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将相和
26将相和生字词学习
蔺相如是赵国的大夫。
拼 音
结 构
部 首
词 语
句 子
bì
玉部 上下结构 和氏璧 白璧无瑕 赵王有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
拼 音
结 构
部 首
词 语
句 子
piàn
马部
左右结构 骗子 骗人 大家说秦王不过想把和氏璧骗到手 罢了。
拼 音
结 构
部 首
词 语
句 子
zhuàng
扌部
左右结构
撞碎 冲撞
秦王怕蔺相如真的把璧撞碎了,只好叫人 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 给他看。
拼 音
结 构
部 首
词 语
句 子
qiâ
忄部
左右结构
胆怯-胆小
赵王担心不去见秦王会显得太胆怯。
拼 音
结 构
部 首
词 语
句 子
lián
广部
半包围结构
廉价-便宜 这家百货商场每个周末都会出售一些 廉价商品。
拼 音
结 构
部 首
词 语
句 子
pō
页部
左右结构
偏颇-偏见 妈妈毫无偏颇地给了我和妹妹适当 的惩罚。
第二十六课
会认字: 拼 音
将相和
pō fǒu
bì
lián
璧
会写字: 拼 音
廉
颇
piàn
缶
zhào
赵
璧 骗
pō cí
bì
zhuàng
撞
zhū
怯
xuē
qiâ
lián
廉
颇
辞
诸
削
拼 音
词 语
句 子
fǒu
击缶 缶乐器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六单元 26 将相和(语文S版)
26. 将 相 和
将:jiàng 将领
jiāng 将来 h é 和: 和好
相:xiàng 照相
xiāng 相信
hè 附和 huó 和面 huò 和药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 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 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 通史——《史记》,该书 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 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 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 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 年的历史,被鲁迅誉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 骚”。
zhào guó 赵 国 zhuàng suì 撞 碎 tuī cí 推 辞
wán bì guī zhào 完 璧 归 赵 dǎn qiè lián pō 胆 怯 廉 颇 xuē ruò 削 弱
达标检测
• 自主完成 • 展示
课堂小结
•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 有什么收获?
谢谢!
学 习 目 标
1、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 字、新词。 2、默读课文,尝试给文中每 个小故事加上小标题。
朗读课文
《将相和》中的“将”指 廉颇 ,“相”指________ 蔺相如 。 ______
廉颇
战国时期赵国勇敢 善战的名将,赵惠文王 时封为上卿。屡次战胜 齐、魏等国,为赵国立 了大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蔺相如
战国时期赵国的 大臣。因其多谋善辩, 胆略过人,胸怀宽广 而位居惠文王、孝成 王时期的上卿。
是一块宝玉的名称。
自学互动,自主交流
完成导学案第二大点第2、 3、6小点,完成后组内交流 导学案第二部分全部内容。
展 示
• • • • • 辨字组词 读读写写 我积累的多音字 我找到的近反义词 给文中的故事加上小标题
将相和的读书笔记
将相和的读书笔记26课,将相和,用阅读笔记的做法1、课后一:廉颇:英勇善战,坦诚直率,又能知错就改。
蔺相如:勇敢机智,深谋远虑,胸怀宽广,顾全大局。
2、课后二(1)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2)三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只背不写完璧归赵: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和氏璧,秦王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
蔺相如来到秦国,献上和氏璧。
蔺相如见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意思,便以璧上有斑点为借口骗回和氏璧。
并以举行典礼为由拖延时间,将璧送回赵国。
渑池之会: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
见面后,秦王要赵王鼓瑟。
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
秦王叫人记录下来,说渑池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
蔺相如见秦王这样侮辱赵王,便以死相拼,逼迫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王无奈,只好敲了一下。
蔺相如也叫人记下来。
负荆请罪:渑池会之后,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廉颇很不服气。
还扬言找机会让蔺相如难堪。
蔺相如为避免冲突,处处避让。
廉颇后来知道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是个顾全大局的人,觉得自己不应该这样做,于是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3)联系:“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是起因,“负荆请罪”是结果。
【联系具体解释,只背不写:蔺相如“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两次立功,被赵王封为上卿,让廉颇不服气,才有了“负荆请罪”的故事。
《将相和》的读后感100字以内。
《将相和》读后感我们的课文上有一篇文章叫《将相和》,主要讲了蔺相如凭借赵王的重用后建立了许多功劳,但大将军廉颇不服气、嫉妒相,总想让相下不了台。
一次,相说:“你说秦王厉害还是廉颇厉害呢如果我跟将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国家则危。
这话传到将耳里后,觉得非常惭愧,就背着荆条上门请罪。
我非常佩服将和相。
在人们心目中,将一定是一个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威武勇猛,性格非常坚定的人,但他发现自己错后,能主动上们请罪,这让我十分钦佩,也值得大家学习。
还有相,他聪明机智、顾全大局,时刻为祖国的利益着想。
但更重要的是团结。
26 将相和
26《将相和》设计理念本篇课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
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正确读写“召集、商议、隆重、约定、胆怯、拒绝、能耐、诸位、和氏璧、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负荆请罪、同心协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故事的曲折生动,讲故事和充分感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及因果联系。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质疑激趣1.介绍司马迁及《史记》导入。
在我国汉代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叫司马迁,他出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史记》,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根据《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文章。
(板书课题)2.简介背景(1)“将相和”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当时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并存。
秦国最强大,要统一中国,不断向其它六国进攻。
赵国紧邻秦国,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常受到秦国的侵略。
文中讲的故事就发生在秦昭襄王和赵惠文王时期。
二、新课探究1.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生字:(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会组词。
出示幻灯,组词:)(2)解释词语: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诚意:真心。
绝口:因回避而不说。
失信: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到,失去信用。
抵御:抵挡,抵抗。
推辞:谦让不干。
理屈:理由不足或不合道理。
屈,理亏。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26 将相和|语文S版 (共18张PPT)
同学们,再想想,蔺相 如立功究竟靠的是什么?
