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

合集下载

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其建议

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其建议

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其建议农村人力资源是指农村地区拥有的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劳动力的人才资源。

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在许多方面与城市人力资源存在较大差异。

本文将从农村人力资源的概况、存在问题以及相关建议三个方面来分析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其建议。

一、农村人力资源的概况农村人力资源由农民构成,具有自然的、特殊的形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劳动力资源丰富:农村地区拥有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其中以年轻人为主。

这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基础。

2.职业结构单一:农村职业结构相对集中,以农业劳动为主,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和相关的农村经营活动。

农民普遍缺乏技术和科学素养,缺乏多元化发展的机会。

3.教育水平低: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农村基础教育设施相对不完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限制了农村人力资源的发展。

农村人力资源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低技能劳动力:农村劳动力普遍缺乏专业技能和知识,主要从事农业劳动,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2.劳动力流失:由于农村经济相对滞后,缺乏就业机会和良好的生活条件,很多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或进城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失。

3.人员结构老龄化:由于大量年轻劳动力外流,留下的多数是老年人和儿童,导致农村人口老龄化比例较高,劳动力资源减少。

为了解决农村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效果,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教育培训: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建设,改善教育资源配置,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培训项目,提高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多样化发展。

2.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对农村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农村产业,吸引年轻人回流,减少劳动力的外流。

3.加强新农村建设: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增加农村劳动力的留存率。

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其建议

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其建议

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其建议农村是中国不可或缺的基础,同时也是中国人口的重要来源,农村人力资源具有丰富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但是,农村人力资源目前的现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包括人才流失严重、人才培养不足等。

本文将从这些问题出发,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

一、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农村人才流失是目前中国农村面临的难以避免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农村发展的滞后造成的。

农村缺乏优质的教育资源、医疗保障和好的传媒环境,这都使得农村发展无法与城市相比。

同时,一些外出务工者并没有意愿回乡发展。

这不仅造成了农村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还使农村发展之路更加艰难。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农村人才流动管理,制定相关政策。

政府应该采取措施以吸引更多的青年人、专业人才和技能人才,如加强普及职业教育、降低创业门槛、提高医疗保障等。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应该投资适量资金来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相关设施设备,建设更好的路网、通讯系统和医疗设施。

这也将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

3、强化科研支持,为农村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

政府应该投资资金以创造更多机会,包括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以及更多的研究信息等,以吸引人才。

二、人才培养不足随着农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对人才需求也不断提高。

但是,农村目前并没有足够的专业技术队伍来支持农业的发展,这是导致农村发展受到阻碍的大问题之一。

1、加强农村教育体系的建设。

我们需要加强农村教育,增设更多职业中等学校和专业技术学院,培养更多的人才。

2、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地位。

农村职业教育的地位应得到提高,加强职业教育与农业实践的结合,打造更多农民科技兴农的典范。

3、建立人才培训机制。

建立更加完善的人才培训机制,可以帮助农民提升技能、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多元化的人才需求农村的人才需求不仅限于农业领域,同时也需要人才在教育、文化、医疗和社会服务等领域发挥更多的作用。

但是,这种多元化的需求却往往被忽视了。

重庆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重庆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重庆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城市,从直辖至今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在国家大力提倡产业升级的时候,重庆提出要成为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最好的承接平台,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个强大的增长引擎和发动机。

同时,我们也看到,人类已经跨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把知识资本快速转化为货币资本的经济。

在知识经济时代,谁拥有更多的知识资本,谁能更快地将其转化为货币资本,谁就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重庆目前的人力资源状况从宏观分析来看,分为三个方面。

首先,重庆市人口3200万,其中外出打工农民工近1000万。

他们绝大部分是没有知识和技术的体力劳动者,属于劳动力价格低廉。

一方面,他们促进了重庆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比如餐饮业、低端服务业等。

在重庆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生意兴隆的火锅店与叫卖的小商贩。

这类低端服务的人口众多,曾经风靡全国的电视剧《山城棒棒军》就是一个真实写照。

从无论是繁华的闹市还是居民休闲广场,皆是人头攒动,蔚为壮观,若是遇上过节,则一定是摩肩擦踵,人山人海,各大道路水泄不通。

现在不提“棒棒军”,换作“农民工”了,但所指对象没有什么区别。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重庆市人力资源的优势。

人口众多则人力资源丰富,转化为高素质人力资本的潜力就越大。

这些打工者如果能够成为重庆产提升升级和转型的合格工人,哪怕只有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成为产业工人,重庆的人力资本将会变得很雄厚。

