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四元多维_教师教育模式的理论建构与运行策略_艾小平
教师全球素养的内涵、结构及发展路径:国际视角
教师全球素养的内涵、结构及发展路径:国际视角作者:左璜魏国武来源:《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04期摘要:隨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教师全球素养”成为教师教育研究视域中的热点议题。
从国际视角来看,学者们基于文化背景和教师身份的多重性,提出了全球公民取向、学生发展指导者取向和综合取向的教师全球素养,其核心内涵可概括为教师适应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处理特定情境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表现。
在教师全球素养结构方面,研究者建构了基于胜任力、领导力和知识学三种不同视角的结构模型,其中,胜任力模型强调教师解决生活与工作实践中问题的品质,领导力模型关注教师与他人及其文化和谐相处的品质,知识学模型观照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三者均为发展教师的全球素养提供了理论框架。
与之对应,也衍生出学习为本、领导为本和研究为本的三大发展路径。
为应对全球化教育的挑战,我国应立足于中国语境,厘清教师全球素养的内涵与结构,设置相应的教师教育课程;创新教师全球素养发展路径,开发相应的全球素养培训项目;倡导建设全球领导型学校,统整学校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教师全球素养;发展路径;全球教育;教师教育;国际视角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95(2020)04-0065-09doi10.3969/j.issn.1009-5195.2020.04.008*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小学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19BKS162)。
作者简介:左璜,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广东广州 510631);魏国武(通讯作者),硕士研究生,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广东广州510631)。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全球素养(Global Competence)成为未来社会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
正如全美教育协会(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所言:“全球素养是21世纪人的必备素养,培育全球素养理应成为各阶段教育的核心使命。
《中学语文》“新写作教学”专栏征稿
《中学语文》“新写作教学”专栏征稿
荣维东
【期刊名称】《中学语文》
【年(卷),期】2024()18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中小学写作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为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写作教学面临的新变化、新问题和新任务,《中学语文》杂志社特聘请西南大学荣维东教授开办并主持“新写作教学”专栏,旨在为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本专栏热诚欢迎以下方面的稿件:★探索新形态写作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论文,如思辨写作、创意写作、认知写作、学习型写作、跨媒介写作、跨学科写作、项目化写作等。
【总页数】1页(P6-6)
【作者】荣维东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写作教学,想说爱你不容易——浅谈当前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困境及出路
2.让个性化写作成为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主旋律——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语文个性化写作教学探索
3.“国际中文教学与习得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专栏征稿启事
4.《环境与职业医学》2024年专栏征稿:“环境健康效应研究的新理论与新方法”专栏诚邀投稿
5.《中学语文》“新写作教学”专栏征稿启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2年山东省教改立项名单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初福民 桑培东 许崇海 徐同文 李景芝 宋旭红 王衍安 孙建迎 胡继连 王汉忠 滕佳林 王益光 王滨 司传平 刘培玉 王宝山 戚万学 安利国 马茂祥 禹继国 代尊峰 刘炳范 孙晋海 苏昕 张红凤 唐家路 韩延明 朱松涛 林金娇 李伟 祝瑞花 任淑芹 陈红康 饶君华 王爱华 刁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杜守建 徐建明 董传民 王建良 厉建欣 冯新广 宋健 曹庆景 韩磊 温金祥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项目名称
金融数学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中的实验平台建设 工科及经管类大学数学课程支撑体系研究 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改革与建设 临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基于山东省口腔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多模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欧美文学“细读”式教学方法研究 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思想及应用意识的构建教学与实践 国际化专业建设视野下的《外国考古学》双语教学研究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海洋地质特色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与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以山东省高校人才培养为例 研究性大学通识教育实践与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平台的构建 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变革路径探索——基于NSSE-China的调查与分析 基于SAAS的山东省高校教学评估与质量保障信息化平台研究与开发 打造优质教学资源平台,提升石油主干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基于分类培养理念下的大机械类专业创新与工程教育综合改革 油气勘探工科背景下地质学理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构建“三三三”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高校服务区域战略规划和经济发展的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素质教育类系列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大学生文化素质达标研究与实践 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全方位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理科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材料类专业高素质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基于双语情境的合作教学模式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研究与实践 基于绿色教育理念的地方大学绿色教学管理体系改革与建设研究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构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平台 高等院校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地方高校内部专业评估长效机制的构建与实践——以“三个符合度”为核心 基于中外合作办学的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基于会计职业能力培养的财、会、审一体化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企业环节的校企合作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 地方理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构建内容体系 创新组织模式 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 山东省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研究与实践 政产学研融合,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注重内涵,强化特色,系统开展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校企合作的建筑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AIGC赋能“中文+职业教育”资源智能生成与质量进化
AIGC赋能“中文+职业教育”资源智能生成与质量进化作者:杜修平王崟羽陈子尧来源:《电化教育研究》2024年第05期基金項目:2022年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重点项目“‘中文+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机理研究”(项目编号:22YH30B)[摘要] AIGC赋能“中文+职业教育”资源智能生成与质量进化有望为国际中文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融合发展与协同出海保驾护航,文章旨在回答AIGC何以及如何赋能“中文+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的关键问题。
首先,笔者明确了“中文+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的原则、目标与任务,厘清AIGC赋能“中文+职业教育”资源建设提量、增质与人机共生的基本内涵;其次,基于S-O-R模型构建人机共生“中文+职业教育”资源建设机理,将“人机共生”核心机制贯穿于AIGC赋能“中文+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的四个阶段;进一步提出基于AIGC的“中文+职业教育”资源智能生成与质量进化模式,融合资源需求规划、资源智能生成、资源质量审核与资源质量进化四个模块形成紧密的信息传递与反馈机制,为人机协同“中文+职业教育”资源开发提供创新方案。
最后,文章提出模式运行的关键困境与突破进路,旨在为AIGC赋能的“中文+职业教育”资源建设模式可持续运行提供有效支撑,更为“中文+职业教育”走向世界提供保障。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中文+职业教育”;资源建设;智能生成;质量进化[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作者简介] 杜修平(1974—),男,土家族,湖南张家界人。
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国际中文教育与学习科学研究。
E-mail:*****************.cn。
一、引言“中文+职业技能”教育于2019年在国际中文教育大会上被首次提出,自此“中文+职业教育”的新形态成为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协同出海”的重要航道。
语合中心在2021年先后发布了《“中文+职业技能”教学资源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5)》(简称《行动计划》)与《国际中文教育数字资源建设指南(试行)》等文件,指出高质量“中文+职业教育”数字资源建设始终是国际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关键[1],能够为其“走出去”保驾护航。
