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黄河颂导学案
黄河颂导学案六
6黄河颂光未然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训练与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
②品读诗歌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反复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②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③通过合作探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学习难点: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自主预习案1、想一想,你知道哪些关于黄河的诗句?2、走进作者光未然(1913—2002),本名,人,现代、。
3、写作背景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
《《黄河大合唱》是光未然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中华大地。
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诗人通过自己创作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以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激情。
《黄河大合唱》共有8个乐章:《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歌唱苦难与抗争,刻画黄河的形象,反映中华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
一读,正字音气魄()山巅()狂澜()澎湃()()屏障()浊流()哺育()九曲连环()【山巅】【澎湃】【狂澜】【体魄】【浩浩荡荡】课堂导学案二读:划节奏在书本上试着为诗歌划出停顿。
三读:品重读你认为哪些字需要重读?四读:读情感1、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词?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黄河象征着什么?结合写作背景,你认为作者描绘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歌颂它伟大坚强的精神,是要表达什么情感?3、诗中三个“啊!黄河!”、以及两个“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应该怎样读?拓展延伸你爱你的祖国吗?请完成下面的句子。
我爱我的祖国,我爱她。
我的收获。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6 黄河颂》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6 黄河颂》导学案6.《黄河颂》导学案【预习案】一、字词山巅(diān)澎湃(péng pài)狂澜(lán)宛转(wǎn)屏障(píng zhàng)哺育(bǔ)滋长(zī)二、词解山巅:山顶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狂澜:巨大的波浪宛转:曲折流转。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哺育:比喻培养。
滋长:生长。
三、相关背景:1、关于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
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
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
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
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2、相关知识:《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洗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
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
三、查找资料,完成练习1、《黄河颂》的作者光未然,作曲冼星海。
2、《黄河大合唱》共有 8 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3、黄河处在什么地理位置?4、查找关于黄河的著名诗句(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2)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4)白日衣山尽,黄河入海流。
6 黄河颂 导学案
6 黄河颂一、目标展示:1、努力培养自我朗读、感悟和理解诗歌的能力。
2、体味歌词意境,把握作者感情。
3、深刻感悟黄河的英雄气概;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
第一课时一、自主学习:1、你知道《黄河颂》的创作者是谁吗?2、你了解本文的创作背景吗?3、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澎湃..()()气魄.()高山之巅.()狂澜.()哺.育()浊.流()屏障.()二、诗歌朗诵: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的朗读。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2)学生个别朗读。
——在朗读的过程中,你认为哪里最有气势?择你最喜欢的一句或一节,说一说应怎样读。
(3)教师指导评价。
(4)学生个别朗读——学生齐读。
三、整体感知:1、解题。
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字是关键词?2、诗人从哪些方面歌颂了黄河的英雄气魄?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课后习题)四、检测小结(作业)1、生字词注音,组词,串句。
2、抄写关于黄河的诗词: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凉州词》【唐】王之涣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将进酒》李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王维第二课时一、朗诵诗歌:二、品读研析:(配套练习册)1、从课文的整体来看,开头的朗诵词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2、品读歌词部分,完成下题。
(1)“望黄河滚滚”的“望”字,统领诗中哪些内容?(点拨:即“望”字以后的诗句。
)(2)韵脚,是诗歌形式上的重要特点。
诗歌中的换韵往往标志着情感的变化。
以韵脚为标志来考察“歌词”部分的结构,可分为两层: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为第一层,该层的韵脚是————,韵脚字依次是————————————————————;第二层的韵脚是——,韵脚字是————————————————————————。
每层内部又各自可分为两层,从形式上看,重要的标志性语句是————————————————————————。
