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必修1知识要点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地图知识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0°以东,180°以西,为东经度;0°以西,180°以东,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0°-30°为低纬,30°-60°为中纬,60°-90°为高纬。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分母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极点投影图可通过自转确定方向。
12.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第二单元行星地球(地球概论)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陨石、回收(返回)的飞行器不属于天体)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半径约200亿光年)——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日地平均距离1.5亿km)——地月系(地月平均距离38.4万km)。
3.宇宙的两大特性:物质性、运动性(其运动是有规律、有层次的,天体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地理必修一(湘教版)知识点归纳
地理必修一知识总结(湘教版)一、地球的宇宙环境⑴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可见宇宙:人类已经观测到的,半径约为光年。
⑵多层次的天体系统①天体系统:万有引力和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②银河系及河外星系。
❶组成:主要是由等比较大的天体组成的,其次还有很多由等组成的云雾状天体,称为。
❷关系:银河系同属于同级别的恒星系统,所有的星系合在一起构成。
③太阳系:由太阳、围绕太阳运动的行星、以及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卫星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
⑶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①普通性:在太阳系行星中,地球的和所处的比较普通。
②特殊性(具备的条件):❶充足的。
❷恰到好处的。
❸适宜的范围。
【外部条件:太阳光照稳定、运行轨道安全】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⑴太阳辐射:太阳以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
①波长: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在微米之间,分为、(50%能量)和②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❶太阳辐射经的生物化学作用,可以转化为有机物中的。
❷太阳辐射是地球的能量源泉,、的主要能源。
⑵太阳活动与地球①太阳活动:太阳释放能量的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
②太阳大气的外部圈层:从内向外分别是(活动现象为)、(活动现象为、)、(活动现象为)。
③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❶:数目变化大约以年为周期。
地球与太阳活动有相关性。
❷耀斑:引起,从而影响,干扰电子设备。
❸太阳风:到达地球时受地球作用,偏向极地上空,在两极上空出现。
三、地球的自转⑴地球自转:地球围绕的旋转运动。
方向自向。
北看为时针南看为时针。
周期分日(24h)和日(23h56m4s,真正周期)。
角速度除两极外,任何地点都,约为每小时°。
纬度越高线速度越。
(0°: km/h;30°: km.h;60°: km/h)⑵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①导致现象,生物形成昼夜节律,又称“”现象。
②水平运动物体受地球作用,北半球向偏,南半球向偏,赤道上不偏转。
③地球上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当地时间。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全册书各章节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解题方法规律归纳总结
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知识点汇总第一章地球的运动 (2)第一节地球的自转 (2)第1课时自转特征、昼夜交替和偏转规律 (2)第2课时产生时差 (10)第二节地球的公转 (18)第1课时公转特征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8)第2课时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更替 (29)第二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38)第一节岩石圈物质循环 (38)第二节地表形态的变化 (45)第1课时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45)第2课时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53)第三节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61)第三章大气的运动 (68)第一节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68)第二节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80)第三节天气系统 (88)第四章陆地水与洋流 (97)第一节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97)第二节洋流 (104)第三节海—气相互作用 (113)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120)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120)第二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127)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第1课时 自转特征、昼夜交替和偏转规律必备知识一、地球自转1.方向自西向东(甲图)⎩⎨⎧北极俯视:逆时针方向旋转(乙图)南极俯视:顺时针方向旋转(丙图)甲图 乙图 丙图2.周期⎩⎨⎧太阳日:以太阳为参照物,自转360°59′,用时24小时恒星日:以恒星为参照物,自转360°,用时23小时56分4秒3.速度(1)角速度: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同,约为15°/时。
(2)线速度:由于纬度不同而有差异,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图表点拨] 教材第3页图1-3,该图展示出:(1)地轴是穿过地心和南北极点的连线,是人们假想的一条轴,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地球绕地轴自转。
(3)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提示:太阳的东升西落、月亮的东升西落、科技馆中的傅科摆等。
[易错警示] 地球自转只有一个方向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重点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重点
本文旨在总结和介绍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的重点知识点,方
便同学们复和备考。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地球的基本概念、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
的运动等内容。
