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是学生在掌握了比例的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正比例的知识。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正比例的定义、正比例的性质、正比例的应用等。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比例的概念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对于正比例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于正比例的应用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的正比例现象可能接触较少,需要通过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正比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正比例的概念和性质,能够运用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比例的概念和性质。

2.难点:正比例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包括正比例的概念、性质、应用等内容。

2.实例材料:准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正比例现象的例子,如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价格与数量的关系等。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正比例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正比例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正比例的概念和性质,通过PPT和实例材料,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比例的知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生活中的其他正比例现象,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完成一些有关正比例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价格与数量的关系等。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第四单元正比例教学设计
表。

决问题的能力。

D观察上表,回答问题。

表中有哪两个量?它们是不是相关联的量?教师订正。

2)说一说:而积长是怎样随着边长变化的?
边长增大,面积也增大,边长减小,而积也减小。

3、算一算:
周长与边长、而积与边长的比值各是多少?教师订正。

4、议一议:通过计算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提示:提示: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之
间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教师订正:周长与边长的比值是相等的,而而积与边长
的比值是不相等的。

5、一辆汽车以9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行驶的路程与时间
如下。

把下表填写完整。

1)观察上表,回答问题。

路程和时间是怎样的两个呈:?
教师订正。

2)算一算:
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各是多少?比值是多
少?
6、议一议:从上面的实例中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总结:时间和路程分別是两种相关联的
路程和时间,这两种呈: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
指划说一说。

学生独立计算。

学生小组说一说
自己的发现,展
示汇报。

学生填表。

指划说一说。

学生独立计算。

学生注意听讲。

培养学生理解问
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内合作完
成,培养学生解决问
题的能力以及语言
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
的合作意识,体验合
作学习的愉悦感。

培养学生独立解
决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是学生在掌握了比例的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概念,掌握正比例的性质,并能运用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正比例的关系,从而引出正比例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正比例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对于比例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正比例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此外,学生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概念,掌握正比例的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正比例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2.难点:如何运用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正比例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正比例的存在,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共同探讨正比例的性质,从而引导学生掌握正比例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练习题。

2.准备课件和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小明每分钟跑50米,他跑10分钟能跑多远?”引导学生发现正比例的关系,引出正比例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通过PPT展示正比例的概念和性质,让学生初步理解正比例的知识。

同时,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正比例的存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探讨正比例的性质,每个小组给出一个正比例的例子,并解释其性质。

然后,全班进行讨论,总结正比例的性质。

4.巩固(10分钟)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正比例的知识。

同时,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正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一家工厂生产一批产品,每件产品需要2小时,问生产10件产品需要多少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的教学设计范文(精选8篇)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的教学设计范文(精选8篇)

新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的教学设计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的教学设计范文(精选8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的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是不是成正比例。

2、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3、培养学生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成正比例的量的特征及其断方法。

难点:理解两个变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发现思考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一、四顾旧知,复习铺垫商店里有两种包装的袜子,一种是5双一包的,售价为25元,一种是8双一包的,售价为32元。

哪种袜子更便宜?学生独立完成后师提问:你们是怎样比较的?生:我先求出每种袜子的单价,再进行比较。

师:你是根据哪个数量关系式进行计算的?生:因为总价=单价×数量,所以单价=总价÷数量。

师:如果单价不变,商品的总价和数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正比例。

(板书:正比例)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1、教学例1,学习正比例的意义。

(1)结合情境图,观察表中的数据,认识两种相关联的量。

师出示自学提示:表中有哪两种量?总价是怎样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学生自学并在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

(2)认识相关联的量。

明确:像这样,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叫做相关联的量。

2、计算表中的数据,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1)计算相应的总价与数量的比值,看看有什么规律。

学生计算后汇报。

(2)说一说,每一组数据的比值表示什么?(彩带的单价,也就是彩带的单价是一个固定的数)(3)请学生用公式把彩带的总价、数量、单价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

《正比例》(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正比例》(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正比例》(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教学设计是关于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的《正比例》一课。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105页例1和第106页的“做一做”。

例1通过火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概念,即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而“做一做”则提供了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正比例的知识进行解答。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正比例的概念,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2. 能够运用正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概念,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而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能够将正比例的概念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进行灵活解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PPT、白板、黑板擦、粉笔、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将以火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火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巩固对正比例的理解。

