(一)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 (42)(二)开发区工业增加值情况 (42)(三)开发区工业总产值情况 (43)三、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分布 (43)四、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情况 (44)第六节产业园区存在的问题分析 (44)一、产业园区供给过剩与园区招商难 (44)二、园区产业结构同质化与产业特色不明显 (45)三、同区域同类型产业园区过于集中 (45)第三章中国产业园区改造升级分析 (46)第一节产业园区改造升级的必要性 (46)一、后产业园区时代到来 (46)二、园区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46)三、产城融合是必然趋势 (47)第二节产业园区主要上市企业分析 (48)一、园区主要上市企业产业类型分析 (48)二、园区主要上市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49)第三节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成效 (50)一、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成效 (50)二、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重点 (51)第四节产业园区短期改造升级分析 (53)一、中西部适合发展加工型园区 (53)二、东部适合发展研发型园区 (54)三、不同产业园区类型改造驱动要素 (54)(一)劳动密集型产业 (54)(二)能源密集型产业 (54)(三)资本密集型产业 (55)(四)技术密集型产业 (55)(五)创新研发型产业 (55)第五节产业园区长期改造升级分析 (56)一、产业园区长期改造升级趋势 (56)二、产业园区长期改造主要盈利点 (56)第六节产业园区改造升级实施路径分析 (57)一、产业园区定位转变 (57)二、产业园区方向选择 (57)三、产业园区产城融合 (59)四、产业园区科技创新 (59)五、产业园区社会化开发模式 (59)六、园区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 (60)七、园区间竞争着力点转换 (60)八、产业园区服务升级主要手段 (61)第四章“十三五”时期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发展路径分析 (63)第一节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发展路径分析 (63)一、开发主体市场化 (63)二、产业定位精准化 (63)三、要素配置软性化 (64)四、产业发展生态化 (64)五、园区产品迭代化 (65)六、基础配套社区化 (65)七、园区服务中介化 (66)八、园区政策个性化 (66)九、招商体系专业化 (66)十、盈利模式多元化 (67)十一、融资渠道结构化 (67)十二、园区竞争平台化 (68)十三、投资参与跨界化 (68)十四、产业园区虚拟化 (69)第二节产业园区转型升级行动实施方案 (69)一、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服务需求领域 (69)二、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支撑服务 (71)三、产业园区动态综合诊断评级 (71)第三节温州智创小镇产业园区转型升级路径案例 (71)一、特色小镇引领下的产业园区转型升级路径 (71)二、智创小镇产业园区转型升级路径 (74)(一)产业重构:从传统制造转向智慧创造 (74)(二)功能植入:单一功能转向复合功能 (75)(三)空间重塑:基于产业—空间耦合的空间格局优化 (75)(四)环境修复:强调生态性与文化性并重 (76)(五)文化再造:强调多元文化的融合 (76)(六)保障措施:确保小镇建设可持续性 (77)第五章产业园区改造升级PPP模式分析 (78)第一节中国产业园区运营模式 (78)一、产业园区传统运营模式 (78)二、产业园区PPP运营模式 (78)第二节园区开发类PPP项目情况 (78)一、园区开发类PPP项目概况 (78)二、园区开发类PPP项目分布区域 (79)三、园区开发类PPP项目发起类型 (79)四、园区开发类PPP项目实施阶段 (79)五、园区开发类PPP项目合作期限 (79)六、园区开发类PPP项目发起时间 (80)七、园区开发类PPP项目运作类型 (80)八、园区开发类PPP项目回报机制 (80)九、园区开发类PPP项目金额情况 (80)第三节进行PPP模式操作社会资本方需要的能力 (81)第四节产业园区应用PPP模式的难点分析 (82)第六章中国产业园区产城融合形势分析 (83)第一节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形势 (83)一、中国城镇化发展现状 (83)二、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 (83)三、未来绿色城市建设重点 (84)四、产城融合托举新型城镇化 (85)第二节产业园区产城融合政策形势 (86)一、产城融合主要原则 (86)二、产城融合主要目标 (87)三、产城融合主要任务 (87)四、产城融合示范区申报 (88)第三节“产城融合”模式、作用及实施路径 (89)一、产城融合的实现模式 (89)(一)新旧城市建设改造型 (89)(二)工业园区补充功能型 (89)(三)中心城镇“提档升级”型 (89)(四)域内城市合作共建型 (90)二、产城融合的主要作用 (90)(一)实现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 (90)(二)实现资源配置的高效方式 (91)(三)实现改善民生的合理手段 (91)(四)实现创新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91)三、产城融合的实施路径 (92)(一)制订科学规划实现融合发展 (92)(二)提升配套功能完善融合保障 (92)(三)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动力 (93)(四)坚持改革创新服务融合之本 (93)第四节产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态势 (93)一、大丰工业园区产城融合 (93)二、平原示范区产城融合 (94)三、南漳经济开发区产城融合 (95)四、东莞八大战略性产城融合区 (97)五、玉林申报“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 (98)第七章传统产业园区向产业新城转型分析 (99)第一节南海高新园区转型案例分析(工业园转型) (99)一、南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战略规划 (99)(一)南海高新区发展模式及目标 (99)(二)南海高新区重点发展产业 (100)(三)南海高新区创新型园区建设 (106)(四)南海高新区智慧新城建设 (114)二、南海高新园区发展状况分析 (119)(一)南海高新园区基本情况 (119)(二)南海高新园区发展现状 (120)(三)南海高新园区战略定位 (121)三、高度城市化地区园区发展趋势 (122)(一)镇区园区化趋势分析 (122)(二)园区离散化趋势分析 (122)(三)园区升级化趋势分析 (123)(四)园区城区化趋势分析 (123)四、产业园区向产业新城转型规划策略 (124)(一)产业园区向产业新城发展趋势 (124)(二)产业新城目标与定位分析 (124)(三)产业新城发展策略分析 (124)第二节日照市北经济开发区转型案例分析(开发区转型) (127)一、开发区向产业新城转型的一般规律 (127)二、日照市北经济开发区发展优势 (128)三、日照市北经济开发区主要问题 (128)(一)产业结构问题分析 (128)(二)城市建设问题分析 (129)(三)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129)四、市北开发区发展定位与目标 (130)五、开发区向产业新城转型规划策略 (131)(一)开发区规划功能结构 (131)(二)开发区产业空间布局 (131)(三)开发区用地功能布局 (131)(四)开发区分期建设指引 (132)第三节传统产业园区向产业新城转型经验借鉴 (133)一、南海高新园区转型经验分析 (133)二、日照市北经济开发区转型经验分析 (133)第八章中国互联网+产业园区发展分析 (134)第一节互联网+产业园区发展态势 (134)一、“互联网+”开启产业园区升级新纪元 (134)二、河北首家互联网产业园示范基地 (135)三、东莞打造全国首个互联网+服务综合体 (137)四、北部新区互联网产业园成为“创客之城” (137)五、互联网+产城融合:产业园区全面升级4.0 (138)第二节互联网+科技园区发展特点 (139)一、资产形态:从有形到无形 (139)二、产业境遇:从稀缺到充裕 (139)三、产业发展:从离散到整合 (140)四、市场范围:从小众到大众 (140)五、发展模式:从重增长到重发展 (141)第三节互联网+产业园区新运营模式典型特色园区 (142)一、光谷联合:空间+创投 (142)二、天安数码:智慧园区 (142)三、华夏幸福:服务+孵化 (142)四、东湖高新:企业合作 (143)五、杭州城投:布局区块链 (143)第九章2018-2023年中国产业园区改造升级趋势及策略分析 (144)第一节2018-2023年中国产业园区改造升级趋势分析 (144)一、国企改革为园区开发注入新动力 (144)二、科技体制改革助力园区开发转型 (145)三、未来园区区域分化或将继续扩大 (145)第二节2018-2023年中国产业园区改造升级前景及机会分析 (146)一、产业园区改造升级前景分析 (146)二、产业园区改造升级机会分析 (146)第三节2018-2023年中国产业园区改造升级风险分析 (147)一、经营风险分析 (147)二、市场风险分析 (147)三、行业风险分析 (148)四、建设成本风险 (148)五、政策风险分析 (148)第四节2018-2023年中国产业园区改造升级策略分析 (149)一、产业园区发展要专业化 (149)二、产业园区发展要国际化 (149)三、产业园区要市场化运作 (149)四、坚持新型工业和精细化 (149)五、推动园区企业创新发展 (150)第十章2018-2023年中国产业园区改造升级投融资模式及策略分析 (151)第一节2018-2023年中国产业园区改造升级投融资模式分析 (151)一、产业园区融资需求分析 (151)二、产业园区融资现状分析 (152)(一)常见投融资模式分析 (152)1、BOT及其变种 (152)2、BT融资模式 (153)3、ABS融资模式 (155)4、TOT融资模式 (156)5、PPP项目融资模式 (157)(二)园区企业融资方式分析 (157)1、依靠政府特殊支持融资 (157)2、通过银行贷款融资 (157)3、社会资金 (157)(三)园区项目融资方式分析 (158)1、特许经营 (158)2、公私合营 (158)3、施工承包商垫资 (158)4、使用者预付费 (158)三、产业园区多元化融资分析 (159)第二节2018-2023年中国产业园区改造升级的融资对策建议 (159)一、适当增加融资规模 (159)二、降低资金使用成本 (160)三、拓宽园区融资渠道 (160)图表目录图表1 2012-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趋势图 (12)图表2 2015-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构成 (13)图表3 2012-2017年中国全部工业增加值变化趋势图 (14)图表4 2012-2017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变化趋势图 (15)图表5 2012-2017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变化趋势图 (16)图表 6 2012-2017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趋势图 (17)图表7 2012-2017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变化趋势图 (18)图表8 《关于加强土地增值税征管工作的通知》的主要内容 (19)图表9 房地产用地调控政策要点及主要内容 (20)图表10 中国工业地产发展历程 (26)图表11 部分工业园区单位产值比较 (27)图表12 2012-2017年中国工业地价变化趋势图 (29)图表13 2017年中国三大重点区域工业地价水平对比情况 (30)图表14 产业园区盈利模式类型 (35)图表15 2013-2017年中国国家级产业园区数量变化趋势图 (41)图表16 2012-2017年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数量情况 (42)图表17 2012-2017年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情况. 42 图表18 2012-2017年中国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增加值情况 (43)图表19 2017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总产值分区域情况 (44)图表20 2017年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出口情况 (44)图表21 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前五强主导产业一览表 (45)图表22 中国园区上市公司所在园区产业类型一览表 (48)图表23 中国园区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一览表 (49)图表24 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已初步取得的经验一览表 (50)图表25 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议重点探索的示范领域一览表 .. 51 图表26 劳动密集型产业改造的驱动要素一览表 (54)图表27 能源密集型产业改造的驱动要素一览表 (54)图表28 资本密集型产业改造的驱动要素一览表 (55)图表29 技术密集型产业改造的驱动要素一览表 (55)图表30 创新研发型产业改造的驱动要素一览表 (55)图表31 产业园区主要盈利点一览表 (56)图表32 园区产业选择新方向 (58)图表33 不同阶段企业投融资方式汇总 (61)图表34 产业园区开发模式对比情况 (63)图表35 园区产业发展十二要素模型 (64)图表36 产业园区结构化融资方式示例 (68)图表37 温州特色小镇引领下产业园区转型升级路径框架图 (73)图表38 2012-2017年中国城镇化率变化趋势图 (83)图表39 绿色城市建设重点一览表 (84)图表40 BOT融资模式运作结构 (153)图表41 BOT融资模式、BOOT融资模式与BOO融资模式的比较.. 153 图表42 ABS融资模式运作流程图 (156)中商产业研究院简介中商产业研究院是商情数据(股票代码:838497)下辖的专业产业咨询智库,总部位于深圳,在北京、上海、贵州、山东、河南、广西、安徽、香港等地均设有分支机构。