在复时,需要掌握地球的结构、各种坐标系的概念、季节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等。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
需要注意掌握地球的气候类型、气候区划、气候与植被的关系、自然灾害等相关知识点。
第三章人文地理环境
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地球的人文地理环境。
主要包括人口与人口
问题、城市与城市问题、旅游资源与旅游业、交通运输等相关内容。
需要注意掌握相关的数据和地图,理解人口问题以及城市发展的影
响因素。
第四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概念以及评价指标
等相关内容。
需要注意掌握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实现条件以及
发展模式等相关知识点。
总结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的重点知识点主要集中在第二章和第三章,需要结合地图和数据进行理解和记忆。
在复习时要注重梳理重
点知识点,理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联系,实现知识点的融会贯通。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一、地理的定义
二、地理学的分支
(1)自然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上的物质环境,包括壤土、气候、植被、地貌、水文、海洋、生物等情况,并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变化。
(2)社会地理学
社会地理学是研究人口活动与社会经济及其空间分布与组织及其变化
情况的学科。
它涉及人口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园林地理学等。
(3)区域地理学
区域地理学是以特定区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自然地理学和社会地
理学研究的方法,分析总结该区域的全部特点及其变化的学科。
三、地理研究方法
地理研究方法包括调查法、测量法和数学分析法等。
(1)调查法
调查法是以地理研究对象及其现状、变化为研究内容的一种地理学研
究方法。
它包括实地调查法、文献调查法、采访访问法等。
(2)测量法
测量法是指采用物理测量、地图测量或空间系统测量等方法。
高中语文湘教版必修一知识点汇编
高中语文湘教版必修一知识点汇编一、课文分析1. 课文概述本篇文档对高中语文湘教版必修一的课文进行了汇编和分析,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2. 课文列表本册必修一包含以下课文:- 第一课:《骆驼祥子》- 第二课:《记忆》- 第三课:《呐喊》- 第四课:《神奇的种子》- 第五课:《两个谜语》- 第六课:《黑暗的力量》- 第七课:《美丽的渔村》- 第八课:《逃课》- 第九课:《大海》- 第十课:《小杨逐梦记》二、课文重点掌握1. 《骆驼祥子》- 描述祥子及其与马大嫂的关系- 分析主要人物心理变化- 阐述课文中的社会背景和思想内涵2. 《记忆》- 讲述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与回忆- 探讨人的记忆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文中表达方式与修辞手法3. 《呐喊》- 分析课文中的丑恶现实与人性- 探讨作者的思想观点与艺术手法- 探究作品对当代社会的启示与反思4. 《神奇的种子》- 分析主题与情节发展- 解读隐喻与象征的使用- 探讨作品对人生价值与信念的反思5. 《两个谜语》- 分析课文中的谜语及其含义- 探讨作品中的人生哲理与智慧- 解读谜语与折射现实的关系6. 《黑暗的力量》- 描写文中人物的悲惨遭遇- 分析主题与意境的呈现- 探讨人性与命运的主题7. 《美丽的渔村》- 描述渔村的美丽与人文风情- 探究作品中的环境保护意识- 分析渔村与现实生活的关联8. 《逃课》- 讲述学生逃课的故事与动机- 探讨生理与心理的冲突与困惑- 分析作品对教育的反思与警示9. 《大海》- 描述作者对大海的赞美与认同- 探究海洋与人类命运的关系- 分析作品中的意象与审美价值10. 《小杨逐梦记》- 讲述小杨追逐篮球梦想的故事- 分析作品中的励志与拼搏精神- 探讨梦想与实现的关键以上是《高中语文湘教版必修一》的课文汇编和课文重点掌握内容。
通过对这些课文的分析和理解,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和品味水平。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一单元知识 整理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一、天体1、概念:指宇宙中的一切物质存在形式。
2、主要类型: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云。
3、分类:自然天体、人造天体(需脱离地理引力作用,进入到宇宙空间)二、天体系统三、太阳系1、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小行星带)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顺口溜记忆:水金球,火烧木头变为土,天海边。
3、分类:水金地火(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远日行星)。
4、小行星带的位置: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5、八大行星的运行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四、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内因:①充足的液态水②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③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外因:①日地距离适中②安全的宇宙环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1、概念: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氢原子的核聚变反应3、波长范围:0.15—4微米,属于短波辐射。
分为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三部分。
4、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①纬度位置(太阳高度角);②地势高低;③天气状况;④日照时数二、太阳活动1、太阳的圈层结构及其太阳活动太阳的圈层结构太阳活动的类型光球层太阳黑子(11年)色球层耀斑、日珥日冕层太阳风2、太阳活动的影响①扰乱大气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②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③在高纬地区产生极光;④影响地球气候,引发自然灾害⑤威胁太空宇航器安全第三节地球运动一、自转和公转的基础知识自转公转概念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地球绕太阳运行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周期一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一个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速度(1)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余各地均相等,为150/h。
(2)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处为0。
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最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最慢。
示意图二、地球自转的意义(昼夜交替现象、地转偏向力、时间计算)1、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小时)晨线(黑夜进入白天,对应日出)、昏线(白天进入黑夜,对应日落)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
湘教版高中必修一地理复习知识点大全