4. 应用:提供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正比例的知识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正比例的定义、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的方法以及实际问题的解答步骤。

七、作业设计答案:不成正比例。

2. 小明每分钟能跑80米,请问他5分钟能跑多少米?答案:400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正比例的概念和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的方法。

同时,我还会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正比例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学生对于正比例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是本节课的核心,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刻理解正比例是我在设计教学过程中的重点考虑。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教学重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掌握正比例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会根据正比例的意义来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关键:经历探索正比例规律的过程,总结出正比例的变化规律。

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认识正比例。

2、经历正比例意义的建构过程,通过具体问题,具体情境认识成正比例的量,初步感受生活中存在很多成正比例的量,并能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发现正比例量的特征,并尝试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义。

提高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判断推理能力,同时渗透初步的函数思想,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并乐于与人交流,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激励二、激趣导入1、同学们,听过《数青蛙》这段顺口溜吗?现在请同学跟着老师,打着节拍说一下这段顺口溜。

2、指名学生发言:老师发现你说的又快又准,你有什么窍门吗?3、启发学生编类似的顺口溜.4、学生小组内交流自己编号的顺口溜。

5、学生一遍打节拍,一遍展示自己编号的顺口溜。

三、探究新知1、师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研究“变化的量”时采用的方法是什么?(观察——发现——思考)2、出示探究一把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并说一说:正方形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之间的变化情况。

边长/cm 周长/cm 1423边长/cm123面积/cm213、学生按照“观察——发现——思考”的步骤探究讨论。

(先从左到右看,然后上下对比着看)4、指名学生发言5、比较总结: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都是随着边长的扩大而扩大,随着边长的缩小而缩小;但是,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比值是一定的,而面积与边长的比值不一定。

6、引出课题——正比例。

师生共同总结正比例的意义。

7、问:怎样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看两种相关联的量所对应的数的比值是否一定)四、应用提高:1、出示问题:观察下表中的每组数,说一说:每组中的数与它所处的位置数是否成正比例。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8篇)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8篇)

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的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8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的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2—63页的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第66页练习十三的第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中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学会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2、使学生在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从生活现象中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相关联的两个量及正比例的意义,并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学情分析1.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学习了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会解决按比例分配的简单数学问题。

2.有一些朴素的正、反比例概念。

学生在中已经积累了一些这方面的经验,比如坐车时间越长,行走的距离就越远等。

多媒体运用:ppt课件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1、谈话引出例1的表格,让学生说一说表中列出了哪两种量。

2、引导学生观察表中的数据,说一说这两种量的数值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可先让同桌相互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

通过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两种量的变化情况:行驶的时间扩大,路程也随着扩大;行驶的时间缩小,路程也随着缩小。

小结: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

3、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表中的数据,找一找这两种量的变化的规律,启发学生从“变化”中去寻找“不变”。

学生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规律。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正比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正比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正比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一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概念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概念,学会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以及掌握正比例的计算方法。

教材通过实例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正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探究问题,并与同学进行交流与合作。

但是,对于正比例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概念,学会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以及掌握正比例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正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比例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难点: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以及运用正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概念。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相关实例和练习题目。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正比例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生活实例,如购物时商品的价格与数量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当商品的价格一定时,数量与总价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当商品的数量一定时,总价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是什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实例,引出正比例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关于正比例的图片和实例,如飞机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总结出正比例的特点。

六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正比例∣新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正比例∣新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正比例∣新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掌握正比例的判断方法,能够运用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正比例的概念: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2. 正比例的判断方法:观察两种量的变化规律,计算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如果比值一定,则成正比例。

3. 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了解正比例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学会用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比例的概念、判断方法及实际应用。

2. 教学难点:正比例的判断方法及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2. 学具:教材、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例引出正比例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讲解正比例的定义、判断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3. 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正比例的概念2. 正比例的判断方法3. 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判断下列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2. 提高题:运用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研究正比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讲解、练习、小结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正比例的概念、判断方法及实际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作业设计合理,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是学生在掌握了比例的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概念,掌握正比例的性质,并能运用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片和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正比例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比例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正比例时,可能还存在着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不深、不能灵活运用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提高学生运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概念,掌握正比例的性质。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能够运用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正比例的概念和性质。

2.难点:灵活运用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图片和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正比例的规律。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自主发现正比例的性质。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学生对正比例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情境图片和数学问题。