2018房地产投资趋势分析-上书房信息咨询

2018房地产投资趋势分析-上书房信息咨询

2018房地产投资趋势分析一、城镇化对我国房地产投资仍有支撑城镇化和老龄化是决定房地产投资中长期趋势的两大关键变量。

目前我国城镇化率为58%(按照常住人口计算),仍处于人口和产业的快速集聚时期,这势必对房地产投资形成支撑。

纵观国际经验,当城镇化率超过30%低于70%时,农村人口往往会加速流入城市,城市非农产业迅猛发展,产业集聚效应突出,城市规模的日益壮大对人口流动愈发具有吸引力。

此时房地产市场需求旺盛,房地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处于不断上升阶段。

根据联合国预测,我国城镇化率要到2030年左右才会达到70%的“去城镇化”阶段,那时房地产投资才会失去城镇化进程的支撑。

此外,如果考虑到我国城镇户籍人口的比重远低于常住人口,那么事实上我们进入“去城镇化”阶段可能还需要更长时间。

二、老龄化对我国房地产投资形成掣肘我国快速老龄化(及少子化)进程正对房地产投资形成掣肘。

人口结构对房地产投资的负面影响体现在置业人口(20-50岁)在总人口中占比的下降。

中日数据都表明,置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与房地产投资占GDP比重的走势大致趋同。

当前我国的人口结构与日本上世纪70年代十分相似,其对房地产投资的掣肘效应也已经体现。

上书房信息咨询市场调研中心致力于市场调查研究十余年之久,拥有一流的专业调研执行团队,已累计为500余家各类客户提供了研究咨询、调研执行、数据分析等专业信息服务,赢得了广大客户的认可和支持。

三、当城镇化遭遇老龄化,房地产投资持续承压当前我国的房地产投资一方面受到城镇化进程的托举,另一方面却受到老龄化问题的拖累。

那么,未来我国房地产投资的中长期趋势究竟何去何从?我们的量化研究表明,老龄化对我国房地产投资的抑制显著大于城镇化的支撑作用,未来十年房地产投资占GDP的比重难止下降步伐。

具体地,我们以房地产投资占GDP比重作为被解释变量分别对日本和中国的数据进行回归,解释变量为城镇化率和置业人口占比。

实证结果显示,两国数据的回归拟合度均较好,变量系数都显著,表明城镇化与老龄化确实能很好解释房地产投资中长期变化。

产业园区规划概述发展趋势

产业园区规划概述发展趋势

产业园区规划概述及发展趋势概述产业园区是一种为促进特定产业的发展而设立的经济区域,提供各种基础设施和支持服务,吸引企业及其他相关产业聚集于此,以实现经济效益的集聚区。

产业园区规划是为了科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生产、经营效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满足企业对空间、环境和服务的需求。

产业园区规划的重要性1.促进产业协同发展:通过合理规划产业园区,可以将相关产业企业集中在一起,形成产业链、供应链及价值链的完整链条,实现产业协同发展,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

2.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产业园区规划要充分考虑交通、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提供完善的硬性条件,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便利。

3.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产业园区规划可以合理规划土地使用,促进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4.促进创新与技术升级:产业园区规划应注重创新,提供研发中心、孵化器、技术服务机构等创新平台,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5.增加就业机会:规划科学的产业园区可以吸引大量企业入驻,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减轻城市的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产业园区规划的发展趋势1.绿色环保: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未来产业园区规划将更加注重环保,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

例如,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建设生态园区等。

2.智能化: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的产业园区规划将注重智能化建设,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提高园区管理效率,为企业提供更智能的服务。

3.产业多元化:未来的产业园区规划将鼓励多样化的产业入驻,促使不同行业间的合作与发展。

例如,将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生物医药等产业引入园区,实现产业的协同发展。

4.国际化:未来的产业园区规划将更加注重对外开放,吸引国内外优质企业入驻园区,促进国际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5.社会化服务:产业园区规划将不仅注重提供硬性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还将更加注重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社会化服务,满足企业和员工的多样化需求。

产业园区规划概述及发展趋势

产业园区规划概述及发展趋势

产业园区规划概述及发展趋势产业园区规划概述及发展趋势提要:随着产业园区的主导产业,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不断的转型,也必然使园区的发展内容和特征存在以下几个明显的趋势,也是未来产业园区规划和发展中需要注意的内容产业园区规划概述及发展趋势概述“产业园区”是执行城市产业职能的重要空间形态,园区在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引进外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经济等方面发挥积极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成为城市经济腾飞的助推器。

随着产业园区的主导产业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不断的转型,也是未来产业园区规划和发展中需要注意的内容。

大多数大城市在实现工业化后,都把发展创意产业作为催化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举措。