AIGC背景下全民数字素养教育的内涵变革与应对策略
AIGC背景下全民数字素养教育的内涵变革与应对策略目录一、内容综述 (2)二、AIGC背景下的全民数字素养教育现状分析 (3)1. AIGC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5)2. 全民数字素养教育的现状调查 (6)3.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8)三、全民数字素养教育的内涵变革 (9)1. 数字素养教育目标的转变 (10)2. 教育内容的拓展与深化 (12)3. 教育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13)4. 教育评价体系的完善 (14)四、应对策略 (15)1. 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 (17)2. 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水平 (18)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20)4. 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与共享 (21)五、案例分析 (22)1. 国内外数字素养教育成功案例介绍 (23)2. 案例分析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24)六、结论与展望 (25)1. 全民数字素养教育改革的总结 (26)2.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28)一、内容综述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AIGC(人工智能与创意共生)的时代已经来临。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全民数字素养教育的内涵变革显得尤为重要,并且需要进行积极的应对策略部署。
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模式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全民数字素养教育的深刻变革和应对方式。
教育理念的更新:随着AIGC的来临,教育的核心理念开始转变为强调知识获取的同时,注重创新思维、创造力及跨界融合能力的培养。
这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目标和方式,引导学习者更好地适应数字时代的挑战。
技术能力的强化:在数字化时代,基础信息素养和技能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计算机操作和办公软件应用,还需要扩充如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新技术应用技能的培养。
这将助力公众理解和掌握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如何将技术与日常生活和工作紧密结合。
应对方式的创新:面对新的科技发展和应用需求,全民数字素养教育的方式需要变革和创新。
引入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工具,利用在线教育资源和学习平台等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来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让教师成为教育知识的发现者和建构者_来自上海的经验_张民选
摘要发现和建构教育知识,使隐性知识显性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存在着大量的隐性知识,但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
探寻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策略和方法,鼓励教师发现和建构教育知识,将大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因此,我们逐步形成了以“让教师成为教育知识的发现者和建构者”为目标,以“显现隐性知识,促进专业发展”为基本理念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在这一理论的指引下,我们在上海市实验学校和长宁区初中教师高端培训创新实验班上开展了实践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知识;隐性知识;上海市实验学校;长宁区初中教师高端培训创新实验班作者简介张民选/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上海200234)夏惠贤/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研究院教授(上海200234)孔令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教授(上海200234)让教师成为教育知识的发现者和建构者*———来自上海的经验张民选夏惠贤孔令帅*本文系上海市教委委托项目“上海市初任中小学校长研修班”和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委托项目“初中教师高端培训创新实验班”的研究成果。
2015年第7期(总第336期)Vol.44No7,2015GLOBAL EDUCATION 一、问题的提出21世纪以来,教育行政部门、家长和社会对“好学校”、“好教师”的要求日益提高,而教师在职培训的方式方法难以满足教师和学校发展的要求,教师在职培训的实效性受到质疑。
在这样的背景下,2001年,上海市实验学校为了促进本校教师的专业发展,由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师范大学共同建立了上海市首个“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开展长达十多年的教师持续性专业发展的培养与研究。
2002年,上海市教委委托上海市7名专家举办了“专家领衔的校长专业发展研修班”,上海师范大学张民选教授成为主持专家之一。
期间,上海师范大学团队还于2003年和2004年分别以类似的主题和方法在徐汇区和浦东新区开展了校长和教师研修活动。
构建四维多元学生评价体系
化。 企业有责任 教育学生, 学生也需要适应企业管理 ; 家 长 的 指 导和 教 育 对 学 生 成 长 是 一切 教育 的基 础 ; 学 生 而
的 未 来发 展 是 不 能 由教 师 和 家 长来 完 全 决 定 的 , 生有 学 权对 自己 的人 生 道 路 做 出 价值 判 断 和 选 择 。所 以, 学 教 的评 价 主 体 应 该是 : 生、 学 家长 、 教师 和 企 业 。 2 从评 价 内容 的 角度 分 析 。 . 职 业 教 育 是 培 养 学 生 有 良好 品 行 和 社 会 生 存 能 力 的教育 。而现在 的评价偏重于“ 一技之长 ”评价 内容单 ,
在 传 统 的 评 价 过 程 中 , 学 生 多 数 是 处 于 被 动 的位 置 , 有 发 挥 其 在 评价 过程 中 的主 体 作 用 。而 在 改 革 后 没 的评 价 体 系 中 , 生 既可 在 主 动 参 与 评价 中有 意 识 地 选 学 择 和 吸收 有 用 的 信 息 , 也可 在 自我 评 价 中进 行 自我 控 制 . 和 调 整 。 这 种 评 价 体 系 加 强 了 评 价 主 客 体 的交 流 与 合 作 , 高 了评 价过 程 的有 效 性 。 提 4 .从 评 价 的 结 果和 功 用 的 角度 分 析 。 传统 的评 价 追 求 学 生 全 面 发 展 , 度 侧 重 结 果 的评 过 价。 是 , 但 中职 生 生 源 素质 参 差 不 齐 , 可 以用 统 一 的标 不 准 去要 求 学 生 。 正 的教 育 教 学评 价 是 为 了改 进 学 生 的 真 学 习 习 惯 , 高 学 生 的学 习效 率 和 学 习 能 力 , 调 整 学 提 并 生 的 学 习 心 态 , 其 积 极 地 面 对 学 习 和 挑 战 , 现 自 己 使 实 的人 生 价 值 。 5 从评 价 方 法 的 角度 分 析 。 . 传 统 的评 价 方 法 方 便 、 捷 , 要 通 过 考 试 、 验 、 快 主 测 课 堂 回 答 问题 和 作 业 等方 式 进 行 。 成 功 的 教学 活 动 不 而 仅 是 一 个 教 与 学 的认 知 过 程 , 而且 是 一 个 更 为 丰 富 复 杂 的教 育 过 程 。 受 教育 者 有 着 复 杂 的 心 理 活动 , 有着 不 同 的 价值 标 准 与 追 求 , 着 不 同 的生 活经 历 与 背 景 。因此 , 有 教 育 教 学 的评 价 方 法 要 面 向全 过程 、 方 位 、 层 次 、 全 多 多 角 度和 多元 化 , 能 更 有 效地 促 进 学生 的健 康成 长 。 才
教师核心素养的四因素结构模型
个人修养等 [14] ꎮ 张亮认为教师核心素养需要具备
二、教师核心素养的构成分析
完整的知识结构、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综合教学能
近年来ꎬ不同国际组织和国家围绕教师核心素
养展开了研究ꎬ欧盟国家提出了“ 素养取向的教师
教育” ꎬ美国提出了“ 21 世纪教师应具备的知识与
何劲鹏对卓越体育教师的核心素养进行了分析ꎬ认
为卓越体育教师核心素养就是高度社会责任感、理
论基础 深 厚 和 运 动 技 能 精 湛 三 个 维 度 的 综 合 反
映 [19] ꎮ 随后李承伟等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
究方法ꎬ构建的我国中学体育教师核心素养结构模
型ꎬ主要包括职业信念、 专业知识与能力、 运动技
会 2016 年度学术年会暨第三届小学教育国际研讨
需要进一步构建教师核心素养结构的理论模型ꎮ
ꎮ 杨静开
于已有研究进展ꎬ通过理论分析ꎬ本文提出了品格
会上形成的共识是ꎬ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ꎬ教师应
具备知识、情感、能力方面的核心素养
[17]
因此ꎬ以我国教师专业标准等相关文件为参照ꎬ基
展了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现状的
师核心素养的基本框架ꎬ凝练了师德与理念素养、
育、培训而获得增长ꎬ而有一些素养则需要教师自
知识与能力素养、综合素养三大类型ꎬ并细分了八
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摸索、领悟ꎬ才能
得到提升ꎮ 教师只有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ꎬ其核心
素养才会在学习和教学实践中不断精进ꎮ
需要注重以人格教育为本的通才教育、教师个体研
素养与教师课程领导力的互构互促关系 [11] ꎮ 王光
明等通过对政策文本分析以及全国性的问卷调查ꎬ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赞可夫(Lev Vygotsky)是20世纪俄罗斯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教学发展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
赞可夫的理论强调了社会文化环境对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教学和学习的原则和策略。
一、社会文化理论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基于社会文化学习理论,认为人的学习和发展是在社会和文化环境中进行的。
他强调了社会互动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习是通过与他人合作和交流来实现的。
赞可夫认为,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和家长的互动,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逐渐发展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区域性发展理论赞可夫提出了“区域性发展”的概念,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更有经验和知识的他人合作,进入一个“区域性发展区域”,在这个区域中,学生能够完成自己原本无法完成的任务。
赞可夫认为,教师应该在学生的区域性发展区域中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匡助学生逐步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