其次,重庆市的高等院校共有55所,高校生数量62万人。

这个数量是巨大的人力资源。

然而,目前国内教育包括重庆的高等教育的差距在于这些受教育者的知识和专业技术转化为企业技术能力和企业效益与资本之间的差距。

我认为,在2008年以前,重庆市在人口结构方面的政策是向有需求的外省市输送低端服务的劳动人口,同时大力引进国内外高素质人才来重庆就业。

但是,在全球后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需要重庆保持一定基础的低端劳动力人口,与此同时,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时候,政府有必要抓住机遇,采取积极地政策,引进并储备大量的知识型高素质的知识工人和知识资本家,使人力资源发生本质性的变化。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现状及对策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现状及对策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现状及对策乡村振兴这个话题,真的是现在热火朝天呀,大家都在说要让农村焕发新活力。

说到农村,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那一片青山绿水,和一群热情的农民朋友。

可是,咱们可不能光看表面,光有美丽的风景可不行,背后的人力资源发展也得跟上呀!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留在农村,哎,真是让人心疼。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一日三秋”,乡村需要人才,就像一棵树需要根。

现在的农村,很多人依旧停留在传统的农业模式上,听着真让人感慨,像个被时间遗忘的角落。

虽然有些地方的农村经济在发展,但整体来说,人力资源的结构还真不够合理。

大部分人都在忙着种地,真正懂技术、懂管理的人却少之又少。

这就像一锅汤,缺了调料,味道怎么能好呢?年轻人跑去大城市,留在农村的多是老人和小孩,难免会让人觉得有些心酸。

说到这里,咱们得聊聊对策了。

要想真正推动农村人力资源的发展,首先得把年轻人的目光吸引回来。

这时候,相关部门的角色就很重要啦,出台一些,比如说提供培训机会,让年轻人学到新技能。

还有像“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项目,也能让他们在家乡发挥才干,既能照顾家人,又能实现梦想,这可是双赢呀!就像打游戏一样,角色扮演换个地方,能获得不一样的体验。

再说说乡村的教育问题。

教育水平的提高,才能让人们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

乡村的学校得提升,师资力量得加强,让孩子们从小就能接触到更广阔的知识面。

你看,这不就是给未来打基础吗?让他们能够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教育可不是小事,这就像一颗种子,播下去,等着丰收。

此外,发展农村的人力资源,还得借助互联网的力量。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谁能掌握网络,谁就能抢占先机。

比如,可以通过网络培训,让农民朋友们学会电商,卖自家的农产品。

这就像打开了一扇窗,外面的世界立马就在眼前。

现在的年轻人,谁不喜欢在家里动动手指,赚钱可比在地里刨土方便多了。

乡村振兴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相关部门、企业、农民三方得齐心协力。

企业可以投资农村,帮助农村发展特色产业,让农村的产品走出去。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基础的不足,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现状和对策两个方面探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现状分析(一)人才流失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人才的流失情况日益严重。

许多优秀的农村年轻人离开了家乡到城市发展,导致农村劳动力的匮乏。

同时,农村基层干部和技术人才缺乏的情况也越来越突出,这对于农村的发展和建设都是极大的阻碍。

(二)人才结构问题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村人才的结构偏向低层次人才,优秀人才缺乏。

这也导致了一些农村地区的生产和发展水平较低,难以实现现代化农业和规模化经营。

(三)人才培训问题农村人才培训体系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由于经济条件和人力资源的不足,农村人才的培养途径比较单一,往往只是依靠学校和培训班的传统方式进行培养;另一方面,农村人才培养的内容和形式也相对简单,缺乏实际操作和创新的机会。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农村人才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难以胜任高技术含量和创新性较强的工作。

(四)人才引进问题农村地区自身人才储备不足,引进外来人才成为必要的选择。

然而,由于经济条件和政策限制等因素,农村地区的人才引进难度较大。

即使是有一定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人才,也难以适应农村地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很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对策建议(一)人才激励政策为了解决人才的流失问题,农村地区应该采取具有吸引力的激励政策。

例如,提高农村人才的待遇和福利,加强基层职位的设立和选拔工作,为农村人才提供优质培训和发展机会等等。

这将有助于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提高农村人才的整体水平。

(二)人才培养和引进农村人才培养应该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倡导艰苦创业和创新精神,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

此外,还应该加强对外来人才的引进,为他们提供更加舒适和便利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吸引和留住这些能够为农村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

乡村振兴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及其对策

乡村振兴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及其对策

乡村振兴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及其对策乡村振兴是当前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乡村振兴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涉及到农村人口素质、教育水平、就业机会等方面,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分析1.农村人口结构老龄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不断外流,大量年轻劳动力流失到城市,导致农村人口结构老龄化,农村人口总体素质较低。