创意产业已不仅是一个发展的理念,而是有着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实。

只有促进创意成果转化为经营资源,通过向传统产业的渗透和产业链的整合与延伸,进行深度开发,才能充分获取创意产业的效益。

产业园区是产业集聚的载体,其主要构成应有相关文化创意设计方面的企业,有提供高科技技术支持(如数字网络技术)的企业,有国际化的策划推广和信息咨询等中介机构;还有从事文化创意产品生产的企业和在文化经营方面富有经验的经纪公司等。

这种相互接驳的企业集群,构成立体的多重交织的产业链环,对提高创新能力和经济效益都具有实际意义。

而目前以行政区域划分或行业分割方式构建的创意产业园区,毕竟会受到传统利益格局和资源配置的影响,难以达到理想的要素组合和产业的深化。

园区规划是园区建设的龙头,规划决定园区建设规模、方向和品位,所以园区在基础建设过程中也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的指导原则。

中商情报网通过整合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要素,以前瞻的眼光、科学的理论、客观的实践和详实的数据,对产业项目作宏观的、方向性的计划、筹划和谋划。

服务领域(1)园区发展战略规划为不同类型产业园区“战略转型、功能扩展、环境优化、产业升级”提供咨询研究,突破发展瓶颈,捕捉发展机遇,提升发展能级。

2018-2023年中国产业园区行业前景预测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目录)行业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2018-2023年中国产业园区行业前景预测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目录)行业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2018-2023年中国产业园区行业前景预测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报告类型:多用户、行业报告●报告编号:78190←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报告价格:电子:¥7200 元纸介:¥7200 全版:¥7500●网上阅读:报告目录第一章产业园区概述1.1产业园区的定义及分类一、产业园区的概述二、产业园区的类型三、产业园区的优势四、产业园区与产业集群的关系1.2产业园区的分类介绍一、经济技术开发区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生态工业园区四、文化产业园区五、物流园区六、金融后台服务园区第二章2014-2016年产业园区总体分析2.12014-2016年国内外产业园区发展概况一、国际八大知名产业园区介绍二、中国产业园区发展的阶段进程三、中国产业园区的运营成效分析四、中国产业园区的百强发展格局五、产业园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助推器六、国家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快速健康发展2.2产业园区与城市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剖析一、产业园区生命周期的理论解析二、从功能定位角度考量产业园区的生命周期三、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四、产业园区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透析2.3产业园区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一、产业园区竞争力基本概述二、资源整合能力三、运营管理能力四、社会经济效益2.4中国产业园区发展的问题及对策一、我国产业园区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二、中西部产业园区面临的困扰分析三、我国产业园区的困境及转型路径四、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原则及思路五、城市产业园的定位策略与模式选择六、我国各类国家级开发区发展的思路第三章2014-2016年经济技术开发区分析3.1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综述一、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进程二、我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概况三、我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特征四、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成功经验五、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管理体制分析六、国家对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的优惠政策3.22013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一、总体运行情况二、产业结构分析三、区域发展情况四、主要特点分析3.32014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一、总体运行情况二、区域发展情况三、对外贸易状况四、建设进展状况3.42015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一、总体运行情况二、产业结构分析三、区域发展情况四、对外贸易状况3.5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投融资分析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概述二、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融资的必要性阐述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开发模式及融资方式透析四、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融资方式的选择3.6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问题及对策一、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存在的主要难题二、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的瓶颈三、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持续快速发展的隐患四、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五、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发展路径探索六、未来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对策及方向第四章2014-2016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析4.1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综述一、国家级高新区的产业与地域分布二、国家级高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三、国家级高新区发展的变化分析四、国家级高新区开启“三次创业”五、国家级高新区集中向三方面发力4.22016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运行状况一、经济运行情况二、创新能力分析三、企业发展状况四、产业格局分析五、区域格局分析六、重点园区建设成效4.32014-2016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运行状况一、2016年国家级高新区经济运行情况二、2016年国家级高新区区域创新实践三、2016年国家级高新区政策实施情况四、2016年部分国家级高新区改革思路4.4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物联网的可行性研究一、物联网的产生与发展二、物联网产业化的难点分析三、高新区为物联网产业化提供优良条件4.5中国典型高新区发展的路径与经验一、广州高新区二、西安高新区三、无锡高新区四、武汉高新区五、成都高新区4.6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模式探讨一、中国高新区的基本管理模式二、中国高新区管理体制创新的趋势透析三、中国高新区管理模式的选择原则与创新策略四、国外科技园区发展模式对我国高新区的借鉴4.7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问题及对策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二、我国高新区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与发展应重视的四个方面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功发展的途径探索五、优化我国高新区投资环境的对策建议第五章2014-2016年生态工业园区分析5.12014-2016年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综述一、建设生态工业园的必要性剖析二、中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成效三、中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现状四、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标准五、中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六、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的政策环境七、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验收与审批动态5.2中国生态工业园区的SWOT透析一、优势分析(Strengths)二、劣势分析(Weaknesses)三、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四、挑战分析(Threats)5.3生态工业园引领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一、