三、近似发展区域理论赞可夫的近似发展区域理论指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他认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和技能时,需要适当的挑战和支持。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发展水平,提供适当的学习任务和支持,使学生能够逐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思维工具理论赞可夫的思维工具理论强调了思维工具在学习和发展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思维工具是人们用来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包括语言、符号系统和文化工具等。
赞可夫认为,学生通过使用思维工具,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五、教学策略基于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策略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1. 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教师应该创设一个积极、支持性和合作性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
2. 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发展水平,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匡助学生逐步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
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2012年,我院开始实施“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将学生的能力培养寓于以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体,以培养训练学生教学基本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心理教育能力及艺术素质的实践教学体系中。
教学技能培养模块。
通过课程实习、教育见习、顶岗支教和教育调研等方式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教学基本能力和综合素养。
2011年始,我院就与榆次区教育局签署了《实习基地协议书》,先后派遣2008级、2009级、2010级、2011级、2012级共计640名学生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实习支教,并会同榆次区教育局领导走访每一个实习支教学校,通过师生座谈、随堂听课、现场指导的形式,同时通过认真听取支教学生的课堂教学,切实了解学生支教效果,并与支教点的领导老师进行了交流沟通,使支教工作科学、有序、稳步开展。
大学生创新科研能力培养模块。
四年全程式实践教学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我们要求学生“带着问题下基层,带着成果回学校,”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实验项目。
我院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实验领导小组,创建“导师+顾问+学生”的培养模式,形成了“省级+校级+院级” 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联动机制,学生的科研意识、科研热情、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
另外还出台了教科院大学生创新实验小组活动内容、培养模式、成员选拔退出和考评机制等一系列规定,使这一活动有了严格的制度保障。
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养模块。
我院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不仅开设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训课程,而且以我院与晋中市教育局联合成立的“晋中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为依托,以晋中市部分中小学为实践基地,从我院学生中选拔出优秀学生60名,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到基层学校开展团体心理健康辅导活动,一方面服务基层学校,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心理教育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新型高校四维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019年精选文档
新型高校“四维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教育部以教社科〔2014〕1号印发《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明确指出新型高校应明确建设目标,确定主攻方向,服务国家发展;整合优质资源,建设新型智库机构;培养应用型人才。
可见,新型高校的发展,必须使传统高校走出象牙塔,通过理论与社会实践接轨、与地方经济接轨,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实践性、技能型人才,把知?R财富转变为社会经济财富,构建新形势下新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一、国内实践教学体系相关研究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许多学者关于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多有探讨。
刘力、梁梅等总结了注重教学主体转换,体现为学生主体、任务驱动、分组实施的“顶岗实习”模式、“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
查建中、顾佩华等介绍了CDIO模式的七大标准,分析了CDIO是基于工程项目全过程的学习,并以汕头大学工程教育为例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蒋丽君提出“基地、项目、团队”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
李炯华等介绍了近年来流行于北美及其他一些国家的能力本位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了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郑家茂等基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自主研学、网络助学构建了“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
马合对职业高等学校“2+1”培养模式加以整合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张玫、潘志忠等以系统化思想开展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方面探讨,提出了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方案,构建多层面实践教学体系。
这些研究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加强了实践教学研究,但对地方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平台建设、保障体系建设和实践能力培养等实践教学缺乏全面把握。
二、“四维一体”实践教学体系(一)实践教学平台维实践教学平台包括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外产学研实践教学基地两类。
通过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可以开展基础实验、理论验证、综合设计这三类实践教学。
比如测绘工程专业可以开展的基础实践教学项目有30个左右,占总实践项目的 60%。
基于“一体两翼三融合”的课堂改革与实践——以高职院校“Python程序设计”课程为例
基于“一体两翼三融合”的课堂改革与实践——以高职院校“Python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夏春芬【期刊名称】《湖北开放大学学报》【年(卷),期】2024(44)1【摘要】新时代职业教育掀起“课堂革命”,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重构教学内容,重组课堂资源,重立师生关系,重建评价体系,培养出既“红”又“专”的新型高级技能型人才。
以高职院校“Python程序设计”课程为例,针对传统程序设计语言类课堂中存在的思政元素不够、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教师整体水平需提升、教学内容存在理论和实践脱节、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资源不足、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提出“一体两翼三融合”课堂改革思路,开展“OBE+课程思政”双课堂下浸润式的教学课堂改革。
通过系列改革举措,课程教学目标达成良好,学生素质培养成果显著,“双师型”教师团队初具规模,社会服务成效凸显,为高职程序设计语言类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价值。
【总页数】6页(P59-64)【作者】夏春芬【作者单位】湖北开放大学/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12【相关文献】1.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一体化"有机融合探索——以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为例2.高职院校"课证赛三位一体"模式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商务数据分析》课程为例3.高职院校专业课"一体两翼三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以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4.高职院校基于产教融合"分段并进式"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改革实践——以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为例5.高职院校“一体两翼三载体六元文化”课程思政育人机制构建及实践路径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立项名单
陈德云 刘克文 王梅 万秀兰 许海霞 董泽芳 孙龙建 汪国新 吴易雄 吴振利 李晓华 谢登斌 赵晓军 黄斌 石连海 莫明峰 杨卫东 阮成武 于光辉 鲍传友
附件一: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评审结果一览表
BFA140046 BBA140047 BBA140048 BBA140049 BBA140050 BCA140051 BCA140052 BCA140053 BCA140054 BCA140055 BJA140056 BJA140057 BJA140058 BJA140059 BJA140060 BJA140061 BJA140062 BJA140063 BLA140064 BLA140065 BLA140066 BLA140067 BLA140068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学前教育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及政策影响研究 大学生抑郁症的易感性:社会心理因素与基因多 态性的共同作用 初中学生品行问题的发展轨迹、影响因素与干预 亲社会视频游戏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青少年个体心理危机的预警、监测及干预策略和 体系研究 智慧学习环境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理解视域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基于发展性评估理念的大学生外语自主学习在线 测评系统设计与应用 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路径及其实施 策略研究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师生关系研究 产教融合下卓越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新型农民学院”的创新机制实践研究 基于岗位需求的护理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职业技术教育对新生代农民工向上流动的作用机 理及改善措施 企业参与高校职业教育转型机制研究 高等院校转型实践中的章程变革研究 职校生职业精神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 以效果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研究 新媒体时代网络音乐对青少年审美的影响及对策 研究 小学生音乐素质标准的研制和评价研究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策略的研究 基于新媒体的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公共服务体系 构建与实证研究 中学营养教育的构建及其实证研究 宋映权 胡义秋 纪林芹 刘衍玲 曾红 祝智庭 陈明选 林莉兰 汪基德 罗刚 陈增红 刘克勤 陈松兰 李中建 古翠凤 王海莹 匡瑛 唐以志 程征 刘咏莲 张细谦 谭思洁 柴巍中