这使得农村缺乏活力和发展动力,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农村教育水平不高由于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落后,教育条件不佳,导致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整体较低。

这不仅影响了农村居民的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制约了农村的发展潜力。

3.农村就业机会相对不足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传统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逐渐减少。

而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并未完全覆盖农村就业需求,导致农村就业机会与人口增长之间出现矛盾。

4.农村人才流失严重由于农村发展机会相对较少,很多有能力的人才选择到城市或外地发展,导致农村人才流失严重。

这不仅损害了农村的发展潜力,也加大了城乡发展差距。

1.加强农村教育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推动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

可以开展农村教育惠民政策,鼓励更多优秀的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提高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

2.拓宽农村就业渠道政府可以在农村地区发展新的产业和服务业,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可以鼓励一些城市企业到农村设立分厂或分店,为农村居民提供就业机会,缓解农村就业压力。

3.建立农村人才培养体系政府可以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培养的体系,通过在农村设立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培养出更多适应农村就业需求的从业人员。

可以鼓励一些大专院校和技校开展农村人才培养项目,推动农村的人才培养工作。

4.鼓励农村人才返乡创业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那些有一定技能和经验的农村人才返乡创业。

乡村振兴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及其对策

乡村振兴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及其对策

乡村振兴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及其对策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日益凸显。

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之一。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着人口老龄化、优质劳动力短缺、农村劳动者素质低、特殊群体无法融入社会等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

1. 人口结构老龄化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劳动力外流,农村地区的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

长期以来,农村劳动力外流导致的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严重困扰农村地区的问题。

这种趋势导致农村劳动力的减少,使得农村产业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

2. 优质劳动力短缺农村地区的优质劳动力普遍短缺。

农村地区的优质人才无法满足各行各业的需求。

这种短缺状况已成为制约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3.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相对低下。

较低的教育背景和缺乏专业技术的培养使得农村劳动力的技术含量不足。

这导致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不够多样化,产业发展水平低下,落后于城市地区。

4. 特殊群体无法融入社会农村特殊群体包括农村留守儿童、农村贫困人口、残疾人、老年人等,他们的社会融入难度较大。

他们缺乏足够的社会保障和资本,无法享受到社会发展的红利。

二、解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1. 建立多级人才培养体系在农村地区建立多级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农村教育和职业培训,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丰富的晋升机会。

加强农村人才的培训和专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村人才的技术含量和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2. 支持创业和创新为农业农村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农村创业和创新,提高农村产业发展的创新能力。

设立农村人才创业基金和创业孵化器等机构,为农村创业者提供更多的支持。

3. 加强社会保障加强对农村特殊群体和农村老年人的保障,为农村居民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在推进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上,增加对老年人的关怀和支持,为农村居民的生活提供更多良好的条件。

乡村振兴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及其对策

乡村振兴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及其对策

乡村振兴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及其对策1. 引言1.1 乡村振兴背景乡村振兴是中国国家战略,旨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不断外流,农村经济面临严峻挑战。

乡村振兴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议题。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农村是人力资源宝库,但受限于地理环境和教育条件,农村人才培养和使用存在诸多问题。

如何充分挖掘和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潜力,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

为了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注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育,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只有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才能推动乡村振兴事业取得更大的成就。

【字数:200】1.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重要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村人口占据着我国人口总量的大部分,他们是农村振兴的主体力量。

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不仅关乎农村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大局。

农村人力资源素质参差不齐,需要进行深入挖掘和培养,以满足农村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求。

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竞争力。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不仅仅是单纯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更是要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从而推动乡村振兴事业的持续发展。

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当前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关注。

2. 正文2.1 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农村人力资源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力量,但目前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年轻人外出务工的比例较高,导致农村劳动力结构失衡,影响了农业生产和乡村经济发展。

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整体较低,缺乏技能和知识更新的机会,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的需要。

农村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农村缺乏吸引人才的条件和机制,造成人才流失,影响了乡村振兴进程。

农村的教育水平偏低,教育资源不足,导致农村青少年缺乏良好的教育背景和综合素质,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和就业机会。

关于农村人力资源问题及对策报告

关于农村人力资源问题及对策报告

关于农村人力资源问题及对策报告农村地区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农村地区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资源的支撑,但是,农村的人才异常匮乏。

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有力促进了农村的人力资源开发,为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1.农村人力资源问题分析1.1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教育落后的现象。

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拥有较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是因为农村基础教育落后,导致农村人口普遍的文化水平低下,使得农村的劳动力资源不能有效地得到开发利用。

农村人口的教育局限性,以及思想观念的传统性,导致农村人口普遍具有整体素质亟待提升的问题。

而农村人口在思想上的固步自封,使其难以接受新鲜事物,无法快速地融入到现代化的农业建设中。

基础教育的落后,现有的教育模式也过于陈旧,缺乏改革性和创新性,无法满足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1.2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缺乏合理配置。