6《黄河颂 》 导学案 doc
6 黄河颂学习目标:1.以合适的语调,有感情地朗诵这首歌词。
2.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3.深刻感悟黄河的英雄气概,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的内涵。
教学难点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
学时安排:一节课。
学习过程:一、文识链接(一)作者作品简介(了解)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现代著名诗人,湖北光化县人,1935年创作《五月的鲜花》的歌词。
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又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2、背景介绍(了解)1938年,抗战正在激烈进行,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正践踏者华北大地。
在中华民族到最危险的时刻,英勇无畏的华夏儿女将全国救亡运动推向高潮。
1938年9月,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诗篇--《黄河颂》。
二、掌握字词给加点字注音并批注在课本上高山之巅.()惊涛澎.()湃.()狂澜.()滋.()长宛.转()哺.育()屏障.()【任务验收】1、组长检查字词批注2、教师巡视检查订正。
三、整体感知(一)教师范读(或听配乐朗诵歌唱)。
听准字音,节奏。
(二)自由朗读课文。
读出感情,读准节奏,读准字音。
(三)齐读课文。
(四)个人读(展示朗读)【朗读要求】1、读出节奏与重音,把握好语速和语调;2、有感情地朗诵,读出气势,读出诗人要表达的感情。
(五)默读课文。
思考批注下列问题:1、本课题目《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诗歌抒发诗人怎样的感情?2、作者思路为“序曲—主体—尾声”,请结合诗歌判断一下。
批注在文章空白处。
3、歌词部分并没有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统领这一部分,应该是哪一个字?统领到哪?(批注在文中)4、歌颂黄河的部分也有明显的外在标志,是哪句话?这句话把内容分几个层次?分别是从那些方面进行赞颂的?5、诗人从哪些方面赞颂了黄河的英雄气概?【任务验收】1、组长检查五1、2、3、4、5批注情况。
《黄河颂》教案(6篇)
《黄河颂》教案(6篇)《黄河颂》教案篇一语文学科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必然导致语文教案的设计相对于其他学科更加个性化,那么初中语文黄河颂教案怎么编写呢?以下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语文黄河颂教案,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初中语文黄河颂教案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作者和作品。
2.了解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方法。
3.利用字典,掌握生子词。
技能目标1.初步学会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歌词中的语言。
情感目标感受歌词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爱国感情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学法指导通过感受诵读品析运用的四步进行学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感受)3、同学合作朗诵1,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设计多种形式合作朗诵例如:人员数量的搭配二人组、三人组、四人组、男女混合组歌词篇幅的选择全文、一小节、甚至一两句。
诗句的具体分工学生对所选的语段进行分工朗诵,创造多样式的朗诵方法。
2,全班评出最有情感感染力的最佳组合,予以鼓励。
注环节的设置意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领略歌词美感,将学生的情感逐渐引向高潮三、品析课文师:我们学诗要读出诗的气势,读出诗人要表达的感情,我们还要更深刻地领会诗的内涵,下面同学们默读课文,通过读诗歌①你读懂了什么?②你还有哪些疑问?(学生独立思考,老师板书教学目标三品析:让我们细细地品。
)1、品味课文中的语言;学生相互质疑,也可师生相互质疑,并提出建议性的意见。
2、教师总括全文(一)序曲师问:文章从结构上共分为几大块?明确:两块。
第一段是朗诵词也就是序曲部分,第二段是歌词即文章的主体部分。
在第一段中,朗诵词开宗明义的说出了黄河表现出我们民族什么样的精神?生答:伟大坚强读朗诵词板书:序曲黄河伟大坚强(二)主体:望黄河为什么黄河能代表民族的精神?首先我们来看诗人描写黄河的形象和气势的诗句。
诗人对黄河形象及气势的描绘从哪里到哪里?生答: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劈成南北两面师问:这部分内容在文中可由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生答:望。
导学案6黄河颂
预习案——课前自主学习
课前准备
学法提示: 预习课文,独立完成,各组上黑板展示,并讲解。比一比,哪组书写工整,讲得出色。
1 了解作者光未然及其主要作品。
(二)“读”黄河 1、同学们根据自己平时的朗读经验试体会本诗的朗读技巧。
2 本课的写作背景。
2、朗读课文 各组内探讨朗读计划,并且展示。比比哪组读得最好。 3、师生合作配乐朗读。 (三)“品”黄河 读出气势,读出诗人要表达的感情,我们还要更深刻地品析诗的内涵,通过读诗歌: ①你读懂了什么?②你还有哪些疑问? (提示:把你读懂的和没有读懂的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说出你们读 懂了什么,再派一名代表将你们的疑问写在黑板上。 ) (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
巅( ) 九曲连环(
)
【学习目标】
3 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蕴含在诗中思想感情。 4 通过合作交流,理解诗歌用平实的语言表达的深厚浓郁的思想感情。 5 感受诗中所表现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 义情操。
探究案——课中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充分展开想象,品读歌词中的语言,体会歌词中体现出的英雄气魄, 体味诗人的爱国情感。 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增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的决心,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 于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播放歌曲《黄河颂》片段导入本课。 二、各组积极展示预习。(相信你是最棒的!) 三、学习研讨。 (一)“听”黄河 静静聆听旋律欣赏视频,大胆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四、拓展延伸。 当今社会,学习本文有何现实意义?