2.准备练习题,包括基础题和拓展题。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情境图片和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比例的概念和性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呈现正比例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自主发现正比例的规律。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正比例的性质。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完成一些基础题和拓展题,巩固对正比例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运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是学生在学习了比例、比和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数学概念的深入理解。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概念,掌握正比例的判断方法,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正比例关系,并能够运用正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于比例、比和除法等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正比例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操作活动,才能够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中的正比例关系的判断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概念,能够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是否成正比例。

2.让学生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正比例关系,并能够运用正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概念,能够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是否成正比例。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正比例关系,并能够运用正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究,理解正比例的概念。

2.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问题,找出正比例关系,并运用正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通过与小组成员的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找出正比例关系,并运用正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和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时商品的价格和数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正比例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呈现相关的教学案例和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分析,找出正比例关系,并运用正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

《正比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中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学会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2、让学生在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从生活现象中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

教学重点:结合实际情境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特点,加深对正比例量的认识。

教学难点: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例知识,认识一些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境认识成比例的量,学会从变与不变的角度认识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初步体会函数思想。

体验点:在数学探知活动中,自主得出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并能根据意义作出判断,获得成功经验。

教学准备:教学PPT课件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理解相关联的量1、谈话: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有许多事物之间有一定联系,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

比如生活中:穿衣和天气有联系,天气越冷,人们穿的衣服就越多,反之,天气越暖和,人们穿的衣服就越少;再如学习中:学习方法和学习效率有联系,学习方法越科学,学习效率越高,花的时间少,学习成绩好,反之,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效率低,花的时间多,学习成绩反而差。

生活和学习中这些有一定联系的事物,我们可以把它们叫做相关联的事物或相关联的量。

【板书:相关联的量】你能举出生活中或学习中这样的相关联量吗?数学中也有许多相关联的量,而且相互之间具有更强的规律性,这些规律你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索数学中一些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相信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共同合作,一定会很好地完成今天的学习任务。

大家有信心吗?2、理解数学中相关联的量(1)出示表一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表①表中的路程和时间是相关联的量吗?为什么?②生:……③表中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它们是相关联的量。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教案(精选4篇)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教案(精选4篇)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教案(精选4篇)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篇1教学目标:1.利用正比例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正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3.结合丰富的事例,认识正比例。

教学重点:1、结合丰富的事例,认识正比例。

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教学难点: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教学用具: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预习书19---21页内容1、填好书中所有的表格2、理解粉色框中话的意义,体会正比例的两个量有怎样的关系?3、把不理解的内容用笔作重点记号,待课上质疑解答二、展示与交流活动一:在情境中感受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变化规律。

(一)情境一:1、观察图,分别把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的变化情况填入表格中。

请根据你的观察,把数据填在表中。

2、填完表以后思考: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的变化是否有关系?它们的变化分别有怎样的规律?规律相同吗?说说从数据中发现了什么?3、小结: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都随边长的增加而增加,在变化过程中,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比值一定都是4。

正方形的面积一边长的比是边长,是一个不确定的值。

说说你发现的规律。

(二)情境二:1、一种汽车行驶的速度为90千米/小时。

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2、请把下表填写完整。

3、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说说你发现的规律:路程与时间的比值(速度)相同。

(三)情境三:1、一些人买一种苹果,购买苹果的质量和应付的钱数如下。

2、把表填写完整。

3、从表中发现了什么规律?应付的钱数与质量的比值(也就是单价)相同。

4、说说以上两个例子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小结:路程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过程中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相同;应付的钱数随购买苹果的质量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过程中应付的钱数与质量的比值相同。

5、正比例关系:(1)时间增加,所走的路程也相应增加,而且路程与时间的比值(速度)相同。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正比例-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正比例-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正比例-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正比例的概念及其性质,并能够运用正比例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目标•掌握正比例的概念•理解正比例的基本性质•能运用正比例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分析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正比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正比例的应用能力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与分析能力三、教学内容1. 正比例的概念•引出正比例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发现,总结正比例的定义•引导学生分析正比例的概念,在准确掌握后差异化掌握,了解正比例相关术语(比例因子、比例常数等)2. 正比例的性质•引导学生分析正比例的性质,并运用正比例的相关性质解决问题•着重讲解正比例的图像特征,以及正比例的反比例,区分正比例和反比例3. 正比例的应用能力•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认识正比例的应用场景•针对不同难度的应用题目,循序渐进进行推导和解答的讲解,练习应用题目四、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法通过引入实际场景作为教学背景,引导学生从真实的生活案例出发,分析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加深对正比例概念的理解。