农村地区的人口数量庞大,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但与此现状所不匹配的是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缺乏合理配置。

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具有复杂多变的特性,相关部门缺乏对本地区内人力资源的全面了解,缺乏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得农村的人力资源无法有效开发,不利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1.3农村地区缺乏完善的人力资源开发制度。

尽管农村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然而无论是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现状,还是人力资源开发制度,都不尽如人意。

制度不完善,机制不健全,导致人力资源无法有效地得以利用,不利于人力资源的整合与分配,在信息的共享性和人员的流动性方面缺乏时效性,制约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农村人口数量庞大,老龄化的情况较为严重,社会保障机制也亟待完善,医疗教育情况也无法与大城市相提并论。

2.发展对策2.1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培养优秀农业人才。

第一,以教育部门为主,发挥带头作用,促进各大学校以及各个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全面的、系统的、合理的对农村人力资源的综合素养进行提升。

切实做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加强教育强度,可与当地特色相结合,增加本土文化的相关教育,以及增加本土农业相关知识。

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其建议

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其建议

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其建议1. 引言1.1 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其建议农村人力资源是指农村地区拥有的劳动力资源,是支撑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存在一些问题,如劳动力素质不高、技能匮乏、就业机会有限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应该加强对农村劳动力教育和培训,提升其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通过建立农村技能培训中心,开展各种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帮助农村劳动力提升自身素质。

要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增加,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可以通过发展农村产业、支持农村创业和引进外资企业等方式,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需要建立健全的农村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激励和管理,为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保障。

改善农村人力资源现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社会进步,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只有加强对农村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培训,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2. 正文2.1 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农村人力资源是指农村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包括从事农业、农村产业和农村服务业的劳动力。

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特点:1. 结构不合理:农村人力资源结构偏重于农业劳动力,缺乏多元化的就业机会。

大部分农村人口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缺乏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下。

2. 教育水平不高:农村人口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缺乏高素质的劳动力。

许多农民只接受过基础教育,缺乏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难以适应现代化生产和管理的需要。

3. 流动性差:农村人力资源流动性不足,大部分人口生活和工作在农村地区,缺乏向城市就业的途径和机会。

农村劳动力无法有效地流动和配置,限制了资源的有效利用。

4. 待遇低下:农村劳动力收入较低,社会保障待遇不及城市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工作环境比城市劳动力恶劣,缺乏提升机会和福利保障。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机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其建议

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其建议

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其建议一、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农村人力资源是指农村地区拥有的人力劳动资源,包括具有劳动能力的农民、农村技术人才、农村劳动力储备以及农村劳动力市场等。

农村人力资源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当前农村人力资源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教育水平偏低: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很多农民只接受过初中以下的教育,缺乏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和其他行业的发展需求。

2. 劳动力流失:随着城乡差距的拉大,许多农村劳动力都选择外出打工或者进城务工,导致农村地区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情况。

农村劳动力外流的现象不仅导致了农村地区的劳动力空心化,还使得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发展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3. 就业结构单一:农村地区的就业结构主要以农业劳动为主,非农业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很难吸引大量劳动力向非农业领域转移,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相对闲置和低效利用。

4. 缺乏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农村地区缺乏职业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提升渠道,导致农民缺少职业技能,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和其他行业对于专业技能和知识的需求。

以上问题都制约着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发展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解决农村人力资源现状的问题是十分紧迫的事情。

1. 加大教育投入和改善教育资源:政府需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的教育资源,提高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和培训水平。

还应该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和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和保障,鼓励更多的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农村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2. 实施农村人才留用政策:政府部门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村人才留在家乡发展。

对于具有特殊技能的农村人才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助,推动他们在家乡开设农业示范园、农村电商、家庭农场等产业,同时鼓励农村企业和合作社设立员工持股计划,使农村人才有更多获得稳定收入的机会,就能够留在家乡工作,为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浅析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