五、小结:
六、作业:(我会完成的很好,加油!) 1 聆听《黄河大合唱》其他曲目。并且学唱《保卫黄河》。 2 仿照本文中比喻、拟人的写法,以“啊,老师”(或母亲、朋友„„)为题,写一两个片段。
《黄河颂》教案优秀6篇
《黄河颂》教案优秀6篇初中七年级语文《黄河颂》精品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2,初步认识黄河在中华民族中的特殊地位。
3,品读歌词中的语言。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课前准备:教师-----深入认识关于黄河、《黄河大合唱》的知识,做好相关课件和网站。
学生-----寻找有关《黄河大合唱》的影视听资料,聆听黄河大合唱中的豪迈歌声。
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引导):同学们,当一个民族处于危急存亡的时刻,我们实在需要母亲河召唤!当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诗人光未然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
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使他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于是,他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师)借助画面、音乐的力量,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轻声跟诵《黄河颂》(生)展示自己课前的所得—《黄河颂》的相关知识(光未然、洗星海、《黄河大合唱》、抗日烽火),了解《黄河颂》的写作背景。
(二)个体自主学习,自由诵读,初步品味歌词中的语言。
1. 自由诵读《黄河颂》,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酝酿感情,自由节选文中几句或一节,给全班同学诵读。
3. 自我评价,品味课文中的语言。
(教师设疑:你在刚才的朗读中注意到了哪些问题?哪些地方或哪些词句不够满意,为什么?)4. 学生相互质疑,也可师生相互质疑,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5. 全班评议首轮诵读最佳者,予以鼓励。
注教师对于学生:朗诵要求无需过高,对课文的理解要求也无需过深,相信学生的感悟能力,把握住情感的基调、理解的基本方向即可。
教师在此可以做出调整性的解答:一,语调激昂、感情豪迈。
二,重音所处的词:奔向、劈成、摇篮、屏障、臂膀……(无需求全)(三) 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朗诵1,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设计多种形式合作朗诵例如:人员数量的搭配------二人组、三人组、四人组、男女混合组……歌词篇幅的选择------全文、一小节、甚至一两句。
6.《黄河颂》导学案
6.《黄河颂》【学习目标:】1、努力培养朗读、感悟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体味歌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
3、切实掌握本文借物抒怀的写法。
4、深刻感悟黄河的英雄气概;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
【基础导学】一、基础知识1.给划线字注音:狂澜()气魄()屏嶂()()山巅()哺育()澎湃()()2.积累词语幵解释:澎湃:狂澜:屏嶂:。
九曲连环:一泻万丈:二、理解探究课题是《黄河颂》,其中哪个字是关键?说说自己的理解,然后整理出全诗的结构。
【达标检测】:1、“……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劈成”改成“分成”行不行?为什么?2、黄河有着怎样的气势和精神?结合具体语言说说你的体会。
【总结梳理】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身边扮演,/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膀。
1、“望黄河滚滚”一句中,哪个字用得比较好,有什么作用?2.“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3、诗歌写了黄河的精神,幵且发出了自己的誓言。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值得我们学习的黄河精神更是多方面的,你能用一个相似的短语来替换“伟大坚强”这个词,发出自己的誓言吗?4、诗人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们民族的屏障”,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如果把“摇篮”改作“灯塔”,可以吗?【能力提升】保卫黄河(朗诵)但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啊!谁愿意像猪羊一般。
任人宰割?我们要抱定必胜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歌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啸,黄河在咆啸。
河西山岗万丈高,河东河北,高梁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表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黄河颂》教案(6篇)
《黄河颂》教案(6篇)《黄河颂》教案篇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字词;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合作交流感悟文章的主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黄河悠久的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扫清文章字词障碍,感悟文章主旨,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课前准备:相关主题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文本大家好!大家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请大家认真倾听!(播放《黄河大合唱》)欣赏歌曲后你有什么感受?(生结合自己的感受回答)就是啊,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黄河颂就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著名诗人光未然的《黄河颂》!(板书课题)二、了解背景,初读文本(一)、创作背景:通过阅读书下解释或自行查阅资料,完成下列各题,了解及创作背景。
1、本文(光未然),现代(著名诗人)。
早年从事抗日救亡文艺活动,创作过歌词《五月的鲜花》,还著有组诗(《黄河大合唱》)。
2、创作背景: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华北大地,全国掀起抗日救亡的高潮。
诗人光未然奔赴延安,随八路军将士在黄河两岸抗击日寇。
雄奇壮丽的山川,英勇抗敌的战士,强烈的感染了诗人。
激动之余,光未然写下了组诗(《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共分(八)个乐章,《黄河颂》为第二乐章。
(二)、欣赏诗歌:1、请大家小声初读这首诗,圈点勾画出对于你来说为生字的词语,同座合作交流、或借助工具书解决。
2、欣赏课文配乐朗诵,感受磅礴气势,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同时,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三、感情读诗,感悟主旨(一)、朗读1、学生欣赏课文的配乐朗诵。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4、学生齐读。