2. 课堂讲解法从基础的概念出发,着重讲解正比例的性质,在教学掌握后进行差异化掌握,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正比例。

3. PPT演示法通过PPT进行讲解,在教学整理的过程中,梳理知识点,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更直观地感觉到知识点的联系,从而达到深化理解。

4. 问题解决法让学生通过练习解决不同难度的正比例问题,进行理论运用,提高了解实际场景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好的体会知识运用的重要性。

五、教学要求•教师要具有深厚的数学功底,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学生要掌握基本数学计算能力,尤其是四则运算•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六、教学评估根据学习计划,教师通过课堂小测、大作业等形式来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检测,并通过班级评估,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学情做出评价,着重突出学习进步的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
柏塘高桥小学林天佑
教学重点
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掌握正比例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
会根据正比例的意义来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
关键:
经历探索正比例规律的过程,总结出正比例的变化规律。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认识正比例。

2、经历正比例意义的建构过程,通过具体问题,具体情境认识成正比例的量,初步感受生活中存在很多成正比例的量,并能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发现正比例量的特征,并尝试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义。

提高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判断推理能力,同时渗透初步的函数思想,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
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并乐于与人交流,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同学们,听过《数青蛙》这一首童谣吗?(播放童谣)师:三只
个相互依赖的变化的量. 就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并板书
二、探究新知
两个相互依赖的变化的量在变化的时候有一定的规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其中的一种规律。

1、(看大屏幕)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为90千米/时,汽车行驶的
米?后面接着6千米、7千米8千米?
(2)、表中有哪两种量,他们相关联吗?为什么?
(3)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样的变化规律?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4)小结:(从左往右看,路程随时间增加而增加),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路程:时间总是=90,(比值不变) 也就是说,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一定的,都是90千米.这个比值就是()。

(板书关系式)
2、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规律,接下来就用上面的方法再研究一个例子。

请看第二张表:一些人买同一种苹果,购买苹果的质量和应付的钱数如下。

规律:在变化过程中,质量减少,应付的钱数也随着减少,应付的钱数与质量的比值是一定的,都是3。

(写数量关系式)
3、这两张表格的变化规律有什么相同点?
一种量增加或(减少),另一种量也相应增加或(减少),它们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像这样的两种量就成正比例他们的关系叫成正比例关系。

(板书课题)
问:现在你知道什么叫成正比例的量了吗?自由说说指生回答,谁能说说什么样的两种量成正比例?那么,要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的量该看什么呢?
4、字母表示式:
师板书关系式:y/x=k(一定)
三、应用提高:
1、在比较中继续感受成正比例量的变化规律
看到同学们学得那么认真,智慧老人也
要来考考我们,想挑战吗?他给我们带来下
面两组信息,并告诉我们只有一张表格的变化情况和前面的变化规律一样,但不知是哪
完整。

四人小组活动:思考:
(1)哪一张表格的变化情况和前面的变化规律一样?
(2)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吗?为什么(像上面第一个表格中的边长与周长,这样,一种量增加或(减少),另一种量也相应增加或(减少),并且它们的比值一定,我们就说,这两个量成正比例。

边长与面积呢?)
(3)要想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就要看看它们是否符合哪两个个条件。

这个比值(是、不是)一定的。

所以,( )和( )成正比例关系。

4、先用一个式子表达题意,再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
1)我们班级今年订阅《少年读者》的份数和总的价钱
(2) 商店里每袋面粉质量一定,面粉的总质量和袋数
(3)农民伯伯每天播种面积一定,播种总面积和播种天数
5、说说生活中成正比例的量。

四、小结提升: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重要特征?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刚才同学们在一首《数青蛙》的儿歌中就找到了这么多的成正比例的量,可以想象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存在着更多的成正比例的量,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以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发现生活中成正比例的量,下一节课我们一起交流
五、作业:在《数青蛙》儿歌中找找成正比例的量。

板书设计
正 比 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
路程
=速度(一定)
一种量 ,另一种量也相应的 ,
并且它们相对应的比值一定。

总价
=单价(一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