浅析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
总 谴指 标
2 01 2 4 1 - 2 01 3 年 2 0l 4 " b 2 0l 5q
表1 重 庆 市 城 乡人 口分 布( 单位 : 万人 )
0 l 4 岁的 农 村 人 几为 l 9 4 . 2 8 万人, 占农 村总 人数的 1 6 . 4 9 %; l 5 6 4 岁的农村 人 I l
J 《 重 庆 m新 型农 村 合作 医疗 暂 } 管 办法 》 . ") F 了农 村合 作 医疗 的 大 f J
2 0 0 3 " , F 2 月, 承厌 巾又 汀滓 市 、 合川 『 、
元. 教育投 资2 0 7 1 . o 9 4 L 元, 教育投 资仪 f 市 拿{ } i 定资 产投 资总 额的 1 . 3 4 %、 政J 1 _ ' f 斤 . 承 恢市城 乡教 育 仔 往不足 . 辛
常任 人 ¨f f I J 3 9 . 0 6 %, j 2 0 1 4 q - N比, 乡村 人 门减 少2 8 5 万人( 表1 ) 此l 1 丁 以胥
『 t S ) , 2 0 0 6 年增 加到 l 6 个. 2 0 0 7 年增 加到
2 4个. 2 0 0 8  ̄ f 增加 刮3 2 个. 2 0l 0 年 令市
城 镇 化 水 平的 高低 订 密切 父 系 . 人 力资 源 总 随着 城镇 化 水 半的 提 高 而增火 , 从而促进 经济 快速 发展 . 相反, 城镇 化 水 平较 低 的地 方。 人力资源 总 较 小 . 经 济 发 展较落 后 一 另外 . 据2 0 l 6 的 蕈庆统 计
需 要 々f J 培训 , 许 且大多 农 民仪 仅 霞’ 倪
步 此 后, 每 年都 增 J J 【 I 新 农 村 介 作 医

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其建议

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其建议

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其建议目前,随着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和向城市的流动,农村人力资源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首先,农村人力资源素质较低,很多人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和职业培训,缺乏专业技能和知识,难以适应现代化的生产和服务需求。

其次,农村劳动力市场狭窄,就业机会有限,很多人只能从事农村传统产业、临时性工作或外出打工等低收入的职业。

再次,农村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相对较差,很多职业没有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

农村人力资源现状不容乐观,急需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推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发展。

一、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素质首先,应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居民的素质。

政府可通过拨款设立职业培训学校或直接聘请专业人才开展培训。

同时,还应支持和鼓励农村居民参加现有的教育培训项目,例如职业技能培训、文化课程、健康教育等。

通过提高农村居民的素质,他们将有更好的就业和创业机会。

二、拓宽就业渠道,提高收入水平其次,应拓宽农村就业渠道,提高收入水平。

政府可以鼓励和支持农村居民创业,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此外,应积极引导和组织农村居民参与现代化农业、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等,拓宽就业渠道和提高收入水平。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再次,应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障覆盖,例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提高社会保障的保障水平。

同时,应加大对违法用工和非法劳动力经纪人的打击力度,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总之,在当前农村人力资源面临诸多问题的情况下,我们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推进人力资源的发展。

政府需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同时农村居民也应积极肯定自身素质提高和就业创业的重要性,为农村人力资源的发展出一份力。

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

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

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摘要:当前,重庆市正在努力建设“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项任务地完成离不开农村人力资源的支持,离不开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农村人力资源的自我开发。

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及其开发具有数量大、素质低、地区分布不均衡、配置结构不合理、就业不容乐观等基本现状,这是历史、体制、政策、观念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本文从数量、质量方面来分析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并对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从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开发对策。

关键词: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对策人力资源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

当前,随着重庆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稳步推进,城乡统筹改革地不断发展,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因此,本论文所作地研究,不仅为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有针对性的现实指导,也为我国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帮助。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1.人力资源的概念“人力资源”一词是由当代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在其《管理实践》一书中提出的。

综合起来,人力资源是指一定时期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它是表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来衡量的资源,是最活跃、最积极的劳动性的生产要素,是积累和创造物质资本、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和发展国民经济、推动和促进社会变革的无限力量。

①2. 农村人力资源的概念结合现代经济学的观点,农村人力资源可以理解为农村范围内人口总体所具有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是农村范围内经过一定教育及培训后能够将体能和智能①张晓梅.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0-15.发挥出来并进行生产和服务的适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包含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其总量是二者的乘积。

①农村人力资源的数量是指在农村范围内有劳动能力的那部分人口的总量;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通常指人力资源所具有的体力、智力、知识和技能水平,以及劳动者的劳动态度等。

乡村振兴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及其对策

乡村振兴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及其对策

乡村振兴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及其对策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解决,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农村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其对策,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分析1、教育落后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相对落后,高质量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导致了农村地区教育水平的整体滞后。

教育水平低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一大障碍。

2、人才外流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的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地区人才外流严重,给乡村振兴带来了困难。

3、就业机会少农村地区的经济结构单一,农业收入依旧占据主要地位,非农业产业发展不够成熟,造成了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

4、技能培训不足农村地区对于农业劳动者的技能培训不足,使得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相对较低,技术含量不高。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1、加强教育在农村地区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质量,是解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有效途径。