“四元多维”教师教育模式的理论建构与运行策略
态的 全 面联 系与动 态协 调 , 追求价 值 整 合 与持 续 发展 , 是 对 实 习支教 现 有 模 式 的全 面升 级 , 也 是
贫 困 地 区教 育 发 展 应 对 三 次 改 革 浪 潮 叠 加 影 响 , 由被 动 、 局 部 的“ 问题 解 决 ” 模 式 向主 动 、 立 体 的 “ 生 态建设 ” 模 式转 变的创新 尝试 。
社 会 与人 的 发 展 问题 ,依 的 问题 , 都要求教育改革必须改变“ 头 痛医头、 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方法 去 认 识 和思 考 自然 、
医脚 ” 的西 式 疗 法 , 转 向 中 医式 的 内部 综合 调理 , 以 据各 自发 展 规律 最 优 地处 理 人 与 自然 、 社 会 之 间 的 主动 、 立体的教 育生态 系统建设 取代被 动、 局 部 的 关 系的 观念 和 实 践 。教育 的生 态 化 是 运 用 生 态 学 、 “ 问题 解决 ” 式 教育改革 , 变“ 被 动应答” 为“ 主 动 应 系统 科 学 的原 理 与 方 法 , 研 究 与 识 别 教 育 系统 的现 揭 示并 依据 教育 生 态发 展 的规 律 , 调 控 和 对” 。建 构“ 四元 多 维 ” 教 师 教 育 模 式 则 是 其 中一 种 象 与问题 ,
( 一) 教 育整 体发 展 的“ 生态化 ” 趋 向
教育 “ 生 态化 ” 是 当前 国际教 育 在新 的社会 经 济
l 】 ] , 生态学 研究 对 象 与 范 围从 个体 —— 物 种—— 需求 、 新 的理 论 发 展 和 教 育 背 景 下 出现 的一 种 全 新 究 ”
的趋 向 。经 济 系 统 、 社 会 系统 应 对 生 态 危 机 进 而 走 群 落—— 系统 的逐 步 扩 展 , 对 教 育 生 态 的研 究 也 从
AIGC视域下的虚拟教研室_概念特征、运行要素与建设进路
AIGC视域下的虚拟教研室_概念特征、运行要素与建设进路GC视域下的虚拟教研室:概念特征、运行要素与建设进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教育在现代教育领域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
其中,虚拟教研室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在教学研究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而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和GC(群体智能)的融合也为虚拟教研室提供了新的视域和可能性。
本文将以GC视域下的虚拟教研室为主题,探讨其概念特征、运行要素与建设进路。
首先,理解GC视域下的虚拟教研室,我们需要了解其概念特征。
GC视域下的虚拟教研室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群体智能理论来开展教育研究的一种虚拟空间。
它通过构建虚拟环境,将教育研究者、教育者和学生等参与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开展教学创新、理论探索和知识共享。
在这样的虚拟环境中,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辅助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群体智能理论则可以激发参与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教育研究的创新与进步。
其次,了解GC视域下的虚拟教研室的运行要素,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其实践意义。
在虚拟教研室中,人工智能技术是关键的运行要素之一。
它可以基于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和学习历史,提供量身定制的学习计划和教学资源,发挥个性化教学的优势。
同时,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通过自动化评价系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另外,群体智能理论也是虚拟教研室的重要运行要素。
通过促进参与者之间的交流和协作,虚拟教研室可以激发集体智慧的发挥,进一步提升教育研究的质量和效果。
最后,探讨GC视域下的虚拟教研室的建设进路,是为了促进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与推广。
首先,需要建立适合GC视域的虚拟教研室平台,整合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和群体智能理论。
这样的平台应该具备个性化学习支持、协作与交流、数据分析与评估等功能。
其次,需要培养和引进具备跨学科背景和技能的教育研究人员,从而在GC视域下的虚拟教研室中发挥他们的优势。
教育4.0全球框架_未来学校教育与模式转变——世界经济论坛《未来学校_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定义新的教育模
教育4.0全球框架_未来学校教育与模式转变——世界经济论坛《未来学校_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定义新的教育模式》之报告解读教育4.0全球框架:未来学校教育与模式转变——世界经济论坛《未来学校: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定义新的教育模式》之报告解读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推进,教育领域也迎来了深刻的变革。
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教育的模式也需要进行转变。
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发布的报告《未来学校: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定义新的教育模式》提供了一个全球框架,指导未来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
首先,这份报告强调了技术的应用。
在教育4.0时代,技术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虚拟现实等技术的运用,使得学习过程变得更加个性化、互动性更强。
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进行学习,利用自主学习工具进行知识获取和技能培养。
同时,教师也需要具备科技应用的能力,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使用技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报告还关注了学生的综合发展。
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的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在教育4.0时代,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才是最重要的。
学校应该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此外,报告还强调了学生的情绪智力和社交能力的培养,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这些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报告提到了新的评估方法的重要性。
在教育4.0时代,传统的考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报告强调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法,包括项目学习、实习经验、社区服务等,来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能力。
这样的评估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应用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此外,报告还指出了教师的重要性。
教师是教育的核心,他们的角色也在教育4.0时代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教师角色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在教育4.0时代,教师更应该成为学生的导师和指导者。
他们需要具备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
基于OBE理念的高校早期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究
基于OBE理念的高校早期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究作者:刘璐袁文芳来源:《成才之路》2024年第03期摘要:部分高校在早期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以下不足:缺少以产出为导向的总体设计,实践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学内容滞后,实践教学项目缺乏多维性,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单一。
基于OBE理念的高校早期教育专业,应构建“三横三纵”的实践教学目标,融通“岗课赛证”的实践教学内容,设置方式多元、层次清晰的实践教学项目,打造校内外“双师型”的实践师资队伍,建立多维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这对促进职前早期教育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OBE理念;早期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03-0057-04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新时代OBE理念下高专早期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编号:XJK21BZJ067)、2021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双元育人视域下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践性课程体系构建”(课题编号:21B0854)研究成果OBE是产出导向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的简称,该理念强调人才培养要立足社会需要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聚焦学生毕业后“学到了什么”和“能做什么”,对课程和教学进行反向设计,配置教育资源,并以此评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基于OBE教育理念,聚焦学生实践能力的获得,探讨高校早期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思路、体系框架,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项目、师资队伍和评价体系等方面,阐述早期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现路径,对促进职前早期教育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缺少以“产出”为导向的总体设计(1)照搬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早期教育专业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专科类专业,在本科层次还未开设。
一般高校都是基于学前教育专业,开办早期教育专业。
课程理论与课程改革.