(二)、比读课文每组同学选择你们喜欢的一段课文,自由选择朗读方式,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6黄河颂导学案
6《黄河颂》预习案编制:涂秋丽审核:初一语文备课组学习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以及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主旨。
2. 品味语言,体味歌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
3.掌握本文借物抒怀的写法。
4.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
体会诗歌蕴涵的浓烈的爱国热情,培养爱国情怀。
课前预习资料助读1.作者链接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
1939年3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4月在延安首次上演,此后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受到抗日军民的热烈欢迎。
这组诗,雄健磅礴,深沉浑厚,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诗篇,也是抗日战争时代现实的悲壮图画。
反映了人民空前的觉醒,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和不屈服的斗争精神。
2.背景链接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
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
那是在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他的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
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的心中掀起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
3.请根据汉字写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巅() 屏() 障() 狂澜()哺()育澎()湃() 九曲()连环diān() 峰流 xiè() 发 yuán() wǎn () 转4.解释下面词语。
(1)摇篮:(2)滋长:(3)起源(4)澎湃:(5)狂澜:(6)宛转:(7)屏障:6《黄河颂》导学案编制:涂秋丽审核:初一语文备课组学习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以及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主旨。
2. 品味语言,体味歌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
3.掌握本文借物抒怀的写法。
4.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
体会诗歌蕴涵的浓烈的爱国热情,培养爱国情怀。
一.预习检测:1.找出并改正下面句中的错别字。
(1)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起我们民族的屏嶂。
第六课《黄河颂》导学案
第六课《黄河颂》导学案第一课时预习自主探究课一、导学目标,明确任务:1、有表情朗读诗文,感受黄河雄壮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2、把握诗文基调,理解诗歌内容,陶冶爱国主义情操。
3、找出诗中美妙诗句,养成鉴赏诗歌的能力,感悟诗歌的魅力。
【导语】黄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发祥地,因此,它的存在已不是一个简单的地理概念,而是一种象征,民族的象征。
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会为之动容,它也成为无数文人骚客笔下的宠儿,古往今来,已有数不清的作品为我们激情讴歌了黄河母亲。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中的一篇。
【相关资料】介绍背景:《黄河颂》诞生于抗日战争年代,当时,日寇的铁蹄肆意践踏着中华大地。
光未然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
雄奇的山川,伟大的人民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
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
冼星海在除夕晚会上听了该诗的朗诵异常兴奋,连续写作六天,于1939年3月31日完成了《黄河大合唱》这部史诗性杰作。
这部大型声乐作品共八个乐章,其中尤以《黄河颂》、《黄水谣》、《保卫黄河》等为人们所传唱。
二、导学引领,自主学习:(一)阅读课前导语,理解课题:《黄河颂》这个课题中的关键字眼是什么?“颂”有什么含义,“颂”什么呢?课文是怎样歌颂黄河、赞颂黄河的?学了课文以后就会明白的。
请问我们同学当中有没有见过黄河的?那我们先一起到黄河边走走。
(二)基本知识的学习:1、阅读直至能有感情地朗诵(注意节奏和重音)。
【提示】(从需要重读的词语(动词)“望、奔、掀、澎湃、劈”;和(形容词)“高山、滚滚、万丈”可以体会出黄河的一往无前、锐不可当的英雄气魄..............。
所以,读的时候一定要读出磅礴之势、豪迈之情.........。
当然也要读出变化“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没有磅礴之势,此时的黄河已进入一个相对平缓的地势,所以读的时候要舒缓一些。
)2、用“//”划分下列诗句的节奏;用“··”加重音。
黄河颂导学案
6《黄河颂》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其相关内容。
2. 有感情朗读歌词。
3. 理解歌词内容,感受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二、作家作品积累光未然,原名张光年, 诗人,文学评论家。
1936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
本文选自组诗《》第二部《》。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
三、字词注音解释巅diān:山顶。
澎湃pénɡpài: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比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狂澜kuánɡlán: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屏障pínɡzhànɡ:像屏风那样的遮挡、护卫作用的东西。
哺育bǔ:喂养,培养。
九曲连坏:本意指黄河的地理、自然特征。
现在是形容很曲折、复杂的情况,也可以形容河流弯曲。
气魄pò:某人身上或行动上被激发出来的做事的魄力。
四、文章内容探究1.自读歌词找出最能体现诗人对黄河赞颂之情的诗句,了解朗读情感和重点词。
2.诗人在歌词前还加了一段朗诵词,有什么作用?3. 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4.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情感?五、课堂笔记六、积累延伸1、名言警句(1)我正增加百倍的勇气和信心,奋励自励,为我们伟大祖国与伟大人民继续奋斗。
——邹韬奋(2)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毛泽东2、优美语段我站起身,忘情地前行,仿佛每走一步,都是我与黄河距离的缩短,都是我与黄河意识的贴近。