湘教版高中必修一地理复习知识点大全1.地球与地理-地理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地理的学科分类和主要研究方法-地球的形状和尺度-地球的运动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地理坐标与地球网格-地理坐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地球网格在地图上的运用-地球不同地区的时间计算与时区划分3.地球的构造和板块构造学说-地球的内部结构和特点-地壳与板块构造学说的提出和发展-地球上的板块及其运动4.地球表层的地形-地球表层的主要地形类型和特征-地球表层地形的形成与变化原因-地壳变动的表现形式和地震活动5.气候与气候因素-气候的定义和分类方法-气候要素和气候要素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因素和气候变化的原因6.气温和气温分布-气温的概念和影响因素-气温的测定方法和旬月季年度变化规律-当地和世界各地气温分布的特点7.降水与降水分布-降水的概念和影响因素-降水的测定方法和季节性变化规律-世界各地的降水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8.大气压力和风-大气压力的概念和测定方法-大气压力的分布规律和季节性变化-风的概念和分类方法-风的成因和风的分布规律9.气团和气候-气团的概念和特征-不同气团对气候的影响-气候带的划分和主要特征10.水循环和水资源-水循环的概念和过程-水循环的影响因素和周期-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现状-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保护措施11.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和方法12.人口与城市化-人口的概念和规模-人口增长与人口发展的机理-城市化的含义和发展规律-城市化对人口和环境的影响。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知识点汇编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知识点汇编1、天体是指宇宙中存在的物质形式,包括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和星际物质等。
2、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层次包括河外星系、其他恒星系、其他行星系、银河系、地球太阳系和地月系。
3、太阳系由八大行星和小行星带组成,八大行星按距离由近到远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4、地球是太阳系中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普通性体现在其结构和运动特征上,特殊性在于是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5、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包括太阳光照稳定、运行轨道安全、适宜的温度、有液态水和适宜的大气等。
1、太阳能量来源于内部的核聚变反应,以电磁波形式传播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
2、太阳大气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光球层厚度小,色球层亮度小,日冕层厚度大但亮度小。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包括直接提供光、热资源、是大气和水的运动、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以及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必需的能源。
4、太阳在不同层次上的活动包括光球层的黑子、色球层的耀斑和日珥以及日冕层的太阳风。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其周期为11年。
这些活动对地球产生了多种影响。
当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它们会扰乱地球电离层,导致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
此外,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同时,这些带电粒子流在两极地区与大气碰撞产生极光现象。
太阳活动还与地震、水旱灾害等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非常重要,包括直接和间接的太阳能、地球内部的化学能和天体引力能。
地震是地壳中岩层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发生断裂,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引起地面震动。
震级是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而烈度则是地震释放的能量对地面的破坏程度。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是基于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从外到内依次为地壳、地幔(包括上地幔、下地幔和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地核(包括外核和内核)。
高中数学湘教版必修一知识点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 (2)元素的互异性; (3)元素的无序性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Ⅰ)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Ⅱ)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 ∈R| x-3>2}或{x| x-3>2} (3)图示法4、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 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 R 5、“属于”的概念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集合A 记作 a ∈A ,相反,a 不属于集合A 记作 a ∉A 6、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 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2.无限集 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3.空集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如果集合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我们就说两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 为集合B 的子集,记作A ⊆B注意: 有两种可能(1)A 是B 的一部分,;(2)A 与B 是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 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 不包含集合A,记作A ⊄B 或B ⊄ A 集合A 中有n 个元素,则集合A 子集个数为2n . 2.“相等”关系(5≥5,且5≤5,则5=5)实例:设 A={x|x 2-1=0} B={-1,1} “元素相同”结论: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如果集合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同时,集合B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 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 等于集合B ,即:A=B A B B A ⇔⊆⊆且 ①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湘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湘教版)一、地球与地图1.地球的形状与尺度–地球的形状是椭球体,尺度是地球半径。