课程理论与课程改革课题主持人:广西师大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比较教育、民族教育第一专题课程基本理论>>学习建议学习目标:1.理解课程的本质。
2.理解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向。
3.了解课程基础学科对课程的影响。
学习要点:本章从“课程”的词源分析入手,对“课程”定义进行了横纵两个维度的分析,并阐述了对“课程”本质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课程建构及实施的基础。
学习重点:1.理解撑握课程、教学的本质。
2.通过课程与教学关系的演变,结合自身经验理解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学习难点:理解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对课程理论及实践的影响。
建议学习方式:本章主要涉及“课程”定义、本质、与教学的关系及其基础等基本理论问题,因而提出以下学习建议:1.在学习主题知识的同时,以个人或集体学习、课内或课外阅读等方式辅以参考网上相关论文及书籍,以澄清人们对课程相关基本理论认识的发展轨迹,以更获得较完整清晰的知识。
2.学习过程中建议渗入大量讨论、交流,提出相关问题并作以理论上或联系实践的深入、多维分析与探讨,以加深理解。
3.每节及全章学习结束后,建议撰写千字以上的学习感触或对相关本章知识的某一问题进行自我观点的再分析与再探讨。
课程基本理论>>课程内容本专题分为以下三节:第一节课程的定义学习要点:本节主要对“课程”进行了词源分析,论述了国内外较有影响的几种课程定义及课程的本质。
学习重点:通过对课程本质的理解探寻课程定义纷繁复杂的缘由,并对其进行理解。
第二节课程与教学学习要点:本节主要从词源上分析了不同时代国内外对“教学”一词的认识,例举了国内外关于“教学”的较有代表性的定义,并呈现了对“教学”本质的相关认识,以此为基础介绍了几种典型的“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模式。
学习重点:探讨“课程与教学”关系的不同模式产生的深层原因,二者关系发展的趋势,并弄清对二者关系的不同认识将对实践带来怎样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G4教育部分
中图分类号G4教育部分G4教育G40教育学{G40-01}教育理论G40-011教育职能G40-011.8教育立法与教育政策G40-012全面发展教育[G40-012.9]德育G40-013智育[G40-013.9]体育G40-014美育G40-015劳动教育G40-02教育哲学G40-03教育科学研究G40-03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G40-034教育科学研究方法G40-05教育与其他科学的关系、教育学分支G40-051教育统计学G40-052教育社会学G40-052.2教育与社会G40-052.4教育环境G40-053教育政治学G40-054教育经济学G40-055教育与文化G40-056教育生物学G40-057教育技术学G40-058教育管理学G40-058.1教育评价G40-059.1教育伦理学G40-059.2教育未来学G40-059.3比较教育学G40-059.9其他G40-06教育学派G40-09教育学史、教育思想史G41思想政治教育、德育G410德育理论G41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G412人生观、世界观与理想教育G413阶级教育、革命传统教育G414国际主义、爱国主义教育G414.1形势教育G415纪律、民主与法制教育G416思想品德教育G417社会公德教育G418军事训练教育G42教学理论G420教学研究和改革G421教学过程G422教学原则G423课程论课程设计、课程标准等入此。
G423.02课程类型与设置G423.04课程研究与评价G423.06课程管理G423.07课程改革G423.1教学计划G423.2教学大纲G423.3教材研究与管理G424教学法和教学组织G424.1教学法G424.21课堂教学(班级教学)G424.22个别教学G424.23分组教学G424.24协作教学G424.25观摩教学(公开教学)G424.26巡回教学G424.27开放课堂(开放计划)G424.28第二课堂G424.29现场教学G424.31实验G424.4实习G424.6辅导与自习G424.7学绩管理和考试G424.71学绩管理制度G424.74考试G424.75评分方法G424.79试题G426各派教学法G427各科教学法(分科教学法)G428教研室(组)工作G43电化教育G431视听教学(电化教学)G432广播、电视教学G433程序教学G434计算机化教学G436电化教材G44教育心理学G441教学心理学(课堂教育心理学) G442学习心理学G444学生心理学{G445}青少年心理学G446教育社会心理学G447学科心理学G448教育心理诊断与教育心理辅导G449教育心理测验与评估G449.1测验方法G449.4智力测验G449.5能力测验G449.6性格测验G449.7评估方法与标准G45教师与学生G451教师G451.1教师评定与任用G451.2教师队伍结构与建设G451.4教师与社会G451.42教师兼职G451.5教师职称与待遇G451.6教师职责与修养G451.7教师组织G451.8教学辅助人员G455学生G455.7学生组织G456师生关系G459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G46教育行政G462教育行政机关G463教育科研管理G464教育视导G465教育调查G467教育财政G467.2教育投入G467.22教育基金G467.24教育税G467.26教育捐款G467.27学杂费G467.8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G47学校管理G471学校管理体制G471.2校长G471.7管理人员G472行政工作G472.1学校规划G472.2管理机构G472.3人事管理G472.4文书档案管理G472.5科研组织和管理G473教务工作G473.2招生G473.3学籍G473.4编班、排课表G473.5学年、学期、假期G473.6奖励、处分G473.8毕业、升学、分配G474总务工作G475财务管理G478学校卫生工作G478.1学校环境卫生G478.2学校保健服务G478.4学生个人卫生G478.5学校饮食卫生G479健康教育G48学校建筑和设备的管理G481教室G482实验室和设备G483附属建筑和设备G484教学设备{G5}世界各国教育事业G51/57世界各国教育事业G51世界教育事业G510教育政策G511教育改革与发展G511.9教育系统与结构G512教育制度G512.2学制G512.3义务教育G512.7办学形式G512.71公立G512.72私立G512.73宗教团体办学G512.74社会资助办学G513国际教育组织与活动G513.1组织G513.2会议G513.3互助合作和交流G515教师和学生状况G515.1教师状况G515.5学生状况G516教育统计资料G519教育史G52中国教育事业G520方针、政策及其阐述G520.1教育规划G521教育改革与发展G521.9教育系统与结构G522教