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剖析二、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对低碳经济的支撑三、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发展低碳经济的典型模式5.4生态工业园区的管理模式分析一、发达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的管理模式概述二、中国生态工业园区的管理体制简析三、国内外园区管理模式的差异分析5.5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问题及对策一、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二、促进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政策建议三、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模式选择四、我国生态工业园区未来发展的思路探索5.62014-2016年静脉产业园区发展分析一、国外静脉产业园区发展概况二、中国静脉产业园区的总体态势三、中国静脉产业园区的分布状况四、中国静脉产业园的发展机遇五、静脉产业园区的运作模式及驱动因素六、中国静脉产业园区建设面临的阻碍七、我国沿海地区建设静脉产业园区的建议第六章2014-2016年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分析6.1文化产业园区的相关概述一、文化产业园区的产生二、文化产业园区的特征三、文化产业园区的类型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历史使命6.2国外典型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经验一、谢菲尔德文化产业园区二、昆士兰创意产业园三、不列颠哥伦比亚动画产业园区四、对中国文化产业园区的启示与借鉴6.32014-2016年中国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概况一、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规模及分布二、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区域格局三、中国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发展现状四、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特点五、成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运作的经验及影响要素6.42014-2016年部分地区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状况一、北京市二、天津市三、上海市四、广东省五、四川省六、江苏省七、吉林省八、湖北省九、安徽省6.5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开发模式探究一、美国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剖析二、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六大发展模式三、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的主要模式四、文化产业园区的内化型模式探索6.6中国大城市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的相关分析一、大城市创意产业园区的三类基本开发模式二、大城市创意产业园区企业集聚的动力分析三、大城市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难题四、市场机制与政府治理缺陷阻碍创意产业园区开发五、大城市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的改进建议6.7中国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问题及对策一、中国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二、我国文化产业园区规划中的问题三、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四、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中需注意的问题五、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升级的相关思考六、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的建议6.8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项目的开发投资分析一、架构设计二、经济地理要素三、地理成本要素四、文化要素五、经济成本要素六、竞争力要素分析第七章2014-2016年物流园区分析7.1物流园区的相关概述一、物流园区的特征二、物流园区的功能三、物流园区的类型四、物流园区的建设发展条件五、物流园区的建设要求7.2国外物流园区的发展概况一、政府在园区规划中的定位浅析二、政府对物流园区规划的政策支持三、国外物流园区规划的基本原则四、国外物流园区的开发经营模式剖析五、德国物流产业园的发展经验分析7.3中国物流园区的发展概况一、中国物流园区的发展历程二、中国物流园区发展的现状三、中国物流园区的发展展望7.4中国物流园区的分布及建设状况一、物流园区的总体情况二、我国物流园区建设情况三、我国物流园区运营情况四、我国物流园区发展趋势7.5中国保税物流园区的发展分析一、保税物流园区的发展历程二、保税物流园区的发展现状三、保税物流园区的发展思路四、保税物流园区的发展趋势7.6物流园区的信息化发展分析一、物流与物流信息的基本概述二、中国与美国物流园区信息化的比较浅析三、中国物流园区信息化建设的制约瓶颈四、中国物流园区信息化建设的若干建议五、推动中国物流园区信息化发展的对策措施六、物联网技术在物流园区建设中的应用探讨7.7物流园区的建设发展模式探讨一、中国物流园区建设开发的主流模式二、中国物流园区的空间布局模式三、中国物流园区的经营管理模式分析四、中国物流园区的企业化运作模式探索五、中国物流园区的赢利模式分析7.8中国物流园区发展的问题及对策一、我国物流园区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二、我国物流园区建设面临的三大难题三、促进物流园区健康发展的相关建议四、科学规划建设物流园区的战略思考五、中国物流园区的规划设计策略六、提升物流园区运营水平的对策措施7.9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2013-2020)一、发展要求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三、发展目标四、总体布局五、主要任务六、保障措施7.10中国物流园区的投资分析一、我国物流园区的投资运营需求简析二、中国物流园区投资环境不断提升三、物流园区投资运营主体的全面解析四、中国物流园投资运营主体的合作模式思考五、物流园区的开发经营及实体运营方式第八章2014-2016年保税区分析8.1保税区的相关概述一、保税区的概念二、保税区的功能特点三、综合保税区简介四、建立保税区的优势8.22014-2016年中国保税区发展概况一、中国保税区发展取得较大进展二、国家综合保税区建设现状三、中国保税区的外贸进出口现状四、中国保税区的货物监管模式解析8.3保税区的转型发展分析一、保税区的两种转型模式二、保税物流园区和保税物流中心(B型)三、保税物流港区8.4中国保税区发展的问题分析一、缺乏法制规范二、税收政策滞后三、税务管理滞后四、缺乏高效发展的切实保证8.5中国保税区发展的对策探讨一、明确保税区的发展战略二、完善保税区法制建设三、制定统一的保税区税收政策四、适当放宽贸易管制五、创造宽松的金融环境六、加强税务与海关的协调配合第九章2014-2016年汽车产业园区分析9.1汽车产业园区的相关概述一、汽车产业园区的概念界定及性质二、汽车产业园区的基本特征三、汽车产业园区的集群阶段浅析9.2汽车产业园区发展的模式总结一、开创型模式二、拓展型模式三、升级型模式9.3国内外汽车产业园区的发展分析一、国外汽车产业园区的发展特征透视二、中国汽车产业园区总体发展状况三、中国汽车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态势四、我国典型汽车产业园区的发展状况介绍五、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的发展经验9.42014-2016年国内汽车产业园区建设动态一、海西汽车部件产业园在汉奠基二、中国北方汽车产业园项目签约三、定兴恒天汽车产业园项目签约四、镇江航天专用汽车产业园项目开建五、临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签约六、宜昌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开工七、中航工业贵飞汽车产业园项目投产八、新能源汽车工业园项目落户余姚9.5中国汽车产业园区发展的问题及对策一、中国汽车产业园区发展中的主要缺失二、促进汽车产业园区核心能力升级的建议三、加快中国汽车工业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第十章2014-2016年金融后台与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分析10.1国外金融后台与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发展综述一、规划和发展经验二、建设和管理经验三、营销推广和招商引资经验10.22014-2016年中国金融后台与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发展概况一、中国金融后台服务中心的发展概述二、金融后台服务中心成香饽饽各地竞争激烈三、二三线城市渐成我国服务外包基地发展重心四、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发展格局五、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发展趋势预测10.32014-2016年中国金融后台与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建设动态一、长春新增一家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园二、外企在滁州投建服务外包产业园三、镇江软件科技服务外包产业园奠基四、仙林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投入建设五、重庆成功引进央行服务基地六、滨湖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