–地球形状的证据:船帆峰法、地震波传播、航拍照片等。
–地球尺度的测定方法:大地测量法、航天测量法。
2.地球的运动与地理坐标–地球的自转:自转轴、自转周期、对地球所产生的影响。
–地球的公转:公转轨道、公转周期、对地球所产生的影响。
–地理坐标系统:经度、纬度、经纬度的表示和读取。
3.地球的地壳与板块构造–地壳的组成:岩石、矿物、土壤、水和空气等。
–地壳构造与板块运动:构造地貌、板块运动理论、板块交界带。
二、宇宙中的地球1.地球与太阳系–太阳系的组成:太阳、行星、卫星、小行星和彗星等。
–地球与太阳的关系:地球公转、地球轨道、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和角直径。
2.地球的地理环境–大气层:大气的组成、大气的结构、大气的功能。
–水圈:水的分布、水的循环、水资源及利用。
–陆地:大陆的分布、地球的陆地类型、地形的形成和变化。
3.地球的地理勘测–地球的勘测方法:遥感技术、地面观测技术、调查方法。
–地球地理勘测的应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预测等。
三、人口与城市1.人口与人口问题–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增长过程、人口变动原因、人口规模的评价。
–人口迁移与人口分布:人口迁移类型、人口密度、人口分布不均衡现象。
2.城市与城市化–城市的发展与类型:城市的定义、城市的发展过程、不同类型的城市。
–城市化过程与城市规模:城市化的特征、城市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城市与区域联系–城市网络与交通:城市的联系与交通网络、城市群及其发展。
–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区域差异的形成原因、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
四、土地与环境1.土地利用与管理–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土地资源的类型、土地利用的方式。
–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类型的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
2.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人类活动、自然环境变化等。
–环境保护的方法与措施:资源节约与再利用、环境监测与治理。
湘教版重点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1、 宇宙:时间与空间的结合。
由物质组成,处于运动之中。
214034567 银河系由恒星和星云组成。
8、 太阳系:中心天体为太阳(质量大),八大行星河外银其他太其他行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距太阳由近及远)围绕太阳运转。
八大行星公转特点:同向性(自西向东)共面性、近圆性、分类:(1)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91日珥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经植物生物化学作用可以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生物化学能。
例如:煤、石油是地质时期存储的太阳能。
(2)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
太阳辐射本身以及大气运动、水循环等也为人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
3、太阳大气的分层结构由于光球层的亮度最大,我们平时看到是太阳的光球层;色球层呈玫瑰色。
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41234:地球公转的轨道面(黄道面)与赤移动。
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与极圈的纬度数互余。
二、地球自转的意义(一)地方时、区时与时区1、地方时: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要早。
这种因经度不同引起的时间不同称为地方时。
(1)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
((20范序号×15°已知某一地的区时,求另一地的区时:区时=已知区时±相隔的时区数北京时间是指东八区的区时,120°E的地方时3、日界线日期界线包括自然界线和人为界线。
⑴自然界线:即零点所在的经线,它是不断变化的;⑵人为界线:即国际上规定的、大体上沿180°经线的国际日期变更线。
°过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过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平分昼半球的经线)为12时;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平分夜半球的经线)为24时。
(三)地转偏向力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2、偏转规律: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赤道上不偏转34、判断方法: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运动方向,大拇指所示方向为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
高一必修一化学知识点总结湘教版
高一必修一化学知识点总结湘教版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
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B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
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醒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城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
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混合物。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CI-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1-+Ag+=AgClSO42-稀HCI、BaC1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除杂,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湘教版必修一册知识复习整理
湘教版必修一册知识复习整理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认识过程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可见宇宙:半径140亿光年,约 1.32×1023千米天体系统的形成: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太阳系:银河系中心天体(太阳):质量占99.86% 地月系: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组成地球和月球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总星系恒星世界河外星系普通性:外观和所处的位置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合适的大气,充足的水分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概念: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发射的能量太阳辐射波长范围:0.15~4微米太阳辐射与地球太阳常数:8.24焦/平方厘米分太阳辐射→能源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大气运动、水循环概念: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太阳活动黑子→出现于光球层类型耀斑和日珥→出现于色球层太阳活动与地球太阳风→出现于日冕层黑子与气候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周期11 年)对地球的影响耀斑→磁暴→影响短波通信太阳风→极光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自转)概况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周期恒星日,长23小时56分4秒,而1太阳日是地球自转360°59’所需的时间。