冥冥中,我听出了黄河对人们的诉说;我听出了黄河对历史的评述;我听出了黄河对现实的夸赞;我更听出了黄河对“奋斗”的诠释……2、作文范文绝美的风景泰戈尔说过,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爱到痴迷却不能说我爱你。
6 黄河颂 导学案(教师)
总第课时6 黄河颂导学案1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字词,背诵;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注意节奏。
过程与方法: :朗读训练情感体验: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学习重难点重点:朗读、背诵难点:诗歌的思想内涵疑点:时代背景与诗歌主题课时安排:两课时学法指导:教师点拨,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师指导学法,学生主动讨论研究。
学习过程学生范文展示一、自学检查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二、整体感知1、读课文教师范读、学生朗读、体会情感齐读、理解词意默读2、分组讨论(1)从几个角度写黄河(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合作探究(1)在你朗读的过程中,你认为哪节最有气势?(2)你能有感情地与别人合作齐读一下课文吗?4、研究学习你认为全诗是写一种气势,还是写一种精神?拓展延伸怎样理解文中的民族精神?教师小节布置作业理解背诵一、文学常识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宇介甫,晚号半山。
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年轻时候,文章写得十分出色,得到欧阳修的赞赏。
王安石二十岁中进士,当官之后积极推行变法,后来新法被废,王安石忧愤成疾,第二年病逝。
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拜欧阳修为师)。
(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二、文言词汇1、读音隶(lì)扳(pān)谒(yè)邑(yì)矣(yǐ)泯(mǐ)称(chèn)卒(zú)焉(yān)耶(yé)2、词类活用:邑人奇之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对……感到惊奇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宾客父利其然也利:名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有利可图.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
3、重点词语①世隶耕隶:属于②未尝识书具尝:曾经③并自为其名为:题上④指物作诗立就就:完成⑤稍稍宾客其父稍稍:渐渐⑥或以钱币求之或:有的⑦环谒于邑人环谒:四处拜访⑧不能称前时之闻称;相当⑨泯然众人矣泯然:完全⑩受之于天受:承受⑾贤于材人远矣贤:胜过、超过⑿得为众人而已耶得:能够4、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并指出该词在句中的含义与用法。
第六课黄河颂导学案
6 黄河颂【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背诵课文,培养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
2.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知识链接】1、作者及作品简介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
1939年3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4月在延安首次上演,此后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受到抗日军民的热烈欢迎。
《黄河大合唱》共有8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2、关于黄河的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唐·王之涣《凉州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使至塞上》)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李白《将进酒》)【学习流程】【预习案】一、朗读课文,给课文标出段序,边读边圈画出文中的生字生词。
借助工具书,查找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音词义,并标注下列生字的读音、意义。
澎湃..气魄.高山之巅.狂澜.哺.育浊.流屏障..二、熟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请写下你阅读本文后的独特感受。
(预学中你还有哪些疑难、困惑?)第一课时【探究案】一、全诗主体部分起统领作用的时哪个字?它统领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二、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三、如何理解黄河“由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检测案】一、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流泻.()澎湃..()..()哺.育()屏障zhuó( ) 流山diān( ) 气pò( ) 狂lán( )二、黄河颂是著名诗人________为配合音乐家_________创作的大型名族交响乐______________而写的组诗中的第二部。
三、指出下列语句运用的修辞方法。
(1)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6黄河颂导学案
6 . 黄河颂学习目标:1、理解生字词,能结合语境理解词语。
2、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感知诗的内涵,合作探究诗歌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感情,并能从写作方法上理解本诗。
一、自主学习:1、作者及写作背景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稍后因鄂北组织被破坏,失掉党的组织关系。
30年代起从事进步的戏剧活动和文学活动。
1936年在武汉发表歌颂抗日志士、反对卖国投降的歌词《五月的鲜花》,由阎述诗谱曲后,在抗日救亡活动中广泛传唱。
1937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他的《街头剧创作集》出版。
1939年1月,率领抗敌演剧第三队由晋西抗日游击区奔赴延安。
同年3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
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4月在延安首次上演,此后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受到抗日军民的热烈欢迎。
这组诗,雄健磅礴,深沉浑厚,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诗篇,也是抗日战争时代现实的悲壮图画。
反映了人民空前的觉醒,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和不屈服的斗争精神。
在艺术上,全诗构思完整,布局讲究,以黄河这一中华民族的象征为贯穿形象,熔铸了澎湃的激情,使全诗呈现出强大的力度。
同时由于诗人从中国传统诗词表现手法上汲收借鉴,组诗节奏明快,语言凝炼。