思考:“完璧归赵”、“渑池之 会” 与“负荆请罪”之间有什么联系?
课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习:
1、 蔺相如之所以说这块璧有点儿
小毛病,骗回和氏璧,是因为——
——————————————— 2、用上“之所以……是因为……”
为问书生真本色, 真是将军胸胆在,
千秋莫作等闲看。 始留佳话后人看。
返回
1、写写同学、朋友之间团 结友爱的一件事,要写清前 因后果。 2、用自己的话叙述文中的 三个小故事给家人听
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 不胜,立下许多战功.他 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 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 去了.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 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 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 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 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 的是我们赵国啊!
负荆请罪
或者“因为……所以…… ”说一句 话。
学了《将相和》这 篇课文后,你喜欢文中 哪个人物?为什么?
家和万事兴,国家也是同样, 大家团结一致,国家才能兴旺发达。 我们的班级也是一个小家,同学们 也要团结一心,众志成城。
赞蔺相如
赞廉颇
秦庭搏命发冲冠, 回车示弱总心安,
xiāo
便使枭雄气血寒。 谁识负荆低首难。
将 相 和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 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 胜,立下许多战功。他蔺相如 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 爬到我头上去了。
学习要求:
1、快速阅读1-10自然段; 2、用“____”划出描写蔺相如语言、动作 的句子;
第26课将相和课件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 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 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 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 璧送回来。那时候秦王理屈,就没有 动兵的理由。”
蔺相如说:“这块璧 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 看。”
蔺相如捧着璧, 往后退了几步, 靠着柱子站定。 他理直气壮地说: “我看您并不想 交付十五个城, 所以把和氏璧拿 了回来。您要是 强逼我,我的脑 袋和璧就一块儿 撞碎在这柱 子上!”
蔺相如说:“您现在 离我只有五步远。您 不答应,我就跟您拼 了!”
?(改为陈述句)
秦王我都不怕,不会怕廉将军。
课后作业
(1)、复述三个故事。 (2)联系生活,谈谈学习本文后的感想。
这个故事发生在 战国 时候, 主要讲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三个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 战国 时候, 主要讲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三个故事.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
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 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 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 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 不了台!”
蔺相如捧着璧, 往后退了几步, 靠着柱子站定。 他理直气壮地说: “我看您并不想 交付十五个城, 所以把和氏璧拿 了回来。您要是 强逼我,我的脑 袋和璧就一块儿 撞碎在这柱子 上!”
蔺相如,大大方方地说:“和 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 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 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 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 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 来不讲信用的!”
“将”指_______
“相”指_______
“和”的意思是 ________
从“和”字可以 推想出什么?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6 将相和 语文S版(共37张PPT)
第26课 将相和
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当时比较 强的国家有七个,即秦、楚、齐、赵、燕、魏、 韩,称为“战国七雄”,秦国是最强的一个。课 文中所讲的赵国紧挨着秦国,另一边是富强的 齐国,处于两大强国之间的赵国,在军事和外 交方面的措施,有关系国家兴亡的重大意义。
我会写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52021/8/25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52021/8/252021/8/258/25/2021 6:27:02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52021/8/252021/8/25Aug-2125-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52021/8/252021/8/25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从“和”字可以 推想出什么?