速度角速度为15°/时。
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都相等线速度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南北纬60°处的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一半。
①导致 昼夜交替现象,由此,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
地理意义 ②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北半球向 右偏,南半球向左 偏。
③地方时: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的时间为正午 12 时, 经度 位置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
东经数值越大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 大 。
西经反之。
经度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 4 分钟。
时区和区时:为了便于使用。
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有 15 个经度,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作 区时 ,又称 标准时 。
湘教版必修一提纲汇总
1、总星系(可见宇宙/已知宇宙)140亿光年。
2、行星际物质、太空中宇宙飞船是天体;、陨星(陨石、陨铁)不是天体。
3、最基本的天体是? 答:恒星和星云4、自身会发光发热、有炙热的气体组成、质量和体积巨大的天体是? 答:恒星(如太阳)5、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大多是? 答:恒星6、天体系统层次划分:A 、B 、C 、D分别代表的天体系统是?答:A 是总星系,B 是银河系,C 是太阳系,D 是地月系; 7、太阳系:(1)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为什么? 答:太阳,质量巨大 (2)离地球最近的恒星、行星、卫星分别是? 答:太阳、金星、月球 (3)小行星带位于? 答:火星和木星之间(4)冥王星为什么被列为矮行星? 答:因为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5)哈雷彗星的公转方向月周期? 答:方向与八大行星相反(北极俯视成顺时针),周期为76年;(6)卫星最多的行星是? 答:木星(水星和金星没有卫星)(7)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地内行星、地外行星分别是指?答:地内(水金),地外(火木土天海) (8)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的? 答:金星(西边日出)(9)八大行星公转特征? 答:方向同向性、轨道共面性、轨道近圆形(10) 为什么我们在地球上永远只能看到月球的一半? 答:月球自转方向和周期与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完全一样考点2: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1、为什么说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答:从地球的外观和所处的位置看和其他行星相似。
2、为什么说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答:有生命存在。
3、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是?答:内因:1、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公转的周期适中2、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质量体积适中3、充足的水分外因:4、太阳光照稳定 5、空间运行轨道安全4、“金锁链条件”是指?答:液态水、适宜的温度、比较厚的大气层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考点3:太阳辐射与地球1、太阳辐射能量来源?答:太阳的核聚变反应(4H→核聚变→He+能量)2、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宇宙:物质构成的,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的
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主要石油恒星等比较大的天体组成
恒星之间的距离以光年为最小单位
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日地距离约为1.496亿千米,太阳光到达地球约需8分多钟。
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是比邻星,距离约为4.2光年
(二)太阳系和地月系
太阳系由太阳、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及其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
课本P8图1—3,掌握行星名称及会填图、太阳系九大行星距离太阳远近由近到远排列顺序太阳的质量约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
行星包括九大行星和小行星,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有一个小行星带
地内行星:水星、金星,
地外行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巨行星:木星(体积、质量最大)、,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木星的卫星数目最多,有61个;水星、金星没有卫星
著名的哈雷彗星回归周期是76年,最近一次回归是1985年。
著名的狮子座流星雨,是名叫“塔特尔”的彗星尾部与地球大气摩擦而成
一、太阳辐射与地球
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波长介于0.15—4微米之间。
其中0.4—0.76微米之间的为可见光,能量约占到一半;波长小于0.4微米的是紫外光区,波长大于0.76微米的是红外光区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4H 高温、高压He
太阳辐射的影响:
①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大气运动、水循环、生物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
②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
能量的转化:太阳辐射经植物光合作用,可以转化为有机物中的生物化学能,如煤、石油、天然气等都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
现代的“大棚农业”、“农业工厂”农业科技革命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努力提高农作物对太阳辐射能的利用率
太阳常数:在地球大气上界,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平方厘米面积上,1分钟内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
数值为8.24焦/(平方厘米·分
二、太阳活动与地球
太阳从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光球层最薄。
太阳活动: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
太阳是颗炽热的气体星球,由里向外,可分为光球、色球、日冕层,其中平常我们用肉眼看到的发光圆球是光球层,也是最薄的一层。
黑子数目多的年