2、给下列画线字注音澎湃()狂澜()屏障()一泻万丈()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摇篮:屏障:二、合作互学1、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其中的“望”字统领的什么地方,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 2、本文从哪三个角度讴歌了黄河的伟大精神?-----------------------------------------------------------------------------------------------------------------------------------------------------------------------------------------------------------------------------------------------------------------------------------------------------------------------------------------------------------------三、问题探究1.诗中“啊!黄河!”出现了三次,这是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2.《黄河颂》中的黄河并不仅仅是地理学上的黄河,而且表现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什么?--------------------------------------------------------------------------------------------------------------------------------------------------------------------------------------------------------------------------------------------四、课堂检测:1.测一测注音速度。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6黄河颂教学案(5篇范文)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6黄河颂教学案(5篇范文)第一篇: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6黄河颂教学案语文(七下·第二单元)6 黄河颂黄河颂总课时____时间_______周次_____星期____审核:七年级语文集备组教学目标:①有感情地朗读,培养朗读诗歌的能力。
②品味语言,体味歌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
③理解歌词内容,启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熟读成诵,感悟歌词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歌词的能力教学方法:自学、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品味字词(字体倾斜的造句子);词典中的词语每天三个。
巅()________________澎湃_________________ 狂澜()________________屏障_______________ 哺()育________________九曲连环___________ 244打躬作揖245打家劫舍打落水狗249大处落墨大醇小疵大刀阔斧250大动干戈大而化之大而无当大放厥词大腹便便二、整体感悟1、读后感(感悟重点词语句子以及全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0—2011学年下学期4复兴中学:母语伴我愉悦行编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课文提要(写作思路),感悟作者之匠心。
6黄河颂 导学案.doc
《黄河颂》导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目标积累词语,了解诗人光未然及音乐家冼星海;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充分展开想象,体会歌词中体现出的英雄气魄,体味诗人的爱国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增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的决心,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揣摩意蕴丰富的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一、作者、作品与背景1、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
1 9 3 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
1 9 3 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2、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由著名诗人光未然作词,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谱曲。
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这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河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
3、1 9 3 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了我国的华北地区, 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也积极地投入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中来,他们通过自己创造的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光未然1 9 3 9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二、积累运用气魄(p6)山巅(didn)澎湃(pdi)狂澜(ldn)屏障(zhdng)九曲连环(qti)劈开(pi)宛转(wdn)哺育(bu)「三、朗读诗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庄中学“自主——互助,当堂巩固”七年级语文课案_________班第__________小组姓名___________
课题: 黄河颂课型: 新课执笔: 贾森
学习目标:
1、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其他相关内容;
2、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1、理解丑小鸭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把握丑小鸭这一形象的思想内涵,品味童话语言的艺术魅力。
2、揣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的深层内涵。
自主学习指导:
1、文学常识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
著作有组诗歌词《黄河大合唱》,论文集《风雨文谈》、《光未然戏剧文选》等。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澎湃()()九曲连环()哺育()气魄()
屏障()()劈(复辟开辟)
宛转()滋长()一泻万丈()浊流()
巅()山巅宛()宛转障()故障澜()波澜
癫()疯癫婉()委婉嶂()峰峦叠嶂阑( ) 阑珊
3、解释下列词语
哺育:喂养,通过教育培养。