可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水平,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提高教学设施。

2、建立健全农村人才政策针对农村地区人才外流严重的问题,需要建立健全的农村人才政策,通过优惠政策等方式吸引农村人才回流,参与农村振兴建设。

3、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政府引导和扶持,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大对农村非农业产业的扶持力度,增加农村非农业产业的就业机会。

4、加强技能培训通过加大对农村技能培训的投入,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和技能含量。

可以通过建立农村技工学校等方式,加强农村技能培训。

5、扶持农村创业对于有一定创业意愿的农村青年,可以通过政府推出的创业扶持政策,提供一定的创业资金和政策支持,鼓励他们在家乡创业发展。

乡村振兴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加强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引导更多优秀人才回到农村地区,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持。

脱贫攻坚视野下的重庆市S镇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脱贫攻坚视野下的重庆市S镇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脱贫攻坚视野下的重庆市S镇人力资源开发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重庆市S镇位于中国重庆市,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地区。

在脱贫攻坚政策的推动下,S镇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面临着人力资源不足、就业机会有限等问题。

探讨如何有效开发和利用S镇的人力资源,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力资源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

在当前脱贫攻坚的背景下,S镇要想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潜力,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

通过对S镇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激发地方经济发展的活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就。

研究S镇人力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意义人力资源是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关乎整个社会发展的进程。

在当前脱贫攻坚的背景下,人力资源开发更显得尤为重要。

重庆市S镇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地区,其人力资源的开发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意义。

开展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对于推动重庆市S镇的脱贫攻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才能使扶贫工作更具持续性和有效性,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稳步发展。

研究重庆市S镇的人力资源开发对于深入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人力资源现状的分析,可以为当地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政策提供依据,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脱贫攻坚视野下的重庆市S镇人力资源开发情况,分析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人力资源开发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和影响,为实施更加有效的脱贫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研究重庆市S镇人力资源开发的策略与措施,探索建立适合当地特点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重庆市S镇的脱贫攻坚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人力资源开发与脱贫攻坚工作相互融合,推动重庆市S镇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目标。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当代农村工作的重要战略,旨在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村民生活的改善。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1. 教育水平有限。

由于农村基础教育的相对薄弱,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缺乏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2. 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随着农村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劳动力不足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

3. 职业培训不完善。

农村职业培训机构相对较少,培训内容和方式滞后,无法满足农村劳动力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1. 提高教育质量。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修缮农村学校设施,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开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

2.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建立健全农村职业培训体系,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以满足农村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3. 推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引进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增加农村就业岗位,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

4.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供全面的社会保障服务,包括退休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提高农村居民的福利水平,增强农村劳动力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充分发挥农村人力资源的潜力,提高农村居民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才能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和政策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并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推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农村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与对策

农村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与对策

农村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与对策农村人力资源管理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也日益显现。

如何有效管理和调动农村人力资源,已成为当今农村发展的关键问题。

本文将针对农村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农村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农村人才结构不合理农村人才结构不合理是当前农村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农村劳动力主要以年迈的老年人和缺乏技能的青壮年为主,人才结构不合理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老年人多数只能从事体力劳动,缺乏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而青壮年缺乏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的需求。

针对农村人才结构不合理的挑战,应该加强对农村人才的培训和引导。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培训基地,开展技能培训和职业指导,提高农村人才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同时,鼓励农村青年到城镇工作或进城务工,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回乡创业,实现农村人才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二、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农村人才流失严重是当前农村人力资源管理的又一大挑战。

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的存在,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选择外出打工或进城务工,导致农村留守人口中老年人居多,人才匮乏成为困扰农村发展的一大难题。

为了解决农村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应该加大对农村人才的留住和引导力度。

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增加就业机会等方式,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

另一方面,引导农村人才回乡创业,政府可以提供创业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激发农村人才的创业热情,实现留乡创业。

三、农村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完善农村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完善是制约农村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又一大障碍。

传统的村级组织和农民自治体制难以适应当代农村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政府部门职能不明确、协调不力,导致农村人力资源管理方向不明确、效率低下。

为了完善农村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应该加强政府的指导和监督。

政府可以建立健全农村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明确政府部门的职责和权利,规范和规范农村人力资源管理的行为。

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其建议

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其建议

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其建议概述:人力资源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撑,但农村人力资源面临诸多问题。

本文将探讨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其建议。

1.人口流失:随着城乡发展不均衡,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导致农村人口流失,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配置。

2.职业结构单一:农村人力资源主要集中在农业领域,职业结构单一,缺乏多样化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这导致一些农村人才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3.教育程度低:农村教育资源匮乏,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缺乏高素质的人才储备。

4.人力资源管理薄弱:农村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导致人才流失、人员培训不足等问题。