育制度G522.2学制G522.3义务教育G522.5勤工俭学G522.7办学形式G522.71公立G522.72私立G522.73宗教团体办学G522.74社会资助办学G522.8校办产业G523教育组织与活动G525教师与学生状况G525.1教师状况G525.5学生状况G526教育行政G526.2教育行政机关G526.21中央G526.22地方G526.3教育科研管理G526.4教育视导G526.5教育调查G526.6教育统计资料G526.7教育财政G526.78奖学金、助学金G526.9对外教育关系G527地方教育G528学校概况G529教育史G53/57各国教育事业0政策1教育改革与发展19教育系统与结构2教育制度3教育组织与活动5教师与学生状况6教育行政7地方教育8学校概况9教育史{G6}各级教育G61/79各级教育、各类教育G61学前教育、幼儿教育G610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理论G611思想品德教育G612教学理论、教学法G613各科教学法、教材G613.2语言、识字G613.3常识、故事G613.4算术、计算G613.5音乐、舞蹈G613.6美术G613.7体育、游戏G614玩具、教具G615幼教人员G616幼儿园与家庭G617幼儿园管理G618各类型幼儿园(托儿所)G619世界各国学前教育、幼儿教育概况G619.1世界G619.2中国G619.20方针政策及其阐述G619.21教育改革G619.22教育制度G619.28幼儿园概况G619.29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史G619.3/.7各国G62初等教育G620初等教育理论G621思想政治教育G622教学理论、教学法G622.0教学研究与改革G622.3课程G622.4教学法与教学组织G622.41普通教学法G622.42教学组织G622.46辅导与自习G622.47学绩管理与考试G622.471学绩管理制度G622.474考试G622.475评分方法G622.479试题与题解G623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G623.1/.9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1教学计划、教学大纲2教学法3教学参考书(教师参考书){4}教学辅导与指导读物7教师手册G623.1政治G623.15思想品德课G623.2汉语语文G623.21汉语拼音G623.22识字G623.23阅读G623.24作文G623.29中国少数民族语文G623.3外语G623.31英语G623.32法语G623.33德语G623.34西班牙语G623.35俄语G623.36日语G623.39其他G623.4历史、地理G623.41历史G623.45地理G623.5数学G623.56算术G623.57珠算G623.58计算机G623.6自然常识G623.7美育G623.71音乐G623.75美术G623.8体育、游戏G623.9其他G624教材、课本、学生参考书1教材、课本2补充教材3学生参考书{4}自学读物、课外读物5习题、试题与题解{6}考试试题与题解7学生手册G625教师与学生G625.1教师、班主任G625.5学生G625.6师生关系G626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G627学校管理G627.1领导管理体制G627.2行政工作G627.3教务工作G627.4总务工作G627.5财务管理G627.6学校建筑和设备的管理G627.8学校卫生工作G628各类型小学校G629世界各国初等教育概况G629.1世界G629.2中国G629.20方针政策及其阐述G629.21教育改革与发展G629.22教育制度G629.28学校概况G629.29初等教育史G629.299蒙学G629.3/.7各国G63中等教育G630中等教育理论G631思想政治教育、德育G632教学理论、教学法G632.0教学研究与改革G632.3课程G632.4教学法与教学组织G632.41普通教学法G632.42教学组织G632.46辅导与自习G632.47学绩管理与考试G632.471学绩管理制度G632.474考试G632.475评分方法G632.479试题与题解G633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G633.2/.98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G633.2政治G633.21哲学G633.22社会发展史G633.23政治经济学G633.24科学社会主义G633.25青少年修养G633.26法律常识G633.3汉语语文G633.33阅读G633.34作文G633.39中国少数民族语文G633.4外语G633.41英语G633.42法语G633.44西班牙语G633.45俄语G633.46日语G633.49其他G633.5历史、地理G633.51历史G633.52世界历史G633.53中国历史G633.54其他各国历史G633.55地理G633.56世界地理G633.57中国地理G633.58其他各国地理G633.59其他G633.6数学G633.61算术G633.62代数G633.63几何G633.64三角G633.65解析几何G633.66高等数学初步G633.67计算机G633.7物理G633.8化学G633.91生物G633.92生理卫生G633.93专业技术知识G633.95美育G633.951音乐、舞蹈G633.96体育G633.98其他G634教材、课本、辅助教材G635教师与学生G635.1教师、班主任G635.5学生G635.6师生关系G636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G637学校管理G638各类型中等学校G638.1/.3各类型中等学校G638.1完全中学G638.2初级中学G638.3高级中学G639世界各国中等教育概况G639.1世界G639.2中国G639.20方针政策及其阐述G639.21教育改革与发展G639.22教育制度G639.28学校概况G639.29中等教育史G639.3/.7各国G64高等教育G640高等教育理论G641思想政治教育、德育G642教学理论、教学法G642.0教学研究与改革G642.1教学过程G642.2教学原则G642.3课程G642.4教学法与教学组织G642.41普通教学法G642.42教学组织G642.421课堂教学G642.423实验G642.44实习G642.45现场教学G642.46辅导G642.47学绩管理与考试G642.471学绩管理制度G642.474考试G642.475评分方法G642.477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G642.479]高等教育自学考试G642.8教研室工作G643研究生教育G643.0研究生教育理论G643.1政治思想教育G643.2教学理论G643.6研究生教育机构G643.7学位G643.8学位论文G644科学研究工作G644.4学术评议G644.5学术交流G644.6科学研究机构G644.8博士后G645教师与学生G646学校与社会G647学校管理G648各类型高等学校G648.1综合性G648.2高等专科院校G648.4地方院校G648.5社会G648.6短期(初级、社区)G648.7民办院校{G648.8}专科学校