投产七、长三角金融后台基地定址德清八、邢台北方服务外包产业园项目奠基九、贵阳大数据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开建10.4金融后台园区入驻企业的商业模式研究一、基本商业模式分析二、入驻企业的商业模式与国别三、相关建议10.5中国金融后台园区发展的问题及对策一、我国金融后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二、中国金融后台园区发展的政策建议三、企业视角下金融后台园区建设的战略措施四、科学规划建设金融后台服务基地的策略第十一章2014-2016年其他产业园区分析11.1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一、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概述二、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概况三、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运行特征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建设风生水起五、政策扶持激发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六、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动态七、中国医药产业园区发展中的问题分析八、促进中国医药产业园区健康发展的对策措施11.2航空产业园区一、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园发展概况二、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园投资火爆三、中国航空产业园项目建设动态四、通用航空产业园发展的对策建议11.3农业产业园区一、中国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动态二、苏州市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现状三、巴中市农业产业园发展状况透析四、太原市集中打造多个农业产业园第十二章2014-2016年浙江省产业园区分析12.1浙江省产业园区发展综述一、浙江省开发区分类情况二、浙江开发区战略成果三、浙江积极发展经济技术开发区12.22016年浙江省开发区(园区)的综合评价分析一、国家级开发区综合考评情况二、省级开发区考评情况三、综合考核评价结果分析12.32014-2016年浙江开发区(园区)发展分析一、2016年浙江省开发区形成新发展格局二、2016年浙江各开发区积极发展海洋经济三、2016年浙江省开发区运行特点四、2016年浙江省开发区改革动态五、2016年浙江产业园项目开建动态12.4浙江开发区(园区)发展的问题及对策一、浙江省开发区面临的挑战二、提升浙江省开发区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三、浙江省推进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议第十三章2014-2016年辽宁省产业园区分析13.12014-2016年辽宁省开发区发展综述一、2016年辽宁省开发区经济运行现状二、2016年辽宁省高新区发展成效分析三、2016年辽宁出台经济开发区升级办法四、辽宁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状况五、辽宁产业园区开建动态13.2辽宁省沿海经济带特色产业园区发展分析一、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态势分析二、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园区发展概述三、辽宁省各地区建设特色产业园区的主要做法四、加快沿海经济带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的战略思考13.3大连市产业园区发展分析一、大连市临港产业园区发展的基本情况二、产业集群推动大连园区发展三、大连重点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四、大连市临港产业园区发展的主要掣肘分析五、加快大连市临港产业园区发展的几点建议第十四章2014-2016年四川省产业园区分析14.1四川省产业园区发展概况一、四川省高新区产业园区运行状况二、四川省特色产业园区发展状况三、四川省产业园区专项资金政策解析四、2018-2023年四川发布产业园区规划14.22014-2016年四川省各市产业园区发展分析一、成都市产业园区发展规划解析二、遂宁市工业园区实现快速发展三、泸州市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四、雅安市产业园区经济运行现状五、宜宾产业园区建设状况14.3四川省产业园区发展的问题及对策一、四川省产业园区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二、四川省产业园区发展的主要不足三、优化四川省产业园区产业布局的战略措施14.4“十三五”时期四川开发区发展规划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二、发展目标三、发展布局和功能定位四、主要任务第十五章2014-2016年湖南省产业园区分析15.12014-2016年湖南省产业园区发展概况一、2016年湖南产业园运行现状二、2016年湖南产业园发展现状三、2016年湖南指导产业园的发展四、2016年湖南重点建现代农业产业园五、湖南欲打造地理信息产业园六、湖南产业园投融资分析15.22014-2016年长沙工业园区发展分析一、长沙工业园规模现状二、长沙工业园发展态势三、长沙工业园区鼓励政策四、长沙工业园区投资状况五、长沙工业园区面临的挑战六、长沙产业园区发展对策15.32014-2016年其他地区产业园发展分析一、株洲产业园发展现状二、郴州产业园发展成效三、2016年郴州产业园区现状15.4湖南省产业园区发展的问题及对策一、湖南产业园发展面临的不足二、促进湖南产业园区协调发展的建议三、湖南省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方向思考四、湖南省工业园区跨越发展的突围路径15.5“十三五”时期湖南产业园区发展分析一、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二、产业园区的主要目标三、产业园区的体系建设第十六章2014-2016年贵州省产业园区分析16.12014-2016年贵州省产业园区发展概况一、贵州省产业园区发展政策环境二、2016年贵州产业园区运行分析三、2016年贵州产业园区发展状况16.2贵州省产业园区发展的问题及对策一、贵州省产业园区发展的主要不足二、贵州省工业园区亟需解决七大难题三、贵州省产业园区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四、从三方面着力推动贵州省产业园区发展16.3“十三五”时期贵州产业园区发展规划一、产业园区面临的机遇二、总体思路与基本原则三、产业园区发展目标四、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的主要任务第十七章2014-2016年其他省市产业园区分析17.1广东省一、广东产业园政策环境二、2016年广东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发展三、2016年广东省产业园现状四、广东产业园区发展规划五、深圳市高新区的发展规划17.2广西自治区一、广西产业园发展政策环境二、2016年广西工业园区发展分析三、2016年广西北部湾经济产业园区发展状况四、2016年南宁产业园区发展分析五、广西产业园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六、促进广西工业园区发展壮大的对策建议17.3安徽省一、2016年安徽省开发区运行状况二、2016年安徽开发区发展分析三、2016年安徽产城一体化试点开发区运行状况四、2016年安徽省高新技术开发区运行状况五、安徽省开发区建设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六、未来安徽将加快粮食产业园区建设17.4上海市一、2016年上海开发区发展综析二、2016年上海开发区发展现状三、“十三五”期间上海产业园区发展形势展望17.5江苏省一、江苏开发区发展特征二、2016年江苏开发区发展简况三、2016年江苏开发区运行现状四、特色产业园的设立原则和申报程序五、常州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目标17.6江西省一、江西省批准建设多个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二、2016年江西省工业园区发展分析三、2016年江西省工业园区运行现状四、促进江西省工业园区发展的对策建议17.7重庆市一、重庆市工业园区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二、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分析三、未来重庆市工业园区发展的关键要素四、2020年重庆市工业园区发展蓝图17.8湖北省一、2016年湖北开发区发展状况二、2016年湖北开发区投资分析三、湖北省开发区发展进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四、加快湖北省开发区发展的对策建议第十八章2014-2016年产业园区的招商与运营管理分析18.1产业园区的招商流程介绍一、确立目标二、广泛搜集各方面资料三、制订各类招商方案四、比较选择各类招商方案18.2产业园区的招商策略探究一、定位策略二、价格策略三、合作方式策略四、广告宣传策略五、跟踪服务策略六、优惠政策策略18.3汽车工业园区的招商策略探索一、改善投资环境二、招商引资的操作流程三、加强招商引资项目的筹备、管理和评析18.4产业园区的运营管理分析一、产业园区的两类基本运营模式二、对工业园区实行科学规划和管理三、产业园区的运营与开发建议四、提升产业园区运营效率的三要素18.5产业园区的主要盈利模式一、土地收益二、房地产开发收益三、入园企业经营税收四、园区运营管理服务收益五、自投项目经营收益18.6产业园区盈利模式的变化一、从单纯卖房卖铺升级到自持物业为主二、由专注房地产开发到全产业链服务探索三、股权投资与园区物业资本化第十九章产业园区的投资潜力及前景趋势分析19.1产业园区的投资形势分析一、产业园区投资的国际环境二、产业园区投资的国内环境三、产业园区的投资价值评价四、产业园区的投资机会分析19.2产业园区潜在投资主体及发展模式分析一、定位产业园区的潜在投资者二、潜在投资者关注的利好行业三、产业园区潜在投资模式探索19.3产业园区的的发展前景展望一、产业园区未来发展前景光明二、中国产业园区发展趋势分析三、中国开发区面临的发展机遇四、未来十年中国高新区发展的战略方向第二十章2014-2016年国内重点产业园区介绍20.1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园区概况二、投资环境及发展重点三、运营状况四、招商政策五、吸引投资概况。