课文主要讲了廉颇和蔺相如由 “和”到“不和”再“和好”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_战__国__时候,主要讲了 完__璧__归__赵___,_渑__池__之__会__,_负__荆__请__罪_ 三个故事。
完璧归赵
三
个 渑池之会
小 故
事 负荆请罪
完璧归赵
“完壁归赵”这个故事的前因 是 秦王依仗强势,要骗取和氏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 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 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 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全书130篇,包括十 二本纪、八书、十表、三十长达三千 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比较全面而深刻地反 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面貌,对后世史学研究有深远影 响。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26 将相和|语文S版 (共28张PPT)
国。
赞蔺相如 赞廉颇
秦庭搏命发冲冠, 长平之战退燕国,
xiāo
便使枭雄气血寒。 抵得秦军十万数。 为问书生真本色, 知错悔改知其意, 千秋莫作等闲看。 负荆请罪传天下。
返回
勇敢机智 --足智多谋
忠
蔺相如
--临危不惧
顾全大局 --忍辱退让
贞 爱
廉颇 知错就改 --豪爽直率
国
相关链接
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西汉史学家,文 学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 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 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元封三年(公元前 108年)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 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尽读史官所藏图 书。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 记》的撰写。
_赵_王__便__宜_, 结果_秦_王__吃__亏__。
从这个故事中可看出蔺相 不畏强权
如
智勇双全
“负荆请罪”起因是 廉__颇_看_到__蔺_相__如_职_位__比_自__己_高_,_ _很_不__服_气__,结果是_负_荆__请__罪__。
从这个故事中看出蔺相如 顾全大局 忠贞爱国
同学们,蔺相如立功究 竟靠的是什么?
他靠的是不畏强权、机智 勇敢 、忠贞爱国的精神。
思考: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与“负荆请罪”之间有什么联系?
三个故事各有情节,但又紧密 联系。“渑池之会”是“完璧归赵” 的发展,“完璧归赵”和“渑池之 会” 是“负荆请罪” 的起因。
学了《将相和》这 篇课文后,你喜欢文中 哪个人物?为什么?
蔺相如:
学习提示:
26 将相和
学科26、将相和新授课两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读通、读熟课文,理清文脉。
3、理解课文内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从人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4、复述三个故事中的一个,并自由组合进行排练,在班上演一演。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审清题目。
1、板书课题:11 将相和2、出示课题练习,让学生板演(1)“将”的读音有()()。
这里应读(),“将”指的是()。
(2)“相”的读音有()()。
这里应读(),“相”指的是()。
(3)“和”的读音有()()。
这里应读()。
既然讲“和”,说明他们原来()。
二、设疑激趣、理清文脉,初步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
由题目里的“和”引出不“和”。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的失和?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言归于好的呢?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同桌讨论完成填空:将相不“和”的原因是(),后来“和”了,“和”的原因是()。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抓住“骗”字教学“完璧归赵”:1、自由读课文1——10自然段,讨论完璧归赵的起因是什么?(以城换璧、秦国骗璧``````)结果怎样?(完璧归赵)要求答案的内容用四字加以概括。
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引导教学。
★秦国作为当时最强的国家,以城换璧是诚心诚意的吗?你从那里可以看出来?★“秦国骗璧”,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个人修改“完璧归赵”蔺相如抱着和氏璧要撞柱子,是真撞还是假撞?2、蔺相如识破了秦国的骗局,他是怎么做的?从中你体会到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不畏强暴、机智勇敢、深谋远虑``````)对于这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上前一步、后退几步,靠着柱子站定。
),神态(理直气壮、大大方方),语言进行充分的讨论。
并指导学生演一演。
四、课时总结:蔺相如在赵王危难之时,群臣无策之际挺身而出,面对强大的敌人毫无惧色,由被动为主动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从中我们体会到了他的机智勇敢的性格。
26《将相和》教案定稿1
六年级上册26 将相和教材说明: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
它以战国时期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和廉颇两个主要人物的活动为线索,讲述了这将相之间从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三个生动的故事,文末的“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既照应了题目,又暗点了中心。
教学目标:1.认识“璧、廉、颇、缶”;会写“赵、壁、骗、怯、廉、颇、辞、缶、卿、削”;理解“胆怯、推辞、侮辱、击缶、上卿、大夫、削弱、无价之宝、完璧归赵、理直气壮、负荆请罪”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地讲述故事,并给每个小故事加标题,培养朗读能力、复述能力、概括能力。
3.读懂课文内容,认识故事主要人物蔺相如和廉颇的性格品质。
4.领悟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文章的命题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故事主要人物蔺相如和廉颇的性格品质。
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和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教学难点: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并给每个小故事加标题,培养朗读能力、复述能力、概括能力。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等教学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璧、廉、颇、缶”;会写“赵、壁、骗、怯、廉、颇、辞、缶、卿、削”;理解“胆怯、推辞、侮辱、击缶、上卿、大夫、削弱、无价之宝、完璧归赵、理直气壮、负荆请罪”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地讲述故事,并给每个小故事加标题,培养朗读能力、复述能力、概括能力。
3.学习第一个故事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一、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
2.介绍背景,走进作者。
二、带着问题,初读全文1.出示学习提示,自主学习。
(1)自学生字词(2)“将”“相”各指文中的谁?(3)“和”是什么意思?(4)课文围绕“和”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故事?有几个小故事,各在哪些段落?2.全班汇报交流:(1)“将”指廉颇,“相”蔺相如;(2)课文写了三个小故事。
26.将相和
读课文思考:
• 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脉络我来理
• 本文讲了几个故事?请用一个小标题 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第一个故事(1-10)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11-15)渑池之会 第三个故事(16-18)负荆请罪
完璧归赵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 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 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 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 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 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 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 往柱子上撞。
26
26
第一课时
板块一:1.题目我理解
• “将”指:廉颇
• “相”指:蔺相如
• “和”的意思是:同心协力 保卫赵国 • •
从“和”字可以推想出什么?