1.加强农村教育: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和覆盖率,提高农村人才的教育水平,为农村人力资源的培养奠定基础。

2.拓宽就业渠道:加大对农村企业和农村产业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拓宽农村人力资源的就业渠道,吸引更多的农村人才返乡创业就业。

3.培养多元化人才:加强对农村人才的培养,注重培养多元化的人才,提高农村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打破农村职业结构单一的局面。

4.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在农村建立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农村的人力资源配置效率。

5.加强农村创新创业氛围:鼓励和支持农村创新创业,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培育创新创业人才,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结论:农村人力资源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撑,但目前面临着人口流失、职业结构单一、教育程度低、人力资源管理薄弱等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农村教育、拓宽就业渠道、培养多元化人才、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以及加强农村创新创业氛围等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充分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繁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何淑明,柏群 (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院国际商学院,重庆400067)摘要 重庆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农民,农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具有数量大、素质低、地区分布不均衡、配置结构不合理等基本现状,因此,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其根本目标就是要培养拥有健康体质、有文化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村人才。

关键词 重庆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开发对策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7)27-08745-021 重庆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分析1.1 人力资源总量大 据广义理解,人力资源应包含潜在的人力资源和现实的人力资源。

因此,一个地区的人口总和就相当于它的人力资源总量。

2000年重庆总人口3051.2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041.7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66.91%;2004年,农村人口比2000年净增383.52万人,达到2425.25万人,占总人口的77.13%;2005年,农村人力资源总量达2430.91万人,占总人口的74.21%。

与北京、天津、上海相比,重庆不仅总人口最多,且农村人口数量也位居4个直辖市之首,属于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表1)。

由此可见,重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矛盾和困难程度较大,主要表现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而目前重庆的财力状况不容乐观。

据统计,2005年重庆全年财政收入581.19亿元,而当年的地方财政支出却达625.35亿元,入不敷出。

而且,自1999年开始重庆市财政年年“赤字”。

如此看来,重庆要在短时间内实现城乡统筹,完成2000多万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将面临巨大挑战。

表1京、津、沪、渝农村人口比较直辖市总人口万农村人口万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北京市1184.1423301.233925.44天津市942.9949379.800040.28上海市1360.2595211.318215.54重庆市3169.15612351.874474.21 注:数据根据《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6》整理。

1.2 人力资源素质较低 近年来,重庆农村教育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劳动者受教育的规模、水平和程度有了很大提高。

但从农村经济的集约型增长对人力资源的客观要求来看,农村人力资源素质仍比较低。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 2000年,重庆市15岁及以上人口的文盲率达到8.90%,高于同期全国6.72%的平均水平。

2005年,全市15岁及以上人口文盲率下降至8.30%,其中农村劳动力的文盲率高达12.30%。

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仅6.5年,8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只具备小学和初中文化,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4.00%(表2)。

同时,万人农业科研人员数仅0.5人。

由于农村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滞后,影响了农村儿童的入学率和辍学率,有相当数量的低年龄者进入从业状态,这些人成为新一代文盲和半文盲的可能性相当大。

再加上农村较基金项目 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62JJ25)。

作者简介 何淑明(1972-),女,四川夹江人,硕士,副教授,从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的教研工作。

收稿日期 2007207210高素质的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农民文化素质提升的难度很大。

表22005年重庆市劳动力文化程度的城乡构成%城乡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本科及以上平均受教育年限∥a 全市 8.3040.1036.10 9.90 3.80 1.807.7城镇 3.1024.9041.2018.608.30 4.209.3乡村12.3051.5032.40 3.400.500.10 6.5 注:资料来源于重庆市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

1.3 人力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 重庆共15个辖区、4个县级市、21个县。

2005年各区县(市)常住人口超过100万的有6个,50万人以下的区县8个;其余26个区县(市)人口都在50万人以上。

各区县(市)农村人力资源绝大多数分布在丘陵、低山地带,土地较为贫瘠、自然条件较差,特别是三峡库区一带的农村受自然条件所限,生产、生活条件极为恶劣。

据2005年重庆市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市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265.95万人,占总人口的45.20%;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532.05万人,占总人口54.80%。

重庆三大经济区域中,都市发达经济圈的城镇化率为86.20%,渝西经济走廊城镇化率为39.40%,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城镇化率为28.80%。

由此可见,重庆大量农村人力资源主要集中在主城区以外的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圈。

1.4 人力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 人力资源在产业、行业的配置状态,直接影响乃至决定资源的利用效率。

2004年重庆农村从业人员为1361.54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56.14%; 2005年为1366.91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58.12%。