2018年产业园运营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产业园运营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产业园运营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4月目录一、行业管理 (4)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4)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5)二、行业发展概况 (8)1、产业园区的分类 (8)2、产业发展现状 (9)3、行业发展趋势 (10)(1)融资渠道日趋多样化 (10)(2)以增强园区特色为重点 (10)(3)园区间协作带来共赢发展 (11)(4)由注重招商引资向促进园区内部企业发展转变 (11)(5)增强园区产业综合服务 (12)(6)产业园区战略投资转型 (12)三、进入行业的主要障碍 (12)1、业务模式障碍 (12)2、人才障碍 (13)3、资金障碍 (13)四、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4)1、有利因素 (14)(1)国家政策的支持 (14)(2)宏观经济发展推动商业服务业持续增长 (14)(3)建筑业和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推动产业园区建设发展 (15)(4)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带来的园区开发机会 (17)(5)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17)2、不利因素 (18)(1)产业园区起步较晚 (18)(2)专业人才的匮乏 (18)(3)融资渠道偏窄 (18)五、行业竞争格局 (19)1、数字硅谷 (19)2、南京高科 (20)3、市北高新 (20)4、东湖高新 (21)5、坤鼎集团 (21)6、武侯高新 (21)六、行业风险特征 (22)1、经济及国家、地方政策变化的风险 (22)2、园区经营风险 (22)3、产业园区之间竞争风险 (23)4、行业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特征 (23)一、行业管理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产业园运营所属行业既为房地产业同时又具有商务服务性质。