• 2.走进作家 •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任太史令期间,饱览朝廷藏书,并开始整理 史料,来完成父亲的遗愿。汉武帝时,因触 怒汉武帝,被处以宫刑。司马迁受此大辱, 痛不欲生,但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决心 “隐忍苟活”,发愤写作,终于完成了伟大 的历史名著《史记》。《史记》记载了上起 轩辕黄帝,下至汉武帝时当代史事,是中国 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誉为“史 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以他的 《史记》,实现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 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
版块二:课文我来解
1.背景: 战国时期,当时比较强大的国家有七个,即秦、 楚、齐、赵、燕、魏、韩,称为“战国七 雄” ,秦是最强的一个。课文所讲的赵国处 于秦齐两大强国之间。在军事和外交方面的 措施,有关系国家兴亡的重大意义。课文中 的第一个故事就发生在这一时期,而且是秦 国集中兵力攻打楚国的时候,秦国不能集中 更多的兵力对付赵国,于是就用威胁的手段 占赵国的便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 体的高尚品质
负荆请罪:这 说明廉颇也能 以国家利益为 重,勇于改过。
勇敢机智 --足智多谋
蔺相如 顾全大局 --临危不惧 --忍辱退让 --豪爽直率
廉颇
知错就改
忠 贞 爱 国
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将相和好 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出身 卑微 的蔺 相如
负 封 完成 完璧归赵 立功 为 引出 荆 渑池之会 上 请 卿 罪
表现了蔺相如:机智、勇敢
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 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 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表现了蔺相如:机智。
读11—15自然段,想一想这个故事 是怎么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又如 何呢?
渑 池 之 会
渑池之会
起因: 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 经过: 结果: 鼓瑟、击缶、拼了 维护了赵国的尊严
26 将相和
东源县第二小学:朱秀梅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领悟三个故事 之 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 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 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1、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将相之间从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 事。
2、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哪几个故事,并给 课文划分段落。
读16—18自然段,想一想这个故事 是怎么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 呢?
负 荆 请 罪
负荆请罪
起因: 廉颇不服气
经过: 蔺相如:忍辱负重
廉颇:脱下、背上、上门请罪 结果: 将相和
蔺相如为上卿后,廉颇的反应 :
•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 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 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 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 台!”
你感觉廉颇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廉颇居功自傲、性格直率
对于廉颇挑衅,蔺相如的反应 :
行动上: “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远远看见廉颇 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赶。”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 语言上: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 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 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 的是我们赵国啊! 从蔺相如的语言、行动你感受到了什么?
不 服
身为将军的廉颇 “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是因, “负荆请罪” 是果。 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们的爱国 。
学了《将相和》这 篇课文后,你喜欢文中 哪个人物?为什么?
家和万事兴,国家也是 同样,一个国家既要有骁勇 善战的武将,又要有能言善 变的文官,大家团结一致, 国家才能兴旺发达。
写一件发生在同学、朋友 写一件发生在同学、朋友之间 之间的团结友爱的故事,要写 的团结友爱Leabharlann 故事,要写清楚故 清楚故事的前因后果。
完璧归赵 1—10
渑池之会 11—15
负荆请罪 16—18
自由读1——10大自然段,想一想这个故 事是怎么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呢?
完 璧 归 赵
完璧归赵: 起因: 秦强大,欲骗取和氏璧 经过: 蔺相如与秦王斗智斗勇 (捧、退、靠、举) 结果: 完璧归赵
课文中对蔺相如的细节描写 :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 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 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 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 王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