2004~2005年,农村从业人员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但相对于农村总人口来说,仍有近一半的人口处于未就业状态。

2005年在1366.91万人的农村从业人员中,直接从事农林牧渔等第一产业的有775.88万人,占农村从业人员总数的56.76%;而从事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其他非农产业人员590.93万人,占农村从业人员总数的43.24%。

2004年,在外出就业的农村人口中,从事蓝领职业的占78.80%,其中从事生产、运输、建筑等行业的人数最多,比重达47.80%;其次是商业、服务业人员,比重为25.20%,这两大类的就业人口约占外出就业人口的73.00%。

该就业结构,反映了大多数农村劳动力由于缺乏相关的文化知识和必要的劳动技能,外出就业只能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低且“脏、苦、累”的体力工作;另一方面,根据2006年重庆市农林牧渔的产值分布情况看,传统农业占的比重最大(271.38亿元),其次是牧业(131.17亿元),比重较小的是林业(11.55亿元)和渔业(10.39亿元),第一产业结构呈现极为不均衡的特点。

由此反映出重庆农村第一产业从业人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07,35(27):8745-8746 责任编辑 罗芸 责任校对 李洪员大多还是以传统农业劳动为主。

而传统农业有着生产耗费大、土地经营规模小、成本高、效益低等特点,短时期内难以实现新农村建设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等相关目标。

2 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2.1 把发展农村教育作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2.1.1 进一步改革农村基础教育。

当前,重庆农村基础教育首先要突破经费不足这一瓶颈。

随着重庆整体财力的增强,应当尽快改变以县级财政为主的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加强市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责任,完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农村中小学生人均公用经费的动态基准线,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提高农村学校经费的使用效率等。

伴随义务教育经费问题的改善,农村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设施问题、师资问题、适龄儿童的失学及辍学等方面的问题都应有一个相应的改善。

另外,在农村升学教育方面,一方面应通过行政的能力,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升学率,扩大社会公平;另一方面,应着力改变农村基础教育以应试为目的的现状,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应该实施一种面向农村的教育。

可考虑开发适合重庆农村生活的新课程,甚至酌情改造城市教育教材,增加农村社会生产、生活的内容。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开展,农村发展潜力的开发,这种教育势在必行。

2.1.2 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及成人教育。

目前,重庆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重点是面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教育,而农村本土常规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几乎停滞。

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村自身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潜力没被挖掘,留不住人。

真正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必须考虑到农村自身的环境和潜力。

其出路有三:一是加大农民科技教育力度,发展科技型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农业自身的生产力发掘出来;二是培育农民组织,培养农民的合作意识与能力;三是坚持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道路。

只有把农村真正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让广大农民看到农村发展的希望才能留住人,农村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才会有“市场”,农民才会主动地通过学习培训增强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

2.1.3 积极倡导农村社区教育。

农村社区教育是对乡、镇、村地域内共同生活的人群组合所进行的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组成的“大教育”。

它是一种注重农村实际生活与农村社会整体发展的教育模式。

重庆可抓住新农村建设这个契机,积极倡导农村社区教育。

可建立由乡(镇)政府牵头统筹的农、科、教、文、信(信息产业)等部门共同实施的社区教育组织;支持和鼓励农村中小学同附近的企事业单位、村委会建立社区学校,吸引社会各界的支持,参与学校管理;积极开发适合重庆农村的乡土课程,加强农村社区史教育,使社区居民热爱社区,共同搞好农村社区建设。

2.2 努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从本质上讲,人力资源包括智力和体力两方面。

因此,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除了通过教育方式增强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以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增强农民的身体素质。

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首先要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及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福利制度等三大社会保障制度。

其中,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直接关系到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身体素质,它的改革与完善应成为重点。

重庆从2003年10月起先后在渝北、黔江、铜梁等7个区(市)县进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2005年逐步在全市推广,预计到2010年,基本覆盖全市农村居民。

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农民就医行为发生变化,自我保健意识明显增强;农民医疗负担减轻,农民健康水平提高;为基层医疗机构尤其是村级医疗室(站)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鉴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稳定发展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有关人士建议,农村信用社网点遍及广大农村乡镇,服务贴近农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信用社应充分发挥优势,积极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代理工作。

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统筹管理机构可以区(市)县为单位,选择就近的农村信用联社营业部开立专户,专款专用、收支两条线,信用社、医疗机构双方共同构建实时监控、资源共享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体系。

农村医疗设施的改善、医疗制度的改革等属于公共产品建设,各级政府应在建设中负有首要的责任并起关键的主导作用。

2.3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

农民要改善生活状况,仅依靠农业本身的进步,短期内困难较大。

因此,要加速脱贫致富的步伐,必须向非农化和城镇化转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