G648.9留学教育、互派教授G649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G649.1世界G649.2中国G649.20方针政策及其阐述G649.21教育改革与发展G649.22教育制度G649.28学校概况G649.29高等教育史G649.299书院G649.3/.7各国G65师范教育G650师范教育理论G651思想政治教育、德育G652教学理论、教学法G655教师与学生G656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G657学校管理G658各级师范学校G658.1幼儿师范学校G658.2中等师范学校G658.3高等师范院校G658.4教师进修院校G658.5教育行政G659世界各国师范教育概况G659.1世界G659.2中国G659.20方针政策及其阐述G659.21教育改革与发展G659.22教育制度G659.28学校概况G659.29师范教育史G659.3/.7各国{G7}各类教育G71职业技术教育G710职业技术教育理论G711思想政治教育、德育G712教学理论、教学法[G714]教材、课本、辅助教材G715教师与学生G717学校管理G718各类型职业技术学校G718.1技工学校G718.2职业高中G718.3中等专业学校G718.4中学G718.5高等职业技术学校[G718.6]培训班G719世界各国职业技术教育概况G719.1世界G719.2中国G719.20方针政策及其阐述G719.21教育改革与发展G719.22教育制度G719.28学校概况G719.29职业技术教育史G719.3/.7各国G72成人教育、业余教育G720成人教育、业余教育理论G722初等成人业余教育G722.2教学理论、教学法G722.4教材、课本G723中等成人业余教育G723.2教学理论、教学法G723.4教材、课本G723.81业余中学G723.83业余中等专业学校G724高等成人业余教育G724.4教学理论、教学法G724.81夜G724.82开放G725农民业余教育G725.81农民初等业余学校G725.812教学理论、教学法G725.814教材、课本G725.82农民中等业余学校G725.822教学理论、教学法G725.824教材、课本G725.83农民高等业余学校G726职工教育G726.81职工补习学校G726.82职工培训班G726.84职工G726.88管理干部G726.9自学考试G727函授、刊授教育G727.8函授、刊授G728广播电视教育G728.8广播电视G729世界各国成人教育与业余教育概况G74华侨教育、侨民教育G740华侨教育理论G741思想政治教育、德育G742教学理论、教学法G745教师与学生G747学校管理G749国外华侨教育G749.8在华外侨教育G749.9世界各国侨民教育G75少数民族教育G750少数民族教育理论G751思想政治教育、德育G752教学理论、教学法G755教师与学生G757学校管理G758各类型民族学校G758.1初、中等民族学校G758.4高等民族院校G759世界各国少数民族教育概况G76特殊教育G760特殊教育理论G761盲人教育G761.2教学理论、教学法G761.4教材、课本G762聋哑人教育G762.2教学理论、教学法G762.4教材、课本G763智力超常儿童教育G764弱智儿童教育G765犯罪青少年教育G769世界各国特殊教育概况G77社会教育G773乡土教育G775青少年教育G776妇女教育G777老年教育G779世界各国社会教育概况G78家庭教育G785家庭教师G79自学G791学习方法G792读书方法G795治学方法[G797]自学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费投入,试行、推广“实习支教”等新的实践教 学 形 适应贫困地区 农 村 教 育 特 征 的、良 性 运 行 且 可 循 环
式,对实践 教 学 寄 予 厚 望 也 创 造 了 良 好 的 条 件。 然 再生的区域教 育 生 态 系 统,是 改 变 贫 困 地 区 教 育 面
而,由于缺 少 系 统 的 理 论 研 究———已 有 研 究 集 中 于 貌的关键举措。
2014 年 2 月 第30卷 第1期
教 育 科 学 Education Science
Feb,2014 Vol.30 No.1
“四元多维”教师教育模式的理论建构与运行策略*
艾 小 平1,2, 董 泽 芳1
(1.华中师范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9;2.喀什师范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0)
一 、“四 元 多 维 ”教 师 教 育 模 式 的 建 构 依 据 (一 )教 育 整 体 发 展 的 “生 态 化 ”趋 向 教育“生态化”是当前国际教育在新的社 会 经 济 需求、新的理论 发 展 和 教 育 背 景 下 出 现 的 一 种 全 新 的趋向。经济 系 统、社 会 系 统 应 对 生 态 危 机 进 而 走
中容易遭受来 自 教 育 主 体 内 部 的 观 念 阻 碍、“惰 性 ” 总结西南大学实 践 经 验 而 提 出 “更 新 工 程 ”建 议,教
阻力和来自 外 部 的 机 制 束 缚。 也 因 为 缺 少 系 统 设 育部下发“实 习 支 教”政 策 文 件 并 在 全 国 范 围 推 广,
计,“行为矫正”意 味 很 强 的 实 践 教 学 局 部 改 革 极 易 要求地方各级 教 育 行 政 部 门、高 师 院 校 和 中 小 学 协
能的完善”,[3]尝试建立整体 性 观 念 指 导 下 的 目 标 融 明对比的是 贫 困 地 区 积 难 深 重、脆 弱 不 堪 的 教 育 发
合、内容贯通、力量整合、方法创新、重视实 践 的 教 师 展现状。从师 资 角 度 考 察,总 量 不 足,结 构 失 衡、队
教育新体系。教师教育一体化内在地要求把 未 来 教 伍不稳、质量不优、提高困难等问题十分突出。
织特征显著的 区 域 教 育 生 态 系 统,是 现 代 教 育 走 出 发展的适宜途径。
生态困境,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和谐、高效、健 康 的 可
(三 )教 育 改 革 现 实 进 程 的 阶 段 性 特 征
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村教育一直 是 我 国 教 育 工 作 的 “重 点 ”和 “难
(二)教师 教 育 一 体 化 发 展 和 质 量 提 高 的 内 在 点”,贫 困 地 区 农 村 教 育 则 是 “重 中 之 重 ”、“难 中 之
然”与“体外自然”内部及其间的矛盾,通过两者关 系 为抓手、涵盖 教 师 教 育 和 基 础 教 育 的 区 域 教 育 改 革
的调适与超越,实现教育的 和 谐 发 展 及 良 性 循 环。[2] 方案,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充 分 发 挥 教 师 教 育 作 为
建立目 标 综 合 度 高、要 素 耦 合 良 好、开 放 性 强、自 组 教育“母机”的 原 动 力 作 用,促 进 区 域 教 育 整 体 和 谐
师培养和基础 教 育 教 师 专 业 发 展 结 合 在 一 起,这 种
为解决贫困 地 区 农 村 师 资 问 题,国 家 出 台 对 口