目前,我国园区投资与运营服务行业宏观的职能部门是商务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要负责产业政策,制定质量标准和规范。

同时,各地方政府的发展改革委员会、住建委、国土资源局、规划局等负责对园区投资运营服务项目建设实施行政性审批。

2018-2023年中国智慧园区建设规划布局与招商引资策略分析报告(目录)研究报告

2018-2023年中国智慧园区建设规划布局与招商引资策略分析报告(目录)研究报告
十二、智慧中国集团有限公司
(一)、公司基本信息简况
(二)、公司经营状况分析
(三)、公司技术研发实力分析
(四)、公司智慧园区解决方案
(五)、公司智慧园区客户案例
第三节、智慧园区方案厂商选择策略
第四章、中国重点区域智慧园区建设状况与经验
第一节、中国智慧园区建设区域结构特征分析
第二节、环渤海地区智慧园区建设状况与经验
(一)、要求
(二)、大型智慧园区的专项规划
(三)、信息基础设施
(四)、智能感知系统
(五)、信息传输网络
(六)、支撑平台
(七)、应用服务软件
二、智慧园区建设分析
(一)、要求
(二)、原则
(三)、智慧园区建设目标
(四)、园区信息基础设施
(五)、智能感知系统
(六)、信息传输网络
(七)、支撑平台
(八)、应用服务软件
2018-2023年中国智慧园区建设规划布局与招商引资策略分析报告
●报告类型:多用户、行业报告
●报告编号:85434←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报告价格:电子:¥7200 元 纸介:¥7200 全版:¥7500
●网上阅读:
报告目录
第一章、中国智慧园区建设策略与规划运营分析
第一节、产业园区智慧化转型的必然性
一、中国传统产业园区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传统产业园区面临的问题
(二)、产业园区发展面临的挑战
二、产业园区转型机遇分析
三、中国产业园区智慧化转型效益分析
(一)、产业园区智慧化的优势
(二)、智慧园区的效益分析
四、中国产业园区智慧化转型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问题根源分析
(二)、挑战分析
五、产业园区智慧化评价模型构建

中国产业园区规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产业园区规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产业园区规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产业园区规划市场进行详细分析,并提供有关市场趋势、竞争对手、潜在客户等方面的信息。

产业园区规划市场是指规划和开发的专业园区,用于吸引特定产业的企业和投资者。

通过对该市场的分析,我们可以为规划者和决策者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以获取相关的商业机会和成功的策略。

2. 市场规模与趋势产业园区规划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快速增长。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该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5%,预计未来几年内将保持稳定增长。

这一增长主要受到市场对高品质园区的需求增加的推动。

随着企业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需求不断增加,规划市场需求也相应增长。

3. 竞争对手分析目前,产业园区规划市场竞争激烈,存在多家主要竞争对手。

以下为市场中的主要竞争对手:3.1 公司A公司A是该市场的领导者,在过去几年中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市场份额。

他们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优秀的专业团队,以提供高质量的园区规划服务。

公司A的成功主要归因于其良好的品牌声誉和卓越的客户服务。

3.2 公司B公司B是市场中的一个新兴竞争对手,但其快速增长的势头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公司B专注于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园区规划方案,并通过卓越的技术和设计能力在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份额。

3.3 公司C公司C是另一个颇具实力的竞争对手,他们在该市场中具有广泛的客户群体和多样化的项目经验。

公司C以其专业的园区规划和优质的施工质量而闻名,一直在市场中保持较高的竞争力。

4. 潜在客户分析潜在客户是产业园区规划市场中的重要参与者。

通过对市场的调研和分析,我们可以确定以下潜在客户群体:4.1 制造业企业制造业企业是产业园区规划市场中的主要客户群体。

他们通过在园区内建设工厂和设施来实现生产和运营目标。

制造业企业特别注重园区的地理位置和基础设施,以满足其运作的需求。

4.2 研发机构研发机构也是该市场的重要潜在客户。

他们需要拥有一流的研发设施和实验室,以支持创新和技术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产业园区规划布局与发展前景分析互联网+产业园区属时代浪潮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和社会经济的深度融合,产业领域催生了各种新的形态,虚拟经济、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和认知方式。

在新经济、新动能的背景下,需要的是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业态,也需要新的产业园类型。

我国园区发展方式正在出现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如增长方式由注重规模向更加注重发展质量转变、资源配置由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化发展转变、产业结构由以制造业为主向制造业和专业服务业相结合转变、环境建设由相对注重硬环境向更加注重软环境转变等。

在互联网+的大趋势下,利用互联网思维对运营模式进行创新,是产业园区摆脱以往粗放运营模式的必要举措。

自2015年来,我国各产业园区“互联网+”的特征愈发明显,一批优质的“互联网+”产业园涌现。

“社群思维”成核心运营理念
据报告总结,“互联网+”产业园区的核心运营理念是“社群思维”,即以“社群思维”进行核心用户的运营。

“用户至上”、“体验为王”、“增值服务”与“颠覆创新”为“社群思维”的四种表现形式,而这四种表现形式也需要在产业园区建设、运营中得到体现。

社群运营是指通过一系列运营手段,聚集并促进这些用户的活跃度,使他们与产品产生更为频繁的交集,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关于互联网时代下的产业园区,业内人士无不强调“社群思维”,即如何打造产业园区的粉丝效应,打破园区与客户之间原有单一的买卖关系,从线上线下多渠道与客户形成朋友关系,将是未来的突破点。

以社群运营的思维进行核心用户运营,须做到以需求确定社群方向、用户管理用户、价值体现的闭环以及明确的衡量指标。

“互联网+”产业园区进入规模化扩张期,智慧园区将至
总体来看,我国产业园区向“互联网+”转型实行“两步走战略”:先成功实现互联网的引入,部分地区先试先行智慧园区建设,后面再全面升级到智慧园区。

在前期信息化水平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实现互联网+产业园招商、互联网+金融资本、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和互
联网+产业集聚的方式来完成对传统园区的初步改造。

伴随着国内智慧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虽然有部分地区产业园区开始投身于智慧园区建设,但是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园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条块分割、缺乏统筹规划;园区信息化管理体系尚不成熟;信息化意识不强等。

因此,今后我国在智慧园区建设方面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组织协调,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推进机制;逐步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标准规范的制定和实施,促进园区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加大宣传、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园区信息化认识,为之后全面推行的智慧园区建设奠定基础。

在智慧产业园区方面,基于互联网+的绿色智慧、生态共聚的产业园是发展方向,构建互联网+的O2O智慧园区平台是关键举措,平台+生态圈的园区发展模式是必然趋势;同时,也需要有开发、发展、运营、商业以及管理等模式的创新作为探索中国智慧产业园区发展的新思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