宛转:辗转。
这里指弯弯曲曲地延伸。
狂澜:巨大的波浪。
澎湃:波浪互相撞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九曲连环:形容黄河的流势盘旋往复。
滋长:生长;产生(多用于抽象事物)。
摇篮:比喻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等的发源地。
浩浩荡荡:原指水势浩大,漫无边际。
泛指广阔或壮大。
4、反复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涵义。
拓展与探究:
《黄河颂》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1)音节美。
歌词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
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长短结合,错落有致。
在用韵上隔句押韵,构成自然和谐的韵律。
(2)画面美。
歌词十分注意刻画黄河的形象,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一幅幅地在读者面前展现
出宏大的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
3. 梳理作者思路,明确诗歌层次,并概括层意。
4. 主体部分中“望”字所统领的内容?
5. “啊!黄河”在诗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
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6. 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气魄?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课堂小结: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所以把黄河喻为“摇篮”。
把黄河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于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
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精神,更是可以成为民族精神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张庄中学“自主——互助,当堂巩固”七年级语文课案_________班第__________小组姓名___________
课题: 黄河颂课型: 新课执笔: 贾森
自主学习检测: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澎湃()()九曲连环()哺育()气魄()
屏障()()劈(复辟开辟)
宛转()滋长()一泻万丈()浊流()
3、解释下列词语
哺育:喂养,通过教育培养。
宛转:辗转。
这里指弯弯曲曲地延伸。
狂澜:巨大的波浪。
澎湃:波浪互相撞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九曲连环:形容黄河的流势盘旋往复。
浩浩荡荡:原指水势浩大,漫无边际。
泛指广阔或壮大。
等级_________ 课堂反馈:
指出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方法。
①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
②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
③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
④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
课堂评价:
评价人_________
1、(1)“劈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劈”字雄健有力,写出了黄河波涛滚滚,不屈东流,横贯中华的雄伟气势。
(2)把黄河比喻成巨人,把黄河势不可当的雄伟气势和力量展示出来了。
(3)例如:句式长短结合,韵律自然和谐,且充满画面美。
本诗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
长短结合,自由奔放并且错落整齐。
在韵脚上,隔二三句押韵,形成了自然和谐的韵律。
同时,本诗十分注意刻画黄河形象,注意营造画面之美,“黄河滚滚”“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等句,为读者展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
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作者在诗中综合运用了排比、反复、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热情赞美了黄河。
如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既写出了黄河天险在地理上的战略意义,也写出了黄河的坚强对民族精神的意义。
修辞手法的运用,更好地表现了黄河的气势及其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
2、(1)标题中最关键的字是“颂”。
作者借对黄河的描绘歌颂,表达对民族精神的赞颂之情。
黄河养育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中华民族、黄河激励中华民族。
联系时代背景,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的写作目的,就是要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精神,抗日救国。
(2)伟大而坚强。
(3)不好。
“望”字表示向远处看;而“看”的距离较近,与整首诗的气势不符。
“望黄河滚滚”中的一个“望”字,写出了黄河雄伟、广阔的气势,也统领了全诗的内容。
从“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中我感受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气势。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写出了黄河在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背景,“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身边扮演”显示了黄河永远激励着中华儿女前进发展。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这里的“屏障”既是天然的、军事上的屏障,也是中华民族精神上的屏障。
(4)分成三个层次。
三个“啊!黄河!”的内容第一个是诗人从历史贡献这一角度来赞美黄河,第二个“啊!黄河!”呢?诗人从黄河的地理优势出发来写。
第三个“啊!黄河!”诗人从黄河的流域宽广、前泽被后世来写。
歌颂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5)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所以把黄河喻为“摇篮”。
把黄河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于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
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精神,更是可以成为民族精神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不可以。
因为“灯塔”是指路的作用,不符合黄河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