结合不仅是历时状态下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 贯 通 支援、特 岗 计 划、西 部 志 愿 者 等 多 项 政 策 予 以 扶 助,
设计,还包括共 时 状 态 下 高 师 教 育 与 基 础 教 育 的 密 然而,仅靠各类“补 丁 工 程 ”的 “输 血 ”虽 然 能 暂 时 缓
我国教育发 展 的 “瓶 颈”在 农 村 教 育,农 村 教 育 发展的“瓶颈”在 农 村 师 资,师 资 培 养 的 “瓶 颈 ”在 实 践教学。实习支教(也称顶岗实习)作为贫困地 区 解 决农村师资“瓶 颈 ”制 约 的 创 新 举 措,将 教 师 教 育 实 践教学改革与 农 村 师 资 补 充 与 提 升、城 乡 义 务 教 育 师资均衡配置 相 结 合,其 设 计 思 路 与 实 践 效 用 备 受 关注。当前,教 育 生 态 化 和 教 师 教 育 一 体 化 发 展 趋 向、农村教育改 革 困 境 和 实 习 支 教 自 身 实 践 中 层 出 的问题,都要求 教 育 改 革 必 须 改 变 “头 痛 医 头、脚 痛 医脚”的西式 疗 法,转 向 中 医 式 的 内 部 综 合 调 理,以 主动、立体 的 教 育 生 态 系 统 建 设 取 代 被 动、局 部 的 “问题解决”式 教 育 改 革,变 “被 动 应 答 ”为 “主 动 应 对”。建构“四元 多 维 ”教 师 教 育 模 式 则 是 其 中 一 种 先 行 性 、探 索 性 尝 试 。
号:12XJJA880001)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重点项目“实 习 支 教 政 策 在 南 疆 三 地 州 的 实 施 效 果 追 踪 研 究 ” (项目 批 准 号:XJEDU2009I35)及 南 疆 基 础 教 育 研 究 中 心 重 点 项 目 “南 疆 民 汉 教 师 培 养、培 训 模 式 研 究 ” (XJEDU070112A02)的 阶 段 性 成 果 。 〔收 稿 日 期 〕2012-09-14 〔作者简介〕艾小平(1973- )女,四 川 安 岳 人,华 中 师 范 大 学 教 育 学 院 博 士 生,喀 什 师 范 学 院 教 育 系 副 教 授 。;董 泽 芳 (1945- ),女湖北红安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对实践教学环节、形式等具体过程或主体、课 程 等 内
(四 )“实 习 支 教 ”现 有 模 式 的 自 致 性 缺 陷
部要素的分析,对其内部机理和外部机制研 究 不 足,
“实习支教”现有 模 式 的 自 致 性 缺 陷 是 建 构 “四
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的开展较为盲目、零散,推 进 过 程 元多维”模 式 的 直 接 动 因。2007 年,经 张 诗 亚 教 授
上生态化发展道路为教育的生态发展提供了背景、 条件也提出了 现 实 需 求;生 态 学 与 系 统 科 学 的 研 究 成果使人们关注包括教育在内的各种社会系统的结 构、功能与过程的要素和谐与动态优化;教 育 要 解 决 自身发展中的生产性和生态性矛盾,协调 内 外 因 素, 亦需要以“生态化”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目标 和 未 来教育发展的主旋律。“生态化”就是以人与 自 然 协 调发展为主导思路,运用生态学、系统科学 的 原 理 和 方法 去 认 识 和 思 考 自 然、社 会 与 人 的 发 展 问 题,依 据各自发展规 律 最 优 地 处 理 人 与 自 然、社 会 之 间 的 关系的观念和实践。教育的生态化是运用生态学、 系统科学的原 理 与 方 法,研 究 与 识 别 教 育 系 统 的 现 象与问题,揭示并依据教育生态发展的规 律,调 控 和 优化教育系统 各 要 素 内 部 及 与 外 部 环 境 的 关 系,提 升教育 系 统 生 态 水 平,推 动 教 育 系 统 健 康、协 调、可 持 续 发 展 的 观 念 、实 践 和 结 果 。
· 43 ·
“添加生态教育 内 容”到 “研 究 教 育 与 周 围 环 境 的 关 遭遇观念、体制、机 制 及 内 外 关 系 的 “冻 土 层 ”,改 革
系”,到“形成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生态思维”,再到“研 难以取得全 面、深 入、持 续 的 效 果。 因 此,形 成 教 师
究和建立教育生 态 系 统 ”。 通 过 对 教 育 生 态 系 统 的 教育实践教学是培养合格未来教师的必要环 节 和 重
组分、结构与功能、发展与演替以及多因素影 响 下 变 要途径,改革 实 践 教 学 是 教 师 教 育 改 革 的 切 入 点 和
化与调控机制 的 研 究,依 据 生 态 系 统 的 “综 合 ”、“联 突破口的共识,依 据 教 师 专 业 发 展 规 律 和 教 师 教 育
系”、“平衡”等特征和共生等规律,解决教育“本体 自 与基础教育的 循 环 制 约 关 系,系 统 设 计 以 实 践 教 学
世纪开始,国家 政 策 就 持 续 强 调 实 践 教 学 的 重 要 作 效不大。系统设计、合理规划、充分利用 当 地 教 育 资
用,要求高校“大 力 加 强 实 践 教 学,切 实 提 高 大 学 生 源开发自身“造 血”功 能 才 是 从 源 头、从 根 本 解 决 问
的实践能力,强 化 实 践 育 人 的 意 识”[4],并 不 断 加 大 题的良策。从教育、人及社会 发 展 的 长 远 着 眼,建 构
随 着 生 态 学 研 究 “从 描 述、解 释 走 向 机 制 研 究”[1],生态学研究 对 象 与 范 围 从 个 体———物 种——— 群落———系统的逐 步 扩 展,对 教 育 生 态 的 研 究 也 从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课题新疆项目“南疆民族教师教 育 一 体 化 实 践 教 学 模 式 研 究 ”(项 目 批 准
· 44 ·
同合作,将补充 农 村 师 资 与 加 强 教 师 教 育 实 践 创 造 化趋向和 我 国 教 育 改 革 的 整 体 进 程 及 现 阶 段 进 入
〔摘 要〕 当前我国教育改 革 已 进 入 “深 水 区”、“攻 坚 期”,系 统 设 计、整 体 推 进 是 破 解 当 前 教育改革难题,尤其是师资“瓶颈”的主导思路。“四元多维”模式以教师教育实 践 教 学 为 抓 手,联 结教师教育一体化、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和高师———基础教育一体化,关 注 区 域 教 育 系 统 内 部 生 态的全面联系与动态协调,追求价 值 整 合 与 持 续 发 展,是 对 实 习 支 教 现 有 模 式 的 全 面 升 级,也 是 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应对三次改革浪 潮 叠 加 影 响,由 被 动、局 部 的 “问 题 解 决”模 式 向 主 动、立 体 的 “生 态 建 设 ”模 式 转 变 的 创 新 尝 试 。 〔关 键 词〕 四元多维;综合教育改革;实践教学;实习支教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064(2014)01-004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