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2、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3、产生地方时差。
经度相差15º,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º,时间相
差4分钟。
越向东,时间越大。
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15个经度。
相邻时区之间相差1小时。
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又称标准时。
区时计算公式:未知地点区时—已知地点区时=未知地点时区号—已知地点时区号(规定:时区号东时区取“+”,西时区取“—”)
日界线
二、地球的公转
地球的公转: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四季形成示意图:地球自转地球公转
赤道平面黄道平面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
四季更替
四季的天文含义:夏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春秋二季就是两者的过渡季节。
大气圈:包裹地球的气体层,随高度升高,密度、气压逐渐降低。
一般把2000—3000千米的高空作为大气圈的上界
水圈:由固、液、气三种水组成。
生物圈:约20亿年前,地球上诞生生命。
地球生态系统:由地壳(或者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
生物是其中最活跃的因素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
地壳
矿物:物理性质的单质或者化合物。
是岩石圈中最基本的物质单元。
有固、液、气三种基本存在形式最熟悉的气态矿物是天然气,液态矿物是石油和天然汞,大多数矿物以固态形式存在。
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是石英。
二、地壳物质循环
地质循环:岩石圈和其下的软流层之间存在的大规模物质循环。
是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地壳物质循环。
其循环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岩石的转化:
1、地球岩石圈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为纯大洋板块
2、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
3、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边界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E
E
E
变质岩
E D
D
C
B
B
B
岩浆
A
A
侵入岩
沉积岩
喷出岩
4、板块之间相对运动造成的碰撞与张裂,形成了地表的基本形态。
板块张裂地区: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
陆陆碰撞:形成巨大褶皱山系和高原,如:喜马拉雅山
板块碰撞地区
陆洋碰撞:形成深海沟、海岸山脉、岛弧链,如:马里亚纳海沟、安第斯
山、台湾岛
板块边界类型: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
(三)地质构造:由地壳运动所引起的岩层变形或变位
常见地质构造:褶皱和断层
地垒地堑向斜背斜
火山喷发、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
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三、大气热力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2
(
强,从而使地面辐射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截留在大气中。
a
b
c
d
e
地面冷热不均所引起的大气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引起水平气压差异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引起大气水平运动(风)
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2、大气的水平运动
(1)赤道高空风向:大气运动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或只考虑两地气压差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一致,即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
(2)非赤道高空风向:大气运动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
风向偏转成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3)非赤道近地面风向:大气运动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影响风向偏转成与等压线相交,偏转角度不大于45º(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3、大气环流: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低纬、中纬、高纬三个环流圈及其形成的气压带、风带。
由热力因素形成的气压带是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由大气垂直运动形成的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锋:存在于纬度60º处,由极地东风和中纬西风两股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形成。
全球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4、季风环流
季风:大范围地区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
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典型
季风形成原因: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4、锋面气旋系统:经常出现在中纬地区,其不同部位天气不同,要求会读图。
暖锋
冷气团
暖气团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
一、地球上的主要水体
1、海洋水:占96.5%
2、陆地水:占3.5%,包括陆地咸水和陆地淡水;在陆地淡水中,以冰川为主,冰川占68.7%
3、大气水:占0.001%
目前人类主要利用的淡水资源有: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占陆地淡水的0.3%
二、水循环
1、概念
2、类型: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内陆循环
3、主要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
4、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重力能
5、地理意义:
在南半球中高纬海域有一支寒流性质的规模宏大的西风漂流
4)北印度洋海域形成典型的季风洋流。
(夏季,西南季风,洋流自西向东流,成顺时针洋流环流圈;冬季,东北季风,洋流自东向西流,成逆时针洋流环流圈)。
5、洋流的地理意义
寒流:对沿岸气候降温减湿。
如:澳大利亚、秘鲁西海岸荒漠1)、对气候的影响
就是在沿岸寒流的影响下形成的
暖流:对沿岸气候增温增湿。
如: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西岸温
暖湿润就是在沿岸暖流的影响下形成的
2)、影响海洋生物分布
3)、影响航海事业:宜顺着洋流航行
寒暖流交汇处形成的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
原因: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底层富含营养物质的海水被带到表层,滋生了大量浮游生物,而吸引来大批鱼群。
秘鲁渔场形成原因:上升补偿流
秘鲁寒流(秘鲁海区冷海水上升)
秘鲁渔场
北大西洋暖流、北冰洋南下冷水 北海渔场 拉布拉多寒流、墨西哥暖流 纽芬兰渔场 千岛寒流、日本寒流 北海道渔场 洋流名称 代表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